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木桶理论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

根据“木桶理论”,员工培训的重点应是不断找出并加长“最短的木板”,以下是一篇关于员工培训木桶理论,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美国《管理新闻简报》中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68%的管理者认为由于培训不够而导致的低水平的技能正在破坏企业的竞争力,53%的管理者认为通过培训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支出。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迅猛的技术变革,提高生产率水平的要求,我国企业界也开始重视培训的作用,并逐步加大了在培训上的投资。

但是,从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来看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待培训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往往流于形式。二是缺乏系统的、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同层次对人员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培训要系统、有序地开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以确保在培训上的投入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但在我国企业培训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三是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枯燥,效率不高。从实践来看,我国企业在培训过程中,

简单地把灌输知识、提高技能作为培训的全部或大部分,不能正确地分析员工缺少的是知识、技能,还是需要转变观念,因此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造成负面影响,使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纵观以上企业培训现状,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主要是不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多个矛盾,它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同时,矛盾着的对立双方有主次之分,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当前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矛盾是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针对性不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缺乏对重点人员、骨干人员、核心成员的培训,因而不能把握培训的本质和主流,造成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如何抓住企业培训的主要矛盾?我以为,可以运用“木桶理论”进行分析。“木桶理论”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

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木桶理论”法则告诉领导者: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这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往往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当市场竞争不激烈时这一点恐怕还不明显,但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某些薄弱环节的瓶颈作用就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因此,运用“木桶理论”分析主要矛盾,就是要解决培训内容上的“最短的木板”。

根据“木桶理论”,员工培训的重点应是不断找出并加长“最短的木板”。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要增大木桶的容量,我们可采取两种办法:第一是同时加长每一块木板;第二是只加长最短的木板。相比之下我们很容易看出,要增大相同的容量,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要经济得多。有不少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不考虑员工实际水平的参差不齐,其培训过程像学校上课一样要求统一的模式,采取统一的进度。根据木桶原理我们知道这样做实质上采取的就是上述的第一种方法,是很不经济的,它大大增加了培训投资但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它缺乏针对性。更有一些企业将培训视为福利的一种,奖励给表现出色的员工。这样做更是与“木桶理论”背道而驰,它只是使长木板更长而短木板则依然短,企业整体实力还是提不高。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企业急需加强四个方面的培训:一是效能培训。包括:高效培训,这是有关提高效率的培训课程,尽管费用高昂,但仍受到企业高层次职业人士

的欢迎。时间管理培训,此类课程传授的不仅是工作时间的管理方法,而且还包括生活时间的管理方法。由于时间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因此不论是公司还是员工都很欢迎此类培训。团队精神培训,受西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意识到,员工整体协作对企业的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因此,团队合作逐渐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对这方面专业培训的需求水涨船高。二是技巧培训。包括:营销技巧培训,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企业更加主动、积极地开拓市场。营销人员要想提高业绩,参加专业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客户服务技巧培训,客户是上帝,只有充分满足客户的需要,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

一、新世纪挑战催生中国人才战略;近几年来,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国际;应该肯定,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

(一)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有了很大增强;

(二)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格局初步形成;

(三)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与当今新技术革命迅现在中国企业人才战略是什么?

概括为五点:

第一点加大人力资源战略。

第二点实现基本价值战略。

第三点调整人力资源环境战略。

第四点推进人事战略。

第五点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战略

一位著名西方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亚洲未来取决于人才。如果说第一个经济奇迹是成万上亿的亚洲人辛勤汗水的结晶,那么下一个奇迹需要更多的是灵感而不是汗水。这个论断无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党、我们国家早就对人才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重视。 ___同志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早在1985年就强调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江同志在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 ___人才理论,提出了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及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思想。正是在 ___人才理论和

江关于开发人才资源思想指导下,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 ___做出了实施人才战略的重大决策,从而启动了新世纪的中国人才战略。

近几年来,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革命和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要保护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充分依靠科技和人才,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应该肯定,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有了很大增强。目前我国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70多万人(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900多万人,约占人才总量的三分之二, ___、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与1978年相比,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增加了约7倍,质量上也有较大提高,如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00年的50%,45岁以下人员的比重由68%上升到77%。

(二)人才资源整体性开发格局初步形成。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事人才工作在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中,把建立与市场经

济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工作领域,由国有经济转到整个国民经济,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由国有单位扩展到非国有单位,由传统国家干部扩大到各类人才。人才工作由行政调配为主转变为人才预测规划、培养使用、配置管理为主的全方位人才资源开发上来,适应不同人才发展需要的分类初步建立。

(三)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单位用人找市场、个人择业进市场的双向选择机制正在替代统包统配制度,统一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正在建立完善,并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人才测评、人事代理等人才中介服务不断发展,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九五”期间,各类人才每年进入人才市场的约800万人次,通过市场实现就业的约120万人,人才市场配置率逐年上升,提高了人才效益。

