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汇总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汇总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汇总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剂和消毒药物

(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二)硷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

以喷射力洗涤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

等作用。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

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二、清洗、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称为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

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

去污目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

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

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

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硷、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

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

钙、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用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一、食品从业人员手的清洗、消毒

食品加工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手部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并以皮肤皱褶处及指尖为多。在皮肤的汁腺、毛囊和皮脂腺内,根据细菌寄生深度的不同,通常将皮肤上的细分为暂住菌和常驻菌两类。暂驻菌位于皮肤表面,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定,暂驻菌和常驻菌可以互相转化,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暂驻菌就会进入毛发、汁腺和皮脂腺内,变成常驻菌。一般说经常注意手部皮肤清洁的人,

其皮肤上细菌数量和种类要比不注意者少得多。

污染手指的细菌严重有碍食品卫生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健康人的鼻腔存在较多,当手接触鼻部或鼻涕时,手指被污染。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手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被污染的可能。

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等肠道病原体,最常见的是大便后手被

污染,如在大便后所用的卫生纸张数少,手指就可能被污染。

在报告,经营鱼、肉类从业人员手上的大肠杆菌检出率达50%以上,经营副食品从业人员手上的大肠杆菌检出率达64%。也有报告,生产糕点人员的手有80%以上检出大肠菌群。而一般市民及工人手上大肠菌检出分别为13%和8%,

因此科学的洗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彻底的洗手方式应该是:

1、在手上擦肥皂,充分起泡,用刷子仔细刷(要剪去指甲);

2、用流水充分冲洗手上的肥皂泡;

3、把消毒肥皂液滴(或含氯消毒液)在手上数滴,双手涂擦进行消毒;

4、暖风吹干。

对于食品从业人员,尤其是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在以下情况时必须彻底洗手。

1、工作开始前;

2、大小便以后;

3、休息以后;

4、打电话后;

5、接触生肉、蛋、蔬菜及不干净的餐具、容器等之后;

6、洗手后经过2h继续烹饪加工时。

对于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加工的从业人员,如冷拼间的从业人员,应该经常用75%酒精擦手进行消毒。

二、CIP洗涤

CIP洗涤是Cleaning in palace的简称,亦称装置式洗涤。将进行洗涤的设计装置(设备)纳入生产设备整体,省力、经济、高效。能随进自动的运转对加工机械、管道、容器进行洗涤。CIP装置最早应用于乳民制品加工行业,目前已

广泛应用各种饮料行业。

食品加工机械的管道设备、容器等设备与CIP装置相连,从喷射头喷射出水及洗涤液或杀菌液,从而进行自动洗涤。洗涤过程依靠指令程序可以自动化进行。

第一工序:水洗,首先将冷水或温水(50℃)送入。

第二工序:自动注入硷洗涤剂(0.5~1%)水温60~80℃。

第三工序:用水冲洗附着残留在管道、容器中的洗涤剂。

第四工序:用含有效氯150~300mg/L的有效氯溶液杀菌。因前三工序去除了大部分污垢和微生物,残留的微生物被消毒(15min)。

第五工序:最终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杀菌剂,用清水进行短时间冲洗。

以上整个程序大约进行60min,完全自动化使用药剂消耗亦少,并可根据需

要选择调整时间和用药,CIP洗涤其杀菌效果比依靠人工方式可靠。

三、食品加工场所空气消毒

食品加工场所指食品生产加工车间,尤其是加工直接入口食品如熟肉的凉放间,饮食业的冷拼间,快餐制做间,冷食的制作间和包装间,糕点裱花蛋糕、面包、糖果的包装间,乳粉、豆粉、麦乳精等固体饮料的包装间,各种凉果的生产制作间等,这些加工场所内空气的卫生质量及微生物是造成食品污染,合格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对这些场所空气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空气过滤、紫外线消毒和乳酸薰蒸三种。

(一)空气过滤

空气中的微生物通常附着于微小的尘埃上、小水滴(雾滴)内。过滤机制主要是空气中的微生物(尘埃,水雾滴)等随气流运动直接碰撞于过滤纤维(滤材)上,或由于重力作用沉除而粘附于纤维(滤材)上,或由于静电作用(纤维带有静电)空气中的微粒被吸附于滤材上。空气过滤使用的过滤介质其孔隙小于细菌或孢子,空气通过时,微生物被阻留在介质一侧。有的过滤介质的孔经间隙大于微生物,为了达到所需的除菌效果,介质必须有一定的厚度,发挥对空气中颗粒的拦截作用。

食品制造中,特别是包装工序,应该进行无菌(净化)包装时,要求有净化的环境(净化室),共中的净化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净化室是把经过过滤后的空气再净化进入特定的环境,经热杀菌后的食品进入该环境冷却

后包装。这里的食品包装净化环境相当于实验室内的超净工作台,可做到无菌包装。

(二)紫外线杀菌

目前所使用的紫外线杀菌灯是以253.7nm波长紫外线。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幅射,照射能量能产生激发作用。紫外线照射杀菌是使微生物细胞内核酸、原浆蛋白和酶发生化学变化而死亡。紫外线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死包括细菌、

结核杆菌、芽胞和真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

紫外线杀菌必须选择合适的波长(253.7nm波长效果最好)并需要有足够的杀菌时间,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差,因此必须直接照射到微生物表面或物体表面才能起到杀菌作用。由于紫外线可以透过澄清、透明的水,因此可以用于生产用水的消毒。另外,紫外线的杀菌效果受到温度(适宜温度20~40℃),湿度(60%

以下)、悬浮物、有机物等的影响。

由于空气几乎不吸收紫外线,因此紫外线杀菌灯会产生量大的杀菌效果。原

则上有一切食品生产加工经营场所都可以安装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空气消毒。

紫外线对空气的消毒多用固定式照射法。在紫外线杀菌灯管上装以反光罩会增强杀效果。固定式照射是将紫外线灯装挂于天花板下略高于人的头顶处,向下照射(正向照射)或固定于墙壁上侧向照射。此类照射虽然只照到局部空气,但由空气的对流可使全室空气得到消毒。正向照射或侧向照射对空气的消毒效果较好。

