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效果明显的学前教育手段。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但在现今幼教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现今家园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家长态度上不够积极

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双方对各自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幼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上,“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

幼儿园的活动多是教师组织发起,教师往往是活动的主要指导者,家长多是被动参与,且参与活动的目的不明确。

(二)教师和家长交流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合作的基础,缺乏了平等,教师和家长间就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家园合作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一方面,有些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

教学计划,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而家长也盲目的把教师当做了权威,对自己的想法缺乏信心,不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意见。

另一方面,家长的地位高于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家长的服务者,处处避免与家长发生冲突,与家长的交流则成了“工作汇报”。

以上两种不平等倾向的出现,导致家园合作趋于表面化、形式化。

(三)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全面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地片面地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误区一:片面的错误观念:有的幼儿家长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幼时主要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

误区二: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

上述家教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教效果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的现象。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幼儿教师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家园合作不够深入,教育效果有限,教师作为主导方,仍需提高自身综

合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引导家长更好的配合、参与、帮助决定幼儿园各项事务。

二、进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探索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家长和教师分别是这两大环境中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家长本来就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践还表明,现在有不少幼儿家长不仅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阅历,而且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信任、共同提高,这是实现家园共育的基础。

鉴于在“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立足本园的工作实际,进行家园合作的有效途径探索,以增进家长对幼儿工作的了解支持、配合。

(一)家长与园方建立良好沟通机制

家园合作能够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实现幼儿园和家长的沟通互动,只有建立健全的幼儿园和家长沟通机制,家园合作才能按预定的方式实现预定的效果,这也是开展家园合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

1、建立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册是家长与教师进行沟通的对话册,也是孩子的成长记录册。每月教师在联系册上记录孩子在园表现,并让孩子携带回家,请家长仔细阅读同时记录孩子在家情况,反馈给老师。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一定时期内幼儿的成长动态,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为家长制定相对应的家庭教育方式。

2、利用接送时段交流。教师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家行为与当日情感状态,如孩子出现悲伤情绪时,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游戏活动、艺术活动、谈话活动,帮助孩子战胜情感危机。

3、鼓励教师进行家访。通过家访,全面细致的和家长进行交流,不仅使幼儿园的工作得到家长的认同,同时促进教师对家长采取的家庭教育的了解,实现双向互动。

4、召开家长座谈会。每学期定期安排1-2次家长座谈会。教师平时需要注意收集资料作准备工作,如把家长联系册、孩子的亲子作业、绘画作品等保存起来,充分掌握孩子的情况,把准备向家长介绍的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在会上详细列出,教师向家长通报孩子的情况,和家长一起商讨幼儿发展的目标和适宜的教育方式,请家长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5、建立交流平台。利用网络媒介,建立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借助网络媒介的隐蔽性,使各位家长在交流的过程中摒弃社会地位的差距,畅所欲言,更好的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家长全方面参与幼儿园教育

1、善用家长资源,打造家长义工队

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充分利用这一教育资源,丰富幼儿教育活动。开学初建立家长教育资源库,收录自愿分享资源的家长的信息。幼儿园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征得家长同意后,安排有一技之长的家长担任义工工作,如“家长助教队”、“手工制作队”、“大型活动助手”、“摄影摄像能手”、“园艺种植指导组”、“儿童兴趣指导组”、“爸爸护卫队”、“妈妈故事团”等,共同参与教育活动。

2、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教育管理

在幼儿园设立家长委员会,邀请不同身份、有一定能力和专长的家长加入到家长委员会,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来,定期集会,发挥各家长所长,就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加深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最大可能的避免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可能

出现的冲突,同时,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可以使幼儿园获得家长的社会资源的帮助,为幼儿园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助力,而群众对幼儿教育幼儿园的进步又直接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幼儿园的发展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步进行,实现幼儿园和家长的双赢。

(三)家长、教师、幼儿三者参与的互动活动

1、家长开放日

为了方便家长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以及幼儿园的教育、生活情况,幼儿园会设置“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观访问,了解孩子的表现以及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

针对家长参与活动的盲目性,本园通过不断实践总结,采取了科学的方式来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首先,通过宣传栏把本次开放的意图告诉家长;其次,向家长发放评价表,让家长知道怎样“看”,引导家长参与“指标评价活动”;最后回收、汇总下发的评价表,在宣传橱窗公布家长反馈意见建议。经过多次坚持不懈的实践,我们发现这种形式更容易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各项活动,更容易使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教育教学,并且还能为幼儿园提供良好的、积极的建议。

2、亲子活动

在各种家长开放日、节日汇演、幼儿运动会活动中,增加各种形式的亲子活动。如亲子操、亲子集体舞、亲子游戏、亲子体验等等。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幼儿的参加积极性都极高,家长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孩子和家长在活动中加深了浓浓的亲情,也懂得如何跟孩子玩耍。

3、活动表演

在亲子集体舞、主题晨会、幼儿园运动会、互动式家长会、节日庆祝等各种活动活动,让义工家长穿上园服、戴上工作牌,在摄影摄像、物资搬运、维持秩序、场地布置、道具制作等方面各司其职,发挥特长。义工家长在发挥热力的同时,体验着教师工作,也感染、激发其他家长参加到“义工”队伍中,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孩子们在熟悉的幼儿园中,仍能看见工作状态中的爸爸妈妈,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自豪感。

(四)家长、教师互助中共同成长

组织家长幼教知识培育。一学期组织2次专门家长学习活动,分享幼教理论、教育方针、教育政策的最新理念;召开1-2次专题教育座谈,树立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及儿童观,定期为家长提供相关育儿知识,树立正确育儿观。

