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_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_游松财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_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_游松财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_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_游松财

收稿日期:1998-03-24;修回日期:1998-07-06。

GIS 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

)))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

游松财

李文卿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北京

100101)

提要

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支持下,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 niversal Soil Loss E q ua -

t ion,简称US LE )估算了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的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地表覆盖率大于15%时,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的数据有良好的相关性(0187)。关键词土壤侵蚀地理信息系统U SL E

中图法

T P393

S 157

1引言

众所周知,土壤侵蚀的结果是: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及可耕性;导致沟渠塘库的淤积,进而降低了排灌能力而引起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而维持受侵蚀地块的肥力,则加大了农业的投入。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其严重性勿需在此阐述。因此,估算土壤侵蚀量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1确认需采取水土保护的地域;o通过确定引起水土流失的关键因

子,制定相应的措施;?探讨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最为广泛应用的经验模型是通用土壤侵蚀方程(W isch meier 和Sm ith,1978)[1]

,该模型是建立在土壤

侵蚀理论及大量实地观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其表达式为:

E =R #K #L #S #P #C

(1)

式中,E 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hm 2

);R 为降水及径流因子;K 为土壤侵蚀性因子;L 及S 为地形因子;P 为水土保护措施因子;C 为地表植被覆盖因子。

G IS 技术已在资源管理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在GI S 的支持下,应用该方程对我国红壤丘陵地区的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定量的估算。灌溪乡,土地面积16916k m 2

;年平均气温1816e ;平均年降水量1373m m ,多分布于3~6月,而且降水多为暴雨形式。尽管该地区植被状况较好,但一旦受到破坏,则土壤侵蚀严重,且不易恢复。

2土壤地理单元

土壤地理单元的概念是由Zinck(1988)[2]提出的。它为四级结构,分别为景观、地势、岩

性与地形。其中地形是土地利用评价的基本单元。在小范围的区域内,判读土壤地理单元最好是用航空照片。本文利用1B 20000的航空照片,遵循土壤地理单元概念的原则,制作了研究地区的土壤地理单元图。

第14卷第1期

1999年1月

Vol.14No.1

J an.,1998

自然资源学报

JOU RNA L O F NA T U RA L RESO U RCE S

63

1期3

土壤侵蚀量的计算

根据通用土壤侵蚀方程的构成,以下分别计算各因子的值。311

R 因子的估算

由于实测数据的缺乏,因此各种估算R 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其中FAO(Ar noldus,

1980)[3]

建立的通过修订Four nier 指数求算R 值的方法,既考虑了年降水总量,又考虑了降水的年内分布,数据也容易获取,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F =

E 12

i =1

j

2i

/J (2)

式中,i 是月份;j i 是月降水量;J 是年降水量。然后建立R 与该指数的关系为:

R =a #F +b (3)

式中,a 与b 的值取决于气候条件。依据研究地区气候条件与世界其它地区的类比分析,a 及b 的值分别取4117和-152。由于研究地区面积小(约170km 2),可认定降水的分布是均一的。这样整个研究地区的R 值等于47217。312

K 因子的估算

K 因子反映了土壤对侵蚀的敏感性及降水所产生

的径流量与径流速率的大小。影响K 因子的有多方面的,但一般说来,质地越粗或越细的土壤有较低K 值,而质地适中的反而有较高的K 值。估算K 值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实测的E 值,应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反求获取K 值,但获取大面积的实测E 值是不可能的。在本研究中,有限的实验室分析数据也难以外推应用到所有的研究地区。依据EL -Sw aif y 等(1982)[4]的研究,K 值的大小与土壤质地有较高的相关性,并提供了不同质地土壤

的K 值。本研究从泰和县土壤图中提取了个土壤地理单元的土壤质地,并依此获得了K 因子的值(表1)。313

L 及S 因子的估算

坡长及坡度可以采用数字高程模型(DE M )通过计算获取,由于比例尺小(1B 50000),计算所得的坡长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出入,因此不能使用。而实地调查测量则发现坡长与相对海拔高度有很好的相关,据此,各土壤地理单元的坡长取值是通过海拔相对高度估算得来的(表2)。

坡度是通过比例尺为1B 50000的数字高程模型(DEM )计算获取的。然后根据Gr e g or y 等(1973)[5]建立的以下方程,获得了地形因子T (T 为L 及S 的综合)的值。

T =(D /22.1)

m

@C @(cos H )

1.503

@[0.5@(sin H )

1.249

+(sin H )

2.249

](4)

表1

不同母质及质地的K 值

T ab le 1

T h e value o f K in differ ent

par en t m aterials an d soil text ur es 土壤母质类型土壤质地K 值泥质岩类粘性壤土0129紫红色砂岩砂壤0109紫红色粘质砂岩粘土0129紫色砂岩砂壤0109紫色粘质砾岩类粘性壤土0129石灰性紫色砾岩类粘土0129河流冲积物

粘性壤土

0129

表2实地测量估算的坡长

T able 2S lop e leng th estim ated fr om field surv ey 类别土壤地理单元

相对海拔高差

(m )坡长(m )名称级别1中山13002502低山120~50703高丘

110~30354山前冲积平地150~1001205河谷平地1-306小沟谷地2-157

大沟谷地

2

-20

注:在第1级土壤地理单元中的第2级,如其与类别6、7相同,则按类别6、7取值。

游松财等:GIS 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

6414自然资源学报卷

式中,C 是常数(3417046),H 是坡度(单位为度),D 是坡长,根据W ischm ier 和Sm ith (1978)

[1]

的研究,m 的取值为:当H >5%时,m =015;当H >315%~415%时,m =014;当

H >1%~3%时,m =013。

314

P 因子的估算

世界各地的研究结果表明,梯田(等高)耕作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但是,当坡度大于24%时,等高耕作对水土保持的效果就不明显。在印度尼西亚(CSA R,1995)

[6]

的研究表明,梯田及田埂的修建质量对P 值有直接

的影响。并根据梯田及田埂的修建质量,分别给P 赋值:0104(好),0115(一般),0135(差)。在本研究地区,水稻几乎全部种植于河谷、沟谷地带,田埂是蓄水、保水的普遍农业技术措施。考虑在印度尼西亚的研究中对好、一般及差定义的模糊性,因此沟谷地带的P 值统一为0115。除了沟谷地的水稻之外,其它坡地仍有其它作物,因此需要土地利用现状图,以确认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P 值。通过对T M 卫星影像(1991-11-17)的监督分类,获取了土地利用现状(表3)。土地利用类型2及3大多分布于沟谷地,其第一茬作物

为依靠降水的水稻,第二茬作物为其它旱作作物。没有灌溉或灌溉不能保证,梯田及田埂的质量稍差些,因而对这一类型的地块赋0135给P 因子。土地利用类型4、5、6为旱作,且坡度大有24%,因此赋1100给P 因子。315C 因子的估算

大量的研究证明,在所有的土壤侵蚀因子中,地表覆盖状况对侵蚀量的影响最大。千烟洲的实测数据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31511地表覆盖率的估算

要获取大范围的地表覆盖率,遥感技术是最为有效的手段。而获取全年平均的地表覆盖率,需多时相的遥感信息,但本研究仅有1997-11-17单时相的遥感数据。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分析了当地的降水分布、气温变化规律及种植制度、农事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发现当地的地表植被覆盖率的年内变化与降水量的分布及农事活动有极高的一致性。每年的10月至第二年的3月为休耕期,降水少,地表覆盖率低;从4月初至6月底,为第一季作物生长旺盛期,降水丰富,地表覆盖率高;而7~9月,为当地的旱季,农事活动主要是一些灌溉的水稻及旱作作物,地表覆盖率居于二者中间。据此,在利用1997-11-17遥感信息获取了代表10月份至3月份代表覆盖率的基础上,分别订正计算了4~6月、7~9月的代表覆盖率,进而计算了全年的地表覆盖率。

