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编者: 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知道其主要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 进入新课 】 探究2:“异端”思想家李贽

问题1: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风尚变化,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一些士人试图冲破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重重波澜。 问题2: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事之至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痛恨维护仁义道德、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而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从而否定了“天理”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及评价。 ………………………………………… ☆★ 过程与方法 讲解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李贽的思想主张,讲解李贽思想的评价;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三大思想家的主张,分析讲解其历史意义。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贽思想,学习其敢于抗争的品质;学习三大思想家的主张,理解政治经济变化对思想的决定作用。 ………………………………………… 【 教学重点 】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及主张;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

【 教学难点 】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

————————————————————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问题3:李贽的代表作有哪些?

《焚书》与《藏书》

问题4:如何评价李贽的思想主张?

是当时士人要求冲破儒学思想束缚,反对封建礼教的反映。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动摇了传统理学的基础,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探究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问题1: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代表人物都有谁?

原因:

◆明末清初,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日趋苛严;统治阶级极端腐败,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阴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

◆明末农民战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近代科学的传入,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大势,代表新兴市民阶层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形成进步思潮。

问题2: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代表人物都有谁?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问题3:王夫之的代表作及思想主张有哪些?

代表作:《船山遗书》

主张:

◆系统批判程朱理学,建立比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强调“理在气中”,即事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在认识论方面,主张通过观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肯定人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问题4:黄宗羲的代表作及思想主张有哪些?

代表作:《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主张: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君臣应该是平等的“师友”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伦理纲常。

◆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约束帝王的人治,主张内阁是最高权力机关,另设监察和咨询机关即“学校”。

问题5:顾炎武的代表作及思想主张都有什么?

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主张:

◆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求学要求真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

问题6: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有哪些?

◆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

◆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

问题7:明末清初进步思潮的特点有哪些?其成因是什么?

◆具有批判、务实精神;

◆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

问题8:怎样评价明清之际出现的进步思潮?

◆宋明理学仍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而进步思潮是对理学的反思与批判,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有早期启蒙性质;

◆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兴起的反映;

◆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民主色彩和战斗精神;

◆君主批判意识是对君主专制统治强烈的冲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孙中山、五四运动)。

问题9: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根本: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工商业处于次要地位。而且,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使得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根深蒂固。

◆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

【小结】组织学生归纳、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知识链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阅读与思考:请对照以上材料思考,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对正统儒学的批判与超越有何历史意义?

解析与探究:比较一下,明清之际的君主专制批判思想与以上古代民本思想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异同?

同:都认为人民是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基础,提倡当政者要爱民、重民,以民为本。

异: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对皇帝集权和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批判,主张限制君权,赋予民众言论自由和一定的政治权力,这是一种新兴的民主思想,而古代的民本思想没有这些内容。差异的原因:时代背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自我测评:

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进步意义?

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主张因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进而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上述思潮与传统本末观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李贽思想产生的原因

2、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

3、对李贽思想的评价

二、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潮

1、产生背景

2、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3、对进步思潮的评价

补充知识:

一、知识归纳概括: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

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仁”、“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仁政”学说;荀子:礼法并施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成为主导: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了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新发展: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时期,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8、批判的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二、三大思想家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具体表现

黄宗羲:批:“君为臣纲”,承:先秦民本思想,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批:脱离实际,承: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批:“天命论”、“生知论”,建立唯物主义体系。

第5课_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历史备课组 课标要求: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2、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学生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 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2、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4、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1)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商品经济冲击社会风尚,盛行拜金逐利风气,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2、思想主张: (1)否定孔孟权威,鞭挞程朱理学。 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伦,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2)抨击道学伪善,批判礼教纲常,强调个性自由发展。 【道学:宋代儒家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的哲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逐利拜金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尊奉礼教的士大夫们鼓吹“存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课程标准: 学思想的发展。 2011年高考大纲: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具体理解如下) 历史史实: 阅读理解概念:经世致用、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理解记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主张。 历史解释: 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相关知识,分析李贽思想形成的社会因素,综合评价其思想主张;分析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形成的社会因素,综合评价其思想主张。 发展性选择: 分析黄宗羲思想中的民主、民本因素,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历史发展变迁。 分析经世致用的历史、现实价值。 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多元解读,感悟其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政治日益腐败 (2)、经济上:农耕经济发展到顶峰,农业、手工业、商业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3)、文化上: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肯定人欲,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批判专制制度,出现早期民主思想的萌芽。 2、核心概念 (1)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 (2)时间概念: ①明朝:1368——1644 ②清朝:1636——1912。 ★:【历史史实阐述】(基础决定高度)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一)李贽的思想主张 根据材料分析李贽的思想主张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焚书》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1、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北师大版

