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内燃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内燃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燃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前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的需求量持续增长。1993年起我国己成为石油纯进口国,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比例已超过52% 。另外, 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因此, 针对我国自然条件和能源资源特色, 逐步改变汽车能源结构, 发展汽车清洁代用燃料, 在发动机上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 控制汽车发动机有害排放对我国城市大气质量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影响, 已成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和紧迫的课题。

据统计, 从现在起全球的石油资源还可以用67年, 天然气的储量也最多可以使用123 年, 所以寻找一种新型替代燃料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研究重点。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而燃机对燃料的需求,在能源总消耗中占很大比例。当前燃机主要用石油作为燃料,一般工业发达国家消耗在燃机上的燃料约占整个石油消耗量的60%左右。未来石油燃料的产量终将日趋减少,许多世界能源机构及权威人士认为:现已查明易开采的石油可维持50 年左右,1990 年左右世界石油产量达到过一个高峰,而后逐步下降,本世纪将出现石油短缺的现象。到2030 年液体燃料中的40%左右要由煤的合成燃料来满足。因此,为保证未来交通运输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与开发代用燃

料是势在必行。

1 代用燃料的定义

代用燃料指的是传统发动机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美国能源政策法规》将代用燃料定义为甲醇、非自然乙醇、其它酒精燃料或至少85%的这些燃料与汽油或柴油的混合燃料、CNG、LNG、LPG、氢气、煤炭衍生物的液体燃料以及生物质能源等。

2 代用燃料的分类

燃机燃料是经过一系列演变发展过程的。早在1892 年狄赛尔就曾试图以煤粉作为柴油机的燃料,但未成功。长期以来,燃机是以液体的碳氢化合物系燃料为主的。当燃料中C含量减少,H 含量增加时,燃料为轻质的,并演变为气体燃料。反之,当C含量增加,H 含量减少,就成为重质燃料。

未来燃机燃料将向两极演变,即氢气和煤炭以及由煤炭派生出来的燃料,后者将主要是醇类燃料及人工合成的汽油等。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各种混合、乳化燃料,生物能类燃料及宽馏分燃料将在燃机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由于代用燃料刚处于研究发展阶段,还难以提出完善的分类。从代用燃料的广泛含义来说,应包括:

(1) 品质更低劣的传统石油燃料,如过去一般不使用的劣质重油、残渣油;

(2) 使用形式变化了的燃料,如各种掺水的乳化燃料、固体粉末和液体混合的燃料;

(3) 人工模拟燃料,如将石油气和空气混合模拟成天然气使用;

(4) 人工合成燃料,将两种以上元素或生产企业的副产品人工合成可燃的燃料。

3 代用燃料使用的标准

良好的代用燃料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1) 资源丰富,价格适宜;

(2) 燃料的热值,尤其是混合气热值能满足燃机动力性能的要求;

(3) 能满足车辆起动性能、行驶性能以及加速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4) 能量密度较高、储存运输方便;

(5) 发动机的结构变动较小,技术上可行;

(6) 现有的燃料储运分配系统能用得上;

(7) 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防火等无有害的影响;

(8) 对发动机的寿命以及可靠性没有不良影响。

一种代用燃料要全面良好地满足上述要困难的,但应满足主要要求,并在采取技术措施的情况下,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4 代用燃料的选择

在选择代用燃料时要考虑可供生产代用燃料的国家资源情况、工业发展水平、生产代用燃料的技术及效益、热机的适应性及发展趋势、环境保护等。而交通运输车辆需要大量品质较优的燃料,应优先考虑。热机与燃料是密切相关的,燃料的围在扩大,热机的技术在发展,而它们之间必须协调,才能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生产醇类燃料的资源丰富,尤其甲醇可从我国储藏量很大的煤炭及天然气中提炼,生产工艺成熟。近几年的研究及应用表明,在燃机中使用醇燃料,可以获得良好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等。

氢气虽然是良好的、清洁的燃机燃料,但一些生产技术问题,如生产工艺、成本及储存运输等,在短时间难以得到完善的解决,而且生产氢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近期还不可能大规模研究开发。

我国地大物博,各地资源及生产发展不平衡,有些地区的植物、野生植物等生物资源丰富,有待开发。世界上一些谷物有过剩的国家,生产和推广乙醇也是适宜的。我国利用人畜粪便、植物茎杆及垃圾制造沼气的地区相当广泛,技术水平也较高。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石油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 近几年代用燃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得到了很大发展。气体燃料( 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以其价格便宜、排气污染低等突出优点, 倍受人们的青睐, 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车用“低污染燃料”。在我国, 油气田的不断开发, 气体燃料供给有了可靠保证, 气体燃料发动机得到了应用发展。

热机的技术在不断发展,往复式燃机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仍将获得广泛应用。在传统的往复式燃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双燃料发动机、气体燃料发动机,在我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及应用。能够适应往复式燃机的燃料更多。其它热机如旋转活塞发动机、斯特林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各有特点,有的热机还可以使用固体燃料,都有一定的潜力,将在一定的围得到应用,但是否能替代往复式燃机,则还不能作出结论。

在选择代用燃料时,开展协调燃料与热机相互之间要求的研究工作,制定合理的燃料规及改进热机的措施是很必要的,以便充分发挥燃料的作用和提高热机的性能。

5 代用燃料的发展历史与应用研究概况

燃机的清洁代用燃料有氢气、沼气、液化石油气( LPG)、天然气( LNG、CNG )、二甲醚( DME )、醇类(甲醇、乙醇)、酯类(植物油、生物柴油)以及复合燃料、乳化燃料、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然而, 目前仅有天然气、LPG、二甲醚、甲醇较成功地应用于柴油机, 但是需要对发动机进行参数调整或者改造。其他清洁代用燃料由于存在一些技术上或经济上的困难而未能大面积推广使用。

目前, 国际上公认最有前途的燃机清洁代用燃料是醇类燃料。醇类燃料主要是指甲醇、乙醇, 它们都具有使用、储存和运输方便的特点。醇类燃料作为柴油机的代用燃料有巨大的优越性, 特别是对于环境的改善作用来说, 柴油机使用醇类燃料可减少常规污染物( CO、HC、NOx、PM ) , 尤其是颗粒物的排放量, 降低烟度和致癌度。同时, 甲醇的来源十分丰富, 可从固体原料煤炭、液体原料石脑油和渣油、气体原料天然气和油田气及煤层气等中制取。

6 代用燃料在国的发展与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和应用生物质燃料较早的国家之一。唐朝时期就用酒精(乙醇)照明及烹饪。20 世纪40 年代中期将酒精、发生炉煤气以及由桐油热裂成的燃油用于车用发动机上,并对菜籽油、大豆油及松根油等进行实验研究。长期以来对沼气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得广泛而深入,全国都设立了沼气应用技术推广站。目前有一些地区不仅将沼气当作生活燃料,而且也用于燃机。自 70 年代末起,、、及等省市对汽油甲醇混合燃料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原国家科委在“六五”期间组织了M10~M15 的台架实验及车队使用实验研究,参加的单位有交通部公路研究所、汽车研究所、汽车研究所、工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环境化学研究所、石油科学研究院、医科大学以及交通科学研究所等。除了对甲醇、汽油混合燃料进行实验研究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和华中理工大学还分别对汽油机燃用100%的甲醇及在柴油机中掺烧甲醇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此同时,原国家科委组织了从煤中提炼甲醇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大学、大学、交通大学及工业大学等对在汽油机及柴油机中燃用甲醇进行了很多实验研究工作。大学还对氢气、液化石油气及煤粉浆进行过研究。山地农机研究所、燃机研究所、交通大学及野生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对可食用植物油及野生植物油在燃机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很多工作。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油料应用教研室许世海等人以菜籽油为原料,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找到了合适的醇油比,得到的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达到 0#柴油的使用标准。原国家科委组织的攻关项目,上述各单位以及国其

它有关单位的台架实验、环境保护等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为我国燃机代用燃料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7 代用燃料在国外的发展与研究

