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备课人:杨建一主讲人:第六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课本7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之间比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导入新课

65-33= 88+11= 95-90= 32+23= 5+57= 62-60= 75-9= 69-50= 58+30= 36+5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研究绿点问题。

1、出示问题: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2、出示自学指导问题:

(1)利用纸条摆一摆,分别表示出黄鹂和啄木鸟捉的虫子数。

(2)思考:要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需要用到哪些条件,需要用到哪些数量关系?

3、交流上面的两个问题。

(1)啄木鸟捉的只数比黄鹂捉的只数少。

(2)要求啄木鸟捉的只数,就是从146里面去掉12。

4、尝试反馈:

(1)两个小朋友跳远,小东跳了110厘米,小华跳的比小东少30厘米,小华跳了多少厘米?

(2)鸽子每分钟煽动翅膀360次,乌鸦每分钟煽动翅膀比鸽子多60次,丹顶鹤每分钟煽动翅膀比鸽子少140次。

①乌鸦每分钟煽动翅膀多少次?

②丹顶鹤每分钟煽动翅膀多少次?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1、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2、总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五、巩固应用,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5、6题。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 教学方法:操作演示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主题图、小笑脸。生每人准备三角形、圆、红花各10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开展口算比赛。将全班分成 2 大组,进行口算比赛,哪组算出得数,哪组得1 个笑脸,老师将学生得到的笑脸分别贴在黑板上。 一组 二组 看着这幅图,大家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组得了6个笑脸,二组得了5个笑脸,请问一共得了几个笑脸? 生2:一组得了6个笑脸,二组得了5个笑脸,一组比二组多得几个笑脸? 生3:一组得了6个笑脸,二组得了5个笑脸,二组比一组少得几个笑脸? 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6+5=11(个) 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们来研究后面两个问题,

一组比二组多1个笑脸,6-5=1,一个对应一个,一组的笑脸多一个,可以将一组的笑脸分成两部分,左边是和2组同样多的,右边是比2组多的一部分。 二组比一组少1个笑脸,6-5=1 1、摆一摆 (1)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5个三角,摆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和圆同样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圆对着一个三角,用一对一的方法就可以看出它们同样多。 (2)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7个三角形,看着你摆的图,可以将第几行分成两部分?怎么分? 生:将第二行的三角形分成两部分,左边是和圆形同样多的一部分,右边是比圆形多的一部分。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比多几个?哪位小朋友来列式?7-5=2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1、例9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比青少年多54 。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2、噪音对人的健康有害,绿化造林可降低噪音。汽车的噪音是80分贝,绿化带降低噪音以后,人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1)昆虫飞行经常振动翅膀。蜜蜂每秒能振动翅膀236次,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是蜜蜂的 118 9 。蝗虫每秒能振动多少次? (2)(1)昆虫飞行经常振动翅膀。蜜蜂每秒能振动翅膀236次,蝗虫每秒振动的次数比蜜蜂少 118 109 。蝗虫每秒能振动多少次? 4、(1)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430千米,普通列车是它的43 7 ,普通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2)磁悬浮列车运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430千米,普通列车比它慢43 36 ,普通列车的速度是多少? 5、(1)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是鸡的3 4 ,鸭的孵化期为多少天? (2)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多 3 1 ,鸭的孵化期为多少天? 6、严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约有16亿吨的泥沙流入黄河,其中的4 1 泥沙沉积在河道中, 其余被带到入。有多少亿吨泥沙被带入到? 7、平均每年日照1608小时,平均年日照时间比多2 1 。平均每年日照时间大约多少小时? 8、(1)骆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5 1 。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驮着比它驮着还多5 1 的货物。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9、(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比五年级同学们多收集了11 2 ,六年级收 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收集了 3 1 。四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10、一堆煤重54吨,用去它的20 1 ,还剩多少吨? 11、某水泥集团今年计划生产水泥4200万吨,第一季度完成计划的5 2 ,第二季度生产的是第一季度的 3 2 。第二季度生产水泥多少万吨?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练习题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练习题 一、列式计算 (1)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2)甲数是20,甲数比乙数多5,乙数是多少? 二、解决问题 1、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 2、有25个苹果,苹果比梨少7个。有多少个梨 3、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4、小青有28张画片,画片比照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5、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6、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6、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7、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 8、二年级(1)班有男生32人,女生比男生多4人,女生有多少人? 9、图书馆有科技书38本,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7本,图书馆有故事书多少本? 10、果园里有梨树24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8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11、书法小组有成员24人,美术小组比书法小组多39人,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12、运动会上,四年级同学参加跳高的有38人,参加赛跑的比跳高的多12人,参加赛跑的有多少人? 13、小亮踢毽子,第二次踢了16个,比第一次少踢6个,第一次踢了多少个?

