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插装阀A

天成插装阀A
天成插装阀A

天成元液压

A1 二通插装阀

二通插装阀是采用先导控制、座阀结构主元件和插装式连接的新型液压控制元件。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性能可靠、流动阻力小、动作可靠、易集成、无泄漏等一系列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液压系统的集成化控制。本5型二通插装阀安装尺寸符合DIN24342、ISO7368以及GB2877,可与国外主要液压件公司同类产品互换。

产品采用优质钢件,控制盖板及集成块表面均进行化学处理,具有以下结构特点:

1、阀芯不带或带缓冲头部

2、四种面积比

3、六种弹簧开启压力

4、多种行程调节装置

5、一套多芯的插件结构

6、内嵌梭阀、单向阀、节流器

7、带叠加式先导控制阀(电磁滑阀或球阀)

基本结构

二通插装阀结构见图1,由插装件、控制盖板、集成块体和先导控制阀四部分构成。

1 插装件

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等组成,可以是锥阀结构,也可以是滑阀结构。主要功能是控制

主油路中的油液方向、压力和流量。具有五种面积比、六种弹簧刚度。

2 控制盖板

内装各种微型元件,与先导控制阀组合后可

以控制插装件的工作状态;控制盖板内还配

置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用以调整插装件的

响应时间。控制盖板分为三大类:方向、压力

和流量;当具有两种以上功能时,称为复合

控制盖板。

3 先导控制阀

采用小通径(NG6和NG10)电磁滑阀

或球阀,采用电信号(或其它适当信号)控制

插装阀的启闭,从而实现各种功能回路。

4 集成块体

各种形式的插装件均要安装在符合

DIN24342或ISO7368或GB2877的安装孔

内,阀块按回路要求加工多个安装孔,主级

及先导油路通道,用来配装所要求的插装件、

控制盖板与先导控制阀件,从而构成液压系

天成元液压

工作原理

参见图2,阀芯所受的合力(Y方向)为:

∑F=P A A A+P B A B-P C A C-F K-F H*

P A?阀芯底部油口A处压力

P B?阀芯侧面油口B处压力

P C?阀芯控制腔C处压力

F K?弹簧力

A A?阀芯底部油口A处承压面积

A B?阀芯侧面油口B处承压面积

A C?阀芯控制腔C处承压面积

F H?阀口液动力等

注:*在开关型回路中阀口液动力常忽略不计

∑F<0时,阀芯下压,阀口关闭

∑F>0时,阀芯上抬,阀口开启

先导控制阀C腔的压力P C与回路最高压力点相通时,

阀芯关闭;与油箱相通时,阀芯开启,此时该二通插装阀组

件具有二位二通方向功能。比值αA=A A : A C ,称为二通插

装阀的面积比,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参数,对插装阀的性能特

性有较大的影响。方向控制用插装件大多采用αA=1:1.5或

αA=1:2的阀芯。

基本技术特性

1 公称通径及流量范围

2 工作压力最高为31.5Mpa。

3 工作介质

a)本型插装阀适用于矿物油;使用水—乙二醇、油包水或水包油乳化液(参见"型号代号”部分)及其它工作液时需特殊订货。

b)介质温度范围:-20o C ~70o C。

c)介质粘度范围:13cSt ~380cSt(推荐13~54cSt)。

d)过滤精度:名义过滤精度为25μ或更高。

其它有关参数(如阀芯有效作用面积、行程、开启压力、先导流量等技术资料)可直接向本公司查询。

天成元液压

4、压差流量特性

二通插装阀压差流量特性曲线如图3

天成元液压

1 二通插装阀安装尺寸(通径16~63mm)

(除NG125和NG160外,符合DIN24342、ISO7368、GB2877)

注:①先导阀和调节部分可超出b1、b2规定的尺寸。Dg16规格在带先导控制阀时,b2为75mm;

②工作口B可在(t1~t5)和(t1~t9)的深度范围内,围绕工作口A的轴线任意布置,其轴线与孔d1相交可以不

是90°;

③控制口深度和角度根据用途确定;

④对于黑色金属,推荐螺纹拧入深度为螺纹直径的1.25倍。实际尺寸可按盖板螺钉长度适当调整;

⑤t1及t2尺寸可适当变化,参见第9节的“关于二通插装阀安装孔的深度问题”。注意此时t4及t5也相应变化。

天成元液压

2 二通插装阀安装尺寸(通径80~160mm)

注:①先导阀和调节部分可超出b规定的尺寸。

②工作口B可在(t1~t5)和(t1~t9)的深度范围内,围绕工作口A的轴线任意布置,其轴线与孔d1相交可以

不是90°。

③控制口深度和角度根据用途确定。

④对于黑色金属,推荐螺纹拧入深度为螺纹直径的1.25倍。实际尺寸可按盖板螺钉长度适当调整。

⑤t1及t2尺寸可适当变化,参见第4页的“关于二通插装阀安装孔的深度问题”。注意此时t4及t5也相应变化。

天成元液压

3 NG6四油口电磁换向阀安装面(符合ISO4401-AB-03-4-A 及GB2514)

4 NG10四油口电磁换向阀安装面(符合ISO4401-AB-05-4-A 及GB2514)

天成元液压

二通插装阀型号

(1)二通插装阀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及全部所需密封圈。

(2)插装件机能代号:见“二通插装阀介绍”。

(3)阀芯面积比:

(4)压力级代号:H ? 31.5MPa

(5)开启压力(脚标):

注:1、e ,f 需特殊订货,并要求增加安装长度(空缺表示无弹簧);

