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1节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 含解析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

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3.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原子的构成 (1)构成

原子?????

原子核??

?

质子(相对质量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为1,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的表示方法

即A Z X 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 2.质量数

概念—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

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

表示—用A 表示 |

两个

关系—??

?

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核素 (1)定义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实验——氢的三种核素。

原子符号

原子名称

氢元素的原子核

4.

(1)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特点

(3)应用

①考古中用14 6C测定文物的年代。

②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③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可用于育种、治疗恶性肿瘤等。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原子不带电()

(2)所有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3)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原子为1817Cl()

(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粒子互称同位素()

(5)11H、D、T三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答案】(1)√(2)×(3)×(4)×(5)√

2.下列8种化学符号:11H2、21H2、14 6C、63Li、2311Na、14 7N、73Li、2412Mg。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的核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1)6(2)63Li73Li(3)2311Na2412Mg

[合作探究·攻重难]

原子、分子或离子

中“各数”之间的

定量关系

[问题思考]

(1)18 8O,18 8O2-,2412Mg2+,1H172O,D162O中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为多少?

【提示】18 8O:8,10,8;18 8O2-:8,10,10;2412Mg2+:12,12,10;1H172O:10,9,10;D162O:10,10,10

(2)11 g D182O中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为多少?

【提示】N(D182O)=

11

22N A=0.5N A

质子数为:0.5×10N A=5N A

中子数为:0.5×12N A=6N A

电子数为:0.5×10N A=5N A

有关粒子间的关系

(1)质量关系。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量数。

(2)电性关系。

①电中性微粒(原子或分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带电离子。质子数≠电子数,具体如表:

阳离子(R m+)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m

阴离子(R m-)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m

(3)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

[典例导航]

已知R2-的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m g R2-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m(M-n)

M mol B.

M-n-2

Mm mol

C.m(M-n-2)

M mol D.

m(M-n+2)

M mol

D[R2-的质子数(M-n)―→R2-的电子数(M-n+2)―→m g R2-的电子的物

质的量为m

M(M-n+2)mol。]

[母题变式]

(1)若R2-有18个电子,则元素R是________(填名称)元素。

(2)m g R的氢化物(H2R)分子中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答案】(1)硫(2)

m

M+2

(M-n+2)

[对点训练]

1.某粒子用A Z R 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A+n D.所含质子数=A+Z

B[A Z R n+含有的质子数为Z,中子数为A-Z,电子数为Z-n。]

2.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它的n g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导学号:4372】

A.

n

A+16

(A-N+8)mol B.

n

A+16

(A-N+10)mol

C.(A-N+Z)mol D.n

A(A-N+6)mol

A[化学变化中质子数、中子数均不变,故R2+的质量数为A,中子数N,则R原子的质量数也为A,中子数也为N,故R原子的质子数为A-N,二价R2

+的氧化物为RO,摩尔质量为(A+16) g·mol-1,n g RO的物质的量为

n

16+A

mol。

1 mol RO中含质子(A-N+8)mol,故n g RO 中含质子为

n

16+A

(A

-N+8)mol。故B、C、D错误,A正确。]

元素、核素、同位

素和同素异形体的

判断

有下列粒子或物质:①3517Cl②3717Cl③O2④O3⑤2311Na⑥2412Mg

⑦D2O⑧H2O⑨金刚石⑩石墨

[问题思考]

(1)上述10种物质中包含几种元素?

【提示】6种(Cl、O、Na、Mg、H、C)

(2)上述10种物质属于核素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提示】4种3517Cl、3717Cl、2311Na、2412Mg

(3)上述物质属于同位素的是什么物质?

【提示】3517Cl与3717Cl

(4)上述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什么物质?

【提示】O2与O3,金刚石与石墨

(1)“三素一体”的比较

(2)“三素一体”的联系

【注意】①在辨析核素和同素异形体时,通常只根据二者研究范畴不同即可作出判断。

②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目远少于原子种类的数目。

③自然界中,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④核素之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

[对点训练]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1H、21H、H+和H2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

B.4020Ca和4220Ca、石墨和金刚石均为同素异形体

C.11H和21H是不同的核素

D.12C和14C互为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B[元素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A项中的四种微粒是氢元素的四种不同粒子,11H和21H是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不等的不同的氢原子,它们是不同的核素;12C和14C由于其质子数均为6,而中子数分别为6和8,故它们互为同位素,其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却几乎完全相同;金刚石与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4020Ca和4220Ca质子数均为20,中子数不同,它们互为同位素。]

4.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关于7834Se和8034Se的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4372】

A .7834Se 和80

34Se 互为同素异形体 B .7834Se 和8034Se 互为同位素

C .7834Se 和8034Se 分别含有34个中子和46个质子

D .7834Se 和8034Se 的化学性质不同

B [A 项,二者互同位素;

C 项,7834Se 含有34个质子和44个中子,8034Se 含

有34个质子和46个中子;D 项,二者化学性质相同。]

[当 堂 达 标·固 双 基]

1.已知R 2+核外有a 个电子,b 个中子。表示R 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

A .b a B

B .a +b -2

a +2R C .a +

b +2 a +2R

D .a +b a -2R

C [R 原子的质子数为a +2,质量数为a +b +2,故R 表示为a +b +2

a +2R 。]

2.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形成的离子可表示为b a X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a X n -含有的中子数为a +b B .b a X n -含有的电子数为a -n

C .X 原子的质量数为a +b +n

D .X 原子的质量约为

b

6.02×1023

g

D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去质子数,为b -a ,A 选项错误;该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a +n ,B 选项错误;原子变成离子时,质量数与核外电子数无关,所以X 原子的质量数为b ,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

3.16O 和18O 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4372】

A .16O 2与18O 2互为同位素

B .16O 与18O 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 与18O 间的相互转化

D .标准状况下,1.12 L 16O 2和1.12 L 18O 2均含0.1 N A 个氧原子

D [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A 项错误;16O 和18O 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所以两者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 项错误;16O 和18O 都是氧原子,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

子,所以化学变化不能实现16O 和18O 间的转化,C 项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16O 2和1.12 L 18O 2的物质的量均为0.05 mol ,则所含氧原子数均为0.1 mol ,D 项正确。]

4.“玉兔”号月球车用238 94Pu 作为热源材料。下列关于238 94Pu 的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4372】

A .238 94Pu 与238 92U 互为同位素

B .238 94Pu 与239 94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238 94Pu 与238 92U 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D .238 94Pu 与239 94Pu 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D [A 项,二者质子数不同,二者不互为同位素;B 项,二者互为同位素,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 项,二者不是同位素,化学性质不同;D 项,质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

5.科学家们发现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原子。

(1)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用做制造氢弹原料的同位素原子:________。

(2)已知氯有2种常见同位素原子35Cl 、37Cl ,氯气与氢气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________种。

(3)质量相同的H 162 O 和D 162 O 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

【解析】 (2)氯化氢有:H 35Cl 、H 37Cl 、D 35Cl 、D 37Cl 、T 35Cl 、T 37Cl ;但H 37Cl 与T 35Cl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所以所形成的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5种。(3)设质量都为1 g ,H 162O 与D 162

O 的质子数之比为118∶120=10∶9,中子数之比为? ????118×8∶? ??

??

120×10=8∶9。 【答案】 (1)氕 氘 氚 21H 、31H(或D 、T) (2)5

(3)10∶9 8∶9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判断和理解

(1)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核素,即可存在不同的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远小于原子的种类数。

(2)判断某微粒是同位素还是同素异形体,关键是要确定微粒的类别。只有原子才可能是同位素,单质才可能是同素异形体。

(3)同位素之间的转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