但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此类装置仅适用于无人在的情况下使用。

反向照射(间接照射)即将紫外线杀菌灯固定吊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灯管下安装金属反光罩,使光线反射天花板上,安装在墙壁上的反光罩斜向上方,使紫外线照射在与水平面3°~8°角左右范围内,这样,上部空气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

射,在上下层空气对流交换(人工或自然)时,全部空气到会得到消毒。屏幕式照射是建筑物出口的门框上安装带有反光罩的紫外线灯,以形成一道紫外线屏障,一个出入口可安装数支紫外线杀菌灯管,空气经过这种屏障,其中的微生物被杀死。

移动式照射是对没有安装固定紫外线灯的场所,可用能移动的紫外线灯进行照射,在无人场所,可用装在活动灯架上的紫外线灯做暴露照射。灯架上可装数支

紫外线灯,每支灯均可用反光罩调节照射的方向。

对有人在的场所,不宜有暴露式照射,可改用通过式照射,即设有紫外线杀菌风筒,紫外线风筒是用2~4支紫外线灯管装于直径30cm的铝制圆筒内,在

一端装风扇。这种装置依靠风扇使空气通过紫外线风筒将空气消毒。

对室内局部空气消毒时,如各种食品的分割、灌装、包装、装罐、等操作室内空气,对餐馆、饭店的冷(凉)拼间等可该工序部位可玻璃、塑料等建筑材料包围起来,其间安装杀菌紫外线灯。

对需要安装紫外线进行杀菌的场所,必须安装的杀菌灯数按下式求得:

式中N——须装置的杀菌灯数

V——室内容积(m3)

H——杀菌灯与天花板之间的距离(m)

F——15W灯管下吊型1.5-1.8

15W灯管挂壁型0.7-0.9

室内空气消毒采用上下交换形式(没有其他污染情况)所装置的杀菌灯管数对大肠菌经5min照射后均可杀灭99%。对一般细菌照射20min可杀灭99%。实际进行消毒时应在工作前提前10min 或更长时间开灯杀菌,以保持稳定状态。

紫外线对物体表面杀菌具有特殊意义,如食品加工所使用的工作台面、切熟食品的墩、板及其工具、容器及必须进行消毒的纸张、塑料包装的表面均可使用紫外线实施杀菌消毒,但紫外线穿透性能差,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对照射不到的部位没有杀菌作用。对工具、厨房用器具实施表面消毒时,必须洗净除去污物,否则杀菌效果就要降低。使用紫外线灯实施表面消毒,应在灯管上部安装反光罩,将紫外线反射到下面的拟消毒表面。灯管安装应距离被消毒物1m左右,消毒有效区为灯管周围1.5~2m处,时间为30min。

(三)熏蒸消毒

熏蒸消毒是利用消毒药物气体或烟雾,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熏蒸达到消毒目的。该方法既可用于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的空气),亦可用于处理污染的表面。食品生

产经营场所应定期实施熏蒸消毒,以保证生产场所及空气的清洁。

(1)乳酸熏蒸

乳酸是无色至浅黄色糖浆状液体,沸点122℃,蒸发时加热至150℃左右。当乳酸在空气中浓度为0.04mg/m3时,经40s可杀灭绝大多数细菌。浓度低于0.003mg/m3时,杀菌效果降低,实际应用时在25~30m的空间,用乳酸4~5ml加等量水,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密闭2~3h。消毒时最适相对湿度60~

80%,低于60%效果下降。

(2)甲醛熏蒸

甲醛是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体,其沸点-19.5℃,易溶于水和乙醇。40%甲醛水溶液称福尔马林。甲醛气体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且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对消毒物品无损害,对人安全,使用甲醛气体熏蒸消毒,在一般密闭情况

下对经营场所内空气,亦可对场所内墙壁、机械设备等表面消毒。对污染严重的霉斑有良好效果。

甲醛气体消毒简便易行,多以煮沸福尔马林,将福尔马林置于陶瓷或玻璃或金属器皿中,直接在火源上加热蒸发。药液蒸发完毕后,应及时撤除火源。消毒使用量一般为18ml/m3。要求消毒环境湿度保持在70~90。必要时可加水煮沸保持湿度。密闭24h。

应用甲醛气体消毒有一定的毒性与刺激性和特殊臭味,应用在食品生产加工场所

要注意室内不可存在食品,并提好个人防护。

(3)过氧乙酸薰蒸

过氧乙酸(过醋酸)为高效灭菌剂。为无色透时液体,有刺激性酸味。易挥发,沸点110℃,腐蚀性强,有漂白作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适用于密封较好的房间内污染表面的处理。常用的过氧乙酸为20%溶液。过氧乙酸蒸气的产生方法是使用陶瓷或搪瓷或玻璃容器加热。使用环境宜在20℃,相对湿度70~90%,使用剂量为过氧乙酸1g/m3,熏蒸时间60~90min。达到规定时间后,要通风排气。

四、食品加工用抹布、毛巾、菜板、菜刀的清洗消毒

抹布具有良好的吸污力和吸水力,在含水状态下,易形成细菌繁殖灶。其污染情况多和菜板、墩、菜刀相同,有报告污染细菌达到104~8/cm2,大肠菌群达104~6/cm2。因此每天应当进行清洗、消毒。根据场所、使用目的应准备

大量专用抹布分别使用。抹布的清洗、消毒过程是:

1、用加洗涤剂的热水洗净;

2、反复的涮洗;

3、煮沸消毒30min;

4、热风机干燥(或太阳干燥);

5、保洁存放。

食品加工过程使用的毛巾应参照抹布消毒分别进行清洗消毒。菜刀应每日清

洁,做到光亮洁净,并用75%酒精擦拭消毒。

餐饮业菜板(墩)的清洗、消毒应经常进行。由于木制菜板吸湿性的物点,食品的浸出物和水、细菌可一起被吸入(浸进),往往成为细菌的良好滋生地。无论怎样清洗,其效果也是在表面。因此木质菜板经常用刀刮除菜板上的油污、杂物;并用150~300mg/L有效氯消毒液洗消毒或用沸水浸烫5min以上;消毒后或