第21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进步思潮。 2.知道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就。 3.知道昆曲和京剧,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结合相关影视片段,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因素具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色彩。 2.通过列表归纳四大名著,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的艺术性,了解其在中国及世界文坛中的地位;学习曹雪芹等人敢于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抨击封建礼教的反叛精神。 2.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认识到思想文化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光辉灿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的进步思潮、四大名著、昆曲与京剧。 难点:如何初步理解明清之际在思想及世俗文化方面出现的这些新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京剧《大闹天宫》剧照(孙悟空: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 教师:从这幅剧照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归纳: 1.孙悟空与《西游记》 2.国粹京剧3.“大闹天宫”──孙悟空的离经叛道 导入语:这部作品的创作与当时社会风气息息相关。为什么当时孙悟空这样离经叛道的形象大受群众欢迎呢?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逐一探究。 过渡:任务1.谈一谈你对孙悟空的认识? (开放题,用意在于肯定孙悟空对天庭的反抗的意识、斗争的精神和对君权的藐视)任务2.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孙悟空”一样反抗正统礼教的思想家。请自主阅读教材P104-105,了解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进步思潮。 二、学习新课: (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明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李贽思想 1.原因: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 气。同时,在商品经济浸润下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在此背景下,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他们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在一潭死水的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重重波澜。明朝万历年间的著名思想家李贽就是其中的重要任务。 2.李贽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的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认为人人 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3.李贽极为痛恨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维护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指斥他们借道学这块敲门砖, 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禀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4.李贽用夫妇生育比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 而“不生于一”,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这种“更不言一,亦不言理”的观点,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他们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开创了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 1.王夫之: (1)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从哲学的根本问题入手,强调“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2)在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由此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3)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2.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构成了这一时期进步思潮的又一重要方面。 (1)黄宗羲在《原君》篇中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已,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2)认为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应是平等的“师友”,无须“杀身以事君”,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 (3)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以保证各级政权机关清正廉洁、决策正确和国家社会安定。 黄宗羲提出用“各得其私,各得其利”为原则的“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主张“是非决于学校”。 3.顾炎武 (1)顾炎武针对明代读书人沉湎于诵读程朱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3)顾炎武还身体力行考察山川关隘、民间风俗和民生疾苦,写出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许多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著作。 经世致用思潮影响深远,其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编者: 李颖秋 教 学 过 程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知道其主要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 进入新课 】 探究2:“异端”思想家李贽 问题1:李贽思想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商品经济发展使社会风尚变化,拜金逐利风气盛行; ◆一些士人试图冲破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重重波澜。 问题2:李贽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事之至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 ◆痛恨维护仁义道德、传统礼教的卫道士,提倡个性自由发展; ◆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源于阴阳二气,而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从而否定了“天理”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及评价。 ………………………………………… ☆★ 过程与方法 讲解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李贽的思想主张,讲解李贽思想的评价;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学生归纳三大思想家的主张,分析讲解其历史意义。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李贽思想,学习其敢于抗争的品质;学习三大思想家的主张,理解政治经济变化对思想的决定作用。 ………………………………………… 【 教学重点 】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及主张;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 【 教学难点 】 李贽思想产生背景,明末清初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 ———————————————————— 【 教学方法 】 探究式、启发式、归纳法和讨论法。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山东冠县实验高中 高三历史单元翻转课堂学案 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_姓名_______ 使用时间: 年月日 厚德笃行第1页智慧幸福

