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运动处方

复习资料-运动处方
复习资料-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提纲

考核方式

平时占40%(考勤占50%、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各占25%)

期末考试占60%(卷面50分,处方的制定50分)

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专题一运动处方概述

一、运动处方的定义

Exericise Prescription----由康复医师、体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其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服务对象分为:康复治疗性、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按作用分为:耐力性、力量性、柔韧性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1、锻炼目标:近期和远期目标

2、锻炼内容:有氧运动、力量、柔韧练习、医疗体操、功能练习、生物反馈训练

3、运动量:

--运动强度:心率、MET、%RM

--持续时间:分钟

--重复次数、完成组数、间隔时间

--运动频率:次/周

4、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七大要素:

F:频率I:强度T:运动项目T:时间V:运动量P:运动形态P:运动进程

四、运动处方的目的:

1、促進健康(减少疾病危险因素)

2、增进体能

3、确保运动安全

4、养成規律运动习惯

专题二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

一、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一)健康筛查:

1、健康自我筛查:

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 适用于15-69岁)

是否

□□1、医生是否告诉你患有心脏病并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2、当你进行体力活动时,是否感觉胸痛?

□□3、自上个月以来,你是否在没做体力活动时有胸痛?

□□4、你是否曾因为头晕跌倒或曾失去知觉?

□□5、你是否有因体力活动变化而加重的骨或关节问题(例如背部、膝关节或臀部)?□□6、近来医生是否因为你的血压或心脏问题给你开药?

□□7、你是否知道一些你不应进行体力活动的其它原因?

2、健康检查:

---体格检查

个人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

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身高、体重、脉搏、血压体测量)

---临床检查

血液、尿液生化检验

肺功能、心脏功能

其他:X线检查、视力、听力、眼底等

3、体力活动专业指导筛查:

--更详细的健康回顾及特殊的危险分层

--对体力活动、医学检查、运动测试细节提出建议

(二)运动试验

1、目的

---评定心脏功能,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确认是否能参加运动锻炼;

---测得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和最大心率

2、方法:台阶试验、功率自行车、跑台试验

(三)体质测试:

常用的体质评价方法:

心肺耐力、肌力和肌耐力、柔韧性、体成分

专题三耐力性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运动内容:

有氧运动、球类运动、传统体育、力量练习

二、运动强度:

心率(220-年龄)55-70%、主观疲劳分级表13级

三、运动时间和频率:

30-60分钟、或20-30分钟、2次/天,3-5次/周

四、注意事项:

平衡饮食、8-12周后调整、其他

运动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急性病或者慢性病急性发作\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对禁忌症: 高血压患者定期服药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冠心病人在确保心绞痛不发作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专题四力量性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运动内容:根据运动目标和条件选择器械/杠铃、哑铃、弹力带等练习方式

二、运动强度:

测试个体的1RM,根据运动目标,选择适宜的阻力/重量、组数、速度、组间间歇

1RM 3RM 6RM 10RM 15RM

100% 95% 85% 75% 65%

三、运动频率:每周3-4次

四、注意事项:

器械使用安全、热身和整理活动、负荷超过原重复次数2次以上,可增加原重量的2-10%

专题五柔韧性运动处方的制定

一、运动内容:

瑜伽、太极、体操、有氧体操、舞蹈、游泳、伸展练习、弹力带、弹力绳;

二、运动强度:局部适当的牵拉感觉;

