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

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
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

目录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

第一章概述.......................................................3

1.1摇臂钻床的简介..................................................3

1.2摇臂钻床的国内发展动态及趋势...................................4

第二章原动机的选择...............................................5

2.1常用原动机的运动形式...........................................5

2.2原动机的驱动形式...............................................5

2.3原动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5

2.4原动机的性能比较...............................................6

2.5确定原动机的选择...............................................7 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方案的拟订与比较...............................8

3.1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目的.........................................8

3.2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8

3.3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与确定.......................................8

第四章绘制变速箱中升降系统的传动机构运动简图......................11

第五章传动部分运动和动力分析.....................................12

5.1部分传动连接设计..............................................12

5.2传动比、各轴转速、功率及转矩的计算............................12

5.3齿轮材料的选择................................................14

5.3.1齿轮材料的基本要求..........................................14

5.3.2常用材料及热处理............................................14

5.4直齿圆锥齿轮的尺寸设计计算及校核..............................17

5.4.1圆锥齿轮的各参数设计计算....................................17

5.4.2受力分析....................................................18

5.4.3结构设计....................................................18

5.4.4计算载荷....................................................19

5.4.5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校核......................................20

5.4.6轮齿弯曲强度校核............................................21 5.5锥齿轮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21 5.5.1锥齿轮部分主要参数设计计算..................................21 5.5.2轴端部分参数设计............................................23 5.5.3锥齿轮轴的固定..............................................23 5.6机-4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24 5.

6.1 尺寸设计计算...............................................24 5.6.2结构分析....................................................25 5.6.3受力分析....................................................25 5.7双联齿轮的设计计算............................................26 5.8 过渡轴的设计.................................................27 5.8.1轴的失效形式................................................27 5.8.2轴的材料....................................................27 5.8.3过渡轴的强度校核............................................28 5.8.4过渡轴的固定................................................31第六章轴承的选择与校核........................................32 6.1轴承的分类....................................................32 6.2滚动轴承及类型................................................32 6.3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32 6.4 轴承的选择计算...............................................33第七章键的选择和键联接强度计算..................................35

7.1 键的选择.....................................................35 7.2 键联结强度计算...............................................35第八章设计小结..................................................37参考文献.........................................................38致谢.............................................................39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本次设计课题为“Z32K型摇臂钻床变速箱的改进设计”。主要是对Z32K 型摇臂钻床的升降系统进行了改进、分析与设计,并对其主要传动零件进行设计及强度校核。了解和掌握Z32K型摇臂钻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针对Z32K型摇臂钻床的升降系统是单手柄集中操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摇臂钻床体架太重,费力又费时,将其手动改进为自动升降,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摇臂钻床手动、自动升降系统电动机齿轮强度校核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ion:This design topic is "the Z32K radial drill drilling machine gear box improvement design". Mainly was has made the improvement, the analysis and the design to the Z32K radial drill drilling machine jacking system, and carried on the design and the intensity examination to its main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Understood and grasps the Z32K radial drill drilling machine the question which appears in the actual use process,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computation foundation, in view of the Z32K radial drill drilling machine jacking system is the single handle centralism operation, operates quite troublesomely, radial drill drilling machine body too is heavy, takes the trouble to take time, its manual improvement is the power elevation, and proposed specifically the feasible solution.

Keywords: universal raidial drilling machine manual operating and automatic fluctuation system electric motor gear strength cheeks.

第一章概述

1.1摇臂钻床的简介

机床的品种和规格繁多,为了便于区别、使用和管理,将各种机床都进行了分类和和编制型号。分类方法也有多种。主要是按照加工的性质和所用的刀具进行分类。根据国家规定的机床型号的编制方法,目前将机床分为12大类: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特种加工机床、锯床及其他机床。在每一类机床中,又可以按照工艺范围、步型型式和结构等等,可以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又可以分为若干系列。如钻床又包括:坐标镗钻床、深孔钻床、摇臂钻床、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中心孔钻床及其他钻床。在上述的基本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机床的其他特征进一步进行分类。同类型机床按照应用范围(通用性程度),可以分为通用机床(或者称万能机床)、专门化机床和专用机床三大类。其中通用机床是可以加工多种工件,完成多种多样工序的加工范围较广的机床,如卧式车床、摇臂钻床等等。

摇臂钻床是摇臂绕立柱回转和升降的,主轴箱在摇臂上作水平运动的钻床。对于大,中型工件上的孔,通常采用摇臂钻床加工。加工时工件固定不动,移动主轴(刀具)可以方便地对准被加工孔的位置。摇臂钻床广泛用于大、中型零件的多孔加工。

摇臂钻床主要由立柱,摇臂,主轴箱,和底座等部分组成。主轴箱装在摇臂上,可沿立柱上下移动,以适应加工不同高度工件的要求。此外,摇臂还可以随外立柱在360°范围回转,因此主轴很容易调整到所需要的加工位置。为了使主轴在加工时保持确定的位置,摇臂钻床还具有内立柱,摇臂及主轴箱的夹紧机构,当主轴的位置调整确定后,可以快速将它们夹紧。摇臂钻床的其他变形如万向摇臂钻床摇臂和主轴箱可以回转或倾斜,使主轴可在空间任意方向都可以进行钻削,适用于重型机器,机车车辆,船舶和锅炉等制造业中加工大型工件。车式摇臂钻床的底座有车轮,可以在轨道上移动,适用于桥梁和机床等行业窄长形工件的孔加工。