2、e ,f开启压力为近似数值,如需要精确数值请向本公司查询。

(6)通径:16,25,32,40,50,63,80,100,125,160

(7)连接方式:Z ?插装式

(8)设计序号:5 ?第五次改进型

(9)工作介质代号:

□?空缺时表示适用于矿物油

W ?适用于高水基液压液

V ?适用于磷酸脂液压液

(10)其它要求可用文字说明

示例:(二通插装阀元件简称插件)

Z1A ? H b25Z ?5 基本插件,面积比α=1.2,开启压力0.1MPa,通径25mm。

Z2D ? H d16Z ? 5W 带阻尼插件,面积比α=1.07,开启压力0.4MPa,通径16mm,适用于高

水基液压液,阀芯圆柱面用O形密封圈密封。

Z3B ? Hd32Z ? 5V 阀芯带阻尼凸头插件,面积比α=1.5,开启压力0.4MPa,通径32mm, 适

用于磷酸脂液压液。

Z42C ? Hf25Z ? 5 常闭滑阀型,面积比α=1,开启压力0.8Mpa,通径25mm。

Z5B ? Hd25Z ? 5 节流插件,面积比α=1.5,开启压力0.4Mpa,通径25mm。

天成元液压

二通插装阀元件介绍

天成元液压

天成元液压

天成元液压二通插装阀元件外形尺寸

A2 控制盖板

控制盖板型号

(1)控制盖板代号

(2)基本机能代号:01,02,……(见图示和符号标注) (3)基本机能变型:A ,B ,……(见图示和符号标注) (4)压力级代号:H ? 31.5MPa

(5)压力控制盖板调压范围代号(脚标,注:仅压力控制盖板有):

注:两级调压盖板的调压范围用“/”分开,如a /d

(6)通径:16,25,32,40,50,63,80,100,125,160 (7)连接方式: F ? 法兰式

(8)在节流控制盖板中,节流杆比标准数值长出的数值(用于当插件孔深度为非标时)。当节流杆为非标准数值时,空缺(注:仅节流控制盖板有)。 (9)设计序号: 5 ? 第五次改进型 (10)工作介质代号:

□ ? 空缺时表示适用于矿物油 W ? 适用于高水基液压液 V ? 适用于磷酸脂液压液

(11)细节说明:以上各节无法涵盖的要求可用文字另外说明,如对控制盖板中阻尼孔的要求等。

天成元液压示例:

F01A ? H25F ?5 基本控制盖板A ,通径25mm ,法兰式连接。

F04B ? H25F ? 5 滑阀梭阀控制盖板B ,通径25mm ,法兰式连接。

F21A ? Hc32F ? 5 调压控制盖板A ,通径32mm ,法兰式连接,调压范围为8~21MPa 。 F28A ? Ha/d32F ? 5

换向双调压控制盖板A ,通径32mm ,法兰式连接,原理符号中左边调压阀

的调压范围为0.6~8MPa ,右边调压阀的调压范围为16~31.5MPa 。

F41A ? H40F20 ? 5 节流盖板A ,通径40mm ,法兰式连接,节流杆较标准节流杆加长20mm 。

注:二通插装阀用弹簧和密封件随插件、盖板供货,一般不单独供货;先导电磁换向阀(滑阀和球

阀)的订货,请参见相关的样本内容。

阻尼螺塞允许用户选择更换不同的规格,阻尼孔直径系列和螺纹直径系列如下:

节流孔直径选择曲线如图4

图4 节流孔直径选择曲线(v=40cSt,t=50℃仅供参考)

液阻节流孔直径的选择,一般需经过调试后确定。具体选用定货时采用文字说明。

天成元液压

二 通 插

装 阀

规格:16-100,符合DIN24342,ISO7368,GB2877

控制盖板机能符号与外形尺寸

单向阀控制盖板

天成元液压电磁阀控制盖板

天成元液压梭阀内装式控制盖板

天成元液压

电磁阀梭阀内装式控制盖板

液压控制阀介绍——插装阀

液压控制阀介绍 ——插装阀 一、概述 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 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 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 )。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 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 )。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阀芯开启,A 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 位2 通阀。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 3 插装元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 5-1 填空题 1.液压控制阀按连接方式不同,有(管式)、(板式及叠加式)、(插装式)三种连接。 2.单向阀的作用是(允许油液单方向通过),正向通油时应(压力损失要小),反向时(密封性要好)。 3.按阀芯运动的控制方式不同,换向阀可分为(手动)、(机动)、(电动或电磁)、(液动)和(电液动)换向阀。 4.电磁换向阀的电磁铁按所接电源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两种。 5.液压系统中常见的溢流阀按结构分有(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前者一般用于(低压),后者一般用于(中、高压)。 6.压力继电器是一种能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装置。 5-2 判断题 1.高压大流量液压系统常采用电磁换向阀实现主油路换向。(×) 2.节流阀和调速阀分别用于节流和调速,属于不同类型的阀。(×) 3.当顺序阀的出油口与油箱接通时,即成为卸荷阀。(×) 4.顺序阀和溢流阀在某些场合可以互换。(√) 5.背压阀是一种特殊的阀,不可用其它阀代替。(×) 6.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成正比,与阀两端的压力差大小无关。(×) 5-3 问答题 1.什么是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有哪些常用的中位机能?中位机能的作用如何? 答:对于各种操纵方式的三位换向阀,阀芯在中间位置时各油口的连通方式,称为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常用的中位机能有:O 、P 、Y、 H、M 、K 。中位机能的作用:满足液压系统提出的各种性能要求如:卸荷、保压、启动平稳性及液压缸浮动和任意位置停留等。 2.从结构原理和图形符号上,说明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的异同点及各自的特点。 答:略 3.先导式溢流阀中的阻尼小孔起什么作用?是否可以将阻尼小孔加大或堵塞? 答:产生压力降,从而使主阀芯动作。不可。 4.为什么说调速阀比节流阀的调速性能好?两种阀各用在什么场合较为合理? 答:调速阀比节流阀多了定差减压阀,油液流过时先经过减压阀产生一次压力降,并利用减压阀阀芯的自动调节,使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保持不变,因而使通过节流阀的流量保持平稳,所以调速阀比节流阀的调速性能好。