三、运动时间和频率:停留10-60秒、每侧重复3-4次/天、每天一次,至少隔天一次

四、注意事项:避免冲击性牵张练习、先热身

运动处方知识点

第一章 1. 率先提出“运动处方”:卡波维奇 2. 首先使用运动处方:猪祠道夫 3. 库珀:“有氧代谢之父”、“12分钟跑步测试法” 4. 世界上最早的运动处方: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 5. 瑞典生理学家Borg首先提出自觉疲劳分级 6. 体育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含病人),有康复医师、体育教师、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能测试,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和运动爱好或训练条件等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对身体锻炼者制定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量、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等,以达到健身和康复身体的目的。 7. 运动处方与药物处方的区别: 运动处方药物处方 运动内容药物名称运动量: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锻炼频率剂量/次 次/日 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及注意事项1)目的不同:运动处方是用来提高体适能、促进健康或防治疾病,药物处方是为了治疗疾病 2)使用终点不同:医药处方在病人痊愈后即停止使用,而运动处方在人的一生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8. 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目的分类:1)健身运动处方2)竞技运动处方3)康复运动处方 按构成体质的要素分类:1)改善身体形态的运动处方2)增强身体机能的运动处方3)增强身体素质的运动处方4)调节心理状态的运动处方5)提高适应能力的运动处方按锻炼的器官系统分类:1)心血管系统的运动处方2)呼吸系统的运动处方3)神经系统的运动处方4)消化系统的运动处方5)运动系统的运动处方 按实施运动处方的环境分类:1)社区运动处方2)健身房健身运动处方3)家庭健身运动处方4)学校健身运动处方 9.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运动目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10. 运动处方的四大要素: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 11. 运动处方的目的:1)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愉悦身心2)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3)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成绩 12. 有氧运动的特点:1)低强度2)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3)周期性运动4)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13. 有氧运动的项目:步行、慢跑、走跑交替练习、登山、上下楼梯、游泳、自行车等 14. 评定运动强度的指标:客观:心率(HR)吸氧量(VO2) 梅脱(MET) 主观:自觉用力程度分级(RPE) 15. 最大吸氧量(VO2max):是指极量运动时人所能吸取(消耗)氧的最大数值 16. 靶心率(THR):是指能获得最佳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17. 预期心率(PTHR):通过年龄推算出来的最大心率 18. 梅脱(MET):是指运动时的能耗量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的比值 19. 1MET是指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活动|、消耗3.5毫升的氧,表示为3.5ml.kg/分钟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处方是由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工作者等,根据患者、运动员或健身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锻炼经历,以及心肺功能和/或运动器官的机能水平等,结合主、乐观条件,以处方的形式制定的系统化、个性化的健身方案,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体力活动: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在静止的能量消耗的基础上能量消耗增加的任何身体活动。 运动:一种有计划地、有组织的、可重复的、旨在促进或维持一种或多种体适能的体力活动。 体适能:指人体所具备的有充足的精力从事日常工作(学习)而不感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的乐趣,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 轻中重体力活动,3,6MET分开 健康体适能:心肺适能、身体成分、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成分。运动体适能:包括健康体适能的四个因素,加上灵活性、协调性、平衡性、速度、反应时间、爆发力。 代谢当量:是一种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每公斤体重从事1分钟活动消耗3.5ml氧气,其运动强度为1MET,即1MET=3.5ml/kg/min,相当于健康成年人座位安静时的代谢水平,稍高于基础代谢水平3.3) 体力活动指南的内容:每一个成年人每天或每周大多数日子里应进行累积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提高和维持健康的体力活动最小的运动剂量) 第二章运动健身益处与危险分层 (熟悉)运动健身的益处:运对骨骼肌形态功能、骨关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功能、神经系统机能、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血液、物质能量代谢、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 (熟悉)危险分层:基于医学检查、体力活动、运动测试、内科医生指导所提供的适当联系,将个体划分为低危、中危、高危这些危险类别的过程称为危险分层。(掌握)危险分层标准:低危:没有症状,0或1个危险因素。中危:没有症状,2或2以上危险因素。高危:已知患有心血管、肺或代谢性疾病者,或有一个或多个体征或症状。 (重点)危险因素(8阳2阴):年龄:男≥45女≥55,家族史: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女<65男<55),吸烟:主动,被动。高血压:120/80,高血压140/90。血脂异常:总胆固醇升高,或LDL-L升,或LDL-C降。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前期。肥胖症:BMI≥28kg/m2,腰围,男≥85女80。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至少3个月未参加每周至少3天,每天不少于30分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2阴。高血清高密度胆固醇,健身运动。 (熟悉)运动健身中常见的风险:关节扭伤,肌肉拉伤,低血糖,局部劳损,中暑,冻伤,脱水。 (熟悉)预防措施:1良好医学检查随访(男45女55以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2现场医务监督3建立应急措施4对健身者进行适当教育5提倡中小健身强度6特殊人群实施心电监护7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8少参加竞争性比赛9运动后医务监督10分左右10寒冷有风环境注意防护11湿热天气慎运动 (熟悉)慢性疾病者运动风险预防措施:1患病个体身体机能状态(患病史、常规医学检查)2运动能力评价(对疾病和疾病风险了解,并以此评价运动能力)