14、明明和涛涛比赛做题,明明比涛涛多做20道,涛涛做了38道,明明做了多少道? 15、光明小学三年级男同学比女同学多13人,女同学有49人,男同学有多少人? 16、游乐场红气球比蓝气球多25个,蓝气球有30个,红气球有多少个? 17、菜地里有一批白菜,第一次卖出25筐,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卖出18筐,第二次卖出多少筐? 18、木工小组第一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8把椅子,第二天修了30把,第一天修了多少把? 19、商店里上午卖出童装36套,下午比上午多卖出47套,下午卖出多少套童装? 20、爸爸买来一些桔子,剩下的比吃了的多18个,吃了6个,剩下多少个?21、买一块橡皮5角钱,比买一把尺子便宜4角钱,买一把尺子多少钱? 22、买一枝铅笔3角钱,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6角,一个卷笔刀多少钱? 23、学校饲养白兔20只,饲养的白兔比灰兔多6只.养灰兔多少只? 24、学校买来故事书85本,买来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多18本。买科技书多少本? 25、五年级学生种杨树42棵,比种的桃树多26棵。种桃树多少棵? 26、草地上有92只白羊,比黑羊多35只,黑羊有几只? 27、草地上有92只白羊,黑羊比白羊少35只,黑羊有几只? 28、草地上有92只白羊,比黑羊少35只,黑羊有多少只? 29、二年级有男生90人,男生比女生多18人,女生有多少人?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分析并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 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评论(0)2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 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建立学生的表象。同时将所学到了理论进一步在生活中应用,从而达到教者的目的。评论(1)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归纳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方法。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评论(0)活动1【导入】一、复习铺垫。 1.听儿歌:《左手右手》,听完后教师边演示边说:“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头 你找好朋友了,它们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就说右手手指头的个数与左手手指头的个数怎 样?” 引出:同样多。 2.填空: 五角星有10个。圆和五角星同样多,圆应是()个。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个。师:刚才我们解决了同样多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板书课题)评论(0)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例4(1) 师:我们学校每周三都要进行全校范围内的纪律卫生大评比活动,看,二年级卫生评比表已经出来了,(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情境图) 师: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我们只知道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二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事出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

“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教学重难点: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关键: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⑴我拍5下,你比老师多拍3下,你们拍几下? ⑵我拍5下,你比老师少拍3下,你们拍几下? 2、写数字游戏: ⑴写出比12少4的数 ⑵写出比8少2的数 ⑶写出比12多3的数 二、新授: 1、教学例4 ⑴出示二年级卫生评比图,提出问题:你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 二班比一班多的三面。

三班比一班少4面。 ⑵出示题目: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的3面。二班的了多少面? 引导分析:问题是什么?要求二班多少面,需要哪些条件?(学生试着说) 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一班12面,二班比一班多3面。 ⑶画一画:把已知条件(一班的12面小红旗)先画出来。 a 、 教师画出示意图:这样表示二班的红旗呢?(二班比一班 多的3面,在一班12面小红旗的基础上多画3面) b 、 那么二班的小红旗是多少面?(求二班的小红旗就是要把 和一班同样多的与多的3面合起来)。 板书: 一班: 二 班 12+3=15(面) c 、 检验结果, 把所求的问题当成已知条件,把题目中的某个 已知条件当作问题,进行逆解答。 2、 教学例5 ?面

