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义

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义
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义

家族企业的传承要义

编者按:从创业、发展、成熟、衰退到结束,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传承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不应该是将家族企业拖入衰退的黑手,而是延续家族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基于此,无论是国内的家族企业还是从事家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都将传承放在一个愈加重要的位置上。本刊本期主题文章着眼于家族财富传承,邀约到在这一领域享有盛誉的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范博宏先生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为读者解读家族财富传承问题,其中后两篇文章:《家族传承路线图》、《两个家族的传承故事》编译自范博宏教授与哥本哈根商业学院教授班默顿?班纳森(Morten Bennedsen)新作《家族企业路线图:长期规划中的资产和障碍》(The Family Business Map: Assets and Roadblocks in Long Term Planning)。

作者简介:范博宏,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院及财务学系的联席教授,经济及金融研究所主任。他于199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得财务学博士学位。在200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前曾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范博宏的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是公司治理、家族企业治理,公司财务、与组织经济学。他对东亚的民营与家族企业有前沿的研究,特别是企业传承问题。他也是新兴市场企业财务与管理问题专家。其研究成果在多种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多种商业报刊杂志报道,包括《经济学人》,《英国金融时报》,《亚洲华尔街日报》,《南华早报》,《新财富》,及《21世纪经济报道》。他是数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香港研究资助局商学组评审委员会成员,及不定期担任世界银行[微博],OECD, 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咨询任务。

默顿?班纳森,André and Rosalie Hoffmann 家族企业的首席教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温德尔家族企业中心的教导主任以及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他在家族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并且他在继承以及持续性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广泛认可。其作品曾发表在诸如金融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杂志等顶尖杂志上。默顿?班纳森曾任丹麦商务部家族企业以及继任政策方面的顾问。此外,他还曾在私募基金、丹麦外交部、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其他机构和组织担任过咨询工作。他常给家族企业、公司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以及私募基金等机构就家族企业等问题进行演讲。

导语:华人家族企业的兴衰荣辱,取决于创业家族能否“看到”无形的长期价值,着眼于跨世代进行规划。

一听到家族企业这个词,最先进入你脑海的是什么?也许你马上会联想到各种影视剧中演绎的豪门恩怨,或是大家族中子女们为争权争钱的勾心斗角,或是主角不顾大家长的反对坚持追求爱情或工作的自由。无论种种,都成为大众对家族企业最直接的认知。然而,镜头对准的只是家族企业的一个侧面,不论企业还是家族都像是影视剧里的明星那样,有着许许多多镜头之外更为真实也更为丰富的方方面面。

家族企业顾名思义,就是所有权、经营权、或两者都是集中在创始人与其家族成员的事业。作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组织形态,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在顽强的生长和发展着。美国学

者克林?盖尔西克认为“即使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到80%之间。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在亚洲,笔者团队的研究显示70%的上市企业都是家族控股。

在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才掀起了家庭经营的第一次浪潮。随着对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认同,占据私营经济绝大比例的家族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此后,家族企业以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成长起来,成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力量。就上市公司而言,根据《福布斯》中文版的报道,截止到2011年9月30日,沪深两地证券市场的上市企业一共有2272家,1268家为民营企业,这其中460家为家族企业,占民营上市企业总数的36.28%。笔者认为这是保守的估计,在短期未来,待这些创业中的企业成熟,中国将有更大比例,甚至多数的企业成为家族企业。

除了它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角色之外,家族企业值得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还有一些特别的原因。与非家族企业在经营管理以及人员任免上标准的流程不同,家族企业更具有“个人色彩”。这种“个人色彩”可以表现在家族领导人的个人领导风格,也可以是这个家族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或价值导向。这些与众不同正是家族企业竞争力与活力的来源。可惜的是,这种“个人色彩”依附个人存在,很难像房产、商铺那样传给下一代。在企业面临交班的时候,接班人很有可能无法维持企业赖以发展的竞争力,让企业在交班后损失惨重。

笔者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对近20年来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的200宗家族企业传承案例的研究显示,家族企业在交接班过程中都要面对巨大的财富损失。从交接班发生的前5年到后3年,在这8年时间里,企业的扣除市场变动后的累计股票超额收益平均为-60%,也就是说,在交接前5年企业值100块钱的话,等到接班后只剩下40块了,损失之大,可想而知,而这不仅仅是企业家和其家族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若是无法持续经营,新一代人只能像前辈们一样从头来过。

香港、台湾和新加坡,这三个地区相互比较,香港家族企业损失最严重。香港家族企业在交接班时间段里,股票异常变动率是-120%。也就是说,在接班前两年到后三年这五年时间里,这些家族每一百块钱的企业价值全部败光还不够,还有再投资二十块再赔光。台湾的状况比香港好一些,这个数字是-45%。新加坡的状况最好,表现为上下波动。

那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中国的企业还很年轻,没有很大的样本可供研究。但是笔者还是找到了十二家有控制上市企业的中国家族,重复上述研究。得到的结果也是类似的。中国有交接班的这十二家民营企业,在交接班的过程中也出现财富的消散,和大中华地区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差不多。虽然只有十二家,不能有更多的代表性,但是一叶知秋,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接班挑战不会比香港、台湾或者新加坡地区的小。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家族企业一面临交接班就遇到如此大的阻碍?从创业、发展、成熟、衰退到结束,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传承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不应该是将家族企业拖入衰退的黑手,而是延续家族企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如何能够让企业在家族手里长期持续的发展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大部分企业都走向了衰败,大部分的家族都

可能要走向退出,但是仍然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成功的家族,他们在一代代家族领袖的领导下,在家族企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后仍然继续向前发展,把家族企业推向高峰。

如何去打破事业的兴衰周期,让家族的事业能够做到跨世代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也就是说,考虑时间的长度,实现家族企业的长久经营。试想一下,在企业成为百年老店之后,家族仍然维持企业的经营,后辈们感念先人创下的事业,将会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

笔者试图从全世界其他地区成功的家族企业身上寻找基业长青的答案,发现要避免交接班给企业带来沉重的打击,家族企业需要有一个具体的传承规划。这个规划的制定、调整、实施需要二十年的时间。传承的艰难,除了在于需要很长的时间准备,另外的原因在于它没有一套通用法则。不同的家族、不同的企业都有不同的特性,需要去选择不同的传承道路。成功实现跨世代经营的家族企业,都因为找到了一条适合家族和企业传承路径。虽然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法则,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一套系统的家族企业传承规划方法,可以帮助家族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传承模式。

传承模式有四种,就像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不同的传承模式将把企业引入不同的治理模式。第一种,如果二十年后,子女从父辈那里接过领导权,继续经营父辈的事业,也就是子承父业,那么企业就实现了家族内传承,企业的治理模式停留在原地。第二种,是家族继承股权,但是子女只是作为负责任的股东和企业盈利的受益人,企业在创办人退休后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也就是,治理模式转变为家族所有、职业管理。第三种,是家族透过股票上市或股权转让逐渐把股权稀释,变成小股东交出所有权,但家族成员仍然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这条路将企业的治理模式转向外部所有、家族管理。第四种,是家族放弃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退出,企业变身为公众企业。

这四种模式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关键在于适不适合家族与企业。退出很可能也是一条好的路,退出绝对不意味着失败。如果能把企业卖个好价钱,家族能够拥有很多的财富让后代分享,或者让后代继续创业,也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已经知道有四个方向的路可以走,那么要如何去做判断,理性的去选择?在做出判断之后,又该如何迈开步子向前走?

