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_兼评_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_传媒在公(精)

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_兼评_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_传媒在公(精)
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_兼评_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_传媒在公(精)

COMMUNICATION S

2008年第6期

新闻传播研究种情形有助于目标达成就表现为积极的情绪,如果有碍于目标的达成就表现为消极的情绪。感情的力量是“激励”和“活化”的程度,相当于情况“意外”的程度:常规的事件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但是一个突然的惊奇或危险会产生大量的活化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脑也有感情。任何积极或者消极的事件都高度联结着地球脑“情绪”,都会引起大量的“活化”作用沿着地球脑的虚拟神经“转播”,并且动员人们、机器或资源产生强有力的反应,以抓住问题或利用机会。如一个新病毒的出现(计算机或者生物的,就会在地球脑立即产生大规模的反应行为———因为成千上万的人将突然开始寻找关于这个病毒的信息或者讨论如何应对。2008年中国四川大地震,受大量的媒体广泛报道的刺激,在成千上万的人身上释放出集体悲痛的情感,这也是地球脑的一种情感表现。

作为激进的思想家,赫里芬认为地球脑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永远活下去。可以想像我们精神的内容将与我们的身体的头脑分离,并且直接储存在计算机中,成为地球脑的一个部分,这称为上传。人类精神内容可以像那些可以拷贝和储存在各种媒介的信息一样处理,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现在普遍认为大脑的功能单元(精神模式是遍布的神经细胞,这使得大脑切除了部分物质以后还能够保持它的功能,计算机的功能并不完全依靠存储在它的记忆中的每个比特。问题是:精神的模式是什么?什么是精神的代码?我们现在还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确定,人类一定可以揭开这个谜,就像我们解开遗传密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作为人类智力仿真的软件代理系统吸收了它的

用户的思考方式,可以无差别地模仿用户的行为。如果用户去世,这些代理会继续与网络相互作用,表现出与它的去世已久的主人的个性人格和欲望相似的特征———就像他的“不朽灵魂”。④

智能媒体的发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切生命的本质都只不过是符号的操作和信息的传播。

五、结语

传播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现象,人类传播是人类社会

存在的普遍现象,传播把人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地球村到地球脑,传播技术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也在促使人类“进化”。在这一方面,地球脑学派的一些富有革命性的思想确实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意的启示。□[本文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媒介革命:西方注意力经济学派研究》(编号

07CGXW005YBG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邮编:310023

参考文献:

①参阅:彼德·罗素:《地球脑的觉醒:进化的下一次飞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The Social Superorganism and its Global Brain,by F ·Heylighen,2003-03。

③The Future of Humanity,by F ·Heylighen ,C ·Joslyn ,1999-02。④The Global Brain FAQ,by F ·Heylighen,Nov 8,200O 。

对于大众传媒同公共政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不完全相同。毛泽东的看法最直接、最明确,那就

是前者无条件地为后者服务,传媒为政党和政府工作服务。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说:“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

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而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马克思的见解则不同,“马克思无疑地梦想报

刊不受国家管制,而是作为人民的真正发言人。如果国家像预言的那样在革命以后就消亡了,他的梦想或许已成为事

实。”

马克思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对于德国党想将无产阶级党报实行“报刊国家化”的计划极其反感。可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之后,不得不重建国家机器,不得不面对管理国家的工具———政府同大众传媒关系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理想主义往往不得不让位于现实存在。在苏联,公众通讯工具只能成为“党的路线的发言人和国家的工具”,只

能成为国家和党发布指示的工具。在苏联,公众通讯工具是同国家政权的其他工具及党的影响密切结合在一起的。③

众所周知,在西方国家,大众传媒同政府、政党则呈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关系。拿美国来说,200多年来经历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变化过程。起初,人们千方百计地扶植传媒,试图造就一个强大的传媒去节制政府。而一旦传媒变得强大无比,或者由于商业因素的过度浸入致使某些传媒变得厚颜无耻的时候,人们又期待借重政府的力量去节制传媒,以防止传媒同各种社会势力同流合污。

人们之所以选择政府而不是其他力量,主要是因为在当今的美国,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支力量。

但人们借用政府力量去遏制传媒异化的计划实行起来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

———兼评《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童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0806—0013-2

13

C

ONTEMPORARY 2008年第6期

新闻传播研究

是十分谨慎的,究其原因,其一可能是他们对新闻自由的珍爱,害怕把砍杀自由之斧交到政府之手;二是对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敬畏,正是那个神圣的法案使美国人民在非战争时期享受到较为广泛的新闻自由:三是对政府本身的不信任。历届政府对传媒以至对人民自由的侵害记录让人们心中无法忘怀。所以施拉姆在《大众传播的责任》一书中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并指出,借用政府力量节制传媒的计划执行起来必须慎之又慎:

“我们企盼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来对传播内容有所限制与管束时,务须谨慎其事。政府行动尚有助传播畅通,或使新的参加者获得某些方便,应该受到欢迎。”