浸烫后菜板立即晾放,保持清洁。

1.基本概念

在制药、食品、轻工及医疗卫生等各行业领域,常需要对某些物品或产品、以及使用和生产这些物品或产品所需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设备、工器具、生产设施与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与灭菌,甚至包括操作人员同样需要采取必要的消毒与灭菌措施,以确保经消毒与灭菌后的物品及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消毒和灭菌是既相似又有区别的二类概念,必须根据待处理物品的用途和危险程度区别对待,以确定是采用消毒或灭菌工艺。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或消除传播介上的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胎和真菌孢子,使之达到完全无菌。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孢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使之无害化。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

2.食品生产企业常见消毒方式

2.1物理消毒法

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称为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

(一)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热对微生物杀灭的机制主要是对蛋白质的凝固和氧化、对细胞膜和细胞壁的直接损伤、对细菌生命物质核酸的作用等。热力消毒主要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适用于包括液体在内的各种不怕热的物品的消毒灭菌,如玻璃器材、陶瓷制品、金属器材等。

(二)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

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

(三)紫外线消毒是利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紫外线为一种不可见光,是电离辐射的一种,根据波长的不同,可以将紫外线分为短波紫外段(200nm-280nm)UVC、中波段(280nm-320nm)UVB与长波紫外段(320nm-400nm)UVA三个波段,在消毒领域内主要使用C波段200nm-280nm波长范围,而杀菌能力最强的波段为250nm-280nm,紫外线杀菌灯所采用的波长为253.7nm。

紫外线消毒杀菌具有以下特点:1)紫外线杀菌技术具有高效广谱性。紫外线对几乎所有病毒、细菌的杀菌作用通常在1-2s以内即可达到99%-99.9%的杀菌率,而传统的化学方法达到同样的杀菌效果一般需要20-60min。2)不同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抗力差别较大,可相差100-200倍,抗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真菌孢子>细菌芽孢>抗酸杆菌>病毒>细菌繁殖体。3)无二次污染,紫外线杀菌不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对水体和周围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不改变水中任何成分。4)紫外线属于低能量的电磁辐射,穿透力比较弱,大多不能透过或只能透过少量紫外线,因此,紫外线消毒杀菌很难用于复杂物表面的消毒与灭菌。

紫外线消毒分为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有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要求用于消毒的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的253.7nm紫外线强度不得低于7ouW/cm2(普通30W 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米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的紫外线测强仪必须经过标定)。紫外线消毒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寿命,即由新灯的强度降低到70UW/cm2的时间(功率≥30w)的灯,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的70% 紫外线消毒器分为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紫外线表面消毒器和紫外线消毒箱。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是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紫外线表面消毒器是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在瞬间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紫外线消毒箱是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紫外线适用范围和条件: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支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强,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下。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收到照射。4)紫外线消毒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辐照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紫外线消毒使用方法:

对物品表面的消毒:1)照射方式: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用照射剂量达到10000uW.s/cm2;杀灭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000uW.s/cm2;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孢之

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孢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以对600000uW.s/cm2;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祥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uW.s/cm2。

对室内空气的消毒:1)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min即可达到消毒合格。2)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uW.s/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

对水和其他液体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或水外照射,采用水内照射法时,紫外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无论采取何种方法,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根据紫外光源的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水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2 化学消毒法

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碱、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

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清洗、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碱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力洗涤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例如肥皂、洗手液等,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氢、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醇类: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下面主要介绍臭氧消毒:

臭氧消毒杀菌机利用雷击放电产生臭氧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采用沿面陡变放电技术释放高浓度臭氧,而臭氧是目前已知的最强氧化剂之一,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灭水中及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细菌,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光谱杀菌消毒剂。

(一)臭氧消毒的特点:

(1)高效性:臭氧消毒不需要其他任何辅助材料和添加剂。消毒进行时臭氧发生装置产生一定量的臭氧,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扩散均匀,包容性、通透性好,克服了紫外线杀菌存在的消毒死角的问题,达到全方位、快速、高效的消毒杀菌目的。另外,由于它的灭菌广谱性,既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真菌和原虫孢体等多种微生物,还可以破坏肉毒杆菌和毒素及立克次氏体等,同时还具有很强的除霉、腥、臭等异味的功能。

(2)高洁性:臭氧在环境中可自然分解为氧,这是臭氧作为消毒灭菌剂的独特优点。臭氧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消毒氧化过程中,多余的氧原子(O)在30分钟后又结合成为分子氧(O2),不存在任何残留物质,解决了消毒剂消毒时,残留物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省去了消毒结束后的再次清洁。

(3)方便性:臭氧杀菌设备一般安装在室内或中央空调系统、空气净化系统中,或者是灭菌设备中(如臭氧消毒灭菌柜、传递窗等)。可根据灭菌所需浓度及时间,自动设置臭氧灭菌设备的定时控制,操作使用方便。而甲醛、环氧乙酸熏蒸消毒时间长,而臭氧消毒可以天天定时开启使用。

(4)经济性:通过臭氧消毒灭菌在诸多制药行业GMP中的应用,以及医疗卫生单位的使用及运行比较,臭氧消毒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臭氧消毒要求

(1)对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应在封闭空间,室内无人的条件下进行,其臭氧浓度应≥20mg/m3,作用时间应≥30min。消毒效果应符合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2)对水消毒:可用于医疗机构对诊疗用水(非注射用水)、污水以及公共场所的水消毒。对公共场所水消毒,臭氧的投入量为1mg/L-1.7mg/L,作用时间1min-2min,用于液体池循环水的处理,投入臭氧量为2mg/L。对生活饮用水的消毒,臭氧与水接触至少12min出厂,消毒后的水中臭氧残留量≤0.3mg/L,微生物指标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对水污染物的消毒,经臭氧处理的水污染物的微生物排放指标应符合GB 18466的要求。臭氧水生成机工作时,在人呼吸带(距地面1.2m-1.5m),臭氧浓度应≤0.16mg/m3。