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分析续_图文(精)

第5期(总期第6期)2004年9月 流体传动与控制 FluidPowerTransmissionandControl No.5(Serial/No.6) Sep.,2004 二通插装阀的结构原理和功能分析(续) 黄人豪 (中船重工上海七。四研究所上海200031) 中图分类号:THl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器罢#端(2004)05—0044—003 我们曾不断强调二通插装阀与传统控制的单个液压阀有着很多的不同;尤其它是一种基于模块化的集成化控制元件和组合,因此,组件化和可配组的特征非常突出。为了充分反映这一些特征,二通插装阀的符号表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己的独特和创新的一面,其中已被工业界广泛接受和普遍采用的符号是作为DIN24342标准附件中的符号表示。参见图5。 4、二通插装阀的图形符号表示 二通插装阀的座阀主级等在几何图形上可以用一些简单的二维图形以及特定的符号来表示,这些 图形应能包含原理构件的功能面以及连接这些功能面的线条或包容它们的轮廓。这些图形是它们的最小或基本的几何表示。

DIN24342的附录符号 X! 符4j洲即1219 方向控制座阀绌棚~:^,…1 ^:主油ux:控制u ~、、。—.—。—J= AB^. A,L—U}k:? I^ … ^^。 方内控制带缓冲尾部和}f程限制^^:^}【<l 审]肄x 事缱毫融丧 L…...~,一…f。 Io AA:A口汕觚作用面积AB:B口油压作用面积如:x口油腻作用面积l磬…毋ache[1嘲蟊固,.劳毋蟊?器 …构田…构田帆再]]驿

厂L r..一[】:=囱萨一 L一一~,?ln [野 P L一一一。?IA 鹭 舜魏椰审 ~ava方向控髑度一缩构 方向控制座朗结构.^^:^>1 一对一[尊 1. 厂L 捃鼍j虿零 ^^:《1巨一… 方向控制!L—t凸珂 【~一..-L:二_l—J 带缓冲尾椰 图5IS07368/DIN24342标准中列出的图形符号(部份1)

YF3-10L 溢流阀的制造

第1章绪论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液压工业及液压阀的制造,起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由于机床制造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50年代初期,上海机床厂、天津液压件厂仿造了苏联的各类低压泵、阀。 随后,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在引进消化国外中低压元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公称压力为2.5MPa和6.3MPa的中低压液压阀系统(简称广州型),并迅速投入大批量生产。

插装阀原理图

1 插装阀概述 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 二通插装阀的特点 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 二通插装阀的组成 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 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插装阀原理图

1插装阀概述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的特点 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的组成 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盖板控制油孔 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口。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图3插装元件 根据用途不同分为方向阀组件、压力阀组件和流量阀组件。同一通径的三种组件安装尺寸相同,但阀芯的结构形式和阀套座直径不同。三种组件均有两个主油口A 和B、一个控制口x,如图4所示。 a)方向阀组件b)压力阀组件c)流量阀组件 1-阀套2-密封件3-阀芯4-弹簧5-盖板6-阻尼孔7-阀芯行程调节杆 图3-89插装阀基本组件 2插装阀主要组合与功能 2.1插装方向控制阀 插装阀可以组合成各式方向控制阀。 1作单向阀 如图5a和5b,将x腔和A或B腔连通,即成为单向阀。连接方法不同,其导通方式也不同。若在控制盖板上如图5c连接一个二位三通液动换向阀,即可组成液控单向阀。 图5 2.作二位二通阀 如图6a和6c连接二位三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二通电液阀。 3.作二位三通阀 如图7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三通电液换向阀。 4.作二位四通阀 如图8连接二位四通阀,即可组成二位四通电液换向阀。 5.作三位四通阀O型换向阀 如图9连接三位四通阀换向阀和单向阀,即可组成三位四通阀中位为O型电液换向阀。 6.作多机能四通阀 如图10连接换向阀,利用对电磁换向阀的控制实现多机能功能。先导阀控制状态下的机能如表1。电磁铁的带电状态用符号“+”表示;断电状态用“-”表示。

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资料

二通插装阀控制技术 一、二通插装阀特点 二通插装阀及其控制技术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这种新型的液压阀具有流阻小、通流能力大,密封性好、适用于水介质、响应快、抗污能力强、具有多机能、可以高度集成等优点。因此,这种阀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液压技术向高压、大流量、集成化发展的要求,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发展异常迅速。 二、二通插装阀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二通插装阀的基本结构 一个二通插装阀主要有插入元件、先导元件、控制盖板和插装块体四个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插入元件阀芯的受力分析 在忽略阀芯重量和摩擦阻力时,阀芯的受力平衡式为: F合=PcAc-PaAa-PbAb+F1+F2 Pc__控制腔C的压力 Pa__工作腔A的压力 Pb__工作腔B的压力 Aa__工作腔A的面积 Ab__工作腔B的面积 Ac__控制腔C的面积(Ac=Aa+Ab)

