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 州 简 介

温州简介

温州,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为中国浙江省辖市,简称“瓯”,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下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常住人口约900多万,居浙江省各市第一位,是浙江省的地级市,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五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区域城市之一,浙江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经济中心之一,浙东南第一大都市,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温州是一座山水江海交融的滨海城市,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一座民营经济发达的城市,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一座特别能创业的城市,一座努力走在前列的城市,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温州贵礼节,史称[浙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家喻户晓。

气候资源:温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冷热适中,热量丰富,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

行政区:温州市辖鹿城、龙湾、瓯海3区,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6县,代管瑞安、乐清2市(县级)。

旅游名胜:温州山、江、海交融,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山水诗奠基人谢灵运就为温州山水吟咏诗作达27首之多。温州现有国家级风景区3个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区8个,市县级风景区25个,旅游景区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北雁荡的峰峦、楠溪江的溪流和洞头岛的海色;南雁荡山的洞壑、南麂岛的波涛和乌岩岭的古林,在全市一北一南组成以山、水、海和山、海、林为特色的两个旅游“金三角”。温州现有玉海楼等1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千年古刹江心寺等50处省级、50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之美誉:世界叶腊石之都

“城”之美誉:中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品牌城市,中国寓言大市,中国风水城市之一,中国印刷城,中国电器城,中国礼品城,国际象棋城,中国男装名城,中国胶鞋名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阀门城,中国服装名城,中国包装机械城。

“都”之美誉:中国锁都,中国鞋都,中国皮都,中国塑编之都,中国纽扣之都,中国制笔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教玩具之都,中国合成革之都,中国五金洁具之都,中国低压电器之都,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之都,中国五金饰扣之都。

“乡”之美誉:中国武术之乡,.中国游泳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特产之乡,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拉链之乡,中国席草之乡,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瓯柑之乡,中国蘑菇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牡蛎之乡,中国泥蚶之乡,中国文蛤之乡,中国花蚶之乡,中国象棋之乡,中国乌牛早之乡,中国羊栖菜之乡,中国马蹄笋之乡,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数学家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田鱼之乡,中国廊桥之乡,中国梭子蟹之乡,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肉兔之乡。

“基地”之美誉:中国女鞋基地,中国鲨鱼加工基地,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钻头产业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商务礼品生产基地,中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中国不锈钢无缝管生产基地,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食品制药机械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台挂历礼品生产基地,中国箱包市场产业基地,中国锻造产业基地,印刷包装及医药机械全国产销基地,中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鞋类出口基地。

“中心”之美誉: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

温州的“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民营经济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画出了一道充满活力的发展轨迹。▲ 1980年颁发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 1980年苍南县金乡镇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改革▲ 1983年创建“东方第一纽扣市场”的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1984年由26个农民自愿入股创办全国最早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瓯海登山鞋厂▲ 1984年集资兴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温州龙港镇▲ 1986年全国最早创办由集体、个人集资入股的股份制城市信用社鹿城城市信用社和东风城市信用社▲ 1987年颁布第一个民营企业的地方性规章《温州私人企业管理暂行办法》▲ 1987年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1988年起草中国第一份股份合作制企业章程《桥墩门啤酒厂章程》▲ 1991年苍南县农民合股创办以经营专线航班为主的全国首家航运包机公司▲ 1991年创办第一个私人跨国农业公司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1992年建设全国第一条股份制铁路金温铁路▲ 2003年温州烟具协会赢得中国加入WTO以后的第一个技术贸易壁垒案▲ 2004年联合8家民企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2004年正泰集团作为民营企业第一个获中国企业经营管理领域最高奖“全国质量管理奖” ▲ 2008年温州市首个大型艺术论坛——《集雅艺术论坛》正式开通并获得国内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2009年《温州人论坛谈论温州人》正式开通

经济总量

地区生产总值:2011年,全市实现GDP3350.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相比上年增长9.5%。

财政收支2011年,温州市财政总收入485.62亿,比上年增长1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0.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

交通:温州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全国25个主枢纽港之一。温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和火车站客货运量名列全国前茅。随着甬台温、金丽温、温福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建成,机场、铁路、港口、公路及高速公路构成了立体交通网络,温州的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温州综合通讯能力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三次产业:温州工业经济的主导行业有电气制造业、鞋革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造业、服装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十大行业。并形成了33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荣获17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4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以企业在温州地区实现的销售产值为标准统计,截至2011年底,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00多家,其中销售产值超亿元企业800多家,超五亿元企业100多家,超十亿元企业50多家。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2008年底温州市三级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566家。

目前温州地区的农业正处在战略性的结构调整阶段,并向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农业走出去发展成绩显著,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

国际友好城市

温州习俗:拦街福,芥菜饭,吃巧食,八角珠灯,五月忌。

温州闲食:灯盏糕,猪油糕,双炊糕,长人馄饨,空心月饼,永嘉楠溪江麦饼,鱼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