厚德笃行第2页智慧幸福

厚德笃行 第4页 智慧幸福 ( 4)内容不同 中国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提倡注重实际,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制度,并为之设立了一套政治方案,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5)影响不同 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无法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只起了一定的影响;启蒙运动则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极大地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革命运动也起了一定作用。 6.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是否属于民主思想? 民本思想本质上是以民为主,体现臣民意识;民主思想本质上是人民当家做主,体现公民意识。黄宗羲的思想是形式上的民主,本质上仍然是民本思想,和孔子、孟子、荀子的民本思想一脉相承。 流程三:【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流程四:【巩固训练】(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 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2017 新课标Ⅲ卷 24)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3、(2012·海南单科卷·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 .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 .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 .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 .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高二历史学案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点】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列举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2)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以下问题: 1、明清时期儒学思想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一时期有哪几位进步思想家? 2、列举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分析其影响 3、明末清初有哪些著名儒学思想家?他们共同的思想主张有哪些?这些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又各有何侧重?他们思想共同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5、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是如何促进儒家思想发展的? 6、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顾炎武主张田地制宜、振兴工商业,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进面鼓吹“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上述思潮与传统本末观相比发生了什么交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一、主要思想家 1、离经叛道的李贽:明朝晚期福建人,号卓吾,有《焚书》和《藏书》等多种著作, 主张:①鞭鞑程朱理学,批判纲常伦理,反对绝对权威,②追求物质享受和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③思想:万物的本原是阴阳二气,根本否定天理是万物本原,摇撼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2、唯物思想家王夫之: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世称船山先生,著作《船山遗书》, 思想要点:①天地万物的规律在物质世界中,②正确认识要通过考查客观事物③肯定情感欲望和私利是合理的人性本能 3、批判君主专制的黄宗羲:明末清初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著有《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 思想要点:①君主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③工商皆本。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即墨五中高三历史导学案 编写人:高三历史组审核人:迟永时间:2011年11月课题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师:班级: 授课 2011年11月课时1课时课型:复习 时间 课程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标准 【学习重难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经世致用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考试大纲】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前预习案★自主学习课内探究案★合作探究 一、背景 1、政治:明清时期,封建制走向衰落。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思想:文化专制,八股取士,程朱理学倡导的封建礼教严重束 缚人们的思想。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①明代晚期, 习气。 ②在商品经济的浸润下社会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 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③不少士人试图摆脱“”的束缚。他们冲破传统儒学的 束缚,发展。 2. 主张 ①批判孔孟权威:大力鞭挞,否认孔子学说是万世至论。 ②反对儒家理论:肯定人们;倡导发展; 提出的观点。 ③否定“天理”的存在:提出,源于阴阳二气,摇撼了“ ”的理论基础。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㈠、背景: 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专制社会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2、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 3、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 4、一些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 明理学,提倡经世致用。开创了要求个性解放、平等、民主的, 具有批判、务实精神的进步思潮。 ㈡、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一>王夫之 1.思想特色: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唯物主义思 想体系。 2.主张 ①强调“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②宣扬“形、神、物三相遇知觉乃发”,即通过可以 得到正确认识;颠覆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理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潮,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发展,培养自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应该激发自己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内容、代表人物 难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出现的原因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式一:利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一句经典的名言: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和孙悟空的自封的“齐天大圣”的称号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答后提示:《西游记》是明朝时写的,反映了作者借孙悟空之口对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的不满,对旧的儒学进行的批判。 方式二:位于成武县张楼乡徐老家村申氏节孝坊,此牌坊是怎样获得的? 从一而终,夫亡不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生孤苦,直到坟墓 【讲授新课】 一、探究学习:中国自古以来说是一个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的社会,为何明清时期却出现了“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的叛逆之言?这是为什么呢? 1、政治——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3、思想——明清时期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解放。

