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

2020年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
2020年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

计算及防护技术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年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

技术

(1)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露天深孔爆破个别飞石的计算公式为:

Rf=(40/2.54)×D

式中:D———炮孔直径,cm;Rf———为个别飞石最小距离,m。安全保护区低于爆破点的位置,应增加距离,反之应减少。注意:无论计算结果如何,该距离均不得小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2)飞石安全防护技术

露天深孔爆破的飞石主要产生于孔口和前排。造成孔口飞石有两个原因:一是堵塞不严,产生冲炮并带出孔口松动石块;二是装药过多,堵塞长度不够,使孔口石块飞出。造成前排飞石的原因主要

是前排临空面不平,最小抵抗线差异太大,或结构面切割,甚至裂缝与炮孔贯通。对于孔口飞石,防护措施可在孔口加压砂包,就能够既消除冲炮隐患,又能限制孔口松动石块的飞出,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大块率,因此,在孔口加压砂包是防止飞石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有效办法。对前排飞石的防护,一方面可采用多排微差爆破,减少前排出现次数。

另一方面,可根据前排抵抗线和结构面变化情况,在抵抗线太薄的位置堵塞岩粉作间隔装药。如果使用铵油炸药,必须防止过量的炸药流入前排裂缝,否则必将造成大量飞石,发生重大事故。一旦发现炮孔与贯通裂缝或空洞相连,应将该段炮孔堵塞,分段装药。如果发现有过量铵油流入裂缝中,必须注水溶解,然后再回填石沫堵塞裂缝贯通段。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爆破方法、爆破参数特别是最小抵抗线的大小、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孔间或排间毫秒延期时间、地形地质构造(如节理、裂缝和软夹层等等)以及气象条件有关。因此,为了防止飞石的产生,工程技术人员在爆破设计和施工时,一定要根据爆破条件的变化合理确定单位炸药消耗量和爆破参

数,保证炮孔的堵塞长度和质量,以及采取以上种种措施。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爆破飞石防治措施

爆破飞石的控制及防护措施 爆破飞石是指在爆破作业过程中从爆破点抛掷到空中或沿地面抛掷的杂物、泥土、砂石等物质。爆破飞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机器设备破损等方面,而其中的人员伤亡是爆破飞石的最大危害。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由于爆破飞石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事故已经占整个爆破事故的15% ~ 20%,我国露天矿山爆破飞石伤人事故占整个爆破事故的27%。因此,了解爆破飞石的危害,研究爆破飞石的产生原因,有针对性的开展爆破飞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对防止爆破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爆破飞石的表现形式 爆破飞石主要有抛射和抛掷两种形式。抛射飞石多与被爆破介质结构中存在着弱面及爆生裂隙有关,由于炸药在岩体中爆破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遇到裂隙、断层、节理、岩缝等软弱面时产生突然卸载,爆生气体携带由于爆轰波遇弱面反射产生层裂效应而破碎的岩块及弱面中本身就存在的岩块高速地抛射而形成;而抛掷飞石则主要与抵抗不足或装药过量而产生的爆炸剩余能量有关。抛射飞石的速度往往比较高,抛射距离也较远,影响范围大,对爆破安全的影响也很大。 2 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 过多的爆破飞石与爆破设计的不合理和爆破施工的误差有关系,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药孔口堵塞质量不好。炮孔堵塞长度过小,或堵塞质量

不好时,高温高压的爆炸气体中夹有很多石块冲出炮孔,形成冲炮,产生飞石。 (2)装药过量,爆破荷载过大。 (3)局部抵抗线太小,也会沿着该方向产生飞石。 (4)岩体不均匀,遇有断层、软弱夹层等弱面时,爆轰气体集中冲出产生飞石。 (5)爆破剩余能量产生飞石。爆破时炸药爆炸的能量除将指定的介质破碎外,还有多余的能量作用于某些碎块上使其获得较大的动能而飞向远方。 (6)爆破时,鼓包运动过程中获得较大初速度的一些“物质”也会形成飞石。 (7)其它偶然因素产生的飞石。 从本质上讲,爆破飞石是由于爆炸应力波、爆生气体的作用或两者的联合作用而产生的。 3 飞散方向 爆破飞石飞散方向和造成爆破飞石的原因有很大关系,各种原因引起的飞散方向见表1 表1爆破飞石飞散方向

