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李加勤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5期

稻田养鱼把水稻栽培和水产养殖合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稻田工程化改造,建立了稻渔共生系统,可以在保证水稻产值的基础上,促进稻田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表现出

稳粮、促渔、增效以及生态等优势。稻田养鱼目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

多养殖户的重视与关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新亮点。

一、稻田养鱼的价值与作用

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让种养殖业的结合得以有效深化,稻田养鱼模式不但能够推动生态环

境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此同时,借助于这样的新养殖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振兴,有效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在稻

田养鱼的过程中,水稻能够给鱼类带来天然的养料,鱼类可以食用稻田中的各种杂草、浮萍以

及浮游微生物,确保鱼类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减少养殖户投放饵料的成本;另外,在稻田

为鱼类带来充足饵料的基础上,鱼类也可以将稻田中的害虫捕食干净,有助于稻田土壤的松动,促进土壤养分与肥力的提高,鱼类在稻田中的养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稻田的病虫害,确保

水稻栽培的产量。

二、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

首先是稻田养鱼模式推广资金不足的问题。稻田养育产业不能够仅仅凭借一家一户来推广,必须要依靠地区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农民的资金短缺,养殖技术和设备也相对滞后,依

旧无法满足稻田养鱼的推广要求,制约了这一产业模式的良好发展。

其次是供应缺口较大。稻田养鱼模式下,各种鱼苗种类的投放时间存在差异性,部分鱼苗

在生长期不适应地方环境,可能导致其成活率下降;而部分农民由于怕麻烦而选择只用一种类

型鱼苗的模式,造成鱼苗种类供应表现出较大的缺口,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再次是防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问题。在稻田养鱼产业模式的发展中,涉及到的范围较广,

经营也相对混乱,造成其无法真正做到统一规范管理。经营管理的不科学导致偷鱼、毒害问题

常常出现,同时养殖户在养鱼时也没有重视鱼苗防治工作,导致鱼苗患病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容易发生大面积感染情况,对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是技术水平不足,一是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永久性稻鱼工程建设缺乏一个相对合理

的标准;二是水稻品质的选择和种植管理较为粗放;三是鱼苗种类的选择以及放养之后的管理

工作没有得以落实;四是种养管理存在问题,集中反映在施肥、病虫害防治、防逃工作等方面。

三、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认知

近年来稻田养育产业模式的逐渐发展,其规模也日益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地区经济

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更加深入的推进思想认识的转变,让农民群众更加全面的对稻田养鱼产业

有一个新的认知,实施统一的管理方法,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另外还需要组织开展好宣传

教育活动,促进农民思想转变,帮助他们树立渔业产品意识,推动稻田养鱼市场化发展,提高

这一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要结合实际的市场环境,合理选择产量高、收益高的鱼苗类型,相

关部门应当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充分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推动产业品牌建设工作。

(二)落实政策,加大科技投入

必须要结合地区具体情况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殖管理方案,同时出台更多优惠政策,调动

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要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来推动稻田养鱼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其规模化、

集约化发展。做好科学技术与农业知识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养殖户能够真正掌握该产业技术,建设高标准的稻田养鱼产业基地,促进水稻和鱼产量质量的提高,实现稻田养鱼产业模式的现

代化管理目标。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进行座谈会和培训交流活动,实现相关技术

的有效推广,提升养殖户的风险抵抗能力,同时还应当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针对偷鱼、电鱼以

及破坏稻田的活动予以严厉打击,维护养殖户的合法利益。

(三)加强宣传,做好试点工作

政府部门必须要做好对稻田养鱼产业模式的宣传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参观培训活动,让更

多的农民群众引起重视,激发其参与积极性。结合地区生产条件,推进稻田养鱼示范区建设工作,科学规划示范区,树立优秀模范,发挥榜样作用,推动地区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另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要深入一线,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技术咨询、指导和

服务工作,对于稻田养鱼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技术问题予以解决,促进养殖户养殖技术水平的