F1__弹簧力 F2__稳态液动力 当F合>0时,阀芯关闭;当F合<0时,阀芯开启;当F合=0时,阀芯停在某一平衡位置。 由此可以看出插入元件的工作状态由三个腔的工作压力决定。工作腔的压力由工作负荷等条件决定,不能任意改变,所以只能通过改变控制腔的压力来实现对二通控制阀的控制 三、几种常用插装阀 1、方向流量控制插入元件 1)A型方向阀插入元件,结构形式如图一所示

特征是具有较大的面积比(α=Aa/Ac),一般为1:1.1左右。 B腔面积很小,B→A流动时开启压力很高,所以一般只允许A →B的单向流动。A腔作用面积大,流动阻力小,具有较大通流能力,

开启压力一般与选用的弹簧有关,A →B 时开启压力一般为(0.03-0.28)MPa。2)B型方向阀插入元件结构和A型相似,特征是具有较小的面积比,一般为1:2或1:1.5,由于B腔面积的增加,B→A流动时的开启压力下降,允许B→A和A→B的双向流动。由于A腔的作用面积较小,阀口直径也相应减小,同样的流量下,其压降将比A型的略又增加。开启压力也取决于选用的弹簧,一般为(0.05-0.5)MPa。 以上两种形式的插入元件在启闭过程中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启闭快,只要阀芯从阀座上稍一抬起便马上接通油路,并且阀口流道截面增加很快。能实现快速换向的要求,缺点是,容易造成换向时回路液压冲击

插装阀的原理

这里给出两张图,来简要说明盖板式插装阀的基本原理 1、第一张图表明,插装阀从原理上是在传统单向阀的基础上改造过来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插装阀的功能是传统单向阀所无法比拟的。原来的单向阀液流只能从下往上流动,反方向截止。右图的阀芯,不开单向阀阀芯那样的几个小孔,并在弹簧腔顶部开出控制油口,这样只要加上或不加上控制油,就可以自如地开或关这个阀口,正向、反向都可以。也就是说,改造过的阀口是一个完全可控的阀口,即液阻。 2、仔细考虑一下就可以发现,传统液压阀实际上都是由液阻构成,只不过液阻的形式有所差别。但进一步思考,发现上面介绍的阀口,如果加于适当的控制,也可以实现不同形式液阻的作用。例如,让阀口全开,就像换向阀阀口;如果将其开度加于限制,就可以是节流阀阀口。 3、第二张图,表示了用传统液压阀构成的液压系统(下部),如何用插装阀组成等价的系统(上部),黑三角表示油源。传统的系统由大规格,例如32通径的7个大阀组成:2只节流阀(02,03),1只溢流阀(04),3只单向阀(01,05,06),1只电液换向阀(00)。而上部的插装阀只要4只插装阀(01,02,03,04,其规格完全可以比常规阀小一个档次,其阀口过流面积非常可观)和一只10通径的电磁换向阀(09),和1只先导压力阀(10,与插装阀04构成先导式溢流阀,作背压阀用)。 4、下图:电液换向阀处于右位时, 油液经过02节流阀进入液压缸的 左腔(进油节流控制);液压缸右腔 的油经过04背压阀(先导式溢流 阀)和06单向阀回油箱。 与此相对应的上图:电磁换向阀09 处于右位,先导油将01、03两只插 装阀关闭。油液经过02节流阀进入 液压缸左腔(进油节流控制);液压 缸右腔经过04插装阀与10先导阀 组成的背压阀(先导式溢流阀)回 油箱。 5、下图电液换向阀处于左位的情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

插装阀的介绍与应用 1 插装阀概述 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 二通插装阀的特点 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 二通插装阀的组成 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 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 口。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螺纹插装、直动型、座阀式溢流阀,用作限压装置以保护液压

