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展回眸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展回眸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展回眸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展回眸

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宁洱已经拥有28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280年的风雨旅程中,宁洱历为思普地区(当时包含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等28个县)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活动中心。解放以后,这块深裹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因普洱茶而生,因普洱茶而名声鹤起,因普洱茶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弹丸之地,如一名忍辱负重而又不卑不亢的坚强女子,坚韧地固守着这片疆土,勇敢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与祖国母亲一起跨越无数道藩篱,创造和感受60年的沧桑巨变!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宁洱是一个农业县。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经济方面以传统农业为主,茶、盐和商贸为辅,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极为贫困,老百姓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建国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历届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县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奋力克服各种困难和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和压力,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群众,着力打造“文化宁洱,风情茶乡,普洱茶都”品牌,制定出“依托三大优势”、“实施三大战略”、“培植十大支柱”、“实现三大目标”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即:依托交通、资源和文化的优势,实施“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兴县、旅游文化活县”战略,培植茶、林、电、矿、建筑建材、烤烟、咖啡、蚕桑、畜牧业和旅游业等十大特色产业,最终实现“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目的,树立“实力宁洱、活力宁洱、魅力宁洱、和谐宁洱”的新形象,有效推进了宁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949年宁洱县总人口为85476人,(其中,农业人口76396人,非农业人口9180人)。2008年全县总人口1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万,非农业人口4.1万)增加了2倍多;1949年宁洱县国民生产总值为4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03万元,占74.26%,第二产业40万元,占9.8%,第三产业65万元,占15.94%)。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5.8亿元,占34.8%,第二产业3.92亿元,占23.7%,第三产业6.9亿元,占41.4%)增加了4000多倍;1949年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2008年粮食总产68919吨,人均有粮300余公斤,增加了3倍多;194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增加了2500多倍;2008年宁洱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4.6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4亿元。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73465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0209万元。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宁洱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可喜局面。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解放初期,宁洱交通落后,行路困难,信息闭塞,城乡发展非常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明显。

市政建设。遵循“以普洱府为源,以茶文化为魂”的规划理念,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磨黑镇、勐先乡为次中心的小城镇发展格局,使宁洱县的城市化面积从解放前的约11.7%上升到31.2%,城镇人口由1万余人增加至5.8万人,县城城市建成区面积从0.4平方公里增加到6.4平方公里。以增强城市载体功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和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攻方向,在完成了县城总规修编的基础上,盘活资源、招商引资,新建了茶源广场、体育运动中心、茶源大道、天壁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及茶乡苑、水湾花园、银河小区、怡康城、南城尚居等一批精品住宅小区,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2008年宁洱县被普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第三批文明县城,县城档次进一步提升。全县7乡2镇小集镇建设速度不断加强,县、乡、村物流通畅,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

水利设施。解放初期,宁洱仅有几个小水塘、小坝塘,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县水利化程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08年,全县拥有中小型水库18座,库容量为2379.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74千公顷,有效灌溉率为48.5%,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72万人,水土治理面积2.27千公顷,全县拥有自来水厂2个,供水管道长39公里,2008年供水175万立方米,供水人口达6万余人。水利事业的稳步发展,为宁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交通事业。宁洱县公路交通由解放初期的12公里土路发展为今天拥有县道202.62公里,乡道588.406公里,村道334.936公里,其中,县道几乎为柏油路面,乡道全为砂石路,“通达”工程覆盖所有乡镇。全县共有各类车辆26566辆,其中:小型车辆3424辆,大型车辆1114辆,低速载货汽车及三轮车970辆,摩托车21058辆。公里交通的发展,切实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农村致富步入了快车道。

通讯事业。近年来,现代通讯工具迅速得到普及,全县发展拥有程控电话26774户,比1978年的307户,增加26467户,百户拥有程控电话49部;手机用户83200户,户均拥有移动电话1.5部;互联网3099户,拥有通讯机站80座,实现全县行政村通信讯号覆盖率100%。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3.5%、94.5%。通讯事业的飞速发展,缩短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与发展地区的距离,为群众信息需求提供了重要平台。

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民主法治成果丰硕

教育。宁洱教育曾开创了全国和云南教育的两个先河: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创办了普洱府译算学堂,为全国第一个府级学堂;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又创办了云南省第一所新学——普洱府中学堂(今普洱中学)。此外,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创办宁洱县高等小学堂(今县直属小学),1941年春创办的磨黑中学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滇南片区革命活动中心,培育了一大批革命英才。

