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析化学复习题

水分析化学复习题
水分析化学复习题

水分析化学期末复习题

1、什么叫水质指标?它分为哪三类?

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它是判断水污染程度的具体衡量尺度。水质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

2、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⑴. 感官性状无不良刺激或不愉快的感觉

⑵ . 所含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浓度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害和不良影响。

⑶ . 不应含有各种病源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是流行病学上安全。

3、基准物质应符合哪些条件?

⑴. 纯度高;

⑵ . 稳定;

⑶. 易溶解;

⑷. 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⑸定量参加反应,无副反应;

⑹. 试剂的组成与化学是完全相符。

4、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表示什么?各用什么来表示?准确值反映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反映测量值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或测量值互相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5、定量分析的基础是什么?定量分析是将一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和被分析物质的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根据反应完成时所消耗的试剂溶液和用量,计算出被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基础就是标准物质和待测物质完全反应,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符合反应式中的计量关系。

6、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采样的基本原则:供分析用的水样应充分代表该水的全面性,并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取样时必须做好现场调查,合理布点,才能使水样有代表性,分析其水样才有意义;否则,水样不能代表其真实情况,分析其水样没有意义。

7、水样若需保存,通常的保留方法是什么?

水样保存时通常加入保存试剂,控制PH 值和冷藏冷冻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抑制氧化还原作用和生化作用,抑制化学反应速度和细菌活性。

8、为什么用NaOH/H2O溶液滴定HCl/H 2O溶液用酚酞指标剂,而不用甲基橙,在用HCl/H2O溶液溶液滴定NaOH/H2O 溶液时用甲基橙指示剂而不用酚酞?

人的视觉对红色比较敏感,用碱滴定盐酸用酚酞指示剂,终点是由无色变为红色终点敏锐;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是红色变为蓝色,不好观察,因而用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滴定碱时,用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无色不好观察用甲基橙指示剂是蓝色变为红色,容易识别,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9、请叙述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滴定指示终点的原理+-

HI n=H++I n- 指示剂一般是很弱的有机酸,以碱滴定酸为例,终点前,酸过量,指示剂以HI n的形式存在;终点后,

碱过量,指示剂以I n-的形式存在,终点前后溶液中的指示剂以HI n形式为主转变为I n-形式为主。而HI n和

I n-又是不同的颜色从而达到了以颜色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到达。

10、什么是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范围?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是指在f--PH 滴定曲线图上,f=1.000 ±0.001 区间内,PH 值的大幅度变化, 其变化范围叫突跃范围. 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影响突跃范围大小, 酸碱的浓度越大, 酸的酸性越强, 碱的碱性越强, 突跃范围则越大。

11、在酸碱滴定中选择指标剂的原则是什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处于或部分处于计量点附近的PH突跃范围内。

12、什么是理论终点?什么是滴定终点?理论终点即计量点,为根据反应是计算得到的,理论上计量点时对应的PH

值。

滴定终点为实际停止滴定时的PH 值,它是由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指示的;一般理论终点与实际终点不相合,因此滴定分析存在终点误差。

13、什么滴定误差?它属于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滴定误差时由于理论终点与滴定终点未重迭而产生的误差,它是由指示终点的方法不是很好所引起的。因此它是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作空白实验对照实验对实验结果加以校正,能减少或克服滴定误差。

14、一元酸碱水溶液准确滴定的条件是什么?一元酸碱的准确滴定,必须有一定的突跃范围,而突跃范围大小取决于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因此准确滴定的条件是C SP×Ka≥10-8或C SP×K b≥10-8。

15、什么叫碱度?总碱度的数值反映了什么?碱度是指水中所含能接受质子的物质的总量。总碱度是指各种碱度之和,

它的数值反应了水中酸性物质的含量,它的组成翻映了酸性物质的种类。

16、共有哪几种类型的碱度,写出其对应的水样pH 值大致范围。

共有五种类型;

⑴. 单独的OH-碱度,一般PH〉10;

⑵ .OH-和CO32-混合碱度一般PH〉10;

⑶. 单独的CO32-碱度一般PH〉9.5;

2- -

⑷ .CO32-和HCO3-混合碱度一般PH在8.5 ~9.5 之间;

⑸. 单独的HCO3-碱度一般PH<8.3。

17、请简述连续滴定法测定碱度的基本操作步骤。

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先加入酚酞指示剂滴至终点,所用酸的体积V8.3, 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滴至终点所

用酸的体积V4.8 ,根据V8.3和V4.8计算各碱度及总碱度。

18、为什么说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强?

