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学生姓名:殷强

学号:1102010442

所在院系: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届次:2015届

指导教师:管军

职称(学位):副教授

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剽窃别人的内容;

2.毕业论文(设计)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注释说明来源;

3. 毕业论文(设计)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

5.若在省教育厅、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院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前言 (2)

一、关于余华 (2)

(一)余华生平 (2)

(二)余华道路 (3)

二、先锋余华 (4)

(一)先锋文学 (4)

(二)小说主题 (5)

三、转型之路 (7)

(一)转型原因 (7)

(二)再度启程 (8)

四、现实余华 (9)

(一)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 (9)

(二)小说里的温情 (11)

五、小说艺术 (11)

(一)细部刻画 (12)

(二)重复叙事 (12)

六、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学生:殷强(指导教师:管军)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摘要:在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里,余华总是给人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以至于他的作品和他本人常常受到人们的不理解。但是余华不在意别人的

眼光,不追求固定的叙述方式与叙述技巧,一直坚持自己的叙述方式

和叙事视角,用自己独有的观察力来探讨对现实的思考。文学界大致

把余华的创作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余华创造了大量先锋作品,但后

来的余华却改变了先锋道路,走上了一条与普通大众相结合的温情写

实道路,当一片质疑声在他耳边回响时,余华用自己的作品证明了自

己。本文将结合余华生平和他的一些作品,对比前后期的作品风格,

探讨余华小说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余华;先锋;现实;小说艺术

From the Creation to the Warmth and

Realistic Pioneer——A Study of Yu Hua's Art

Student: Yin Qiang (Faculty Adviser:Guan Jun)

(Education Depart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In the eighty's of the Pioneer Writers, Yu Hua always give a person a kind of personal independence of conduct attitude, so that his works and

himself often by people who do not understand. But he doesn't care

about other people's eyes light and not the pursuit of fixed narrative

mode and narrative skills, always adhere to the own narrative style and

narrative perspective, with their own unique observation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of reality. Literature in general, the Yu Hua's cre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Yu Hua's early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pioneer works,

but later Yu Hua had changed the Pioneer Road, embarked on a

1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public's warmth and realistic Road, when a

piece of question sound in his ears, Yu Hua in his works proved

himself. This paper will combine some of Yu Hua's life and his works,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works of later style of the artistic value of Yu

Hua's novels.

Key words:Yu Hua;Vanguard;Reality;The art of fiction

前言

余华,一个当代文学里不得不提的作家,对他的创作评论界历来有争议,但他对整个当代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余华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八十年代的先锋创作,一个是九十年代开始的现实写作。本文正是对比前后两个阶段,在总结很多评论者以及资料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一下余华整个的创作历程以及小说的一些重要艺术特色,虽无太新的观点,但总体上让我们对余华有个大概的了解,加深了我们对余华的认识。

一、关于余华

(一)余华生平

关于余华,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他的生平。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初中,1977年高中毕业,但并没有去工作,从1978年开始在海盐当了5年的牙医。1983年开始写作,1984年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第一篇小说《星星》,这篇小说还获得了1984年的《北京文学》奖。1987年写出了一篇让他激动不已的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这篇作品是余华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标志,此时的余华正在践行他的先锋道路。进入90年代,余华接连写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三部长篇,风格一改先锋味道,温情写实,揭露命运,与此同时余华还凭借《活着》在意大利获得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在国外余华获得很多荣誉与奖项,余华成了一个外国人熟知的中国作家。耗资几年写成的长篇《兄弟》出版后大受好评。近年出版的《第七天》也引发人们的深思。

看完后,我们发现余华的生平并没有太多的精彩之处,并没有太多复杂艰辛的经历供人们去研究,但是我们通过余华的作品多多少少还是能发现余华的生活与经历对他的写作有一定的影响,或者说他所写的很多故事可以从他的生活中找

2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到素材。余华的父亲是一位外科医生,他小时候的家的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从小面对着太平间生活使得余华对死亡并不恐惧,甚至习以为常,见惯了鲜血,从而使他对鲜血产生了麻痹。所以我们在书上或研究资料上都可以看到对余华前期小说的主题探讨无不充满了暴力、死亡、血腥、冷酷等字眼,我想出现这些与他自身经历应该有密切关系。

(二)余华道路

“追溯余华的成长之路以及预测其仍然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的文学前景,无疑是一个饶有意味的话题。而在这一追溯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也许就是:余华是如何成为余华的?换言之,余华是如何选择了他的作家道路的?”①余华与鲁迅等很多作家一样,并不是一开始从事写作道路的,而是在人生的岔路口中最后做出了选择写作这条路。对于在“牙齿店”的生活已经让余华感到无聊至极,他渴望寻找一个新的适合他性格的工作,很多时候他看见有些人整天就在街上走来走去,也无所事事,后来他知道这些人是在文化馆工作的。余华觉得这些人的工作适合他自己,于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进入文化馆工作。“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学会作曲;二是学会绘画;三就是写作。对我来说,作品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我只能写作了。”②从那开始,余华开始努力写作,到现在为止已有了三十年的写作历史,也就是余华的这条写作之路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

这三十个年头的写作对余华来讲最后结果就是“将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作家”③,这句很俏皮的话却道出了余华对写作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推崇,文学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会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而余华就是想通过写作这个手段丰富自己的内心,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发挥文学的巨大力量。

因此当有人采访余华时,余华简单介绍了一下他写作的整个历程,他觉得“文学的道路也是我人生的道路”④。我们经常能透过某位作家的作品品味出他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因为此时的文学作品不再是一部简单的作品,这里面更多的是融入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人生感悟,就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满纸荒唐

①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一章第2页

②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③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④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3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①,不是作家的我们难以理解作家写作时的辛酸。对余华来说,写作也是一件及其痛苦的事,并非科班出身的余华在一开始写作时都不知道引号是干啥用的,常常把简单的语句写复杂了。在他开始写作时他发现最大的困难难以坐定下来,对于刚二十岁出头的余华来说,我想不仅是余华,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天天把屁股与椅子连接起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所以余华认为要克服这个困难“就是首先建立屁股和椅子之间的友谊,而且是长时期地建立这种友谊。”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轻的余华用坚强的信念克服自己的种种欲望,咬牙写作,最终度过了一开始的那种焦躁烦闷心情,因为他再也不想去面对那个千篇一律的口腔了。

作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写作的,特别像余华这样并非受过专业训练的作家的来说更是需要学习的,认真学习是任何一个作家都需要的写作态度,正如余华自己所说“要想学习的话,学习作品是最好的渠道,没有更好的渠道了”③。余华在决定写作时,阅读了大批作家的作品。在余华写作初期,有两位作家对他影响重大,一位是川端康成,一位是卡夫卡,对于这两位作家余华认为“当川端康成教会了我如何写作,然后又窒息了我的才华时,卡夫卡出现了,卡夫卡是一个解放者,他解放了我的写作”④。可以说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是余华的恩师,因而我们在余华的作品里依稀能看见这两位作家的影子,但余华只是在初期创作对他们进行模仿而已,一味的模仿会阻碍余华后期的发展,正如余华所说“任何一个作家他教会了你写作同时也会葬送你的前途,你越迷恋他,你自己的道路就没有了”