我们之前已经看到,交接班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到底什么发生了变化,让企业价值在短时间急剧下滑?我们可以看到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创办人的离开。

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创办人的身上凝聚了太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创办人的关系网、价值理念、领导风格、创造性、对实务的变通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看得到的资产,但是却对企业经营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被称为企业的称之为“无形资产”。其实,除了创办人之外,创办人所领导的家族成员也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有所贡献。比如家族成员间关系融洽、团结互助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家族企业竞争力的来源这些无形资产。然而,无形资产有一个很重要的属性,就是交接非常困难。这就成为家业传承的一大挑战。无形资产,作为家族对企业的特殊贡献,决定了企业是否应该继续由家族来经营管理。所以盘点这些无形资产,是传承规划的第一步。

家业长青的挑战,还来自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通称为“路障”。这些变化可能来自创办人的家族,来自行业、市场,或者来自更上一层的制度因素。例如,随着家族人口的不断

增加,家族内的利益关系就变得更加复杂,就更容易产生矛盾。而家族内斗很可能让家族和企业都受到重创。又比如,企业若是没有足够的自有资金用来成长、扩张,就需要考虑外部资金,像是从银行贷款或者将企业上市卖出部分股权来集资。然而外部融资必然会使创业家族的股权被稀释,家族必须面对外部投资人的指手画脚,并且要承担丧失控股权的风险。这是家族企业要面对的成长与控制的两难。另外在制度层面上,国家税制、金融政策、环保、劳工等等管制的变化,政府换届更迭的变动等等,都可能对企业产生冲击。家族企业就像是一辆长途旅行中的汽车,而上述的种种因素就如同行进路上的各种阻碍。企业传承规划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如何改良这辆车的设计,培养娴熟的新驾驶员,从而成功应对行程中的重重阻碍。

家族企业要如何走下去,简单来说就是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要如何规划。这两者的规划,核心就在于企业的无形资产与可预见的路障。能否保存家族给予企业的无形资产并为其增值,决定了家族是否应该继续经营企业。家族能否有足够的能力跨越未来的路障,决定了家族能否继续拥有企业。

若家族既能保持无形资产又有足够能力应对路障,那么家族内传承就是最佳的接班模式。若是家族不能保持无形资产,而企业面临的路障会又比较小,那么家族继续控股,让职业经理人来接手经营会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家族的下一代很好的继承了无形资产,但是企业要面对的阻碍很多,那么家族继续经营企业但让出控股权是一条适合的路。最后,家族已经不能为企业贡献什么无形资产,企业又要面对重重困难,此时家族出售企业、退出经营,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成功找到适合企业的传承模式之后,家族与企业就需要建立配套的制度,让纸上的蓝图能够落实到现实中。如何发掘家族经营事业的特殊优势,如何传承家族理念等无形资产,如何设计与分配股权,如何设置和执行统一家族意见的机制,如何培养事业接班人,如何激励职业经理人,如何设置董事会,等等,都是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这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实现规划的三个方面:家族治理、股权设计、公司治理。这是家族企业管理的三大要务。

首先是家族治理。它的目的就是希望家族能够达成共识,整个家族能够在统一的价值观下继续前进。简单来说呢,小家庭依靠潜移默化,大家族依靠制度的规范。如果家庭人少,只有夫妻加上一两个孩子,那么非正式的交流沟通就很重要。比如在晚餐里的闲话交流,共同参与的一些活动。比如中国人传统的祭祖就是一个很好的凝聚家庭力量的时刻。还有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宗教活动等等。作为一个大家长,行为自律,言传身教,是对家庭尤其是子女非常有影响的。虽然这看起来是老生常谈,但是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没有做到,一开始赚到钱,行为上就松懈下来,追求物质享受,破坏家庭关系,这些都是不利于企业和家庭的长远发展的。

大家族人口众多,潜移默化的力量就不足以让大家团结起来,达成一致。所以大家族要依靠制度来规范。大家通过遵循一套准则来应对家族事务,解决家族争端。这些准则,需要

依靠一套可以运转的机制,比如家庭委员会、家族宪章等。机制的建立必须要以家族所在地的文化相一致,并且要与时俱进,不能以老板一个人的想怎么样就怎么制定。

其次是股权设计。股权是一种分享、传递家族资产的方式。分配股权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对家族成员和非家族成员形成激励,整合各方的意见,化解分歧,平衡企业成长与家族控制。什么时候应该把股权卖给公众投资人,达到集资的目的?如果要卖,应该卖出多少?是应该上市还是维持私有?应不应该和银行借钱?这些问题都是股权设计的一些考量。在哲学层面上,股权的设计需要起到凝聚跨世代的价值观这一重要作用。

最后是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经理人的聘任、升迁、激励和监督,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家族与职业经理人的分工合作,公司董事会及其职能的设置,公司的组织架构应该怎么设计,财务、会计应该如何的透明化等等。

虽然不同的规划道路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但是归纳起来都需要从这三面去着手,区别只是要点有所不同。

如果是子承父业,那么最重要的是家族治理和家族继承人的培养。将企业职业化、标准化,引进现代化的管理,对子承父业的企业来讲,并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家族接班人的培养,家族的和谐以及企业决策的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家族只接手所有权,经营交给专业人士来大理,那么公司治理、职业经营团队的培养就首当其冲成为重点。对于子女的要求,在于做负责任的股东。如果要放弃所有权,释出股权,但家族仍然要经营企业,那么要做的包括家族治理、培养继承人,同时要对退出股权换来的现金进行财富管理。如果家族完全退出企业,这时家族与企业已经完全分离了,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财富管理。

华人家族企业的兴衰荣辱,取决于创业家族能否“看到”无形的长期价值,着眼于跨世代进行规划。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并不是依靠什么神奇的魔力,而是遵循一些客观的原理。家族与企业是分是合,取决于家族能够有和谐决策的方法,持续为企业注入关键的无形资产,以及家族接班人与团队是否有超越各种阻碍的实力。家业传承的具体工作,包括家族治理、股权设计与公司治理,环环相扣。因此必须了解这三者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做出整体的规划。(报告来源:中国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第一门户——e财富管理网)

