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争议。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青霉素类药物,所以在临床上多不做皮试,对一般青霉素过敏者也可慎用。多数头孢菌素类药品在《中国药典》也无明确规定必需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等,可根据情况做皮肤试验,但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参考有关资料提供以下皮试液的建议配制方法,仅供各医疗单位参考。

1、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10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0g (1)取本品2.0g一支,加16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注射用头孢硫脒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8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10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4、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0g (1)取本品2.0g一支,加10ml生理盐水制成2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3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5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1ml溶液C,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5、注射用头孢他啶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8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10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皮试方法:取上述溶液D0.1ml注入前臂掌侧下段内侧,20分钟后观察。局部皮肤红肿直径在1cm以上者为阳性(+)。

注:皮试过程中或皮试阴性者用药时出现过敏性休克,抢救方法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头孢类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总体来说副作用较小,常见的一些副作用如下。 (1)过敏反应头孢菌素可致皮疹、荨麻疹、哮喘、药热、血清病样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头孢菌素的过敏性休克类似青霉素休克反应。两类药物间呈现不完全的交叉过敏反应。 一般地说,对青霉素过敏者约有10%~30%对头孢菌素过敏,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绝大多数对青霉素过敏,需要警惕。 (2)胃肠道反应和菌群失调多数头孢菌素可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本类药物强力地抑制肠道菌群,可致菌群失调,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也可引起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尤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为甚。 (3)肝毒性多数头孢菌素大剂量应用可导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的升高。 (4)造血系统毒性偶可致红细胞或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多等。 (5)肾损害绝大多数的头孢菌素由肾排泄,偶可致血液尿素氮( BUN)、血肌酐值升高、少尿、蛋白尿等。头孢噻啶的肾损害作用最显著。头孢菌素与高效利尿药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肾损害显著增强。 (6)凝血功能障碍所有的头孢菌素都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因此具有潜在的致出血作用。具有硫甲基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尚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循环,阻碍凝血酶原的合成,扰乱凝血机制,而导致比较明显的出血倾向。在7位C原子的取代基中有COOH 基团的头孢菌素有阻抑血小板凝聚的功能,而使出血倾向更加重。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药物的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直接有关。 (7)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双硫醒”反应双硫醒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而用于戒酒。含硫甲基四氮唑基团的头孢菌素有类双硫醒的功能。当与乙醇(即使很少量)联合应用时,也可引起体内乙醛蓄积而呈“醉酒状”。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常规药敏试验的药物选择和报告、药敏试验方法、各种属细菌药敏试验、常见菌特殊耐药表型检测、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商品化药敏试验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各级临床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检测微生物(本文件特指细菌)对抗微生物药物(本文件特指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简称药敏试验。 2.2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在琼脂或肉汤稀释法药物敏感性检测试验中能抑制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2.3 折点Breakpoint 能预测临床治疗效果,用以判断敏感、中介、剂量依赖型敏感、耐药、非敏感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或者抑菌圈直径(mm)的数值。 2.3.1 敏感Susceptible;S 当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处于敏感范围时,使用推荐剂量进行治疗,该药在感染部位通常达到的浓度可抑制被测菌的生长,临床治疗可能有效。 2.3.2 中介Intermediate;I 当菌株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处于中介时,该数值接近药物在血液和组织中达到的浓度,从而治疗反应率低于敏感菌群。该分类意味着采用高于常规剂量治疗时或在药物生理浓集的部位,临床治疗可能

