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所申请流程

医学检验所申请流程
医学检验所申请流程

1、注册成立公司:公司章程、注册资本、办公场所(工商局:营业许可证)

2、医学检验所设置申请(50工作日):省卫计委医政处《设置医疗机构筹建批准书》

2.1、设置申请书

2.2、设置医学检验所可行性报告(15项内容)

2.2.1申请单位名称、基本情况-申请单位基本情况表、三证副本(营业执照、机构代码、

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

2.2.2、申请人姓名、年龄、专业履历、身份证、任职证明、法人签字

2.2.3、所在地入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析

2.2.4、所在地人群健康状况和疾病流行以及有关疾病患病率

2.2.5、所在地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和服务需求分析

2.2.6、拟设机构名字、选址、功能、任务、服务半径、拟开展业务、生命伦理委员会

2.2.7、拟设机构的服务方式、时间、科目

2.2.8、拟设机构组织结构、人员、仪器、设备配套

2.2.9、拟设机构与服务半径内其他医疗机构的关系及影响

2.2.10、拟设机构的污水、污物处理方案

2.2.11、拟设机构通讯、供电、、上下水、消防设施情况

2.2.12、资金来源、投资方式、投资总额、注册资本

2.2.13、拟设机构的投资预算

2.2.14、拟设机构5年内成本效益分析

2.2.15、申请设置单位或者设置人的资性证明

2.3、选址报告

2.4、建筑设计平面图

2.5、工商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2.6、所在地居委会或者物业管理部门出具《医疗机构设置意见书》

3、实验室建设

3.1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备案:发改委《项目备案书》

3.2、项目建设环评影响评价:专业公司《环评影响评价表》、区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

审查表》(30个工作日)、区环保局《环保验收》(60-90工作日)

3.3实验室装修工程:规划设计20工作日、施工30-45工作日、项目消防验收消防局《消

防验收报告》

4、医学检验所执业登记(45工作日):医政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工商市场监督局注

册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4.1、设置机构工商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4.2、工商开业登记申请表复印件、工商预核名、地址

4.3、房屋租赁合同或者产权证明复印件

4.4、项目说明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

4.5、设置医疗机构筹备批准书

4.6、设置机构平面布局图、区域位置图、地理位置图、就诊流程图、污染物排放点4.7、设备清单、名称、数量、型号、技术参数、生产厂家

4.8、生活垃圾去向证明和市政污水排放证明

4.9、医疗废物产生量、处置或者回收利用协议以及有关处置机构的资质证明

4.10、医疗污水处置协议及技术方案

4.11、法人身份证复印件、法人委托书

4.12、部分需要提供气、水、噪音的检测报告(环评公司)

5、PCR实验室申请:省临床检验中心《PDR实验室》

5.1、体系建设

5.2、申请项目预实验,拟设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

5.3、申请书

5.4、专家现场评审

5.5、不符合的整改

6、日常营运/体系认可:室间质评、三标、15189/CPA

设备公司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设备公司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施工过程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避免不合格品的转序和使用,保证工程(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及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控制。 2. 相关/支持性文件 CKAZ200·11-2000 《工序管理控制程序》 CKAZ200·20-2000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CKAZ200·21-2000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与工程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 采用GB/T6583-ISO8402:1994标准中的术语。 4. 职责 4.1 质量工艺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解释和实施的归口管理。 4.2 分公司、项目安装队负责实施本程序。 4.3 质检员负责施工过程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并签字认可。 5. 工作程序 5.1 过程检验和试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工作,也是过程质量控制的一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应依据项目质量计划、设计文件、施工验收规范及相应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试验标准等进行过程检验和试验。 5.2 过程检验 5.2.1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应及时组织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过程检验包括:基础及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复查、工序质量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及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等。检验形式主要有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等。施工组长、操作者及质检员分别做好相关记录,以此作为检验标识和质量记录。 5.2.2 施工作业人员对所施工的工程质量随时进行检查,保证本道工序质量符合规定要求。每道工序及分项工程完成后,施工组长或分部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自检和互检,并认真作好自检、互检记录。 5.2.3 施工进入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或特殊工序,应及时通知质检人员进行专门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压力试验、试运转等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按规定要求组织设计方代表、顾客代表、监理工程师、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代表以及项目技术人员、质检员等共同参加,并由质检员做好检验记录,各方确认无误后履行签字认可手续。 5.2.4 分项工程应在班组自检的基础上,由分部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专职质检员核定。 5.2.5 分部工程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检验评定,质检部门核定。

