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 LM -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1.在凯恩斯450线模型中,当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企业的销售量小于实际生产,所以应该扩张生产以达到均衡水平。( )

【答案】F

【解析】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计划支出大于实际生产,企业的存货减少,此时扩张生产可以达到均衡水平。

2.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大。( )

【答案】F

【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增加会使得投资乘数减小,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小。

3.在每一收入水平上意愿投资额的减少会减少总需求,但总需求的减少小于投资额的减少。( )

【答案】F

【解析】由于乘数效应,投资额的减少会加倍的减少总需求,一般来说,总需求的减少大于投资额的减少。

4.自动提款机的使用对GDP 有正面的影响。( )

【答案】T

【解析】自动提款机的使用会降低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LM 曲线右移,最终导致更低的利率和更高的GDP 。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收入将会减少。( )

【答案】F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消费则会相对增加,直接导致收入增加,同时使得政府购买以及投资乘数增大,间接导致收入增加。

6.边际进口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答案】T

【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

=

--+,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越高,乘数越小。

7.如果税收和收入成比例关系,即T tY =,且0t >,那么乘数就更大。( )

【答案】F

【解析】税收乘数是()

()111MPC t MPC t ----。与定量税相比,乘数变小,税收减少对产出增加

的效果会被减弱。

8.在不存在所得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同时转移支付等量增加,则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即为政府增加的购买量。( )

【答案】F

【解析】根据乘数效应可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为政府购买的增加量乘以政府购买乘数加上转移支付的增加量乘以转移支付乘数。当政府购买增加,同时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等于政府增加的购买量。

9.在不存在所得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同时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即为政府增加的购买量( )。

【答案】T

【解析】政府购买乘数为:

11MPC -,转移支付乘数为:1MPC MPC -,政府购买增加与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111MPC Y G G G MPC MPC

∆=⋅∆-⋅∆=∆--。

10.如果在一个新的联邦预算中的人均政府购买提高了100美元,并且通过一项新的每人100美元的居民人均税支付它,这样政府赤字没有改变,中央银行使利率保持不变,这样GDP 也不会改变。( )

【答案】F

【解析】平衡预算乘数是1。税收对总需求的负效应被MPC 抵消了一部份,与此同时G 的变化对总需求有1:1的正效应。也就是说,人均政府购买提高100同时人均税收增加100,此时人均产出也增加100。

二、单项选择题

1.如果消费函数为()1000.8C Y T =+-,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 )。

A .保持不变

B .增加3美元

C .增加1美元

D .增加4美元

【答案】C

【解析】由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可知,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增加1美元。

2.当产品市场失衡时,从向均衡调整的角度考虑,( )。

A .当意愿投资大于储蓄时,非意愿存货趋于增加

B .当意愿投资大于储蓄时,非意愿存货保持不变

C .当意愿投资小于储蓄时,非意愿存货趋于增加

D .当意愿投资小于储蓄时,非意愿存货保持不变

【答案】C

3.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 曲线左下方、LM 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 )。

A .利率上升,收入增加

B .利率上升,收入不变

C .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答案】D

【解析】在IS 曲线左下方、LM 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产品市场上有超额产品需求,而货币市场上有超额产品供给,那么在未达到均衡点之前,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可能在均衡点的左方、正下方和右方,利率小于均衡利率,收入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均衡产量,在向均衡点调整的过程中,利率必然上升,收入则不确定。

4.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

A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 .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 .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答案】A

【解析】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收入正相关。当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从而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实际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利率上升。

5.某经济消费函数21503

C Y

D =+,税率0.1t =,50I =,150G =,政府转移支付75TR =(以上各数据单位均为100亿元)。这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 .政府购买乘数为2.5

B .投资乘数为5/6

C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1.67

D .政府税收乘数为-1.67

【答案】B

【解析】政府购买乘数等于投资乘数,()11 2.51110.93G I Y k k G MPC t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5113tr Y MPC k TR MPC t ∆===∆--,税收乘数()()1 1.511t MPC t Y k T MPC t --∆===-∆--。

6.一般说来,位于LM 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 )。

A .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B .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C .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D .产品需求等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

【答案】C

【解析】LM左方的利率水平大于LM曲线上的利率水平,根据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关系可知,利率越大,货币需求越小,因此LM曲线左方的点都满足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7.在IS LM

-模型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位置()。

A.在价格水平确定后才能确定

B.仅由货币和财政当局确定

C.由于模型是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的,所以不知道价格水平也能确定

D.总能确保经济处在充分就业的均衡上

【答案】A

【解析】IS、LM曲线均表示的是实际的量。IS LM

-模型假设价格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必须确定价格水平再能确定IS、LM曲线的位置。IS LM

-模型中,产出可能偏离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8.LM曲线表示()。

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B.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C.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D.产品供给大于产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

【答案】A

【解析】LM曲线表示了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组合;IS曲线则代表了产品市场的均衡。