EDTA为氨羧类配位剂,是有机弱酸,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其电离, 事实上PH13以上时,EDTA以Y4-离子的形式存在,而Y4-才是与金属离子配位的配体,因此EDTA在碱性条件下配位能力强。

19、什么叫酸效应系数?酸效应系数与介质的pH 值什么关系?酸效应系数的大小说明了什么问题?

酸效应系数是反映EDTA溶液中,加入的EDTA的总浓度与游离Y4-浓度的倍数。酸效应系数是氢离子浓度的函数,氢离子浓度越高,酸效应系数越大。

酸效应系数反映了在一定PH值条件下,EDTA的总浓度为游离Y4-浓度的倍数,实际上就是反映已电离成Y4-的情况。

20、表观稳定常数(K稳′)与稳定常数(K 稳)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稳定常数是一种理论稳定常数

K M MY Y,表现稳定常数是一种条件稳定常数K M MY Y即一

定条件下的实际反应的稳定常数。从表达式中[M] 、[Y] 是指平衡时游离浓度;[M] 总、[Y] 总是指系统中除已

生成MY的金属离子总浓度,EDTA各种形式的总浓度。

lgk ′稳= lgk 稳-lg αY(H)-lg α M(L)

21、配位滴定时为什么要控制pH 值,怎样控制pH值?

配位滴定时,须严格控制pH 值。这是因为EDTA须离解成Y4-才能配位,即系统中存在离解平衡和配位平衡的相互竞争。为了保证准确滴定,满足配位平衡占主导地位,每种离子配位滴定时都有最低pH 值。当然也不是pH 越高越好,有的离子在pH 值高时易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故须严格控制pH 值。实验室中为了防止加入滴定剂时以及EDTA的电离影响介质pH 值,干扰分析,通常使用缓冲溶液。

22、如何确定准确配位滴定某金属离子的pH 值范围?

有2 种方法:1 是查酸效应曲线图,待测离子对应的pH 值即为最低pH值,实际应用时一般稍高于此

pH值一些。2是根据lg αY(H)≤lgK MY-8 计算出酸效应系数值后再查表找出对应的pH值。

23、已知lgK MY=16,lgK NY=9,如何控制pH 值,准确地分别滴定M离子和N离子?

根据lgk MY=16、lgk MY=9 在酸效应曲线图上或计算出对应的最小的酸效应系数值,查表可直接或间接得到对应的准确滴定的最小pH值:pH M、pHN,且pH M

pH M滴定M,此时N 不干扰,终点后再将pH值升高到pHN,此时M已被配位,不干扰,可准确滴定N。

24、配位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如何指示终点?配位滴定中的金属指示剂是一种配位剂,它的配位能力比EDTA 稍弱,终点

前,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

子配位,溶液呈现MI n 色,滴入的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接近终点时,溶液中游离金属离子极少,滴入的EDTA与金属指示剂竞争,即发生:MI n + Y 4-éMY+I n-配位化合物MI n生成MY指示齐I n被游离出来,终点时溶液呈I n 色。

25、配位滴定中怎样消除其它离子的干扰而准确滴定?

在某pH 值条件下测定待测离子,其它离子干扰时,一般采用配位掩蔽,氧化还原掩蔽,沉淀掩蔽等方法进行掩蔽。

26、什么叫酸效应曲线图,有什么应用?酸效应曲线是以各种离子稳定常数对数值为横坐标对立pH 值为纵坐标绘制的

曲线图。

酸效应曲线的应用:1、查出某种金属离子配位滴定时允许的最小pH值;2、查出干扰离子;3、控制

溶液不同pH值,实现连续滴定或分别滴定。

27、水的硬度是指什么?硬度主要是哪些离子?

水的硬度指水中C a2+、Mg2+浓度的总量。水中的Ca2+、Mg2+、Fe2+、Fe3+、Mn2+、Al 3+等离子都可以形成水垢,但水中Fe2+、Fe3+、Mn2+、Al 3+的含量较低,一般只考虑水中的Ca2+、Mg2+对硬度的贡献。

28、怎样测定水的总硬度?

采用配位滴定,以EDTA为滴定剂,铬黑T 为指示剂。用氨系列缓冲溶液,控制pH=10.0 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

29、怎样测定水的钙硬度?测定钙硬度的方法是调节pH>12,使镁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被掩蔽,不干扰钙离子的测

定。加入

钙指示剂,用EDTA滴定由紫红色转变为蓝色为终点。

30、配位滴定条件如何选择,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如要配位滴定水样中某种金属离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条

件:1、从酸效应曲线上查出最低pH 值;2、根据其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计算防止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最高pH值;3、选择合适的指示剂:4、

干扰离子能否采用掩蔽等方法免其干扰,选择合适的掩蔽方法或分离干扰离子。

31、如何计算金属离子开始生成氢氧化物难溶电解质的最低

pH 值?和沉淀完全的最低pH值?

