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与解读

美国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与解读
美国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结构与内容的分析与解读

美国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分析解读

作者:ca6163@https://www.360docs.net/doc/336254898.html,

摘要: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的国家,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六张报表,分别为净成本表、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净营运成本与统一预算赤字调节表、统一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社会保险表。本文对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报表组成及其逻辑结构、报告内容及其含义作深入的分析与解读,为借鉴国外经验研究建立我国政府会计报告制度提供实际参考。

关键词:政府会计财务报告会计报表美国联邦政府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较早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的国家,其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已比较成熟,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编制有参考借鉴作用。联邦政府财务报表合并的范围包括政府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三个分支。联邦政府的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六张报表,按照近几年财务报告中的排列顺序和原名,分别为净成本表、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净营运成本与统一预算赤字调节表、统一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资产负债表、社会保险表。每张报表均包含报告年度数据以及上一年度的比较数据,当会计政策发生变更时,上一年度的数据需按现行会计政策调整,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每年10月1日始至次年9月30日止,为政府的一个财政年度,也是合并报表的报告

年度。

一、净成本表(Statements of Net Cost)

净成本表列报各联邦机构以及政府整体运营的净成本信息。报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列报主要联邦机构(2010年列报的机构为35个)的总成本、赚取的收益和净成本。

1、总成本(Gross Cost)——是联邦机构的全部成本,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归集,或者按照合理方式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和会计主体,报告按总成本的高低顺序列报各机构,以便直观地表明各机构成本与政府总成本的比例关系。

2、赚取的收益(Earned Revenue)——是政府以一定价格向公众提供商品和服务而实现的交换性收益,如邮政服务收费、国家公园门票收入等。赚取的收益反映了联邦机构成本中从其自身运营活动上能获得补偿的部分。

3、净成本(Net Cost)——一个联邦机构的总成本减去该机构当年的赚取收益,得到该机构的净成本。净成本反映该机构提供公共服务所耗费的、需由政府用税收收入和债务收入提供的资源。

净成本表列报的总成本、赚取收益和净成本,以权责发生制(以下简称“应计制”)为基础计量,费用在产生付款义务时确认,因此净成本不仅包括财政资源的使用,还包括资本设备使用的折旧费用和延期到未来支付的服务成本,如应付员工退休金的负债。同时,由于联邦总务署和人事管理办公室提供内部服务的特殊职能,它们的大部分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分配到接受其服务的各联邦机构中,联邦机构间

的其他内部交易产生的重复因素也在合并中予以抵消。财政部发行的债券中为公众所持有的部分产生的利息,在净成本表中单独列报。

净成本表的第二部分列报预计负债的精算损益。退伍军人事务部、人事管理办公室、国土安全部、国防部、卫生部负责绝大部分联邦公务员和军人的养老、医疗及其他福利计划。这些机构每年按照预计支付的福利水平、折现率、平均寿命等因素,估算上述福利计划的预计负债与上年数额比较后的变化即精算损益。

各联邦机构净成本加总数,加上(或减去)精算损失(或收益),就得到政府层面的合并净成本。反映净成本的主要目的是告知美国人民关于联邦政府提供的福利和服务的成本信息。

二、运营和净资产变动表(Statement of Operations and Changes in Net Position)

运营和净资产变动表以联邦政府整体为报告主体,列报联邦的收入、成本、政府内部转移,并揭示它们对政府净资产的影响。报表纵向列报各收入、成本的项目,横向按普通基金和特种基金对收入、成本项目进行分类列报。包括三个部分:

1、收入(Revenue)。财务报告中的收入(revenue)按修正的现金制计量,根据法律规定应收而确认,与按现金制计量的预算收入(receipt)概念不同。该部分列报政府主要凭国家主权权力取得的税收及其他非交换性收入,包括:个人所得税和薪酬税;公司所得税、失业税、消费税、遗产与赠与税、关税、其他税收及收入、杂项赚取收入。其中“其他税收及收入”是指联邦储备银行利润、税收罚款、