有效。该分类同样可作为“缓冲域”,以防止由微小、不可控的技术因素导致的重大偏差,尤其是毒性范围较窄的药物。 2.3.3 剂量依赖型敏感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SDD 细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依赖于抗菌药物的剂量。当某种药物对菌株的MIC或抑菌圈直径在SDD 范围时,临床可通过提高剂量和(或)增加给药频率等修正给药方案以达到临床疗效。 2.3.4 耐药Resistant;R 当抗菌药物对分离株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处于该分类范围时,使用常规治疗方案,该药在感染部位所达到的药物浓度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或)被测菌株获得特殊耐药机制,且治疗性研究显示该药临床疗效不确切。 2.3.5 非敏感Nonsusceptible;NS 对于那些因未现或罕现耐药,而仅具有敏感折点的抗菌药物,当该药对某分离株的MIC值高于或抑菌圈直径低于敏感折点时,此分类为非敏感。 2.4 流行病学界值Epidemiological cutoff value;ECV 将微生物群体区分为有或无获得性耐药的MIC值或抑菌圈直径,是群体敏感性的上限。根据ECV,可将菌株分为野生型和非野生型。 2.4.1 野生型 Wild-type;WT 根据ECV值,将抗菌药物(包括抗真菌药物)评估中未获得耐药机制或无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定义为野生型。 2.4.2 非野生型Non-wild-type;NWT 根据ECV值,将抗菌药物(包括抗真菌药物)评估中获得了耐药机制或存在敏感性下降的菌株,定义为非野生型。 2.5 效价Potency 抗菌药物中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通过同类标准物质测定得出。单位mg/g、IU/g或用百分比表示。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一、过敏反应得表现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就是药物过敏反应中最严重得(任何药物都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常见致过敏药物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硐类、生物制品类(如白介素、干扰素)、麻醉药品类(特别就是酯类吗药品),可危机生命,约占过敏反应得10%——40%,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20分钟内,有时呈闪电式,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如下症状: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与肺水肿引起,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窒息、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到。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大小变失禁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用药后7——12天内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症状。 3、各器官或组织得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病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状。 二、过敏性休克得急救与处理: 对于一般性过敏反应。可酌情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20mg;或用琥珀盐酸氢化可得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对过敏性休克得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保暖,并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皮下注射1:1000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素)0、5-1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用琥珀酸氢化可得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 3、对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250mg加入5%GS20ml静脉内缓慢推注,支气管痉挛不能解除时可用硫酸镁10ml加5%GS20ml内作静脉缓慢滴入。 4、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入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 5、经上述处理后,如病情仍不好转,血压仍不回升时,需补充血容量(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而导致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1—2mg,或多巴胺20mg或多巴胺20mg+间羟胺40mg。根据血压情况调节滴速,一般每分钟30—40滴。 6、呼吸受抑制时,肌肉注射可拉明、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酌情施行人工呼吸。急性喉头水肿窒息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如出现呼吸停止,应立即口对口得人工呼吸,并准备插入气管导管控制呼吸,或借助人工呼吸机行被动呼吸。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如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临床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目前我院各科室之间也没有统一的的皮试方法。为了规范我院管理,参考有关文献,制定此方法,供临床各科室参考。 一、皮试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 皮试液的浓度为300—500μg/ml。配制时取与处方中药品同厂家、同批号的头孢菌素类一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按5倍或10倍稀释法稀释到300—500μg/ml。 例如:当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装量为1g/支,稀释到500μg/ml时,可按下列方法稀释。 1、于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1g的瓶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则每1ml含头孢菌素类药物250mg; 2、取上溶液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mg; 3、取上溶液0.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5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mg; 4、再取上溶液0.5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5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0μg ,即配成皮试液。 二、结果判断: 取上述皮试液 0.1ml 注入前臂掌侧下段内皮, 15-20 分钟后观察,局部皮肤红肿直径在 lcm 以上者为阳性 (+) 。 三、注意事项: 1、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头孢类药品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前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争议。由于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青霉素类药物,所以在临床上多不做皮试,对一般青霉素过敏者也可慎用。多数头孢菌素类药品在《中国药典》也无明确规定必需做过敏试验,但在有过敏史或是过敏体质者等,可根据情况做皮肤试验,但皮试液浓度现无统一规定。参考有关资料提供以下皮试液的建议配制方法,仅供各医疗单位参考。 1、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10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0g (1)取本品2.0g一支,加16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2、注射用头孢硫脒皮肤过敏试验方法 规格皮试液配制步骤 0.5g (1)取本品0.5g一支,加5ml生理盐水制成100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0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5ml溶液C,再加0.5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1.0g (1)取本品1.0g一支,加8ml生理盐水制成125mg/ml的溶液A。 (2)用注射器取溶液A0.1ml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B,(3)然后推出0.9ml溶液B,再加0.9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1.25mg/ml的溶液C。(4)然后推出0.6ml溶液C,再加0.6ml生理盐水混匀制成0.5mg/ml的溶液D。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规定

