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

核心提示: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

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另外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最后应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

(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如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人物夔凤图》等,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主张笔墨为主,设色为辅,墨迹与色彩互不相遮盖。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遂形成五代以后花鸟画工整和粗放的两种风貌。

(4)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宝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风格,才使宋初埋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得以光大。(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顶峰)。自此以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这与文人画出现不无关系。

(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他们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可以说水墨梅竹是文人画理论的实践。因此水墨梅竹一经出现,立即被士大夫掌握,作为感事抒情的艺术形式而迅速地发展起来。

(6)到了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特别是画竹,名家之多,作品流派之广,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元赵孟頫标新立异,主张以书入画,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的“书画同源”理论,为其后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

花鸟画推向写意的航道。同时,墨法已备,艺术技巧也达到了足以适应这种表现的要求。不再取悦于工丽,以清淡的水墨写意为主,是元代花鸟画的一个特点。

(7)明清两代是中国写意画真正确立和大发展的时期。明代沈周的花鸟画强调

墨妙,擅用水墨淡色。继而有陈白阳在其水墨写意基础上以生宣纸作画,使笔精

水墨韵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徐青藤推波助澜,用笔更为奔放淋漓,“不求形似,但求生韵”,他的《杂花图卷》、《墨葡萄图》是其风格的代表,徐渭的大写意画风对清代的八大、石涛、杨州八怪及近代的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的影响极大。八大山人和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画家。他们无论在笔墨、造型、章法,还是在画中立意,画外寄情等方面都是别出心裁的革新者。八大山人以他奇古的笔墨画出的“伤心鸟”、“瞪眼鱼”传达了他孤高、愤懑的情怀。他的《荷花小鸟》、《孔雀牡丹竹石图》可以说是体现他艺术观的代表作。石涛是一位诗文并茂、书画冠绝的画家。他的花鸟画脱尽窠臼,挥洒自如,寓豪放于潇洒之中;他的《画语录》盛传于世,集中表达了他的艺术思想;他的“画者从于心”、“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独到见解,对后世的花鸟画创作起到了发聋振聩的作用。受八大山人和石涛直接影响的画家是称为“杨州八怪”的金龙、黄慎、郑燮、李蝉、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骋等一批富有创造精神的画家,他们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的基础上,摆脱种种束缚,不拘一格,大胆创新,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艺术珍品,成为清代花鸟画最为别致的创作。更值一提的是其中的郑板桥。他是杰出的画竹专家,他的思想情绪往往借他的兰竹作品和题画诗来渲泄。

(8)清朝末年,“海上画派”的出现,顿时使嘉庆、道光以来花鸟画冷落的局面为之改变。这个画派起于赵之谦,盛行于任伯年,吴昌硕,别树一枳,放射异彩,对近代花鸟画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9)近代画坛受其影响的画家的赵云壑、王一亭、诸乐三、王个移、陈师曾、王梦白、陈半丁、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王雪涛等。他们不同程度地从吴昌硕艺术中吸取营养,同时发展各自特长,使得中国写意花鸟画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同面貌。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一批有志于中国画革新的画家,努力从西画中吸取营养,以表现新的时代精神。最早体现这种艺术思潮的是以高剑父为代表的岭南画派。他们的花鸟画吸收西画的造型方法、重写实,重渲染设色、有较强的质感,清新明快,怡情悦目。

(10)同样,当代有成就,有创造性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生活,强调写生。无论是下笔奔放,造型夸张的刘海粟、朱屺瞻、崔子范,还是造型严谨,笔法工细的于非訚、陈之佛、郑乃珖等,由于作品中充满了新的生活情趣,反映了时代精神,均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喜欢爱。