(3)对物体表面消毒:用于臭氧气体对物体表面的消毒,由于作用缓慢,其浓度应≥60mg/m3,相对湿度≥70%,作用时间60-120min才能达到消毒效果。用臭氧水对物体表面消毒,其出水口含臭氧的浓度>10mg/L,作用时间≥60min。

3.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

消毒因子大多对人是有害的,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以防止消毒事故的发生和因消毒操作方法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2)、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3)、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的泄露,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类,对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剂,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4)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人的嗅觉对臭氧极为敏感,浓度一般为0.5-2.5ppm,而人能感受到的浓度为0.01ppm,在0.01ppm浓度下按国家卫生部规定可接触10小时不会对人体有任何影响和损害,另外一旦离开臭氧环境,所有不适感(口干、呼吸道有刺激等)立即消失,不会产生任何后遗症。3食品加工人员的个人卫生

食品加工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手部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并以皮肤皱褶处及指尖为多。在皮肤的汁腺、毛囊和皮脂腺内,根据细菌寄生深度的不同,通常将皮肤上的细分为暂住菌和常驻菌两类。暂驻菌位于皮肤表面,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定,暂驻菌和常驻菌可以互相转化,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暂驻菌就会进入毛发、汁腺和皮脂腺内,变成常驻菌。一般说经常注意

污染手指的细菌严重有碍食品卫生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健康人的鼻腔存在较多,当手接触鼻部或鼻涕时,手指被污染。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手指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被污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甲型肝炎病毒等肠道病原体,最常见的是大便后手被污染,如在大便后所用的卫生纸张数少,手指就可能被污染。

4 洗更间

5食品生产车间空气

6墙面、门窗、地面

7设施与设备

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剂和消毒药物 (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 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二硷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 力洗涤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 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 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 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二、清洗、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称为 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 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 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 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煮 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

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 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硷、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 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用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三、食品从业人员手的清洗、消毒 食品加工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手 部皮肤上存在的细菌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较身体其他部位要多。并以皮肤皱褶处及指尖为多。在皮肤的汁腺、毛囊和皮脂腺内,根据细菌寄生深度的不同,通常将皮肤上的细分为暂住菌和常驻菌两类。暂驻菌位于皮肤表面,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定,暂驻菌和常驻菌可以互相转化,长时间不进行清洗,暂驻菌就会进入毛发、汁腺和 皮脂腺内,变成常驻菌。一般说经常注意手部皮肤清洁的人,其皮肤上细菌数量和种 类要比不注意者少得多。污染手指的细菌严重有碍食品卫生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剂和消毒药物 (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二)硷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以喷射力洗涤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等作用。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二、清洗、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称为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 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 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硷、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钙、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用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一、食品从业人员手的清洗、消毒 食品加工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的手与食品接触最多,是食品污染的重要途径。

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各种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日常消毒方式方法,应避免过度消毒,受到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清洁消毒,并加强通风。消毒方法如下: 1、表面(如楼梯扶手、门把手、课桌椅、体育器材等人体常接触的物体或位置):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2、地面: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mg/L)用喷洒或拖布湿式拖拭,消毒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 (三)、常见消毒剂及配制使用 1、有效氯浓度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 (1)、84 消毒液(有效氯含量5%):按消毒液比水为1:100 比例稀释。(2)、次氯酸钠原液(有效氯含量5-10%):按消毒液比水为1:200 的比例稀释。 配置的溶液需要搅拌混匀后使用。 2、75%酒精消毒液:直接使用。 3、其他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进行配制和使用。 (四)、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含84 消毒液) (1)、含氯消毒剂有很强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按照说明书要求,严格按比例加水稀释后方能使用。 (2)、含氯消毒剂配置和使用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工作服或一次性防护服,严禁儿童触碰。 (3)、含氯消毒剂不能和酒精、碱性活洗剂(洗衣粉)、洁厕剂等混存混用。(4)、含氯消毒剂有漂白作用,不可用于丝绸、毛、尼龙、皮革表面以及彩色织物的浸泡,对金属表面也有腐蚀,消毒后要擦拭干净。其中84 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5)、含氯消毒剂需加盖保持容器密闭,并存放在避光阴凉处,否则会造成氯

(完整版)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消毒和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 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 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 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 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几种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普通喷雾消毒法 指用普通喷雾器喷洒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的处理方法,各种农用和医用喷雾器均可应用。 1.适用范围普通喷雾消毒法适用于对物体(品)表面、室内墙面和地面、室外建筑物和帐篷表面、地面、车辆外表面、装备及植被等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先从足下喷洒,开辟无害化通道至操作端点,而后按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依次喷洒。 3.注意事项 (1)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配戴防护口罩、眼镜,穿防护服。 (2)室内喷雾时,喷前将食品、衣被及其他不需消毒的物品收叠放好,或用塑料膜覆盖防湿。 (3)室外喷雾时,消毒人员应站在上风向。 二、气溶胶喷雾消毒法

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液进行空气或物体表面消 毒的处理方法,雾粒直径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喷雾时,可使用QPQ-1型喷雾器及产生直径在20μm以下雾粒的其他喷雾器。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室内、坑道、车辆、帐篷内空气和物体表面实施消毒。 2.使用要求消毒前关好门窗,喷雾时,按自上而下、由左向右顺序喷雾。喷雾量以消毒剂溶液可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或消毒液的雾团充满空间为度。作用30~60min后,打开门窗通风,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液的雾粒及气味。 3.注意事项同普通喷雾消毒法,特别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三、擦拭消毒法 指用布或其他擦拭物浸以消毒剂溶液,擦拭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家具、办公用具、生活用具、玩具、器械、车辆和装备等物体表面,以及医院和实验室环境表面实施消毒处理。