⑴提出问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的了多少面? 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三班的小红旗数量必须知道哪 一班的小红旗数量?(一班的。) 一班的是多少面?(12面。) ⑵解决问题:试着用画图的方法把一班小红旗和三班小红旗画出 来。 学生试着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 少4面 12-4=8(面) ⑶让学生把结果带到题中检验。 ⑷比较小结。 教师指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中,题目中有两个已知条件,一个大数,一个比小数多的一部分,求大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一个大数,一个比大数少的一部分,求小数,用减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及题意,再解答。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精品练习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年 班 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一瓶墨水,已经用去52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2. 草莓酱的瓶数比沙拉酱的瓶数多41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3. 面粉的重量比大米多83 表示( )。 4. 海尔冰箱原来每台售价2700元,现在每台售价比原来降低了91 。 (1)应该把( )看作单位“1”; (2)2700×91 表示( ); (3)1-91 表示( ); (4)2700×98 表示( )。 二、请你来当小裁判。 1. 一堆沙子,运走了65,还剩下61 吨。 ( ) 2. 现在的体重比原来增加了112 ,是把“原来的体重”看作单位“1”。( ) 3. 18米长的绳子增加它的31后,再减少31 ,这根绳子现在还是18米。( ) 三、对号入座。 1. 一根木料长12m ,用去了31 m ,还剩( )m 。 A. 8 B. 1132 C. 4 2. 超市运进43吨水果,已经卖了32 ,还剩( )吨。 A. 41 B. 121 C. 21 3. 养鸡场养公鸡400只,养的母鸡比公鸡的只数多85 。母鸡比公鸡 多( )只。 A. 400×(1-85) B. 400×85 C. 400×(1+85 )

四、看图列式计算。 1. 2. 五、找朋友(问题、算式一线牵)。 水果店有苹果200千克,梨比苹果少41,香蕉比苹果多51 。 200×41 梨有多少千克? 200×51 香蕉有多少千克? 200×(1+51 ) 梨比苹果少多少千克? 200×(1-41 ) 香蕉比苹果多多少千克? 六、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 小红和小丽折 。小红折了35只,小丽折的只数比小红少72 ,小丽折了多少只? 2. 同学们进行跳绳比赛。聪聪跳了150下,明明跳的比聪聪多31 ,明明比聪聪多跳多少 下?明明跳了多少下? ?朵 红花: 黄花: 多 15 100朵 用去 6 5120吨?吨

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回答。(投影片) (1)△和○比较,谁多谁少? (2)○的个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3)和△同样多的有几个?比△多的有几个? (4)○比△多2个,还可以怎样说?(○比△多2个,也就是△比○少2个)2.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圆。按要求在课桌上摆。

师:第一行摆7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多2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生:第一行摆7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多2个。第二行摆9个三角形。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先摆和圆同样多的7个三角形,再摆2个三角形,一共摆9个三角形。师:圆和三角形比,谁多谁少? 生:三角形比圆多,也就是圆比三角形少。 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个数? 生:7+2=9(个)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5.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教师行间巡视。 师: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少2个怎样摆? 学生边摆边说。可能有两种摆法: 第一种摆法:

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先摆5个△(和○同样多),再去掉2个△,第二行摆3个△。 第二种摆法: 第一行摆5个○,△比○少2个,就是○比△多2个,第一行5个○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同样多,另一部分就是比△多的2个,从5个○中去掉多的2个,剩下的○和△同样多,所以△应该摆3个。 师:○比△多几个?还可以怎样说? 生:○比△多2个,还可以说△比○少2个。 师:△比○少2个,就是○比△多2个。所以从○的总个数里去掉比△多的部分,就是和△同样多的部分,因此△要摆3个。 2.教学例6. 师:今天我们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谁比谁少和少几是什么意思。板书:例6 有红花8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多少朵? (1)审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里的内容,它是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利用实物比较一种图形比另一种图形多几或少几,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对两种物体的个数进行比较,面对实物能判断哪种实物的个数多,哪种实物的个数少,哪种实物比哪种实物多几或少几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承前启后,做好新旧衔接 教学中我有效的使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寻合适的突破口,让新旧知识之间有效的连接,并能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升认识,构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在这节课中设计比较的复习环节,目的有三个: 1、是让学生回顾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的知识,先让学生摆一摆三角形和圆同样多的情况,然后再摆三角形比圆多4个的情况,为后面学生进行摆学具的操作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2、在复习之后,让学生先从以前的摆一摆比较的方法升华到用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呼应延伸的作用,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联系,便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用所学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知识进行叙述和比较做引子。由承接前面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到变式为新授的知识巩固练习,再延伸到学生的学习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新知旧识串联在课堂中。 二、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在教学中我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在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操作,摆一摆、