但与当今新技术革命迅速发展情况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适应新世纪的挑战。人才的专业结构和行业分布不够合理,长线专业人才过多,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偏高,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普遍短缺,农业、信息、金融、法律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的地区、所有制间结构失衡,全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74%集中在国有单位,高级人才的85%集中在东

中部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偏低,仅占总数的5.7%。竞争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人才流动难仍较普遍,各类人才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的事业就很难向前发展,甚至还会遭到挫折。

新世纪人才战略的形成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为了在21世纪的世界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江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科技人才的号召;接着在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 ___上要求,到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要在我国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和高新技术领域中,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进入世界科学前沿的科学家队伍,一支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不断攻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各种复杂难题的工程技术专家队伍,一支学有所长并具有突出领导才能的科技管理专家队伍,组成我国现代化事业所要求的宏大的科学技术大军。

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 ___进一步强调,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到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求把培养和使用人才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新员工培训与考核方案

word格式新员工培训及考核

目录 1、培训目的 (1) 2、计划达成目标 (1) 3、培训程序 (2) (1)到职前 (2) (2)岗前培训 (2) (3)到职后 (3) 4、培训内容 (4) (1)入职培训 (5) (2)基础培训 (5) (3)系统培训 (5) (4)产品培训 (5) (5)方案设计培训 (5) (6)工程施工培训 (6) (7)开通测试培训 (6) (8)市场培训 (6) 5、培训考核 (6) 6、培训反馈.....................................................................................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培训教材 (8) 8、培训实施方案 (8) 9、相关部门辅助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培训所需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培训目的 公司聘用的员工从社会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对应届毕业生而言,让其对即将投身的职业社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新进员工通过逐渐熟悉、适应企业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推动企业发展,对企业来讲,在培训期间让新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价值观和核心理念,管理方式,有助于影响员工日后工作的态度、绩效和行为等。帮助员工更快适应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同时观察培训期间新员工的表现, 通过培训考核来提高公司招聘的效度。 2、计划达成目标 新员工通过岗前应用技术培训及考核后,应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具备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直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具体应达成的目标如下: 了解公司历史、企业文化、员工福利及相关规定; 了解公司相关工作岗位情况及公司的期望 掌握移动通信的相关基础知识 掌握FTTH(fiber to the home)相关知识 掌握ODN(Optical distribute network)工程相关知识 掌握各类直放站设备原理、组成、应用等相关知识 掌握直放站和室内分布工程的相关知识 掌握直放站和室内分布方案设计的相关知识 掌握测试手机、软件及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 掌握直放站和室内分布工程的开通方法 能够独立完成小型、中型室内分布方案和室外直放站方案的设计 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工程故障

员工培训理论及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员工培训理论及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实例: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 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①员工是组织的血 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 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一一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②组 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 "X""T""I" 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 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 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 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 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 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 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 -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

员工培训管理配套习题(答案版)

《员工培训管理》配套练习题答案版 一、单选 1.(员工培训)则定位于对企业员工的(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进行培养,从而提升与工 作职位相关的综合素质,更好的适应职位工作。 5 2.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员工培训划分为(技能培训、知识与企业文化培训、工 作态度与思维培训)等多种方式。11 3.根据(培训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员工培训分为(全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和(在职在 岗培训)。12 4.(目标导向原则):清晰的培训目标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14 5.(长期性原则):企业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应当具有战略性眼光。认识到人力资本 投资的长期性、持续性,将员工培训纳入企业的长期规划之中。15 6.(培训与开发)是企业提升现有员工素质和能力的主要手段。19 7.(员工关系管理)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调节企 业和员工、企业员工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19 8.(人力资源规划)是员工培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0 9.对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21 10.(员工培训的社会化):在现代社会,员工培训的范围已经由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 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培训网络。30 11.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罗)。36 12.1943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需求层次理论”)。38 13.(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39 14.(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并提出了(强化)的概念。40 15.(社会学习)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45 16.(大卫·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是(有意义学习)。47 17.(下位学习)主要是指学习者将概括程度处在较低水平的概念或命题,纳入自身认知结 构中原有概括程度较高水平的概念或命题之中,从而掌握新学习的有关概念或命题。48 18.(上位学习)是指在学习者已经掌握几个概念或命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概括或 包容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题。49 19.(诺尔斯)的(学习理论)首次明确划分出(现代成人教育)与(普通学校教育)的区 别。56 20.(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59 21.(目标设置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洛克)提出的。60 22.(近迁移)是指将学习应用于(相似)的情境中。60 23.(远迁移)是指将学习应用于(不相似)的情境中。60 24.最早大胆明确地提出(把人的能力划归为固定资本)的,是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英 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63 25.(培训需求分析)是现代培训活动的首要环节。76 26.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目标是(确认差距)。76 27.培训需求分析的(个体层次):①培训部门对个体的分析;②组织人事部门的分析;③ 员工个体对自身的分析; 28.(面谈法)就是通过与被访谈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来获取培训需求信息的一种方法。l01 29.(经验判断法):有些培训需求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或规律性,可以凭借经验加以判断。 102