“我们给予政府愈多的管制之权,我们愈不能信任大众传媒能正确公正地报道政府的动态。”

“由政府行使检肃媒体的权力,何以将带来危险?100年前,没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天的媒体规模太大,又与大众相疏离,我们容易把它们的主要功能忘记,那便是节制政府。它仍应为大众所有,并且仍然保有这一种功能。因此,如果我们想由政府来检肃媒体,无异要一个机构来节制原曾对这机构进行节制者。”

“我们希望政府不要轻易干预人民的自由,除非不得已出此下策。”

“我们先应决定自己所相信的一切。我们还相信民主的政治哲学吗?如果我们不再相信,而改信某种形式的极权主义,我们当然可请政府来担任大众传播事业的看守者。本书立论与之适相反对。因此,我们应出诸以最大的谨慎与约

制,切勿轻易鼓动政府来肩负起管制媒体的责任。”④

进行了上述一系列思考、辨析和论述之后,施拉姆最后提出,要不要借用政府的力量,也即考量政府在何种情形下才可以出来对传媒行为进行干预,必须规定严格的原则。而这一原则已由大法官霍尔姆士提出,又得到由美国总统任命的公民权利委员会的赞成。这个原则就是:只有当对社会的福利产生明显而又即时的危险时,政府始可出面干预。也就是说,平时,人们不希望政府去干预大众传媒,但一旦大众传媒将对社会产生一种“明显而又即时的危险”的时候,政府方可干预大众传媒,对其进行管束和规制。

无论从施拉姆所考察的各个角度的问题,还是霍尔姆士提出的政府干预大众传媒的原则,人们都难以发现有类似毛泽东同志关于传媒对宣教政党政治的直接作用的论述。尽管事实上西方政治家都千方百计地接近和利用传媒,如美国建国以来50余届40多位总统都曾经通过设立新闻秘书、召开记者招待会或通过传媒发表讲话等渠道,试图利用传媒来宣传自己的政治意图。这种例子很多。首任总统华盛顿几乎订阅当时出版的所有报纸。肯尼迪总统在执政的3年时间里,发表过9次全国电视讲话。福特在尼克松下台后以副总统代行总统权力仅8个月时间,举行过52次新闻发布会,接受过85次正式记者访问,还多次同记者自由交谈。但哪一个总统都不会承认自己在利用传媒为自己的政策做事,都讳言传媒对政府制定与贯彻政策所发挥的作用。

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堂发的博士后研究报告《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则完全以坦率、直接的理论胆略和学术智慧来研究大众传媒同公共政策的紧密关系。这应该是中国政治科学同

新闻科学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学科回归真正的科学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作者在书中指出,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主义的学问,它涉及个人利益的选择,民主体制必须作为它的基本前提。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近几年来,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问题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中心话语: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健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

民主的基础上,支持和扩大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有效参与。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询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对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有组织地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和信息支持系统。所有重大决策,

都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集体讨论决定。这些政策制定的科学主张要落到实处,更需要依赖一些可以实际操作的途径或制度设计,新闻传媒在可接近性、便捷性、时空的广泛性以及无参与资格限制等方面都是其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途径。

该书通过大量的政策素材的媒体报道个案分析,提出了为相关话题的研究者所忽略的一种见解:在某种意义上,新闻媒体已经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公共没施。新闻媒体作为我国政府政策行为的辅助手段,它在完善决策机

制、

提高决策水平、实行民主与科学决策、增强政策效能方面,尤其在提高政策活动代表民意的深度与广度、决策的合理性程度、客观监督与评价政策效果的可信度等方面发挥着显著功能。具体而言,新闻媒体在政府政策问题与议程的建构、政策方案修正的论辩、政策执行行为的有效监督以及政策的实际效果评估等主要环节都能够或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该书的着力之处在于围绕媒体确立政策问题的主要方式及影响政策议程的经常性手段,媒体论辩与政策社会化、理性决策、公正价值落实问题,强化媒体论辩的非

精英主义倾向与媒体组织论辩的角色,媒体监督之于改善政策执行效果、媒介化的政策评价所具有的优势与特点等内容展开具体论述。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有较深程度的开掘。这种科学探索,不仅对深化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有积极作用,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考察大众传媒在推进科学执政、提升公共政策的社会效益方面也有着实际价值。

我国特有的新闻事业管理体制使得新闻传媒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总体上是零散的、被动的,而且这些相当有限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被某些狭隘的政策主体用足够的资源或手段抵消。尽管如此,在政策的微观层次和一个政策的某些细节,特别在地方政府的某些政策活动中,政策制定部门化,部门政策利益化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下,媒体的干预作用确实能够产生一定的实际作用。一般说来,目前新闻媒体在政策宣达环节、部分政策的执行环节所起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在其他环节如政策问题的确定、政策方案的设计与辩论、政策本身价值的评价、政策终止等环节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还不太明显,这些政策环节通过新闻媒

