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高速铁路、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高工作性、高耐久性,在工程中安全使用寿命、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主要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成型时无原始缺陷,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良好的工作性能是使混凝土质量均匀、获得高性能,从而安全可靠的前提。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流动性:表征拌和物流动的难易程度。

2. 粘聚性:拌和物在搅拌、运输、泵送、浇注、振实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泌水和离析分层的性能。

3. 可泵性:拌和物在泵压下在管道中移动摩擦阻力和弯头阻力之和的倒数。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因素:

一、砂

砂的粗细程度、细颗粒含量、级配均严重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细度模数在 2.6-3.0之间的 II 区砂, 细颗粒含量 0.315mm 筛以下达到15%, 含泥量控制在 2%以下。往往受资源的局限不容易找到上述要求的砂,偃师西梁场使用的砂细度模数在 2.8-3.3之间满足Ⅰ区和Ⅱ区颗粒级配,但 0.315mm 筛以下颗粒含量在 5%以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堵管、爆管现象。在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耐久性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砂率和细砂与粗砂掺配的方法,满足了混凝土的工作性。二、碎石

碎石的粒径、形状、级配对混凝土所需的水泥浆量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应选择针片状含量少、级配良好、石粉含量少的碎石。颗粒级配良好可以减少混凝土所需水泥浆量。高性能混凝土碎石中的泥和石

粉总含量不能超过 0.5%,石粉含量大,混凝土需水量大即水胶比增大,坍落度损失快,这样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而且还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三、水泥

1. 水泥颗粒水泥粗细颗粒级配恰当,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水泥颗粒越细,需水量也越大,需水量增加必将加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从而降低拌和物流动性。

2.C 3A 含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水泥熟料中 C 3A 含量的含量不应大于 8%。 C 3A 含量越高, 水泥水化越快, 造成拌和物瞬凝现象,坍落度损失快,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若达到相同的坍落度必须提高水胶比,从而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

3.SO 3含量水泥中 SO 3含量不足或外部因素使石膏溶解度降低, 破坏了 SO 3和 C 3A 与水泥中碱含量的平衡,使水泥凝结特别快,浆体很快失去流动性,造成混凝土无法泵送。

4. 碱含量高性能混凝土要求水泥的碱含量不超过 0.6%,碱含量高容易造成拌和物坍落度损失快,使混凝土失去工作性,而且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掺合料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矿物掺合料,可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改善工作性,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 增加后期强度,提高耐久性。

1. 粉煤灰粉煤灰的细度和烧失量两个技术指标严重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粉煤灰颗粒较粗,使混凝土出现离析和泌水,粘聚性较差;烧失量大,含碳量高,没有燃尽的炭粒表面呈海绵多孔状,增加需水量,其多孔表面还吸附外加剂,使外加剂掺量增加,采用相同的水胶比混凝土坍落度减小, 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粉煤灰的细度和烧失量大其活性指数降低,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还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矿渣高性能混凝土对矿渣的比表面积有严格要求, 在 400-500m 2/Kg之间, 矿渣越细, 其活性越高, 早期产生的水化热越大,越不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升,而且混

凝土早期的自收缩越大。矿渣越细,掺量越大,低水胶比的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越黏稠,混凝土越黏稠其可泵性越差,增加管道内壁的摩擦系数,容易导致堵管。

五、外加剂

高性能混凝土大都采用聚羧酸外加剂, 聚羧酸外加剂具有掺量低、分散作用强、坍落度损失小、早强增强、耐久性好等特点。同时掺用粉煤灰、矿粉可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降低水化热,避免温度应力产生裂纹, 提高断裂韧性和耐久性。

1. 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聚羧酸盐外加剂属于弱电解质, 只有在碱性 (PH ﹥1

2.5 介质中才能完全离解,同时聚羧酸盐外加剂也是二价和三价金属离子的高效络合剂,在水泥分散体介质中能与钙离子形成不稳定的聚合物络合物,有效地控制初期水化过程,使坍落度损失减少。聚羧酸盐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好, 要求水泥中含有高可溶 SO 3和一定的碱含量,最佳可溶性碱量为 0.4-0.6%。

2. 含气量高性能混凝土中适量的引气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 混凝土中的微小气泡提高可泵性,减少泌水和离析,减小坍落度损失,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掺量合理的掺量是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的重要前提, 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掺量范围, 通过试验选择最佳掺量。

六、搅拌时间

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对其工作性和耐久性影响较大。搅拌时间短, 外加剂没有充分的溶解和分散, 在相同的水胶比情况下坍落度减小,混凝土工作性降低。根据季节不同,搅拌时间不同,夏季搅拌时间不应低于 120秒,冬季不应低于 150秒。

高性能混凝土既是高工作性混凝土又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综合上述分析,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应严格选择原材料,精心设计配合比,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才能有力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工作性和高耐久性。 (四公司王晓飞