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花鸟画的发展及不同的艺术风格,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课时】本课题安排2节课,而本节课是属于第1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了解、理解、见解、练习”教学模式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1、创设情景播放一段音乐《鸟语花香》让学生安静聆听。听完音乐后提问:你们在听这段音乐时脑海中产生了什么样的画面?(先让学生产生联想,由听觉导入到视觉,有想象中鸟语花香场面引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画家画出来纸面上的鸟语花香场面,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课件演示作品欣赏)初步欣赏,产生第一印象。 新授: 让学生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中走一走。(播放音乐) 欣赏完后出示问题: (1)什么是花鸟画?中国花鸟画有几种风格?(2)花鸟画的题材内容包括哪些?(3)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欣赏完后让学生同桌间相互讨论两分钟。 1、比较欣赏下面三幅作品(课件演示三幅作品,南宋《出水芙蓉》、齐白石《荷塘》、潘天寿《映日》)问:这三幅同是荷花作品又是如何表现出荷花多样的美的?请大家谈谈感受。导出工笔与写意两种技法的差异。 展示图片,问:生活中的麻雀与写意画麻雀、工笔画麻雀有什么异同? 学生比较,教师小结:笔墨中的自然来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笔墨中的自然充满着画家的情感和审美理想,体现了画家对艺术美的追求。 2、问:花鸟画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它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简述花鸟画的发展史:早期:以写生为基础(工笔画)新石器时代的《人面鱼纹盆》,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展示一幅从网上下载的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泱泱大国,这时候花鸟画正式确立,并产生了许多专门的花鸟画的画家,如擅画牛的韩滉《五牛图》、擅画马的韩幹《牧马图》、擅画孔雀的薛嵇等,这时的花鸟画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专门的画科。 五代两宋是花鸟画的成熟时期,我选了五代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和徐熙的《雪竹图》来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 在此归纳一下花鸟画的艺术特色之一:强调写生,而且追求细节的真实。 盛行时期:移情草木(写意画)演示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提问:此画与前面的作品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用淡墨表现梅花?他画梅想抒发什么样的感情?它是什么风格的作品?接下来演示作品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清代郑板桥的《丛竹图》、元代郑思肖的《墨兰图》。问:梅、兰、竹、菊是文人画中的“四君子”,成为明清时期文人画中的重要题材。提问:“四君子”的各自性情是什么?它们与人有着什么样的共性呢?重点分析徐渭的《墨葡萄》课件演示介绍徐渭的生平。另选《出水芙蓉》与之比较欣赏。课件出示朱耷的作品《荷花水禽图》。提问:画面中画了什么样的形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情?作者为何这样画?

初中美术 中国花鸟画教案

中国花鸟画 一:课题的产生: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花鸟画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举凡花卉、翎毛、走兽、草虫、鳞介、蔬果、树石、器物、池沼、溪潭、林莽、草地等等,除人物以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属于花鸟画的表现范畴。生活中的花鸟本身就有着人们共同感受的自然美,它们可以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如牡丹之富丽,水仙之素雅,松竹之刚劲,藤萝之繁茂以及仙鹤之举止不凡,雄鹰之志在千里,孔雀之美丽卓艳……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引起美的共鸣。 中国的花鸟画不仅是表现花鸟之美,而且是以描绘花鸟为媒介,抒发和表达人的观念和情感。历代中国花鸟画家巧妙地运用喻、比、兴等手法,通过富于情感的花鸟形象,表述画家对当时的社会、人生的体验和认识。清代郑板桥时常借竹抒发自己的胸襟,如他在一幅墨竹中题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颠狂四面风。”他以竹子坚劲挺拔,不畏“千磨万折”不屈不挠的精神,倾吐他一生坎坷、屡遭打击的不平和他的刚正不阿、孤做倔强的性格。金农伤时不遇,尝以梅兰自比,表现他对现实的反抗心情,他在一幅墨兰上题:“若被春风勾引去,和葱和蒜卖街头”。我们可以从中体昧出他对当时社会的愤恨。现代的花鸟画作品,在技法上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在思想内涵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新的花鸟画歌颂和赞美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繁花似锦的美好生活。 您可能也喜欢:《流动的画》 二、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进行美术学习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单元,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如何分析美术作品,他们还没有系统的认识,教师应利用多方面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中外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教案)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美术教案-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初中美术教案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南厂子弟学校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 教学难点 :利用传统的笔墨造型陈式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一、 情感目标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随之而得到提高,崇高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 新课导入 “画之气韵出于笔墨”。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黄宾虹语“画重苍润,苍是笔力,润是墨彩。笔墨功深,气韵生动”。中国画是一种“线造型”为主的艺术,学习中国画首先要掌握的就是笔法与墨法。 A.笔法:中锋、侧锋、逆锋、拖锋