关于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的规定 为了确保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安全,避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根据内卫药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院实际,对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请各科室依照《常用试敏药品操作规程表》执行。 一、医护人员在使用药品前应认真详尽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尤其是询问“特别注意”情况),并明示记载于病历上。 二、皮试对象 所有拟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前,均应作皮试,如停药一天者,应重作皮试。 特别注意: 1、对有高敏体质的人,在作皮试期间应严密观察; 2、凡青霉素皮试过程中曾发生过敏症状者(胸闷、气促、皮痒、微循环障碍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 3、曾有青霉素皮试阴性,以后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生过敏反应者。 禁作 ..头孢菌素皮试 三、皮试液配制 1、头孢菌素皮试必须使用拟投药品为原液 ..进行配制,不得用其他药品代替。 2、头孢菌素皮试液的浓度为300ug/ml,每次皮内注射0.1ml(30ug) 四、皮肤过敏试验判断标准: 1、阳性:局部晕团和红斑,直径≥1cm或伴伪足; 2、阴性:局部无晕团和红斑,直径≤1cm; 3、观察时间:15分钟,注意受试者有否胸闷、气促、皮痒、发麻、头晕等症状,如有症状,即使直径≤1cm,局部无晕团和红斑,亦作阳性判断。 五、皮试过程中发生严重反应应立即抢救:肌注0.1%肾上腺素注射液0.5~1ml,病情危重者可静脉给药。本品可重复应用,剂量同上,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可同时酌情给予。气促严重,及早作气管切开。另外,应按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时填写报告表,记录产品品名、厂家、批号等,并保留原使用药品,药剂科须在观察时间内报告内蒙古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等相关部门。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专家共识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专家共识 北京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高端论坛”会议于2008年6月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常务副所长金少鸿教授、抗生素室主任胡昌勤教授、解放军302医院感染科姜素椿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李大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邵荣光教授、蔡年生教授、北京药学会冯国安理事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张哲峰教授、北京海军总医院孙忠实教授、空军总医院李忠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赵志刚教授等参加了此次论坛。金少鸿、胡昌勤、李忠东、赵志刚分别就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质量与过敏反应的关系、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研究进展、国外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情况介绍、全国部分地区医疗机构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调查报告做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针对学术报告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在以下几方面达成了共识。 1 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的抗原一主要决定簇一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一青霉烯酸决定簇已非常明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皮试方法均已规范。 2 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尚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一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Cephalosporanyl和

产品中的杂质等;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本次论坛达成的共识是:如果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则必须做;如果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3 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 g〃mL ,注射量为0.1mL。 4 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表明,青霉素类与一代头孢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二代、三代和四代,因此,宜选用二、三、四代头孢,特别三、四代头孢更为安全。 5 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产品质量与临床上发生的过敏反应有相关

-(Word版)浙江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

《浙江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肤过敏试验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 1、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并适用于头孢素类、氧头孢烯类抗生素;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未规定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前需进行皮试; 3、医护人员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前,应注重对患者及其家族过敏史的询问,包括过敏药物、食物及过敏时的临床表现等,并详细记载于病历中; 4、因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皮试有增加患者过敏,甚至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不宜采用青霉素皮试或头孢菌素皮试筛查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5、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的预测作用循证证据不充分,且阳性率远高于过敏性体克等严重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实际发生率,因此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前进行皮试普遍筛查; 6、医护人员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和使用期间,应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如发现皮、心慌、胸闷、呕吐、呼吸急促等过敏现象,及时予以相应处理,必要时立即停药,同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7、鉴于不同头孢菌素不一定存在交叉过敏,皮试阳性的虑者不应在病史记中统表达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应具体记录其品名如为“头孢XX(受试药物化学名)皮试阳性” 二、皮试指征 患者个体差异、药品的理化性质、药品的质量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发生。从药品的理化性质未看,一般认为头孢菌素C7位侧链对于预测氨基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很重要。第二代头孢菌素的C7位侧链与青幕素类链相似,第一代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类的交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4%,第二代头孢素与青素类的交又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1%: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C7位侧链与青霉素类侧链不同,交叉过敏反应罕见。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全身性一般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07-2.8%,过敏性体克罕见(0.0001-0.1%),与临床所用几千种药物(尤其是抗菌药)过敏反应发生率相近。且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皮试目前缺乏明确的循证依据,皮试阳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建议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一般情况下无须进行皮试。 但是与无青霉素过敏史者相比,有过敏史者对头孢菌素类过敏的发生危险增加8 倍;且考虑到具有相似或相同侧链的头孢菌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过敏反应,建议如下: 1、有以下3 种情况者需要皮试 1)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进行皮试的; 2)既往有明确?-内酰胺类抗生素速发型过敏反应史的患者; 3)既往有头孢菌素过敏史的患者,因临床情况确需使用时,应尽量选用化学结构侧链差异大(参考附表)的其他头孢以减少或避免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而且使用前应用拟用药品做皮试;皮试和使用前应知情告之并请患者填写相关知情同意书。

