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鲜度的快速检验法

水产品鲜度的快速检验法
水产品鲜度的快速检验法

水产品鲜度的快速检验法

(1)pH值的测定

操作:与肉品新鲜度检验中的pH值相同。

识别:新鲜鱼——pH值为6.5~6.8。

次鲜鱼——pH值为6.9~7.0。

变质鱼——pH值为7.1以上。

(2)硫化氢的测定操作:称取检样鱼肉20克,装入小广口瓶内,加入10%硫酸液40毫升,职大于瓶口的方形或圆形滤纸一张,在滤纸块中央滴10%醋酸铅碱性液1~2滴,然后将有液滴的一面向下整在瓶口上并用橡皮圈扎好。15分钟后取下滤纸块,观察其颜色有无变化。

识别:

新鲜鱼——滴乙酸铅碱性液处,颜色无变化,为阴性反应(-)。

次鲜鱼——在接近漓液边缘处,呈现微褐色或褐色痕迹,为疑似反应(±)或弱阳性反应(+)。

腐败鱼——滴液处全是褐色,边缘处色较深,为阳性反应(+

+);或全部呈深褐色,为强阳性反应(+++)。

(3)氨的测定

操作:取蚕豆大一块鱼肉,挂在一端附有胶塞另一端带钩的玻璃棒上,用吸管吸取爱贝尔试液(取25%比重为1.12的盐酸1份,无水乙醚1份,96%酒精3份混合即成)2毫升,注入试管内,稍加振摇后,把带胶塞的玻璃棒放入试管内(注意,勿碰管壁),直到检样距

液面1~2厘米处,迅速拧紧胶塞,立即在黑色背景下观察,看试管中样品周圈的变化。

识别:

新鲜鱼——无白色云雾出现,为阴性反应(-)。

次新鱼——在取出检样离开试管的瞬间有少许白色云雾出现,但立即消散,为弱阳性反应(+):或检样放入试管后,经数秒钟后才出现明显的云雾状,为阳性反应(++)。

变质鱼——检样放入试管后,立即出现云雾,为强阳性反应(+++)。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点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已于2006年12月29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今年7 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已实施了20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经过修订,标准中的指标数量不仅由35项增至106项,还对原标准的8项指标进行了修订,指标限量也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具有可比性。 生活饮用水对百姓健康安全非常重要,饮用水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是一项必将对百姓生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标准。本篇文章对该标准中经过修订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解析,以加深广大读者对该标准的认识。 指标大有来头危害各不相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106项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6项,毒理指标74项(其中,无机化合物指标21项,有机化合物指标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项,消毒剂指标4项,放射性指标2项。各类指标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威胁的指标占80%左右,属于影响水质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即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约占20%。 可能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造成影响的物质究竟从何而来?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鄂学礼介绍,污染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水源地的人畜粪便,还有医院排放的污水以及腐烂的动物尸体等。微生物指标超标,很容易引发传染性肠道疾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国家的饮用水卫生标准,都将微生物指标放在第一位。我国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只有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新标准中增加的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两项指标,均属于对总大肠菌群指标的细化,如果按照标准规定的发酵法检出这两种微生物或按照滤膜法监测超出限值,就说明生活饮用水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以上4项微生物指标都属于常规检验指标,还有两种原虫即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同属于微生物指标,列入新标准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国外突发性肠道传染病的相关报道中,很多都是由这两种原虫引发的。但微生物污染比较容易检出,也比较容易消除,只要按照相关规程操作,绝大部分水站都可 以做到。 原标准的毒理指标只有15项,新标准的毒理指标几乎是原标准的5倍,达到74项。其中的有机化合物指标由5项增至53项,无机化合物指标由10项增至21项。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农药和工业污染,我国不少地方的水源地农药污染比较严重,虽然如六六六、滴滴涕、乐果等农药已被禁止使用,但早些年使用过的这些农药仍残留在土壤中,短时间内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下称“新标准”)。 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卫生、供水、环保、水利、水资源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 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水产品总复习题

《水产品加工技术》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浸出物 减却实验 水产品干制加工 干燥 脱水 表面蒸发 内部扩散 理想的食品干燥 日干 风干 热风干燥 远红外干燥 冷冻干燥 水产腌制加工 盐渍 熟成 干盐渍法 三矾制品 细胞间质多糖 红藻多糖

琼脂 琼脂糖 卡拉胶 冻结点 共晶点 冻结率 冻结速度 冻结曲线 镀冰衣 二、填空题 浸出物成分都是与()有关的物质,食品的()是受到浸出物成分的组成所支配,同时发现在食品()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可分为含氮成分和非含氮成分,其中含氮成分包括()()()()()()()()等几种,非含氮成分包括()() 影响鱼贝类脂质变化的因素很多,有()、()、()、()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 ()是鱼贝类体内最常见的糖类。贮存于肌肉或肝脏中,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和()共同作为能量来源贮芷于组织中;贝类主要能源贮芷形式是(),因此其含量往往比鱼类高10倍,含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产卵期含量(),产卵后(),代谢方式鱼类→(),贝类→( )。 据海藻生物多糖在藻体内存在的位置可分为——————、、——————、————。四、是非题

