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一、物理实验大全

1、杠杆平衡实验

2、弹簧伸长实验

3、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实验

4、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实验

5、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实验

6、万有引力实验

7、电阻的测量实验

8、电容的测量实验

9、磁场的测量实验

10、光的衍射实验

11、洛伦兹力实验

12、电子电荷的测定实验

13、光电效应实验

14、半导体的热电效应实验

15、光电池的实验

二、化学实验大全

1、观察物质的性质实验

2、铜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沉淀反应实验

3、酸碱滴定实验

4、氢氧化钠和氢氯酸反应的热效应实验

5、硫化氢的制备实验

6、浓硫酸的稀释实验

7、蔗糖和硫酸反应实验

8、葡萄糖防腐实验

9、氢氧化钠的沸点实验

10、氧气氢气燃烧实验

11、醋酸铁离子反应实验

12、醇的酯化反应实验

13、酒精的蒸馏实验

14、石灰水吸收碳酸气实验

15、铁离子水解实验

三、生物实验大全

1、草履虫的观察实验

2、酵母菌的生长速度实验

3、糖在果蔬中的测定实验

4、酶反应实验

5、鸡蛋的化学成分实验

6、DNA的提取实验

7、细胞的裂解实验

8、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

9、蛋白质的测定实验

10、鲑鱼成长速度实验

11、灰藻藻体大小变化实验

12、蚯蚓的目视反应实验

13、细菌的培养实验

14、果蝇的交叉实验

15、DNA的浓缩实验

以上便是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不同于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实验是更具有操作性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锻炼了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一、《必修一》 1、粗盐提纯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试剂的添加顺序应按照规定顺序添加。实验操作包括:加水搅拌、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 这个实验介绍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同时还介绍了检验溶液中Ag+的方法。 3、蒸馏 这个实验介绍了蒸馏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如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 4、萃取分液

这个实验介绍了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查漏和观察溶液颜色。同时还介绍了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和玻璃塞上的小 孔作用等知识点。 5、电解水 这个实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等知识点。同时还解释了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这个实验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 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 丁达尔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 色沉淀,说明Ag+离子被Cl-离子取代,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 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以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例如著名的___-赫维法。 补充:利用半透膜实验可以区分浊液、溶液和胶体。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悬浮物通过。因此,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浊液和胶体则不能。 4) 电泳:带正电的胶粒会向阴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胶粒则会向阳极移动。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分离胶体中的不同成分。 8、离子反应 1) Na2SO4 + KCl → 无明显反应。 2) Na2SO4 + BaCl2 → 生成白色沉淀,表明SO42-离子与Ba2+离子反应生成BaSO4. 3) NaOH + HCl → 生成水和氯化钠。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所有实验汇总 一、酸碱滴定实验 酸碱滴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滴定的方式确定酸碱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实验中通常会用到酸碱指示剂、滴定管和酸碱溶液等试剂和仪器。 二、气体制备实验 气体制备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化学反应制备气体。常见的气体制备实验有制备氧气、制备氢气和制备二氧化碳等。 三、溶液浓度测定实验 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计算出溶液的浓度。常见的溶液浓度测定实验有酸碱中和滴定法、重量法和体积法等。 四、金属活动性实验 金属活动性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金属与酸或金属离子溶液的反应,确定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常见的金属活动性实验有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离子溶液的反应等。 五、氧化还原实验 氧化还原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

氧化还原反应,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常见的氧化还原实验有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过氧化氢的分解等。 六、电解实验 电解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电解溶液或熔融物质,观察电解过程和产物。常见的电解实验有电解水、电解盐溶液等。 七、颜色反应实验 颜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颜色变化,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颜色反应实验有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金属离子与配体的配位反应等。 八、燃烧实验 燃烧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物质的燃烧过程和产物,研究物质的燃烧性质。常见的燃烧实验有燃烧金属、燃烧有机物等。 九、酶催化实验 酶催化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观察酶对底物的催化作用,研究酶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常见的酶催化实验有淀粉酶催化淀粉的降解、脂肪酶催化脂肪的水解等。 十、沉淀反应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总结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学 习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将会对高中化学实验进行全面地总结,包括实验的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器材、实验结果等内容,希望为广大化学学习者提供帮助。 实验一:铁与氧化剂的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铁与不同氧化剂的反应,观察其物理性 质的变化,探讨化学反应的特点。 实验原理:铁与不同氧化剂反应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物理性质的变化。如铁与氧气反应时,铁会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出现生锈现象。 实验步骤: 1、将几个铁钉放入含有氧气的玻璃管中。 2、观察铁钉的表面,记录下表面的颜色和变化。 3、将铁钉放入不同的氧化剂中,如盐酸、过氧化氢等。 4、观察铁钉的表面,记录下表面的颜色,变化和产生的 气体等数据。 实验器材:玻璃管,铁钉,吸管等。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记录可以发现,铁钉表面出现持 续生锈是因为铁钉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产生的氧化作用。而铁与盐酸的反应会产生氢气,铁与过氧化氢的反应会产生氧气等。 实验二:酚酞与酸碱指示剂的酸碱性变化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酚酞在不同pH值下的颜色变化,以及酸

