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配套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配套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配套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

配套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2.初步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表的结构与核素的定义。

学习难点:周期表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间存在什么关系?(结合1-18号元素原子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

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a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 表示:ⅠA 、ⅡA 、ⅢA 、

ⅣA 、ⅤA 、ⅥA 、ⅦA

b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 表示:ⅠB 、ⅡB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c 、第Ⅷ族: 三个纵行

d 、零族:第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 称为 元素 ⅡA 称为 元素 ⅣA 称为 元素 ⅤA 称为 元素 ⅥA 称为 元素 ⅦA 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练习】画出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16、14、5、18

二、核素

原子核

中子

核外电子

原子

质子

1、原子结构:

构成原子的粒

电子质子中子

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

负电荷

1个质子带1个单位

正电荷

不显电性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1/1836(电子与质子

质量之比)

1.007 1.008

2、质量数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核素表示方法: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

角标出质量数A

Z X。符号A

Z

X表示1个为Z,为A的原子,其中子数为

练习:

粒子符号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N)用A

Z

X表示为

①O8 18

②Al14 27

③Ar18 22

④Cl35

17

Cl

⑤H1

1

H

4、核素

科学研究证明,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我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

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如氢元素有1

1H、2

1

H、3

1

H三种不同核素。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5、同位素

⑴ 相同而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元素的三

种不同核素11H 、21H 、3

1H 互为同位素。

⑵同位素的特点:

①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保持不变 ⑶同位素的用途:见必修2 P 10页

例: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A 、金刚石与石墨 B 、D 2与H 2 C 、40 19X 与 40 20Y

D 、35 17Cl 与37

17Cl E 、水和重水(D 2O ) F 、纯碱和烧碱 G 、氕和氘

课堂练习:

1、元素周期表是一座开放的“元素大厦”,元素大厦尚未客满。请你在元素大厦中为119号元素安排好它的房间( )

A .第八周期第IA 族

B .第七周期第 ⅦA 族

C .第七周期第0族

D .第六周期第ⅡA 族

2、1999年,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之一是超铀元素的发现,它有力地支持了“稳定岛”假说,原

子293118X 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 )

A .0

B .57

C .118

D .175 3、跟9g O H 2中所含有的中子数相等的O D 2的质量为( ) A .4.4g B .6.7g C .8.0g D .10g 4、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 A .同种元素的两种离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C .不同种元素的离子 D .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5、已知自然界氧的同位素有16O 、17O 、18O ,氢的同位素有H 、D ,从水分子的原子组成来看,自然界的水一共有 ( ) A.3种 B.6种 C.9种 D.12种

6、某元素M

n+

核外有a 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 ,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

为( )

A.A-a+n

B.A-a-n

C.A+a-n

D.A+a+n

7、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8、用符号A :质子数;B :中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E :电子层数,填写下列各空。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3)质量数由________决定。 (4)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 决定。(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决定。(6)核电荷数由_______决定。

9、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的微粒“

2A Z X ”,其中A 是137,中子数是81。那么该微粒的核电荷数是________;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10、由H 2

1和O 188组成的11g 水中,含有中子数为多少摩尔?含有电子数为多少个?

参考答案:

一、1、(1)7 周期 7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数分别为2 8 8 18 18 32 26 核外电子层

数分别为 1 2 3 4 5 6 7 【思考】32

(2)18 8 9 10 族 16 8 9 10 1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碱金属(除H 外) 碱土

金属

碳族 氮族 氧族 卤族 稀有气体【练习】略

二、2.质量数: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

值叫

做质量数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3.质子数 质量数 A-Z 【练习】略 4.略 5.(1)质子数 中子数 (3)例 :选DG 课堂练习参考答案:

1.选A 解析: 因为有周期表可知, 118号元素为第其周期0族,则119号为第八

周期第IA 族,故选A

2.选B 解析:此原子的电子数=质子数=118 中子数=293-118=175

3.选C 解析:9g O H 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4mol ,则与其

所含有的中子数相等的O D 2的物质的量为0.4mol ,则O D 2的质量为0.4×20=8.0g

4.选CD 解析:例如Na +

和F -都含有10个e -

,但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元素的离子;

Ne 和Na +

质子数不同,电子数都是10个,属于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

5.选C 略

6. 选 B 解析:M n+的质子数=a+n ,所以中子数=A-(a+n )