1949年初,宁洱县临时人民政府按“维持原校,逐步改善”的原则,接管了87所小学,共6226名小学生,122名教职工,人民群众教育程度很低,文盲率达90%以上。解放后,特别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宁洱县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不断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末,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乡中心小学9所,村完小72所,幼儿园7所,在校学生25743人。在职教职工2402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7%,初中毛入学率达103.5%,人均教育年限从1978年的5年提高到2008年的8.9年,文盲率下降到0.33%。学校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成校舍185617平方米,远程教育教学点96个。1996年完成“普六”工作,1997年完成“普九”工作,2000年完成“普实”工作,1995年全县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的优先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卫生。1949年5月,宁洱医疗机构为县卫生院,有8名医护人员,16张病床,全县卫生事业处于严重的缺医少药、缺人才、缺技术的状况,人民身体健康无法得到保障。通过60年的发展,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2008年,全县拥有县乡医疗机构13个,85个村委会均建有村卫生室,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有效运转,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89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称141人、初级职称347人;病床数349张,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半自动血凝机、C钡、血液透析机等设施,可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无痛分娩、肾衰及中毒病人的抢救等医疗服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泛开展,2009年全县参合农民达130358人,参合率达90.6%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切实解决。

全县建敬老院9个,享受城镇低保2423户3327人,农村低保6000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从而从心底流露出“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真实感受。

旅游文化。2008年6月7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08』9号)中,正式将云南省宁洱县申报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批准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34Ⅷ—151)。2009年2月9日至23日,由文化部组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宁洱县普洱茶困鹿山茶叶有限公司的“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为我市唯一的参展代表参展,并获得极大的成功,对正面宣传普洱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立宁洱普洱茶都艺术团茶王演艺团和普洱茶都艺术团业余演艺团,丰富茶乡人民文化生活;全县7乡2镇成立乡镇文化站,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突出普洱茶文化、普洱府历史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三大特点,深入挖掘名茶、名碑、名人三大资源,精心培育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突出“普洱茶都”大品牌,大力实施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以茶马古道为轴线,以县城为中心,以“三山”(普洱山、锦袍山、困鹿山皇家古茶园)一古府(普洱府古城)一古镇(磨黑古镇)一驿站(茶马驿站那柯里)和民族团结誓词碑、磨黑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最主要的旅游支撑项目,统一规划,分期打造成昆曼国际大通道沿线的旅游目的地,达到“走茶马古道,访丽人故里,观湖光山色,探皇家茶园、品陈年普洱”的黄金旅游线。

民主法制。突出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县工作成效明显。建立和完善了自治县条例,以村民委员会、城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形式逐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普法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公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大,成功创建了“平安县”和“无毒县”,平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沧桑巨变!经过六十年的探索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寻找到了切合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之路,沿着这条康庄大道,宁洱19.4万各族群众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沐浴着党的光辉,朝着美好的未来阔步向前,我们的前途将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文化

普洱茶与云南民族文化 提要:近年来,在云南民族文化襁褓里经过千百年孕育而成的普洱茶,再次以强劲的势头风靡海内外。在今日,作为以饮料为其基本功能的物质产品的普洱茶,正成为人们热烈关注的对象。这些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关注主体之间、关注主体和关注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在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建构着以普洱茶为核心符号的当代文化事象。普洱茶成为云南文俗的表现。作为一种物态符号的普洱茶,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三个主要特点:融合性、放外性、亲近性。这正是普洱茶热的真正原因,也是这一文化现象在将来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内在。 关键字:茶茶文化生活民俗普洱茶 【Brief summary】:In recent years, in the race cultural bosom of Yunnan through the tea of q of thousand a hundred years conceive but become, again become popular the world with the sturdy power head outside. Today, conduct and actions with beverage for its basic function of the tea of puer of the material product, just become the object that people warmly pay attention to. These, the concern corpuses and complicated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rn objects that come from the different social community and personal concern corpus, just at with now carry on of way construct or purchase with the tea of puer for the core sign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matter elephant. The tea of puer becomes the vulgar performance of text of Yunnan. Be the tea of puer of a kind of appearance sign, body now three main characteristicses of the race culture of Yunnan: Blend sex, put the outside and become intimate with sex. This exactly hot real reason of the puer tea, is also the internality that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has the last long vitality in future. 【Key word】:tea culture of tea Living custom puer tea