员工培训实施方案

员工培训实施方案 员工培训实施方案 员工培训实施方案篇一: 为贯彻落实董事长、党委书记******同志关于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的讲话精神,全面提升集团公司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推进集团健康快速发展,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20xx年员工培训计划。 一、总体目标 1、加强公司高管人员的培训,提升经营者的经营理念,开阔思路,增强决策能力、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 2、加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 3、加强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增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 4、加强公司操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培训,不断提升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5、加强公司员工的学历培训,提升各层次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员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 6、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行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培训,加快持证上岗工作步伐,进一步规范管理。 二、原则与要求 1、坚持按需施教、务求实效的原则。根据集团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员工多样化培训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培训,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质量。

2、坚持自主培训为主,外委培训为辅的原则。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以集团培训中心为主要培训基地,临近院校为外委培训基地的培训网络,立足自主培训搞好基础培训和常规培训,通过外委基地搞好相关专业培训。 3、坚持厂校联合办学,业余学习为主的原则。根据公司需求主流与相关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开办相关专业大专课程进修班,组织职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授课,结合自学完成学业,取得学历。 4、坚持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三落实原则。20xx年,高管人员参加经营管理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30天;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20天;一般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10天。 三、培训内容与方式 公司领导与企业高管人员 1、中央、国家和政府的大政方针的学习,国内外政治局势、经济形势分析,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与解读。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调训。 2、开拓战略思维,提升经营理念,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参加企业家高端、峰会、年会;到国内外成功企业参观学习;参加国内外著名企业高级培训师的高端讲座。 3、学历学位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参加北大、清华、南开、天大以及中央、省委党校的学历进修或MBA、EMBA学习;参加高级经营师等执业资格培训。 中层管理干部 1、管理实务培训。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管理与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激励与沟通、领导艺术等。请专家教授来公司集中授课;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专场讲座;在集团培训中心接收时代光华课程。

企业员工培训开题报告(正稿)

国家开放大学 本科论文 企业员工培训的开题报告 分校:静海分校 专业:行政管理 入学时间:2015秋季 学号:1512001252974 姓名:郭姚 指导教师:王燕珺 论文完成日期: 2017年07月

一﹑本选题的基本概念 培训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员工具备完成现在或者将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并改变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改善员工在现有或将来职位上的工作业绩,并最终实现企业整体绩效提升的一种计划性和连续性的活动。 二﹑培训与开发的区别。 培训与开发是有差异的,培训是帮助员工实现一个短期内能达到的目标,使员工掌握当前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和成绩。而开发是更倾向于长期的目标,挖掘出员工潜在能力,提高员工工作环境、应对未来职务工作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新技术、工作设计、顾客或产品市场带来的变化。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的企业培训理论一方面强调对员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客观条件下员工工作方法的培训,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企业员工培训系统化的研究。国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培训研究活动,基本上反映了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引进、介绍国外研究成果,阐释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与方法,二是结合国内企业实际分析培训理论的应用问题,尤其是培训方法的实际操作。 我国学者和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培训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引入,我国企业迅速接受了人力资本和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并对培训开发系统中的方法运用、培训模式与培训体系效

果评估等方面进行研究。 四﹑研究意义 (一)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员工培训就是以提高员工的职业能力为直接目的,让员工可以更好地胜任目前及未来的工作,为其晋升和高收入提供机会。 (二)改善员工的工作质量,继而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包括生产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客户服务质量等。培训能使员工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改进工作态度和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增进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让员工能更好的胜任目前的工作,加深对工作目标的理解,同时,更能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五﹑写作大纲 一、企业员工培训与概述 (一)企业员工培训含义 (二)培训与开发的区别 (三)企业培训与开发的作用 (四)企业培训意义 二、关于欧宝家具员工培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培训观念不正确 (二)培训体系不健全 (三)培训需求分析缺失

员工培训的相关理论知识

员工培训 一、概述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二、培训的分类 (一)员工培训按培训形式来分,可以分两种:公开课和企业内训。 1、公开课引的形式:是让员工到企业外面参与一些相关的讲师开办的公开培训课程。 2、企业内训的形式:是企业邀请相关讲师到企业进行调研,针对性的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这是全面的内部培训,一般不对外公开。 (二)员工培训按内容来划分,可以分出两种: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 1、员工技能培训:是企业针对岗位的需求,对员工进行的岗位能力培训。 2、员工素质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有心理素质、个人工作态度、工作习惯等的素质培训 三、培训流程 1.就职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 到职前: 致新员工欢迎信(人力资源部负责) 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 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 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 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2.部门岗位培训(部门经理负责) 到职后第一天:

到人力资源部报到,进行新员工须知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 到部门报到,经理代表全体部门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 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世贸商城 部门结构与功能介绍、部门内的特殊规定 新员工工作描述、职责要求 讨论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派老员工陪新员工到公司餐厅吃第一顿午餐 到职后第五天: 一周内,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 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 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 到职后第三十天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面谈,讨论试用期一个月来的表现,填写评价表 到职后第九十天 人力资源部经理与部门经理一起讨论新员工表现,是否合适现在岗位,填写试用期考核表,并与新员工就试用期考核表现谈话,告之新员工公司绩效考核要求与体系。 3.公司整体培训: (人力资源部负责--不定期) 公司历史与愿景、公司组织架构、主要业务 公司政策与福利、公司相关程序、绩效考核 公司各部门功能介绍、公司培训计划与程序 公司整体培训资料的发放,回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四、培训误区 1、家族企业对培训缺乏足够的认识 首先是家族企业不重视培训。不重视培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有的家族企业老板认为现在的员工想法多,流动过于频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了人才,但却留不住人才,为他人做了嫁衣,得不偿失,所以不培训。 有些企业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还有些急功近利心态的企业,培训了几次员工,就想立竿见影,马上见效等。

员工培训中文文献综述

目录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2) 2.关于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阐述 (3) 2.1强化理论 (3) 2.2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3) 2.3目标设定理论 (4) 2.4期望理论 (4) 2.5学习型组织理论 (4) 3.结论 (6) 参考文献 (7)

中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中小民营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发展壮大,中小型民营企业具有活力强、发展迅速、见效快等特点,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在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增加财政税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当前,民营企业员工培训还相当原始,主要方式仍然是会议学习和师带徒形式,主要内容是创业史、岗位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训期也较为短。而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很多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搞培训,结果员工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对促进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培训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国内许多民营企业的培训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具有被动性、临时性和片面性,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缺乏培训体系的规划,培训手段落后,培训形式单调,培训者专业化素质不高,培训资料和教材缺乏,培训政策不到位等等,导致培训目标并没有与岗位相联系,培训并未与员工个人发展和工作绩效的提高相联系。 因此,对于企业员工培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在此笔者就查阅到的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国内文献综述如下: 1、企业员工培训的概述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增强员工对组织认同度、向心力和归属感,使员工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有效的员工培训,其实就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过程。 关于员工培训体系的定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谈到员工培训体系的构成,很多学者的观点却都不致相同。谌新民和徐汪奇在《员工培训方案》一书中认为,一个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规划体系:承接公司战略目标,并对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梯队规划与发展储备,保障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不会出现人才断层,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三方面。 (2)培训课程体系: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与人才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是必需的,包括企业文化培训、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营销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培训课程。

第二章 公司员工培训有关理论概述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第二章公司员工培训有关理论概述 2.关于员工培训相关理论的阐述 加里?德斯勒教授曾提出过:“培训就是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过程”。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心理学界多年来对人类的学习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原则。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学习原理,分析人员的心理状况,探索和总结员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员工培训的实际工作中去。这对提高培训效益,增强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与培训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几种学习理论有:强化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目标设定理论、期望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 2.1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 于1956年在《科学与人类行为》一书中提出了强化理论,他强调人们行为是由这些行为过去导致的结果来决定的。人们行为的结果有两种:正成果和负成果,正成果会鼓励其行为再次发生,负成果会避免其行为的再次发生。 在此基础上,易雪玲教授认为,从培训角度看,强化理论说明了企业要提高培训效果,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方式或调整技能,培训者要明确在受训者的态度中,哪些属于正向成果哪些属于反向成果。然后,将好的学习行为与正向成果联系,以鼓励该行为的再次发生;将差的学习行为与反向成果联系,以避免该行为的再次发生。根据强化理论,培训的有效性取决于向受训者所提供的好处的方式和进度。

2.2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陆珉在《员工培训的理论基础综述》中对社会学习理论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社会学习理论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且知识渊博的人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那些被强化或被奖赏的行为会再坎发生,人们会不断同那些被奖励过的行为或技能的示范者学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学习新的技能或行为是通过:(1)直接获得使用某种行为或技能的成果;(2)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成果的过程。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还受个人自我效能的影响,自我效能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针对培训而言,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学会知识或技能的判断,是培训准备的一个决定因素。 员工培训的含义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使员工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工的动机、态度和行为,是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从而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新员工培训与开发,主要是针对企业的新进人员的,目的就是使员工快速的了解整个公司的情况,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获