⑤。所以余华在自己的写作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而且他成功了,因而对于余华的创作历程我用余华道路来概括应该不偏不倚。

二、先锋余华

(一)先锋文学

说起余华,我们不得不提及八十年代的先锋文学,作为先锋派中的先锋,余华早年的作品被冠以先锋文学的典范。先锋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一群自我意识十分强烈的作家根据“不断创新”的原则,打破以前的传统

①曹雪芹:《脂砚斋评石头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5月第2版,第4页

②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③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④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⑤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4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和规范,力图创造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先锋文学作为一种新事物,为文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一开始出现时确实引起文坛轰动,一系列关于先锋作品的评论接连出现。但正如历史上的很多改革一样,先锋文学运动并没能持续下去,不到十年的功夫,中国的先锋派就风光不再,大批的作家相继转型,余华也不例外,但这次运动给文学界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二)小说主题

翻开对余华评论的文章,暴力、冷酷、死亡、血腥等字眼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眼前,而这些只是余华小说的表面含义,透过这些字眼,我们在更深处会挖掘出余华小说所要讲述的是一种苦难,这种苦难被余华深深的隐藏在残酷的血腥场面里。而苦难的背后余华似乎又在透露着什么,那就是一种温情,一种由内而发的温情。余华对苦难与温情之间的转换并没有直截了当的叙述,而是借助自己的叙述模式来叙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作品来加以阐释。

“那个疯子又回来了!”

“那个杀人的疯子又回来了!”

——余华:《河边的错误》生活中的我们如果听到这样的呼喊,第一反应肯定是跑开了,毕竟面对的是一个疯子,心里多少有点恐惧与害怕。对待疯子用对待正常人的办法去对待他肯定是行不通的,那我们该怎么办,放任自流?现实中的我们看完之后肯定会觉得这样的疯子早就被关起来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法律,有严格规范的社会里。可是,如果真有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余华的《河边的错误》探讨的便是上述的问题,关于这样主题或类似“疯子”意象的作品在余华的作品里很常见,如《往事与刑罚》中的刑罚专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中的诸多人物等。我们会很好奇,大凡作家用的意象大多有象征意义,难道“疯子”这个意象有独特的魅力,余华对“疯子”的痴迷是否暗示他此时的心里精神世界?

《十八岁出门远行》讲述了一位十八岁的青年外出远行的趣闻,读完后我们觉得很诧异,这样的远行简直是太疯狂了,不禁感叹还能这样的叙述,完全颠倒了我们青年读者对世界的幻想,简直像是在做一场梦。莫言感叹:“这个人具有

5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在小说中施放烟雾弹和在烟雾弹中捕捉亦鬼亦人的幻影的才能,而且是那么超卓”。①我想莫言对余华的评价可谓十分中肯,也显示了余华熟练的叙述技巧,并且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叙述框架,在这个框架中能够抓住重点,写起来也是游刃有余。

《现实一种》,最受评论界评价的作品,可谓是纯正的先锋作品。对于读过《现实一种》的读者来说,现在回想一下故事情节还是那么的令人毛骨悚然。《现实一种》的意蕴并不玄奥晦涩,表面上是一部描写暴力的小说,内在里讲述了人性的善与恶的问题。初看小说的题目我们都觉得很古怪,一般说一种现实,可这里却把两词反过来说,从题目开始这篇小说就透露出先锋的味道。我想《现实一种》的题目之所以这样说应该是它所要描述的现实并不是我们常规所说的现实社会,暗示着一种非常规的现实生活。小说的叙述了山岗与山峰两兄弟间的连环报复与杀戮,“山岗与山峰两家的自相攻击、自我毁灭,是人性之恶在报复行为中对人性和文明的施暴,表现出人性中的兽性的、动物性的一面”。②在现实面前,亲情、爱情可能都会化作尘烟,小孩子之间的一些误会到了大人这里可能会升级成更大的误解,进而造成报复。通过小说的描述,我们一点也看不到兄弟、亲人之间的亲情,他们俨然成为陌生人了。春秋战国时期,关于人性,孟子提倡“性本善”,荀子倡导“性本恶”,一善一恶,虽差距甚远,却本同源。余华的《现实一种》表现了人性内心深处恶的一面,这种恶埋藏在善的下面,虽然现在是文明社会,但社会还未到达大同社会,暴力行为在社会依然存在,一些不公正不平等的事依旧出现,这让我们有时不禁想起佛家经常讲的善恶总在一念之间。

但我们如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表层阶段,我们很难看到余华写作的真是目的,透过这些暴力与血腥的场面,余华实则想揭示一种命运,一种苦难的命运。在中国作家里,命运时常伴随着苦难,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时常也是一生的苦难。中华民族历来适合多灾多难的民族,苦难似乎也成为广大中国人的一个代名词,新时期的很多作家更是热衷于描写苦难,不仅是余华,甚至是整个先锋派的作家都偏爱于神秘抽象的命运,尤其是不可捉摸的宿命。宿命是先锋派作家手中的一张王牌,潘军坦言:“我就很崇尚一种宿命的东西,我觉得‘宿命’某种意义上确实是对命运里的那种不可捉摸的东西进行了一种高度的概括,概括成了一种比

①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第30页

②王达敏:《余华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43页

6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较美的形式”,①我想潘军的这番话语用来作为先锋派作家的宣言是再合适不过了。

命运正是这种“虚伪的形式”,从描述人难逃荒诞现实的设陷与捉弄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开始,到解析人为深藏于内心深处的人性之恶所困的《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河边的错误》、《往事与刑罚》,还包括《祖先》,再到叙写神秘宿命的《死亡叙述》、《难逃劫数》、《世事如烟》、《两个人的历史》、《命中注定》,再到人最终难逃悲剧命运的《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此文献给少女杨柳》,余华小说构成了循序渐进、结构严整和主题丰富的命运交响曲。

三、转型之路

(一)转型原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余华的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大,对这一变化,余华自己有过描述:

“就我自己的创作而言,我的后期创作较之前期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的原因我想有两个:一个是人在变,想法再变,时代在变;另一个就是写作上更为具体的原因:作家要写作就必须对笔下每一个人物的言行,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标点都要负起他应有的责任,这个时候写着写着肯定会寻找一种最适合这篇小说的表达方式……”②

对于更为具体的原因,余华在这里并没有解释的清楚,且不具有说服力,因为技术上的改变应该不会引起写作姿态的本质变化。因此,最为关键的还是第一个方面:“时代在变,人在变,想法在变”。关于这点,余华曾说过:“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你写了一辈子小说都未必能抓住世界的本质,现在年纪大了一些以后,开始意识到还是现实的东西更为有力量”。③在这里,余华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他将回归现实,去探寻一些“永恒”的东西。