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的法律设计

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的法律设计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第一代企业家,但第一代企业家没有上一代的财富规划及传承经验,在处理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方面的经验和信心很有限。如何对家族和个人的各种财富和资产进行法律方面的结构设计,从而达到保密、减轻税负、保护资产不受侵扰和财富传承的目的成为第一代企业家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文作者就家族财富规划和传承的法律结构设计,作出了分析和解读。 家族财富规划的法律保障 家族财富规划的法律保障是指运用婚姻法、继承法、信托法、保险法以及离岸地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家庭财产的法律结构进行专业化设计。在设计方案中,通过私人财产信托、家族企业治理、家族基金的规划、设立与管理离岸信托、海外保险、环球基金、私人银行、家族办公室等全球化传承工具结合股权设计、婚内财产约定、婚前财产约定、海外上市等法律方案,为家族成员提供更有效的家庭财产规划,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团结和情感的融洽。本文对集中常见的家族财富规划手段作出简要分析。 家族财富规划的模式 制定一部好的家族宪法 提到家族财富规划就得先了解家族宪法。家族宪法是一个家族治家传业的根基。拥有法国欧尚集团等众多企业的Mulliez家族很好地诠释了制度化的家族治理。 Mulliez家族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目前已经传承到第五代,有780名继承人,但家族仍然治理得井井有条。Mulliez家族的核心价值是家族统一,强调家族团结,任何希望参与家族企业的成员必须遵守一个家族宪章。除了核心家族价值,Mulliez家族还有一套成熟的家族治理机制。家族设有四大机构,四大机构相互形成监督制约,以家族利益为重,防止一人专断。 在各机构的协调下,对家族继承人的培养也有固定的流程。继承人首先应接受家族内部教育,通过严格的家族内部训练并得到家族顾问委员会的批准后,继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xx传统家族文化及意义 家族文化是相对家族制度而言的,家族制度是指家族外现的能被感知的具体事项,它处于一种相对的静止状态,如族谱、族田、族长、族规、祠堂等。家族文化包含着家族制度;同时它还旨在反映家族制度发展变化的机制和家族制度本身的功效;它是家族制度的深层状态;是家族制度事项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家族制度事项中不易被感知的内在本质。 (一)xx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 第一是为家族而活的人生观,“光宗耀祖”的话,今天偶尔还能在事业有成者的口中吐出,他们认为努力向前,是为“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皇帝及地方政府,也会因某人的业绩或义行,奖予匾额,家族将它挂在祠堂,引为殊荣。品官有家庙祭祀制度,成为法定承认的望族,何其荣耀。 第二,尊祖敬宗的团体意识。“尊祖敬宗睦族”、“尊宗睦族”是家族史文献中常见的词语。尊祖,除了敬重在世的前辈,更重要的是讲究对祖宗的祭祀。祭祖,是表示“水源木本”之思,“慎终追远”之意。如果能够做到,世人便以为是宗族兴旺的表征。敬宗是尊重宗子的权威,服从他的领导,认同他所代表的组织——宗族。所以敬宗、尊宗的涵义,首先是族人以宗族为自己的组织,其次是认同宗族的代表宗子、族长为领导人,由他们带领自己实现尊祖祭祖的愿望。至于睦族,是讲处理好族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族的团结和合作,使宗族长存,是尊祖敬宗的必要内容。所以尊祖、敬宗、睦族三者,尊祖是目标,也是出发点;敬宗,睦族是实现目标的条件,是在尊祖的旗帜下实现家族的团结,敬宗是关键所在。 第三就是孝道,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家庭或家族都讲究上慈下孝,孝道的全部内涵有三个方面: 第一,一般说是生养、死葬、祭祀。第二,自己事业有成,能够扬名显亲。第三,应有传宗接代人。现在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重视,“子欲养而亲不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体现了生养和无后在孝道中的重要地位。孝道关系着一个家族的发展,只有它的成功实现,才能是家族得以延续与传承。所以在古代,孝道的最终要求就是族人事业有成,光大门楣,人丁兴旺。而不仅仅

国内家族企业传承案例

第十八讲国内家族企业传承案例(上) 李氏家族 鲁氏家族 茅氏家族 荣氏家族 其他家族 来自军队的启迪 前边讨论了历朝历代帝王的传承,只是以史为鉴;还介绍很多国外的案例,也可作为借鉴,未必是标准。那么我们国内是否有相对比较成功的家族式企业的传承案例呢?是否有一些企业在这方面披荆斩棘在走自己的路呢?当然也有不少这样的企业,我们把这些传承了若干代的家族式企业的成功经验进行了一下总结。 李氏家族 1.李嘉诚 李嘉诚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香港首富。1928年,他出生于广东潮州,因父亲去世非常早,李嘉诚14岁就辍学当学徒;1950年他筹集5万港币创办了长江塑胶厂,生产塑料花;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他开始投资房地产,然后逐步涉及到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行业。现在,他的产业遍及全世界。李嘉诚及其家族身价约有110亿美元,在亚洲十大富豪中位列第4。 2.李氏家族的第二代 李嘉诚现在年近80岁,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李泽钜,另一个叫李泽楷,李嘉诚对两个孩子的培养教育相当严格。他要求儿子在生活上必须克勤克俭,绝对不能因为家里有钱,而变得非常奢侈;在事业上,要注重名誉,一定要信守承诺;他特别教导儿子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李泽钜和李泽楷八九岁时,李嘉诚召开董事会就让儿子列席会议听取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 李泽钜和李泽楷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后想到公司施展才华,李嘉诚却对他们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兄弟俩当时非常震惊,于是他们到了加拿大,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公司,李泽楷成为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 两年后,两兄弟积累了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以后,李嘉诚才把兄弟俩召回香港公司,但要求他们:“注重自己的名声,努力工作,与人为善,遵守诺言,这会有助于你们的事业。” 从李嘉诚对孩子的这种态度上,中国家族式企业的家长应该认识到娇惯和纵容会毁掉整个企业。 鲁氏家族 1.鲁冠球 万向集团的鲁冠球是铁匠出身,现在60岁左右。1969年鲁冠球出掌宁围公社农机修配厂厂长,靠作坊式生产犁刀、铁耙、万向节、石蜡铸钢等产品。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1979年,鲁冠球调整战略,放弃次要产品,集中力量专业化生产汽车万向节。到2002年,鲁冠球资产超过百亿元,营业收入118亿元,利税10.47亿元。 2.鲁氏家族的第二代 1971年出生的鲁伟鼎是鲁冠球的独子,很早就在集团的各种岗位轮岗,1992年底任集团副总裁,1994年出任集团总裁,5年后赴美读书,现任集团CEO。鲁伟鼎说:“父辈们创造了过去,经历着现在,还将继续走下去;而我们这一代踩着他们打下的基础,沿着他们开辟的大道前进,理应走得更好、更远。” 所以好的传承,会使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美国的企业是这样,日本的企业是这样,中国有一些企业也是这样。

