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用量计算公式word精品

天然气用量计算公式word精品
天然气用量计算公式word精品

天然气市场用气量预测公式

一、相关换算数值

(一)1 方天然气相当于 1.1 升汽油

(二)一吨柴油相当于1134 方天然气

(三)一吨重油相当于1080 方天然气

(四)一吨石油液化气相当于1160 方天然气

(五)一吨煤相当于740 方天然气(煤的热值为7000大卡)

(六)新疆天然气热值一般在8500-9000 大卡不等

二、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商服用气量测算公式

(1)餐饮用气量测算公式:

A、职工食堂用气量测算公式:人数x 0.09方/人二日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B、酒店餐饮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住宿):酒店床位数(人)X 入住率X 0.09方/人(设计院提供三餐)二日均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C餐厅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对外营业):客流量(人次)X 0.03 方/人(设计院提供一餐)二日均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二年用气量。

(2)洗浴业用气量测算公式:

客流量(人次)X 0.09方/人二日均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二年用气量。

2、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

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户数X 0.4方/户二日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

数=年用气量

3、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民用气用气量=商服用气+居民用气。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

2、历史人口增长率

(1)历史人口:《统计年鉴》三- 五年人口数据

(2)在计算出个年人口环比的情况下,求出三-五年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

(3)历史城镇人口:《统计年鉴》三- 五年人口数据

(4)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增长率:由《统计年鉴》三- 五年人口数据中,计算出平均人口环比增长率

3、未来若干年人口增长预测

(1)当年人口数量二上一年人口数量X历史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2)当年城镇人口数量二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x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3)居民户数测算二当年城镇人口数量宁单户均平人口数(《统计年鉴》)

4、民用气预测

( 1 )居民用气市场容量预测:

居民用气市场容量二居民户数X 0.4方/户X 80% (开发率,根据

城市规模、居民居住集中度、楼房与平房比率确定,一般按80%计算

较为适宜,在分年度计算时,请把握年度开发梯度)

(2)商服用气市场容量预测:

商服用气市场容量二居民用气市场容量X 100%(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比率不同,一般省会城市、发达地级城市可达此比率,欠发达地区按80%计算,不发达地区按60%计算较为适宜)

(3)民用气市场容量预测

民用气市场容量=居民用气市场容量+商服用气市场容量

三、采暖用气测算公式(针对北方采暖区)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采暖锅炉吨位测算公式:建筑总面积宁6500M/T二采暖锅炉吨位;

2、采暖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采暖锅炉吨位X 70方/「小时*日用气量时间(由供暖企业获得)=日用气量;

3、采暖年用气量测算公式:日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二年用气量;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 、数据来源:《统计年鉴》

2、采暖锅炉吨位测算公式: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X 80(使用率) -6500M/T二采暖锅炉吨位;

3、采暖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采暖锅炉吨位X 65方/T.小时X 日用气量时间=日用气量;

4、采暖年用气量测算公式:日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二年用气量;

四、工业用气量测算公式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条件:已知用气设备小时耗气量、数量情况下,用以下公式。

2、测算:

(1)生产日用气量测算公式:用气设备小时用气量X日用气时

间=日用气量;

(2)生产年用气量测算公式:日用气量X年用气量天数二年用气量;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 、条件:已知由统计局获得该城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GDP 值,但不知具体用气单位情况下,按保守估测原则,用以下公式。

2、测算:

(1)工业产值增长率测算:用历史三- 五年平均环比增长率(原始数据来源由统计局提供),作为测算后五年工业产值发展增长率(2)各产业用气量预测

A、第一产业GDP直X 1呀天然气销售价格二年用气量(重工业)

B、第二产业GDP直X 2呀天然气销售价格二年用气量(轻工业)

C第三产业GDP直X 3呀天然气销售价格二年用气量(服务业)

(3)工业用气量=第一产业年用气量+第二产业年用气量+第三产业年用气量

五、车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 、汽车增长量预测

(1)汽车年增长率预测:用历史三- 五年环比平均增长率(原始数据来源由车管所提供),作为测算后五年汽车发展增长率

(2)汽车增长量预测:用历史三-五年环比平均增长率X上一年度汽车数量+上一年度汽车数量=当年汽车数量(以此类推)

2、燃气车增长率及数量测算:

(1)在已知历史三- 五年汽车数据和燃气车数据的情况下,用历

史三年平均环比增长率(原始数据来源由燃气办提供),作为测算后五年汽车发展增长率(较为精确预测)

(2)在只知上一年汽车数据和燃气车数据,但不知历史三- 五年汽车数据和燃气车数据的情况下,用上一年汽车数量宁上一年燃气车数量=燃气车增长率(粗略预测)

(3)燃气车辆增长预测:用燃气车增长率X上一年汽车数量+

上一年燃气车数量=燃气车辆增长量

(4)车用气量测算

A单车百公里耗气量测算:单车百公里耗油量宁1.1方/升(90号汽油)

B单车日耗气量测算:单车百公里耗气量X日形式公里数+ 100 C车用气日用气量:燃气车数量X单车日耗气量X出车率二车用气日用气量

D车用气年用气量:车用气日用气量X年运行天数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 、数据来源:车管所

2、汽车增长量预测

(1)汽车年增长率预测:用历史三- 五年环比平均增长率(原始数据来源由车管所提供),作为测算后五年汽车发展增长率

(2)汽车增长量预测:用历史三-五年环比平均增长率X上一年度汽车数量+上一年度汽车数量=当年汽车数量(以此类推)

3、燃气车增长率测算:

条件:加气站普及,加气方便。

(1)营运车燃气车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只要油气差价比率在25%以上时,加气方便,营运车燃气车增长率可达80%以上。

(1)非营运车及货车燃气车增长率的决定因素:

A、当油气差价比率在15%寸,货车燃气车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应为1%以内,客车燃气车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应为5%以内。

B当油气差价比率在25%寸,货车燃气车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应为5%以内,客车燃气车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应为10%以内。

C当油气差价比率在35%以上时,货车燃气车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应为8%以上,客车燃气车占汽车总量的比率应为15%以上。

4、燃气车辆增长预测(1)开发初期(第一年):燃气车辆增长预

测:用燃气车增长率

x上一年汽车数量

(2)燃气车辆增长预测:用燃气车增长率X上一年汽车数量+

上一年燃气车数量=燃气车辆增长量

5、车用气量测算

(1)单车百公里耗气量测算:单车百公里耗油量宁 1.1方/升(90 号汽油)

(2)单车日耗气量测算:单车百公里耗气量X日形式公里数+ 100(3)车用气日用气量:燃气车数量x单车日耗气量x出车率二车用气日用气量

六、年总用气量的测算

(一)年总用气量=民用气年用量+工业年用气量+车用气年用量

(二)年用气高峰期日均用量(针对北方冬季供暖期)=日均商服

用气量+日均居民用气量+日均采暖用气量+日均工业用气量+日均车用气用量

(三)年用气低谷期日均用量(针对北方冬季供暖期)=日均商服用气量+日均居民用气量+日均工业用气量+日均车用气用量

(四)日均用气量=(民用气年用量+工业年用气量+车用气年用量)/365 天

以上为各种用途天然气的测算公式,属经验值,请各单位酌情应用,如发现不妥之处,请按实际发生值进行测算。

2009年6月25日

在_Word_表格中怎样使用公式

在Word 表格中使用公式 您可以使用公式在表格中执行计算和逻辑比较。“公式”命令位于“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 当您打开包含公式的文档时,Word 中的公式会自动更新。您也可以手动更新公式结果。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更新公式结果部分。 Word 表格中的公式是一种域代码。有关域代码的详细信息,请参阅“另请参阅”部分。 本文内容 ?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公式 ?更新公式结果 更新特定公式的结果 更新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结果 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公式 ?锁定或取消锁定公式 ?示例:使用位置参数对表格中的数字进行求和 ?可用函数 ?在公式中使用书签名或单元格引用 RnCn 引用 A1 引用 在表格单元格中插入公式 1. 选择需要在其中放置结果的表格单元格。如果该单元格不为空,请删除其内容。 2. 在“表格工具”的“布局”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公式”。 3. 使用“公式”对话框创建公式。您可在“公式”框中键入公式,从“编号格式”列表中选择编 号格式,并使用“粘贴函数”和“粘贴书签”列表粘贴函数和书签。

更新公式结果 在Word 中,插入公式后,当包含公式的文档打开时,会计算公式的结果。 您也可以手动更新: ?一个或多个特定公式的结果 ?特定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的结果 ?文档中的所有域代码(包括公式) 更新特定公式的结果 1. 选择要更新的公式。您可在选择公式时按住Ctrl 键,从而选择多个公式。 2. 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右键单击公式,然后单击“更新域”。 ?按F9。 更新表格中的所有公式结果 ?选择包含要更新的公式结果的表格,然后按F9。 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公式 此过程可更新文档中的所有域代码,而不仅仅是更新公式。 1. 按Ctrl+A。 2. 按F9。 锁定或取消锁定公式 您可以锁定公式以防止其结果更新,也可以取消锁定已经锁定的公式。 ?请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锁定公式选择公式,然后按Ctrl+F11。 取消锁定已经锁定的公式选择公式,然后按Ctrl+Shift+F11。

采气工公式

采气工(上册)所有公式 一、天然气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1、密度 单位体积天然气的质量叫密度。其计算式为:Pg=m/V 式中 Pg——密度,(kg/m3); m ——质量,kg; V ——体积;m3。 气体的密度与压力、温度有关,在低温高压下与压缩因子Z有关。 2、相对密度 相同压力、温度下天然气的密度与干燥空气密度的比值称为天然气的相对密度。其计算式为:G=Pg/P 式中 G=天然气相对密度; Pg=天然气密度,kg/m3; P=空气密度,kg/m3。 3、粘度 天然气的粘度是指气体的内摩擦力。当气体内部有相对运动时,就会因内摩擦力产生内部阻力,气体的粘度越大,阻力越大,气体的流动就越困难。粘度就是气体流动的难易程度。 动力粘度:相对运动的两层流体之间的内摩擦力与层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两层的面积和相对速度成正比,这一比例常数称为流体的动力粘度:μ=Fd/υA

式中μ——流体的动力粘度,Pa·s; F ——两层流体的内摩擦力,N; d ——两层流体间的距离,m; A ——两层流体间的面积,㎡; υ——两层流体的相对运动速度,m/s。 粘度使天然气在地层中、井筒和地面管道中流动时产生阻力,压力降低。 4、气体状态方程 在天然气有关计算中,总要涉及到压力、温度、体积,气体状态方程就是表示压力、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用下式表示:pV/T=p1V1/T1式中 P ——气体压力,MPa ; V ——气体体积,㎡; T ——气体绝对温度,K; P1,V1,T1——气体在另一条件下的压力、体积、温度。 天然气为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的偏差用气体偏差系数(也称压缩因子)“Z”校正;PV/T=P1V1/ZT1 式中Z——气体偏差系数。 偏差系数是一个无量纲系数,决定于气体的特性、温度和压力。根据天然气的视对比温度Tr,视对比压力Pr,可从天然气偏差系数图中查出: Tr=T/Te Pt=P/Pe