14

COMMUNICATION S

2008年第6期

新闻传播研究一、研究缘起与文献回顾

传播学理论源起于西方,对中国学界而言是个舶来品。传播是经由社会建构的实践,传播理论因其要参与到建构传播规范的社会话语中去,也被视作一种实践方式。①传播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传播理论在引入中国后,因为所描述的实践环境的变化,其理论本体与解释预测功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本土化②的过程。究其根本,这是被引入理论在中国实践环境中不断做出调整,试图契合中国实际的过程。

传播理论本土化问题一直是中国学界的热点议题之一。就其历史进程而言,大致可划分为介绍引进(1981-1989年、探索发展(1990-1996年与评价创新

(1997-2001年3个阶段。③

就其意义深度而言,可概括为:一是外来理论的移植;二是因为本土社会的特殊性而对外来理论做出补充修改或否定;三是建基于本土社会的原创理论。④至于本土化的方法与策略,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举办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即提出“16字方针”:系统了解,认真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而学者提出的策略多是对这“16字方针”的阐释与细化。

传播学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从某种角度说,是由若干单个传播理论纷纷被“再嵌入”⑤

中国语境中的个体故事

构成的宏观历史叙事。有鉴于此,细致详尽地描述某个特定传播理论在引入中国的实践语境后,其理论内涵、功能与研究方法如何同中国实践发生互动,从而伴随中国社会发展而显现出种种特征,相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探寻到中国传播学理论发展的独特路径及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议题设置”理论作为研究对象。在布莱恩特和莫伦的研究中,作为传播学研究里程碑之一的“议

题设置”假说是被美国传播学者使用最多的理论(72.13%的样本都提到这一理论。根据学者的统计,在中美两国2000-2005年间的学术论文中,“议题设置”理论依然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理论。⑥

本文旨在考察“议题设置”这一根植于美国政体、经由实证研究方法推演出的传播学理论引入中国后,如何被“再嵌入”中国的学术话语中,应中国的学术实践而变,进而影响到人们对于媒体效果的认知和定位。本文希望展现一个典型的西方传播理论

被引入中国过程中所做出的调整和发生的衍变,藉以彰显两种学术传统的某些特质,为双方展开更为顺畅的学术交流打下基础。

“西学东渐”后的理论衍变

———对中国“议题设置”理论研究(1986-2008年的实证分析

○张军芳

潘霁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22(200806—0015-3

【内容提要】本文对中国期刊网上收录的1986年到2008年涉及“议题设置”理论的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试图细致描绘“议题设置”这一由西方舶来的传播学重要理论在中国的衍变轨迹。研究发现,“议题设置”理论被引入了中国后,一方面对中国学者如何认识媒体的社会角色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学术话语又使得“议题设

置”

理论在理论内涵、研究方法和适用范围上均发生了契合现实的实用性衍变,而这一衍变过程折射出的正是中国传播学研究以及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实践场景。【关键词】“议题设置”理论;本土化;内容分析;个案研究

体所体现的公共性、开放性确实有待加强。相信随着政府对

公共政策在政治、

经济、社会生活中治理作用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对政策制定民主化、科学化意识的日益自觉,加上公民意识增长、知识分子公共性的推动,媒体的作用会日渐凸显出来。

该书作者对媒体政治功能的研究摆脱了大而化之的“民主”、“民意”表达的套路,采取了微观解剖的思路,跨学科的属性比较明显,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没有多少可以直接参考的成果。作者的努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分析诸多案例,考察媒体所呈现的微观性作用,这对于媒体政治功能研究的深化与细化、丰富媒体政治功能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以往也有极少数相关研究涉及这一问题,但

没有该书所讨论的详细、深入和系统;二是虽然我国新闻媒

体一直被当作

“喉舌”功能予以强调,但从理论上对这一功能的“优化”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成

果还比较缺乏,该书对此课题已有所涉及。□

作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邮编:200433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8页。②③参见韦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48页。

④转引自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277页。

15

大众传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姓名:沈梦婷班级:12级新闻0班学号:20121045 大众传媒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摘要]新闻媒介不仅是信息交流沟通的工具,而且经常充当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代言人。新闻媒介作为舆论工具,往往能够影响国家政策。在国际关系中,则影响国家的对外政策,进而影响国际关系。世界各国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向外部传递信息,展现自己的外交活动。既以此来塑造国家形象,又以求赢得战略主动,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大众传媒;国际关系;议程设置;舆论导向 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西方出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大众传媒可以分为以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和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两大类。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大众传媒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众传媒作为“第四种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一、大众传媒影响国际关系的方式 (一)通过媒介议程设置的功能 议程设置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这个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首先采取行动。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相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传媒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传媒的效果和作用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力,大众传媒只要对一些问题给予重视,集中报道,就能影响公众舆论。大众传媒注意的那些问题并按照大众传播媒介给问题确定重要性次序,给问题分配注意力。议程设置功能通过知觉模式、显著性模式和优先顺序模式发挥作用。 在国际关系中,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功能,使得某些国际事物的重要性显