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 试行

附件3 健康体检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健康体检中心是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的体检中心和体检科室等。健康体检中心主要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 一、诊疗科目 应当至少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妇科专业)、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 二、科室设置 应当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以及质量与安全管理、健康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体检资料管理、信息、设备、消毒供应室等部门。 三、人员配置 (一)至少有2名具有内、外科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培训并考核合格,负责审核签署健康体检报告;每个临床检查科室、医技检查科室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的执业医师。 (二)至少有10名护士,其中至少有5名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医技人员应当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关岗位的任职资格。 (四)质量安全管理、健康管理、医院感染管理、体检资料管理、信息、设备、消毒供应室等部门应当配备满足健康体检需要的相应人员。 四、基本设施 (一)具有独立的健康体检及候检场所,建筑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医疗用房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5%。各检查科室应独立,每检查室净使用面积不得小于6平方米。 (二)整体建筑设施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相关标准,并符合消防、安全保卫、应急疏散等功能要求。 (三)体检区域应当有空气调节设备,保持适宜温度和良好通风,各物理检查科室和辅助仪器检查项目独立设置并有规范、清晰、醒目的标识导向系统。 (四)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 (五)健康体检中心的建设,在执行本标准的同时,还应当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五、分区布局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二2018年临床检验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室间质量评价上报表 一、医院和实验室基本信息 1.实验室所在机构性质? A 公立(继续第2题,跳过第3题) B 私立 (跳过第2题,继续第3题) 2.若选公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 三甲综合B三甲专科 C 三乙综合 D 三乙专科 E 二甲综合 F 二甲专科 G 二乙综合H 二乙专科I 二级以下医 院J 其他 3.若选私立,则您实验室所在机构等级及类 型? A民营医院B独立实验室C体检中心 D门诊部E其他 4.实验室所在医院床位数? A 0-500 B 501-1000 C 1001-1500 D 1501-2000 E 2000以上 5.实验室所在医院是否有LIS(实验室信息系

统)和HIS(医院信息系统)? A有LIS和HIS B有LIS,无HIS C无LIS,有HIS D无LIS和HIS LIS系统厂商为:,该厂商联 系人,联系电话 HIS系统厂商为: 6.实验室所在医院日均门诊量?()人次 7.实验室建筑面积?m2 8.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总值? 万元 9.医院年业务额?万元/年;实验 室年业务额?万元/年 10.本实验室目前为止已开展检验项目总数 (不包括外送)项 其中:自动化仪器检测项目数? 项 手工检测项目数? 项 各专业检验项目数: 临检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生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

比% 免疫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微生物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基因扩增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其他项,占总业务额百分比% 本实验室外送项目项 11.科室人员组成 实验室负责人:性别年龄学 位 学历职称已任职时间年 实验室总人数 人员数比例(%) 职称正高职称 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 初级及以下 学历博士 硕士 本科 大专及以下

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监督控制程序

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监督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有计划的质量监控活动,对检验检测过程和结果质量实施监控,及时排除质量环节出现的不符合的因素,以此来验证和评审检验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所内部的各项质量监控活动及参加外部的质量监控活动。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该程序的运行。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对作业文本等进行定期评审工作。 3.4检验科、室提出本科室年度质量监控计划,根据批准后的计划参加质量监控活动。 3.5办公室根据各科室提出的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制定所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并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办公室负责质量监控计划的实施。 3.6由质量负责人组织考核组,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 3.7 各检验科室负责本科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实施。 4工作程序 4.1质量监控计划的编制与审批 每年初,各检验科室根据各科室人员和设备情况,制定科室内部