1.2摇臂钻床的国内发展动态及趋势

目前国内摇臂钻床生产厂家有许多家,但是在这个行业做的较好的厂家不是很多。其中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中捷摇臂钻床厂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出口产品遍及中东、北美、西欧等86个国家和地区。进入市场经济后,国内机床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中捷摇臂钻厂生产相同型号产品的企业有40多家,中捷摇臂钻厂产品领先优势受到挑战。为了应对挑战,中捷摇臂钻厂在产品卖得正火的时候,提出了进行跨越产品结构调整。第一,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品。如普通摇臂钻床实现了五轴联动,价格由几万元上升到几十万元,达到中国摇臂钻床最高水平。第二,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不断扩大产品领先优势。ZK 系列、桥式和动桥系列产品,十几项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ZK3050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并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Z3580A万向摇臂钻,在任何空间、任意方向、任意位置上实现钻削功能,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外也不多见。在国际著名的芝加哥机床展览会上,中捷摇臂钻厂参展产品被一位美籍华商相中并当场拉走。德国、意大利、西腊、瑞典、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做中捷牌摇臂钻的代理经销商。在上海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参展的数控钻铣床,同时被国内三家企业看好。

摇臂钻床和大多数机床一样,将向数控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摇臂钻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简化机械结构,提高和扩大自动化工作的功能,使机床适应于纳入柔性制造系统工作;提高功率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速度,相应提高结构的动、静刚度以适应采用新型刀具的需要,提高切削效率;提高加工精度并发展超精密加工机床,以适应电子机械、航天等新兴工业的需要。

第二章原动机的选择

机械系统通常是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工作机和控制操纵部件及其它辅助部件组成。工作机是机械系统中的执行部分,原动机是机械系统的中的驱动部分,传动装置则是把原动机和工作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能量传递和运动形式转换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其中原动机在机械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1)把自然界的能源变成机械能;(2)把发电机等变能机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

2.1常用原动机的运动形式

常用原动机有以下三种运动形式,具体见表2-1:

表2-1 原动机运动形式

2.2原动机的驱动方式

原动机的驱动方式分为单机集中驱动和多机分别驱动。由一台原动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执行机构工作,叫做单机集中驱动。而多机分别驱动自然而然是用多台原动机来驱动各执行机构工作。两种驱动方式中,单机集中驱动传动装置复杂,操作麻烦,功率大,但价格便宜。而多机分别驱动传动装置简单,电动机功率小,但成本比较高。

2.3原动机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1)必须考虑到现场能源的供应情况及工作环境因素;

2)必须考虑原动机的机械特性与工作机的匹配情况;

3)必须考虑到维修是否方便,操作是否简单,工作是否可靠;

4)必须考虑到工作机对原动机所提出的起动、过载、运转平稳性等方面的要求;

5)必须考虑到其经济效益及其成本,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2.4原动机的性能比较

表2-2 原动机性能比较

2.5确定原动机的选择

考虑到Z32K型摇臂钻床的现场工作环境及工作需求,Z32K型摇臂钻床的起动力矩和调速范围等要求,我选择电动机作为其原动机。由于生产机械装置及工作机所处的工作环境各不相同,电动机的工作环境也自然而然就各不一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电动机工作的周围大气中有不同分量的灰尘和水分,有的处于潮湿之处甚至水下工作,有的周围含有腐蚀性气体甚至爆炸物,为了保证电动机能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顺利地安全运行,电动机的外壳也就有多种型式,其型式有:开启式、防护式、封闭式、防爆式。由于Z32K型摇臂钻床工作常处于灰尘较多的场合,其外壳选用封闭式,电动机型号为Y系列,Y90L-4,额定功率1.5KW,满载转速1400r/min,额定转矩2.2N·m,质量27Kg。

第三章机械传动设计方案的拟定与比较机械系统设计中的首要环节就是拟定传动设计方案。其拟定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机械产品的合理、先进和具备市场竞争力的程度。在机械系统设计中,为了达到预定的运动和动力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传动方案。

3.1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目的

机械运动方案的拟定和设计,最终要求通过分析比较提供最优的方案。一个方案的优劣只有通过系统能够方案的评价来确定。从工作机系统设计的全过程来看,评价工作不仅在整个机械传动方案设计完成后是需要的,而且评价工作在设计全过程中的每一阶段也是需要的。一个机械传动运动方案要求某一工艺动作过程,这一工艺动作过程又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动作,采用一些执行机构来加以实现。由于机械系统传动方案评价指标是多方面的。选用某一机构型式时往往对各评价指标反应不一。有时也会相互矛盾。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评价体态,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由此可以得出整个最优机械传动运动方案。

3.2机械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

机械传动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有:(1)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决策,因此评价是否客观,就会影响决策是否正确。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要求评价资料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防止评价人员的倾向性,评价人员组成要有代表性等等。(2)保证方案的可比性各个方案要求在实现基本功能上要有可比性和一致性,有的方案个别功能突出或有新颖之处。只能表明它在这个方面的优越之处,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要求,更不能掩盖其它方面的不足。否则,会失去综合评价的作用。陷入“突出一点,不顾其余”的错误。这种主观偏面的做法。显然不利于评选最优方案。(3)要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反映系统目标要求的一种评价模式。因此,评价体系应主要考虑机械传动运动方案总功能所涉及到的对机构系统的各方面要求和指标。不考虑或少考虑其他方面的要求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定性的要求,而且应该将各个评价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要求依据科学知识和专家的经验,要体现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格外专家经验性。