黄宾虹曾说“笔愈厚则神愈清。使笔要提得起,则缓处不妨愈缓,快处可更快,自然变化灵活,刚健中含有婀娜之致,劲利中带知厚之气”。 B. 墨法:“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 “墨着缣素,笼统一片,是为死墨。浓淡分明,便是活墨,死墨无彩,活墨有光”。初学画者,最难掌握是水与墨的比例,须经长期的探索和练习数量的积累才能熟练驾驭。 学生在理解掌握了基本的笔墨陈式后,还要经过一定数量的临摹练习,方能熟练应用;造型基础的不同,将致使每位学生个体的差异,写意花鸟写画“诗、书、画、印”结合的完美形式,向每位学生的画外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 临摹练习 以竹、兰为素材进行组合训练。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体会笔墨的应用变化,构图的基本常识和用笔墨造型的基本规律。 ●四、 作业布置 完成以竹、兰为主要内容的写意画一幅。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牡丹花 教案

课题: 中国花鸟画:工笔花鸟—牡丹花 课时: 1课时 课型: 绘画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笔墨的学习认识,达到从练习、临摹、写生开始,最终进行创作的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评价力。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技法。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1.教法:在讲授、欣赏、演示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摹写练习。 2.学法:观赏和相互讨论。 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安定课堂秩序,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等情况。 二:引入新课:(3分钟) 我们先欣赏一些工笔花鸟画的优秀作品。 三:讲授新课:(10分钟) (一)情感目标 1:中国花鸟画简介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如若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仔细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认真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审美能力自然

写意花鸟画教案

课题:中国画——樱桃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认识水墨画的含义。 2、学习使用转笔,完成一个球体。 教学重难点:中锋用笔和蘸水方法。 课业类别:绘画习作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示范法。 教学工具:范画、大、中、小白云笔。 课时:8课时(2015年9月) 教学过程: 1、侧锋用笔:侧锋顾名思义就是将毛笔倾斜,毛笔笔尖的中心位置偏于侧面。其特点是:用笔变化丰富,有强力的用笔张力,爽快中显山露水。缺点是比中锋用笔显得单薄浅显。但侧锋在花鸟画中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反映出另一种心境下的审美需要。 2、樱桃的画法步骤: 大白云笔浸水后蘸曙红色按两下,笔尖向右落笔,中锋行笔向左,慢速向下、向右转弯,画多半个圈,再从右向左画半个圆与左半圆相接并重叠一小部分,完成一个球体。 盘子外边的几个安排要有前后、左右、聚散、浓淡的变化。这就产生了构图 也就是国画中所说的经营位置。 小笔弄干,蘸浓墨,中锋勾长把,点蒂。注意笔上水分的含量,注意方向要有变化。 成堆的樱桃也要画出疏密关系,前后可遮挡。 大白云蘸淡墨勾画盘子。学生观察总结出前面的颜色深,后面的颜色淡。此时老师要学生多观察范画,加深印象,学会变化。用中锋蘸浓墨画弧线,增强立体感。 落款,教师要强调,字不要大,写工整。 3、樱桃的绘画步骤:

