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内容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

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

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

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

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

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

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 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

该面向所有的人。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

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

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

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

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女口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

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

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

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与需要。音乐教育

的重点放在以识谱为中心的技术操练上,音乐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成了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

及的东西,造成了一些学生喜爱音乐,但害怕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

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后,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

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二、认识与思考。

?笔者有幸参加国家级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转变观念,吸收本学科最前沿的信

息、学习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同时,再来重新审视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体会更深,对传统音乐教育的弊端也有了以下新的认识。

1.教学模式。

多年来,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一些音乐课

只能与极少数音乐尖子产生共鸣,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越来越感到恐惧。唱歌教学几乎是一

个模式:练声一一节奏训练一一视唱(识谱)一一唱歌。这样安排,没有给学生持久的审美体验,没有给他们带来愉悦感,音乐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

中明确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些目标要通过精心设计,把孩子们对音乐的一种理解,把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性发展起

来。音乐教育的重点不能再放在技术操作上,而要放在艺术表现上,要特别强调音乐教育中

的音乐性。

奥尔夫讲过: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让每

一颗种子发芽。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大众教育,不是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某门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具有音乐审美能力的普通公民,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要面向

全体学生。美国与中国在音乐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要求孩子能当众自

信地歌唱”,着眼人的发展,其音乐的作用远远大于音乐知识传授的本身。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在这里笔者要特别强调:

2?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一

一些传统的音乐教学法违背了音乐的本质。比如,学音程,教师让学生把要领背得滚瓜

烂熟,但在琴上却并不能听出和声、旋律音程,这说明学生形成的音程概念只是数学概念不是音乐概念,这也说明只记概念是不行的,是没有价值的。再如,学习3/4拍的含义,学生从概念上会回答,但仅是简单记忆,与音乐没有关系,这在认知过程中属最低的简单记忆。按新课程的理念,如果换一种教学方法:即通过听音响来判断曲子中哪一首是三拍子(通过强弱来判断),同样,还可以放几段音乐,让学生来思考哪一首曲子不能作为队列行进的音乐,学生一定会通过身体感觉来正确地指出哪些是三拍子乐曲。这样把音响与概念结合起来,

既发展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又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样的教学符合音乐的认知规

律和教育规律,同时,又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的基础,发展学

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部活动中。”因此,必须强调,概念必须与音响结合,离

开了音响就没有意义了。

3 .识谱教学。

长期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一直以识谱作为重点,但大部分学生的识谱问题仍没有解决。

笔者从事中学音乐教学10年,在识谱教学中可说用尽了脑筋。记得1980年,无锡市首次

五线谱教学试点就是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进行的。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识谱能力也有所体

现,但实际真正的价值却不大。在笔者执教的锡师弘毅”

艺校手风琴班,一些小学员的家长曾是笔者当时的得意学生,后来他们又进入了大学,具备了较高的学历层次。多年过去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连最简单的乐谱也认不得了。据他们讲,平时他们喜欢唱歌,但没有一首是通过识谱(认谱)学会的,而是听会的。笔者所在师范学校每

年都举行音乐面试,这些考生都是来自无锡地区较优秀的初中毕业生,但真正识

谱的廖廖无几,有的学生连《国歌》都唱不完整。这说明九年的识谱教学非但没有解决学生的识谱问题,而是让大多数学生离音乐越来越远了。笔者曾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如下提问和

测试:①问:除了初中教材上的歌曲,你是否还能唱出另外10首歌曲?在这10首歌曲中,

有多少是你通过识谱来学会的?回答:全是通过听而学会的,不是通过识谱学会的。②在两

个平行班中,选择同一首歌曲,甲班通过识谱来学习、熟悉,乙班是反复播放音响,通过听来熟悉,30分钟后两个班学生全学会了。但两周后,奇怪的现象出现了,通过识谱学会的甲班已基本全忘,而通过听唱学会的乙班却还能唱出而且较熟悉。上述两点说明:音响的记

忆比识谱的记忆效果要好些。

那么,识谱教学还需不需要呢?回答是肯定的,问题在于:第一,必须给识谱教学重新定位。长期以来,大家都以识谱能力来衡量音乐教育的质量,这是错误的。

识谱不是中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标准,只是技能领域中的一种能力(如乐器学习中

掌握乐谱是必须的)。第二,如何进行识谱教学。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论认为:识谱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中学会的,就如刚出生的小孩先会喊妈妈”到后来再来认识妈妈”

二字一样。先说后认,先唱后认,道理是一样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阐述识谱教学时明确