邀请家长给教师当老师。邀请家长给幼师上服务、医疗、科学、教育各领域技能知识课程,从不同领域共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做助教,对幼儿教学活动进行分析和评价,完善课堂教育;邀请家长一起开展教研活动,从不同领域的角度完善、创新教育教学理论;邀请义工家长一起备课,交流组织的程序、内容、方式方法,梳理要点,教师和家长共成长。

(五)家园携手助孩子迈出成长第一步

小班新生来园学习、生活,踏上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家长、老师、园长从相识、相知,迈开家园合作第一步。做好班级“家园合作”关键的第一步,对中班、大班级的“家园合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小班新生入园,离开父母,来到陌生的环境,在生理和心理上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表现为:情绪不稳,恐惧不安,哭闹不止。情况严重的幼儿甚至出现敌对与攻击性行为、拒绝进食、生病发烧等

现象。以上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分离焦虑”阻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难以适应幼儿园集团生活。新生入园“四部曲”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家到幼儿园的过渡。

第一步:新生家长会

园长简要介绍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向家长介绍了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内容、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以及希望家园共同配合的几个方面。重点在与介绍“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给予家长提供有效地指导,使家长们更科学地看待孩子的的适应阶段,消除焦虑,对如何做好孩子入园前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营造家庭式环境

家庭最容易让年龄较小的幼儿产生安全感。为此, 幼儿园可以营造家庭式的环境氛围来降低幼儿的分离焦虑。

首先,教师应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利用他们与亲人间的联系,用母亲般的温暖感染幼儿,使幼儿逐渐转移依恋情感,化解分离焦虑。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让孩子体会到尊重与爱;走到孩子面前,抱一抱、亲一亲,拉拉他们的小手,拍拍他们的肩膀,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其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继而增强安全感。

其次,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应当是温馨而又充满童趣的。这种环境不仅应当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需要,还需要借鉴家庭的元素, 让幼儿感受到家的氛围。如布置“家庭式的娃娃家”的环境,迷你厨具、小桌子、小衣柜、小房子、小沙发、全家福照片、布娃娃等等,让幼儿找到家庭的感觉;玩“过家家”的游戏,孩子们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上班、做菜、吃饭,温馨、舒适的家庭生活场景不仅可以深深地吸引幼儿融入其中,而且淡化了幼儿对父母的依恋,使其认同和接纳新的环境。

第三步:开展亲子适应活动

孩子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参观幼儿园,观摩大中班活动,熟悉幼儿园环境,认识老师和同伴,消除了陌生感,有效缓解了与家长分离的焦虑。

老师们精心准备新生入园游戏活动,如手指操、动物模仿操、简单的音乐律动等。在区角活动中让每一位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参与活动。

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体验早餐时光,点名活动,生活类的识物、入厕体验等,宝宝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一起吃早餐,听点名,认识自己的卡通标记,根据标记找到自己的杯子、毛巾、衣物篮,接着上厕所、洗手、喝水等基本的体验。

通过自由参观、入园游戏、亲子体验等亲子适应活动,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适应了解了幼儿园的新环境,熟悉老师和同伴,初步与老师、同伴接触和交流,为入园做好了积极准备。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参与现代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趋势。幼儿园大开“家长参与”这扇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长教师互助提高形成教育联盟,最终达到幼儿、家长、园方三赢局面。

家园沟通案例

家园沟通是幼儿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的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却不难发现,教师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忽视沟通,有的教师只重视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却没有意识到家长沟通的重要性;二是不够自信,认为自己的学历水平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怕说错话,不敢与家长沟通;三是过度自信,认为自己有丰富的育儿经验,而不注意尊重和吸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容易与家长发生争执。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作为幼儿教师的准入门槛,对幼师在园的常见问题有较高的关注程度,家长工作作为幼儿教师的必要工作内容,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如2012年上半年案例分析中,考察到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及目前家园合作中存在的误区(附1),2013年下半年案例分析(附2)中,考察家园合作的原则等,都暗示我们要关注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今天我们将就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问题进行剖析,学习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应把握的方法和技巧: 1.反映问题的艺术 (1)先说进步,后提要求 比如,幼儿小便时不会主动提出,导致总尿湿裤子。教师在向家长反映问题时,应先说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进步表现,然后再提出应在鼓励孩子