混凝土的工作性

混凝土的工作性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 在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获得密实而均匀的混凝土结构以方便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注、振捣等过程),要求新拌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如保持新拌混凝土不发生分层、离析、泌水等现象,并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这种新拌混凝土施工性能称之为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正文: 1.工作性的概念 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能,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力或机械振动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充模板的能力。 黏聚性:黏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黏聚力确保不致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凝土能保持整体稳定的性能。 保水性:新拌混凝土保持其内部水分的能力称为保水性 综上所述,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之间相互关联和制约。黏聚性好的新拌混凝土,往往保水性也好,但其流动性可能较差;流动性很大的新拌混凝土,往往黏聚性和保水性有变差的趋势。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目前往往采用泵送施工的方法,对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要求很高,三方面性能必须协调统一,才能既满足施工操作要求,又能确保后期工程质量良好。 2.工作性的测定 通常对较稀、自重作用下具有可塑性或流动性的新拌混凝土采用坍落度法;而对于较干硬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法。

①坍落度法 坍落度法具体测定方法:将新拌混凝土分三层装入圆锥形筒(标准坍落度圆锥筒)内,每层均匀捣插25次,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1/3左右,抹平后将圆锥筒垂直平稳地向上提起,新拌混凝土锥体就会在自重作用下坍落高度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值(单位mm)。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值越大,表明其流动性越好。 在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应观察新拌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从而全面的评价其工作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轻轻敲击已坍的新拌混凝土锥体,若锥体四周逐渐下沉,则黏聚性良好;若椎体倒塌或部分崩裂,或发生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 保水性的检查方法:根据新拌混凝土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测定。若坍落度筒提起后混凝土拌和物失浆而骨料外露,或较多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保水性差;若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由底部析出,则表明新拌混凝土的保水性良好。另外,常压泌水率和压力泌水率的数值也可以用来表示保水性的优劣。 根据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值的大小,可将其划分为四个流动性级别的混凝土: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40mm;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50-90mm;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 100-150mm;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60mm。 坍落度试验方法不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或坍落度值为10mm的新拌混凝土。 ②维勃稠度法 对坍落度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采用维勃稠度指标来表征,其检测仪器成为维勃稠度依。 维勃稠度法具体测定方法:将混凝土按规定方法装入截头圆锥筒内,装满刮平后,将圆锥筒垂直向上提起,在新拌混凝土椎体顶面盖一透明玻璃圆盘,然后开启振动台并记录时间,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浅谈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因素 摘要:由于型钢混凝土具有刚度大,防火、防腐性能好及重量轻、延性好等优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抗震性能来讲,型钢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层、高层和一般构筑物。本文总结出了影响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六大因素:轴压比、剪跨比、型钢含量和型钢形式、 配箍率、混凝土强度、型钢的锚固形式。 关键字:型钢混凝土;轴压比;剪跨比;配箍率;型钢的锚固形式 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一种优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 型结构,它分别继承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型钢混凝土结构充分利用钢(抗拉性能好)和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特点,按照最佳几何尺寸,组成最优的组合构件,这种组合构件具有刚度大的特点,与钢结构相比,防火、防腐性能好,具有较大的抗扭和抗倾覆能力,而且,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重量轻,构件延性好,增加净空高度和使用面积,同时缩短施工期,节约模板,特别是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及桥梁结构中使用组合构件,更加体现了它的承载能力高和能克服混凝土结构施工困难的特点。 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抗震角度来讲,型钢混凝土结构适用于抗震烈度为6度至9度的多层、高层和一般构筑物。 通过实验,总结出了影响型钢混凝土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 1、轴压比 实验和工程实践表明,轴压比是影响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式、延性、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的最重要因素。当轴压比超过一定限值时,无论配箍率如何提高,框架柱的延性都不能得到明显改善,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强度等级对照表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通过试验得出的,我国最新标准C60强度以下的采用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在标准养护(温度20±2℃、相对湿度在95%以上)条件下,养护至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极限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以fcu表示。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在立方体极限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95%强度保证率的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MPa计),用fcu 表示。 依照标准实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按照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例如,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是指30M Pa≤fcu<35MPa 影响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因素主要与水泥等级和水灰比、骨料、龄期、

养护温度和湿度等有关。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不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所以说,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因此我们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粒径控制与不同的工程部位相适应;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施工中,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在3%以内,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1.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很多,从内因来说主要有水泥强度、水灰比和骨料质量。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混凝土的强度主要来自水泥石以及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强度。水泥强度越高,则水泥石自身强度及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就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试验证明,混凝土与水泥强度成正比关系。水泥完全水化的理论需水量约为水泥重的23%左右,但实际拌制混凝土时,为获得良好的和易性,水灰比大约在0.40--0.65之间,多余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孔隙,且水灰比越大,留下的孔隙越大,使有效承压面积减少,混凝土强度也就越小。另一方面,多余水分在混凝土内的迁移过程中遇到粗骨料时,由于受到粗骨料的阻碍,水分往往在其底部积聚,形成水泡,极大地削弱砂浆与骨料的粘结强度,使混凝土强度下降。因此,在水泥强度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强度越低。但水灰比太小,混凝土过于干稠,使得不能保证振捣均匀密实,强度反而降低。试验证明,在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 Mpa)与水灰比呈有规律的曲线关系,而与灰水比则成线性关系。 2 影响强度的其它因素