指出: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识谱教学可分五个过程:①唱名模唱;②唱名背唱(条件反射);③认识唱名;④按节奏因素读谱;⑤识谱视

唱。在识谱教学中强调趣味性,要激发学生兴趣,切忌走入技术操练的误区。二

4.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了解、欣赏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对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悟力是十分必要的。但传统的欣赏教学法脱离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整堂课都是教师讲,教师放音乐,学生只是听众而已。

欣赏课的一言堂,一定程度上抹煞了学生创造力和探究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抒发感情的艺术。音乐的欣赏过程就是感情的投入与体验的过程,它既包括欣赏者对于音乐内涵的感情进行体验的过程,也包括欣赏者自己的

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奥尔夫教学法”把学生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作为一个教学基本原则,奥尔夫认为元

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教学,学生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表演者、

演奏者去参与元素性”

音乐教育。从视听演奏入手,让学生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及演奏简单易学

的乐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由于身体的表现使音乐要素成为可以看得见的身体活动,这些音乐要素的作用就先后或轮流地显现出来了。这样人体就变成一个能理解音乐的要求、解释音乐的部分和整体的一种乐器。通过人体乐器”展示音乐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觉

和动觉的反馈表现出音乐的艺术性质。元素性”

音乐教育,即把动作、舞蹈、演奏、语言融合在一起,使学习产生各种体验,这种体验

接近生活,十分自然,能被每个学习者体会与理解。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元素性”音乐教学法,能使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嗓音条件差,音乐基础差或对音乐没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亲身实践音乐,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美,从

而有效地提高学生音乐素质,达到健全和发展全体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目的。2

5 ?学科综合。

传统的音乐教育强调学科本位”与横向学科联系甚少。新的课程标准把提倡学科综合”作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

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新的音乐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十分强调这一点,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如听乐、吟诗、赏画等)。

在音乐教育中提倡学科综合,能有效地让学生处于多元、综合的思维中,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结语。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颁发实施以来,学习新课程,推动新课改,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已产

生积极的影响,这对几十年来传统的音乐教育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冲击波。

但是,多年来所延续的旧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想在短期内得到根本的转变

是不可能的,二者之间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接受新观念、新方法的同时要对旧的观

念、旧的教学模式有充分的认识,这有利于我们坚定信念、加大力度,把新课程改革真正落

到实处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教案.doc

音乐基本知识 李晓惠 教学内容:音乐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简谱的基本知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鉴赏音乐作品夯实基础。 2、培养学生识谱的能力,让学生在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中获得知识。 3、通过识谱教学,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通过不断练习,熟悉简谱。 教学重难点:对音高、音值和休止的理解与实践。 教法与手段: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音和音符:一切发音物体如声带、琴弦、簧片等经过物理振动、共鸣以后产生的结果都称为"音",用以记录不同长短的音的进行的符号叫做音符。 1、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 2 3 4 5 6 7 读法为: do re mi fa so la si (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2、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 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有关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观教学模式基础知识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___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

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人。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如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

浅谈对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浅谈对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 内容摘要: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而提出的。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关键字:音乐教育基础改革现状分析 中小学音乐教育基础课程改革,对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的音乐教育科研项目是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而提出的。许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九年基础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如果在这阶段学生就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变革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教与学的方式,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一、对现今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 1、教育思想 以升学为目标的非普及性音乐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国家对美育的重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

