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规划

河道整治规划
河道整治规划

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

一、规划背景......................................................

二、目的与意义....................................................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范围......................................................

五、规划期限......................................................

六、技术路线......................................................

第二章发展基础 ...........................................

一、现状概况......................................................

二、政策支撑......................................................

第三章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策略......................................................

三、功能定位......................................................

四、发展目标......................................................

五、产业园发展目标................................................

第四章总体布局 ...........................................

一、布局结构......................................................

二、区域协调......................................................

第五章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策略..................................................

二、特色农业......................................................

三、新型工业......................................................

第六章河道景观体系规划.....................................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生态体系规划..................................................

三、城镇水脉营造..................................................

四、绿地系统布局..................................................

五、景观结构体系..................................................

六、总体景观风貌控制.............................................

第七章重点建设内容........................................

一、城镇建设体系..................................................

二、水资源支撑体系................................................

三、交通支撑体系..................................................

四、市政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五、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第八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一、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二、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第九章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领导..................................................

三、制定优惠政策..................................................

三、营造发展环境..................................................

四、加大招商力度..................................................

五、拓宽融资渠道..................................................

六、开发人力资源..................................................

七、扩大媒体宣传..................................................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规划背景

固原市正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振兴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的开发,无疑是固原市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的巨大引擎。由此,抓住机遇,创新思路,开创实现振兴的新局面成为固原城市发展的全新思路。

大营河为东至河右岸支流,属清水河流域,发源于原州区张易镇红庄村

凤凰岭,南北流向,于原州区彭堡镇吴家磨汇入东至河干流,上游为轻工产业园,下游为固原市盐化工示范区,由于大营河为季节性河流,两园区段河道旱季干涸,部分乡道位于干涸河床之上,道路安全性与通畅性差,缺乏联系,为寻求两工业园区之间的协同发展,共同繁荣,需对大营河河道经行整治,改善沿河生态景观与交通的通达性,创造优美的滨河景观,并加强两园区之间的产业与空间联系,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目的与意义

本规划的编制是落实原州区实施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百万贫困人口扶贫

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事关原州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事关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事关原州区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对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固原必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的

迫切需要

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均衡

是制约我国和普遍地区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全国范围而言,

宁夏属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宁夏

全区而言,中南部落后于北部地区,

生产力布局出现“南轻北重”的局面,区

发展不平衡。编制大营河河道整治总体规划,统筹沿河发展,整体协调两岸生态景观控制与引导,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而推动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发展,同时对于优化宁夏区域生产力布局,统筹山川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举措

宁夏中南部地区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土流失防治、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的重要地区。原州区是自治区级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并且六盘山地区已列为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在生态建设方面,编制大营河河道整治总体规划,有利于生态脆弱地区农村人口向产业园区和城镇集中,减轻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小面积开发、大面积生态保护。同时,对于水土流失防治、防风固沙和水源涵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2 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图

(三)对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动作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着力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加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提高我国向西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宁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原市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主通道之上,编制大营河河道整治总体规划,就是要超前谋划,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承担区域发展功能,打造良好发展平台,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项目,抢抓发展机遇。

图3 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空间结构图

二、规划原则

(一)区域整体原则

从固原市以及宁夏中南部区域的层次上把握原州区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分析原州区在区域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及其优劣势;在此基础之上分析研究大营河周边乡镇、道路交通、环境绿化以及产业发展等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聚焦原州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倡有机、可持续增长方式,强调规划整体性与开发有序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各类用地,为未来的发展建设留下足够的空间。同时,把“生态化、零排放”贯穿于整个规划、建设全过程中,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突出生态环保理念,注重河流保护,修复土地创伤;加强景观建设,改善沿河生态环境。

(三)经济与特色性原则

通过大营河河道整治建设,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和环境品质;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竖向坡度现状,合理规划,力图在最少的地形整治前提下,减少工程造价,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滨水空间;同时,利用本地资源和比较优势,突出自己的区域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特色。

(四)安全性原则

依托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借助大营河河道整治总体规划之契机,提高大营河防洪防灾能力,为发展建立安全保障体系;注重公共空间的环境安全,创造宜人、宜水而又适宜生物物种栖息的滨河空间。

三、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2004年8月28日公布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施行)

(二)标准规范

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列》

6、《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7、《城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8、《国家工业示范园区管理办法》

9、《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三)相关规划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08—2020年)》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8〕29号)

4、《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

5、《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6、《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

7、《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8、《宁夏回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

9、《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

10、《固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1、《原州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固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13、《固原市市辖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14、《固原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2013—2020)》

四、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江面及岸线两侧60~100米区域,北至固原市盐化工示范区,南至固原市轻工产业园。总用地面积约 km2,其中陆域面积约 km2,水域面积约 km2。岸线总长约。

五、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其中:近期2014—2020(基本建设落实期);

远期2021—2030年(完善发展展望期)。

六、技术路线

图4 规划技术路线示意图

第二章发展基础

一、现状概况

(一)区位特点

原州区地处固原市中部、宁夏南部,属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上中游,清水河上游的六盘山东北部,是清水河、葫芦河和泾河三大河系的发源地。北连海源县和同心县,南接泾源县,东靠彭阳县和庆阳市西邻西吉县,距自治区首府银川市325.0km。

项目基地位于原州区的西侧,地处清水河城镇产业带核心区,属城市建设区周边近郊区,福银高速穿基地而过,周边有省道101、国道309等交通线路,经济交通区位优势显着,产业结构良好,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

1、水资源

区域内地表水分三系:清水河系、泾河系、渭河系。其中,清水河系包括清水河、冬至河、中河、笕麻河、石景河。

大营河为东至河右岸支流,属清水河流域,流域面积,河长约公里,发源于原州区张易镇红庄村凤凰岭,南北流向,于原州区彭堡镇吴家磨汇入东至河干流。流域的径流特点是年内分配不均,这与降水的年内变化关系十分密切,由于70%的降水集中在6~9月,因此%的径流集中在汛期6~9月,7~8月占%,8月份径流最大,占%,属季节性河流,1~4月、10~12月河干。径流的年际变化很大,不仅有丰枯交替的特点,还存在连续干旱的情况。

2、地形地貌

大营河上游为土石山区,中下游属河谷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呈长条型,海子峡水库以上为六盘山基岩山地,且植被较好,以下为河谷平原区,属基本农田,地势比较平坦,海拔高度1580~2721m。

土石山区河谷平原

3、气象气候

该流域为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多年平均气温℃;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零下℃。光能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h以上,无霜期约130d。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漫长,风季多集中在春秋两季,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春季风最多,最大风速s,风向西北,多年平均风速s。最大冻土层厚度。热干风、干旱、暴雨、病虫害等灾害频繁发生。