碱指示剂酸碱性变化的特点。 实验原理: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取决于其酸量或碱量,pH 值不同时,颜色也不同。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可检测物质在pH值为8.2至10.0时的变化。当pH值低于 pK1=7.95 时,酚酞和酸反应产生无色的酸式酚酞,pH值高于 pK2=12.2 时,酚酞和碱反应生成稳定的酸式酚酞。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酸式酚酞,然后分别加入酸、 水和碱。 2、观察变化颜色,并记录下结果。 实验器材:试管、酚酞、氢氧化钠、盐酸、去离子水等。 实验结果:加入酸使酸碱指示剂颜色变红,加入碱使酸 碱指示剂颜色变成了蓝色。在pH值8.2至10.0之间,酚酞的颜色会在红色和蓝色之间变换。 实验三:酸碱滴定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酸碱滴定的基础知识,巩固酸碱反应的 原理,掌握化学分析中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滴定是一种化学分析方法,通过添加标准溶 液或称量药品等定量方式来测定分析物的含量。以酸碱滴定为例,酸和碱反应时,可以通过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完成情况。 实验步骤: 1、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倒入烧杯中。 2、加入酚酞指示剂后,将盐酸缓慢地滴加入烧杯中。 3、当溶液从颜色由粉红到无色或黄色时,记录消耗的 盐酸量。 4、根据滴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计算出盐酸的浓度。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 一、《必修一》 1、粗盐提纯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试剂添加的顺序应该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包括加水、加试剂、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 这个实验是为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存在。实验操作包括加BaCl2试剂,观察是否出现沉淀,从而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3、溶液中Ag+检验方法

这个实验是为了检验溶液中Ag+的存在。实验操作包括加NH3试剂,观察是否出现沉淀,从而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Ag+。 4、蒸馏 这个实验需要用到蒸馏器等实验仪器,操作时需要注意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细节问题。 5、萃取分液 这个实验的操作方法包括加入萃取剂、摇匀、分离、查漏等步骤。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溶液的颜色,如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等。 6、电解水 这个实验需要注意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电极表面的气体不完全排出或水中杂质的影响。在

实验中还需要测量气体的摩尔体积,了解氧一氢二和正氧负氢的比例关系。 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这个实验需要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浓度溶液的配制。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容积的准确计算。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P26) 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溶液滴加到 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形成红棕色胶体。 2)XXX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 色沉淀,说明NaCl是Cl-离子的存在证明。 3)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 需使用半透膜进行过滤。 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可通过半透膜实验进行区分,浊液和溶液可通过半透膜扩散,而胶体则不行。

新课标高中化学考纲22个实验精心整理

新课标高中化学考纲22个实验精心整理 实验一:萃取与分液 1.原理 (1)萃取 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 将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操作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1)加萃取剂 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 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四氯化碳在下层。 (2)振荡萃取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静置分层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上层为水,无色;下层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为紫色。 (4)分液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塞子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3.考点 分液漏斗的用途、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后液体的分离 4.【经典例题】现用CCl 从溶有碘的氯化钠溶液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4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B.把50mL混合溶液和15mL CCl 4 C.检查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夜;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引言: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理论知识,并培养科学实验的思维方法和操作技能。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化学实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 一、酸碱中和实验 酸碱中和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最基础的一种实验。实验原理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一般实验中会用到酸碱指示剂来判断酸碱中和的终点。做法是将一定容量的酸和碱溶液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然后慢慢滴加碱溶液到酸溶液中,反复搅拌,直到颜色由酸性的红色转变为中性的橙黄色。 二、金属活动性实验 金属活动性实验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原理是根据金属的电位差来判断它们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做法是将不同金属放入相同浓度的酸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和反应的速率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例如,铁在盐酸溶液中会产生气泡,而银则不会有明显反应。 三、生成气体实验

