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运单668推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意义和必要性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既是山区农业的主导产

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饲料。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量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销路长盛不衰。

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边缘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辖

8个乡镇97个村委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8万

人总耕地面积43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全县种植玉米面积达2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有史以来玉米一直是我县的主

导产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纵观我县玉米种植的历史和现

状我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全县大部分海拔在

750--1300米无霜期150--180天非常适应玉米的种植条件

发展玉米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的转变常规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历届县委、县政府

对玉米生产高度重视一直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推广优质

高效的优良玉米品种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需要势在必

行时不待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中X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以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为导

向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大力引进优质高产适宜我县种

植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运单668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

的模式实现技术辐射、示范推广、培训服务等系列服务统一

种植技术统一销售使农民从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668的种植

中获得了高产增收的效益看到了玉米种植的美好前景也看到

了田野的新希望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决心改革传统农业实

现优质高产增收的目标在科技兴农强县富民中做出新的贡献。由山西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玉米运单668新品种具有生育

期短抗病、抗逆性强籽粒饱满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其

生长适应性强土地条件要求不高2006年以来该品种参加山

西省区试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比对照同类品种亩产增产分别为7.2%、21.1%、20.3%最高平均亩产达723.3公斤其经济社会

效益十分可观。

我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已进行了两年的

试验示范实践证明玉米新品种运单668的确实是山区农业种

植中的优质品种推广普及该品种对我县农业发展确是坚持科学

发展观加快农村富裕农民增产增收的最佳选择。以上所述充分证明我县大力普及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668

已经具备良好条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是我县广大农村切实可行的致富项目项目选项准效益高风险小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掌握接受加之专业合作社的组织

引导我县玉米产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发展玉米优质新品种运单668将会在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中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性、合理性和示范性

项目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引进品种后做好栽培及管理等环节

一是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无根茬二是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施足基肥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

三肥垫底一炮轰”三是适时早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力争一播保全苗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即使中耕除草、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种植密度一般以3500株/亩为宜因此项目核心技术一般农民经过培训均可掌握为此X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根据示范推广需要首先在全县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示范基地2万亩使基地占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10%取得种植管理经验后逐步在全县推广促进全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

2、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

1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质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优

质玉米新品种运单668具有生育期短抗病、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等优点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9%左右是一个适宜

山区增产增收的科技致富品种值得大力推广。

2通过示范推广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方式

本着全县农民共同致富的原则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科技致富。项目实施后运单668玉米可使亩产达到678公斤每亩增收77.4元亩种子投资比对照品种降低4元亩合计可节本增收81.4元推广面积10万亩可节本增收814万元全县8万农民年人均增收可达

101.7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可为市场提供充足货源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

需求。

长期以来玉米一直是国内外市场的紧俏产品新希望玉米专

业合作社通过推广中早熟优种运单668品种可大大增加我县玉

米产量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玉米、玉米糁、玉米面都已申请国家无公害标识认证将进一步提高玉米及玉米系列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

3、项目实施单位—X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实施项目的

优势

1该合作社宗旨明确、组织严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

运行良好

2有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积累的工作经验

3有合作社稳固建立的2万亩优质玉米运单668示范基

地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推广

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示范效果普遍得到农民欢迎支持

4有山西省农科院、X县科技局、农委技术人员和合作社

课题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 有合理的发展规划可加快推广示范步伐不断解决

实施中发现的技术难点提升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项目成熟程度

1、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

况。

玉米属国际国内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我县具有传统种植历

史大部分农民具有耕作技术经验而且经过试验运单668非常适应我县土壤、气候等因素。由于市场畅销其价格稳中有升示范推广扩大种植势在必行。

2、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项目实施单位只负责核心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产品的知识

产权由公司自主经营。

项目采用玉米优种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示范与培训

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将玉米种植、加工利用技术相结合巩固扩大基地规模解决种植、加工两大技术难题拓宽生产技术领域不仅畅销玉米原料还可将原料转化为无公害食品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效益。

四、市场需求和风险分析

1、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

的市场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加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是饲料、食品、医药和工业的主要原料国内外市场广阔销售前景可观。

2、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由于运单668优质玉米品种在我县种植适应性强表现良好

其种植、管理、加工技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国内外市场需求

量大因此有较高的竞争力能够牢固占领国内外市场。

3、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该项目实施中其风险因素源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

观因素有销售风险和财务风险客观因素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

害从产品的成本和销售收入分析来看该项目产品生产到预计

产量的40%时则可保本加之近几年我们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土地条件大为改善一般风险机率较小。

为预防意外风险我们将采取的预案对策是

1树立防灾、防突发意识提高抗灾能力。

2拓宽布点扩大基地面积。

3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产出率。4加强内部管理增收节支大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

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质取胜、以优为先力求

将风险降至最低。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65万元申请市科技局资金20万元合作社

自筹145万元其中2万亩玉米优种示范基地投资140万元

技术培训费5万元示范推广费20万元。

六、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期间以玉米优种运单668栽培管理为核心技术以市场为导向走种植加工产业化道路示范推广玉米优种运单

668一方面可提高玉米产量为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增强玉

米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并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

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达到市场农民双赢共利。

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玉

米优种668基地效益合作社现有基地2万亩以亩产678公斤

计算比照同类品种亩增产43公斤以现行市场价计算每斤玉

米0.90元亩可增收77.4元亩种子投资降低4元共计增收

达81.4元基地可增收162.8万元1607户社员户均增收1013

元二是示范推广到全县10万亩年可增收814万元全县8

万农民年人均增收达101.7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有力地促进

了科技兴农科技致富。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推广到10万亩面积后由于该

品种抗病、抗逆性强生育期短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空气污

染促进生态平衡。优质玉米产量的增加缓解了市场供求矛盾

优质玉米加工的食品促进了人民健康提升了生活质量因此增

加了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该推广项目的确是一个具有社会、经济、

生态、环保四大效益的好项目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七、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011年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示范基地1万亩2012年在全县组