1、植物资源

区域内有木本植物200多种,草本植物360多种,药用植物400多种,粮油作物20多种,盛产小麦、玉米、土豆、莜麦、胡麻、芸芥、油菜籽、向日葵等,其中小杂粮、土豆、甘草、麻黄、枸杞、蕨菜等在宁夏享有盛誉。

2、矿产资源

区域内有煤炭、石英砂、石灰岩、石膏、芒硝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16种,其中石英砂储量达亿吨之多,岩盐资源储量达23亿吨以上,煤炭勘查预测储量100亿吨,且是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用煤。

3、旅游资源

大营古城位于大营河西岸,距离固原市区不足5km,该城占地14万多平方米,属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固原地区保护最为完整的古城之一,其规模之大以及保护的完整性尚属罕见。200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大营古城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05月,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经济发展

2013年,原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三年实现翻番,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年均增长35%,高于全区投资增速近15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亿元,是2010年的倍。

表2-1 2013年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分行业情况

图5 2013年原州区三次产业结构示意图

图6 2009~2013年原州区地区生产总值示意图

(五)产业基础

大营河河道两岸目前已布局了2个工业园区,即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区、轻工产业园。

1、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区(以下简称盐化工示范区)

控制范围20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10平方公里,距固原市区22公里。规划主要发展以铝电产业、聚氯乙烯树脂为主,配套下游深加工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项目。目前,园区引进项目3个总投资257亿元。中铝固原煤电铝一体化项目正在落实节能评估、土地预审、环评报告等前置条件,争取尽快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金昱元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一期年产10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2014年10月建成投产;一期年产20万吨聚氯乙烯多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将于2015年10月建成投产。欣正蓝天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即将开工

建设。

2、轻工产业园

距离固原新区向西3公里处,占地11平方公里。规划主要发展中药材加工、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生态纺织和清真食品。目前,园区引进项目6个,总投资15亿元。风机塔筒制造、电梯及自动旋转门、全谷物食品和马铃薯淀粉深加工等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产。

表2-2 园区规划建设现状情况一览表

(六)生态环境

原州区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工程,生态功能逐步修复。截止2013年,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万亩,荒山荒沟造林万亩,营造林万亩。累计完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万亩。宁夏中南部饮水安全水源地工程开工建设,水土保持等农水工程相继完成,综合治理小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整治河道22.1公里。

二、政策支撑

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本次规划区及规划对象,符合国

家扶贫、西部大开发、宁夏两区建设、两化融合等政策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个方面。

(1)西部大开发第二次会议指出:要继续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加大对六盘山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原州区将被列为重点扶持地区。

(2)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提出,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促进西部大交通网络体系的形成,着力改善民生。这对原州区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3)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为原州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引导和项目支持,《意见》指出,要大力扶持宁中南地区发展,对固原等地区要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切实解决贫困问题。

(4)六盘山扶贫开发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中央和省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该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国家大型项目、重点工程和新兴产业要优先向符合条件的特困地区安排,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等。

6)自

治区

党委、政府《关于促进固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第四次固原工作会议的召开,切实解决了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瓶颈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框架。

第三章定位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纲要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和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区建设”目标,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宁夏内陆开放型试验区等战略契机,坚持“跨越发展、强区富民”的发展主题,树立“安全、资源、环境、低碳、经济”五位一体的思想,按照“沟通水系、调活水体、营造水景、改善生态”的河道整治要求,全面推进大营河河道两岸整治建设,治理和改善河道沿线环境,维护和恢复河道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结合盐化工示范区和轻工产业园,大力发展符合当地实际、有效带动群众增收、生态环保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一个聚零次产业(土地复垦、涵养水土、经营林地和牧草养护、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农业、科技园区、休闲旅游、生态乡镇于一体的生态经济走廊。

二、发展策略

图1 发展策略图

(一)生态发展策略

坚持以环境保护和生态培育为主的原则。先从局部岸段的农田、小规模的村庄着手,逐渐延伸扩展到整个区域内的村庄群落,把大营河建设成为整个区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示范区。

(二)建设发展策略

通过统一规划、统筹兼顾、功能复合、分期实施,逐步把大营河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生态村落于一体、各项建设有序发展、两岸景色旖旎的滨河风光带;打造成为景观、交通、防洪、休闲、绿化多位一体的活力滨水空间。

(三)空间发展策略

在滨水空间的开发改良过程中,首先贯彻景观控制一体和开放空间的思想,将大营河沿岸的滨水空间理解为一个与规划区以外地区密切渗透,在其内部高度融合的有机整体。坚持文化为要、和而不同、景观建筑、环境共生,具体突出纵向(与大营河平行方向)开敞空间连续、横向(与大营河垂直方向)水陆空间渗透、竖向景观生动和谐、整体历史文化脉络延续的空间特点。(四)产业园协调发展策略

充分发挥宁夏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环境及资源综合优势,充分考虑周边产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大营河河道整治建设,链接轻工产业园与盐化工示范区,协调两大产业园的功能结构,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集群,从而实

现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目标。

(五)城乡协调发展策略

为了将大营河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具有生态调节、景观游览和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等功能的生态型水域,树立城乡美丽、清洁、繁荣的文明特色,充分发挥其美化城乡、改善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发展生态旅游等职能,培育与原州区相匹配的郊野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多领略大自然的机会。从而实现乡村映衬城市,城市增辉乡村的协调发展目标。

三、功能定位

通过对大营河现状特征、建设条件、区域地位的分析,其主要功能可以确定为生态绿谷、景观项链和经济走廊三大功能。

1、生态绿谷——支撑地区持续发展的生态动脉

大营河永不停息的江水、两岸丰富的自然生态空间肌理,以及沿岸乡镇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需要决定生态绿谷应是大营河的首要功能。大营河河岸整治建设也是其他一切开发建设活动的前提。成为生态绿谷,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制造绿色生态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原州区绿色生产力得到提升,绿色GDP和经济GDP得到增长,也能保证现在时态的发展和未来时态的发展同时得到满足。

2、景观项链——描绘锦江秀岸的画卷

建成一条景色秀美的风光带是大营河河道整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未来的大营河两岸应该是层林尽染,田园如画,洲岛秀美,江水碧波荡漾,沿岸青色如黛,宛如原州区大地上的一条景观项链,是大营河上一幅令人流连

忘返的美丽画卷。同时,具有“景观形象画廊”功能的大营河可以从非物质实体层面完善原州区近期的发展要素,补充远期前进的动力,扩展未来的发展空间。

3、经济走廊——演绎生态经济的舞台

大营河河道整治建设要寻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结合点,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大营河应成为演绎生态经济的舞台,联系盐化工示范区与轻工产业园,协同固原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逐步建成为一个带状的集零次产业、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和生态小城镇于一体的经济发展走廊。