第五课 明清进步思潮

第五课明清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儒学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明末清初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为代表引领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潮。 2、了解明清儒家思想的发展。 3、掌握这四位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适当的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自己分析进步思想家的观点,培养材料分析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寻找关键知识点,让他们结合材料自己归纳。 3、恰当运用人物图片,使学生搞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形成与其生活背景和经历的关系。 4、学生要发挥主动性,提取有效知识,锻炼分析材料的能力。 5、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这四位进步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进行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 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 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的主张和特点。 难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产生的社会背景及进步思想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那么儒学在明清时期又发生了些什么变化?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新课: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导言部分,阅读时大家把层次分清楚。我们可以看出导言是在讲明清之际的社会背景,因为一切思想的形成都是有历史背景作为支撑的,不会平白无故的冒出这些启蒙思潮。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导言,抓抓关键词: 1、商品经济蓬勃发展,那么就会兴起一批工商业市民阶层,他们有钱但没有地位,想冲破 封建纲常的束缚,谋求更高的地位。 2、专制加强,吏治腐败的王朝统治,使得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3、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极端。 大家在初中都学过利玛窦这个人,作为西方传教士,他带来西方的新思想,那么就还有第四个背景:4、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 这就是明清之际的社会状况,在这矛盾重重,风雷激荡的年代,思想领域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这中反思和批判的思潮又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展示李贽的图片ppt 首先我们来看这张李贽的图片,一看这身打扮我们就知道他是明朝人,实际上他生活的年代是1527年到1602年,是在明朝晚期的著名思想家,但在当时他被称为“异端”。大家仔细看他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出一股锐气和正气,就是他开启了我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新潮流。李贽在当时是“异端”,是“离经叛道”(加了引号的),那么我想请大家阅读教材19面到

4第35讲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35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知识点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 (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2)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3)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科举考试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2.思想 (1)大力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人皆有私,每个人都可使个性自由发展。 (3)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 (4)提出“万物皆生于两”,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知识点二明末清初思想家 1.共同主张 (1)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 (2)倡导“经世致用”。 (3)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2.具体特点 (1)王夫之:建立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 (3)顾炎武:呼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经世致用。 3.历史影响 (1)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众以启蒙和启迪。 宗法制度对明清之际民主思想的影响 宗法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法制度本质上是专制而保守的,与以自由企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是相互矛盾的,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使工商行会组织也染上浓重的宗法色彩,从而妨碍了商品与劳动力的自由流通。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核心观点: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明清之际成为社会转型的阻力,导致明末清初的新思想未能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 【易错提醒】道学家不同于道家 儒学中以正统自居的理学家被称为道学家,宋明理学也被称为“道学”;而道家是春秋晚期老子创立的思想流派,其部分思想后来成为道教的教义。 【构图解史】李贽的思想 信息提取: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被称为“离经叛道”。 【易错辨析】顾炎武的“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有本质的不同。“主权在民”是近代西方出现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顾炎武的这一主张没有上升到“主权在民”的高度,他仍寄希望于贤明的君主。 【构图解史】儒学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信息提取:中国古代传统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兼收并蓄,具有明显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重点一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背景及特点 “时空观念”下的“历史概念” 1.“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对点训练] 1.(2020·广东揭阳模拟)顾炎武认为“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他重申宋人黄震的见解,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物”,要破除理学“空谈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教学设计说明:岳麓版必修三文化发展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要讲了明代思想家李贽、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观点和历史作用。我当时想到本课的重点是思想家的观点而难点是理解他们观点的历史作用,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课,是通过我的讲述还是让学生自己讨论理解呢?最后我决定讲述和学生互相讨论相结合,由我讲述李贽的“异端思想”,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对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进行讨论,这样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科书的编写意图 (1).就本册书而言 本册教科书着重介绍了人类社会文化领域发展进程中 的重要内容。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程,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进一步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2).就本专题而言 本专题着重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多民族国家,思想影响之深远,古代科技之进步,是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可比拟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传播到世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所以,学习本专题,有益于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有益于深刻理解今天中国的国情。 (3).就本课而言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新经济因素的萌芽和明王朝的崩溃,孕育了批判君主专制,抨击纲常伦理、倡导经世致用、要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潮,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学习本课,有益于加深对明清之际思想启蒙与明清之后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 学生在七年级(北师大版下册第三单元第24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已经学习了明清经济的发展、近代化因素萌芽的趋向的基本史实,对明清的经济等历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于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深层次的历史影响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需要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利用新材料,进行材料分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2.学生特征 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已久,学生的思维方式渐趋成熟,对问题能够抽象的理解,因此对于人物主张以及历史影响会有自己的理解,会有不同的看法。 三、教学目标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代表人物、主张和影响。知道中国四大古典小说的名称、作者、主要内容及地位。知道昆曲与京剧兴起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比较文学作品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及反映的明清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四大古典小说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四大古典小说、昆曲与京剧。 教学难点: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四大古典小说的图片。 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吗,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四大名著。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阅读教材,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2.教师提问进步思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张各是什么? 探究二:明清小说 师生共同探究: 1.阅读教材,思考明清小说广为流传的原因。 2.教师提问明清世俗文学兴起的时间、主要内容、特点? 3.教师出示四大名著的相关图片,让学生抢答,这些图片出自于哪部书?4.教师列表出示四大名著的作者、时间、主要内容、价值。 5.历史小说和历史有什么区别? 探究三:昆曲与京剧 师生共同探讨: 1.阅读教材思考:昆曲形成原因、时间、特点、影响? 2.京剧形成的时间?在哪些剧种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京剧的角色类型有哪些?影响?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本课课件 五、巩固练习 请结合本课导学案【当堂达标】环节