课题:中国画——菊花 教学目的:1、学习侧锋用笔的理论知识 2、了解菊花的生长规律,掌握菊花的画法步骤,及用笔用色方法。教学重难点:侧缝表现牵牛花的画瓣。 课业类别:绘画习作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示范法。 教学工具:范画、大兰竹、大、中、小白云笔。 课时:8课时。(2015年10月) 教学过程: 1、中锋用笔:其实就是将笔锋垂直的用笔方法,其要点是把笔锋裹入毫中,在笔的运行过程中,画长线条要旋转笔管,以保持笔毫挺直。中锋用笔的好处笔毫不散,线条圆润有力。中锋用笔在行笔时,要体味出一种阻力的气感,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用笔旋转挑拨,笔笔藏锋,意意不断,气不使绝,让胸中形成回荡之气。其实中锋用笔贵在一个中字,将气、力蓄入毫中,锋用八面,适当的转折边锋,保持笔锋的挺括力。否则,必为笔所累,线墨呆板而无生气。 2、菊花的画法步骤: 先画一个椭圆,花心。 再钩花瓣,墨色不要一样,有浓有淡 用中锋画上花枝,注意中间有转折,不要一笔下来 画上两片叶子,注意两片叶子浓淡不一。 用藤黄染在花瓣上。 用藤黄加花青调成绿色点花心,完成。 3、演示菊花的绘画步骤:

中国古代花鸟画教案

中国古代花鸟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主要特点。 教学过程:课前投影:美术欣赏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世界美术领域之中,中国古代绘画独树一帜,自成为一个体系。这里说到这个古代绘画,它按传统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三大系科。在座的同学们是否知道可分为哪三大系科?(让学生集体回答。)出示画面:人物、山水、花鸟画。我们这节课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系科。出示:中国古代花鸟画。 二、讲授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幅作品。出示:《五牛图》。提问:这幅作品是不是中国画?(是)。是不是人物画?那是不是山水画?那它是什么画?(花鸟画)。是花还是鸟?(都不是)。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并非仅仅局限于花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 1、花鸟画可分为哪几个类别? 中国花鸟画能够说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五牛图》。[这里一共画了五头牛的形象,有的独立、有的回首、有的昂首嘶鸣、还有的做擦痒之状,能够说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性。尤其是把牛的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特征描绘的十分传神。]同学们,看一下这幅作品是属于花鸟画中的哪一类绘画?(畜兽类)说明此时的畜兽画已相当成熟,由此开始,经五代至明清,中国古代花鸟画如同中国古代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主流,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多种的画法和艺术风格, A、画法和艺术风格: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笔画、一类是写意画。(这种结构严谨、用笔工整细腻、设色艳丽、渲染精到的为工笔画;这种简练概括、粗放洒脱的画法为写意画。)下面我们来看两幅作品,哪一幅为工笔画,哪一幅为写意画?这是从技法的不同分为工笔和写意。 B、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 我们再从色彩的差异上给以划分,可分为:出示:色彩划分的种类。(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和没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是相对“白描”来说的着色中国画;水墨花鸟画是指以墨色或以墨色为主加少许颜色的花鸟画;泼墨花鸟画是指纯以水、墨来表现水墨淋漓的那种花鸟画;白描花鸟画指纯以线条勾勒而不着色的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是相对勾勒着色视线条形象为骨来说的,是不采用勾勒,全依靠晕染和色彩对比来实行造型。] 我们由上面所欣赏的作品能够看出,中国古代花鸟画自有它自己的艺术体系,但更重要的是与这体系相适合的是它独特的艺术传统,那么(出示:艺术传统)这就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拖物言志为目的的传统。[中国古代的花鸟画并不是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所以,这里所说的写生,也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客观的花鸟,而是要求在真实地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能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那么,所谓借物抒情、拖物言志:原指什么的基本性能和特点?(学生回答)[原指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例如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莆,当他处于国破家亡之时,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事实上作者这就是在?(借物抒情)(学生回答)。再如李白身处逆境之时,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表明他远大的抱负,这实际上作者是在?(托物言志)(学生回答)。]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并不是硬加在作品上的,就是要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的某种联系而给以突出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花鸟画家喜欢表现的被称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出示:梅、兰、竹、菊作品。这里说