早在 20 世纪初,柴油机的发明人狄赛尔就已经在柴油机中用花生油当燃料做过实验。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印度及日本都将桐油、松根油及可食用的植物油等进行改质后在燃机中燃用,或与石油燃料混合使用。德国也将约7 万t 的甲醇当作战车发动机燃料使用。20 世纪60 年代为了燃机排气的净化,一些国家对低污染的醇燃料及氢气等发生兴趣,开始进行研究。而1973 年石油危机以后,进一步认识到研究代用燃料的重要性,开展了对醇燃料、氢气及生物质燃料等的广泛研究,投入大量研究经费。例如联邦德国为在1979 年~1982 年期间的公路交通运输代用能源重点科研项目拨款1.35 亿马克,其中65%用于醇燃料,25%用于氢技术,10%用于电力牵引。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三年拨款1 100 万美元研究甲醇燃料。联邦德国在 1979 年~1983 年期间投入将近1 200 辆汽车进行M3(指在汽油中加入3%容积比的甲醇,余类推)、M5、M15 及M100 的实验研究,全国已有30 个以上的加油站供应M3甲醇/汽油混合燃料。美国的许多大学、企业及研究单位开展了对醇燃料的实验研究工作。1979 年加里福尼亚洲政府及私营企业共拨款3 400 万美元研究醇燃料,先后投入600 辆汽车,在汽油机上使用100%甲醇作实验,已建立了17 个甲醇加油站,并在锅炉及燃气透平上进行使用甲醇的实验研究。美国已将在汽油中加入 10%容积比乙醇的汽醇燃料E10 作为商品出售,并已制定了E10燃料的规。为了鼓励人们使用E10,许多州对它免征燃料税。瑞典是较早确定研究开发甲醇燃料的国家,成立了甲醇燃料开发公司。1980 年投入了近1 000 辆进行使用M15 燃料的实验研究,有19 个加油站供应甲醇及甲醇汽油混合燃料。以后又在大型货车及公共汽车上进行M100 的实验研究。1976 年在瑞典召开了第一界国际醇燃料技术讨论会,以后世界上又相继召开此会议。巴西所需的石油大部分要依靠进口,而它的陆地面积在世界上占第五位,甘蔗产量高。根据上述特点制定了有名的酒精(乙醇)燃料发展计划。既利用糖厂同时生产酒精,又建立了新酒精厂,1980 年生产了34 亿l 酒精。1984 年建成了300 个酒精厂,并研究用木柴纤维及植物茎杆经过酸腐蚀、水解生产酒精,到1985 年酒精产量预计达到107 亿l。在大部分城市都有在汽油中加10%~20%酒精的混合燃料出售。巴西还与联邦德国汽车公司合作,研究和生产了纯酒精发动机汽车,90%的汽车燃用乙醇,在拖拉机上也已开始应用乙醇及植物油。其它国家如前联、罗马尼亚、日本、加拿大、新西兰、印度等许多国家也都进行了醇燃料及其它代用燃料的研究和应用工作。20 世纪70 年代以后很多国家更加重视对生物质能的研究与开发。能提供生物燃料的植物品种很多,其中有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开发生物质能,不仅可以扩充燃料来源,而且可以绿化环境,改善生态平衡,使农民富裕起来。巴西、奥地利、新西兰、日本、印度及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对生物质能的研究,涉及的围较广。除对现有植物油、乙醇以及一些动物油脂进行实验和应用外,还对野生植物油及可直接生产碳氢化合物液体燃料的能源植物进行研究,建立能源林场,研究品种优良、速长高产的能源植物。此外,还将生物质油类提炼成单脂类,作为燃机的燃料进行实验研究。

醇类燃料

目前燃机上应用的醇类燃料主要包括甲醇、乙醇。醇类燃料具有高辛烷值的特点,故主要靠火花塞或高十六烷值燃料如柴油点燃。对于醇类燃料,甲醇是最简单的醇燃料,其来源广泛,可由天然气合成,解决了天然气不易运输及火焰传播速度慢的缺点,也可由煤制取,更符合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使用中需防其可能产生的毒性危害,另外由于其对橡胶和金属的腐蚀性,还需考虑相关部件的防腐问题。近年来国外将研究对象转为含碳量更高的丁醇上,主要是看中了其与汽油相近的性质及较高的单位质量能量密度,故可直接用于现有的汽油机,同时丁醇由生物质制取,也是一种绿色燃料,但产量更少。

醇类燃料的物性

醇类燃料主要指甲醇( CH3OH ) 和乙醇( C2H5OH) 。醇分子结构中含有氧, 易于燃烧, 理化特性与汽油接近, 但其热值比汽油低得多; 其化学当量比所需的空气比汽油燃烧所需的空气少得多; 醇类的汽化潜热高, 汽化时所需的热量也比汽油多。醇类的饱和蒸气压比汽油低。低的蒸气压力和高的汽化潜热使其蒸发更困难, 因而对混合气形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醇类的辛烷值高, 允许燃机的压缩比高, 这对点

燃式燃机的燃烧特别有利。将汽油机改为醇类发动机不太困难。凡是能得到CO 和H2 的原料都能合成甲醇, 其原料丰富、工艺成熟, 但设备投资大。目前主要是用天然气和煤生产甲醇。甲醇是一种轻质、无色、略有臭味、低污染的燃料, 与水能无限互溶, 但甲醇本身有毒。甲醇只有一个C 原子, 无C- C 键, 含有50%的氧, 热值低。与汽、柴油相比, 甲醇的着火温度高、辛烷值较高, 抗爆性较好, 且十六烷值很低, 适用于点燃式发动机。甲醇燃烧时不易看到火焰, 具有较宽的着火界限, 闪点较高。从能源多元化和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 发展甲醇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另外,使用汽油- 甲醇比使用汽油- 天然气更为方便。乙醇的来源很广泛, 多由单糖类( 如甘蔗、甜菜等) 或淀粉类( 薯类、各种谷物) 植物制成, 或由化学原料( 如乙烯) 合成, 或由木质纤维素( 如木屑、树枝、秸杆等) 发酵生产。乙醇同样是含氧燃料, 具有高的辛烷值, 热值比甲醇高, 汽化潜热则较低, 乙醇比甲醇更易和汽油及柴油相溶和乳化。

醇燃料发动机的热效率

醇类燃料的热值低, 所需的循环供应量要大大增加; 高的汽化潜热可提高充气效率, 降低缸温度, 因而压缩比可以提高; 燃烧速度加快可使热效率提高; 醇类燃料的C/ H 值比汽油和柴油的小, 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 较少, H2O 较多, 对于相同的燃烧热值, 燃烧产物的比热相对较高, 这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此外, 醇类燃料的着火界限较宽, 燃烧速度快, 在稀混合气中的火焰传播速度仍能保持较高, 这使燃烧的定容部分增加, 也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循环压力的波动比汽油机小。

醇类燃料的使用

醇类燃料的能量密度比汽油和柴油低, 但与气体燃料相比更适用于运输车辆。目前醇类燃料首先用来与其它燃料掺烧, 也在考虑使用纯醇类作发动机的燃料。醇类燃料的辛烷值高, 有一定的挥发性, 易于与汽油混合, 较适合作点燃式燃机的燃料。含甲醇较少的甲醇- 汽油混合燃料与汽油性质接近, 含甲醇或乙醇不超过15%, 现有汽油机不作大的变动就能使用。醇类燃料的十六烷值低, 不适宜直接在压燃式燃机中使用, 但利用现代技术也可掺烧醇类燃料。在燃机中掺烧醇类燃料的份额可用其在燃料中占的容积百分比或质量百分比来表示, 如M10表示甲醇占10% , E5 表示乙醇占5%。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为E10。燃机掺烧醇类燃料时, 应根据不同的掺烧方式调整燃料的性质, 改进燃机结构, 设计良好的掺烧和控制装置。如调整汽油的组分或加入添加剂,以改善点燃式燃机的启动性, 避免汽阻; 加入着火改善剂, 以改善压燃式燃机使用时的着火性能。在燃机结构方面, 在点燃式燃机上增加启动时的混合气加浓装置、混合气预热装置; 在压燃式燃机上增添辅助点火装置; 改变燃机的压缩比、点火提前角及调整喷油提前角等。在掺烧及控制装置方面, 研究醇类燃料及石油燃料的机械混合乳化装置、多种燃料混合气形成方式及薰蒸装置、醇类燃料及空气量的控制措施及装置等。确定燃机掺烧何种醇类燃料、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下列因素: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 冷启动性及热机性能; 燃机用掺烧燃料或纯石油燃料的互换性; 燃机的可靠性及寿命; 醇类燃料的供应及掺烧后的经济性; 若加助溶剂, 助溶剂的供应及混合燃料的稳定性; 材料的相容性; 燃机是否适用, 如需改动, 结构的改动程度及投资。点燃式燃机掺烧醇类燃料, 可以以醇代油, 与燃烧纯汽油相比有如下优点: 提高辛烷值, 在无铅汽油中加入醇类燃料, 可达到含铅汽油所具备的抗爆能力; 可扩大混合气着火界限, 燃用稀混合气, 提高燃油经济性; 可提高压缩比, 从而提高燃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减少燃烧室表面的燃烧沉积物; 改善排放性能。