本研究在IL W IS 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采用标准化植被指数(NDV I)的方法,计算代表覆盖率。

N DV I =(波段4-波段3)/(波段4+波段3)@100+127

(5)

利用遥感数据(1997-11-17),首先计算了代表10~3月的代表覆盖率。为便于下文将要进行的订正工作,将地面覆盖率等距划分为5级(表4)。在实地考察及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在11月中,作物已收获,但地里有一些杂草,农田的覆盖率应低于20%。而林地地区的覆盖率仍高于80%。其它的地块的地面覆盖率则居于这二者中间。参考实地调查及土地利

表3

不同土壤地理单元、土地

利用方式及坡度的P 值

T ab le 3

T h e value of P in d-i

ffer en t geop edologic u nits,land

use t y p es an d slo p es

土地利用

P 值在河谷平地及大、小沟谷地0115水稻+水稻0115水稻+其它作物(I )0135水稻+其它作物(I I)0135疏林地1100灌丛1100林地1100未分类地块1100水体

65 1期

用现状图,获得了当地的地表覆盖率图(图略)。

考虑本研究地区的农业田间活动基本上是与自然降水同步的,因此地面覆盖状况与自然降水有密切相关,所以选择各时段的平均Fournie r指数作为加权平均因子,求算年平均地表覆盖率。其表达式如下:

C ye ar=(E M i=O j2i/J@C1+E J n i=A j2i/J@C2+E S i=J l j2i/J@C3)/E

D i=J j2i/J(6)式中,C1是代表10~3月份的地表覆盖率;C2是代表

4~6月份的地表覆盖率;C3是代表7~9月份的地表

覆盖率;j i是月降水(m m);J是年降水(m m);O、M、

A、J n、J l、S、J和D分别代表10月、3月、4月、6月、

7月、1月和12月,C y ear代表年评价地表覆盖率。

31512土地利用类型与C因子取值

根据W ischm eier等(1958,1962,1969,1978)

[1,7~9]的实际观测,C因子除与地表覆盖率有关外,还

与植被冠层类型、高度等有关,也就是说与土地利用类型有关,因此C因子的取值(表5)还须参考土地利用类型。

在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的地表覆盖率的基础上,结合考虑土地利用方式,C因子按以下方式取值:

(1)所有河谷、沟谷地及土地利用类型1、2、3(代表农作物)的C因子从类别1)))/没有明显冠层0这一栏中取值。

(2)土地利用方式4的C因子从类别2)))/较高的草丛或矮灌丛(低于50cm),冠层覆盖率为25%0这一栏中取值。

(3)土地利用方式5的C因子从类别3)))/灌木(约200cm),冠层覆盖率为50%0这一栏中取值。表6土壤侵蚀量及侵蚀程度等级T able6C lassificatio n of soil erod ed am ou n t an d erosio n ext ent

级别侵蚀程度侵蚀量(t/h m2#a) 1很低0~3

2低3~7

3一般7~12

4高12~20

5很高20~35

6极高>35

表5C因子的取值

T able5T h e v alu e of C u n der var iou s lan d cover con ditio ns

类别冠层类型与高度冠层覆盖率(%)

地表覆盖率(%)

020********+

1没有明显的冠层014501200110010420101301003

2较高的草丛或矮

灌丛(低于50cm)

25013601170109010380101301003

50012601130107010350101201003

75011701100106010320101101003

3灌木(约200cm)25013601170109010380101301003 50012601130107010350101201003 75012801140108010360101201003

4

树木(平均高度

400cm)

25014201190110010410101301003

50013901180109010400101301003

75013601170109010390101201003注:依据W ischm e ier(1978)[1]的观测数据。

表4地面覆盖率分类表

T able4C lassificatio n of lan d co ver rat e

级别地面覆盖率(%)定义

10~20很低

220~40低

340~60一般

460~80好

580~100很好

游松财等: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

6614

自然资源学报卷

(4)土地利用方式6的C因子从类别4)))/树木(平均高度400cm),冠层覆盖率为75%0这一栏中取值。

(5)土地利用方式7、8的C因子的取值为零。

316土壤侵蚀量的计算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依据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将上述个因子相乘,获得了各地貌单元的平均土壤侵蚀量。并结合研究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土壤侵蚀危险等级划分为6级(表6)。各土壤地理单元的侵蚀量见表7。

表7各单元土壤侵蚀等级

T able7Class of so il erosio n in differ ent g eo pedolog ic u n its

景观地势岩性地形侵蚀量(t/h m2#a)侵蚀等级

中山中山

泥质岩类陡坡104126

紫红色粘质砾岩类陡坡90136沟谷

冲积物凹型谷地2141

冲积物凹型谷地0191

低山低山

紫红色砂岩复合坡地15144

石灰性紫色砾岩类复合坡地33155

紫红色粘质砾岩类复合坡地24155

泥质岩类复合坡地21105

紫色砂岩复合坡地6122沟谷

冲积物平缓沟谷1151

冲积物平缓沟谷2101

冲积物平缓沟谷0141

冲积物平缓沟谷3122

高丘高丘

紫红色粘质砾岩类复合坡地41156

紫红色砂岩复合坡地18144

石灰性紫色砾岩类复合坡地36136

紫色粘质砾岩类复合坡地108196

紫色砂岩复合坡地15184沟谷

冲积物平缓沟谷5172

冲积物平缓沟谷8163

冲积物平缓沟谷2171

冲积物平缓沟谷5182

山前冲积平地坡地紫红色砂岩复合坡地22145沟谷

冲积物凹型沟谷1121

冲积物凹型沟谷1121

河谷平地河心洲

洪积冲积物河心洲0141

洪积冲积物河心洲0181低阶地

洪积冲积物切割阶地0151

洪积冲积物切割阶地0131

洪积冲积物古河道0111高阶地洪积冲积物平缓阶地0131冲积扇

洪积冲积物缓坡地1101

洪积冲积物缓坡地1141

游松财等: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

1期

67 4结论

(1)在河谷及大、小沟谷地区,由于等高梯田(带田埂)耕作、较短的坡长及很小的坡度,土壤侵蚀危险程度较低。

(2)在高山地区,由于坡长长、坡度大,土壤侵蚀危险很高,尽管其地表覆盖率较高。

(3)高丘地区的土壤侵蚀危险程度较高,尽管没有高山地区那么高。

(4)土壤母质对土壤侵蚀危险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发育于砂性母质的土壤,具有适中的质地,有很高的侵蚀危险。

(5)计算结果与实测的数据有良好的相关性(0187)。

(6)地表覆盖因子C是最为重要的因子,它的重要性可以通过C与实测数据及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所证明。

参考文献

1Wisch m eier W H,D D S m ith.Pr edict in 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a g uide t o con ser vation p lan ning.U.S.