由Ksp=C M·C h OH-知,C OH-=n Ksp / C m式中C m·n 为已知,K SP可查,可计算出生成氢氧化物的最低PH 值,一般认为C M<10-5mol/l 可以看作为沉淀完全,则可将C M=10-5 mol· C-代入上式,计算出C OH-,再换算成pH值便可得到沉淀完全的最低pH 值。

32、莫尔法准确滴定水样中氯离子时,为什么要做空白试验?

莫尔法测定氯离子时,一般加入[C r O42-]为 5.0 × 10-3 mol·L-1,当,看到明显的砖红色时,滴入的AgNO3 已经过

量,测量结果偏高,因此,须做空白试验加以校正测定结果。

33、莫尔法为什么不能用氯离子滴定银离子?莫尔法是用硝酸银作滴定剂、铬酸钾作指指示剂,终点时略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生成砖红色指示终点。如用氯离子滴定硝酸银,加入铬酸钾就会生成铬酸银沉淀,就不能指示终点了。

34、莫尔法测定氯离子,为了准确测定应注意哪些问题?

莫尔法测定因素离子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指示剂K2CrO4的用量要合适,一般C cro42-=5.0 ×10-3 mol·L-1

2、控制溶液pH值,即中性或弱碱性溶液,若有铵盐时只能在pH=6.5~7.2 介质中进行。

3、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防止Cl-被被AgCl 吸附。

35、为什么在有铵盐存在时,莫尔法测定氯离子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当水样中有铵盐存在时,用莫尔法测定氯离子时,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因为pH 较低,在弱酸或酸性条件下2C r O42-+2H+Cr2O72-+H2O 铬酸钾不能指示终点;pH 较高,在弱碱条件下,弱碱盐NH4+要水解NH4++2H2O+H3+O,而NH3 是配位剂,可与Ag+生成Ag(NH3)2+,影响分析结果。

36、佛尔哈德法同莫尔法相比有什么特点?佛尔哈德法的突出优点是在强酸性条件下滴定水中因素离子,弥补了莫尔法不能在强酸下滴定因素离子的不足。

37、条件电极电位与标准电极电位有何不同?条件电极电位,它是在特定条件下,氧化态和还原态的总浓度都为1

mol ·L-1时的实际电极电位。条

件电极电位的大小与标准电极电位有关,与温度、离子强度、副反应系数等因素有关。标准电极电位是标准状态下时的电极电位。它未考虑其它因素对电极电位的影响,所以条件电极电位更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38、怎样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度?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度可采取以下办法:

1、提高反应物浓度

2、提高反应温度

3、加入催化剂或诱导剂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2007 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 ;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莫尔 (Mohr)法和佛尔哈德( Volhard )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 ;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 -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 a,则换算成 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宜选用 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指示剂变色范围 p H 苯胺黄 1. 3— 3. 2 甲基橙 3. 1— 4. 4 10甲基红 4 .4— 6. 2 9.7酚酞8. 0— 10.0 8硝胺11.0—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200标准溶液加入量 %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差吸光光度法与 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 1 ×10 -2, K a2 = 1 ×10 -6, K a3 = 1 ×10 -12。用 NaOH标准溶液滴 定时有 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 __________ 作指示剂。 6、 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 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摩尔吸光系数ε 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滴定曲线对称的反应是(A)。 A、Ce4++ Fe2+= Ce3++ Fe3+ B、 2 Fe 3+ + Sn 2+= 2 Fe2++ Sn 4+ C、I 2 + 2 S 2 32- = 2I - + S 4 62- O O