四、发展目标

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大营河两岸用地,协同两大工业园区,构筑沿河景观交通体系,将大营河建成为一个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低碳发展的滨河生态景观带,一个具有明显的生态良性循环特征、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走廊。

五、产业园发展目标

(一)盐化工示范区

到2020年,园区生产项目投资466亿元,园区工业生产总值达到450亿元,引进10家企业入园,工业企业入园率达90%,园区单位投资4660万元/公顷以上,单位工业土地工业产值4500万元/公顷以上。园区提供并解决18000个就业岗位。

(二)轻工产业园

到2020年,园区生产项目预计投资亿元(预留工业用地未计入内),生产总值达到92亿元,引进30家企业入园,园区单位土地投资1247万元/公顷以上,单位工业土地工业产值2155万元/公顷以上。园区提供并解决42000个就业岗位。

表3-1 园区规划建设现状情况一览表

第四章总体布局

一、布局结构

结合自治区、固原市相关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统筹考虑区划因素、环境要素、生产力发展格局和人口分布格局,构建“一廊贯穿、协同两园,两带呼应,基点支撑”的空间战略格局。

(一)一轴贯穿

“一轴”:大营河核心发展轴。

把大营河沿线地区作为大营河产业发展带核心轴,涉及2个乡镇和9个村庄。该轴针对大营河区域乡镇资金、人才吸引力不强,大量劳动力外流、项

目布局无序等问题,规划进行“开发型”建设,带动沿线乡镇发展,整体提升大营河的区域竞争能力,成为促进原州区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平台。(二)协同两园

“两园”:轻工产业园与盐化工示范区。

在空间布局中,南北贯穿彭堡镇、中和乡两个乡镇,沿线串联两大园区,一改园区各自发展、缺乏联系的现状,协调功能结构,培育相关产业集群,引领大营河产业集聚。

(三)两带呼应

“两带”:大营河园区协调发展带与清水河城镇产业带。

一是以大营河为纽带,协同轻工产业园和盐化工示范区发展,构筑大营河园区协调发展带。二是原州区是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的核心组团之一,是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贸易基地、先进制造基地,特色旅游城市。而大营河正位于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的核心辐射区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与清水河产业带在空间形成“两带呼应”的发展格局。

(四)基点支撑

“基点”:大营河沿线地区的乡镇。

将彭堡镇、中和乡作为重点乡镇视为大营河区域空间发展的基点,从功能和空间双重角度落实发展思路和战略目标,促使原州区的产业发展有调理、项目易落实、管理有依据、成果有对比。通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职能,同时加强镇域内产业发展并逐步向“两园”过渡融合,提升经济水平,

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的现代城镇高级形态。

二、区域协调

(一)与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协调

重点发展清水河城镇产业带是落实《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是自治区“山川共举”的重要支点。固原市作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上的核心城市,加快整治大营河河道建设,强化轻工产业园与盐化工示范区协调发展,这必将会促进清水河城镇产业带的快速发展。成为固原市产业发展与经济腾飞的重要基点之一。

1、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形成大营河核心发展轴向清水河城镇产业带提供人口转移支持,重点优先发展原州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向大营河沿线地区提供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优先发展两大园区,培育原州区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2、在交通方面,大营河园区协调发展带与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形成合力,着力打造与原州区的道路线路,增强两者快速交通联系。

3、在产业方面,以固原市经济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设为引领重点发展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农产品深加工、中药材加工等相关产业,大营河地区优质的农牧品、矿产资源可作为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工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带来四个行业的发展机遇,分别是:交通行业、能源电力行业、旅游行业和新农业。大营河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条件,可在后三个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治理标准的确定原则 (1)与前置性规划文件相协调的原则。对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而言,区域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的防洪规划等规划均属于前置性规划文件,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标准制定应以前置性规划为指导,一般不应超出上位规划的要求。而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行业规划,在满足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规划的标准应从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农村环境角度出发,与相关规划进行协调,使制定的规划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更具有可实施性。 (2)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的原则。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涉及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环境改善等多个部门与学科,为了适应规划和专业技术的需要,国家和各行业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便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在开展相应规划和工程时能够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对规划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来制定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规划标准,不仅能够保证规划的先进性,使拟定的方案更合理科学,而且能够更好的与法律法规、区域及相关规划衔接。 2农村河道整治类型划分 (1)防洪排涝治理为主。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的分析,对于河道水质相对较好,但堤防护岸存在破损、河道淤积造成行洪排涝能力下降的情况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防洪排涝治理上。防洪排涝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保证河流的行洪过流能力,保障堤防护岸的稳定安全,要求堤防护岸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能够抵挡洪水的威胁。通常来说,流域中上游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活动不频繁,相应的河流水质会较好,例如浙江省遂昌县位于钱塘江流域和瓯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县主要6条河流水质处于Ⅰ~Ⅲ类水之间,均符合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县,因此遂昌县从治理工程类型上就可以定位为以防洪排涝治理为主的类型。 (2)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很重视河道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兴修了大量的堤防、水闸、泵站等工程,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基本达标。但由于的发展之后不重视污染的防治,或者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大量施用,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等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河流水质变差,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对于这样的区域在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时,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控制减少入河污染物的数量,提高河流水体的连通性与流动性,增加水体的纳污容量和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与生态环境[2]。通常来讲,位于流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人口比较密集,河流水质相对较差。如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浙江省经济十强县(市)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境内水网交织,田地交错,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

