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的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基于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时代发展和各国实际相结合,基于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怎样看待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归根到底有个学风问题。

早在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就说过: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强调指出:“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邓小平历来也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始终坚持毛泽东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和大力倡导的我们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我们要自觉地继承和发扬。现在我们党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提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发扬这个优良传统。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那是完全错误的,那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同时一定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深化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邓小平说过: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而要结合实践经验和时代发展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必须鼓励探索、鼓励创造,从而就必定要说出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邓小平就称赞说:是写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没有前几年的实践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异端”。我们用自己的实践回答了新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是说四个坚持吗?这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否则是“四人帮”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新话”,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新话”。这个新话,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经过反复考虑提出来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决定,进一步讲了许多新话。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新话是正确的。如果把讲这样的新话,都看做“异端”,看做“离经叛道”,我们还怎么前进呢?恰恰相反,只有根据实践经验和时代发展,形成有科学根据的新观念新理论,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所以,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在当代中国,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一、内涵要旨:究竟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上,学界并未形成一种不易之论,而是充满学术歧见。而这一问题的解答与澄清无疑是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据乃至实现路径的前提与关键。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要旨的争论与分歧而言,举其要旨,集中在下述几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还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持“创新”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在中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不变的正确原则基础上的新的理论和事业的创造,是给马克思主义的总宝库放进一些新的贡献。”因为“化”就是“变化”、“更新”与“创造”。持“背离”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提法是错误的,如王明认为,“这样提出问题,本身就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现在只能是,将来也永远只能是国际主义的学说。”

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该“具体化”、“大众化”,还是应该“抽象化”、“形上化”。持“具体化”、“大众化”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亚洲形式”,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代之于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持“抽象化”、“形上化”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改变马克思主义的形式,使之成为新的、形上的而非通俗的东西,如叶青认为,化是带有改作和创造性质的,理解、精通、继承、宣传、应用、发挥都不是化,当然不是中国化了。即是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非“理论现实化”,而是“学术形上化”。

其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化”,还是“两化”。持“一化”论者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特性,穿上本民族的服装,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辩证对接。持“两化”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自身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以及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性与中国气派,同时还应包括另外一个维度上的“化”,那就是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中国的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为新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其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儒学化”,还是“断裂化”。持“儒学化”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向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复归”,是“被儒学思想方法的同化”,并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来只是儒学传统思想改头换面的延续。持“断裂化”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取代”,以致造成中国文化的断裂。比如斯图尔特·施拉姆(Stuart R.Schram)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便是用马克思主义对整个中国文化进行现代化以及对传统观念进行攻击。

需要指出的是,因囿于解释者自身的“意旨”与“前见”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复杂性,出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上的多元界说与解读也就在所难免,而内涵要旨的不同理解往往会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致思路向与过程结果上的分殊和差别。因此,面对这一争执不休的态势,我们迫切需要呈扬一种“共识”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旨与应有之义加以基本体认与深度透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与通俗化。作为世界性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基于历史发展大势而呈扬的“总的指导原理”,因此,它需要“在…化?的系列中存在并发展着自身”,同时,只有将其具体化、将其穿上本民族的服装,才能变“理论理性”为“实践理性”,变“观念智慧”为“行动力量”,才能不断在种种“化”的实践中将其世界性的范导功能加以呈露与凸显。

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秉承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改造世界”的本真精神,

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喜闻乐见的风格形式来阐扬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与原理,使之成为中国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与建设的思想武器。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通俗化并不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线性的“对接”与简单的“比附”,而是使得彼此能够辩证互动、互通有无与耦合再造。惟如此,我们才能走出“本本主义”与“经验主义”、“儒学化”与“断裂化”等各据一隅、各执一端的偏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的当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是中国实际并非始终如一,其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规定性。同时,中国实际也并非仅指与全球背景、时代主题全然无关的狭隘的中国内部实际(即国情因素),还应包括外部实际(即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因此,仅仅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显然不够,还应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融入“当代化”的元素。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一个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当代化过程。其与时俱进的当代化就是既要直面与反思中国现实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时代条件,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放置于全球背景下,又要结合当代的时代主题、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发展态势以及人类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带着我们今天最新的方法和语境在一个开放的视域中面对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当代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涵涉了这样一个双向的辩证过程,一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说马克思主义“化”中国,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业已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社会面貌与制度构架,以及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与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一方面中国人因囿于自身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积淀、生活习惯与经验习俗,势必会以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来解释、运用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自身对“马克思主义”会产生能动作用,即马克思主义在一开始与中国实际、中国文化遭遇、碰撞、交锋时,就会受到中国实际与中国文化之“化”,也只有接受中国之“化”,才能获得“中国形式”与“中国内容”。就此而言,中国人有权利也应该把中国自身的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上升为科学的理论,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体之两面,只有把二者有机结合、辩证统一起来,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旨。