绘画教案-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 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2、中国画的“六法”;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环视教室一周,行礼坐下)〈二〉欣赏中国花鸟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

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到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已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蔬菜为题材的作品。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唐代,花鸟画最终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专门的画科。五代绘画发达,人才众多,各有创造,花鸟画获得了较大成就,出现了徐熙、黄荃两种明显不同的风格。由于这两种绘画风格的影响,形成了五代、北宋花鸟画

人美版花鸟画的教案

人美版花鸟画的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情意: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 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赏析作品、 《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教学难点:笔墨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表现了些什么?播放:音乐《百鸟朝凤》 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拿起手中的笔把刚才音乐中所听到的动物画下来吧。(用自己的测验纸画)展示学生作业(赞扬为主) 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说说为什么?(生答) (动)同学们,现在分小组(4人)讨论一下,说说中国传统花鸟画 绘画有哪些特点。 二、欣赏中国花鸟画。 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 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 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 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

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 (1)“气韵生动”是形与神在画面上的统一,这个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2)骨法用笔是绘画表现上关于用笔的问题,是运用线描表现对象形体的重要技法。(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象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于本意,而归乎用笔。”教学意图:了解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概况。 三、教师示范 让学生找一找老师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植物与小鸟的?(没骨法、勾染法,蘸墨、蘸色的方法可以重点讲一讲) 教学意图:学生观摩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四、欣赏书上范作P30与自然中的花鸟做比较 1.画植物枝、干时中锋用笔教多,墨色较干;画叶时侧锋用笔教多墨色较湿 2.画鸟时概括、简练,墨块运用教多,勾笔墨色较干些 3.石块的画法勾染较多 4.注意墨色深浅的控制与水分的多少有关 五、学生临摹练习 教学意图: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十九个课题。教学安排考虑幼小衔接的内容,同时,紧密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教材突出美术学习的价值;隐含学科知识技能,在高年级学段开始注重感性的积累和体验;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美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

中国古代花鸟画 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花鸟画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 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中国古代花鸟画是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花鸟描绘的对象,实 际上不仅仅是画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按传统的分法,可分成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畜兽等类。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的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兽,而是集中的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的反应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中国花鸟画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现存唐代韩湟的画来看,此时兽畜画已相当成熟。经五代直至宋元,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这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是不多见的。概括说来可以分成工笔和写意两大类;从色彩上的差异,可以分成设色花鸟画、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等。 教学目标: 1.教学目的: A.知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绘画传统,写生的绘画传统,让学生细致观察画家生活一丝不苟的创作精神,托物言志的绘画传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2.重难点:中国花鸟画的发展脉络,绘画传统。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所学的中国知识自主分析。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和提问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美术教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3分钟) 利用多媒体教学放映一些不同的画让同学们欣赏,并且进行简单的分析。二:引入新课:(5分钟)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1.中国花鸟画的写生传统: A.中国花鸟画萌芽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了,都经常出现花鸟禽兽、虫鱼、龙凤等纹样。) B.唐代,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科。 问题1:欣赏韩湟《五牛图》看看他们是什么动作? ——步者、正躇而鸣者、冠首而躇者。 总结;结构准确,造型生动,形貌真切,写实技巧高超,画风工整朴实。源于画家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花鸟画写实基础的传统。 问题2:画家表现了牛的什么特性?——强健、有力、沉稳而又行动迟缓的形体习性特征。 总结:写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表现出花鸟虫兽的生命力及其各不相同的特性。 C.北宋 问题;猜猜这只蝴蝶是真是假? 这是赵昌所画的《写生蝴蝶图》花卉用笔简单,变化自然,碟用笔精确。 北宋——北宋后期,由于宋嶶宗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建立画院,倡导写生,花鸟画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水平。 D.南宋 南宋小品画出现一早一花,一鸟一鱼,树枝秋草,一湾流水,一瓶花卉题材小不见奇,但精心工巧没有意思疏忽。对生命的尊重。 追求意境,画面细致。 2.中国花鸟画的托物言志的传统: A.元代: 提问思考:《墨梅图》王冕元,寻找花鸟画的另一个传统是什么? 花鸟画的第二个传统,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为目的。 托物言志——抓住动植物与人物之间的遭遇,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通过有生命力个象征性的花鸟形象表达画家寄托在花鸟的情感与思想。 明清