1.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 五、简答题 1.我国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世界水平的差距? 2.水产品干制保藏的原理? 3.食品品质与水分活度有什么关系? 4.了解食品的干燥过程 5.水产品的干制方法有哪些? 6.水产品干制保藏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品质劣化?应怎样防止? 简述食盐保藏食品的原理 3、影响食盐在食品中渗透的因素 4、水产品腌制的方法分为哪几种? 5、分别简述干盐渍法、盐水渍法、混合盐渍法、低温盐渍法的特点? 6、试述水产品腌制过程中的质量变化 7、试述水产品腌制过程中怎样控制细菌腐败?细菌腐败会出现哪些现象? 2.我国水产品工业加工发展现状 3.我国水产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4.我国水产品工业发展趋势 6.熏制加工的原理和方法 7.试述褐藻胶的应用? 8、简述褐藻胶的生产原理? 1、从水产品加工方面看,水产生物资源有哪些方面的特性? 2、鱼贝类组成成分的特异性表现面哪些方面? 5、鱼贝类脂肪组成有什么特点? 6、鱼贝肉易于腐败变质的原因有哪些? 7、水产品加工的内容包括那几部分? 8、简述水产品综合利用的必要性? 9、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有什么重要意义? 10、我国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存在那几方面的问题?与世界水平之间有哪些差距? 11、我国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如何?

鲜度管理

鲜度管理 一、鲜度管理 1、鲜度管理的目的 保证生鲜商品在卖场及加工间都能处于最佳卫生状态下,使商品的寿命更长、价值更高,从而提供给顾客最新鲜的农副产品。 2、鲜度管理的重点 如何长时间保持生鲜商品的鲜度,以确保商品品质不受损失,这是顾客放心购买的关键,只有具备良好的现场作业管理与良好的保鲜专业技术才能确保生鲜商品的鲜度和质量。 二、保鲜方法 (一)卫生管理是生鲜商品鲜度管理的关键 细菌滋长是导致生鲜商品鲜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因此有效地抑制细菌活动,是达到保持鲜度的第一步,而抑制细菌滋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生鲜商品保持在"低温"状态下,才能确保质量。 (二)商品保鲜的基本方法 1、“低温与湿度”管理--防止蔬菜的散热作用及抑制呼吸量最有效的方法。 2、冰冷水处理--利用冰冷水及碎冰覆盖于生鲜产品上面的方法。如:冰鲜鱼、葱、蒜保鲜等。 3、冰盐水处理--提供一个盐浓度3.5%、加上碎冰、使水温降至0℃环境下的处理。此方法可保持生鲜商品养分不易流失、保持新鲜。如:水产品 4、强风预冷设备--利用强风预冷,使其呼吸未达到高度时就迅速下降,因而保持叶面翠绿,常用于刚采摘的叶菜类。 5、冷藏苏生(回生技术)--将鲜度开始减退的生鲜商品再次提高鲜度的方法,其苏生库房的环境在3~5℃低温及90~95%湿度条件下,方可执行。 6、保鲜膜包装--抑制水分的蒸发,防止失水、皱缩,以达到保鲜目的。--抑制呼吸作用,防止呼吸热的无谓消耗,以达到保鲜目的。

7、冷藏库冷藏--将生鲜商品保持在0~5℃的低温条件下保鲜. 8、冷冻库冷冻--将生鲜商品保持在-18~-40℃冻温条件下冷冻。 9、清洁、卫生条件--作业场地、设备、处理切割刀具清洁,作业员工个人卫生好、服装干净。 10、冷藏、冷冻的运输设备--防止长时间的运送而产生的鲜度减退问题,是极重要的鲜度管理。运送过程中,温度过高、风吹、无冷藏、冷库、退温等均需防止! 三、超市蔬果鲜度管理 (一)蔬果鲜度变化的特点 蔬果等农产品对有效吸引客流有很大作用,也是生鲜区中最难经营管理的部门,而怎样有效延长商品的货架寿命并保持鲜度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1、生长:即使已采摘下来蔬果的生长仍未停止,它还在消耗自身能量继续进行发芽→开花→结子→枯萎这一过程。抑制其生长需要低温环境使其新陈代谢减缓。如土豆等根茎类,若温度过高便会发芽,而无法售卖;花果类如西红柿又会过热进而腐烂。 2、呼吸作用:蔬果亦通过呼吸维持生长所需,呼吸散发大量热量。环境温度高呼吸旺盛,温度低呼吸减缓。其作用旺盛会使蔬果水份蒸发、重量减轻、发干萎缩,易被污染从内部变质,导制过热、软化、风味不佳。一般温度上升10℃,呼吸量加大2倍。抑制呼吸作用也需要低温环境。通常蔬果的保鲜温度在5-8℃,但香蕉、木瓜、甘薯等的适宜温度在10℃以上(室温下即可18~23℃)。同时也要适宜的湿度,通常宜有90~95%的湿度,特别是叶菜类。蕃薯、山芋等在湿度80~85%即可抑制其呼吸作用。要注意的是柑桔类不可过湿,否则会促进其呼吸作用,使果汁减少,鲜度降低。 3、微生物活动:如在种植地、运输中受腐败菌等微生物污染,会加快蔬果的腐烂变质,在低温中,微生物的活性会变弱。 (二)保持鲜度的现场处理办法 针对大部分蔬果需要低温,适宜温度来保鲜,超市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保鲜袋包装:防止水份蒸发,并有孔洞使其散热。 2、预冷降温: ①刚进货蔬菜尽早降温:要尽快入冷藏库保鲜,不需入冷藏库的要打开包装散热(香蕉、菠萝、哈蜜瓜)。

