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填空题

PLC填空题
PLC填空题

1.可编程控制器具有监控功能,它是指PLC能监视系统各部分的,对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和记录,甚至自动终止运行;也可以用于在线调整和修改程序中的设定值或强制置I/O 口状态。

运行状态和进程;定时器和计数器

2.可编程控制器的运动控制功能是通过和位置模块等对机械运动系统进行单轴或。

高速计数模块;多轴控制

3.可编程控制器的过程控制是通过PLC的智能实现对温度、压力、速度、流量等物理量进行参数的控制。

PID控制模块;闭环

4.可编程控制器的条件控制功能是PLC的逻辑运算,进行

的控制。

与或非;开关量

5.可编程控制器的定时、计数功能是指利用实现对某种操作的定时与计数控制。用于取代中的时间继电器和计数继电器。

定时器、计数器;继电控制系统

6.可编程控制器的数据处理功能是指进行数据的、数据比

较、、数值转换、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以及编码或译码操作。

传送;数据位移

7.可编程控制器的步进控制功能是对的控制,只有前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控制。取代有硬件构成的。

多道加工工序;步进控制器

8.可编程控制器的通信连网控制是指通过PLC与的连接,1台计算机和若干台PLC之间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实现数据交换,以完成系统规模较大的复杂控制。

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网络

9.PLC的输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 (也称为开关量或接点输入),另一种是 (也称为电平输入)。后者要经过模拟/数字变换部件才能进入PLC。

数字量输入;模拟量输入

10.PLC的输入部件均带有光电耦合电路,其目的是把PLC与外部电路隔离开来,以提高PLC的。为了与现场信号连接,输入部件上设有输入接线端子排。为了滤除信号的噪声和便于PLC内部对信号的处理,输入部件内部还有、电平转换、信号锁存电路。

抗干扰能力;滤波

11.PLC的输出部件上也有输出状态锁存、、电平转换和

端子排。输出部件或模块也有多种类型供选用。

显示;输出接线

12.PLC编辑程序检查程序中每条语句是否有,若有则修改。这项工作在上进行。

语法错误;编程器

13.PLC采用的工作方式,这个过程可分为内部处理,通信处理和用户程序处理等工作,对于用户程序处理可分为输入刷新、、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顺序扫描不断循环;程序执行

14.可编程控制器由于采取了措施和措施,所以具有可靠性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光电隔离;滤波

15.PLC采用典型的计算机结构,由、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外设接口等一些电路组成。

处理器;电源模块

16.PLC的输入模块一般使用____________来隔离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对于输出来讲,如果系统直流负载变化频繁,则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型输出的PLC。

光电耦合器;晶体管

17.PLC的最基本的应用是用它来取代传统的__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_控制。

继电器触点的逻辑连接;逻辑(开关)

18.PLC与继电器控制比较,当控制内容改变时,继电器控制须改变_ _ __,PLC则只需要改变。

硬接线;应用程序

19.现场输入接口电路中的光耦合电路的核心是光耦合器件,应用最广泛的是

____ _ _和构成的光耦合器。

发光二极管;光电三极管

20.PLC的输入信号模式中,交流输入的电压大多采用___ ___,直流输入额定电压为。

240V;24V

21.PLC的软件和硬件定时器相比较,定时范围长的是定时器,精度高的是____ _。

软件;软件

22.PLC的工作原理是:(1)事先将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编成程序,并输送到存储器中;(2)运行时,PCL根据和程序得出判断,通过

去控制受控对象。

中央处理器;输出端子

23.PLC外存储器接口电路是PLC与,等外存设备接口电路。

编程器;计算机

24. 使用C40型PLC,当打算进行编程时应将工作方式开关选在__ _位

置,当欲直接监视操作执行情况,则应将工作方式开关选在_ __ _位置, 应将工作方式开关选在RUN位置上,控制单元运行控制程序。

PROG;REMOTE

25.减少侵入输入电路的噪声干扰措施有:(1) (2)

(3)自诊断。

隔离;滤波

26.PLC的CPU常采用通用型微处理器、和双极型电路位片式微处理

器三种类型。高速、大功率的交流负载,应选用的输出接口电路。

单片机;晶闸管输出

27. PLC 产品手册中给出的“存储器类型”和“程序容量”是针对

而言的,它的容量一般和成正比。

用户程序存储器;I/O 点数

28.PLC的输入输出模拟量信号都采用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作为统一信号的原因是:(1) ;(2) 。

直流电的抗干扰性好;PLC编码容易

29.可编程控制器在现代各种工业控制设备中占主导地位,是现代工业自动化三大技术支柱之一。它是以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内部结构一般由运算和控制作用的、控制器、存储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的寄存器、与现场输入/输出设备直接连接起来的接口电路及供电电源、I/O 扩展口、外设接口、编程器等部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运算器

30.可编程控制器是采用的方式进行工作,其工作过程大致分为、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并且PLC的工作过程是周期性循环的。

顺序扫描不断循环;输入刷新

31.可编程控制器按结构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整体式和的两种。按着I/O口点数和内存容量分,在64—256点、1----3.6K字节容量的可编程控制器属于超小型机。C24型PLC是由16点输入和点输出的FP-1系列的超小型可编程控制器。

模块式;8

32.在每个扫描周期中,PLC只对输入状态采样次,对输出端口

的状态更新次。这样虽然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也就是说可编程控制器存在着输入与输出存在滞后的现象,但对于提高PLC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有一定的好处。

1 ; 1

33.PLC的输出接口电路分为种类型,如果系统负载变化频繁,则最好选用型输出的PLC。

3;晶体管

34.PLC的最基本的应用是用它来取代传统的进行

控制。

继电接线控制;程序

35.可编程控制器采用一种可编程序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

、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____ ________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和生产过程。

程序控制;输入与输出

36.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规定: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定时、算数运算和计数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模块式的输入与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构或生产过程。

工业环境;程序控制

37.接通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时TON被复位,复位后其常开触点,当前值等于0。

断电;断开

38.衡量可编程控制器性能指标的参数常有点数、扫描速度、、指令执行时间和指令系统及等。

内存容量;内部寄存器

22.FP1型可编程控制器具有通信功能,其有3种通信功能,即FP1型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FP1与大型、之间的通信方式。

FP1与外围设备;中型PLC

39. FP-X型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手段有两种即和。手持编程器;利用软件计算机编程

40. FP1型可编程控制器的指令系统有两类即基本指令系统和;其中基本指令系统包括基本顺序指令、、控制指令和比较指令4种。

高级指令系统;基本功能指令

41.PLC定时可以采取软件定时和硬件定时两种方法,PLC的软件和硬件定时器相比较,软件定时定时范围,的是软件定时精度。长;高

42.使用C20型PLC,当打算时应将工作方式开关选在PROGRAM位置,当欲情况,则应将工作方式开关选在MONITOR位置。

进行编程;监视操作执行

43.PLC的输入信号模式中,交流输入的电压大多采用V,直流输入额定电压为V。

AC110v或AC220V;DC24~48V

44. 基本功能指令是指、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的指令,基本顺序指令是用来,是继电气控制的基础。比较指令是用来进行数据的比较的指令。