De p ar tm ent of A g ricu ltu re,A g ricu ltu ral H an dbo ok n r.537.S cien ce an d E ducat ion A dm in istrat ion,U n ited S tates De p a rtm ent o f A g ricu ltu re,1978

2Zinck J A.Ph ysiog rap hy a nd S oils.E n sch ede,th e N eth erland s:I T C,1988

3Ar noldu s H M J.A n app rox im at ion o f th e rain fall facto r in t he un iv ersal soil loss eq uation.In:de Boo dt, Gab riels eds.1980

4E-l S w aif y S A,E W Dan g ler,C L A rm st ron g.S oil E rosion b y Water in th e T ro p ics.H I T AH R-C olle g e o f T ro p ical A g r icultur e an d H um an Resour ces,U niversit y of H aw aii,Research E xt ension S eries024.1982.92~ 94

5Gr egor y K J,D E Wallin g.D rain age Basin,For m an d Pr ocess:A G eom o rph ological A pp roach.E dw ard Ar nold,1973

6C SA R.E rosion h azard assessm en t.I n:S econ d L and R esour ce E valuation an d Plann in g Pr o j ect(LR EP-I I) Par t C.T ech nical Re p or t N o.16,V ersion1.0,B o g o r,I nd on esia.1995.7~12

7Wisch m eier W H.R ain fall erosio n pot ent ial:g eo gr aph ic and locatio n differen ces of d ist rib ut ion.A g r icul-tu r al en gi neer in g,1962,43:212~215

8Wisch m eier W H,J V M an ner lin g.S o il an d w ater m an agem en t an d con serv atio n:r alatio n of so il pr oper ties to erod ib ilit y.S oil S cien ce S ociet y o f A m er ica,1969,33:131~138

9Wisch m eier W H,D D S m ith.Rainfall ener gy an d its relationsh i p to soil loss.T ra n saction A m er ica n G eo-

g r ap h ica l U nion,1958,39(2):285~291

ESTIMATION OF SOIL EROSION SUPPORTED BY GIS

)))A CASE STUDY IN GUANJI TOWNSHIP,TAIHE,JIAN GXI

You So n g cai L i W en q in g

(Com m issio n f or I n teg r ated S ur v ey of N a tu r al R esou r ces,CA S,B eij ing100101)

Abstract S uppo rted by GI S,U niver sal So il Loss E quatio n(U SL E)w as used t o es-t im ate soil er osion in diffe rent g eo p edo lo g ic units int er p reted fro m a ir p ho tos a t appro x im ate scale of1B20000.Based on field sur vey s,a land use m a p w as interpret ed fro m T M im a g e(1991-11-17)b y su p erv ised classificatio n fo r estim a tin g p factor.

L ikew ise,T M im a g e w as also a pp lied to calcula te land co ver r ate fo r estim at in g C facto r.Accor ding to the analysis of cro pping sy stem a nd intr a-a nnua l pr ecipitatio n

自然资源学报卷6814 distributio n,three p er iods of October to M ar ch(?),A p ril to June(ò),and Jul y t o Septem ber(ó)w ith disting uished land cov er differ ences w 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342553949.html,nd co ver r ate for p er io d?w as calculated fro m T M im a g e thr ou g h a no rm alized difference v eget atio n index(NDV I),and land cov er rate for the ot her tw o per iods w er e m od-i fied fro m th at o f p er iod?b y co nsider in g the la nd use t y p es.A w ei g hted av era g e of la nd co ver rate w as calculated fro m that o f t hree perio dsby co nsider ing the distribu-t ion o f p r eci p itatio n.T h e result sho w s th at t he r elatio n betw een the est im ated v alue and obser ved va lue is hi g h w h en land cov er rate is ov er15%.

Key words so il erosio n,G IS,U S LE

第一作者简介

游松财,男,1963年10月17日生,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研究员,1987年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硕士。主要从事自然资源信息管理与分析研究。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土壤侵蚀的估算方法 数 据 处 理 流 程 作者:牛健平 时间:2011年10月11日 北京天合数维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CONTENT) 一、所需数据与参数 (3) 1、所需数据 (3) 2、所需中间参数 (3) 2.1、水土保持因子P (3) 2.2、地标覆盖因子C (3) 2.3、地形因子LS (4) 2.4、土壤可视性因子K (4) 2.5、降水侵蚀因子R (4) 3、所需参数 (5) 3.1、潜在土壤侵蚀量Ap (5) 3.2、现实土壤侵蚀量Ar (5) 3.3、土壤保持量Ac (5) 4、指标结果参数 (5) 4.1、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 (6) 4.2、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 (6) 4.3、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6) 二、处理流程 (7) 1、DEM数据的处理 (8) 1.1、坡长L (8) 1.2、百分比坡度a (8) 1.3、地形因子LS (9) 2、气象数据 (9) 2.1、月降雨量Pi的计算 (9) 2.2、土壤侵蚀力指标R (10) 3、土壤类型数据 (10) 4、遥感影像数据 (10) 5、土壤理性化数据 (11) 三、所需参数的计算 (11) 四、指标结果参数计算 (11)

一、所需数据与参数 在计算的过程中,总共涉及到的数据有地形数据、遥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土壤理性化数据以及统计数据,涉及到的中间参数有水土保持因子P,地标覆盖因子C,地形因子LS,土壤可视性因子K,降水侵蚀因子R,所需要的参数有潜在土壤侵蚀量Ap,现实土壤侵蚀量Ar,土壤保持量Ac,指标结果参数有保护土壤肥力的经济效益Ef,减少土地废弃的经济效益Es,减轻泥沙淤积的经济效益En。 1、所需数据 在进行土壤侵蚀的估算过程中,需要以下数据: A、地形数据; B、遥感影像数据; C、气象数据,主要是降雨量数据; D、土壤类型数据; E、土壤理性化数据; F、统计数据。 2、所需中间参数 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中间参数与计算公式如下。 2.1、水土保持因子P 按照游松财的方法,水田的P值取0.15,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基本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因此取值为1.00。 2.2、地标覆盖因子C 地表覆盖因子是根据地面植被覆盖状况不同而反映植被对土壤侵蚀影响的因素,与土地利用类型、覆盖度密切相关。C值的估算采用如下公式:

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初探

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初探 从许多族谱中经常可以看到“泰和县鹅掌大丘”。 一些姓氏如刘、谢、王、萧、张、李等各姓都在寻找泰和鹅江大丘、鹅公大丘、鹅掌大丘、鹅颈大丘、鹅颈塘、鹅颈等系列地名,这样的地名具体在泰和什么地方?我认为鹅掌大丘、鹅江大丘、鹅公大丘、鹅颈大丘应该是同一地名,在泰和县一处水陆交通要道,离吉安府及泰和县城不远,是一个象鄱阳瓦屑坝、湖北麻城孝感乡移民圣地一样的地方,是古代政权组织的移民集中营地。还有一些小地名如:青石板、鹅颈大丘、鹅颈丘五十二都、鹅掌大丘、圳上枣子坪、大桥头金竹林、母家村、族著圳上都是指向鹅掌大丘的一个个小村落。历史的变迁,地名的变更,现在很难找到相同的地名。 《幸氏宗谱》所撰《幸氏源流及播迁概况》一文中写到:“江西还有另一支幸姓人家不容忽视。始祖幸灵(不是晋代幸灵),在南宋初年任南昌知府,做官清康,为人正直,卸任后落业于丰城县幸家村,以后迁移到泰和县鹅掌大丘置业定居。至宋朝末年,传续七代,每代除最小的儿子留泰和故居守业外,其余的都迁至本省的赣州、高安、永丰、吉水、新余、安福、抚州、饶州和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外省。 〈鲜氏族谱〉记载:思我祖籍,始祖自山西蒲州三才庄,迁于陕西西安府长安县二龙坪,后由陕西迁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上坝村,后代人丁繁盛,改名鲜家村。 我祖第四鲜天祥任居泰和县鹅掌大丘鲜家村,娶唐氏生四子名道清,道淳,道明,道泰四房分派。 我祖鲜道泰任居泰和县鹅掌大丘鲜家村,娶扈氏生四子取名传诗,传礼,传书,传易。 我祖第三鲜传礼任居泰和县鹅掌大丘鲜家村,娶刘氏生二子家麟,家凤二房分派。 长祖鲜家麟任居泰和县鹅掌大丘鲜家村。 《张氏族谱》载曰: 【127】凰公:知县,迁吉安府泰和县,与陈氏合葬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生基坟内有碑。生子复宗。【128】复宗公:拔贡,与赵氏合葬泰和县鹅掌大丘,生基坟内有碑。生子鼎轩。…… 幸灵公、仲二公支系,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是根据地般的祖居地。湖南省隆回县必泰公、必源公支系,由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地名圳上迁出。现今这两支系可是大队人马。泰和县鹅掌大丘、泰和县圳上,是很多宗亲想了解或走访的圣地。不但幸氏有此,很多从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圳上、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鹅掌大丘迁出填湖广的各姓氏后裔也有此。不少伟人的祖先都与太和县有渊源,包括毛泽东、邓小平、胡耀邦等。现代的绝大多数人都搞不清泰和县鹅掌大丘、泰和县圳上的具体位置,我自然也是一头雾水,当地人也许会清楚点。下面是陈、刘、胡等姓氏网上族谱中提到的一些说法,供参考,可能对查找有帮助搜集相关圳上内容如下: 宣广公系出江西泰和县圳上,即今泰和县禾市镇梅陂圳上. 禾市镇梅陂圳上是族谱有记吗?查泰和地图 叫圳上的地名有几个! 元朝的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十八都鹅颈大丘圳上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万合乡圳上 宋朝的江西泰和清坪乡金龟塘圳上