大胆表达意愿方面多加关注,不然总尿湿裤子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和身体健康,并且表示老师也会及时提醒,帮助孩子尽快拥有这种自理的能力。这样表达,家长一定会感到老师对孩子的细心关注,也会好好配合老师的工作。 (2)准备在前,表达在后 教师在和家长反映问题前一定要有所准备,对孩子近一段时间的情况,特别是生活活动方面的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让家长感到老师对孩子很重视,然后再逐步过渡到想向家长反映的问题上去,这样也更有说服力。 2.解决问題抓要害 对于家长提出的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或者是不理性的要求,教师也不要过于迁就和服从,应当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措施。教师要真诚地与家长分析事情的原因,向家长解释自己的做法。比如,幼儿同伴之间发生矛盾纠纷,家长极为不满,教师应引导家长认识到同伴之间的矛盾应该由孩子自己尝试解决,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事事都依靠成人。对于祖辈家长责怪老师不帮孩子扣扣子、系鞋带,不喂孩子吃饭的问题,教师应和老人心平气和地沟通:要培养孩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事事依赖成人;孩子不愿来园是因为家里有爷爷奶奶喂饭,而幼儿园里老师要求他自己吃饭……家长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就能配合着对孩子进行教育了。 3.沟通问题投喜好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 内容提要: 在幼儿教育这项系统工程里,家庭和幼儿园可以说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两大因素。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开始,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合作教育存在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缺陷,幼儿家长对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匮乏,“重园教、轻家教”教育思想的影响,和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的现状,可以说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深化幼教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势在必行。只有积极探索适应社会变化的家园共育新模式,才能使不断开拓家园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意义深远。 关键词:双向合力缺乏实效沟通合作 内容提要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家园合作的教育意义。 2.家园合作教育的现状。 3.家园同步,同向共促进幼儿发展。 4.接送孩子的家长老龄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虽然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家长都认为我的孩子缴了钱上幼儿园,幼儿园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实施一切教育。而他们只管提要求,因此也出现少数家长向幼儿园或班上老师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比如向老师提出要照顾他的孩子,吃饭要喂,站队要在前面,上课一多给孩子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表演时要当主角等等,这就是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 如何引导家长做好家园教育同步.同向.探索新型的家园合作教育模式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家园合作的教育意义 “家园合作”的教育意义在于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一席话语,告诫我们家庭早期教育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家庭对幼儿教育的贡献量大于幼教机构,它对幼儿的发展,尤其是个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

幼儿园家园合作论文

论文(一)谈幼儿园中的家园合作 摘要:孩子的发展如一辆车,幼儿园和家庭就是这辆车的两个车轮,两者必须相互协调车才能前进,孩子的发展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重任。在工作中我们努力与家长沟通、合作,使家园有效互动,促进幼儿的和谐、健康发展。家长把孩子交到幼儿园,其实是希望能够信任老师,所以老师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让家长完全信任教师,才能与教师形成有效沟通。 论文(二)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家园合作是指家庭和幼儿园以自身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相互了解、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通过幼儿教师、家长的主动参与、双向互动,以此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锤炼家长的育儿能力。家园合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但又存在一些问题。 论文(三)幼儿园家园合作方面的建议 摘要:作为幼儿教育主力军的家长和幼儿教师,只有在明确自我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才能使幼儿教育回归到幼儿的发展上来,才能让家园合作不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幼儿、家长、教师三方共同受益的平台。 论文(四)幼儿园实施家园合作的对策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家园合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成败。因此,家园合作已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方面的极大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今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分析后,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真正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 论文(五)幼儿园中家园合作途径的创新 摘要:既要提供机会使教师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又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家长以更科学的教育观念、方法开展家庭教育,从而搭建了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长没有了距离,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的作用

浅谈家园合作对幼儿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动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动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协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同时,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过程。要求我们将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心从以往的教育家长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就要确认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并善于利用这种资源,是家长切实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现从以下几点实行分析。 二、研究内容 我们为了孩子的提升,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使家庭和幼儿园互动起来,达到共同教育幼儿的目的。那么为什么要让家长和幼儿园互动起来,我们从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其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幼儿,它的兴趣爱好为幼儿的榜样。如果家长喜欢,那么孩子也会随从,如果孩子的兴趣点与家长出现矛盾,家长能够以自己的判断是否让孩子实行的决定尤为重要,所以,这个点是最主要的切入点。它影响着 幼儿园活动为家长所认同否。 第二,家长的参与能够有效的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每位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一对一。在时间上,人力物力上都能充足给与,使幼儿更直接的掌握游戏技能,而家长在指导自己的孩子时会全身心的投入,百分百将幼儿的情况了解到并通过各种方式实行协助指导,使幼儿能够在短暂的时间里,集中全部精力学习、游戏,以达到了提升幼儿游戏自身水平的目的。此点为提升幼儿成绩显示出重要的功能。 第三,在家长、孩子与幼儿园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和谐的互通、互知的关系。任何活动都是家长感兴趣的,他们关心幼儿在幼儿园的一切生活,一点一滴,而因为自身条件有限,无法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双重任务。因为不了解,也就无法理解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些内容,并使有的家长对幼儿园产生不满情绪,形成和幼儿园的一切活动对立、不支持、不理睬的态度。扭转这种情况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家长走入幼儿园活动,参与幼儿园活动,来促动其思想转变,逐渐从不支持到支持,从不理睬到主动询问,从不闻不问到积极参与使其产生质的变化,这不但利于孩子的成长,更有利于幼儿园的自身信誉度,使整个社区亲和力达到积极向上的方面。这个点是任何活动的关键点。 明确了以上三点,我们感觉到家园配合的重要性,也为更好的展开家长工作奠定了清楚的思想基础。 三、措施 (一)入园前的家园互动互访活动 1 、新生报名工作:在这个时候,每个家长和幼儿对幼儿园都充满了憧憬,教师在此时给幼儿和家长一些鼓励和祝愿,使家长从心理上放心。 2、开设家长学校:让家长感觉到他们为孩子成长和教育做出的贡献,继而激发和保持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3、热闹的亲子游园活动:为幼儿和家长创造条件,任何时候都欢迎家长参观幼儿园和幼儿活动,任何时候都欢迎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交谈。 4、灵活多样的家访活动:拟好家访计划、家访记录表、幼儿基本情况调查表。听取家长叙述幼儿成长情况,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的个性特征。 (二)入园后的家园互动互访活动