二、基本理据: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够中国化

毋庸讳言,任何一种理论、学说能够在一个民族中广泛传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与发展壮大,无疑都有其深刻的现实与文化等层面的原因。基督教罗马化如此,佛教中国化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例外。其基本理据,撮其枢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可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自身所给出的种种“被化”的根本性条件,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世界性、当代性、实践性等“理论特质”。没有如是的理论特质,谈论马克思主义任何形式的民族化、具体化都是不可思议的。

从基本内容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正确揭示与把握了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阐扬与开显了不断业已被现代科学证明为正确完备的并且能够契合人类思维本性、彰显人类思维规律、代表人类思维现代取向的方法论,因而具有无可争议的科学性。就此而言,其科学性也就决定了它能够适用于一切国家与民族、能够放诸四海而皆准,能够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相反,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具科学性,那么,世界上那么多民族都不期而遇、不约而同地将一种不具科学性的东西民族化、视一种不科学的东西为自身的精神家园就显得十足荒谬了。从时代特征看,地理大发现与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辟,使得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业已成为一种既定的客观事实。在“历

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宏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因而也就不再仅仅是隶属于特定的民族的地域性理论,转而成为一种能够越出民族与时空界限的世界性学说了。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具世界性,而仅具文化上的个体性,只是一种离开世界文明大道而自我封闭的“单子”,那么,马克思主义不仅会因为其自身系统的封闭性、难与其他系统进行能量、信息“互通有无”而最终走向正反馈,而且会因为其自身的封闭性、无法与其他民族文化样态“对话通约”而缺乏持久的生命力,这显然又与马克思主义能够跨越国界“大放异彩”、能够与其他民族文化样态“交往互惠”的基本事实大相径庭。

从时间跨度看,马克思主义虽隶属近代,但却并不与传统西方思想构成一种“批判者与被批判者”的关系,也并不与当代西方诸多思潮构成一种“对峙与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蕴涵当代价值、从属现代性(当代性)范畴的学说。这是因为,尽管一百余年以来,马克思所揭示的时代现象与内容和现时代存在很多差异,但从宏观上讲,时代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正所谓“当今时代还是马克思当年提出问题的时代,比如说世界历史时代、劳动与资本对抗的问题、人的异化和人的解放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换言之,不仅世界历史背景不存殊异,时代矛盾和时代任务亦并无二致,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资源异常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失去其自身的当代性,这也就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当代诸多国家、许多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实现自身现代化的一种思想借镜与理论旗帜。

从致思取向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性指向,它不仅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与“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现状”为自身的理论旨趣,同时也以“实践”为人类精神运思的奠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如是“经世致用”的实践性,正由于马克思主义能够倾听实践的呼声、彰显实践的诉求、反映实践的特性、践履实践的要求、视实践为人类一切理解与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它才会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与普遍认同,才会被诸多处在艰难困苦与被压迫状态下的民族视为寻求自身解放、谋求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与精神力量。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可能离不开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需要所构成的“现实基础”。我们知道,作为世界性学说的马克思主义虽然具有普遍必然有效性,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马克思主义何时、因何与如何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凸显实效与发挥作用,无疑又取决于它满足该民族、该国家在实践与理论上需要的程度。因此,任何理论与学说都必须在社会实践与社会需要面前接受审查和检验,否则,它就很难成为人们的理论诉求与思想武器。