织农民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到10万亩形成全县玉米产业化规

模推动全县玉米主导产业健康发展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惠

泽全县农民。

八、其它说明

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项目承担人职称复印件

九、结论

该项目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地理位臵、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面推广运单668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符合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可实现产业化优化升级将新

品种的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种植与加工技术相结合有效增加种

粮农民收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达小康大力推广玉米优种种植、加工增效增收强县富民

拓宽市场是该项目的创新之处。

项目承担单位已进行了两年多的种植、示范、加工、试验、

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本项目投资回报率高投资风险很小。

玉米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试题集锦(玉米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玉米生育期长,蹲苗时间也较长,一般为(B) A.20天左右 B.30天左右 C.40天左右 D.50天左右2.玉米去雄时,去雄株数一般不超过全田株数的(A) A.1/2 B.2/3 C.3/4 D.4/5 3.玉米蹲苗结束的适宜时间为(B) A.分蘖前 B.拔节前 C.拔节后 D.孕穗后 4.玉米定苗最迟不宜超过(C) A.4片叶 B.5片叶 C.6片叶 D.7片叶 5.玉米苗期的主要生育特点主要是(A) A.以长根为中心 B.以长叶为中心 C.以长茎为中心 D.以分蘖为中心 6.通常认为春玉米播种的适宜时期是5-10cm土壤温度稳定在(C)A. 5-6℃ B. 7-8℃ C. 10-12℃ D. 14-16℃ 7.玉米果穗上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染病率最低的是(D) A.基部的种子 B.顶部的种子 C.基部及顶部的种子 D.中部的种子 8.在下列种植条件下,可以增加密度的是(B) A.晚熟品种 B.土壤肥力高 C.春播 D. 高杆品种9.玉米达到最适叶面积群体的时间是(B)

A.拔节期 B.抽雄吐丝期 C.孕穗开花期 D.灌浆成熟期10.玉米光合势与光合生产率的乘积就是(A) A.群体生产效率 B.叶面积系数 C.光饱和点 D.光和强度11.玉米的需水临界期是(C) A.播种出苗期 B.拔节孕穗期 C.抽穗开花期 D.灌浆成熟期12.玉米全生育期对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以(A) A.N最多,K次之,P最少 B.N最多,P次之,K最少 C.P最多,N次之,K最少 D.K最多,N次之,P最少13.春玉米在抽雄后至开花授粉前结合浇水追肥的肥料称为(D)A.苗肥 B.拔节肥 C.穗肥 D.粒肥 14.玉米进入乳熟期后养分运输中心是(A) A.果穗 B.叶片 C.茎秆 D.叶鞘 15.夏玉米各生育时期对N、P、K吸收最多的时期是(B) A.幼苗期 B.拔节孕穗期 C.抽穗开花期 D.灌浆成熟期16.与黄色玉米比较,白色玉米缺乏(D) A.蛋白质 B.淀粉 C.氨基酸 D.甲种维生素17.如果有一玉米品种总叶片数为20,幼穗分化到某时期的叶龄为 7.8,则叶龄指数为(D ) A.19.0 B.29.0 C.32.1 D.39.0 18.玉米雌雄穗分化具有相关性,当雄穗进入小花开始分化期时,雌穗进入(A) A.生长锥伸长期 B.分蘖期 C.小穗形成期 D.小花分化期

玉米新品种

玉米新品种-浚单20的高产栽培技术 浚单20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幼苗拱土能力强,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清秀,穗位适中、整齐,活棵成熟。夏播生育期96d,株高241cm,穗位高106cm。果实筒型,均匀一致,结实性好,黄粒。品质好,商品价值高。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一、适时播种 1.种子处理 播种前,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加种子生活力,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并可减轻病虫害发生,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晒种:播种前选择晴天,摊在干燥向阳的土场(切忌在水泥地)上,连续曝晒2~3d,并注意翻动,使种子晒均匀,可提高出苗率。 (2)浸种:播种前用冷水浸种12h,或用温水(水温55~57℃)浸种6~10h。 (3)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药、水、种子的配比为1∶(40~50)∶(500~600);或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药、水、种的配比为1∶(30~40)∶400。用玉米种衣剂拌种既防病又治虫,可优先选用。 2.适期播种 该品种进行麦田套种,不仅可以延长生长期,而且由于播种早,气温低,苗期生长慢,基部节间短而粗,提高了抗倒性。套种田一般在麦收前7~10d左右。过早,小麦、玉米的共生期长,苗期病虫害严重;过晚,产量受到影响。为了一播全苗,要足墒下种,可播前造墒,亦可播后浇水。如无条件套种,夏直播田,必须早字当头,力争早播,越早越好,一旦小麦成熟,集中力量抢收抢种。 3.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群体整齐度必须严把播种质量5关:(1)适当增加播量(3~4kg/667平方米);(2)采用玉米播种耧,既能深浅一致,又能保证密度;(3)施用种肥;(4)足墒播种,最好是播种后浇跟种水;(5)规格播种,把握种植密度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适宜种植密度在4000~4500株。行距一般为宽行75cm左右,窄行40cm,株距25cm左右。 二、田间管理 1.麦收后早管 具体应突出“五早”。即:早喷药防治病虫害。玉米粗缩病的敏感期是在苗期3~5片叶,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运单668推广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述、意义和必要性 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既是山区农业的主导产 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饲料。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量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销路长盛不衰。 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边缘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辖 8个乡镇97个村委总人口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8万 人总耕地面积43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全县种植玉米面积达21.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有史以来玉米一直是我县的主 导产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纵观我县玉米种植的历史和现 状我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全县大部分海拔在 750--1300米无霜期150--180天非常适应玉米的种植条件 发展玉米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的转变常规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历届县委、县政府 对玉米生产高度重视一直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推广优质 高效的优良玉米品种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需要势在必 行时不待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中X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以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为导 向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大力引进优质高产适宜我县种 植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运单668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 的模式实现技术辐射、示范推广、培训服务等系列服务统一