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检验法

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检验法 一、测定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二、方法依据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85 三、测定范围 3.1本规范规定了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滴定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 总硬度。 3.2本规范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总硬度的测定。 3.3本规范主要用于干扰元素铁、锰、铝、铜、镍、钴等金属离子,能使指示剂褪色,或 终点不明显。硫化钠及氰化钾可隐蔽重金属的干扰,盐酸羟胺可使高铁锰离子还原为低价离子而消除其干扰。 3.4由于钙离子与铬黑T指示剂在滴定到达终点时的反应不能呈现出明显的颜色转变,所 以当水样中镁含量很少时,需要加入已知量镁盐,以使滴定终点颜色转变清晰,在计算结果时,再减去加入的镁盐量,或者在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MgEDTA,以保证明显的终点。 3.5若取50mL水样,本规范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1.0mg/L。 四、测定原理 当水样中有铬黑T指示剂存在时,与钙、镁离子形成紫红色螯合物,这些螯合物的不稳定常数大于乙二胺四乙酸钙和镁螯合物不稳定常数。当pH=10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先与钙离子,再与镁离子形成螯合物,滴定至终点时,溶液呈现出铬黑T指示剂的天蓝色。 五、试剂 5.1缓冲溶液(pH=10)。 5.1.1称取1 6.9g氯化胺,溶于143mL氨水(ρ20=0.88g/mL)中。 0.780g硫酸镁(MgSO4·7H2O)及1.17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EDTA·2H2O),溶于50mL 纯水中,加入2mL氯化胺-氢氧化胺溶液(1.1)和5滴铬黑T指示剂(此时溶液应呈紫红色。若为天蓝色,应再加极少量硫酸镁使呈紫红色),用Na2EDTA标准溶液(5)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天蓝色。合并1.1及1.2溶液,并用纯水稀释至250mL。合并后如溶液又变为紫红色,在计算结果时应扣除试剂空白。 注:①此缓冲溶液应储存于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防止使用中应反复开盖便氨水浓度降低而影响pH值。缓冲溶液放置时间较长,氨水浓度降低时,应重新配制。 ②配制缓冲溶液时加入MgEDTA是为了使某些含镁较低的水样滴定终点更为敏锐。如果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l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水质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 引用资料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l7051—1997)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1993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Addendum to Volume 2,1998 3 定义 3.1 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 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 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方式。 3.5 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或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4.1.1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 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 4.2.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1。 表1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浑浊度不超过l度(NTU)①,特殊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18个方法

培训资料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 部分水质指标补充检验方法手册 (试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 2014年7月

目录 1生活饮用水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1) 2生活饮用水中27种卤代烃的检验方法—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9) 3生活饮用水中11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检验方法—顶空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15) 4生活饮用水中丙烯酰胺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19) 5生活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24) 6生活饮用水中环氧氯丙烷的检验方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29) 7生活饮用水中15种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32) 8生活饮用水中呋喃丹、草甘膦、灭草松和2,4-滴的检验方法—液相色谱质谱法 (39) 9生活饮用水中灭草松、呋喃丹、草甘膦、2,4-滴、莠去津、五氯酚和甲基对硫磷的测定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 (41) 10生活饮用水中百菌清检验方法—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48) 11生活饮用水中5种拟除虫菊酯的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51) 12生活饮用水中六种卤乙酸检验方法—离子色谱-电导检测法 (53) 13生活饮用水中游离余氯的检验方法—现场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法 (56) 14生活饮用水中总氯的检验方法—现场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法 (57) 15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1 (58) 16生活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化合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2 (59) 17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1 (61) 18生活饮用水中氰化物的检验方法—流动注射法2 (62)

水产品加工题库(所有章节)