写意花鸟画教案(完整)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 教 学 设 计 学校: 学科: 年级: 授课教师: 时间:

《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写意花鸟画》教学设计 概述: 中国花鸟在我国民族绘画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画早在唐代便独立成科,后经五代的“徐黄异体”和宋代院体派、文人画的推陈出新,使花鸟画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明代以陈淳、徐渭为代表的一批画家,把笔线与书法结合起来,粗笔狂纵,豪放恣肆,开创了大写意画风的鲜明特色。清代的“四僧”和“扬州八怪”寄情于物,怪诞不经,强调个性化极强的个人风格,尤其是晚期的吴昌硕,他们都能熔诗、画、印为一炉,独树一帜,面目一新,影响了近百年的绘画发展。 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把握住花鸟画的发展脉络,品味浩如烟海的艺术精品,感受每位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写意花卉理论常识。 2、掌握用笔、用墨、用色技法,学承传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思维的延展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笔墨情趣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传统技法的理解和把握。 2、笔墨情趣的培养。 三、课时:1课时 四、课型:绘画习作课(讲授与示范法、学生练习)。 五、教学准备:课件、范画、大、中、小白云笔、宣纸、墨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分析常见的植物,导入课题。 (二)教师讲解主要内容(教学内容:花鸟画概述---写意花卉技法),学生做笔记。 引导发现写意画的技法:常指用笔、用墨、用色技法。 1、点染法 1、点染法是写意花卉的主要表现技法之一,是用毛笔蘸墨或色直接点染而成的画法。 2、点染法分:点染 点簇 点厾(du) 点渍 套点 2、勾勒法 1、勾勒法是写意花鸟画的常用技法,要求意在笔先,笔无凝滞,一气呵成。经常运用挑、剔、拖、捻、转等笔法。 2、勾勒法分:细勾 粗勾 率勾

高中美术中国花鸟画教案

题:中国花鸟画 课时:二课时 目的和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通过比较,了解两者各自的艺术特点,特别了解写意花鸟画“寄情寓意”的创作方法及“画 中有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工笔及写意两种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2、中国画的“六法”;3、赏析作品、《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等。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电化教学。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环视教室一周,行礼坐下) 〈二〉欣赏中国花鸟画。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内容,首先,请同学们伴随优美的音乐到中国花鸟画的画廊走一趟,会有什么收获?请看屏幕……欣赏了中国花鸟画,我们了解中国花鸟画有两种不同的风格,一种是工笔,一种是写意,“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那么什么是花鸟画?作为中国画三大科之一的花鸟画,顾名思义是表现花鸟的。实际上,花鸟画的题材内容是非常广泛的。1000多年以来,史书上记载着大量描绘鸟、虫、鱼、山花野蔬、鹅蛙蟹虾、谷虫桑麻的画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包括了与动植物生活、生长有关的一切环境,如坡石水口、林莽草地、池沼溪潭、篱落棚架、鲜苔葛藤、以及四季、日、月、阴、晴、雨、雪、晨、夕等等。可以说除人物之外,自然界的一切,几乎都可以作为花鸟画的表现对象。花鸟画还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假若只从题材内容上来认识中国花鸟画,尚不足以理解它的全部内涵。为什么花鸟画在中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并千年不衰,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呢?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大量描写山川树木、花卉禽鸟的诗歌和绘画, 构成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画家笔下,花鸟画不仅表现花鸟外形美,更重要的是把花和鸟作为表达人的情感的形象媒介。在中国文化特有的审美理念陶冶下,花鸟画逐步发展出一种运用比、兴、喻、借等手法,通过自然界中的花鸟寄托人的主观情感的艺术创作形式。而那些单纯描绘花鸟自然美的绘画,并不是花鸟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花鸟画是通过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性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生活体验和精神审美寄托。懂得花鸟画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接着了解工笔花鸟画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概况,(工笔)中国花鸟画萌芽于工艺美术的纹样上。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周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砖、画像石,以及古代大量工艺美术品上,都经常出现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到魏晋南北朝和初唐时期已出现了不少以描写鹰、鸡、雉、孔雀、鹦鹉以及山花蔬菜为题材的作品。经过历史的发展,到唐代,花鸟画最终摆脱了人物画的附