幼儿园家园沟通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为了能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由于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思考角度、对孩子的期望等方面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因此双方在沟通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双方心情愉悦,沟通起来很容易,既能解决问题,又让彼此都感觉很亲切,也能让家长对老师产生信任,拉近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家园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们幼儿教师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教育者,有知识、有能力。因为我们的职业特性造就了我们的职业性格比较活泼、坦率,这是优点,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在与家长沟通时会显得态度急躁、说话太直截了当,表达不太婉转,因此有的家长会觉得教师态度不好,语气僵硬,甚至会联想到老师对工作、对孩子也是用这样的态度与方法,所以家长与老师之间会产生误会,不能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由此可见充满艺术性的沟通可以使彼此理解,取得共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与家长沟通要建立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上,那就是爱孩子。这是基础,也是关键。在沟通的时候,要让家长时刻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爱及关注,这样能很快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使沟通能够顺利进行。要让家长了解我们和他沟通的目的是争取家长的配合,更进一步的教育好孩子。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某某家长,你好,某某小朋友以前吃饭很好,不挑食,可是最近我发现他吃饭总是挑食,我也给他讲过了挑食的坏处,但是效果不太好,我觉得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我想了解一下是不是孩子最近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的饮食习惯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觉得这样沟通家长会立刻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这种关爱,在这样的前提下的沟通应该是很顺利的。 第二,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地点。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用接送孩子的时间,这时候,我们要充分的对家长观察进行观察,如果家长一副急匆匆的样子,这时候我们就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因为家长或许有事要急着上班或去做其它事情,即使家长耐着面子和你说话,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如果不是特别着急的事情,就可以以后再找时间,如果是简单的交流与沟通,比如说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可以用这个时间,所以我们在沟通之前,自己心里要明白我们要做的事和要说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如果几分钟以后没有达到共识,那老师要先行结束谈话,可以这样说:“某某家长,这样吧,您先去上班,等您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好吗”老师可以和家长预约下次谈话的时间,在老师和家长时间都很充裕的时候,沟通起来能更从容、彻底一些,这样处理能让家长感觉到老师的体贴入微,甚至联想到老师对成人都如此体贴耐心,那对孩子就会更好了,这样对今后开展工作更有利。 其次是地点的选择。如果是谈论孩子的优点,那可以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如果是和家长沟通要改正孩子的缺点,那地点的选择就十分的重要。第一、要避开其它的家长,给家长以充分的尊重。避免当着其他人的面让家长难看、尴尬,下不来台,老师也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以后的工作就难以开展了,因为有的家长会尽量的避免和老师接触,如果是这样还怎么进行家园沟通达到共识呢第二,要避开孩子,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和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避免孩子产生老师在向家长告状的误会,这样孩子会对老师产

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光明中心校 宋翠芳 摘要:学前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参与。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目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方面,家长忙着工作,很少耐心与教师进行沟通,导致孩子的教育模式、教育双方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教师与家长不注意这一点,可能会影响家园共育的效果,大大不利于家长和教师的工作,可能会影响幼儿园教学及日常活动。家庭幼儿园教育体系的建立,特别是在儿童的敏感期,家园共育无论在教学、还是其它环节都要增加家长的共同参与度。本文首先阐述了幼儿园工作与家长工作教育存在家园共育意识薄弱、家园共育工作形式表面化、家园共育机制落后、等问题;然后分析其原因;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园合作;问题对策 一、引言 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行动一致,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家园合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全面引导他们走向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生活。在当今世界范围之内的教育改革中,家园合作、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和力量,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各国的专门性教育机构和教育专业工作者在教育儿童的同时,也纷纷承担起支持和协助家长更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的责任,日益重视家园合作的伙伴关系,在教育决策中广泛吸引家长的参与,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创设渠道和方式增进家长的参与,提升了家园合作的有效性,而不再像传统教育那样将家长排除在外。家园共育符合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家园共育概述 所谓的“家园共育”是指以幼儿园和家庭为主题,促进幼儿的发展,双方积极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互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家园共育对于儿童早期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幼儿园单独一方面可以做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处理;一定需要两个方面共同努力。早期的家庭教育不是其他教育能够替代的,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幼儿园和家庭必须方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