《年度质量监控计划》,并报办公室。办公室根据检验科室提出的年度质量监控计划编制所《年度质量监控计划》,报所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 4.2内部质量控制 4.2.1在内部通过下述几种方法来验证是否达到规定要求: a)人员比对,比较不同检测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差异; b)设备比对,比较同一型号的不同设备的技术指标之间的差异水平; c)盲样检测,检查检测整体能力的水平是否满意; d)留样再测,检查过去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2.2根据所内部《年度质量监控计划》的要求,办公室负责制定《质量监控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实施时间、参加人员、样品和设备、检测具体要求、结果评价准则等。实施方案报质量负责人审核、所长批准。 4.2.3按照监控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办公室组织实施,确保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如实做好活动记录,活动完成后编制监控活动报告,例如人员比对报告、设备比对报告、留样再测分析报告等,对监控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评价本所保证检测结果的能力。 4.3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 4.3.1本所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能力验证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指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与治疗或健康评估得相关信息为目得,对来自人体得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与临床病理检查等,并出具检验结果,具有独立法人资质得医疗机构。 一、诊疗科目 医学检验科;提供病理相关医疗服务得,应当参照病理诊断中心基本标准、 二、科室设置 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检验专业、临床微 生物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与临床病理专业等。有病案信息、试剂、质 量与安全管理等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以及辅助检查部门与消毒供应室(可以设置也可以委托其她医疗机构承担相应得服务)、 三、人员 (一)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得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二)临床检验各专业至少有5名以上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 副高以上、2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得技术人员。 (三)标本采集人员应当有相应资质、 (四)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项目得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产前筛查与诊断得相应资质、开展二代基因测序项目得,至少有1名生物信息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遗传相关基因检测项目得,至少有1名医学遗传学专业人员、 (五)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设置试剂室、辅助检查与消毒供应室得,应当配备相应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应当制定人员培训考核与继续教育得相关制度与实施记录。 四、房屋与设施 (一)医疗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5%,房屋应当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重要医疗设备与网络应有不间断电源、 (二)设置1个临床检验专业得,建筑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设置2个以上临床检验专业得,每增设1个专业建筑面积增加300平方米。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方案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产品的检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1 概述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测量及产品交付实施有效控制,旨在防止不合格品转序和交付,验证工程产品质量满足规定要求,并提供证明和记录。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工程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质量的检测和测量及产品交付实施全过程控制。 3 职责和权限 3.1 公司 3.1.1 工程管理部负责公司一、二类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工作的监督检查。 3.2 子(分)公司 3.2.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实施项目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等工作的监督检查。 3.2.2 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单位项目施工工序、工程产品的自检、复检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2.3 采购部门负责对进场结构材料的进货验收进行监督管理。 3.3 项目部 3.3.1 质检部门负责对结构材料、施工工序、工程产品的质量进行专检。 3.3.2 工程部门负责对施工各道工序、工程产品的质量实施自检、复检。 3.3.3 物资部门负责对进场结构材料进行验收并做好保管和记录。 3.3.4 工地试验室负责试验检测工作。 4 监督管理要求 4.1 公司工程管理部每年对公司一、二类工程试验、检测和交付工作组织不少于一次检查。主要核查试验检测资料、报告和记录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工程产品实体质量;必要时参与公司一、二类工程交工预验收。 4.2 子(分)公司质量管理部门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项目的结构材料、施工工序的检测和测量以及工程产品的检验、交付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4.3 子(分)公司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工程产品检测和测量以及交付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并直接或间接检查中心试验室日常工作。 4.4 项目部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 4.5 项目部总工程师负责解决工程产品检测和测量中的日常技术问题,并检查工地试验室的日常工作。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