?? 螺纹插装、直动型、座阀式溢流阀,用作限压装置以保护液压回路。 ???? RV10-20型,常态下①流向②封闭,直到①处受到足够的液压力克服弹簧力 使阀芯提升,才接通②。该阀适用于低泄漏, 对负载变化快速响应的液压回路。 ?喝RV10-20??????C???????喋???????喌喏?Б?? ???????????? ?◥ ●调节装置不会旋出阀体。 ●调节选项 A,B 和 C的调节行程:确保弹簧不会被压实。 ●可选可选压力范围达 228 bar(3300 psi)。 ●压力变化响应快。 ●尺寸紧凑。 ?? ????喝228 bar喋3300 psi喌 ??喝特性曲线列出了在各种弹簧的最大压力值时的流量. 压力增量随弹簧和 液动力变化而变化,如需特定的压力-流量性能值,请和联系工厂联系。 ????喝在80% 的开启压力下,最大内泄为0.25毫升/分钟(5 滴/分钟) ??????喝当流量达到 0.95 lmp(0.25 gpm)时的压力bar(psi)测量值 ????????喝由于制造公差,阀的调整值可能略低或略高于下表列出的标 称值 ????喝-40℃~120℃ ??喝参见 9.010.1 ??喝粘度介于 7.4~420 cSt(50~2000 ssu)的矿物油或有润滑作用的合成油 ??喝没有限制;参见 9.020.1 ??喝VC10-2 ;参见 9.110.1 ??????喝CT10-2XX ;参见 8.600.1 ???Т??喝SK10-2X-B;参见 8.650.1;SK10-2X-M(交叉溢流应用)6.020.1 207/3000 172/2500 138/2000 103/1500 69/1000 18.9 5 37.9 10 35/500 241/3500 lpm/gpm ( p s i / b a r ) USASI/ISO: げ? ??(仅指插件)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有五种。 螺纹连接 阀体油口上带螺纹的阀称为管式阀。将管式阀的油口用螺纹管接头与管道连接,并由此固定在管路上。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小流量的简单液压系统。 其优点是:连接方式简单,布局方便,系统中各阀间油路一目了然。其缺点是:元件分散布置,所占空间较大,管路交错,接头繁多,不便于装卸维修。 (2)法兰连接 它是通过阀体上的螺钉孔(每油口多为4个螺钉孔)与管件端部的法兰,用螺钉连接在一起。这种阀称为法兰连接式阀。适用于通径32mm以上的大流量液压系统。 其优缺点与螺纹连接相同。 (3)板式连接 阀的各油口均布置在同一安装平面上,并留有连接螺钉孔,这种阀称为板式阀,如电磁换向阀多为板式阀。将板式阀用螺钉固定在与阀有对应油口的平板式或阀块式连接体上。其优点是:更换元件方便,不影响管路,并且有可能将阀集中布置。 与板式阀相连的连接体有连接板和集成块两种形式。 ①连接板。将板式阀固定在连接板上面,阀间油路在板后用管接头与管子连接。 ②集成块。集成块是一个正六面连接体。将板式阀用螺钉固定在集成块的三个侧面上,有时在阀与集成块间还可以用垫板安装一个简单的阀,如单向阀、节流阀等。剩余的一个侧面则安装油管,连接执行元件。集成块的上、下面是块与块的接合面,在各集成块的结合面上同一坐标位置的垂直方向钻有公共通油孔:压力油孔P、回油孔T、泄漏油孔L以及安装螺栓孔,有时还有测压油路孔。在集成块内打孔,沟通各阀组成回路。每个集成块与装在其周围的阀类元件构成一个集成块组,每个集成块组就是一个典型回路。 这种集成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装卸和维修,可把液压系统的设计简化为集成块组的选择,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它也有设计工作量大,加工复杂,不能随意修改系统等缺点。 叠加式连接将各种液压阀的上下面都做成像板式阀底面那样的连接面,相同规格的各种液压阀的连接面中,油口位置、螺钉孔位置、连接尺寸都相同(按相同规格的换向阀的连接尺寸确定),这种阀称为叠加阀。按系统的要求,将相同规格的各种功能的叠加阀按一定次序叠加起来,即可组成叠加阀式液压装置。 叠加阀式液压装置的最下面一般为底板,底板上开有进油口P、回油口T及通往执行元件的油口A、B和压力表油口。一个叠加阀组一般控制一个执行元件。 若系统中有几个执行元件需要集中控制,可将几个垂直叠加阀组并排安放在多联底板上。用叠加阀组成的液压系统,元件间的连接不使用管子,也不使用其它形式的连接体,因而结构紧凑,体积小,系统的泄漏损失及压力损失较小,尤其是液压系统更改较方便、灵活。叠加阀为标准化元件,设计中仅需绘出叠加阀式液压系统原理图,即可进行组装,因而设计工作量小,应用广泛。 (5)插装式连接

插装阀

二通插装阀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和密封圈)插到特别设计加工的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的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 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的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的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 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和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图1是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图1 二通插装阀的典型结构 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和中心孔a(见图2)。由于盖板是按通用性来设计的,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的孔可能被堵住不用。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的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的作用。 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看清、记牢盖板的安装方法。

图2 盖板控制油孔 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是小通径的电磁换向阀。块体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和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的通口,阀芯的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的称作B 口。阀芯开启,A口和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和B口之间中断。因而插装阀的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溢流阀TT_US_Relief - 2011-10-08

压力溢流和调节阀 要求快速响应、低泄漏量以及高抗污染能力的中位截止换向阀与变量泵系统,或中位连通换向阀与定量泵系统,如需要快速溢流,可考虑使用直动式溢流阀。在使用对称或不对称排量的液压执行器时,需考虑: 1)先导式溢流阀可进行精确压力调节 2) 直动式溢流阀具有响应快速、高抗污染性和低泄漏量3) 自动跳合溢流阀可减小热量损失(不能在负载压力保持系统中) 然而在不对称排量执行器或带泄油口马达系统中时,请谨慎使用溢流阀回路以避免气蚀和超压。 要求连续流量下高精确压力调 节的中位截止换向阀与定量泵 系统.可考虑采用先导式溢流阀 应用 设计构思和特点 2口直动式面积差限压插装溢流阀–RD*A Sun特有的RD*A型带面积差溢流阀的性能特点有: ? 相对平坦的压力上升特性(尤其在最大弹簧调节范围处。) ? 与先导式溢流阀相比,在相同物理尺寸下,其具有更高通流能力(25至200gpm[100至800L/min])。 ? 低滞回性(复位压力为设定压力的90%),低泄漏量(10滴/ min)。 ? 采用了锥形阀座式设计,适用于负载压力保持系统。 ? 快速的启闭特性 (典型响应时间2 ms)。 ? 对油液温度和清洁度不敏感。 ? 油液低温能可靠关闭,油液高温下优异稳定性(无振荡)。? 可靠的结构设计可承受高压力冲击与背压。 ? 不适用于具有频繁压力变化要求的系统,因其承受压力时难以调节。 注意:查阅页5上通用溢流阀注意事项1,2,4 限压插装溢流阀与调压插装溢流阀 Sun限压溢流阀和调压溢流阀为常闭压力控制元件,当油液流经阀时,在输入口1与输出口2之间保持恒定的压差。Sun液压溢流阀调压范围可高达5000p s i(350b ar)(瞬间情况下可达6000p si [420bar])。(气控型的调压范围较低)。出厂前所有Sun溢流阀的出厂设定均在流量为4gpm(16L/min)下进行。 注意:所有Sun2口插装溢流阀(除用于控制先导流量的溢流阀外)均可进行互换(例如给定基本尺寸下,油路和插孔相同)。直动式限压溢流阀 响应迅速,常用于: ? 在泵输出液流间歇性堵塞时保护定量泵和换向阀。 ? 配合压力补偿泵,抑制压力冲击。 ? 在启停大惯性负载时,保护液压执行器(液压缸和液压马达)不受压力冲击影响。 先导式[二级]调压溢流阀 较直动式具有更平坦的压力调节特性,但其快速性略小。它在第二级油路前配置有机构用来保护节流口不受油液污染影响。常用于: ? 可在大范围内连续可变地调节流量,以此产生恒定压力。 该图仅为说明, 并非实际回路 泵一侧 执行器一侧