操作定时器:执行以位为单位的逻辑操作

45. 输出指令一般不能直接与母线相连,但是指令除外。输出指令连续使用相当于输出连接。

步进;并联

46.POPS指令在梯形图分支点处的支路,也就是使用PSHS指令储存的运算结果,它的功能是先读出PSHS指令存储运算结果,最后将PSHS指令储存的运算结果清除。

最下面;最后1次

47.FP1型可编程控制器的定时器TM指令是定时器,TM后面的R、X、Y表示含义是预置时间单位,延时时间用预置时间单位和的乘积来确定。

减计数型预置;预置值

48.高级指令又叫指令,它由高级指令功能标号、和操作数3部分构成。

F;助记符

49.要想达到长延时方法有定时器串联使用、定时器和共同工作及定时器和共同工作的方法来实现。

计数器;移位寄存器

50.构成可编程控制器顺序功能图的三要是步、路径和。两个步之间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将他们隔开。

转换;转换

51.可编程控制器采用面向用户的工作方式,梯形图语言程序一般采用的

设计方法,设计梯形图与原程序和调试程序有规律和。顺序控制;容易掌握

52.PLC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向、复杂化、高功能化、多层次分布式网络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微型化发展。

大型化;小型化

53.超小型化的可编程控制器主要应用在楼宇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商业领域、公共场所等,在具体技术上,和高性能发展,编程语言更加、标准化,智能模块和通信联网能力逐步加强。

PLC朝着高速、大容量;规范化

54.PLC的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通过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与存储单元、电路相连接。

数据总线;输入/输出接口

55.PLC的CPU常采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微处理器三种类型。

通用型;双极型电路位片式

56.CPU从地址总线上给出,从控制总线给出读指令,从数据总线上得到读出的指令,并存入到CPU内的中。

存储地址;指令寄存器

57.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系统管理程序、及系统内部数据。PLC出厂前已将其固化在只读存储器ROM或PROM中,用户。监控程序;不能更改

58.用户程序存储区主要存放用户已编制好或正在调试的应用程序这类存储器一般由随机存取存储器如构成,其中的存储内容可通过编程器读出并更改。为了防止RAM中的程序和数据因电源停电而丢失,常用高效的锂电池作为。

RAM;后备电源

59. 电路是将PLC与现场各种输入、输出设备连接起来的部件。输出接口电路采用光电耦合电路,将CPU处理过的信号转换成现场需要的

输出,以驱动接触器、电磁阀等外部设备的通断电。

输入输出接口;强电信号

60.FP1的输出端可输出一路脉冲信号,最大频率范围为。

Y7;45Hz--5kHz

61.可编程控制器的数据通信主要采用串行和并行两种方式。并行通信时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递,,但使用的通信线多、成本高,故不宜进行远距离通信,并行方式应用于计算机或PLC 。

通信速度快;内部数据传送

62.可编程控制器的数据通信在微型工业测控系统中普遍采用串行数据通信。目

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和串行通信。RS-232E ;RS-422A/485

63.PLC接地的目的是除了电气安全以外,就是要消除电路电流经公共地线阻抗时,,并避免磁场与电位差的影响。接地包括和并联接地两种形式。

产生的噪声电压;串联

64.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置的屏蔽接地端子,均应做。其中,又通称为工作接地,这些接地如何处理是PLC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屏蔽接地;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

65.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较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的绝缘电阻不能小于,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下降就会带来干扰。

50M?;绝缘

66.使用PLC应注意处理,在传输电缆两端的接线处,屏蔽层应尽量多地覆盖电缆芯线,同时电缆屏蔽接地应。

电缆屏蔽;单端接地

67.PLC的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和用户应用程序及数据,程序存储器容量通常以为单位。用户程序所需存储器容量可以预先估算。系统程序;字或步

68.选择PLC类型时,在考虑了的同时,还要根据工程实际考虑包括,备品备件的统一技术支持等因素。

PLC性能;性价比

69.根据实际需要,应将统计好的I/O点数再增加的可扩展余量。这主要考虑,一是系统设计的更改;二是在最大点数下的满负荷运行,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和可靠性。

10%--20%;响应速度

70.PLC的设计工作是整体控制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它需要通过

和设计图纸体现出来。它是涉及审批和施工安装的依据。

重要环节;设计文件

71.微机采取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和;PLC 、不断循环的工作方式。

中断方式;顺序扫描

72. CPU从用户应用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开始按指令步序号作周期性的循环扫描,如果 ,则从第一条指令开始逐条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直至遇到结束符后又返回第一条指令,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每一个循环称为。无跳转指令;一个扫描周期

73.PLC在输人刷新阶段,首先以按顺序从中读入所有输入端子的通断状态或输入数据,并将其存人(写入)内存中各对应的输入状态映象寄存器中,这过程称为输入采样或输入刷新。

扫描方式;输入锁存器

74.PLC在程序执行阶段,按用户程序顺序扫描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执行条件可从中和元件状态寄存器(存有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输出继电器等PLC各种内部元件的状态)中读人,经过相应的运算处理后,将结果再写入元件状态映象寄存器中。因此,对于每一个元件来说,元件状态映象寄存器中所存的内容会而改变。

输入状态映象寄存器;随着程序的执行进程

75.当程序所有指令执行完毕,输出状态映象寄存器(元件状态映象寄存器中对应输出继电器的部分)的通断状态在CPU的控制下被送至输出锁存器中,并通过一定输出方式输出,推动外部相应执行元件工作,这就是PLC 的。

一次集中;输出刷新

76.可编程控制器要进行各种和与编程工具等外部设备通讯,这些操作称为“”,在程序执行后进行。

错误检测;监视服务

77.由于PLC扫描时间定义为完成一次扫描所需时间,故一个扫描周期I/o程序执行和监视服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二是每条指令占用的时间;三是执行的多少,即用户程序的长短。

CPU执行指令的速度;指令条数

78.由于PLC采用这种的方式,使得在每一个扫描周期中,PLC 只对输入状态采样一次,对输出状态更新一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即存在的现象。

集中采样、集中输出;输入输出滞后

79.一般地,PLC有几毫秒乃至几十毫秒的响应延迟,对响应速度要求不高的普通工业系统或设备的控制来讲是无关紧要的,或者说,这些滞后现象是完全允许的。但在那些需要输出对输入做快速反应的高速系统或设备的控制中则不能忽视,必须通过合理时,应考虑选用具有快速响应、

及中断处理功能,而且指令执行速度高的PLC,同时精心设计程序加以解决。

选择机型;高速计数

80.梯形图中某一编号的继电器线圈一般情况下只能 (除了有跳转指令和步进指令等的程序段以外),而同一编号的继电器常开、常闭触点则可被使用(即重复读取与该继电器对应的存储单元状态)。出现一次;无限次

81.PLC的助记符语言常用于手持编程器中,则多用于计算机编程环境中,梯形图语言具有简单易懂和的特点。

梯形图语言;形象直观

82.整体式是把PLC的各组成部分安装在一块或少数几块印刷电路板上,并连同电源一起装在机壳内形成一个单一的整体,称之为。其特点是简单紧凑、、价格较低,通常小型或超小型PLC常采用这种结构。