2.使用要求消毒时,用干净的布或其他物品浸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拟消毒物品表面,作用至所用消毒剂要求的时间后,再用清水擦洗,去除残留消毒剂,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漂白等损坏作用。 3.注意事项 (1)不耐湿物品表面不能应用该方法实施消毒处理; (2)擦拭时应防止遗漏; (3)污物可导致消毒剂有效浓度下降,因此表面污物较多时,应适时更新消毒液,防止污物中的病原体对消毒剂溶液的污染。 四、浸泡消毒法 指将待消毒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溶液内进行消毒的 处理方法。 1.适用范围用于对耐湿器械、玻璃器皿、餐(饮)具、生活用具及衣物等实施消毒与灭菌。 2.使用要求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同时充满消毒剂溶液。消毒或灭菌至要求的作用时间,应及时取出消毒物品用清水或无菌水清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 干热法和湿热法。 (1)燃烧法:属于干热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1)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或无条件消毒时,锐利刀剪 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2)方法:①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20秒②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从水煮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60分钟才可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度,即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除防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侵入在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节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2.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250-270nm从灯亮5-7分钟开始计时。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②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照射时间20-30分钟。 3)注意事项: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度,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宜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洉应随时擦拭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带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及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⑤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⑦定期做空气培养检测消毒效果 (3)臭氧灭菌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1)用途: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的消毒。 2)方法:使用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房间,消毒结束后30分钟方可进入。 3.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消毒,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紧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常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细菌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而死亡,或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3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3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 事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常用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内容一:84消毒液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84消毒液的正确使用方法: 首先清洗时带好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此外在清洗一般物体表面时,与水(冷水)的配比为1:100,消毒时间约为20分钟,而且擦拭、喷洒、拖洗消毒后要用清水洗净。 在用84清洗白色织物时,浓度要低,一般是1:160,配比好后将衣物放入水中,切不可将84消毒液直接倒在衣物上或用84消毒液清洗有色衣物,浸泡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即可,且在浸泡消毒后仍要用清水多次冲洗。 学校在除臭消毒时,清理下水管道、厨房水槽、沟渠、垃圾桶等,可直接倒入84消毒原液两瓶盖或者有原液喷洒在物品的表面,1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许多人正是忽略了清水二次清理这一步而导致84中的刺激性气味刺激了呼吸道,对人体造成了损伤。 学校可以借鉴医院清洗医院污染物品时配比为1:50,且消毒时间长至30分钟。在浸泡、喷洒消毒后用清水再清洗1-2遍洗净晾干。84消毒液使用后会残留在物体表面,挥发进入空气中,其刺激性气味会刺激人的呼吸道,其中的氯也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增大了致癌、致畸的风险,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医院在用84消毒液稀释液清扫完地面、扶手时,要再用清水擦拭2遍以防残留物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使用84消毒液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在清理完器具用品后,最好在太阳下晾晒一会。 二、84消毒液使用不当的后果: 若家庭中在使用84消毒液后未进行二次清洗和通风,那么在吸入84消毒液挥发出来的气体后,机体可能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此时应将患者迅速的转往空气新鲜处,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再即刻联系就医。 有一则新闻,家住北京的王女士在清洁马桶时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一起倒入马桶中,结果在清洗一段时间后晕倒,被送入医院抢救。 只是清洗马桶,为什么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呢因为洁厕灵的成分中含有盐酸,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二者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的氯气。氯气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 三、注意事项: 大家切记不要将84消毒液与酸性清洁产品混用,在不了解产品的成分时,每次只使用一种清洁产品,确保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危害人体。在储存酒精、84消毒液时,无论量多量少,切记不要二者混储,必须分开储存,并妥善

八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对比

八种消毒方法的对比 之前,有网友一起讨论,空气消毒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其实没有 所谓的最好,只是看看哪种最适合您。为此,我整理了8 种空气消毒方法,主要从消毒原理已经消毒效率进行评价,供各位朋友参考选择:常见应用方法: 1、臭氧消毒法: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分解产生的氧原子可以氧化并穿透细菌细胞壁而杀死细菌。但不能除尘,室 内必须没有人,并容易损坏一些易氧化的物品,对表面微生物作用较小。臭氧对人的呼吸道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应用广泛,但越来越多的报导不 主张使用臭氧消毒方法。消毒效率在91~92%之间。 2、紫外照射法:如果应用在空调系统中效果非常差,因为空气流速高,细菌受照的剂量非常小,不能除尘。WHO 和欧盟GMP 都已经宣布其 为通常不被接受的方法,更不能作为最终灭菌。消毒效率在 82~84%。 3、甲醛熏蒸法:甲醛是一种化学试剂,已经宣布致癌,消毒效率大 概在77~78%。 4、超低阻高中效过滤器:这是一种物理阻隔的方法,常规风口上的 阻力是粗效的三分之一,但效率很高,对于大于0.5 微米的效率可达

80%,重量轻,安装方便。消毒效率在92~98%(一次通过的除菌效率) 5、高效过滤器:也是物理阻隔,没有副作用,卫生部消毒规范指出洁净室空气灭菌只用空气净化过滤方式。这种消毒效率可达99.9% 甚至更高(一次的效率) 由于细菌不会单独存在,都需要附着在粒子上,因此,高效其实是最好的消毒,控制好人员的规范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消毒只是一种辅助。 除此之外,再汇总几个消毒方法,供参考吧: 6、等离子法:这种方法是在气体在加热或者强电磁场作用下产生高度电离的电子云,其中的活性自由基和射线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效率很低70%以下。 7、电子灭菌灯:一种物理方法,没什么破坏,消毒效率平均85%。 8、负离子法:在电场、紫外、射线和水的撞击下使空气电离而产生,可吸附尘埃粒子变成重离子而沉降,缺点是有二次扬尘,在空调系统中不会使用。消毒效率73%左右

清洁消毒和灭菌

一、清洁、消毒与灭菌 (一)概念 1.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得污垢、尘埃与有机物。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外得所有病原微生物, 使其数量减少达到无害化、 3.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致病得与非致病得, 以及细菌得芽胞。 (二)消毒、灭菌得方法 1、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得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与湿热法,干热法就是通过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慢,因此干热灭菌所需得温度较高,时间较长;湿热法就是通过水、水蒸气及空气传导热力,导热较快,穿透力较强,因此湿热灭菌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 燃烧法:属于干热法,就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得灭菌方法。 ①用途:a无保留价值得污染物品,如污染得纸张,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得敷料等; b、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且无条件用其她方法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②方法:a。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灼20秒;b、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使之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注意燃烧时不可中途添加乙醇,同时远离易燃易爆物品。 2)干烤法:利用特制得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与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①用途:用于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在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得物品。 ②方法:a,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b。灭菌:箱温160℃,时间2小时;箱温170℃,时间1小时;箱温180℃,时间30分钟。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 ①用途:用于耐湿,耐高温得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得灭菌。 ②方法:先将物品刷洗干净,再将其全部浸没水中,然后加热煮沸,水沸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热抗力极强得需要更长时间(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沸60分钟才可以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得溶液时,沸点可达105℃,既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污防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浸没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得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汇总