黄河工程常见的几种河道治理方法

黄河工程常见的几种河道治理方法 发表时间:2018-04-11T16:33:54.42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卢建军 [导读]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 (东平湖管理局东平黄河河务局,山东东平 271513) [摘要]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关键词]河道整治;措施;防洪工程;水利建设;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河道整治作为一种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本身并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因治理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 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河道整治的侵蚀控制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 河道整治可大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河流破坏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冲滩塌岸现象将大大减少,有利于稳定滩涂、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滩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使滩区及高岸的居民安居乐业,可以基本保障河两岸的人民安全定居,有利于改善两岸各种大、中、小型提灌站的引水条件,保障两岸灌区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常见的河道整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防洪工程。加强河、库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以堤防为基础,控制性枢纽工程为骨干,防汛调度指挥系统为中枢,确保城镇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继续加强建设以关田、铅厂二个圩镇防洪堤,并以此为辐射加强沿河两岸农田的防洪护岸,另一个是以建立县城防洪堤体系,拉动小江下游沿河两岸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河段河道整治。以发电和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安排留足防洪库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文测报、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二、水利建设。抓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同时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灌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配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水利水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划和建设水力发电项目,使水电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开口堤的修建。开口堤是在堤防的上游按一定标准设防,头部以下堤防高度逐渐降低,尾部不建堤,这样洪水就从尾部慢慢淹入区内滞纳洪水,可防止洪水从堤防头部进入保护区毁坏农田;洪水退后,保护区内洪水及时从尾部开口处排出,开口堤宜布置在干流区与河源区衔接段,还可与蓄滞洪区的布设相结合。这一技术的推广着眼于减少干流区洪水损失,进一步提高干流区的防洪能力。四、堤防上设置溢洪堰。堤防上设置溢洪堰是指在封闭式堤防上选择一段,将其设计成允许洪水漫溢的堰坝,堰顶高程与规划防洪水位齐平,当遇超标准洪水时,洪水可从溢洪堰溢入堤防保护区。这样既可起到超标准洪水的滞洪,降低外口水位,保护重要城镇等设施安全,又可平衡两侧水位,起到保护堤防安全,减少水毁工程的作用。 五、防洪排涝。根据滨海平原河网河流汛期水位变化、外海潮汐条件,以及河网内城市、乡村、农田保护标准的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布局以及必要的调整,作出最优的排涝方案;并根据新的防洪排涝形势重新规划,建立完备的排灌系统。另外,滨海平原河网河流与独流入海河流治理最大不同之处是:除了要考虑排涝的效果之外,还必须考虑航道、河网水面率、调蓄供水作用和水产养殖等多功能的需求。为此,在河道规划方面,有必要实施新河开挖、拓宽、疏浚;对侵占河道的设施如违章建筑、鱼栅、桥涵等进行清障,实现一定河网水面率,保证通航及涝水通畅。 六、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定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治理为目标,以生态学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七、疏汲河床,清除底泥。城市河流不但河水严重污染,而且河流底泥也受严重污染。底泥中含有重金属、有机质分解物和动植物腐烂物,因此即便其他水污染源能以控制,但底泥仍可使河水二次污染。 作者简介:卢建军(1968—),男,山东梁山人,河道修防工技师,长期从事水利工程施工与维修养护,具有丰富的经验。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阐明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意义,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指标选取的原则、方法和依据。制定了滨海滩涂型、河谷滩地型和山地丘陵梯田型三种地貌型,水田一等、二等、三等和旱地一等、二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可供土地开发整理立项、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对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经遭到相当严重的损害。为此,联合国提出了“拯救土地,就是拯救我们自己”的口号。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相对贫乏,要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而今土地资源退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1年全国耕地面积仍比2000年净减少61.73万公顷,耕地面积12761.5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10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国2800多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这666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人均耕地低于0.5亩的有463个,耕地的不足与对富裕生活的热心向往,使人们形成了一种跨世纪的深切忧虑。 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对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这个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于1997年4月特发出了“中央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通知指出: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措施必须十分严格的,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

河道整治施工图设计说明

A县B大沟(上段)整治工程(一分册)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B大沟是A县C河以北、D河以南的主要排涝河道,B大沟南起主题公园,北讫D河(原C中干渠),河道全长约4.5km,现状河道底宽2.0~6.0m,河底标高 6.8~5.5m。根据《A县主城区防洪排涝及水环境治理规划》,B大沟担负约4.86km2排涝任务。设计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目前河道淤积严重、过水断面小、排水能力降低、涝水难以排除,排涝标准远不能满足城区防洪排涝规划要求,急需整治。 本次设计采用国家85高程参考高度,下同。 二、设计依据 1、规范依据 《A县主城区防洪排涝及水环境治理规划》(2013年6月) 《A县B大沟整治工程(0+000~1+400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GB50288-99);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其他施工、地质、环评、经济规范规程。 2、其他依据 ①《A县B大沟整治工程(0+000~1+400段)地质报告》(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4.2) 三、工程地质 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土层可分为7个工程地质层,详见以下描述: 1层:素填土(中粉质壤土,Q4ml)。上部多为杂填土,以建筑、生活垃圾为主;中、下部多以暗黄色或黄色壤土、砂壤土为主。层底标高为6.08~8.20米,层厚1.5~2.6米。 2层:轻粉质壤土(以砂壤土夹壤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 Q4al)。暗黄色、暗灰色。软塑状。层底标高为4.08~5.94米,层厚0.7~3.4米。 3层:重粉质砂壤土,夹壤土(Q4al)。灰色。中密状。层底标高为-0.02~3.55米,层厚1.0~5.0米。 4层:粉质粘土(Q4al)。灰色、灰绿色。软塑~可塑状。层底标高为-1.02~1.85米,层厚1.1~5.7米。 5层:淤泥质粘土(Q4al)。灰色、灰绿色。含腐植物,味臭。层底标高为-4.92~-3.29米,层厚0.7~6.2米。 6层:粘土(Q3al)。灰绿色、灰黄色。可塑~硬塑状。层底标高为-4.59米,层厚1.1~1.3米。 7层:中粉质壤土(Q3al)。暗黄色。软塑~可塑状。孔深15.0m未揭穿该层。 地质评价: (1)河道边坡涉及土层为1层素填土(中粉质壤土)、2层轻粉质壤土及3层重粉质砂壤土,边坡稳定性均较差,抗冲刷能力均较弱,建议进行衬砌。 (2)河道边坡涉及土层透水性均较强,施工时需采取合理有效的降、排水措施。 (3)开挖土层中各边坡稳定性较差,需放坡开挖。 各土层参数详见表1:

《县级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简要编制大纲

县级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 简要编制大纲 湖北省水利厅 1基本情况 1.1 自然经济状况 内容主要包括阐述县级行政区基本情况、人均财力,自然的基本情

况,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含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统计分析与农村河道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包括基准年总人口与农村人口,产业结构比例、GDP 和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填写附表1。 1.2 河流水系状况以县为单元,绘制县级行政区图套水资源分区图,根据本省水功能区划分方案,明确规划区域内河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要求。分析河流水系状况、分布特点、河流条数(分级)、河流长度、气候降水特点、集雨面积、水资源量、水环境状况、土壤类型与植被情况等。填写附表1。 1.3 相关规划情况简述县域规划、乡镇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及相关水利规划中涉及河道整治、生态建设及农村环境整治的内容。 1.4 地形地貌特征简述县域地形地貌特征,地形组成,各高程地形比例 等。 2农村河道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农村河道现状调查以乡镇为统计单元,调查统计县级及以下管理的农村地区河道(包括与河道连通的池塘)数量、长度、淤积情况、水环境状况及管护状况等。填写附表2。 2.2 已开展农村河道治理的情况 2.2.1 治理概况 简述农村河道的治理现状,统计县域内已实施完成河道清淤、护 岸、水环境、堤防等相关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与农村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情况。 2.2.2 治理成效及管护情况评价已完成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规模、效益及