实用文库汇编之天然气-用气量指标和年用气量计算

*作者:蛇从梁* 作品编号:125639877B 550440660G84 创作日期:2020年12月20日 实用文库汇编之城市天然气的年用气量 1. 各类用户的用气量指标 用气量指标又称为耗气定额,常用热量指标来表示用气量指标。 (1) 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 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是指城镇居民每人每年平均天然气的用气量。 影响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的因素很多,如地区的气候条件、居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生活习惯、居民每户平均人口数、住宅内用气设备 的设置情况、公共生活服务网的发展情况、燃气价格等。通常,住宅 内用气设备齐全,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则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也高。 但是,随着公共生活服务网的发展以及燃具改进,居民生活用气量又 会下降。 上述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因此对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的影响无法精确确定。一般情况下需统计5~20年的实际运行数据作 为基本依据,用数学方法处理统计数据,并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分 析确定;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然后提出可靠的用气量指标推荐值。 我国一些地区和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见表4-1。 (2) 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

影响公共建筑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天然气的供应情况、用气设备性能、热效率、加工食品的方式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 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一般也应根据当地公共建筑用气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 我国几种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见表4-2。 (3) 工业企业用气量指标 工业企业用气量指标可由产品的耗气定额或其他燃料的实际消耗量进行折算,也可以按照同行业的用气量指标分析确定。我国部分工业产品的用气量指标见表4-3。 (4) 建筑采暖及空调用气量指标 采暖和空调用气量指标可按国家现行标准《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CJJ 34或当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确定。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Word文件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2006-03-09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或年终加薪,应当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2006-03-09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两种情况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 费用扣除额的,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问:你好,我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在公司每月有时只有几百元,有时三四千,这 个时候我不知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老板不给个人所得税特种税票。我们又该如何?非常希望您能给予解答. 答:我们国家对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纳税额。具体是这样的,工资、薪 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首先从你 的工资总额中减去2000元,剩余的工资再按照相应的税率来计算本月应交税额。如果你的

天然气-用气量指标和年用气量计算

城市天然气的年用气量 1. 各类用户的用气量指标 用气量指标又称为耗气定额,常用热量指标来表示用气量指标。 (1) 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 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是指城镇居民每人每年平均天然气的用气量。 影响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的因素很多,如地区的气候条件、居民生活水平和饮食生活习惯、居民每户平均人口数、住宅内用气设备的设置情况、公共生活服务网的发展情况、燃气价格等。通常,住宅内用气设备齐全,地区的平均气温低,则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也高。但是,随着公共生活服务网的发展以及燃具改进,居民生活用气量又会下降。 上述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制约,因此对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的影响无法精确确定。一般情况下需统计5~20年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基本依据,用数学方法处理统计数据,并建立适用的数学模型,分析确定;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然后提出可靠的用气量指标推荐值。 我国一些地区和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见表4-1。 表4-1 城镇的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单位:MJ/(人·年) 有集中供无集中供暖有集中供无集中供城镇地区城镇地区暖的用户的用户暖的用户暖的用户25122303~~东北 地区1884~成都 2303 2931 2721 华东、中南地2303~2093~2303 上海—— 2512 区~27212512~2931 北京3140 (2) 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 影响公共建筑用户用气量指标的因素主要有城市天然气的供应情况、用气设备性能、热效率、加工食品的方式和地区的气候条件等。 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一般也应根据当地公共建筑用气量的统计数据分析确定。 我国几种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见表4-2。 表4-2 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

公式汇总(word版)

基础 一、稿酬计算公式 1.图书稿酬的计算方法: 1)版税方式: 稿酬=版税=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 提示:还可以“图书批发价”代替“图书定价”;以“印数”或“实际销售数”代替“发行 2)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 稿酬=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稿费标准×字数+(稿费标准×字数)×1%×印数÷1000 提示:①稿酬标准(原创及注释,(30~100)/千字;改编,(10~50)/千字;汇编,(3~10)/千字;翻译,(20~80)/千字));②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③原创和演绎作品重印稿酬按基本稿酬的1%计算。 3)一次性付酬方式: 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2.报纸、期刊稿酬的计算方法: 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提示:不足五百字的按五百字计算;超过五百字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 二、增值税计算公式: 1.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2.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 提示:除挂历的销售收入使用17%外,其他出版物的销售收入采用13%的低税率。考试试题中会明确给出。 3.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 4.推导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销售总额÷(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额 提示:若值为正,则需交纳税额;若为负值则无须交纳税额,多余进项税额后期抵扣。 三、营业税计算公式: 应纳营业税额=有关营业收入额×税率

提示:税率通常为5%。 四、所得税计算公式: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提示: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稿酬总额大于或等于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1-20%)×20%×(1-30%) 2)稿酬总额小于4000元时: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800)×20%×(1-30%) 提示:这里稿酬总额,无论是一次性获得,还是分几次获得,都要合并累计在一起计征个人所得税。因此要根据稿酬总额选择相应的公式。 五、附加税费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或营业税税额)×税率 提示:若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则税率为7%;若计算教育费附加,则税率为3%。 实务 一、版面字数计算公式(2011 年修改了系数): 1.每行字数与版心宽度: 字数=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 版心宽度=0.35×文字磅数×字数 2.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 行数=(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0.35×文字磅数+0.35×行距磅数)+1 版心高度=0.35×文字磅数×行数+0.35×行距磅数×(行数-1) 3.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 毫米×纸张定量×总页面数 轻质纸书脊宽度≈面数÷2×纸张定量×纸张系数/1000 二、印刷用纸量计算公式: 1.印张与令重 1)印张:印张数=总面数÷开数 推导公式:总面数=印张数×开数 总页数=(印张数×开数)÷2 提示:面数=页数×2;1 张全张纸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 1 个印张。

天然气用量计算公式(精选.)