提升。

(四)调整结构,优化品种组合

首先,必须要积极推广大众化、廉价物美的鱼类,比如说稻田养鱼通常以选择草鱼为主,

不但能够为池塘、水库等提供大规格鱼种,同时也能够直接养殖为商品鱼,主要优势在于饲养

管理较为便利,以食草为主,饲料来源相对丰富,养殖成本不是很高,此鱼类受到更多消费者

的青睐;其次是应当引导养殖户发展更加优质的名特优水产品,比如说可以在稻田中养殖一些

经济效益较高的高背鲫、中华绒螯蟹以及台湾黄斑鱼种等,从而促进稻田经济效益的提升,让

市场引导生产;最后是坚持落实多品种混养的要求,进一步挖掘出稻田养鱼的潜力,确保该产

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必须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重视生态

环境建设工作,达成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稻田养鱼模式把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促

进了土地资源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明显提升,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现代化的

产业模式,稻田养鱼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发展,我们必须要针对目前

该模式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养殖管理方案,推动稻田养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231300安徽省舒城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

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稻田养鱼产业是一种集农业和养殖业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模式。它利用梯田的布局和水 稻种植的生态环境,通过运用科学养殖技术,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的优势,进行水产养殖,实现农田多功能利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稻田养鱼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 始兴起,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目前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 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稻田养鱼产业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稻田养鱼产 业能够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养殖鱼类可以增加农田的附加值,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 效率。稻田养鱼产业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鱼类养殖收入,还可以通 过农田旅游、农家乐等方式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稻田养鱼产业可以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稻田养鱼可以有效减少水稻的病虫害,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技术瓶颈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目前,稻 田养鱼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鱼类的品种选择、饲料配方、养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问题和不足。市场需求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稻田养鱼产品的消费群体有限,市场需求 不高,导致农民的养殖积极性不高。环境污染带来了对产业的不利影响。水体的污染可能 会导致养殖鱼的死亡或者感染疾病,影响产业的发展。 对策分析 针对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其发展。加强研发和 推广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需要加大对稻田养鱼技术的研发力度,形成一套成熟、科学、可 行的技术体系。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养殖技术水平。拓宽养殖产品的销售渠道。可以通过建设农田旅游景区、开展农家乐、开发农产品电商等方式,拓宽产品的销售 渠道,寻找更多的消费群体,增加市场需求。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要加强稻田养鱼 养殖的环境监测,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确保水体的清洁和生态的健 康。 总结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作者:暂无 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7年第10期 兴安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8℃, 年降雨量1814mm。无霜期296天,境内总面积2348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水田29万亩。 人均有粮570kg,可利用养鱼等综合种养稻田面积16万亩,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广西 禾花鲤鱼生产基地。 1. 兴安县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1.1 规模与产量:2016年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达到9万多亩,产量2000多吨,占全县 水产品总产量的五分之一,禾花鲤鱼是我县传统农产品。 1.2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1. 2. 1 传统模式:加高田埂,或在田中间挖一条浅沟。在进、处水口安装好栏鱼设施, 在插秧后放鱼即可,这种养殖模式占我县全部稻田养鱼面积的90%左右,产量占80%左右。 1 . 2 .2 坑沟模式:在稻田一角挖鱼坑,面积约8~15m2,深0. 8~1m,田中间挖0.8m宽,0.3~0.4m深鱼沟与鱼坑相联通,鱼沟根据田块大小形状挖成“一”“十”字型,这种模式约占 全部稻田养鱼面积5%,产量约占10%。 1 .1 .3 田改鱼塘模式:利用地势低洼,(有的有地下泉水,)常年排水不通畅的低产稻 田改成养鱼池塘,在水稻栽培期间降低水位,栽培抗倒状,苗势高的水稻品种,稻谷收获后加 高水位继续养鱼,这种模式约占全县稻田养鱼面积3%,产量约占5%。 1.1.4 垄稻沟模式:垄宽2~3m,沟宽0.3~0.5m,沟深0.2~0.4m,田埂四周挖围沟,宽 0.3~0.5m,深0.2~0.4m。这种模式我县曾经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流行。后来由于操作困难,较少采用。 1 .1 .5 围沟式:即在田埂四周挖 0.5~0.8m宽,深0.8~1m的围沟,中间挖“十”字型鱼 沟与围沟相连。 1 .1 .6 其他模式:稻—鱼—荸荠模式,稻田种稻、养鱼再种荸荠,景观—荷花—鱼,利 用稻田种植荷花养鱼形成观赏渔业等。 1.3 稻田综合种养主要水产品种:①禾花鲤,②泥鳅,③大闸蟹,④小龙虾,⑤鳖类,⑥ 蛙类。 2. 稻田综合种养效能分析与评价 2.1 稻田综合种养总体分析与评价 2 .1 .1 稻田综合种养:“一水两用”