3.3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农用三轮车变速箱设计

农用三轮车变速箱的设计 设计者:000000 指导教师:00000 (工学院机制) 摘要在汽车传动系中,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目的是在原地起步、爬坡、转弯、加速等各种行驶工况下使汽车获得不同的牵引力和速度,同时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围工作。主要由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组成,近年来,变速器设计有向自动操纵方向发展的趋势。变速箱设计包括:(一)变速箱总体尺寸和参数的确定(二)变速箱齿轮零件的设计计算(三)变速箱轴、轴等零件的设计计算(四)同步器的设计选择。 本次毕业设计的是农用三轮车的变速箱,主要是参照7Y-975A2型多功能农用三轮车变速箱结构设计。通过已知选定的参数,计算选择设计过程中需要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各个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绘制零件图和总装配图。在设计过程中对传统的设计方法、步骤以及设计的技巧做适当的改进,以达到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变速器传动比圆柱直齿轮 1 引言本人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农用三轮车变速箱设计,这也是一次对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知识、思维、创新以及动手能力的最系统的一次综合测试。 农用三轮运输车是我国农村市场的一种价廉适用的新型运输工具,特别是农用三轮车经济实惠,一机多用,深受广大农民兄弟的欢迎,多年来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春风”牌7Y-975A2型多功能农用三轮车为方向把操纵乘坐式,皮带传动,连体后桥,3+1档变速,配用S1100单杠柴油机为动力,使1h功率达到12.1kw车架为矩形截面焊管整体框架式,前后悬架分别为简式液压件震器和双端滑板式弹簧,前后轮胎规格分别为4.50-14(条形) 6.50-16(人字形)。设计紧跟近年来农用运输车生产先进技术,真正

结构优化设计论文

结构优化课程设计 学院土木学院 专业工程力学 班级1001

学号100120118 姓名崔亚超

总结结构优化设计的原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崔亚超 工程力学1001班学号100120118 摘要:阐述了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从最初的截面优化发展到形状优化、拓扑优化的基本历程及其相关特点,对优化设计选用的各种算法进行归类,并简述结构优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尺寸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优化算法 Summ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principles,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Abstract:The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 theory from the initial cross-section to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shape optimization,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the basic course and its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the optimum design on the range of algorithms are classified, and to outlin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 Key words:size optimization; shape optimization; topology optimizatio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0 引言 结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在于寻求既安全又经济的结构形式,而结构形式包括了关于尺寸、形状和拓扑等信息I对于试图产生超出设计者经验的有效的新型结构来说,优化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工具,优化的目标通常是求解具有最小重量的结构B同时必须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以获得最佳的静力或动力等性态特征。 集计算力学、数学规划、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工程学科于一体的结构优化设计是现代构设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为人们长期所追求最优的工程结构设计尤其是新型结构设计提供了先进的工具,成为近代设计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结构优化设计也使得计算力学的任务由被动的分析校核上升为主动的设计与优化,由此结构优化也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它不仅要以有限元等数值方法作为分析手段,而且还要进一步计算结构力学性态的导数值。它要面向工程设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建立优化设计模型,根据结构与力学的特点对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必要的改进。因此,结构优化设计是一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理论和技术。 目前,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领域已从航空航天扩展到船舶、桥梁、汽车、机械、水利、建筑等更广泛的工程领域,解决的问题从减轻结构重量扩展到降低应力水平、改进结构性能和提高安全寿命等更多方面。 由于结构优化设计给工程界带来了经济效益及近年来有限元研究和应用的相对成熟,计算机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和普及,人们对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和应用的呼声更高了。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这一现代技术的需求都有增长的趋势。随着设计技术的更新和产品竞争的加剧,结构优化设计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PLC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摇臂钻床简单介绍 钻床是一种专门进行孔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和攻丝等。钻床得主要类型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卧式钻床,深孔钻床和多轴钻床等。摇臂钻床是立式钻床中的一种,具有操作方便灵活,应用范围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单件或批量生产中带有多孔大型零件的孔加工,是一般机械加工车间常见的机床。 图1 摇臂钻床示意图 1—内外立柱;2—主轴箱;3—摇臂;4—主轴;5—工作台;6—底座;SB1—主电动机停止按钮;SB2—主电动机启动按钮;SB3—摇臂上升按钮;SB4—摇臂下降按钮;SB5—松开按钮;SB6—夹紧按钮 二电气控制要求 (1) 主要控制电器为四台电机:主电动机、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冷却泵电机。 (2)主电动机和液压泵电机采用热继电器进行过载保护,摇臂升降电动机、冷却泵电机均为短时工作,不设过载保护。