1、水产食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学特点? 3、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特性? 4、简述我国水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 5、简述我国水产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 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 一、填空 1、鱼类肌肉组织可分为()()(),鱼肉的肌肉是由许多()和一部分结缔组织、脂肪细胞、血管和神经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的。 2、鱼肉根据所含肌红蛋白和色素的含量可分为()和()。 3、鱼贝类的肌原纤维是由()和()组成,前者是由()蛋白组成,后者是由()()()等组成。 4、新鲜的鱼贝类水分活度为()。 5、鱼肉蛋白质主要由()、()和 ()组成。 6、鱼贝类的结缔组织属于()蛋白,它主要由()和()。 7、水产原料蛋白质中()含量较高,可同谷物类食品配合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8、鱼贝类脂质根绝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和()。 9、鱼类的糖原代谢产物是(),而贝类糖原代谢产物是()。 10、软骨鱼类提取物中含氮成分比硬骨鱼类多,其原因是所含()和()较多;红肉鱼提取物中含氮成分比白肉鱼多,其原因是所含()较多。 11、鱼贝类提取物中的游离氨基酸最重要的是()和()。 12、进食不新鲜的红肉鱼容易引起中毒,其原因是 ()。 13、鱼贝类中称为咪唑化合物的是() ()() ()。 14、鱼贝类的中的核苷酸主要是(),其关联化合物有()。 15、鱼贝类提取物中冠缨碱类是一类()物质,分子内均具有()的结构。 16、板鳃类随着鲜度的下降带有强烈的氨臭味,其原因是 ()。 17、TMAO中文名是(),它的还原产物()是鱼类腥味的主要成分之一。 18、海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其含量大概占干基()。 19、海藻多糖根据存在部位可分为()()()。 20、海藻多糖根据其来源可分为()()()。 21、红藻细胞间质多糖的本质是(),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2、琼胶的化学本质是 (),它是由()和()组成,琼胶中()含量越高,其凝胶强度越低。 23、卡拉胶的化学本质是 ()。 24、褐藻细胞间质多糖主要有()和 (),前者的化学本质是 (),后者的化学本质是 ()。 25、在绿藻水溶性多糖中普遍存在()和 (),除含有中性聚糖外,还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这些糖结构复杂,糖组分种类多,称为杂多糖。 二、名词解释 1、红肉鱼 2、白肉鱼 3、鱼贝类提取物 4、核苷酸关联化合物 三、简答或论述 1、简述鱼类的蛋白质组成及其特点? 2、简述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点? 3、简述胶原、明胶、胶原多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简述鱼贝类的脂质组成特点? 6、论述鱼贝类提取物的主要成分? 7、鱼贝类的无机质含量有何特点? 8、海藻多糖根据存在的部位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分别是什么? 9、什么是海藻提取物? 10、海藻的脂肪酸组成有何特点? 11、螺旋藻的有何营养特点? 12、简述卡拉胶的性质及其应用? 水产食品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一、填空 1、肽类的分子量为(),分子量在()的肽称为小肽、寡肽或者低聚肽。 2、人体的生物活性肽来源主要由()和 ()两个来源。 3、降血压肽的降血压机制是通过抑制()的活性来实现的,海洋生物降血压肽的突出优点是()。 4、牛磺酸的学名是(),它是一种()氨基酸。 5、鲎试剂就是(),是用无菌法采取鲎血,离心分离血球和血浆,去掉血浆,低渗破裂血细胞,最终添加辅助剂而得。 6、细菌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 ()成分,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鲎试剂能与其迅速形成(),由此可判断待测物是否有内毒素存在。 7、鲎素是一种由17种氨基酸组成的(),它具有()()()等作用。 8、DHA和EPA具有降血脂作用,主要是降低血液中的()和()。 9、DHA和EPA可以提高()和()等酶的活性,抑制身体內的过氧化脂质或自由基的蓄积,减缓其对血管壁细胞膜的伤害,从而抑制脑血管障碍的发生率。 10、鱼油中的()具有血小板凝集反应的作用,而()对大脑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11、鱼肝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和(),鱼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鲨鱼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12、甲壳素是以()为单体,以()结合的多聚糖;而壳聚糖是甲壳素的()。 二、名词解释 1、生理活性物质 2、n-3 PUFA 三、简答或论述 1、水产食品原料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生理活性肽?来源有哪些?并列举几种目前市场上的生理活性肽?