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 稻田养鱼产业是指在稻田中饲养鱼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其兴起源于我国南方地区,在稻田中同时养鱼和种植水稻,一举两得,既增加了稻田的生产效益,又扩大了农民的收 入来源。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稻田养鱼产业逐渐兴起 并发展壮大。本文将对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的发展对策。 一、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现状 1. 生态优势突出 稻田养鱼产业在我国南方地区发展较为突出,主要由于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适宜养殖多种水产。稻田和水体相结合的种植方式,使得稻田养鱼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稻田中的养鱼不仅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还能够净化水质,改善水质环境,形成了稻田、水体和鱼类共生的良好生态系统。 2. 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水产品市场潜力巨大。稻田养鱼产业可以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生产出无污染的优质鱼类产品,深受市 场欢迎。目前,稻田养鱼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 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稻田养鱼产业发展迅速,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生产模式 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在饲料配方、疾病防控、水质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瓶颈。这些问题制约了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投入,提高养殖技 术水平,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1. 推动产业升级 为了更好地发挥稻田养鱼产业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加大科研力量,推动产业 升级。首先要对稻田养鱼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提高水质,积极引进耐污染、耐低氧、耐 寒的优良水产种苗,提高鱼类产量和品质。应加大对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力度,提高农 户的技术水平,推广标准化、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2. 推进产业合作 在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合作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 推进农户合作组织,通过规模化养殖、统一购销、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中同时养殖鱼类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稻田养鱼可以充分利用稻田产生的有机物质和光照等资源,实现鱼类与稻田互利共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农民收入。稻田养鱼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从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和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 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现状 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我国农村水稻种植受到了空心化和反季节种植等问题的影响,土地的利用效益和农民的收入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为了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一些地区开始在水田中养殖鱼类。通过养殖鱼类,可以有效利用水田中的有机物质、光照等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稻田养鱼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方面,养鱼的稻田仍然占据较小比例,大部分稻田仍然只种植水稻,充分利用水田资源的程度较低。一些地区和农民对于稻田养鱼的技术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鱼类的养殖效益不高。 稻田养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要推动稻田养鱼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生产技术、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制定合理的对策。 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提高农民的养鱼技术水平。可以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向农民讲授稻田养鱼的技术知识和管理技巧,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在一些典型的农户中建设示范基地,供其他农民参观学习,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应加强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组织农民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采取统一销售、品牌推广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开发一些深加工产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应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给予稻田养鱼业相应的减税、奖励和补贴等支持。可以设立专门的资金扶持机制,为农民提供财务支持,帮助他们开展稻田养鱼业。 应加强科研和创新,提高产业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发展。可以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稻田养鱼的高效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还可以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养鱼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稻田养鱼产业的跨国发展。