9.IS曲线的下方表示()。

A.投资大于储蓄

B.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小于储蓄

D.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答案】A

【解析】IS曲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假定国民收入不变,那么该点表示的利率低于对应于此国民收入的均衡利率。由于投资和利率成反比,因此该点表示的投资高于均衡投资,即实际投资大于储蓄,存在超额产品需求。

10.如果实际收入增长,政府购买增加后利率下降,那么()。

A.IS曲线肯定是垂直的

B.LM曲线肯定是垂直的

C.中央银行肯定已经同时增加了货币供给

D.中央银行肯定已经同时减少了货币供给

【答案】C

【解析】政府增加支出时会使产出和利率均增加,但是此时利率却下降,可知中央银行增加了货币供给,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利率下降。

11.假定经济处在长期均衡,技术进步使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600亿元,同时,政府购

买增加300亿元,如果MPC 等于0.8,挤出效应为600亿元,那么预期在长期中( )。

A .真实GDP 和价格水平都将上升

B .真实GDP 和价格水平都将下降

C .真实GDP 将上升,价格水平将下降

D .真实GDP 将上升,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由题可知,政府增加支出和挤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13006009006001MPC

⨯-=>-,所以在长期中真实GDP 和价格水平都将上升。

12.如果存在超额货币需求,人们会( )。

A .存更多钱到生息的账户,并且利率将下降

B .存更多钱到生息的账户,并且利率将上升

C .从生息的账户取钱,并且利率将下降

D .从生息的账户取钱,并且利率将上升

【答案】B

【解析】如果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那么利率将会上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此时均衡点会沿着货币需求曲线向上移动,人们会减少货币需求,存更多的钱到生息的账户。

13.IS LM -模型研究的是( )。

A .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B .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总需求对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

C .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D .在利率、投资和价格水平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收入的决定

【答案】A

【解析】IS LM -模型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IS 曲线反映的是产品市场均衡下的国民收入,LM 曲线反映的是货币市场均衡下的国民收入。不论是IS 曲线的变动,还是LM 曲线的变动,都是在总供给假定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来决定国内生产总值。IS LM -模型是短期模型,因此模型中涉及到的价格水平也是固定不变的。

14.如果某一利率下,货币需求量大于货币供给量,人们将希望( )。

A .卖出支付利息的财产,从而使得利率下降

B .卖出支付利息的财产,从而使得利率上升

C .购买支付利息的财产,从而使得利率下降

D .购买支付利息的财产,从而使得利率上升

【答案】B

【解析】在货币市场上,当货币需求量大于货币供给量,利率会增加,人们持有支付利息的财产的成本增加,从而使得人们卖出支付利息的财产。

15.与流动性偏好理论相关性最大的是( )

A .短期,并且假定价格水平调整以使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平衡

B .短期,并且加大利率调整以使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平衡

C .长期,并且假定价格水平调整以使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平衡

D .长期,并且加大利率调整以使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平衡

【答案】B

【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属于短期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利率,而货币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通过利率的调整,就可以使得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6.下面哪一种情况下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 )

A .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

B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

C .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元

D .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

【答案】A

【解析】经济需求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影响国民收入,且对国民收入影响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变化量以及乘数大小两个因素。由于所有乘数中政府支出乘数最大,使得国民收入增加最多。

17.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 )。

A .投资函数的斜率

B .实际利率

C .实际货币供给额的增加

D .消费函数的斜率

【答案】D

【解析】根据乘数公式可知,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消费函数的斜率,即边际消费倾向。

18.假如一个没有外贸部门的模型,所得税为0,消费函数定义为4000.75C Y D =+,如果政府转移支付减少200,则收入会( )。

A .减少600

B .减少800

C .增加800

D .增加600

【答案】A

【解析】政府的转移支付乘数为31tr MPC k MPC

==-,所以收入会减少2003600⨯=。

19.国民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 )。

A .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

B .乘数的值越小

C .总支出曲线越平坦

D .总支出曲线就越陡

【答案】D

【解析】A 项,1M PS M PC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B 项,根据乘数的公式可知,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值越大;CD 两项,总支出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斜率越大,因此总支出曲线就越陡。

20.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 )。

A .500亿元

B .50亿元

C .10亿元

D .30亿元

【答案】B

【解析】乘数为:1101k MPC

=

=-,500Y ∆=(亿元),则50G ∆=(亿元)。

21.政府购买乘数G K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TR K 和税收乘数T K 的关系是( )。 A . G T TR K K K >> B .T TR G K K K >> C .TR G T K K K >> D .G TR T K K K >> 【答案】D 【解析】11G K MPC =-,1TR MPC K MPC =-,1T MPC K MPC =--,01MPC <<,则G T R T K K K >>。

22.假设储蓄函数形式为4000.25D S Y =-+,边际税率为02t =.。如果均衡水平的收入增

加1000,那么消费会变化( )。

A .250

B .400

C .600

D .750

【答案】C

【解析】消费函数为:()4000.7514000.6C t Y Y =+-=+,当1000Y ∆=,600C ∆=。

23.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

A .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 .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都减小

C .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D .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增大