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自主探索,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我有效的利用摆学具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学生有了观察、操作的感官认识,以及自己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具体操作进行必要的抽象与概括,逐步获得对数学问题的实质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这一课教学重难点是学习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上,让学生在摆一摆之后,再指一指多出来的部分,教师特别通过课件展示,用虚线将多出的5个与前面的7个分开,并让学生也用分一分,说一说,进一步明确多出的部分。说算理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操作中领悟,在操作中体验,从而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和叙述。在想一想多出的5个是怎样求的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摆的小棒,一边指一指,一边说一说,理解是从12个小棒中去掉同样多的7个之后,剩下的部分就是小雪比小华多的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手脑并用,让操作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理解算式含义的“阶梯”。教师在引导学生逐步由操作到抽象出算式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交流让学生在比较和思考中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由此得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实际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问题,都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课堂中的提问不够精炼。有些问题我反复问而且反复用同一种表达显得不够生动也缺少启发性。在课堂小结时问学生:本次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的比较片面,应当让学生把本节课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比较年龄、身高等,会比较好。

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问题探讨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应用题的思路,并能正确解答。 难点:灵活运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课前准备】 直尺、铅笔、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找单位“1”的量和比较量。 (课件出示)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 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分,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4/5。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1)学生独立读题后,交流从题目中获得的信息。完成教材例题中“阅读与理解”的填空。 (2)分析与解答。 ①找单位“1”。提问:题目中的4/5是把谁看作单位“1”?(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②画线段图进行分析。 交流画线段图的方法:题目中有“青少年”和“婴儿”两种量,一般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板书线段图: 青少年 婴儿:

③交流解题思路。 学生结合线段图,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 ④独立解答。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⑤全班交流。组织交流汇报,汇报时让学生说说是根据哪种解题思路进行解答的。 解法一:75+75×4/5 =75+60 =135(次) 解法二:75×(1+4/5) =75×9/5 =135(次) ⑥沟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回顾与反思。 ①回顾分析题意时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这种方法的好处。 ②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三、巩固练习 教材书本“练一练”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介绍有关“噪音危害”的知识。 (3)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进行分析与解答。 (4)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80-80?1/8 或 80?(1-1/8) 四、小结“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 关键句中找出单位“1”,然后画出线段图来弄清解题思路,再解答。

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回答.(投影片) (1)△和○比较,谁多谁少? (2)○的个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3)和△同样多的有几个?比△多的有几个? (4)○比△多2个,还可以怎样说?(○比△多2个,也就是△比○少2个)2.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圆.按要求在课桌上摆. 师:第一行摆7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多2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生:第一行摆7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多2个.第二行摆9个三角形.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先摆和圆同样多的7个三角形,再摆2个三角形,一共摆9个三角形.师:圆和三角形比,谁多谁少? 生:三角形比圆多,也就是圆比三角形少. 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个数? 生:7+2=9(个)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5.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教师行间巡视. 师: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少2个怎样摆? 学生边摆边说.可能有两种摆法: 第一种摆法: 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先摆5个△(和○同样多),再去掉2个△,第二行摆3个△. 第二种摆法: 第一行摆5个○,△比○少2个,就是○比△多2个,第一行5个○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同样多,另一部分就是比△多的2个,从5个○中去掉多的2个,剩下的○和△同样多,所以△应该摆3个. 师:○比△多几个?还可以怎样说? 生:○比△多2个,还可以说△比○少2个. 师:△比○少2个,就是○比△多2个.所以从○的总个数里去掉比△多的部分,就是和△同样多的部分,因此△要摆3个.

【教育资料】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教育资料】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 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看图回答。(投影片) (1)△和○比较,谁多谁少? (2)○的个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3)和△同样多的有几个?比△多的有几个? (4)○比△多2个,还可以怎样说?(○比△多2个,也就是△比○少2个)2.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和圆。按要求在课桌上摆。

师:第一行摆7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多2个。第二行摆几个三角形?生:第一行摆7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多2个。第二行摆9个三角形。师:你是怎样摆的? 生:先摆和圆同样多的7个三角形,再摆2个三角形,一共摆9个三角形。师:圆和三角形比,谁多谁少? 生:三角形比圆多,也就是圆比三角形少。 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个数? 生:7+2=9(个)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5.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摆,其余学生在课桌上摆。教师行间巡视。 师: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少2个怎样摆? 学生边摆边说。可能有两种摆法: 第一种摆法:

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先摆5个△(和○同样多),再去掉2个△,第二行摆3个△。 第二种摆法: 第一行摆5个○,△比○少2个,就是○比△多2个,第一行5个○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同样多,另一部分就是比△多的2个,从5个○中去掉多的2个,剩下的○和△同样多,所以△应该摆3个。 师:○比△多几个?还可以怎样说? 生:○比△多2个,还可以说△比○少2个。 师:△比○少2个,就是○比△多2个。所以从○的总个数里去掉比△多的部分,就是和△同样多的部分,因此△要摆3个。 2.教学例6. 师:今天我们学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学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谁比谁少和少几是什么意思。板书:例6 有红花8朵,黄花比红花少3朵,黄花有多少朵? (1)审题。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金)

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操作感悟 1.猜数游戏: 师左手出示了3颗珠子,请生猜一猜,我的右手有几颗珠子? (多请几位同学猜)你们猜的都不一样,看来有点难,好,金老师给你们点提示,——引导:不能确定 2.再次猜数:提示:我右手的珠子比左手少2颗,现在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想的?(因为右手的比左手少2颗,也就是比3少2,所以是1颗) 3.引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数学问题。

二、新知探究 1.出示“全校卫生评比栏” 师:光明小学有一个卫生评比栏,下课了同学们都到评比栏前关心自己班的成绩,让我们也去看一看吧!(出示评比栏) 2.看评比栏 师: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生:共有4个班在评比,(3)班得得红旗最多,(1)班得得红旗最少,(3)班比(2)班多2面红旗,(1)班比(2)班少3面红旗,…… 3.出示问题(或是接学生的信息) 师:哪个班级最多?到底有几面呢?(那么到底二(3)班得了多少面红旗呢?)你能知道吗?(生有的说11面,有的说12面——怎么他们说的不一样呢?——学生发现评比栏下面被树木挡住了,不能知道) 师:金老师给你们点提示:二(2)班得了16面红旗(课件,小黑板),现在你能知道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18面,因为3班比2班多2面,所以就是16+2=18面) 师:很好,谁听到了他刚才说是怎么知道的?(请一生重复) (小黑板:二(3)比二(2)多2面;二(3)班得了几面?) 4.尝试解决

2017年09月21日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2017年09月21日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 一.应用题(共14小题) 1.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现在有121立方米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为多少立方米? 2.合唱团有男生20人,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人数多.女生有多少人? 3.五年级同学收集树种56千克,六年级收集的比五年级多,六年级比五年级多收集树种多少千克?(先写出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4.修一条公路,计划投资24万元,又经过细心核算,可减少投资2万元,实际修路时又节约了核算后投资额的,实际比原计划少投资多少万元? 5.小明上次单元测试中,数学得了88分,这次的数学成绩比上次提高了,这次的数学成绩提高了多少分?这次的数学成绩是多少? 6.张大伯的一块试验田去年种普通水稻,产量是1200千克,今年改种新品种后,产量比去年增产了,今年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7.一件西服原价36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现在的价格是多少元?8.一根绳分成甲乙两段,甲段比乙段长,乙段长米,求这根绳长. 9.一台电脑原价4000元,现在的价格比原来降低了,降价多少元? 10.制造一种机床,原来每台用钢材2吨,现在每台比原来节约了,现在每台机床用钢材多少吨? 11.学校图书室有科普书210本,故事书比科普书多,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12.一种服装原价105元,现在降价,现在售价比原价少多少元? 13.小明有75张邮票,小红的邮票比小明多.小红比小明多多少张?小红有多少张? 14.某工厂五月份用水120吨,六月份用水量比五月份节约,六月份用水多少吨?