浅谈家园合作的技巧

浅谈家园合作的技巧 没有公告 yuner6600 作为幼儿教师,每天要面对的别仅仅是幼儿,还有我们的家长朋友。可以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是确信我们工作质量的一具重要方面。所以,在保证良好的保教工作的并且,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家、园合作,成为教师的另一项职责。我们应注意并具体做好以下咨询题: 首先,心胸大度,以诚相待。 每每与老师们谈及家园配合咨询题时,十有八九是“报忧”,尽是些怨言、怨气。尽管具体实事各别相同,但梳理起来大同小异,要紧是:家长的教育观点陈旧(要紧针对老年朋友)、教育办法与幼儿园别一致;家长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反应冷淡;家长别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家长只从自己孩子动身等等。摆出咨询题是为了解决咨询题,但不少时候往往别尽人意,怨来怨去,别但没有解决咨询题,还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如对家长产生成见,导致与家长的关系更加恶化,对家园合作失去信心。怨到最后的结论是“我们班的家长最难办,工作没法开展,如何能搞得好”。 当浮现这种事情时,教师惟独站在更高的层次,试着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以真诚对待每位家长,让他们体味到教师更深层、更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质,从而在心底里产生佩服与崇敬。这远比与家长发生直接冲突或口舌之争效果要好。 如:教师:家长的观念陈旧,对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别理解,有抵触,新课改不行开展。 家长:我们往常如此也过来了,成才的人多得是。如今新课改,别追求结果,只看过程。你们能够实验,我们的孩子却是唯一的,要是效果好还行,要是走错了路,我们孩子如何办!解析: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应该熟悉家长的心声。再说,家长的要求彻底别合理吗?想想我们这些搞教育的,转变观念的过程是多么艰苦,有的甚至是“痛苦”的,我们如何能企望开几次家长会就让家长一下子“喜新厌旧”呢?那种以先知、先觉者自居,一厢愿意地改造家长的做法是别可取的,也是难以行得通的。 家园合作,理解万岁。 二.其次,学会灵便、艺术地与家长交谈 教师要学会“反话正说”,将想要表达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说家长,兴许会更易被家长同意。如,我们经 常会遇到这种事情:离园时刻已过很久,天也快黑了,有一幼儿的家长还未露面接孩子,电话打别通,而幼儿情绪已焦躁别安,老师也特别焦急。当家长急匆匆赶到幼儿园时······遇到这种事情,教师将怎么处理呢? 这时,假如教师以关切的语言表达,既将自己着急的情绪表达,也将刚才做的工作向家长汇报。细心的提咨询定能使家长心平气和的解答来迟的原因。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把握好分寸,适时、灵便的与家长交谈很重要。 三.日常的家长工作别可忽视 教师应做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有目的、有打算地做好每位家长的工作。如依照家长的别同事情,进行相应的交流、沟通;依照幼儿的表现,进行电话拜访、家访或预约谈话等;定期更换家园互动宣传栏,出示有关幼儿教育的各类信息、与幼儿在园事情有关的信息。让家长深切感觉到老师在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与进步。 四.别要功利主义,别要为难家长 很多教师提出要求不过从“需要”动身,没有思考家长能否承受,能否做到,有无困难。教育目标装在老师的内心,但它们可不能飞进家长的内心。家长对认为没故意义的事是可不能积极配合的。所以,别论做哪项工作,我们要知己知彼才干把情况处理得合情合理,从而使

浅谈家园合作早期阅读.doc

浅谈家园合作早期阅读 在一次交流中一位妈妈向我诉说了她的苦恼: “一天我买了图画书《子儿吐吐》想和儿子一起阅读我很认真地读给他听他却一点也不感兴趣一直东张西望。 但他能盯着《变形金刚》看很长时间还会兴致勃勃地跟我描述。可我觉得那些书 没什么意义这可怎么办呢”的确亲子阅读在越来越受家长重视的同时也显现出诸多问题。为了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我们针对家长在亲子阅读中感到困惑的问题 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一是应选择怎样的图书与孩子一起阅读 二是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应如何与孩子互动针对这两大问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 动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获得阅读指导策略。 一、创设班级图书馆引导家长合理地为孩子选择图书 我们发现家长在选择图书时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孩子对图书没有鉴 别能力要买什么书、读什么书应由家长来决定。因此常常是家长认为“有意义” 的书孩子并不喜欢而孩子喜欢的书家长又觉得“没意义”这让家长大伤脑筋。有鉴于此我们创设了班级图书馆开展图书分享和借阅活动以引导家长合理地为孩子 选择图书。从小班开始我们就在每学期初让每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两本图书放在班 上与大家分享。周末时每个孩子都可以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借回家和父母一起 阅读。这样每个孩子一学期可以借阅 20 余本不同的图书剩下的书也可以在自由活 动时间阅读。到了下一学期再换一批图书孩子们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看到新 的图书了。围绕班级图书馆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家园合作活动。 1.请家长做图书管理员每个学期我们都会请一部分家长做图书管理员参与整理和筛选图书。由 此家长们对筛选标准有了更多思考。他们发现有的家长选择的图书文字多、说教性强、画面品质差通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这类图书并不适合孩子阅读。此外家长们发现有些书借阅频率特别高有几本书孩子们甚至会反复借阅。这就引发家长去关注孩子们为什么会偏爱这些书并逐渐了解到孩子的阅读兴趣与其年龄、个性之 间的关系。我们引导他们将这些发现总结成经验与全班家长分享。 2.向家长推荐图 书我们会利用班级图书馆墙面定期向家长推荐图书。推荐的标准是图书的 内容、形式比较适合本年龄段的幼儿文字、画面有一定的特色。小班时我们一般 会根据所观察到的孩子的阅读情况来推荐中班时我们鼓励孩子们自己推荐喜欢的图 书并用绘画等方式来表示到了大班孩子们还会用绘画来告诉家长推荐的