水产品鲜度的感官鉴定

眼角膜起皱并稍变混浊,有时由于内溢血而发红;劣质鱼: 眼球塌陷或干瘪,角膜混浊。 2.观察鳃的状态xx鱼: 色泽鲜红、无黏液;鲜度较差的鱼: 鳃盖较松,鳃丝粘连,呈淡红、暗红或灰红色(有显著腥臭味);劣质鱼: 鳃丝黏结,被覆有脓样黏液(有腐臭味)。 3.观察体表xx鱼: 具有鲜鱼固有的鲜明本色与光泽,黏液透明,鳞片完整、不易脱落(鲳鱼、鳓鱼除外),腹部正常,肛孔凹陷;鲜度较差的鱼: 体表黏液增加,不透明,有酸味,鳞光泽稍差并易脱落,肛孔稍突出;劣质鱼: 鱼鳞暗淡无光且易与外皮脱离,表面附有污秽黏液并有腐臭味,肛孔鼓出,腹部膨胀或下陷。 4.观察肌肉的状态xx鱼: 肌肉坚实有弹性,以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肌肉的横断面有光泽(无异味);鲜度稍降的鱼: 肌肉松软,手指压后凹陷不能立即消失,稍有酸味,肌肉横断面无光泽,脊骨处有红色圆圈;劣质鱼: 肌肉松软无力,手指压后凹陷不消失,肌肉易与骨刺分离,有臭味和酸味。 四、作业 将供试材料按上述内容进行鉴定并记录鉴定结果。

对虾xx检验: (1)色泽鉴别 新鲜对虾——虾体清洁,色泽鲜艳,外壳呈半透明且具有光泽,虾黄呈自然色。次鲜对虾——虾体呈暗灰或青灰色,缺乏光泽,但虾体尚未变红,虾黄色泽稍暗。腐败对虾——虾体色泽变红,无光泽,甲壳变黑。 (2)体表鉴别 新鲜对虾——虾体完整,甲壳与虾体连接紧密,头胸部和腹部连接膜不破裂;虾体清洁,允许渗出清水和局部渗血水。次鲜对虾——虾体基本完整,允许甲壳断节,但不脱落,头胸部和腹部的联接膜可有不完全的破裂;虾体清洁,允许渗血水。腐败对虾——甲壳与虾体分离,头胸部和腹部脱开,虾体污秽不洁。 (3)肌肉鉴别 xx对虾——虾体肉质紧密,富有弹性。 次鲜对虾——虾体肉质稍软,弹性稍差。 腐败对虾——虾体肉质松软。 (4)气味鉴别 新鲜对虾——具有鲜虾固有的气味,无异味。 次鲜对虾——无异常的臭味。 腐败对虾——具有明显的腥臭或氨臭味。 “活鱼”“死鱼”分辨可以“三看”: 1、看眼睛: 刚宰杀的鱼眼球饱满丰润,宰杀已久的鱼或是经过冷藏的鱼,鱼眼球干瘪无光。

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UDC 613.3 GB5749-85 1 总则 1.1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由供水单位和规划设计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在新建、扩建、改建集中式给水时,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城建和水利等单位共同研究用水规划,确定水源选择、水源防护和工程设计方案,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经卫生防疫站同意後,方可投入使用。 分散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鉴定、卫生防护和经常管理,由供水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委派当地有关单位研究决定。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境保护等单位必须协同供水单位,按标准规定的防护地带要求,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1.3 本标准适用於城乡供生活饮用的集中式给水(包括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和分散式给水。 2 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 2.1 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标准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度) 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嗅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zCO3,计)(mg/L) 450 铁(Fe)(mg/L) 0.3

锰(Mn)(mg/L) 0.1 铜(Cu)(mg/L) 1.0 锌(Zn)(mg/L)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硫酸盐(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毒理学指标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 0.05 砷(As)(mg/L) 0.05 硒(Se)(mg/L) 00.01 汞(Hg)(mg/L) 0.001 镉(Cd)(mg/L) 0.01

实验一、鱼类鲜度的感官评定

实验一、鱼类鲜度的感官评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鱼类鲜度等级的划分和感官鉴定鱼类鲜度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评价鱼类鲜度的感性知识。 二、实验原理 鱼类死后,随着放置的时间延长鲜度会逐渐下降。鱼体鲜度下降是由于鱼体内生化变化及外界生物和理化因子综合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又会表现在眼球塌陷、肌肉弹性下降、鳞片暗淡无光泽、肛门突出等感官指标上,我们通过这些感官指标进行合判断,就可以定性评定出鱼体的鲜度。 三、实验材料各种不同鲜度的鱼类。 四、实验方法 1、通过人们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判定不同鱼体的鲜度。 2、鲜度判定的标准(见表) 五、鱼类感官鉴定分级标准 鱼类鲜度感官鉴定的评价标准,一般采用0~10分的分级标准对样品进行质量估价。一级:7~10分;二级:4~6分;三级:1~3分;变质、腐败为0分。 六、问题与讨论 1、鱼体鲜度下降时,感官上会发生哪些变化? 2、如何用感官评定的方法鉴定鱼体的鲜度? 七、编写实验报告书 要求写出各种不同鲜度鱼类的感官评定结果。