(3)摇臂的升降,主轴箱、立柱的夹紧放松都要求拖动摇臂升降电动机、液压泵电动机能够正反转。 (4)摇臂的升降控制:按下摇臂上升起动按钮,液压泵电动机起动供给压力油,经分配阀体进入摇臂的松开油腔,推动活塞使摇臂松开。同时摇臂升降电动机旋转使摇臂上升。如果摇臂没有松开,摇臂升降电动机不能转动,必须保证了只有摇臂的可靠松开后方可使摇臂上升或下降,可使用限位开关控制。 当摇臂上升到所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摇臂上升起动按钮,升降电动机断电,摇臂停止上升。当持续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的夹紧液压腔,摇臂夹紧,同时液压泵电动机停止,完成了摇臂的松开—上升—夹紧动作。 (5)摇臂升降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不能同时进行,否则将造成电源两相间的短路。 (6)因为摇臂的上升或下降是短时的调整工作,所以应采用点动方式。 (7)摇臂的上升或下降要设立极限位置保护。 (8)立柱和主轴箱的松开与夹紧控制:主轴箱与立柱的松开及夹紧控制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由开关SA2和按钮SB5(或SB6)进行控制。SA2有三个位置:在中间位置(零位)时为松开及夹紧控制同时进行,扳到左边位置时为立柱的夹紧或放松,扳到右边位置时为主轴箱的夹紧或放松。SB5是主轴箱和立柱的松开按钮,SB6为主轴箱和立柱的夹紧按钮。 (9)主轴箱的松开和夹紧为的动作过程:首先将组合开关SA2扳向右侧。当要主轴箱松开时,按下按钮SB5,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正转使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放松。主轴箱和立柱松开指示灯HL2亮。当要主轴箱夹紧时,按下按钮SB6,经1~3s后,液压泵电动机反转,压力油经分配阀进入主轴箱液压缸,推动活塞使主轴箱夹紧。同时指示灯HL3亮,HL2灭,指示主轴箱与立柱夹紧。 (10)当将SA2扳到左侧时,立柱松开或夹紧。SA2在中间位置按下SB5或SB6时,主轴箱和主柱同时进行夹紧或放松。其他动作过程和主轴箱松开和夹紧完全相同,不再重复。 (11)机床要有照明设施

汽车无级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

汽车无级变速器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绪论 1.1汽车变速器的类型? (1) 1.2汽车变速器的类型和特点 (1) 1.3采用无极变速器——CVT的汽车可以节油的原理 (2) 1.4实现汽车无级变速器——CVT大变速比、大转矩的关键——无偏 斜金属带式无极变速传动 (3) 2.CVT的总体设计 2.1原车的相关参数 (5) 2.2带传动的分析 (5) 2.3压紧装置的设计 (8) 2.4齿轮设计计算 (15) 2.5轴的设计计算 (22) 2.6轴承的设计计算 (30) 2.7锥轮处的键的设计计算 (31) 3.变速器的调控分析 3.1 CVT的一般调控理论分析 (32)

3.2 CVT最佳调控逻辑 (34) 4.总结 (38) 5.致谢 (39) 6.参考文献 (40) 1. 绪论 1.1 汽车变速器的类型 目前汽车变速器按变速特点来分,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有级变速器;二是无级变速器。按执行变速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类。 1. 2 汽车变速器的类型和特点 1.2.1 液力变矩器 液力变矩器是较早用于汽车传动的无级变速器,成功地用于高档汽车的传动中。由于传动效率低,且变速比大于2时效率急剧下降,经常仅在有级(2~3档)变速器的两档中间实现无极变速,因此未能推广开来。目前经常作为起步离合器在汽车中使用。 1.2.2 宽V形胶带式无级变速器 宽V形胶带式无极变速器是荷兰DAF公司在1965年以前的产品,主要用在微型轿车上,一共生产了约80万辆。由于胶带的寿命和传动效率低,进而研究和开发了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1.2.3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是荷兰VDT公司的工程师Van Dooren 发明的,用金属带代替胶带,大幅度提高了传动效率、可靠性、功率和寿命,经过30~40年的研究,开发已经成熟,并在汽车传动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全球总产量已经达到250万辆/年,在今后三年将达到400万辆,发展速度很快。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核心元件是金属带组件。金属带组件由两组9~12层的钢环组和350~400片左右的摩擦片组成,其中钢环组的材料,尤其 >2000MP),各层环之间“无间隙”是制造工艺是最难的,要实现强度高( b 配合。以前只有荷兰VDT公司掌握这种工艺,现在我国越士达无级变速器也已近掌握了这种技术,并在工学院建成了一条示性生产线。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主、从两对锥盘夹持金属带,靠摩擦力传递动力和转矩。主、从动边的动锥盘的轴向移动,使金属带径向工作半径发生无级变化,从而实现传动的无级变化,即无级变速。 1.2.4 摆销链式无极变速器 摆销链式无级变速器是由德国LUK公司将摆销链用于Audi汽车传动的成功例。与金属带式CVT不同的是,它将无级变速部分放在低速级,即最后一级。其原因是链传动的多边形效应在高速级是会产生更大的噪音和动态应力。所以其最新的结构中,假装了导链板以减少震动和噪声。但是由于在低速级传动中,要求传递的转矩大,轴向的压力较大,液压系统的油

传动轴优化设计

汽车传动轴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摘要:运用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传动轴的可靠性分配模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关键词:传动轴;可靠性;优化设计 前言 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中传递力矩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汽车是否能正常工作。传动轴的传统设计方法是以材料力学为基础,根据轴的强度计算初定其内、外径!然后校核临界转速和稳定性"。这种强度计算的特点是将传动轴的应力、强度都视作常量"。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轴的应力、强度是随机变量,因而按这种方法设计出的传动轴很难达到最优的结果。 可靠性优化设计是可靠性技术与优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设计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在使结构或零部件达到最佳的性能指标时,要求不安全元件的工作可靠度不低于某一规定的水平;或在保证元件的主要性能条件下,使其可靠度达到最大。这样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保证零件的可靠度,而且使零件最优。本文运用这一方法对某汽车传动轴进行了设计,达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一传动轴的可靠度分配模型 两端连接万向节的传动轴,其主要失效形式有轴管折断、扭断,花键的齿面磨损、点蚀等。考虑到传动轴中任何一种失效都将