种植技术统一销售使农民从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668的种植 中获得了高产增收的效益看到了玉米种植的美好前景也看到 了田野的新希望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决心改革传统农业实 现优质高产增收的目标在科技兴农强县富民中做出新的贡献。由山西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玉米运单668新品种具有生育 期短抗病、抗逆性强籽粒饱满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其 生长适应性强土地条件要求不高2006年以来该品种参加山 西省区试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比对照同类品种亩产增产分别为7.2%、21.1%、20.3%最高平均亩产达723.3公斤其经济社会 效益十分可观。 我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从2008年至今已进行了两年的 试验示范实践证明玉米新品种运单668的确实是山区农业种 植中的优质品种推广普及该品种对我县农业发展确是坚持科学 发展观加快农村富裕农民增产增收的最佳选择。以上所述充分证明我县大力普及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668 已经具备良好条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是我县广大农村切实可行的致富项目项目选项准效益高风险小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掌握接受加之专业合作社的组织 引导我县玉米产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发展玉米优质新品种运单668将会在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中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性、合理性和示范性

高产青贮玉米品种-青储玉米高产-巨人18号

最新高产青贮玉米品种 巨人18号(产量第一NO.1) 品种名称:巨人18号 特征特性:巨人18号属中、晚熟青贮玉米品种。出苗至青贮收获116天左右。幼苗深绿色,叶鞘紫红色,苗势较强。成株株型半平展,成株叶片数28片,持绿期长,株高350-395cm,穗位高155cm,根系发达,杆硬抗倒,雄穗花粉量大,分枝数14-20,花药紫色,雌穗花丝淡紫色。果穗长筒型,穗长30cm,穗粗6.8cm,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48,籽粒黄色,粒型半齿。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粗蛋白、淀粉含量高,适口性好。经农科院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两年(2012-2015)品质测定平均值为:中性洗涤纤维含量53.19%,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13%,粗蛋白含量9.62%,粗脂肪4.52%,粗纤维17.18%,无氮浸出物59%,粗灰分4.33%。干物质33.2%。一般每公顷全株鲜重75-120吨。

产量表现:东北、新疆部分地区春播每亩可达8吨左右。华北及黄淮海春播地区每亩5-7.5吨,夏播4.5-7吨左右。

适宜区域:该品种适宜在河北、吉林、黑龙江、新疆中部地区产量第一,作青贮专用玉米种植。 载培要点 1、适时早种:该品种含有亚热带品种血缘,应在地表5cm土层温度稳定达到15℃以上时播种,播种方法与普通玉米相同。 2、科学施肥:该品种植株高大,喜水肥,施肥最好农、化结合,氮、磷、钾配合施用。在一般情况下每公顷施三元复合肥450—550公斤做底肥,加施有机肥可调节土壤,增产效果明显。拔节期每公顷追施氮肥500-600公斤。 3、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主要根据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而定。一般建议每亩种植4200株。(黄淮海及新疆、甘肃等有水浇条件的地区建议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 4、田间管理:生育期要及时铲趟除草,4叶期定苗留单株。 河北上瑞种业有限公司 大区经理:纪鹏园

甜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甜玉米种植效益分析 近几年,大田县鲜食甜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大田县蔬菜大镇——桃源镇为例,年种植甜玉米达5000多亩。应用科学的选地、育苗,合理的密植、充足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种植甜玉米,可春、夏、秋三季种植,适应性广,效益高,现将大田县甜玉米种植效益分析如下: 一、种植时间 一年可种植3茬,具体见表1。 表1 大田县甜玉米种植时间表 种植次数种植类型播种时间移栽时间采收时间 第一茬春玉米3月中旬4月上旬6月上旬 第二茬夏玉米6月中旬7月上旬9月上旬 第三茬秋玉米8月中旬9月上旬11月上旬 第一茬甜玉米一般于气温稳定通过12℃时开始播种。第三茬甜玉米种植时间不宜大迟,超过中秋节种植可能受寒露风或者寒流影响,影响玉米授粉和灌浆,影响产量。播种期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有效避免低温、霜冻对生长发育的严重影响。 二、甜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农民自有土地,自己种植,故本文不算地租及劳动用工量所产生的费用。以种植1亩甜玉米计算,种植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见表2。 表2 甜玉米种植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表 种植类型成本/元产量/斤收购价格/元总产值/元纯利润/元种子农药化肥市场收购价格平均收购价格 春玉米901004402700~2800 1.0~1.3 1.12970~30802340~2450夏玉米901205002900~3000 1.0~1.2 1.02900~30002190~2290秋玉米901004702500~2600 1.1~1.4 1.23000~31202340~2460汇总27032014108100~8400 1.0~1.3 1.18910~92406910~7240由表2可见,每茬甜玉米种植所需的种子、农药、化肥费用是630~710元。所创茬的纯利润是2190~2460元,连种三季亩产总值8910~9240元、亩产纯利润6910~7240元。 种植夏玉米时光照足、气温高、雨水多,病害重,可能需多打一次农药,产量和质量都相对差点。同时,第二茬种植可能受台风影响较严重,所以风险较大,同时价格波动也较大,利润偏小,但周期短,65天左右就可收成。第一茬甜玉米种植前期温度较低、第三茬甜玉米种植后期温度较低,产量相对较低,但品质好,价格较稳,如今年秋玉米,收购价格达1.5元/斤,平均亩产达2500斤,一亩净赚3000多元,种植甜玉米的农户普遍都赚钱,明显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名玉20的选育