AYL-S7-352 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编写者:沈继录审核者:批准人: 生效日期:2012.1.1 文件发放范围:微生物组 文件年度审核 审核者:审核者:审核者:审核者: 日期:日期:日期:日期: 1. 目的 规范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药敏结果准确。 2.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待检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取琼脂中的水分溶解后会不断地向纸片周围区域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待检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产生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检测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待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呈负相关,即抑菌圈愈大,MIC愈小。 3.试剂 M-H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药敏纸片、无菌棉签、35℃孵育箱、标准比浊管或比浊仪。 4.质控 4.1 常用细菌药敏质控标准菌株参见CLSI规定。 4.2 质控菌株每日随临床标本一起进行药敏试验,测定质控菌株的抑菌环。质控菌株的抑菌环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结果可信。 4.3 质控的频率由于纸片法药敏试验是很稳定的,在不失控的时候,可以每周作1~2次质控菌株的测定。如果发现有失控的情况,就必须每日作1次,寻找失控的原因并予以纠正。如果连续30日失控<3次的,可以恢复每周1次。 5.操作步骤 5.1 挑取4~5个纯培养菌落,接种于3~5mlM-H肉汤(0.5麦氏单位)中,经35℃培养6~8 h。 5.2 用无菌生理盐水或M-H肉汤校正菌液浊度,使其与标准比浊管的浓度相同。 5.3 用无菌棉拭蘸取校正过的菌液,在试管壁上挤压几次,压去多余的菌液,涂布整个M-H平板表面,再重复两次,每次旋转平板60°,使整个平板涂布均匀,最后用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药物过敏反应及处理 一、过敏反应的表现 1.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是药物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任何药物都可以发生过敏反应),常见致过敏药物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硐类、生物制品类(如白介素、干扰素)、麻醉药品类(特别是酯类吗药品),可危机生命,约占过敏反应的10%——40%,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20分钟内,有时呈闪电式,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出现如下症状: 1)、呼吸道阻塞症状:由于喉头水肿和肺水肿引起,有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窒息、濒危感。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脉细弱、血压急剧下降甚至测不到。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由于脑组织缺氧导致意识丧失、抽搐、大小变失禁等。 2、血清病型反应:一般用药后7——12天内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瘙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腹痛等症状。 3、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严重者发生剥脱性皮炎。 2)、呼吸道过敏反应:可引起哮喘病发作。 3)、消化系统过敏反应: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以腹痛、便血为主要症

状。 二、过敏性休克的急救与处理: 对于一般性过敏反应。可酌情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用琥珀盐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对过敏性休克的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 1、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保暖,并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皮下注射1:1000盐酸肾上腺素(副肾素)0.5-1ml,小儿酌减。症状如不缓解,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300ml内行静脉滴注。 3、对有支气管痉挛者可用氨茶碱250mg加入5%GS20ml静脉内缓慢推注,支气管痉挛不能解除时可用硫酸镁10ml加5%GS20ml内作静脉缓慢滴入。 4、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入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12.5—25mg或苯海拉明20—40mg。 5、经上述处理后,如病情仍不好转,血压仍不回升时,需补充血容量(因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使体内血浆广泛渗出而导致组织水肿、血液浓缩及血容量减少),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压仍不回升,须立即静脉输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00ml,内加去甲肾上腺素1—