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清洗消毒方法 一、清洗剂和消毒药物 (一)水:水是基本清洗剂,用量大,使用广泛。使用水进行清洗时,同时利用热能或搅拌,流动摩擦以及压力喷射等物理能量,可大大提高水的洗涤效果。 (二)硷水溶液(NaOH):适当组份的硷水溶液脱脂洗涤力极强,适当加热再辅 以喷射力洗涤效果更好。广泛使用机器、设备、管道等的清洁洗涤。 (三)表面活性剂:又称为人工合成洗净剂,具有促进液体渗透、融化、发泡 等作用。多种洗涤剂、消毒剂广泛用于生产和生产经营场所的清洁消毒。 (四)含氯消毒剂:这类药物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的有效氯的含量,有效氯的含量愈高,消毒能力愈强。 (五)75%乙醇是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 和器具、容器的消毒。是一种良好的皮肤消毒剂。 二、清洗、消毒方法 (一)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法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微生物 称为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 1、机械除菌:是用机械的方法从生产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容器具、管道等除去污染的有害微生物,减少食品被污染的机会。常用的方法有干式或湿式清洗,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害微生物和 去污目的。具有简单、方便、实用廉价的优点。

2、热力消毒:热力消毒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取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30min)、红外线消毒等。 3、辐射消毒:包括紫外线消毒和电离辐射消毒。 (1)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5电伏)的电磁辐射波,在短波段(240.0-280.0mm)附近的紫外线有较强的杀菌力。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253.7nm 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 利用紫外线杀菌是用人工制造的紫外线杀菌灯进行的。 (2)电离辐射消毒:电离辐射消毒是指利用r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因为该消毒方法不升高被照射物品的温度而达到消毒灭菌目的,而称之为“冷”灭菌。电子辐射能穿爱被辐射物品,不受物 品包装、形态的限制,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二)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称为化学消毒法。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易溶于水,可在较低温度下应用,不易受酸、硷、有机物等因素影响,无色、无味、消毒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使用无危险,价格低廉,对物品无腐蚀性等条件, 目前应用于食品加工经营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含氯化合物: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 钙、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2、醇类:75%乙醇消毒。 3、酸类:常用的有乳酸。 4、过氧化物类: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臭氧等。

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 (一)煮沸 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对芽胞作用较小。煮沸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金属器械、棉织品、食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但毛皮、呢绒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煮沸法不适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 (二)高压蒸气灭菌 为医院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可靠、经济、快速灭菌的方法,灭菌后无残留毒笥。121℃灭菌时间为30分钟,126℃为20分钟,需消毒的物品包装不可过大、过厚或过紧,一般为20cm×30cm×40cm,外包材料要有良好蒸汽穿透性,又能阻挡微生物入侵,常用平纹布或医用包装纸。一般压力为1kg/cm2,20~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三)紫外线 消毒用紫外线灯管有15W、20W、30W等规则。瓦数代表灯管在25~40℃时紫外线输出能量。灯管寿命一般为3000~4000小时,超过此时限效果不可靠。紫外线对一般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革兰阴性菌最敏感,其次为革兰阳生菌。但结核杆菌却有较强抵 抗力。一般紫外线消毒对细菌芽胞无效。 紫外线广泛用于室内空气消毒,如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实验室等。灯管距地面约2.0~2.5m高。每10~15cm2面积可设30W灯管一个,最好每照射2小时后,间歇1小时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灯管用铝制灯罩作反向或侧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 的条件下消毒空气。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灯管距表面不超过1m,灯管周围1.5~2cm处为消毒有效范围。 消毒时间为1~2小时。 (四)电离辐射灭菌 是应用γ射线与高能量电子束照射消毒,可在常温下对不耐热物品灭菌,故又称“冷灭菌”。对微生物有广谱杀灭作用,不残留有害化学物质。实践证明,该法处理医疗产品,安 全、有效。 此外,焚烧、流水冲洗等物理方法消毒也常用。 1.物理消毒法 物理消毒法就是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净化、机械力清除、热力消毒、辐射消毒、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 (1)自然净化法就是靠自然环境的净化作用,使空气、物体中的病原微生物逐步达到无害。方法有日光照射、风吹雨淋等。 (2)机械力清除就是用外力将被服表面的有害微生物除掉。这种方法虽然不能根除有害微生

常用几种灭菌方法

常用灭菌方法简介 一、辐射灭菌法 本法系指灭菌物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 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本法最常用的60Co-γ射线 辐射灭菌。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 等均可用本法灭菌。 采用辐射灭菌法灭菌后的产品其SAL应《10-6。γ射线辐射灭菌所控制的参数 主要是辐射剂量(指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该剂量的制定应考虑灭菌物品的 适应性及可能污染的微生物最大数量及最强抗辐射力,事先应验证所使用的剂 量不影响被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常用的辐射灭菌吸收剂量为 25KGy。对最终产品、原料药、某些医疗器材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 剂量灭菌。灭 菌前,应对被灭菌物品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抗辐射强度进行测定,以评价灭菌 过程赋予该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 灭菌时,应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灭菌物品吸收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 以充分证实灭菌物品吸收的剂量是在规定的限度内。如采用 与灭菌物品一起被 辐射的放射性剂量计,剂量计要置于规定的部位。在初安装时剂量计应用标准 源进行校正,并定期进行再校正。 60Co-γ射线辐射灭菌法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芽孢杆菌孢子(Spores of Bacillus pumilus)。 二、干热灭菌法 本法系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 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 灭菌的物品灭菌,如玻璃器具、金属材质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液状 石蜡等均可采用本法灭菌。 干热灭菌条件一般为160~170℃*120min以上、170~180℃*60min以上或250℃*45min 以上,也可采用其他温度和时间参数。应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10-6。干热 过度杀灭后物品的SAL应《10-12,此时物品一般无需进行灭菌前污染微生物的 测定。250℃*45min的干热灭菌也可除去无菌产品包装容器及有关生产灌装用具 中的热原物质。 采用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不能排列过密,以保证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53304