岳麓版历史必修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同步测试.doc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第1单元第5课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 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 括() A .强调“重义轻利” B .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 .批判君主专制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 、批判君主专制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等明清时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家。 答案: A 2.李贽是明朝晚期著名的异端思想家,下列他会极力反对的事件或现象是() A .商鞅变法 B .花木兰替父从军 C.梁祝化蝶相随 D .对贞节牌坊的颂扬 解析:李贽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反对对贞节牌坊的颂扬。 答案: D 3.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 想的关系是 () A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 B .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 解析:明清时期的三大思想家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早期的民主启蒙思想。 但他们的思想并没有超出儒学的范畴,而是儒学在新形势下的新发展。 答案: C 4.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 在于() A .反对封建私有制 B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C.反对中央集权的制度 D .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解析:“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意即天下不是皇帝一家的,明确表达出反对封建君主专 制的主张。 答案: B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具有民主思想色彩,“立足于当时的现实而又一脚跨进了未来”的伟大思想家是() A .朱熹 B .李贽 1

第4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答案完全版)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主备人:蒋云波 【学习目标】(本课学习任务) 课程标准目标分解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能说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要观点和名言,并区分三者观点异同。 (2)知道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背景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要观点 2、难点: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的背景和影响 【预习学案】(结合课本,把握基础) 一、离经叛道的李贽 1、时间:明朝后期。 2、代表作:《焚书》、《藏书》等。 3、思想主张: (1)反对孔子的圣人地位和是非标准,主张是非标准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 (2)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特点: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一)黄宗羲 1、主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2、名言:“天下为主,君为客” 3、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4、评价:发展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对后世思想有启蒙作用。 (二)顾炎武 1、主张:①主张经世致用,到实践中求真知。 2、名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见与有责耳矣”,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 4、影响:开一代务实学风的先河。 (三)王夫之 1、唯物思想:1)主张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变化具有规律。3)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 2、代表作:《船山遗书》 3、影响:用朴素唯物主义否定程朱理学的理论核心,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儒学的变革注入新活力,其反对专制的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一定影响。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导学案 【课程标准】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重点】知道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 【学习难点】理解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 【基础知识梳理】 一、历史背景:(提示:仔细阅读本课21页的《知识链接》,归纳总结) 1、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思想文化 4、个人 二、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 1、主张:(1)学术上:鞭挞,否认 (2)道德上:批判,提倡 (3)提出的观点。 (4)哲学上:提出“”,否定,摇撼了 2、评价: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是我国反封建专制思想的先驱。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代表人物及主张 (1)王夫之:①本体论:主张物质是第一性,强调“”;②认识论:宣扬 ;③伦理学:提出“”, 充分肯定 (2)黄宗羲的思想:著作:《》《》 主张:①抨击,“君主乃天下之大害” ②批判“君为臣纲”的愚忠 ③提出的理论和构想。 (3)顾炎武:著作:《》、《》 主张:①发出“”的呼唤。②主张“”。 2、【归纳】三人的共同主张 ①政治上: ②学术上:主张“”。 ③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 3、评价 ①反映了和的时代需求,为儒学的发展注入; ②对造成了强烈冲击,给以深刻启迪。 ③这股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④局限性:提不出新的深灰方案,思想体系不完善,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不能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预习自测】 1、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 A.重视农业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 2.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批判否定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练习题 1(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6)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2.(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盟联考) 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 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 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 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 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 3.(2018·河北衡水二调)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 A.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 B.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 C.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 D.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 4.(2018·湖南衡阳二模)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他又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这反映黄宗羲() 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 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 5.(2018·山东临沂检测)明清时期兴起的实学思潮,把儒学经世传统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救亡图存而进行务实革新。这说明了() A.儒家思想蕴含着实用主义精神 B.实学逐渐成为当时思想主流 C.崇实致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D.实学对儒家思想的彻底否定 6.(2019·山东安丘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明中叶以后,在学术界、思想界出现了一些具有叛逆传统精神的思想家,他们重视工商业活动,力图把一向为人所轻视的商贾、优伶等,渐从儒家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个性解放,树立新的道德观。在此影响下,明清两代工商业者的社会自觉正在不断增长。许多商人以及商人世家的人,都为商人地位的提高而大加疾呼,甚至把为商之道与封建伦理道德、天道相提并论。然而,明清商人观念的变化,是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脱胎而来。他们固然敢于大胆反抗传统对于工商的轻视,却又往往从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去寻找反抗的依据,而缺乏决裂的勇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叛逆思想家”的思想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课标要求: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2、比较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学情分析: 本节课知识学生初中阶级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学生对理论思想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较低,为此本节教学应将课本内容通俗化、简单化。使其更贴近学生。 教学过程: 一、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 2、君主专制加强,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文化专制、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因循守旧、走向僵化。 4、西学东渐,近代科技的传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阔了眼界,追求个性发展,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和反思。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背景:(1)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2)商品经济冲击社会风尚,盛行拜金逐利风气,传统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简历。 (2)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概括并理解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正确评价他们的思想。 (3)了解并掌握经世致用的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并掌握“工商皆本”思想产生的背景。 (4)了解并掌握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内容、影响。 (5)比较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 (2)学会分析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学会正确评价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四个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认识进步思想家们反封建思想的进步性。 (2)通过学习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想,培养学生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学以致用的思想观念。 (3)通过对“亡国”、“亡天下”内涵的区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难点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背景。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法国熠熠夺目的三大思想家,其辉煌灿烂的思想成就至今影响着世界,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以他们的学说为蓝图构建的。 那么,同一时期的中国思想界,是在程朱理学的统治下继续僵化的八股应试?还是挣脱思想束缚,大声疾呼? 新课学习 一、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人,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批判程朱理学,倡导“经世致用”,进而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死板,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人中国。 二、“异端”思想家李贽 1.思想内容 展示李贽的画像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取待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答耿中丞》余自幼读圣教,不知圣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以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续焚书》“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欤。”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各从所好,各驰所长”。