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作者:李加勤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5期 稻田养鱼把水稻栽培和水产养殖合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稻田工程化改造,建立了稻渔共生系统,可以在保证水稻产值的基础上,促进稻田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表现出 稳粮、促渔、增效以及生态等优势。稻田养鱼目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 多养殖户的重视与关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新亮点。 一、稻田养鱼的价值与作用 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让种养殖业的结合得以有效深化,稻田养鱼模式不但能够推动生态环 境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此同时,借助于这样的新养殖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旅游业的振兴,有效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在稻 田养鱼的过程中,水稻能够给鱼类带来天然的养料,鱼类可以食用稻田中的各种杂草、浮萍以 及浮游微生物,确保鱼类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减少养殖户投放饵料的成本;另外,在稻田 为鱼类带来充足饵料的基础上,鱼类也可以将稻田中的害虫捕食干净,有助于稻田土壤的松动,促进土壤养分与肥力的提高,鱼类在稻田中的养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稻田的病虫害,确保 水稻栽培的产量。 二、稻田养鱼产业的现状 首先是稻田养鱼模式推广资金不足的问题。稻田养育产业不能够仅仅凭借一家一户来推广,必须要依靠地区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目前农民的资金短缺,养殖技术和设备也相对滞后,依 旧无法满足稻田养鱼的推广要求,制约了这一产业模式的良好发展。 其次是供应缺口较大。稻田养鱼模式下,各种鱼苗种类的投放时间存在差异性,部分鱼苗 在生长期不适应地方环境,可能导致其成活率下降;而部分农民由于怕麻烦而选择只用一种类 型鱼苗的模式,造成鱼苗种类供应表现出较大的缺口,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再次是防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问题。在稻田养鱼产业模式的发展中,涉及到的范围较广, 经营也相对混乱,造成其无法真正做到统一规范管理。经营管理的不科学导致偷鱼、毒害问题 常常出现,同时养殖户在养鱼时也没有重视鱼苗防治工作,导致鱼苗患病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救治,容易发生大面积感染情况,对养殖户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最后是技术水平不足,一是没有形成规模化养殖,永久性稻鱼工程建设缺乏一个相对合理 的标准;二是水稻品质的选择和种植管理较为粗放;三是鱼苗种类的选择以及放养之后的管理 工作没有得以落实;四是种养管理存在问题,集中反映在施肥、病虫害防治、防逃工作等方面。 三、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认知 近年来稻田养育产业模式的逐渐发展,其规模也日益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地区经济 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更加深入的推进思想认识的转变,让农民群众更加全面的对稻田养鱼产业 有一个新的认知,实施统一的管理方法,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另外还需要组织开展好宣传 教育活动,促进农民思想转变,帮助他们树立渔业产品意识,推动稻田养鱼市场化发展,提高 这一产业模式的经济效益。要结合实际的市场环境,合理选择产量高、收益高的鱼苗类型,相 关部门应当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支持,充分应用各种科学技术,推动产业品牌建设工作。

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传统种植模式的生产效益降低,对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大。稻鱼综 合种养成为新模式,环保、绿色、增效特点明显,经济效益高。本文研究中,重 点探究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发展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化发展;发展对策 在近几年发展中,受到国家宏观粮食政策调整,劳动成本持续上升的影响, 多数地区实行的“稻-油”、“稻-麦”种植模式的效益降低。“稻-渔”综合种 养模式,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转型,走向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保证产业扶 贫工作的开展效果。“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初具产业化规模,所以本文探究全 新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实现“稻-渔”综合种养的产业化发展。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发展的问题 1.1主体规模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养殖主体比较少,多为小 户种养主体,需要进一步提升集约化、组织化水平。稻田发展进程中,“稻-渔”综合种养的条件差,且道路、水电设施只能满足原有种植模式,渔业养殖所需的 电力容量、进水管渠、道路交通与之前不同,基本上很难满足基础设施的要求。 1.2缺乏完善的种养模式,繁育能力低 多数地区实行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还是采用自繁自养方式,并没有 分开繁育与养殖体系,所以会出现鱼的抗性低、种质退化,面临严重的病害,对 品质与产量的危害大。此外,各地区没有形成专业的渔业繁育基地,要进一步提 升苗种产业能力。 1.3经营模式单一,流通加工产业落后