水分析化学试题计算题

水分析化学试题计算题 1、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的百分含量,得到下列数据59.82,60.06,60.46,59.86,60.24。求平均值及平均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 真实值60.66%,平均值60.09%,绝对误差-0.57%相对误差-0.94% 2、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2%或2%的准确度,而至少应称取试样多少克?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 * 称量读数误差±0.0001克 0.0001/0.2%=0.05克 0.0001/2%=0.005克滴定管读数误差±0.01毫升 0.01/0.2%=5毫升 0.01/2%=0.5毫升 3、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毫升,如果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50毫升和25.00毫升,相对误差各是多少?要保证0.2%的准确度,至少应用多少毫升标准溶液? * (±0.01/2.50)=±0.4%(±0.01/25.00)=±0.04% (±0.01/0.2%)=5毫升 4、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中Cl-的百分含量,得到下列数据59.82,60.06,60.46,59.86,60.24。求平均值,该组数据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偏差。 *平均值60.09%平均偏差0.21%,相对平均偏差0.35%,标准偏差0.28%相对标准偏差0.46% 5、用氧化还原法测得FeSO4.7H2O中铁的百分含量为20.02,20.03,20.03,20.05,已知其真实值为20.09%计算平均值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真实值20.09%,平均值20.03%绝对误差-0.06%相对误差-0.30% 6、用氧化还原法测得FeSO4.7H2O中铁的百分含量为20.01,20.03,20.04,20.05,计 算该组数据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平均值20.03%平均偏差0.015%相对平均偏差0.075%标准偏差0.022%相对标准偏差0.11% 7、已知硝酸银溶液浓度为0.01000mol·L-1,求莫尔法测氯离子时,T cl-/AgNO3。(已知Cl的原子量为35.45) * T Cl-/AgNO3=0.0003545g·ml-1 8、已知EDTA溶液浓度为0.01000mol·L-1,测总硬度时滴定度T(CaCO3/EDTA)是多 少?(已知CaCO3分子量为100) * TCaCO3/EDTA=0.001000g·ml-1 9、滴定0.2275g无水Na2CO3,用pH4.0指示剂,消耗22.35ml盐酸,求此盐酸的浓度。 * C(HCl)=0.1921、mol·L1 10.称取1.3265g无水碳酸钠,配制成250ml溶液,吸取二份25ml该溶液用于标定盐酸,选用pH4.8指示剂,一份消耗盐酸24.36ml,另一份消耗24.28ml,问二次滴定相对误差是否在0.2%范围内并求盐酸标准溶液浓度。(已知Na2O3分子量为106) *相对误差为0.16%在0.2%的范围内 碳酸钠溶液浓度0.05006、mol·L-1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25.00×0.05006×2=C HCl×24.32 C HCl=0.1029.mol·L-1 11、某水样,采用pH8.3指示剂滴定终点用去0.05000mol/l盐酸5.00ml,而用pH4.8指示剂滴定到终点用去35.00ml,水样的体积100ml,分析水样的碱度及含量(以CaCO3mg·L-1) * 碳酸盐碱度250mg·L-1,重碳酸盐碱度625.0mg·L-1总碱度875mg·l-1 12、某废水,用分别滴定法测定碱度时,用0.100mol·L-1盐酸溶液滴定,当用pH4.8指示剂V4.8=22.24ml,当用pH8.3指示剂时V8.3=16.48,水样体积均为50ml,该水样由何种碱度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1)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答在试卷上) 1.定量分析过程包括 , , 和四个步骤. 2. 根据有效数字计算规则计算: 1.683 + 37.42?7.33÷21.4-0.056 = 14.4 。 3. 某酸H2A的水溶液中,若δH2 A为0.28,δHA-=5δA2-,那么δA2-为。 4. 含有Zn2+和Al3+的酸性缓冲溶液,欲在pH=5~ 5.5的条件下,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其中的Zn2+,加入一定 量六亚甲基四胺的作用是;加入NH4F的作用是。 5.NaOH滴定HCl时, 浓度增大10倍, 则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增大个pH单位; 若为滴定H3PO4, 则突跃范 围增大个pH单位. 6.对于实验数据中的异常值的取舍,通常可根据、和方法来判断。 7. 莫尔法与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分别为、。 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 , , 和四部分组成. 9.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 用检验法。 10. 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的pH 关,与波长关。 1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 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可用符号表示。 12.光度法测定某物质,若有干扰,应根据和原则选择波长。 二.简答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 16 分,答在试卷纸上) 1.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精密度? 2. 用K2Cr2O7溶液滴定Fe2+试液时, 常向溶液中加入H3PO4,为什么? 3.已知滴定管的读数标准偏差为0.01 mL, 若滴定时耗去30.00 mL溶液, 则该溶液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多 少? 4写出浓度为c mol/L (NH4)2CO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5. 摩尔吸光系数 6.下图是薄层色谱分离物质的色谱图,根据图写出R f值计算式。 7. 光度分析中,当浓度较高时,工作曲线逐渐偏离直线,这是什么原因? 8 .在螯合物萃取体系中,影响液-液萃取分离的因素有哪些? 三.回答问题(每题4分,共24分,答在试卷纸上) 1.为满足重量分析的要求,晶型沉淀的沉淀条件是什么,并简述其原因。 2 已知lgK CuY=18.8, lgK CaY=10.7, lgK Cu-PAN=16, 试说明为何可以CuY-PAN为指示剂, 指示Ca的滴定? 3.质子化氨基乙酸的pK a1和pK a2分别为2.3 和9.6,能否用NaOH滴定氨基乙酸,为什么? 4.利用显色剂显色络合反应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时,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水分析化学自测题1