实验二、海鲜调味料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酶解法制作海鲜调味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外加酶或天然酶(水产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将水产鱼、虾、贝中的蛋白质分解成离成游离氨基酸及短肽,经过浓缩、调配、装瓶、杀菌等工艺制作成营养丰富,有浓郁海鲜风味的海鲜调味料。 三、实验设备 搅拌机、水浴锅、封罐机、杀菌锅、液化气炉、不锈钢盘、不锈钢锅等 四、实验原材料 1、虾0.5公斤(一个小组的原料) 2、山梨酸钾1.2g ;食盐150 g ;IMP 1.2g ;CMC 2.5g ;黄原胶2.5g ;淀粉50g ;味精6g;焦糖适量。 五、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原料虾→匀浆→自溶→过滤→浓缩→调P H →调配→装瓶→封口→杀菌→成品 1、匀浆洗净的虾放进搅拌机内加0.5公斤水匀浆,然后再加0.5公斤水。 2、自溶用NaOH 调P H 7.5,加入1﹪浆体的NaCI(虾+水)搅匀,开始升温,温度从40℃起,每30分钟使浆体升温5℃至65℃止。 3、过滤100目滤布过滤,得水解液。 4、浓缩将水解液浓缩至1公斤,再用柠檬酸调P H5.5。 5、调配按配方顺序投入各种配料,边加热投料边搅拌。 6、装瓶、封口用250ML汽水瓶灌装,立即封口。 7、杀菌杀菌方法有二种:一是高压杀菌:10′—15′/121℃,杀菌完毕,待高压杀菌锅内温度下降到100℃以下,慢慢打开高压杀菌锅的盖子,取出产品,自然冷却;二是水浴杀菌:100℃—25′,先将水加热至50℃,放入已装瓶封盖的产品,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达到杀菌条件,取出产品,自然冷却。 8、成品感官评定。 六、问题与讨论 1、酶法制作海鲜调味料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酶法制作的海鲜调味料与其他调味料相比有什么特点﹖ 七、编写实验报告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在各种水体,特别是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大量的有机物质,适于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水体是仅次于土壤的第二种微生物天然培养基。水体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以及人类的动物的排泄物及污染。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制约。 一般认为,水中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有较大优势。与其他水体相比,河水及溪水中革兰氏阳性菌相对较多,这是因为陆地微生物冲洗污染的缘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提供了水质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 1、国家标准中,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对生活饮用水,直接吸取1ml水样于平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后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对水源水,根据情况对样品进行10倍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稀释液1ml,加注平皿,营养琼脂混匀,37℃培养24h,进行计数。 按照规定格式报告每毫升水中细菌总数。 2、国家标准中,利用总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的指标。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37℃生长时能使乳糖发酵,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水样中总大肠菌群数的含量,表明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而且间接地表明有肠道致病菌存在的可能。 国家标准物质提供了多管发酵法及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的方法。 3、多管发酵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分为三步:初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复发酵证实试验。 初发酵试验,采用乳糖蛋白胨培养液37℃培养24h,观察产酸产气情况。对阳性管培养物,接种于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或伊红美蓝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和镜检。对典型和可疑菌落,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培养液,进行复发酵证实试验,并根据标准所附检数表报告结果。 其中,对生活饮用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300ml,即100ml接种2管,10ml接种10管,采用两个稀释度,12支发酵管。对水源水,初发酵试验接种水样总量55.5ml,即10ml接种5管,1ml接种5管,0.1ml接种10管,共采用三个稀释度,15支发酵管。两种接种方法,所用的检数表是不同的。 4、滤膜法检测总大肠菌群,就是利用微孔滤膜,过滤一定量水样,将水样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帖放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如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经培养和证实试验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生长的典型大肠菌群菌落,并计算出每升水样中含有的总大肠菌群数 注意;菌落总数测定中,应选择合适的稀释度进行。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因此可以直接吸取1毫升到平板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与食品中菌落计数不同,测定水中细菌总数,培养时间采用24h。

水产品各种检测标准

出口水产品安全卫生检测监控项目一览表(日本) 食品名称 检测监控内容备 注项目限量标准检测方法依据 虾类产品冻虾(海 捕) 检测 氯霉素0.1ppb ELISA/TC -SM01 GC-MS/TC -SC05 警示通报2002年 第022号 SO2 生:100ppm UV GB/T5009 .34-1996 CAC 熟:30ppm 沙门氏菌阴性 SN 0170-92 水产品安全 卫生关键控 制要求 霍乱弧菌阴性 SN/T1022 -2001 监控 多氯联苯 (PCBS) 0.5PPM(远海) 3.0PPM(近海) SN 0202-93 冻虾︵养 殖︶ 检测 氯霉素不得检出 ELISA/TC -SM01 GC-MS/TC -SC05 警示通报2002年 第022号 金霉素20 ppb 国质检食函 [2003]069号 硝基呋喃代 谢物 不得检出 HPLC/TC- NSC06 农业部193号 公告 沙门氏菌阴性 SN 0170-92水产品安全 卫生关键控 制要求 霍乱弧菌阴性 SN/T1022 -2001 监控 土霉素20 ppb HPLC/TC- NSC13 磺胺甲基嘧 啶 0.02ppm HPLC/TC- NSC06 警示通报 2002年第022 号 磺胺二甲嘧 啶 0.01ppm HPLC/TC- NSC06 磺胺喹恶啉0.05ppm HPLC/TC- NSC06