投入情况;重点分析农村河道生态建设典型示范工程。说明治理后的农村河道管理维护等情况。 2.3 存在问题及成因重点从防洪排涝、灌溉引水、乡镇排水、水环境及水生态景观、河道管理等角度分析农村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资金投入和管理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 2.4 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必要性结合当地农村河道存在问题及整治需求,主要从沟通水系、提升行洪排涝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提高灌溉供水保障程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角度,分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必要性。 3规划范围和目标任务 3.1 规划范围 县域内5 个以上集中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治理的乡镇。 3.2 编制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2010 年;规划水平年2015 3.3 规划目标 到2015 年,治理区农村河道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河道行洪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排涝能力达到标准;水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初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 河畅:通过河道水系沟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堤防加固等措施,河道内基本无阻水障碍物,主要河道保持水流通畅,河势与岸坡稳定。 水清:结合农村环境保护,通过综合整治,达到水面清洁目标,整治河段保洁率达100%,做到水面基本无漂浮物,河道两岸无污水直排,

河道治理技术方案

正本(公开招标)杭州市江干区城市管理综合监管中心十号河和横一港河道生态治理项目 (招标编号:JGCG2015-GK-15) 技术文件(标项二) 横一港(绿城丽江公寓-和睦港)生态治理工程 投标人名称:某某和某某联合体(加盖公章) 投标人地址:杭州, 北京市朝阳区邮编:310018 ,100025 投标联系人: 电话: 启封时间: 在2015年4月24日9时30分前不得启封

总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设计方案(标项二)………………………………………….(1-44)第二部分施工方案(标项二)…………………………………………….(45-126)第三部分拟投入本项目实施期间的管理人员方案(标项二)…………...(127-152)第四部分水生态培育稳定期养护管理方案(标项二)…………………...(153-159)第五部分售后服务方案、机构等情况(标项二)………………………….(160-176)第六部分质量保证措施和检测、工期承诺及其它优惠和承诺情况(标项二)…............................................................................................................(177-192)第七部分加★条款(含技术和商务)响应表(标项二)…………………..(193-194)第八部分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他文件和说明(标项二)………………...(195-199)

第一部分 项目设计方案(标项二)

目录 第一章综述 (1) 1.1工程概述 (1) 1.2项目目标 (2) 1.3设计原则 (3) 1.4设计依据 (3) 第二章项目背景 (4) 2.1地理区位 (4) 2.2项目定位 (4)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5) 第三章现状问题分析 (6) 3.1 项目现状及周边环境分析 (6) 3.2现状污染源调查及分析 (8) 3.3工程现场重点问题和困难及应对措施 (9) 第四章生态技术简介 (11) 4.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 (11) 4.2技术简介 (11) 第五章设计方案 (25) 5.1设计思路 (25) 5.2技术路线 (25) 5.3总体设计 (26) 5.4工程措施 (28) 5.5水质检测 (37) 第六章主要设备材料工程量 (39) 第七章目标可达性分析 (40) 第八章应急预案 (42) 8.1应急响应机制 (42) 8.2防汛应急响应机制 (42) 8.3重大活动保障响应机制 (42)

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绵蔓河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9年1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绵蔓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二)项目单位 石家庄#### (三)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井陉县的绵蔓河,今称绵河。往东流经井陉城关、山北、南张村等地,于北横口村东与甘淘河相会,河全长125公里。 (四)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绵蔓河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主体工程(河道下挖、河道砂、石、淤泥外运) 辅助工程(机制砂、机制石) 公用工程(泥、砂、石分离淤泥处理) 环保工程(泥、砂、石分离后污水处理)

建设内容一览表:

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五)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 根据项目建设规模,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直接工程费用10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00万元;预备费300万元。 本项目总投资全部由企业自筹。 二、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河北省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 2.《石家庄市城市防洪规划》 3《石家庄市主城区河道整治规划报告》 4.《井陉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5.《井陉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6.《井陉县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纲要》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1、绵蔓河河道现状 绵蔓河,井陉的母亲河,绵蔓河源出山西寿阳县,初名太平河;至平定县后称桃河,于娘子关东五里入井陉境,有甘淘河、割髭河、金良河、鹅毛泉、温泉、小作河先后注入,流向正北;后绕经平山县西冶乡,又改名为冶河,直至平山城北10里处汇入滹沱河。绵蔓河,西来北去,纵横井陉,长约125公里,流域遍及全县。她孕育出井陉灿烂的历史文化。她见证了井陉的历史发展。 经过现场细致调查发现,河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未治理的河段淤积严重,两岸边坡上垃圾成堆,部分建桥堵坝拆除不彻底,影响洪水排泄; (2)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和垃圾排入河中,河水呈黑色,腥臭难闻,蚊蝇滋生,严重污染了河水及生活环境; (3)河道两岸民房建至河道边坡,沿河无法通行。 2、项目提出的背景 河是市区内一重要水系,自西而北穿过市区,融入滹沱河,对城市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河沿岸地段被污染、挤占现象十分严重,河本身功能变成了行洪与排污,对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河的去浊返清及周边环境规划成立民众注视的焦点。河沿岸规划和建设工作,强调改善河水系的生态环境,合理配置河道用地功能,强化沿河道路和绿地建设,为市民提供

新编农村水系整治方案【优质精彩实用】

农村水系整治方案 (一)基本情况 简述本辖区农村河湖水系基本情况,包括农村河流数量、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湖泊数量、湖泊水面面积等。分析河湖水系特点及区域分布情况,提出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河流、以及与其有水力联系的水面面积1km2以下湖泊清单。 (二)现状评估 现状情况。从河湖地貌形态、水文水资源、水环境质量、水生态系统、水文化保护、水利基础设施、河流管护水平等方面,分析评价农村水系现状情况。 取得成效。从中小河流重点县综合整治、农村河塘清淤疏浚、清洁小流域、河湖水系连通等方面,简述近年来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效。 存在问题。从河湖淤塞萎缩、河道防洪标准不足、水体污染、水生态退化、管理薄弱等方面,综合分析农村水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三)面临形势 按照乡村振兴要求,从保障农村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出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面临的形势。 二、编制依据 根据本县域实际情况,结合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规划、扶贫要求等,重点从本省、市、县相关政策文件、规划方案、规范标准等方面,分层次、提出与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实