为了使混凝土能达到预定的强度,还必须在施工中搅拌均匀、捣固密实,养护良好并使之达到规定的龄期。 (一)施工条件的影响:施工条件是确保混凝土结构均匀密实、硬化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基本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拌合物搅拌均匀,浇注后必须捣固密实,且经良好的养护才能使混凝土硬化后达到预定的强度。采用机械搅拌比人工搅拌的拌合物更均匀,同时采用机械捣固的混凝土更密实,因此机械捣固可适用于更低水灰比的拌合物;能获得更高的强度。改进施工工艺性能也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如采用分次投料搅拌工艺、高速搅拌机搅拌、高频或多频振捣器振捣、二次振捣工艺都会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二)养护条件的影响:为了获得质量良好的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必须在一定的养护条件下(包括养护温度)进行养护,目的是保证水泥水化的正常进行,以达到预定的强度和其他性能。周围环境湿度是保证水泥正常水化、混凝土顺利成型的一个重要条件。在适当的湿度下,水泥能正常水化,使混凝土强度充分发展。如果湿度不足,混凝土表面会发生失水干燥现象,迫使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造成混凝土结构疏松、干裂,不但降低强度,而且还将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能。环境温度对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养护温度高,可以加快水泥水化速度,混凝土早期强度高;反之,混凝土在低温下强度发展相应迟缓,尤其温度在冰点以下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硬化后的混凝土在未受到外力作用之前,由于水泥水化造成的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引起砂浆体积的变化,在粗骨料与砂浆界面上产生了分布极不均匀的拉应力,从而导致界面上形成了许多微细的裂缝。另外,还因为混凝土成型后的泌水作用,某些上升的水分为粗骨料颗粒所阻止,因而聚集于粗骨料的下缘,混凝土硬化后就成为界面裂缝。当混凝土受力时,这些预存的界面裂缝会逐渐扩大、延长并汇合连通起来,形成可见的裂缝,致使混凝土结构丧失连续性而遭到完全破坏。强度试验也证实,正常配比的混凝土破坏主要是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界面发生破坏。所以,混凝土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石强度及其与骨料的粘结强度。而粘结强度又与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及骨料的性质有密切关系,此外混凝土的强度还受施工质量、养护条件及龄期的影响。 1)水灰比 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活性组成,在水灰比不变时,水泥强度等级愈高,则硬化水泥石的强度愈大,对骨料的胶结力就愈强,配制成的混凝土强度也就愈高。如常用的塑性混凝土,其水灰比均在0.4~0.8之间。当混凝土硬化后,多余的水分就残留在混凝土中或蒸发后形成气孔或通道,大大减小了混凝土抵抗荷载的有效断面,而且可能在孔隙周围引起应力集中。因此,在水泥强度等级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愈小,水泥石的强度愈高,与骨料粘结力愈大,混凝土强度也愈高。但是,如果水灰比过小,拌合物过于干稠,在一定的施工振捣条件下,混凝土不能被振捣密实,出现较多的蜂窝、孔洞,将导致混凝土强度严重下降。参见图3—1。 图3—1混凝土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a)强度与水灰比的关系 b)强度与灰水比的关系 2)骨料的影响 当骨料级配良好、砂率适当时,由于组成了坚强密实的骨架,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如果混凝土骨料中有害杂质较多,品质低,级配不好时,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由于碎石表面粗糙有棱角,提高了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机械啮合力和粘结力,所以在原材料、坍落度相同的条件下,用碎石拌制的混凝土比用卵石拌制的混凝土的强度要高。 骨料的强度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一般骨料强度越高,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越高,这在低水灰比和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 特别明显。骨料粒形以三维长度相等或相近的球形或立方体