导致传动轴功能的丧失。故传动轴可看作是由各种性能组成的串联系统。对于这一串联系统,其可靠度模型可视为: 一般传动轴的预定可靠度指标考虑到工作中轴管折断、 扭断造成的危害最大,故取;同样花键齿根折断所造成的危害也较大,故取;由于花键齿面即使产生一些磨损,也并不影响传动轴正常工作,故,这样传动轴的可靠度可大于0.94. 二传动轴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2.1 传动轴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方法 一般来说,传动轴设计所涉及的参数有:轴管的内外径D、d,花键轴的底径D2和外径D1 。为了减少设计参量的个数,使问题得到简化,一般先对传动轴管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确定其内外径,在此基础上再对花键进行可靠性校核计算。本文主要进行前部分工作。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

淮阴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 2014 年12 月17 日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货车作为一种常用的商用车,已在现代的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便利,都有货车运输方面的功劳。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货车的运输,货车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缺少的一样运输工具。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07年中国汽车销售879.15万辆,2008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900万,2010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1263万辆。在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变速器行业面临着重大机遇。2006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并且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有望达到600亿元。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形成年产销汽车变速器100万台、齿轮5000万只和汽车锻件1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汽车变速器产品在4档~16档市场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广泛匹配于输入扭矩300—3000牛米、载重量2吨~60吨之间的重型车、大客车、中轻型卡车、工程用车和低速货车等各种车型,被国内50多家主机厂的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法士特变速器在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配套市场占有率78%,15吨以上配套市场占有率超过90%,重型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购车时大多只注重的是发动机的性能,而且这似乎已成为了衡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因为它是动力的缔造者。但是,却不能忽略掌控速度快慢的变速器。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发展,是衡量汽车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由于变速器在汽车结构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变速器结构的改进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产自动挡乘用车中,80%左右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而剩下的20%也主要来自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凭借对中国市场的垄断,跨国公司从中国获取了惊人的超额利润,他们的自动变速器产品在中国的售价是其本国售价的三倍,近几年的进口数字显示,每年仅自动变速器的进口额就高达100亿

减速器优化设计论文

1 前言 (2) 1.1复合形法减速器优化设计的意义 (2) 1.1.1 机械优化设计与减速器设计现状 (2) 1.1.2优化设计的步骤 (3) 1.1.3减速器优化设计的分析 (5) 1.1.4减速器的研究意义与发展前景 (6) 1.2国内外发展状况 (7) 1.2.1、国内减速器技术发展简况 (7) 1.2.2、国内减速器技术发展简况 (8) 1.3论文的主要内容 (9) 2 齿轮啮合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9) 2.1设计变量的确定 (9) 2.2目标函数的确定 (10) 2.3约束条件的建立 (11) 3优化设计方法-复合形法调优 (12) 3.1复合形法介绍 (12) 3.2复合形法计算步骤 (13) 3.3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复合形法FORTRAN优化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子程序 (14) 3.4优化结果 (16) 4 减速器的常规设计 (16) 4.1减速器的结构与性能介绍 (16) 4.2.带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7) 4.3齿轮的设计计算及结构说明 (18) 4.4.联轴器的选择 (21) 4.5.轴的设计及校核 (21) 4.5.1.从动轴结构设计 (21) 4.5.2.主动轴的设计 (22) 4.5.3.危险截面的强度校核 (23) 4.6.键的选择及校核 (25) 4.7.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25) 4.8.减速器润滑方式、密封形式 (25) 4.8.1.密封 (26) 4.8.2.润滑 (26) 5优化结果分析 (26) 6减速器3D简略设计过程(UG) (26)

6.1.减速器机盖设计 (26) 6.2减速器机座设计 (28) 6.3轴的设计 (28) 6.3.1传动轴的设计 (28) 6.3.2齿轮轴的设计 (29) 6.4齿轮的设计 (30) 6.5轴承的设计(以大轴承为例) (32) 6.5减速器的装配(其它零部件说明省略) (33) 7 总结 (34) 8 参考文献 (35) 9 致谢 (36) 1 前言 1.1 复合形法减速器优化设计的意义 1.1.1 机械优化设计与减速器设计现状 机械优化设计是在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先进技术。它是根据最优化原理和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寻求最优化设计参数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 实践证明,优化设计是保证产品具有优良的性能、减轻重量或体积、降低成本的一种有效设计方法。 机械优化设计的过程是首先将工程实际问题转化为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的特征,选择适当的优化设计计算方法及其程序,通过计算机求得最优解。 概括起来,最优化设计工作包括两部分内容: (1)将设计问题的物理模型转变为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时要选取设计变量,列出目标函数,给出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采用适当的最优化方法,求解数学模型。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例如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问题。 减速器作为一种传动装置广泛用于各种机械产品和装备中,因此,提高其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减小其体积和质量等,都是很有意义的,而目前在二级传

摇臂钻床控制系统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摇臂钻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别机电工程系 学生姓名张庆伟 学号1010103115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李静 2013年4月23日

摇臂钻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摘要 本论文是研究机械加工中常用的Z3040摇臂钻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问题,旨在解决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存在的线路复杂、可靠性稳定性差、故障诊断和排除困难等难题。由于PLC电气控制系统与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调试周期短,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本论文对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将把PLC控制技术应用到改造方案中去,从而大大提高摇臂钻床的工作性能。论文分析了摇臂钻床的控制原理,制定了可编程控制器改造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完成了电气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其中包括PLC机型的选择、I/O端口的分配、I/O硬件接线图的绘制、PLC梯形图程序的设计。对PLC控制摇臂钻床的工作过程作了详细阐述,论述了采用PLC取代传统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从而提高机床工作性能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控制原理图。 关键词:可编程控制器,摇臂钻床,梯形图,电气控制系统