激励理论-员工激励培训

[标签:标题] 篇一:关于员工激励技巧培训课程大纲(员工) 关于员工激励技巧培训课程大纲 讲师:陈馨贤 员工激励技巧培训课程有哪些? 员工激励技巧培训讲师有哪些? 员工激励技巧培训内训师哪位最权威? 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方面的培训讲师哪里找? 国内最知名的员工激励技巧培训师是哪位? 欢迎进入著名员工激励技巧培训专家陈馨贤老师课程《员工培训网员工激励技巧培训》!培训时间:2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课程推荐: 主要特点:详细阐述员工激励技巧的操作精髓 案例指导:分析员工激励技巧内训的经典个案 案例训练:掌握员工激励技巧的技能提升方法 行动建议:员工激励技巧培训的实战模拟练习 提升建议:引爆员工激励技巧潜力的行动方案 培训背景: 深度理解管理工作的内涵和作用 掌握13种激励理论及其管理启示 学会激励员工的原则和方法 走出员工激励的误区 把握激励员工的时机 找到提升员工凝聚力的方法 培训大纲: 陈馨贤老师的《员工培训网员工激励技巧培训》课程主内容概括: 单元一认知激励内涵 激励内涵 激励目的 激励功能 激励的误区 自我认知练习:什么能够激励你 单元总结——全球名企CEO谈激励之道 分析: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案例! 解析:员工激励技巧内训案例! 案例:员工激励技巧课程案例分析! 单元二主要激励理论 激励在管理中的涵义 激励问题的源头—人性假设 重要激励理论

当代激励理论的整合运用 激励理论对管理工作的启示 共同练习:人们想从工作中获得什么 讨论:员工激励技巧经典案例讨论! 分组: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案例学习指南 分析:员工激励技巧学习中的八大陷阱! 单元三激励过程分析 认知激励过程 认知激励对象 识别激励需求 理解行为表现 认知心里状态 情境练习:如何把握员工心理 互动: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案例评估 分享:某集团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案例 分享:哈佛经典员工激励技巧案例分析示范 单元四激励方法介绍 员工没有积极性的15种原因 激励原则 激励中的“四力” 如何激励下属 如何激励知识工作者 六种激励方法 团队练习:************ 分享:企业员工激励技巧培训三步走! 案例:联想(中国)公司的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案例 讨论:明天的道路——企业如何做好员工激励技巧? 单元五哈佛视频案例 新观察:服务利润链 观看视频:激励员工 总结讨论:如何激励 员工培训网员工激励技巧培训总结,更多关于员工激励,员工心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方面的课程尽在员工培训网: 相关精彩文章阅读:员工激励培训-激励员工全攻略培训课程课纲:/153990.htm 篇二:时代光华课程: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试题答案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5.0 学分!得分: 87学习课程:学习课程:企业如何有效激励员工单选题1.A、B两位先生去看戏,都迟到了,而这家戏院规定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不许进入,A先生对 1.A、B两位先生去看戏,都迟到了,而这家戏院规定在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不许进入,A先生对A、B两位先生去看戏,A门卫大发雷霆要闯进去,B先生却趁着A先生跟门卫争吵的时候,从旁边偷偷地溜进去了,B先生门卫大发雷霆要闯进去,B先生却趁着A先生跟门卫争吵的时候,从旁边偷偷地溜进去了,B先生,B先生却趁着,B属于下列哪种人1. A 2. B 3. C 4. D 回答:回答:正确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多血质回答:回答:正确2.对于员工的抱怨经理人下列做法不妥的是2.对于员工的抱怨经理人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1. A 2. B 3. C 4. D 乐于接受