粉煤灰参量多少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

粉煤灰参量多少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 发表时间:2018-07-09T13:58:42.0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赵天龙 [导读] 摘要:混凝土在凝结硬化时由塑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差,热量散发缓慢的特点,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产生体积膨胀;在降温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当混凝土受到基础约束时,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深圳市联华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518053 摘要:混凝土在凝结硬化时由塑性状态转变为刚性状态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差,热量散发缓慢的特点,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产生体积膨胀;在降温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积收缩,当混凝土受到基础约束时,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混凝土开裂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更重要的是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粉煤灰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便宜的特点,使用它还可以减少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因此对于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就越来越多。 关键词:粉煤灰;混凝土;作用效应;性能 一、粉煤灰的作用 粉煤灰是燃烧煤粉的锅炉排放出的一种粘土类火山灰质材料。目前我国电厂排放的粉煤灰以低钙灰为主,其主要成分为氧化硅、氧化铝及氧化铁,其含量约占粉煤灰的85%左右,氧化钙含量普遍较低,氧化镁及氧化硫的含量也较低。粉煤灰作为一种活性掺合料,具有一定的火山灰活性,能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用于混凝土中,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表现出粉煤灰的活性效应、形态效应、微集料效应和界面效应。 1.1和易性 对于有泌水或离析倾向的新拌混凝土拌合物,掺入细分散的颗粒,可以减小空隙的尺寸和体积,所以通常会使工作性得到改善。粉煤灰越细,为了增进新拌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也就是改善工作性所需要的掺加量就越少。粉煤灰的粒径细小,又呈玻璃态,故可能在给定稠度下降低需水量。 1.2火山灰反应 粉煤灰与氢氧化钙之间的反应称为火山灰反应。这个反应主要有三个特征:(1)反应是缓慢的,所以放热速率和强度发展也相应较慢;(2)反应消耗了氢氧化钙而并不是产生氢氧化钙,这对于水泥浆体在酸性环境中的耐久性有很重要的意义;(3)反应产物极为有效地填充了大的毛细空间,从而会使系统的强度和抗渗性能得到提高。 火山灰反应具有两种物理效应:(1)孔径细化;(2)粒径细化。在粉煤灰颗粒周围形成的次生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趋向于以微观上多孔也就是低密度的物质填充进大的毛细空隙。将一个含有大的毛细空隙的体系转化为包含无数微孔的微观上多孔的产物的过程,就称为“孔径细化”。同样,氢氧化钙在均匀分布的粉煤灰微粒周围成核结晶,也就是用无数取向性较弱的细小晶体以及结晶程度差的反应物置换了取向的氢氧化钙巨大晶体,将一个含有粗颗粒组分的体系转化成较小颗粒的产物的过程,即称为“粒径细化”。这两种孔径和粒径的细化过程都可使水泥浆体得到增强。从抗渗性和耐久性的角度看,火山灰反应对于混凝土的效果或许要比水化水泥浆体更为重要。因为过渡区存在微裂缝的缘故,混凝土的渗透性一般要比水泥浆体大得多。可以认为,孔径细化和粒径细化过程会强化过渡区,从而能减少微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1.3强度 掺入粉煤灰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随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后期强度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随水胶比(水与水泥和粉煤灰总量之比)的降低而增加。粉煤灰对强度的贡献与水胶比的关系比水泥对强度的贡献与水灰比的关系还要敏感。28天以后,粉煤灰与水泥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的差距缩小,并随着水胶比的降低而显著;90天以后,二者相近;360天以后,则粉煤灰的贡献超过水泥的贡献;水胶比越低,粉煤灰的贡献越大。故加入粉煤灰后,应当相应降低水胶比,以保持早期强度不降低,并且后期强度有显著的增长,发挥粉煤灰的作用。其后期强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火山灰反应,导致孔隙细化并且用较强的产物(水化硅酸钙)置换了较弱的组分(氢氧化钙)的缘故。 1.4抗裂性 设大体积结构由于水化热在混凝土浇捣后一星期之内就达到了最高的温度,则掺用粉煤灰,就有可能使温升减小,可与替代水泥的数量成正比。这是因为在通常条件下,这些粉煤灰在几天之内不会发生明显反应的缘故。根据经验,可以认为有火山灰反应所产生的总的水化热,只是水泥平均值的一半左右。 当混凝土经受的温度比平常高得多时,不论是由于水化热还是其他原因,使用粉煤灰都会是有好处的。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在经受高温时可能受热活化(即加速火山灰反应)得到好处,其强度经常总是有所增长。 1.5抗化学侵蚀 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决定碱骨料的膨胀,以及酸和硫酸盐侵蚀等破坏性化学作用中质量传输速率的基本因素。因为粉煤灰所带来的火山灰反应可以使空隙细化,所以就能使混凝土的渗透性降低。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大体上都能改善对酸性水、硫酸盐水和海水的抵抗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与火山灰反应同时发生的渗透性减小以及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降低的缘故。就粉煤灰水泥来说,在水化水泥浆体中,由于稀释效应和火山灰效应两方面所导致的氢氧化钙量的减少,是使这些水泥所配置的混凝土对硫酸盐和酸性环境具有优异抵抗能力的一个原因。开始,随着养护时候的增长,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含量由于其中的水泥水化而提高,以后则随着火山灰反应的进展即开始下降。硫酸盐侵蚀的速率依赖于透水性以及所存在的氢氧化钙和活性氧化铝相的数量。粉煤灰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的渗透性,同时减少了氢氧化钙的量,因此增强了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同时粉煤灰通常能使碱骨料反应产生的膨胀有效地减小。 二、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效应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主要有三个效应,即形态效应、活性效应和微集料效应。在早期主要是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起作用,直到水泥水化后,其活性效应才逐渐占优势地位。 2.1形态效应。粉煤灰使用在混凝土中它会起到润滑的作用,由于粉煤灰具有颗粒状,它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在同等条件是用下它