爆破安全距离

一、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爆破地震,是指炸药爆炸的部分能量转化为弹性波,在岩土中传播引起的震动。 爆破地震波,对爆区附近的地层、建筑物、构筑物,以及井巷和露天边坡产生破坏作用。 爆破地震波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使用炸药的性能、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的性质、爆破方法以及地层地形条件。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小地震波的危害,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1)爆破前应调查了解爆破区域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结构,露天边坡稳定状况,井巷围岩稳定及支护等情况。 (2)根据爆区的周边环境,采用减震爆破方法和控制炸药量,如微差爆破、缓冲爆破、预裂爆破等爆破方法。 (3)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R——爆破安全距离(m); Q——炸药量(kg); U——地震安全速度(cm/s); m——药量指数,取1/3; k、a-——与爆破地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8—1选取。

二、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 (一)爆破空气冲击波特性 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压力决定于离爆破地点的距离与药包半径的比值、炸药爆炸的比能和周围空气的压力。 对于保护爆区及周围居民区人员的安全,一般以超压作为依据,以允许超压来确定安全距离。不同超压对人体的危害情况如表8—2所示。 注:当ΔΡ为~0.4)X105/m2时,气流速度达60~80m/s,夹杂着碎石加重了对人体的危害。 各国常用动物试验结合爆炸事故中伤亡情况的分析来确定对人的允许超压。一般人员不致受伤的超压△p<×105N/m2。安全规程采用的允许超压,对作业者为0.05×105 N/m2,对居民为0.02×105N/m2。 对建筑物,其易损部分为玻璃窗和顶棚抹灰。一般建筑物窗玻璃发生轻微破坏的超压为(0.01~0.005)×105N/m2;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被掀掉,顶棚部分破坏的超压为(1.15—0.3)×105N/m2;砖木结构完全破坏的超压大于2.0×105NN/m2。安全规程规定建筑物的超压取0.01×105N/m2。 空气冲击波沿地下井巷传播时,比沿地面半无穷空间的传播衰减要慢,故要求的安全距离也更大,如表8—3所示。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标准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22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正确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规范爆破施工和管理工作,确保爆破施工安全,依据国家标准并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的爆破施工范围包括:路基土石方爆破(浅眼、深孔、药壶、裸露药包爆破等)、桥涵基坑开挖爆破等一般岩土爆破。大爆破、硐室爆破、拆除爆破等执行相应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既有线路基土石方爆破按《铁路行车线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铁十七局集团杭长铁路客运专线浙江段项目部二分部所属各架子队、施工班组及其所使用的劳务队。

第二章安全管理 第四条爆破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火工品购买、运输、储存、使用、发放等规章制度,建立相应机构和配置相应人员,对火工品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监督检查,防止出现任何事故。 第五条凡从事爆破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 第六条开始爆破作业前应到当地公安部门办理火工品购置、运输、使用等手续。 第七条火工品运输、库房设置和管理按《爆破安全规程》要求办理。 第三章露天爆破 第八条严禁利用胶管内的高压风直接吹散尘埃和石屑。 第九条爆破用品使用前应根据规定要求进行质量检验。每炮使用的引线长度,应根据燃烧速度决定;燃烧速度应分批分卷进行试验。引线与雷管的联接,应根据当时所需数量在加工房或指定地点进行;联结时必须使用雷管钳,严禁用牙咬。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审批人审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荣乌高速第SDHFJ-3合同段国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4月8日

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建筑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强化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积极防范和遏制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依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各类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以 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以下简称“建筑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等建筑施工活动及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是指建筑工 程施工中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本细则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般范围见附件1;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的一般范围见附件 第四条建立健全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制度。

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特点、气候和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以及所承担的施工范围,在开工前识别并编制包括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等在内的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清单名录和安全管理措施。清单名录中应当包括重大危险源的名称、出现的施工阶段、潜在的危险因素、防控措施以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清单名录应经责任人签字。 第五条因施工图设计变更或施工条件发生变动的,应 将变更或变动后增加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及时补充和完善,并经企业审查和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报送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 第六条应当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 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第七条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应当逐 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