基于RUSLE的土壤侵蚀建模分析

空间信息应用实践(中级)实验指导书 空间建模——基于RUSLE的土壤侵蚀建模分析 一.实验背景 Soil erosion and gullying in the upper Panuco basin, Sierra Madre Oriental, eastern Mexico 土壤侵蚀是地球表面物质运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除永冻地区外,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人类社会出现后,土壤侵蚀成为自然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动态过程,构成了特殊的侵蚀环境背景,并伴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增强,逐渐成为当今世界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土壤侵蚀被称为“蠕动的灾难”,每年因土壤侵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诸如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地质灾害更大, 土壤侵蚀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土壤侵蚀及其产生的泥沙使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湖泊淤积、江河堵塞,并造成诸如洪水等自然灾害,泥沙携带的大量营养物和污染物质加剧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不断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据估计全球每年因土壤侵蚀损失300万公顷土地的生产力,造成的损失以百亿美元计。我国人口众多、农耕历史悠久,加之历史上战乱频仍,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华夏文明发源地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之一,1990年遥感普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50%为水蚀地区,土壤侵蚀以黄土高原、四川紫色土地区和华南红壤地区尤为突出,仅黄土高原地区一处,平均每年流失泥沙就达到16.3 亿t。水土流失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环境问题,土壤侵蚀研究已成为目前环境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土壤侵蚀预报是有效监测水土流失和评价水保措施效益的手段,侵蚀模型则是进行土壤流失监测和预报的重要工具。然而传统预测方法需要在量经费、时间和人力的投入,因此,在一定精度范围内通过有限的数据输入,得到满足要求的土壤侵蚀预测结果成为趋势。80年代以来,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的成熟,它开始与土壤侵蚀模型—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USLE) 相结合进行流域土壤侵蚀量的预测和估算,业已成为土壤侵蚀动态研究的有力工具。GIS与USLE 相结合的分布式方法运用GIS的栅格数据分析功能,可预测出每个栅格的土壤侵蚀量,便于管理者识别关键源区,并通过确定引起水土流失的关键因子,针对性地提出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BMPs),为流域内土地资源的质量评价、利用规划和经营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手段。 二、实验目的 模型生成器(ModelBuilder) 为设计和实现空间处理模型提供了一个图形化的建模环境。模型是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它通过工具将数据串起来以创建高级的功能和流程。你可以将工具和数据集拖动到一个模型中,然后按照有序的步骤把它们连接起来以实现复杂的GIS 任务。通过对本次练习达到以下目的: ?掌握如何在ModelBuilder环境下通过绘制数据处理流程图的方式实现空间分析过程的自动化; ?掌握土壤侵蚀理论的基本知识;

江西省泰和中学2020┄2021届高三上班周末理综化学测试题

江西省泰和中学2021年高三(上)A班周末理综化学测试题(11.29)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K 39 Fe 56 Co 59 Mn 55 Cu 64 7.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 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充电时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反了对铅蓄电池没有影响; B.物质的状态改变过程中一定是反应热(⊿H)不为零的; C.凡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一定不全是共价化合物; D.最外层是2个电子的原子一定是第IIA族的元素原子。 9.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 g 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一定为10N A B.可以肯定7.8g Na2O2(s)中含有的化学键数目是0.1N A C.5.6 L气体CO2与足量的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 A D.50 mL 12 mol/L浓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10.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正极反应中有CO 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1.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对的是……………()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W >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江西省各县人口排名

江西省各县人口排名鄱阳县 145.9 丰城市 132.32 于都县 95.8 南昌县 93.8 余干县 89.5 南康市 81.5 乐平市 80.3 广丰县 80.1 高安市 79.4 修水县 76.7 进贤县 76 宁都县 74.1 都昌县 73.9 兴国县 73.1 上饶县 71.5 新建县 69.2 信丰县 69.2 瑞金市 62.1 玉山县 56.3 贵溪市 56.3 樟树市 53.7 遂川县 53 赣县 53 泰和县 52.2 万载县 48.2 吉水县 47.91 上栗县 47.6 永新县 46.8 会昌县 44.9 吉安县 43.75 瑞昌市 42.1 永丰县 42 东乡县 42 铅山县 41.3 安福县 38.2 永修县 36.95 弋阳县 36.7 万年县 36.5 余江县 35.5 安远县 35.1 彭泽县 35 乐安县 34.9

武宁县 34.9 上高县 34.6 九江县 34 婺源县 33.7 崇仁县 32.6 德兴市 31.8 分宜县 30.9 新干县 30.8 南城县 30.7 奉新县 30.5 万安县 30.2 石城县 30.2 寻乌县 30 龙南县 29.5 大余县 29.2 上犹县 28.6 芦溪县 27.7 宜丰县 27.6 湖口县 27.6 南丰县 27.6 金溪县 27.1 浮梁县 25.9 安义县 25.4 莲花县 24.5 星子县 24.04 广昌县 23.3 黎川县 23.2 德安县 23 宜黄县 21.4 崇义县 19.7 横峰县 19.7 定南县 19.5 全南县 18 峡江县 16.6 井冈山市 15.6 靖安县 14 铜鼓县 13.1 资溪县 10.9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

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 2012-07-04 16:02 根据我国的地形特点和自然界某一外营力在一较大的区域里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水利水电部颁发了《关于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分和强度分级标准的规定》,把全国区分为三大土壤侵蚀类型区。 (一) 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 这一类型区大体分布在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包括西北黄土高原、东北的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北方山地丘陵、南方山地丘陵、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云贵高原六个二级类型区。 1.西北黄土高原 这一高原区主要是指青海日月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陕北长城以南,陕、甘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绝大部分属黄河中游,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 土壤条件:黄土在本区内分布很广、厚度很大的第四纪粉沙物质。分为新黄土和老黄土两种。前者覆盖在后者之上,总厚度由几十米至100多米,最厚处达200多米。黄土质地匀细,组织疏松,具有大孔隙构造,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和渗透性都较大。颗粒粒径0.05-0.002mm的占50%,渗透速度一般在0.8-1.3mm/min。黄土具有迅速分散的特性,在清水中1—4 min即可全部分散。 地貌条件:按形态、结构分,除大部分为丘陵沟壑、高原沟壑,还有风沙丘陵、涧地、河谷川地和土石山地。总的来看,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深陡坡是黄土地貌的主要特征。