独立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 为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对人类血液、体液、组织标本开展临床检验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检验科。 一、机构管理 (一)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颁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临床检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二)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独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5.预防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污染物外泄及医院感染; 6.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诊断报告书写、保存进行指导和检查,对病理检查病例信息登记进行督查,并保障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7.对设置的试剂、仪器耗材、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部门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四)财务部门要对实验室业务费用和检验项目费用结算进行检查,并提出调控措施。 (五)后勤管理部门负责防火、防盗、医疗纠纷等安全工作。 二、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摘要】检验科重要工作是使用熟练的检验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装备,对多种标本施行正确的分析,为临床诊断和医治供应精确的试验数据。为达到此目的,一定要对分析前、中、后经过施行全面质量控制。检验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又是医院内涵建设的基本内容,其重要性愈来愈受到医院管理层的器重。本文就我院在检验质量管理方面的做法做一点探讨。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 clinical medical inspection quality control author: xuqiqin yuhuilin room made ruler 【 abstract 】 daily work is an important use skilled inspection technology and advanc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the right to a variety of specimen analy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e supply accurate test data. to reach this goal, must be opposit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analysi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ntrol through.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its importance is more and more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awards. this paper in our hospital insp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 of do a little discussion.

关于规范试验检测和工序验收管理程序

质量控制及工序验收措施 一、质量检验程序 1、为规范工程质量验收的流程,确保工程质量,我项目部严格遵循合同承诺,设立了“三检制”机构。一检为施工班组质检员;二检为项目部现场施工员;三检为项目部安质部专职质检员。“三检制”人员组织机构以上报监理部。 2、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在班组或工序自检、互检合格的基础上,专职质检员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专职质检员核定、验收后,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报监理通知单”,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3、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在分项质量评定的基础上,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专职质检员核定,并填写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 4、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在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上,将有关的质量检验评定资料送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后交质量监督站验收。 二、施工过程中工序的质量控制 1、实行质量目标管理,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上,把质量目标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肩上。上一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项目一定要返工重做至合格。 2、项目质检员对分项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检查,按规定做好现场检查原始记录,每一道工序完工后进行自检,报质检工程师复检,在此基础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做到道道工序有人把关,每个项目有人验收。 3、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做好各种施工原始记录。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其对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工作。 三、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采购: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材料采购的有关程序,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保证所有同工程质量有关的物资采购能满足规定的要求。

2、材料验收:材料进场后,材料员清点材料,核对送货单内容与采购标准是否一致。货单是否准确、有材质证明及物资经检验合格的,材料员在验收单上签字或填写料具验收单,当物资的质量不合格,则作退货处理。 3、原材料的检验:物资的进货检验由材料员及试验员负责进行;材料员负责材料的外观物理性能检验,试验员负责材料的化学性能检验,进场材料经检验和试验后,需经项目质量监督员签发进场物资的准用令。否则,进场材料不允许在工程中使用。 四、工程试验管理 1、为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原材料的监测,所进的试验设备和测量器具按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校验和鉴定,取得合格证。工地试验人员严格按照国家、行业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检测,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当监理需要抽检试验时,我方试验人员负责配合。 2、工地取样及试验 ①、工地设置符合要求的设施、仪器配套的工程检测仪器,配置现场试验人员和部分必需品。 ②、工地试验按业主要求,本工程试验均委托具有专业资格的中铁大桥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试验检测中心香维公路金沙江大桥项目部工地实验室。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设置基本基本标准 一、社会需求和发展前景 (一)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岗位群情况分析 要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为依据,根据本省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针对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本地区的医学检验及相关行业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包括专业人才的数量、学历层次、知识结构等),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认真做好本地区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需求预测,为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专业发展前景 1.有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状况,以及所具备的办学基本条件; 2.有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发展的规划(包括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和具体措施(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专业教学的改革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实训基地的建立、培养人才的目标和模式等),专业建设计划合理,内容充实,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有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发展有良好的前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3.反映生源情况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就业岗位群)。 二、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在各级各类医院、采供血部门及疾病控制中心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检验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能胜任二级(乙)以上各级各类医院检验科及省、地(市)、县各级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的医学检验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科室管理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医学检验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2.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2)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对常见的检验项目能进行熟练正确地操作,熟悉各种常用检验仪器的性能、原理、基本构造、操作技术及日常维护保养; (4)熟悉国家卫生工作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规定的检验或试验,确保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材料、产品不投入使用、加工和出厂。 2.0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 3.0 职责 3.1质检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标准的制订和检验。 3.2生产部各小组负责自检及互检。 4.0 方法 4.1进料检验控制(IQC) 4.1.1 仓管员在收到到货的原辅材料后,依照《物料申购单》上品名、规格、应到数量, 负责核对实际到货数量、重量,合格后通知IQC进行来料检验。 4.1.2 质检部IQC接到通知后,按照《进料检验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或全检,将检验结果 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如不合格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 4.2.1自检、互检 各班组工人工作时应按照《工艺卡》和技术图纸、过程检验规范进行自检和互检。 4.2.2巡检 检验员按照《过程检验规范》、工艺卡质量要求、技术图纸对现场每道工序进行巡检。 每天上午、下午各巡检一次,每道工序至少抽检一件产品,并将检验结果记录于《巡检日报表》上。出现不合格时应及时反馈给操作工人,进行返工。具体参考《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3 最终、出货检验和试验控制