医院环境、常用物品清洁消毒方法品名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备注 空气1、紫外线照射,每日两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高静电、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 机操作说明书进行消毒。1、环境清洁; 2、按每立方米紫外线灯瓦数≥1.5W安装,灯管每周95%酒精擦拭一次; 3、空气消毒机按说明书清洁; 地面、台面等常规清水湿式清扫;污染时 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拖。 消毒液现配现用 体温计实行“二道法”消毒,第一步:使用后冲洗,放入2000mg/L含氯消毒 液浸泡5分钟,清水冲洗;第二步: 20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 钟,冷开水洗净,干燥备用。康威达消毒片应该溶解摇匀,监测浓度,每天更换。 碘伏、酒精瓶、罐每周更换两次,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 无菌持物钳及桶每4小时更换一次,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氧气湿 化瓶、呼 吸机管 道、雾化 吸入器 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体液、排泄物1、普通病人及一般传染病病人体液 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消毒。 2、特殊传染病人体液、排泄物须按 规定须用消毒液混合消毒,再排入 下水道。 2、特殊传染病人的处 理 ①伤寒病人使用 10000 mg/L有效氯, 搅匀作用2h。 ②结核病人使用5000 mg/L有效氯消毒 2-4h。 ③炭疽病人使用5000 mg/L有效氯消毒6h。 粪便浓度加倍。 ④朊病毒使用1mol/L 氢氧化钠溶液,搅匀 作用1h。 便器、引流瓶1、普通病人用后清水冲洗,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干燥备用。

2、传染病人用后以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冲洗后再次浸泡于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洗净干燥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保持清洁,每日清水擦拭,如有污 染立即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 液消毒。 传染病人或多重耐药 菌感染病人专物专用 冰袋用后清洗,如有污染立即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抹布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洗净晾干。办公用房分室使用,病室一床一用 拖布分区使用,使用后用清水洗净,悬挂晾干,每拖布一次使用面积不得 超过20㎡。如被血液、体液等污染, 用500-1000 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后清洗晾干。分区标示:红色病房;黑色厕所;白色-换药室、治疗室、办公室;无色-配餐间(或以文字标识) 小毛由1、干手小毛巾:用后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水洗净, 干燥备用。 2、病人用膳前擦手毛巾:用后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 水洗净,干燥备用。

常用消毒方法

糖度计 溶液的浓度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计测定。糖水的浓度则用糖度计(Sacchrometer)、波林糖度计(Balling)或白利糖度计(Brix)测定,其中最常用的是白利糖度计。测定糖液用的3种密度计的标度完全一致,均直接表明了糖液浓度的质量百分率。 相对密度是任何溶液的质量和同容积水的质量的比值,它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测定时必须校正温度。3种糖度计在使用时也必须校正温度。各种糖液密度计上每一表度相当于1%蔗糖溶液的质量百分率。即使糖的种类不同,只要浓度相同,它们各自的相对密度就会非常接近。 例如每100mL含糖量为10g的糖液,相对密度(20/4℃)几乎都等于1.0386,因此,糖液密度计可用于测定任何糖溶液的浓度。 为了准确起见,每支糖度计的标度范围以10°糖度(即浓度变化为10%)为宜。 波美计标度由于能转化为密度读数,所以也可用以检测糖水浓度,但从该表上不能直接读得糖液浓度百分率,需要进行转换。 纯糖溶液内可溶性固形物全为糖类,故能测定糖液浓度,使用时要注意温度的校正。 Brix波美度是以100克蔗糖水溶液中所含的蔗糖含量为标度。如果样品所含的可溶性固体分的主要成分为砂糖,BRIX值可叫做糖度。如果测量包含糖以外的可溶性固体的样品,BRIX值可叫做样品中可溶固体的综合浓度。

常用消毒方法 1、酒精 量取790毫升95%酒精加蒸馏水定容1000毫升为75%酒精。 皮肤、温度表、器械表面。不使用伤口和黏膜。杀菌效率90% 2、甲醛溶液 房间、器械、衣服等消毒,不适用食品场所消毒。 50---250毫升37—40%福尔马林,加蒸馏水至1000毫升,即2—10%浓度甲醛溶液。10%甲醛溶液用于熏蒸,熏蒸直接加热或者加入高锰酸钾。密闭6—24小时。 甲醛气体熏蒸: 用量18毫升/立方米,加3—6倍水,煮沸。 加入高锰酸钾量相当于福尔马林40—50%。漂白粉用量相当于福尔马林的60—80%,使用时加入相当于福尔马林50%的水。密闭12—24小时。 加热法 2 5—50毫升/立方米,可杀死芽孢。 福尔马林—高锰酸钾40毫升-----30克高锰酸钾/立方米 漂白粉法20毫--------20克/立方米 熏蒸24小时后方可进入。刺激性、毒性 3、漂白粉 0.5—5%地面或物体表面。腐蚀金属及织物,刺激皮肤。用于芽孢10—20%,1000毫升/平方米,1—2小时。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概念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常用以下术语表示物理或化学方法对微生物的杀灭程度: 灭菌:指杀灭或去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可能仍存活。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 防腐:防止或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指没有活菌的意思。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 一、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 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有热力法、射线法和过滤法三种。超声波、干燥、冷冻也能杀菌抑菌。 热力灭菌法是利用热能去变性蛋白质或核酸、破坏细胞膜或胞膜来实现杀死微生物。分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 干热灭菌的方法有:①焚烧: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②烧灼:适用于实验室的金属器械(镊、剪、接种环等)、玻璃试管口和瓶口等的灭菌;③干烤:在干烤箱内加热至160~170℃维持2小时,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等;④红外线:常用于碗、筷等食具的灭菌;⑤微波:波长为1~1000mm的电磁波可穿透玻璃、塑料薄膜与陶瓷等物质,灭菌效果不可靠,用于非金属器械及食具消毒。 湿热灭菌法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与干热法相同的灭菌效果,因为:①湿热中蛋白吸收水分,更易凝固变性;②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易均匀传递热能;③蒸汽有潜热存在,每1克水由气态变成液态可释放出529卡热能,可迅速提高物体的温度。常用的湿热灭菌法有: (一)巴氏消毒法 加热61.1~62.8℃30分钟,或者72℃15秒,可杀死乳制品的链球菌、沙门菌、布鲁菌等病原菌,但仍保持其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用于乳制品消毒。 (二)煮沸法 繁殖体需100%5分钟以上,芽胞需2小时以上,常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 (三)流通蒸汽消毒法 在一个大气压下利用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15~3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但不保证杀灭芽胞。 (四)间歇灭菌法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通蒸汽加热,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适用于不耐高热的含糖或牛奶的培养基。 (五)高压蒸汽灭菌法 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灭菌效果、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方法是将需灭菌的物品放在高压锅内,加热至103.4kPa(1.05kg/cm2)蒸汽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适用于普通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玻璃容器及注射器、敷料等物品的灭菌。 二、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 常用的射线是紫外线和电离辐射:①紫外线: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包括日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以250~260nm。原理是紫外线可使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阻碍DNA正常转录,导致微生物的变异或死亡。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一般用于手术室、病房、实验室的空气消毒。紫外线可损伤皮肤和角膜,应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包括γ射线、x射线和加速电子等,对各种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细菌繁殖体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