【答案】C

【解析】征税前的支出乘数为:11G K MPC =

-,税收乘数为:1T MPC K MPC =--;征税后的支出乘数:()111G K MPC t =--,税收乘数为:()()111T MPC t K MPC t -=---,两者都变小。

24.如果所得税提高,以下哪一项不会发生?( )

A .支出乘数和消费都会减少

B .可支配收入、储蓄和消费都将会减少

C .消费和收入都会减少,但储蓄会增加

D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会增加

【答案】A

【解析】如果是定量税,税收增加,支出乘数是不变的,即11k MPC =-。

25.假定政府打算用消费税替代所得税,这会使得利率( )。

A .和投资都会增加

B .和投资都会减少

C .增加,投资减少

D .减少,投资增加

【答案】D

【解析】如果政府用消费税替代所得税,那么支出乘数将变小,总需求增加量减少,进而货币的供给大于需求,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26.已知某个经济充分就业的收入是4000亿元,实际均衡收入是3800亿元。假定边际储蓄倾向为25%,增加100亿元投资将使经济( )。

A .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

B .出现5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C .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D .出现50亿元的紧缩缺口

【答案】C

【解析】由题可知投资乘数为;1141MPC MPS

==-,所以增加100亿元的投资总收入增加400亿元,因而会出现200亿元的通货膨胀缺口。

27.引起IS 曲线向左移动的原因是( )。

A .政府决定降低个人所得税

B .政府决定通过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

C .政府决定取消原有的冬季采暖补贴

D .政府将原计划用于进口设备的资金投入到修建公路中

【答案】C

【解析】取消补贴意味着政府的转移支付在降低,进而引起消费者收入的减少,总需求下降,IS 曲线向左移动。

三、简答题

1.什么是IS -LM 模型?

答: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 LM -模型。

2.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及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答:(1)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

①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会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会增加。

②假定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的增加没有收入增加得快,即边际消费倾向01β<<。 根据储蓄函数()1s Y αβ=-+-,可知收入是储蓄的增函数。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为了实现投资等于储蓄,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的均衡。于是当坐标系中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IS 曲线就必然向右下方倾斜。

(2)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定条件

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

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则货币投机需求量减少(即人们认为债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人们愿为买进债券而减少持币)。为保持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 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 曲线不一定向右上方倾斜。比如,如果货币投机需求为零,这时只剩下交易需求,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函数,和利率无关,那么在这种情况下,LM 曲线

就是一条垂直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是无限大(即认为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再升,从而购买债券风险太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少货币,都不愿再去买债券),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LM 曲线呈水平状。

3.为什么价格水平不变而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或名义货币供给不变而价格水平下降时,都会使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答:货币市场均衡指的是实际的货币供给与实际的货币需求相等时的情形。已知实际的货币供给和名义的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是M m P =

。那么表示货币市场均衡的LM 曲线的方程式是kY M r h Ph

=-。假定货币对利率的敏感度h 既定,那么,如果P 不变而M 增加或者M 不变而P 下降,都意味着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了,从而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4.引起IS 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假定在一个三部门经济中,T 表示政府税收,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则均衡的国民收入等于:

()Y C I G Y T e dr G e g Y T dr αβαββ=++=+-+-+=+++-- 解得:11a e G t dr Y βββ

++-=---。 根据三部门经济的IS 曲线代数表达式可知,引起IS 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包括投资需求的变动、储蓄函数的变动、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变动以及税收的变动。

(1)投资需求的变动。如果投资需求增加,IS 曲线将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移动的距离等于投资乘数乘以投资变动量。

(2)储蓄函数的变动。当储蓄意愿增加时,意味着自发消费减少了,IS 曲线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移动距离等于乘数乘以储蓄变化量。

(3)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会使IS 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则向左平移。移动距离等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乘以政府购买支出变化量。

(4)税收的变动。增加税收意味着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企业的投资需求和居民的消费需求会减少,那么IS 曲线向左平移;反之,则向右平移。移动距离等于税收乘数乘以税收变化量。

5.简述LM 曲线的推导过程并计算其斜率。

答:LM 曲线指的是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货币的需求等于货币的供给)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的图形。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的供给等于货币的需求。由于货币的供给量由代表政府的中央银行控制,是外生变量。因此,货币市场的均衡只能通过调节对货币的需求来实现。

用m 代表实际货币供给量M P

,则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是()()12m L Y L r kY hr =+=-。当m 为一定量时,m kY hr =-可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 与利率r 的关系。表示这一关系的图形就是LM 曲线。其代数表达式为:

hr m Y k k =+或kY m r h h

=- LM 曲线的斜率/k h 取决于k 和h 的值。所以LM 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方面因素:

(1)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k 。h 一定时,k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越大,LM 曲线越陡峭。

(2)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 。k 一定时,h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越小,LM 曲线越平缓。

一般说来,货币的交易需求函数是比较稳定的,因此,LM 曲线的斜率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函数。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当利率降得极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变得无限大,因此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就成为一条水平线,从而LM 曲线也成为水平的。这一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这时如果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是无效的。相对应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 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在利率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效果明显。