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有何影响

粉煤灰具有三大效应: (1)表面效应:粉煤灰表面可吸附浆体中的某些离子,有利于粉煤灰固化混凝土中的某些有害离子以及作为晶核形成水化产物。 (2)填充效应:粉煤灰与水泥颗粒粒径的差异可以填充水泥和骨料孔隙中,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混凝土密实性; (3)火山灰活性效应:粉煤灰中的活性SiO2与水泥水化产物CH发生二次反应,生成C-S-H凝胶填充骨料—水泥浆体界面层孔隙,改善混凝土界面结构,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劣质粉煤灰的主要特点是: 玻璃珠体少,需水量大,使用后易造成混凝土泌水或滞后泌水,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易导致混凝土28d强度不足,后期强度增长低,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不合格。 优质粉煤灰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1)工作性能 粉煤灰可以改善胶凝材料体系的颗粒级配,降低空隙率,释放水泥颗粒间的“填充水”,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粉煤灰中含有大量球形玻璃体,起到“滚珠、轴承”润滑效应,减少颗粒间的摩擦力,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 粉煤灰活性大大低于水泥活性,可以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优质粉煤灰对外加剂的吸附低于水泥,使用优质粉煤灰相当于增加外加剂用量,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及保持能力都有提高。 粉煤灰的密度小于水泥,等量取代水泥后,混凝土中的浆体量增加,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抗离析能力,减水泌水,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密实性、匀质性,便于混凝土的施工。 (2)力学性能 粉煤灰自身不能进行水化反应,只能与水泥水化产物进行二次水化,因此,用粉煤灰等量替代水泥后,早期强度将会降低,随着二次水化的进行,中后期会达到甚至超过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随着粉煤灰替代水泥量的增加,早期强度逐渐降低,但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较快,而且在一定范围内(<50%)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增大。(3)

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性能全过程分析

混凝土结构构件受力性能全过程分析 ---以强柱弱梁设计原则的框架结构为例1.先科普一下,为什么希望框架结构的破坏遵循“强柱弱梁”的模式呢?如下图所示(红点表示塑性铰),左边为“强柱弱梁”模式(即梁铰机制),框架结构中的梁端首先屈服,形成塑性铰,耗散地震输入能量,保护框架柱。理论上,当梁端都出铰且柱底也出铰时,结构形成可变机构,这预示着结构的倾倒。而在与之相对的“柱铰机制”中,某一薄弱楼层上的框架柱端部全部出铰,结构随着倒塌。两者相比,在倒塌前,梁铰机制的破坏更加充分的调动了结构中各个部分的能力,整体性较好,有利于控制损伤,避免倒塌。因此在能力设计法中将梁铰机制(或者允许出现梁柱铰混合机制)作为框架结构的预期破坏模式,于是有了所谓的“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 2.强柱弱梁(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指的是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强柱弱梁”不仅是手段,也是目的,其手段表现在人们对柱的设计弯矩人为放大,对梁不放大。其目的表现在调整后,柱的抗弯能力比之前强了,而梁不变。即柱的能力提高程度比梁大。这样梁柱一起受力时,梁端可以先于柱屈服。节点处梁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aby和柱端实际受弯承载力Macy之间满足: ∑Mc= η∑Mb(Mc>Mb)。研究表明,要真正实现“强柱弱梁”,《抗震规范》第6. 2. 2 条中的系数η不小于1. 5。即便如此,目前各国抗震设计都不能实现完全的梁铰机制,在实际结构中,完全“梁铰机制”很难实现,更多的是形成梁、柱铰同时存在的“混合铰机制”。 3.除了力的传递要求其他优点:是因为梁铰分散在各层,即塑性变形分散在各层,不至于形成倒塌机构,而柱铰集中在一层,塑性变形集中,该层成为薄弱层后,易形成倒塌机构; 梁铰的数量远多于柱铰的数量,在同样大小的塑性变形和耗能要求下,对梁铰的塑性转动能力

