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类——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560308

电梯工程资料

建筑工程电梯是指安装在建筑(构筑)物上各类垂直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等固定起重运输设备。 1、相关标准、规范:《电梯勤务员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95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 《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8-97 《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97 《杂物电梯》JG135-2000 2、电梯安装分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验收资料分部用册(以下简称分部用册)。 分部用册中资料分为:施工技术管理综合资料和质量控制(含验收记录)资料两大部分。资料的具体内容详见分部用册中的目录。 (1)施工技术管理综合资料 1电梯安装工程开工登记表 电梯安装工程进场开工前,由施工单位向监督机构申报开工登记。建设工程监督机构在收到《电梯安装工程开工登记表》,并核查有关文件后,安排工程监督业务。 2电梯安装工程的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工程质量技术(工艺)交底卡、检测计量器具一览表、中间验收交接记录、竣工报告、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申请、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事故处理记录(报告)、事故停工通知书、工程复工通知书等表等的具体要求参考前面章节。 3中间验收交接记录 电梯安装工程在安装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土建和设备安装及电梯安装单位参加,电梯“土建”交接分项工程,在验收时,土建施工单位应提交有关资料,如机房预留起重吊环,预埋电线管、液压油管、套管、井壁导轨支架预埋钢板等隐蔽验收记录,有关人员应认真核查资料和实物质量,在各方意见一致的前提下,进行验收交接。 (2)质量控制资料 1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宜在与电梯安装工程相关的“土建”专业施工前进行,会审时应注意解决如下问题:机房、井道是否布置合理; 井道、预留孔洞及埋件尺寸是否准确; 机房、通道、门窗、环境(含清洁卫生和温、温度),以及消防电梯的独立间隔及其建筑材料等均应符合电梯和消防有关规范的要求; 电梯电源(含消防电梯应急备用电源)及开关装置、电气接地装置应符合电梯、建筑电气和消防有关规范要求; 机房、井道照明灯具和检修用电源插座回路的相关电气装置应符合电梯和建筑电气有关规范; 机房的火灾探测报警和灭火装置,消防电梯底坑的排水装置均应符合消防有关规范; 机房、井道不能装置与电梯无关的管线、设备。 2电梯安装工程设计变更记录应遵守下列规定: 关于设置电梯数量的增减、电梯主要使用功能参数选型等使用功能方面的变更意见由建筑设计单位签署;关于电梯产品结构原理和安装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的变更意见由电梯生产厂家(或授权代理商)签署; 由安装、监理、建设单位分别对设计变更内容签署是否同意的意见。 3电梯安装质量验收相关检测记录,在电梯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前须进行相关条件检测(检查)垂直电梯包括:机房、井道及其相关设施和文件资料应满足的条件;自动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专业编码:051300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前言 为了落实我校“国家级中职学校示范校”创建工作,实现国家教委提出的中等职业学校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教学改革任务,我校编写了部分重点专业的《专业课程标准》。 通过《专业课程标准》的实施,实现学生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活动,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与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高效课堂”的实现是落实《专业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我们将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该项工作,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目录 一、专业名称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四、培养目标及规格 1. 培养目标 2. 人才规格 五、课程(项目)体系 六、核心课程(项目)设置 七、教学进程安排 八、课程(项目)学时分配 九、专业教师与实训(实验)装备要求 十、核心课程(项目)课程标准(一)电工工艺技术 (二)机械与电气识图(CAD) (三)机床电气控制技术 (四)PLC与传感器技术应用技术

(五)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 (六)机械维修技术 (七)机床设备维修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 一、【专业名称】 机电技术应用 二、【产业与职业岗位分析】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现代制造业加速发展,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非常紧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过学校调研分析发现,我国机械制造业机电设备维修类复合型人才奇缺,仅机电设备维修类一线工人在我国的年需求量就达10万人。随着我市滨海新区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以汽车行业、模具制造业、电梯安装维修业、机械加工业、飞机制造等为主的高新技术机械加工制造领域,在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岗位上均出现较大缺口,同时各大企业对于机电设备维修一线工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直至2010年预测本市以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年需求量在1万人以上,这为学校继续扩大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规模、建设天津市专业领域一流水平的机电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提供了广阔市场。 三、【招收对象及学制】