相反,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为零,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这时候如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增加收入。但如果此时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而且会提高收入水平。因此,这时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

古典区域与凯恩斯区域之间的LM 曲线是中间区域。这时LM 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6.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1)乘数也称为倍数。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由于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

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2)发挥投资乘数作用有三个前提条件:

①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即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的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出来。

②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可以被利用。

③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

7.用凯恩斯交叉图解释为什么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有乘数效应。

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是指财政支出增加一单位或税收减少一单位,会引起更多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这可以用凯恩斯交叉图来解释。

政府购买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G ∆)的比率,用/Y G ∆∆表示。如图10-1所示,Y ∆大于G ∆,即政府购买乘数大于1。原因是,政府购买增加时,提高了收入,同时根据消费函数()C C Y T =-,高收入引起高消费,消费又进一步增加了收入,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如此循环,以至政府购买的增加引起了收入更大

的增加。

图10-1 凯恩斯交叉图中政府购买的增加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Y ∆)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T ∆)的比率,用/Y T ∆∆表示。如图10-2所示,Y ∆大于T ∆,即税收乘数大于1。原因是,税收减少时,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根据消费函数()C C Y T =-,消费增加,收入增加,收入又进一步提高了消费,如此循环,以至税收减少引起了收入更大的增加。

图10-2 凯恩斯交叉图中的减税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当政府需要刺激经济时,可以采取增加政府支出或者减税的政策,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增加更大;当政府需要冷却经济时,可以采取减少政府支出或者增税的政策,从而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减少更大。

8.证明四部门经济中投资乘数比三部门经济中的投资乘数更小。 证明:以比例税为例,三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Y C I G Y tY TR I G αβ=++=+-+++

()

111I Y k I t β∂==∂-- 四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为

()()00Y C I G NX Y tY TR I G X M Y αβγ=+++=+-++++--

其中,γ为边际进口倾向。 ()111I Y k I t βγ

∂'==∂--+ 显然有:I I k k '<。

四、计算题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1000.8C Y =+,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1000.9C 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解:(1)均衡收入:10050750110.8

I Y αβ++===--(10亿美元)。 消费:1000.8750700C =+⨯=(10亿美元)。

储蓄:75070050S Y C =-=-=(10亿美元)。

(2)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80075050-=。

(3)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1001001000110.8

I Y αβ++'===--(10亿美元)。 收入比原来增加1000750250-=(10亿美元)。 (4)1000.9C Y =+,50I =,变化后收入100501500110.9I Y αβ++=

==--(10亿美元)。 储蓄:()11000.1150050s Y αβ=-+-=-+⨯=(10亿美元)。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1001002000110.9

I Y αβ++===--(10亿美元)。 收入比原来1500增加500亿美元。 (5)1000.8C Y =+,投资乘数1510.8k =

=-;1000.9C Y =+,投资乘数11010.9k '==-。

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1000.8C YD =+,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62.5TR =(单位均为10亿美元),税收250T =。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①增加政府购买;

②减少税收;

③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1)可支配收入为:187.5YD Y T TR Y =-+=-。

由收入恒等式得:

()1000.8187.550200Y C I G Y =++=+-++

解得均衡国民收入1000Y =(10亿美元)。

(2)根据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0.8M PC =,则投资乘数151i K MPC =

=-;政府购买乘数151g K MPC ==-;税收乘数41T MPC K MPC =-=--;平衡预算乘数111b MPC K MPC

-==-。 (3)增加200单位国民收入,根据乘数可得:需增加政府购买200540÷=(10亿美元);需减少税收200450÷=(10亿美元);需同时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2001200⨯=(10亿美元)。

3.假设LM 方程为50025Y r =+(货币需求0.205L Y r =-,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

(1)计算:

①IS 为95050Y r =-(消费400.8C YD =+,投资14010I r =-,税收50T =亿美元,政府支出50G =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②当IS 为800 25Y r =-(消费400.8C YD =+,投资1105I r =-,税收50T =亿美元,政府支出50G =亿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情况①和情况②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说明政府支出从50亿美元增加到80亿美元时,为什么情况①和②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

解:(1)①LM 曲线:50025Y r =+;IS 曲线:95050Y r =-。

两式联立得:650Y =(亿美元),6r =,1401080I r =-=(亿美元)。 ②LM 曲线:50025Y r =+;IS 曲线:800 25Y r =-。

两式联立:650y =,6r =,110580I r =-=(亿美元)。

(2)①由Y C I G =++可知,当50G =亿美元时,

()400.81401050400.850190100.819010Y YD r Y r Y r =++-+=+-+-=+- 解得IS 曲线为:95050Y r =-;而LM 曲线方程为50025Y r =+。 两式联立:650Y =(亿美元),6r =。

当80G =亿美元时,()400.85014010800.822010Y Y r Y r =+-+-+=+-。 IS '曲线为110050Y r =-,而LM 曲线方程为50025Y r =+。