2011年第8期育繁制种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名玉20的选育 杨茂胜1郑芳1吴丁善2 (1陕西省三原县种子管理站,713800;2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710200) 名玉20(原参试代号高雨6号)是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G156和自选系G068杂交于2007年选育而成。该品种是根据陕西省夏玉米生产发展与品种利用现状,确定以高产、稳产、耐密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为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并通过引进国外及热带种质资源,扩大育种材料的种质基础,进一步挖掘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增强杂交种耐密性和多抗性,使玉米单产达650kg以上。2009-2010年连续2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2011年4月8日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玉2011009号。 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母本G156和父本G068系采用配组选系和品质筛选等方法选育而成。母本G156自交系是2002年1月在海南以郑58×京89为基础材料,用郑58为轮回亲本经连续回交2代,选择长势健壮、株型紧凑、小雄穗综合抗病性好的单株,再连续套袋自交6代后稳定,于2006年10月选育而成。 父本G068自交系是来源于昌7-2的变异株,2001年7月在陕西种植的昌7-2自交系中,发现1变异株长势健壮,株型更加紧凑,株高和穗位比昌7-2低5cm,且花粉量大,随后单株收获进行种植观察,进一步选择株型紧凑、株高、穗位低、抗性强的单株继续种植,经连续套袋自交7代后稳定,于2007年3月选育而成。 2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G156夏播生育期100d左右。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苗势生长健壮;成株株高180cm,穗位70cm,叶片上冲,株型紧凑,全株19~20片叶;雄花序中,分枝中,雄花颖紫绿色,花药浅紫色,花粉量中,花丝绿色,雌雄协调;果穗圆柱型,穗长16cm,穗粗5cm,穗行数14行,穗轴白色;子粒马齿型,粒色黄色,千粒重300g,粒深轴细,出子率高。高抗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穗粒腐病,抗黑粉病。 父本G068夏播生育期98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浓绿,苗势生长健壮;成株株高160cm,穗位65cm,叶片上冲,株型紧凑,全株19~20片叶;雄花序中等,分枝中,护颖青绿色,花药黄色,花粉量中,雌穗花丝浅紫色,雌雄协调;果穗锥型,穗长15cm,穗粗5cm,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子粒马齿型,粒色黄色,千粒重280g,粒深轴细。高抗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穗粒腐病、黑粉病。 3杂交种的选育 3.1选育过程2007年6月以自选系G156为母本、G068为父本进行杂交。2008年经多点观察试验,该组合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抗性强,命名高雨6号。2009-2010年连续2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3.2产量水平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572.0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8%,居参试品种第4位,7个试验点次6增1减,增产点次占85.7%;2010年续试,平均产70 4.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9.6%,居参试品种第3位,6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2010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生产试验,667m2平均产639.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5%,居参试品种第2位,4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 3.3品质性状2010年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测定:容重772g/L,粗蛋白质(干基)含量8.95%,淀粉(干基)含量70.4%,粗脂肪(干基) 4.7%。品质优良。 3.4抗病性强2009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试,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穗粒腐病;2010年续试,经同单位鉴定,高抗茎腐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穗粒腐病。 4特征特性 该品种幼苗芽鞘浅紫色,叶片上冲,株型半紧凑,叶片深绿色,成株株高250cm,穗位高100cm。生育期100.7d,全株19~20片叶,雄穗分枝较多,花药黄色,花颖绿色,雌穗花丝绿浅紫色。果穗圆筒型,穗长18cm,穗粗5.3cm,秃尖短,穗行数16行,行粒数40~45粒,穗轴白色。子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80g,出子率89.6%,单穗粒重235g,属中匀穗、耐密性品种。植株叶片持绿期长,活秆成熟。抗倒伏,抗病性强。 5栽培技术要点 适宜播期在6月15日以前,合理密植,667m2留 63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2号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吉农大2号 杨春影1 李 玉1 谢振明1 赵新华1 丁 一1 吴 江1 宋 凤1 王 续1 李 夏1 陈虹地1 冯 军1 王振楠2 (1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 130111;2 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长春 130118) 吉农大2号是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早熟、抗病性较强、保绿性好的优点。于2014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吉审玉2014007。该品种适宜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种植。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吉农大2号是以自选系W274为母本、以自选系W35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的玉米单交种。母本W274是吉林省帮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287×444-2)×287为基础材料,经过8个世代连续自交,于2004年选育而成。父本W351于2004年以国外杂交种N351×km226为基础材料,经过4年南北自交选育而成。具有抗倒伏,较耐瘠薄,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抗茎腐病、大斑病,配合力高等优点。吉农大2号2009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 于2012-2013年完成各级产量试验、品质检验、接种鉴定等程序,结果均达标。 2 品种特征特性 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1.0g 。植株的幼苗呈绿色,叶鞘呈红色,叶缘为白色。株高308cm ,穗位高106cm ,株型为半紧凑,成株叶片15 17片,花药黄色,花丝绿色。果穗粗筒型,穗长19.8cm ,穗行数16 18行,穗轴红色。杂交种子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3g ,容重736g/L 。2013年经国家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子粒含粗蛋白质10.83%,粗脂肪 4.54%,粗淀粉71.20%,赖氨酸0.34 %。2012年和2013年经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和延边州农科院作物所对吉农大2号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2年4点次人工接种抗病(虫)害鉴定,中抗丝玉米黑穗病(2HR 、2R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2HR 、2R ),高抗玉米茎腐病(4HR )、玉米螟虫(4HR ),抗玉米大斑病(1HR 、2R 、1MR )。出苗至成熟期118d ,需≥10℃活动积温约2300℃,属中早熟品种。 3 产量表现 2012年区域试验6点每hm 2平均产量11556.3kg , 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2.2%;2013年区域试验 4点平均产量12126.9kg ,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8.2%;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1784.5kg ,比对照品种增产4.6%。2013年生产试验5点每hm 2平均产量 10417.8kg ,比对照品种吉单27增产12.1%。 4 栽培制种要点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栽培密度为每hm 2保 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每hm 2一般施用400kg ,种肥施用磷酸二铵50 70kg ,追肥施用尿素300kg 。制种时400m 以内不能种植其他玉米品种,或者种植100行以上的高秆作物,如高粱等农作物来作为空间隔离区。选择制种田的地块要土质肥沃,地势要平坦,地力要均匀,抗旱耐涝高产的优质地块。父母本错期播种,父本晚播4d 左右,父母本种植比例为1∶6,父母本种 植密度为6.5万株/hm 2。播种时以土壤墒情好、土壤温度稳定通过12℃为好。要注意出苗与后期的田间管理。在苗期要注意除草与病虫害的防治;在抽雄与散粉期要注意砍掉父母本杂株并及时去掉母本的雄穗,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收稿日期:2015-07-03)基金项目: 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1ZDGG002) 通信作者: 冯 军期,粘虫及螟虫对薏苡为害极其严重,被为害过的薏苡枯心率高,抽穗率较低,导致后期产量减少,因此,加强粘虫及螟虫的防治是提高产量的重要环节。 2.7 人工辅助授粉,适时采收 薏苡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同一花序中雌雄花不同步,雄花先成熟,需要异株花粉授粉,一般风力授粉,若在盛花期采用人工拉 绳振动辅助授粉,有效提高结实率,每667m 2可增产 10% 20%。 薏苡子粒成熟时间不一致,田间80%的子粒成熟 时开始收割,收割后堆放2 3d 后再脱粒,达到后熟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5-07-14)