大众传媒与政治

大众传媒与政治 现代社会,大众传媒飞速发展,传媒方式不断更新,大众传媒要想进行报道就离不开政治,新政策的实施也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因为大众传媒与政治是相互影响、相互监督、而又相互促进的。 大众传媒作为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纽带,其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沟协调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将政府的精神正确的传达给群众,并将群众的疾苦及时的报告给政府。他不应该单纯的只是为政府或人民说话,而是应该站在对的一方,从公正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与矛盾。例如:媒体上报道的有位官员指着记者说“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新闻。很明显,这位官员认为媒体只是为政府服务的,不应该站在人民的一边去和政府作对。同时他也用自己的话将政府与人民对立起来,而忽略了媒体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纽带。 我认为,大众传媒与政治的关系只有两种,一种是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控制与利用;另一种是大众传媒对政府的监督和制约。 就政府对大众传媒的控制与利用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制止媒体发放不利于政府的言论,进而维持政权的稳定。这一点的体现,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的各个国家的政府与媒体之间都有体现,政府对媒体的渗透都异常强大。就连美国也是如此:政府会利用媒体发布对政府有利的新闻进而赢得民心,支持政府的行动。例如:美国在想要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时候即利用大众传媒对伊拉克以及萨达姆进行丑化,为的是让美国人民支持政府的行动。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媒介大多实行国有制,因此有时媒介更倾向于帮助政府。政府还经常利用大众传媒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如:国家要推行某个政策,要想人民更好的配合,就要利用媒介进行宣传。政府还会利用媒介去塑造政府及政治人物的形象。例如:在美国总统竞选期间,奥巴马就利用媒介的传播范围之广以及名人的效应,在媒体上播放名为《yes,we can》的歌曲去塑造自己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增加自己竞选成功的机率。政府还可以通过媒体对大众进行舆论导向,就致使媒体有时会迫于政府或政府官员的压力而去制造舆论配合政府。例如:马加爵的案子,媒体在其判处死刑之前一直在报道他的没有人性,当其被处以死刑之后,才将其行为的原因以及事情背后的真相公之于众。但是事实已经发生了,再进行报道又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呢?当时就真的没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么?在我看来那几率实在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文化 1.现在新闻学界公认的关于大众传媒四大职能(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无一不以其表征时代精神作为前提。其中传媒“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个职能,往往被当事的传媒和受众所忽略,但是它们实实在在、每日每时在有意无意中传承着文化,影响社会的力度日复一日地累增。本民族的文化,以及全球文化交流的新成果、新形态,通过传媒不间断地出版和播出,不间断地被继承、扬弃、融合。而且,与其他渠道的教育功能相比,报纸、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中知识与文化的传播,具有更强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人们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以及学校教育结束之后,通过这种方式融入更大的社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社会文化的接受者。因为传媒是文化的变动着、延续着的载体。从一定意义上说,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众传媒天然地与文化的传承、批评、扩散和整合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战以后的世界,尽管局部冲突不断,但世界整体上处于和平时期,在观察社会变动的同时,人们需要精神的放松和享受。战后的传媒越来越意识到这种社会需求,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类、消闲类的产品,于是传媒逐渐成为人们精神娱乐的一个重要领域,提供娱乐越来越成为传媒的一种独立职能。特别是在电视成为第一传媒的时代,传媒娱乐成为一种巨大的产业。 2.我们的传媒在弘扬先进文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例如一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务员通过传媒而成为社会的楷模;社会法治意识深入人心,也与传媒日复一日地报道各种类型的法治案例、组织法律专家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显然与传媒多年来持续报道世界和我国的环保问题、组织环保与人类生存的讨论有关。 但是,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谈不上代表先进文化,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落后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和吹捧者。传媒所具有的强大而无形的传承文化的作用,使得这类传播内容迅速扩散,在观念上严重妨碍了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因而长远的危害性不可忽视。 先是图书界《厚黑学》、《中华权谋》、《权谋大全》、《历史上的智谋》等等一版再版,大谈中国古代帝王统治权术;接着便是各种以清宫戏为主的权谋电视剧,宣扬帝王的“清明”、“德政”(实际上是人治)。《康熙王朝》的主题歌词是“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企望皇帝万寿无疆;《雍正王朝》的主旋律是“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又何惧身后骂名滚滚来”,将一个历史上最为残暴、专制的皇帝写成社会的大救星。所谓康雍乾“盛世”的年代,只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当欧洲的市场经济向全球扩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_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章 辉 美 内容提要 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社会控制 功能 作用机制 一、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有学者将大众传媒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而大众传媒机构则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相对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有形的、刚性的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 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作为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舆论通过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如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褒扬与赞赏或批判与谴责,造成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①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舆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控制手段,在现代社会控制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控制方式简单,易受偶然性影响,控制预见性差;二是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明确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②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大众传媒的舆论控制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 那么,大众传媒如何实现其舆论控制功能呢?总的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舆论导向;二是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一方面,大众传媒将由立法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所制定、颁布的法律、政令公之于众,呼吁 193