前言 (1) 第一章. Z3040摇臂钻床的简介 (5) §1.1 Z3040摇臂钻床的简介 (5) 第二章.摇臂钻床电气控制................. 6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2.1、电气控制线路图的设计 (6) §2.2主要线路的工作情况 (10) 第三章电气控制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 13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3.1基于PLC的Z3040摇臂钻床控制部分的设计13 §3.2 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17 第四章 Z3040摇臂钻床液压系统的设计...... 21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4.1液压系统的初步设计 (21) 结论................................ 24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参考文献................................ 25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致谢 (26)

课程设计说明书钻床夹具设计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配设计 设计课程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李小明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李小明班级 B120231 学号 B1202313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配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设计内容:1.钻床夹具装配图一张, 2.零件图一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 要求: 1、设计(装配图按夹具要求设计,相关的配合尺寸要标明, 在说明书中要有夹具定位计算,夹紧等方案的选择)。 2、零件图要符合工程图的根据要求,图纸的标题要有材料。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 年月日指导老师 XXX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第页 机械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李小明班级 B120231 学号 B12023130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配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片篇幅: 图纸共 2 张 说明书共 16 页 指导老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目录 序言-------------------------------------------------------------------------------------------5 一、专用夹具设计-------------------------------------------------------------------------6 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 (1)、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5 (2)、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5 (3)、加工方法-----------------------------------------------------------------------5 2、总体方案的确定--------------------------------------------------------------------6 (1)、定位方案的选择、比较、确定--------------------------------------------6 (2)、定位精度分析-----------------------------------------------------------------7 (3)、夹紧机构的选择--------------------------------------------------------------7 (4)、导向装置的确定--------------------------------------------------------------8 (5)、夹具体--------------------------------------------------------------------------9 3、绘制夹具装配图-----------------------------------------------------------------10 (1)、制图比例的选择-----------------------------------------------------------10 (2)、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绘制--------------------------------------10 二、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和技术条件--------------------------------------11 (1)、夹具装配图上标注的尺寸-------------------------------------------------11 (2)、夹具装配图上应标的公差配合-------------------------------------------11 (3)、夹具装配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11 三、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尺寸和技术条件---------------------------------------11 (1)、夹具零件图上标注的尺寸-------------------------------------------------11 (2)、夹具零件图上应标注的技术要求----------------------------------------12 四、其它辅助及论证方案设计论------------------------------------------------------14 (1)、设计思路----------------------------------------------------------------------14 (2)、设计方法与结果-------------------------------------------------------------14 五、设计心得------------------------------------------------------------------------------15

优化设计小论文

优化设计小论文

机械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项新的设计技术。它是将数学规划理论与计算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 按照预定的设计目标,以电子计算机及计算程序作为设计手段,寻求最优设计方案的有关参数,从而获 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机械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甚至推动了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机构学研究源远流长, 但从古到今,机构学领域主要研究三个核心问题, 即机构的构型原理与新机构的发明创造、机构分析与设 计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根据性能评价指标分析和设计机构。机构 是组成机械的基本单元,一般机械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机构组成。对于机构的研究, 能够为发明、创造新机械提供理论、资料和经验。而对于机构的优化设计, 使 机构具有确定的几何尺寸,能够满足运动学要求, 并能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这 些能够为某些具体的机械设计, 使机械满足某些特定的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依 据。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机械性能最主要的因素。从 工程设计基础和目标上可将设计分为:新型设计(开发性设计)、继承设计、变 型设计(基于标准型的修改)。所谓新型设计,即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 验证明可行的新技术,设计未曾有过的新型机械,主要包括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发展的方向所在,然而贯穿其中的关键环节即是设计的方法和 实现的手段。人类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设计理念。从17 世纪前形成的直觉设计过渡到经验设计和传统设计,直到目前的现代设计[1],从静态、经验、手工式的‘安全寿命可行设计’方法发展到动态、科学、计算机化、自动化的 优化设计方法,已将科学领域内的实用方法论应用于工程设计中了。 机械优化设计基本思路是在保证基本机械性能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应 用一些精度较高的力学/ 数学规划方法进行分析计算,让某项机械设计在规定 的各种设计限制条件下,优选设计参数,使某项或几项设计指标(外观、形状、结构、重量、成本、承载能力、动力特性等)获得最优值。