精修版明清进步思潮 教学设计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一段2008年上海高考题的材料。这段材料把明清之际说成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那明清之际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些最敏锐的心灵又指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要反思?反思的是什么?他们为此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清,去历史中寻找答案。 第五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本课的标题。明清之际是个时间概念,那到底具体指何时呢?(看同学们对预习案掌握的情况)际有时期、时候的意思,但这里的际应该理解为交替,更替的意思,明清之际即明清更替的时期。所以标题上的明清之际一般是指16-17世纪的历史。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次的进步思潮活跃的时间并不长久,只是一度活跃。 请同学们再来分析一下的副标题。从副标题我们可以得出明清的进步思潮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从变与不变又可以得出进步思潮与之前的儒家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为此,本节课将以变与不变为线贯穿其中。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时代的变与不变) (一)、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 探究一:明清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明清之际,中国逐渐进入一个社会转型期,处在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思想与新的价值观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 ?——岳麓书社历史教参 明清之际是如何新旧碰撞的?请结合学案上的两段材料,完成表格。时间大概5分钟。(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展示) 学案处理的方法:新旧交织。第一步要区分图片和文字哪些是新哪些是旧,第二步每张图片反映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行第一幅图片真实再现了明旧都南京的街景,白条是什么?对是广告、招牌、商标。说明了什么经济景象?商品经济发展。 第二行第一幅图片抓住时间,公元1644年,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这是一个真正的多事之秋,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年代。那一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朝灭亡,李自成进京,崇祯缢死,明室倾覆,吴三桂倒戈,清入关。大事小事,几乎每一件都足以让历史进程大大地改变。明亡清兴交替之时的短暂的权力真空,给思想自由表达带来了宽松的环境。人民起义则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思想的批判。 第三行第一、二幅图片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同时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