罚金和利息以及铁路退休保险税;“杂项赚取收入”是指向公众收取的、但不能归集到特定联邦机构的收入,如外大陆架租金、公共国土上的采矿许可费。

2、净营运成本(Net Operating Cost)。“净营运成本”是政府层面报表特有的概念,是指联邦政府整体的净成本抵消税收和其他非交换性收入的余额,相当于按照应计制计量的财政赤字,它反映的是当年政府运营成本中需要用举债收入弥补,也即转稼到未来年度的部分。报表以政府净成本为起点,通过对“政府内部转移”、“未匹配交易余额”和“政府机构间利息”的调整,推导出政府普通基金和特种基金的净营运成本。

“政府内部转移”反映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从普通政府基金中向特种基金的拨款数额,如政府普通基金每年向卫生部的“补充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医疗保险B、D部分)的拨款。“未匹配交易余额”是指在合并报表的过程未完全抵消的部分,包括机构间交易记录的差异、机构报告错误等。“政府机构间利息”是指特种基金投资于政府债券获得的利息,在“收入”部分列为特种基金的收入项,而在“净成本”部分列为普通基金的成本项,因此在收入和净成本两个部分均作抵消处理。

3、净资产变动。按照“期初净资产 前期调整和会计政策变更-净营运成本=期末净资产”的逻辑结构,分别列报期初净资产、前期调整和会计政策变更和期末净资产。其中“前期调整和会计政策变更”是指由于错误更正和会计政策的变更,而对期初净资产所作的调整。

三、净营运成本和统一预算赤字调节表( Reconciliation of Net Operating Cost and Unified Budget Deficit )

这一报表用于调节“营运和净资产变动表”上的净资产数额和统一预算赤字之间的差异。预算收入(Receipt)和支出(Outlay)主要以现金制为计量基础,而财务报告中的收入(Revenue)以修正的现金制为计量基础,成本(Cost)则完全以应计制为基础。调节表根据营运净成本和综合预算赤字各组成部分,分项列报由于两者会计计量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1、属于营运成本组成部分但不属于预算赤字的部分。包括应付退伍军人、现役军人和公务员预计福利的变动、环境负债以及折旧费用、资产重估减值等。这些费用属于营运净成本的组成部分,但因为没有发生实际的支付,不构成预算赤字的部分。

2、属于预算赤字组成部分但不属于营运成本的部分。包括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其在购买时已列报为预算支出,在使用年限内将以折旧费用的方式反映在营运成本中,以及其他不包括在营运成本中的资产增加额。

该报表的逻辑结构是:营运净成本加上确认为费用的负债增加和非现金费用,减去不确定为费用的现金支出,再加减其他调整项,等于预算赤字。

四、统一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Cash Balance from Unified Budget and Other Activities)

该报表类似于企业报表中的“现金流量表”,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统一预算赤字”与“现金及其他货币资产变动额”之间的差异,反映综合预算赤字与现金及其他货币资产、公众持有的政府债务之间的关系,从而向公众解释预算赤字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融资的。按三部分列报:

1、预算中的非现金支出调整数。包括:公众持有的政府公债应计利息,该利息已在预算中计提,但未实际发生支付;与直接担保贷款以及权益投资有关的补贴性预计支出;2009年以来还列报了联邦政府干预信贷危机的“不良资产救助计划”所产生的资产重估减值等。

2、影响现金余额的非预算项目。分融资业务交易净额和货币业务及其他业务交易净额两类。其中融资业务交易净额,列报向公众发行的公债、偿还公众持有的公债和联邦机构新增的债券数额等。

3、现金和其他货币资产变动额、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统一预算赤字减去预算中的非现金支出调整数,加上影响现金余额的非预算项目后,等于现金和其他货币资产变动额。

五、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披露联邦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或净负债)。资产负债表提供的信息,与报告附注中披露政府托管资产信息相结合,可以使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政府的财务状况。

1、资产。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是指能够满足未来使用需要的联邦政府资源。主要的资产项目是:不动产、土地和设备;存货和相关财产;现金及其他货币资产;应收贷款和抵押债券等。政府掌握的

托管资产(Stewardship Assets)如联邦土地、自然资源和继承资产,由于不符合会计确认标准,不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但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信息中会作披露。