PLC Z3040摇臂钻床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引言 (2) 第二章 Z3040 摇臂钻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 (3) 2.1主电路 (3) 2.2控制电路、信号及照明电路 (4) 2.3电路分解 (4) 2.4电路工作过程 (6) 第三章 Z3040摇臂钻床的主要设备选型 (8) 3.1电气控制的要求 (8) 3.2电动机的选择 (8) 3.3夹紧机构的液压系统设计 (9) 3.4电气元件的选择 (9) 第四章Z3040摇臂钻床说明书 (13) 4.1PLC电气控制图 (13) 4.2I/O表 (13) 4.3梯形图 (14) 4.4PLC接线图 (17) 4.5语句表 (17) 第五章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引言 Z3040摇臂钻床是工厂中常用的金属切削机床,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如:钻孔、镗孔、铰孔及螺纹等。从控制上讲,它需要机、电、液压等系统相互配合使用,而且,要进行时间控制。它的调速是通过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和变速箱来实现的。也有的是采用多速异步电动机拖动,这样可以简化变速机构。摇臂钻床的主轴旋转运动和进给运动由一台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主轴的正反向旋转运动是通过机械转换实现的。故主电动机只有一个旋转方向。此外,摇臂的上升、下降和立柱的夹紧、放松各由一台交流异步电动机拖动。 目前,我国的Z3040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因其所要控制的电机较多所以电路较复杂,在日常的生产作业当中,经常发生电气故障,从而影响生产。另外,一些复杂的控制如:时间、计数控制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较难实现,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改进设计。PLC电气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的弥补上述系统的这一缺陷。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是从早期的继电器逻辑电气控制系统发展而来,它不断吸收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使之功能不断增强,逐渐适合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PLC之所以有较强的生命力,在于它更加适应工业现场和市场要求。 由于PLC电气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调试周期短,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故障率低,对工作环境要求低等一系列优点,因此本次对Z3040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的改造,可以大大提高Z3040摇臂钻床工作性能和系统的工作稳定性,为工业生产的现代化带来生机.同时,提高了PLC编程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熟练使用PLC进行工业系统的设计打好基础。 Z3040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系统,还是采用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方式,而这种控制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和隐患。极易发生故障。而且,由于线路复杂,要想找到问题所在也相当的困难。和国外大量采用PLC技术替代继电器—接触器系统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

(完整版)手动变速器毕业设计论文

优秀论文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切勿外传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桑塔纳2000变速器装配工艺 系别汽车技术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名称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指导教师 2013年12 月 4 日

目录 摘要 (2) 一、变速器的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4) 三、变速器的分类、组成及功用 (5) (一)、变速器分类 (5) (二)、变速器组成 (6) (三)、变速器功用 (7) 四、桑塔纳2000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7) 五、桑塔纳2000变速器的结构 (13) 六、桑塔纳2000变速器参数 (15) 七、桑塔纳2000变速器装配尺寸链 (18) 八、桑塔纳2000变速器的同步器 (21) (一)、同步器的结构 (21) (二)、同步环主要参数的确定 (22) 九、桑塔纳2000变速器装配方案及调试 (24) 结束语 (26) 文献参考 (27) 致谢 (28) 桑塔纳2000变速器装配工艺 摘要:本论文以变速器的装配问题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手动变速器变速器的发展史及 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变速器的种类及作用、以及

变速器的装配方法精度等。 变速器,转变发动机曲轴的转矩及转速,以适应汽车在起步、加速、行驶以及克服各种道路阻碍等不同行驶条件下对驱动车轮牵引力及车速不同要求的需要。汽车变速器,是一套用于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能状态下。变速器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当前手动变速器仍然是现代的主流。 关键词:手动变速器装配方法齿轮间的啮合间隙 每当人们观看F1大赛,总会被那种极速的感觉所折服。此刻,大家似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发动机的性能以及车手的驾驶技术。而且,不忘在自己驾车的时候体会一下极速感觉或是在买车的时候关注一下发动机的性能,这似乎成为了横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的确,拥有一颗“健康的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动力的缔造者。但是,掌控速度快慢的,却是它身后的变速器.伴随着人们的需求和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变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变速器发展至今其结构越来越紧凑复杂当然为了更好的保证驾车中的舒适性对变速器装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装配工艺的将决定决定变速器工作状况.使用寿命和经济性,由此可见,对汽车的变速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在未来的课题的学习中,我将重点研究装配手动变速器对变速器的重要性。 一、变速器的发展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汽车工业的百年历史中,肯定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速器技术能比得上今天那么深入民心和丰富多彩,我们也几乎能断言,在下一个百年,变

空心传动轴的优化设计

空心传动轴的优化设计 一、问题描述 设计一重量最轻的空心传动轴。空心传动轴的D 、d 分别为轴的外径和内径。轴的长度不得小于5m 。轴的材料为45钢,密度为7.8×10-6㎏/㎜,弹性模量E=2×105MPa ,许用切应力[τ]=60MPa 。轴所受扭矩为M=2×106N·mm 。 二、分析 设计变量:外径D 、内径d 、长度l 设计要求:满足强度,稳定性和结构尺寸要求外,还应达到重量最轻目的。 三、数学建模 所设计的空心传动轴应满足以下条件: (1) 扭转强度 空心传动轴的扭转切应力不得超过许用值,即 τ≤[]τ 空心传动轴的扭转切应力: () 4 416d D MD -= πτ 经整理得 0107.1544≤?+-D D d (2) 抗皱稳定性扭转切应力不得超过扭转稳定得临界切应力: ττ'≤ 2 327.0?? ? ??-='D d D E τ 整理得: 028.722 3 44≤?? ? ??---D d D d D D (3)结构尺寸 min l l ≥ 0≥d 0≥-d D

?????? ????=??????????=l d D x x x X 321 则目标函数为:()()[]() 32 22166221012.61012.6min x x x d D l x f -?=?-=-- 约束条件为:0107.1107.1)(15 4 14 25441≤?+-=?+-=x x x D D d X g 08.728.72)(2 /312142 4 112 /3442≤??? ? ??---= ? ? ? ??---= X x x x x x x D d D d D D g 055)(33≤-=-=x l X g 0)(24≤-==x d X g 0)(215<+-=-=x x d D X g 四、优化方法、编程及结果分析 1优化方法 综合上述分析可得优化数学模型为:()T x x x X 321,,=;)(min x f ; ()0..≤x g t s i 。考察该模型,它是一个具有3个设计变量,5个约束条件的有约束 非线性的单目标最优化问题,属于小型优化设计,故采用SUMT 惩罚函数内点法求解。 2方法原理 内点惩罚函数法简称内点法,这种方法将新目标函数定义于可行域内,序列迭代点在可行域内逐步逼近约束边界上的最优点。内点法只能用来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对于只具有不等式约束的优化问题 )(min x f ),,2,1(0)(..m j x j g t s =≤