爆破安全距离

5 爆破安全距离 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 5.1 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 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 重要工业厂房0.4cm/s;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 水工隧洞10cm/s; 交通隧洞15cm/s; 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 /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 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

矿山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 (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2)保证堵塞质量,特别是第一排炮孔,如果掌子面出现较大后冲,必须保证足够的堵塞长度。对水孔要防止上部药包在泥浆中浮起。 (3)考虑地质异常,采取措施。例如,断层、张开裂隙处要间隔堵塞,溶洞及大裂隙处要避免过量装药。 (4)在设计中要考虑避免形成波束。 (5)在地下矿山巷道,可利用障碍、阻波墙、扩大室等结构来减轻巷道空气冲击波。 3.个别碎石飞散的安全距离 露天爆破时,有些岩石飞散很远,危及周围人员、牲畜和建(构)筑物。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1/4,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做到: (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 (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保证堵塞密实; (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向失控; (5)城市爆破应做好防护。 4.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 电力起爆的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爆区与高压线、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发射源的安全距离。 5.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 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CO、NO、NO2、N2O5、SO2、H2S、NH3等,可引起窒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须取样监测。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容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

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示范文本

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施工爆破飞石安全距离计算及防护技术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飞石安全距离计算 露天深孔爆破个别飞石的计算公式为: Rf=(40/2.54)×D 式中:D———炮孔直径,cm; Rf———为个别飞石最 小距离,m。安全保护区低于爆破点的位置,应增加距离, 反之应减少。注意:无论计算结果如何,该距离均不得小 于国家安全规程规定的最小200m安全距离。 (2)飞石安全防护技术 露天深孔爆破的飞石主要产生于孔口和前排。造成孔 口飞石有两个原因:一是堵塞不严,产生冲炮并带出孔口 松动石块;二是装药过多,堵塞长度不够,使孔口石块飞

出。造成前排飞石的原因主要是前排临空面不平,最小抵抗线差异太大,或结构面切割,甚至裂缝与炮孔贯通。对于孔口飞石,防护措施可在孔口加压砂包,就能够既消除冲炮隐患,又能限制孔口松动石块的飞出,同时又能有效降低大块率,因此,在孔口加压砂包是防止飞石操作方便、效果显著的有效办法。对前排飞石的防护,一方面可采用多排微差爆破,减少前排出现次数。 另一方面,可根据前排抵抗线和结构面变化情况,在抵抗线太薄的位置堵塞岩粉作间隔装药。如果使用铵油炸药,必须防止过量的炸药流入前排裂缝,否则必将造成大量飞石,发生重大事故。一旦发现炮孔与贯通裂缝或空洞相连,应将该段炮孔堵塞,分段装药。如果发现有过量铵油流入裂缝中,必须注水溶解,然后再回填石沫堵塞裂缝贯通段。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爆破方法、爆破参数特别是最小抵抗线的大小、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孔间或排间

(建筑安全)破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本文档仅供参考用途,所载资料皆来自整理,欢迎大家分享交流) 破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确保破土作业施工安全,根据《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1-83)、《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改扩建、检修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华胜公司,同时也适用于进入公司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以及临时性界区外动土 作业。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地面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各破土作业。 第四条破土作业施工前应办理破土作业许可证。破土作业许可证由施工单位填写,由施工主管部门、生产、 机动、安全部门审批。重大项目应由施工主管部门,组织电力、电信、生产、机动、公用事业、安全部门、破土 施工区域所属单位和地下设施的主管单位开审查会,联合进行现场地下情况交底,根据施工区域地质、水文、地 下供排水管线、埋地燃气(含液化气)管道、埋地电缆、埋地电信、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地质和地震部门设置 的长期观测孔、不明物、砂巷等情况向施工单位提出具体要求。 第五条施工单位根据工作任务、交底情况及施工要求,制订施工方案,落实安全施工措施,经有关部门确 认后签后,报施工主管部门和施工区域所属单位审批。施工主管部门现场责任人和施工区域所属单位责任人要签 署意见。破土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在运行的生产装置、系统界区内最长不超过 3 天,界区外不超过一周。 第六条破土施工单位应明确作业现场安全负责人,对施工过程的安全作业全面负责。在开工装置、罐区内 施工,应设专人进行施工安全监督。 第七条破土前,施工单位应逐条落实审核单位意见及有关安全措施,并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 全技术交底后方可施工。破土作业涉及到电力、电信、地下供排水管线、生产工艺埋地管道等地下设施时,施工 单位要设安全监护人。安全监护人应逐条对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认无误后,方可通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并在 作业过程中加强检查督促,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严禁作业过程中破坏电力、电信、地下供排水管线、生产工艺 埋地管等地下设施。移动电缆和悬吊电缆时,必须停电。 第八条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必须按规定着装和佩戴劳动保护用品。 第九条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本单位有关部门,经审查同意采取有 效措施后方可进行。重大危险破土作业要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并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查批准。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 则(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标准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高速公路第*合同段的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凡从事本工程施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质量安全科具体负责施工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安全隐患及事故有权向质量安全科建议和投诉。 第四条:施工安全目标:无重大伤亡和质量事故,重伤率不超过0.3%、轻伤率不超过3%。 第五条:施工安全管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施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第二章施工安全岗位责任制 第六条:**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项