气候条件: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气温变化剧烈,年平均降雨量在300—600mm,分布集中,7、8、9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暴雨强度每分钟可达1mm,甚至2mm 以上,瞬时暴雨强度更大。一次大暴雨产沙量可占全年总产沙量的40%-86%。 植被条件:黄土高原自东南向西北大致可分为:山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和干旱草原四个带。山地植被带的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为主,开垦指数低,一般在10%以下,土壤侵蚀轻微;森林草原带植被类型以夏绿阔叶林及禾本科、菊科植物群落为主,开垦指数一般在40%-50%,部分人多地少地区高达60—70%,土壤侵蚀严重;干旱草原带的植被以藜科及旱生多刺的植物群落为主,开垦指数为10%—20%,土壤侵蚀严重,同时有较强烈的风蚀发生。 水土流失状况:除了溅蚀和层状面蚀普遍发生外,2度以上的坡耕地有细沟侵蚀发生;5度以上,则细沟侵蚀较强,并开始发生浅沟侵蚀。25度以上有切沟出现;35以上土壤泻溜;45度-75度陡坡地可发生滑坡;75度以上陡崖和岸壁可发生崩塌。年平均侵蚀模数一般为5000—10000t/km2,高的可达20000t/km2以上,黄河下游泥沙绝大部分来自于本区。 2.东北的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 本类型区南界为吉林省南部,西、北、东三面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所围绕。在该区域内,除了大、小兴安岭林区以及三江平原外,其余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可分为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这

泰和乌鸡

泰和乌鸡-历史论文 泰和乌鸡 吃鸡是世界人民的普遍爱好,从上校炸鸡到洪七公叫花鸡,人类吃鸡的文化太发达了,据说即使在非洲不发达地区,食不厌粗的黑人兄弟们也爱极了含鸡肉的食物。不过别看同在一片蓝天下的地球人都吃鸡,能够拥有如此多鸡的品种和鸡的吃法的恐怕只有中国了。 中国人吃鸡的讲究极多,甚至是拿鸡当药膳用,民间有流行的吃鸡法,如哺乳期妇女需吃公鸡帮助下奶,等孩子断奶后需吃母鸡帮助回奶,而在平时如果身体不爽利,大可以宰只乌鸡补一补。说到乌鸡,全中国的女性恐怕多半都听说过一种关于乌鸡的中药——乌鸡白凤丸,其中所用材料就是乌鸡。何为乌鸡,不是说这种鸡是黑色的,恰恰相反,它通体白色,只是皮肤、内脏和骨头是黑色的,因此,乌鸡白凤丸中的“乌鸡”与“白凤”实际指的同一个物种。 乾隆赐名“武山鸡” 乌鸡最正宗的是泰和乌鸡,原产于江西省泰和县武山北岩汪阪涂村,此地有类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落英缤纷,山好水美,乌鸡在这里生养可以饥食草虫、渴饮山泉,幸福感极高,因此生得一身好骨好肉。 据说乌鸡们随人类迁移各地,但仍然只有此地的乌鸡营养最丰富,异地引种三代之内必然退化,如今已成国家认可的地理品牌,享受各地乌鸡达不到的荣誉和肉价。 在古代,泰和乌鸡的名声一度并不好。在《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志怪》:“尔时此二州皆行心腹病,略无不死者,弘在荆州教人杀乌鸡薄之,十得八九。今中恶用乌鸡,自弘之由也。”可见乌鸡因志怪传说当中奠须有的附会迷信而一

度蒙冤。 《西游记》第36回到40回也提到唐僧师徒路经乌鸡国。乌鸡国王,好善斋僧,如来差文殊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文殊化做凡僧,问他化斋,故意言语相难,乌鸡国王一怒捆了文殊,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多亏六甲金身相救。如来遂遣怪到此处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报三日水灾之恨,于是有了乌鸡国这一难。 不过拨开志怪的迷信,乌鸡的药用价值还是不断被发现,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注:“《本草》:乌雌鸡,洽风湿麻痹。”明代时,李时珍把泰和乌鸡的药用功效记入药典《本草纲目》。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泰和养鸡人涂文轩将上好的乌鸡贡献京城,乾隆皇帝一见钟情,一吃更爱,以国珍视之,不但封赏了涂文轩官职,而且亲赐名“武山鸡”,从此,泰和乌鸡名扬天下。《泰和县志》记载:“武山鸡,口内生香,以乌骨、绿耳、红冠、五爪,毛白色者为最佳。……能治虚症、阴症、痘症。”县志没说全,泰和乌鸡有“凤冠、绿耳、双缨、五爪、胡须、白丝毛、毛脚、乌皮、乌肉、鸟骨十大特征”,号称“十全十美”,堪称鸡中魁首。泰和乌鸡膳补入药历史悠久,其肉质乌黑细嫩,味鲜可口,营养丰富,对人体最具滋补效能,是高级营养滋补品。蛋白质含量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鸡高,血液中所含有的血清总蛋白、γ球蛋白、血小板、血清酶类也均比普通鸡高,血清总蛋白是构成机体组织和修补组织的原料,也是新陈代谢、维持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有机物。泰和乌鸡中所含的这些营养物质对老人、儿童、产妇以及体弱久病的人益处最大,鸡肉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镁、硒、铁等微量元素,对于头痛、胃痛、肝炎、风湿性关节炎和哮喘、心脏病等病症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截至目前,全国仅以泰和乌鸡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就有数十种之多。

土壤侵蚀模数

2.1.2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1)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 土壤侵蚀容许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主要侵蚀类型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 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 Et/(km ·a)] 西北黄土高原区1 ooo 东北黑土区200 北方土石山区200 南方红壤丘陵区500 西南土石山区500 (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 强度分级平均侵蚀模数[t/(km ·a)] 微度侵蚀<2O0,500,1 000 轻度侵蚀200,500,1 000~2 500 中度侵蚀2 500~5 000 强度侵蚀5 000~8 000 极强度侵蚀8 000~1 5 000 剧烈侵蚀>1 5 000 (3)风蚀强度分级 风蚀强度分级按地表植被覆盖度、年肼蚀厚度和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 ) (ram) [t/(km。·a)] 微度>70 <2 <200 轻度70~50 2~1O 200~2 500 中度5O~30 1O~25 2 5OO~5 000 强度3O~10 25~50 5 000~8 000 极强度<10 50~100 8 000~15000 剧烈<1O >100 >1 5 000 除此外,还有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分级标 准,此处不一一赘述。 土壤侵蚀强度划分标准: “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两个漉失主体,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屡的侵蚀和水的流失。而评价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标,即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指标。我国目前采用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丁水土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刘氏字辈