Z3040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设计

Z3040摇臂钻床的电气控制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部)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内容…………………………………………………………………………… 1.1设计内容………………………………………………………………… 二、Z3040摇臂钻床的结构和运动分析………………………………………… 2.1 Z3040摇臂钻床的结构……………………………………………………………… 2.2 Z3040摇臂钻床的运动分析………………………………………………………… 三、Z3040摇臂钻床传统电气控制系统原理………………………… 3.1电气原理图……………………………………………………………… 3.2主轴电动机控制……………………………………………………………… 3.3摇臂升降控制………………………………………………………………… 3.4夹紧松开控制………………………………………………………………… 3.5冷却泵电动机控制…………………………………………………………… 3.6连锁、保护环节……………………………………………………………… 3.7照明与信号指示电路………………………………………………………… 四、电气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选择PLC的原则…………………………………………………………… 4.2 PLC型号的选择………………………………………………………………… 4.3低压电器元件的选用……………………………………………………………… 4.4元件清单…………………………………………………………………… 五、电气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1控制系统的状态流程图…………………………………………………… 5.2控制系统的梯形图…………………………………………………………… 六、系统调试及结果…………………………………………………………… 6.1硬件调试………………………………………………………………………… 6.2软件调试………………………………………………………………………… 6.3模拟调式和联机调式…………………………………………………………………… 6.4调试结果…………………………………………………………………………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复杂载荷作用下的传动轴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

现代设计技术 2016-06-20

目录 1 问题描述 (2) 1.1 CAD模型简述 (2) 1.2 模型受力情况分析 (2)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 2.1 单元类型的选择及依据 (3) 2.2 模型材料属性 (4) 2.3 模型前处理 (5) 2.4 模型网格划分 (6) 2.5 建立刚性区域 (7) 3 有限元模型的加载 (9) 3.1 模拟轴承约束的施加 (9) 3.2 模型施加径向载荷 (9) 4 传动轴的优化设计 (11) 5课程总结 (16)

复杂载荷作用下的传动轴结构强度分析与优化设计1 问题描述 1.1 CAD模型简述 作为机械传动中的常见部件,传动轴通过连接键连接左右传动齿轮。由于齿轮啮合作用力效果,传动轴往往受到弯扭组合变形作用,受力情况复杂。传统的材料力学知识对于上述复杂载荷作用下的传动轴结构强度分析很困难,相对于轴上的键槽、轴肩等辅助定位和安装的微细结构都无法考虑,这就需要借助有限元软件对上述结构及相关细节进行进一步的强度分析。传动轴模型CAD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关尺寸如图2所示。 图1传动轴三维模型 传动轴总体长度427mm,各细节尺寸如图2所示。 图2传动轴尺寸示意图 1.2 模型受力情况分析 传动轴两端键槽通过连接键与传动齿轮连接,这里大键槽受径向力作用,作用力大小2KN,小键槽受径向力作用,作用力大小3KN,作用在两端的转矩大小为为2KN/m。

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通过import命令导入上述传动轴模型文件,导入模型如图3所示。 图3导入模型示意图 2.1 单元类型的选择及依据 由于这里的传动轴属于三维实体模型,故需要采用三维单元类型对模型进行定义。SOLID 186单元是一个高阶3维20节点固体结构单元,SOLID 186具有二次位移模式可以更好的模拟不规则模型,尤其针对传动轴的键槽、轴肩等特征。该单元通过20个节点来定义,每个节点有3个沿着xyz三个方向平移的自由度,并具有任意的空间各向异性,支撑塑性,超弹性,蠕变,应力钢化,大变形,大应变能力。

汽车变速箱上盖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汽车变速箱上盖的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 学院:机电与轨道交通 专业:数控 学号:2012050515 学生姓名:孟翔 指导教师:庞浩 2013 年12 月 总结.

摘要 汽车变速箱上盖是汽车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变速箱箱体装配,为变速箱内部的齿轮、轴等工作元件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内部零件在暴露环境下工作。上盖上还设计了检查窗,是为了便于观查内部元件的工作情况。 本设计说明书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撰写完成的,是对变速箱上盖加工工艺、工装设计的说明、分析和论证。主要内容有:上盖的工艺规程制定、典型加工工序分析、专用夹具设计。变速箱上盖是典型的铸造箱盖类零件。结构上的特点就是扁平,长度宽度尺寸大,高度方向尺寸不大。考虑到上盖零件的毛坯选择铸造加工而成,在构型方面基本符合毛坯铸造方法的要求。非加工的成形面都采用了利于脱模的倒圆角设计。为了能在不拆卸上盖全体的条件下观察与检修内部元件的运作和故障情况,在零件设计时考虑到了在上盖的顶部设计一个检查口,为一凸台结构。与箱体装配的接合面尺寸很大,当用螺栓和定位销将其与变速箱主体结合的时候,大的接合面能保证接合的密封性。夹具主要起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减轻劳动强度等功用。 通过这些我对变速箱上盖零件制造过程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能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础,初步具备分析解决工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艺;工装;夹具 总结.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