运动处方

开具运动处方的背景 向病人开具运动处方前,医生应先熟悉有关体能活动的健康资料,以便向病人提出建议。这些资料包括: 体能活动的好处 每天进行中等剧烈程度的体能活动,能於多方面改善健康,包括: 1.减低早逝的风险; 2.降低死於心脏病的风险; 3.减低患上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及结肠癌的风险; 4.有助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 5.舒缓抑郁及焦虑的情绪; 6.有助控制体重; 7.有助发展及保持骨骼、肌肉及关节健康; 8.令长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得以改善,并预防跌倒;及 9.改善心理健康。 进行体能活动的建议 1.体能活动无须剧烈也可促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简称世卫)提供以下建议: 1.每天最少进行三十分钟中等剧烈程度的体能活动,已可带来健康 益处,并减低患上心脏病、糖尿病、结肠癌及乳癌的风险。 2.若要控制体重,则需要进行较多的体能活动。 3.强化肌肉及锻炼平衡的运动能预防长者跌倒,改善他们的自我照 顾能力。 2.一般而言,体能活动若能令人稍微感到吃力,但仍能舒适地交谈即属中等剧烈 程度。急步行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不但简单方便,还可随时随地进行。

3.要建立活跃的生活模式永不怕迟。研究显示,任何人不管有多久没有进行体能 活动,只要他/她落实执行活跃的生活模式,其健康及生活质素都可有所改 善。 4.要增加活动量,可行的方法包括将体能活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午饭时间散 步,或在乘巴士时提早一个站下车,然后步行往目的地。 体适能 体适能的定义为「一组人们拥有或可达到的素质,这组素质关乎与其进行体能活动的能力」(USDHHS,1996)。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素质共有五个范畴,包括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柔韧度及身体成分。 1.心肺耐力 2. 1.心肺耐力是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及呼吸系统於持续的体 能活动中可供应能量的能力。(USDHHS,1996,援引自 Corbin & Lindsey,1994) 3.肌力 4. 0.肌力是肌肉在活动中可施予力量的能力。(USDHHS,1996, 援引自Wilmore & Costill,1994) 5.肌耐力 6. 0.肌耐力是肌肉可持续活动而不露疲态的能力。(USDHHS, 1996,援引自Wilmore & Costill, 1994) 7.柔韧度 8. 0.柔韧度是关节可移动的幅度。(USDHHS,1996,援引自 Wilmore & Costill,1994) 9.身体成分

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标准答案

大学生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 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 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 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 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 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 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 B、提高心力储备 C、促进胃肠蠕动 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心身疾病

(完整版)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和答案

理论课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c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c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c___和训练以及运动 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 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a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 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 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 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复习资料-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复习提纲 考核方式 平时占40%(考勤占50%、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各占25%) 期末考试占60%(卷面50分,处方的制定50分) 成绩以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专题一运动处方概述 一、运动处方的定义 Exericise Prescription----由康复医师、体疗师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和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其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按服务对象分为:康复治疗性、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按作用分为:耐力性、力量性、柔韧性运动处方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1、锻炼目标:近期和远期目标 2、锻炼内容:有氧运动、力量、柔韧练习、医疗体操、功能练习、生物反馈训练 3、运动量: --运动强度:心率、MET、%RM --持续时间:分钟 --重复次数、完成组数、间隔时间 --运动频率:次/周 4、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的七大要素: F:频率I:强度T:运动项目T:时间V:运动量P:运动形态P:运动进程 四、运动处方的目的: 1、促進健康(减少疾病危险因素) 2、增进体能 3、确保运动安全 4、养成規律运动习惯