插装阀原理图

1 插装阀概述 二通插装阀就是插装阀基本组件(阀芯、阀套、弹簧与密封圈) 插到特别设计加工得阀体内,配以盖板、先导阀组成得一种多功能得复合阀。因每个插装阀基本组件有且只有两个油口,故被称为二通插装阀,早期又称为逻辑阀。 1、1二通插装阀得特点 二通插装阀具有下列特点:流通能力大,压力损失小,适用于大流量液压系统;主阀芯行程短,动作灵敏,响应快,冲击小;抗油污能力强,对油液过滤精度无严格要求;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故障少,寿命长;插件具有一阀多能得特性,便于组成各种液压回路,工作稳定可靠;插件具有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很高得零件,可以组成集成化系统。 1、2二通插装阀得组成 二通插装阀由插装元件、控制盖板、先导控制元件与插装块体四部分组成。图1就是二通插装阀得典型结构。

图1二通插装阀得典型结构 控制盖板用以固定插装件,安装先导控制阀,内装棱阀、溢流阀等。控制盖板内有控制油通道,配有一个或多个阻尼螺塞。通常盖板有五个控制油孔:X、Y、Z1、Z2与中心孔a(见图2)。由于盖板就是按通用性来设计得,具体运用到某个控制油路上有得孔可能被堵住不用。为防止将盖板装错,盖板上得定位孔,起标定盖板方位得作用。另外,拆卸盖板之前就必须瞧清、记牢盖板得安装方法。

图2盖板控制油孔 先导控制元件称作先导阀,就是小通径得电磁换向阀。块体就是嵌入插装元件,安装控制盖板与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得基础阀体。 插装元件由阀芯、阀套、弹簧以及密封件组成(图3)。每只插件有两个连接主油路得通口,阀芯得正面称为A口;阀芯环侧面得称作B口。阀芯开启,A口与B口沟通;阀芯闭合,A口与B口之间中断。因而插装阀得功能等同于2位2通阀。故称二通插装阀,简称插装阀。

溢流阀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5)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5) 1.2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5) 1.3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范围 (7) 二溢流阀设计主体 2.1简单溢流阀的工作原理 (7) 2.2溢流阀的结构设计 (8) 2.3直动型溢流阀 (8) 2.4先导式溢流阀 (10) 三溢流阀主要参数设计 (11) 3.1静态特性 (12) 3.2动态特性 (13) 3.3先导型溢流阀的静态特性分析 (15) 四溢流阀的基本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溢流阀主要零件的加工 19 六溢流阀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方法 (24) 6.1噪声和振动 (24) 6.2阀芯径向卡紧...............................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调压失灵...................................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其它故障...................................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23) 致谢 (26)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液压传动是利用密闭系统中受压液体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递方式。 其介质为油压液体,包括液压油和其他合成液体,其特点为动力大,运动平稳。但由于液压粘度大,在流动过程中阻力损失大,因而不宜做远距离传动和控制。 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液流的压力是最基本的参数之一,执行元件的输出力或输出扭矩的大小,主要由供给的液压力所决定。为了对油液压力进行控制,并实现和提高系统的稳压、保压、减压、调压等性能或利用压力变化实现执行机构的顺序动作等,根据油液压力和控制机构弹簧力相平衡的工作原理,人们设计制造了各种压力控制阀。在液压设备中主要起定压溢流作用和安全保护作用。 定压溢流作用:在定量泵节流调节系统中,定量泵提供的是恒定流量。当系统压力增大时,会使流量需求减小。此时溢流阀开启,使多余流量溢回油箱,保证溢流阀进口压力,即泵出口压力恒定(阀口常随压力波动开启)。 安全保护作用:系统正常工作时,阀门关闭。只有负载超过规定的极限(系统压力超过调定压力)时开启溢流,进行过载保护,使系统压力不再增加(通常使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比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高10%~20%)。 实际应用中一般有:作卸荷阀用,作远程调压阀,作高低压多级控制阀,作顺序阀,用于产生背压(串在回油路上)。 溢流阀一般有两种结构:1、直动型溢流阀 2、先导型溢流阀 关键词:工作原理、实际应用、设计加工 A bstract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s airtight system using liquid pressure to deliver the power of the movement and a transfer mode.