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等

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等 “登海3329”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审定号:川审玉2003014),特别适宜在四川种植, 该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高260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果穗粗大、筒形,穗行数16~18行,结实性好。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50克左右,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650公斤,黄淮海地区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活秆成熟,抗病性好,适宜种植密度为667平方米3000~3500株,也可大小垄种植,增加边行优势,提高产量。足墒播种,在肥水管理上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施好基肥、种肥,重施攻穗肥,酌施攻粒肥,浇好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丰产水(彩图参见81页图4)。(四川省宜宾县合什镇农村经济术服务中心李光权邮编:644605) 高产优质苦荞新品种“西荞2号” “西荞2号”苦荞早熟性好,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强,品质佳,综合性状优异。2008年11月通过四川省作物品种

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西荞2号全生育期75-82天。幼苗叶片呈戟形,叶色浓绿,株型紧凑,株高100厘米左右,属矮秆型,茎秆绿色。抗病能力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主茎分枝4~7个,主茎节数14~17节,花淡绿色,种子密集于花序柄,株粒数150~260粒。籽粒短锥形、灰色,单株粒重2~4.5克,千粒重20~21.5克,芦丁含量为2 41%,粗蛋白14,8%,粗脂肪3 03%,出粉率64,1%~66 7%, 二、栽培技术要点 1施底肥整地:根据土壤肥力施用农家有机肥,一般667平方米(1亩)施400公斤。将农家肥均匀抛撒于田间,用旋耕机或牛力深耕20厘米左右,并将土块整碎耙平,做好宽1.5~2米的厢,开好主沟或不开沟。 2适时播种:西养2号作春荞栽培寅在4月中旬播种,避外6-7月高温对开花结实的影响:作秋荞栽培宜在8月底9月初播种,以满足生育期热量的需要。条播,行距1 5~2()厘米,667平方米用种6公斤,保证基本苗约12万,播前风选或水选种子,并翻晒2天,以保证出苗整齐。(四川省西昌学院王安虎夏明忠邮编:615013)

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现代研究

新技术对提高玉米种植效率的现代研究 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没有农业做基础,就没有上层建筑的繁荣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在全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阔,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稳定作用,为了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率,增加玉米的产量,应当重视新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作用,让新技术发挥它的促进作用,为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技术;玉米种植;提高效率 玉米是我国特别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玉米不仅是一种人们特别喜欢的食物,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在种植玉米方面不仅有着特别巨大的种植面积,而且玉米的产量也特别丰富,玉米的种类也特别的多。玉米种植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意义。所谓的基础性意义,也就是说,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离不开玉米生产水平的发展。我国要是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就要想方设法提高玉米的产量。而提高玉米产量,提升玉米质量的关键,就是不断地研究新的种植栽培技术,并且大胆地把新技术运用到玉米的种植和生产当中去。让新的种植技术、栽培技术快速地从一种技术转化成我国的农作物产量。 1 我国玉米种植的现状 首先,我国的玉米种植业还处在相对落后的阶段,种植的技术比较落后,与玉米种植的先进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土地的利用率较差,一块土地只能种植有限的玉米种子;其次,管理手段也不到位,在施肥、日常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玉米的产量一直上不去,总是处在一个瓶颈期,无法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农民往往采用老的办法来种植,这些技术已经沿用很长时间,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和技术革新,在较早的时候还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那时候人口总数较少,但是目前我国的人口已经在14亿左右,如果还用原来的技术,就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性也产生阻碍作用,所以,要想使我国的玉米种植效率得到提升,即必须研发、采用新技术[1]。 2 新技术的作用有哪些方面 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玉米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玉米种植的密植技术以及玉米的机械化在提高玉米种植效率方面作用突出。 2.1 提高高产栽培技术 高栽培技术是各个农作物品种种植的基础,没有栽培技术,农作物就不会生根发芽,更谈不上后来的生长过程,所以先进的栽培技术,对农作物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提高栽培技术,即相当于成功一半。在玉米种植方面,原来的栽培技