最新版电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最新版 电梯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一、曳引式电梯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 及以下各类曳引驱动电梯安装工程,不适用于液压电梯、自动扶梯、杂货梯的 安装。 1. 2 主要参考标准及规范 (1) 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全规范》 (2) GB 8903—1988《电梯用钢丝绳》 (3) GN/T10058—1997《电梯技术条件》 (4) GB/T10059—1997《电梯试验方法》 (5) GB 50310—2002《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 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7) GB/T12974—1991《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8) GB/T13435—1992《电梯曳引机》 (9) JG/T5009—1992《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 (10) JG/T5010—1992《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11) DBJ 01—26-9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工艺规程(第五分册)》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电梯安装工程installation of lifts,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2.1.2 电梯工程质量验收acceptance of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lifts, 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电梯生产企业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 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检和一般项目抽检,根据本企业工艺标准对工程质量做出确认。 2.1.3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 drive lift 提升钢丝绳靠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2.1.4 再平层re-levelling 轿厢停住后,允许在装载或卸载期间进行校正轿厢停止位置的一种操作,必要时可使轿厢连续运动(自动或点动)。 2.1.5 安全绳safety rope 连接在轿厢和对重上的辅助钢丝绳,在悬挂装置断裂情况下,该绳使安全钳装置动作。 2.1.6 地坎sill 轿厢或层门入口处出入轿厢的带槽的金属踏板。 2.1.7 速度控制Speed control 通过控制进出液压缸的液体流量,实现轿厢运行过程的速度调节。

施工电梯技术参数

GJJ牌SC型施工升降机常用型号及技术性能参数表 SC200/200TD SCD200/200GZ SCD2002/200TD SCD200/200 SCD200/200GZ 型号 最大提升高度(m) 250 250 250 250 250 提升速度(m/min) 40 0~63 40 40 0~60 额定载重量(kg) 2×20002×20002×20002×20002×2000 额定安装载重量2×20002×20002×20002×20002×2000 吊杆额定载重量(kg) 180 180 180 180 180 电机功率(kw) 2×3×112×3×112×3×112×3×112×3×18.5电机数量(set) 2×32×22×32×22×3 防护等级IP55 IP55 IP55 IP55 IP55 额定电流(A) 2×3×23.52×3×23.52×3×23.52×3×23.52×3×23.5供电电压(V) 380/440 380/440 380/440 380/440 380/440 限速器(Yype) SAJ40-1.2 SAJ30-1.2 SAJ30-1.2 SAJ30-1.2 SAJ40-1.2 外笼重量(kg) 1480 1480 1480 1480 1480 吊笼重量(kg) 2×12002×12002×12002×12002×1200 标准节重量(kg) 150 165 170 170 165

标准节长度(mm) 1508 1508 1508 1508 1508 对重重量(kg) 无对重2×20002×10002×1000无对重 SC200/200TD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三传动,无对重。 SCD200/200TD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1000kg。SCD200/200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4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内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1000kg。 SCD200/200GZ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0-63m/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两传动,对重重量为2×2000kg调速变频升降机。 SC200/200GZ 型施工升降机额定载重量为2×2000kg额定提升速度0-60min,传动装置在吊笼顶部,三传动,无对重调速度频升降机 带对重 型号额定载重量提升速度电机功率对重重量防坠安全器型号SCD200/200 2×2000 36 2×2×11 2×1000 SAJ30-1.2 SCD200/200TD 2×2000 36 2×2×11 2×1000 SAJ30-1.2 SCD270/270TD 2×2700 36 2×3×11 2×1000 SAJ40-1.2 SCD320/320TD 2×3200 36 2×3×11 2×1200 SAJ40-1.2 不带对重 型号额定载重量提升速度电机功率对重重量防坠安全器型号 SC100/100 2×1000 36 2×2×11 0 SAJ30-1.2 SC100/100TD 2×1000 36 2×2×11 0 SAJ30-1.2 SC150/150 2×1500 36 2×2×15 0 SAJ40-1.2 SC150/150TD 2×1500 36 2×3×15 0 SAJ40-1.2