专题二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 一、运动处方制定的程序 (一)健康筛查: 1、健康自我筛查: 体力活动准备问卷(PAR-Q 适用于15-69岁) 是否 □□1、医生是否告诉你患有心脏病并仅能参加医生推荐的体力活动? □□2、当你进行体力活动时,是否感觉胸痛? □□3、自上个月以来,你是否在没做体力活动时有胸痛? □□4、你是否曾因为头晕跌倒或曾失去知觉? □□5、你是否有因体力活动变化而加重的骨或关节问题(例如背部、膝关节或臀部)?□□6、近来医生是否因为你的血压或心脏问题给你开药? □□7、你是否知道一些你不应进行体力活动的其它原因? 2、健康检查: ---体格检查 个人疾病和家族遗传病史 基本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指标(身高、体重、脉搏、血压体测量) ---临床检查 血液、尿液生化检验 肺功能、心脏功能 其他:X线检查、视力、听力、眼底等 3、体力活动专业指导筛查: --更详细的健康回顾及特殊的危险分层 --对体力活动、医学检查、运动测试细节提出建议 (二)运动试验 1、目的 ---评定心脏功能,发现潜在心血管疾病,确认是否能参加运动锻炼; ---测得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和最大心率 2、方法:台阶试验、功率自行车、跑台试验 (三)体质测试: 常用的体质评价方法: 心肺耐力、肌力和肌耐力、柔韧性、体成分

运动处方

关于中学生颈椎病的运动处方 引入 一、前言 颈椎病是指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病变基础,包括颈周围肌肉、关节继发性改变和相邻椎体退变增生,压迫神经血管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是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等等,并诱发与之相关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但是近年来,颈椎病也开始在青少年中出现。本文是对我的一位在读高中生弟弟,关于他颈椎疼痛而为他制定的运动处方。 二、颈椎病的类型 研究资料表明:颈椎病已是中学生所有疾病发病之首,发病率为27.33%。其中以颈型颈椎病最多,占患病数45.12%,其次是神经根型占34.88%,再次是椎动脉型占11.95%。有学者曾经对8000名中学生,运用在校中学生年度健康体检的方式,作颈椎病触诊检查:有颈项部不适1256例,颈项部肌肉发硬352例,颈项部可触及硬结、条索状物、压痛387例,伴失眠、记忆力减退96例。X线平片检查:颈椎变直164例、颈椎轻度侧弯83例、椎体前、后缘、钩突关节骨质增生19例;环椎弓部分缺失畸形2例;颈2~3

椎间盘突出5例。 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弯腰驼背、脖子发僵、头脑眩晕、颈肩疼痛、恶心呕吐、心悸胸闷、手指麻痛、免疫力视力减退、肥胖、胃痛、腰腿痛、容易损伤等。 四、颈椎病的发病诱因 1、超长时间的伏案学习、使用电脑、身体缺乏运动是主要影响因素; 2、是因为看书看电视不良姿势、睡觉枕头过高过低以及不用枕头的习惯; 3、是由于急性损伤、中学时代背负沉重书包、矮桌子与高凳子、肩部受凉; 4、由于高中生学业压力比较大,不爱参加体育锻炼,整天伏案写作业。 五、颈椎病的致病机制 1、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状态、长久保持某一位置或姿势,致使能量过度消耗出现衰竭,软组织产生强直收缩,影响椎间盘纤维环的营养获得、髓核的涵水和营养代谢,造成连接颈、肩、腰、背部、四肢椎体的韧带、椎间盘、关节囊、筋膜及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纤维化、钙化。从人体颈椎的大量生物力学研究表明,一侧的收缩用力致使椎骨稳定力学结构被破坏,颈椎正常的应力与应变分布发生改变,使椎间盘内部应力分布不均,椎间盘挤压破裂,髓核向拉力弱侧流出导致骨质增生。多数学生的X射线片下有骨