对加强和改进大众传媒舆论引导工作的探讨

对加强和改进大众传媒舆论引导工作的探讨[摘要]舆论是公众对于社会状况、重大事件的反应和评论,对于社会、国 家的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众舆论合理导向,特别是通过完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的工作途径和舆论监督机制,将为加强和改进政法舆论引导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执法;规范化;公信力 引言 舆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之一,代表着社会大众对于公共事务的观点和意见。舆论是对社会生活最为直接的体现,能够随时随地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捕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由于现代社会媒体已处于较为发达的阶段,舆论的影响力和作用日渐巨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人民日常生活、大众倾向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于社会舆论合理的引导,可以起到平衡社会的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舆论的和谐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合理加强和改进政法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对于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实现对大众传媒正确舆论方向的坚持和把握是营造和谐社会舆论氛围的重要保障。大众传媒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纽带,对大众舆论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我国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会加快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保证社会各项建设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倘若舆论导向出现重大偏差,将会给社会造成政法不利影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深远的伤害。因此,在社会文化、思想多样化的今天,保证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形成主流向上的和谐社会舆论氛围,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首先要做到对党性的忠诚坚持。针对新闻舆论的相关工作,应该始终做到坚持党性。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改革在我国逐渐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传媒业的迅速崛起,大众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也视其自身体现出一定的市场化特性,但在这样的发展大环境下,大众传媒要始终保持对党性的坚持和维护,党性的原则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纯洁,绝不能被经济发展影响。在今后的发展中,大众媒体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大环境上应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应时刻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坚持大众传媒正确舆论导向,应时刻保持对群众路线的支持。大众传媒是对于社会发展的见证,是党中央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指导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大众传媒在工作的过程中,应将群众路线作为工作指导方针,始终做到坚持群众路线,重视人民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关键词: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知识宣传青少年绪论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 政府的形象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国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证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信息制定的畅通,政府要保证其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参与解决社会事务。政府需要了解公众的生存环境,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现实; 公众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和保障。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为公众传递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和公众之间达成有效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大众传媒是现在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提供者,它们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它们所拥有的传播能力和权利都远远超过了作为个人的社会成员或其他一般社会群体。 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主要指的是它们作为社会公众了解沟通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是为整个社会所共有的,不仅新闻工作者具有使用参与大众传播的权利,社会公众也具有使用大众传媒行使监督、批评、情愿等权利,即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同时又因为其强大的影响力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再则,大众传媒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人,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就是它们的公益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大众传媒,为了收视率、点击率、发行量等等,肆意炒作,运用一些低俗的手段来哗众取宠,博眼球。把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公益性”、“公共性”丢弃,错误地引导了受众的经济、政治甚至是文化道德观念。 媒体研究人李幸说:“2010年,肯定是中国电视的相亲交友年。”在2010年年初,江苏卫视一档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开启了“全国热恋”的浪潮。一些年长的女性,更是从周一到周日,坐在电视机前评论1号女嘉宾学历太高、2号男嘉宾收入过低。把剩女剩男、价值观、金钱观等问题越吹越大。逼得一些20岁出头的女性,还没真正尝得爱情的滋味,就要用“有房、有车、有

钱”的标准来物色对象。固然,他们展现了婚恋观、价值观的多元化,但电视作为公共平台,不应该放大明显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行为。媒体常常在《有话大家说》等节目,谈论“剩女剩男”、“拜金女”等现象,然而,这些现象不正是你们所引起的吗?大众传媒本来应该是给受众提供正确、有价值的信息,可是现在却成了社会问题的源头。10年4月20日,网友黑刀发表了一遍日志,关于他参加《非诚勿扰》的经过:23号女嘉宾竟是节目组找来的托。日志一发表,便引起了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原来能给大众提供各种知识的电视,现在却需要观众自己来判断各种真实性。 如果媒介不能尽到对人的责任,必然造成人对现有社会秩序的破坏;如果媒介不能尽到对社会的责任,那就是从根本上对人的价值的否定。在电视相亲节目的个案中,部分媒介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在新闻自由和道德责任之间没能正确选择,在对人的责任和对社会的责任之间也没能正确选择,导致情感虚假,着力渲染低俗的内容,冲击伦理道德底纸,严重解构了人民的正常婚恋观,对媒介公信力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好似,大众传媒除了报社,都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弄大众,扭曲受众的价值观。以至于广电总局迅速出手,规范其运作。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提出从明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同时对部分类型节目播出实施调控,以防止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倾向,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加剧,社会各个部分彼此依赖,组成社会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整合。大众传媒是社会信息系统。 1、传媒生态环境对传媒发展的意义:决定传媒制度、决定传媒发展水平、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力度、决定媒介的动作模式和操作方式、决定传媒的行业规范和职业理念。 2、传媒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基本定位:社会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制作、传播信息 主要作用: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促进社会整合 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治对传媒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起决定作用是媒介的所有制。是宏观的。 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体而微。这种影响表现在政治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的形象。 政治活动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反作用 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参与政治决策、塑造政治文化、进行舆论监督。 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 1、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经济体制制约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决定大众传媒运作方式、推动大众传媒快速增长、为大众传媒发展提供物质力量。 2、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采集、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 监督市场秩序,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它偏差 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大众传媒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 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 大众传媒对于文化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民主化:共享与普及 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形态多样、丰富 主流媒体维护主流文化价值,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消极影响 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削弱文化的社会功能 影响并控制了大众的需求 “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软实力: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传媒业处于软实力核心地位。