普洱市SWOT分析

普洱市SWOT分析 普洱市概况介绍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除汉族外还世居着哈尼、彝、拉祜、佤、傣、布朗、回、白、瑶、壮、苗等13个少数民族,历史上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中国古老的普洱茶故乡和最大的普洱茶生产基地。 普洱市,一地连三国(缅甸、老挝、越南),一江(澜沧江)通五邻(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矿藏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 普洱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卖茶的地方,这里有近8万亩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树龄2700余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茶树王,还有树龄千余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和景迈万亩栽培型的古茶山,遗存的化石和古茶树都证明,普洱是茶叶原生地的中心地带,是“世界茶乡”。(千家寨上坝1号古茶树,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野生茶树,树龄为2700年。) SWOT分析 一、竞争优势分析(Strength) 1、特色产业优势 普洱市因普洱茶而闻名,素有“中国茶城”之称。普洱茶以特有的减肥,美容功能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普洱茶的悠久历史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明于古今中外,带动了普洱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2、区位优势 普洱市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东南与老挝、越南接壤,

西南与缅甸比邻,国境线长达625公里,是祖国重要的西南门户,仅陆上边境通道就有18个,澜沧江、红河、南亢河三条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之一。拥有有利的水上有势和地理优势,有利于对外贸易的进行。 3、资源优势 云南省是稀有金属王国,普洱市拥有当前国际上用量最大的稀有金属之一。矿藏的挖掘与出口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4、民族文化优势 普洱市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比如孟连傣族自治县的“神鱼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拉祜“葫芦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火把节”和“泼水节”等等。 5、旅游文化优势 普洱市风景秀美,山清水秀,有着多处优美的自然风景以及历史悠久的特色民族文化景区。如景迈乡万亩古茶园,孟连县宣抚司署,景东文庙等等。 二、竞争劣势分析(Weakness) 近年来,普洱市经济发展缓慢,与全国、全省的差距持续拉大。2005年,全市市内生产总值为亿元,只占全省的3%。基础设施滞后,工业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该市3次产业比例为::(2005年)。 支柱产业单一,茶叶、林产、水电、矿产4大支柱产业也只是初具规模。经济运行活力不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 农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553元(2005年),比全省平均低489元。人力资源匮乏,青壮年文盲率为%

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现代林业技术(01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林场、苗圃、采育场、林业工作站、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行业企业, 从事林木种苗生产、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 能认识到保护森林、野生动植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3. 热爱林业事业,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 4. 具备从事艰苦的林业工作所要求的耐寂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 5.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 会合理使用设备和工具,文明施工。 7. 具有野外作业的安全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 能熟练识别本地区主要森林植物。 2. 能够熟练使用和维护测绘仪器。 3. 具备林木种苗的繁育与营销能力。 4. 具有森林环境调查与分析能力。 5. 具备森林营造、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的基本技能。 6. 具备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 7. 具备森林有害生物普查及预防和防治的基本技术。 8. 具备森林培育、林地管理、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能力。专业(技能)方向1 :林木种苗及营林 2:森林管护 3:森林调查及抚育采伐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林业技术专业 本科:林学、生态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

云南省思茅蛮东傅氏

据明朝嘉靖甲子年(1564年)首修族谱记载,傅姓始祖傅说。傅说七十九世孙傅尧俞(字钦)在北宋元佑年中始任御史中丞;未冠及弟,清直一节,世称为金玉君子;尧俞生寓,傅寓生伦(字绍达),傅伦之后的第五代孙辛一公(傅介甫)乃是蛮东傅氏的造基始祖。 云南省思茅蛮东傅氏从江西抚州临川县九十六都田东白墠墩山天仙庙(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云山镇甘陂上傅村、下傅村)迁徙到云南省思茅市景东县者后乡蛮东村。辛一公(傅介甫)之第十三世孙朂八公(傅龙岗)五弟兄于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末)入滇永昌贸易,不知其可;朂八公旅逰景东,成家蛮东(今云南省思茅市景东县者后乡蛮东村),八公乃我支系始迁祖也。现思茅市九县一区绝大部分傅姓皆是朂八公之子孙,还有分布在版纳、临沧、缅甸、老挝、泰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 一世傅介甫(辛一公), 二世傅开福(六六公), 三世傅愈龄(念四公), 四世傅守文(兴一公), 五世傅信叔(信七公), 六世傅贤仲(贤三公), 七世傅贵达(哲四公), 八世傅孟宽(炫二公), 九世傅大绰(悦六公), 十世傅德备(霭五公), 十一世傅文当(淳一公), 十二世傅爵(爵五公), 十三世傅龙岗(朂八公), 十四世傅怀(字二怀), 十五世傅明扬, 十六世傅振恒, 十七世傅师敏, 十八世傅元凤, 十九世傅庭云, 二十世傅大云, 二十一世傅文有, 十二世傅学凤, 二十三世傅启茂, 二十四世傅兆庭, 二十五世傅晓东。晓东下传二男一女:傅斌、傅鹏、傅薇 辈份派字:明振光师,元廷正大,文学启兆,天开美芝;星云呈瑞,座朝经纶,贤伟昌运,进仕连登;崇仁圣义,恒德发茂,怀祖忠恩,国泽金安。 傅开明从思茅,景谷迁徙缅甸 注: 国公傅友德后代杨威将军傅敬屯军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大树屯竹园村。 凡滇境各地傅姓皆由竹园村移居。 傅友德-傅忠、傅让、傅添锡-?-傅敬-傅庸-傅本-傅万一-傅金辰、傅金满、傅金印-...