19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强势入侵致使近代中国社会封闭样态的基本解体、天朝上国迷梦的彻底破碎与社会精神支柱的基本瓦解,面对民族危亡、精神缺失与价值空场这一激烈的社会变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苦苦寻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革命真理与理论武器。无数志士仁人的苦苦寻求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但又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什么主义都找过了,都不能解决问题。直到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一经找到并加以运用,中国的面貌就起了变化了。

而马克思主义较之于西方形形色色的其他“主义”(诸如“进化论”、“天赋人权论”、资产阶级“共和制”等等)之所以具有更大的力量、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因为一方面十月革命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先进的中国人,并使得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诉诸马克思主义,才能及时重建一种时代精神,“才能救济中国的危急及不独立”,“才可以和世界革命合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虽源于西方,但却与以个体取向的价值观为精神内涵的西方文化判然有别的新的文化样态,并且这种文化样态能以其巨大的理论穿透力渗透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处,因而既能够更为有效地契合当时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它的认知障碍。

因此,如果不是激烈的社会变迁、巨大的精神缺失、空前的价值嬗变以及由此产生的理

论需求,如果不是马克思主义富有强烈的批判性、革命性与实践性指向,如果不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一种文本上的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以致对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与巨大的感召,国人大概很难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与心理上的彻底认同。“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可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诸多方面的相通相融这一“文化条件”。因为任何一种外来的文化要成功实现其本土化,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二者必须要有耦合生长点、契合融通性。

众所周知,文化虽具有其自身的个体意义,但却不是自我封闭的单子,否则最终会僵死在自身的封闭视域中。因而,任何文化都具有某种公度性、可通约性,即任何文化都是对话沟通、交流融合的结果,诸如西方文化即是两希文话(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对话合流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可以“对话、通约”的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处于世界文明大道之中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整个人类文明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其庞大的体系也吸取、容纳有人类文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而中国文化又向来不乏强大的韧性与张力,不乏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与精神气度,故而中国文化不仅能在表层上接纳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文化样态,更能在深层中找到二者得以“双向互动”、“视域交融”与“耦合再造”的根基与支点。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基本差异并不遮蔽二者在“价值取向”与“社会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契合融通性。

从价值取向看,中国传统文化以群体取向的价值观为其基本要义,突出“集体本位”与“社会人生”,强调个体对群体价值的认同;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本质是一种“类存在物”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阶级属性和集体主义,因而二者在对人的本质的看法上、在强调个体对社会共同体的归属上以及突出人的主体价值和主体作用上可以相合相通。

从社会理想追求看,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爱无差等”的“天下大同观”与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的“共产主义”在实现每一个体的全面自由与高度幸福的旨趣上无疑具有趋同性,这说明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与终极关怀。没有二者价值取向、哲学理路、社会理想的相通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可能便是不可设想的,因为惟有文化上的相融相通,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方便、最快捷的思想桥梁”,才是其得以可能的“内在机理”与“文化依凭”。

三、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如何才能中国化

“可能”并不意味着“现实”,“何以可能”也并不等同于“如何可能”。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从可能态走向现实态必须有其自身的实现路径。对于马克思主义如何可能所依凭的实现路径,笔者以为,至少应有这样三个基本维度:

(1)以“实践诠释、文化解读”为表征的“结合”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问题,从根本上说,首先有赖于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只有在“结合”中,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中国化。此处的“结合”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前者属于“实践诠释”的层面,后者属于“文化解读”的层面。

就实践诠释而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则有赖于这样几个要件:其一,不能狭隘地看待“中国实际”。如前所述,我们不应把“中国实际”仅限于中国内部实际与单纯考虑中国国情因素,还应聚焦与关注外部实际,即全球化的国际背景。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加以实现的,而是在一个不断开放、动态变化的境

遇中成熟与发展起来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近现代全球化这一宏大叙事的世界图景中不断丰富与壮大起来的。因此,惟有把中国实际放诸于全球背景下,结合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与把握中国实际的本质,高屋建瓴地认识与驾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基本规律。

其二,要使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理解”与“应用实践”相关联,并强调实践诠释的优越性。即始终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民主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相结合,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解释理解放诸于中国具体实际中并经由实践来检验。所谓“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所谓“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就文化解读而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有机结合,以下几个要件不可或缺:其一,不能狭隘地看待中国文化。显然,中国文化并不单纯涉指儒家文化,儒释道都是其有机的构成部分,因此,持马克思主义只应与儒学相结合的论断就显得异常偏颇。同时,中国文化无疑又是世界文化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超越狭隘的文化认知,把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整体的思想世界中,惟如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获得一种人类意识与?世界眼光。此外,中国文化除精英文化这一向度外,还应包括中国的民间文化传统,惟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传统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之中,才能真正走向通俗化与大众化。

