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初识,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250ml)、玻璃管、单孔胶塞、气球、白磷、烧杯(100ml)、铁钉、玻璃片、蜡烛、火柴、镁条、石棉网、坩埚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问题提出:

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会是怎样的关系?

二、活动与探究

3、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理解:

(2)情景与讨论:

情景⑴: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情景⑵:取一根用砂纸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称量。在石棉网上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观察反应现象并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4、讨论与交流:

⑴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⑵对于前面方案一中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⑷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四、板书设计

1、活动与探究

2、质量守恒定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探究实验设计之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 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13-1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13-2。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 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江口县桃映中学:李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反应中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学生学会分析及 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学生学会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的角度去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类比推理 教学用品 烧杯. 托盘天平. 锥形瓶. 小试管. 橡皮塞. Na2CO3粉末. 稀HCl. 粗铁丝. CuSO4溶液. 镁条. 镊子. 滤纸. 酒精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学习了那么多的化学知识你们还记不记得什么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对!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就接触到了许多的化学反应,比如:铁跟氧气的反应,磷跟氧气反应。

【副板书】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 O2 → P2O5 【师】铁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剧烈反应.火星四射,反应物是铁跟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磷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的火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反应物是磷跟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化学反应观察到了现象,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呢?看看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关系呢?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师】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到底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几探究实验来证实一下。 【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纱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百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调节平衡,读出数据,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红热后迅速将橡皮塞塞上去点燃白磷。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去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学生】观察天平和读出数据。 【师】把方案一中的表格填写好并分析。 【总结】方案一.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师】那么下面我们在用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我们总结的一样 【方案二】利用铁丝和硫酸铜反应,按上述操作,利用托盘天平进行实验,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合是否相等。 【学生】观察天平并读出数据 【总结】方案二. 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合相等。 【归纳板书】一.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合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师】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这个定律呢?下面我们用两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实验)

杜郎口中学理化生学科教师备课活页

第五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题库 基础题: 1、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 ,读作碳酸钙)成金(符号为Au),你认为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2、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原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1)24g镁与16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____g。 (2). 6g碳与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2g,有______g氧气参加了反应。 中等题: 1、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否根据这一事实,推断出酒精中肯定会有元素?可能会有元素? 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质量 B、物质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 3、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水受热变成10g水蒸气 B.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C.糖溶解在水中形成糖水,质量不变 D.蜡烛受热熔化,冷却后质量不变 4、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高档题: 1、“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4H10O3+4O2=2X+3H2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 A、C4H4O8 B、C2H4O4 C、C2H2O2 D、C2H2O4 3、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飞船是用铝粉与高氯酸铵的混合物的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 2NH4ClO4 = N2↑ + 4H2O + X + 2O2↑,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ClO2 C、Cl2 D、HClO