大众传媒与文化 报告

传媒与文化 姚雨林 (0901500247) 老师……………胡正强 本学期学习了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这门课。其中主要有大众传媒与服装、饮食、歌曲、文学、偶像崇拜等方面。下面先说说传媒和文化的定义以及发展的历史,然后会说说表现形式以及对当代社会和青少年的影响。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新闻传播工具(news media):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 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 media)。 传播是世界的普遍现象。传播就是沟通、共享的意思。沟通和共享既是传播的目标又是传播的过程。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 4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是传播的动物,古代的人们往往是借助外界的媒介或者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拟态与手势语、结绳、刻木、狼烟、鼓语、幌子(幌子是中国古代广告媒介中最成熟的媒介形态之一)、拨浪鼓等。现代大众的传播媒介则是有更多的表达形式,报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古代报纸: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敦煌进奏院状)、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

流行文化与大众传播共生互动,一方面,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着流行文化;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又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媒介。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当代流行文化是一种后工业社会文化,它的主要特征是消费性、复制性与集体狂欢性。流行文化大多落实为具体的消费行为,演唱会、CD、电影、衣服、饮食、阅读、观看(观看是电视消费,为收视率增加小数点,而收视率是广告最主要的考察指标)以及烫发、染发、化妆等。一种事物所以会成为风行一时的潮流,受众对于该事物的共通知识成为共享流行事物并获得其意义的首要基础,不具有该流行共识的人会自然隔离于流行文化之外。 表现形式:流行分为物的流行、行为的流行、思想的流行。按照我们所了解的,一种文化的流行,即在社会中的普及率,固然它本身要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也得借助某种手段,他才能迅速普及化。大众文化的流行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主要通过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等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可以说大众文化的流行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任何人想阻止它的发展也是无能为力的。 1、物(服装的流行):服装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服装的来源:保护说、装饰说(护符说、象征说、审美说和性差说)、遮羞说。 媒介:国内服装品牌广告投放偏爱纸质印刷媒介,而印刷媒介中又偏向户外和杂志。一般服装品牌在媒介投放中喜欢用户外,比如街头随处可见的广告牌,还有就是服装零售和批发市场周围及售

大众传媒和公共政策的关系_兼评_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_传媒在公(精)

COMMUNICATION S 2008年第6期 新闻传播研究种情形有助于目标达成就表现为积极的情绪,如果有碍于目标的达成就表现为消极的情绪。感情的力量是“激励”和“活化”的程度,相当于情况“意外”的程度:常规的事件不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但是一个突然的惊奇或危险会产生大量的活化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球脑也有感情。任何积极或者消极的事件都高度联结着地球脑“情绪”,都会引起大量的“活化”作用沿着地球脑的虚拟神经“转播”,并且动员人们、机器或资源产生强有力的反应,以抓住问题或利用机会。如一个新病毒的出现(计算机或者生物的,就会在地球脑立即产生大规模的反应行为———因为成千上万的人将突然开始寻找关于这个病毒的信息或者讨论如何应对。2008年中国四川大地震,受大量的媒体广泛报道的刺激,在成千上万的人身上释放出集体悲痛的情感,这也是地球脑的一种情感表现。 作为激进的思想家,赫里芬认为地球脑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让一个人的精神永远活下去。可以想像我们精神的内容将与我们的身体的头脑分离,并且直接储存在计算机中,成为地球脑的一个部分,这称为上传。人类精神内容可以像那些可以拷贝和储存在各种媒介的信息一样处理,这在理论上是说得通的。现在普遍认为大脑的功能单元(精神模式是遍布的神经细胞,这使得大脑切除了部分物质以后还能够保持它的功能,计算机的功能并不完全依靠存储在它的记忆中的每个比特。问题是:精神的模式是什么?什么是精神的代码?我们现在还无从知晓。但我们可以确定,人类一定可以揭开这个谜,就像我们解开遗传密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作为人类智力仿真的软件代理系统吸收了它的 用户的思考方式,可以无差别地模仿用户的行为。如果用户去世,这些代理会继续与网络相互作用,表现出与它的去世已久的主人的个性人格和欲望相似的特征———就像他的“不朽灵魂”。④ 智能媒体的发展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一切生命的本质都只不过是符号的操作和信息的传播。