养殖地区缺乏水产批发市场,养殖主体需要找中间商收购,主要为鲜活销售。受到总体养殖产业的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加工技术落后,很少进行精加工、深加 工处理,所以无法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是部分地区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层数,开展休闲垂钓、水产深加工产业、苗种繁育销售等,市场前景广阔。注重 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开发特色餐饮业,成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兑现方式。 1.4品牌营销意识薄弱,品牌建设不足 “稻-渔”综合种养主体,缺乏品牌意识、主体意识,只是关心养殖生产工作,不太关注品牌创造。部分养殖人员在品牌建设中,仅仅停留在商标注册、无 公害认证环节,缺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产品品牌。 2、“稻-渔”综合种养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技术服务不足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要求养殖户掌握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但是农技 推广人员,要么只懂种植,要么只懂养殖,种养复合型人才缺失。机构改革之后,部分地区的渔业技术推广工作,出现无机构、零编制、非专业的现象,无法为产 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持,综合服务能力与产业发展需求的差距大。社会化服务能力 不足,苗种供应、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很难满足种植户的需求,对“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的限制大。 2.2土地流转缓慢 第一,土地流转信息流通不足:多数农民外出打工,或者经营副产,因此对 土地承包的意愿不足。经营者具备扩大经营的需求,然而信息渠道缺失,会加剧 土地流转难度。 第二,土地流转意识薄弱。种植户担心土地流转后,会失去种植资源,所以 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不愿意流转土地,或者采用短期转包方式,很难实现产业 化发展。

“稻鱼之恋”铺就乡村振兴富美之路——浙江丽水青田“稻鱼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稻鱼之恋”铺就村落振兴富美之路——浙江丽水青田“稻 鱼米”产业进步调研报告 村落振兴是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也是推 动城乡一体化进步的关键环节。在浙江丽水市青田县,“稻鱼米” 产业作为一种奇特的农业生产形式,机灵地将稻田与鱼塘相结合,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模式,有效推动了村落经济的进步。本调研 报告旨在分析“稻鱼米”产业的进步现状,探讨其在村落振兴中的 作用和前景。 二、“稻鱼米”产业的兴起 青田县地处浙江西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农田资源,传 统上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然而,长期以来,农田利用率低、 产量不高等问题困扰着当地农夫。为了提高农田利用效益和丰富 农夫收入,当地农户开始尝试将稻田与鱼塘结合种养,形成了“稻鱼米”产业。 通过提前在稻田中养殖鱼类,并利用鱼类的粪便来施肥,稻 田不仅可以缩减草害和虫害,还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增加稻谷 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稻田的秧苗种植也为鱼类提供了自然的避 风港,增加了鱼类的产量和存活率,形成了稻与鱼互相增进的良 性循环。目前,青田县已经进步了一批规模较大、设施完整的“稻鱼米”农家乐,成为当地旅游的新增亮点。 三、“稻鱼米”产业的经济效益

1. 提高农田利用效益 传统农田平均利用率低于40%,而“稻鱼米”产业模式下,稻 田养殖的鱼类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防虫功效,缩减了使用农药 的需要,稻谷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鱼类在稻田 中也有助于保持水分平衡,防止土壤干旱和沙化,提高了农田的 养分循环利用效率。 2. 增加农夫收入 在“稻鱼米”产业模式中,养殖鱼类成为农夫的新增收入来源。同时,农夫还可以自行将养殖的鱼类加工为各类农产品,进一步 增加附加值。此外,规模较大的农家乐等农业旅游项目也成为农 夫增加收入的途径。 3. 推动村落旅游和农产品销售 青田县凭借其奇特的“稻鱼米”产业模式,吸引了浩繁游客前 来参观、体验和品尝农家美食,推动了村落旅游的进步。同时, 农户将养殖的鱼类加工成各类农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 需求,还可以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更多农产 品的销售。 四、“稻鱼米”产业的进步前景 “稻鱼米”产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具有较高的可持 续进步潜力。起首,其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并缩减化 肥和农药的使用,对于农田的环境友好性具有乐观意义。其次, 由于其奇特的生态农业模式,使得产出的农产品更加健康、安全,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有望开拓更大的市场。此