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分管工程的副经理、副总工及各科室科长、协作单位主管为组员的施工安全委员会,并设三个施工安全小组,由分管工程的副经理、副总工担任小组长。各协作单位设不少于两人的专职安全员。 第七条:组长安全岗位职责: 1、对全体官兵及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贯彻执行国家和业主、部队与监理发布的施工安全规定、规程以及施工规范。 3、正确处理安全与施工、安全与质量、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确保施工安全。 4、支持安全员的工作。每月组织一次施工安全大检查,针对主要安全问题,主持安全事故分析会,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妥善解决。 第八条:副组长安全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业主、部队与监理发布的规定、规程、安全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检查落实情况,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爆破震动公式

爆破震动安全技术爆破震动安全允许震速 序号保护对象类别 安全允许振速(cm/s) < 10 Hz 10 Hz~50 Hz 50 Hz~ 100 Hz 1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q 0.5~1.0 0.7~1.2 1.1~1.5 2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 块建筑物q 2.0~2.5 2.3~2.8 2.7~3.0 3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q 3.0~4.0 3.5~4.5 4.2~5.0 4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b0.1~0.3 0.2~0.4 0.3~0.5 5 水工隧道c7~15 6 矿山巷道x10~20 7 交通隧道c15~30 8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 室设备c0.5 9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d: 龄期:初凝~3d 龄期:3d ~ 7d 龄期:7d ~ 28d 2.0 ~ 3.0 3.0~7.0 7.0~12 注1:表列频率为主振频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对应波的频率。注2:频率范围可根据类似工程或现场实测波形选取。选取频率 时亦可参考下列数据:酮室爆破<20 Hz;深孔爆破10 H ~ 60 Hz;浅孔爆破40Hz~100 Hz 。 a 选取建筑物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重要性、建筑质量、新旧程度、自振频率、地基条件等因素。 b 省级以上(含省级)重点保护古建筑与古迹的安全允许振速,应经专家论证选取,并报相应文物管理部门批准。 c 选取隧道、巷道安全允许振速时,应综合考虑构筑物的重要性、围岩状况、断面大小、深埋大小、爆源方向、地震振动频率等因素。 d 非挡水新浇大体积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可按本表给出的上

限值选取。 爆破振动强度计算 (1)V=K ·(Q 1/3/R)α 式中Q :一次起爆最大药量;kg V —控制的震动速度,cm/s K-爆破介质为普坚石,但保护的民房与爆破地岩石之间的有些软岩与土 层相隔, R-装药中心至保护目标的距离 m 在不同距离上的的地面质点震动速度计算如表: 爆破震动速度表 爆 破振动安全允 许距 离 式 中:K R ——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单位为米(M); Q ——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单位 为千克(kg); V —— 保护对象所在地质点振动安全允许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 (cm/s); K 、α —— 与爆破点至计算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 衰减指数, 爆 区 不 同 岩 性 的 K ,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 1.8 R(m) 30 50 100 200 300 V(cm/s) 1.76 0.70 0.20 0.06 0.03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76471