两式联立得700Y =,8r =。

②当50G =亿美元时,

()400.8110550400.85016050.81605Y C I G YD r Y r Y r =++=++-+=+-+-=+- IS 曲线为:80025Y r =-,而LM 曲线方程为50025Y r =+。

两式联立得:650Y =,6r =。

当80G =亿美元时,0.81905Y C I G Y r '=++=+-。

IS '曲线为:95025Y r =-,而LM 曲线方程为50025Y r =+,联立可得:725Y =,9r =。

(3)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在LM 斜率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受IS 曲线斜率的影响,在(1)情况下,IS 斜率绝对值较小,IS 较平坦,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因此当IS 曲线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大,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少。

在(2)下,IS 较陡峭,投资对利率不十分敏感,因此当IS 曲线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少,从而国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多。

4.考虑下面的经济模型:

()

500.6100.1100

0C Y T I Y r

G X M =+-=+-===

(1)阐述GDP (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并简单解释其意义。用r 和T 作为未知变量得到关于国民收入的函数;

(2)现在假设政府预算平衡,写出收入关于利率的函数。

(3)假设10r =,自发支出的值是多少?乘数是多少?解释这个乘数。

(4)政府决定将其支出增加10。如果政府不提高税收,现在的自发支出值为多少?乘数、均衡收入的值是多少?简述为什么收入会出现一定数量(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政府为保持预算平衡同时增加税收,新的自发支出、乘数、均衡收入的值是多少?简述为什么收入会出现一定数量(或多或少)的变化?

(5)现在假设政府不征收固定数量的税收,而是按国民收入的一个固定百分比征税,即T tY =。假定税率t 为1/3,求均衡收入、自发支出和乘数。解释与你的第二部分答案的所有差异。政府预算是平衡的吗?如果政府支出增加10,会发生什么?陈述并简单解释均衡收入和政府预算赤字的改变。

解:(1)均衡条件是Y C I G =++或Y C I G X M =+++-。总收入等于用于国内生产的总支出(每一次购买都是一次销售),表明收入是消费者支出、公司投资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如果是开放式的经济,则需要减去本国购买国外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再加上国外购买本国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500.6100.1100Y C I G NX Y T Y r =+++=+-++-+

国民收入函数为:

()101600.63

Y T r =⨯-- (2)如果预算是平衡的,则100G T ==。国民收入函数为:()101003Y r =

⨯-。 这条曲线是向下倾斜的,Y 在横轴上。斜率是-0.3,意味着利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均衡收入减少10/3。

(3)如果10r =,那么自发支出100r -为90,而乘数是10/3,则均衡收入:9010/3300⨯=。该乘数表明了自发支出每改变一单位将引起均衡收入改变10/3单位。

(4)①当10G ∆=,自发支出上升了10而达到100,而自发支出乘数没有改变时,则均衡收入变动为:1010033

Y G ∆=⋅∆=,此时均衡收入为1000/3。 经济中的乘数效应导致收入的改变量大于政府支出的改变量。这一反馈效应是这样的:政府支出增加引起收入的增加,后者导致消费者消费更多和公司投资更多,而消费和投资的增加则更进一步导致收入增加,等等。

②如果T 也增加到110,自发支出增长了100.6104-⨯=,乘数没有改变。

均衡收入变动为:104033

Y I ∆=⋅∆=。均衡收入为940/3。 收入出现一定数量的变化是因为征税前消费者只会花消他们所获得的每1美元中的60美分,而征税后政府却会花消它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每1美元中的100美分)。所以,均衡收入会增长。

(5)①根据收入恒等式得:

1500.6100.11003Y C I G NX Y Y Y r ⎛⎫=+++=+-++-+ ⎪⎝

⎭ 解得:3202Y r =-。

当10r =时,自发支出是150,乘数是2,则均衡收入是300。

②与第二部分相比,乘数降低了。第二部分中,一个消费者得到一美元额外收入时,她会花费其中的60美分。现在,当她得到一美元的额外收入时,她把其三分之一交给政府,所以她的可支配收入仅增加了200/3美分,然后她花费这其中的60%,也就是40美分。这样,对于每一美元的额外收入,消费仅增加了40美分而不是60美分,这意味着一个更小的反馈效应。