《水分析化学》试卷(课程代码:4800110)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长 100分钟 教学班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级班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 70 100 满分30 得分 阅卷人 审核人 一、填空题或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CO3溶液(c mol/L)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H+的存在使EDTA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lgαY(H)值随溶液P H 值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4 滴定分析时,滴定管、移液管、锥形瓶及量取试剂的量筒,一定要用待装溶液润洗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能用待装溶液润洗的是________________;不必用待装溶液 润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用基准Na2C2O4标定KMnO4溶液,在_____________ 酸性溶液中(①H2SO4;② HCl;③HNO3),离子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 示剂,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开始滴定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 c(1/5KMnO4)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纯物质,不符合基准物质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 Na2CO3;② NaCl;③ Na2S2O3;④ K2Cr2O7 7 下列数据表示三位有效数字的是______。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 5 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和,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 B. ; C. ; D. 。 4. K 2Cr 2 O 7 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 2 SO 4 -H 3 PO 4 的作用无关 ---------- ( C )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 、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

一、选择题(20分。 1.用法扬司法测Cl 时,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 (B ) A. 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 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2.间接碘量法中正确使用淀粉指示剂的做法是 ----------------------------( D ) A. 滴定开始时加入指示剂; B. 为使指示剂变色灵敏,应适当加热; C. 指示剂须终点时加入; D. 指示剂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 3.螯合剂二乙三氨五乙酸(EDPA,用H 5 L表示)的五个p K a值分别为1.94,2.87, 4.37,8.69和10.56,溶液中组分HL4-的浓度最大时,溶液的pH值为 ------( D ) A. 1.94; B. 2.87; C. 5.00; D. 9.62。 4. K 2Cr 2 O 7 法测定铁时,哪一项与加入H 2 SO 4 -H 3 PO 4 的作用无关 ----------( C )A.提供必要的酸度; B.掩蔽Fe3+; C.提高E(Fe3+/Fe2+); D.降低E(Fe3+/Fe2+)。 5.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 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 A ) A. SO 4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6.下列各条件中何者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 ---------------------(A )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8. 决定正态分布曲线位置的是--------------------------------------------------( C ) A. 总体标准偏差; B. 单次测量的平均偏差;

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卷一答案 一、填空(共15分每空1分) 1.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溶液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若Na2CO3吸水,则测定结果偏高。 2.标定EDTA时,若选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10 。若选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则应控制pH= 5 。 3.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4.50ml滴定管的最小分度值是0。1 ml,如果放出约20ml溶液时,记录数据为位有效数字。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 5.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中,在用Zn2+返滴定过量的EDTA后,加入过量的NH4F,使AlY-与F-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式为AlY-+6F-+2H+== AlF63-+H2Y2- 6.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吸耳球,溶液上升至标线以上,迅速用食指按紧上口。 7.在定量转移中,当溶液由烧杯沿玻璃棒转移主容量瓶内,溶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 二、选择(共10分每题1分) 1.用SO42-使Ba2+形成BaSO4沉淀时,加入适当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的更完全,这是利用何种效应?( E ) A.盐效应; B.酸效应; C.络合效应; D.溶剂化效应; E.同离子效应. 2.用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时选用下列哪种还原剂?( A ) A.二氯化锡; B.双氧水; C.铝; D.四氯化锡. 3.用下列哪一标准溶液滴定可以定量测定碘?(D ) A.Na2S; B.Na2SO3; C.Na2SO4; D.Na2S2O3. 4.用含有微量杂质的草酸标定高锰酸钾浓度时,得到的高锰酸钾的浓度将是产生什么结