7.X :第四周期第IA 族;Y :第五周期第VIIA 族 8.AB A AB D D A 9.56 54

10. 6mol 5mol 解析:11g H

2

12O 188

的物质的量为0.5mol ,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0.5×12=6mol,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10=5mol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的原子结构

观察碱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碱金属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

锂钠钾铷铯

①相同点: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相同,都为。

②递变性: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中,依次增多。

【思考】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2)钠、钾分别跟O2和H2O的反应实验

【实验1】取一小块钾,擦干表面的煤油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同钠与氧气的反应比较。(完成下表)

【实验2】在小烧杯中放入一些水,然后取绿豆大的钾,吸干表面的煤油,投入到小烧杯中,观察现象。同钠与水的反应进比较。(完成下表)

钠钾

与氧气反应剧烈燃烧,火焰呈色,生

成色的固体

剧烈燃烧,火焰呈色

与水反应(绿豆大一

块)

在水面上、成银白色

小球、在水面上四处、

滴入酚酞溶液呈色

在水面上、成银白色小球、

在水面上四处、滴入酚酞溶液

呈色,有微弱爆炸

【思考与交流】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性。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结论】(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①与O2的反应

②与水的反应

碱金属(R)与水反应规律相同,但反应程度(从Li到Cs)

2R +2H2O =

【例】某碱金属3.9g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气0.1g,则该金属是什么?

(2)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Li 、Na、K、Rb、Cs),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原子核对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逐渐,与水和氧气的反应越来越,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3)【知识拓展】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例】已知金属A可与冷水反应,金属B和热水才能反应,金属C和水不能反应,判断金属A、B、C金属性强弱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Na、Mg、Al 的金属性强弱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例】氧化性Al3+﹥Mg2+﹥Na+,则元素金属性顺序为

(4)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学生查看课本P7表1-1碱金属的主要性质,填写下表)

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小结】碱金属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但一般之中有特殊。由此可见同一主族元素性质具有一定

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卤族元素

分析课本第7页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表:讨论典型的非金属的性质有原子结构间是否存在联系?

1、根据列表,请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

规律。

颜色:

状态:

密度:

熔沸点:

在水中的溶解性:

请观察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所示:

2、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试着推测一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F2Cl2Br2I2反应条件暗处光照或点燃加热不断加热

反应程度爆炸剧烈缓慢缓慢

氢化物的稳定性很稳定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通式:

【小结】按照F2、Cl2、Br2、I2的顺序:

a、与氢气反应的剧烈程度:

b、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⑵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NaBr溶液和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的颜色变化。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实验2】将少量的溴水注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的四氯化碳。

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思考】如果将上述两个实验中的四氯化碳换成苯,则实验现象有何不同?

【小结】

a、氟、氯、溴、碘四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四种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

c、卤化氢的稳定性强弱:

(3)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知识拓展】

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判断,越容易与氢气反应或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可以根据相互置换反应判断。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层都是8

B、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除锂外均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D、单质的密度都小于1

2、元素周期表中,碱金属的右边一列金属叫做碱土金属。从上到下依次为铍,镁,钙,锶、钡(镭)等金属。判断,在这五种金属中,最活泼的单质是()

A、铍

B、镁

C、钡

D、钙

3、铷和另一种碱金属的合金46g,与水完全反应,放出2g的氢气,则合金中另一种金属是

( )

A、Li

B、Na

C、K

D、Cs

4.鉴别Cl-、Br-、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A.碘水,淀粉溶液

B.氯水,四氯化碳

C.淀粉,KI溶液

D.硝酸银溶液,稀HNO3

5.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的性质是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砹是有色气体

D、砹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3

6、在HI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种物质后,溶液立即变蓝。该物质可能是

A、FeCl3

B、K2SO3

C、KNO3

D、Na2S

参考答案:

二、(1)最外层电子数1 电子层数【思考】相似不完全相同

(2)钠:黄淡黄浮熔化游动红钾:紫浮熔化游动红

【思考与交流】有关系略

【结论】(1)略【例】钾(2)增多最外层电子增强

(3)1. A>B>C 2. Na>Mg>Al 3. Na>Mg>Al

(4)略

2、略

【课堂练习】

1.选 B 解析:A项应除H原子以外;B项正确;C项不正确,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