恢复和发展的新阶段。部分地区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努力下,学校音乐教育工作逐步得到了加强。但大多数农村地区和学校仍不够重视,学校领导对于音乐教育的认识不足,大部分的领导在乎的往往是主课,将主课摆在首位,欠缺考虑音乐的教育作用。现今音乐教育,音乐的理论知识较为欠缺。 2、师资队伍建设 据调查,现今很多学校,都是一个学校一位音乐教师,这是较为严重的状况,要跟上现代的教学脚步,必须要在师资队伍上下足功夫,特别是较为有特色的学校,在师资队伍上是主课教师与艺体类教师并存的,而且要全面和谐发展,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才能得以全面。 3、教学设施 现今,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教学设施,音响设备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部分学校有了像某些小学那样的教学设施。除去家庭较为好的可以有经济条件去外面的培训机构学习音乐外,很多家庭都承担不起费用,但是在学校里大多数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老师一般都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了。 4、教学模式 现在农村学校音乐教学大都是单一的以教唱为主的教学模式,部分学校有个别音乐爱好者,家中有条件学习的学生都是在校外请的专业老师个别辅导。比如学生家长意识到音乐对孩子具有一定的熏陶才发展起来的,艺术氛围不高,现在这种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关于音乐基础教育的一些想法 内容摘要: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的同时,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 深刻的反思,对旧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取向所形成的教学模式、基础知识教学、识谱教学、音 乐欣赏教学、学科本位等普通音乐教育中的弊端进行审视和思考。在实施新课程标准过程中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价值观,改革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了新的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观念 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更是搞好课程改革实验的前提。但要真正实现观念根本 转变,又是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学习和贯彻新的音乐课程标 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我国传统音乐教育进行深刻的再反思,这样有助于我们转变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推进课程改革。 一、中外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和一些音乐教育发展迅速并对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家,如德国、匈牙利、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在音乐教育价值观上存在着一些差异。 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关注的是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巨大作用。卡尔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 他认为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最自然的表达,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应 该面向所有的人。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创建的音乐教育体系,其教育理念突出的一点就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音乐将伴随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他多次指出:音乐是人的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关系,是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是每天生活的有机部分,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 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不仅反映了一个教育 家特有的洞察力和使命感,更是揭示了普通音乐教育的本质,阐明了普通音乐教育与专业音 乐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的音乐教育思想最具人本主义的色彩。他表达这样的理念:教 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女口果让一个儿童从出生之日起就听美好的 音乐,并自己学着演奏,就可以培养他的敏感、遵守纪律和忍耐等性格,使他获得一颗美丽的心。” 上述这些国家,虽然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都不尽相同,但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认识上却比较一致,都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音乐应该属于每个人”。然而,长期以来,学科中心主义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造成了普通音乐教育 的专业化倾向。即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发展与需要。音乐教育 的重点放在以识谱为中心的技术操练上,音乐对于一些学生来讲成了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 及的东西,造成了一些学生喜爱音乐,但害怕上音乐课的不正常现象。在对我国基础教育现 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对国际课程改革趋势进行深入比较,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认真分析 后,国家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本次课程改革在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纲要(试行)》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

音乐基础教育的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调查报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大力推进,音乐教师队伍的不断充实,课内外艺术教育内容的逐步到位,学校音乐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音乐学科正随着改革的步伐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一步步迈进。然而发现,人们重视更多的是城市学校音乐教育,在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地方的学校音乐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教育理念提出了要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方针,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独特功能。所以,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关注音乐教师,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如何提高音乐教育在农村学校及社会的地位,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偏僻的农村小学中,没有专职的音乐老师,音乐学科往往被认为是“副课”,一些老师认为音乐课不就是唱歌,不就是吼几嗓子,没有对音乐课有一个根本的认识。有些学校就把一些不大懂音乐、年龄偏大的教师“特殊照顾”安排教音乐,真正有音乐基础的教师往往所学非所用的去教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 再一点就是大部分农村小学学校音乐教学设备落后,所有的农村小学学校没有一架钢琴,连电子琴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电子琴也是个摆设,没有教师会弹。一些小学上课必备的打击乐器、配套教学光盘也只有几家学校有。音乐教材也都只能循环使用,想让学生圈圈点点都成问题。在音乐学科师资配置上,农村学校目前还是缺乏尤其是小学,农村小学几乎都是兼职教师。有的农村小学一位老师要带语文、音乐、美术、体育、品德与生活五门课。此外有些学校还常以课时紧张为理由,利用音乐课的时间上其他课,致使学生无法学习掌握完整的音乐知识结构。针对上述实际情况,思考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应具备何种素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应是我们大学生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要有敢于教的精神

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1200字

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理念1200字 我国现行基础音乐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了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制约着整个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何转变以各种选拔考试为中心的应试音乐教育模式?如何突出人在音乐教育发展中的根本作用?如何将人的发展程序化了的反情境音教模式扭转过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如何尊重学生各自相异的个人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如何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如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音乐的学习内容具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时代气息?等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困绕着立志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同仁们,他们深知,要与时俱进,基础音乐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是回避不了的、势在必改的问题。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教改必须与世界音乐教育新思维接轨,在接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产生了八种新的理念。 一是美感核心的新理念。即在音乐课程研制中,突出音乐美感的作用。以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作用于学生的情感世界,通过学生接受、表现和创造音乐,不断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感和情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促进心灵净化、情操陶冶、智慧启迪、情智互补。使音乐课成为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生活态度养成的重要场所。