对余华发生的改变,文学界对余华的这种转型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一种是表示赞同,认为余华找到了真正的归途;另一种则持相反态度,认为余华是为了迎合大众市场的需要,放弃了他先前的先锋创作。对于这些质疑,余华作为

①潘军:《坦白——潘军访谈录》,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

②林舟:《生命的摆渡》,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③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作家》,1996年第2期

7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当事人肯定会为自己辩护:我只不过是顺应了时代与自己内心的变化而已。无疑,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看法,我们都不能持赞成或否定的态度,我们需要关心的是余华的作品,好的作家要靠好的作品,作品的好坏不能凭一时的好坏,而要看它能否承受时间的检验,我想这个答案已经很明确了。转型之后余华的作品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不仅是老人,很多年轻人也喜欢余华写的故事。

(二)再度启程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余华就得为他的新路途准备行李。因为他知道,面对很多人的质疑,唯有通过自己的作品才是最有说服力的武器。抛弃了先锋创作的余华并不代表抛弃了改变,在众多的现实作品中,如何才能做到感人真实正是他所思考的。而在这里,我们不能割裂余华前期的先锋写作,前期的写作锻炼了余华对故事叙述的把握,他可以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说得比较复杂,也可以把一个复杂的故事简单化。正是有了前期的积累,余华成了一个善于说故事的作家。

《在细雨中呼喊》可以算承上启下的作品,小说虽然还充斥着先锋的味道,但已经能从字里行间明显感觉到余华对命运的呼喊,对现实的把握。看完《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每一部都是让读者读完久久不能忘怀之作,有种欲言欲止的感觉。

先锋时期的余华所写的故事大都是短篇,而转型之后,他更倾向于长篇小说的写作。“相对于短篇小说,我觉得一个作家在写作长篇小说的时候,似乎离写作这种技术性的行为更远,更像是在经历着什么,而不是在写作着什么”。①对短篇和长篇的解释我觉得余华的解释是很贴切的。

转型之后的余华再度出发,他所要征服的道路不是他以前擅长的短篇,而是一个他没有踏入的新土地。长篇小说的写作不仅考验一个作家的写作叙事能力,更能体现出一个作家的战斗能力。因为长篇小说的写作时间跨度参差不齐,有几个月的,也有几年的,更有甚者像歌德、托尔斯泰等作家用毕生心血完成一部长篇,这对一个作家的考验不仅仅是体力、耐力上的考验,更能锻炼出一个优秀作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品格,而且作家还得面临着一个挑战就是作品写好后是否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在长篇小说的写作中,很多作家经常会出现困乏,因为此时的作家不仅要和自己的身体战斗,更要和自己的灵感战斗。灵感不是买卖,你

①余华:《长篇小说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8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有钱就能买到,很多作家在书桌前经历了一番焦躁、痛苦、抑郁之后不一定就能找到灵感,就像我们在篮球场上长时间的奔跑之后,不一定获得好机会去投篮一样。获取写作的灵感可能是很多作家头疼事,余华当然如此。

四、现实余华

(一)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

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来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给每一位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为研究者更是认真研究这两部作品。福贵和许三观这两个人物更是成为研究者研究的重点,也是余华笔下的经典人物。先前刚习惯余华那种冷峻叙述风格的读者在读到这两部作品时,不禁会问这是余华写的吗?《活着》的出版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余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用温情的语言来描写苦难人生,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去思索民间大众的生活。

《活着》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在我们看来福贵的一生充满磨难与艰辛,但小说因为通过第一人称的角度去写,我们通过福贵的叙述会看到他的一生里除了说不尽的困难外,更让我们体会出那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活着》的篇幅不是很长,但当你拿起来读的时候你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因为你会觉得福贵的一生不仅是他个人的一生,也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的一生。福贵年轻时无所事事,依靠家业去赌场取钱,却识人不清,最终把大宅拱手送人。雪上加霜的是母亲此时生病,福贵为救母亲四处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做壮丁,后被解放军俘虏。经历了层层磨难,已是中年的福贵终于回到家乡,本以为可以苦尽甘来,谁知这才是苦难的开始,接下来一件又一件让人绝望的事发生在福贵身上,身边的亲人全部离他而去,只剩下孤苦伶仃的福贵和那头可以说话的老牛。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福贵不选择死亡,死往往可以得到解脱。先锋期的余华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死亡故事,这时候的福贵如果选择死亡我想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很好的事,但余华之所以没让福贵死亡而是选择坚强的活下去并勇敢的向采风的“我”讲述了他的一生,集中体现了这篇小说的主题:活着。在我们中国自古就有好死不如耐活着,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种种艰辛,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毅然的活着在,此时的福贵早已是千千万万的中国普通民众的化身,他们从福贵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即使身处绝境也要活下去的

9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信心和勇气,这就是余华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叙述,而立之年的余华不再像先前一样以冷漠的叙述视角来讲述恐惧的故事,现在的余华很温情,温情的让我们感觉《活着》不像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写出来的,而像一个经历无数风雨的老者的写作,这说明此时的余华已把目光投向大众,投向那个广袤无垠的农村。

继《活着》之后,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更是发扬其温情写实的风格。余华说他一开始写《许三观卖血记》时有很好的叙事构思,可写着写着他发现他写不下去了,他一开始准备写的人物并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去发展,相反的是这些人物把余华带进去了,就是这样自然地让故事发展下去,这篇作品做到了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余华只是充当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许三观卖血记》较为成功的讲述了又一个“活着”的故事,作者有意减轻历史感,用并非直接手法刻画真实内心,并且运用深化重复的方法营造有别于一般长篇小说的作品。可以说《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说它呈上,是相对于《活着》而言,与《活着》相比,《许三观卖血记》更加贴近现实中能辨出模样的真实地人;说它启下,是相对于《兄弟》而言,从《许三观卖血记》中可以看到《兄弟》模糊不清的影子。

读完《许三观卖血记》,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更加贴近我们日常的《现实生活》,人生在世不顺心事十之八九,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肯定的。小说的主人公许三观一生遇到无数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在我们读起来仿佛是我们身边的一些过来人所经历过的一样,并没有太多的虚构成分,许三观的一生仿佛就是我们的祖辈所走过的一生,极其艰难却不失信心。从小说里我们看到了夫妻间患难与共精神,父子间的关爱之情,种种细节被刻画的栩栩如生,这里我们不得不再夸赞一下余华对细节的刻画。