玉米新品种金阳光7号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金阳光7号高产栽培技术 吴清涛 杜绍印 邵泽广 马瑞敏 (山东省郯城县种子公司,郯城276100) 金阳光7号是由郯城县种子公司自主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组合为T459/T702。母本T459是以郑58/78599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T702是以昌7-2/S37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于2012年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12001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出子率高、淀粉含量高、子粒商品性好等突出特点。 1 特征特性 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全株叶片数21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红色。夏播生育期106d,株高265cm,穗位112cm,倒伏率1.4%、倒折率1.6%。果穗筒形,穗长16.3cm,穗粗4.9cm,秃尖0.6cm,穗行数平均15.7行,穗粒数533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子率86.1%,千粒重318g,容重737g/L。 2 品质与抗病性 2010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9.0%,粗脂肪4.3%,赖氨酸0.30%,粗淀粉75.2%,为粮、饲兼用玉米。2009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茎腐病,感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2010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瘤黑粉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抗大斑病、茎腐病、矮花叶病。适宜山东省全省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在矮花叶病高发区慎用。 3 产量表现 在2009-2010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每hm2平均产量为951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6%,22处试点21点增产1点减产;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391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5%,居参试品种第1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一般于6月15日前后播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通过缩小行距、精心播种保苗、均匀留苗等措施,继续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一般大田每667m2种植4500株左右,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块可以增加到5000 5500株,同时及时间苗定苗、拔除弱株。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及时拔除小弱株,提高群体整齐度,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4.2 配方施肥 对进行过土壤化验的地块搞好配方施肥。对其他地块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合理确定施肥种类与数量,在前茬冬小麦施足有机肥(45 60m3/hm2)的前提下,夏玉米以施用化肥为主。产量在9000kg/hm2左右的高产田,需施标准过磷酸钙845kg、硫酸钾270kg。针对当前玉米施肥现状,要特别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缺锌地块增施硫酸锌15 30kg。 肥料运筹上,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在玉米拔节前用完(可作基肥、种肥、苗肥施用,尽量早施)。钾肥用量较大时,可以留出40%作穗肥。氮肥要施入土中,避免撒施,可以开沟埋施或耧播;氮肥分期施用,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追肥方法一般可以条施,也可以穴施,施肥深度7 10cm,施后要及时覆土。土壤水分不足时,追肥后要及时浇水,但不要大水漫灌。 4.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玉米播种时,用药剂拌种,防治地老虎和蛴螬等地下害虫;播后苗前用40%乙莠玉米除草剂3.0 4.5kg/hm2土壤封闭处理,防除杂草危害;苗期防治灰飞虱等,在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蓟马、粘虫、小地老虎可用玉虫一盖净或独霸天下防治。 穗期是多种病虫的盛发期,主要有玉米蚜、三代黏虫、叶斑病、茎基腐病、锈病等。玉米蚜可用50%辟蚜雾或10%吡虫啉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弯孢菌叶斑病可用50%百菌清、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大斑病可用40%克瘟散、50%多菌灵、75%代森锰锌等药剂500 800倍液喷雾;褐斑病可用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雾防治。摘除老叶病叶,可减少菌源和降低田间湿度。在玉米锈病发病初期,可用20%粉锈宁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 在矮花叶病高发区,要在2叶1心期定苗及早拔除感病弱苗,在3 4叶1心期再细致检查,以减少田间毒源。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在玉米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定苗后施尿素188kg/hm2,追肥时要结合浇水。在苗期、抽雄至灌浆期遇旱及时浇水。

制种玉米优质高产技术

制种xx优质高产技术 农大108是以母本黄 C、父本178组配育成的中晚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株高260厘米, 千粒重约300克,出籽率85%,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品质好,叶较宽,色浓绿,穗位以下叶片平展,穗位以上叶片上冲,属理想株型,抗倒伏、耐旱、耐涝、耐瘠,高抗大、小叶斑病、黑穗病、褐斑病、青枯病等多种病害,苗期生长稳健,中后期发育快,是全国范围内推广的重点品种。但由于制种时,授粉期适逢多雨季节,影响父本散粉,导致母本授粉不良,结实不好或种植密度不合理使制种产量过低,大大影响了经济效益。现将近几年的制种实践,总结如下: 1严格选地隔离,规格播种 1.1严格选地隔离高产制种田要求选光、热、水资源充足,无霜期155天以上,选择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地力均匀、灌溉方便的地块,尽量集中连片,便于田间管理。为确保种子纯度,制种田东西500米南北300米以内严禁种植其他玉米。 1.2入冬前结合深耕整地全层施肥,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化肥75公斤氮、磷、钾施入比率3: 2: 1, 土壤解冻后及早耙地保墙,要用斜耙耙两次,将秸杆捡干净。然后用乙草胺100克/亩进行土壤封闭。打完封闭5天后再播种。 1. 3调节父母本播种期规格播种。 1.3.1精细播种,一播全苗,播前选纯度高、且均匀一致、发芽率85%的白交系种子。播前要对种子包衣,并对种子进行芽率复验种子。播前人工精选剔出小粒、病粒、破损粒和杂粒,将选出种子晒种。 播种层5厘米内地温稳定在8C时,覆膜播种,铺膜时要求直、平、展、严、实”。膜紧贴地面,无皱折。地膜两侧开沟压土各5--6厘米,为防大风,可每隔3--5米压一小土地,每次播种要求同一条田最好在同一天完成。播种时清理好机械,避免播种时人为混杂,父母本不能重播、漏播、交叉播。 1.3.2为提周亩保苗株数提周单广米取增大父母本行比、缩小行距、株距。 一般来说每膜播2行,行距50厘米,株距13厘米,亩留苗母本6000---7000 株,父本1000---1200,父本不宜过密,太密父本的单株花粉量将减少从而使整体花粉量减

高产的玉米种子品种主要有哪些

高产的玉米种子品种主要有哪些? 高产的玉米种子品种 高产玉米种子的品种主要有龙高L2、良玉99、登海6702、德利农988、中单909、浚单29和屯玉808,不同品种的玉米对种植环境的要求也是有差别的,下面我们就对这几种类型的玉米种子的特性作一下简单的讲述。 1、龙高L2 高产玉米品种龙高L2,以亩产吨粮(667㎡),铁秆抗倒著称,高水肥条件好下,龙高L2创造了每公顷32000市斤的高产记录,为业界所称道。 玉米种子龙高L2由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高产育种室育成,2004年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审定名称为龙高L2,商品名称为宝玉龙高L2。 本玉米品种适应区域广,生育期122—127天左右,审定积温2350℃,在2500℃以上的积温条件下,会获得理想的脱水效果和成熟度,适于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苗期生长健壮,株高2.8米左右,穗位95厘米,叶片上举,株型收敛,秆强不倒伏,活秆成熟,有较好的抗旱、抗逆性,高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