贞丰县“稻+鱼”生态综合种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贞丰县“稻+鱼”生态综合种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 作者:赵远松汪用才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1年第01期 摘要:通过对贞丰县“稻+鱼”生态综合种养现状的分析,发现贞丰县较普遍的存在养殖密度过大、田间管理不到位、药物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包括加强品种选择、合理规划养殖密度、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施药管理,以不断推进“"稻+鱼”生态综合种养的健康绿色发展。 关键词:生态综合种养殖;问题;对策 绿色渔业、生态渔业和有机渔业将是未来渔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贞丰县生态文明建设大家庭中的一员,贞丰县的农业和渔业生产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致力于生态综合种养发展模式,自觉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绿色、有机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1贞丰县“稻+鱼”生态综合种养的现状 1.1概况 贞丰县隶属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毗邻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望谟县,南部与安龙县、册亨县相邻,西与兴仁县接壤,北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毗邻。辖9个镇、3个乡和5个街道办,总面积1,511平方公里。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22座,河流39条,正常蓄水位水域面积2.36万亩,理论宜渔面积1.5万亩;适合当前发展湖库生态渔业水库3座,面积1.02万亩(其中,大型水电站1座:董箐水电站9,000余亩;中小型水库2座:三岔河、水车田水库,合计宜渔面积1,200余亩);共有稻田面积8万亩,其中水源较好的稻田面积约1万亩,适宜当前开展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面积约0.5万亩。2018年,全县水产养殖产量263t,其中天然捕捞248t,生态养殖产量15t(主要池塘养殖及休闲垂钓)。水产品供需缺口大,生态渔业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全县水产技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共有渔业相关站所5个,为全县生态渔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2现状 2019年,全县完成了6,000亩“稻+鱼”生态综合种养推广任务,实现了贞丰县水产养殖新的突破。稻田养鱼实施后,每年可节省化肥200元/亩,农药40元/亩。水稻亩产551.94kg,较

浅析砚山县稻田养鱼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砚山县稻田养鱼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 砚山县稻田养鱼是一种传统的农业养殖模式,但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从背景介绍和问题意识入手,对砚山县稻田养鱼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现存问题包括水资源浪费、养殖水质管理不规范以及科技手段应用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充分利用田间水资源、引入科技手段和完善扶持政策。展望未来发展,指出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养殖方法,才能促进砚山县稻田养鱼业的健康发展。总结思路对策,强调持续引入先进技术和政策支持是推动稻田养鱼发展的关键。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建议,希望能为砚山县稻田养鱼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稻田养鱼,砚山县,发展现状,问题分析,对策建议,田间水资源,科技手段,扶持政策,展望未来,总结思路。 1. 引言 1.1 背景介绍 砚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滇南高原,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稻田养鱼是砚山县的一种传统农业形式,通过在稻田中养殖鱼类,实现稻、鱼的良性循环,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农田的利用效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砚山县稻田养鱼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要求。一些养鱼户缺乏科学技术的支持,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养殖成本高昂。 为了促进砚山县稻田养鱼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砚山县稻田养鱼才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1.2 问题意识 目前砚山县稻田养鱼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资源浪费: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存在着浪费水资源的问题,部分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 技术落后:传统的稻田养鱼手段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养殖需要,导致养殖效率低下。 3. 缺乏支持政策:目前对稻田养鱼的扶持政策相对不够完善,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 4. 环境污染:一些地区的稻田养鱼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料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5. 市场变化:市场需求和消费习惯的变化,也对稻田养鱼产业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及时调整养殖模式和产品结构。