四、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刘氏字辈 1、泰和县刘氏字辈派文:思逝文汉作,廷锦永镇朝。我们刘家是来自江西太和(泰和),祖先叫刘忠华(刘华忠),先到了贵州绥阳,后其子孙刘文英于清嘉庆年间从贵州绥阳郎里三甲阿蛇自讷村到了云南文山,到我辈是第六代了,望了解情况的同志,刘氏家亲能告知,派文资料联系人:云南刘永国 2、江西泰和刘氏字辈派文:思逝文汉作,廷锦永镇朝。提供者:刘永国。39、安福郡马刘氏智仁圣义,中和孝友,睦姻任卹,礼乐射御,书数。(自21世起) 3、泰和县上模乡北溪案山村刘氏新字派计编二十一世起派行,重以文应若,思惟望自隆,盛世鸣凤起,志钦日兴徙,秀达恢先祖,经书永建中,抡元昭示品,清定奏嘉功。 提供者:刘鸣杨liumingyang67@https://www.360docs.net/doc/342553949.html, QQ:407136547 4、泰和江夹洲刘氏:形成于南宋,来自西昌(即泰和),以刘曰修为开基始祖。谱载,本支刘氏在刘姓中属于彭城刘氏大宗中的汉武帝一派,出自汉宣帝最小的儿子楚孝王刘嚣。本支刘氏族人主要聚居在江西省泰和县万合乡江夹洲村堂号为"崇庆堂"。江夹洲刘氏开基始祖刘曰修,是西昌刘氏始祖刘立礼的第12代孙。当宋朝末年,刘曰修的3个儿由西昌枣树玉泉迁居江畔,淘金江夹洲。他们后裔世代居此,因此尊父亲刘曰修为本支始祖。族谱所记自刘立礼到刘日修的传递世系如下: 1刘立礼→2刘嗣宗→3刘居焱→4刘宣→5刘震→6刘揆→7刘

景→8刘敏才→9刘升→10刘叔周→11刘子亨→12刘曰修。江夹刘氏自始祖"曰"字派刘曰修开始,订立了如下字派:"曰明和震可淑济均友存永福叔广崇京瑞应祯祥德愈昌修齐道貌岸然学建明良安仁"。 5、泰和樟塘龙陂刘氏: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出自西汉长沙定王之子安成思侯刘苍,以刘苍的第50代孙刘子富为开基始祖。族谱所记自刘苍到刘子正的传递世系如下:1刘苍→……30刘义→31刘惇→32刘宏→33刘况→34刘耑→35刘逊→36刘*(王+区)→37刘谅→38刘利济→39刘宗海→40刘轸→41刘南立→42刘洋→43刘世显→44刘仕贵→45刘伯宝→46刘叔周→47刘绍宗→48刘惟文→49刘德成→50刘子富。泰和樟塘龙陂刘氏以"衍庆堂"为堂号。自开基始祖刘子富开始,该族使用如下字派:"子叔资朴荣常举一士慰甲显承光荣德"。 6、泰和冠朝大溪刘氏:泰和冠朝大溪刘氏形成于宋代,属于长沙刘氏大宗中的南派,出自西汉长沙定王之子安成思侯刘苍,以刘苍的第45代孙刘珊甫为开基始祖。族谱所记自刘苍到刘珊甫的传递世系如下:1刘苍→……30刘义→31刘惇→32刘宏→33刘况→34刘耑→35刘逊→36刘*(王+区)→37刘谅→38刘利济→39刘好先→40刘*(鬲+甫)→41刘刘仲武→42刘节→43刘端仁→44刘胜汉→45 刘珊。泰和冠朝乡大溪村刘氏以"彞伦堂"为堂号。 7、泰和下坊刘氏:本支刘氏在刘姓中属于长沙刘氏大宗南派,出自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安成侯刘苍,以刘苍的第55代孙刘元鉴为开基始祖。谱称,安成侯刘苍的第30代孙刘义的长子刘惇生2子:

GIS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_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_游松财

收稿日期:1998-03-24;修回日期:1998-07-06。 GIS 支持下的土壤侵蚀量估算 )))以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为例 游松财 李文卿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北京 100101) 提要 在地理信息技术(GIS)的支持下,应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 niversal Soil Loss E q ua - t ion,简称US LE )估算了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的土壤侵蚀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地表覆盖率大于15%时,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的数据有良好的相关性(0187)。关键词土壤侵蚀地理信息系统U SL E 分 类 中图法 T P393 S 157 1引言 众所周知,土壤侵蚀的结果是:降低了土地的肥力及可耕性;导致沟渠塘库的淤积,进而降低了排灌能力而引起农业生产力的下降;而维持受侵蚀地块的肥力,则加大了农业的投入。土壤侵蚀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其严重性勿需在此阐述。因此,估算土壤侵蚀量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1确认需采取水土保护的地域;o通过确定引起水土流失的关键因 子,制定相应的措施;?探讨土壤侵蚀与土地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最为广泛应用的经验模型是通用土壤侵蚀方程(W isch meier 和Sm ith,1978)[1] ,该模型是建立在土壤 侵蚀理论及大量实地观测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其表达式为: E =R #K #L #S #P #C (1) 式中,E 为年平均土壤侵蚀量(t/hm 2 );R 为降水及径流因子;K 为土壤侵蚀性因子;L 及S 为地形因子;P 为水土保护措施因子;C 为地表植被覆盖因子。 G IS 技术已在资源管理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本文在GI S 的支持下,应用该方程对我国红壤丘陵地区的江西省泰和县灌溪乡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定量的估算。灌溪乡,土地面积16916k m 2 ;年平均气温1816e ;平均年降水量1373m m ,多分布于3~6月,而且降水多为暴雨形式。尽管该地区植被状况较好,但一旦受到破坏,则土壤侵蚀严重,且不易恢复。 2土壤地理单元 土壤地理单元的概念是由Zinck(1988)[2]提出的。它为四级结构,分别为景观、地势、岩 性与地形。其中地形是土地利用评价的基本单元。在小范围的区域内,判读土壤地理单元最好是用航空照片。本文利用1B 20000的航空照片,遵循土壤地理单元概念的原则,制作了研究地区的土壤地理单元图。 第14卷第1期 1999年1月 Vol.14No.1 J an.,1998 自然资源学报 JOU RNA L O F NA T U RA L RESO U RCE S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县情简介

江西省泰和县简介 一、简介: 泰和县是江西省吉安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的吉泰盆地腹地,横跨赣江两岸。“泰和”之名寓“地产嘉禾,和气所生”之意。全县面积2666平方公里,中部是平缓的赣江河谷平原,东部与西部则是山地和丘陵地区。2007年底,全县人口52.6万,99%为汉族。当地通行的方言为泰和话,属赣语吉茶片。乌鸡是泰和县最著名的特产。 二、历史: 泰和县历史悠久,西汉豫章郡庐陵县县治即位于今泰和县城西南三公里处的白口城[2]。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泰和县境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代则属九江郡。 从沿革上来说,泰和县最早的建制是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孙策所置的西昌县。当时分豫章郡置庐陵郡,同时置西昌县,郡县同治白口城[2]。晋太康年间,庐陵郡迁治石阳县(今吉水县东北10公里)。 “泰和”之名则始于隋朝。隋开皇十年(590年),废西昌、东昌、遂兴(今遂川、万安)、广兴(今莲花县)、永新等县,设安丰县。次年(591年)安丰县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更名泰和县。唐初更名为太和县。元代升为太和州。明初废州,复为泰和县。清代则沿袭明制。 民国28年(1939年),因日军侵占南昌,江西省政府及各其各部门南迁至泰和城西的上田(现属县城澄江镇),泰和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临时省会,繁华一时,同时亦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3]。1945年1月江西省政府再迁宁都县,直至8月日本投降才回迁南昌。 1949年7月28日,泰和县人民政府成立。 三、地理: 1、区位 泰和县位于东经114度17分~115度20分,北纬26度27分~26度58分,居赣江中游,北倚吉安县和青原区,西连永新县、井冈山市和遂川县,南与万安县接壤,东南与赣州市所辖兴国县相邻。南北最长处约57公里,东西最宽处约102公里,面积2666平方公里。 2、地形与地貌 泰和县位于吉泰盆地腹地,基本地形为东西高、中间低。东南部为雩山山脉余脉,西部属罗霄山脉余脉,山地占全县面积的15.9%;中部是海拔较低、地势平缓的赣江河谷平原,占全县面积的29.6%;河谷与东西两侧山地之间则是占全县面积达54.5%的丘陵。 全县共有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主要山峰有玉华山、武山、十八排、天湖山、紫瑶山、五峰山、白云山等。十八排位于水槎乡,海拔1176米,为全县最高峰。 泰和县河流众多。赣江为境内最大的河流,自西南的万安县入境,折而向东过县城南面,再向东北流入吉安县,将县境分为河西、河东两部分,境内流程59.1公里,古代因“水流澄澈”而被称为“澄江”[5]。其他主要河道均为赣江支流,自东、西部的山地呈羽状汇入中部的赣江。自东南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有东岸的仁善河、仙槎河、珠林江(云亭河)、东沔河、(珠林江支流,又名水槎河)、西岸的蜀水、?水(牛吼河)、六七河(?水支流)、禾水。 境内无面积较大的天然湖泊,主要湖泊均为人工水库,包括南车水库(又名白鹭湖)、老营盘水库、洞口水库、缝岭水库、芦源水库等。 四、气候 泰和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四季变化明显,春秋季较短,冬夏季较长。多年平均气温18.7度,极端最高气温41.5度(2003年8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6.0度(1991年12