电梯安装规范

电梯安装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要求 2007-10-11 14:16 摘要: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关键字: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1 总则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本工艺标准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配套使用。 本工艺标准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电梯安装工程 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注:本工艺标准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 2.0.2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电梯安装的各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工艺标准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结果做出确认。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设计方案.doc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全日制 2.专业培养目标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依托于电梯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工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最新要求,面向电梯制造、安装、维修与调试、管理、服务第一线行业需要,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电梯安装、维保、调试、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核心职业技能,具备行业职业资格,有一定的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团队精神,能从事现代化电梯安装、检修、运行维护及施工现场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就业面向电梯生产制造、安装与维保行业,从事电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检修与维护、项目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目前学院已与通力电梯公司初步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学生毕业后将在通用电梯公司从事电梯设备生产检测、安装调试、维护管理、销售服务等工作。 3.专业核心能力 (1)掌握电梯安装、维修、调试、检测的基本知识和专项技能,具有现场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协调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了解电梯的机械/电气构造、熟悉电梯的性能及电路图,具备排除故障的应急能力,能根据电梯维修保养规程,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保养,并做好维修保养记录;其次要掌握电梯驾驶、电工技术,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等技能。

(3)掌握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管理;工程项目投资分析、项目估价、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进度控制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验收标准等。 (4)熟悉电梯制造技术标准规范;掌握生产管理与品质管理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能力结构总体要求 我们详细分析了专业各个岗位的职业能力及素质要求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标准(机电144)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103021 适用专业:机电、机械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控制课程 开课单位: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工业系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PLC》 二、学时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144学时,其中理论课85学时,实践课(实训)59学时。本标准适用于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 三、课程性质及定位 (一)课程性质及目标 1、课程性质 《电气控制与PLC》课是以电器控制技术和可编程控制技术为核心,统筹电机控制与3C技术的课程,它是以行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具有对工厂典型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基本环节设计、分析与故障排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PLC控制系统进行I/O分配与系统程序设计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合作共事、随机应变的关键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满足企业需求的自动化控制高技能人才,实现“为了行动而学习”的教学目标,为专业必修课。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组成:电动机与电气控制线路;变频器的使用;PLC基本指令的应用;PLC步进指令的应用、PLC功能指令的应用、PLC与变频器综合应用,实验指导书。 2、课程目标 (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及故障检修;

②掌握PLC的工程应用、维护和使用以及PLC在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及电气系统分析与维护。 (2)知识目标 ①熟练应用基本指令和步进指令是PLC编程的基础; ②功能指令:现代工业控制的许多场合需要数据处理,因而PLC 制造商逐步在PLC中引入功能指令,用于数据的传送、运算、变换及程序控制等功能。 ③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 (3)素质目标 ①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②形成具备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④具有热爱科学、积极创新的精神; ⑤具有敬业爱岗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定位 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能达到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机会。 四、课程基本理念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教学体现强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课程内容的选择注重基础与发展相互协调,强化学用结合,融入学科发展前沿。课程的内涵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在教与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员主体的作用,鼓励学员积极、自觉地自主学习和实训,提高学员的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

电梯保护施工工艺标准

成品保护操作指引

目录 一、目的 (3) 二、适用范围 (3) 三、成品保护管理原则 (3) (一)、责任明确原则 (3) (二)、工序合理化原则 (3) (三)、先检查后保护的原则 (3) (四)、持续保护原则 (4) (五)、其他要求 (4) 四、成品保护标准做法 (6) (一)楼梯栏杆扶手及阳台栏杆 (6) (二)进户门框保护 (8) (三)户门、户内木门扇 (8) (四)铝合金 (8) (五)电梯轿厢(使用时) (9) (六)电梯呼叫开关 (10) (七)公共走道地砖 (11) (八)客厅、卫生间、厨卫、阳台地砖 (12) (九)凸窗窗台石 (13) (十)瓷砖阳角(公共部位和厨卫) (13) (十一)住户电箱 (14) (十二)开关插座 (14) (十三)橱柜 (15) (十四)浴缸 (16) (十五)马桶 (16) (十六)洗手台盆 (17) (十七)浴室镜子 (17) (十八)木地板 (18) (十九)洁具五金件、毛巾杆、厕纸盒等五金件 (18) 五、本指引生效日期 (19)