目前对掺烧甲醇的研究较多的是M15, 这是发动机稍作变动可接受的最高掺烧比极限。在较高压缩比的实验中, 使用M30 对发动机性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采用M40 在压缩比为9. 7、过量空气系数为1 实验时, 其动力性和经济性接近汽油机。而排放则在使用汽油和纯甲醇之间。添加乙醇可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以提高抗爆性,E22 可完全代替含铅汽油。点燃式燃机的掺烧方式有混合燃料法和薰蒸法两大类。混合燃料法是通过机械方法或加助溶剂的方法将醇类燃料和汽油溶混在一起, 由化油器或低压喷嘴喷入气缸。薰蒸法是利用醇类燃料的表面力及粘度低的特点将醇燃料雾化, 再在进气冲程中经过气道送入气缸。由于醇类燃料存在十六烷值低, 着火性能差, 自燃温度高, 压燃困难, 汽化潜热大, 延迟期加长, 含OH 根, 与柴油不相溶, 乳化困难等问题, 在压燃式燃机中使用醇类燃料需要将燃机彻底改装。因压燃式燃式的类型和燃烧室型式很多, 可变动方案也较多, 具体方法有乳化液法、薰蒸法、醇类蒸汽法和双燃料法。

醇类燃料的排放

燃机燃用醇类燃料后, 排气中的NOx, HC,CO, CO2 及颗粒的排放量均会变化, 总体来说是有改善。未燃烧的醇类燃料和醛类有所增加。因醇类燃料的汽化潜热大, 混合气受到激冷时, 燃烧可能不完全, 会导

致未燃烧的醇类燃料的排放增加, 在高负荷、高温时, 废气中未燃烧的醇较少。醛类排放物包括甲醛、乙醛、丙醛和丙稀醛等, 是使用醇类燃料燃机的主要排放物。醛有强烈的气味, 对人的呼吸系统和眼睛有害, 醛还会在大气中发生光化学作用,产生光化学烟雾。用M85 的实验表明, 因其不含硫和复杂的有机物, 生成臭氧的活性很低, 排放的苯和芳香烃一类的有害排放比汽油机低得多。但甲醛的排放量比汽油机高5 倍, 而甲醛有毒, 可能致癌。甲醛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强, 基本抵消了甲醇在臭氧方面的排放效益。其乙醛排放量接近乙醇- 汽油混合燃料的排放水平。乙醇燃料汽车排放的未燃烧乙醇、乙醛( 比汽油机高12 倍) 和甲醛比汽油机高。若缸氧气的浓度大, 当温度适宜时会促进甲醛的生成, 但工质中的OH 和H 有利于甲醛的消失。使用醇类燃料的燃机, 可使用稀混合气, 排气中有足够的氧, 燃料中也不含铅和其它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 采用简单的氧化催化器就可将醛类的排放降低。甲醇混合燃料的冷启动困难, 也会导致过量的未燃烧的HC 和CO 的排放。乙醇燃料车与汽油机相比, CO 和NOx 排放分别低20%~ 30% , 排放的颗粒物也低得多, 蒸发排放也低。但在环境温度很低时,可能会因启动困难造成高的冷启动排放。

甲醇、乙醇的燃烧

甲醇和乙醇是很重要的新型燃料, 它们的性能同柴油汽油的比较见表4。甲醇乙醇的热值低, 要比柴油汽油低1 倍, 与理论混合气热值相近, 但蒸发热比柴油汽油的大3~ 4 倍, 十六烷值低。柴油机燃用甲醇时, 虽甲醇有很好的亲燃性,但由于其蒸发热高, 要使甲醇- 空气混合气压缩点火, 压缩比要提高25。这样高的压缩比会使驱动机构要承受过高的机械负荷, 减小容积率, 这是得不偿失的。为了避免压燃所需要的过高的压缩比, 可采用火花塞点火, 以保证在一定时间引起甲醇- 空气混合燃烧。FM 柴油机正好具备这样条件: 它的压缩比为16~ 18, 用火花塞点火, 该过程就是将燃料直接喷射到球型燃烧室壁上, 形成油膜, 并逐渐蒸发与空气混合而燃烧, 因而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都受到控制。FM 柴油机在冷起动时, 压缩终点温度500~ 600度 , 甲醇蒸发时, 吸收所需的热量, 形成混合气后, 在用电火点火, 起动情况就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因而排除了外部混合所出现的起动和暖车的困难。也可在甲醇中加点火添加剂, 提高其十六烷值。直喷式柴油机中, 除上述压缩燃料和电点火方法燃用甲醇外, 还可以在燃烧室中喷入少量柴油作为引燃料。甲醇可以喷入进气管或喷在燃烧室中形成混合气, 这就需要两套喷射系统, 即双喷射系统- W型燃室柴油机。乙醇作为燃料的燃烧情况也同于甲醇, 因为燃烧特性基本相同。所以低十六烷值的新型甲醇乙醇燃料, 在经改进的燃机作为替代柴油机燃料是可行的。

醇类燃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在燃机中的使用特性

作为发动机的一种代用燃料,希望其对发动机的工作特性影响较小,以避免发动机的较大改动,并提高使用过程燃料的通用性,减少投资。醇类燃料的发动机特性可从燃料特性找到部分答案。分析醇类燃料的理化特性,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发动机的使用特性。

(1)甲醇、乙醇的分子结构简单,只有C-H和C-O键,而且含氧量高达50%和34.8%,因而能够实现无烟燃烧和极低的PM排放(为发动机润滑油所致),并能降低燃烧不完全产物CO和HC排放。

(2)醇类燃料的低热值比汽油的低,甲醇仅为汽油的46%,乙醇为62%,但甲醇、乙醇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也少,甲醇为汽油的43%,乙醇为60%,而且混合气的热值大体与汽油的相当,因此当在汽油机上燃用甲醇、乙醇时,只要适当增大循环供油量,则可使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不降低甚至可以提高。

(3)醇类燃料的辛烷值高,在汽油机上使用时可以提高压缩比,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提高。

(4)醇类燃料的汽化潜热比汽油大的多,甲醇为汽油的3.7倍,乙醇为汽油的2.9倍,从而使混合气在汽化时温降大,醇类燃料较大的混合气温降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充量系数和动力性,并降低NOx排放,但在低温条件下,燃料的蒸发使发动机冷起动困难(尤其是在冬季)和暖机时间加长,未燃醇排放增加。

(5)醇类燃料的十六烷值低,不易压燃,在发动机中应用需要点火助燃辅助措施。

甲醇

是中国产量最为丰富的醇燃料,也是世界围最易制取的燃料之一,作为一种清洁燃料, 早在20世纪80 年代开始就引起国研究者的关注, 开展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上世纪70 年代西方石油危机爆发时曾是研究热门,欧美等国曾作为车用燃料实施了多年。特别是美国直到上世纪90 年代中期,甲醇灵活燃料车仍然超过万台的保有量。后因于多方面原因而终止。国家科委和省已组建国家甲醇汽车示车队在省试运行, 运营效果较佳。辛烷值是燃料的综合性指标, 甲醇的辛烷值高达112。燃用全甲醇的汽油机