其二,不能狭隘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即既不能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结论的优先性,抑或只强调其方法的至上性,也不能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能的至高性,抑或只强调其政治功能的无上性,而应该既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蕴涵整体观照与探幽发微,更要注重以整体主义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耦合再造与辩证对接,从而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机制、文化认同与实现形式。

其三,要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问题上始终保持高度的理性自觉。事实上,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曾经历了一个激烈反对到重新阐扬的嬗变过程。“从新文化运动中分化出来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带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曾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对峙起来,在赞成和高扬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过激烈的批判和拒斥,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是有鉴于此,毛泽东等中国马克主义者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有机结合与水乳交融,十分注重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尺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命题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既使这样一些概念、范畴、命题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特定形式,又使之得以创造性转化并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实践品格。

(2)以“辩证互动、视域交融”为旨趣的“对话”路径。需要指出的是,“结合”不是“拼凑对接”、“机械相加”、“杂糅叠合”与“生搬硬套”,而是“辩证互动”、“宽容互让”、“动态互文”与“视域交融”,不是“惟你是崇”、“惟我是举”,而是“平等协商”、“和谐共在”。而要真正实现这一意义上的“结合”,只有诉诸于“对话”。在这个意义上说,“对话”是“结合”得以实现的一种机制。原因在于,“对话”之为“对话”,就是要以“去中心”、“去先验”、“反本本”、“反基础”的方式使得彼此“真诚沟通”、“宽容互让”与“和而不同”。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说“对话”的路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一条路径。问题的关键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应该如何展开对话?要而言之,有这样几个维度:

其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一问一答的“问题式”对话。从某种意义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一问一答的“问题式”对话从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既是一问一答的“对话”,就不能惟马克思主义是崇,抑或惟中国实际是举,倘若惟马克思主义是崇,则容易沦为“本本主义”、“独断主义”甚至“原教旨主义”;如果惟中国实际是举,

就容易遁入“经验主义”、“相对主义”甚至“惟我主义”。理性可取的方式乃是直面中国自身的问题,以问题为契机与轴心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展开对话。

正因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既未将运思的基点定格于马克思主义所给定的种种现成结论之上,也未狭隘地看待中国的实际,而是直面与聚焦中国自身独特的问题,并以中国的革命问题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展开对话,从而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创造性应用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正因为***等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实际、破除迷信、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为轴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展开对话,既不拘泥马克主义所给定的现成的结论,也不拘泥毛泽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从而能够为中国社会主义的观念与实践的更新做出了独特的思考与探索,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创造性地推向前进,以及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成功引入21世纪。

其二,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解释者视域交融的“解释学”对话。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又是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解释者之间视域融合的“解释学”对话的过程。依现代解释学之见,既是“解释学对话”,就不能囿于“作者中心”、“文本中心”、“给予中心”的客观主义,也不能囿于“读者中心”、“解释中心”、“接受中心”的主观主义,而是要悬置中心、消解基础,回归双向互动、相互倾听的平等对话,以及要携我的视域进入你的视域,使我与你的视域产生“交融”。

由于中国解释者与马克思主义文本存在“间距”,同时还受制于自身既定的、不可还原的“前见”。“间距”无法消弭,“前见”也并非全然合理,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既会有正确的、创造性的解释,以及基于正确的、创造性的解释所作出的积极的、成功的运用,抑或与之相反的解释与运用,明白“解释”本身具有二重性,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这一对话过程中,既会看到由于创造性的解释与运用马克思主义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创新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也会看到由于机械的、教条式的误读误用马克思主义而产生的诸如王明路线、文化大革命论、两个凡是论等如是让中国革命与建设遭受挫折、蒙受损失的错误理论。

其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式”对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实与学理层面的对话不可或缺,观念层面的对话也至关重要。因为一种外来的理论倘若未经过与本土思想资源在观念上的交锋、碰撞、对话与沟通,就很难得到人们思想上的认同。