【精选5份合集】云南省普洱市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H 2O 2(l)= 1 2 O 2(g)+H 2O(l) △H=-98kJ/mol ,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B .将0.1mol/L 的NH 3·H 2O 溶液加水稀释, ()() +432NH NH H O c c ?值增大 C .对于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一定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 D .pH=6的溶液可能呈酸性,因为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K w 增大 2.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结论 A 将等物质的量的乙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 制得纯净的氯乙烷 B 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乙烯具有还原性 C 蔗糖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 产物只有葡萄糖 D 碘酒滴到土豆上会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A .A B .B C .C D .D 3.下列物质与NaOH 醇溶液共热可制得烯烃的是( ) A .C 6H 5CH 2Cl B .(CH 3)3CCH 2Br C .CH 3CHBrCH 3 D .CH 3Cl 4.已知:C (s )+ H 2O (g )== CO(g) + H 2(g) △H = a kJ·mol -1 2 C (s )+ O 2(g )== 2CO(g) △H = -220 kJ·mol -1 H-H 、O=O 和O-H 键的键能(kJ·mol -1)分别为436、496和462,则a 为() A .-332 B .-118 C .+350 D .+130 5.已知:25°C 时,-12 2[()] 5.6110sp K Mg OH =?,11 2[]7.4210 sp K Mg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C 时,饱和2()Mg OH 溶液与饱和2MgF 溶液相比,前者的2()c Mg + 大 B .25°C 时,在2()Mg OH 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4NH Cl 固体,2()c Mg + 增大 C .25°C 时, 2()Mg OH 固体在20ml0.01 mol·1L -氨水中的sp k 比在20mL0.01mol·1L -4NH Cl 溶液中的sp k 小 D .25°C 时,在2()Mg OH 的悬浊液加入a N F 溶液后,2()Mg OH 不可能转化成为2MgF 6.相同条件下,下列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 .HOCH 2CH(OH)CH 2OH B .CH 3COOCH 3

普洱市思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普洱市思茅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普洱市思茅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一节规划目的 (1) 第二节规划依据 (1) 第三节规划任务 (2) 第四节规划范围 (3) 第五节规划期限 (3) 第六节区域概况 (3) 第二章规划背景 (8) 第一节现行规划实施的评价结论 (8)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9) 第三节未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3) 第三章规划目标 (15) 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规划目标的内容 (16)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9) 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原则 (19) 第二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 第三节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27) 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34) 第一节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34) 第二节严格控制耕地流失 (34)

第三节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34) 第四节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35) 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 (39) 第一节城镇村用地规划 (39) 第二节基础设施及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40) 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2) 第四节中心城镇用地布局 (44) 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7) 第一节合理布局生态用地 (47) 第二节发展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7) 第三节积极开展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49) 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 (51) 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目标 (51) 第二节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工程) (52) 第三节土地整理开发复垦管理措施 (53) 第九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55) 第一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安排 (55) 第二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保障措施 (56) 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 (58) 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58) 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59) 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59)