霍启刚:怎样传承家族企业

霍启刚:怎样成功传承家族企业 来源:《中国商人》 | 发布: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 | 发表时间:2010-08-16 主持人:李崑 嘉宾主持:龙永图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嘉宾:霍启刚霍英东集团副总裁 观察员:石述思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 冯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主持人、资深财经记者 富二代到底什么样? 主持人:在很多人的想象当中认为,富二代就是坐拥巨额身家,年轻又神秘,同时饱受争议,你自己觉得自己神秘吗? 霍启刚:改革开放30年成果刚刚呈现就存在所谓的富二代,富三代的概念,最近有一个词90后,或者80后,对于年轻人对事物接触,应对的方法都带着负面的概念,我自己觉得有点不公平。 主持人:但你们的成长背景的确跟大部分人不太一样,你什么时候开始感觉到自己跟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不太一样了? 霍启刚:我11岁到英国读书,人生地不熟,一句英文也不懂,但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在这种环境里,不在乎你是谁,你家族是谁,你有多少钱,大家都一起走路上学,一起吃饭,对人态度很真诚。回香港以后,虽然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压力,但基本的待人的态度还是没变,这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去考虑别人的想法。 龙永图: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谓富二代,接班肯定没有问题,所以说环境问题很重要,也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主持人:许多企业家在教育子女方面是非常严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富二代、富三代的确是有特殊的家庭背景,你觉得这种家庭背景,对你来说更多的是机遇还是压力? 霍启刚:两方面都有。机遇我不可否认,很多机遇可以把你的门打开,但还是要你自己走过去。我读完书回来的第一个工作是在一家银行。 主持人:是你自己的意愿还是家里的意思?霍启刚:我自己的意愿。其实我是想感受一下在外边企业里工作的环境和经验,家里也非常支持。到了银行不久,经理请我到他的房间里跟我说了一个道理,其实对我很有启发。他说你别以为你家庭背景可以在这种企业帮你,你抱着这种心态来工作是不行的,可能人家做8个小时,你就要做16个小时,你要做双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主持人:你们的压力是什么? 霍启刚:在工作方面,第一,自己知道需要努力;第二,在企业里很容易被外界做比较,因为父辈、爷爷辈是很成功的一代,不管你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是会有很多闲话,他不行,他肯定没有父辈、爷爷辈厉害,所以压力是要怎样用实力去粉碎这些看法。另一方面是从个人的层面去看,需要很谨慎地去想你走的每一步,不管事业或者个人,你要先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如果我走了这一步,人家会怎么想我。 如何成为硕果仅存的3%? 主持人:美国的布鲁克林家族企业研究院所做的数据调查显示,只有3%的家族企业经历到了第四代的传承,也就是说,有97%的家族企业都没落了。 龙永图:约克家族在英国非常有历史,是贵族特别多的一个地方,这里产生了很多富翁,后来的传承也非常成功,因为贵族对他们子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有句话叫做几代人打造

[vip专享]“娃哈哈”的家族企业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DD 管理咨询WWW.BEISTC.COM “娃哈哈”的家族企业传承创新与可持续 发展 一、“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反思 中国人的勤奋、吃苦、强烈地追求财富的精神乃是财富增长的本源动力。这种精神使中国企业,尤其是形成“中国制造”鲜明特色的民营制造企业,在与全球范围内其它国家企业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本和速度优势。但是,伴随一代企业家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初步完成,人们对企业的使命与价值观问题的思考却才刚刚开始。

DD 管理咨询WWW.BEISTC.COM 办企业究竟是为了什么?除了勤奋、努力、节俭之外,还有哪些精神因素能够长远地支撑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久?民营家族企业管理名家曾水良认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实质是在企业中注入一种现代理性精神,是以程序化、规则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去取代民企与生俱来的家族化、个人化、神秘莫测化、感性化和原始化。而,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老板个人背景和出身不再是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是正式的职务和标准的工作程序,“人”和“老板”的作用已经退居其次,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科学的组织架构、被严格执行的工

DD 管理咨询WWW.BEISTC.COM 作职责和正常的现代化组织管理运筹。 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与中国式“宗式经营哲学”的二元化经营管理理念的融合,将是娃哈哈“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二、二元化经营管理理念的融合之“痛” 1、宗氏父女经营管理理念: “后宗式”时代,面临着家业的传承问题,尤其是“宗式思想”经营哲学的传承;娃哈哈家族企业经过初创期发展、得以巩固后,现在摆在宗庆后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家业的传承,是传“家业”,还是传“思想”?如果将家业传

关于家族传承的发言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家族传承的发言 篇一:家族会议讲话稿 家族聚会讲话稿 xx 各位长辈、各位宗亲大家好! 马年马运连连,马到功成。盛夏时节,我们x氏家族成员再次欢聚,这是我们x氏家族团结、发展的盛会。在此,我衷心感谢为举办这次聚会作出奉献的所有家族代表,感谢你们对家族事业的发展与关心!感谢你们为x氏宗祠建设所付出的诸多努力!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见到这么多的亲友。x氏血脉亲情让我们会聚在一起。多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大家各自为事业、为生计而奔忙,族亲之间很多人都很少交流,有的见了面也只是打个招呼,没有深交,这是件很不完美的事。 今天大家的聚会,无外乎要达到如下几个目的:一是共同商讨我们x氏家族的宗祠建设,让我们x氏家族在祭祖、怀念、感谢先辈给我们的生养之恩有一个固定的场所。祖先

给了我们的血肉之躯,我们应该永怀感恩之心,再忙也不能忘宗、忘祖。为此,建设x氏宗祠已势在必行;二是畅谈手足情怀,进一步巩固族亲关系、血缘关系,世代友好团结;三是沟通情感、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商大计,共同为x氏家族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发展平台,使我们这个族群永远健康、强大地繁衍发展下去;四是互相学习、鼓励追赶榜样,共同进步;五是扶贫、帮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计谋的出计谋,有资源的提供资源,让我们这个大家族共同繁荣、昌盛。希望大家敞开胸怀,多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俗话说得好,亲戚三代了,族木万年长。今天在坐的家族亲人都是来自各行各业,老、中、青以及姐妹济济一堂,由于平时大家工作繁忙,能聚在一起探讨和共商发展、共谋富裕的时间和机会比较少。故此,我们要珍惜这次机会,大家人多主意多,争取把我们家族事业的每一件事都落实好。开成一次成功的盛会。下面,我就我对家族的兴旺及发展及宗祠的建设谈一下自的个人想法,不足之处,希望全体老幼长辈批评指正。 我们今天能相聚一起,相互融入,增进了解,加强了团结,共商x氏宗祠建设,对x氏族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我们大多数族人都感受到x氏家族代表所带来的春天般温暖,宗族代表们处处都给与亲情关怀。我们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问题研究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模式问题研究 摘要:从中国允许私营经济发展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也就是家族企业“接班问题”,于是就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必须做出回答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美国和日本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状况,结合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现状,做出对比分析,给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一些建议。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承模式职业经理人 1背景介绍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根据美国学者克林·盖尔西克的研究,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属于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族所有或经营。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1995)也指出:大部分企业,包括美国和所有其他发达国家都是由家族控制和管理的。据统计,在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约有30%是家族企业,法国最大的200家公司中,有50%是家族企业,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王彬,2001),日本的中小企业95%以上是家族企业,在拉美,由家族建立和控制的大型企业在绝大多数产业中主导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私营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2000年我国私营企业户数达到了243.53万,其中大约90%以家族形式经营。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如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也大量存在着家族式、泛家族式管理。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还是在中国大陆方兴未艾的民营企业,家族企业都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几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权力传承问题等。其中权力传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被认为是企业最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陆续进入换代高峰,第一代成功的企业掌门人正面临着权力传承的严重挑战,能否顺利进行代际传承,是关系家族企业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

家族企业权力传承如何顺利过渡

T opic 专题 专题 策划/本刊驻泉州记者 张永金 文/本刊驻泉州记者 黄锦玲 温茂凤 插图/杨茜茜 Topic 近年来,关于传统制造业的传承问 题探讨屡见不鲜,辛辛苦苦创下基业 的父辈们大多已年逾五十,逐渐隐退, 而掌管着企业管理和经营大权的大多 是这些“老革命家”的子辈们,他们对 事业抱着十足的信心,誓将家族企业 做强、做精;而如今,也有不少受过高 等教育的80、90后小辈们领命进入企 业,接受基层磨练,他们是别人眼中 光鲜的“富二代”,风华正茂的他们将 是行业未来的接班人。可以预见的是, 在接下来的5~10年间,这样的“朝 代更替”将会大范围地密集上演,中国 历经千年的“子承父业”伦理作为维系, 中国民间大规模的财富交接,正依赖这 种最为古老的血缘传承得以完成。这群 今天以钦佩眼神看着父(母)辈运筹帷 幄的年轻人,将成为未来中国民营企业 财富的实际掌握者。 富二代如何把握 管理的平