二是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音乐教学改革中,围绕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跳出目标单一、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扭转忽视人的本性发展的教学行为,使人的本质回归到自然人的范围之中。每堂音乐课均给学生留下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音乐创造因具有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它是激活学生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的重要手段。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造,充分展现其个性和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就能使每个学生调整好音乐教学与自我的关系、音乐教学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三是多元兼收的新理念。除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精髓,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之外,广泛学习世界各国音乐经典和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音乐精品,多元兼收,继承和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增进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是情感价值新理念。即课程的追求目标将学习音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首要,区别于过去将音乐技能放在第一位的做法。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他人、人类,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进取精神。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天地,在参与音乐实践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4) 一、课程性质 (4) 二、课程基本理念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5)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6) 一、总目标 (6)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7) (二)过程与方法 (7) (三)知识与技能 (8) 二、学段目标 (8) (一)1~2年级 (8) (二)3~6年级 (8) (三)7~9年级 (9)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9) 一、感受与欣赏 (9) (一)音乐表现要素 (10) (二)音乐情绪与情感 (10) (三)音乐体裁与形式 (10) (四)音乐风格与流派 (11) 二、表现 (11) (一)演唱

(二)演奏 (12) (三)综合性艺术表演 (12) (四)识读乐潜 (13) 三、创造 (13) (一)探索音响与音乐 (13) (二)即兴编创 (三)创作实践 (14)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4) (一)音乐与社会生活 (二)音乐与姊妹艺术 (14) (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5) 一、教学建议 (15) (一)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几点提示 (17) 1.感受与欣赏 (17) 2.演唱 (17) 3.演奏 (17) 4.识读乐谱 (17) 5.创造 (18) 二、评价建议 (18) (一)评价内容 (18)

(二)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8)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涮评相结合 (18) 3.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 三、教材编写建议 (19) (一)教材编写原则 (19) (二)教材内容编写建议 (19) (三)教材呈现形式的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20) 第一部分前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之后,音乐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本标准的制定,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

音乐基础教育中的个性培养

艺术教育 50 ■ 胡满春 浅谈音乐基础教育中的个性培养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近几年又出台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其中,中小学的新课程标准对 学生的个性培养有着十分鲜明的要求,作为师范学院的音乐教师应该予以高度关注。研究和熟悉新课标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力图结合新音乐课程标准,阐释如何在音乐基础教育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针对我国音乐教育的普遍状况开展切实的研究,并努力地运用到高师音乐教学之中,使之更好地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 音乐 基础教育 个性培养 内容摘要:关键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展望当今世界,国家无论大小强弱,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决定成败”的理念成为人们的共识。国家综合实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和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谁能把握住21世纪教育的优势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早在1958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九十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 [1]中国是闻名世界的文明古国、礼义之邦,尊师重教是祖辈相传的优良传统。重知识、重人才历来是我国国策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伊始即制定了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为了进一步巩固教育事业发展的成果,近几年又开始了新的课改,并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其中,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新课程标准有了很多新的调整,作为师范大学的音乐教师应该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我们招收和培养的音乐人才有很多都将步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岗位。研究和熟悉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对师范类高校的 音乐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新音乐课程标准带给音乐教育工作很多新的研究课题,其中关于个性培养的思想尤其突出和鲜明。例如,在《音乐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个性培养的意图在“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一语中十分鲜明和突出。 《音乐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很显然,这是在提倡展现个性,从而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的第四条“注重个性发展”中更是明确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 空间。”这段话作为音乐教育中关于个性培养的专论无疑十分重要,值得所有的音乐教育和培训、音乐科研和考察、音乐表演和实践等方面的工作人员高度重视,深入思考,细心领会,认真研究和十分努力而又不厌其烦地实践、体验、摸索,并力图总结出可资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来。 认识之一,教育和帮助学生学好音乐,必须认识并尊重学生的权利。换句话说,学生到学校来学习是他们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全社会都应该遵照并实施,决不能违背或忽视,教育工作者尤其如此。“凡具有中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2]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专列一条明确强调学生的“权利”正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进一步延展和细致化,是一脉相承的,理所当然地必须得到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谁不重视学生的权利,忽视甚至违背义务教育法和新课标的规定,轻者是个人素养欠缺和学习不够的表现,重者则是违法违规,更严重点说,甚至是对国家和民族及其发展和未来的“犯罪”。因为,我们常常在说,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国学大师梁启超也曾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阐述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3]古往今来,诸子百

音乐基础知识入门

音乐基础知识入门 1、乐音体系 音乐:通过生动得艺术得艺术形象表达人们得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审美得需求,陶冶着人们得情操。它就是世界上人们共同得语言。音乐语言得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与声、调式、调性等. 旋律就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得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就是音乐得基础与灵魂.节奏就是指组织起来得音得长短关系。节拍就是指时值相等得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速度就是指音乐进行中得快与慢. 力度就是指音乐进行中得强与弱。音区就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得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与低音区。音色就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得特色. 与声现代就是指音得同时结合及其连续进行. 调式就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得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得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调性就是指调式所具有得特性。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得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得音.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得总与. 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它包括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 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得音高关系为半音. 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得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得名称.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谱时使用得名称。用do、re、mi、fa、sol、la、si来唱。 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得音,于就是可以分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得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得音律就是十二平