一、目的 建立完善的成品保护体系,聚焦客户关心之观感质量,规范成品及半成品保护管理。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成品保护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升产品质量,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 二、适用范围 本操作指引适用于海峡建设所有在建项目工程。 三、成品保护管理原则 (一)、责任明确原则 1、总包单位和各分包单位需按照合同条件和此成品保护标准做法,对各自施工范 围内的半成品、成品采取保护措施。 2、总包单位有责任督促各分包单位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和维护工作,并进行定期检 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好二次保护工作。 3、各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人去负责成品保护,并将名单报到监理和海峡建设项目 部备案。 4、总包单位有责任成立专门的现场看护小组,有权利对成品破坏、偷盗等进行管 理和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5、户门安装上锁后,室内成品保护进入专人看护集中管理阶段。后续工序进出室 内需要办理移交手续。项目每周组织召开协调会,明确后续每个工种以流水方式进入具体房间的时间表,看护人员根据此表组织场地移交,提供开门、检查、关门、再检查的工作。 6、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此成品保护标准采取成品保护措施或恢复,海峡建设项 目管理部有权利按照合同条款扣除相应成本保护费用,并可委托第三方施工,并需加扣施工费用和海峡建设管理费用。 (二)、工序合理化原则 1、合理工序安排对成品保护和施工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求施工单位提交 施工进度计划(含专业分包配合计划和甲供材料进场计划),并得到海峡建设项目管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学校

湖南哪些高职专科院校开设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核心课程、就业情况、配套设施等等。 实训基地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开始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开设了电梯工程技术专业,本专业有一个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同时共享两个省级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与机电一体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与上海三菱电梯公司合作,在校内建成上海三菱电梯华中大区电梯培训中心一个,中心拥有最新最全客梯、货梯、电扶梯整套设备及零部件设施,同时还拥有两个电梯实训室,其中配套设备如普通透明梯井带机房电梯实训系统、5层模拟电梯系统、电梯控制柜、电梯PLC控制模型等设施齐全,能充分满足培训及教学需求。 师资力量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人,研究生9人,企业兼职教师4人,整个教师团队结构合理,有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及专业项目式授课经验。 专利及竞赛 团队教师近5年共主持开发教育部国家级电梯教学标准1项,省级以上课题11项,院级课题立项15项,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6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项。近三年来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电梯行业紧缺型高技能、技术型、专业技术人员为目标,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精细化培养模式,按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要求设置课程。学生毕业可以获得电梯行业从业资格证(电梯特殊设备操作上岗证)、电梯安装工(或电梯维修保养工)、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中级及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专科热门专业:电梯工程技术↑↑ 核心课程 电梯安全操作、机械识读与测绘、装配钳工、电气控制技术、电梯结构与传动、电梯运行与维护、扶梯结构与传动、电梯及电扶梯检测与验收等。 就业情况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就业面向电梯生产制造、安装与维保行业,从事电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检修与维护、项目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就业前景。目前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已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学生毕业后将在上海三菱电梯等电梯行业公司从事电梯设备生产检测、安装调试、维护管理、销售服务等工作。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电梯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31325z21 学时数:56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践6学时) 课程类型:理论+实践开课学期:(第5学期) 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部) 编写时间:2013年12月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电梯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专业基础课,它有一定的实用性,同时又为其它专业课程做基础,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它是建筑类各专业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梯系统的构成,掌握电梯曳引系统和操作控制系统电气原理图,初步具备电梯系统设计和选用的能力以及机电设备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前续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可编程控制技术 后续课程:综合自动化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达到: 1、了解电梯的各部分结构,了解其作用和机理 2、在理解电梯的速度要求的基础上,掌握电梯的各种不同的电力拖 动系统 3、掌握电梯的信号控制系统 课程重点介绍电梯拖动及信号控制系统。课程在讲授电梯的拖动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能对不同的拖动系统进行分析。 (一)方法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电梯层门的安装、层门地坎的安装、电梯井道的测量、样板架的制作与放样、导轨的安装、轿厢安装和安全部件安装电梯与调试方法、电梯的维修与保养知识技能等。 (二)专业能力目标 认识电梯的结构、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电梯控制电路的组成与原理。 (三)社会能力目标 (1)树立工具、设备使用的安全意识; (2)形成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 (3)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4)具有随机应变、工学结合的创新精神; (5)具有爱岗敬业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内容规划

电梯安装施工工艺要求(详细

电梯安装施工工艺要求(详细) 来源:电梯知识网发布时间:2009-11-2212:33:05查看次数:399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要求-------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1总则 1.1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企业电梯安装工程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工艺标准。 1.2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样板安装及基准线挂设工程。本工艺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安装工程。 1.3本工艺标准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配套使用。 1.4本工艺标准是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最低要求,所规定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合格。