4.3.1最终成品检验和试验依据:《成品检验规范》和工艺卡、技术图纸要求执行,并将 检验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告》上。 4.5 对所有检验不合格品都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并标识清楚。 4.6 所有要求的检验项目,在相应的记录中都要填写具体的检验数值或内容及日期并有 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经检验主管审批。 4.7 检验和试验记录由质检部负责保存,当合同中有规定时,检验和试验的相关记录 可提供给客户查阅。 5.0 记录 进料检验记录 巡检记录 成品检验记录 6.0 参考文件 《进料检验规范》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进料检验记录表

成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

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全文 中国网https://www.360docs.net/doc/3513047914.html,时间:2009-12-21发表评论>>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9〕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临床检验质量,我部决定在医疗机构类别中增设医学检验所。现将《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级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人口、地理环境、交通和医疗机构布局等具体条件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对医学检验所的数量和布局进行规划,并严格执行。 二、医学检验所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其执业登记机关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三、医学检验所只接收医疗机构提供的标本,并向医疗机构提供检验报告和医学检验结果咨询,不接诊患者。 四、医学检验所在为医疗机构提供检验服务前,应当与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在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储存、运送、接收、检测,检验报告的出具和应用,以及检验结果所致医疗事故争议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五、医学检验所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并接受省级以上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保证检验结果科学、准确、客观。 六、医学检验所开展临床基因扩增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验等特殊检验项目的,应当根据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七、此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医学检验所所基本标准(试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四日