的压缩比已达12, 能耗和排放明显降低, 动力性能明显提高。由于甲醇是小分子的含氧燃料, 燃烧速度快, 自身含氧助燃,燃烧充分, 既能提高热效率, 又可实现机净化和降低排放。随着甲醇防腐防毒技术的提高及条例法规的完善,在当前石油基燃料紧的形式下,甲醇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关注。

甲醇的优势

制备甲醇的原料资源(煤、天然气、生物质等)来源广, 生产方式多, 尤其是在我国煤炭丰富的省, 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丰富, 煤化技术成熟可采用多种工艺路线低成本生产燃料甲醇。总排量低、毒性和致癌度低、甲醇泄漏对环境的影响比汽、柴油小(因为易降解为H2O 及CO2 )。甲醇自燃温度比柴油自燃温度高得多, 其十六烷值为5, 而柴油的十六烷值为45~ 65。甲醇燃料压缩着火性能非常差, 无法直接单独在柴油机燃用, 必须添加引燃燃料或用电热塞、火花塞点火等方法解决冷启动问题。压燃式发动机燃油依靠高压油泵、喷油嘴喷入燃烧室。油泵、喷嘴两副精密偶件依靠燃料润滑,柴油机燃烧甲醇的多次试验均不到3h就出现两副偶件磨损、燃料泄漏量大的问题。可以看出甲醇的特性决定其不适合用压燃的方式工作。目前仅推广柴油机低比例掺烧甲醇。

甲醇辛烷值高,应用方式与天然气相似,不外乎两种,即火花点燃,与柴油掺烧。在火花点燃应用中,与天然气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甲醇火焰传播速度大于天然气,几乎是其两倍,故甲醇直接点燃或与汽油混合均可提高火焰传播速度,使燃烧更为充分,降低了HC 和CO 排放。同时,甲醇的点火能量小于汽油和天然气,故可缩小燃烧循环变动。另外,甲醇的加入降低了燃烧温度(因其气化潜热大,热值低),从而可以降低NO 排放。与天然气不同,甲醇不会占据新鲜空气充量,反而由于其气化潜热降低了进气温度从而增加进气充量。用在改装过的高压缩比柴油机上还能提高热效率。以上情况证明甲醇应用在汽油中从燃烧的角度看已没有障碍,需解决主要问题是政策法规的制定以规其应用。但是从中国燃料油结构看,由于柴油用量远大于汽油,经常出现柴油供应紧的现象,故甲醇燃料应用在柴油机上更有意义。在柴油掺混的应用上,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在乳化剂的作用下与柴油掺混燃烧,这种方式不必对发动机进行改动,燃料供应系统简单,同时有效降低碳烟和NO 排放,但冷启动差,经常需加十六烷值增进剂(基本上是硝基化合物,不利于NO 排放),燃料适应工况较为被动。更重要的是即使在乳化剂的作用下长时间放置也会造成醇油分层;另一种方式是甲醇预混空气进气缸,压缩终点前柴油引燃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乳化法的种种缺点,只需加一套低压燃油供给系统即可,具有燃料控制灵活(中小负荷使用甲醇柴油,大负荷使用纯柴油)的优点, 图3为安装在柴油机进气歧管上的醇燃料喷射系统。可通过燃料的在线实时配比达到需要的燃烧路径和燃烧状态,局部实现可控的HCCI 燃烧,大幅提高了热效率,同时通过甲醇的比例控制燃烧温度和柴油当量比分布区域,可同时避开NO 和碳烟生成区,加之甲醇本身无碳烟生成及其自供氧能力,使得碳烟可以达到更低的水平。应用中出现的与乳化法相比HC 和CO 排放偏高现象,也可以通过采用氧化催化器(DOC)予以消除,部分工况的整机热效率还是高于原机。醛类等非常规排放是燃用甲醇后最重要的有害排放物,使用DOC 能将其部分氧化,使其排放完全达到与柴油机相同的水平。由于甲醇会对燃料供给系统和发动机造成一定的腐蚀,同时润滑性差,在使用时还需对相关部件进行耐醇处理,这是目前需要的解决的重要方面。

汽油机燃用甲醇燃料的应用研究

根据甲醇的沸点低, 挥发性好, 容易形成混合气, 点燃所需要的最小点火能量小, 火焰传播速度快、辛烷值高等着火和燃烧特性, 甲醇适合采用点燃的燃烧方式。所以甲醇燃料适宜作汽油的替代能源。汽油机燃用低比例甲醇汽油汽油机燃用低比例甲醇汽油研发过程中, 曾燃用M5、M10、M15甲醇汽油混合燃料, 由于燃烧M15效果较好, 目前主要推广M15(即汽油中掺入15%甲醇的汽油燃料和助溶剂)燃料。汽油机燃用低比例甲醇汽油燃料, 不需改动发动机。试验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 M15低比例掺烧,不影响发动机功率和扭矩, 不影响起动性能, 不需要加防腐剂, 也不需要对发动机结构进行任何改动, 而且其排放降低, 经济性、环保性明显。

甲醇可从煤或天然气及其他生物质通过气化合成,生产工艺成熟,成本低,产品价格低,便于大规模专门生产,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氮肥厂设备联产,或采用多联产(热、电、化工产品如甲醇、二甲醚、合成气等联产,简称IGCC)。发动机燃用甲醇燃料时改动较小,并可以提高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有害排放物,对环境友好,是一种清洁代用燃料。甲醇是液体燃料,可以沿用石油燃料的运输储存系统,基础设施投入少。甲醇做为燃料的缺点主要是甲醇有毒,不可进口中或溅入眼中,甲醇的火焰无色,不易发现,因此须