化合态存在;D项不正确,Rb和Cs的密度都比1大

2.选C 解析:同主族元素,越往下元素的金属性就越强

3.选 A 解析:用摩尔电子质量法解题,由题意知转移1mole-时需要合金的平均质量为

23g,转移1mole-时,所需Li 、Na、K、Rb、Cs的质量分别为7g、 23g、 39g、

86g、 133g,而合金中已经含有铷,所以另一种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应小于23g,

故选A、Li

4.选D

5.选BC 解析:根据卤族元素的递变性,B项中砹化氢比碘化氢更不稳定,更容易分解;C

项中砹应是比碘单质颜色更深的固体

6.选AC 解析;只要加入氧化剂能将I-氧化为I2即可

【教学目标】

1、在初中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3、掌握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重点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层:不同的能量区域

电子层(n) 1 2 3 4 n

电子层符号K L M N ……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的能量低高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2 8 18 32 2n2

2、离核近的电子能量,离核远的电子能量

,电子总是尽可能的从

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

个(n表示电子层)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

(4)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的电子层

逐步向能量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才排M层)。

【迁移与应用】

(1)、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

(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

【思考】分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电子层排布。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哪层电子?稀有气体原名为惰性气体,为什么?

最外层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__ _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素原子的_______ ____(K层小于2)时,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稳定结构。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一般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而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一般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而达到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4

、离子结构示意图

Mg2+F-Br-Ca2+

二、元素周期律

1、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看书P14科学探究,完成表格。』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

观察下图,总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呈现周期性变化。【思考】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

(1)电子层数相同时,影响原子半径的因素是什么?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迁移与应用】原子与离子半径比较:

a.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

b.电子层数相同时,看核电荷数:

c.核电荷数相同时,看核外电子数:

【练习】根据以上原则,试比较以下微粒半径大小:

(1)Na、K、Mg

(2)Si、P、S、Cl S2-、Cl-、K+、Ca2+

(3)Cl、Cl-Fe、Fe2+、Fe3+

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1 2 元素符号H He 最高正化合价或

+1 O 最低负化合价

原子序数 3 4 5 6 7 8 9 10 元素符号Li Be B C N O F Ne 主要化合价+1 +2 +3 +4、-4 +5、-3 -2 -1 0 原子序数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Na Mg Al Si P S Cl Ar 最高正化合价或

+1 +2 +3 +4、-4 +5、-3 +6、-2 +7、-1 0 最低负化合价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呈现周期性变化。

据上表回答,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最高正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结论】主族序数==

注意:氧元素一般是-2价,氧和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

【思考】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有什么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和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小结】:

以1-18号元素核外分析归纳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

电子排布为例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决定①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总结归纳元素周期律

②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实质

【课堂练习】

1、下列元素的负化合价由-1到-4依次排列的是()

A Li、Na、Mg、Al

B Cl、S、P、Si

C C、N、O、F

D F、Cl、Br、I

2、下列微粒中,属于典型非金属元素的是()

3、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K+与Na+ B.CO2与NO2 C.Ca2+与HS- D. CH3OH与NO

4、下列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Li

B、F

C、Na

D、Cl

5、下列各组元素中按微粒半径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A、Li Na K

B、Ba2+ Ca2+ Mg2+

C、Ca2+ K+ Cl-

D、N O F

6、A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上的电子数、电子层数,A是元素。

7、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2R,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2、较低较高内层

3、(2) 2n2(3) 8 18 32

(4) 低较低较高

【迁移与应用】

(1)、O Na+Cl Cl-

(2)、正确错误,最外层超过8电子错误,原子核未标正号错误,L层超过了8电子

【思考】稀有气体的最外层电子数除氦外都是8电子稳定最外层电子数稳定,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8 2 最外层小于8 小于4 失大于等于4 得

4、略

二、元素周期律

1、不同周期间,最外层电子数呈现周期性变化

2、同周期从左往右依次减小,同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半径

【思考】:(1)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2)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a.半径越大 b.核电荷数,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c.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练习】:(1)K>Na>Mg

(2)Si>P>S>Cl S2->Cl->K+>

Ca2+

(3)Cl<Cl-Fe、>Fe2+>Fe3+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

【思考】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

★核外电子排布

【课堂练习】

1.B

2.B

3.C

4.C

5.AC

6.Be

7. RO3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

3、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复习】1、元素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规律有哪些?