大众传媒文化

大众传媒文化 在这一部分中,鲍德里亚通过三个部分论述了在消费社会中最为常见,或者作为消费社会信心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和由它形成的大众传媒文化。 一大众传媒文化 (1)大众传播文化消费 在消费社会,一切都可以成为消费品而被消费者消费,文化也毫不例外,然而我们消费的是否真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文化呢?鲍德里亚指出,其实我们消费的根本不是文化。以往的文化在消费社会里,变成了文化在循环。在我们的眼里对某些新兴的文化现象进行消费似乎是很新潮的,然而在文化循环中,我们其实是在消费以往的东西,是一种对过时事物的“复兴”。被循环的文化就不再是文化了,因为文化的其中之一特性就是不断地发展。正如书中所言:文化再也不是为了延续而被生产出来;通过传媒系统,它们被强制性地赋予了一种承接、交替的形式;文化和“新闻”中的伪事件一样,和广告中的伪事物一样,可以根据媒介自身,根据一些参照规则被制造出来。(P83) A、那么我们消费是到底是什么:大众传播的P.P.C.C 大众传播将文化和知识排斥在外(P91),大众传播的只是一些固定的答案或着一些反应机制,这是大众传播的模式,就相当于转盘和计算机。 大众传播模式其实就是转盘或计算机游戏模式,提供已有的答案任你选择,实则丧失了思考和选择,从而支配你的举止,你的每一个行动和整个行为表现,你的举止就像是面对不同刺激做出的回应一样。 例如购物:与其说它是个体为了满足一种需要而采取的独特手段,还不如说它首先是对问题的回答。 B、什么是P.P.C.C:最小的公共文化(大众文化) 大众传播就是一种赌博,有筹码才能进行,而筹码必须是“一般等价物”,否则无法进行,而这一般等价物就是P.P.C.C,它代表着普通消费者要获得消费社会公民资格必须拥有的最小一套同等物品。例如对分数通分,分母相同才能比较,而相同的分母就是最小公共文化。 例如电影:只有大家都看电影(抑或看某一部电影)才能在某一区域或人群中对某以实物进行讨论,这样才能确定你在这一区域的“身份”。 C、公众为什么要参与大众传播这样的游戏:能获利 ①能获取信息 ②不需要失去具体的实物,而通过技术实现:传播媒介的覆盖 ③确立身份 D、那大众传播中的文化哪里去了:成为了商品,可以倍增,可以备份 文化再也不是作为作品和意义载体、作为开放的含义而与其它成品相对立,它们自己也变成了成品,并进入了那一批、一堆普通公民赖以确定自己“社会文化”地位的附件的行列。(P94) E、对这种“文化品”的消费意味着什么:身份认同或者寻找身份认同 书中说:这一切文化实体之所以被“消费”,是因为其内容并不是为了满足自主实践的需要,而是满足一种社会流动性的修辞、满足针对另一种文化外目标或者干脆就是只针对社会地位编码要素这种目标的需求。(P96) F、对这种“文化品”消费的结果是什么:文化“再循环” ①在个体被打上分工和个体任务的深深烙印的社会中,他们想方设法的用“文化” 对个体进行“重新设计”,把他们装到同样形式的外壳里,为文化提升符号下的交换提

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

大众传媒与流行文化 题目 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大众传媒: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

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关于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定义种类繁多,其中夏建中先生有详尽的论述:从消费的角度界定,它指众多人追随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消费物品。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流行及流行文化是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当然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随处 可见的共同关注点和模仿点,因为在多数时候,它体现为一种趋同的选择关注。它可能是一首传唱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也可能是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还有可能是满大街女生提用的小包包,男生穿着的带有字母的T恤衫。更有可能是一档电视节目,如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总之,众人追随是流行文化的主要特征。而大众传媒可以说过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 当今,流行及流行文化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一事物或现象要想成为流行文化中的一种,其基础条件就是大众对于该事物或现象有共有或共通的认识。其中大众传媒可以说是对流行文化的影响相当大,可以认为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缔造者和推动者。大众传媒,通过舆论造势造就对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共识;通过营造流行文化的环境来扩大人们对这一流行事物及现象的共有认识;通过其潜移默化的功能,使人们心甘情愿地接受流行文化,从而加固了人们对流行及流行文化的共有认识,来阐释大众传媒是流行文化的 缔 造者和推动者。 当然,一种事物或现象之所以会成为众人追随的潮流,其基础条件就是大众对于该事物或现象有共有或共通认识。在古时候,我