二.操作题(共2小题) 15.画一画.一种毛衣,原价56元,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降价多少元?(先画线段图,再列式解答) 16.小红有12个球,小明比小红多,小明有几个球? 线段图: 列式为:. 三.解答题(共19小题) 17.服装店购进一批衬衫,其中男式衬衫150件,女式衬衫比男式衬衫的多20件.购进女式衬衫多少件? 18.实验小学今年四月份的用水量是240吨,五月份的用水量比四月份节约了,五月份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19.某县原计划植树造林1050公顷,实际超过了原计划的.实际植树造林多少公顷? 20.新华小学去年有120台电脑,今年的电脑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有多少台电脑? 21.学校绘画小组有32人,舞蹈小组的人数比绘画小组多,舞蹈小组有多少人? 22.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杏树的棵树比桃树多.果园里有杏树多少棵?23.建筑工地运来石头20吨,运来的沙比石头的吨数少,运来的石头比沙多多少吨? 24.某粮店上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少,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吨? 25.某粮店上一周卖出面粉18吨,卖出的大米比面粉多,粮店上周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备课人:杨建一主讲人:第六单元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内容:课本74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条来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之间比少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导入新课 65-33= 88+11= 95-90= 32+23= 5+57= 62-60= 75-9= 69-50= 58+30= 36+5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三、自学探究,尝试反馈 研究绿点问题。 1、出示问题: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2、出示自学指导问题: (1)利用纸条摆一摆,分别表示出黄鹂和啄木鸟捉的虫子数。 (2)思考:要求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需要用到哪些条件,需要用到哪些数量关系? 3、交流上面的两个问题。 (1)啄木鸟捉的只数比黄鹂捉的只数少。 (2)要求啄木鸟捉的只数,就是从146里面去掉12。 4、尝试反馈: (1)两个小朋友跳远,小东跳了110厘米,小华跳的比小东少30厘米,小华跳了多少厘米? (2)鸽子每分钟煽动翅膀360次,乌鸦每分钟煽动翅膀比鸽子多60次,丹顶鹤每分钟煽动翅膀比鸽子少140次。 ①乌鸦每分钟煽动翅膀多少次? ②丹顶鹤每分钟煽动翅膀多少次? 四、讨论交流,总结提升 1、交流: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 2、总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五、巩固应用,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5、6题。 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教学反思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 册的内容,它是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利用实物比较一种图形比另一种图形多几或少几,借助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对两种物体的个数进行比较,面对实物能判断哪种实物的个数多,哪种实物的个数少,哪种实物比哪种实物多几或少几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所以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承前启后,做好新旧衔接 教学中我有效的使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寻合适的突破口,让新旧知识之间有效的连接,并能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升认识,构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在这节课中设计比较的复习环节,目的有三个: 1、是让学生回顾一一对应进行比较的知识,先让学生摆一摆男女生同样多的情况,然后再摆女生比男生多3人的情况,为后面学生进行摆小棒的操作学习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 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 2、是在复习之后,让学生先从以前的摆一摆比较的方法升华到用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起到呼应延伸的作用,将新、

旧知识进行对比联系,便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用所学的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知识进行叙述和比较做引子。由承接前面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到变式为新授的知识巩固练习,再延伸到学生的学习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将新知旧识串联在课堂中。 二、动手操作,促进理解 在教学中我尽量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在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操作,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自主探索,亲历操作思考交流概括这一获取知识的过程,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我有效的利用摆小棒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在学生有了观察、操作的感官认识,以及自己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具体操作进行必要的抽象与概括,逐步获得对数学问题的实质认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这一课教学重难点是学习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上,让学生在摆一摆之后,再指一指多出来的部分,教师特别通过课件展示,用虚线将多出的3个与前面的5个分开,并让学生也用分一分,说一说,进一步明确多出的部分。说算理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以让孩子在操作中领悟,在操作中体验,从而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和叙述。在想一想多出的3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宋春平)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宋春平 教学目标: 1.学会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对应的数学思想。 2.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3.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明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就是另一个数比这个数少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件)用红圆和绿圆摆一摆,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摆?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绿圆和红圆同样多呢?(生交流) 师:谁来试着摆一摆?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吗?(因为1个三角形对着1个正方形,三角形没有剩下的,反过来正方形和三角形也一一对上了.所以三角形的个数和正方形的个数同样多) 过难(画线:一一对应、下标:同样多) 2、师:再摆2个绿圆,现在你发现了什么?(谁多?谁少?区分:虚线隔开) 谁比谁的多?多几个? 谁比谁的少?少几个? 师小结:用一一对应的摆法,很容易就能同样多,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3、指一指:(生黑板指) ①指出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样多的部分。 ②指出三角形比正方形多的部分。 ③三角形比正方形多几个?正方形比三角形少几个? 二、新课环节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类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知道什么(找出已知条件) 师:老师带来一幅情境图(出示课件),从图中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板书:小华套中了12个小雪套中了7个 2、怎样解答(提问题) 师: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小华和小雪一共得几朵红花? 师: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求一共,用加法) 师: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2: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师板书问题。 师:还有吗? 生3: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真不错!同学们一起来说一说,他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呀?)师板书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提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3、过程