天然气市场用气量预测公式 一、相关换算数值 (一)1方天然气相当于1.1升汽油 (二)一吨柴油相当于1134方天然气 (三)一吨重油相当于1080方天然气 (四)一吨石油液化气相当于1160方天然气 (五)一吨煤相当于740方天然气(煤的热值为7000大卡)(六)新疆天然气热值一般在8500-9000大卡不等 二、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商服用气量测算公式 (1)餐饮用气量测算公式: A、职工食堂用气量测算公式:人数×0.09方/人=日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B、酒店餐饮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住宿):酒店床位数(人)×入住率×0.09方/人(设计院提供三餐)=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C、餐厅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对外营业):客流量(人次)×0.03方/人(设计院提供一餐)=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2)洗浴业用气量测算公式: 客流量(人次)×0.09方/人=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2、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 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户数×0.4方/户=日用气量×年用气量天

数=年用气量。 3、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民用气用气量=商服用气+居民用气。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 2、历史人口增长率 (1)历史人口:《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 (2)在计算出个年人口环比的情况下,求出三-五年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 (3)历史城镇人口:《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 (4)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增长率:由《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中,计算出平均人口环比增长率 3、未来若干年人口增长预测 (1)当年人口数量=上一年人口数量×历史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2)当年城镇人口数量=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3)居民户数测算=当年城镇人口数量÷单户均平人口数(《统计年鉴》) 4、民用气预测 (1)居民用气市场容量预测: 居民用气市场容量=居民户数×0.4方/户×80%(开发率,根据城市规模、居民居住集中度、楼房与平房比率确定,一般按80%计算较为适宜,在分年度计算时,请把握年度开发梯度)

Word计算公式

Word计算公式:求和:从上到下=SUM(ABOVE);从左到右=SUM(LEFT) 一、求和公式 打开Word文件,把光标移动到要计算结果的表格中,选择主菜单中的“表格-公式”。 会出现一个对话框(如下图): 在“粘贴函数”的下拉菜单中找到SUM选项,“公式”选项中就会出现“=SUM(LEFT)”,点击确定就OK了。如果把括号中的LEFT改为ABOVE,将会是从上到下求和。然后把各个单元格按照以上的方法求和就可以了。

如果改动了原始数据,在改变数据以后,直接选择求和的那个选项,按F9键,计算结果会自动刷新。遗憾的是,在Word里没有类似Excel中的自动填充功能。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录制宏”的功能进行弥补,在这里就不在叙述了。 二、排序功能 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表格按自己的需要排序 选中我们要排序的几个人,连标题一起选中。

选择主菜单中“表格-排序”。 会弹出如下的对话框: 我们可以在下拉菜单中把“主要关键字”改为“总分”,“类型”改为“数字”,按“降序”排列,点击“确定”,这样,就可以把表格中的选项按总分从高到的排列了。

巧设边距,打印折页 所谓“折页”效果,就是将两个连续页面打印在一张纸上,然后将纸张折叠起来时,就能象书籍相同被打开。 要实现这种打印效果时,首先需要安装Word2002以上版本的程式,然后依次单击Word编辑界面中的“文件”“页面设置”命令,再选中“页边距”标签,打开如图2所示的窗口; 在该窗口的“多页”下拉列表中,将“书籍折页”选中,单击“确定”后,Word程式会自动将文稿打印方向设置为“横向”。 在正式打印文稿时,倘若你的打印机支持双面打印,就能自动在打印纸的两面分别打印;要是你的打印机不支持双面打印,你还必须在图3界面中,将“手动双面打印”选中,这样一来打印机一旦打完一面时,就会自动提示你再将打印纸的另一面放好,然后进行另一面的打印。 巧妙缩放,“瘦身”打印 倘若你使用的打印机是A4幅面的,不过你需要打印的Word文稿却是A3幅面的,这该怎么是好呢? 其实你完万能在A4幅面的打印机中,将A3幅面的打印文稿输出来,而且能保留原始文稿的格式。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只需要利用打印缩放功能就能了,下面就是“瘦身”打印的具体步骤:

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法 注:以下为各种用途天然气的测算公式,属经验值。 一、相关换算数值 (一)1天然气相当于1.1升汽油 (二)一吨柴油相当于1134天然气 (三)一吨重油相当于1080天然气 (四)一吨油液化气相当于1160天然气 (五)一吨煤相当于740天然气(煤的热值为7000大卡) (六)新疆天然气热值一般在8500-9000大卡不等 (七)一标天然气相当于10度电 二、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商服用气量测算公式 (1)餐饮用气量测算公式: A、职工食堂用气量测算公式:人数×0.09/人=日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B、酒店餐饮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住宿):酒店床位数(人)×入住率×0.09/人(提供三餐)=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C、餐厅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对外营业):客流量(人次)×0.03/人(提供一餐)=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2)洗浴业用气量测算公式:

客流量(人次)×0.09/人=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2、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 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户数×0.4/户=日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3、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民用气用气量=商服用气+居民用气。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 2、历史人口增长率 (1)历史人口:《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 (2)在计算出个年人口环比的情况下,求出三-五年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 (3)历史城镇人口:《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 (4)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增长率:由《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中,计算出平均人口环比增长率 3、未来若干年人口增长预测 (1)当年人口数量=上一年人口数量×历史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2)当年城镇人口数量=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3)居民户数测算=当年城镇人口数量÷单户均平人口数(《统计年鉴》)

word里的公式

Word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利用公式域进行自动计算。 方法一:利用“表格”→“公式” 1.将插入点置于存放运算结果的单元格中,“表格”→“公式…”,弹出“公式”对话框。 2.在“公式”框中可以修改或输入公式;在“粘贴函数”组合框可以选择所需函数,被选择的函数将自动粘贴到“公式”框中;在“数字格式”框中可以选择或自定义数字格式,此例中定义为“0.0”,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 3.设置完毕后单击“确定”,对话框关闭同时在单元格内出现计算出的结果。 方法二:“插入”→“域…”→“公式…” 可以通过“插入”→“域…”,保持默认的域名选项,单击右侧的“公式…”按钮,同样也会出现“公式”对话框。 方法三:直接输入域代码 将插入点置于要存放结果的单元格中,按CTRL+F9插入域标识“{ }”(注意:不能直接用键盘输入),在里面输入由“=”、函数、数值和单元格名称所组成的公式,然后在其上单击右键,选择“切换域代码”即可显示公式所计算的结果。 方法四:利用“自动求和”按钮 对于简单的行列数据的求和运算,可以选用“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自动求和”按钮进行快速计算。 几点说明: 1. Word表格中单元格的命名是由单元格所在的列行序号组合而成。列号在前行号在后。如第3列第2行的单元格名为c2。其中字母大小写通用,使用方法与Excel中相同。 2.在求和公式中默认会出现“LEFT”或“ABOVE”,它们分别表示对公式域所在单元格的左侧连续单元格和上面连续单元格内的数据进行计算。

3.改动了某些单元格的数值后,可能某些域结果不能同时更新,可以选择整个表格,然后按F9键,这样可以更新表格中所有公式域的结果。 4.公式域并不局限在表格中使用,还可以应用于正文、页眉页脚、甚至文本框等处。 Word中实现文本与表格的相互转换 将文本转换成表格 1、插入分隔符(分隔符:将表格转换为文本时,用分隔符标识文字分隔的位置,或在将文本转换为表格时,用其标识新行或新列的起始位置。)(例如逗号或制表符),以指示将文本分成列的位置。使用段落标记指示要开始新行的位置。 例如,在某个一行上有两个单词的列表中,在第一个单词后面插入逗号或制表符,以创建一个两列的表格。 2、选择要转换的文本。 3、在“插入”选项卡上的“表格”组中,单击“表格”,然后单击“文本转换成表格”。 4、在“文本转换成表格”对话框的“文字分隔位置”下,单击要在文本中使用的分隔符对应的选项。 5、在“列数”框中,选择列数。 如果未看到预期的列数,则可能是文本中的一行或多行缺少分隔符。 6、选择需要的任何其他选项。 将表格转换成文本 1、选择要转换成段落的行或表格。 2、在“表格工具”下的“版式”选项卡上的“数据”组中,单击“转换为文本”。 3、在“文字分隔位置”下,单击要用于代替列边界的分隔符对应的选项。 表格各行用段落标记分隔。

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注:以下为各种用途天然气的测算公式,属经验值。 一、相关换算数值 (一)1方天然气相当于1.1升汽油 (二)一吨柴油相当于1134方天然气 (三)一吨重油相当于1080方天然气 (四)一吨石油液化气相当于1160方天然气 (五)一吨煤相当于740方天然气(煤的热值为7000大卡) (六)天然气热值一般在8500-9000大卡不等 (七)一标方天然气相当于10度电 二、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一)已知市场用量测算(已有市场深度开发) 1、商服用气量测算公式 (1)餐饮用气量测算公式: A、职工食堂用气量测算公式:人数×0.09方/人=日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B、酒店餐饮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住宿):酒店床位数(人)×入住率×0.09方/人(提供三餐)=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C、餐厅日均用气量测算公式(对外营业):客流量(人次)×0.03方/人(提供一餐)=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2)洗浴业用气量测算公式: 客流量(人次)×0.09方/人=日均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2、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 居民用气量测算公式:户数×0.4方/户=日用气量×年用气量天数=年用气量。 3、民用气用气量测算公式 民用气用气量=商服用气+居民用气。 (二)未知市场用量测算(新市场开发) 1、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各年度《统计年鉴》 2、历史人口增长率 (1)历史人口:《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 (2)在计算出个年人口环比的情况下,求出三-五年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 (3)历史城镇人口:《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 (4)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增长率:由《统计年鉴》三-五年人口数据中,计算出平均人口环比增长率 3、未来若干年人口增长预测 (1)当年人口数量=上一年人口数量×历史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2)当年城镇人口数量=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历史城镇人口环比平均自然增长率+上一年城镇人口数量(以此类推) (3)居民户数测算=当年城镇人口数量÷单户均平人口数(《统计年鉴》) 4、民用气预测

计算公式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计算公式 一、除锈、刷油、防腐蚀工程 1、设备筒体、管道表面积计算公式:S=π*D*L(m2) D---设备或管道直径(m)L---设备筒体高或管道延长米 二、绝热过程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L(m3) S=π*(D+2.1δ+0.0082*L (m2) D—直径(m) 1.033及2.1---调调整系数δ---绝热成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延长米(m) 0.0082—绑扎线直径或带厚+防潮层厚度(m)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计算公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度时) Dˊ=DI+D2+(10—20mm) Dˊ---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D2---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2)双管伴热(管道相同夹角大于90度时) Dˊ=D1+1.5D2+(10—20mm) (3)双管伴热(管道相同夹角小于90度时) Dˊ=D1+D伴大+(10---20mm) D1—主管道直径D伴热管大管直径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温层工程量计算公式