2、负债。负债是由过去的事项形成的,需要用财务资源偿付的联邦政府义务。联邦最主要的负债是公众所持有的联邦债券及应计利息,应付联邦公务员、军人和退伍军人养老及其他福利。负债也包括报告日到期或应付的环境和污染处置负债、对政府资助企业的负债和社会保险的负债,但不包括社会保障法和其他法律规定未来应付的法定权益(Entitlement Benefits)。

政府实际承担的义务,实际上远远不止资产负债表所揭示的债务,这些义务包括:在社会保险报表中披露的社会保险项目以及其他由政府向国民提供的福利、服务项目的未来应付义务,以及或有损失或负债。

3、净资产。政府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即为政府净资产,净资产分特种基金净资产和普通基金净资产列报。美国政府举债较多,近几年普通基金均为净负债。

六、社会保险报表(Statement of Social Insurance)

从2006年起,社会保险报表成为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一部分。政府对社会保险的预计负债虽不构成资产负债表上的现实债务,但基于现行法律和社会保险条款的延续性,它们可能成为未来费用或债务。社会保障管理局、卫生部、铁路退休理事会和劳工部分别负责相关保险基金的管理与运作,这些保险主管部门每年依据未来经济增

长、人口变化等数据的合理假设,预测保险基金未来一定期间的收入、支出,并按规定的方法折算为现值,这个过程被称为保险精算(Actuary)。其中黑肺保险精算至2040年,其他保险精算至报告期后75年。

财政部在各部门精算结果的基础上编制合并社会保险报表,列报社会保障(老年、遗属和残疾人保险)、住院保险(医疗保险A)、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保险B)、补充医疗保险(医疗保险D)、铁路退休保险、黑肺保险(医疗保险C)的下列数据:

1、精算期内社会保险收入(不包括利息)的现值。社会保险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特定的税收、雇主和雇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照财务报告准则,政府普通基金对社会保险的拨款在合并报表中作抵消处理,因此,社保收入的精算现值不包括普通基金向医疗保险B、D部分的拨款补助,而保险支出的精算现值则包含全部支出。

2、精算期内按保险计划应付的社会保险支出的现值。收入和支出的现值均按已享有保险福利资格的参保人、未享有保险福利资格参保人和未来参保人报告分项数据。

3、收入和支出现值之间的差额。差额一般是支大于收,体现为保险缺口。全部保险的收支缺口,按“封闭群组”和“开放群组”作了分类。封闭群组包括已经取得享保险福利资格的参保人和尚未享有保险福利资格的参保人。“开放群组”则在封闭群组的基础上加上未来的参保人。

由于社会保险项目规模巨大,政策十分复杂,收支测算所依赖的

假设条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折现率、折现日等参数的选择也对精算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因而导致精算结果会出现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陈立齐,西方国家政府会计专题讲座,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第9期;美国财政部,2010、2011财政年度美联邦政府财务报告,财政部网站

(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第五章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一、资料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 (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表2 A公司与B公司个别利润表(简表)单位:万元 2.假定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万元(减值准备为25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收入为20000万

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14000万元。假定本年12月份B公司从A公司购进一项产品作为固定资产,买价5000万元,本年末未提折旧。A公司销售该产品结转成本4000万元。 要求:20X7年年末编制合并报表。 二、根据上述资料,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单位:万元) 1.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抵销。 (1)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80%)6400 贷:投资收益6400 借:投资收益(4000×80%)3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200 (2) 借:股本20000 资本公积8000 盈余公积1000 未分配利润6000 商誉5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33200 少数股东权益7000 2.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债权与债务项目相互抵销 (3) 借:预收账款1000 贷:预付账款1000 (4) 借:应付债券2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 (5) 借:应付账款3000 贷:应收账款3000 抵销内部往来增加的减值 (6)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15 贷:资产减值损失15 3.将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售商品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等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抵销。 (7) 借:营业收入20000 贷:营业成本14000 存货6000 (8) 借:营业收入5000 贷:营业成本4000 固定资产1000 4.将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 (9) 借:投资收益(8000×80%)6400 少数股东损益(8000×20%)1600