到九十年代,余华的三部长篇风格突变,小说里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不再像先锋时期小说里的人物那样没有生命感。余华自己说,他在《在细雨中呼喊》中感觉到人物会说自己的话,在写《活着》的时候无法再将自己的意志加诸于人物,并且让人物自己说话,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人物完全是自己在说话了。当我们认真读完这三篇小说时,我想我们的阅读感受会见证余华的话是对的,这也证明了余华在写作时的一个飞跃,因为他所写的人物都“会说话”,余华自己并不需要做太多的叙事者,他只是将这些人物的话写出来而已,如此写作很是轻松。

10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透过这些“说话者”我们可以发现余华所描述的对象大致没有变,一如既往的描写农村,描写普通大众,命运与反抗命运一直在斗争,主人公虽身处逆境,却从未放弃自己。小说所传达出的温情更是让我们不禁审判自己,在今天这个人与人之间距离感在逐渐拉远的时代,余华的这些小说会起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二)小说里的温情

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再到《兄弟》,我们在余华的这些长篇小说里看到了一种温情,这种温情有父子之情、兄弟之情等。父子之情在《许三观卖血记》里显得尤为突出,当许三观在得知一乐并不是自己的亲身儿子后所表现的那种愤怒后对一乐是不理不睬,但当一乐因为脑瘤而昏倒时许三观比任何人还紧张,为了救一乐不惜一路卖血。这里,许三观堪称一位好父亲的典范。此外,一乐、二乐、三乐三兄弟间的兄弟之情也被刻画的有血有肉,作为哥哥的一乐看到弟弟被人欺负帮忙出头结果却把别人的头砸破,虽然是小说,但总感觉内容很真实,并且真真切切,三兄弟间的嬉笑打骂犹如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令人印象深刻。

关于兄弟间的描写,余华早在《现实一种》里就描述了山峰与山岗两兄弟,但与余华的《兄弟》里的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相差甚远。《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与一乐不是亲父子,《兄弟》里的李光头与宋钢也并不是亲兄弟,这很有意思,并非真亲却有真亲情。余华并没有向我们一对亲父子与亲兄弟间的故事,这给我们留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余华是不是在暗示着什么,我们常讲亲兄弟明算账,这里不是亲兄弟,很多陈年旧账是不是可以一笔勾销?不难看出,先锋期的余华对父子、兄弟之情写的太过血腥,现在的余华想要转变,因而我们从他的小说能内在的观察到余华在处理这些题材时的用心良苦,单纯的写父子以及兄弟之情很难感动读者,用不一样的父子兄弟之情来重新构建温情,这一点做的很好。

五、小说艺术

余华从一开始的先锋创作到后来的走向写实,他的小说的艺术特色也一直使我们探讨的重点。关于余华小说的艺术特色与其写作阶段是有密切联系的,我的题目是“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其实也就是在宏观上概括了余华前后期的小说艺术特色。这里我想谈谈余华小说的两个的艺术特色,也是我认为余华最为成

11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功的两个艺术特色。

(一)细部刻画

前面我们说到余华受川端康成和卡夫卡两位作家影响最大,而这两位作家都是擅长描写细节,所以余华说“川端康成对我最大的影响在于让我注意到细部是我们生命的所在”。①作家要想写好一部小说,除了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还得具备一流的洞察力。“因为是洞察力在帮助想象力把握住叙述的分寸,否则就是瞎想”②。不管是先锋期的创作,还是后来的几部长片,余华都始终如一的贯彻抓住细节的写法,因而他的作品很凝练。

(二)重复叙事

法国著名叙事理论家热拉尔·热奈特曾经说:“一件事不仅能够,而且可以再发生或者重复,‘重复’事实上是思想构筑,它除去每次出现的特点,保留它同类别其他次出现的共同点,一系列相类似的事件可以被称为‘相同事件’,或同一事件的复现。③重复叙事给余华的小说带来了简朴有力的表现力和富于乐感的旋律美,并已成为他小说的一种风格,因此,也有人称他的小说是“重复的诗学”。④在余华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话语的重复,比如在《许三观卖血记》里每次许三观卖完血后都要去补一补身体便出现了“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类似的还有“好,你别哭了”等,。这些话语的重复犹如《诗经》里的重复一样,不仅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更增添了一种音乐之美。另外,我们在余华的小说里还能看到情节、事件以及场景的重复,在《许三观卖血记》里许三观的十二次奇特的卖血经历与他的人生经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就是很有利的证明。余华小说的重复叙事基本上贯穿他的写作,可以说是他写作的一种很好的技巧,他的重复叙事不是单纯的来回重复,也不是简单的情节叠加,是有特殊目的与内涵的,蕴含了作家对人生的理解与思考。

六、结语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余华,对余华的认识也会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在八十年代一直特立独行的余华用他那冷峻的语言描写一个个暴力、血腥、冷酷的画面,到了九十年代,笔锋一转,温情写实,这种蜕变有

①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②余华:《我的文学道路》,《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③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④余弦:《重复的诗学——评<许三观卖血记>》,《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期

12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外在的原因,也有其内在的觉醒,因为他认识到写作要回归现实,回归到那最普通的最平凡的生活中。三十多年的写作,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余华也审时度势,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以忘记的故事,福贵、许三观、李光头等一个又一个小说人物与人们对话,从余华的小说里我们看到了温情,看到了乐观,看到了人与人之间还有帮助,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

13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参考文献:

[1]邢建昌.鲁文忠.先锋浪潮中的余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徐林正.先锋余华[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

[3]洪治纲.余华评传[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4]王世诚.向死而生:余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杜士玮.许明芳.何爱英.给余华拔牙——盘点余华的“兄弟”店[M].北京:同心出版

社,2006.

[6]王达敏.余华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8]吴义勤、王金胜、胡健玲.余华研究资料[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9]余华.在细雨中呼喊[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10]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11]余华.许三观卖血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12]余华.兄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13]余华.余华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14]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5]林舟.生命的摆渡[M].广东:海天出版社,1998.

[16]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17]潘军.坦白——潘军访谈录[M].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8]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9]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0]余华.说话[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21]莫言.小说的气味[M].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22]张卫中.余华小说解读[J].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6期.

[23]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J].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

[24]郜元宝.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J].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25]李惊涛.余华:审视暴力与肯定生命[J].连云港文学,1996年第1期.

[26]余华、潘凯雄.新年第一天的文学对话[J].作家,1996年第3期.

[27]陈韧.余华访谈录[J].牡丹,1996年第4期.

14

淮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

[28]余华.我的文学道路[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29]余华.长篇小说的写作[J].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30]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31]陈思和、张新颖、王光东.余华:由“先锋”写作转向民间之后[J].文艺争鸣,2000年

第1期.

15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致谢

本论文是在管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设计,还是论文的修改到最后的定稿,管老师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管老师有着深厚的学术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指导我写作的过程中,循循善诱,不断开拓了我的思维,使我对论文写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管老师平易近人、积极向上、幽默风趣的性格也深深感动着我,借此机会,向管老师表达衷心的感谢!

这篇论文的完成是对我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的一次总结,也标志着我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四年的大学生活使我受益匪浅,这期间认识了很多同学和老师,在这次论文的写作上,也获得了很多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表达深深的感谢!