现今幼儿园家园沟通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现今幼儿园家园沟通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幼儿园要加强和家庭密切合作,做好家长工作。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教师、幼儿和家长,要实现更好的沟通,就要在思想、认识、行动上保持一致,实现对幼儿的有效教育和引导。因此,幼儿教师要提高家园沟通的能力。幼儿的成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实现和家长之间的高效沟通合作和交流,找到教育幼儿的好时机好方法好策略,实现幼儿园家园更好地沟通。 一、家园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现状调查和分析 1、教师处在权威的地位 大部分家长都认为,在家园沟通中,教师大多数时候是处在权威的地位上的,家长则是被动接受的,只能跟着老师的节拍来行动的辅助的教育工作者。一般在教师和学生沟通中,都是教师说得多,家长被动聆听,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地位不平等,造成了沟通的不顺畅。家园沟通需要双方合作交流。一些家长总是以自己工作忙为借口,不关心孩子的教育,不问孩子的各个方面的成长的问题,将孩子推给幼儿园,甚至不愿意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幼儿园因为我们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大多数家长不懂教育,不会教育孩子,说不定参与教育进来,还会给幼儿园工作添乱。因此,家园沟通应该以幼儿园为中心,教师来指挥,教会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幼儿园要充分多地考虑家长的意愿和想法,让家长主动参与进沟通中来,发挥教师和家长共同的作用。 2、沟通的内容往往多倾向于幼儿的缺点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能听到教师反馈的一些好的想法和意见,得到一些积极正面的反馈意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家园沟通中,教师反映的又大部分是幼儿园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家长配合教师来帮助孩子改正和完善。所以,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家长都是接受教师的教育任务。 3、家长和教师沟通的机会不多 每个家长都希望和教师展开沟通和交流,但是,很多时候,幼儿园教师都会选择一些社会地位高的,或者幼儿在学校表现出色的家长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会考虑家长有没有对幼儿园有一定的贡献。而那些幼儿表现一般的,家长社会地位一般的幼儿经常容易被忽略和冷落,家长也会受到冷落。 4、家园沟通缺少艺术性 一些幼儿教师语言组织不到位,影响了沟通的效果。教师有怎样的语言引导,家长就产生怎样的心理感受。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也没有换位去思考,这样就伤害了那些对孩子充满期待的父母们。 二、了解家园沟通的特点 我们要了解家园沟通的特征和特点,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和家长进行充分沟通,找到家和园之间的“沟”,然后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1、沟通的复杂性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都是四个祖辈和两个父母,一个孩子。因为父母亲都要忙上班,所以,带孩子的事情一般都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来带。也有少数孩子是由父母自己带的。因为接受的教育不一样,文化层次不一样,教育观念有差别,因此,家园沟通还有着多样性的特点,呈现差别性的特点。 2、沟通的时候关注的重点不一样 教师更关注班集体建设,而家长则关注自己的孩子,教师关注全体孩子,而家长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受到欺负,是否得到特殊照顾,家长经常看到自己的孩子的优点,而幼儿园教师则关注孩子的缺点更多一些。 3、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家园共育存在问题

家园共育存在问题 1、家园合作中教师、家长的地位不对等,表现为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使家长处于服从的位置上。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活动中常常让家长带废旧材料、实物入园便于孩子开展游戏、进行教学活动,但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有时会让家长感到厌烦,存有抵触情绪,易使老师、家长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 2、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3、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仅仅把书报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摘抄一些贴到“家长园地”里,或者教师把家长当作听众,以单向的讲授为主,不给予家长更多思考的时间,更没有留给家长充分的时间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使得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结果很难被家长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能力,极度影响了家长参与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通过一些社会上开办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对孩子进行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门训练,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一味地奔忙于幼儿园、家庭和培训中心之间,盲目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可编辑word,供参考版!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家园合作不仅能够使幼儿园与家庭更加了解幼儿、而且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但是现实中家园合作过程中存在着片面理解家园合作内涵、合作双方地位不平等、合作形式化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家园合作问题对策 早在1927年,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1]。和谐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的互动合作。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相同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加强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便显得尤为重要。 1 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目前家园合作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片面理解家园合作的内涵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含社区)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2]。 在家园合作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的了解有出入。首先,教师认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自己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具有优势,教育幼儿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家园合作就是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任务就是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来进行,忽略了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声音。 其次,家长自动放弃了自己在幼儿教育方面的发言权。由于一直以来受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影响,家长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相对来说自己对幼儿教育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很薄弱,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幼儿园教育。认为合作就是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教师怎么要求,自己就怎么做。 1.2家园合作双方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由于教师及家长歪曲家园合作的内涵,对教师在家园合作中的地位以及家长在家园合作工作中应该担任的角色没有清楚的认识。如家长对自己在家园合作中应承担的责任不明确,大部分家长是完全配合教师的要求,如督促幼儿的学习,家长参与意识薄弱。另外由于教师自身的优越感,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向家长“发号施令”,与家长的交流变成教育家长,很少考虑家长的想法与感受。家园合作更多的是幼儿园处于主要的指导地位,家长在合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3],导致

浅谈当前家园利用微信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家园利用微信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浅谈当前家园利用微信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家园利用微信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周天瑶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XX年第07期 [摘要]随着微信通讯技术、软件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成了人们即时沟通的有效软件,几乎是人人必备,微信沟通超越了时空限制,就幼教领域来说,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可以通过微信群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阅读、发表或者回复班级留言,更好地满足家长对视频与音频信息需要的同时,也能更快更多地获得孩子在幼儿园的信息,培养了家长在家园共育中的凝聚力,有利于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家园合作的有效性。但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研究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家园沟通; 微信利用;问题及对策 家庭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和幼儿园进行的,且双方面临的任务和目标是一致的,幼儿园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家园利用微信或者微信群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沟通内容缺乏针对性,更新速度缺乏即时性 许多年轻教师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的经验,专业能力不足,不知如何选择一些有利于促进孩子发展的情