培训相关理论

培训的相关理论 一、大连理工:A公司培训体系建构策略研究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个维度:正强化是促进满意行为的成果,负强化是排除不良行为的结果。从培训角度来说,强化理论是让学习者获得知识从而改变行为方式或调整技能。 (2)社会学习理论 也叫做模仿理论,认为人学会新行为是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而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有三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在调节人的学习行为。分别是外界的刺激,行为结果的反馈以及认知系统[7]。可以通过不断进行正确的示范来进行员工培训,企业还可以恰当地树立同质榜样来激发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3)目标设定理论 目标设定理论认为一个人潜意识的目标和目的决定人的行为方式。通过精力和注意力的分配来激励个人为达到目标而改变其行为方式。研究表明,具有一定挑战性且具体的目标比模糊的没有吸引力的目标更能提升员工的绩效水平。人们全心全意为目标努力时目标的作用就会更加明显,_如果设定的目标太难员工就不会全身心地投入。 (4)学习型组织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提出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出: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和高于个人绩效之和的整体绩效。 2.2培训体系与培训模式 2.2.1培训体系与人力资本密切关系 从企业角度出发,员工培训体系是指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中,企业运用系统的培训模式,使员工培训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具有一系列既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子环节。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陆军教学训练首次提出系统培训模式,把培训根据培训目标分为若干阶段,并且形成系统性的循环优化与提升l8]。 制制定培训政策策 确确定培训需求求求制定培训目标标 制制定培训计划划 图2.2博伊代迩的系统培训模式 Fig.2.2Boyer,5generationgreensystemtrainingmode 对施教对象特点和课题领域的考虑 对学习者现有知识和技能的估计 提提出教育目标标 评评估估估估估估估估估估估选选选选选选择适当的方法法 实实施课程程 图 2.3 Fig.2.3 拍西瓦尔提出的系统培训模式 PereyAnwar,5systemtrainingmode 经过整合各种说法观点,英国学者博伊代迩和泊西瓦尔,分别在对此培训模式进行 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各提出了一个具有循环性的系统培训模式(图2.2和图2.3)。二 者的微小差别在于:拍西瓦尔把“确定培训需求”分成了对培训对象特点和培训内容两 个环节;而博伊代迩则是“计划和设计培训”这一环节包括“提出培训目标”和“选择

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

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 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来看,知识与技能是会消耗的,终生教育才能保持住符合时代要求的生产力,观察那些下岗工人与失去土地的农民,便知道技能转变与知识更新同样重要。 企业为了提高生产力提供各种培训,对员工的职业发展同样有意义,在人力资源管理框架里,企业培训与员工职业发展所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双赢的关系。企业因为安排培训获得了更高的生产力,员工因为培训获得职业发展机会。 培训所形成的竞争力包括企业和员工双方面,实践证明培训方面的投入所形成的竞争力是无可替代的。 培训与员工发展的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形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源观念,对人力资源充分挖掘的发展思想,完全可以与社会制度的变迁相提并论。这一划时代的管理思想被企业接受之后,我们从中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也看到社会发展的希望。 这种社会进步所传递给我们的信心和信息,使我们不断追求进步、享受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不再是面向过去生活,而更能面向未来生活,借贷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形成便是最好的例证。如果没有对职业发展的信心,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这与人力资源价值观也是分不开的。 对于企业来讲,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与管理离不开培训体系的建立,为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才不致落入成为学校的命运。终身雇佣制虽然被抛弃了,但建立与员工双赢的培训体系、职业规划体系确实更多地被企业接受,也成为员工选择企业重要条件。 培训投入对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增长更具有明显的效果,无论是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发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员工培训上的投入基本上达到其工资总额的2~3%. 人力资源的发展观念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确经历过把人作为劳动工具的年代,奴隶主拥有包括奴隶的人身处置权。即便在工业经济时代,占有企业收益分配的因素也仅仅是资本,劳动者只是靠出卖劳动获得报酬。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个人智慧和知识终于从企业发展的资本意义上获得承认,个人开始意识到智慧和知识可以作为资本参与到企业创业和发展之中,而企业也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要素。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

员工培训木桶理论 根据“木桶理论”,员工培训的重点应是不断找出并加长“最短的木板”,以下是一篇关于员工培训木桶理论,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美国《管理新闻简报》中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68%的管理者认为由于培训不够而导致的低水平的技能正在破坏企业的竞争力,53%的管理者认为通过培训明显降低了企业的支出。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迅猛的技术变革,提高生产率水平的要求,我国企业界也开始重视培训的作用,并逐步加大了在培训上的投资。 但是,从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来看还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由于培训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待培训随意性比较大,不能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待培训,过分强调短期效应,使得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战略支持,往往流于形式。二是缺乏系统的、分层次的培训体系。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组织机构的不同层次对人员技能、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培训要系统、有序地开展,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求,以确保在培训上的投入能最大程度地提高个人与组织的绩效。但在我国企业培训中却往往忽视这一点,往往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三是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枯燥,效率不高。从实践来看,我国企业在培训过程中,

简单地把灌输知识、提高技能作为培训的全部或大部分,不能正确地分析员工缺少的是知识、技能,还是需要转变观念,因此造成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由于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对培训的内容和方式造成负面影响,使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纵观以上企业培训现状,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主要是不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唯物辩证法认为,复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多个矛盾,它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同时,矛盾着的对立双方有主次之分,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当前企业员工培训的主要矛盾是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针对性不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缺乏对重点人员、骨干人员、核心成员的培训,因而不能把握培训的本质和主流,造成培训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如何抓住企业培训的主要矛盾?我以为,可以运用“木桶理论”进行分析。“木桶理论”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桶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