醇醚燃料发展趋势

大力推广醇醚燃料 是我国实施替代能源战略的现实途径 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能源发展方向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涉及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2005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近50%。由于我国对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及世界热点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使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中, 石油已成为各类重大国际事件的重要诱因。一场没有硝烟的石油争夺战已达到白热化程度。如何应对世界“石油危机”,实施科学可行的替代能源战略,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从我国实际出发,大力推广煤基醇醚燃料替代汽柴油,势在必行,是一次战略性决择。 一、积极推广醇醚燃料是我国替代能源的现实选择 (一)应对世界“石油危机”的良好对策。 1、石油供应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对石油需求越来越迫切。1996年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进口依存度达到36.6%,超过警戒线。2005年石油出现4个突破:消费量突破了亿吨,达3.2亿吨;进口量突破1.5亿吨,依存度近50%。据预测,到2010、2015、2020年我国分别需要石油4.3、5.3、6.3亿吨;进口石油分别需要2.5、3.3、4.3亿吨。届时,我国要进3-4亿吨,是极具风险性的。 2、世界将面临“真正的石油危机”。在世界历史上,虽有过两次石油危机,均缘自经济、政治、军事等外部原因而引发的:第一次(1973-1974)是由于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采取“禁运、减产、提价”等集体行动,造成供应短缺。第二次(1978-1979)是因为伊朗革命造成石油供应短缺。但研究表明,全世界到2010年将消耗掉从经济到技术上都容易开采的全部石油的一半。今后20年左右,全球石油产量可能开始下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最终都会面临石油危机。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内燃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燃机代用燃料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 前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油的需求量持续增长。1993年起我国己成为石油纯进口国,2009年我国原油进口比例已超过52% 。另外, 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因此, 针对我国自然条件和能源资源特色, 逐步改变汽车能源结构, 发展汽车清洁代用燃料, 在发动机上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 控制汽车发动机有害排放对我国城市大气质量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影响, 已成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和紧迫的课题。 据统计, 从现在起全球的石油资源还可以用67年, 天然气的储量也最多可以使用123 年, 所以寻找一种新型替代燃料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研究重点。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能源问题密切相关,而燃机对燃料的需求,在能源总消耗中占很大比例。当前燃机主要用石油作为燃料,一般工业发达国家消耗在燃机上的燃料约占整个石油消耗量的60%左右。未来石油燃料的产量终将日趋减少,许多世界能源机构及权威人士认为:现已查明易开采的石油可维持50 年左右,1990 年左右世界石油产量达到过一个高峰,而后逐步下降,本世纪将出现石油短缺的现象。到2030 年液体燃料中的40%左右要由煤的合成燃料来满足。因此,为保证未来交通运输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与开发代用燃 料是势在必行。 1 代用燃料的定义 代用燃料指的是传统发动机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的替代品。《美国能源政策法规》将代用燃料定义为甲醇、非自然乙醇、其它酒精燃料或至少85%的这些燃料与汽油或柴油的混合燃料、CNG、LNG、LPG、氢气、煤炭衍生物的液体燃料以及生物质能源等。 2 代用燃料的分类 燃机燃料是经过一系列演变发展过程的。早在1892 年狄赛尔就曾试图以煤粉作为柴油机的燃料,但未成功。长期以来,燃机是以液体的碳氢化合物系燃料为主的。当燃料中C含量减少,H 含量增加时,燃料为轻质的,并演变为气体燃料。反之,当C含量增加,H 含量减少,就成为重质燃料。 未来燃机燃料将向两极演变,即氢气和煤炭以及由煤炭派生出来的燃料,后者将主要是醇类燃料及人工合成的汽油等。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各种混合、乳化燃料,生物能类燃料及宽馏分燃料将在燃机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由于代用燃料刚处于研究发展阶段,还难以提出完善的分类。从代用燃料的广泛含义来说,应包括: (1) 品质更低劣的传统石油燃料,如过去一般不使用的劣质重油、残渣油; (2) 使用形式变化了的燃料,如各种掺水的乳化燃料、固体粉末和液体混合的燃料; (3) 人工模拟燃料,如将石油气和空气混合模拟成天然气使用; (4) 人工合成燃料,将两种以上元素或生产企业的副产品人工合成可燃的燃料。 3 代用燃料使用的标准 良好的代用燃料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1) 资源丰富,价格适宜; (2) 燃料的热值,尤其是混合气热值能满足燃机动力性能的要求; (3) 能满足车辆起动性能、行驶性能以及加速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4) 能量密度较高、储存运输方便; (5) 发动机的结构变动较小,技术上可行; (6) 现有的燃料储运分配系统能用得上; (7) 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防火等无有害的影响; (8) 对发动机的寿命以及可靠性没有不良影响。 一种代用燃料要全面良好地满足上述要困难的,但应满足主要要求,并在采取技术措施的情况下,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代用燃料

对清洁代用燃料汽车发动机技术论述 摘要:在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世界范围的环保呼声越来越高,针对 环境和能源形势的日趋恶化,汽车作为污染环境和消耗能源的大户,备受人们的关注,在车用能源供应短缺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人们一直在寻求内燃机新型清洁代用燃料。开发环境污染小且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绿色汽车发动机”,已成为世界各汽车公司竞争相开发的热点。由于各国资源分布、科技实力不同,因而,开发“绿色汽车发动机”也型式各异。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能源危机,清洁,污染,新能源。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递增, 石油安全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 尤其汽车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面临双重巨大压力。汽车行驶的主要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柴油和汽油,据世界能源大会数据表明,我国的能源资源,煤的保有储量约占世界的30%,可采年数达数百年,石油的保有储量仅占世界的2.4%。1993年起我国已成为石油纯进口国,2000年我国石油总需求的33%已从国外进口,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总需求的47%需进口,我国石油的供应将严重不足。 在另一方面,我国的汽车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据统计,近年来上海城区内机动车排放的CO、HC和NOx已分别占总排污负荷的86%、90%和56%,北京在非采暖期,城区内机动车排放的CO、HC和NOx已分别占总排污负荷的60%、86.8%和54.7%。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日趋严重。 针对我国自然条件和能源资源特色,逐步改变汽车能源结构,发展汽车清洁代用燃料,在发动机上实现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控制汽车发动机有害排放对我国城市大气质量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影响,已成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大和紧迫的研究课题。 1、天燃气发动机 以天然气作燃料的发动机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人类开发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是相当成熟的。天然气是天然资源,产自油气田和气田。在地球上的贮量很大。天然气发动机最大的优点是排污染低:CO排入量是汽油机的1/15, HC排放量是汽油机的1/5,SO 2排放量是汽油机的1/10,CO 2 的排放量是汽油机的 4/5,另外,天然气发动机不会造成成润滑油稀释,可延长发动机寿命,同是还可降低汽车噪声等。 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一般为83%~99%)及少量其他烃类和CO2等。天然气具有较高的辛烷值,抗爆性能好,与汽油相比,燃烧更完全。据美国EPA 报告,天然气汽车可以降低40%的HC排放,50%的CO排放,无碳烟排放,其中HC排放的90%为甲烷类物质,光化学反应低,采用缸内直喷和稀薄燃烧技术可进

最新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在我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二是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一、各种能源形式发电成本比较 风电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的风力发电成本与燃油发电或燃气发电相比,已经具备成本竞争力。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0.1%风电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2006年到2015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有25%,目前对风电场招标有70%国产化率的要求,本土风机制造商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比如应用更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等,以求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多晶硅太阳能行业有可能08-09年重新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中,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格局决定了煤变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灵悦 学号:201233745108 指导老师:侯景鑫 时间:2014年12月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引言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第一个20年(1981—2000年)我国实现“能源消耗翻一番,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可喜成就,国内外一些权威部门对我国2020年能源需求做了预测。在国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ERI)在国际能源专家的协助下于2000年对中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按照不同的情景做了权威的预测,预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相关先进技术和生活方式等措施,2000—2020年之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长将保持在313%—418%之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417亿吨(绿色增长情景)与33亿吨(普通措施情景)标准煤之间。国际上,一些机构在20世纪末也对此做过类似预测,如美国能源部门研究认为21世纪前20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在315%—419%之间,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13亿—3212亿吨标准煤[1]。 二、中国能源危机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1997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A+B+C)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煤炭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12%,褐煤13%;按用途分类:动力煤为83%,炼焦造气等原料煤为17%。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150亿吨,天然气7-10万亿立米。煤层气:2000米内测算资源量30-35万亿立米。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可开发量为3.79亿千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煤,生物能:柴薪秸杆为3亿吨标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潮流能理论资源量140亿瓦,温差能13.2-14.8千亿瓦。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由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1998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根据UNEP和UNDP1995年的世界资源报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世界为:液体37.1%,气体23.7%,固体29.2%,一次电能9.9%;发达国家:液体36.7%,气体27.4%,固体24.1%,一次电能11.7%;发展中国家:液体37.3%,气体14.1%,固体43.7%,一次电能3.8%;而中国:液体17.5%,气体1.6%,固体75%,一次电能5.9%。 第三,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1998年,我国煤炭工业职工总数约占世界煤炭职工人数的52%,而煤炭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1.5%,

2020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0年中国内燃机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内燃机行业面临着较大压力 内燃机发展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传统内燃机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节能减排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内燃机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1、2019年中国内燃机销量首次跌下5000万台 我国是内燃机大国,产销量持续排名全球第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在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重大战略需求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在环保政策趋紧的背景下,我国内燃机市场整体呈下滑趋势。2014-2019年,我国内燃机销量从6038.34万台下降到4712.3万台,2019年首次跌下5000万台。2020年前10个月我国内燃机累计销量达到3696.06万台,同比下降2.66%;同期,内燃机行业累计功率完成204688.28万千瓦,同比增长5.61%。

2、汽油机持续占领市场 分燃料类型来看,长久以来,一直是汽油机占领市场。2019年,在我内燃机销量中,汽油机销量为4173万台,与上年相比有所下滑,占总销量的比重为88.56%;柴油机销量约为536万台,与上年基本持平,占总销量的比重为11.44%。2020年前8个月,汽油机