V= [(D+1.033δ)/2 ] 平方*π*1.033δ*1.5*N (m3) S=[(D+2.1δ)/2]平方*π*1.5*N (m2) N---封头个数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2.5D*1.033δ*1.05*N (m3) S=π*(D+2.1δ)*2.5D*1.05*N (m2) N—阀门个数 阀门表面积计算公式 S=πDx2.5KN D—直径K---系数1.05 N----阀门个数 弯头表面积计算公式 S=πDx1.5DKx2πD---直径K—系数1.05 N---弯头个数 法兰表面积计算公式 S=πDx1.5DKN 同上 如何计算设备、管道内壁防腐蚀工程量 当壁厚大于10mm时、按其内径计算,当壁厚小于10mm时、按其外径计算 铸铁管道除锈、刷漆工程量计算 按管道面积的展开面积计算、F=1.2πDL F---管道展开面积D---管道内径或外径L---管长 1.2---承插管承头面积增加系数标志色环等零星刷油、套用相应刷油定个项目、但其中人工乘以系数2.0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π*(D+1.033δ)*1.5D*1.033δ)*2.5D*1.033δ*1.05*N (m3) S=π*(D+2.1δ)*1.5D*1.05*N (m2) N—法兰数量(副) 6、油罐拱顶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V=2πr*(h+0.5165δ)*1.033δ(m3) S=2πr*(h+1.05δ) (m2) r---油罐拱顶球面半径h----灌顶拱高 7、矩形通风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温层计算公式 V= [2(A+B)*1.033δ+4(1.033δ)平方]*L (m3)

天然气物性参数及管线压降与温降的计算

整个计算过程的公式包括三部分: 一. 天然气物性参数及管线压降与温降的计算 二.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预测模型 三. 注醇量计算方法 .天然气物性参数及管线压降与温降的计算 20 C 标准状态 1 y i M i 24.055 任意温度与压力下 Y i M i 式中厂混合气体的密度, P —任意温度、压力下i 组分的密度,kg/m 3; y i — i 组分的摩尔分数; M i —i 组分的分子量, V i —i 组分摩 尔容积, 天然气密度计算公式 pMW g ZRT 天然气相对密度 天然气相对密度△的定义为: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天然气的密度与空气密 度之比。 天然气分子量 标准状态下,Ikmol 天然气的质量定义为天然气的平均分子量, Y i M i M 式中 M —气体的平均分子量,kg/kmol ; y i — 气体第i 组分的摩尔分数; M —气体第i 组分的分子量,kg/kmol 天然气密度 混合气体密度指单位体积混合气体的质量。 0 °C 标准状态 按下面公式计算: 1 22.414 y i M i 简称分子量。 (1) kg/m 3; kg/kmol ;

⑹ 式中 △—气体相对密度; 厂气体密度,kg/m 3; p —空气密度,kg/m 3,在 P o =1O1.325kPa, T o =273.15K 时,p =1.293kg/m 3; 在 P o =1O1.325kPa T O =273.15K 时,p =1.293kg/m 3。 因为空气的分子量为28.96,固有 28.96 假设,混合气和空气的性质都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则可用下列关系 式表示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天然气的虚拟临界参数 任何气体在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都可以等温压缩成液体,但当高于该温度时, 无论压力增加到多大,都不能使气体液化。可以使气体压缩成液态的这个极限温 度称为该气体的临界温度。当温度等于临界温度时,使气体压缩成液体所需压力 称为临界压力,此时状态称为临界状态。混合气体的虚拟临界温度、虚拟临界压 力和虚拟临界密度可按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以及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和 临界密度求得,按下式计算。 T c Y i T ci i (9) P c Y i P ci i (10 ) c Y i ci (11) i 式中T c —混合气体虚拟临界温度,K ; P c —混合气体虚拟临界压力(绝),Pa ; P —混合气体虚拟临界密度,kg/m 3 ; T ci —i 组分的临界温度,K ; P ci —i 组分的临界压力(绝),Pa ; P —i 组分的临界密度,kg/m 3; y i —i 组分的摩尔分数。 天然气的对比参数 式中 pMW j RT pMW a RT MW a —空气视相对分子质量; MW g —天然气视相对分子质量。 MW g MW a MW g 28.96 (8)