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分子的种类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板书)二、应用 1、是非判断题(出示小黑板) 例: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生成了82克二氧化硫。 思路:因为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氧、硫元素均来自硫单质和氧单质,则二氧化硫中S:O=1:1,即为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剩余50克-32克=18克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质 量为32克+32克=64克 (强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应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 2、自然现象解释 例: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 (说明) 铁钉生锈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增加的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同时有少量的硫和不能燃烧的杂质),煤燃烧主要是其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入大气中,剩下煤灰的质量肯定小于煤的质量。减轻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具体回答问题可分三步:第一步写出反应表达式,第二根据定律指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第三指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3、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已知A+B=C+D的反应中,A物质18克与若干克B物质 反应,生成了13克C和20克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质量为多少克? 解题思路:因为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所以依照质量守恒定律:m(A)+m(B)=m(C)+m(D),即18+m(B)=13+20 所以m(B)=15克 D、巩固练习(若时间紧可作为作业题) 1、2克氢气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这句话是否正确? 2、将12.25克氯酸钾和若干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了4.8克氧气,称得固体剩余物质量为10克,则生成物氯化钾 的质量为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3、将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c克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 5、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 A、XY2 B、XY3 C、X2Y3 D 、X3Y2 E、本节小结 今天,我们围绕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学习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F、作业布置 课本70页第1、2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从不同角度认识定律,培养学生求异发散的思维能力。 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 4 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 4+Fe→FeSO 4 +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3、能正确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复习重、难点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宏观和微观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且会使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常规听写强化记忆 导入:同学们能学元素符号,根据化合价原则就能写化学式,就能用化学式表达化学反应过程,也就是化学方程式,但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也是有原则的,一要根据客观事实,再一个就是一定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及其它的应用。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复习过程 1、检查课前复习阅读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清楚实验探究过程。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能正确解释一些现象。 2、回顾探究实验,重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守恒的原因,归纳出“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三个可能变”。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类型(例题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生活、化学问题 1、判断并解释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3)在装有100克稀盐酸溶液的烧杯中加入10克碳酸钙,充分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仍为110克. 2、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即能把石灰石变成黄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黄金的道理。 推断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式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 2O + CO 2 = 淀粉 + O 2 由此判断:淀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所示,现分别以A、B、C、D表示如下: A、B、C、D四个实验分别由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来完成,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______;小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前一种”或“后一种”),而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2)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为什么?______.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实验B、D均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B、D两个实验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_____. (3)如果A装置中只是将药品改为少量的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反应前后天平仍不平衡,原因是:______;结论是: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一定 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详细信息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①这两个实验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小刘的实验:______ 小李的实验:______ ②实验结论: 小刘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③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______ ④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______ ⑤使用上述实验装置,请你选择另外两种药品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这两种药品可以是和______(填化学式)[注:以上四种药品均不能再用].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 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 力。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 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 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板书]:实验一:CuSO4与NaOH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70页:实验4-2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 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 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教案 鲁河中学陶维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⑴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⑵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种类没有改变,质量也没有改变。 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现象。 ⑷会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元素守恒角度对相关反应进行分析。 2.过程和方法: ⑴会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⑵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动手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用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m(P)+ m(O2)== m (P2O5) 铁+ 硫酸铜——→硫酸亚铁 + 铜 m(Fe)+ m(CuSO4)== m(Fe SO4)+ m(Cu)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其原因的微观解释 1.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原因的微观解释: 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种类没有改变,质量也没有改变 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 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可理解为“五个一定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质量总和原子种类 五个一定不变:宏观微观原子数目 元素种类原子质量 物质种类 两个一定改变 分子种类 物质状态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个数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 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2.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探究方式,根据实验目的(实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交流方案过程中,各组间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实施实验时学生体验了科学过程,动手能力得到了加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及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自己探索,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研究过程。 3.反思研究过程、总结收获和不足 探索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进行总结收获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够对一些简单的反应从质量的角度做出正确的解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学习分析和断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猜想要有依据的意识,强化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观念,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发展很重要。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难点: 对一些简单的反应从质量的角度做出正确的解释。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讲解 教学仪器:天平2台,锥形瓶2个,带橡胶塞和气球的玻璃管一支,橡胶塞一个 教学药品:红磷,铁钉,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产生。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旧的物质就变成了新的物质。大家能列举几个过去所学习的化学反应吗? 学生: 例如蜡烛的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教师:通过这些反应,我们能够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木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分解生成了水和氧气;等等。这一系列的反应直接告诉了我们,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了新的物质。但是能够生成多少新的物质呢?化学变化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可是我们知道,新物质是由旧物质转化而来的。要想知道生成多少新物质,我们就要弄清楚新旧物质之间有着怎样的质量关系,这个关系就是,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首先,对于一个反应,我们还不知道在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会发生变化。但是我们可以猜一猜。假设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没有变化,那就是说,反应前的物质质量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是…相等的。这是第一种情况。 即:M前= M后 假设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发生了变化,那会有几种情况? 学生: 两种。一是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大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这是第二种情况。 即:M前>M后, 二是反应前的物质质量小于反应后的物质质量。这是第三种情况。 即:M前< M后 教师: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对,不会有了。这样,我们就通过分析,猜想出了三种可能的关系。那到底是哪种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 学生:

5340.粤教初中化学九上《4.3 质量守恒定律》word教案 (5)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用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验证,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微观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4.5化学方程式(第一课时)班级: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单姓名: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二、知识纲要: 三、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的实质。从原子、分子的观点来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解成,重新组合成的过程。在反应过程中,原子的、、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 五、课堂练习: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 B.7克 C.8克 D. 6克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XY2+Y2=2Z,则X的化学式为() A.XY B.XY2 C.X2Y D.XY3 4、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H2O+CO2→淀粉+O2。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还可能含有元素。 5、质量守恒定律可应用于() A、自然界中所有变化 B、主要是物理变化 C、主要是指化学变化 D、主要是能量变化 6、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用30g白糖和70g水配制100g糖水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不能确定 8、(肇庆中考2011)、燃煤发电厂利用反应2SO2+2CaCO3+X=2CaSO4+2CO2来减少SO2的排放,其中X的化学式为() A、O2 B、CO C、CO2 D、H2 9、(肇庆中考2007)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未测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和总结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师讲解,实验演示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形成初识,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培养学生形成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变化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用品】托盘天平、锥形瓶(250ml)、玻璃管、单孔胶塞、气球、白磷、烧杯(100ml)、铁钉、玻璃片、蜡烛、火柴、镁条、石棉网、坩埚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授: 1、写出铝在氧气中燃烧和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2、问题提出: 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会是怎样的关系? 二、活动与探究