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作者:丁雪燕,王岳均,马文君等 来源:《新农村》 2019年第6期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310020)丁雪燕马文君周凡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310020)王岳均怀燕 稻渔综合种养经过长期发展,在粮食和水产品生产中的大局效应、稳粮增收效应、生态安 全效应、质量安全效应等“四大效应”得到充分显现,国家和有关地方也出台了系列导向性政策,支持发展。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瓶颈和制约因素,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1.政策导向 国家高度重视循环农业发展,“稻渔”元素体现在了一系列国家级和部级重大文件和规划 之中。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提出“把稻田综合种养, 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内容”。《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全国 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农业部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以及农业 农村部等10 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1号)等 文件均提出大力推广和发展稻渔综合种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 农业,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 推进稻田综合种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正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种养产业发展道路。 “十二五”以来,浙江省按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守住耕地保护底线”的思路,省海洋 与渔业局联合省农业厅于2012年印发了开展养鱼稳粮增收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2013 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又印发了全省“养鱼稳粮增收工程”实施方案,以“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以实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为目标,深化实施“养鱼稳粮增收工程”。2014年,稻渔共生轮作被纳入“渔业转型促治水行动三大工程” 之一。2011—2014 年三年间,省财政安排3 000 余万元专项资金。2018年6月,省农渔技术推 广部门联合开展了新型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推广工作,通过开展模式与技术创新提升、示范基地 创建与示范区培育、主体培育与技术培训、品牌打造,推进农渔深度融合,实现稳粮增效和生 态循环发展。 湖州、嘉兴、台州、丽水、温州等地的19个县(市、区)将新时期稻渔综合种养列入农 业转型发展、渔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给予政策激励或资金补助。湖州市政府办公室印 发了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1年),到2021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 达到1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嘉兴市秀洲区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对新发展或改造提升的主体,给予一次性补助;对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定向流转、品牌建设、营销体系构建以及产业链延伸等进行重点扶持。 2.发展瓶颈 近几年来,稻渔综合种养虽然在传承中得到了创新发展,但整体看,依然存在着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三不高”“一不快”。 (1)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稻渔综合种养基础研究还有待加强,与稻渔综合种养相配套的农 机农艺研发、信息化技术应用、病虫害防控技术等较缓慢,适宜不同区域、不同稻田环境的水

稻田养鱼可行性报告

稻田养鱼可行性报告 一、研究背景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而稻田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占有重要地位。不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 断加速和人口增长,土地面积的逐渐缩小,传统的稻田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 效益,人们开始尝试在稻田中养鱼,以达到“一田两收”的目的。然而,稻田养鱼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养殖方式、养殖成本、鱼类品种等等。因此,本文将对稻田养鱼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优劣势,为稻田养鱼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稻田养鱼的概念 稻田养鱼,就是在稻田中放养适当数量的鱼类,让鱼类通过吃掉稻田中的杂草、虫害等,保持稻田的生态平衡,并获得 鱼类的收益。稻田养鱼的主要优点在于不需要另外占用土地,还可以增加农业收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稻田养鱼的优势 1.增加土地利用率 稻田养鱼不需要另外占用土地,而是利用了原有的稻田资源,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这对于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我国 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优势。 2.增加农业收益 稻田养鱼可以在保证稻田产量的同时,获得鱼类的收益,从而增加农业收益。据统计,稻田养鱼每亩可增加1000元左右 的收益,相当于将传统的稻田作物收益翻番。 3.促进生态平衡 稻田养鱼可以通过鱼类吃掉稻田中的杂草、虫害等,从而促进了稻田的生态平衡。这种方式不仅环保,还可以减少农药 的使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四、稻田养鱼的劣势 1.养殖技术要求高 稻田养鱼需要注意水质、氧气等因素,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如果管理不当,会导致鱼类死亡,影响农业收益。 2.鱼类品种有限 由于稻田中的水质和环境条件与一般的鱼塘不同,因此只有部分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目前,稻田养鱼主要以鲤鱼为主, 其他品种比较有限。 3.容易受病害影响 稻田养鱼容易受到病害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导致养殖失败。因此,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养殖技术水 平。 五、结论 综上所述,稻田养鱼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很多优点和劣势。但总体来说,其优点还是远大于劣势。对于我国的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来说,稻田养鱼可以很好地利用原有的稻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业收益。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稻田养鱼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