此外,在论文写作期间,感谢我系各位领导所提供的帮助与鼓励,感谢辅导员在背后默默的为我们打气加油!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你们永远是我最坚实的后盾!感谢我的母校——淮南师范学院,在这四年的生活里给我提供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学业即将完成,我将带着家人、师长的鼓励和期望,迈入人生的新阶段!

16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余华的先锋小说 余华是一位有着独特生活体验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是中国早期先锋文学的杰出代表。《十八岁远门出行》、《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都是余华的先锋小说。在人们的印象中,余华的先锋小说彰显出他理解生活的聪明和敏感,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残忍,世事命运的无常,现实生活的死亡和血腥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的荒诞,等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一、小说的先锋性表现 (1)先锋话语。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和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在余华的先锋小说中,语言不在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在余华前期小说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概念化言语的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像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来代替:频临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十七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小说的结构---对常识的反叛。就小说的时空而论,小说处于两种时空关系中:一是艺术家所面对的客观物质世界的时空关系,另一个是由艺术家所制造的主观化的时空关系。传统小说与现代小说的区别在于现代小说破除了以往小说时空中陈旧的观念、单调的套路,余华对时间的看法是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一切常识提供的价值都开始摇摇欲坠,一切旧有的事物都将获得新的意义。在那里,时间固有的意义被取消,十年前的往事可排在五年前的往事之后,然后引出六年前的往事。同样这三件往事在另一种环境时间里再度回想时,他们又将重新组合,从而展示其新的含义。这种结构的小说主要表现在《在细雨中呼喊》、《世事如烟》、《献给少女杨柳》等文章中。 前面说到的暴力和死亡等也是余华小说先锋性的体现。 四、余华先锋小说的创作特征 (1)循环叙事、时间幻觉等手法的运用。结构作为先锋小说最重要的形式话语,对先锋小说文本的表现形态可以说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锋小说家们既可以通过借鉴了西方形式主义小说,获得相近似的结构品格和文本魅力,又可以把形式作为展示他们才华及智力的舞台。 (2)苦难和“人性恶”之主题 八十年代中期先锋小说在中国文坛兴起,先锋作家们在主题上大多都选择了对人生人性的关注,而余华对这种关注似乎显得更惊心动魄,更让人触目惊心。

第十六讲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第十六讲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主义在80年代的发展; 2、掌握余华及其创作; 3、掌握先锋、先锋小说的定义及其特点; 4、掌握余华八九十年代创作的变化; 5、了解其他先锋作家的创作变化。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现代主义在80年代(与五四时期的相比)的发展P332 1、现代主义可以追溯到“文革”末期一批青年诗歌和小说作者的地下创作; 2、朦胧诗的出现是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浮出水面的一个标志;差不多同时,小说创作中出现了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夜的眼》、宗璞《我是谁》等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 3、80年代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人们不再盲目地将现代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混为一谈,把它仅仅作为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学的一种武器,而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把它当做拉近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距离的主要途径; (2)不再把它作为浪漫主义的附属物,而是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打入一个“集装箱”里,作为引进和移植的主要内容; (3)五四时期和80年代对现代主义的引进和移植虽然都有各自鲜明的社会功利目的,但80年代则明显地偏重与文学自身的建设; (4)两次引进的文学成就和社会效果不可相提并论。

二、余华及其创作 1987年1月,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 随后几年,《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世事如烟》《难逃劫数》《古典爱情》等中篇和《死亡叙述》《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等短篇; 1989年,创作谈《虚伪的作品》; 1991年,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 90年代以后,回归世俗,有《活着》《一个地主之死》《许三观卖血记》等。 三、先锋、先锋小说及其特点 1、先锋原意是“先头部队”,主要是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它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或者一种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 2、先锋小说 3、先锋小说的性质和特点P338 4、先锋小说的终结命运 (1)先锋小说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 (2)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 (3)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 四、余华创作的变化P341 1、1991年以前:在想象的睡眠里前行的梦游,宿命的难以捉摸的潮湿和阴沉,以及波涛般涌动着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冰渣子。”即冷酷和残忍。如:《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世事如烟》《现实一种》等等; 2、1991年,转折点:《呼喊与细雨》。作品描写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的污秽、少年在性成熟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审父与仇父的家庭史整理以及儿童对人间温情的寻找等媚俗倾向等等。对这种世俗情感的描写,就意味着对先锋的放弃。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2)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 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于是老实人认为如此利用,亵渎了

毕业论文--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引言 (1) 一、符号化 (1) 二、类型化 (3) 三、真实性 (5) 四、人物的意义 (7) 结语 (9) 注释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内容摘要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余华以独特的认知和感悟塑造了许多鲜活的独特的人物形象。文章以人物形象分析为出发点,通过小说人物的类型化、符号话、真实性等特点的分析,探求当中所蕴含的文学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余华小说人物特点价值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Yu Hua creats a lot of unique characters by his unique knowledge and fresh insigh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gures, this article implys the meaning and value through some points, such as the types of characters, authentic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Yuhua the characters of the novels the feature the value

论余华小说中人物的特点及其意义 余华无疑是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作家。他的许多小说,诸如读者熟悉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活着》等,无不密集地充斥着许多迥异于传统意义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当代小说人物建构的某些先锋性探索倾向。本文试从余华的部分小说作品出发,分析这些人物塑造极具诱惑力同时倍受争议的特点,并力图发掘其背后存在的一些可能性意义。 一.符号化 在耳熟能详的文学理论教科书和文学权威经典中,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被告知一个似乎成为真理的命题:文学就是人学。世世代代各种文学的成熟形式,也充分地证明和表达了这条真理的绝对意义。不过,余华却有意与这种传统的文学理念做出偏离,将他的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符号化。这种卡西尔式表现性“符号”意义的呈现,使得人物与小说中其它形式因素如结构、语言等一样,成为一种形式美学意义的符号。小说中的人物,也往往不再具备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完整属性,仅仅成为构造故事情节而设置的“道具”,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发动机。 这种人物的符号化表现,首先体现于小说人物的命名形式中。在传统小说的叙事过程里,人名通常是不可缺少的标签,它不但能够凝炼地体现人物性格,使观众闻其名而知其人,而且还可能暗示人物的命运和归宿,人物形象与其蕴含的客观社会生活的意义紧密相联。许多作家常常富有深意地为小说中的人物取名,如鲁迅小说中的“夏瑜”(《药》),“孔乙己”(《孔乙己》)都无不如此。前者富于象征意味,与小说内容相联系具有一种深切的悲剧感;后者含有讽刺意味,与人物命运关联具有浓厚的文化凄凉感。而在余华那里,作品中人物的名字被多次取消,《世事如烟》中所有人只有“1,2,3,4,5,6,7”这样的阿拉伯数字,或用“算命先生”、“灰衣女人”、“瞎子”这些名词,《往事与刑罚》只用“陌生人”、“刑罚专家”来代替具体人名。人在这里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名称,人物自我也不再具有丰富的人格特征,成为小说文本叙述人为了完成叙述而使用的道具,最多也只是成为营构叙述情节的一些纽带。 其次,余华小说在具体的人物塑造方式、对人物的美学理解上也与传统小说有着根本性差别。在传统意义上说,人物的工笔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一直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在刻画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时,对于他们的出场、造型、服装等无一不浓妆重墨,相关的艺术表现效果至今仍为人们