与前两种对话维度一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也要超越主客二元、非此即彼的思维范式,即既不能惟马克思主义是崇,也不能惟中国传统文化是举,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视为向中国传统文化的“隐性复归”,或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视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完全取代”,而应以一种在对话中求“和”的思维方略使二者平等认同、互通有无与真诚沟通。惟有立足于“和而不同”的交往与对话,才能一方面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使得彼此都获得更为宽广的理论视域,从而真正进入一种“和而不同、互诠会通”的良性互动之中。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研究概述(一) 【正文】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提出,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两书中较为系统地展开和表述的。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的一百多年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忽视,甚至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的“盲点”和“空场”。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经济“一体化”或“全球化”的深入,特别是世界范围内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对其本民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展开,并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或唯物史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马克思考察分析人类社会、建构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同时也是他剖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和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根据。然而,由于我国理论界对这一理论研究较晚,在这一理论深入研究过程中,争论较多,总体上讲还是分歧大于共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这是造成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时代课题理论上“不太清楚”、实践上走了很多弯路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重新理解和谋划现代化方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激活了世界历史理论这个重要思想资源,使之成为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显然,世界历史理论既是我们重新理解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显现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重要方面。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创造性转换 第一,黑格尔认为世界历史是绝对精神在时间上的展开和在空间上的扩展,是精神不断获得解放和自由的过程,“世界历史……表示‘精神’的意识从它的‘自由’意识和从这种‘自由’意识产生出来的实现的发展”。①马克思则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为,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喝、穿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⑤因为它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和交往关系发展的结果,是现实生活的人们、人们的吃穿住行的现实生活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与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结果。 第二,黑格尔“世界历史”概念的外延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历史”,是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总和。尽管黑格尔基于“巨大的历史感”力图将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总体去探寻其内在联系,但他却不能“历史地”看待世界历史的形成问题。换句话说,基于“绝对精神”展现自身的唯心主义框架,他更多地关注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连续性、统一性,而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间断性和“质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则不同,它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对象性根据,而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价值及实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背景 苏东剧变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实践和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的阶层划分、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场挑战。马克思主义具不具有当代性,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然而,西方国家一些人,在东欧剧变之后,当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纷纷远离马克思主义之后,反而去重读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作辩护,进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存在主义学者萨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提出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有学者指出,“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诉求,而且更是时代本身的迫切需求,即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著名学者杨耕在《重读马克思》中说,20 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的内在价值凸显出来,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等等,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为了理解和把握现实,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而为了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又必须接触并深入现实。同时,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哲学不应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不能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成为现实的解释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却又超越了产生它的时代局限,它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契合了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实践功效。马克思主义的精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摘要: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关系时, 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看法, 大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对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总的看法, 用这样的看法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因而对人生产生了一系列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这样就形成了人生观。人生观不同, 对人生许多根本问题的态度也不同。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大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决定作用。作为整个中华名族的综合素质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仅简单涉及大学生群体自身的问题,而且必然还要进一步涉及到整个中华民族伦理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社会问题。新的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的指南,是大学生提高知识能力的锐利武器。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马克思主义 正文: (一)世界观的概述 一、世界观的释义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世界观的特点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在一般人那里往往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思想家进行自觉地概括和总结并给予理论上的论证,才能成为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有鲜明的阶级性。各种不同的世界观,归根到底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世界观是哲学的朴素形态。 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的联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姓名:曹俊艳 专业:英语1402 学号:201407010201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一个看似很深奥很难懂的话题,可是却是一个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那么近那么紧的一个理论。它是理论但绝不仅仅是理论,它的一切都基于现实,它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现实,它的结果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认识现实世界。看似空洞地它又是那么的务实,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那对于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它存在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呢?它为什么这么受到欢迎和追捧呢?讨论一个事物的意义时,首先要知道它是什么。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关于人生信仰和核心价值的社会思想和科学体系。列宁在深刻分析19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创立了帝国主义论。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和新的理论概括。在总结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基本原则。 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帮助中国的知识分子重新思考中国的命运和前途,并导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并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是艾思奇,他在1938年4月写的《哲学的现状和任务》中明确提出,“现在需要一个哲学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的运动。过去的哲学只是做了一个通俗化的运动, 把高深的哲学用通俗的词句加以解释, 这在打破从来哲学的神秘观点、使哲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步接近, 在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们也知道注意哲学思想的修养上, 是有极大意义的, 而且这也 就是中国化现实化的基础。然而在事实上, 哲学的通俗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现实化, 因此它也没有适应这激变的抗战形势的力量, 而另一方面, 因为整个并没有做 到中国化现实化, 所以也不够充分的通俗化。”这表明哲学的中国化和现实化, 既是前一段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继续, 也是抗战的需要。此后, 艾思奇还提出了马克思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原则:“第一要能控制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熟悉其表现方式;第二要消化今天的抗战实践的经验与教训。”艾思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思路是可取的。 1938 年10 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是这样说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 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 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 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 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 不仅要把它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 而且需要通过一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