2、元素的主要化合

价是如何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规律『以11~18号元素为例』

◆Na 、Mg 、Al 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比较

【结论】Na 、Mg 、Al 的金属性强弱顺序

◆ 硅、磷、硫、氯

四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练习】

(1)下述事实能够说明硫原子得电子能力比氯原子弱的是()

A.硫酸比盐酸稳定 B.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C.盐酸酸性比氢硫酸强 D.硫酸酸性比高氯酸弱

(2)卤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其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卤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以X表示卤素)。

(3)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X>Y>Z

【结论】Na Mg Al Si P S Cl

同一周期从左往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即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观察】附录中的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区别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沿着周期表中、、

、、跟、、、之间画一条线,线的左面是金属元素,右面是非金属元素。但由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因此,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又能表现出一定的。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1)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逐渐减弱,逐渐增强(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2)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逐渐增强,逐渐减弱(不包括稀有气体元素)。

【思考】参考元素周期表,分析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在周期表中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

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为什么?他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价电子定义:阅读课本P17 ①

主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元素符号Na Mg Al Si P S Cl 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 --

【结论】1.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2.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小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性质

原子结构周期表中的位置

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1、利用元素的性质,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它的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

我们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

2、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

3、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新的线索。

4、启发人们在周期表中一定的区域内,寻找新的物质。

例:

(1)预见,铷和铯与水的反应一定剧烈得很,所以,做实验时首先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2)人们为113、115、117号元素留下了空位,并根据其相邻元素的性质去发现和研究它们。(3)根据农药多数是含F、Cl、S、P等元素的化合物,而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的农药。(4)在周期表里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Ga、Se等。

(5)在过渡元素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达标检测】元素周期表在指导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请将下表中A、B两栏描述的内容对应起来。

A B A B

①找半导体材料(a)过渡元素①(c)

②制催化剂与耐高温材料

(b)F、Cl、S、P等②

的元素

③制农药的元素(c)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③

参考答案:

4.【结论】金属性:Na>Mg>Al

【结论】非金属性:Si>P>S>Cl

【练习】(1)BD(2)7 F HXO4(3)A

三、1、 B Si As Te At Al Ge Sb Po 金属性非金属性

(1)金属性非金属性(2)金属性非金属性【达标检测】(c)(a)(b)

『教学目标』1.理解离子键概念。2.了解离子化合物特点。3.学会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

过程。

『重点难点』电子式的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

一、离子键

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形成。

【实验】课本实验1—2钠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 化学方程式: 【思考】1.食盐是由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氯原子和钠原子为什么能自动结合成氯化钠?

1、离子键成键过程:

【讨论】 在食盐晶体中Na +与CI - 间存在有哪些作用?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 n+

化合 离子键

X X m- 活泼非金属

原子形成离子键以后离子间吸引和排斥作用达到平衡,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

3、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的构成粒子: ____________。

★总结:能提供阴、阳离子的物质:

①活泼的金属元素(IA ,IIA )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 ,VIIA )之间的化合物。 ②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me -

吸引、排斥

达到平衡

-ne -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汇总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e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的第一课时。通过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必修《化学1》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为以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 2.初步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的概念以及元素的“位-构”关系; 3.巧记周期表中的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解读元素周期表,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的能力; 3.通过推导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门捷列夫的成长史及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艰辛历程,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真理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科学品质; 2.在“纸牌游戏”中,感受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表的情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总结的科学态度,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的相互推断。 三、设计思路以故事引入新课题→纸牌游戏→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和结构→周期表的巧记方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发现能力的目的。

(vip专享)【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整套】 精品配套学案 打包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精品配 套学案汇总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实验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 课前预习