和柴油机的销量分别为2387万台和400万台,占比分别为85.58%、14.42%。 3、乘用车及摩托车占据过半应用市场 内燃机作为制造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是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发电设备、铁路、船舶等工业领域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其中,乘用车和摩托车是最大的应用领域。2020年前8个月,乘用车用内燃机和摩托车用内燃机销量分别为1046.47万台、941.03万台,分别占总销量的37.5%、33.7%。 内燃机是汽车的核心,19世纪80年代,第一辆内燃机汽车被发明出来,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才正式诞生。在随后的百余年里,尽管汽车的样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汽车的“心脏”依旧是内燃机。

发动机代用燃料的发展

发动机代用燃料的发展 目前, 汽油机和柴油机依然是车用发动机的主要机种。而汽油和柴油都是不可再生 资源。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从 1993 年起,已由石油输出国成为石油进口国,到2000 年,进口石油已达 6 300 万 t,可以预计,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石油进口量还会增加。据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全球的石油产量在 2010~ 2025 年间将达到最大值。全球矿物燃料资源的预测生命期,石油为40 年,天然气为60 年,煤为220 年。日趋严重的能源危机对发动机的常规燃料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由于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各国对环保的重视,车用发动机面临着既要继续提高现有性能,又要降低排放的双重压力。而发动机的排放成分除与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组织有关外,还与发动机的燃料有直接的关系。汽油和柴油在改善废气的有害排放方面可做的工作已经相当有限,许多国家目前已把研究的目光转向寻求污染较小的代用燃料,这一方面可有效地减少废气的排放,另一方面也可保存原油产品和保护能源。所谓代用燃料,是指能够取代或部分取代目前内燃机传统燃油 (汽油、柴油、煤油)的燃料。良好的代用燃料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资源丰富、价格适宜;燃料的热值尤其是混合气热值能满足发动机动力性能的要求;能满足车辆起动性能、行驶性能以及加速性能等方面的要求;能量密度较高、储存运输方便;发动机的结构变动较小、技术上可行; 现有的燃料储运分配系统能用得上;对人类健康、环境保护以及安全防火等无有害的影响; 对发动机的寿命以及可靠性没有不良影响。已开发的代用燃料有气态烃 (压缩天然气(C N G)、液化天然气(L N G)、液化石油气 ( LPG ) )、醇燃料、二甲醚、生物柴油、氢、燃料电池等。下面足以介绍一下每种代用燃料的发展状况。 天然气: 天然气(Na t u r a l Ga s ,简称 NG)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9 0 %以上成分为 甲烷( C H 4 )。由于天然气拥有资源丰富、污染很小、经济和安全上的优势,从而得到了大力地推广,它是一种很好的清洁燃料。天然气具有如下比较突出的优点:( 1 )着火极限宽。 ( 2 )抗爆燃性能好。 ( 3 )排放污染小。 ( 4 )发动机寿命延长 ( 5 )燃料经济性好,使用费较低。 ( 6 )安全性高。正是由于天然气汽车具有上述优点,在世界日益重视环境保护、车辆安全性能和经济性能的背景下,天然气汽车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作为车用燃料的替代品,天然气根据其存在形式不同, 分为压缩天然气( C o mp r e s s e d Na t u r a l G a s,NG ) 液化天然气( L i q u e f i e d Na t u r a l G a s,简称 L NG) 。压缩天然气是将天然气经过脱水、 脱硫净化处理后,经多级压缩至20Mpa左右存贮在气瓶中,使用时经减压器减压后供给发动机燃烧即可。现在天然气汽车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就是CNG,它的技术要求较LNG要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续驶里程小等缺点。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经过一定工艺,使其在162℃左右变为液态,存贮在高压气瓶中。由于液化天然气对贮存技术要求较高,使得贮存容器的成本高,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液化天然气汽车的发展。但由于液化天然气在贮存能量密度、汽车续驶里程、贮存容器压力等方面均优于压缩天然气,能解决压缩天然气汽车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液化天然气作为天然气的使用方式之一,是今

醇醚燃料知识

醇类燃料的主要特点有: 1.辛烷值比汽油高,可采用高压缩比,提高热效率。但是,醇类的抗爆性敏感度大,中、高速时的抗爆性不如低速好。普通汽油与15%-20%的甲醇混合,辛烷值可达到优质汽油的水平。(为了更好地然燃料充分燃烧我们发明了助燃剂) 2.蒸发潜热大,使得醇类燃料的汽车冷起动困难和在低温运行时性能恶化。(低温问题我们发明了低温冷启动添加剂) 3.常温下为液体,操作容易,携带方便。 4.可燃界限宽,燃烧速度快,可以实现稀薄燃烧。 5.与传统的发动机技术有继承性,特别是使用汽油--醇类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结构变化不大。 6.沸点低,蒸气压高,容易产生气阻。(解决气阻问题我们研发生产了蒸汽压抑制剂) 7.腐蚀性大。醇类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能腐蚀铝、铅、锰、塑料、合成橡胶等,而这些材料是汽油燃料汽车的典型材料。汽油汽车中如燃油箱、油泵、油泵膜片、化油器、浮子和许多密封件等在甲醇汽车中将迅速损坏。另外,醇与汽油的混合燃料对橡胶、塑料的溶胀作用比单独的醇或汽油都强,混合20%醇时,对橡胶的溶胀最大。(抗溶胀、腐蚀抑制剂) 8.醇混合燃料易分层,因此,需加助溶剂。 9.动力性能 高比例或纯加甲醇汽车优于发动机压缩比例的提高,动力性优于发动机压缩比例的提高,动力性优于同类发动机 10.排放功能 高比例或醇甲醇汽车的尾气常规排放大幅下降,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甲醇汽车非常规排放的甲醛较高,并有未燃甲醇,但由于甲醇是含氧燃料,更有力于高原缺氧状态行驶,通过改善燃烧性和加装和处理装置,可以降低甲醛和未燃甲醇排放11.经济性 93号汽油现价每升8元左右每升,而甲醇燃料每升3元左右 ----------- 甲醇能作为汽车燃料,是因为它与汽油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者的相对密度相同;燃烧时的火焰温度相近,甲醇为1 900 ℃,汽油为2 100 ℃;发火点接近,甲醇为470 ℃,汽油为430 ℃。但甲醇燃烧的热值比较低,为22 990 kJ·kg-1,约相当于汽油的一半;而且蒸发潜热大,为1 129 kJ·kg-1,约是汽油(351 kJ·kg-1)的3倍多,致使甲醇作为燃料使用有一定的弊病。很显然,同样一油箱燃料,甲醇行驶的路程只有汽油的一半;而且在气候寒冷时,发动机的发动就比较困难。后一问题现在已基本解决,通常采用在甲醇中掺入适量丙烷的办法。 甲醇作为能源是一种优良的液体燃料,不仅是汽车的良好燃料,也是很好的发电燃料。甲醇能否成为现代能源的一大支柱,关键在于甲醇成本的降低,有人认为如果甲醇的价格减到目前价格的1/20,则可能成为现实。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甲醇一直是由一氧化碳经高温、高压和使用固体催化剂