况告知家长。还有的教师转载的文章很长,不知道文章中哪些问题能引发家长的阅读、思考和讨论,家长阅读起来很累,降低了家长的阅读量和互动交流,使得微信的独特作用不能真正发挥。再加上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教师的工作紧张繁杂,只能在中午或晚上休息时间查看信息,导致信息更新不够及时。 2.教师和家长在微信沟通中忽视孩子的主体地位 因为孩子的年龄较小,还不完全具备使用微信的能力,所以微信沟通的用户名虽然一般是孩子的姓名或者乳名,发言人却是孩子家长。孩子发言的机会很少,也很少有教师或家长能注意到应该调动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微信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家长俱乐部。 3.教师与家长沟通缺乏艺术性 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是需要讲究方法的。良语一句三冬暖。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措辞来表达会获得不一样的结果。许多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微信交谈中,不讲究方式方法,为了尽快处理问题,直来直去,不会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运用技巧与其沟通,这样速战速决,直来直去的沟通有时候显得生硬,对于敏感的家长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4.微信沟通相对于其他传统的沟通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微信沟通具有特殊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家园共育探究(论文)

家园共育探究 家园共育一直是我们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如今我们把家长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孩子身上,让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同时,使家长感受教师工作的辛苦与用心。通过孩子的表现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来吸引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并逐渐内化成教育子女的能力。 1.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2.发挥幼儿的纽带作用,从“欣赏”到“分享”; 3.让环境与家长对话,变“被动了解”为“主动参与”; 4.整合教育资源,由“双方互动”为“三方互动”。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教工作者不仅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也尝试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但是,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存在着走过场、实效性差等问题,出现了“教师指挥多,家长参与少;教师说得多,实际做的少;单向灌输多,双方互动少”的不良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还是脱离不开以幼儿园教育为中心的思想,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工作,没有考虑家长的需求与处境。2、当我们提到家园共育时,总是把切入点放在家长这一方,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等等,却忽略了幼儿在家长主动参与教育中的作用。3、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不太了解,只通过家长开放日和有数的几次教育活动达不到目的。4、幼儿园、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各行其是,有合作的意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针对以上原因,我们的家园共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建立在家长需要基础上的家长工作。2、把搞好家园共育的切入点直接

放在了幼儿身上。3、通过日常活动、环境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使家园共育日常化。4、由教师、幼儿、家长三方形成互动的良性循环,创设赏识的大环境。 一、了解家长需求,变“希望家长做”为“指导家长做” 案例1—“小贴画”:在刚入园的家长会上,我就用小贴画奖励孩子们的例子指导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得到的奖品,对孩子的成绩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您可以把它贴在当天的日历上保存起来,就像冠军保存奖杯、奖牌一样。表示对孩子的成绩很在意,激励孩子还想再次得到。”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家长主动 反映说:“我和孩子已经攒了18个小贴画,如果孩子在家表现好,也会得到我们的奖励。”“孩子现在本事大了,开始评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了。有时他觉得我们表现好,还给我们奖励小贴画,真有趣。”“孩子现在可积极呢,你们老师真有办法,谢谢啊!”不仅如此,孩子们意外的认识了日历。老师每天点名时,很多孩子能包出当天的日期:某年某月星期几。 以往我们经常对家长讲:“要重视孩子的成绩,要多鼓励孩子”。但家长不知道怎样重视、怎样鼓励。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对家长工作给予具体指导是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最需要的,也是幼儿园教师应尽的义务。我们让家长把小贴画贴在日历上,方法简单有趣,可操作性强。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又认识了日历。家长即容易做到,又能从中得到启示。 其实,教师奖励孩子小贴画、五角星、小红花是常有的事。但一般情况下,教师认为奖励了,自己的工作也就完成了。至于是否给家长看、家长看了怎么办、与自己工作无关。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大势所趋,家长参与幼儿教育过程有利于提升教 育效果,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能给幼儿营造更加全面的发展环境,使幼儿在 和谐氛围中成长。文章从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科学设计 家园合作共育计划、利用社交平台加强宣传、举办经验交流活动三个层面探讨推 进家园共育的策略,力求在家园合作共育过程中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问题;策略 家园合作共育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新形势,这一教育形式要求教师和幼 儿家长密切配合,在充分了解彼此的前提下推动各项教育活动的进行。教师作为 家园合作共育的主要参与者,应当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交流,传授幼儿家长科 学育儿的观念与方法,使家长能顺利配合教师完成各项教育工作,提升家园合作 共育的效率。 一、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及教师对家园合作共育理解不够深刻 当前,许多家长和教师对家园合作共育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这导致家园合 作共育的效果不佳。在一次小班活动中,家长表达着自己对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 迷茫。许多家长认为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长、教师交流会仿佛是在参加单位工作 交流会,教师就像单位领导,将自己准备的教学计划通读一遍,台下的家长只能听,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部分教师为展示自身在幼儿教育上的专业性,在教学 计划中加入“区角活动”、“角色意识”等专业术语,家长并不理解教师所讲内容, 只能随声附和。长此以往,越来越多家长不愿意参加交流会,寻找各种理由避免 参加此类回忆。还有部分教师错误理解开会的目的,将教师、家长交流会当成“奖罚会”,将个别表现不佳的幼儿作为反面教材提出,这导致幼儿家长在交流会中感到十分尴尬。由此可见,教师和家长都没有透彻理解家园合作共育的内涵,各项 工作依然流于形式。 (二)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实效性不足 许多幼儿家长工作繁忙,幼儿教师组织活动时难以考虑所有家长的时间安排,因而许多家长无法参与幼儿园各类活动。还有部分家长对教师组织的各类活动并 不感兴趣,回家后也不愿意和幼儿沟通交流,或是陪同幼儿完成教师布置的小活动、小任务,这导致家园合作共育工作受到阻碍,教师组织的各项工作无法进一 步开展。当前,许多家园共育工作流于形式,幼儿家长受限于时间、个人意愿, 无法做到完全了解幼儿园各项家园共育工作的含义。即使幼儿园尽力加强家园沟通,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家长不够了解幼儿园工作的现象,这也导致幼儿家庭与 幼儿园工作无法紧密联系,家园合作共育的实际状况与期望存在差距。 (三)幼儿主观感受不受重视 家长和教师作为各种活动的发起者,在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很容易导致 幼儿的感受被忽略。在实际开展家园合作共育活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只关注和 家长的沟通,忽视了对幼儿主观感受的关注。教师设计各项活动时只关注活动是 否能对教育幼儿起到积极作用及实施活动的可能性,忽视幼儿对活动的感兴趣程度。这导致在各项活动中,家长和教师的参与热情较高,幼儿反而不愿意主动参 与活动,在活动中显露消极情绪,活动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策略探究