土壤侵蚀量估算

1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 关于土壤侵蚀量的计算,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作为一个经验统计模型,它是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由于USLE模型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形式如下: ? ? ? A? ? =1-1 S P C L R K 式中:A——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 R——降雨侵蚀力指标; K——土壤可蚀性因子。它是反映土壤吝易遭受侵蚀程度的一个数字。其单位是,在标准条件下,单位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L——坡长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S——坡度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C——作物经营因子。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P——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计算结果只适用于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而不能够代表当地某一年或某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当方程式右边每个因子值都是已知数时,即地块内的土壤种类、坡长、坡度、作物管理情况、地块内的土壤保持措施以及降雨侵蚀力都已知,且都被分别赋于一个适当的数值时,它们相乘后,就得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所预报的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2 模型中各参数确定依据 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确定 R值的确定有以下三种途径: (1)R值的经典算法:美国学者威斯奇迈尔和史密斯(1985年)利用美国35个土壤保持试验站8250个休闲小区的降雨侵蚀资料统计得出R指标与降雨动能E及最大30分钟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

. 精品 土壤侵蚀量计算模型 关于土壤侵蚀量的计算,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是美国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作为一个经验统计模型,它是土壤侵蚀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土壤侵蚀研究领域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地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方向和思路。由于USLE 模型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因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的形式如下: P C S L K R A ?????= 1-1 式中:A ——土壤流失量(吨∕公顷·年) R ——降雨侵蚀力指标; K ——土壤可蚀性因子。它是反映土壤吝易遭受侵蚀程度的一个数字。其单位是, 在标准条件下,单位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 L ——坡长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22.1米)土壤 流失量的比值; S ——坡度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9%)上土壤流 失量的比值; C ——作物经营因子。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经过犁翻而没有遮蔽的休 闲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P ——土壤保持措施因子,有土壤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量与没有土壤保持 措施小区(顺坡梨耕最陡的坡地)上土壤流失量之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计算结果只适用于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而不能够代表当地某一年或某一次降雨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当方程式右边每个因子值都是已知数时,即地块内的土壤种类、坡长、坡度、作物管理情况、地块内的土壤保持措施以及降雨侵蚀力都已知,且都被分别赋于一个适当的数值时,它们相乘后,就得出在此特定条件下所预报的年平均土壤流失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完整版)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doc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表(SL190-96) 级别平均侵蚀模数 [t/(km 2· a)] 平均流失厚度(mm/a) 西北黄土东北黑土区 / 南方红壤丘 西北黄土 南方红壤丘陵区 /西南 东北黑土区 / 高原区北方土石山区高原区北方土石山区陵区 /西南土 土石山区石山区微度< 1000 < 200 < 500 < 0.74 < 0.15 < 0.37 轻度1000-2500 200-2500 500-2500 0.74-1.9 0.15-1.9 0.37-1.9 中度2500-5000 1.9-3.7 强度5000-8000 3.7-5.9 极强度8000-15000 5.9-11.1 剧烈> 15000 >11.1 注:本表流失厚度系按土壤容重 1.35g/cm3折算,各地可按当地土壤容重计算之。 土壤侵蚀程度分级指标* 劣地或石现代沟谷(细植被 程度质坡地占沟,切沟,冲覆盖度地表景观综合特征 该地面积 % 沟)占该面积 % ( %) 斑点状分布的劣地或石质坡地。沟 轻度<10 <10 70-50 谷切割深度在 1m 以下,片蚀及细 沟发育。零星分布的裸露沙石地表 有较大面积分布的劣地或石质坡 中度10-30 10-30 50-30 地。沟谷切割深度在 1-3m 。较广泛 分布的裸露沙石地表 强度≥30 ≥30 ≤ 30 密集分布的劣地或石质坡地。沟谷 切割深度 3m 以上。地表切割破碎 土地生物生 产量较侵蚀 前下降 % 10-30 30-50 ≥50 * 注:在判别侵蚀程度时,根据风险最小原则,应将该评价单元判别为较高级别的侵蚀程度。 风蚀强度分级表 * 级别床面形态(地表形态) 植被覆盖度( %)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非流沙面积)( mm/a)[t/(km 2· a)] 微度固定沙丘,沙地和滩地> 70 < 2 < 200 轻度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沙地70-50 2-10 200-2500 中度半固定沙丘,沙地50-30 10-25 2500-5000 强度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沙地30-10 25-50 5000-8000 极强度流动沙丘,沙地< 10 20-100 8000-15000 剧烈大片流动沙丘< 10 > 100 > 15000 1

水土流失形态及土壤侵蚀计算

水土流失形态 水土流失也叫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及其母岩碎屑,在水力、风力、重力、冻融等外营力和人为活动作用下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剥离、搬运和再堆积的过程。水土流失是山区、丘陵区一种渐进性灾害,被列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治理水土流失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 一、侵蚀的发展 土壤侵蚀的发展,大体分为3个阶段: (一)自然侵蚀 自然侵蚀也称古代侵蚀、史前侵蚀或地质侵蚀。在人类出现以前,就有了中国黄土高原。黄土在其沉积过程中,地面虽然比较完整,但也有起伏不平,同时地面尚未形成能抑制土壤侵蚀的植被,加之黄土具有易蚀性特点,暴雨和冰川融解形成径流,即对地表产生侵蚀作用。这时侵蚀非常缓慢,土壤的侵蚀速度小于土壤形成的速度,不仅不会破坏土壤结构,还对土壤能起到一定的更新作用,这种侵蚀也叫正常侵蚀。 (二)加速侵蚀 加速侵蚀也叫现代侵蚀,是指土壤侵蚀速度大于土壤形成速度。自西汉到民国的2 000年间,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移民戍边以及农业区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扩展,人类开垦草原,砍伐森林,开荒扩种,加上其他不合理的经营活动,造成加速侵蚀。据观测资料,森林砍伐土地垦种后,年侵蚀模数可从每平方公里几吨猛增到几千吨甚至上万吨,有不少沟道、河流,一年的输沙量相当于自然侵蚀几百年的输沙量。加速侵蚀导致林草植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地形更加破碎,水土流失加剧。 (三)人为新增侵蚀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源开发和基本建设项目大大增加,开矿、建厂、修路、盖房(挖窑)等活动日益频繁,直接向沟道、河道弃土弃石弃渣。由于人口增加,需求更多农产品,在农业生产上,不少地方仍在破坏植被,开荒扩种,粗放经营,造成一边治理一边破坏,一家治理多家破坏。在遭到破坏的地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 二、侵蚀形态 土壤侵蚀从形态上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和风力侵蚀3种。 (一)水力侵蚀