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4.1工作性的定义: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充填性、粘聚性、保水性、可泵性等,是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浇捣、抹面等主要操作工序能够顺利地进行的保证,故又称和易性。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力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充满模型的性能。流动性的大小,反映拌合物的稠度,它直接影响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 粘聚性则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内部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粘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会发生分层离析现象,能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性。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保水性好的新拌混凝土,在混凝土振实后,一部分水容易从内部析出至表面,在渗流之处留下许多毛细管孔道,成为混凝土内部的透水通道。 4.2 影响工作性的因素 (1).用水量 用水量的大小是影响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决定性因素。 (2)水泥 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部的阻力。拌合物内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骨料间的摩阻力,二是水泥浆的粘聚力。 (3) 骨料 骨料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较大。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用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这是因为前者骨料表面光滑,摩阻力小,而后者骨料摩阻力相对较大;骨料级配的好坏也影响着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也有显著影响。 (4)拌和物存放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干稠,这是由于拌合物中的水分一部分被蒸发,另一部分则是水泥水化所消耗,因此拌合物逐渐失去可塑性而凝结硬化。混凝土工作性还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很快,因为这时的水分蒸发及水泥的化学反应将进行得更快。 4.3工作性的表征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内容比较复杂,通常是采用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再辅以直观经验,综合评定其粘聚性和保水性。按《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作为指标。坍落度适用于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 5、硬化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强度包括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其中以立方体抗压强度值为最大。 5.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我国采用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特征值。制作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30C,相对湿度大于90%)下,养护至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用标准方法制作并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普通混凝土按立方体强度标准值“划分为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共12个强度等级。 5.2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又称棱柱体抗压强度。是以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作为标准试件。标准棱柱体试件的制作、养护条件与标准立方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6-5 阅读:652 次【字体:大中小】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矿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可以由“矿粉+水泥浆体”到“矿粉+水泥胶砂”再到“矿粉混凝土”逐步进行。但对于普通应用单位,如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就不必遵循此规律,可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直接进行混凝土试验,找出特定条件下的合理配合比。 1. 矿粉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矿粉比表面积在430m2/kg~520m2/kg之间,掺量在30%~40%范围,增强效应表现得最为显著。 2)单掺矿粉会使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凝结时间有所延长,泌水量有增大的迹象,可能对混凝土泵送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矿粉和Ⅰ级粉煤灰复配配制混凝土,可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得到改善。同时混凝土成本可显著降低。 4)针对水泥-粉煤灰-矿粉胶凝材料体系,在等量取代的前提下,粉煤灰的掺量以不超过20%为宜,粉煤灰和矿粉掺量以不超过40%为宜,同时建议采用60d或90d 强度作为混凝土评定标准,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 2. 矿粉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1)混凝土水化热。掺加矿粉,可降低浆体水化热,单掺量小于50%时,水化热降低不明显。当达到70%掺量时,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约36%和29%;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可显著降低浆体3d、7d水化热,采用20%矿粉和20%粉煤灰复配,浆体3d和7d水化热分别降低38%和20%,对要求严格控温的大体积混凝土,矿粉和粉煤灰复配是理想的矿物掺合料组合,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温缩裂缝的危险。 2)抗渗性能。混凝土中掺加矿粉或矿粉和粉煤灰复配,发挥掺合料的微集料效应和二次水化反应,可以使混凝土孔径细化,连通孔减少,混凝土密实性提高,从而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采用库仑电量方法评价,矿粉、粉煤灰和引气剂均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因素.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高速铁路、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等,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高工作性、高耐久性,在工程中安全使用寿命、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主要是保证混凝土结构成型时无原始缺陷,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良好的工作性能是使混凝土质量均匀、获得高性能,从而安全可靠的前提。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1. 流动性:表征拌和物流动的难易程度。 2. 粘聚性:拌和物在搅拌、运输、泵送、浇注、振实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泌水和离析分层的性能。 3. 可泵性:拌和物在泵压下在管道中移动摩擦阻力和弯头阻力之和的倒数。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因素: 一、砂 砂的粗细程度、细颗粒含量、级配均严重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细度模数在 2.6-3.0之间的 II 区砂, 细颗粒含量 0.315mm 筛以下达到15%, 含泥量控制在 2%以下。往往受资源的局限不容易找到上述要求的砂,偃师西梁场使用的砂细度模数在 2.8-3.3之间满足Ⅰ区和Ⅱ区颗粒级配,但 0.315mm 筛以下颗粒含量在 5%以内,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堵管、爆管现象。在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耐久性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砂率和细砂与粗砂掺配的方法,满足了混凝土的工作性。二、碎石 碎石的粒径、形状、级配对混凝土所需的水泥浆量有重大影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应选择针片状含量少、级配良好、石粉含量少的碎石。颗粒级配良好可以减少混凝土所需水泥浆量。高性能混凝土碎石中的泥和石

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砂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砂率:SP= 砂的用量S/(砂的用量S+石子用量G)×100% 是质量比 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从而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较大影响。 和易性概念和易性是指新拌水泥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灌、捣实等)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它与施工工艺密切相关,通常,包括有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三方面的含义。 流动性是指新拌混凝土在自重或机械振捣的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 粘聚性是指新拌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之间有一定的粘聚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和离析现象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在新拌混凝土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泌水现象的性能。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综合体现,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之间既互相联系,又常存在矛盾。因此,在一定施工工艺的条件下,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以上三方面性质的矛盾统一。 确定砂率的原则是: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水泥浆最省时的最优砂率。 砂率对和易性的影响非常显著。 ① 对流动性的影响。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由于砂子与水泥浆组成的砂浆在粗骨料间起到润滑和辊珠作用,可以减小粗骨料间的摩擦力,所以在一定范围内,随砂率增大,混凝土流动性增大。另一方面,由于砂子的比表面积比粗骨料大,随着砂率增加,粗细骨料的总表积增大,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骨料表面包裹的浆量减薄,润滑作用下降,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所以砂率超过一定范围,流动性随砂率增加而下降 ② 对粘聚性和保水性的影响。砂率减小,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均下降,易产生泌水、离析和流浆现象。砂率增大,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但砂率过大,当水泥浆不足以包裹骨料表面时,则粘聚性反而下降。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