内燃机的历史与前景及其创新

内燃机的历史与前景及其创新 姓名:荣岑班级:08机自一班学号24081900304 序号:05 提要:现代内燃机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必须沿着“自主创新”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学习和了解内燃机最新的创新技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制造水平,加速造机工业的发展,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应该认真作好国外引进产品的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移植和创新的科技研究工作,尽快的赶上国外先进水平。 关键词:发动机动力装置电磁压力调节阀电控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科学技术创新改革 内燃机是指燃料直接在机器内部燃烧的发动机,包括复活塞式柴油机、汽油机、燃气轮机和喷气式发动机等。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的发动机称为外燃机,包括蒸汽机、蒸汽轮机以及核动力装置等。 19世纪中期,科学家完善了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动力的理论。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1883年,法国人达木烈尔制成了热管点火的立式汽油机,在当时内燃机的最高转速也不过是200r/min,而他制作的汽油机转速时1000r/min,1887年该机装在汽车上使用。与此同时,法国人奔驰也开始研究高速内燃机。1890年左右,他应用了电火花点火法,使汽油机达到了与今天车用汽油机几乎相同的形式,高速机获得迅速的发展。现在汽油机的转速为4000~5000r/min是很平常的,最高已经达到12000r/min。 在1897年,法国人鲁道夫.狄赛尔最早制成了柴油机。该机在转速为172r/min时,发出了14.7kw,热效率达到26.2%,这是当时最高的热效率了。从此以后,柴油机获得迅猛的发展,1903年首先装在船上,1907年,用于潜艇的正反转的柴油机试验成功。1912年装在远洋货轮上的柴油机首次远航实验成功。该船载重7000吨,航速11kn,柴油机缸径D=530mm,活塞行程S=780mm,在140r/min时,输出功率Ne=1471kw。 在1926年就有人设计出利用排气能量将进气压缩的废气涡轮增压器。但是由于当时制造工艺不足以制造性能良好增压器而使增压技术多年得不到普及和推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人们对废气涡轮的研究,在耐热材料和压气机方面取得了显著地进展。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于是从1950年左右起,才开始在柴油机上采用增压方式。如今的船用柴油机已经达到“无机不增压”的程度,因为增压后,柴油机的功率能提高1~3倍。废气涡轮增压对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做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小型移动电站和战车等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海上商船、内河船舶和常规舰艇,以及某些小型飞机也都由内燃机来推进。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它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航空动力方面,燃气轮机和喷气式发动机几乎是唯一的动力装置。但是燃气轮机在水陆方面的应用尚未达到大量的推广。汽油机由于具有升功率高、噪音低、振

我国醇醚燃料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著]郭新宇_刘志远

我国醇醚燃料产业是在国内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资源条件下兴起的,同时也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汽车消费量逐年增长,油品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与煤炭供给的相对充裕,以及清洁燃料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等因素,促进了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从目前该产业的发展现状看,醇醚燃料作为替代燃料推广尚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相关的产业政策指导和扶持。对此,作者根据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就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方向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1 醇醚燃料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甲醇及二甲醚产业快速发展 近几年,甲醇、二甲醚行业有了飞快的发展,甲醇 和二甲醚的产能和产量的增长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2007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7家,产能合计1639.4万t /a ,产量为1076.4万t /a ,开工率为65.7%;而同期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1104.6万t 。2007年甲醇产能、产量、表观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22.0%、23.1%和12.5%。目前我国新建、拟建甲醇项目共34个(不包括二甲醚、甲醇制烯烃企业自身配套的甲醇生产装置)。今后几年,中国甲醇产能仍会大幅度 提高。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到2600万t /a ~3060万t /a 。与此相关的二甲醚产能也迅速扩大,以煤炭为资源生产甲醇,进而生产二甲醚,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替代燃料。2007年,二甲醚消费甲醇的比例也有较大的提高,国内二甲醚装置生产能力已达到220万t /a 。目前,一大批二甲醚项目正在新建或审批中,有关资料显示,预计到2010年二甲醚计划产能达到982万t /a ,还有857万t /a 的产能在建。二甲醚的建设已形成了热潮,在当前油品资源紧张,能源消耗量攀升的背景下,发展二甲醚生产,不仅节约了石油资源,也贯彻了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的方针。甲醇和二甲醚的扩产增能,一方面,为醇醚燃料等相关下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原料;另一方面,也因醇醚燃料等相关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各地对甲醇和二甲醚等装置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同时,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还将对甲醇和二甲醚快速增长的产能进行有效的释放。1.2 醇醚燃料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过去,国内各地醇醚燃料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用车不改造发动机的状况下,采用低比例甲醇汽油的应用,即甲醇添加体积的百分比为15%(M 15)。从目前的情况看,低比例掺烧甲醇汽油的应用技术已较成熟。如山西华顿、长安大学、北京雄涛伟业等单位自主研发的M 15、M 25甲醇汽油添加剂,就能够将汽油、甲醇溶合成为单相均匀的液体,储存稳定,同时可将甲醇的腐蚀性、溶胀性降到最低,能够有效保护汽车部件。近年来,M5以上的高比例甲醇汽油的开发呈现出较好的趋势,奇瑞、华普、长安等汽车集团都在甲醇汽车发动机研发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汽车研究机构也 我国醇醚燃料产业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郭新宇1 刘志远 2 (1.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北京100723;2.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北京100029) 第3期(总第136期) 2008年6月 煤化工 Co al Chemical Industry No.3(Total No.136) Jun.2008 摘 要 甲醇及二甲醚等醇醚类燃料,作为替代能源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从目前该产业的发展现状 看,醇醚燃料作为替代燃料推广尚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需要更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同时还需要相关的产业政策指导和扶持。对此,根据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并就醇醚燃料产业的发展方向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 醇醚燃料产业目标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1005-9598(2008)-03-0001-04中图分类号:T Q 54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郭新宇(53—),女,5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全国醇醚燃料与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82008-0-04 19197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张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

内燃机的发展与前景

内燃机的发展与前景 内燃机的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果把蒸汽机的发明认为是第一次动力革命,那么内燃机的问世当之无愧是第二次动力革命。因为它不仅是动力史上的一次大飞跃,而且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也是当今任何一种别的动力机械无与伦比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燃机在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蒸汽机从初创到完成花去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从完成到极盛又走了一个世纪,从极盛到衰落大约也是一个世纪。内燃机的发明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从那时起,人类又前进了一个世纪,可以说如今内燃机已进入了极盛时期。它的进步和成熟为宇神引擎的发展和广泛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宇神动力引擎伴同新型内燃机一起在新的世纪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内燃机增压技术。从内燃机重要参数(压力、温度、转速)的发展规律来看,可以发现这三个参数在1900年以前随着年代的推移提高得很快。而在1900年以后,尤其是1950年以后,温度、转速提高变慢,而平均有效压力随着年代的增加仍直线上升。实践证明: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减轻质量。而提高平均有效压力的技术就是提高增压度。如柴油机增压可大幅度地缩小柴油机进气管尺寸,并使气缸有足够大的充气效率用于提高柴油机的功率,使之能在一个宽广的转速范围内既提高功率又有大的扭矩。一台增压中冷柴油机可以使功率成倍提高,而造价仅提高15%~30%,即每马力造价可平均降低40%。所以增压、高增压、超高增压是当前内燃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发动机强化和超强化会给零部件带来过大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特别是热负荷问题已成为发动机进一步强化的限制;再就是单级高效率、高压比压气机也限制了增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是增压度越高越好的。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通过70年代的发展,80年代趋于成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将会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其控制面会更宽,控制精度会更高,智能化水平也会更高。诸如燃烧室容积和形状变化的控制、压缩比变化控制、工作状态的机械磨损检测控制等较大难度的内燃机控制将成为现实并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是由单独控制向综合、集中控制方向发展,是由控制的低效率及低精度向控制的高效率及高精度发展的。随着人类进入电子时代,21世纪的内燃机也将步入"内燃机电子时代",其发展情况将与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相适应。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是内燃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主要技术依托,也是内燃机保持21世纪辉煌的重要影响因素。内燃机材料技术。内燃机使用的传统材料是钢、铸