主机或基本单元;体积较小

83.模块式是把PLC的各基本组成部分做成独立的模块,如 (包含存储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等,然后,以的方式将它们组装在一个具有标准尺寸并带有若干个插槽的机架内。

CPU模块;搭积木

84.指令系统的是衡量PLC的软件功能强弱的重要指标。PLC的指

令一般可分为基本指令和两部分。

指令种类和数量;高级指令

85.不同PLC还有一些其他指标,如输入输出方式、特殊功能模块种类、自诊断、通讯联网、、主要硬件型号、及电源等级等。

远程V0监控;工作环境

86.在PLC中继电器只允许外部设备驱动,而不允许内部设备驱动。因为PLC各触点取自寄存器的某些位的状态,所以PLC的触点可以

使用。

输入;多次重复

87.假定在PLC定时器操作中,一个定时器的最大延时为5秒,一个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10,那么使用一个计数器和一个定时器最大延时时间是

S。此时计数器应采用方式。

50;减计数

88. PLC发出脉冲频率超过步进电机接收最高脉冲频率,会发生 ,不能精确运行。 FX系列PLC中,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用(CMP )指令。OUT指令连续使用相当于输出继电器连接。

丢失脉冲;并联

89.可编程控制器存储器分为两类、三个区。ROM用来控制和完成各种程序,如检查程序、和监控程序等。RAM存放用户程序、、逻辑变量和输入输出数据等。

翻译程序;运算数据

90.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源大部分采用形式,将交流电通过变压、滤波、稳压等方法为PLC的、存储器等电子电路工作提供所需的直流电源,使得PLC正常工作。电源是PLC整机的能源中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PLC 的功能和可靠性。

开关电源;中央处理器

91.可编程控制器待所有指令执行完毕后,PLC进入。把输出元件映像寄存器的内容存入,由输出接口电路驱动电路输出,完成真正的输出。

输出刷新阶段;输出锁存器

92.可编程控制器的内存容量是指用户程序的存储量,内存容量越大,说明PLC 可运行的程序越多、。用户可根据控制对象复杂程度不同,预估所需容量,进一步。

越复杂;选择机型

93.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继电器X是按寻址的,而WX是按寻址的,编程时一定要注意寻址方式。

位;字

94.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继电器输出型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的直流负载或交流负载回路,负载电压250/50V,电流可达2A,容量80-100VA。

有触点输出;频率较低

95.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继电器输出型为有触点输出方式,用于接通或断开开关频率较低的负载回路,且负载电压 ,电流可达2A,容量80-100VA。

直流负载或交流;250/50V

96. 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特殊功能有两方面,控制功能和。其中控制功能有脉冲输出、高速计数功能、、脉冲捕捉功能和中断功能等。通信功能;延时滤波功能

97.控制指令在PLC的指令系统占重要位置,控制指令用来决定程序执行的,用好控制指令,能够使程序更加整齐、。顺序和流程;清楚和易读

98.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即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就是根据电器控制系统的要求、和技术要求等对PLC进行选型和硬件配置工作,软件设计就是PLC的设计,是整个PLC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核心。

工艺要求;应用程序

99.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中确定控制范围就是确定与PLC之间的关系。

受控对象;输入输出

100. 可编程控制器,根据控制要求的复杂程度、控制精度、估计控制程序的容量、输出点数、电器技术条件要求等综合因素来进行PLC 的。

型号选择;选型工作

101.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的工艺要求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也是控制系统所要实现的,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之前,必须了解清楚控制对象的。

最终目的;工艺要求

102.利用PLC构成应用系统时,首先要明确对的要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确定控制系统类型和方式。

控制对象;控制系统运行

103.PLC构成的控制系统运行方式有、和手动3种。

自动;半自动

104.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编程的步骤有分析与过程,确定控制方案,确定输入输出信号,,检查修改和完善程序。

控制要求;编写用户程序

105.PLC系统设计电缆选择时,若信号为,由于信号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对于模拟量信号应选择电缆。模拟信号;双层屏蔽

106.PLC系统设计电缆选择时为了避免电缆之间发生从而产生干扰,电缆敷设的原则是使信号线远离,将动力线、控制线、信号线严格分开,分别布线。

电磁耦合;动力线或电缆

107. PLC系统设计时,机型的选择很重要,主要围绕、CPU功能及其运行速度、指令功能、I/O口类型、内存容量、等方面进行选

择。

PLC结构;通信功能

108. PLC控制系统主要类型有系统、集中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系统等。

单机控制;网络控制

109.PLC控制系统设计流程分为以下环节,确定控制对象和,机型选择,硬件和软件设计,和线程运行,投入运行。

控制范围;模拟调试

110.数据通信主要采用串行和两种方式。方式应用于计算机或PLC内部数据传送,具有通信时数据的各位同时传递,通信速度快等特点。并行;并行

111.PLC的通信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RS-232和RS-422A/485 通信。

网络;串行

112.可编程序控制器问世于年。是美国汽车制造工业激烈竞争的结果。更新汽车型号必然要求加工生产线改变。正是从汽车制造业开始了对传统继电器控制的挑战。1968年美国通用公司,要求制造商为其装配线提供一种新型的通用,并提出10项招标指标。这就是著名的GM 10条。1969;程序控制器

113.PLC选型的基本原则是所选PLC能够满足控制系统的功能需要。一般从系统控制功能、、指令和编程方式、和响应时间、通信联网功能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PLC物理结构;PLC存储量

114.输入/输出模块是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的,按照输入/输出信号的性质一般可分为 (或数字量)和模拟量模块。

接口;开关量

115.响应时间包括输入滤波时间、输出滤波时间和。PLC的程序扫描工作方式决定了它不能可靠地接收持续时间小于的输入信号。为此,需要选取扫描速度高的PLC来提高对输入信号的接收准确性。

扫描周期;扫描周期

116.FPx的指令按照在手持编程器上的输入方式可为、非键盘指令、扩展功能指令三类,其中键盘上找不到的,但可通过输入其功能号将其输入的指令是。

键盘指令;扩展功能指令

117.PLC的基本顺序指令中操作数包含了操作数的地址、。操作数可以没有,也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个,随不同的指令而不同。如 / 指令就操作数。

性质和内容;没有

118.堆栈指令主要用于构成具有的梯形图,使用时必须遵循规定的PSHS、RDS、POPS的先后顺序。最后使用的POPS指令,在同一个结构中此指令只能使用次。

分支结构;1

119.若在PLC的定时器未达到设定时间时断开其输入触点,则定时器,其过程值寄存器被清零,且定时器对应触点不动作,直至输入触点再接通,定时器。

停止计时;重新开始定时

120.计数器有两个输入端,即输入端CP和复位端R,分别由两个输入触点控制, R端比CP端优先权。

计数脉冲;高

121.主控继电器指令的功能用于在程序中将某一段程序单独界定出来。当MC前面的控制触点时,执行MC至MCE间的指令;当该触点时,不执行MC至MCE间的指令。

闭合;断开

122.循环指令的功能为当执行条件成立时,循环次数,如果结果不为0,跳转到与LOOP相同编号的LBL处,执行LBL指令后的程序。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结果为0,;当执行条件不成立时,不循环执行。