公共新闻学-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 刘晓红 【内容摘要】 哈贝玛斯在其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论述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大众传媒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哈贝玛斯对此问题的论述,结合新闻事业史分析指出,哈贝玛斯对资产阶级政党报刊、大众传媒商业化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只是向我们展示了大众传媒及其社会作用的一个侧面,哈贝玛斯简单否定大众传媒商业化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并且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哈贝玛斯在受众与传媒的关系方面的认识夸大了传媒的作用,他不自觉地站在了媒介中心论的立场上。【关键词】 公共领域;大众传媒;转型;商业化 近年来,随着哈贝玛斯的著作逐步向国内读者译介,哈贝玛斯在我国学术界掀起一股热潮,“公共领域”也成为人们口头上时髦的词汇。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我们对于哈贝玛斯是热情大于理解”,对其思想的深入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对其公共领域学说中关于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加以分析。 一、作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载体的政党报刊 所谓“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就是指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里作为私人的公众可以自由地集合、自由地表达他们的意见,通过对普遍利益问题展开讨论,形成公众舆论。哈贝玛斯指出:“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是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① “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它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相 抗衡。”②公共领域处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公共权力机关之间, 遵循公共性原则,向所有公民开放,其主体是形成公众舆论的中坚力量,即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公共领域中的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公众交往就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手段,这时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成为公共领域的媒介或者说媒体。 哈贝玛斯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理解其意义。他认为具有政治功能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才是真正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它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封建主推翻了复 辟的封建王朝,建立了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执政的政权,工业资产阶级被排斥在议会之外。随着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其参与政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样,商业和金融资本家与工业资产阶级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辉格党)很快把冲突带入公共领域,工业资产阶级(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开始组成“准议会论坛”。他们作为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密切关注议会活动和决议,这种“准议会论坛”范围不断扩大,不久它就有了相应的新闻机构———报刊。其中有:《辉格观察家》(1710年)、《自由人》(1715—1716年)、《不列颠商人》等。这些具有批判精神的报刊成为一种工具。在这个新论坛里,工业资产阶级对当局的政治决策进行批判。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具有了政治批判功能。 乔治一世统治时期,辉格党人取得政权,代表商业和金融资本家利益的托力党成为反对派,他们也像当年辉格党一样利用手中的报刊,不断对王室行动和执政党进行评论和批判。其中著名的有《匠人》(1726年),“有了这个杂志以及随后问世的《绅士杂志》,报刊才真正成为具有批评 意识的公众,即第四等级的批评机构。”③ 此后,报刊成为 资产阶级公众领域的载体,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利用报刊开展讨论,形成公众舆论,影响公共权力机关的政策。 对于报纸变成公众舆论的载体,变成政党斗争的工具这个时期,哈贝玛斯称之为“个人新闻写作阶段”。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大众传媒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些作者把报刊当作自己的一个工具,借助报刊把自己的意见公之于众;报刊在公众的批判中发展起来,它是公众讨论的延伸,其功能是传声筒和扩音机,而不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由于违反了所有的牟利原则,它们往往是赔钱的,政治的动力是以破产为代价;由于编辑与报刊所有人是合作关系,分享利润,所以编辑享有独立的地位,这体现了作为私人的公众成员的互相交流的特征。在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取得合法地位之前,政党报刊的生存和发展就意味着争取公众舆论的自由空间的斗争。 二、大众媒介的商业化与公共领域的转型 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张力中发展 8 2 新闻学与传播学 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 现代传播双月刊2002年第5期(总第118期)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利弊 ——我所认识的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被定义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熟知的朋友圈中的保险。。。。。。。】。 这个界定容量很大,关于大众传播的特点都能从中找到。传播者、传播手段、传播的对象、传播的内容、传播的过程、以及由这五个特点衍生出来的传播的范围。其中传播过程的单向作用性质为大众传媒赋予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影响,既包括正面的,也包括负面的。大众传播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第一.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里面都有保险。。。。。】人们传递着信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它具有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深刻的改变着人们【对保险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对保险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第二.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大量新信息,成为对课堂教学和社会教育的重要补充。大到世界政治风云的变化和我国的战略决策【例如。。。保险政策】,小到日常生活中伦理道德观念的冲突和更新,还有我们感兴趣的,有能力的接受各种科技知识、文学艺术、人生哲理等等,大众传播媒介都能提供。这些信息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活跃了我们的思维,对我们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上理解、掌握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法则、定律等,是极意义的。同时,各种音、像和文字信息也丰富了文化环境。对于充实、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有血有肉的形象材料。 第三.促进我们价值观念现代化。现代人,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我们总是要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的,它是我们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在接触过程中,与社会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价值观念也就能逐步形成。如对人的尊重,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对竞争创造、个人发展的要求和娱乐的需求等。因此,大众传媒媒介是促使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社会是我们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并使之内化为个人行为方式的过程,随着大众传媒媒介的增多,为我们独立意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也有利于我们养成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化过程的加速明显的表现是,我们越发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社会意义及对自己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渴求表现在与同辈人交往的日益加强。 大众传播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第一,大众传播媒介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现代社会的人们少不了与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的接触,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它而单独存在,有的甚至依赖它,这种传播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这种交往方式乃至思想观念都对我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会形成一种舆论环境,这种舆论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舆论会强化思想教育的影响,促使人们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而不良的社会舆论,这会消弱甚至抵消思想教育影响,更不利于人们思想品德的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因此,我们对任何一种传播媒介社会影响的性质都不能简单地作出结论,大众传播是伴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强有力的大型社信息系统,我们研究大众传播积极功能的同时,必须对它的负面影响有足够的认识,及早防范,尽可能地把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传播媒介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