员工培训作用的理论与实践

关于对能源铝业员工培训 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人力资源部 员工培训是指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让员工掌握培训项目中强调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并且让他们可以将其应用于日常工作当中,提高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效能。近年来,知识经济正以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影响着世界,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企业的发展与强大不再单纯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基于这种社会经济形态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对高科技人员和具有高度熟练技能的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成为企业最具价值的资本。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和经济中知识含量不断激增的条件下,确保企业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能源铝业公司组建一年多来,根据集团公司战略调整和产业

布局,制定了“煤为基础、电为支撑、铝为核心、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和“优先打通煤电铝产业链”的发展思路,积极致力于宁东产业集群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当前,宁东产业集群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宁东电解铝项目二期一系列和红一煤矿项目工程建设全面展开,临河动力站项目首台机组年底将实现发电,这些项目的建设关系到公司“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煤电铝产业链的建设,关系到公司能否早日形成核心竞争力。当前,人才已成为制约公司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特别是煤炭、电力板块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短缺。因此,必须加大对公司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突出以人为本,强化共同价值理念的行为规的认同和实践,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公司员工在参与建设“中电投集团公司主要的电解铝生产基地、最重要的铝业发展平台和最具实力的铝业核心企业”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体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对员工培训理论及实践的认识与反思 当代管理学认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四大组织目标,依次为:财务绩效指标、顾客满意指数、经营运作目标和学习创新目标。企业需要首先利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升员工与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技能水平、激发其创新潜能,然后组织具备相应能力的

新员工培训论文

摘要 本文阐述了新员工培训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通过对镇江国亨化学有限公司新员工培训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其新员工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了培训的相关理论,结合镇江国亨公司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其新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对国亨公司的新员工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通过对它的实施和管理,满足新进人员的基本需要和企业的需要,为公司的新员工培训提供依据。从而使公司的新员工能更快的融入公司,胜任自己的工作。 镇江国亨公司的新员工培训方案,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工作的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其中以公司三期项目即将招募的新员工为研究对象,对其学历、具体的岗位进行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新员工培训的内容进而确定培训课程。最后运用柯克帕特里的培训评估模型,从四个层次对培训的结果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新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评估

ABSTRACT The article defines the importance of New Employee training in the enterprise. Through analyzing the status of new employee training, the main problems about their new employee training are indicat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related theories and connecting the practices of the company, a new program has been designed to solve the exiting problems. The program can provide instruction to the new employee training .By putting it into practice and managing it, the demands of the new employee and company are satisfied. Then, the new employee can entry the company and be competent with the job. The new employee training program of ZGPC mainly contains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making the training plan, carrying out training and assessing training results. The new employees who will be recruited for the third stage project are the object for research. Their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corresponding positions are analyzed. With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e content and course of new employee training are fixed. I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raining results are accessed with four level by exerting the Kirkpatrick’s Four-level Framework. Key Words: New employee Training;Needs analysis;Assess training results

员工培训与开发作业

第一次作业: (1)论述题 ①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同一般培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所谓战略性培训,是指以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规划为指导,实施对企业战略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一种系统性培训。他是与组织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与战略等协调一致的培训,要求管理者树立整体与全局观念,在了解整个组织运作原理和各部门之间关联性的基础上,促使员工提高与组织使命及战略相一致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的职能与发展目标。而一般的培训往往没有长期目标,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个岗位需要人了,才去培训相应的人。 ②七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现代培训与开发有哪些指导意义? 答:7种学习理论是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体学习理论。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5.期望理论。 6.成人学习理论。 7.动机与归因理论。指导作用在于,了解学习理论后,对被培训人员的学习心理和特点就有了把握。比如各种各样培训方法的发明,讲授法、演示法、研讨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研究法、模拟与游戏法等。都是根据学习理论科学地发明的。各有各的优缺点,在把握被培训人的特点都,适当运用,就能提高培训效益、增强培训效果。 (2)案例分析: 教材P18—21,第二章的引导案例。 问题: ①联合利华的“极限化培训”是根据公司什么样的战略目标而设定的? 答: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培养国际化人才。 ②联合利华的“极限化培训”反映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哪些特点? 答:1. 明确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的表现。“极限化培训”提出并实施了“国际化”人才发

展的主题目标。在意识到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后,联合利华创建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系统。2. 明确意思到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动态变化。在联合利华积极培养优秀员工的同时,“极限化培训”也给了员工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和机会。联合利华需要这些人,而且他们也想为一个能够早期就提供国外工作任务的组织工作,这是双赢的。3.注重长期发展。从1989年开始,联合利化就将其75%的管理职位贯之以与“国际”名称,并倍增了外派经理人的数量。并且在所有地区和国家市场都建立了一个专注于发展内部人才和未来热门领导人的组织。4.考虑多种可选方案。以薄睿凯为例,他被派往8个国家从事不同的工作,有时我对被指派的工作一无所知。这样使员工能有效应对各种职位。在企业需要变化时,有多种的可选方案。 5.整合其他资源和部门。极限培养,是调动了企业各个资源和部门共同参与的,单一人力资源部是远远不能完成的。 姓名:曹阳刚 学号:0840112149