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Blasting safety distance calculation. 爆破中产生对人、设备、建筑物的主要危险有: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水中爆破冲击波、飞石、殉爆、有毒气体(炮烟)、噪音等,因此,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为了防止杂散电流、静电、射频电引起雷管、炸药的早爆事故,亦应做好安全工作。 1、爆破震动安全距离计算 选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确定公式:R=α/1'3)/(V KK Q ?。 R —爆破震动安全距离 Q —一次所允许起爆的最大装药量或毫秒延期起爆时的单段最大装药量 K 、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见表1-1 K '—修正系数(在拆除爆破中引入此系数),K '=0.25~1,近爆源且临空面少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V —周围房屋安全允许震动速度,见表1-2 表1-1爆区不同岩性的K 、a 值 岩性 K a 坚硬岩石 50~150 1.3~1.5 中硬岩石 150~250 1.5~1.8 软岩石 250~350 1.8~2 表1-2爆破地震安全速度(V )值 建筑(构)物 V (cm/s ) 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砖块建筑物 2~3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 5

水工隧道 10 交通隧道 15 矿山巷道 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2、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计算 R K Q =,m 式中:R —爆破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m ; Q —装药量,kg ; K —与装药条件和爆破程度有关的系数。如表2-1。 表2-1系数(K )值 破坏程度 安全级别 裸露药包 全埋药包 完全无损 1 50~150 10~50 偶然破坏玻璃 2 10~50 5~10 玻璃全破坏、门窗局部破坏 3 5~10 2~5 隔墙、门、窗、板棚破坏 4 2~ 5 1~2 砖石结构破坏 5 1.5~2 1.5~1 全部破坏 6 1.5 __ 注:炸药库的设置,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和人员安全距离,也按此式计算。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装药量不得大于20kg ,并应按下式确定爆破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325R Q =,m 式中:R —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安全距离,m Q —一次爆破的装药量,kg 。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编号:SM-ZD-50694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办法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爆破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保证项目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爆破施工期间无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爆破规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质安防范要求》、《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做好爆破施工的全面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爆破工程作业人员的职责 根据爆破作业人员在爆破工作的作用和职责范围, (GB6722-2003)对爆破作业人员分类如下:爆破工作领导人,爆破工程技术人员、爆破作业班组长、安全员、爆破员、工程部现场办技术员、爆破器材保管员和押运员。爆破作业人员应参加培训考试,并经有关部门办法相应类别和作业范围、级别的安全作业证,持证上岗。 (一)爆破工作领导人的责任

房地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示范文本

房地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房地产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示范 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2 工程安全管理人员配置要求 2.1 总包单位应有2人以上(含2人)专职安全员, 至少一人具有安全员上岗证书,并有项目经理部必须有完 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总包单位负责本标段的安全管理、监 督、协调工作,同时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负监管、 协调、领导责任。 2.2 分包单位含甲方直接分包单位,施工人数多于20人 应设置1名有安全员岗位证书的专职安全员,少于20人 (含20人)应设置1名兼职安全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管 理工作,协调与各配合单位的安全事宜。 2.3.监理单位应至少有2

名专职安全员。负责整个项目的安全监督、管理,协调各施工方的安全工作。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规模、施工难易程度,不同的施工阶段要求监理单位增加相应的专职安全员数量。 2.4.总包应将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纳入总包安全管理体系。 3 与工程安全相关的标准、规程和规范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96 《建筑卷扬机安全规程》GB13329-9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爆破飞石控制与防护

田湾核电站扩建工程 爆破飞石控制与防护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0年9月29日

一、施工环境 田湾核电站建设规模为8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目前1-2号机组已经运行,正在进行的爆破施工主要有○15、6号机组土石方工程、○25、6号机组常规岛负挖工程、○3PX泵房负挖工程、○4BOP 管沟开挖工程。随着5、6号机组核岛土建施工的陆续开始,爆破周边环境相应的越来越复杂,爆破飞石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爆破区域与周边环境位置见图1所示。 二、爆破飞石表现形式 爆破飞石主要有抛射和抛掷两种形式。抛射飞石与被保护介质结构中存在的弱面及爆生裂缝有关,由于炸药在岩体中爆破产生的高压、高速气体遇到裂隙、断层、节理、岩缝等软弱面时产生突然卸载,爆生气体携带由于爆轰波遇弱面反射产生层裂效应而破碎的岩块及弱面中本身就存在的岩块高速地抛射而形成;而抛掷飞石则主要与抵抗不足或装药过量而产生的爆炸剩余能量有关。抛射飞石的