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后过敏反应的护理

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后过敏反应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6-09-22T11:16:53.017Z 来源:《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作者:张秀清 [导读] 头孢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抗菌作用强,疗效高,目前广泛用于临床. 包头市蒙中医院 014040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1.发生机制:头孢类药物为广谱抗生素,抗菌作用强,疗效高,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应用后在人体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外,一般需要一周左右,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HOH),在体内氧化代谢产生乙醛,乙醛在肝细胞内需要经过酶的作用才能进一步代谢,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头孢类药物抑制了上述代谢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正常代谢而在体内蓄积,导致乙醛中毒,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也就是双硫仑样反应。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难,胸闷,血压下降,甚至过敏性休克,用药者饮酒后5—10分钟即可发病,反应持续时间从30分钟到几个小时,其严重程度与药量和饮酒多少成正比。 3临床护理 3.1卧床休息,休克者采取中凹卧位。 3.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4—6升/分,改善组织缺氧。 3.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加入5 葡萄糖200ml中或加入小壶中静滴,补液及利尿,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3.4对症处理:如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10mg肌注,如嗜睡、意识不清可以给予纳络酮,mg对抗治疗。 3.5床旁备齐急救器械及药品,如除颤仪,吸痰器,气管切开及静脉切开包,呼吸兴奋剂,利尿剂等其他抢救药品。 3.6密切观察神志、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心律、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并做好病情动态的护理记录。 4 .心理护理:出现过敏反应患者及家属十分恐惧,护士应做适当的语言安抚,以清除不良情绪,同时要求护士在抢救中具备熟练,沉着,认真负责的良好素质,使病人及家属觉得有安全的保障,积极配合医护抢救治疗,为抢救病人的生命而争分夺秒。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

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规范中国专家共识 微生物学检验为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控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证据。因此微生物学检验报告是临床和实验室等多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发展较为薄弱,报告存在着种种不足。同时,临床与实验室的沟通存在一定不足,密切协作非常必要。基于实际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国内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药物敏感性试验报告,加强临床与实验室合作,发挥检验医师作用,特制订本共识,以期指导相关报告的规范化,减少错误,增加专业信息,提高服务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治、控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本共识限于常见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报告。 一、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意义和基本原则 (一)意义 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检测细菌对于抗细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新药研究、监测耐药变迁、发现耐药机制等提供客观证据[1]。对于经验治疗,依据一方面来自医生自身的经验,一方面是实验室长期不断提供的数据积累。临床需要考虑不同感染的病原谱和常见病原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对于靶向治疗,特定分离株的具体药敏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判断经验治疗选药合理性、经验治疗效果分析、调整治疗选药依据等。 (二)基本原则 1.药敏试验检测获得性耐药,不必测试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是细菌菌种固有的特征,耐药基因一般位于染色体,可以长期稳定遗传,表现为对某类或某种药物的天然耐药[2]。天然耐药信息一般由基础医学和临床文献提供。部分天然耐药,体外试验条件下可能无法检测出来,因而导致假敏感,如果报告将成为极重要错误,严重误导临床。常见菌种对各类药物的天然耐药见文献[3,4]。实验室全体人员应熟知这些信息,可将其发给临床学习和参考。 2.药敏试验测试的前提条件[5]: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检测的人员能力、客观条件、结果解释依据。标本处理、菌株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操作等环节规范、标准、结果可信;具备对结果的解释能力,能够提供临床会诊服务。临床常规工作,分离株(可能)有临床意义而非定植或污染时,才可进行药敏试验。错误示例:来自痰标本的溶血葡萄球菌,未作标本质量评估和半定量培养,进行药敏试验;来自粪便标本肠球菌属进行药敏试验等。 3.测试结果应准确: 实验室应遵照C L S I文件或相关规范建立本医院药敏试验的质量管理体系。质控菌株、频率、质控范围符合相关要求;定期参加实验室室间比对项目。建议保留菌株,以便复核。 二、具体的专业要求 (一)标本类型 临床微生物学的一大特点是标本种类繁多,而不同药物在这些部位的分布不同。标本的规范采集、质量保证、立即运送和有效保藏有赖于临床、实验室以及相关各方的密切合作。