液压阀之插装阀

液压阀 1.1液压阀的作用 液压阀是用来控制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方向或调节其压力和流量的,可分为方向阀、压力阀和流量阀三大类。一个形状相同的阀,可以因为作用机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压力阀和流量阀利用通流截面的节流作用控制着系统的压力和流量,而方向阀则利用通流通道的更换控制着油液的流动方向。这就是说,尽管液压阀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还是保持着一些基本共同之点的。例如: (1)在结构上,所有的阀都有阀体、阀芯(转阀或滑阀)和驱使阀芯动作的元、部件(如弹簧、电磁铁)组成。 (2)在工作原理上,所有阀的开口大小,阀进、出口间压差以及流过阀的流量之间的关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仅是各种阀控制的参数各不相同而已。 1.2液压阀的分类 液压阀可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表5—1所示。 表5—1 液压阀的分类

(4)结构紧凑,安装、调整、使用、维护方便,通用性大。 今天学习的主要是萨奥的插装阀: 插装阀 插装阀也称为插装式锥阀或逻辑阀。它是一种结构 简单,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通油能力大,液阻 小,密封性能和动态特性好的新型液压控制阀。目 前在液压压力机、塑料成形机械、压铸机等高压大 流量系统中应用很广泛。生产插装阀的知名厂商有:Parker 美国派克,DENISON 美国丹尼逊, VICKERS 美国威格士等。 插装阀在流体控制功能的领域的使用种类比较广泛,已应用的元件有是电磁换向阀,单向阀,溢流阀,减压阀,流量控制阀和顺序阀。通用性在流体动力回路设计和机械实用性的延伸,充分展示了插装阀对系统设计者和应用者的重要性。由于其装配过程的通用性、阀孔规格的通用性、互换性的特点,使用插装阀完全可以实现完善的设计配置,也使插装阀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液压机械。 一、单向阀 液压系统中常见的单向阀有普通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两种。 1.普通单向阀 普通单向阀的作用,是使油液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不许它反向倒流。(a)结构图(b)职能符号图1—阀体2—阀芯3—弹簧 2.液控单向阀 常见得应用: (1)低压安全阀

溢流阀的设计

溢流阀的设计 第1章绪论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1 液压技术的发展历史 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液压设备能传递很大的力或力矩,单位功率重量轻,结构尺寸小,在同等功率下,其重量的尺寸仅为直流电机的10%~20%左右;反应速度快、准、稳;又能在大范围内方便地实现无级变速;易实现功率放大;易进行过载保护;能自动润滑,寿命长,制造成本较低。因此,世界各国均已广泛地应用在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工业、汽车工业、冶金工业、农业机械、船舶交通、铁道车辆和飞机、坦克、导弹、火箭、雷达等国防工业中。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阀;辅助元件——油箱、蓄能器等。 液压阀的功用是控制液压传动系统的油流方向,压力和流量;实现执行元件的设计动作以控制、实施整个液压系统及设备的全部工作功能。 1.2 我国液压阀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液压工业及液压阀的制造,起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期间,由于机床制造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50年代初期,上海机床厂、天津液压件厂仿造了苏联的各类低压泵、阀。 随后,以广州机床研究所为主,在引进消化国外中低压元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整体插装式比例多路换向阀原理及选型手册

Delta Power TCN整体插装式比例多路换向阀 美国DELTA POWER整体插装式比例多路换向阀由(1)压力补偿元件,(2)比例流量阀,(3)电磁多路换向阀及各种功能阀组成,可实现多路比例换向控制,回路温升低,无载功耗少,适应于中、小型液压移动机械。 DP 整体插装式多路阀与分体叠加式多路阀相比:体积小、成本低、维修方便,为液压移动机械厂家及用户提供了高性价比选择方案。 DP整体插装式整体多路换向阀可与 DP-TCN的比例摇杆, MPC放大器、MMS整机 控制器、RC数码遥控器、HBC无线电遥控系统 配套使用。有多种集成整体阀,适应于汽车起 重机、随车吊、中小型装载机、挖掘机、高空 平台车等液压走行、搬运机械。 主要技术参数: 流量:15/30/40/45/55 L/min 60/75/90/120/135L/min 系统压力:20 – 25Mpa 中位机能:Y、 O、 H、 N型 工作阀片数:1-6片 线圈电压:12VDC, 24VDC PWM比例放大电流:200-550/600 m A 过滤精度:16/19 (ISO 4406) 一、压力补偿比例流量调速阀 RFP-3V/TCN为电液比例流量阀,由电液比例减压阀和调速阀组成,适用于液压机构的比例流量调节,其调速性能好,发热低,广泛应用于移动液压机械。该比例流量阀在设计上通常与与电磁开关多路换向阀配套使用。 技术参数: 压力:25Mpa 电源电压:12/24VDC 过滤:25微米 输入电压:2V- 4V(中位)- 6V 电子摇杆电位器电阻:1 – 10 Kohm 放大电流:250 -500 m A 可选项:内置电子控制模块。 可选项:EC-MPC1外置电子控制模块。REC比例调速阀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