施方案编制有关的依据。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思路、目标、任务,提出本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重点体现尊重自然、问题导向、以水系为脉络、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二)基本原则 提出本县域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如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系统治理、强化管护等,指导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高效开展。 四、实施范围与治理目标 (一)实施范围 综合考虑整治需求、治理工作基础、地方财力、人口布局等因素,提出本县域XX年需要开展治理的农村水系清单,并明确各个河流水系具体治理范围。 (二)治理目标 统筹考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整治要求与投资可能,从恢复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等方面,提出到XX年纳入实施范围的每个河流水系(项目)的治理目标,给出治理河长、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防洪排涝标准等方面的量化目标。 (三)治理标准 针对本县域纳入实施范围的各农村水系(项目)的治理目标,从功能、岸线、岸坡、河流、水体、文化、管护等方面,提出可

XX市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规划【模板】

《**市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规划》通过审查 11月23日下午,历经3个多月的规划、编制,《**市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规划》顺利地通过了由省水利厅、省设计院、**市水利局、**市水利局等部门专家组成的审查组评审。 根据综合考虑全市各地河道治理现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河道整治需求、河道整治工作基础,我市农村河道试点区域确定5个乡镇和1个街道为试点项目区,(白水洋镇、小芝镇、括苍镇、汇溪镇、东塍镇、江南街道),共计36条河道,受益人口20.3万人。工程整治主要按照《浙江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规划大纲》的要求,结合当地和河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主要工程措施包括河道清淤疏浚、生态护岸建设、亲水性景观工程和污染源治理工程。通过整治,促进河流生态功能恢复,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满足农村河道的功能要求,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综合整治目标。 近几年来,我市对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开展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工程。通过“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全市平原地区的抗旱排涝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整治后的河道初步实现了“水清、岸绿、景美”。但是由于受资金因素等制约,前期河道治理主要集中于县级以上河道,农村河道相对较少,随

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的凸显,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争取下,2010年6月份,我市列入全国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县。《**市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试点规划》的审查合格,为我市农村河道的综合整治拉开了序幕;农村河道的优化,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作者 **市水利局章海霞

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9-12-12T11:33:24.6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作者:刘伟峰[导读] 摘要: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一个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许昌方圆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摘要: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一个城市河道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法得到解决。这不仅仅会影响到城市的环境,也会影响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本文将针对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探讨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河道的治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施工措施引言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具体的改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进度,也为河道周边的民众带来更大的便利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分析 1.1河道治理中环保意识比较缺乏 我国有一个长期的国策就是保护环境,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国家的基本国策。但是在实际的河道治理中,一些区域只重视设计改造河道治理,不重视环境的保护。这就致使了一些民众在河道中投入生活垃圾,导致污染饮用水源,甚至会威胁民众的生命安全。[2]在河道治理中缺乏环保意识,不仅仅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也不符合河道治理的理念,因此在河道治理中科学合理的环保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1.2河道改造造成河道的功能降低 在河道治理中,一些地区只重视经济利益的发展,不重视河道的其他的功能作用,造成在河流治理中会忽视河流流域的生态功能的开发利用以及保护。并且会因为在河道治理中会因为管理的不科学性导致一些施工侵入河道水面,造成河流的原始形态被破坏,并且失去生态调节能力的河流会使得流域的恢复能力以及生态抵抗力都大大的下降。所以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施工,减少因为过度的改造导致河道生态功能下降的情况,使河道的生态功能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1.3河道治理中的责任划分不清晰 在我国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很多管理工作都是由很多的部门共同执行的。但是又没有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进行部门职能责任的划分,会导致各个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在管理工作方面有冲突和重叠,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会逃避自己的职责。[3]有些河道在在污染排放方面过于超过指定指标,但是遇到这种问题会使得同一个区域的水利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等机构会互相推诿,造成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 2改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管理措施 2.1做好生态护岸工作 在开展生态护岸工程之前,应提前对城市内部的河道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禁止对城市内部的河道继续污染。之后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方案,对城市内部的河流情况做进一步规划,将原有的多样化河道进行统一整理,让水流更加通畅,提升河道的观赏价值。与此同时,在河道的护岸和护底位置,添加渗透性较强的材料,比如鹅卵石、块石堆体等,让河道内部可以自主完成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在河岸位置种植合适的植被和树木,让河岸两侧变得更加美观。利用不同植被的生态作用,打造人工湿地系统,使河道区域的环境被改善,构建水生态系统平衡体系。作为一种有效的河道治理手段,在河道上种植必要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荷花利用水植物,对河道中的污染物进行吸收,净化河水,改善水质。 部分城市河道内被排放了过多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导致河道水质发生明显变化,针对这些位置,在进行水质治理时,需要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才能实现水质快速提升目的。不同区域的河道水质改善,要按照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水生植物的选择,确保所达到的净化效果更好。依据水生植物的自然生长习性,在河道中种植水生植物和沉水植物,让二者之间配合完成水质的改善任务,也是比较常见的城市河道水质净化方案。对于污染较重的河道,可适当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确保所开展的水利工程,能最大限度的完成区域内的河道治理任务。 2.2整治河道水质 在进行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时候,我们要把一些污染物给清除干净,虽然河水有比较强的自净能力,但是近几年污染十分严重,所以我们也可以采取人工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首先要把一些淤泥清除干净,或者是选择人工湿地的这种方法,尽可能的改变河流的水质。也可以在勾槽附近设置隔水层,增加一些土壤或者是植物的根茎,这样能够增加水中的水生植物,从而净化水资源。这种方法成本比较低,而且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在河道的两岸设置生态护岸,或者是种植一些植物,这样既能够涵养水源,也能够削弱洪峰的能力。 2.3河流疏浚工作 河流疏浚技术,能够确保河体拥有更好的抗洪效果。通过对不同流域的河道进行水体分析,利用河道疏浚技术,按照区域河体的流速,采取特定的河流疏浚方法,快速解决河道的抗洪能力及泄洪问题。当水利工程结束以后,需要立即开展河道疏浚清淤工作。比如:按照工作要求,需要将河体底层1~2米的淤泥进行清理,确保河道拥有更好的通航能力。利用两艘大型挖泥船完成河道的淤泥清理工作。在开展疏浚河道淤泥线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河体底层的大体积混凝土块、残桩等杂物提前进行清理,以免对后续的施工作业造成影响。清理的过程中,要采取分层、分片清理的方式,确保达到高效清理的目的。清理时还要注意,可以采取挖槽断面边坡的手段,让清理的效率提高。边坡挖掘高度通常在1~2米,在对特定位置完成挖掘以后,需要测量挖掘位置的水深,然后利用抓斗挖泥船进行定位挖掘。在挖掘前要将船体的前部固定,避免船体在挖掘过程中随水流漂移。 2.4重视河道整体的管理