头孢类药物皮试过敏试验

头孢类药物皮试过敏试验 一、皮试液的浓度及配制方法:皮试液的浓度为500μg/ml。 头孢菌素类一支,用0.9%氯化钠注射液按5倍或10倍稀释法稀释到500μg/ml。 1、头孢菌素类药物1g的瓶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4ml,则每1ml含头孢菌素类药物250mg; 2、取上溶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0.9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25mg; 3、取上溶液0.1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0.9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2.5mg; 4、再取上溶液0.2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0.8ml,则1ml内含头孢菌素类药物500μg,即配成 皮试液。 二、结果判断: 取上述皮试液0.1ml注入前臂掌侧下段内皮,15-20分钟后观察,局部皮肤红肿直径 在lcm以上者为阳性(+)。 三、注意事项: 1、临床应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过敏体质,包括有无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 病史等.对于无头孢菌素类药物物过敏史者,在3天内未用该药者均应进行皮试,对于有头孢菌素类药物物过敏史者,一般不宜应用该药。 2、极少数患者可在进行皮肤过敏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分钟内开始,先皮 肤瘙痒、四肢麻木,继则气急、胸闷、发绀、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故应做好抢救准备,如常备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并对病人进行密切的观察。 3、做头孢菌素皮试,要以处方所开的同一品种、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新鲜 配制.皮试液的浓度可为500μg/ml.因为头孢类的致敏性弱于青霉素,皮试药量不宜太少. 4、在做皮试前24—48小时内使用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应予以注意.避 免患者在空腹情况下做皮试。 5、若皮试反应阴性,则可在临床严密监护下使用.若对某些头孢类确实过敏,原则上不宜再使用该 类头孢,而尽量选用化学结构侧链差异大的其他头孢以减少或避免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而且用前应该做皮试.在皮试观察20min期间以及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测用药后的反应,并预先做好各种抢救准备工作.给药途径以静滴为好,不要静推.注射完毕应留观30min,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异样感,如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等.嘱咐患者不要在家自行注射或在没有抢救设施的卫生所注射。 6、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就地抢救,立即肌注肾上腺素1mg.症状不缓解可30min重复一次.若心 跳停止也可做心内注射.同时静滴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400mg或地塞米松10mg,补足血容量,以多巴胺升压、强心,吸氧,人工呼吸,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切开.给予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抗组胺药等。 7、减少药物相互配伍,注意静滴环境清洁,静滴速度适中,药品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尽量低温、避 光、干燥、密封,在有效期内尽早用完,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医生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要诊断明确,根据病情患者选择适当的剂量及用法,一旦发现药物过敏反应,医生要及时诊断,及时有效实施医疗救治,最大限度减轻伤害,保障患者安全。

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药物过敏反应的症状及处理措施 一、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表现就是最早最常出现的征状,包括皮肤潮红、瘙痒、广泛的荨麻疹,皮肤黏膜、口周及四肢麻感,血管神经性水肿常见的眼睑水肿。喷嚏、水样涕、音哑、呼吸困难等。 2、气道阻塞症状的表现,也就是最主要的死因。由于气道水肿,分泌物增加,加之喉或支气管痉挛,出现喉头阻塞感、胸闷、气急、喘鸣、憋气、紫绀、以致窒息死亡。 3、循环衰竭的表现,患者先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速而弱,后发展为肢冷发绀、血压迅速下降(低于10、6/6、6kpa ,80/50mmHg即为休克水平)、脉搏消失、测不到血压,最终心跳停止 4、血清病型反应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局部浮肿,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5、各器官或组织的过敏反应 (1)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哮喘或促发原有的哮喘发作。 (2)消化道过敏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可引起过敏性紫癜。 (3)皮肤过敏反应: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严重的药物过敏反应可引起全身性损害,如过敏性休克、血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呼吸系统症状如鼻炎、哮喘、肺泡炎、肺纤维化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肝损害如黄疸、胆汁淤滞,肝坏死等;肾损害如血尿、蛋白年、肾功能衰竭等;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癫痫、脑炎等。 小儿药物过敏的症状有几种: 1、固定性红斑型:发于嘴周围皮肤,腹股沟处及外生殖器部位也很常见。皮疹形态特殊,易于识别。特点为鲜红色或紫红色水肿性红斑,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阿斯匹林、APC、复方新诺明等易引起此类药疹。 2、红斑性发疹:表现为全身性,对称性分布大量鲜红鸡皮样小疙瘩,或粟粒大小的红色斑片,形成似猩红热式麻疹,伴轻度中度发热。此类药疹以青霉素类药物最常见,如氨苄青霉素,等。