如何分析文章结构

如何快速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外在表现,把握住了文章的结构,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题型上看,本考点主要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命题人可就文章的一段或几段出题考查,也可以对全篇进行考查。就对全篇结构的考查而言,其命题设问方式往往表现为:①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②分析本文谋篇布局的技巧; ③文章是如何表现主旨的。 理解一篇文章,首先必须划分出段落层次。有了这一步,才能理解作者的思路,掌握文章的结构。 一、辨明文体,选准角度。 1.文体不同,行文的思路会有不同,表现在结构层次上也有各自的特点。记叙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组织全篇的结构;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只是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才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才在结尾加上“尾声”;散文的结构尽管多种多样,但还是存在着某些大体相似的形态,有的是对比式,有的是逐层深入式、层层铺垫式,还有的是一线穿珠式或片断组合式。辨明不同的文体,抓住这些结构特征,再选准适当角度展开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全文。以散文阅读而言,从线索、文眼、意境、手法(如欲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等角度入手,可快速把握文章思路。 2.划分层次,就是要以一定的标准对文章进行内容上的归类整合。不同文体用以划分归类的标准不同,如记叙性文体,可根据人或事的不同,根据时间、空间的变化来划分;议论性文体,可从总体上根据引论、本论来划分,也可以按论证结构(并列、总分、层进)来划分;说明性文体,应紧扣说明对象,根据其特定的说明顺序,或按时间、空间顺序,或按事物自身的构成部分,或按事件发展顺序,或按事理逻辑(由轻到重、由简单到复杂)来划分。 例1.( 2008年重庆卷第15题)文章是围绕人的成长与对时间的感受来展开的,请梳理作者的思路。 【解析】试题考查的作品《时间怎样地行走》(作者:迟子建)是一篇散文。分析此文结构,应首先弄清文章的线索是什么,然后弄清这根线索是按什么顺序来叙事抒情的。因为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紧密相联。抓住了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 【答案】作者以人生过程为线索,贯穿对时间的不同感悟:①小时候贪玩而痛恨时间的管束→②初中时漠视时间而不刻苦学习→③后来对时间麻木而无所作为→④十几年前发现白发而感叹时光飞逝→⑤现在明白应该和时间一起走过充实的人生。 二、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受内容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层次,必须首先对全文、全段有大体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这是解答文学作品阅读题必经的一步。一篇文章都是由若干自然段组成的,而每一段又都有一个中心内容。首句往往与本段内容密切相关。如果我们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往往会发

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表课件案例

企业合并及合并财务报 表课件案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件案例 先讲一个小故事:张三和李四是同村的发小,90年代的时候,两人不甘平庸,先后下海创业。张三开了一家服装厂叫“大有服装厂”,李四开了一个纺织厂叫“小琴纺织厂”(因为李四的妻子叫小琴)。原来两人从小都很喜欢同村女孩小琴,但最后小琴选择了长的比较帅的李四。后来两人的事业都蒸蒸日上,成为县里的创业标杆。2010年,李四想提前退休周游世界,想把公司卖给张三,但两人因收购价格和支付方式上的分歧,一直没有谈拢。这时李四的妻子小琴提出一个方案,由大有服装厂一次性支付李四2000万元,收购李四持有的“小琴纺织厂”50%的股份,剩下50%的股份由小琴继续持有(小琴纺织厂是夫妻二人共同财产,李四占50%,小琴占50%)。最后三人签署协议完成了这项收购。 结局一:李四去国远游之后,小琴与李四离婚,并且嫁给了对她一直念念不忘的张三。原来李四早已有外遇,小琴改嫁张三之后,不再操持公司发展,全权交由张三打理企业,自己退居幕后,做起了“居里夫人”。(控制权的转移,张三以小博大,变被动为主动) 结局二:原来小琴纺织厂已经多年亏损,李四和小琴设局找人接盘,张三不幸上当,收购了纺织厂之后才发现其已严重资不抵债。李四和小琴两人带着2000万远走高飞,留下张三一人收拾残局。(告诉你请中介机构的重要性) 结局三:收购完成以后,由于小琴和张三经营理念上的分歧,同时李四也从中干预,首鼠两端,导致纺织厂的业务无法正常展开。最后不得不拆分股份或者引入第三方投资者。(两个股东闹矛盾,最后被迫散伙,现实中常有) 例1: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A公司和B公司同为甲公司的子公司,C公司为B公司的子公司。2017年11月30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6000万从B公司取得C公司70%的股权。当日,C公司相对于甲公司而言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10000万元,其中股本5000万元,资本公积2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12000万元。A公司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审计费等中介费用15万元。 计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并写出会计处理分录(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 答:个别报表: 借:长期股权投资——C公司7000 (C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 贷:银行存款6000 资本公积1000 借:管理费用15 贷:银行存款15 合并报表: 借:股本5000 资本公积2000 未分配利润3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7000 少数股东权益3000 借:资本公积3000 贷:未分配利润3000 【补充】另外,由于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视为“既往一体”,因此合并报表还要抵消期初数。 借:上年子公司上年末所有者权益9000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一、资料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 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 (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表2 A公司与B公司个别利润表(简表)单位:万元