减1;停止循环

123.PLC的步进指令除了用于生产过程的,步进指令还可用

于、并行分支控制等。

顺序控制;选择分支控制

124.为了提高PLC的实时控制能力,提高PLC与外部设备配合运行的工作效率以及PLC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FP1设置了。中断就是中止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去执行为要求立即响应信号而编制的,执行完毕再返回原先被中止的程序并继续运行。

中断功能;中断服务程序

125.数据传送指令的功能是将源操作数中的数据,按照规定的要求,复制到中去,可分为数据传送、、数字传送、块传送及复制、寄存器交换等。

目的操作数;位传送

126.输出继电器的作用是将PLC的程序向外输出,驱动外设(如接触器、电磁阀)动作。输出继电器必须是由PLC的结果来驱动。执行结果;控制程序执行

127.输入继电器的作用是将外部开关信号或传感器的到PLC。输入继电器只能由外部信号来驱动,而不能由内部指令来驱动,其触点驱动执行元件。

信号输入;不能直接

128.可办成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继电器有按位寻址的和按字寻址的两种方式,其中X标明是按寻址的输入继电器,X110表示寄存器WXl1中的第位,X11F表示寄存器WXl1中的第F号位。

位;0

129.在F系列的可编程控制器中,初始闭合继电器R9013,它的功能是只在运行中第一次扫描时触点,从第二次扫描开始断开并保持状态。

闭合;断开

130.在FP l系列的PLC内部有两个16位的索引寄存器Ⅸ和IY。其作用有以下两类,一类是作使用;另一类是的修正值。

数据寄存器;操作数

131.C40型PLC的工作原理是:(1) 事先将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编成程序,并输送到;(2) 运行时,PCL根据输入的检测信号和程序得出判断,通过输出电路去控制。

程序存储器中;受控对象

132.大多数特殊功能均需占用PLC的I/O点,当多种功能同时使用时,对I/O 的占用须按一定顺序进行优先权排队。FP1特殊功能优先权排队从高到低依次为高速计数器→→中断→。

脉冲捕捉;输入延时滤波

合规测试题3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60分)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规定》适用于对农发行员工和各级机构在办理业务中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实施的经济处罚。 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规定》对经办人员违规操作、责任岗位明确的一般性违规行为,直接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对因管理不到位或多个岗位失误形成的一般性违规行为,对责任单位给予经济处罚。 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规定》包括了9大类违反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经济处罚,即:①违反资金计划、中间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②违反信贷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③违反信贷风险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④违反会计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⑤违反结算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⑥违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⑦违反固定资产管理及大宗物品集中采购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⑧违反有关业务系统管理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⑨违反国际业务规章制度行为的经济处罚。 4、《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信贷基本制度》是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基本准则,是制定信贷制度、办法、操作流程、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的基本依据,所称信贷指为客户提供的各种本外币贷款类信用业务和非贷款类信用业务。 5、农发行信贷营运与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

策,围绕农发行总体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持履行政策职能,坚持信贷营运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坚持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分开管理, 建立健全信贷管理组织体系和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实现信贷业务的有效发展。 6.根据《中国银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于一家银行来讲,合规是指银行及其员工必须遵守外部法规,即其经营所在司法辖区内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命令等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国际惯例及当地监管部门具有约束力的要求;必须遵守银行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内部规范。 7.合规工作是指为加强员工合规意识,保障全行合规经营,实现对违规行为的早期预警,防范或降低经营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和信誉风险,各级法律与合规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开展的规章制度建设、合规监督检查、合规培训、咨询、调研、宣传及反洗钱等工作。 8.合规是每个员工及各级管理层共同的责任。 9. 根据《中国银行合规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业务部门在开发新产品时必须获得法律与合规部门的意见 10.合规工作具有建设性、预警性、独立性、外部性、动态性的特点。11.?通过一系列合规措施和合规程序,实现早期预警,在事前预防违规行为的发生,在早期阶段发现违规行为或使违规行为提前暴露,最大限度减少违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以上内容体现了合规工作的预警性。 12.下级分行总经理对本行法律与合规部门或合规员呈报给上级法律

PLC 填空题 简答题

填空题 1.按用途分类,低压电器分为(控制电器)、(主令电器)、(保护电器)、(配电电器)和(执行电器)。2.按执行机能分类,低压电器分为(有触点)电器和(无触点)电器。 3.按工作原理分类,低压电器分为(电磁式电器)和(非电量控制电器)。 4.电磁机构由(吸引线圈)、(铁心)、(衔铁)等几部分组成。 5.电磁式电器分(直流)和(交流)两大类,都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成的。 8.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组成。 9.(直流)接触器不会产生涡流和磁滞损耗,所以不发热。 10.继电器是一种根据(外界输入)信号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自动切换电器。 11.继电器和接触器相比用于切换(小电流)的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故继电器没有(灭弧)装置,也无(主辅)触点之分。 12.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 13.接近开关又称做(无触点)行程开关。 14.熔断器主要由(熔体)和(安装熔体的熔管)组成。 15.断路器主要由(触点)、(灭弧系统)和(脱扣器)组成。 16.常用的短路保护电器是(熔断器)和(自动空气断路器)。 17.常用的过载保护电器是(热继电器)。 18.PLC的硬件是由(主机)、(I/O扩展模块)和各种外部设备组成。 19.PLC的软件系统由(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组成。 20.PLC执行程序的过程分为(输入采样或输入处理)、(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或输出处理)三个阶段。 9、PLC的每一个扫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9、PLC用户程序的完成分为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分时完成的。 21.通常一条PLC指令由(步序号)、(助记符)和(元件号)三部分组成。 22.PLC等效电路中的继电器并不是实际的继电器,为了将其与实际继电器区别,通常把它们称为(“软继电器”)。 6、PLC的输出指令OUT是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驱动的指令,但它不能用于输入继电器。 7.PLC的工作方式为周期循环扫描,其工作过程分为输入采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1.交流接触器主要由触头系统、电磁系统、和灭弧系统组成。为了减小铁心的振动和噪音,在铁心上加入短路环。 2.欠电流继电器在正常工作电流流过线圈时,衔铁是吸合状态,而当流过线圈的电流小于整定电流时衔铁释放。 10.速度继电器常用以接受转速信号,当电动机的转子转速上升到 120 r/min以上时触头动作;下降到 100 r/min以下时触点复位。 1、低压电器是指工作电压在_直流1500V__或_交流1200V__以下的各种电器。 2、触器按其主触头通过电流的种类,可分为__直流___接触器和__交流___接触器。 3、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是由各种_按钮_、__行程开关___、_继电器_、_接触器_、__熔断器等元件组成,实现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起动、调速、制动、反向等的控制和保护,以满足对生产工艺对电力拖动控制的要求。 4、热继电器是利用___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保护电器,它在电路中主要用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_过载保护。 5、速度继电器主要用作_反接制动_控制。