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效果明显的学前教育手段。 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是教育的需要,更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家庭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但在现今幼教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现今家园合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和家长态度上不够积极 家园合作中,家长和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双方对各自分工责任的认识比较模糊。不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幼儿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观念上,“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教师管”。 幼儿园的活动多是教师组织发起,教师往往是活动的主要指导者,家长多是被动参与,且参与活动的目的不明确。 (二)教师和家长交流地位不平等 平等是合作的基础,缺乏了平等,教师和家长间就不能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家园合作就失去了实施的基础。 一方面,有些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

教学计划,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而家长也盲目的把教师当做了权威,对自己的想法缺乏信心,不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意见。 另一方面,家长的地位高于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家长的服务者,处处避免与家长发生冲突,与家长的交流则成了“工作汇报”。 以上两种不平等倾向的出现,导致家园合作趋于表面化、形式化。 (三)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全面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目的,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长,而错误地片面地反映社会要求的家庭教育会导致教育的失败。 误区一:片面的错误观念:有的幼儿家长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幼时主要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 误区二: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 上述家教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教效果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的现象。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幼儿教师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家园合作不够深入,教育效果有限,教师作为主导方,仍需提高自身综

家园合作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 [1] 张韵.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10—18. [2] 曹丹丹.家园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97—98. [3] 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218—220. [4] 张晖.正确对待家园合作中不同类型的家长[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2008(421):17—19. [5] 南姣鹏.来自美国家园合作的启示—基于美国几种家园合作计划的思考[J].教 育与教学研究,2013(27):122—125 [6] 董卫花,印义炯.当代美国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启示[J].文山学院学报,2013(26):113—116. [7] 于晓威.国外家园合作方式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9—30. [8]宋广文,何非.家校合作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3):90—92. [9]张满清.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教育不一致问题初探[J].长沙师范学校(专科)学报,2010(2):29—32. [10]宋倩.关于儿童教育家校合作的思考与实践—幼儿教育阶段的家园合作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 [11] 孙涛,刘虹嘉.幼儿园加强家园合作的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6):16—31. [12] 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家庭与小区教育,2005(10):60—62. [13]赵云,张雪琰,冉壮,李霖.家园合作中父母参与程度的调查—以武汉市两所 幼儿园为例[J].教育导刊,2011(12):56—60. [14]刘明.浅谈如何提高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J].商业文化·科教纵横,2007(7):139—140. [15] 许德玮.城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9:23—26. [16] 田莉.幼儿园班级工作中家园合作问题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2:12—

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教育孩子需要家校合力,在协调两者的关系时,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做好这个工作,很是不容易。很多教师一提起家长,就摇头叹息,通常以一句带有情绪色彩的话道出自己的无奈:“现在的家长,无法沟通……”;另一方面,家长同样充满无奈:“现在的老师,不说也罢……”,似乎家长也有一肚子不得不诉的委屈。在家校沟通中,我们通常遇到如下问题: 其一,家校沟通形式大于实质。由于家长的兴趣、需求、动机和利益各不相同,家长在与学校进行沟通的形式、层次也各不相同。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主要集中在表层化的参与层次,通常是学校主宰着这类活动。这一层次的参与形式主要有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品展、家长联系薄、家长报告等。 其二,对家校沟通的错误认识。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与家长沟通就是告诉家长孩子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在孩子犯错误时向家长告状,这种方式虽然能引起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但是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这当然无法把家长的力量纳入到教育合力中来。而一些家长也不能正确地理解家校沟通,认为沟通无非就是问问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情况,往往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同伴相处。甚至认为沟通应该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家长不必参和,更不必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来。 其三,随意性大于针对性。大多数学校只是在学期初或学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召开一两次家长会,多数是在同一

时间,面向全体家长进行。其余时间均是为了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随意性较强。种活动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家长不能从活动中学习到较系统、较稳固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难以形成时间上和效果上的强化。这即使给予家长家庭教育知识,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简单的技能和零碎的知识,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体系。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家长个体需求 其四,单向灌输取代双向沟通。家校沟通方面,很多学校仍然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双向沟通。家长会、电话联系和约见家长是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的最普遍方式,而在这些沟通方式中,学校对家长只是一味的灌输,很少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使得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仍然停留于比较表面化的层面。 其五,家校沟通的时间和空间过于局限。对于家长而言,虽然乐于与学校沟通,但由于忙于工作,忙起来甚至不能自己亲自接送孩子,很难与老师见面,更抽不出时间与老师保持联系。尽管学校想出了很多好的沟通途径,如亲子活动、家教讲座、家长会等形式,但总有一部分家长很难到学校参加。 其六,学习问题多于成长问题。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教师和家长的主要关注点在学生的学习问题上,而对学生的成长问题关注少了。虽然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比单一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但是在实际沟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