云南省普洱市2021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试卷(一)D卷

云南省普洱市2021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次月考测试试卷(一)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41分) 1. (4分)为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姿势________(A.zhī B.zī)实验________(A.shí B.shì) 给予________(A.yù B.yǔ)立即________(A.jì B.jí) 2. (2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喜________自________ 天造________ ________ 拱________无________ 抓耳________ ________ 伸________缩________ 瞑目________ ________ 滚________涌________ 日精________ ________ 3. (4分)仿写词语。 很高很高很________很________ 很________很________ 高得插入云霄笑得________ 急得________ 4. (6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洗净________ 踏着________ 涉过________ 推开________ 5. (4分) (2018五上·武侯月考) 你搜集了多少带“马”字的成语呢?至少写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分)按课文内容填写词语

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________,________?” 7. (8分) (2018三上·鄂托克旗期末) 按要求写句子。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个句子中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请你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 (2)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仿写拟人句)________ (3)照样子,用划线的词语写句子。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________ (4)一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缩句)________ (5)孩子们进入梦乡。(扩句)________ 8. (7分)读课文《爱之链》摘抄乔依为老太太修车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含义。 二、阅读大看台。 (共2题;共24分) 9. (7.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石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上来。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大家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进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皮球掉到树洞里去了,小马________,小石________,小叶________,可是都不行。 (3)

高等数学教案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教师备课本 科目:《高等数学》班级:__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周文德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高等数学》(上册第一分册) 一元函数微积分 柳重堪主编 1.函数 2.极限与连续 3.导数与微分 4.导数的应用 5.不定积分 6.定积分及其应用 ?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根本区别 用初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常常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孤立的静止的观念来研究,有很多问题不能得到最终答案,甚至无法解决。高等数学用运动的辨正观点研究变量及其依赖关系,极限的方法是研究变量的一种基本方法,贯穿高等数学的始终。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计算往往比较简单,且能获得最终的结果。 ?关于数学应用的评价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

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华罗庚“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 ——冯.诺依曼“数学是调节理论和实践、思想和经验之间的差异的工具。它建起了一座连通双方的桥梁,并在不断地加固它。事实上,全部现代文明中有关理性认识和征服自然的部分都有赖于数学”。 ——希尔伯特

第1章函数本章教学内容: 1.1 实数 1.2 函数 1.3 初等函数 1.4 建立函数关系举例

【课题】1.1 实数 1.2 函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区间的概念,学会用区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求函数值和定义域; (3)了解函数的主要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和有界性). 【教学重点】 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设计】 (1)本次课内容旨在复习中专数学内容,温故知新,以自主学习为主; (2)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知识,完成知识的升华; (3)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的学习思路展开,自然地层层推进教学. 【教学备品】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1.1实数 一、实数 ?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人们在幼童时期就学会了数东西,那就是自然数的一种应用,此后,在记账时为了表示收入和支出,需要用到正数和负数;在标明商品价格、测量物体长度和重量时要用到小数或分数;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由勾股定理知其对角线的长为2米,这就导致无理数。 数的概念的逐步拓展,一方面是出于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完善了关于数的理论。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 1)有理数是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形式的数,或者等价地,有理数就是有限小 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行政执法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法不得变更或者撤销。这体现了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活动。 A、国家意志性 B、法律性 C、强制性 D、单方权威性 【答案】B 【解析】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它依法成立后就产生行政法律效果,非依法不得变更或者撤销。故选B。 2、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 A、查名原因后 B、在当日 C、在学校领导同意后 D、及时 【答案】D 【解析】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故选D。 3、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是()。 A、简单的动作技能 B、复杂的动作技能 C、阅读技能 D、心智技能 【答案】A 【解析】心理学对技能的早期研究主要是在相对简单的动作技能方面,如打字、发电报等,而现在则对更复杂的技能如阅读技能、解题技能等进行研究。故选A。

4、“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教育与()的关系。 A、政治 B、文化 C、经济 D、科技 【答案】A 【解析】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故选A。 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之为()。 A、自我归因感 B、自我期待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答案】D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胜任一项任务的判断与评价。故选D。 6、所谓概念的(),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 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A、理解 B、编码 C、形成 D、同化 【答案】D 【解析】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也就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利用已掌握的概念去学习新概念的过程。概念形成是一种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7、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A、学习心理学 B、人格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 D、动机心理学 【答案】C