一. 预习目标 结合初中的化学实验常识了解实验室规则及意外事故的处理办法 二. 预习内容 (一)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 应先预习实验, 明确实验、、 , 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 应先检查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 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 不得大声喧 哗. 4、有意外事故, 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5、实验完毕后, 应将仪器 , 整理清洁实验台. (二)了解安全措施 2、一些药品的保存: (1)金属钠、钾放在 (2)白磷放在中;溴用封;碘易升华, 封存 (3)氯酸钾、硝酸铵不要同可燃物混放, 防爆炸; (4)酒精等易燃物应密封且远离火源; (5)浓硝酸、硝酸银见光易分解物放瓶中阴冷处 (6)酸放在玻璃瓶中, 碱放在带的试剂瓶中. 3、安全常识-----“六防” 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 . 如:H2,CO,CH4,C2H4,C2H2等 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应加 防失火:可燃物质要远离 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应在中进行, 要注意吸收 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时, 或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时, 要安装装置防污染:制取有毒物质是要有装置 (三)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的取用要注意什么? ①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 . 块状的用 . 用后及时擦干净药匙或镊子. ②固体粉末时, 先试管, 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 , 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先把容器 , 把药品放到容器口, 再把容器 慢慢竖立起来,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 以免打破容器. (2)固体药品取用的几个原则: ①三不:不能用手直接取用或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 精编版

必修2 教学案(全册按课时) 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 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 B、12 C、26 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C.NaH D.H2O2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

化学键 A组基础达标 1.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不可溶于强碱溶液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相邻分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都一定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某化合物熔融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D.某纯净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共价键 3.由短周期元素形成的某离子化合物X中,一个阳离子和一个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有关X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一定相等 B.X中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C.若X只含两种元素,则两种元素可在同一周期也可在同一主族 D.X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大于阴离子半径 4.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的离子化合物是( ) A.NaF、HNO3B.NaOH、KHS C.HCl、MgF2D.Na2O、Na2O2 5.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I2升华 B.NaCl颗粒被粉碎 C.乙醇溶于水 D.NH4HCO3加热分解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6.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B.M与X、Y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X2M、YM2中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D.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比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 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本章教学难点: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共价键。 课时安排 第1节元素周期表2课时 第2节元素周期表3课时 第3节化学键2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册

高一化学导学案 (必修1)

阅读教材5步曲 读:课前阅读教材,思考本节所讲的核心内容,如果阅读后印象不深,再阅读一遍。然后独立思考,完成学案。 划:阅读教材和学案,划出理解该概论要点与细节,以及不懂的地方,并适当做以标记。 写:带着阅读教材的体会,深入课堂,静心听讲,把教师对概念的理解,快速以简要的文字,标写在书上该概念旁,不可把黑板上所有东西茫茫碌碌照抄照写、以免影响听课的质量。 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把握核心概念理解的要点,形成自己理解的思路。记: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结合老师的讲解,把所学内容的内涵记在笔记本上,并用不同颜色加以标注,以便课后复习。

导学案NO.1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主备:审核: 课题:过滤与结晶课型:复习课时 : 1 【考纲解读】 过滤和结晶使用的仪器及其应用 【自学与归纳】 分离和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通过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的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如原来是固体,最后还是固体 提纯:指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组分,把其佘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过的物质的分离方法有:、、。 1、 原理:利用物质的差异,将液体和分离开来。 实验用品:、、、、。 注意事项: 过滤操作实验小结: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2、和结晶 原理:利用的方法,使溶液中不断挥发而析出(晶体)的过程。 实验用品:、、、。 操作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 的。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 3)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是分离和提纯混合物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物质的混合物,且混合物中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而另一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交流与展示】粗盐的提纯 1.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盐等杂质,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提纯。以上操作都要用到玻璃棒,它们的作用依次是: (1)________溶解。 (2)引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杂质加入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酸盐如Na2SO4 MgCl2 CaCl2 多余的__________、 适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1.试剂:____________; 2.步骤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 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大全