【教育资料】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教育资料】一年级数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这类应用题. 教学方法:操作演示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主题图、小笑脸。生每人准备三角形、圆、红花各10个。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开展口算比赛。将全班分成 2 大组,进行口算比赛,哪组算出得数,哪组得1 个笑脸,老师将学生得到的笑脸分别贴在黑板上。 一组 二组 看着这幅图,大家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一组得了6个笑脸,二组得了5个笑脸,请问一共得了几个笑脸? 生2:一组得了6个笑脸,二组得了5个笑脸,一组比二组多得几个笑脸? 生3:一组得了6个笑脸,二组得了5个笑脸,二组比一组少得几个笑脸? 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6+5=11(个) 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今天我们来研究后面两个问题,

一组比二组多1个笑脸,6-5=1,一个对应一个,一组的笑脸多一个,可以将一组的笑脸分成两部分,左边是和2组同样多的,右边是比2组多的一部分。 二组比一组少1个笑脸,6-5=1 1、摆一摆 (1)请小朋友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5个三角,摆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和圆同样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一个圆对着一个三角,用一对一的方法就可以看出它们同样多。 (2)请小朋友继续摆:第一行摆5个圆,第二行摆7个三角形,看着你摆的图,可以将第几行分成两部分?怎么分? 生:将第二行的三角形分成两部分,左边是和圆形同样多的一部分,右边是比圆形多的一部分。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比多几个?哪位小朋友来列式?7-5=2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3 【教学目标】 1.理解求“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量关系,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和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3.结合护绿行动,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计算方法,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谈话: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学校开展了绿色回收活动,看(课件出示回收车、老师和同学),一年级的同学捡了一些塑料瓶和易拉罐,他们数了数,老师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课件触发老师图片出示统计表),仔细观察,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课件触发表中数据在信息图右侧出示信息)。 提问:看到这些数学信息,这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件闪烁图中小朋友图片后出示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谈话:谁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 (1)一班比二班少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2)一班比二班多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二班比一班少捡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4)三班捡的易拉罐比矿泉水瓶少多少个?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形式创设学生熟悉的绿色回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渗透环保教育。以情境窗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直接提出比多少的问题,不但会使学生很快进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思考阶段,还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现实性和多样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产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 二、你说我讲 (一)操作,建立解决“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问题的直观模型。 (1)独立尝试,探索问题。 谈话: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想一想,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是谁和谁比呀?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课件触发表中数据再次闪烁信息,再触发第二条信息出示问题) 学生依次回答。 提问:二班比一班多捡了多少个易拉罐? 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拿不准。 谈话:如果有困难,咱们可以请小方块和小棒来帮着我们比一比好吗?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掌握信息。 (2)组内交流,归纳方法。 谈话: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结果,把研究的结果和过程与同位交流一下,好吗? 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交流情况。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 谈话: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研究的结果和过程? 学生借助小方块展示研究过程: 学生可能不是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引导:你认为这种摆法怎么样?怎样摆能让人一眼看出多出的是5个?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一一对应着摆: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种方法(课件显示)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学生可能问:为什么要一个对着一个摆?(课件随机在对应的绿色小方块和红色小方块之间画虚线)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24页。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画图的策略分析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更加清晰,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核心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用画图的策略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卫生评比栏,发现问题,并能准确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 2.通过独立尝试;借助全班讨论优化画图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图,说图意;思考解答问题;会检查解答是否正确。 3.通过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重点 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方法,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过程。 (五)学习难点 理解归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方法。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学课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课时作业、《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课后作业、小红旗、条形卡等。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预习任务 预习教材第22、23页。 (二)课堂设计 1.学具摆摆乐 (1)第一行摆5个□,要想让第二行的△和第一行的同样多,第二行怎么摆? (2)第一行摆5个□,要想让第二行的△比第一行的□少2个,第二行怎么摆? (3)第一行摆5个□,要想让第二行的△比第一行的□多2个,第二行怎么摆?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导入新课一方面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另一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一周卫生评比。 思考1:你都知道了什么? 活动1:梳理信息和问题,拿出作业纸,独自把题目中的关键数据圈起来,把问题划出来。 思考2: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可以显示出信息和问题,又能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摆一摆、画图 师:画图真是个好方法。 思考3:第一个信息“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该怎样画?“二班比一班多得3面”是什么意思呢?该怎样表示呢? 师:请在作业纸上试一试。 师:画好了吗?有什么问题吗? 师:直接在一班的12面小旗后面画3面小红旗可以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画在一班的后面会误认为是一班的小红旗。 思考5:那怎么办呢?怎样表示才最合适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