普洱市市情

普洱市市情简介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级行政区。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北部无量猫头山(海拔3370米),最低点在江城土卡河口(海拔317米),相对高差3053米。北回归线从中部横穿而过,垂直气候特点明显,可分为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5个气候带类型。年平均气温为15—20.2℃,气温年较差在7.9—12.3℃之间,季节差异小,年无霜期在315天以上。年降雨量1100—2780毫米,降雨日数在150天以上,年相对湿度76—85%,年日照时数1873.9—2206.3小时。全市辖1个县级区,9个县,1区即思茅区,9县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墨江县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西盟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全市居住着汉、哈尼、拉祜、彝、佤、傣等14种世居民族。2007年末常住总人口2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0%。普洱中心城区海拔l302米,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 普洱市是一个资源相对富集、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普洱“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普洱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地处国境沿线的有江城、孟连、澜沧、西盟4个县。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穿境而过,普洱港是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推进和昆曼大通道的全线贯通,普洱将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前沿。 普洱是绿海明珠、天然氧吧。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林木生长的自然条件优越,是难得的林木速生丰产区。全市森林覆盖率64.9%,林业用地面积465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25亿立方米, 被国家确定为林业分类经营示范区、资源林政管理示范区和现代林业开发区。是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普洱生态保护良好,有2个国家级、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也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仅见于景谷的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以及l36万亩保护完好种类齐全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栽培古茶园,证明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上千年的澜沧邦崴古茶树和1800多年的景迈山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堪称世界奇观,是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普洱茶早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卫生系统公开竞聘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卫生系统公开竞聘进城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A、接触强度和时间 B、接触浓度和方式 C、接触的时间 D、年龄和接触的方式 【答案】A 【解析】影响职业性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强度(指接触浓度和水平)、接触时间(每天或一生累计接触总时间)。当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机体所能代偿的限度时,则造成了职业病。故选A。 2、真正有效的通气量是()。 A、肺总容量 B、每分通气量 C、肺泡通气量 D、用力肺活量 【答案】C 【解析】肺有效的通气量是指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无效腔气量之差与呼吸频率的乘积。 3、间皮和内皮都属于()。 A、复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 D、复层柱状上皮 【答案】C 【解析】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

上皮称间皮。故选C。 4、从总的方面来说,患者享有的保密权有两大内容()。 A、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 B、疾病情况和治疗决策 C、躯体缺陷和心理活动 D、个人隐私和家庭隐私 【答案】A 【解析】医疗保密权利包括为患者保密和对患者保密。对患者而言是为自己保密和向自己保密。故选A。 5、下列关于小肠对铁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胃酸可促进铁是吸收 B、维生素D可促进铁的吸收 C、亚铁易被小肠吸收 D、铁的吸收量与机体需要程度有关 【答案】B 【解析】铁的吸收与机体对铁的需要量有关,当服用相同剂量的铁后,缺铁患者可比正常人的铁吸收量高2~5倍。三价铁易与小肠液中的负离子形成不溶性盐,而不易被吸收。而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是高铁 Fe3+,不易被吸收,当它还原为亚铁Fe2+)时则较易被吸收。Fe2+的吸收速度要比相同量Fe3+快2~15 倍。维生素C能将Fe3+还原为Fe2+而促进铁的吸 6、斯金纳认为解释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是()。 A、条件反射 B、刺激—反应 C、强化训练 D、复习 【答案】C 【解析】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故选C。 7、低张性缺氧患者主要血气特点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饱和度增高 C、血液氧容量降低 D、动脉血氧含量增高 【答案】A 【解析】低张性缺氧是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为乏氧性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为:动

云南省下半年第43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云南省20XX年下半年第43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 报考简章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现将我省20XX年下半年第43次NCRE报考简章公布如下: 一、考试级别及科目 20XX年下半年NCRE开考级别及科目(20XX版考试大纲) 1 / 8

注: 1、所有级别将在Windows 7平台下进行无纸化考试。 2、考试科目考核课程请到NCRE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315476269.html,)查询,考试大纲均为20XX版,考试教材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3、考试级别定位和描述 一级:操作技能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包括Office办公软件、图形图像软件。一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能力,掌握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及因特网应用,或掌握基本图形图像工具软件(Photoshop)的基本技能,可以从事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和办公信息化工作。 二级:程序设计/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级。考核内容分两类,第一类包括计算机语言与基础程序设计能力,要求参试者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可选类别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类、数据库编程类、WEB程序设计类等;第二类包括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要求参试者具有计算机应用知识及MS Office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能力,能够在 2 / 8