速度往往比较高,抛射距离也较远,影响范围大,对爆破安全的影响也较大。三、爆破飞石产生的一般原因概述 过多的爆破飞石与爆破设计的不合理或爆破施工的误差有关系,从本质上讲,爆破飞石是由于爆炸应力波、爆生气体的作用或两者的联合作用而产生的。爆破飞石产生的一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药孔口填塞质量不好。炮孔堵塞长度过小或堵塞质量不好时,高温高压的爆炸气体中夹有大量石块冲出炮孔,形成冲炮,产生飞石。 2、装药量过大,爆破载荷过大。 3、局部抵抗线太小,也会沿着该方向产生飞石。 4、岩体不均匀,遇到断层、软弱夹层等弱面时,爆轰气体集中从软弱面冲出,产生飞石。 5、爆破剩余能量产生飞石。爆破时,炸药爆炸的能量除了将指定的介质破碎外,还有剩余的能量作用于某些碎块上,使其获得较大的动能而飞向远方。 6、爆破时,鼓包运动过程中获得较大初速度的一些“物质”也会形成飞石。 7、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时,后排孔爆破时产生的石块对前排孔爆破产生的石块的二次碰撞作用,也会增加前排孔飞石的飞散距离。 8、其它一些偶然因素也会产生飞石。 四、爆破飞石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 影响爆破飞石的因素及相应的预防对策主要有以下一些。 1、装药量。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很显然装药量越大,爆破飞石就越多,飞石飞行距离就越远。但是如果装药量不够,则达不到爆破效果。因此,一定要根据爆破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装药量。 2、地形。在比较平坦的地区,由于场地宽广,临空面少,飞石会向四周飞散;而在山区和倾斜坡面的地方,飞石最容易朝最小抵抗线的方向飞散。因此在露天深孔爆破时,一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最小抵抗线。 3、爆破介质。爆破介质对爆破飞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介质的容重,当爆破介质为泥岩、强风化岩等容重较小的介质时,爆炸能量容易被介质吸收,能量损耗大,此时可以用于克服惯性运动的炸药能量就较少,因此出现的飞石少,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6 页

爆破安全距离及安全措施 爆破材料仓库的安全距 离 表一项 目单位炸药库容量(t)0.250.52.08.016.0距有炸药性的工厂距民房、工厂集镇、火车站距铁路线距公路干线 MMMM20020050402502501006030030015080400400200100500450250120雷管仓库到炸药仓库的安全距离 表二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m)仓库内雷管数量(个)到炸药库距离 (m)1000500010000150002000030000500002.04.56.07.58.510.013.575 00010000015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16.519.024.027.033.038 .043.0 运输工具相距最小距离表 表三运输方法单位汽车马车驮运人力在平坦道路上上、下山坡时M M50 30020 10010 505 6 爆破作业的安全距离1.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个别飞石的飞散距离与地形、地质药包参数及气象条件有关,可按以下公式计算:R=20Kn2W 式中R—飞石安全距离(m);K—与岩石性质、地形、地质气象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0—1.5;对着抛掷方向取大值,背着抛掷方向取小值;n—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炸作用指数;W—最大一个药包的最小抵抗线(m)。为保证绝对安全,一般按上式计算结果再乘以系数3—4;当遇大风天气,顺风方向的飞散距离还应增大25%--50%,同时参照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表四所列数值。爆破飞石的最小安全距 第 2 页共 6 页

爆破作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爆破作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共3篇) 爆破作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安全工作方针,强化安全管理,增强各级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 操作技能,杜绝“三违”现象,防治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各环节本质安全,特制订本爆破施工安全操作实施细则。 一、适应范围 i.i本操作实施细则是公司各部门及各项目单位各级人员在安全 技术、安全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行为标准要求。 二、一般规定 2.1各级人员按自身工作岗位职责认真执行本操作规程。 2.2上班前仔细检查各类钻孔设备和机具,确保设备正常方能使 用。 2.3对接触爆破器材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关闭通讯工具;在有爆破器材的地点,5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并设置警戒。 2.4搬运、使用爆破器材必须轻拿轻放。 2.5装药前对作业场地和爆破器材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并对炮孔进行检查。 2.6装药发生卡塞时,未装入起爆器材时可用非金属炮杆处理,装入起爆器材后,不应用任何工具冲击、挤压;不应拔出或硬拉起爆器材的脚线。