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广义的马克主义精神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演讲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尤其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没有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人生立场和人生态度。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彼此联系的,相互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不断地发生深刻的变化,新的知

识思想不断涌现,各种消极腐朽的东西也影响着学生。所以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树立科学的马克主义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具有重要的影响。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在对待各种事物时缺乏理论性的指导,所以我们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与实践应用于统一,作为一名大学生从自我做起,勤于功课,精于专业,提升自我,贡献社会,做一名有用的社会人才。 2、追求高的人生目的 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你确定了怎样的人生目的就决定了走怎样的人生道路,又有怎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

的人生价值标准,而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 3、确立积极地人生态度 在人生实践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人生矛盾。如果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和处理,就可以正确的把握人生,取得成功,我们必须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每一件事,乐观积极对人生充满自信,相信生活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自强不息,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确立积极地人生态度,旨在树立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直面成长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与未来。 我们必须今早的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立下远大的理想与志向,朝理想目标,百折不挠,勇敢前进。

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仍是需要的。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是需要的。又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的时候,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概括地讲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辩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包括革命和保守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辩证否定;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曾就此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什么也阻碍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政治的批判结合起来,和这些人的明确的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因而也就是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并把批判和实际斗争看做同一件事情”。“辩证法却引起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烦恼和恐怖,因为它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有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它对每一个已经生成的形态,都是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它不会屈服在任何事物面

前,就它的本质说,它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列宁也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品质真正是马克思主义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 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因而也就帮助无产阶级尽可能迅速地、尽可能容易 地消灭任何剥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当代还需要吗?或者对当代还起作 用吗?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在理论领域仍是需要的。这是因为,马克思等在当年批判的错误理论、思潮、倾向仍然存在,有时还呈有上升、泛滥的趋势。例如,唯心主义、特别是历史唯心主义,仍在理论领域流行、在很多国家还占居主导地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仍不时地出现,并影响着、甚至左右着人们的头脑。各种迷信,包括旧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仍是需要的。我们知道,马克思生活在19世纪,在那个时候,资本主义社会已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它的迷信和新的迷信,不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端也充分暴露出来,马克思对这些弊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指出:“资本来到世间,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马克思世界历史方法论 ——认识和应对经济全球化 摘要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分析研究许多问题的重要背景和方法,又构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有着渊源关系。坚持以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为指导,注重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和审视经济全球化,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是一把“双刃剑”的客观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世界历史方法论经济全球化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思想的合理因素,运用其创造的唯物史观及剩余价值理论,深入研究近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运动及其发展趋势而创立的[1]。马克思分析和讨论许多问题都是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和高度进行的,不懂得或忽视这一点,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时势必会造成许多误解和曲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阐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是一个客观的、必然的历史过程,其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交往的不断扩大,揭示了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源、动力和本质,并且预言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结果是共产主义。今天,世界历史发展到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涌现出许多有关全球化的理论、观点,并由此产生了许多争议,这些争论的存在,已经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对此,我们认为可以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立场、方法中寻求灵感,得到启发。马克思注重对世界历史实质的研究,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深层原因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马克思坚持历史进步观,考察世界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马克思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全面认识各民族和国家在世界历史总体结构中的发展、变化、地位和作用;马克思对世界历史的研究是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对我们科学地认识今天的全球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全球化进程从一幵始就注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却又是一个社会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认识到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会与风险同在,而且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当今的全球化,在实践中把握好参与全球化的主动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应对策略。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分析方法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是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的“世界精神”发展的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就广义而言,特指人类整体的历史发展,即把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作为人类历史整体的一部分加以思考;就狭义而言是指人类历史从狭隘的、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统一的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整体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说,世界历史思想就事实层面来看,其含义在于指出了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除了本国的历史以外还存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关系。马克思分析了中世纪以来生产力、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指出其发展结果是打破各民族和国家的闭关自守状态,世界开始了相互依存和影响的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下功夫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之一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3·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违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3)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从根本说上,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与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与对于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 现实意义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对于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当代大学生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所.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史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