水分析化学问答题

分析化学试题问答题 1、基准物质应符合哪些条件? 纯度高;稳定;易溶解;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定量参加反应,无副反应;试剂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相符。 2、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对某一水样的同一指标,分别得到5个平行数据,则用什么来反映某一个数据的 精密度?用什么来反映甲、乙各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 某个数据的精密度用绝对偏差或相对偏差来表示,某组平行数据的精密度用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相对标准偏差、极差来表示。 3、准确度和精密度分别表示什么?各用什么来表示? 准确值反映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用误差表示;精密度反映测量值与平均值的接近程度(或测量值互相靠近的程度),用偏差表示。 4、K2Cr2O7法和比色法测铁相对误差分别为±0.08%、±2%,今有铁矿、石灰石含铁分别为约含60%,0.1%,问各用什么方法测铁比较合适?为什么? 铁矿用常量组分分析方法—K2Cr2O7法;石灰石用微量组分分析方法—比色法。 常量组分分析方法对被测组分含量有浓度范围要求,即〉1%,微量组分分析方法0.01~1% 石灰石用常量法其含量低于最低限量结果的误差会很大; 铁矿用比色法其含量太高须高倍稀释误差会扩大很多倍或减少样品的量样品的量很低其误差会很高。 5、定量分析的基础是什么? 定量分析是将一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和被分析物质的组分定量反应完全,根据反应完成时所消耗的试剂溶液和用量,计算出被分析物质含量的方法。基础就是标准物质和待测物质完全反应,物质之间的量的关系符合反应式中的计量关系。 6、采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 采样的基本原则:供分析用的样品应充分代表该样品的全面性,并必须不受任何意外的污染。 取样时必须做好现场调查,合理布点,才能使样品有代表性,分析其样品才有意义;否则,样品不能代表其真实情况,分析其样品没有意义。 7、为什么用NaOH/H2O溶液滴定HCl/H2O溶液用酚酞指标剂,而不用甲基橙,在用HCl/H2O溶液溶液滴定NaOH/H2O溶液时用甲基橙指示剂而不用酚酞? 人的视觉对红色比较敏感,用碱滴定盐酸用酚酞指示剂,终点是由无色变为红色终点敏锐;而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是红色变为蓝色,不好观察,因而用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滴定碱时,用酚酞指示剂由红色变无色不好观察用甲基橙指示剂是蓝色变为红色,容易识别,所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8、请叙述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滴定指示终点的原理 HI n=H++I n- 指示剂一般是很弱的有机酸,以碱滴定酸为例,终点前,酸过量,指示剂以HI n的形式存在;终点后,碱过量,指示剂以I n-的形式存在,终点前后溶液中的指示剂以HI n形式为主转变为I n-形式为主。而HI n和 I n-又是不同的颜色从而达到了以颜色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到达。 9、什么是酸碱滴定中的pH突跃范围?影响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酸碱滴定的pH突跃范围是指在f--pH滴定曲线图上,f=1.000±0.001区间内,pH值的大幅度变化,其变化范围叫突跃范围.酸碱的浓度和强度影响突跃范围大小, 酸碱的浓度越大,酸的酸性越强,碱的碱性

分析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卷 一. 选择(40分) 1.定量分析结果的标准偏差代表的是(C )。 A.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B.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C.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D. 平均值的绝对误差 2.下列哪种情况应采用返滴定法( C )。 A. 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NaCl试样含量 B. 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2CO3试样含量 C.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Al3+试样含量 D. 用Na2S2O3标准溶液测定K2Cr2O7试样含量 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 )。 A. 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 反应必须完全 C. 反应速度要快 D. 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K2CrO4指示剂法,在溶液pH=12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含Cl- 试样,会产生正误差 B. 共沉淀、后沉淀和均匀沉淀都会使测定结果产生正误差 C. 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测定次数减小 D. 在消除系统误差后,精密度高的结果,其准确度一定高 5.重量分析法测定0.5126 g Pb3O4试样时,用盐酸溶解样品,最后获得 0.4657 g PbSO4沉淀,则样品中Pb的百分含量为( C )。 (已知Pb3O4=685.6,PbSO4=303.26,Pb=207.2)。 A. 82.4% B. 93.1% C. 62.07% D. 90.8% 6.用含少量NaHCO3的基准Na2CO3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pH5.1),结果将( D )。 A. 偏低 B. 不确定 C. 无误差 D. 偏高 分析:m不变,但消耗盐酸的V减小,由m/M =CV,则C增大 7.碘量法测定漂白粉中有效氯时,其主要成分CaCl(OCl)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比为( B )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水分析化学的期末考试试题四套期末考试题

哈工大2004春季学期水分析化学试题(A) 一、回答下列基本概念(2×5=10) 1.物质的量浓度; 2.拉平效应; 3. EDTA的酸效应; 4. 参比电极; 5. 色谱峰高 二、讨论下面命题( 4× 5=20 分) 1.以钙指示剂 NN 为例,说明金属指示剂的必备条件。 2.对比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测定过程中掩蔽和催化作用的异同。 3.什么是吸收光谱(曲线)?什么是标准曲线?它们有何实际意义? 4.简述气相色谱法的定量方法。 三、填空( 1×15=15 分) (1. 原子吸收光谱仪由( )组成。 )、()、()和 (2. 影响络合滴定的主要因素有( )。 )和 3. ECD和 FPD的中文称谓分别为()和()。 4.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加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 有下面两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于哪个光区: A.石英比色皿用于();B.玻璃比色皿用于()。 5.水中的余氯采用()法测定,水中余氯在酸性溶液中与() 作用,释放出等化学计量的(),以()为指示剂,用( 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由消耗的标准溶液的用量求出水中的余氯。 )标 四、实验设计题( 5×3=15 分) 1.氯离子测定中空白实验和加入碳酸钙的作用。 2.设计一个测定铝盐混凝剂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方案。 3.pH 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五、计算题( 10×4=40 分) 1.取水样 100.0mL,以酚酞为指示剂,用 0.100mol/L HCl溶液滴定至指示剂刚好褪色,用去 13.00mL,再加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盐酸溶液滴定至 终点,又消耗 20.00mL问水样中有何种碱度?其含量为多少(mg/L表示)?