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标准

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实验操作标准 4.3标准比浊管 用硫酸钡比浊管(0、5麦氏比浊标准),标定接种菌液浓度。比浊管制备方 法如下:(1)0、048mol/L BaCl 2,(1、175% w/v BaCl 2 ·2H 2 O)0、5ml, 加到99、5ml的0、18 mol/L(0.36N)H 2SO 4 (1%v/v)溶液中,制成比浊管;(2) 用光径为1cm的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吸收来标定比浊管。0、5麦氏标准比浊管在625nm波长的吸收光度应为0、08-0、1;(3)选管径与制备菌液试管相同的螺口试管,每管分装4-6ml;(4)将试管帽拧紧,放室温暗处保存;(5)用前,将比浊管在旋转振荡器上混匀。如出现大颗粒,应更换;(6)每个月更换比浊管或复检比浊管的浊度。 5操作步骤 5、1 制备接种菌液 5、1、1增菌法步骤如下:(1)选琼脂平板上形态相同的菌落至少4-5个,用接种环挑其顶部,移至4-5ml肉汤或大豆酪蛋白消化液中;(2)置35℃培养至菌液浓度达到或超过比浊管浓度(一般需2-6小时),浓度约1-2×108CFU/ml;(3)用生理盐水或肉汤校正菌液浓度,与比浊管相同。可用光电比浊。目测比浊须在适当光照下以黑色线条为反衬。 5、1、2 直接菌悬液法步骤如下:(1)做常规药敏试验,可直接用过夜培养的菌落(必须用无选择性培养基平板,如普通琼脂培养基)在盐水或肉汤中制备接种菌液。菌液浓度调至0、5麦氏管;(2)此法适用于在肉汤培养基中生长不好的细菌如嗜血杆菌、淋病奈瑟氏菌与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的甲氧苯青霉素或苯唑青霉素的耐药试验;(3)当用此法做复方磺胺药的试验时,从平板上直接挑菌落时会携带相当量的拮抗剂,造成敏感菌株的抑菌环内出现轻微的生长菌膜。 5.2 接种平板步骤如下:(1)校正的菌液须在15分钟内使用。用一无菌棉试子蘸取菌液并在上端管壁旋转挤压几次,去掉过多的菌液;(2)用试子涂布整个琼脂平板表面,反复涂布几次,每次将平皿旋转60度,保证涂布均匀。(3)将平皿盖打开3-5分钟,使培养基表面的水份吸收掉。然后贴药敏纸片;(4)注意:避免用过浓的菌液,禁用未经稀释菌或其她不标准菌液接种平板。 5、3贴纸片 (1)接种平板后,贴上药敏纸片。用镊子或针尖压一下纸片使其与培养基表面贴牢。纸片要贴得均匀,纸片与纸片中心距离不得小于24mm。原则上,直径150mm得平板贴12张纸片,直径100mm平板贴5张纸片。纸片贴后不应再移动,因为有些药物会立即扩散;(2)贴上纸片15分钟内,须把平板倒放在35℃恒温箱中。因为抑菌环解释标准就是在普通环境中标定的,所以除嗜血杆菌与淋病 奈瑟氏菌外,平板不可放在高CO 2的环境中。CO 2 与某些因素作用可使抑菌环增 大。 5、4 读取结果 (1)经16-18小时培养后,观察结果。菌液浓度适合且涂得好,抑菌环规则,细菌呈融合生长。如果出现单个菌落,说明接种量小,需重做试验,测量抑菌环直径须包含纸片直径:手持平皿从背面目测检查每块平板,借反射光(黑色无放光背景),用卡尺、普通尺或特制的模板量取抑菌环直径,单位为毫米。培养基中如果加了血液,须打开平皿盖,借反射光,从正面量抑菌环。如果就是葡萄球菌或肠球菌,须培养24小时后,经投射光检查苯唑青霉素与万古霉素的抑菌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专家共识 (XX省药学会2008年10月30日印发) 一、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原因是:过敏反应的抗原—主要决定簇-青霉噻唑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青霉烯酸决定簇非常明确;皮试符合率可达70%;皮试液的浓度与皮试方法均已规X。 二、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世界上尚存在争议,原因在于:引发头孢类抗菌药物过敏反应的半抗原—主要决定簇与次要决定簇尚不明确,可能有Cephalosporoyl、Cephalosporanyl和产品中的杂质等;皮试符合率<30%;皮试液浓度与皮试方法未统一(国内皮试液和国外皮试液的种类、浓度和皮试液用量相差很大)。目前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而日本和北欧的一些国家仍规定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三、头孢类抗菌药物是否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在我国药品说明书和参考书中现有多种描述,但中华人民XX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和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均未要求头孢类抗菌药物做皮肤过敏试验。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如药品说明书明文规定使用前需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则必须做。如药品说明书上未明确规定,则需临床根据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既往药物过敏史、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四、如果进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必须使用原药配制皮试液,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也不能用某一种头孢菌素配制成皮试液做所有头孢类抗菌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皮试液的浓度国、内外的差距较大,国内目前推荐的浓度为300-500μg/ml,注射量为0.1ml。 五、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严重过敏,应禁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类一般过敏,可根据病情慎重地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现有的研究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3例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3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6岁,农民,既往体健,因患上呼吸道感染而就诊,听诊闻及双侧呼吸道干湿啰音,给予青霉素皮试阳性,随后做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0.9%氯化钠250 ml,头孢呋辛钠4.0 g静滴,每分钟约40滴,静滴5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皮肤发痒不明显,立即停止静滴换取使用葡萄糖酸钙,地塞米松等抗过敏药物,10 min后患者病情好转。 