2.假定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万元(减值准备为25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收入为20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14000万元。假定本年12月份B公司从A公司购进一项产品作为固定资产,买价5000万元,本年末未提折旧。A公司销售该产品结转成本4000万元。 要求: 20X7年年末编制合并报表。 二、根据上述资料,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单位:万元) 1.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抵销。 (1)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80%) 6400 贷:投资收益 6400 借:投资收益(4000×80%) 3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200

文章结构

一、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后来借用到写作学中,用以表现一篇文章布局的艺术。因此,所谓“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 如果说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说:“正如'结构’两个字的字面含义同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结构在文章中的重要意义。占有了材料,确立了主旨,仅仅只解决了文章的思想内容问题,那还不成其为“文章”。材料,只能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主题,只能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而结构,解决的是“言之有序”的问题。所以,古今中外的作家,对于“结构”问题都无例外地予以高度的重视,执着地追求“结构美”。列宁在写《新的任务与新的力量》一文时,先后一共制订了七种不同的结构方案,直至找到正确的、严谨的方法为止。可以说,“结构”是文章表达,即表现形式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达,不在结构上下一番功夫,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 文章一般都可分为开头、中段和结尾三个部分,这就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形式。布局一篇文章,一般都要先考虑这三部分的构成方式、内容及结构技巧。元人齐梦符对这三部分要求作了形象而又具体的表述,曾有“凤头、猪肚、豹尾” 之说,就是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 这是很符合内容对结构的要求的。,古人都以这种结构和谐的文章为好,而视“寿星头、马蜂腰、水蛇尾”的文章为劣作。古人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给我们潜心作文,精心构思指出了追求的目标与方向。 文章的结构,实质上是一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问题,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通过作者的构思,在文章中有层次的反映。因此,结构是作者思路的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报告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报告 一、案例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表2 A公司与B公司个别利润表(简表)单位:万元

2.假定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万元(减值准备为25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收入为20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14000万元。假定本年12月份B公司从A 公司购进一项产品作为固定资产,买价5000万元,本年末未提折旧。A公司销售该产品结转成本4000万元。 要求:20X7年年末编制合并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一、案例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 (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表2 A公司与B公司个别利润表(简表)单位:万元

2.假定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万元(减值准备为25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收入为20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14000万元。假定本年12月份B公司从A公司购进一项产品作为固定资产,买价5000万元,本年末未提折旧。A公司销售该产品结转成本4000万元。 要求:20X7年年末编制合并报表。 二、根据上述资料,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单位:万元) 1.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抵销。 (1)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80%) 6400 贷:投资收益 6400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分析