分析化学练习试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 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 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 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 D.Na2CO3+NaHCO3 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 B ) A.沉淀分离法B.控制酸度法C.配位掩蔽法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B ) A.封闭现象B.僵化现象C.氧化变质现象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 C ) A.邻二氮菲B.淀粉指示剂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

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 C ) [已知E φ(MnO 4 /Mn 2+)=1.51V ,E φ(Fe 3+/Fe 2+)=0.77V] A .320.0 B .3.4×1012 C .5.2×1062 D .4.2×1053 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 A .Br - B .Cl - C .CN - D .I -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 ) 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 3 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 )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 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 C ) A .34 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 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 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 A .3.00 B .5.00 C .9.00 D .11.00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分析化学简答题总结 一、绪论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30 分) 1.请简述影响峰强和峰位的因素. 2.质谱中分子电离的方式有哪些及用于何类化合物的电离. 3.化学位移相同的氢为什么会出现磁不等同,请举例说明. 1、简述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答:按分析任务:①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组成;②定量分析:测定某一组份某些组分的含量;3: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价态,晶态,结合态等存在状态及其含量; 按分析对象①无机分析:分析分析无机物,定量定性;②分析有机物,定性定量 按测定原理①化学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及计量关系确定被测物质组成及其含量②仪器分析:利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如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等。 ④根据试样量多少,分为常量,半微量,微量,超微量 ⑤根据试样中北侧祖坟含量高低,分为常量组分,微量组分,痕量组分。 2、分析过程和步骤 答:①分析任务和计划:明确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②取样:组分测定的实际试样,必须能代表待测定的整个物质系统 ③试样准备:使试样适合于选定的分析方法 ④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测定的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⑤结果处理和表达: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分析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形成书面报告。 第二章误差分析数据处理 1、简答如何检验和消除测量过程中的误差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主要来源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为了减少随机误差,需要仔细地进行多次测定取平均结果。 系统误差是由固定的原因产生的,是由规律性的,因此首先要知道误差来源,

再用适当方法校正。 如何检验: 2、简述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来源特点,及消除方法 答: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实验设计不当, 仪器试剂误差:仪器为校准,试剂不合格引起。如砝码生锈,试剂不纯等。操作误差: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不包括过失。如滴定终点判断不准等。 特点:有固定的方向,大小可测,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消除:修改实验方案;校准仪器,更换试剂;做对照试验,空白试验,回收实验以及多加训练,规范操作等。 ②偶然误差:偶然因素引起的。如实验室温度,湿度,电压,仪器性能等的偶然变化及操作者平行试样处理的微小差异等。 特点:大小方向不可测,无重复性,且具有随机性。 消除: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避免。 3、误差与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答: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 偏差: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的差值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2、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接近程度,反应结果正确性。 精密度:各平行测量值之间互相接近的程度。反应重现性。 精密度是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密度不好,衡量准确度没有意义。 在系统误差消除的前提下,可以用偏差反应结果的准确度。 4、表示样品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哪些?与平均偏差相比,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为什么? 答:表示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标准偏差, 用标准偏差,突出了较大偏差的影响,

《水分析化学Ⅰ》期末模拟试题

《水分析化学Ⅰ》期末模拟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试题序号 分值 得分 评阅人 一、选择题 30分,每题1分 二、名词解释: 20分,每题2分 三.简述题 20分 四、计算题 30分 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 )1.在Fe3+、Al3+、Ca2+、Mg2+的混合液中,用EDTA测定Ca2+、Mg2+,要消除Fe3+、Al3+的干扰,在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方法是