患者,男,21岁,工人,既往体健,曾有青霉素过敏史,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到所在小区诊所就诊,此门诊医生询问过患者过敏史后,在未做头孢曲松钠过敏皮试后,给予0.9%氯化钠250 ml,头孢曲松钠4.0 g,静滴30 min后患者出现全身瘙痒,胸闷憋气,立即停止输注,给予5 mg地塞米松肌注,10 min 后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患者病情未见好转,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静脉注射葡糖糖酸钙、地塞米松及肾上腺素治疗,第二天清晨患者痊愈出院。 患者,男,68岁,农民因急性淋巴结炎,发热就诊,当时给予青霉素皮试阴性,静滴5%葡萄糖250 ml,青霉素800万U,给予治疗3 d后效果不明显,改为头孢唑林钠5.0 g点滴,注射1 h候出现全身瘙痒,胸闷憋气,全身冷汗,立即停止,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10 min后好转。 2讨论 药物对于人是一种外来的异物,人的身体生来就有一种对外来异物作出反应的能力,这本来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但如果这种反应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过敏反应是人体对药物超出限度的反应,它本质上属于一类免疫反应,药物过敏反应属于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如果再次使用这种药物,必然再次发生反应,而且症状会一次比一次重。为了能避免这种现象,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某种药物的过敏反应,就要记住这种药物,以免再次使用。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药物时要格外注意,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 药物过敏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它与药物的剂量无关。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率不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用药当时就发生,称为即发反应;另一种是潜伏半个小时甚至几天后才发生,称为迟发反应。轻则表现为皮疹、哮喘、发热;重则发生休克,甚至可危及生命。 经过以上病例可以看出,青霉素过敏者,头孢类药物过敏几率较大,同时给予工作在第一战线的医护人员警示,面对过敏患者不要紧张更不要恐惧,只要了解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要在最短时间做出诊断,积极抗过敏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下是可以痊愈的,再次证明了“时间就是生命”。 (收稿日期:2012-03-05)(本文编辑:李嫚)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8.006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题库1-1-6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题库 1-1-6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关于K-B纸片扩散法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各纸片中心距离不小于24mm B.纸片距平板内缘不应大于15mm C.直径90mm的平皿可贴6张纸片 D.纸片贴牢后避免移动 E.培养16~18小时后读结果 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其药物纸片各中心应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15mm,35℃培养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培养基的pH过低时,其抑菌圈可扩大的是() A.米诺环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 D.诺氟沙星 E.头孢菌素 本题要点为纸片扩散法的培养基要求,其pH值为7.2~7.4,过高或过低的pH值会影响药物效能。碱性可扩大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抑菌圈,酸性可扩大四环素类药物的抑菌圈,米诺环素为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345173872.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ESBL菌株感染者治疗应选用() A.青霉素 B.氨苄青霉素 C.头孢氨苄 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E.氨曲南 目前认为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菌感染的最佳选择,产ESBL菌重症感染的患者应首选亚胺培南治疗。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可同时做测定某种药物对多株菌的MIC的方法为() A.纸片琼脂扩散法 B.肉汤稀释法 C.琼脂稀释法 D.E试验 E.直接药敏试验 琼脂稀释法是将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加入融化并冷至50℃左右的定量MH琼脂中,制成含不同递减浓度抗菌药物的平板,接种受试菌,孵育后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以抑制细菌生长的琼脂平板所含最低药物浓度为MIC。本法优点是可在一个平板上同时做多株菌MIC测定,结果可靠,易发现污染菌;缺点是制备含药琼脂平板费时费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