员工培训的理论基础综述

107《商场现代化》2007年10月(下旬刊)总第519期 员工培训实质上是被培训人员的学习过程。心理学界多年来对人类的学习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和原则。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学习原理,分析人员的心理状况,探索和总结员工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员工培训的实际工作中去,这对提高培训效益,增强培训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所谓学习是指“通过经验而使行为发生相对永久性的改变”,即内在变化。学习理论主要是探讨这种内在变化的规律,它是有效培训的重要基础。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与培训相关的、有代表性的几种学习理论有联想学习理论、认知指导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期望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动机与归因理论及学习型组织理论。 一、联想学习理论 联想学习理论是传统的学习理论,包括两个基本方面: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由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于1903年提出的,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38年提出的。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者是被动的,学习是两种刺激间形成的某种联结。这种理论认为某种能引起有机体非条件反射的非条件刺激物与一种中性刺激反复接近出现时,原来不引起反应的中性刺激,也能引起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学习是由于反应与奖惩之间形成的某种联结所造成的,即当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总能得到奖励(斯金纳称为正强化)时,这种反应就会增强。当然,这种反应的强度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奖励量、奖励或强化时间、强化方式、反应行为的复杂程度等。斯金纳对这些影响因素,尤其是对强化方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斯金纳把强化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连续强化,它是指有机体每次作出反应都给予强化;另一种是部分强化或称间歇强化,是指有机体作出反应后不是每次都强化,而是时有时无、时断时续地强化。部分或间歇强化实施方式也分几种:定时强化,是指按一定时间给予的强化。如工资就是定时强化。变时强化,是不按一定时间所施予的强化。有时几天一次,有时几星期一次,使员工无法投机,而时时注意努力。定率强化,是按一定的反应次数施予强化,如计件工资,以售货多少定成绩等;生产或销售越多,得到的报酬越多。变率强化,强化次数不等,有时出现一次反应给予强化,有时作出十次反就给予强化。 以上几种强化方式对反应强度与反应持续性的确影响不同,部分或间歇强化会比连续强化有效;变时、变率强化又比定时、定率强化有效。若要使培训对象努力学习,则定率强化较定时强化为佳,而变率强化又较变时强化为佳。因此,培训或管理者宜采用变率强化。然而,每种强化方式各有其特征和优点,培训和管理人员应视整个情境的变化善为应用之。例如,例行性的培训,开始时可采用连续强化,其后可改换各种不同的强化方式,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认知指导理论 认知指导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来的。加涅认为, 学习就是形成一个在意义上、态度上、动机上和技能上相互联系着的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的认知结构。而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把输入的信息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使新经验能够纳入原有的结构中,并且依次建立另外的结构,作为高一级学习的基础。要作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了解学员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这一内部条件和由于学习的内容、类型不同所构成的对学习者不同的外部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关系周密安排教育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指导,使教学过程在教师的严格指导和控制下进行。 三、信息加工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和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正在充实和丰富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人员培训与开发的理论。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员原有的能力倾向特征、学习过程和教学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把培训学习看成一个认知和信息加工过程;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培养学员运用认知机制获取和保持知识的能力方面。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培训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包括对信息的选择、编码、组织、贮存、提取、译码和发送等。因此,在培训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应该考虑学习者认知过程的不同特征,建立适合不同特点学员的教学系统。可能通过电脑化教学及信息系统,监测学员在掌握任务、解决问题和作出决策中的认知过程,并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培训任务和反馈信息。 信息加工的学习理论特点注重学习者理解、贮存、转换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即学习中的“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认知风格是指学习者的感知、记忆和思维模式,属于相对稳定的素质特征;“认知策略”是一种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或方式,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学习、矫正和改善的。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并非是机械的反应模式,他们所用的认知策略也常常随任务情境和要求的不同而变化,有时候还可能误用策略。因此,认知风格和认知策略都是动态的、适应性的。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了解学员的不同的认知风格以及他们所习惯采用的认知策略,设法通过策略训练,指导他们学会灵活、有效地运用认知策略的能力。 四、社会学习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们认为值得信赖的且知识渊博的人(示范)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那些被强化或被奖赏的行为会再次发生,人们会不断向那些被奖励过的行为或技能的示范者学习。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论点,学习新的技能或行为是通过:1.直接获得使用某种行为或技能的成果;2.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成果的过程。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还受个人自我效能的影响。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Albert Bandura)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针对培训而言,自我效能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学会知识或技能的判断,是培训准备的一个 陆 珉 上海市人事局干部培训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