实际办公环境中开展具体应用。两类考核内容中均包含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二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具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能够使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可以从事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初级计算机教学培训以及企业中与信息化有关的业务和营销服务工作。 三级:工程师预备级。三级证书面向已持有二级相关证书的考生,考核面向应用、面向职业的岗位专业技能。三级证书表明持有人初步掌握与信息技术有关岗位的基本技能,能够参与软硬件系统的开发、运维、管理和服务工作。 四级:工程师级。四级证书面向已持有三级相关证书的考生,考核计算机专业课程,是面向应用、面向职业的工程师岗位证书。四级证书表明持有人掌握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专业技能,并有系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试时间 20XX年9月19日至9月21日,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上规定的为准。 考点设置 3 / 8

云南省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云南省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序言 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从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及发展趋势。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

目录 第一节普洱思茅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普洱思茅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普洱思茅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普洱思茅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普洱思茅区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普洱思茅区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普洱思茅区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普洱思茅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普洱思茅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普洱思茅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普洱思茅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普洱思茅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云南省普洱市高三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云南省普洱市高三3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1. (4分) (2018高三上·宁波期末) 趸船,为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非自航船,通常借助缆绳或锚链固定在岸边,在一定范围内可随水位变化上下浮动。趸船作为船泊停靠的“浮码头”,供船舶停靠,上下旅客,装卸货物。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趸船多分布于() A . 河流的凹岸处,因为这里的水较深 B . 河流的凸岸处,因为这里的水较浅 C . 河岸陆地平坦开阔处,便于码头的建设 D . 河流的上中游,因为流速较快 (2) 2013年7月1日上午,重庆朝天门码头趸船缆绳突然断裂,船体侧翻。造成这次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 A . 干旱 B . 台风 C . 火灾

D . 洪灾 2. (4分) (2020高二下·江阴期中)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 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 . 汽车产业 B . 玩具制造 C . 石化工业 D . 钢铁工业 (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 . 技术 B . 交通运输 C . 原料 D . 劳动力价格 3. (4分) (2019高二上·邢台期中) 下图为某中学生使用某数字地图截获的某地独特的农业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数字地图提供大量该地实际景观图像,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RS和GIS B . RS和GPS C . GIS和GPS D . GIS和SOS (2)图中甲地的弧形纹理表示的农田景观是() A . 平原农田 B . 山地梯田 C . 高山牧场 D . 山地林线 4. (2分)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关于图中各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和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正确的是() A . A处等值线分布受地形影响 B . B处等值线变化受地形影响 C . C处等值线分布受降水影响 D . D处等值线分布受降水影响 5. (2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钓鱼岛附近除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主要原因是()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建设银行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下列名医与著作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华佗─《伤寒杂病论》 B、葛洪—《抱朴子》 C、孙思邈─《千金方》 D、李时珍─《本草纲目》 【答案】A 【解析】《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华佗的著作是《青囊经》,因此A项错误,当选。 2、发送给抄送机关的文件,以及在报刊上公布的文件,可视为()。 A、副本 B、正本 C、存本 D、修订本 【答案】A 【解析】副本是指再现公文正本内容及全部或部分外形特征的公文复制本或正本的复份。 3、外企在招聘人员时,除了一些技术人才之外,一般更倾向于选择应届本科生,而非研究生,这很可能是因为()。 A、本科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 B、本科生要求的工资比较低 C、本科生价值观念正在形成之中,有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文化进行塑造 D、本科生创造能力比较强 【答案】C 【解析】本科生价值观念正在形成之中,有利于企业按照自己的文化进行塑造。故选C。 4、公文标题的拟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省略的要素是()。 A、发文机关名称 B、事由 C、文种名称 D、事由+文种名称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格式,公文的标题通常有四种形式:一是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全

部具备的公文标题。二是事由和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三是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文种两个要素构成的公文标题。四是只标明文种的公文标题。所以,其他可以少,文种不能缺。故本题选择C选项。 5、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答案】D 【解析】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故选D。 6、公文的作用主要有()。 A、交流作用 B、指导作用 C、引导作用 D、备考作用 【答案】ABCD 【解析】公文主要有交流、指导、引导、备考、宣传等作用。 7、关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与800mm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B、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界线 D、与1月份零度等温线一致 【答案】ACD 【解析】秦岭一淮河一线是800mm等降水量、湿润区和半湿润区、1月份零度等温线的界线。故选ACD。 8、企业产品成本的降低意味着()。 A、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增加 B、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减少 C、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不变 D、生产单位产品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固定 【答案】B 【解析】活劳动是指人的劳动,物化劳动是指生产资料是死劳动。成本由c+v组成,它的降低意味着c降低,表现为不变资本消耗的减少;同时也可以表现为v的减少。故选B。 9、以下属于公文版头的是()。