消毒与灭菌的原则、方法 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医院病室内外环境的清洁、消毒、诊疗用具、器械、药物的消毒、灭菌,以及接触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和终末消毒等措施。 一、概念 (一)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医疗护理。 二、消毒、灭菌的原则 (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应具体分析引起感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医院诊疗器械按污染后可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在人体接触部位不同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的器材穿过皮肤、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或与破损的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心脏起搏器等。必须选用高效消毒法(灭菌)。 2.中度危险的器材仅与皮肤、粘膜密切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如内窥镜、体温计、氧气管、呼吸机及所属器械、麻醉器械等。应选用中效消毒法,杀灭除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

3.低度危险器材和物品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粘膜,仅直接或间接地与健康无损的皮肤接触,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并无危害,如口罩、衣被、药杯等,应选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卫生处理。只要求去除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而且各种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1.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因此,进行消毒时必须区别对待。 (1)细菌繁殖体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繁殖体对热敏感,消毒方法以热力消毒为主。 (2)细菌芽胞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的方法是热力灭菌,电离辐射和环氧乙烷熏蒸法。在化学消毒剂中,戊二醛、过氧乙酸能杀灭芽胞,但可*性不如热力灭菌法。 (3)病毒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强。 (4)真菌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不耐热(60℃1小时杀灭)。 2.微生物的数量污染的微生物数量越多需要消毒的时间就越长,剂量越大。 3.有机物的存在①有机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迟消毒剂的作用,以致于微生物逐渐产生对药物的适应性。②有机物和消毒剂作用,形成溶解度比原来更低或杀菌作用比原来更弱的化合物。③一部分消毒剂与有机物发生了作用,则对微生物的作用浓度降低。④有机物可中和一部分消毒剂。消毒剂中重金属类、表面活化剂等受有机物影响较大,对戊二醛影响较小。 4.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杀菌作用增强,但温度的变化对各种消毒剂影响不同。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的湿度升高1倍时,杀菌效果可增加10倍。而酚类和酒精受温度影响小。 5.PH值从两方面影响杀菌作用。①对消毒剂的作用:改变其溶解度和分子结构。②pH过高或过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均有影响。在酸性条件下,细菌表面负电荷减少,阴离子型消毒剂杀菌效果好。在碱性条件下,细菌表面负电荷增多,有利于阳离子型消毒剂发挥作用。 6.处理剂量与监测保证消毒、灭菌处理的剂量,加强效果监测,防止再污染。

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一、空气消毒方法: 1、病房的空气消毒就是通风,病人离开时作终末消毒,用紫外线或含氯消毒剂喷雾,但有人的情况下不能使用。只作物体表面的擦拭。 2各诊室的空气消毒:如果诊室没有传染病人来过,只作擦拭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要下班时作彻底的清洁,台面擦拭后喷雾含氯消毒剂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后关闭门窗,第二天只做清洁不用消毒。 二、诊疗用品消毒方法: 1、止血带消毒:最好高压灭菌或用浸泡在500mg/L含氯消毒液中0.5小时,在冲洗晾干备用。 2、血压计、听诊器、听筒、打诊锤每天用清水擦试一次,每周集中消毒一次,血压计只擦拭外盒,袖带被病人的体液、血液污染立即清洗,如果不是传染病的血液和体液用250g/L含氯消毒剂浸泡。传染科病人的血压计、听诊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用500mg/L含氯消毒剂,同一病种用一台血压计,每周集中消毒一次。 3、氧气湿化瓶、螺纹管消毒: 冲洗→用刷子刷→多酶洗液泡→冲洗→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无菌水或蒸馏水漂洗(一定没有水珠,如果有水珠用75%酒精冲洗一下就好了)→无菌包装。 4、吸痰器的消毒:

(1)停机前,使用吸引管吸入少量的洁净水,以清洗管道的内壁。 (2)停机后,倒空贮液瓶,用柔软的刷子或抹布清除瓶和瓶塞上的污垢,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其中包括防溢流装置和各种管道,必要时旋下溢流装置,分离器各部件,并拔下导向管,进行彻底清洗。 (3)贮液瓶、瓶塞及各种管道每日用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晾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4)如遇分枝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分钟—45分钟后,清水冲洗擦干。清洁后再次浸泡含氯消毒1000mg/L —2000mg/L中浸泡30分钟—60分钟后清水冲净,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5)机箱外表面可用250mg/L含氯消毒剂的抹布擦拭消毒后以清水擦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