在word文档中编写数学公式

如何在word中编写数学公式 在我们编辑技术文档时,常常会用到许多数学公式,用通常的方法在Word文章中插入数学公式要经历如下数步:点击“插入/对象”命令;打开“对象”对话框,选择“新建”标签;在“对象类型”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Eqution3.0”,再点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才能打开公式编辑器。经常这样编辑公式操作很费时,很累,通过参考一些文献,自己摸索,终于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现在拿出来,希望您能摆脱编辑公式对您的困扰。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公式编辑器变成Word工具栏上的一个按钮,从而大大简化此类操作。具体方法如下: 单击菜单“工具/自定义”命令,打开“自定义”对话框;选择对话框的“工具栏”标签,再单击对话框左边的“新建”按钮打开“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在对话框的“工具栏名称”文本框内输入一个自定的名字(如“公式”),并在“工具栏有效范围”下拉列表框中点选“Normal”(通用模板),再点“确定”关闭“新建工具栏”对话框。就建立了一个名为“公式”的自定义工具栏,“公式”工具栏按钮就显示在屏幕上。你可以将其插到Word工具栏上你认为合适的位置。 在“自定义”对话框中打开“命令”标签,在“类别”列表框中选择“插入”;在“命令”列表框中选择“公式编辑器”;“公式编辑器”被蓝条包围,将它拖至刚建立的“公式”工具栏按钮内。 至此,公式编辑工具按钮就已做成,如果想使该按钮显示的名称更直观,你可进一步修改它的显示名称。即在“自定义”对话框的“命令”标签下,再选中自定义的“公式”工具按钮;这时就使“自定义”对话框的“更改所选内容”按钮有效,点击它会出现子菜单;将子菜单中的“命名”文本框的内容改为“公式编辑器”,并点选子菜单中的“总是只用文字”,最后点击窗口内的“关闭”按钮。 这时,Word工具栏上就有了一个显示为“公式编辑器”的工具按钮,今后要编写公式只需点击此按钮即可。 巧用Word域,快速输入数学公式 很多数学老师想自己出些让学生练习,可有些公式要利用“公式编辑器”,这样给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其实只要巧用word里面的域,更有利于排版,有着“公式编辑器”无法比拟的独到之到。 域是word中的一种特殊命令,它由花括号、域代码及选项开关组成。域代码类似于公式,域选项开关是word中的一种特殊格式指令,在域中可触特定的打操作。如: Ctrl+F9组合键:快速插入域定义符“{}”。 Ctrl+F11组合键:锁定某个域,以防止修改当前的域。 Ctrl+Shift+F11组合键:解除锁定,以便对域进行更改。 Ctrl+Shift+F9组合键:解除域的链接,当前的域变为常规文本,失去域的所有功能。 Shift+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指定的域代码。 Alt+F9组合键:显示或者隐藏文档中所有域代码。 F9:更改某个域。 实例一:输入分数 例如输入。按Ctrl+F9组合键,插入域定义符“{}”(注意:这个花括号不能用键盘输入),然后在“{}”中输入表示公式的字符串“EQ \f(a,b)”,其中a表示分子,b表示分母。如“EQ \f(1,2)”,然后在其上单击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切换代码”选项,就会产生域结果。对于带分数,只需在真分数“”前面输入整数部分“1”就变成了带分数1。

餐饮燃气用量计算方法

有谁知道不同餐饮不同面积每月需要多少方天然气?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012-12-12 09:12yimo533|分类:餐厅/酒店|浏览373次 比如300平、500平、1000平的火锅或者500平、1000平、1500平的中餐,每月需要多少方气?还有100平、300平、200平的快餐等 分享到: 给你个思路吧: 这个和每天的就餐人数有关系; 就餐人数有两个临界点,最大值和最小值,最小值是0,最大值和就餐率(一般最大最大的就餐率在400%,只有快餐店会有这个就餐率)、总餐位数量有关系;当就餐人数最小值为0的时候,燃气开销也最小(仅仅只有原料加工的燃气,一般中餐的原料加工燃气占总燃气的50%-60%),就餐人数最大值的时候,燃气开销也非常大; 这些数据如果餐厅用餐饮点餐系统,这块的数据非常好得到; 我就拿我们餐馆的数据来说吧,顺便做一个广告,我们餐馆地处成都彭州市,名字叫聚味轩酒楼,川菜; 我们店的就餐率3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左右(这里我们按55%算),每天的燃气数是54个立方左右(我这里说立方数,因为每个地方的收费不一样),餐位数是170; 人均燃气计算公式:人均燃气=每天燃气开销立方数/(平均每场就餐率*餐位总数*一天的营业场次)人均燃气=54/(0.55*170*2)=0.289立方米/人 如果按1500平方米的川菜餐馆,就餐区1500*(6/8)=1125平方米一般容纳,15平米一个10人大圆桌的话(当然档次高的不了15平方米了);那可以摆75桌,同时就餐人数在750人,假如这个餐馆的就平均每场的餐率在50%,也是中午和晚上,那么根据公式可以算出每天的立方数: 每天立方数=0.289*0.5*750*2=216.75立方米,如果按我们彭州市的气费价格的话是:216.75*2.9元/立方米=628.575,那么一个月的话就是18857元; 当然数据肯定有误差,这个需要根据你自己的环境来套用公式来判断最后的用气书; 还有那个人均燃气只针对中餐,就算中餐还有很多菜系(每种菜系对于烹制方法也不同,川菜的炒菜就占到80%以上),还有厨师的用气习惯,所以这个人均燃气0.289只能做为一个参考值; 火锅店和其他店,可以用同样的思路去算这个人均燃气,我这里没有数据,所以就不算了。

(完整word)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 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 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g g mol / 即n= M m ;M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 )(个微粒数(个)mol /1002.623 ? 即n=A N N N A 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 L L mol 224 即n= m g V V 标, V m 为常数22.4L ·mol -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即n B =C B V aq (5)物质的量(mol )=)反应热的绝对值()量(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mol KJ KJ / 即n=H Q ? 2. 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即ρ = aq V m 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g g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 g g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即w= 100%?液质m m =剂质质m m m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即C B=aq B V n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mL) 1000(mL)(g/mol) 1(L)(mol/L)????= 溶液密度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 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即C B = B M ρω 1000 ρ单位:g/ml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原则: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即浓m 稀稀浓ωωm =