数据库原理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试题答案(B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关系中主码的取值必须唯一且非空,这是由 ___________ 完整性规则决定的。 2、当数据库被破坏后,如果事先保存了数据库副本和 ________________ ,就有可能恢复数据库。 3、数据库的 ____________ 是指数据库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4、关系数据操作语言的特点是:操作对象与结果均为 ___________ 、操作的非过程性强、语言一体化、并且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 5、SQL 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 _____________ 之间的结构化的查询语言。 6、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 _______________ 映象,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7、视图是一个需表,它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但 _________ 操作将有一定的限制。 8、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 _____________ 、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 9、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 _____ 的策略。 10、知识库系统和主动数据库系统是将数据库技术和 ________ 技术相结合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SQL 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 AGE IS NULL B . AGE IS NOT NULL C . AGE=NULL D . NOT (AG E IS NULL) 2、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 ) A .完整性规则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操作 D .并发控制 3、DB, DBMS 和 DBS 三者间的关系是() A . D B 包括 DBMS 和 DBS B . DBS 包括 DB 和 DBMS C . DBMS 包括 DBS 和 DB D . DBS 与 DB 、 DBMS 无关 4、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 ) A .丢失更新 B .数据独立性会提高 C .非法用户的使用 D .增加数据的冗余度 5、并发事务的交叉执行破坏了事务的() A .原子性 B .隔离性 C .一致性 D .永久性 6、3NF ()规范化为 BCNF 。 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7、()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库 D .文件组织 8、一个 1 : n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 A .实体的码 B. 各实体码的组合 C. n 端实体的码 D. 每个实体的码

PLC题库详细答案

第一章PLC的硬件与工作原理 一、填空题 1、P LC主要由_CPU_、—1/0_、—储存器_和_通信模块等_组成。 2、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3、外部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过程映像寄输入存器为ON状态,梯形图中后者的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_断开_ 4、若梯形图中输出Q的线圈断电”,对应的过程映像输出寄存器为OFF状态,在修改输出阶段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断电, 其常开触点断开,外部负载不工作。 5、手持式编程器可以为PLC编写语句表方式的程序。 6 PLC一般能(能,不能)为外部传感器提供24V直流电源。 7、P LC的输出接口类型有继电器,晶闸管与场效应晶体管。 8、P LC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大部分。 9、按结构形式分类,PLC可分为—整体—式和_模块_式两种。 10、PLC采用_循环扫描—工作方式,其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自诊断检查—,通信处理,输入采样,执行用户程序和输出改写,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11、将编程器内编写的程序写入PLC时,PLC必须处在STOP模式。 二、简答题 1、在复杂的电气控制中,采用PLC控制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有哪些优越性? 2、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它的特点是什么? 3、P LC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有何区别? 4、P LC数字量输出接口按输出开关器件的种类不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

什么特点? 5、简述PLC的扫描工作过程6为什么PLC中软继电器的触点可无数次使用?7、PLC按I/O点数和结构形式可分为几类?8、PLC执行程序是以循环扫描方式进行的,请问每一扫描过程分为哪几个阶 段?三、判断题 1、P LC的输入电路均米用光电耦合隔离方式°(x) 2、C PU224 型PLC本机I/O 点数为14/10 0(V) 3、PLC的周期性循环扫描方式不会产生输入/输出滞后时间。(X) 4、间接寻址是通过地址指针来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V ) 5、存储器AI、AQ只能使用字寻址方式来存取信息。(V ) 四、选择题 1、世界上第1台PLC诞生于(D) A. 、日本松下公司,1970年;B、德国西门子公司,1969年; C、美国通用公司,1968年; D、美国数字设备公司,1969年。 2、下列不属于PLC硬件系统组成的是(A) A、用户程序 B、输入输出接口 C、中央处理单元 D、通讯接口 3、C PU226型PLC本机I/O点数为(C) A、14/10 B、8/16 C、24/16 D、14/16 4、S7-2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直流电源输入范围是(C) A、24-220VAC B、220-380VAC

最新数据库试题库填空题

1.经过处理和加工提炼而用于决策或其他应用活动的数据称为信息。2.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①、②和③三个阶段。 答案:①人工管理②文件系统②数据库系统 3.数据库系统一般是由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组成。 4.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①的、可②的数据集合。 答案:①组织②共享 5.DBMS是指①它是位于②和③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答案:①数据库管理系统②用户③操作系统 6.DBMS管理的是的数据。 答案:结构化 7.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①、②、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等4个方面。 答案:①数据定义功能②数据操纵功能 8.数据库管理系统包含的主要程序有①、②和③。 答案:①语言翻译处理程序②系统运行控制程序③实用程序 9.数据库语言包括①和②两大部分,前者负责描述和定义数据库的各种特性,后者用于说明对数据进行的各种操作。 答案:①数据描述语言②数据操纵语言 10.指出下列缩写的含义: (1)DML:数据操纵语言 (2)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3)DDL:数据描述语言 (4)DBS:数据库系统 (5)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6)DB:数据库 (7)DD:数据字典 (8)DBA:数据库管理员 (9)SDDL:子模式数据描述语言 (10)PDDL:物理数据描述语言 11.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①、②和③三个方面。 答案:①相应硬件②软件③相关的各类人员 12.开发、管理和使用数据库的人员主要有①、②、③和最终用户四类相关人员。 答案:①数据库管理员②系统分析员③应用程序员 13.由负责全面管理和控制数据库系统。 答案:数据库管理员 14.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在。答案: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15.数据独立性是指①与②是相互独立的。 答案:①用户的应用程序②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 16.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①和②。 答案:①逻辑数据独立性②物理数据独立性 17.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答案:物理独立性 18.数据模型质量的高低不会影响数据库性能的好坏,这句话正确否?答案:不正确19.根据数据模型的应用目的不同,数据模型分为①和②。 答案:①概念模型②数据模型 20.数据模型是由①、②和③三部分组成的。 答案:①数据结构②数据操作③完整性约束 21.按照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分为①塑、②和③。 答案:①层次模型②网状模型②关系模型

(完整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库 第一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公差主要分为尺寸公差、公差、公差和公差。2.互换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3. 加工误差主要分为尺寸误差、误差、误差和误差。 4. 技术测量对象主要是指:、、 和。 二、名词解释。 1.加工误差 2.公差 3.技术测量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差的定义和分类。 2.什么是互换性?遵循互换性原则生产有什么优点? 3.互换性怎样分类?各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试题 一、填空题。 1.孔Φ45025.0010.0+ +的基本尺寸为 ,上偏差为 ,下偏差 为 ,公差值为 。 2.根据孔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配合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3.孔的实际尺寸用符号 表示,轴的基本尺寸用符号 表示。 4.装配后孔是 面,装配后轴是 面。 5.合格零件的实际尺寸必须大于等于 尺寸,且小于等于 尺寸。 6.合格零件的 偏差应控制在 偏差范围以内。 7.间隙配合中,Xmax= ,Xmin= , 间隙配合公差Tf= ,平均间隙Xa= 。 8. 标准公差数值不仅与 有关,而且也与 有关。 9.偏差和公差的正负值规定为:公差值是 值,偏差值可以 为 。 10. 标准公差等级共分 级,01级最高, 级最低。基 本偏差代 号孔轴各 个。 11. 轴在 段基本偏差是下偏差,孔在 段基本偏差是上偏差。 二、选择题。 1.最大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 (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等于或小于 2.确定两个基本尺寸的尺寸精确程度,是根据 ( )