小型河道治理设计方案

小型河道治理设计方案书 一、方案说明; 本治理工程该治理区位于xxx水中下游,其工程主要任务包括:(1)新建护岸7.129km;(2)河道清障8个区段,清障总长度2.49km,共41243m3;(3)改造加固灌溉引水坝3处、溢洪堰1处。该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由x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并报省水利厅审查通过。 本次施工图设计阶段,基本按照已经审批通过的总体设计规模和大的设计方案不变,只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作一些变动:(1)对局部堤线线形进行优化和微调,使线形更加平顺美观;(2)对部分护岸基础深度进行优化,适当调整基础深度和宽度;(3)对浆砌石结构作进一步的优化,尽量减少断面尺寸,减少工程量和降低工程造价;(4)完善施工图绘制,包括各种主要建筑物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配筋图、细部大样图等;(5)进一步分析土石方开挖和利用的关系,减少弃渣量外运及外运的距离,以便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目的;(6)进一步复核工程量,严格按工程预算编制原则、办法和有关定额进行工程投资的编制;(7)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程施工顺序和互相协调关系,加快工程进度,以便工程能尽快实施完成。 二、图纸; 施工图图纸主要包括总体平面布置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纵横剖面图、配筋图、细部大样图、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图、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总进度横道图等,均严格按有关设计标准和制图标准进行,保证设计深度能满足施工要求。

三、施工图设计大纲; 1、项目概况、设计范围 本次治理工程位于xxxxx,都庞岭北麓,距零陵城区12.5千米处。东临xx 水,与xxxx隔江相望,南接xxxx,西与xxx毗邻,北与xx接壤。辖x个村,总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xxxx公顷,xxx户,xxxx人。 该治理区位于x水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相对较集中,两岸多为农田,局部为旱地和草地。工程区范围内属x水冲积堆积一级阶地,地势较平坦,x水大多为天然河岸,两岸河堤主要为粘土、粉砂及卵石构成,稳定性较差,汛期当冲段易产生坍塌,治理河段全线形成封闭防护圈难度较大,且受计划资金的限制,本次治理的重点应以护岸为主,其主要针对已发生崩岸的河岸、河弯凹岸、岸坡陡而土质差的不稳定河岸和需要平整减糙零乱的河岸进行护岸;对阻洪严重的河坝改造成闸坝;对局部河道进行疏挖清障;对于碍洪的狭窄河段和严重阻水的跨河建筑物,应予扩卡。通过以上工程措施,增强河道行洪能力,提高两岸防洪标准,增强治理区域防洪和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其工程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对已发生崩岸的河岸、河弯凹岸、岸坡陡而土质差的不稳定河岸和需要平整减糙零乱的河岸进行护岸; (2)对土石泥砂淤积较严重的河段进行疏浚处理; (3)对河道断面较窄的河段进行扩宽处理; (4)对阻洪严重的河坝改造成闸坝及对冲刷破坏严重的河坝进行加固改造等。 2、施工图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 (1)设计工作 本次招标项目的工程设计将依据省水利厅批复的初步设计,根据《治理工程

河道防洪排涝规划

XX河防洪治理旨在通过治导、疏浚、筑堤等措施,以期除患兴利,实现行洪、取水利用、生态景观之目的。 XX河防洪排涝规划大纲 防洪排涝治理的目标和原则 规划目标 1.以打造天然生态河道为根本目的; 2.通过对河道进行整治,清除河道内违法建筑物,恢复河道原来面貌; 3.通过河道疏浚、筑堤等工程措施,使河道满足设计防洪标准; 4.整治河道和修建控制引导河流流向、保护堤岸等工程,应当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按照规划指导线实施,不得任意改变河水流向; 5.在河道治理中,基本保持现状河势,保护河道内现有的沙洲、深潭等,确定适应不同河道要求的防洪布局和水生态修复措施; 6.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完善河道防洪体系。 规划原则 1.合理确定界河段的工程措施,避免因河道治理而造成两个县区的纠纷。 2.河线应力求平顺,各河段变化应平缓相连,不宜采用折线或急弯。 3.规划中要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并考虑利于防汛抢险和工程管理等因素。 4.尽可能不扩挖河道,减少沿河两岸村庄、工厂、群众的财产损失;尽量避免因为对

河道进行的裁弯取直引起的下游洪水位抬高。 规划水平年及规划标准 规划水平年 2014~2020年 规划标准 根据XX省淮河流域主要骨干河道保护区内人口、耕地面积、工矿企业、城镇规模等各项指标,依据《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确定各项防洪工程的规划标准。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河段划分 根据河段位置、地形和功能要求,河段断面划分为自然河段、景观河段、湿地河段和多自然型生态河段四种型式。 1.景观河段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规划将沿途穿越村庄的河段建设成天然水景观和绿色小品,村内是小桥流水,村外是广阔的田野。依托现状河势,河道蜿蜒曲折穿越城镇公园、绿地、街坊,断面以梯形断面和梯形复式断面为主,利用空地设置绿色小品,河水、边坡、亲水平台、绿化小景经过有机组合成各具风格的景观,形成适应生物多样性的城镇生态河道。 2.湿地河段

村庄河道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村庄河道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去冬今春以来,我镇按照省、市、县要求,把疏浚整治村庄河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开展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员发动,扎实推进,自今年三月上旬正式动工以来,共集中整治村级河道16条,长17.15公里,疏浚土方9.9万立方米,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宣传发动 我镇共拥有河道197条,长217.7公里,由于种种原因,因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淤积和污染现象十分严重,不仅削弱了防洪排涝功能,而且也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今年2月下旬,县委发出了集中整治村庄河道的动员令后,我镇专题召开了村庄河道整治工作动员会,对我镇的村庄河道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同时,利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转段会进行了宣传发动,镇先进性教育办公室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组织农村党员集中疏浚村庄河道的实施意见》的文件,要求各村把村庄河道整治工作作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规定动作”来抓,并要求各村充分利用有线广播、黑板报、标语、宣传栏大力宣传村庄河道整治的目的和重要意义,使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农村河道整治工作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民心工程,并自觉地投入到村庄河道整治工作中去,从而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人人