第五节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举例 【例题?2016年综合题】甲公司和乙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相同,甲公司和乙公司2014年至2015年有关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内部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14年度资料 ①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8 400万元自非关联方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交易前,甲公司不持有乙公司的股份且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交易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的控制权。乙公司当日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3 000万元,其中股本6 000万元,资本公积4 800万元、盈余公积1 200万元、未分配利润11 0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均相同。 ②3月1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一批,售价为2 000万元,生产成本为1 400万元。至当年年末,乙公司已向集团外销售A产品的60%。剩余部分形成年末存货,其可变现净值为600万元,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甲公司应收款项2 000万元尚未收回,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 ③7月1日,甲公司将其一项专利权以1 2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乙公司,款项于当日收存银行。甲公司该专利权的原价为1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至转让时已摊销5年。乙公司取得该专利权后作为管理用无形资产核算,预计尚可使用5年,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摊销。 ④乙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为6 000万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600万元,向股东分配现金股利3000万元;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计入当期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400万元。 资料二:2015年度资料 2015年度,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未发生内部购销交易。至2015年12月31日,乙公司上年自甲公司购入的A产品剩余部分全都向集团外售出;乙公司支付了上年所欠甲公司货款2000万元。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调整分录以及该项投资直接相关的(含甲公司内部投资收益)抵销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与内部购销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15年12月31日合并乙公司财务报表时与内部购销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不要求编制与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的抵销分录)。 【答案】 (1)合并财务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取得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6 000×80%=4 8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4 800 贷:投资收益 4 800 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400×80%=32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320 贷:其他综合收益320 分配现金股利调整减少长期股权投资=3 000×80%=2 400(万元)。 借:投资收益 2 400

合并会计报表的实例分析

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实务中具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之一。无论是企业集团的会计实务操作还是应对相关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在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分录编制的基本思路上均有作进一步阐析的必要。本文以注册会计师《会计》教材实例为对象,阐析合并报表的基本思路,并进行分析: 一、合并资产负债表 例:某母公司对其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数额3万元,拥有该子公司80%的股份。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万元,资本公积8千元,盈余公积1千元,未分配利润为6千元。 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实收资本20 000 资本公积8 000 盈余公积 1 000 未分配利润 6 000 合并价差 2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30 000

少数股东权益7 000 二、合并利润表与利润分配表: 承前例,子公司本期净利润为8 000元,母公司对子公司本期投资 收益为6 400元,子公司少数股东本期收益为1 600元,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3 000元,子公司本期提取盈余公积1 000元,分配出应付利润4 000元,未分配利润6 000元。 编制抵销分录如下: 借:投资收益 6 400(母公司的投资收益作为内部投资必须抵销) 少数股东收益 1 600(子公司本期净利润8 000中有20%是少数 股东收益而非企业集团所得,但也体现在于公司的个别报表上,必须抵销)。 年初未分配利润 3 000(从企业集团本年角度看,该年初未分配 利润去年已经抵销过,又作为本期可供分配的利润,因此必须与今年的期末未分配利润相抵销)。 贷:拥职盈余公积 1 000(冲销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上的提取盈余

公积,实质上是冲销母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 应付利润 4 000(冲销际公司利润分配表上的应付利润实质上是冲销母公司的应付利润) 未分配利润 6 000(冲销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上的未分配利润实质上是冲销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 这样,客观上就将子公司包括提取盈余公积在内的税后分配全部抵销了。但是公司法规定: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必须由单个企业按照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即各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必须单独体现),所以,又必须再将子公司已经被全部抵销的盈余公积部分重新调整回来。(注:重新调整盈余公积时,必须从企业集团角度出发,仅调增属于企业集团的80%的盈余公积)编制如下抵销分录: 借:提取盈余公积800 贷:盈余公积800 三、以CPA教材合并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工作底稿为例具体分析: 分析如下:

【精选】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一、 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这就要看所给你的句子是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如果出现在开头 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句子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文章中一个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能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等. 内容上作用: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有血有肉充实,为下文蓄势等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案例分析1