和青枯病。果穗圆柱形,18行——22行左右,每行45粒左右,百粒重35克,籽粒马齿型,橙黄色,容重751克,角质粮,栽培条件适当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 在高产田块龙高L2平均垧产量超过30000斤,远超同熟期品种,创造了黑龙江省玉米高产记录,商品粮为角质粮,米质较硬,售价相对较高,商品粮颜色金黄,适合作为食品原料、饲料及酿酒原料,该品种引起了业界人士和各地农民的极大热情。 2、良玉99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2008。 良玉99为耐密品种,春播生育期135天左右,株高270厘米,穗位100厘米,株型紧凑。果穗锥型,穗长400px,穗行数16~18行,籽粒黄色、马齿型,品质上,百粒重36.5克,红轴。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春播适宜密度4000~4500株/亩,一般亩产700公斤,适应辽宁大部分晚熟玉米区种植。 良玉99可高密度种植,每亩地4500--5000棵,果穗均匀里外一致,无空杆,不突尖。高抗倒伏,茎秆粗,抗8级大风。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粗缩病和矮花叶病毒病。米质好,产量高。一般亩产900公斤,高产1100公斤以上,比郑单958增产 15-20%。 3、登海6702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09。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河南(平顶山和周口除外)、陕西关中灌区(咸阳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运城地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治茎腐病,瘤黑粉病和弯孢菌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4、德利农988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0。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郑州和周口除外)、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石家庄除外)、江苏北部、陕西关中灌区夏播种植。注意防止倒伏,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5、中单909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1。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保定及以南地区、山东(滨州除外)、陕西关中灌区、山西运城、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淮北市除外)夏播种植。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6、浚单29 【审定编号】国审玉2011012。

超高产玉米

玉米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危机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大国,粮食问题更为突出。我国现有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不足1.3亩(宁夏平均耕地2.7亩),而且人口逐年增加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未来20年,中国的人口总数还将继续增加,至2030年前后达到16亿的峰值后方可缓慢下降,人口增加,耕地面积的下降,这将使我国本已偏紧的粮食产需形势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更趋严峻,粮食单产较现在需提高30%-78%。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仅次于水稻位居第二,2010年播种面积越居首位,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贡献达44.4%,是粮食增产的主力军。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的提出到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计划目标,玉米要分担54%的份额,增产任务艰巨。而且玉米已应用到畜牧业、饲料工业、食品加工等方面,且不断提高,20世纪70年代,中国用作饲料的玉米占玉米总产量的39%,80年代达到48%,90年代占60%。据统计,我国玉米总需求量在2030年将达到1.6亿吨,而目前我国产量仅1.44亿吨,所以增加玉米产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能源安全以及生态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玉米增产主要靠单产的提高 粮食增产的途径一靠扩大耕地面积,二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我国建国以来粮食生产发展历程看,我国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00多万亩,而且被占的基本上是优质耕地,2030年耕地面积将降至0.075hm2·人,粮食总产不断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不断提高,高产田对我国粮食总产的贡献率为54.09%,未来粮食增产的关键仍然为中高产田。玉米要达到1.6亿吨的目标,必须要大幅度提高玉米单产,即只能走超高产栽培的道路。挖掘玉米增产潜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发展玉米生产和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也证明,玉米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玉米平均单产比60年代增加了58%,80年代比70年代增加了48.9%,90年代的单产水平较80年代提高了28%,近10年单产提高提高5.9%。李少昆等(2009)研究也得出,从1949至2007年中国玉米单产提高了4205.lkg/hm2,增幅为437.3%,;总产由1241.5万吨提高到15230.0万吨,增加了12.3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68.4%、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31.6%。在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玉米单产的大幅度提高,进行

2018年最高产玉米品种【不同籽粒玉米品种综合性状研究】

2018年最高产玉米品种【不同籽粒玉米品种综合性状研究】玉米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秋粮作物之首,并且随着工业用量逐年增加,玉米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玉米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确定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玉米品种,促进本地区玉米产业的发展,今年我们选择了全场内种植面积较大的9个优质玉米新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综合性状的对比和鉴定,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八五九分公司旱田试验地,土壤类型:平地白浆土,质地:粘壤,有机质:4.5,PH:6.1,养份含量:中等,前茬种植大豆。 2 试验处理及方法 2.1试验处理及材料 处理一:甘玉1号,处理二:丰源208,处理三:龙单28,处理四:龙单34,处理五:绥玉7,处理六:北种玉一号,处理七:青单一号,处理八:克单8、处理九:依育。

2.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法,大区面积468平方米,每个处理24垄,行长30米,垄距0.65米,采取定点调查,调查取点每处理取3点,每点3平方米,收获前取样测产,分析产量情况。 3 田间管理及主要技术 秋翻地、春耙地、起垄,5月14日机械播种,亩保苗4000株。亩施基肥总量25kg,其中:二铵12kg/亩,尿素8kg/亩,硫酸钾5kg/庙,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kg/亩。中耕3遍,叶面追肥2遍,人工除草三遍。 4 气候条件影响 今年气候条件较适合作物生长,无霜期为133天,活动积温2423.6℃,玉米成熟度较好,8月份大风天气较多,一些处理出现倒伏现象,全年综合气候条件情况较适合玉米生长,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 5 调查与分析