本原理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嘴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时间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达。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其次,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无产阶级不可谋取私利,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性哲学理论,指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和道路。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展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学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案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历史教 案 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节课时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主要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巴黎公社”三部分。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两大历史事件展开。本课作为世界近代政治史中的一条支线,是对教材第三单元的呼应,也就是世界政治史近代部分不仅包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还应该有工人运动的发展等内容。同时本课的内容也是为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内容作铺垫,完整讲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难点:如何理解掌握《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三、学情分析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极为陌生和困难的。设置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也是很难透彻理解的。高一的学生在初中教材中也不可能有过多的学习与理解,仅仅是知道这个名词,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引导,调动他们的学习思维,才能把深奥的理论讲好、让学生掌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从《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共产党宣言》又称《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同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而《共产党宣言》不只是代表了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同盟的一个呼唤和指导,同时也表现出了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内涵与思想方向。通过探讨研究《共产党宣言》也可以从这之中剥离出马克思本人关于自有的看法与观点。 何为自由?哲学上的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任性不是自由,无知不能获得自由,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和动物本身一样是不自由的,因为当时的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规律几乎没有什么了解或是了解甚微,同时也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只有当对于自由,对于这个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人才可能获得自由。而当人对于自由与世界的认知慢慢建立起来之后,人也就产生了对于自由的看法,也就是自由观。 早在古希借罗马奴隶制度下,人们便对自由这一概念就进行了广泛的探讨,那时人们对自内的理解主要是指人身自由,即从人身奴役下解脱出来。同时也包括,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自由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人们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利的角度对自由问题所作的探究。与此同时,一些哲学家还从因果决定论出发,认为人的自由就是服从决定一切命运的力量。唯物主义者把这种决定力量看作是自然界本身及其规律。而到了近代,哲学家们进一步的对自由的本质作出了相应的阐释,把人看做是理性的动物,更加的突出了人的理性自由。特别是黑格尔所提出“内在的必然性即是自由”更是深入的碰触到了自由意义的核心。他提出“自由以必然为前提,包含必然性在自身中。”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只有正确地认识了必然才有真正的自由。而这个观点也非常的受马克思和恩格斯两大哲学巨头的赞同。历史长河之中无数的对于自由问题所阐述的观点,虽然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这些缤纷的观点也就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形成的养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产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在《共产党宣言》之中,对于资本主义自由观的批判也就占了相当重要的部分。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而资产阶级却把消灭这种关系说成是消灭个性和自由!说对了。的确,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在现今的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范围内,所谓自由就是自由贸易,自由买卖。”(《共产党宣言》第二章) 在资本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社会中,自由的概述可以用贸易或买卖来形容,在这种资本、金钱至上的社会理念当中,人是不被重视的一方,这之中的“人”自然也就获得不了真实的自由,因为这样的社会当中人会被金钱、资本所限制,而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于资本主义自由观的辩证批判在于它确实的承认了资本主义自由观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解放人是有不小的成效的。特别是它成功的剔除了,宗教和政治上的剥削对于人实现自由的实践上的制约。就如《共产党宣言》之中所说:“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学院:刑事侦查学院 专业:刑事科学技术年级:2011级 姓名:方宁馨学号:2011052202

摘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如潮水般涌人的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一些大学生的理想变得模糊。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只有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当代大学生,现实意义 毛主席曾经说过:“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 目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轻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没有必要,以后也用不上,只要考试能过就行了。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同学们甚至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用处。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这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们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工人阶级。”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所。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史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证实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马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