附件: 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 医学检验所是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并出具检验结果的医疗机构,该机构可同时开展病理学检查。 一、科室设置 设置与开展临床检验专业相应的科室。临床检验专业包括临床体液、血液专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等。 二、人员 (一)至少有1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二)应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负责医学检验技术的人员。 (三)各临床检验专业至少有10名检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 (四)各临床检验专业至少有1名具有检验医学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三、房屋、设施和布局 (一)设置1个临床检验专业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设置2个以上临床检验专业的,每增设1个专业增加300平方米。 (二)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有相应的工作区域,如标本接收、标本准备、标本检验、医疗废物处理、试剂和耗品保存、标本保存等。 (三)符合生物安全管理和感染控制等相关要求,严格区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生物安全设施齐备。 四、设备 (一)基本设备。 冰箱、离心机、加样器、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安全柜等。 (二)专业设备。 与开展检验项目相适应的设备,如生化分析仪、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酶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 上海李尔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标题: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控制程序文件编号:TSP 7. 12页数:6 /6发行日期:2002. 7. 15版本:1. 0文件 修订序号版本修订日期条款修订内容修订者 11.02002. 7.15全文编写核准:审核:编写:1.目的:为使本公司所有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均能有充分的控制检定.维护并维持良好的精确性,以证实和确保产品能符合客户要求。并保证汽车附件产品在开发,研制和实际生产过程屮所进行的,检测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对检测和试验过程的质量受控。 2.范围:2.1.凡从事检验.测量与试验设备。 2.2.包含每一种形式测量设备及检具的统计变异分析。 2.3.内外实验室管理3.定义:3.1.暂停使用:该设备已放置半年未使用过,而且未确定往后会使用到者,或经检定失效时均列为暂停使用。 3.2.内部检定:由公司内部人员自行检定者。 3.3.外部检定:因设备或人力等因素而委托外界机构代为检定本公司的量具仪器者。 3.4.比对件:凡找不到有效的检测设备来检测会影响产品质

量的精度,建立比对方式确认其精度。 3. 5.量具:一般生产现场上所有量具.仪器设备.检具及试验机器均称为量具。 3. 6.测量系统:指由人员.量具.操作程序及其他设备或软件的集合称为测量系统。 3. 7.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使用极差及均值方法,基于统计配合实际的过程选择适当的操作人数.样本数及重复测试次数,以研究主要变异形态的对彖。 3. 8.量具重复性:指量具由同一操作者,经多次测量同一零件或产品,其测量特性的重复能力,也指其测量之间变异而言。 3. 9.量具再现性:指不同操作者使用相同量具测量相同产品的特性时,其操作者之间测量平均值的变异。 3. 10供应商实验室:一个由有资格的人员在经正确标定的设 备上,使用被认可的方法和程序来完成买方在零件图和其他合同文件上指定并且能够执行的材料和性能评估任务的机构。 3. 11.检测:按照规定的程序,为了确定给定的产品.材料.设备.生物体.物理现彖.工艺过程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3.12检测方法:为进行检测而规定的技术程序。 4.流程:流程责任部门相关说明表单检定记录存档检定到期仪器搬运储存及维护检定标识检定记录建立合格检定年度检定计划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探析 篇一: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 对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临床医学检验体系也在日益成熟。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上相关人员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分析前、分析过程中以及分析后多做好相应的工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认识开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我国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保证体系日益成熟。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不断运用,为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证,对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进行控制,是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建设和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逐步增强。人们对医学检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控制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不仅能够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推动临床医学的快速、高效发展。但是,在长期的过程当中,我们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控制缺乏必要的认识,在此方面的知识和管理都不完善,致使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的开展情况不利,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的提高造成了阻碍。

下面笔者结合临床检验工作的实践,谈谈自己在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的看法。 一、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 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质量,就需要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以往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当中,许多医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着误区。有些领导和医护人员认为,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容易造成试剂的浪费,增加相关的成本。有些医护人员认为,临床医学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是检验科的工作和责任,而自己作为临床科室和自己无关,而忽视了临床科室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些医护人员认为,开展质量控制是各个科室之间进行的质量评价,不注重在科室内进行质量控制。由于医护人员的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以及在认识上所存在误区,致使医学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不能有效地开展下去。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一个患者、临床科室、实验室共同参与、全面提高的过程。不管是在哪个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都不能够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因此,要提高临床医学检验质量就需要把三者结合起来,促进三者的共同提高。医院要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知识进行宣传,让患者和相关的医护人员都有所了解。同时,还要紧抓实验室的检验质量工作,只有提高检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方案计划规范标准设计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 (试行) 为加强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高医学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独立设置的对人类血液、体液、组织标本开展临床检验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设的医学检验科。 一、机构管理 (一)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制定并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国家制定颁布或者认可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落实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临床检验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二)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设置独立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履行以下职责: 1.对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2.对医疗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器械和设备管理、一次