余华创作的先锋性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表现 摘要:余华是当代中国先锋作家中成就最突出的一位,他的作品突破传统小说在形式、语言方面的限制和常规模式,在叙述形式、叙述语言、叙述母题、叙述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自己特有的品质。本文将从他作品的先锋话语、暴力与死亡母题、叙述模式等几个方面探究其小说作品的先锋性表现 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主要表现在:1先锋话语余华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走上文坛后,便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超越常规语体界限的叙事特征。传统小说中的词语、句子是用来描摹客观实践的自然行程的,它的意义在于传达出现实世界的表象与内容,即作者直接用感官感觉到的世界形态。但是余华看到世界并非一目了然,要想使得外部现实做最真实的表现,就要在语言上打破常规并做一些创新。而语言的创新不是没有规则的,它来自心灵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在余华的小说中,语言不再依照客观逻辑,而仅仅是依据“叙述”本身的规则,而这个关于“叙述”的叙述使文本的传统界限受到严重的损毁,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的寓言式书写。在余华前期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远离现实的“幻觉”的着迷,如他的《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劫数难逃》等。余华便用这种不确定性的语言将生活中那些只是概念化言语的所谓喜悦、悲伤、战栗、痛苦等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通过整个的话语系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不曾被人感知过的世界。如在《世事如烟》中,作者故意将故事中的人名以符号来代替:濒死者标号为“7”,负辱自杀的十六岁少女是“4”,与17岁粗壮孙子共眠的祖母为“3”,垂钓者是“6”。余华说:“没有了姓名的男人和姑娘同时又有了无数姓名的可能”,犹如“没有被指定的交谈也同时表达了更多的可能重复的心理历程”。符号式的不确定性语言更具寓言性。 2“疯狂的幻觉世界”———“小说的真实”对“再现现实的反拨”余华在他的《虚伪的作品》一篇中这样说道,“事实上到《现实一种》为止我有关真实的思考只是对常识的怀疑”。“我开始意识到生活是不真实的,生活事实上是真假杂乱和鱼目混珠……生活只有脱离我们的意志独立存在时,它的真实才切实可信”。余华在他的另一篇文章《活着》中文版前言中这么说:“事实上我只能成为这样的作家,我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我的写作,正因为如此,我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与传统的叙述不同,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并借助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了一幅世界图景与人性中兽性的一面,而这个叙述者在小说中既不做过多的议论,也不作价值的评判,仅仅只起一种结构的作用。这种叙述上的冷漠实际上是一种叙述的策略,小说以一种“局外人”的观点和冷漠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构造了“背离了现状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的“虚伪的形式”。初读余华的小说,就像在听一个精神病患者在深夜寂静无人的街头无尽地倾诉。心理学证明,所谓精神病患者,其显著的心理特征便是失去了与外界的现实联系而在自己的心中建立起一个虚幻的现实世界。余华前期的小说世界,是一个心理变态者的世界,一个狂人的世界。如《四月三日事件》里那个十八岁的迫害狂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处处暗藏杀机、危机四伏的世界。小说中的狂人所感知的那个虚幻的世界实际上表达的是作者对于真实世界的一种清醒的认识。作为作家的余华似乎失去了与外界的现实联系,已经脱离了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他所构筑的小说世界可以看成是他作为旁观者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叙述。《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这类带有一种寓言意味的作品,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揭示了这个世界的不可捉摸和生活的荒诞。《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的主人公甚至同作者同名,一个濒临死亡的人硬被说成是他的朋友,他出于无奈与同情,不得不尽一个朋友的义务为他买花圈,装出很悲痛的样子为他守灵,甚至给他的母亲当孝子。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不可能发生,但他让读者想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曾经强加在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及那些不得不做出的付出。而《死亡叙述》和《河边的错误》简直就是冷峻的写实,《死亡叙述》叙述了一个司机的看似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 [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余华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 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形式大厦正拔地而起,旧日的砖瓦仍然使用,但余华已经盖出别样的大厦。余华不但追求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而且,在他内心的深处,还苦苦寻觅着一种宝贵的东西——人性善 二、人性善的渴望与呼唤 许多评论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的真实。试图展示一个不曾被重复的世界,一个不被试验重复的世界,因而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他倾听到的是世界崩溃的声音,这种怀疑的态度导致他的作品中一再出现了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甚至自残。余华为何如此不厌其烦地为我们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人生图景,一次次暴露人性之恶呢面对世事的险恶与人性的可怕,余华充满了愤懑与焦虑,不遗余力地刻画了人性之恶正是因为他心中强烈的渴望人性之善。正如鲁迅先生在讲述阮籍嵇康反封建的行为时所说:“表面上毁礼教者,

浅谈余华先锋小说《活着》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

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 学生姓名:殷强 学号:1102010442 所在院系: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 届次:2015届 指导教师:管军 职称(学位):副教授 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淮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从先锋创作到温情写实——对余华小说的艺术探讨》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没有弄虚作假,没有抄袭、剽窃别人的内容; 2.毕业论文(设计)所使用的相关资料、数据、观点等均真实可靠,文中所有引用的他人观点、材料、数据、图表均已注释说明来源; 3. 毕业论文(设计)中无抄袭、剽窃或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观点、思想和学术成果,伪造、篡改数据的情况; 4.本人已被告知并清楚:学院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将严肃处理,并可能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不合格,无法正常毕业、取消学士学位资格或注销并追回已发放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严重后果; 5.若在省教育厅、学院组织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查、评比中,被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术规范的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院按有关规定给予的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学生(签名): 日期:年月日