T opic 专题 专题 海制造型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数的管理层在谈到他们时,大多皱着眉头直呼:“难管,难管!”那么,究竟他们有多难管呢? “这批新生代员工与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生产线员工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挣钱不再是首要生活目标,责任心不强,倡导个性,对公司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不愿主动与人交流,也增加了沟通的难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这样描述新生代工人的特点,他表示,“目前的管理模式可能不一定适用于新生代的员工,但新一代工人,在坚韧性方面和价值观选择上会让我们有些意外。” 金迈王集团的品牌总监施宝塔也表 T o p i c 审视传承管理新难题 现实中,工厂管理并非易事,前不久,晋江就发生了一起工人向管理层讨要被扣的几百元薪水,因自身纪律问题被拒之后,竟将无辜的年仅24岁的二代继承者残忍捅死的恶性事件。也许这种突发的偶然事件不具有代表性,但这不禁引起我们的深思与反省,新生代工人该如何管理?现有的管理模式是否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如今的二代继承者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是留洋归来,面对生活在底层,没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打工者,他们该如何平衡这种文化两级分化的尖锐矛盾?……这些,成为考验他们成长路上的“拦路虎”。而阅历丰富的创一代在培养接班人的时候,又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认识自我,双方的权力如何顺利交接? 这些问题虽然老生常谈,但却是不得不正视的,因为未来,富二代们将要面临他们的烦恼和使命——他们是企业管理方式和治理结构上的“转型一代”,他们注定要扮演的是把一个“魅力型管理”的企业转为“制度化管理”的非常关键的角色,而这一切,离不开甚至必须围绕着企业的“造血细胞”——工人展开。 不久前,记者读到一篇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引起了记者注意,内容称:“大批60后制造业工人已经返乡,70后部分工人也逐渐退出一线,取而代之的 是一批85后、90后正逐渐成为一线工人的主导力量,他们基本是一离开中学校门就外出务工,据全国总工会调查显示,老一辈工人初次外出务工的平均年龄为26岁,而80后平均为18岁,90后平均只有16岁,他们成长经历趋同于城市同龄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强。”的确,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新生代工人被吸引到沿海城市来,他们与传统工人在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活力的同时,这些新生代工人也挑战着沿 新生代工人挑战传统管理模式 示:“85后和90后的新人有两个不足之处:其一是定性不足,无论是心态还是职业目标,都很茫然;其二是责任感缺乏,往往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说白一点,就是抱有‘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想法。” “以公司为例,新生代工人占的比例也不小,与60后、70后工人相比,新生代工人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日益明显,他们正从单纯谋生转向追求幸福与归属感,从忍耐坚持转向追求平等,其精神支柱也从承担家庭责任转向实现自我价值,此外,他们还重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追求自我享受的精神平等。”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相对客观的评价了新生代工人。 探寻传承管理真本质 随着富二代进入企业管理,面对传统的工厂管理模式,他们该放弃还是该融入?他们对自己所要承载的社会责任有几分意识?又该如何带领企业走上新的发展台阶?在不可推卸的家族企业承继中,他们是慎重地让个体服从于全局、墨守父辈商业成规,还是勇于掌握变迁、挑战传统?面对一批如此有个性的新生 代员工,如何管理成为焦点。 “工人其实不存在难管的问题,只是需要政府、企业的共同引导。”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说到,“只有不好的老板和管理,没有不好管的工人。不过,新生代产业工人的诸多特征也应引起制造型企业的注意,主要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多关注员工的精神诉求,碰上 问题要及时沟通协调,同时要保持企业上下信息的畅通,有些部门在管理时对待工人不能含含糊糊,随便承诺,这样容易产生间隙。”关于二代继承者如何更好地管理工厂,许董事长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他表示:“小企业的最初管理靠的是严厉的制度,中型企业管理是制度+文化,大型企业则是文化+制度,一个 只有不好的老板和管理,没有不好管的工人

经典案例 股权传承规划

经典案例股权传承规划 案例:高先生拼博半生,拥有了一家大型企业。 高先生与妻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三名子女目前都在家族企业担任核心管理层,其中大儿子已婚,有两个小孩,但与老婆感情不甚和谐。由于年事渐高,体力状况大不如 以前,高先生开始认真思考家族企业的接班与传承。由于两个儿子能力相当,加上他担心股权要是分得不公平,兄弟俩恐会心生嫌隙,所以,高先生决定分给两个儿子的股权要平衡。至于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高先生对集团未来的股 权结构规划是:直接转移全部的股权平均给到两个儿子,大儿子50%,小儿子50%。并决定由大儿子担任公司的法定 代表和执行董事,小儿子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以上为编纂案例,系根据实务经验撰写,不涉及当事人隐私)股权平衡分配的惨痛案例著名的香港镛记酒家曾获美国《财富杂志》选为世界15大食府之一,后也连续获得米其林一 星评级。香港特首曾荫权、华人首富李嘉诚、影帝周润发等都是镛记酒家的座上宾。 创办人甘穗辉去世后,以相对公平的原则将镛记控股各35%股份分给了长子甘健成和次子甘琨礼。第三子甘琨岐、小女甘美玲和甘老太各持10%股份,但不参与经营而坐享分红。没想到就此种下了日后家人争产、反目成仇的祸因!

长子和次子主管公司业务,其他亲人享受股权收益,不参与运营,这种股权分配方法看似合情合理,但却制造了潜在的“关键少数”的危机。后,也是由于另外三人持有的百分之三十股份的权益发生变动,直接导致了镛记酒家的两位掌门兄弟爆发争产纠纷。三子甘琨岐去世后,其持有镛记控股百分之十的股份转移至次子甘琨礼名下,而小妹甘美玲也将其持有的镛记控股百分之十的股份转让于甘琨礼。但甘老太太则将剩余的百分之十股份转让于长子甘健成。就此,两兄弟的股份比例变更为45%:55%。之后,二子甘琨礼意在掌控镛记,眼看逐渐丧失控制权的长子甘健成只能一纸诉状将其兄弟甘琨礼告上法庭。2010年3月,甘健成要求甘琨礼收购其持有的镛记控股45%的股份,否则将申请把镛记酒家的母公司镛记控股清盘。甘建成持有的45%股份,市值估计达到10亿港元。然而,原告长子甘健成在初审尚未结束时就已撒手人寰。而后,甘健成之妻不服初审判决,继续提出上诉。又经过香港高等法院的败诉,最终,香港终审法院(Court of Final Appeal)于2015年11月11日作出终审判决,推翻了初审法院和高等法院的判决,判定应当对镛记控股进行清盘。 “磐基永固﹒期臻万年”,镛记大厦奠基石上的八个大字写的是镛记创始人、烧鹅大王甘穗辉的毕生心愿。他和他的儿子们苦心经营多年的镛记酒家,称得上香港饮食业的传奇。可他