影响混凝土强度因素; 1、原材料 水泥强度,包括早期与后期 掺合料,品种与活性 砂石,砂石得级配与含泥量、针片状等含量 外加剂,有得外加剂就是早强,有得缓凝,但不影响后期强度,部分外加剂引气量高会影响强度。 2、配合比 合理得调整水灰比与砂率。 3、养护 养护温度,温度高则强度高,温度低则强度低,当然不不能用火烤,高于60多度混凝土水化产物会分解得,导致强度降低。 4、周边环境 有无腐蚀性得介质存在,如酸碱盐等 我说点现场需具体考虑得: 天气,需考虑就是否下雨,降温。 人员配制,如果砼工劳动力不足,会影响浇筑质量。 掺与料,现在都就是商混,掺与料,水灰比都不需要工长操心了,只要控制如丹落度与禁止工人往砼里加水,基本上就相当于控制住了砼质量。 浇筑方案,大体积砼如果浇筑,一层砼,先浇什么后浇什么都要有方案。 养护要跟上。 收面,找平,做好,就OK了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混凝土内部得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品种、用量有关。混凝土越厚,水泥用量越大,水化热越高得水泥,其内部温度越高,形成温度应力越大,产生裂缝得可能性越大。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其形成得温度应力与其结构尺寸相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因而引起裂缝得危险性也越大,这就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得主要原因。因此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最根本得措施就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得温度差。 3、1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得选用 (1)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大体积钢筋混凝土引起裂缝得主要原因就是水泥水化热得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与后期降温,产生内部与表面得温差。减少温差得措施就是选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在掺加泵送剂或粉煤灰时,也可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再有,可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骨料级配,掺加粉煤灰或高效减水剂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掺加掺合料 大量试验研究与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优质得粉煤灰后,不但能代替部分水泥,而且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具有滚珠效应,起到润滑作用,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得流动性、粘聚性与保水性,从而改善了可泵性。 特别重要得效果就是掺加原状或磨细粉煤灰后,可以降低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减少绝热条件下得温度升高。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量得具有减水、增塑、缓凝等作用得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得流动性、保水性,降低水化热,推迟热峰得出现时间。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 完稿时间: XX大学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不断向高层、大跨、地下、海洋方向发展。高强混凝土由于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 跨、重载、高耸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同时还能减小构件截面、增大使用 面积、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发展应用前景 装 订 线

目录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 1.1轻混凝土 (1)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 1.3超高性能混凝土 (1) 1.4智能混凝土 (1)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1) 2.1耐久性 (1) 2.2工作性 (1) 2.3力学性能 (1) 2.4体积稳定性 (1) 2.5经济性 (2) 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2) 3.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2) 3.2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 (3) 四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施工控制 (3) 4.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3) 4.2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4) 五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4)

5.1高耐久性能 (4) 5.2高工作性能 (5) 5.3高稳定性能 (5) 六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5) 参考文献 (6)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1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1.3超高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300MPa,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 1.4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能。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2.1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2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HPC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2.3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 2.4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 自密实混凝土是高性能混凝土发展方向,国内外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测试方法开展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测试方法种类和评价标准种类繁多,尚未取得统一。本文着重阐述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测试方法,分别对工作性能的流动性、填充性、黏聚力、钢筋通过性能、抗离析性的测试方法和控制指标做了详细分析和论述。 自密实混凝土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最大特点在于对拌合物工作性能的要求,主要包括流动性、填充性、黏聚力、钢筋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等,通常这几项指标并不需要同时达到最佳,而是根据自密实混凝土应用特点着重对其中一项或者几项做主要要求。由于工作性能的显著差异,仅仅采用普通混凝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如坍落度和针入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目前实验室和施工现场通常采用坍落度、坍落扩展度、T50cm时间、L 型仪、U 型仪、V 型漏斗、筛分法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控制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 流动性与填充性能:主要方法为坍落度和坍落扩展直径测试,简单易行,试验装置和方法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只是混凝土装入坍落度筒时不振捣,以坍落扩展直径、坍落度作为控制指标。坍落扩展直径有4 种级别:(1)坍落扩展直径在550~650 mm 之间,主要用于不配筋或者配筋量很少的结构,并且混凝土从上至下浇筑;(2)坍落扩展直径为660~750 mm,主要用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如墙、柱等;(3)坍落扩展直径为760~850mm,此时石子最大粒径