目录 前言 (2) 一、关于余华 (2) (一)余华生平 (2) (二)余华道路 (3) 二、先锋余华 (4) (一)先锋文学 (4) (二)小说主题 (5) 三、转型之路 (7) (一)转型原因 (7) (二)再度启程 (8) 四、现实余华 (9) (一)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 (9) (二)小说里的温情 (11) 五、小说艺术 (11) (一)细部刻画 (12) (二)重复叙事 (12) 六、结语 (12)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6)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 零度写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文学与对汉语学院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专业对外汉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分数 论余华小说中的暴力和“零度写作” 学生:熊风 指导教师:何文善 摘要:余华前期小说中对鲜血、暴力和死亡进行了大力渲染。暴力,血腥在余华小说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余华在进行创作时采用零度笔触手法。本文将通过零度写作的兴起,传播及其对余华小说创作的影响,分析暴力、血腥、死亡在其作品中的内涵要义以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其“零度写作”的巨大魅力。 关键词:暴力;余华小说;零度写作 A Study on the Violence and "Zero Writing" in YuHua's Novels Undergraduate:XiongFeng Supervisor:HeWenshan Abstract:YuHua's early novels applying many colours to a drawing blood, violence, and death. Among of them ,violent, bloody in novels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https://www.360docs.net/doc/348992516.html,ually,yuhua in writing brush with zero technique.So,this text will zero the rise of writing, spreading an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reation of novels by yuhua,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主题: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第一篇论文: 题目: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作者:李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 摘要:余华由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作家”转变为20世纪的“通俗作家”,由创作风格的“冷酷”“残忍”转变为“和风细雨”。余华这种创作姿态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先锋小说的解体,这其中既包含着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也包含着世俗诱惑的难以抗拒性,也许,还包含着作家自己可以把握的不断创新的欲望和无法把握的创作心态的衍变。但他关心的仍然是人的生命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小说家的转变与解体并不是在新时代中的“溃不成军”,而是“胜利大逃亡”。 关键词: 解体;转变;超越;世俗;心态;生命;存在价值 提纲:前言:对文学的阐释中引出问题,说明自己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一、余华与先锋小说的悲剧性命运 二、余华在细雨中无声的呼喊 三、先锋小说家的“胜利大逃亡”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余华.跋[A].河边的错误[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3]王蒙、潘凯雄.先锋考——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先锋[A].今日先锋[M].北京:三联书店,1994. [4]张德政主编.“先锋派”条目[A].现代文学辞典[Z].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5]余华、张英.文学不衰的秘密(访谈录)[J].大家,2000,(2). [6]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7]余华.呼喊与细雨[J].收获.1991,(6). [8]陈思和等.余华:中国先锋小说究竟能走多远[A].理解九十年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9]余华.自序[A].鲜血梅花[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9. [10]郜元宝.世纪末中国文学的四种苦难意识[A].拯救大地[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4. [11]余华.虚伪的作品[J].上海文论,1989,(5) [12]王万森.新时期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3]李运抟.九十年代长篇小说:个人言说与历史浮现[ J].文学评论,2001,(4). [14]赵毅衡.非语义化的凯旋——细读余华[ J].当代作家评论,1991,(2) [15]陈晓明.文化溃败时代的馈赠[J].艺术文角,1993,,3). [16]张颐武.“人”的危机[J].读书,1988,(12). [17]马原.马原谈小说[J].大家,2001,(5). [18]马原.跋[A].虚构[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 [19]北村.我的十种职业[J].花城,2001,(1). [20]林舟.“靠小说来呈现”——对吕新的书面访谈[J].花城,2001,(6). [21]徐志伟.简论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倾向[J].文学评论,2001,(5). [22]陈晓明.关于九十年代先锋派变异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0,(6). [23]尹国均.先锋实验——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先锋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4]余华.边走边看·前面的话[J].收获,1999,(1).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浅析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 摘要:余华是一位前后时期风格有很大变化的当代小说家,他的小说突破传统模式,带给读者全新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创作方面推陈出新,无论是最初的创作思想、创作内涵还是创作手法都有独特风格,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先锋;转变;思考;美学;形式 余华是众多先锋派小说家当中创作风格较为独特的一位作家,在他的小说中,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被彻底否定,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与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展示出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迷惑、思考、怀疑,呈现出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怪圈,组成一幕幕人生的悲剧。 余华的小说创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1987年至1990年可以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段时间余华创作完成了《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中短篇小说。第二创作阶段是1991年之后,他完成了《在细雨中呼喊》等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我没有自己的名字》、《黄昏里的男孩》等短篇小说,代表作品《活着》在台湾、香港、意大利等地获奖。 作为一名小说家,余华具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意识,他的内心是想要不断超越自我的。无论是自己的创作思想上还是作品内涵方面,他的作品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变化和发展。这使余华在当代作家中像一颗新星脱颖而出,也使文学研究工作者呈现出对其作品态度褒贬不一的态度。 纵观余华的创作风格,首先在选材方面,不能不说暴力美学的体现是余华创作的一个重要风格,这是他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形式的最终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而不恰当的形式会反过来损害内容的表达。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在创作中用蜂拥而至的暴力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许多研究者都指出,暴力和血腥充满了余华前期的所有作品。的确,余华自己也曾说过他自己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真实,想为读者展示一个不能被重复的世界,所以他对现实世界采取了怀疑与拒绝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下他倾听到的是来自世界深处分崩离析的声音,因此他的作品中必将出现破坏,当然也就与暴力紧紧联系在一起。处女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我”一踏入社会,感受到的就是欺诈与暴力,而之后的《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余华更是将这种暴力由陌生人之间演绎到亲人之间,更为悲剧性。