武汉工程大学体育理论考试基础理论答案

基础理论考试试题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C_活动。A、生产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C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C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B___活动。A、经济B、体育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A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 B 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A、合理营养B、身体练习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 A 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C 、课余体育活动。A、体

育训练B、体育竞赛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 A 和竞赛。A、运动训练B、理论教学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 B ”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 A 、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A、增强社交能力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 C 、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C 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 。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 A 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 B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本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二)判断题 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 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6.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7. ()Ⅱ型肌纤维较Ⅰ型的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 高、抗疲劳性强。 8.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9. ()30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长而渐渐衰退,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 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 10.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 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11. (×)学者包查(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70~80%受遗传的影响,可见,最大摄氧量主 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不能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 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概念 "处方"在医学上指的是医师给端正人开的药方,不同的病或同一种病而程度不同当然不能使用同一处方。同样,要科学地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预防或治疗疾病,也必须"对症下药"。所谓运动处方即医师用处方的形式规定体疗病人或健身运动参加者锻炼的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运动处方的作用 (一)增进身体健康

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预防疾病,特别是"文明病";其二是改善身体状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提高身体机能 可以指导锻炼,使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身体的灵敏性、技巧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 (三)治疗疾病 把运动当作康复疗法的一种手段,严格地按处方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中的安全感,尽可能少地出现意外危险。 运动处方的种类 1、运动处方的种类 运动处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2、治疗性运动处方 用于某些疾病或处伤的治疗和康复,它使医疗体育更加定量化、个别对待化。例如,某人中等肥胖,体重超标10公斤,他需每天爬山1小时,约16周的时间体重可以降到标准范围,这就是治疗性运动处方。 3、预防性运动处方 主要用于健身防病。如人过中年,身体就开始衰退,像动脉硬化就慢慢开始了。为了预防动脉硬化,运动处方规定了中等强度的耐力跑,使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不易沉积,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这就是预防性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的内容 (一)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文明病、老年病,宜选择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走、慢跑、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项目;为了增强肌肉,宜选择力量性项目;为了松驰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可选择太极拳、保健按摩、散步和放松体操等。 (二)运动强度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可用最大吸氧量、心率、功率、速度(米/秒)等表示。由于运动强度对锻炼者的机体影响最大,因此,它的安排恰恰相反当与否是影响运动处方效果的关键。 (三)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系指每次运动所持续的时

大学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库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库 一、选择题 1、无氧运动的锻炼方式有()。 A、短距离疾跑 B、慢跑 C、游泳 D、健身操参考答案:A 2、心率作为反映人体()功能的客观指标之一。 A、心血管系统 B、身体形态 C、身体素质 D、耐力素质参考答案:A 3、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 A、6%--7% B、7%--8% C、8%--9% D、9%--10%参考答案:B 4、人体肌肉的发育在()岁左右完成。 A、35 B、25 C、30 D、20参考答案:B 5、如果以健身为目的的锻炼,一般人的运动频率应以每周()次以上为适宜。 A、2 B、3 C、4 D、5参考答案:B 8、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是:() A、心理咨询 B、健身运动 C、音乐治疗 D、社会交往参考答案:B 9、根据目的、对象和社会施予的影响不同,目前通常认为体育可由哪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 A、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B、娱乐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 C、社会体育,娱乐体育和学校体育 D、娱乐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 参考答案:A 10、在原始社会,体育与生存需要之间的天然联系,主要表现在() A、谋生与防卫需要中 B、宗教与祭奠需要中 C、娱乐与游戏需要中 D、战争与掠夺需要中参考答案:A 11、社会环境引起的心理活动因素是复杂的,解决的办法也多种多样,但为了及时排除个人性格和心理状态中的不健康因素,宜采用下列哪种积极措施?()A、采取睡眠疗法缓解精神疲劳B、参加社交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C、通过体育锻炼调节身心健康 D、广交知心朋友解除内心烦恼 参考答案:C 12、体育作为一种传播体育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所引起的教育作用,是要教育人们() A、积极参加社会体育 B、成为社会体育活动家 C、与社会保持一致性 D、树立个人奋斗目标参考答案:A 13、体育的娱乐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下列哪方面的需要() A、生存和发展需要 B、提高生物潜能的需要 C、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D、增强体质的需要参考答案:C 14、体育之所以具有军事功能,主要由于下列何种需要() A、娱乐与游戏 B、战争和训练士兵 C、保健和养生 D、竞技和运动 参考答案:B 15、体育的经济功能,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 A、体育本身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B、体育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C、国民经济对体育的合理投资 D、体育促进了劳动生产力提高 参考答案:B 16、体育的经济功能,最初是体育本身的发展,间接通过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最终转化为() A、精神意志力 B、社会感染力 C、劳动生产力 D、政治鼓动力 参考答案:C 17、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是() A、传授知识,提高技能 B、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C、培养品德,提高素质 D、造就骨干,指导普及参考答案:B 18、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各高校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身体素质较好,并有体育专长的大学生进行系统训练的一种专门() A、学习过程 B、教育过程 C、比赛过程 D、交流过程参考答案:B 19、《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是大学生接受同样教育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大学生能否毕业的一项必备条件。为了综合评定学生的