乙酸教学设计路桥中学陈彩莲 一、设计思想: 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从学生熟悉的醋引入本课,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结合黄酒中的乙酸的产生,有利于前后联系.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说明乙酸的弱酸性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O—H键的断裂。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 乙醇和乙酸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从这两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三、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本课题在学生对黄酒中产生乙酸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乙酸的分子结构和其酸性与酯化反应,并学会用有机物结构和化学键知识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②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辨证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②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③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2、教学难点:酯化反应的实质 六、课前准备: 教具及用品:乙酸分子模型、冰醋酸、稀醋酸、乙醇、浓硫酸、石蕊、碳酸钠、饱和碳酸钠溶液、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 七、教学过程: [引入]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这里上课,相信我们能够成功合作。听说三门有句老话,我说上句,不知道大家能否接上下一句:“好---做---酒,坏---做---?”(学生接上:“坏做醋”。)对,在酒中存在着某些微生物可以使部分乙醇氧化,转化为乙酸,酒就有了酸味了。 今天我们就学习和醋有关的知识。 [板书]——乙酸 [引导]大家能否结合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说说对醋的了解与用途 学生展开。(调味品、流行性感冒时期或非典时期用醋消毒杀菌) [讲述]普通食醋中含有3%—5%的乙酸,所以乙酸又叫醋酸。 乙酸在初中的时候就提过,即有机酸。有机酸中都含有一个基团羧基(-COOH),类似与醇中都含有羟基(-OH)。醛中含有醛基(-CHO),像这些基团反映了有机化合物的共同特性的,我们把它叫做官能团。副板书(羧基-COOH –OH –CHO,官能团) [问]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羟基组成。乙酸是有机酸,含有羧基。既然它称作乙,那乙酸分子中应该总共有几个碳?(2个),那与羧基相连接的应该是甲基还是乙基?(甲基)展示乙酸的球棍模型,让学生写出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板书]一、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文字自己先写上,再让一个学生上台来写) [投影]乙酸的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及官能团-COOH [讲述]注意羧基中的-OH受碳氧双键的影响,其不同于醇中的羟基,所以应该把它与碳氧双键一起看成一个整体. [过渡]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乙酸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实验学化学复习1学案.docx

单元复习 【知识框架】 【专题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涵义: 混合物的分离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把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各种物质一一分开成为纯净 物,并要求恢复物质的原来状态;物质的提纯则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杂质,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二者要求不同,这也是两种题型在解题中的区别。 2.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原则 在用化学进行分离与提纯时,所选用的试剂一般只能与杂质反应,提纯过程中不能引入 新的杂质。试剂与杂质反应的生成物要易于与被提纯的物质分离。被提纯的物质要复原,尽量不减少。所选用试剂应尽可能易得到。即符合“多得”、“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的原则。 【注意】( 1)在实际操作中,加入“适量” 的试剂除去杂质是很难的。要彻底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必须过量。所以由所选择试剂过量而引入的新杂质也必须除去。 (2)对于分离与提纯的全过程,要求做到选择试剂合理,加入顺序正确,操作步骤 简便,除去杂质彻底,并且尽可能地将杂质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 1.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1)过滤法;2)蒸发法;(3)蒸馏法;(4)萃取和

分液法。 【例题 1】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 2+2+2++ Zn、 Hg、 Fe、 Ag 等四种离子。某学生利用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和仪器,综合考虑有关因素(如反应速率、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设计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银的方案为: 实验室可以提供的药品:锌粉、铜粉、铁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提供的 仪器:试管、烧杯、导管、铁架台(包括铁夹、铁圈、石棉网等)、酒精灯、 U形管、启普发生器等。试填写下列空白: (1)第①、②步操作中需要的药品为:①;②。 (2)第③步操作的仪器必须连接装置,理由是。 (3)第④步操作必须的玻璃仪器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现象 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第④步操作开始时应该,结束时应该。实验过程中对多余氢气的处理方法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混合物的分离除杂质知识,对于汞的易挥发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要 充分注意。银是不活泼的金属,可以用活泼的金属从溶液中置换出来,由于汞也不活泼,因 此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汞,虽然汞易挥发,但汞蒸汽有毒。所以在加热回收时必须加一个冷凝 装置。因为加热时银将变成氧化银,所以需要用氢气还原。 【答案】:⑴①铁粉;②稀盐酸或稀硫酸。⑵冷却回收;回收金属汞,防止汞蒸气污染环境。 △ ⑶试管、导管、酒精灯;棕褐色固体变为银白色,试管口有水滴;H2+Ag2O 2Ag+HO。 ⑷先通 H ,待 H 充满试管后,再加热;先停止加热,继续通H ,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H ; 2222 点燃。 【专题 2】.物质的鉴别 1.物质的检验分为物质的鉴别、鉴定和推断三种情况。 物质的鉴别是根据几种物质的不同特征,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分析,将它们区分开来。物质的鉴定是指对未知物进行分析,确定物质的组成。进而确定它是什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核素 1、质量数 忽略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练习(1) (2)判断:任何微粒都有:质子( )、电子( )、中子( ) (3)1mol 下列物质的质量分别为:H 2O : D 2O : T 2O : 3、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把具有 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位素: 注意:(1)同位素 性质基本相同, 性质不同 (2)不论游离态、化合态,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比(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不变 同位素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利用 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 制原子弹、核反应堆原料。 4、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1、已知铀元素有235U等多种核素,则铀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2、B有两种同位素,一种核内有5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6个中子,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问在自然界中B的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碱金属元素 课前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钠与氧气常温: 钠与氧气加热: 钠和水(滴加酚酞):反应: 现象: 2、完成教材P5 碱金属元素表格,并总结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结合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思考: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上有哪些相似性和递变性。(写在书上) 课上 1、碱金属元素符号: 名称: 2、碱金属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3、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5、碱金属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360docs.net/doc/a011048540.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学案全集(含答案)