5.5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The Installation and Connection of Hydraulic Valve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有五种。 (1)螺纹连接Threaded Connection 阀体油口上带螺纹的阀称为管式阀(Tubular Valve)。将管式阀的油口用螺纹管接头和管道连接,并由此固定在管路上。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小流量的简单液压系统。其优点是:连接方式简单,布局方便,系统中各阀间油路一目了然。其缺点是:元件分散布置,所占空间较大,管路交错,接头繁多,不便于装卸维修。(2)法兰连接Flange Connection 它是通过阀体上的螺钉孔(每油口多为4个螺钉孔)与管件端部的法兰,用螺钉连接在一起。这种阀称为法兰连接式阀。适用于通径32mm以上的大流量液压系统。其优缺点与螺纹连接相同。 (3)板式连接Subplate Mounting 阀的各油口均布置在同一安装平面上,并留有连接螺钉孔,这种阀称为板式阀,如电磁换向阀多为板式阀(Subplate Mounting)。将板式阀用螺钉固定在与阀有对应油口的平板式或阀块式连接体上。这种连接方式的优点是:更换元件方便,不影响管路,并且有可能将阀集中布置。与板式阀相连的连接体有连接板和集成块二种形式。 ①连接板。将板式阀固定在连接板上面,阀间油路在板后用管接头和管子连接。这种连接板简单,检查油路较方便,但板上油管多,装配极为麻烦,占空间也大。

1-底板;2-集成块;3-阀;4-盖板

图5.29 叠加阀式液压装置 1-底板;2-压力表开关(Piezometer Switch);3-换向阀 ②集成块。集成块是一个正六面连接体。将板式阀用螺钉固定在集成块的三个侧面上,通常三个侧面各装一个阀,有时在阀与集成块间还可以用垫板安装一个简单的阀,如单向阀、节流阀等。剩余的一个侧面则安装油管,连接执行元件。集成块的上、下面是块与块的接合面,在各集成块的结合面上同一坐标位置的垂直方向钻有公共通油孔:压力油孔P、回油孔T、泄漏油孔L以及安装螺栓孔,有时还有测压油路孔。块与块之间及块与阀之间接合面上的各油口用O形密封圈密封。在集成块内打孔,沟通各阀组成回路。每个集成块与装在其周围的阀类元件构成一个集成块组。每个集成块组就是一个典型回路。根据各种液压系统的不同要求,选择若干不同的集成块组叠加在一起(见图5.28),即可构成整个集成块式液压装置。这种集成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装卸和维修,可把液压系统的设计简化为集成块组的选择,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也有设计工作量大,加工复杂,不能随意修改系统等缺点。 (4)叠加式连接Sandwich Plate Design 将各种液压阀的上下面都作成像板式阀底面那样的连接面,相同规格的各种液压阀的连接面中,油口位置、螺钉孔位置、连接尺寸都相同(按相同规格的换向阀的连接尺寸确定),这种阀称为叠加阀(Superposition Valve)。按系统的要求,将相同规格的各种功能的叠加阀按一定次序叠加起来,即可组成叠加阀式液压装置,如图5.29所示。叠加阀式液压装置的最下面一般为底块,底块上开有进油口P回油口T及通往执行元件的油口A、B和压力表油口。一个叠加阀组一般控制一个执行元件。若系统中有几个执行元件需要集中控制,可将几个垂直叠加阀组并排安排在多联底板上。用叠加阀组成的液压系统,元件间的连接不使用管子,也不使用其它形式的连接体,因而结构紧凑,体积小,系统的泄漏损失及压力损失较小,尤其是液压系统更改较方便、灵活。叠加阀为标准化元件,设计中仅需绘出叠加阀式液压系统原理图,即可进行组装,因而设计工作量小,应用广泛。(5)插装式连接Cartridge Fitting

溢流阀

溢流阀 目录 卸荷溢流阀-XYF卸荷溢流阀 卸荷溢流阀组-SXYF卸荷溢流阀组 插装式溢流阀-CYF插装式溢流阀

液压阀门>>溢流限压阀>> 插装式溢流阀产品名称:插装式溢流阀 产品型号:CYF 产品口径:DN10、15 产品压力:1.0~50MPa 产品材质:铸钢、不锈钢等 产品概括:生产标准:国家标准GB 、机械标准JB 、化工标准HG 、美标API 、ANSI 、德标DIN 、日本JIS 、JPI 、英标BS 生产。阀体材质:铜、铸铁、铸钢、碳钢、WCB 、WC6、WC9、20#、25#、锻钢、A105、F11、 F22、不锈钢、304、304L 、316、316L 、铬钼钢、 低温钢、钛合金钢等。工作压力1.0Mpa-50.0Mpa 。工作温度:-196℃-650℃。连接方式:内螺纹、外螺纹、法兰、焊接、对焊、承插焊、卡套、卡箍。驱动方式:手动、气动、液动、电动。 产品详细信息

CYF型插装式溢流阀图形符号 技术参数 公称通径:10、15mm 公称压力:31.5MPa 调压范围:3~31MPa 额定流量:40、63L/min 适用介质:液压油 外形尺寸 CYF-L10型 CYF-L15(LYF1)型

液压阀门>>溢流限压阀>> 卸荷溢流阀产品名称:卸荷溢流阀 产品型号:XYF 产品口径:DN10、15 产品压力:1.0~50MPa 产品材质:铸钢、不锈钢等 产品概括:生产标准:国家标准GB 、机械标准JB 、化工标准HG 、美标API 、ANSI 、德标DIN 、日本JIS 、JPI 、英标BS 生产。阀体材质:铜、铸铁、铸钢、碳钢、WCB 、WC6、WC9、20#、25#、锻钢、A105、F11、 F22、不锈钢、304、304L 、316、316L 、铬钼钢、 低温钢、钛合金钢等。工作压力1.0Mpa-50.0Mpa 。工作温度:-196℃-650℃。连接方式:内螺纹、外螺纹、法兰、焊接、对焊、承插焊、卡套、卡箍。驱动方式:手动、气动、液动、电动。 产品详细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