运动处方

新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运动处方》试卷库 一、名词解释:(备选20题) 1、运动处方: 2、代谢当量(MET) 3、超量恢复: 4、有氧耐力: 5、无氧耐力: 6、RM: 7、速度素质: 8、反应速度: 9、动作速度: 10、位移速度: 11、ROM: 12、高血压病: 13、冠心病: 14、糖尿病: 15、BMI: 16、高血脂症: 17、疲劳: 18、RPE: 19、持续训练法: 20、间歇训练法: 二、是非题:(备选20题) 1、运动处方主要采取大强度无氧代谢为主的速度和力量性运动。() 2、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和中老年人来说,白天进行锻炼的潜在危险要比在清晨锻炼时小得多。() 3、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使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肪蛋白(HDL),使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持因素—低密度脂肪蛋白(LDL)水平下降的水平增高,从而有效地控制高胆固醇血症及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的因素。() 4、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在增强肌肉耐力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加重复次数或持续时间。() 5、运动的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成反比,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可相应缩短,运动强度小则运动时间可相应延长。() 6、一般来说,提高有氧耐力为主的锻炼,最适宜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4次。力量性锻炼的运动频率一般为每日或隔日练习1次。而伸展运动最好坚持每天练习。() 7、乳酸阈值高者,承受运动负荷强度的能力也高。在相同的乳酸阈值时,VO2max

的利用率高者,无氧耐力高。() 8、10s的全力试验常用来测定乳酸的无氧工作能力。生理学上常采用玛格里亚台阶试验和纵跳方法测试人体无氧功率。() 9、每次锻炼后至少休息10 min以上方能用温水淋浴,切勿在训练后即刻进行热水浴,以免导致循环血量过于集中在外周,造成血压突降,诱发心率失常。()10、肌力锻炼时应先练小肌肉群再练大肌肉群,局部锻炼与全身锻炼相结合,力量锻炼与耐力锻炼相配合。() 11、据国内经验,步行速度3 000~4 000 m/h为小运动量;步行速度5 000 m/h 为中运动量;步行速度6 000 m/h以上属大运动量。() 12、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病I、II期的患者,运动中强度一般控制在50%~70%VO2max范围内,或40%~60%HRmax。() 13、运动疗法主要适用于临界高血压、第I、II期和病情稳定的Ⅲ期高血压病患者,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皆不宜参加运动。() 14、对于心功能有明显损害者、老年人、体质较差者,特别是有过急性心肌梗塞者,不宜进行慢跑,以免发生意外。() 15、冠心病人的康复运动训练时间安排在晚间为宜。() 16、康复体育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在很多情况下,运动治疗只是疾病治疗的辅助方法,与药物治疗结合进行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17、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运动中不要做过分低头弯腰的动作,不要做大幅度的快速运动,如要弯腰,注意不要长时间使头低于心脏的位置。() 18、肥胖症康复运动的主要目的是逐渐消除机体内多余的脂肪,运动方式应为动力性有氧运动为主,要求小肌肉群参与。() 19、在晚餐后2 h进行运动比在其他时间运动能更有效地去除脂肪。() 20、为了提高减肥效果,运动频率可适当加大,每周最好锻炼4~5次或坚持每天运动,形成运动习惯化。() 三、填空题:(备选20题) 1、运动的频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运动锻炼所获得的效果遵循生理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2、运动处方的运动类型一般分为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成分测量与评价的常用三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心率评价运动强度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5、评价人体无氧功率的常用和简便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制订运动处方前一般需经过三个步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评价有氧耐力的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最常用的发展有氧耐力锻炼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