③100T tY G ===,政府预算是平衡的。

④当10G ∆=,自发支出上升了10而达到160,而自发支出乘数为2时,则均衡收入变动为:220Y G ∆=⨯∆=,此时均衡收入为320。均衡收入增加20,这意味政府税收增加20/3,而支出增加10,所以政府出现了预算赤字。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 。 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 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概念题 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答: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DP一般通过支出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进行核算。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用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和折旧之和。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国民收入核算(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答:国民收入核算指用于衡量GDP和许多相关统计数字的核算体系,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它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统计和会计的方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系统科学的定量描述,为经济分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制订经济政策或计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一词最早出现于1941年。荷兰经济学家范·克利夫在荷兰《经济学家》杂志1941年7月号和11月号上,先后发表两篇文章,首次使用了“国民经济核算”一词。国民收入核算一般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3.存量与流量(stocks and flows)答:存量与流量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记录经济信息的两种基本形式。存量是指在一定时点上测算的量,如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的状况或持有的资产和负债数量。存量具有时点的基本特征。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价值的产生、转换、交换、转移或消失,它涉及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篇导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 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 2.实际GDP(real GDP) 答:实际GDP指用以前某一年的价格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产品产量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在国民收入账户中,以2010年的价格作为基期来计算实际GDP,意味着在计算实际GDP时,用现期的产品产量乘以2010年的价格,便可得到以2010年价格出售的现期产出的价值。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inflation and deflation) 答:(1)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中文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中文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课后习题详解】 class=txt>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 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 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 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 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 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实际货币余额 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 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 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 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 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 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 支出是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利用 政府预算(包括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总需求,从而达到稳定经 济目的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特点是政府用行政预算来直接控制消费 总量和投资总量,调节国家的需求水平,使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理 想的均衡状态,从而促进充分就业和控制通货膨胀。从其内容上看,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前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税率, 后者的政策手段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从对经济发生作用的结 果上看,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 者是指降低税率、增加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目的是刺激总需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第10章 总需求Ⅰ:建立IS LM -模型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1.在凯恩斯450线模型中,当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企业的销售量小于实际生产,所以应该扩张生产以达到均衡水平。( ) 【答案】F 【解析】GDP 小于均衡水平时,计划支出大于实际生产,企业的存货减少,此时扩张生产可以达到均衡水平。 2.边际进口倾向越高,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大。( ) 【答案】F 【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111I k MPC t γ=--+,因此,边际进口倾向γ增加会使得投资乘数减小,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的影响就越小。 3.在每一收入水平上意愿投资额的减少会减少总需求,但总需求的减少小于投资额的减少。( ) 【答案】F 【解析】由于乘数效应,投资额的减少会加倍的减少总需求,一般来说,总需求的减少大于投资额的减少。 4.自动提款机的使用对GDP 有正面的影响。( ) 【答案】T 【解析】自动提款机的使用会降低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LM 曲线右移,最终导致更低的利率和更高的GDP 。 5.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收入将会减少。( ) 【答案】F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消费则会相对增加,直接导致收入增加,同时使得政府购买以及投资乘数增大,间接导致收入增加。 6.边际进口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答案】T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微观经济学曼昆第六版课后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class=txt>第1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 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 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 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 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 1.稀缺性(scarcity) 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稀缺性 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 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 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 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

品”。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 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 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 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 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 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 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 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 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 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efficiency) 答:效率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是效益与 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反之,比值小,效率就低。 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也就 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或投入,提高收益或产出。 4.平等(equity) 答:平等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 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 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平等是一个 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对平等的观

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宏观课后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宏观课后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class=txt>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 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 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 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 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西北大学2008研)答: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关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 货币理论。这种理论最早由16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波丹提出,现在继 承这一传统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一理 论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都由 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动,物价水平与 货币数量同方向变动。这就是说,货币数量越多,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货币数量越少,货币的价值越高,而物价 水平越低。货币数量论还提供了一种对物价水平变动的解释,即认 为一个经济体系的物价水平与其货币供应量成正比例变动。货币数 量论以费雪交易方程式为依据,只考虑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 而未考虑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作用。 2.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nominal variables real variables) 答:真实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并且 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真实变量。 3.古典二分法(classical dichotomy)(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西北大学2008研)答:古典二分法指古典模型中将名义变量与真 实变量进行理论划分,从而使名义变量不影响真实变量的一种分析 方法。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真实变量和名义变量。真实变量是用 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10章总需求Ⅰ:建立IS LM -模型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IS LM - model) -模型(IS LM 答:IS LM -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关系的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把IS曲线和LM曲线放在同一个图上,就可以得出说明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IS LM -模型。 2.IS曲线(IS curve) 答: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利率上升引起计划投资减少,计划投资减少又引起收入减少,所以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的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3.LM曲线(LM curve) 答:LM曲线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反映货币市场均衡,表示的是在任何一个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与之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货币需求恰好等于货币供给。由于收入水平越高,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就越高,均衡利率也越高,所以,LM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即货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位于LM曲线左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即货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供给。只有位于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9章--货币制度)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29章 货币制度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读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货币(money ) 答:货币指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货币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货币有两种形式:商品货币和法定货币。商品货币是以某种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法定货币是由政府强制力确定为货币的,它是没有内在价值的。 货币按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层次,我国的货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0M =流通中的现金 10M M =+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21M M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 存款 32M M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其中,1M 为狭义货币供应量,2M 为广义货币供应量,3M 为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 而设置的货币供应量。 2.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 答:交换媒介指货币作为对商品和劳务交易进行支付的中介,它是货币的一项重要职能。货币作为交换手段,把物物直接交换分割成买卖两个环节,降低了物物直接交换的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交换的效率。货币克服了商品交换中在时间、空间上需要严格的需求双重巧合的条件这一局限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 3.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 答:计价单位指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货币具有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作用。计价单位是货币的首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它是通过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而实现的。 4.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 答:价值贮藏指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它是货币暂时离开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存起来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原本是真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但在金属货币已退出流通的阶段,信用货币和纸币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此种职能,不过,它们的贮藏已无自发调节货币