性医疗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3.对重点环节,以及影响诊断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高危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4.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提供指导; 5.预防控制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污染物外泄及医院感染; 6.对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诊断报告书写、保存进行指导和检查,对病理检查病例信息登记进行督查,并保障登记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7.对设置的试剂、仪器耗材、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部门进行指导和检查,并提出质量控制改进意见和措施。 (三)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四)财务部门要对实验室业务费用和检验项目费用结算进行检查,并提出调控措施。 (五)后勤管理部门负责防火、防盗、医疗纠纷等安全工作。 二、质量管理 医学检验实验室应当按照以下要求开展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一)应当以ISO15189:2012为质量管理的标准,建立并实施医学检验质量管理体系,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

基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研究

基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23T14:21:16.4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5期作者:张金凤王全红刘世明 [导读]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与医院的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对医疗安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措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 莒县中医医院山东莒县 276500 要:临床医学检验质量与医院的医疗质量息息相关,对医疗安全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应采取措施对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控制,确保医学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精确的检验数据。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也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作为检验人员应该认识到,检验报告准确、恰当、合理应用的重要性。原因是检验报告既是临床医师对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治疗过程及其所产生疗效的重要资料和依据。因而,各医院应重视引进新检验技术、合理利用检验项目,使临床检验的全程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本文就临床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介绍。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是现代医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内容,可以给临床疾病诊断以及对患者提供监测起到较大的帮助。在临床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临床疾病诊断和控制都具有较大的帮助,能够提升临床医疗质量,因此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整个检验过程中都应该始终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此次研究为寻找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7年12月年本院共接收206例临床医学检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和对照组B各103例,其中实验组A中男50例,女53例,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3例,临床化学100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48例,微生物学检验97例,制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并严格实施;对照组B中男48例,女55例,其中行临床血液学检验102例,临床化学102例,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67例,微生物学检验89例,实施常规检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p> 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1.2.1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①做好准备工作。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来对其进行检验前的注意事项交代;②做好样品采集工作。不同检验所需要的采集样本不同,根据患者的个体要求为患者制定采集时问,对于患者符合采集要求的情况,以不影响患者疾病为前提不对其进行采样,确保样本的高质量. 1.2.2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①仪器设备:检验时先要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后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②试剂:检验使用的试剂必须准备好,在使用时根据检验项目的需求来使用不同的试剂,确保试剂的有效性;③数据管理:将获取到的检验数据进行处理,保障数据的有效性、时效性·规范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信息。 1.2.3临床医学检验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①审核检验结果:严格保证工作流程的准确交接,如:录入检验信息、采样编号、审核检验操作仪器、完成检验报告单、反馈检验结果等一系列工作,避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②建立报告签收制度:完成检验后,由专人将检验报告单统一送达,临床检验室要针对科室的具体情况,明确规定检验报告单的保存方法及时问,便于对于检验结果进行复查.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结果准确率对比 从开展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开始,实验组A和对照组B的检验人员都对其本组的检验样本进行检验,检验人员需要恪尽职守,按照检验流程来完成检验项目,保障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困。实验组A临床检验准确率是97.1%,对照组B的检验准确率是9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A的患者满意度是98.7%,对照组B是92.4%,实验组A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B较高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临床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在现代医学中不可缺少,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对于整体医疗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导致检验的结果发生误差的原因比较多,在对检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的时候,应该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积极的避免。 临床中进行医学检验时的一些问题,在刘英杰等的研究中表明,存在非疾病因素和检验人员因素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性,让检验结果具有可用性,需要对人为和物理因素的影响进行削弱和避免。 检验技术人员必须要能够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每一项实验都尽心尽责,将其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规避,避免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降低检验结果的可用性。检验人员的经验可以为检验提供帮助,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发现检验实验的一些规律性问题,从工作中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失败和误差的原因,对各项实验的细微变化给予重视,获得经验,这是工作经验对于检验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可靠的帮助。获取高质量的检验样本也是保障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对于检验样本根据检验项目的需求来制定采集时问和条件,确保样本的可靠性。对检验室的设备仪器进行养护和管理,减少因仪器设备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总之,根据此次研究结果来看,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能够提升检验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对于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较大的帮助,给患者带来准确的诊断结果。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 (试行) 医学检验实验室指以提供人类疾病诊断、管理、预防和治疗或健康评估的相关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和临床病理检查等,并出具检验结果,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医疗机构。 一、诊疗科目 医学检验科;提供病理相关医疗服务的,应当参照病理诊断中心基本标准。 二、科室设置 包括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专业、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临床免疫检验专业、临床微生物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和临床病理专业等。有病案信息、试剂、质量和安全管理等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以及辅助检查部门和消毒供应室(可以设置也可以委托其他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服务)。 三、人员 (一)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 (二)临床检验各专业至少有5名以上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副高以上、2名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 (三)标本采集人员应当有相应资质。 (四)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项目的实验技术人员应具备产前筛查与诊断的相应资质。开展二代基因测序项目的,至少有1名生物信息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遗传相关基因检测项目的,至少有1名医学遗传学专业人员。 (五)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设置试剂室、辅助检查和消毒供应室的,应当配备相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六)应当制定人员培训考核与继续教育的相关制度和实施记录。 四、房屋和设施 (一)医疗用房使用面积不少于总面积75%,房屋应当具备双路供电或应急发电设施,重要医疗设备和网络应有不间断电源。 (二)设置1个临床检验专业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0 平方米;设置2个以上临床检验专业的,每增设1个专业建筑面积增加300平方米。 (三)有相应的工作区域,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 (四)设置医疗废物暂存处,设置污物和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满足污物和污水的消毒和无害化的要求。 五、分区布局 (一)主要业务功能区。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要求(精)