1.5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工艺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电梯安装工程 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注:本工艺标准中的“电梯”是指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液压电梯。 2.0.2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电梯知识网 电梯安装的各项工程在履行质量检验的基础上,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等几方共同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验和一般项目抽验,根据本工艺标准以书面形式对电梯安装工程质量的检验结果做出确认。 2.0.3土建交接检验 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按本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 建设方案 二〇一一年十月

关键词: ◆引领电梯专业人才培养,成功申报了目录外专业--电梯工程技术专业; ◆成立国内首家电梯技术学院,并由电梯行业权威专家、企业高管担任学院院 长,实施深度校企合作办学; ◆跨国电梯企业投资(单家)超过2500万,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培训中心、 校外实训基地; ◆建成首家国家级电梯行业-机械职业技能鉴定站,并获得2010年度全国人力 资源保障部,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先进集体”/“优秀管理者”;2009年度全国电梯行业协会、电梯技能鉴定分中心“突出贡献奖”和“先进个人”。 ◆创建学院企业化管理,任务项目化管理的管理新模式; ◆建立电梯专业教育学院联盟(集团),资源共享; ◆评为2010年院级特色专业、电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电梯专业方向毕业生,连续保持专业对口就业率100%,流失率0% 。 第一部分总论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广东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广东省科协和我校“十二五”规划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本方案分为:1、总论;2、学校概况;3、专业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4、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5、专业建设内容;6、改革举措;7、绩效考核指标;8、两年建设经费全额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等八大大部分。围绕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增强辐射能力等目标,在分析学校当前的机遇与挑战,盘点面临的任务和筹划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方案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第一部分总论建设方案的制定原则与思路,方案的主要内容概述等。 第二部分学校概况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校企合作和办学特色 第三部分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学院办学理念先进、定位准确,行业办学历史悠久,创立“校企双主体,工学六合一”办学模式;与广东省以及全国电梯企业有着深厚悠久的关系和合作基础,具有独特的行业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

(完整版)PLC课程标准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可编程控制器plc课程主要研究PLC的结构原理及在逻辑量、模拟量控制方面等的应用,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课程主要研究PLC的使用,因此没有实物、不亲自动手操作,很难将其理解掌握,更谈不上对其灵活使用。大量的指令应用唯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真正理解其功能、作用。这是一门离不开实践的课程。 该课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课程从原理上讲,需要有一些电气控制技术的知识,需要有一些数字电路的知识,需要有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从应用角度讲,涉及的范围更宽更广,基本的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高速的位置控制、脉冲控制以及联网通信控制等。 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创造性:课程内容涉及到的每一条指令都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应用到生产实际中去;面对任意一个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指令编写程序,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使学生掌握一种基本机型,掌握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增强现代意识,培养专门人才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应用在现代化的各种装备中,已达到了普及的程度。培养现代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熟悉PLC技术的应用,能够使用PLC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是本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围绕核心技术,培养创新精神 PLC技术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各个领域,面对市场上的各类型PLC的各种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围绕PLC的核心技术,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本课程的宗旨。 (三)关注全体学生,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以学生为本位开展学习活动,创设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环境,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新型的通用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专门为工业控制而设计。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好、编程简单、使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等一系列有点,因此在工业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门专业课程,通过三菱Fx2N型PLC的介绍,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与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本课程从实际工程应用和中

电梯井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电梯井模板施工工艺标准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电梯井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1 一般规定 1.1 本标准适用于住宅工程和公用建筑的电梯井模板施工。 1.2 电梯井模板施工前应编制施工预案,并经公司技术科审批。 1.3 模板及支架要保证结构和构件形状尺寸及相应位臵的正确性,以及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构造牢固,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的绑扎和砼的浇筑、养护,使其能多次周转使用;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1.4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电梯井模板进行验收。 1.5 电梯井模板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用方木做背楞时,四面应用压刨刨平,截面尺寸50×100mm,钢管采用φ48.3×3.6钢管。 2 电梯井木模板 2.1 施工准备 2.1.1模板支撑采用Ф48.3× 3.6mm钢管脚手架。严禁使用弯曲、锈蚀、端口不平的钢管。对有裂缝的扣件及松扣的螺丝帽必须更换。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支模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1.2电梯井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胶合板时,所有模板统一在现场加工成型,现场拼装。 2.1.3木方统一刨成50×100mm,弯曲、腐朽和尺寸不合格的木方退场。尤其是有节和断裂的不能用于电梯井模板施工。 2.1.4对拉螺杆采用Φ14普通螺杆,加套塑料套管。 2.2工艺流程 模板配模电梯井支架安装安装内侧模板安装外侧模板调整固定模板验收。 2.3施工工艺操作要点 2.3.1模板配模 1电梯井相邻两模板拼缝严密,外侧采用一根刨平方木钉牢,防止模板拼接处错台漏浆。