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B、提高运动水平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运动处方的要素

案例 騎單車 一、基本動作 上坡 上坡除了要提早變速,爬陡坡還必須將身體重心向前移、彎身降低騎乘的角度。下坡 遇下坡則必須將身體重心向後移,用眼睛餘光先觀察要走的路線,控制前後煞車的力道,切記勿於高速時急拉前煞車,會讓人仰馬翻。 煞車 前後煞車中,前輪的制動力較強,但前輪一鎖死就容易失去控制,尤其是過彎的時候;後輪制動力較弱,但鎖死影響平衡並不大,仍在可控制之中,甚至可以利用來過彎,即是「控制性甩尾」過彎,不過這是進階技巧,先不討論。 因為前後煞車的不同特性,所以要弄清楚哪一隻手控制哪一個煞車,使其變成反射動作。基本上,緊急煞車可前後一起拉;高速或過彎時切記勿強拉前煞車。過彎 騎單車過彎必須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因為踏板運轉到下方時已經很接近地面,如果加上轉彎時的傾斜,會有擦撞地面而發生意外的情形發生,所以下坡過彎時停止踩動並把過彎的那一邊踏板轉至上方,身體並配合向內側傾。 下坡高速過彎必要時也可以伸出平衡腳,內側的腳離開踏板彎曲伸出,可以幫助平衡重心,如側滑時也可以支撐身體免於倒地。 爬坡時檔位放輕 和同伴一起出去騎車,爬坡時用比領先者更輕的檔位(踩踏迴轉速比他高),雖然不會比他快但會比他輕鬆,如果自己不是團體裡面體力較好者,如此可以使自己免於因為想跟上團體而累壞。 二、運動裝備 1. 車衣:車衣是一種排汗衫,好的車衣透氣、吸汗、防晒,不會讓騎士騎得汗流浹背,很不舒服。 2. 車褲:車褲中在臀部的位置有加厚的軟墊,可以防止因久騎而產生的疼痛感。一件合適的車褲可以大大增加騎車的舒適度,避免腰酸背痛。 3. 袖套:在艷陽下騎車,防晒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則晒黑事小,萬一產生皮膚病變,那可就嚴重了。夏天騎車,袖套最好能戴上,騎到陰涼處休息時再脫下,是不錯的防晒方式。挑選袖套時,務必要選擇透氣、吸汗的材質,才不會感覺穿著長袖在騎車。 4. 手套:騎車騎長途或是上下坡時,一副手套是需要的,可以避免手掌及腕關節的疼痛,萬一不小心摔車,也有防護的功效。手套還分露指跟不露指兩種,請依個人喜好及天氣進行選擇,另外,也有在手掌處加厚或軟墊的款式,如果嫌俗稱人間肉球的人體工學握把太貴的話,倒是可以在手套上投資一些。