【目标导航】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示。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 简单的实验操作。 3、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 馏、萃取等分离方法。并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质方法的讨论,加深 对提纯操作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学习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学习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第一课时:实验基础知识 【问题导学】 1、如何保证实验安全?(课本第4页) 2、课本第4页,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试给下列几类物品举例。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自燃物品 爆炸品 剧毒品 腐蚀品 氧化剂 3、你听过实验中的“六防”吗?试着查查资料,了解一下,把你不熟悉的地方标记一下。 5、你认识下列仪器吗?是否知道他们的作用?

上面仪器中哪些可用作反应容器? 哪些可以直接加热? 哪些可以间接加热? 强调:胶头滴管 【练习】1、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意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酒精灯不慎碰到起火时可用水扑灭 B、将一氧化碳中毒者移至通风处抢救 C、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再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浓硫酸 E、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加热再通氢气 F、拿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G、在通风橱中制备有毒气体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练习】2、加热固体试剂时,不能使用的仪器是() A. 试管 B. 烧杯 C. 蒸发皿 D. 坩埚 【问题导学】6、初中你一定学过很多基本实验操作,一起来复习一下。 (1)药品取用: 原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2.2.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学案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2)了解发展中的原电池; (3)能依据原电池原理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自主学习 1.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等。 课内探究 一、原电池原理深化认识 【例题】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的是() [练习1]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有() [练习2]

由X、Y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一个原电池,结果发现X表面无气泡而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与Y分别作什么极?哪个金属性更强? [练习3] 用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 [练习4] 用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浓硝酸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并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方程式。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锌):(反应) 正极(石墨):2N+2e-2NH3↑+H2↑(反应) 2.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 (2)镍镉碱性蓄电池。 (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 特点:电压高、质量轻、寿命长等。 用途:作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的电源等。

3.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1)用酸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用NaOH等碱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三、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中含有、、、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随处丢弃会对、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另一方面,废旧电池中的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随堂检测 1.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锌片() A.发生氧化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 C.为正极 D.为负极 2.某金属能与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为() A.Mg B.Fe C.Al D.Cu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另一组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4.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稀硫酸中S-移向M极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5.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 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6.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必修一全书复习检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合金的硬度可以大于它的纯金属成分C.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铁 D.“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物质,其主要成分是NaClO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对概念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C.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D.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3、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3 N A个电子 C.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 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水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4、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 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 .盐酸和氢氧化铁 D .碳酸和氨水混合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Cl 2:MnO 2+4H ++2Cl -=====△ Mn 2++Cl 2↑+2H 2O B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 C .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u+4H ++SO 42—=====△ SO 2↑+CO 2↑+Cu 2++H 2O D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OH -===-2AlO +2H 2O 6、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 共存的是( ) A .Fe 3+、NO 3-、Cl -、Na + B .Ba 2+、Mg 2+、HCO 3-、AlO 2- C .NO 3-、Na +、K +、CO 32- D .NO 3-、K +、AlO 2-、OH - 7、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 的是( ) A .Fe 2O 3中含Al 2O 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 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 .CO 2中含有CO 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 的玻璃管且加热 C .Cl 2中含有HCl 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的洗气瓶 D .FeCl 3溶液中混有FeCl 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通入Cl 2 8、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说法错误.. 的是( ) A .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 B .氯水应装在棕色瓶中密封避光保存 C .可以用玻璃瓶盛放NaOH 溶液 D .因为铁会与浓硝酸反应,所以铁罐不可以盛放浓硝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