“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0313404 课程名称:嵌入式组态控制技术 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课程属类:自动化技术类 课程学分:4 计划课时:60 教学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任务驱动适用范围: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 先修课程:单片机技术、变频器技术、传感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成员: 制订部门: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教研室批准人: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随着后PC时代的到来,在制造业领域更注重使用符合其特定需求并带有智能的嵌入式工业控制组态软件,而嵌入式组态软件特具的按功能剪裁的特性,以及其内嵌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可保证整个嵌入系统小体积、低成本、高实时性、高可靠性的同时,方便不具备嵌入式软件开发经验的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使用嵌入式组态软件快速开发完成一个嵌入式系统,并极大缩短嵌入式产品进入市场的速度,而且使产品具有丰富的人机界面。 目前自动化软件的发展趋势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大型的平台软件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小型化方面,由通用组态软件简化成嵌入式组态软件,可使大量的工业控制设备或生产设备具有更多的自动化功能,发展机会更多、市场容量更大。北京昆仑通态MCGS 嵌入式组态软件作为国内主流工控产品,是企业实现管控一体化的理想选择,为此选择MCGS嵌入式组态与TPC触摸屏进行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培养工控系统综合应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可从事工控系统组态、调试、维护、改造、运行、销售等。通过教学项目的完整练习,强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及故障诊断能力的培养,达到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相关要求。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通常一个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视和听、自己动手或实践等,而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视和听50%、自己动手90%,由此可见,“手脑并用”的实践可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同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新材料之后遗忘的程度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而“行为导向”的教学正是强调手脑并用。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定义为: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个体的知识又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指关于进行某项操作活动的知识,即技能。程序性知识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更有效。行为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的焕发,它将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如爱好、志趣、好奇、求知欲等);学习的利益动机(如前途、奖酬、发展条件等);学习的社会动机(如社会竞争、集体的荣誉、团队的期望、角色的价值等)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对新知识或技能的初步尝试应用、评价、再实践等因素有机地组合起来,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信息接受、知识学习、技能提高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行为导向实质上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境,把学与教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 “行动导向”把实践性深深地渗透到了职教课程体系中,它的目标是“会做”,这

电梯安装施工工艺.

文件编号:Q/XH- GY-2015 受控状态: 发放号: 编制:马新涛日期:2015.08.28 审核:耿纪波日期:2015.08.28 批准:鄢吉金日期:2015.08.28 2015年08月28日发布 2015年09月01日实施湖北通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发布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 及以下各类曳引驱动电梯安装工程,不适用于液压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杂物电梯的安装。 1.2 施工主要依据 (1) 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 TSG T7001《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3) GB 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4) GN/T10058《电梯技术条件》 (5) GB/T10059《《电梯试验方法》 (6)GB 50310《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GB/T13435《电梯曳引机》 (8) GB 8903《电梯用钢丝绳》 (9) GB/T129741《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10) JG/T5009《电梯操作装置、信号及附件》 (11) JG/T50102《住宅电梯的配置和选择》 (12) DBJ 01《建筑安装分项工程工艺规程(第五分册)》 (13) 电梯安装维护使用说明书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电梯安装工程installation of lifts,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电梯生产单位出厂后的产品,在施工现场装配成整机至交付使用的过程。 2.1.2 电梯工程质量验收acceptance of installation quality of lifts, escalators and passenger conveyors 电梯生产企业对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资料、隐蔽工程和施工检查记录等档案材料进行审查,对安装工程进行普查和整机运行考核,并对主控项目全检和一般项目抽检,根据本企业工艺标准对工程质量做出确认。 2.1.3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 drive lift 提升钢丝绳靠曳引轮槽的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2.1.4 再平层re-levelling 轿厢停住后,允许在装载或卸载期间进行校正轿厢停止位置的一种操作,必要时可使轿厢连续运动(自动或点动)。 2.1.5 安全绳safety rope 连接在轿厢和对重上的辅助钢丝绳,在悬挂装置断裂情况下,该绳使安全钳装置动作。 2.1.6 地坎sill 轿厢或层门入口处出入轿厢的带槽的金属踏板。 2.1.7 速度控制Speed control通过控制进出液压缸的液体流量,实现轿厢运行过程的速度调节。 2.1.8 变频调速系统variable frequency speed control system 利用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从而改变进入液压缸流量,即对电梯运行速度进行无级调速的系统。 2.1.9 平层准确度leveling accuracy 轿厢到站停靠后,轿厢地坎上平面与层门地坎上平面之间的垂直方向的偏差值。 2.2 符号 2.2.1 V——电梯额定速度,单位:m/s; 2.2.2 a——轿厢的制动减速度,单位:m/s2;