2.7装药完成后必须对炮孔采用专用堵塞材料进行堵塞,塞 并保证堵的长度和质量,堵塞时必须确保不损坏起爆脚线。 2.8爆破警戒范围由技术人员指定,爆破警戒信号发出后,各指定 的警戒人员按指挥开始驱散爆区内人员和设备,并进入爆破警戒岗哨位置。 2.9爆破警戒区内具备爆破条件后,爆破起爆信号发出,起爆员起爆;爆破后由起爆员迅速进行爆破后现场检查,确认无不安全因素后发出示意信号,由信号员发出解除爆破警戒信号。 2.10出现盲炮时,应由技术人员定出警戒范围,并在边界设置警戒,派有经验的爆破员进行处理。 2.11盲炮处理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网路,针对盲炮特点做出处理措施;处理完后应仔细检查爆堆,收集残余爆破器材,并记录。 三、爆破施工作业 3.1施工前准备 (1)制定本工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与施工现场管理的管理制度。(2)施工现场负责人根据现场作业需要召开班前工作会,进行施工人员安排和安全技术交底。 (3)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和相应的劳保用 品,不准穿化纤衣服,不准穿带钉鞋、高跟鞋。 (4)根据施工部位岩石性质做好施工设备和所需物资的领用和调配。 (5)设备、工用具的使用前调试和检查以及动力线路的敷设和检 查,对施工设备加强油位是否正常、防护设施是否到位的检查,确保设

露天矿飞石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露天矿飞石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正式版

露天矿飞石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露天矿爆破事故主要有爆破飞石、早爆、迟爆、拒爆。而在露天开采中,30%以上的爆破伤人事故是由于爆破飞石所造成的。飞石是露天采矿场的爆破的重要危害之一。如何控制露天矿山飞石,保证人员安全呢? 1.飞石事故产生原因 露天采矿场的爆破过程中,炸药在岩土中爆炸后,产生巨大的能量,其中部分能量用于岩土的破碎,其余的能量将产生热、振动、声音和飞石。大量事实表明,爆破飞石的产生,主要是炸药爆炸使岩土

破碎后过多的余能在炮孔孔口,最小抵抗线方向的效应。因此,在露天矿的台阶深孔根底处理、大的二次破碎,以及刷坡等爆破作业中,能否提高炸药能量对岩土破碎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岩土的抛掷,从而少产生或不产生飞石。此外,爆破飞石产生后,飞石抛掷距离的大小,则是能否造成飞石危害的关键。但是,影响飞石抛掷距离的因素很多,主要的有:爆破作用指数n值越大,飞得越远;爆破参数越不合理,飞得越远;堵塞质量越差,飞得越远;顺风时风速越大,飞得越远;主体抛掷方向的飞石,比其它方向飞得远。根据上述分析,为了达到控制飞石的目的,我们查阅了有关资料,深入现场,结合实

工程爆破安全管理规定

工程爆破安全管理规定 公司:编制日期: 工程爆破安全管理规定 爆破作业须严格遵守《工程爆破安全管理规定》,具体如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工程爆破作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国务院《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结合大西沟水库工程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爆破工程作业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爆破方案实施,爆破作业操作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 第三条工程爆破安全管理实行“谁施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参与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爆炸作业安全管理 第五条爆破作业人员应是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资质合格证 件的人员,禁止无爆破作业资质的人员实施爆破作业。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配置满足工程安全管理需要的爆破安全人员。第七条爆破人员必须熟悉爆炸物品的名称、性能、特点、形状、操作规定和安全存放、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八条爆破员不准穿化纤服装进入操作现场。 第九条爆破作业区内不允许任何人吸烟、使用明火及接打电话。雷管与炸药进入施工现场应分开堆放,专人看管,第十条. 远离热源,禁止在强日光下长时间曝晒。 第十一条失效、变质的爆破器材一律不得使用和随便丢弃,必 须如数上缴仓库,然后由仓库管理人员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私拿、私用、私藏、赠送、转让、转借爆破器材,严禁使用爆破器材炸鱼、炸兽。 第十三条爆破员应在施工现场认真填写《爆炸物品现场使用日 报单》,施工单位应妥善保存《爆炸物品现场使用日报单》备查。第十四条爆破作业单位应建有安全可靠的避炮棚(洞)。 第十五条严禁边钻孔、边装药、边连接起爆网络线等违规平行 作业行为。 第十六条装填的炮孔数量应以一次爆破作业量为限,已装药的 炮孔必须当班爆破。