生成气体实验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的实验。常见的生成气体实 验有制备氢气、制备氯气以及制备二氧化碳等。这些实验可以通过 不同的操作和反应方程式来实现。例如,制备氢气实验可以通过锌 和盐酸的反应得到,产生氯气实验可以通过盐酸和硫酸的反应得到。 四、酸碱滴定实验 酸碱滴定实验是通过定量滴加酸或碱溶液来确定溶液的酸碱度的实验。实验中需要使用一种具有明确颜色变化的指示剂,常见的有酚酞、溴酚蓝等。滴定实验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通过准确计量滴 加的溶液体积和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确定酸碱的当量比。 五、氧化还原实验 氧化还原实验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来进行的。实验中 常见的氧化还原实验有铜的氧化、锌的还原等。例如,铜的氧化实 验可以通过铜片的加热来实现,铜片在高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六、溶解度实验 溶解度实验是通过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来测定其溶解度的实验。实验中常用的固体有无机盐、有机物等。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加 入不同质量的固体到溶液中,观察其是否溶解以及溶解度随温度的 变化情况。 七、电解实验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氢气(H2) ⑴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 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CO) ⑴反应原理:HCOOH−浓硫酸/∆→CO↑+H2O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法 ⑸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O2) ⑴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2H2O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 ⑶净化方法:饱和NaHCO3溶液(除HCl)、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NaHCO3溶液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又变澄清 ②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4、实验室制取甲烷(CH4) ⑴反应原理:CH3COONa+NaOH −CaO/∆→CH4↑+Na2CO3 ⑵发生装置:固+固−∆→气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H2O和CO2 5、实验室制取乙烯(C2H4) ⑴反应原理: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 ⑵发生装置:液+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⑶净化方法:NaOH溶液(除SO2、SO3)、浓硫酸(除水蒸气) 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 ⑸尾气处理:无 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明亮的火焰,冒黑烟,燃烧产物是H2O和CO2

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高中理化生实验大全 在高中理化生实验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许多有趣的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理化生实验的大全,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物理实验。 1. 阻力实验。 材料,弹簧测力计、滑轮、不同重量的物体。 步骤,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滑轮上,然后在另一端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记录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然后再挂上不同重量的物体,再次记录下读数。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重量的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阻力大小。 2. 光的折射实验。 材料,玻璃棱镜、激光笔。 步骤,将玻璃棱镜放在激光笔的光束路径上,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棱镜后的折射现象。可以通过改变玻璃棱镜的位置和角度,观察光线的折射角度和路径的变化。 3. 热传导实验。 材料,金属棒、蜡烛。 步骤,将金属棒的一端加热,然后用手触摸金属棒的另一端,观察金属棒的传热情况。可以通过不同材质和形状的金属棒进行实验,比较它们之间的传热速度和方式。 二、化学实验。 1. 酸碱中和实验。

材料,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 步骤,将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加入少量的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可以通过改变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比例,观察酸碱中和的现象。 2. 金属活动性实验。 材料,锌片、铜片、硫酸溶液。 步骤,将锌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硫酸溶液中,观察它们与溶液的反应。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金属片与硫酸溶液的反应情况,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3. 酵母发酵实验。 材料,酵母、糖水溶液、气球。 步骤,将酵母和糖水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气球套在容器口上,观察气球的膨胀情况。可以通过改变酵母和糖水的比例,观察发酵过程中气体的产生情况。 三、生物实验。 1. 叶绿素色素实验。 材料,酒精、叶片、滴管。 步骤,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滴管将酒精中的叶绿素抽取出来,观察叶绿素的颜色和特性。可以通过不同叶片的叶绿素抽取,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细胞观察实验。 材料,显微镜、玻璃片、双面胶。 步骤,将双面胶粘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削薄刀将洋葱切成薄片,将薄片放在双面胶上,然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和特性。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细胞的观察,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高中趣味实验