泰和乌鸡

[摘要] 泰和乌鸡作为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地方特色物种,让泰和人引以为豪,但泰和乌鸡的发展一直呈起起落落的态势。目前,泰和乌鸡产业的产业链模式已初具雏形,但这难以应对市场风起云涌的变化。面对着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如何使泰和乌鸡这块国宝亮起来,本文对泰和乌鸡现有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泰和乌鸡产业链的可行对策,以提升其产业效益和品牌竞争力。 [关键字]泰和乌鸡产业链问题诊断对策 第一部分泰和乌鸡产业现状概述 1.1 泰和乌鸡概述 泰和乌鸡又名武山鸡,英文称之为Silke Fowl。它发祥于泰和县武山汪陂涂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享有“白凤仙子”和“中国黑宝”的美誉。泰和乌鸡是在山鸡饲养的基础上,经千年的自然演变和人工选择历程,才形成为具有稳定特质的鸡种,它是我国劳动人民辛勤培育的结果。泰和乌鸡性情温顺,体态娇巧玲珑,羽毛洁白如玉,独具“丝毛、缨头、复冠、绿耳、胡须、毛腿、五爪、乌皮、乌骨、乌肉”十大特征。它是泰和灵秀山水孕育的神奇魂宝、世界珍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正是因为泰和乌鸡的特质与价值使得泰和乌鸡从古至今都受到世人的瞩目,具有辉煌的发展历史。 如今泰和乌鸡作为一项地方特色产品已经打开了一番市场,相关产品像乌鸡食品,乌鸡保健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至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到2006 年为止,泰和县共有包括生物谷实业、汇仁制药、半边天药业等在内的十几家乌鸡企业,它们先后开发出各具特色的8个系列130多个品种的乌鸡产品。这些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赞誉,例如中华白凤液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质奖,白凤牌乌鸡补酒被选为国家外交部礼品酒,是钓鱼台国宾馆的特供商品之一。泰和乌鸡系列产品的成功开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泰和县基本概述 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南,吉安市西南部,北纬26°27''-26°59'',东经114°57''-115°20'',东南邻兴国,西南毗遂川、赣州,西接井冈山、永新、北与东北连吉安,全县辖24个乡镇,总面积2665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主要地貌为山地、丘陵和平原,森林覆盖率达52%。泰和境内气候温暖,光照充沛,年平均气温18.6℃,年温差23.20℃,全年日照1791.50小时,泰和特有的水体与土壤含有丰富的磷、钾、钙等有效营养成份,因此种植业发达,家禽饲料来源丰富。泰和乌鸡长期生长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武山地区,其水源含有泰和乌鸡生长需要的多种特殊的矿物质,故有“不饮武山水,不是武山鸡”的说法。 1.3 泰和乌鸡产业链现状 1.3.1 产业链的上游环节 其上游产业包括种鸡供应与饲料生产。

土壤侵蚀强度划分标准:

(1)土壤侵蚀容许量标准 土壤侵蚀容许量是指在长时期内能保持土壤肥力和维持土地生产力基本稳定的最大土壤流失量。 因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各地区的成土速度也不相同,该标准规定了我国主要侵蚀类型区的土壤容许流失量: 侵蚀类型区土壤容许流失量 Et/(km ·a)] 西北黄土高原区 1 ooo 东北黑土区200 北方土石山区200 南方红壤丘陵区500 西南土石山区500 (2)水力侵蚀强度分级 强度分级平均侵蚀模数[t/(km ·a)] 微度侵蚀<2O0,500,1 000 轻度侵蚀200,500,1 000~2 500 中度侵蚀2 500~5 000 强度侵蚀5 000~8 000 极强度侵蚀8 000~1 5 000 剧烈侵蚀>1 5 000 (3)风蚀强度分级 风蚀强度分级按地表植被覆盖度、年肼蚀厚度和侵蚀模数三项指标划分。 强度分级植被覆盖度年风蚀厚度侵蚀模数 ( ) (ram) [t/(km。·a)] 微度>70 <2 <200 轻度70~50 2~1O 200~2 500 中度5O~30 1O~25 2 5OO~5 000 强度3O~10 25~50 5 000~8 000 极强度<10 50~100 8 000~15000 剧烈<1O >100 >1 5 000 除此外,还有面蚀、沟蚀、重力侵蚀等分级标 准,此处不一一赘述。

“水”和“土”是水土流失的两个漉失主体,水土流失归根结底是土地表屡的侵蚀和水的流失。而评价水土流失程度的量化指标,即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同时包括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指标。我国目前采用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做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不仅混淆丁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也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和不严肃的,有必要进行修改和完善笔者认为: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应该体现同时含有两个流失主体的强度分级标准,缺一不可。 我国一些人习惯上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把二者等同起来,混淆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为准确理解和认识水土流失的含义造成了混乱。因此,有必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水土流失的定义笔者在前面已阐述过了,那么什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它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如岩屑、松散岩层等,被破坏、剥蚀、运转、沉积的过程。很显然,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是完垒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的区别不仅表现在字面含义上的不同,更重要的区别在于侵蚀或流失的主体不。水土流失的流失主体包括“水”和“土”两个主体,而 土壤侵蚀仅指“土” 一个主体。同样水土流失同土壤侵蚀之闻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壤侵蚀是一种特定的水土流失形式,土壤侵蚀包括在其内。也可以说土壤侵蚀是狭义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做为相对独立的概念来使用,但决不可以将水土流失称为土壤侵蚀。 许多词汇和术语,随着时时的推移,人类文明程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的认识不断深化,其内涵在不断地外延、扩大、深化和演变,即广义化。广义化的词汇和术语与最初的本意已有了较大变化,甚至大相径庭。水土流失这个应用非常广泛的专业术语,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迅猛发展也广义化。因此,们应从广义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它的内涵,如果仅从字面上咬文嚼字,或狭隘地理解它的含义,就会使人们误人死胡同而不能自拔,使本来非常明晰的概念变得复杂化。比如,对土壤侵蚀中“侵蚀” 的理解,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为侵蚀破坏、侵蚀腐蚀,而应广义地理解为侵蚀破坏、剥离、转移、流失等,也就是说土壤侵蚀就是土壤流失。比如,对水土流失一词中的土”不能仅仅指生长植物的土壤,还应包括土壤母质、岩屑等地面其它组成物质和各种养分物质。再比如,对于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除了水力、风力、重力、温度等自然力外.人类的不台理的生产活动如开、修路、毁林开荒等行为,改变原地形地貌,损坏了地表植被,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或加剧了水土流失,那么人类不台理的生产活动也应该称为是引起水土流失的外力。还有许多用广义论来认识水土流失内涵的例子,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国水土流失强度分类分级标准,实际上是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来代替的,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土壤侵蚀的因素: 190—96),对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土壤侵蚀强 度、侵蚀土壤程度分级等做了规定。 2.1.1 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 按土壤侵蚀的外营力不同种类将全国土壤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