磺胺-6-甲氧嘧啶0.03ppm HPLC/TC- NSC06 磺胺二甲氧嘧啶0.04ppm HPLC/TC- NSC06 鱼类产品海捕监控 沙门氏菌阴性 SN 0170-92 水产品安全 卫生关键控 制要求 霍乱弧菌阴性 SN/T1022 -2001 5~10 月 份。 大肠杆菌阴性 SN 0169-92 养殖 检测 氯霉素不得检出 ELISA/TC -SM01 GC-MS/TC -SC05 警示通报 2002年第022 号 硝基呋喃代 谢物 不得检出 HPLC/TC- NSC06 监控 肠毒性大肠 杆菌 阴性 SN/T0973 -2000 细菌总数 3×106(食前 烹调) SN 0168-92 甲基汞0.3ppm AAS GB/T5009 .17-1996 国质检食函 [2001]382号 多氯联苯 (PCBS) 0.5PPM(远 海) 3.0PPM(近 海) SN 0202-93 头足类 冻 熟鱿鱼 章鱼 监控 沙门氏菌阴性 SN 0170-92 水产品安全 卫生关键控 制要求 霍乱弧菌阴性 SN/T1022 -2001 大肠菌群 SN 0169-92 单胞增生李 氏特菌 阴性 SN 0184-93 副溶血性弧阴性SN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完整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GB 5749—2006 代替GB 5749-85 2007-07-01 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微生物指标 1 菌落总数 1.1平皿计数法 1.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平皿计数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的菌落总数。 本法适用于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1.1.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1. 2.1 菌落总数 standard plate-count bacteria 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7℃培养48h后,所得1mL水样所含菌落的总数 1.1.3 培养基与试剂 1.1.3.1 营养琼脂 1.1.3.1.1 成分: A 蛋白胨10g B 牛肉膏 3 g C 氯化钠5g D 琼脂10g~20g E 蒸馏水1000mL 1.1.3.1.2 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03.43kPa(121℃,151b)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1.1.4 仪器 1.1.4.1 高压蒸汽灭菌器。 1.1.4.2 千热灭菌箱。 1.1.4.3 培养箱36℃±1℃。 1.1.4.4 电炉。 1.1.4.5 天平。 1.1.4.6 冰箱。 1.1.4.7 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 1.1.4.8 pH计或精密pH试纸。 1.1.4.9 灭菌试管、平皿(直径9cm)、刻度吸管、采样瓶等。 1.1.5 检验步骤 1.5.1 生活饮用水。 1.1.5.1.1 以无菌操作方法用灭菌吸管吸取1mL充分混匀的水样,注入灭菌平皿中,倾注约15mL 已融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并立即旋摇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每次检验时应做一平行接种同时另用一个平皿只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

超市管理之水产品鲜度管理篇

超市水产品的鲜度管理 水产品在捕捞出水后,大部分都不能及时处理,比较容易腐败变质的内脏及鱼鳃等,就会随着水产品一起运送。捕捞的时候,水产品由于挤压和挣扎,其体内或体外都极易受伤,即使将水产品作低温保存,对水产品产生作用的水中细菌仍然会侵入肌肉使水产品的品质变坏;再加上产品本身的肌肉组织、成分、特性都比陆上动物脆弱,容易受伤,鱼鳞易脱落,细菌极易从受伤部位入侵。另外由于水产品的体表普遍都带有黏液,更加容易助长细菌的繁殖,况且水产品的肌肉在死后因为本身具有的各种酵素作用比陆上动物的活泼,使水产品的肉质容易变坏,所以必须迅速加以适当的处理才能确保水产品的鲜度。 (一)水产品鲜度管理的现场处理方法 水产品鲜度管理的有效方法是“低温管理”,因为低温可缓和鲜鱼的酵素作用以及抑制细菌繁殖作用,低温管理的种类为: 1、敷冰:以碎冰(或片冰)覆盖于鱼体,温度保持在5℃以内 ① 供应商每天送来的水产品经运输过程,受外界影响,原覆盖的碎冰多已化解,使水产品的体温回升,为了避免影响鲜度,验收完货后,应立即将水产品运回鱼岛敷冰作业。 ② 经常注意冰台上陈列的水产品是否有足够的覆冰,并且随时添加碎冰及喷洒足量冰盐水,以保持水产品的鲜度。 6 每晚生意结束时应将没有卖出的水产品细心的装入塑料袋内再放入泡沫周转箱, 7 泡沫周转箱的上下均应覆盖冰块来维持低温再送入冷藏库, 8 因为水产品表层如果不 9 与空气直接接触,10 则水产品的鲜度可以维持比较长的时间。 11