【精选5份合集】云南省普洱市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1.一名观察者站在站台边,火车进站从他身边经过,火车共10节车厢,当第10节车厢完全经过他身边时,火车刚好停下.设火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每节车厢长度相同,则第8节和第9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所用时间的比值为() A.2∶3B.3∶2 C.(2-1)∶(3-2) D.(3-2)∶(2-1) 2.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P、Q 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则该原子核所在的区域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3.如图所示,容器左边的体积是右边的4倍,两边充有同种气体,温度分别为20℃和10℃,此时连接两容器的细玻璃管的水银柱保持静止,如果容器两边的气体温度各升高10℃,忽略水银柱及容器的膨胀,则水银柱将()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静止不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不可 ..能.发生的是 A.B. C.D. 5.如图,铜质金属环从水平桌面上竖立的条形磁铁正上方由静止释放,金属环始终保持水平,不计空气阻力,则从开始下落至到达桌面的过程中

A.金属环的机械能守恒 B.金属环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始终大于其自身的重力 D.金属环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动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D.白炽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7.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入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8.如图所示是用双缝干涉测光波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下列操作能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距离的是 A.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C.将绿色滤光片改成蓝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9.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与圆台母线垂直向外的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圆台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匀质金属环位于圆台底部,环中维持恒定的电流I不变,之

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人才 培养方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现代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现代林业技术(0113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基本学制 3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林场、苗圃、采育场、林业工作站、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行业企业,从事林木种苗生产、森林培育、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能认识到保护森林、野生动植物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3.热爱林业事业,具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 4.具备从事艰苦的林业工作所要求的耐寂寞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会合理使用设备和工具,文明施工。 7.具有野外作业的安全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熟练识别本地区主要森林植物。 2.能够熟练使用和维护测绘仪器。 3.具备林木种苗的繁育与营销能力。 4.具有森林环境调查与分析能力。 5.具备森林营造、森林经营和森林保护的基本技能。 6.具备森林调查、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 7.具备森林有害生物普查及预防和防治的基本技术。 8.具备森林培育、林地管理、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行政执法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 1:林木种苗及营林 2:森林管护 3:森林调查及抚育采伐 七、主要接续专业 高职:林业技术专业 本科:林学、生态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展回眸

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发展回眸 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宁洱已经拥有280年的发展历史。在这280年的风雨旅程中,宁洱历为思普地区(当时包含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州等28个县)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文化活动中心。解放以后,这块深裹在祖国广袤大地上因普洱茶而生,因普洱茶而名声鹤起,因普洱茶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弹丸之地,如一名忍辱负重而又不卑不亢的坚强女子,坚韧地固守着这片疆土,勇敢地追寻着自己的梦想,与祖国母亲一起跨越无数道藩篱,创造和感受60年的沧桑巨变!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宁洱是一个农业县。解放初期,百废待兴,经济方面以传统农业为主,茶、盐和商贸为辅,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极为贫困,老百姓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建国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历届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县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奋力克服各种困难和灾害带来的重重困难和压力,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群众,着力打造“文化宁洱,风情茶乡,普洱茶都”品牌,制定出“依托三大优势”、“实施三大战略”、“培植十大支柱”、“实现三大目标”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即:依托交通、资源和文化的优势,实施“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兴县、旅游文化活县”战略,培植茶、林、电、矿、建筑建材、烤烟、咖啡、蚕桑、畜牧业和旅游业等十大特色产业,最终实现“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目的,树立“实力宁洱、活力宁洱、魅力宁洱、和谐宁洱”的新形象,有效推进了宁洱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1949年宁洱县总人口为85476人,(其中,农业人口76396人,非农业人口9180人)。2008年全县总人口1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3万,非农业人口4.1万)增加了2倍多;1949年宁洱县国民生产总值为40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03万元,占74.26%,第二产业40万元,占9.8%,第三产业65万元,占15.94%)。2008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5.8亿元,占34.8%,第二产业3.92亿元,占23.7%,第三产业6.9亿元,占41.4%)增加了4000多倍;1949年人均有粮不足100公斤。2008年粮食总产68919吨,人均有粮300余公斤,增加了3倍多;194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10元。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增加了2500多倍;2008年宁洱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74亿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08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支出4.6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4亿元。2008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73465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0209万元。经过六十年的艰苦奋斗,宁洱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可喜局面。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解放初期,宁洱交通落后,行路困难,信息闭塞,城乡发展非常滞后。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洱县委、县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