《活着》看待余华的先锋创作中技法

从《活着》看待余华的先锋创作中技法 中国的文学演进,在当代的苦难中断层,掠过了英雄的时代,又在政治的挤压和文化的扭曲中悲惨的抽离出一段历史上的真空。而后的文人,倔强地起身,期许着重新将这中华的文字表述续弦,但回看期间,路何其茫茫。伤痕、反思、先锋都是在苦难的真空之后坚强起步的文学样式。伤痕与反思在还原历史,反思当代的鲜明话语中显得功不可没,而先锋小说则是在深究人性、感悟精神世界的表达中铁骑突出,它植根于以中国文化内部消解和反叛为旗帜的文化结构运动之中,就必然的与传统文化相隔,而自然的深究作为思想和情感个体的人,并浓墨重彩的铺写人的生存与死亡、欢愉和苦难。余华的作品正是这样的表达的领军,在冷峻尖刻的态度中看待生死,在生存的粗线条勾勒下凸显生命,正如余华自己对于《活着》的一句简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活着》在常规的价值判断中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农民经历了一生的苦难终于将苦难磨平,我们也在其中领悟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苦难,领悟苦难的丰富与宽广,领悟绝望的不存在,领悟人活着的本意就在于活着。通观余华的整体创作脉络,这部《活着》就镶嵌在他的文学风格完全定型、叙事艺术臻于纯熟的关节时期,而深究《活着》的意义表达、叙述手段、思想内涵都不仅对于余华的话语探讨大有裨益,也必然的对于先锋小说的阶段性研究有所贡献。 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作家群体,多数经历过现代中国的多重灾难,在文学的考量中这样的苦难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少年时代的苦难给予了作家们深刻的痛苦记忆,这在成人之后的创作中真实的再现到当今的作品中,它犹如记录历史与文化历程的一段胶片,当灾难来临的历史中记录,在灾难平息后安静的放映,在波浪不惊的表述中展露批判性的雄健锋芒;而另一方面,在民族的困苦中,中国的文化出现了断层,这让苦苦探寻之中的文人叫苦不迭,他们没有办法连接起经典文化中的传统,自然的无从溯源文化发展历程里的雄厚基业,但传统的中华文化丰满到渗透过来,又让作家们没有办法不受熏染而另起炉灶。于是在挣扎之中,文人的出路落在了普世的观摩之中,既是人的本性之中的抗争与真实性,消解与反消解。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文化的解构在文化内部的消解与反叛之中勃然而兴。以余华为代表的先锋作家的解构方向即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论余华小说创作的特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在先锋派小说家当中,余华是较为独特的,他的小说对传统的叙事方式和美学风格给予彻底的否定,传达出对现实世界异于常人的认识和感受。他的小说不断地叙说着对自己现实世界中人及人的命运思考、怀疑、迷惑……讲述着一个个人们无法逃离的厄运,展示一幕幕的人生悲剧。以下笔者尝试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余华的小说创作特点。 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形式的意义,在于它对内容的塑造作用。恰当的形式能使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不恰当的形式,不仅不能使内容充分表现出来,而且会损害内容的表达。 艺术表现形式一般是指叙述手法和语言的运用,余华的作品对形式的偏好和新形式的创作极大地引起了读者的注意。其实好的故事并不排斥适当的形式,鲁迅的作品就是形式和故事内容的巧妙结合。余华在写《活着》时,由于形式上的装饰意味消失了,叙述重心倾向到人们的命运本身。《活着》以平实的手法,将富贵的苦难一生娓娓道来,尽管他经历了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众多亲人死去的打击,饱尝着孤独无依的痛苦,终日与老牛为伴,但仍以豁达坚韧的人生态度生活在世间。尽管这篇小说与余华八十年代的作品一样,写出许多死亡和那令人发指的暴虐残忍的场面,但往昔梦幻、神秘的感觉已经消退,也摆脱了那阴暗的氛围,从虚幻天空回落到现实大地,小说中完整的故事,清晰的情节线索,达观乐生的生活态度与冷静平实的写作手法,把生存的人生价值包容在从容的形式叙述之中。 随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出版,人们又一次惊叹,余华不仅把故事讲述得精彩绝伦,而且形式感也很强。余华自己也坦言:“我觉得我是从内心深处把握分寸去写作,这不是技巧能够解决的。”[1]《许三观卖血记》昭示了余华崭新的精神气象,悲悯、温情接纳勾销了冷漠无端的暴力,彰显了人生存的艰难和价值。而且余华为表达“这是一本平等的书”[2]而采取取消作者身份的叙述方式,这也是决定了叙述的节奏和规律,像民歌般迁流漫衍,流淌着作者平民化、生活化的平和节奏。《许三观卖血记》的形式中最值得提的是幽默的叙述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幽默不仅是一种缓解苦难的方式,而且又是一种叙述策略。因而有了乐观、智慧和平等的思想。通过幽默的方式余华缓解了文本与内容的紧张关系,并建立了文本与现实的新型关系。选择了幽默意味着余华自己经历了与现实的各种冲突之后,开始获得某种宁静、平和与宽广的境界。小说当中,许三观在天灾之年为儿子们炒红烧肉;许三观因与林芳芳的私情被揭露后,天天被罚在家煮饭炒菜的情形;许三观和阿方及根龙因卖血而喝了太多水之后的走路情形;这些对苦难所进行的喜剧化处理,有效地缓解了八十年代余华的暴力与叙事的紧张关系,形成自己艺术的又一次突破。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相继面世标志着余华在小说创作中的某种突破。当血肉充盈的意义深度支撑起小说丰满的身躯之后,人们又一次感到在余华的小说中新的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余华是一位有着独特生活体验的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都有很深的了解,是中国早期先锋文学的杰出代表。《十八岁远门出行》、《鲜血梅花》、《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等都是余华的先锋小说。在人们的印象中,余华的先锋小说彰显出他理解生活的聪明和敏感,描绘人与人之间的残忍,世事命运的无常,现实生活的死亡和血腥以及我们赖以生存的意义世界的荒诞,等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关系: 一、先锋时代的价值取向。 (1)血腥和暴力。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中,似乎对暴力有着特殊的兴趣。他的笔下的苦难是与生俱来的,而苦难的根源则是暴力,他用暴力和血腥概括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现实。余华的先锋小说,单看题目就有点让人触目惊心,尽管他有意无意的用偶然、错误、劫数、刑罚、战栗、台风、鲜血、死亡等暗示阅读者不至于被文中随处可见的意外、暴力、血腥和诡异吓着,同时刻意在小说题目中镶嵌了现实、世事、往事、事件、一九八六年、十八岁爱情、夏季之类的字眼,以表明他所写的就是真实生活,往往使阅读者惊异、思考、不寒而栗。若说被公认为“成人仪式”的先锋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只是余华对血腥、暴力、尔虞我诈的现实反常解剖的大胆尝试,那么余华中篇小说《现实一种》可谓登峰造极,彰显了一种暴力美学。 小说《现实一种》不仅有最为阴郁、冷酷的血腥场面,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人是如何被暴力挟持着往前走,最终又成为暴力的制造者和牺牲者的。暴力的起源于一个叫皮皮的孩子,他虐待和摔死了自己的堂弟。堂弟的哭声,“使他感到莫名的喜悦”,“他就这样不断地去卡堂弟的喉咙又不断松开,他一次次地享受着那爆破似的哭声”。他抱着堂弟到屋外看太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当他觉得手上的孩子越来越沉重时,就松开了手,那一刻,他并没有去注意堂弟摔下去后会怎么样,而是“感到轻松自在”。就这样,暴力的漩涡在孩子一次无意识的罪恶行动中形成了。在这个无意识的暴力激发下,山岗和山峰两兄弟及其妻子都被不由自主地卷入到暴力的漩涡中。他们个人都用暴力来还击暴力,获得做人的尊严。见山岗对自己儿子的死有点漠然,妻子立即谴责:“我宁愿你死去,也不愿看你这样活着。”促使他用暴力惩罚暴力。结果,每个人都具有了双重角色:他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他正是以回避的方式揭示了一种人们早已熟视无睹或视而不见的现实。一切都让人难以置信,余华却偏偏称之为“现实一种”。 (2)无时无刻不在的苦难。苦难存在于每一个个体生命之中,他源于人类生命意识的觉醒。一个人的觉醒意识越强,他的对苦难的感受力就越强。余华就是这样一个作家,这使得他对人生的苦难特别敏感。余华的先锋作品对苦难的描写侧重精神方面。余华式的苦难并不是一些具体的事件,而是以重复、恒久的方式展开,死难的存在是不可抗拒的并且弥漫着宿命的捉摸不定、死亡的威胁,更要命的是,人精神的疲惫已经蔓延成为无尽的荒原。这在《夏季台风》中得到了有形的表达,地震、梅雨、台风成为困境的象征性显现,任何一种都直接地威胁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