2、冷藏:以冷藏库设备来低温保存水产品,冷藏库的正常温度为0℃,要注意千万别让水产品裸露出来吹冷气。 3、冷冻:以冷冻库设备来低温保存水产品,冷冻库的正常温度为-18℃以下。 (二)低温管理的内容 1、严格要求供应商低温运送:水产品由产地、批发地运送到卖场的过程中,低温管理要注意不要产生冷却中断现象,使温度发生局部变化。忽冷忽热的,温度容易破坏水产品的肌肉组织,从而影响其鲜度及品质。 2、验收货与加工处理时应尽量减少水产品在常温中的裸露时间。 3、水产冰鲜品,表面温度应维持5℃以下。 4、待处理的水产品应该是存放冷藏、冷冻库内,生熟分开,分类存放。 5、冷冻品解冻时需要在低温下进行,解冻时间应绶慢才能确保品质,就是运用冷库解冻法──在加工前一天,即将冷冻水产品移至库中,使其温度升高到0℃左右,然后再进行处理。 6、冷冻水产品若要加工,最佳时间为鱼体尚未完全解冻前即应加工处理。 7、冷藏库(柜)温度设定在-2℃~2℃之间,冷冻库(柜)温度设定在-25℃~-18℃之间,并定期检查库温,冷冻(冷藏)水产品存放不可以超过冷冻(藏)库的安全线(送、回风口)。每日记录冷冻(藏)库(柜)的除霜时间及次数,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转移冷冻(藏)品至安全区并及时汇报相关部门。另外注意冷冻(藏)库(柜)必须定期清洁与清洗,任何水产品都不可以二次冷冻。 8、如果条件允许,操作间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以下。 9、要求加工处理、包装要迅速,以免商品温度升高。 10、已包装好的成品应该立即送入展示柜或冷冻库。 11、检查到有鲜度不良或有异味的水产品应立即从冷冻(藏)库(柜)中剔除,避免发生交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卫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要求、二次供水卫生要求、涉及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要求、水质监测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各类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也适用于分散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CJ/T 20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 SL 308 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 卫生部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生活饮用水drinking water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 供水方式type of water supply 3.2.1集中式供水central water supply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过输配水管网送到用户或者公共取水点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设施供水。为用户提供日常饮用水的供水站和为公共场所、居民社区提供的分质供水也属于集中式供水。 3.2.2 二次供水secondary water supply 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3.2.3 农村小型集中式供水small central water supply for rural areas 日供水在1000m3以下(或供水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农村集中式供水。 3.2.4 分散式供水non-central water supply 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 3.3 常规指标regular indices 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水质指标。 3.4 非常规指标non-regular indices

浅谈出口水产品的感官检验

浅谈出口水产品的感官检验 https://www.360docs.net/doc/329557258.html,/news/fishNewsdisp.jsp?supply_id=16753&type=5 发布时间:2010-07-19 10:38:39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编辑:邝丽苹阅读数:2910次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其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2009年我国出口水产品量就达到300万吨,货值达到107亿多美元。主要出口国家为日本、美国、欧盟、韩国等。从近几年出口质量情况看,除了微生物、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问题被国外通报和退运外,产品感官检验不合格遭通报、退运的情况也呈现上升趋势,成为阻碍水产品出口的又一大难题。由于感官检验受产品特点、检验人员素质、检验环境等偶然因素影响,造成感官检验判断产品质量优劣的争议性也比较大,因此,如何正确合理运用感官检验在企业产品加工、检验和CIQ出口检验工作中显得至关重要。 一、水产品质量感官检验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附则第九十九条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第二十八条规定了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其中第四项有:“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这里所说的“感官性状异常”指食品失去了正常的感官性状,而出现的理化性质异常或者微生物污染等在感官方面的体现,或者说是食品发生不良改变或污染的外在警示。同样,“感官性状异常”不单单是判定食品感官性状的专用术语,而且是作为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而严肃地提出来的。在我国的食品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中,第一项内容一般都是感官指标,通过这些指标不仅能够直接对食品的感官性状做出判断,而且还能够据此提出必要的理化和微生物检验项目,以便进一步证实感官鉴别的准确性。不仅我国的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对水产品的感官检验提出了要求,如欧盟EC No852/2004、EC No853/2004、EC No854/2004等对加工企业、官方控制都提出了法律条文规定:食品加工企业必须对水产品进行感官检查,这项检查尤其要保证水产品达到所有的鲜度标准;官方必须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所有阶段进行随机的感官检验。这些检验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其与欧共体法规所规定的鲜度标准相一致。特别要包含证明这些水产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所有阶段至少超过了欧共体法规所规定的最低的鲜度标准。 二、水产品质量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 水产品质量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其检查常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1.水产品质量视觉检验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这是判断水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水产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水产品的新鲜程度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适宜感官检验的场所进行,检验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