宏观经济学第十章习题及答案

第十单元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主要知识点: 1.古典学派与凯恩斯经济学;2.正统凯恩斯主义; 3.货币主义;4.供给学派;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6.新凯恩斯主义。 一、单项选择 1.萨伊定律在货币经济中表现为()。 a.投资恒等于储蓄;b.投资等于储蓄; c.货币供给恒等于货币需求;d.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2.古典经济学说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说争论的焦点是()。 a.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 b.市场机制能否自动合理配置资源; c.需求管理政策比供给管理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d.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是否更有效果。 3.强调市场经济具有自我矫正机制、能够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叫做()。 a.凯恩斯经济学;b.凯恩斯主义; c.新凯恩斯主义;d.古典经济学。 4.强调市场经济不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均衡的学说通常叫做()。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 c.古典学说;d.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5.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奥肯定律;b.蒙代尔定律; c.萨伊定律;d.李嘉图等价定理。 6.在欧文·费雪的交易方程与剑桥方程中,货币数量的变动仅仅影响()。 a.实际收入;b.名义收入; c.一般价格水平;d.总就业量。

7.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a.仅仅影响价格水平;b.会同时影响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 c.仅仅影响实际收入;d.对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没有任何影响。 8.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 a.在短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b.在长期,会影响价格水平与实际收入; c.在短期仅仅影响一般价格水平;d.在长期仅仅影响实际收入。 9.货币主义者相信货币流通速度()。 a.相当易变;b.短期内比较稳定,在长期会剧烈变动; c.相当稳定;d.短期内剧烈变动,在长期比较稳定。 10.古典经济学认为()。 a.货币数量的变动不影响真实变量值;b.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真实变量值; c.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就业量;d.货币数量的变动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1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向右下方倾斜。 a.短期菲利普斯曲线;b.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c.正常的菲利普斯曲线;d.幻觉的菲利普斯曲线。 12.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是()的主要政策主张。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 c.新古典宏观经济学;d.供给学派。 1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货币经济周期模型表明,失业都是()。 a.非自愿的;b.自愿的; c.结构性的;d.周期性的。 14.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 a.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b.名义收入围绕实际收入的波动; c.潜在产出本身的波动;d.名义收入围绕潜在产出的波动。 15.新凯恩斯主义试图为工资和价格的缓慢调整提供()。 a.一个经济基础;b.一个中观经济基础;

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宏观经济学-第6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6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6.1考点难点归纳 1.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 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2.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和移动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从IS -LM 模型分析中可知,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动会使LM 移动,进而影响收入水平,而LM 移动究竟会使均衡收入变动多少,取决于IS 曲线和LM 曲线的斜率。IS 曲线斜率不变时,LM 曲线越陡,则LM 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 曲线越平缓;相反,LM 曲线斜率不变时,IS 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 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 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A 增加),或扩张性货币政策(M 增加),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3.总供给 总供给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者总产出),一般而言是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的。宏观经济学中一般用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产出与劳动和资本等之间的关系。 宏观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其中,y 为总产出;N 为整个社会的就业水平或者就业量;K 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在宏观经济波动分析中,一般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即: ),(K N f y = 同时,宏观经济学假定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性质:一是总产出随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二是由于“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如图6-1所示。 ) ,(K N f y =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E.1996年到1997年间实际GDP增长率是多少?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英文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六版英文答案 【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课后习题详解(1~2章)】 class=txt>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概念题 1. 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 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 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 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 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 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 效率 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 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 平等 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 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 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 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 的最大预期收益。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 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 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 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 边际变动 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 激励 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 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 产权 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 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 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11.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即价格机制在某 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有:①外部性;②公共物品;③交易成本非零; ④市场特权;⑤市场机制不能解决的社会目标问题;⑥非对称信息。 12. 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有影响时的情况,亦可理 解为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可分为正的 外部性(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性(外部不经济)。 13. 市场势力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著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14. 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15.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 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 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按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开放型通货膨胀和抑制型通货膨胀;按物价 上涨速度不同可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温和)、奔腾式通货膨胀和 恶性通货膨胀(极度);按形成原因不同可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 胀和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 和课后习题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 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35.1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菲利普斯曲线 (1)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取舍关系,高通货膨胀率意味着低失业率,高失业率意味着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使经济沿着菲利普斯曲线移动。货币供给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或减税都扩大了总需求,并使经济移动到菲利普斯曲线低失业和高通货膨胀的一点上。货币供给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或增税都紧缩了总需求,使经济移动到菲利普斯曲线上低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的一点上。菲利普斯曲线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选择组合,决策者在菲利普斯曲线上选择一个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组合。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经济回到古典学派所预言的充分就业状态,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因此长期菲利普