临床检验质量管理要求 一.基本概念 1.临床实验室又称医学实验室 对从人体处获得的各种标本进行生物学的、微生物学的、免疫学的、化学的、免疫血液学的、血液学的、生物物理学的、细胞学的、病理学的、或其他的检验,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或对健康状况评估提供信息。这些检验包括测定、测量、或者说明有无各类物质或微生物。这是临床检验或医学检验的定义。从事这项工作的实验室即临床实验室或医学实验室。若某机构只进行收集或处理标本,或者只是一个收发中心,这些只是较大实验室工作或系统的一部分,这不是实验室。实验室也提供检验涉及的各方面的咨询服务,包括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和进一步作合适检查的建议。 2.临床实验室(包括所有进行收费检验出示报告的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的质量目标 使检验结果最好地符合病人实际情况;及时地发出检验报告;并依据检验结果结合病人临床状况,主动为临床诊断提供咨询。这即是当今国际标准化(ISO)对质量广义定义“满足需求和期望”在实验室中的体现。 3.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达到这些目标的体系为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定义)。在医院内实验室和医院所有科室、部门,按照院长的质量目标都是全院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分支;实验室按照自身工作的特点,明确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完善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保证日常工作实现质量目标。若实验室是一个社会上独立的实体,它的服务直接面向社会上的病人、医生和医院,他们是实验室的客户。为了达到质量目标,它也必须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向客户直接承诺实现质量目标。 4.质量管理 用于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组完整的过程为质量管理(ISO 9000定义)。在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管理涉及检验的整个过程的每一阶段、每一方面具体管理内容。例如:病人准备,标本采集,分析检验,结果复核,报告方式等都有质量管理。对实验室聘用人员的使用、培训、教育和管理;仪器、试剂和各种消耗品的使用和管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证实等;简言之,实验室日常运行涉及的每一方面都有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中致力于实现质量要求的措施、方法等为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中致力于提供实现质量要求信任的证实的活动称为质量保证。 2000年起ISO 9000文件不再使用“质量保证”一词。在临床检验中多以“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