高产玉米新品种科大16高产栽培技术

2009年第12期良种良法 高产玉米新品种科大16高产栽培技术 王彬韩赞平张泽民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471003) 科大16是由依托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组建的洛阳市绿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选育的高产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8018),准许在河南中等以上肥力地区推广种植。 1特征特性 科大16是一个单交种,母本自交系为K12,父本自交系为利用二环系法自选的D26。夏播生育期98d。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2,株高262cm,穗位高113cm;幼苗叶鞘绿色,第一叶尖端椭圆形;雄穗分枝中等,花药浅紫色,花丝绿色,苞叶中;穗筒型,穗长18.2cm,穗粗5.3cm,穗行数15.6,行粒数36.5,黄粒,红轴,半马齿型,千粒重322.8g,出子率86.3%。 2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试,每667m2密度为3500株,当年平均产量为502.0kg,比对照品种浚单18增产3.0%;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577.7kg,比对照品种浚单18增产5.6%,达显著水平;2007年参加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9.0kg,比对照品种浚单18增产8%,达极显著水平。 3品质与抗性表现 2006年经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鉴定:高抗小斑病、瘤黑粉病、矮花叶病、玉米螟;抗茎腐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大斑病。2007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子粒粗蛋白质10.95%,粗脂肪3.90%,粗淀粉71.55%,赖氨酸0.32%,容重756g/L。子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一等级部标;饲料用玉米一等级部标。4高产栽培技术 4.1播前准备选择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1%以上、速效氮80μg/g以上、速效磷20μg/g以上、速效钾100μg/g以上,水源充足,灌排条件好的地块。所选用的种子纯度≥98%,种子发芽率≥90%,种子净度≥98%,种子含水量≤13%。 用10%福克悬浮种衣剂或者5.4%吡·戊玉米种衣剂包衣,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粗缩病、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等,也可以采用药剂拌种,用戊唑醇、福美双、粉锈宁等药剂拌种可以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4.2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在6月5-15日,即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量每667m2一般在2~3kg,根据地力条件、种植制度酌情增减。麦收后抢茬夏直播,采用等行或宽窄行足墒机械播种或者点播,应根据土壤墒情酌情浇水,确保播种质量,做到一播全苗。玉米杂交种科大16属紧凑型大穗品种,667m2留苗3500~4000株。做到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及时查苗补苗,及时拔除弱小株,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植株健壮,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4.3施肥技术施肥原则①在前茬作物为冬小麦并且已经施足有机肥(2000kg/667m2以上)的前提下,夏播玉米以施用化肥为主;②根据期望的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一般高产田按每生产100kg子粒施用氮(N)3kg、磷(P2O5)1kg、钾(K2O)2kg计算;③应平衡氮、硫、磷营养,配方施肥;④在肥料运筹上,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花粒肥。 施肥量产量800kg/667m2地块,每667m2需施纯氮24~25kg、P2O58~10kg、K2O20~24kg(折合尿素52~56kg、标准过磷酸钙56~63kg、硫酸钾25~28kg),高肥地取低限指标,中肥地取高限。另外,每667m2增施 资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人才引进基金(13560001) ㊣㊣㊣㊣㊣㊣㊣㊣㊣㊣㊣㊣㊣㊣㊣㊣㊣㊣㊣㊣㊣㊣㊣㊣㊣㊣㊣㊣㊣㊣㊣㊣㊣㊣㊣㊣㊣㊣㊣㊣㊣㊣㊣㊣㊣㊣㊣㊣ 分不足,应适当灌水,达到全苗齐苗;苗期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水;7-8月份旱情较重或土壤水分不足时,要及时灌水。台风来临前应及时做好排水,以防畦湿土软造成倒伏。 福红航952对光照反应钝感,生育期较长,比一般品种可适当推迟收获。春播麻一般在10月初收剥,由于此时长江及黄淮流域麻区水温已经下降,适时收获有利于沤洗脱胶,以保证福红航952的纤维品质和色泽。 (收稿日期:2009-10-10) 56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玉米生产概述 玉米生产发展简史 玉米又名玉蜀黍,苞谷、玉茭、棒子 玉米的栽培历史约有4500-5000年,是一个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并认为墨西哥是玉米的起源地,从1496年以后才逐渐传入世界各地。我国栽培玉米有460多年的历史,从国外传入我国应在16世纪前期或中期,又确认玉米于1511年以前已传入我国。传入和扩散的途径是先沿海后到地各省。省是我国重要的生产玉米省市之一,种植玉米的历史也较长,《稷山县志》早在1602年已有记载,距今至少有近400年的栽培历史。 1、玉米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我国的粮食作物各类很多,但也主要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这三大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粮食的73%和85%。因此提高玉米的生产是保证全国和全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发展养殖业和有关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玉米是高产作物 玉米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玉米的干物质产量95%以上都是依靠叶片在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由于玉米是一种碳四作物,其呼吸作用消耗的干物质少,而光合效率却比较高,一般比小麦、水稻等作物的净光合效率高出2-3倍,因而,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世界三大作物单产的最高记录是:水稻亩产1029.45公斤,小麦亩产达1013公斤,而玉米亩产则可达1554公斤,居三大谷类作物之首。近年来高平也出现了不少高产记录,建宁乡玉米亩产达到1000公斤。 (2)玉米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玉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籽粒中平均含淀粉72%,蛋白质9.6%、脂肪4.9%、糖分1.58,另外还含有1.92%的纤维素和1.56%的矿物质。玉米籽粒中脂肪含量较高,高于面粉、大米和小米,蛋白质含量高于大米,略低于面粉及小米,而且在玉米籽粒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硫胺素和核黄素较多,单位重量的发热量也较高,超过了大米和面粉。 (3)玉米是高产质优的饲料 玉米被誉为“饲料之王”,每100公斤玉米籽粒的饲用价值相当于燕麦118公斤、高粱110公斤、大麦115公斤。因此,玉米是近代世界上用于生产肉、奶、蛋、鱼等畜产品和水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 (4)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淀粉工业;玉米榨油工业;玉米酿造工业;玉米医药工业;食品加工工业。 (5)玉米的其它用途 玉米茎秆可以制造出很好的纤维素,人造丝、纸、电气绝缘材料和化学胶板等;玉米果糖的穗轴和茎秆还可以制造软木塞,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