斯曲线是垂直的。 (3)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①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它的位置完全由自然失业率确定。因而,只有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因素变化才能引起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②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以及供给冲击都会引起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预期通货膨胀率升高和不利的供给冲击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移,决策者面临更不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预期通货膨胀率降低和有利的供给冲击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下移,决策者面临更加有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取舍。 2.自然率假说 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是:需求的波动仅仅在短期中影响产出与就业。而在长期中,经济回到古典模型所描述的产出、就业和失业水平。自然率假说使宏观经济学家可以分别研究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发展。它是古典二分法的一种表达方式。 3.牺牲率 牺牲率是指通货膨胀率每降低一个百分点过程中每年产量损失的百分点数。适应性预期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引发通货膨胀预期,而通货膨胀预期又引发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降低通货膨胀的成本是巨大的。也就是说牺牲率是很大的。而理性预期学派则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 认为,如果政府能够可信地承诺降低通货膨胀,公众理解这种承诺,并相应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的话,那么降低通货膨胀不必经历一个高失业、低产出的时期,牺牲率可以很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课后答案和笔记 XXX的《宏观经济学》第10版是一本经典的宏观经济学 教材。本书是该教材的研究辅导书,包括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篇导言 第1章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2章讨论了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2篇古典理论:长期中的经济 第3章讨论了国民收入的来源和去向,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4章介绍了货币系统的作用,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5章讨论了通货膨胀的起因、影响和社会成本,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6章介绍了开放的经济,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7章讨论了失业问题,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3篇增长理论:超长期中的经济 第8章介绍了经济增长中的资本积累和人口增长,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9章讨论了经济增长中的技术、经验和政策,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

第10章介绍了经济波动,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 后题详解。 第11章建立了IS-LM模型,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 课后题详解。 第12章应用了IS-LM模型,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 课后题详解。 第13章介绍了XXX模型和汇率制度,本书提供了该章 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14章讨论了总供给和通货膨胀、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本书提供了该章的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第5篇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专题 第15章介绍了经济波动的动态模型,本书提供了该章的 复笔记和课后题详解。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题库加答案

《宏观经济学》学习指导(2007年2月第四版) 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目录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 第二部分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第十五、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与实践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十九、二十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二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三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教学辅导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 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院校经济学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学科共同课,是一门研究经济总体行为的经济学科,由宏观经济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两部分组成。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分析产出、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利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学问题;宏观经济政策以理论研究为依据,主要分析政府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机制和效应。本课程的体系安排以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为主体框架,并且融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由于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以及案例分析的广泛运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经济学课程建立理论基础,而且能够掌握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用来认识和理解现实中的宏观经济,尤其是中国宏观经济。 总体上说,宏观经济学可大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一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宏观经济学概述,介绍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模型、研究对象与框架结构。二是介绍国民收入及其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重要恒等式。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中,第二、三、四、五章是总需求分析模型,这一分析是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方法,它假定总供给存在过剩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说在需求变化时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所以总供给也就不能成为国民收入的制约力量;第六章是引入总供给后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由于价格水平既定不变的假定并不符合实际,这就严重地制约了总需求分析的解释能力,因此就有必要研究总需求与总供给共同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在总需求分析模型中,又包括二个具体模型,一是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即第二章,另一个是扩大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即第三章。这两个模型的关系是,前者只分析总需求中的消费需求变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至于投资需求则假定为常数或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由于利率及其变动涉及到货币市场均衡问题,而不考虑投资变化实际上是假定不考虑货币市场均衡分析,只分析商品市场均衡问题;后者则引入投资变动分析或者说引入货币市场以及利率分析,引入投资需求后的模型即所谓的IS-LM模型。至于第四章则是引入政府部门的作用分析,主要是宏观政策分析,第五章是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作用机理与政策效果等。 第三部分包括第七、八章,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前面各章的分析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版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篇导言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看法题 1.稀缺性 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念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念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此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资源拘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 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它与产出或利润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同等 同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就在社会成员中公正分派的特征。它是一个历史范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公正;它也是一个客观范围,只管在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一样对其的理解不一样,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拥有客观性。 5.时机成本 时机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余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 期利润。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拥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

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定的、在必定条件下拥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沿改动 边沿改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细小增量调整。 8.激励 激励是指惹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公司在市场上的互相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 源配置本质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10.产权 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能够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别人在经济利益上得益或受损的权利。1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自己不可以有效配置资源的状况,即价钱体制在某些领域 不可以起作用或不可以有效运作的状况。 致使市场失灵的原由有:①外面性;②公共物件;③交易成本非零;④市场 特权;⑤市场体制不可以解决的社会目标问题;⑥非对称信息。 12.外面性 外面性是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有影响时的状况,亦可理解为市场交易对交易两方以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可分为正的外面性(外面经济)和负的外面性(外面不经济)。 13.市场权利 市场权利是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明显影响市场价钱的能力。 14.生产率 生产率是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件与劳务的数目。 1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为钱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钱币购置力超出商品可供量,进而惹起钱币不停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连续上升的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总5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