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案例分析-以禾浩通信科 技有限公司为例 (一)禾浩通信公司概况 2008 年,金秋九月,南京禾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南京禾浩)注册 成立,登记资本达五千万人民币。南京禾浩登记地址为江宁经开区水长街八号, 公司占地一万三千八百平方米,其中建筑展开面积高达三万平方米。 南京禾浩的业务领域主要包括: 1)通讯硬件设施业务, 2)新型清洁能源业务,3)物联网业务, 4)软件服务业务;在这四大业务领域中,南方禾浩均能提供产品的研产售与服务于一体的一条龙式服务,企业科技含量较高,被吸纳为通信行业标准化制订单位之一,也曾获得省级高新技术单位、省级软件单位、省级科技型私营公司等多个荣誉头衔。南方禾浩将“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客户、以和谐的胸怀面对员工、以创新的思维面对产品、以发展的视角展望未来” 的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成南大、南航大、西工大等高等院校展开了密切的合作。 南京禾浩以技术为企业的核心力量,以创新为技术的成长方式,让企业沿着创新式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当前,南方禾洁打造了一支具备较高科研能力的技术团队,技术团队不乏获得“省级创新人才” 、“市级紫金特别表彰人物”等称号的高端技术专家,在这支科研队伍中,十九人获高级职称,四十五人位居中级职称。在这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带动下,南方禾浩迎来了累累的科研硕果,九项技术被我国专利主管机构认定了发明专利,六项技术被国外专利认定机构认可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更高达几十项之多。南京禾浩的拳头产品——无线定位设备、辅助资产管理软件、新型氢料储电电池等均为企业自行完成科研攻关工作, 南方禾洁的业务范畴已扩展到通信硬件、新能源设施、无线网络运营、智能生活软件等物联业务。 假设 2009 年 1 月 1 日,南京禾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禾浩公司)斥资 300 万元银行存款购买了 A 公司 80 %的股份(在此之前,南京禾浩丗 A 企 业不属于同一大股东的投资序列,因此此次合并并非同一投资人资产整合)。禾浩公司备查簿中记录 A 公司在 2009 年 1 月 1 日几乎所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

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一、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容上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这就要看所给你的句子是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如果出现在开头 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 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文章中一个句子在结构和容上都能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等. 容上作用: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有血有肉充实,为下文蓄势等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 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精编推荐】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精编推荐】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第五章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一、资料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000万元,盈余公积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表2A公司与B公司个别利润表(简表)单位:万元

2.假定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万元(减值准备为25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合并财务报表案例分析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一、案例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 (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收入为20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14000万元。假定本年12月份B公司从A公司购进一项产品作为固定资产,买价5000万元,本年末未提折旧。A 公司销售该产品结转成本4000万元。 要求: 20X7年年末编制合并报表。

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案例分析

成本法下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案例分析-以禾浩通信科技有限公 司为例 (一)禾浩通信公司概况 2008年,金秋九月,南京禾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南京禾浩)注册成立,登记资本达五千万人民币。南京禾浩登记地址为江宁经开区水长街八号,公司占地一万三千八百平方米,其中建筑展开面积高达三万平方米。 南京禾浩的业务领域主要包括:1)通讯硬件设施业务,2)新型清洁能源业务,3)物联网业务,4)软件服务业务;在这四大业务领域中,南方禾浩均能提供产品的研产售与服务于一体的一条龙式服务,企业科技含量较高,被吸纳为通信行业标准化制订单位之一,也曾获得省级高新技术单位、省级软件单位、省级科技型私营公司等多个荣誉头衔。南方禾浩将“以诚信的态度对待客户、以和谐的胸怀面对员工、以创新的思维面对产品、以发展的视角展望未来”的企业文化贯穿于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成南大、南航大、西工大等高等院校展开了密切的合作。 南京禾浩以技术为企业的核心力量,以创新为技术的成长方式,让企业沿着创新式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当前,南方禾洁打造了一支具备较高科研能力的技术团队,技术团队不乏获得“省级创新人才”、“市级紫金特别表彰人物”等称号的高端技术专家,在这支科研队伍中,十九人获高级职称,四十五人位居中级职称。在这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带动下,南方禾浩迎来了累累的科研硕果,九项技术被我国专利主管机构认定了发明专利,六项技术被国外专利认定机构认可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更高达几十项之多。南京禾浩的拳头产品——无线定位设备、辅助资产管理软件、新型氢料储电电池等均为企业自行完成科研攻关工作,南方禾洁的业务范畴已扩展到通信硬件、新能源设施、无线网络运营、智能生活软件等物联业务。 假设 2009年 1 月 1 日,南京禾浩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禾浩公司)斥资300 万元银行存款购买了 A 公司 80%的股份(在此之前,南京禾浩丗A企业不属于同一大股东的投资序列,因此此次合并并非同一投资人资产整合)。禾浩公司备查簿中记录 A公司在2009年 1 月 1 日几乎所有的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都和账面价值相符,但有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60 万元)与公允价值(70 万元)不等。以平均分配资产折旧的方式而言,这一资产尚余二十年的折旧周期。除此之外,以合并之期为时间点,A企业净资产为350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例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例 2008年12月31日,B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0万元。 2008年12月31日,除一项账面价值为5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的无形资产外,B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一致。 该无形资产未来仍可使用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零。假定该无形资产为管理使用,摊销年限、摊销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均与税法一致。 2009年12月31日,B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3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1200万元,盈余公积为8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20万元。 A公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2009年1月7日以2000万元购买B公司70%的股份。购买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5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3000万元,资本公积为2000万元。假定A公司对B公司股权投资差额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为10年。 B公司2009年度、2010年度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000万元和800万元。B公司除按净利的10%、5%分别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外,不再进行其他利润分配。A公司2010年12月31日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600万元,年初应收B公司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已知A公司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10%。A公司在2010年12月31日含有一项从B公司购入的无形资产,是2009年1月10日以400万元的价格购入的。B公司转让该项无形资产时的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假定A公司对该项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摊销,摊销年限为10年。 编制2010年A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消分录。 猜你喜欢:

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一、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这就要看所给你的句子是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如果出现在开头 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 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文章中一个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能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作用:总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为下 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等. 内容上作用: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有血有肉充实,为下文蓄势等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 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 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 尽而意无穷。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第五章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 一、资料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 取得了B公司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 其他资料为: (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资产A公司B公司负债及所有者权益A公司B公司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10725 7820 短期借款10000 5000 交易性金融资 产 5000 2000 应付票据10000 3000 应收票据8000 3000 应付账款20000 5000 应收账款4975 3980 预收账款7000 2000 预付账款2000 1800 其他应付款 存货31000 20000 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自如 13000 2600 应付利润 流动资产合计61700 38600 流动负债合计60000 17600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30000 0 长期借款4000 3000 持有至到期投 资 17000 0 应付债券20000 4000 固定资产21000 16000 长期应付款2000 0 在建工程20000 5000 非流动负债合计26000 7000 无形资产6300 0 负债合计86000 24600 其他资产所有者权益 非流动资产合计47300 21000 股本40000 20000

句子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句子的作用 一、语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奠定感情基调、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二、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这就要看所给你的句子是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 出现在开头--开头句子的作用: 1、开篇点题 2、总领下文或统领下文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 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句子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结尾句子的作用: 1、篇末点题 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3、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 4、点明中心,升华中心 5、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突出、深化主题。 5、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文章中一个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能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作用: 总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为下文作铺垫,为下文埋下伏笔/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等. 内容上作用: 增强生动性和形象性, 使文章有血有肉充实, 为下文蓄势等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 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 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 A、开头段: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 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案例DOC

一、资料 1.假定A公司于20X7年1月1日以30 000万元银行存款取得了B公司 80%的股权,双方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的账面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其他资料为: (1)合并日B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 000万元; (2)20X7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8 000万元,本年对外分配利润4 000万元; (3)20X7年年末B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 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1 000万元,未分配利润6 000万元。 (4)A公司20X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8 000万元,本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本年利润分配10 00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12 000万元。 20X7年年底A公司和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数据如表1、表2所示 表1 A公司与B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表)单位:万元

表2 A公司与B公司个别利润表(简表)单位:万元

2.假定A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5000万元(减值准备为25万元),其中3000万元为B公司应付账款,假定本期A公司对B公司应收账款计提减值15万元;预收账款2000万元中有B公司1000万元应付账款;应收票据8000万元中有B公司4000万元应付票据;B公司4000万元应付债券中属于A公司持有至到期投资2000万元。 3.假定B公司个别报表中存货项目有20000为本期从A公司购进的存货。A公司销售该商品的收入为2000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销售成本为14000万元。假定本年12月份B公司从A公司购进一项产品作为固定资产,买价5000万元,本年末未提折旧。A公司销售该产品结转成本4000万元。 要求: 20X7年年末编制合并报表。 二、根据上述资料,按以下程序进行处理(单位:万元) 1.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抵销。 (1) 借:长期股权投资(8000×80%) 6400 贷:投资收益 6400 借:投资收益(4000×80%) 32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