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与传承

中国家族企业的管理与传承 滕斌圣:我们进一步讨论一下家族企业管理和传承的问题。 这个题目虽然很受关注,大家意识到谈家族企业管理,在中国并不容易,因为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愿意自己企业叫做家族企业的。我先讲几个数字,请大家考虑一下这些数字到底意味着什么?然后把时间交给我们的嘉宾。 在全球范围内,65%和80%企业可以称之为家族企业,中国50%企业都是家族企业。2003年中国家族企业在制造业占了38%,商业、餐饮占了21%,这是两个最大的行业,这个跟美国的比例是非常相似的。接下来在中国做了一个大规模家族企业的调研,然后企业的拥有者有67%认为,他们对职业经理人不能完全信任或者不很信任,在美国对职业经理人满意程度则达到71%,在中国是67%不能信任,在美国71%的家族企业拥有者是觉得他们对企业经理人还是很满意的。美国有40%家族企业,在未来五年内面临领导权更替的过程。而在中国家族企业平均年龄是43岁,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接班问题还没有全面临近,但是我们已经看到像万象、红豆等一些企业,事实上已经把经营权交给了第二代。这组数字我想先抛给大家做一个思考,我想第一个问题给四位企业家回答一下,因为我们前面也讲到了,家族企业这几个字,在中国未必每一个企业家都愿意跟自己企业联系在一起,所以想让几位企业家用简短几句话说一下在你心目中你的企业算不算家族企业。我们请张总先开始。 张祥青:我最早创建企业是要实现一个理想,和我太太每年赚五万块钱。当时我们在路边弄一个补棚,在冰雪天也要出摊,我们赚够五万块钱就不要这么辛苦,可以找一份工作,过正常的生活。我们用三年的努力赚一万块钱,我打工,我去北京倒卖废钢,三年一不小心亏了,后来找到窍门又去干,我赚到五万,速度很快了。每天赚几千块几万块,一直从小企业然后雇佣几个帮手,最后建立一百多人小作坊企业,利用废弃物生产钢铁的原材料,到1998年租赁第一个钢铁厂,2001年买断了天津钢铁公司这样过来的。我们起步的时候是1991年的事情,我们1995年第一个企业,1998年是第二个企业,我们每个阶段都要有不同模式不同心态来管理,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企业变化我们人员也要不断的变化。现在来讲这个企业还是由我和我的太太持有全部的股份,是典型家族企业,我是董事长,我太太是总经理,之前我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另外也有很多风险,我既当法人又当总经理,我们不怕风险,只要企业能够生存发展下去,当然这个前提一定遵守道德。但是我太太很担心,我说没关系大不了交公,交公不怕,我怕你被绑走,因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都很小心。所以她才当法人,我太太是总经理我是董事长,我的企业是我们的股份。另外,我们企业管理模式也在不断提升,请外面管理公司帮助我们提升,然后我们管理者也不断的优胜劣汰,否则我们队伍也要被淘汰的。 钱金波:从红蜻蜓创业十三年来,刚创业的时候还是我,我们创业五六年之后已经成为了我们,一开始创业100%,最后70到76%,现在70到49%,事实上已经进入我和我们这个阶段。但是我们始终想到家族整个资本还在绝对控股权这样的前提之下,怎么样考虑企业持续增长,这个持续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年龄,根据自己兴趣来决定我们对自己股权怎么创新,所以我们接下来仍然在想怎么样引进他们。所以我认为红蜻蜓这个板块,从我到我们这个阶段还是比较有特点。谢谢! 陈南:我是三全食品的,在国内做速冻食品的一家上市公司。刚才家族企业定位问题,从股权构筑来讲,我们绝对是家族企业,因为我们家族爸爸妈妈弟弟,我们四个人直接间接控制上市公司32%的股权,应该说是纯粹的家族企业。但是另外在我们经营团队我们有八个总裁副总裁,我们高管团队只有两个,如果加上大区老总算起来比例更多了,如果是助理经理以上大概二百多个职业经理人。家族企业定位,很难去理解什么叫做家族企业,股权上的控制还是经营上的参与度,中国企业可能现在需要重新定义家族企业的概念。昨天我们聊起来张总也认同我这个观点,现在我们很多家族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我补充一点,我在所有几个企业里我是第二代,但是很惭愧我们公司成立只有15、16年,按年头算2009年已经16年,16

广州一模作文范文:继承家族文化

继承家族文化,不断推出新 亲爱的顾念祖: 你好!顾家的故事给了我很多思考,在中国,还有许多像顾家一样的家庭,谱写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中国的家族文化以传承与发展为核心,随着时代变迁发展。而作为家族文化接力者,我们要继承传统,推出新。 传承是中国家族文化的核心之一,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要继承传统,不让优秀传统在时代浪潮中逝去。正如你大太爷爷一家,他们看似有不同的职业,实际都致力于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又如你二太爷爷一家,爱国精神在一代代子中传承不曾间断。中国家族文化在时代发展中始终保持基本涵:在传承中立足。在印刷媒体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木活字印刷术第14代传承人仍坚持传承家族技艺,刻字捡字,他们家族的坚守传统精神仍在传递。在交通发达,铁制船处处可见的时代,仍有人坚持家传手艺制造木质船,在他们手中传承的是家族技艺,在他们心中传承的是家族精神。我们家族接力者也要传承家族文化,弘扬优秀家族精神,让家族强盛,以小家促大家,推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而你作为顾家传承人,要继承你太爷爷的奋斗精神和拼搏精神,让家族精神不断传承。 发展是中国家族文化的又一核心,我们要顺应国家发展的趋势,推出新,促进家族文化涵发展。创新时代是不断变化着的,国家是不断发展着的。家族要富强,必须顺应趋势,促进

自身发展;家族文化要发展,必须顺应趋势,在传承中创新涵。国家发展的需要引领着家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比如,为建设油田开发国家资源,你二太爷爷的儿子成为了油田技术员,而不是跟他父亲一样参军,但都是传承为“大家”贡献个人力量的家族文化。同时在时代发展中创新涵是每个家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你看,不正是照相技术的发展使你大太爷爷的儿子有条件开照相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又让他女可以开发美图软件吗?同样的,邵瑗婷为了使制作天灯这一家族文化传承下来,她适应新时代环境保护需要,对天灯进行创新改造,发明了“环保天灯”,使其家族的天灯文化在新时代中得到发展。我们应学习这种创新精神,推动家族文化涵在创新中发展。 念祖,你的名字中,也含有家族祖辈对你传承创新家族文化的期望。你太爷爷远离故土打拼,开创新的生活,继承的是顾家家族文化中艰苦奋斗的精神。而他给你起名“念祖”,也传承了千千万万个漂洋过海的家族中永恒不变的故土情怀。愿你领会祖辈的期望,作为家族文化的海外一代传承者,传承祖辈父辈优良传统,继承优秀家风,与你的海同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家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家族文化涵,理解我们中国家族以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发展带动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家族文化。 祝 好!