A .两尺寸的公差大小 B .两尺寸的最大极限偏差 C .两尺寸的基本偏差 D .两尺寸的公差等级 3.对偏差与公差之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际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B .上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C .上下偏差越大,公差越大 D .上下偏差之差的绝对值越大,公差越大 4.公差带的大小由 确定 ( ) A .基本偏差 B .标准公差 C .上偏差 D .下偏差 5. 尺寸合格的条件是 ( ) A .实 际尺寸等于基本尺寸 B .实际偏差在公差范围内 C .实际偏差处于上、下偏差之间 D .实际尺寸小于或等于基本尺寸 6. 某对配合的孔和轴,测得孔为Φ50025.00+,轴为Φ50050.0034.0+ +,则孔轴的配合性 质为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盈或过渡配合 7. 极限偏差和实际偏差可以为 ( ) A .正值 B. 负值 C. 零 D. 正值、负值或零 8. 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之差为正值的是 (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D .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9. 公差带的位置由 确定 ( ) A .标准公差 B .实际偏差 C .基本偏差 D .极限偏差 10. 公差的大小等于 ( ) A.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 B.上偏差减下偏差 C.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 D.实际偏差减极限偏差

[PLC]填空题

1 下列那个属于双字寻址() A QW3 B V20 C QB0 D MD8 2 SM是哪个存储器的标识符() A高速计数器 B 累加器 C 定时器 D 特殊辅助寄存器 3 HSC2的控制寄存器是() A SMW37 B SMB57 C SMB47 D SMW67 4 顺序控制段开始指令的操作码是( ) A SCR B SCRP C SCRE D SCRT 5 PID回路指令有两个操作数是() A PID和LOOP B TBL和LOOP C VB 和LOOP D VB和TBL 6 S7-200PLC 定时器总数有()个 A128 B 255 C 256 D 32768 7 接通延时定时器指令梯形图的操作码为() A TON B TOF C TONR D TION 8 CPU 逐条执行程序,将执行结果放到( ) A输入映象寄存器B输出映象寄存器 C 中间寄存器D辅助寄存器 9 EM231模拟量模块A/D转换后的单极性数据格式的全量程范围设置为() A0-128 B 0-256 C 0-27648 D 0-32000 10 PLC的系统程序不包括() A管理程序 B 供系统调用的标准程序模块 C 开关量逻辑控制程序 D 用户指令解释程序 1 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接通可用于初始化子程序的特殊存储器位是SM0.1() 2 D-I指令的功能是将把一个16位整数值数转换为一个32位的双字整数() 3负跳变指令每次检测到输入信号由0变1之后,使电路接通一个扫描周期() 4提供一个周期是1秒钟,占空比是50%的特殊存储器位是SM0.1() 5位寻址的格式由存储器标识符、字节地址、分割符及位号组成() 6 无符号整数(WORD)的数值取值范围为0-32768() 7 CPU226模块累加器的有效取值范围为AC0-AC4() 8 CPU226模块高速计数器的有效取值范围为HC0-HC5() 9使用顺序控制继电器指令时,不能在SCR段内使用FOR、NEXT或END指令()10执行立即I/O指令,不直接读取物理输入点的值,输入寄存器的值更新() 1 S7-200系列PLC的存储区分为程序区、系统区和() 2 S7-200系列PLC的寻址方式有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和() 3在PLC运行的第一个扫描周期为ON的特殊存储器位是() 4定时器的两个变量是()和() 5 PLC的输出接口类型有()、()与() 6 S7-200系列PLC有三种类型的计数器:增计数器、减计数器和() 7 高速计数器指令包含HSC指令和()指令

数据库试题及答案_

笔试样卷一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25分) 1.数据库阶段数据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解释DB、DBMS、DBS三个概念? 3.什么是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4.试说明DBMS的主要功能? 5.在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联系类型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处理,试说明之。 二、计算题(20分) 1.设有关系R和S R: S: A B C A B C 3 6 7 3 4 5 2 5 7 7 2 3 7 3 4 4 4 3 列表计算R∪S、R-S、R×S、π 3,2(S)、δ B<5 (R)。(5分) 2.设有三个关系 S (SNO, SNAME, AGE, SEX, SDEPT) SC (SNO, CNO, GRANDE) C (CNO, CNAME, CDEPT, TNAME) 试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示下列查询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检索学号为S3的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和认课教师姓名 (4)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5)检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10分) 三、设有三个基本表(45分) S (SNO, SNAME, AGE, SEX, SDEPT) SC (SNO, CNO, GRANDE) C (CNO, CNAME, CDEPT, TNAME) 1.试用T-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检索LIU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 (2)检索年龄大于23岁的男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3)检索学号为S3的学生所学课程的课程名和认课教师姓名 (4)检索WANG同学不学的课程的课程号 (5)检索至少选修了两门课程的学生的学号(10分) 2.试用T-SQL的查询语句表达下列查询 (1)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的门数 (2)求选修C4课程的学生的年龄 (3)求LIU老师所授课程的每门课程的学生的平均成绩 (4)统计每门课程的学生选修人数 (5)求年龄大于所有女同学年龄的男学生的姓名和年龄(10分)3.试用T-SQL更新语句完成下列更新操作 (1)往表S中插入一个学生资料(‘S9’, ‘WU’, 18)

PLC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FX系列PLC的基本指令一般由指令助记符和操作元件组成,前者 表示操作功能,也称为操作码;后者表示操作元件,也称为操作数。 2.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有三种形式: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双向晶闸管输出。 3.可编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输入模块、输出模块、编程器等 组成。 4.编程器的工作方式有三种:编程、监视和调试。 5.PLC控制系统中的信号输入部件是指安装在工业现场 的开关、按钮、继电器触点,以及各种传感器等;其作用是这些信号转换成中央处理器能够接受和处理的数字信号。 6.PLC工作方式称为循环扫描工作方式,从内部处理到输出处理整个执行时间称 为扫描周期,一个扫描周期分3个阶段: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 7.FX系列PLC的制造厂家是三菱,型号FX 2N -48MR:FX 2N 表 示子系列、48表示输入输出总点数、M表示基本单元、R表示继电器输出。 8.FX 2N -48MR输入继电器的地址编号为八进制,从X0到X27; 输出继电器的地址编号为八进制,从Y0到Y27。 9.PLC的输入继电器Xi只能由外部输入信号驱动,不能用内部程序驱动;其输出继电器Yi是PLC唯一能驱动外部负载的元件。 10.FX系列PLC中辅助继电器的代号为M;状态元件的代号为S; 定时器的代号为T;计数器的代号为C;输入继电器的代号为X; 输出继电器的代号为Y。 11.PLC主控继电器指令是_MC_,主控继电器结束指令是MCR。 12.说明下列指令意义。 RET步进返回指令LD开始的常开触点对应的指令 MPS进栈指令RST复位指令 ANB多触点的电路块的串联连接指令