宜小于16 mm,主要用于密集配筋、形状复杂或者从模板下面浇筑的结构。(4)坍落扩展直径大于850 mm,主要用于一些对混凝土流动性和填充性要求更高的部位和结构,如加固修补等。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宜小于12 mm,并且要特别注意保证高流动下的抗离析性。 黏聚力与流动性:主要测试方法有T50cm时间、V 型漏斗和O 型漏斗等方法。T50 cm时间是以混凝土从坍落度筒中流出摊平为直径50 cm 范围的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对T50cm时间的控制有2 个级别:(1)T50cm流动时间在2 s 以内,这样的自密实混凝土有很好的表面特征与良好的填充性,但拌合物容易发生离析;(2) T50cm 流动时间大于2 s,这种混凝土可能会受表面气泡影响,表面常有孔洞现象,抗离析性好,对模板侧压力也比较小。一般高砂率、粗骨料粒径较小情况下,T50cm流动时间宜控制得小一些,以减少表面孔洞;反之,T50cm时间宜控制得大些,以增加抗离析性。 钢筋通过性能: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配筋密集结构时需测试钢筋通过性,扁平构件中钢筋净距大于80 mm 或其他结构中钢筋净距大于100 mm 时,可不做该项要求。钢筋通过性测试方法有L 型筒试验、U 型筒试验J 型环试验以及方筒填充试验,常用的是L 型筒试验和U 型筒试验。L 型筒试验可以分为筒口放置2 根钢筋和3 根钢筋两种方法,用混凝土流过钢筋后水平筒终止端和起始端混凝土高度比衡量钢筋通过性,控制目标为H2/H1>0.8。当构件钢筋间距为80~100 mm时,宜采用2 根钢筋的L 型筒;当构件钢筋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春芳 摘要: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易于搅拌、运输、浇筑、捣实等施工作业,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和密实的混凝土性能。和易性为一综合技术性能,它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含义,和易性有时也称工作性。 Abstract:workability refers to the concrete mixing easily, transportation, casting, ramming construction work,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and to obtain uniform quality and dense. And as a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cluding liquidity, cohesiveness, water retention of three aspects, and is also sometimes referred to the work of. 关键词: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1)水泥浆的数量 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赋予混凝土拌合物一定的流动性。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单位体积拌合物内,如果水泥浆愈多,则拌合物的流动性愈大。若水泥浆过多,将会出现流浆现象,使拌合物粘聚性变差,同时对混凝土耐久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且水泥用量也大。水泥浆过少,不能填满骨料空隙或不能很好地包裹骨料表面时,就会产生崩坍现象,粘聚性变差。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水泥浆的稠度 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决定的。保持混凝土拌合物的水灰比不变增加用水量,这种情况下拌合物中的水泥浆增多,当水泥浆增加量在一定范围内时,骨料周围水泥浆润滑作用增强,减少了骨料间的摩擦力,使拌合物流动性增大,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但是,当水泥浆增加量过多时,骨料用量必然相对减少,这时混凝土拌合物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致使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反而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坏。 保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变增加用水量,当用水量增加不太多时,混凝土拌合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不受影响,流动性增大,这时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但当加水量过多时,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虽然增大,但将会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致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变差,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影响混凝土工作性变化规律的探讨 1概述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集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合,在需要时掺加适宜的外加剂、掺和料等配制成拌和物,并经一定凝结硬化时间后形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的工作性又称和易性,指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易密性等几方面的综合性能。流动性是指拌和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的难易程度;可塑性指拌和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流动,不发生脆性断裂的性质;稳定性指拌和物在外力作用下,集料在水泥浆体中保持均匀分布,不会产生离析或泌水现象的性能;易密性指拌和物在捣实或振动过程中克服摩阻力达到密实稠度的能力。 2影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2.1水泥浆数量 混凝土拌和物中的水泥浆,除了填充集料间的空隙外,还可包裹集料,它赋予混凝土一定的流动性。因此,水泥浆的数量对混凝土的和易性有显著影响。在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水泥浆增多时,流动性增大,但水泥浆过多会出现流浆现象,容易发生离析。若水泥浆过少,则集料间缺少黏结物质,黏聚性变差,易出现崩塌。因此,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的含量应以满足流动性要求为度,不宜过量。 2.2水泥浆稠度 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W/C)的大小决定的,水灰比为用水

量与水泥质量之比。水泥浆的干稀程度取决于水泥浆黏聚力的大小。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情形:(1)当水灰比愈小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也愈小,则水泥浆就愈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拌和物的流动性便愈小,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2)当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减少,则水泥浆干稠,拌和物的流动性过低,使黏聚性和保水性较高,会给施工造成困难,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3)当水灰比过大时,混凝土中拌和用水量过多,则水泥浆过稀,拌和物的流动性虽然较大,但会造成黏聚性和保水性变差,而产生流浆及离析现象,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无论是水泥浆的多少还是稀稠,实际上对拌和物流动性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体积的水量。不能用单纯改变用水量的方法来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用调整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和物的流动性,使其满足施工要求。 2.3砂率 砂率是指细骨料(砂)的质量占骨料(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反应了粗细集料的相对比例。试验证明,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发生变化。水泥砂浆在砼拌和物中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粗集料颗粒之间的摩阻力。所以,在一定砂率范围内,随着砂率的增加,润滑作用也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因此,砂率大小对拌和物的和易性有很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