3、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1)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 理解: (2)情景与讨论: 情景⑴: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 情景⑵:取一根用砂纸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称量。在石棉网上将镁条点燃,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观察反应现象并比较反应前后质量。 4、讨论与交流: ⑴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⑵对于前面方案一中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⑶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⑷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四、板书设计 1、活动与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杨晓莉 【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注重以学生为本,坚持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由实验过程的设计、探究,到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充分考虑到视障生的特点和差异,尽可能让视障孩子拥有与健全人同等的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探究兴趣,获得探究的乐趣。 (2)通过实验探究和史实资料,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 (3)树立“物质不灭”的辩证统一观点。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理解其涵义。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教学准备】 仪器药品: 1、演示实验:电子秤、烧杯、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 2、学生实验:电子秤、烧杯、小试管、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碳酸钠、锥形瓶、小 试管、气球。 自制教具:水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

【回忆引入】: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请大家回忆一下,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那么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呢? 【大胆猜想】: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用事实说明你猜想的理由。PPT 出示 教师:那么怎样证明你的猜想呢?(通过实验证明) 称量物质的质量关系,用到的主要仪器是什么? 讨论:实验怎么进行 小结:(1)用天平称量反应物的总质量 (2)让反应物反应 (3) 再称量生成物的总质量,进行比较 师演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请大家注意观察现象,盲生认真听好。 这是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我把它倒入烧杯。这是一枚银白色铁钉。反应前先称出它们的总质量,记录。 现在我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请大家观察反应现象。 生描述现象(铁钉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 师:如果反应时间足够长,溶液也会变色。这是课前老师做的实验,现在溶液变成了浅绿色,现象师:得到什么结论?PPT出示 变色,有新物质生成,红色物质是铜,浅绿色物质是硫酸亚铁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师:生成新物质后质量有没有改变呢?再称量它们的总质量 得到什么结论?(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 师:两次称量中,铁和硫酸铜变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其它物质没有变化,而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PPT 分析过程。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加反应的铁与硫酸铜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总质量。PPT 师:一个实验不足以说明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这样的结论呢?大家愿意亲自探讨一下吗? 请大家做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师:你准备怎么做呢?说说步骤 我们每张桌上都有碳酸钠和稀盐酸,请取两药匙碳酸钠放在烧杯中,取稀盐酸约10ml于试管,现在请大家开始实验 注意:操作过程要小心,不能让物质溅出造成误差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让盲生体验气体的生成) 讨论:学生描述实验现象,让盲生观察。

【实验报告】《质量守恒定律》(人教)

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托盘天平(带砝码盒)镊子、烧杯(100mL)、量筒(10 mL )、胶头滴管、砂纸、抹布、硫酸铜溶液、铁钉; 三、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方一张同样的纸,检查并将天 平调至平衡。 3、将一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用天平准确称量盛有 10mL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和一根铁钉的总质量。 4、把铁钉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保持平衡(注意:砝码不需要从天平上拿下来)。 5、使天平复原,整理复位。 6、填写实验分析表。

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托盘天平(带砝码盒)药匙、烧杯(100mL)、小试管、胶头滴管、抹布、盐酸、碳酸钠粉 末; 三、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方一张同样的纸,检查并将天 平调至平衡。 3、取一药匙碳酸钠粉末于烧杯中。将盛有适量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注意:不要让盐酸流入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读数。 4、将小试管中的盐酸倒入小烧杯中,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注意:砝码不需要从天平上拿下来)。 5、使天平复原,整理复位。 6、填写实验分析表。