拆除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第18卷 第3期西安矿业学院学报Vo l.18N o.3 1998年9月 JO U RN A L OF XI’A N M IN IN G IN ST I T U T E Sept.1998 拆除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与防护措施 邵必林 惠鸿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710055;第一作者,男,32岁,讲师) 摘 要 分析了城市拆除爆破中飞石的种类、表现形式以及产生原因,进而提出了较有效的防护措施,这对保证拆除爆破安全,减小爆破公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拆除爆破 爆破飞石 控制与防护 中图分类号 T D235.33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城市、工厂和建筑物被战争破坏,随着战后各国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大量工业设施及民用建筑需要重建或改建,由此,扩大了爆破技术的应用范围,使危险性很大的爆破技术从荒郊旷野进入了闹市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应用,控制爆破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我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曾使用控制爆破技术实施拆除工程。建国后,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控制爆破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如50a代宝成铁路线上的观音山和青石崖火车站的修建;武汉长江大桥龟山和蛇山的路堑开挖等。再如1973年旧北京饭店的2000m2钢筋混凝土地下室拆除;1976年工程兵学院拆除天安门广场两侧总面积为1.2万m2的3座大楼等。都相继采用了控制爆破技术。跨入80a代和90a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中大量的工业废弃建筑物、民用建筑急待改造,扩建或重建。控制爆破技术因此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和空前的发展。各地爆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已有数百家专业爆破技术公司。实践证明,由于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时间。对于拆除建筑群内的建筑物是一种非常有效、快速的方法,具有极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控制爆破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即伴随控制爆破而来的地震波、冲击波、噪音及爆破飞石的四大爆破公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长期的实践证明,由于城市拆除爆破的爆破规模较小,爆破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爆破飞石所引起的。据统计美国1982~1985年露天爆破事故中飞石事故占59.1%;日本在1979年发生的爆破事故中,飞石事故高达61%,而仅在1988年飞石事故就约占整个爆破事故的73%[4]。因此,分析爆破飞石产生的原因,更好的控制爆破飞石,对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爆破飞石的表现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2.1 爆破飞石的表现形式 收稿日期 1998-04-20

爆破物品现场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爆破物品现场管理规定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877-91 爆破物品现场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总则: 一、根据《安全生产法》《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爆破规程》等有关规定,为加强爆破施工现场的爆破物品的安全管理,防止爆破物品的丢失、被盗、预防发生爆破安全事件,特制定本制度。 二、爆破作业项目必须有持证合格的爆破人员实施。在爆破施工现场除其按设计施工外,还应落实现场领取、运输、存放、消耗、退库等环节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发现问题及时的处理和制止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三、爆破施工项目均应取得爆破评估企业为该项目出具的评估意见。 四、爆破作业单位要落实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经常检查现场的爆破安全管理。

2.经常检查爆破物品的使用和流向登记记录。 3.开展爆破作业人员的从业安全、法律、和技术培训。 安全防范 一、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作业施工单位和施工班组应落实下列安全防范措施: 1. 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爆破作业面的数量。 2. 配备爆破器材作业保管箱。 3. 对现场爆破和管理人员进行爆破作业安全的培训。 4. 设立爆破作业警戒区域。 5. 设置主要通道路障。 6. 爆破工作人员必须穿棉质工作服。 二、爆破物品临时存放点应设置在爆破区域内,具有防晒、防盗、防雨等简单功能,实行双人双锁制。 三、进入爆破区域,爆破人员不得随意离开爆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