家族事业传承中的精神传承

如何避免家族企业的分崩离析,如何更好打造家族的合力,如何把第一代经商智慧更为完整地传递给下一代甚至下下代,如何根据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家族管理上的调整和健全,如何实现家族传承上的创新与跨越,正成为家族传承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环球人物》和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举办的“2012家族传承论坛”上,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保育钧(微博)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我国共有私营企业1025万户,2100万投资者,注册资本金达28万亿元,与所有中央企业的注册资本金之和持平,这暗示着民企的代际传承问题之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当前我国8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其中80%的企业又面临传承问题,在很多形式上完成传承的企业中,很多家族的父辈仍然担任着企业的监事长,这一方面体现了父辈对孩子接过班后‘扶上马,送一程’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有着不放心的因素。” 而在所有让父辈不放心的因素中,家族企业在历史上不断遭遇的传承不过三代的魔咒最为突出。 家族企业的传承魔咒 对于这一传承魔咒,清华经管学院战略学教授宁向东举例说,“假设第一代创始人生下两个子女,那么在财富传承两个子女将各得50%的股份,假设这两个子女中一个子女生了四个孩子,那么,到传承时他的孩子能够得到的就是每人12.5%的股份,而另一个子女只生了一个孩子,那么在传承时这个孩子仍能得到50%的股份。” 如果拿到50%的孙辈愿意并擅长企业经营还好,如果他不愿意或者水平不够,很可能就要由另外四个孙辈中一个优秀者来承接经营,事实也通常如此,四个孩子中总能找到一个更优秀的。于是,问题出来了,本来平等的五个孙辈,一个是占股50%的无能之辈,一个是占股12.5%的精英,那么,基于人性的本能,这个精英在经营过程中就会充分开动大脑做一些更有利于自己的事情。 “事实上,很多家族企业后来走多元化的路径,会有很多贸易公司或者酒店、娱乐等产生现金流的子孙公司,公司结构设计得非常复杂,一个典型原因往往就是经营者在倒腾资产,而这种精明的方式往往是那些傻瓜式大股东并不易发现的。” 这样做的结果是本来作为家族传承的企业会越来越萎缩,而真正的财富被转移到了精明的小股东接班人手里。然而,财富的转移并不当然地带来传承上的转移,从本质上来说,这样的家族传承已经流产,因为这种财富的转移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家族的内斗,产生诉讼或官司,一旦至此,诉讼无论输赢,家族已经分崩离析。 鉴于一个孩子在家族传承上的风险所在,为了家族香火的永续,采用各种方式,认罚、出国,或再娶,积聚到一定财富的企业家群体大都完成了再生育两三个甚至更多孩子的使命。 而这,恰恰导致传承魔咒不断现身,单纯财富传承所拥有的诸多弊端更让创业企业家苦恼不已。加上时代的变化,以及年轻人“自我”个性的不断张扬,传承面临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 防止创始人情结 创二代成长工程项目负责人曲军表示,“第一代和第二代如何沟通,如何达成共识正成为代际传承中的重要问题,在很多创二代的心目中,他们只有董事长,没有老爸,这也是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接班的重要原因,据统计,95%的企业家子女不愿接老爸的班,这从一个侧面暗示了沟通问题的重要性。” 在与权力的关系方面,一代企业家普遍能够与政府打成一片,而创二代则普遍清高,这并不代表哪一方面就一定做得好,企业与权力的关系,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在中国社会则尤为显著,那么,企业该如何与“权力打交道”的经验传承同样是一项敏感而又不容忽视的重要命题。 副校长、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则指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中,在强调精神传承的同时,二代接班人还要防止创始人情结,要有创新和超越的精神,因为二代创业者与一代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有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能防止创始人情结,则很难实现传承上的跨越。” 海闻举例说,“以福特公司为例,福特老爷子开发的‘老爷车’曾风靡美国,然而,到儿子一代,消费者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竞争也越来越严峻,如果继续生产‘老爷车’,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家族企业都是企业存在的主要形式,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给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机遇和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中国的家族企业,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理性地分析家族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家族企业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打造百年企业,是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的重要责任。家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权问题、治理结构问题、代际传承问题等。 其中代际传承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转折点,被认为是企业最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之一。代际传承影响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包括企业员工、股东、供应商、顾客、公众等,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企业的绩效。近年来,我国家族企业陆续进入换代高峰,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正面临着代际传承的严重挑战,能否顺利进行权力交接,是关系家族企业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在开始部分,简单介绍了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接下来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相关理论做了回顾和评述,综合参考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笔者分析了当代中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内部性、有效性和不确定性,并指出目前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多采用于承父业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代际传承与组织演进、与企业绩效、与继任计划、与文化认知。家族企业组织演进有两条基本路径——公司化路径和网络化路径,目前国内外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了公司化路径上,而本文深入分析了网络化路径和网络化演进过程中的代际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子承父业”是家族企业网络化的客观要求,在现阶段现有条件下,很可能是最优的权力交接方式。接下来,文章介绍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传承绩效的几个决定因素,如接班人的个人能力、家族凝聚力和继任计划的规范性。 继任计划是代际传承得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西方国家企业常用的管理手段之一。通过对近几年国内部分家族企业交接班过程的分析,本文将继任计划分成了正式进入前培养和进入后培养两方面,结合方太集团的实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合理有效的继任计划对代际传承所起到的正面作用。然而在中国研究家族企业,就不能不考虑到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家文化对中国人、中国

家族企业如何平稳传承家族企业企业管理权企业接班人.doc

家族企业如何平稳传承?-家族企业,企业管 理权,企业接班人 家族企业如何平稳传承?2011/4/21/8:41商界施永青这段时间,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家族争产风波好不热闹,天天出新篇翻花样,为人们茶余饭后添了很多的佐料。有人或许会觉得奇怪,为何有钱人不趁自己精神状态清醒的时候,就立好遗嘱,把财产清楚地分配妥当,为何总要留下一些不明确的地方,供下一代去争吵,甚至要闹上法庭,贻笑大方? 有富豪告诉我,一早把家产分了,虽可让子女各得其所,避免有不必要的争拗,但子女一旦获得了他们可以得到的家产之后,就会失去争取分多一点的寄望,可能从此就不再那么孝顺父母,有病痛也没有子女肯照顾,只能孤独地等死,日子不会好过。所以他宁愿迟迟都不立遗嘱,让各子女都自以为还有机会争取分多一份;这样,他身边就不愁没有人献殷勤,不管这是真情还是假意,感觉一定比无人理会好。 有钱人在分家产时,都面对一个难题,就是应把家产全部留给

长子嫡孙呢?还是均分给各子女好?如果只留给一个人,其他分不到或者分得少的,就会觉得父亲不公平,对父亲心存怨恨,但如果让子女平分,即自己建立起来的企业就会不断地被拆散,日后难再发挥协同效应。 有钱人可能不只做一门生意,旗下有很多不同的公司,如果让子女各管一门生意,将来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合作也很成问题,但如果成立控股公司,让子女均分控股公司的股份,那子女们虽不可以在分到生意后就各自经营,但却会逼子女在控股公司里不断进行权力斗争。结果,子女们花在内斗上的精神时间,比他们花在与行家竞争的还要多,这样,业务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 那么,到底该如何来分配财产,解决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呢? 拥有权易传管理权难交 华人企业常在第一代领导人退下火线的时候出问题,主要是因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解决之道