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

1.天然气相关物性参数计算 密度计算: T ZR PM m =ρ ρ——气体密度,Kg/m 3; P ——压力,Pa ; M ——气体千摩尔质量,Kg/Kmol ; Z ——气体压缩因子; T ——气体温度,K ; R m ——通用气体常数,8314.4J/Kmol·K 。 2.压缩因子计算: 已知天然气相对密度?时。 96 .28M =? M ——天然气的摩尔质量。 ?+=62.17065.94pc T 510)05.493.48(??-=pc P ;pc pr P P P = pc pr T T T =; P ——工况下天然气的压力,Pa ;T ——工况下天然气的温度,k ;P Pc —临界压力;T Tc ——临界温度。 对于长距离干线输气管道,压缩因子常用以下两式计算: 668.34273.01--=pr pr T P Z 320107.078.068.110241.01pr pr pr pr T T T P Z ++-- = 对于干燥天然气也可用经验公式估算: 15.1117.0100100P Z +=

标况流量和工况流量转换。为了控制Welas 的5L/min 既 0.3立方米每小时的工况流量。 Q 2------流量计需要调节的流量值 P 2------0.1Mpa T 2------293.15K (20℃ ) Z 2------标况压缩因子 Q 1------0.3m 3/h P 1------ 工况压力(绝对压力MPa ) T 1------开尔文K Z 1-------工况压缩因子 转换公式为 12221211 p T Z Q Q p T Z

如何计算WORD表格中的数据

如何计算word表格中的数据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表格中的数据计算,Word对表格的单元格进行了编号,每个单元格都有一个惟一编号。编号的原则是:表格最上方一行的行号为1,向下依次为2,3,4,…表格最左一列的列号为A,向右依次为B,C,D,…单元格的编号由列号和行号组成,列号在前,行号在后。 1.求数据的和 求一行或一列数据和的操作方法如下。 (1)将光标移动到存放结果的单元格。若要对一行求和,将光标移至该行右端的空单元格内;若要对一列求和,将光标移至该列底端的空单元格内。 (2)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自动求和”按钮。 (3)如果该行或列中含有空单元格,则Word将不对这一整行或整列进行累加。如果要对整行或整列求和,则在每个空单元格中输入零。 2.数据的其他计算方法 除了求和外,还可以对选中的某些单元格进行平均值、减、乘、除等复杂的运算,操作步骤如下。 (1)将光标移动到要放置计算结果的单元格,一般为某行最右边的单元格或者某列最下边的单元格。 (2)单击“表格”→“公式”菜单命令,调出“公式”对话框。 (3)在“公式”文本框中键入计算公式,其中的符号“=”不可缺少。指定的单元格若是独立的则用逗号分开其编号;若是一个范围,则只需要键入其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单元格的编码,两者之间用冒号分开。例如:=AVERAGE(LEFT)表示对光标所在单元格右边的所有数值求平均值;=SUM(B1:D4)表示对编号由B1到D4的所有单元格求和,也就是求单元格B1、C1、D1、B2、C2、D2、B3、C3、D3、B4、C4和D4的数值总和。 (4)在“数字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输出结果的格式。在“粘贴函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公式,输入到“公式”文本框中。 (5)设置好公式后,单击“确定”按钮,插入计算结果。如果单元格中显示的是大括号和代码,例如:{=AVERAGE(LEFT)},而不是实际的计算结果,则表明Word正在显示域代码。要显示域代码的计算结果,按Shift+F9快捷键即可。 (6)为求平均值的公式,单击“确定”按钮

完整word版运算公式

实际床位使用率: 被除数: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住院病人的总的住院天数是病区的总床位数乘以一定时期的天数,再乘100% 除数: :它反映平均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例情况。病床周转次数: ,被除数:是计算周期内入住人数(或者退出人数)是床位数。除数: 平均病床工作日:被除数: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住院病人的总的住院天数是平均每张床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天数,反映床位的使用除数:是病区的总床位数。情况。平均住院日: 被除数:是一定时期内全部住院病人的总的住院天数除数:是一定时期内全部住院病人的总数 ①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 包括住院人数、各科住院人次数构成比、住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 住院人数说明医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务。正常收容人数=实有床位数×正常床位使用率×正常床位周转次数。如果实际住院人数等于或高于正常收容人数,说明已完成或超额完成收容任务;如果低于正常收容人数,应找出具体原因。住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可以反映医院是否发挥了正常技术效能。所谓发挥正常技术效能,系指收治的病种及其数量同医院的技术水平相适应,保证急需和必要住院的病人得到及时住院等。一个技术条件好的医院,如果收容了很多一般慢性病人和轻症病人,占用了大量的床位,就使较好的技术条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②门诊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 包括门诊人次数及各科构成比,门诊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卫生部规定城市综合医院床位数与门诊人数比为1:3,超过这一比例,说明门诊工作负荷过重,给门诊管理和门诊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②医疗技术科室工作量及其构成比分析: 主要是各医技科室工作量及其内部构成比(如手术室手术次数及大、中、小 手术构成比;药剂科的处方数及其中西药处方构成比等)、同临床科室工作量之比(如门诊透视率、门诊处方率、门诊检验率等)。 ④医疗仪器工作量: 包括仪器使用率、仪器的工作日和展开率。 (2)关于床位利用情况分析 “床位”是医院用以收容病人的基本装备单位,也是医院工作规模的计算单位,确定医院的人员编制、划拨卫生费、分配设备和物资等的重要依据。反映床位利用情况的指标主要有: ①平均病床工作日:是平均每张床位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工作天数,反映床位的使用情况。由于修理、消毒或其它原因,每张病床不可能每天都在使用,即平均病床工作日1年达不到365日。在平时正常情况下,一般以340日为标准时间较为恰当(这是就整个医院而言,各科有差别)。如果超过340天,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