班级:姓名: 一、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 二、实验用品:托盘天平(带砝码盒)药匙、锥形瓶、带导管和气球的橡皮塞、小试管、胶头滴管、抹布、 盐酸、碳酸钠粉末; 三、实验步骤: 1、检查仪器、药品。 2、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方一张同样的纸,检查并将天平调 至平衡。 3、取一药匙碳酸钠粉末于锥形瓶中。将盛有适量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碳酸钠粉末的锥形瓶中(注意:不要让盐酸流入锥形瓶),塞上橡皮塞,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调节天平平衡,读数。 4、将锥形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倒入锥形瓶中(注意:橡皮塞不要打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观察现象。一段时间后,再把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注意:砝码不需要从天平上拿下来)。 5、使天平复原,整理复位。 6、填写实验分析表。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钟治宇)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武汉市杨园学校钟治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②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推理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②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探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③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探究过程。 ②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教学过程】

呢? 指导学生做课本91页-92页图5-2、图5-4的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这2个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测定的实验,将图5-5的镁带燃烧改为比较空气中加热铜丝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铜+氧气氧化铜 二、活动探究: (I)提出假设 指导学生分3组分别做3个实验,思考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物质的质量是怎样变化?请每一组讨论后提出假设。 引导提问: 为什么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可能呢? 到底哪一种可能正确呢?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才是比较严谨地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II)设计实验 下列三个化学反应中,有的产生沉淀,有的产生气体,有的反应物有气体,请质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学生设计实验比较空气中加热 铜丝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方 案如图: 提出假设: ①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不 变。 ②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减 少; 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可能增 加。 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出在称量中 有气体反应物或气体生成物或 烟没有被测量记录。 得出结论:必须在封闭体系中 进行实验,尤其是有气体参与 的反应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根据给出的仪器用品,对 于前2个实验能设计类似如下 学习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在分析 三种现象中发现 问题,产生一种 要通过实验来验 证自己猜想的积 极性。 利用学生现有的 知识来设计完成 一定实验目的的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②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自然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②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产生探究后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二、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第二课时: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学生:…… 【新课引入】设置问题、创设情境。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设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实验探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提出假设: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A、> B、< C、= D、有时>,有时<,有时=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实验学校邱金平 1.化学反应原理: ⑴白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此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⑵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2.实验仪器: 天平、砝码、锥形瓶、小烧杯、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小气球、酒精灯等。实验药品:白磷、铁钉(或铁丝)、硫酸铜溶液等。 3.探究方案: ⑴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 取一块白磷,放入盛水的培养皿中,在水下用小刀切下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放入锥形瓶中。(为防止白磷燃烧时,灼裂锥形瓶,可以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白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如图A所示。 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可见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待锥形瓶冷却,白烟沉降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仍然平衡。 ⑵在100 mL烧杯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如图B。 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铁钉表面析出一层紫红色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 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质量相等。 4.探究评价:

实验⑴生成烟状的五氧化二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象也很明显。但由于白磷燃烧时放热,致气体逸出,往往易导致实验的失败。实验⑵操作简单,实验的成功率很高。但无气体或烟状物质生成,现象不是十分明显,代表性不强。 5.资源开发: ⑴该实验可以按排学生当堂实验,学生分组多,证据足,更能说明问题。学生实验可安排一些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的。以下推荐几例,仅供参考。 ⑵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不仅需要安排正例,还需要安排反例。教材中已为我们安排了两个反例。 ①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与小烧杯中的碳酸钠粉末反应。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天平不再平衡,这是由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逸出的缘故。 ②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称得的质量。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 镁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再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和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录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质量。 6.创新思维: ⑴白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按探究实验五相关内容改进。可防止漏气。 ⑵镁条燃烧后质量怎么变化? 有多位老师告诉笔者,他们的实验结果是:燃烧后生成物质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大了。但笔者做了很多次实验,其结果恰好相反--质量减小。 实验时我们发现,镁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这些白烟挥发了。连夹持镁条的坩埚钳上都凝结着大量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因此,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减轻也就不难理解了。做化学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有正确的科学态度,老师也应该有科学的态度。遇到问题,不能绕道走,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实验失败。要多次实验,从多次实验的结果中找出规律,以求问题的最多解决。 ⑶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可否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参考书中指出:"这个实验也可以用固体跟液体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代替(例如碳酸钙跟盐酸反应)。反应在吸滤瓶中进行,在抽气口上套一个气球,反应开始后气球膨胀,但天平保持平衡。" 在吸滤瓶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粉末,在小试管中加入浓盐酸。将小试管放入吸滤瓶中,并用止水夹夹住支管处的橡皮管。整个装置放入托盘天平中,并用砝码平衡,记录读数。取出吸滤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盐酸倾倒入瓶中,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可观察到瓶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气球胀大,如图C。 将装置再次放入托盘天平中称量,记录读数。将两次结果相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