三、简答题 1.PLC控制与继电器控制相比有什么优点? ①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②功能强,性价比高。 ③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④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⑤设计,安装,调试,工程量少。 ⑥维修工作量少,维修方便 ⑦体积小,能耗低。 2.概括说明积算定时器与非积算定时器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积算定时器与非积算定时器在通电情况下都可以计时。不同之处:积算定时器在掉电情况下能保持所计时的数据,再次通电时继续定时,非积算定时器在掉电情况下被复位,再次通电将重新从0开始计数。 3.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有何特点?I/O刷新方式有何特点?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为了使plc的输出及时地响应随时可能变化的输出信号,用户程序不是只执行一次而是不断地重复执行直到plc停机或切换到STOP模式。扫描周期的长短取决于程序的长短,由于每一个扫描周期只进行一次I/O刷新,故存在输入,输出滞后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响应速度。 可编程序控制器常采用何种编程语言进行编程? PLC常用的编程语言有:顺序功能图(SFC),梯形图(LD),功能块图(FBD),指令表(IL),结构文本(ST)。 4.简述PLC的主要功能。 答:1、逻辑控制功能。逻辑控制功能实际上就是位处理功能,是可编程控制器的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2、定时控制功能。 3、计数控制功能。 4、步进控制功能。 5、数据处理功能。 6、过程控制功能。有A/D、D/A转换功能,可以方便地完成对模拟量的控制和

数据库系统概论各章复习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聚合试题

PVC 聚合题库 一、填空: 1、生产聚氯乙烯的原料为____,它的分子式为__ ___分子量为____。(氯乙烯,C2H3CL,62.5) 2、聚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为_____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悬浮法,乳液法,微悬浮法,本体法) 4、聚氯乙烯的外观是_____粉末,其相对密度____观密度为______。(白色, 1.35~1.45g/ml,0.40~0.65g/ml) 5、引发剂可分为_____和____两大类。(有机,无机).1 6、氯乙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范围 _____(体积比),在氧气中是_____。(3.8~29.3%2.5-93%)。 7、车间操作区空气中氯乙烯最高允许浓度为_____,约合体积浓度为 _____。(30mg/m3 11.7 ppm) 8、聚合反应添加的助剂有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1引发剂2、终止剂3消泡剂4、缓冲剂、分散剂) 9、工业生产过程中三废是指_____ 、_____ 、_____。 10、聚合反应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 、_____ 、_____。1、压力 降2、转化率;3、聚合时间 11、聚合反应的过程可分为_____ 、_____ 、_____ 、____ 。1、链引发2、链增长3、链转移4、链终止 13、悬浮法生产PVC时,由于采用的分散剂种类不同,产品有____型和____型之分。(疏松,紧密) 14、根据工艺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每个工作日接触噪音时间为8小时,其容许噪音标准是_____ 分贝。() 15、氯乙烯在设备管道中一般液体流速不宜超 m /s。气体不宜超 m /s,同时所有设备,管道应设有装置。( 2-3,10-15,防静电接地) 16、与氯乙烯接触的设备、管道件、仪表件等材质,严禁用、、材料。(铜银汞) 17、氯乙烯贮罐的装料系数,不得超过 %。(85) 判断题 1、造成氯乙烯空间爆炸主要原因是氯乙烯泄漏到空气中形成混合爆炸性气体,由于打火或静电等因素所致。( )答:(√) 2、当有人氯乙烯中毒时,应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静卧、松衣带、注意保暖,严重者及时送医院治疗。( )答: (√) 3、当盐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答: (√) 4、如遇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将触电者移至空地。如窒息,应做人工呼吸,并及时送医院抢救。( )答: (√) 5、由于悬浮聚合装置所处理的物料单体氯乙烯易于易燃易爆物,该装置属于甲级防爆装置,因此设备在检修,开停车前都必须用氮气(含氧≤3%)等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排气或用蒸汽吹扫处理。( )答: (√) 6、电器设备着火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扑灭。( )答:(X) 7、引发剂TBPP的自身分解温度为20℃,所以贮存温度稍低于20℃ 8、单体质量差是造成树脂产品转型的唯一因素。( )答:(X)

PLC复习题答案

PLC复习题 一、填空 1、可编程控制器的硬件主要由CPU、存储器、输入偷出单元、通信接口、扩展接口电源等 几大部分组成。 2、输入输出信号有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三种类型。 3、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晶闸管输出、一种是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 4、一般将输入/输出总点数在256点以内的PLC称为小型PLC;输入/输出总点数大于256点、小于2048点的PLC称为中型PLC;输入/输出总点数超过2048点的PLC称为大型PLC。 5、PLC的工作方式是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6、在扫描输入阶段,PLC将所有输入端的状态送到输入映象寄存器保存 7、通讯能力是指PLC与PLC.PLC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及交换能力 8、PL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一般可达3-5万小时 9、一般而言,PLC的I/O点数要冗余10% 10、PLC设计规范中,RS232通讯的距离是15M,.PLC的RS485专用通讯模块的通讯距离是500M 11工业中控制电压一般是24V伏 12三菱FX系列PLC普通输入点,输入响应时间大约是10ms 13.FX1N系列最多能扩展到128个点,.FX2N系列最多能扩展到256个点 14三菱FX型PLC一个晶体管输出点输出电压是DC24V,输出电流是300mA 15FX2N系列PLC,晶体管输出类型的PLC主机,能输出脉冲频率是20K,FX1N系列PLC,晶体管输出类型的PLC主机,能输出脉冲频率是100K 16模拟量模块有专用的扁平电缆(与模块打包出售)与CPU通信,并通过此电缆由CPU向模拟量模块提供5V DC的电源。此外,模拟量模块必须外接24V DC电源。 17 如图所示输入触点是___I0.0___,输出线圈是_Q0.0____,常开触点Q0.0的作用是_ 自锁 _ 18如图所示,当I0.0处于接通状态时,QO.2将置3位,分别是Q0.2____、__ Q0.3__、_ Q0.4___若要使Q0.2复位,必须接通_ I0.1___

数据库试题(概念类简答和填空)

1、简述数据库的主要特征。 (1)数据结构化;(2)高度共享、低冗余;(3)数据独立性;(4)统一管理与控制,如安全性、完整性、故障恢复、并发控制等。 2、什么是数据独立?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哪些级别的数据独立? 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即数据结构的修改不引起应用程序的修改。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3、简述DBMS提供哪几个方面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安全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4、数据库设计分成哪几个阶段? 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5、试述数据库三级模式和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的关系。 三级模式 外模式:是模式的子集,正对用户所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是对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二级映像 模式/外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 6、DBA的职责 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和物理设计,定义安全和约束,数据库运行和监督,数据库维护7、DBMS的主要功能 数据定义 数据操纵 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完整性约束、数据安全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DBMS 提供的数据保护功能) 数据库建立和维护 8、关系数据库的特点 优点:(1)建立在严格数学基础上;(2)概念单一,简单易懂;(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缺点: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所以存取速度没有非关系数据库快 ★9、DBMS的存取机制 自主存取控制:用户对于不同的数据库对象有不同的存取权限,不同用户对同一数据库对象的权限也不一样,用户还可以将自己的权限转授给其他用户 强制存取控制:数据库对象有不同的密级,用户被授予某一级别的许可证。对于任意一个数据库对象,只有拥有合法许可证才可以存取 ★10、简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数据:描述事物的符号 数据库:长期存在于计算机上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的获取和维护数据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11、什么是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条件 完整性约束条件是指数据需要遵循的语义约束条件