醇醚燃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醇醚燃料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0908180235 肖楠 醇醚燃料就是由煤(包括原煤、煤层气、焦炉煤气等)通过气化合成低碳含氧燃料—甲醇、二甲醚(简称醇醚燃料)等车用清洁替代汽油、柴油的燃料。包括甲醇燃料、二甲醚等燃料。 世界之所以大力发展醇醚燃料替代传统化石燃料主要是由于醇醚燃料具有清洁环保且可再生的特点。放到我国的国情中,发展醇醚燃料更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在中国的石油消耗中,交通占到50%左右。车用燃料基本来自石油。目前,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在45%左右,2020年,这一比例还会有所提高。随着国际油价上涨,进口石油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受挑战;另一方面,中国车用燃料需求增长强劲。据预测,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从2003年的2400万辆左右增加到1亿辆左右。届时我国车用汽、柴油需求量将占全部汽、柴油需求总量的65%。所以,我国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推进煤基醇醚燃料。 但也存在反对的声音。主要是由于将甲醇用作燃料,本身的缺点是明显的: ①具有腐蚀性,虽然现在研制的腐蚀抑制剂可以部分控制腐蚀的发生,但是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不能满足汽车8万-16万公里的基本行驶要求。 ②甲醇对汽车的橡胶部件具有溶胀作用,而橡胶部件在汽车中是起密封、连接作用的,一旦发生溶胀,极易导致泄露,甚至有可能发生事故。 ③甲醇掺汽油作车用燃料,虽然尾气中有些污染物含量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有所下降,但甲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了甲醛等新的污染物,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 ④甲醇燃料热值低,甲醇的热值仅为汽油的一半、燃料消耗量大、加油次数频繁,其次还有低温蒸发性差、蒸发潜热高不利于低温起动。 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非要只取其利而不顾其弊。我们可以换一个思维,采用一个折衷的方案。这就是搞好煤制甲醇、甲醇制汽油(MTG)工艺,把汽油加到油箱中,发动机不用修改,尾气照旧,这不就解决了吗?几千万吨甲醇有出路了,辩论的双方可以握手言和了。实际上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MTG在国际上有成熟的经验,在国内有接近工业化的科研成果,正在建设示范厂,在煤矿的坑口,经济上完全可以过关,因此推广MTG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采用这样的折衷意见,容易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

《能源产业研究报告》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其中,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得资源者得天下。在全世界矿产品巨大的需求量面前,哪家企业第一手掌握资源,哪家企业就迅速发展。而新能源更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人类的绿色未来。在能源领域如何选择机会进入,为中南控股持续稳定发展作好铺垫,这将是本报告揭示的核心命题!

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二零零八年六月

摘要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提供稳定、经济、清洁、可靠、安全的能源,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利用能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产业价值: 在宏观环境和投资大力拉动下,中国能源产业超常规发展。中国新能源产业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具有很大产业价值! 产业增长动力: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政策法规支持、技术突破所带来生产成本下降以及常规能源特别是石油价格高企、中国可持续发展要求等因素。 产业机会: 太阳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太阳能住宅开发领域;其二、太阳能应用领域;风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是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风电场的承包领域。生物质能领域目前在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领域比较成熟。矿产投资可以考虑在西部矿产资源丰富集中的地区参股已生产的矿业企业,或者投资勘探部门直接获取矿业权,寻找其他合作伙伴分散风险。 中南进入能源产业的策略建议: (1)风能产业投资机会: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入风电场工程承包领域,带动风机设备制造业务,在制造领域应以风机零部件为切入点,尤其是电机和叶片;可以考虑通过收购兼并成熟企业进入风电产业,风投风电核心零部件技术,介入风电大型设备的技术开发,与国内外的先进技术研发进行对接。 (2)太阳能产业投资机会: 在制造领域应以太阳能应用为切入点,包括太阳能电源、太阳能充电器等;在工程总承包领域应以为企业或地区建设小型太阳能电站为切入点。 (3)生物质能产业投资机会: 建议采用关注的态度,选择产业变化带来的契机,条件成熟后可以考虑从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两个领域切入。 (4)矿产领域投资机会:

第六章 内燃机的代用燃料

第六章内燃机的代用燃料 6-1发展代用燃料内燃机的重要性 一、石油资源的匮乏:储采比 二、全球环境的恶化:环境保护,清洁燃烧 三、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6-2内燃机的代用燃料 一、液体代用燃料 (一)醇类燃料 1、概述 种类:甲醇(CH3OH),乙醇(C2H5OH) 来源:甲醇:天然气、煤、生物提取;乙醇:含糖或淀粉的农作物发酵 发展:瑞典,美国,德国,日本,我国等 2、醇类燃料的物化特性和使用特性 1)醇类燃料的低热值比汽油低,燃烧理论空气量少 2)醇类燃料的蒸发潜热比汽油大得多,在燃料蒸发时温降大 3)醇类燃料的辛烷值高,十六烷值低 3、醇类燃料在汽油中的溶解度和助溶剂 醇类燃料和汽油的混合 单一燃料为主时互溶温度低 添加高碳醇、苯、丙酮等助溶剂 乙醇溶于汽油和柴油的临界温度和含水率有关 4、醇类燃料在发动机上的试验结果 (1)点燃式发动机 醇含量较低:功率略有提高,能耗略有降低,排放不同程度下降 醇含量较高:排放改善效果明显,但有未燃醇和醛等有害排放 (2)压燃式发动机:十六烷值低,采用助燃措施 5、醇类燃料的优缺点 (1)甲醇: 优点:生产成本低;液体燃料,运输基础设施投入少;清洁代用燃料 缺点:有毒;排气中醇、醛需进行排气后处理;对有色金属、橡胶都有腐蚀作用,对燃油系统在结构上和材料上采取措施 (2)乙醇 优点:辛烷值高,无毒,对环境无危害;含氧燃料,实现无烟排放,排放明显下降;可用于汽油机或柴油机 缺点:生产成本高:粮食,能源作物 (二)二甲醚(DME) 化学组成:CH3OCH3 优点:广泛的可获得性;超清洁:不采用复杂的后处理装置即可达欧III标准;生产成本得到降低

醇醚发展前景与市场推广

醇醚发展前景与市场推广 据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预测,全球石化类能源的可开采年限分别为石油39年、天然气60年、煤211年。而我国又是一个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国家。在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96%是煤炭,油气资源仅占总量的4%左右。针对我国这样的国情,发展洁净二次能源醇醚燃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醇醚燃料,简称CM,作为一种新兴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 汽化特性,在制药、燃料、农药及日用化工中有着许多独特的用途。醇醚燃料可溶于水,并具有卓越的溶解能力,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在全球都广受欢迎的气雾剂抛射剂,尤其是在杀虫剂、发泡剂等方面的应用。并且由于近年来石油大幅的上扬,其在民用燃料方面及柴油动力方面运用的经济支撑更为突现,随之需求量也将大幅度增长。 1醇天能醇醚燃料运用的优势 1.1 环保优势 醇醚燃料(CM)与液化石油气(LPG)的物理性质很相似,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室温下蒸气压力约为0.5 MPa,常压下致冷到-25 或在常温下加压到0.5~0.6 MPa,即被液化。醇醚燃料具有惰性、无腐蚀性、无致癌性、几乎无毒。与二乙醚不同,醇醚燃料在空气中长期曝露不会形成过氧化物。醇醚燃料的饱和蒸气压低于液化气,储存运输比液化石油气更安全,并且燃烧性能好,热效率高,燃烧过程中无残渣、无黑烟,CO 、NO排量低。 1.2醇醚燃料理化特性优势 (1)醇醚燃料还可掺入石油液化气、煤气或天然气混烧并能提高热量,纯度高于95%的醇醚燃料可替代液化气用作燃料。总之,醇醚燃料比柴油干净,比氢方便,比天然气安全,可以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 (2)醇醚燃料可溶于水,并具有卓越的溶解能力,这些特点使其成为在全球都广受欢迎的气雾剂抛射剂,尤其是在杀虫剂、发泡剂等方面的应用。 (3)醇醚燃料具有较高的十六烷值,可直接用作汽车燃料替代柴油,据试验了解醇醚燃料的燃油性能和机械能更好,爆发力大,能满足并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功率。1.3醇醚燃料的经济优势 随着近年来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扬,从2002年的26美元/桶上升至目前的67美元/桶左右 ,醇醚燃料的成本优势不断凸现。醇醚燃料最大的需求市场是在燃料行业及动力行业,要推展醇醚燃料的需求市场必须在这一个市场打开缺口,因此,其经济成本就显得尤为重要。据行业人士分析,醇醚燃料的广泛运用必须满足两大条件:(1)在燃料领域,其醇醚燃料的生产成本必须小于LPG的市场价格。(2)在替代柴油市场,其醇醚燃料的生产成本必须小于柴油的市场价格。而LPG与柴油的石油的市场价格完全受制于石油价格的波动。据测算,当石油的市场价格稳定在45美元/桶以上,即已经满足了上述两大条件。按现在石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