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实习大纲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顶岗实习大纲适用年级:2014级 适用专业:电梯工程技术学时:644 学分:23 编制单位:电梯学院 编写教师:梁燕 教研室主任(签字): 系(部)主任(签字) : 编制时间:2016年11月

顶岗实习大纲 一、顶岗实习目的 电梯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现代电梯的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在改善电梯性能的同时,对电梯的设计、管理、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电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工作现场中存在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可以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使其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毕业顶岗实习是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对于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毕业顶岗实习可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 2.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报告撰写环节的实施收集资料,增加经验。 4.为学生毕业后走上正式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5.同时毕业顶岗实习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可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二、顶岗实习岗位素质及能力要求 (一)综合素质要求 1.良好的敬业精神,优良的道德品德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2.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分析与综合能力; 4.独立决策能力; 5.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有良好的分析、思考、协调能力与客户服务意识; (二)岗位能力要求 三、环境条件 1.岗位场地 电梯维修与保养工作现场、扶梯维修与保养工作现场、电梯安装与调试工作现场、电梯。 2.指导教师 实行校企专业人员联合指导,指导教师要求如下: 1)要求具有一定的电梯维修与保养、电梯安装与调试实践能力和理论教学 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2)行业企业的一线技术员、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 四、实习要求 1.工作要求 1)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实习单位实际和企业实践相结合。 2)将思想品德的修养同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相结合。

《电梯安装与调试,管理和维护技术》课程标准

《电梯安装与调试/管理和维护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3300242 适用专业:电梯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学时数:64 学分:4 先修课程:电梯结构与工作原理、电梯控制技术 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培养电梯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学生具备从事电梯施工安装、施工验收、运行调试与管理工作所必须的基本能力。适应现代机电一体化行业发展需要,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使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它是电梯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专门技术平台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主要作用。 2、课程基本理念 遵循现代职教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依据,以任务和项目为载体,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充分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 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梯控制技术工作任务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项目)的过程中,获取相关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课程设计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专业核心能力提炼、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

素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遵循职业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梯的基本构成及其与建筑物的关系、电梯的安装工艺、各部件的安装步骤及调整方法、安装和调整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快慢车调试、竣工验收及相关管理与维护等工作。同时具备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竞争意识。 1、知识目标 (1)掌握电梯的基本构成、规格参数及其与建筑物的关系; (2)掌握电梯的安装工艺及安装前相关准备工作; (3)掌握电梯各部件的安装要求,包括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门系统、平层装置和极限限位装置、导向系统等; (4)掌握电梯试运行和调整后的检测与测试; (5)掌握电梯安装和调整中的安全技术和安装注意事项; (6)掌握电梯调试的技能和方法; (7)掌握电梯竣工验收、工程回访等相关流程; (8)掌握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2、技能目标 (1)能够正确识别电梯的组成部件; (2)能够严格根据安装工艺及相关流程安装电梯; (3)能够准确有效的安装电梯各部件; (4)能够掌握电梯整梯调试的步骤及标准; (5)能够严格遵守电梯安装、调整及调试中的安全技术及安全注意事项; (6)知道电梯竣工验收、工程回访等相关流程; (7)能够掌握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规则。 3、素质、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电梯整体结构认知、安装和测试等活动要素环节内容的学习,明确各环节的意义和地位,并掌握相应环节管理的内容;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严谨的良好作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