PLC试题库

PLC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是年产生于美国,简称。 答案:1969,PLC。 2.可编程序控制器属于控制方式,其控制功能是通过存放在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实现硬件控制的。 答案:存储程序、软件化。 3.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的电子系统,专为在下应用而设计。 答案:数字运算操作、工业环境。 4.PLC的主要特点:、、、。 答案:PLC软件简单易学、使用和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设计施工周期短。5.FX ON -40MR的输入点数有,输出点数有,MR指的是。 答案:24点、16点、基本单元继电器输出。 6.PLC工作方式有和两挡。 答案:RUN、STOP。 7.FX ON -40MR采用的通信电缆是。该电缆用于和的通信。 答案:RS-422电缆、PLC、计算机。 8.PLC是一种主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的计算机,主要 由、、、、等组成。 答案:CPU、存储器、I/O接口电路、外设接口、编程装置和电源。 9.PLC的存储器由、、3大部分构成,主要用于、 。 答案:ROM 、RAM 、EEPROM 、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及工作数据。 10、在PLC输入控制系统中,各种、、等主令电器直接接到PLC 输入接口电路上。 答案:按钮、行程开关、传感器。 11、PLC输入输出信号有、、三种类型。 答案:开关量、模拟量、数字量。 12、PLC的输出有三种形式:、、。 答案:继电器输出,晶闸管输出(SSR型),晶体管输出。 13、PLC接口电路提高抗干扰能力的方法主要有:、。 答案:光电耦合器、阻容滤波电路。 FX-40MR 型的PLC输入电源允许范围为,由用户另外提供。 14、 0N

数据库试题库(有答案)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三类经典的数据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目前应用最广泛。 2、_________模型是面向信息世界的,它是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________模型是面向计算机世 界的,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摸。 3、关系模型的实体完整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关系模型中,候选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Ei 为关系代数表达式,根据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E1×E2)×E3 ≡__________,若选择条件F 只涉及E1中的属性,则σF(E1×E2)≡____________。 5、数据依赖是关系中属性间的相互关联,最重要的数据依赖有两种,即_____依赖和多值依赖。 6、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将1NF转化为2NF,要消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个关系模式R∈2NF, 并且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依赖,则R∈__NF。 7、数据库的保护措施有________控制、_________控制、_________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 8、事务是并发控制的基本单位,事务的四个性质是_______性、_______性、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9、并发控制的主要方法是封锁,封锁的类型有两种,即________锁和_______锁。 10、故障恢复的基本手段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1、DBMS的中文全称是___________。 12、数据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_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 13、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是用来定义数据 库的全局逻辑结构的。数据库系统的两级独立性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 14、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有需求分析、___________、逻辑结构设计、___________、数据库实施和____________。 15、实体联系模型中三种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数据库系统是由数据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用户共同组成; 17、并发控制带来的三种数据不一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阶段,任务是将________转换成关系模型; 19、关系规范化理论是设计________的指南和工具。 20、从用户角度看,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可分为_________结构、________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和 _________结构。 二、选择题: 1、要保证数据库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 )。 A.模式 B.模式与内模式的映射 C.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D.内模式

复合材料题库

一.填空题: 1.玻璃钢材料由(基材)与(增强材料)组成,其中(各类树脂)和(凝胶材料)为玻璃钢的常用基材。 2.常见可以拉制成纤维的玻璃种类主要分为(无碱玻璃)、(中碱玻璃)、(高碱玻璃)、(高强玻璃),其中(无碱玻璃纤维)是应用最多的玻纤。 3.连续玻璃纤维纺织制品就起产品形态而言可分为(纱线)(织物)两大类别。 4. 预浸料的制备方式可分为(湿法)(干法)及(粉末法)。 5. 结构胶粘剂一般以(热固性树脂)为基体,以(热塑性树脂)或(弹性体)为增韧剂,配以固化剂等组成。 6. 按照材料成分分类主要分为(环氧树脂胶粘剂)(聚酰亚胺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硅酮树脂胶粘剂)。 7. 玻璃钢制品的生产过程可大致分为(定型)(浸渍)(固化)三个要素。 8.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一类高分子化合物。 9. 按适用于玻璃钢手糊成型的模具结构形式分为:(单模)及(敞口式对模)。 10. 叶片制造常用的基体树脂有(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树脂)及(环氧树脂)三类。 二.名词解释: 1.热固性树脂:这种树脂在催化剂及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是线性有机聚合物链相互交联后形成的三维结构体。 2.预浸料:将定向排列的纤维束或织物浸涂树脂基体,并通过一定的处理后贮存备用的中间材料。 3.不饱和聚酯树脂:是由饱和的或不饱和的(二元醇)与饱和的及不饱和的(二元酸或酸酐)缩聚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4.单位面积质量:一定大小平板状材料的质量和它的面积之比。 5. 含水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原丝或制品的含水量。即试样的湿态质量和干态质量的差数与湿态质量的比值,用百分率表示。 6. 拉伸断裂强度:在拉伸试验中,试样单位面积或线密度所承受的拉伸断裂强力。单丝以Pa 为单位,纱线以N/tex为单位。 7. 弹性模量: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其应变的比例数。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又称杨氏弹性模量)、剪切和弯曲弹性模量等,以Pa(帕斯卡)为单位。 8. 偶联剂:能在树脂基体与增强材料的界面间促进或建立更强结合的一种物质。

机械试题库1——填空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从零件图开始,到获得数控机床所需控制()的全过程称为程序编制,程序编制的方法有()和()。 2、数控机床实现插补运算较为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是()插补和()插补。 3、穿孔带是数控机床的一种控制介质,国际上通用标准是()和()两种,我国采用的标准是()。 4、自动编程根据编程信息的输入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以()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和以()为基础的自动编程方法。 5、数控机床由控制介质、()和()、()等部分组成。 6、数控机床按控制运动轨迹可分为()、点位直线控制和()等几种。按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和半闭环控制等。 7、对刀点既是程序的(),也是程序的()。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8、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路线。 9、在轮廓控制中,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和编程方便,通常需要有刀具()和()补偿功能。 10、编程时的数值计算,主要是计算零件的()和()的坐标,或刀具中心轨迹的()和()的坐标。直线段和圆弧段的交点和切点是(),逼近直线段或圆弧小段轮廓曲线的交点和切点是()。 11、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不同的(),并应编入程序单内。 12、在铣削零件的内外轮廓表面时,为防止在刀具切入、切出时产生刀痕,应沿轮廓()方向切入、切出,而不应()方向切入、切出。 13、铣刀按切削部分材料分类,可分为()铣刀和()铣刀。 14、端铣刀的主要几何角度包括前角()、()、()和副偏角。 15、工件上用于定位的表面,是确定工件()的依据,称为()。 16、用压板夹紧工件时,螺栓应尽量()工件;压板的数目一般不少于()块。 17、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其次是(),而()影响最小。 18、为了降低切削温度,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切削时冲注切削液。切削液的作用包括()、()、()和清洗作用。 19、在加工过程中,()基准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加工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20、铣削过程中所选用的切削用量称为铣削用量,铣削用量包括铣削宽度、铣削深度、()、进给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