运动处方

名词解释: ①运动处方:是以获得个人期望的体力为目标,并以适应其体力现 状所决定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率。 ②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区域在神经支配下收缩产生的一种综合力 量。 ③能量代谢: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储存、释放、 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 ④超量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的一段 时间内不仅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甚至超过原来的水平。 ⑤循环训练:是指采用一组持续运动,内容包括6~12种项目,运动 项目间无间歇,共进行3组以上。 1、运动处方的分类 1)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2)全民健身预防保健 3)临床治疗康复 ○1全身运动:有氧运动、间歇运动、无氧运动 ○2局部肌肉运动:动力性运动 静力性运动 ○3循环训练○4体育活动○5康复活动 2、肥胖形成的生物机制及肥胖的评定标准、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肥胖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1)生理学机制 2)遗传 3)生理因素 4)调定点 5)代谢因素 6)环境和行为因素等。 肥胖的评定标准: 1)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健康标准为18.5~24 (kg/m2),超出24为超重或肥胖。 2)腰臀围比值(WHR):男子健康标准:0.75~0.85,超过0.85为肥 胖;女子健康标准:0.7~0.8,超过0.8为肥胖。 3)皮下脂肪厚度法:男性体脂>25%体重,女性体脂>30%体重,可诊 断为肥胖。 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1)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2)降低食欲 3)増加基础代谢 4)抑制脂肪生成。 3、健身运动处方对心脏泵血功能、骨骼肌机能提高的作用 1)健身运动可以增大心脏的重量、容积 2)科学的体育运动能改善心脏机能,每博输出量增加,安静时或最 大运动时的心率减少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名词解释: 1、运动处方:指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 2、健身运动处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健康人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以增强 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运动处方。 3、康复运动处方:某些疾病或外伤治疗的康复者,应用运动处方,使锻炼更加定量化和更 针对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提高康复医疗效果。 4、: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5、肺泡通气: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6、健身阈时间:刚刚能够引起机体发生生理反应并获得健身效果的最短时间。 7、最大健身持续时间:机体发挥其潜能,参与运动并获得健身效果的最大持续时间。 8、健身阈强度:在安静状态下渐增负荷时刚刚能引起机体发生超量恢复反应的那种负荷强度。 9、最大健身强度:机体发挥最大潜力练习时所能承担并能产生良好超量恢复效果的那种负荷强度。 10、运动强度:指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或速度,或肌肉单位时间所做的功。 11、代谢当量:运动时的耗氧量和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 (计算分数:1met≈250ml/min或3.5ml/kg/min 1分=7ml/kg/min=2mets) 12、靶心率:指能够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 13、运动时间: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是组成运动量的重要因素 14、必要运动时间:能引起机体产生最佳的运动时间。(锻炼心血管功能≥15min) 15、运动的时间带:指一天中进行运动的时机。 16、运动频度:通常指每周运动的次数。 17、有氧代谢运动:指人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需氧量与摄氧量基本平衡,运动所需的能量 均由糖或脂肪的有氧氧化提供,并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运动。 18、BMI=实际体重(kg)/身高(m2)) BMI<18.5为低体重,BMI18.5~24.9为正常体重,BIM≥25为超重 19、原地数息慢跑:在百数之内反复默数跑步的次数,从而使精神集中、排除杂念的一种运动。 20、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动脉血管硬化以及血管运动中枢调解异常所造成的 动脉血压持续性增高的一种疾病。 21、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化性心脏病,又叫缺血性心脏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脂质 斑块在冠状动脉壁沉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脏病。 22、糖尿病: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体内胰岛素量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 质的等代谢发生紊乱的一种代谢障碍性分泌疾病。 23、运动处方分类:健身运动处方、健美运动处方、竞技运动处方、康复运动处方。 24、运动处方的原理: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恢复和超量恢复原理,全面身心健康原理。 25、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运动目的,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的时间带,运动频度 和注意事项。 26、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1:功率控制运动强度2:VO2max百分比控制运动强度3:心 率控制运动强度4:主观感觉判定运动强度 27、有氧运动的特点:中低强度、长时间、持续不中断、有节奏、大肌肉群 28、运动项目的选择宜精不宜多,一般以2~3个为宜。 29、糖尿病的治疗方法:驾好五套车,做到六达标,实现一个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