A.控制酸度法 B.络合掩蔽法 C.沉淀分离法 D.溶剂萃取法 ( )2.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时,滴定速度应控制 A.象酸碱滴定那样快速进行 B.在开始是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C.始终缓慢进行 D.开始时快,然后缓慢 ( )3.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在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 A.Ag2CrO4沉淀不易生成 B.AgCl沉淀不完全 C.AgCl沉淀吸附Cl-增强 D.AgCl沉淀易胶溶 ( )4.氧化还原滴定的主要依据是 A. 滴定过程中氢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B. 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发生变化 C. 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发生变化 D. 滴定过程中有络合物生成 ()5.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CaO平均含量为30.6% ,而真实含水量为30.3% ,则30.6%-30.3%=0.3% 为 A. 相对误差 B. 绝对误差 C. 相对偏差 D. 绝对偏差 ()6.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密度1.18~1.19,含量36%~38%)A. 0.84ml B. 8.4ml C. 1.2ml D. 12ml ()7.一有色溶液符合比耳定律,浓度为C时,透光率为T,当浓度增大一倍时,透光率为 A. 1/2T B. 2T C. D. T2 ()8.按酸碱质子理论,Na2 HPO4是 A. 中性物质 B. 酸性物质 C. 碱性物质 D. 两性物质 ()9.下列阴离子的水溶液,若浓度相同,则碱度最强的是 A. CN-(KCN- = 6.2×10 -10) B. S2- (KHS- = 7.1×10 -15 , KH2S =1.3×10 -7 ) C. F- (KHF = 3.5 ×10 -4 ) D. CH3 COO- (KHAc = 1.8 ×10-5 ) ( )10.在纯水中加入一些酸,则溶液中 A. [H+][OH-] 的乘积增大 B. [H+][OH-] 的乘积减小 C. [H+ ][OH- ] 的乘积不变 D. [OH-] 浓度增加 ( )11.在吸光光度法中,透过光强度和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吸收波长 D. 吸光系数 ( )12.用SO42- 沉淀Ba2+ 时,加入过量的SO42- 可使Ba2+ 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 A. 络合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盐效应 D. 酸效应 ( )13.络合滴定中,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是 A. 金属指示剂络合物易溶于水; B.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显色络合物稳定性大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 C. 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不可逆; D. 金属指示剂本身颜色与显色络合物颜色相同 ( )1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与_____有关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 1() 4 H 24 : []+[H 34 ]=[]+[ 3 ] +[ 4 2-]+2[ 4 3-] (2)c 1() c 2 ()H 33 []+[]=[H 23 -]+[]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 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4.二元弱酸H 2 B,已知=1.92时,δH2B =δ;=6.22时δ=δB2-,则H2B的1=1.92,2=6.22。 5.已知(32+)=0.68V,(43+)=1.44V,则在1 H 24 溶液中用0.1000 4+滴定0.1000 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0.6,化学计量点电位为1.06,电位突跃范围 是0.86—1.26。 6.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2+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黄_变为_红_。 8.某溶液含3+10,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则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8.99:1。 9.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8 2与 2 S 2 O 3 的反应式为I 2 +2S 2 O 3 22 S 4 O 6 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S表示,等于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无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或H 2 O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完整word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试卷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1(mol/L) NH4 H2PO4 [H+]+[H3PO4]= [OH-]+[NH3] +[HPO42-]+2[PO43-] (2)c1(mol/L)NaAc+ c2(mol/L)H3BO3 [H+]+[HAc]=[H2BO3-]+[OH-]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 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δH2B =δHB-;pH=6.22时δHB-=δB2-, 则H2B的p K a1= 1.92 ,p K a2= 6.22 。 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mol/L Ce4+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 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 0.86-1.26V 。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___黄______变为____红______。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99:1 。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 I2 + 2S2O32-=2I- + 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 单色器 , 吸收池 , 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示,等于M/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 1.什么是基准物质?什么是标准溶液? 答: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络合滴定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H+,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

水分析化学复习题-老师给的

习题 1.用0.1mol/L滴定0.1mol·L-1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9.7~4.3,用0.01mol·L-1HCl滴定 0.01mol·L-1NaOH时的pH突跃范围是( ) A 9.7~4.3; B 8.7~4.3; C 9.7~5.3; D 8.7~5.3。 2.今有某溶液,酚酞在里面是无色的,甲基橙在里面是黄色的,它可能含有哪些碱度()A, OH- B,CO32- C,HCO3- D ,OH-+ CO32- E、CO32-+ HCO3- 3.某碱性样品用0.1000mol/L的HCl溶液滴至酚酞终点,用去20.00ml,加入甲基橙又用 0.1000mol/LHCl溶液滴至终点,又用去30.00ml,此样品为() A .NaCO3 B. NaCO3 +NaOH C. NaCO3 +NaHCO3 D.NaHCO3 4、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1,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体积为V2。V1与V2的关系是:() A、V1=2V2; B、2V1=V2; C、V1>V2; D、V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