均律,另外还有纯律与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得部分。 基音与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得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动发音。全弦振动产生得音,即听得最清楚得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得音,不易听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得音高范围。 2、节奏与节拍 节奏:组织起来得长短关系叫节奏.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得节奏。 节拍:时值相等得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得交替出现。 拍子:表示节拍得单位叫“拍”,将“拍”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小节:计算乐名、乐段与整首乐曲长度得单位.(拍就是组成小节得基本单位)。 小节线:乐谱中强拍之前垂直于五线谱得线称“小节线”. 段落线:乐曲分段时用“!!”。 结束线:乐曲结束时用“!”. 拍号:表示拍子得记号. 拍子得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得拍子. 2、复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单拍子得组合。 3、混合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单拍子得组合。 4、变拍子:两种或两种以上得拍子交替出现。 弱起:乐曲不在强拍开始叫弱起。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哪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哪些?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第二、兴趣爱好为动力 1、精选音乐教材 2、采用集体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 3、鼓励但不要过分虚伪的鼓励学生 4、认识音乐学习的价值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四、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第五、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六、鼓励音乐创造 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的活动过程。 第七、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第八、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第九、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懒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第十、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凭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

音乐教育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基本乐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授课对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基本乐理》是音乐教育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它是音乐理论科目中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基础,也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基本音乐素质、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是从事以音乐教育为职业的师资所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在人才培养中起到理论支撑的基础作用。 该课程是音乐学科中的前导课程,为学习相关课程(如:视唱、声乐、钢琴)和后续课程(如:和声、钢琴即兴伴奏、小学音乐教学法、合唱指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也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学好其它音乐内容、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关键。 2.课程设计 《基本乐理》在课程设计中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本着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原则的基本理念,合理选取课程学习内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从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通过“写、唱、弹”一体化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应用化、实践化,将乐理概念化内容实例化,与视唱、声乐、钢琴等课程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理解、掌握音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最终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 ⑵通过本学科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语言要素和音乐表现手段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⑴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⑵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演奏中,提高学生应用工具学习的能力。 ⑶通过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3.素质目标 ⑴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高尚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⑵培养审美情趣,开发智力,发展音乐才能,为学习其它音乐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⑶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有高尚的音乐情趣,具备小学教师应具

音乐教育理论基础

《音乐教育理论基础》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开卷) 一、简答题 1、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内容的“感受与鉴赏”是 指哪些教学内容? 第五章P82 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 2、现行高中音乐课程由哪几个模块组成?各占几个学分?第五章P83 现行高中音乐课程由六个模块组成,分别是: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演奏。音乐鉴赏有2个学分,其它模块1个学分。

3、教学程序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第六章P133 ①从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入手,调控音乐教学全过程。 ②用自主学习、尝试探究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音乐 时间能力。 ③以活动参与、实践操作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表现和 创造音乐。 ④让质疑问难、商议讨论在前,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⑤在不同教学模式中实施不同的教学程序。 ⑥灵活安排教学程序各环节,根据情况可以增加如设计意 图、设计亮点等环节。 4、当代教学评价改革的国际特点有哪些? ①重视发展,弱化选拔,评价功能发生转化。 ②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指标多元化。 ③注重发展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P194)

5、举例说明柯达依教学法中的节奏唱名法。 四分音符“×”读作“ta”; 八分音符“××”读作“ti ti”; 十六分音符“××××”读作“ti ri ti ri”; 二分音符“×—”读作“ta-a” (P175) 6、什么是奥尔夫的声势教学法? 用简单而原始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用捻指、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节奏教学。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力及音乐创造能力。 7、《音乐课程标准》的十大理念是什么?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基础知识与概念入门

音乐:通过生动的艺术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 l# z4 Z$ c; y( z" j2 i9 s+ I9 H 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节奏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节拍是指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快与慢。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音色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 和声现代是指音的同时结合及其连续进行。 调式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的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 调性是指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的音。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的音。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的总和。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它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的名称。用c、D E、F、G A B表示。唱名:唱谱时使用的名称。用do、re 、mi、fa 、sol 、la 、si 来唱。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 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 另外还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 动发音。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即听得最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的音,不易听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的音高范围 2. 节奏与节拍节奏:组织起来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节拍: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拍子:表示节拍的单位叫“拍”,将“拍”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 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