关心、个个参与”的浓烈氛围。 二、明确目标精心实施 一是组织到位。由于这次村庄河道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镇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和农业办公室牵头,水利、财政、农经、农电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村庄河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河道整治工作的组织发动、督查验收。业务工作由镇农业办牵头,镇水利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农业村也相应成立了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并具体落实村定编干部为施工现场负责人,联系处理工程的相关事宜。 二是准备到位。为了高标准完成这次村庄河道整治任务,在镇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各村专题召开了支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确定需要整治的河道,同时,组织人力、物力对需要整治的河道进行清障,并架设好施工电力线路、落实好堆土区。豫新村由村干和党员自发组成了一支20人的义务清障队,利用三天时间清除河面垃圾70多车次,为施工扫除了障碍。镇水利站提前半个月就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走村进行排查摸底,及时完成了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土方量的测算,并对将要投入施工的机械进行了全面整修。镇党委、政府在镇财力较为拮据的情况下,在上级配套补助的基础上,镇财政仍筹集了配套资金,为工程的按时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农电部门及时对施工电力线路进行了整修。 三是督查到位。为确保工程按时推进,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我镇采取了明确任务、倒轧时间的办法。镇水利站为了保证工程进度,

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第二节河道整治的基本措施 天然河流中,不同类型的河段,具有不同的河道形态和演变特性,因此,河道整治措施及其工程布局也有所不同。下面就平原河道常见的四种河型情况分别介绍如下。 一、蜿蜒型河段整治 蜿蜒型河段形态蜿蜒曲折。由于弯道环流作用和横向输沙不平衡的影响,弯道凹岸不断冲刷崩退,凸岸则相应发生淤长,河湾在平面上不断发生位移,蜿蜒曲折的程度不断加剧,待发展至一定程度便会发生撇弯、切滩或自然裁弯。 就防洪而言,弯道水流所遇到的阻力比同样长度的顺直河段要大,这势必抬高弯道上游河段的水位,对渲泄洪水不利。此外,曲率半径过小的弯道,汛期水流很不平顺,往往形成大溜顶冲凹岸的惊险局面,危及堤岸安全,从而增加防汛抢险的困难。 从航运来讲,河流过于弯曲,航程增大,运输成本增大。此外,蜿蜒型河段对于港埠码头、引水工程等都存在一些不利影响。为了消除这些不利影响,有必要对其进行整治。 蜿蜒型河段的整治措施,根据河段形势可分为两大类:一为稳定现状,防止其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一为改变现状,使其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稳定现状措施:当河湾发展至适度弯曲的河段时,对弯道凹岸及时加以保护,以防止弯道继续恶化。只要弯道的凹岸稳定了,过渡段也可随之稳定。 改变现状措施:即因势利导,通过人工裁弯工程将迂回曲折的河道改变为有适度弯曲的连续河湾,将河势稳定下来。有关人工裁弯工程设计的内容,将在后面专门介绍。 二、游荡型河段整治 游荡型河段在我国以黄河下游孟津至高村河段最为典型。该河段由于河道宽浅,两岸缺乏控制工程,河床组成物质松散,洪水暴涨陡落,泥沙淤积严重,洲滩密布,汊道众多,主流摆动频繁,且摆幅较大,摆动范围平均3~4km,最大达7km。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段河势急剧变化,所造成的主要问题是: (1) 河势突变,常出现“横河”、“斜河”,大溜直接顶冲堤岸,危及黄河大堤安全。 (2) 滩区滚河,主流直冲平工堤段,若抢守不及,就会造成大堤决口。 (3) 河势变化,造成滩地剧烈坍塌,此冲彼淤。 (4) 沿河工农业引水困难,航运事业难以发展。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主要由险工和控导工程两部分组成。在经常临水的危

城市河流治理规划

城市河流治理规划 若干问题的探讨 刘晓涛 (上海市水利排灌管理处上海200002) 【摘要】河流是城市景观环境的重要依托和生态系统的要素。世界上治理城市河流的最新理念,是建设生走堤,使河流生态回归于自然;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降免河水污染; 还城市人以自然的滨水环境,充分满足人与水相亲相近、和谐相处。而我国城市河流治理,片面强调工程效应,遗留了许多弊端,因而应对症施救,采取相应措施施以新理念的治理。 【关键词】城市河流治理规划新理念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1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1.1 河流是城市诞生的摇篮 凡是国际上著名的城市,总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与之相随相伴。在欧州,国际河流多瑙河孕育了两岸的城市群,塞纳河从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巴黎城的中间流过,将巴黎分为南北两部分,在我国,黄浦江与东海,使上海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一座国际大都市。 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傍水而建。一般,河流中下游地区大多是城市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在中国7大江河的下游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集中了全国1/2的人口,l/3的耕地和70%的工农业产值;而河流人海口由泥沙沉积形成的三角洲,更是经济中心所在:如地处上海经济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中国南方深圳、广州、珠海经济区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据预测,在本世纪初,全国城市总数将逾1000座,这些城市大 部分分布在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沿海地带。 1.2 河流是城市文明的发祥地 世界上每一个文明的发源地,都是傍依江河湖泊,并依靠必要的可供水源而发展起来的。古代早期的城市,也都选择在有河流、有水的地方。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黄河

河道整治的治理措施

河道整治的治理措施 1. 山溪性河道治理 (1)滩地的保留和利用 滩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产物。一般河道滩地较开阔,洪水期水流漫滩,利于行洪滞洪,应保留其功能,并充分开发利用。流经城区的河道,在维持滩地行洪功能的同时,利用滩地设置绿化地、公园、交通辅道和运动场所,开发其休闲、亲水功能,成为市民娱乐、健身、游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顺应河势,因河制宜,保留河滩和弯道,恢复河道的天然形态,减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减少洪峰压力,同时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牛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2)复式断面的设计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滩开阔,河道断面设计可采用复式断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归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许洪水漫滩,过水断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据河滩的宽度和地形、地势,结合当地实际充分开发河滩的功能:如滩地较宽阔,一般可开发高尔夫球场、足球场等大型或综合运动场;河滩相对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动场所、河滨公园或辅助道路等。河滩的合理开发利用,既能充分发挥河滩的功能,又不因围滩而抬高洪

水位,加重两岸的防洪压力。 (3)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坝设计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涨暴落的特点,高水位历时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对沿河堤坝、农田冲刷严重:通过规划,采用防冲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设计,保护区下游堤段开口.还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允许低频率洪水漫坝过水,确保堤坝冲而不垮,农田冲而不毁。以防洪为主要功能的农村河道,堤防基础冲刷严重,可采用松木桩基础,投资省、整体性好、抗冲能力强,以提高堤防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采用生物固堤,减少堤防硬化 对于乡村田间河道,除个别冲刷严重河岸需筑堤护坡外,应尽量维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状态下的岸滩、江心洲、岸线等自然形态,维持河道两岸的行洪滩地,保留原有的湿地生态环境,减少由于工程对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堤防建设中,可采用大块鹅卵石堆砌、干砌块石等护岸方式,使河岸趋于自然形态。个别受冲河岸堤防内侧可采用种植水杉等根系为直根的树种或草坪护坡等植物护堤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