趣味化学实验 一、指纹检验 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将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再把白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汽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原理:碘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距离增大,从而变成碘蒸汽。当碘蒸汽接触到白纸后,能溶解到手指的油脂等分泌物中,从而形成棕色的指纹印迹。 二、温柔的伤害 (设计意图:现在吸烟呈现低龄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小学生都开始吸烟。本实验就是要用“血”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事实胜于雄辩,让学生记住:远离香烟!) 实验图在《探究多彩的化学实验与教学设计》此书的P70(由于本人不知道怎么手动画装置图,所以没图到电脑上) 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新鲜的鸡血颜色逐渐变暗红。 原理:实验证明香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也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 三、用火作画 配制一瓶浓度约为30%的硝酸钾溶液。取一张薄且易吸水的白纸,用毛笔蘸取硝酸钾溶液在纸上作画,要求笔画简单且连贯。画好后,让纸凉干,图画的痕迹全部消失,看上去仍然是一张无暇的白纸,连作画者也找不到画在哪。所以应事先在尚未干透的图画上作一记号,如用小针在画迹的某处戳一个不显眼的孔。画纸干透后,就可用来表演。表演时只要用引火棒点燃原来作过记号的小孔,火星就按着绘画的痕迹蔓延开,原来的画迹很快就显现出来了。 原理:用硝酸钾溶液作画,纸上留有硝酸钾的痕迹,当用引火棒点燃时,硝酸钾受热分解出微量的氧气,帮助白纸燃烧,因而燃烧顺着有硝酸钾痕迹的地方进行。有由于燃烧缓慢,产生的热量基本上都消失了,所以未蘸有硝酸钾的纸不会燃着。 四、火山爆发 按以下质量比配好药品。 1、绿色火焰 氯酸钾:蔗糖:硝酸钡:重铬酸钾=5:10:8:10 2、洋红色火焰 氯酸钾:蔗糖:硝酸锶:重铬酸钾=5:10:6:8 3、紫红色火焰爆炸 氯酸钾:蔗糖:硝酸钾:木炭:重铬酸钾:硫磺=5:10:3:4:8:5 将药品按上述比例混合好,在混合物的表面覆盖一层温润的黄土,堆成圆锥行,用手按紧,然后用玻璃管轻轻拨成一个火山口。 用滴管吸取约3mL浓硫酸,从火山口注入,当听到有“吱”的声音时,表示引燃了。从火山口喷出各种颜色的火花,并有绿色“火山灰”沿坡泻下,妙趣横生。 原理:滴入浓硫酸后,氯酸钾、重铬酸钾、硝酸盐等发生分解,产生大量气体,放出热量,蔗糖或木炭发生燃烧,使生成物像火山爆发一样连续喷出。 五、魔棒点火 取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蒸发皿中,再加入少量浓硫酸,使两者混合均匀(高锰酸钾稍过量)。用玻璃棒蘸取药品,让其与酒精灯芯接触,灯芯立即燃烧起来。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都是强氧化剂,混合产生的Mn2O7很不稳定,受到微热即可产生MnO2和O2,并产生大量的热。如果遇到有机物(如:酒精),则剧烈氧化而燃烧。

高中化学趣味小实验

“可燃冰”的制备 原理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例混合,醋酸钙却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的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时,饱和溶液的水溶于酒精内,致使醋酸钙溶解速度降低,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形成半固态的凝胶状,酒精充填在胶状内,点燃胶状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C2H5OH + 3O2 === 2CO2 + 3H2O 制作方法 (1) 量取酒精20ml,倒到小烧杯中 (2) 量取6ml饱和醋酸钙 (3) 把饱和醋酸钙慢慢加入20ml的酒精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变成胶状 (4) 把胶状的“可燃冰”转移到蒸发皿中,点燃 变色溶液 【分子式】CoCl2·6H2O 氯化钴 六水物:红色至深红色单斜结晶;微有潮解性,无水物:浅蓝色粉末。