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解决之道 课后测试 测试成绩:100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道家的理论充分强调自然界的均衡,并认为失衡就是灾难,严重的失衡就是死亡√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2. 第一代企业家在70岁到100岁的时候,就进入了神仙期。这时,其职业生涯侧重的是良性循环√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3. 30岁到40岁,企业家职业生涯进入稳定期,其子女的年龄是15岁到25岁,职业生涯进入实习期√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4. 传承会趋强,因为基因在不断地改良和延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A是

正确答案: A 5. 人们应该传承愿力,培养能力√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6.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解决的是人的能力和愿力问题。能力是指是否有能力做,愿力是指是否愿意做√ A是 B否 正确答案: A 7. 所谓继承,是指子女逐步地承续企业的资产。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承接√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8. 所谓传承,是指子女得到上辈人的遗产。这是一种突发性的承接√ A是 B否 正确答案: B 9. 传承的内涵有两个:第一,竞争的能力;第二,生存的手段√ A是

正确答案: A 10.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是指√ A告诉他事情很严重,看看这个人是否有勇气去面对 B针对一个问题,看他能否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观察这个人的见识如何,是否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 C委托他做一件事情,看看这个人的信用怎么样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B 11. 企业家在50岁到60岁的年龄段时,其子女的职业生涯特点是√ A子女职业生涯侧重的是责任的承担 B子女的年龄大概在25岁到35岁之间,他们的职业生涯特性是进入期 C以上都正确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12. 一些第一代家族式企业的老板不但重视责任,而且看重权威。但是到了后期出现了两种情况√ A由于他们年龄大、健康欠佳,所以往往有心无力;而他们的继承人严重地缺乏责任感 B很多第一代的创业者不甘退休,这时子女们就急于抢班,他们把父辈的身体健康看成一种非常倒霉的事情

宗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谈谈:家族、宗族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谈到历史文化反思的时候我们要指出,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对一些被破坏的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并且予以弘扬,其中之一就是家族文化。而且我们特别要指出,家族、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因为很明显,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关于家政与国政合一的文化。这就是说,家政是国政的基础,国政是家政的延伸与扩展。家政是缩小了的国政,国政则是放大了的家政。儒家谈的“修身、齐家、汉国、平天下”充分说明了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形成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并且延续了几千年。几千年来,这种家族文化可以说,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几十年来,这种文化被当作是封建宗族制遭到彻底破坏,一直到今天都难以恢复。文革结束后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复兴作了许多的努力,不断地恢复被破坏的中华传统文化。然而,当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却发现,中华文化的根本部分,即家族文化被破坏之后这时是难以恢复了。除了家族、宗族文化以用所产生的家法、宗法等。还有乡贤文化等,在中华文化中可以说,都是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事实上破坏家族、宗族文化,以及乡贤文化等,对中国社会产生着许多消极的影响。 我们为什么说这些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呢?就在于以儒家为主的中华文化始终是将家政与国政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儒家那里正如我们所指出的,体现出了家政与国政的合一,家政是缩小了的国政,国政则放大了的家政。这些就是家政与国政的统一,在家政与国政的合一方面充分体现出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家政搞的很好,千千万万的家庭其家政都搞得很好,那么便可以说,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政是好的国政。因此,好的国政要从好的家政开始。然而,在家庭与国家之间又有着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家族、宗族。中国几千年中,家族、宗族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家族、宗族替政府分担了许多事,这时使政府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更多的国家大事。所以说,我们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要说明的是,这种家政与国政合一的乡贤、家族、宗族、家法、宗法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一定要予以肯定。并且可以说,要复兴中华文化,这些正是复兴的关键部分。 族长,是选举产生。定期不定期的宗族大会,是议事中心。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构成元老院。其实,中国的民主制度,在古代基层的乡村已经很完善了。 那么,宗族文化的核心是什么?是什么在支撑着宗族文化?内在和外在的内核是什么?如果近现代中国社会将宗族的核心和支撑去掉了,那么这个宗族文化就一定会消失。 按笔者的观点,土地,人口,传承,这三者,是宗族文化的内在的核心。土地,要有继承性,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主要障碍与解决机制

[论文关键词]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机制;障碍 [论文摘要]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存在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家族企业传承机制的构想。 家族企业是全球范围内一种最普遍的企业类型。目前,我国内地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70%以上。研究表明,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仅有33%的家族企业能传到第二代以上,其中2/3的企业能走完第二代,13%的企业能走完第三代。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家族企业传承机制进行讨论。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主要障碍 1.缺乏权力传承规划。缺乏权力传承规划是很多家族企业权力传承失败的主要原因。许多家族企业的创业者陷入了权力陷阱,他们认为只有在他的统领下,企业才能发展,没有人能够替代他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直至在因年龄、健康等原因无力支撑时,才考虑权力传承问题。另外,企业的象征作用也会妨碍传承计划的制定。对家族企业主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参与企业经营,不仅是工作,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企业早已成为他们核心认同的一部分,是个人身份的象征。他们把失去对企业控制权和退休视为在家族中特权地位的改变和权力基础的严重削弱。 2.接班候选人之间的冲突。家族中子女间在接班问题上的勾心斗角难以避免,这种争斗包括所有权之争和经营权之争。人们普遍认为家族企业的产权十分清晰,其实不然。相对于国有企业、集体制企业而言,家族企业的产权是明确的(产权属家族所有),但在很多家族企业内部,产权并没有明确到每一个自然人。例如,兄弟姐妹、夫妻或者父子共同创业的家族企业,其内部产权往往是不明晰的。在创业初期,这一问题不会受到特别的关注。但当企业的继承问题出现时,产权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即使企业内部产权是明晰的,在所有权的继承上,冲突也难以避免。当企业掌门人有多个子女时,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分配等问题都会引发候选人之间的矛盾。 3.接班人与企业员工的冲突。在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过程中,无论最终的接班人是家族成员还是外来职业经理人,接班人与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元老之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突。创业者将企业的控制权交给下一代,这时对企业内部应得利益的分配权就由创业者转移到家族下一代接班人手中,接班人能否给予创业元老更多的应得利益,会影响到创业元老对于接班人的满意程度;同时创业者的经营魅力下一代能否继承、继承多少,也关系到创业元老对于家族企业发展的信心。另外,家族企业的接班人能否认可企业元老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价值观念也至关重要。可见,家族企业接班人和创业元老的冲突中主要源于创业元老对家族接班人能力的认可和对自身的利益考虑,以及接班人对非家族元老的信任等方面。 家族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家族企业在企业创业者后代成员中的不断延续和发展,在于后代人能够保持和发展家族所有的企业,并为家族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因此,制定系统化的继承机制对中国家族企业来说十分必要。尽早制定家族企业的继承计划是避免发生继承矛盾的有效措施。因为,第一,未来继承人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为掌握企业的权力和建立永续经营而做好准备,需要获得家族成员、员工、供应商、顾客等利益相关者的肯定、依赖和支持,需要在周详计划的引导下接受严格的训练。第二,为增强企业的安全性,防止不可抗拒因素的发生,如企业主去世、失能或突发事件的出现等,做到未雨绸缪。家族企业制定继承机制的关键就是要制定与家族企业战略所匹配的继承计划。继承计划是中国家族企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