极易溶于水及乙醇,溶于丙酮、乙醚与甘油。水溶液为桃红色,乙醇溶液为蓝色。 【溶解情况】 六水: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无水物:溶于乙醇、丙酮、硝基苯。 【用途】 在工业上:主要用途是制取氧化钴和金属钴作合金材料的电子材料,少量用于制气压计、比重计、隐显墨水等。氯化钴试纸在干燥时是蓝色,潮湿时转变为粉红色。硅胶中加一定量的氯化钴,可指示硅胶的吸湿程度,常用于干燥存储器中。用于电镀、油漆催干剂、氨气吸收等。在医药上:刺激骨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 【制备或来源】 由碳酸钴或氧化钴与盐酸作用而制得。 【其他】 六水物在空气中易潮解,热至120~140℃则失去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特殊的颜色】 CoCl2 呈蓝色, CoCl2·H2O 呈蓝紫色, CoCl2·2H2O 呈紫红色, CoCl2·6H2O 呈粉红色,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制作变色水泥 O O O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1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1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必会的有机实验整理汇总

高中化学必会的有机实验整理汇总! 一、物理性质实验 1.石油的分馏 实验:装配一套蒸馏装置,将100mL 石油注入蒸馏烧瓶中,再加几片碎瓷片以防石油暴沸。然后加热,分别收集60℃~150℃和150℃~300℃时的馏分。 装置: 现象与解释:石油是烃的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给石油加热时,低沸点的烃先气化,经过蒸馏分离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高沸点的烃再气化,经过蒸馏后又分离出来。收集到的60℃~150℃时的馏分是汽油,150℃~300℃时的馏分是煤油 2.蛋白质的盐析 实验:在盛有鸡蛋白溶液的试管里,缓慢地加入饱和(NH4)2SO4或Na2SO4溶液,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带有沉淀的液体加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沉淀是否溶解。 装置: 现象与解释:有沉淀的析出,析出的沉淀可以溶解在水中。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蛋白质的溶解度减小,使蛋白质凝聚析出,这种作用叫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3.有机物物理性质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归纳如下:

⑴颜色:有机物大多无色,只有少数物质有颜色。如苯酚氧化后的产物呈粉红色。 ⑵状态:分子中碳原子数不大于4的烃(烷、烯、炔)、烃的衍生物中的一氯甲烷、甲醛呈气态,汽油、煤油、苯、甲苯、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等呈液态,绝大多数高分子化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⑶气味: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很多有机物具有一定的气味,如:苯有特殊气味,硝基苯有苦杏仁味,甲醛、乙醛、乙酸有刺激性气味,乙酸乙酯有芳香气味。 ⑷密度:气态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时,密度比空气大;液态有机物密度比水小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低级酯、一氯代烃、乙醇、乙醛等;密度比水大的有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氯仿、溴代烃、乙二醇、丙三醇等。烷、烯、炔等烃类同系物相对密度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的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⑸水溶性:与水任意比混溶和易溶于水的有乙醇、乙酸、乙醛、乙二醇、丙三醇、苯酚(65℃以上)、甲醛、葡萄糖等;难溶于水的有烃(烷、烯、炔、芳香烃)、卤代烃、高级脂肪酸、硝基苯、溴苯。醇、醛、羧酸等有机物的水溶性随着分子内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二、化学性质实验 01 甲烷 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 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 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 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装置: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方程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化学反应的理论基础,是理解化学现象、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工具。以下,我们将以主题分类的方式,整理并解析一些高中阶段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一、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涵盖了大量的基础化学反应。例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这个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镁被氧化,氧气被还原。 二、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其典型反应方程式如下: 1、盐酸NaOH + HCl → NaCl + H2O 这是一个中和反应,酸碱互相作用生成盐和水。 三、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一种元素从化合物中释放出来,与另一种元素化合,生成新的化合物。例如: 1、铁与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 FeSO4 + H2↑ 在这个反应中,铁从硫酸中置换出氢气。 四、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是一种化学反应,其中化合物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元素或化合物。例如: 1、碳酸钙受热分解:CaCO3高温CaO + CO2↑ 在这个反应中,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以上就是高中阶段一些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和掌握这些方程式,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也能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引言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实验内容丰富多样,从基本原理到复杂反应都有涵盖。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

入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观察化学反应的实质,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以下是对高中有机化学实验的全面解析。 二、实验部分 1、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如燃烧性、氧化还原性等。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有机物的性质及其与无机物的区别。2、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蒸馏、萃取、重结晶等方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提纯。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进行有效的物质分离,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3、烷烃的取代反应实验 这个实验主要让学生了解烷烃的取代反应原理和反应机制。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取代反应的本质,掌握其反应条件和产物特点。 4、烯烃的加成反应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