《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国画颜料的性能以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了解和体会传统花鸟画创作意图和意境,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基于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思维方式、接受能力而言,属于学习写意画的入门阶段。加之时下整体的书法水平、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缺失以及新思潮的冲击。因此,本节课教师应降低对学生用墨、用笔等技法水平的要求。应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感受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魅力,继而从这种积淀中吸取精神食粮。 三、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临摹梅、兰、竹、菊掌握基本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 第二课时:进一步扩展,临摹其它内容的花鸟画并进行添加创作。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过程方法: 1.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在临摹梅、兰、竹、菊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幅花鸟画。 2.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体验国画魅力传承人文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技法、技巧,在探索中积累和创新。 难点:用笔、用墨和用色的表现方法。 六、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欣赏分析、演示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学生准备材料 1.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水、笔洗、画毡、调色盘。

小学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

美术教案-中国花鸟画 小学美术教案 概要: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翎毛画法;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头像枣。以此为基形,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画麻雀的步骤: 褐黑点头背,浓墨画眼嘴。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两翅张开,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其画法是,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然后再从整体出发,自背部起笔,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次写翼及尾,再写胸、腹,然后画出头、嘴、眼睛,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诗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一) 中国写意花鸟画教案 核心提示: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第一节花鸟画的简要概述 一、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对中国画三大画科之一花鸟画的说明,了解花鸟画涉及的范围,表现范畴,并且怎样通过花鸟画作为抒发和表达人意念的重要媒介,体会它带给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深厚情感。理解花鸟画家通过富于情感和生命的花鸟形象,来表达画家对自然界、客观实际,以及对社会的客观法则的体验和认识,来反映社会的情调和气氛。另外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历史演变,按照中国美术史发展的脉略,注重学习它的形成,风格的演变,流派的生成等。再者了解文人水墨画带给花鸟画的生机以及文人画注重情感,重墨轻色和人格化的表现特点。最后应理解花鸟画在传统继承的基础上,具有极大创新性和创造性,注重极具强烈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了解近现代花鸟画名家在近现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二、教学内容(主要了解花鸟画的形成和发展) (1)花鸟形象比人物、山水出现要早,如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出现的花木鸟兽、虫鱼、龙凤等纹样。如长沙马王堆的帛画《人物夔凤图》等,当时还没有产生专门从事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和理论,花鸟画也多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的。这些作品或是常有较多的装饰性,或是主要表现人物生活环境。

(2)唐代经济繁荣,统治者生活奢侈豪华,社会习俗与审美观念都有新的要求(此期间出现不少花鸟画高手,如画鹤的薛稷,画马专家曹霸、韩干,还有如韦偃画龙,戴嵩画牛等)。 (3)五代时期,出现了两位对后世影响极大的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形成了“黄家宝贵,徐熙野逸”的两大流派,标志着花鸟画已进入成熟阶段。黄筌:西蜀宫廷画家,重视写生,专写宫中奇珍异石,珍禽异兽,风格富丽工巧。徐熙:南唐布衣,专画山野花鸟草虫,其画法“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主张笔墨为主,设色为辅,墨迹与色彩互不相遮盖。徐黄二体的不同风格遂形成五代以后花鸟画工整和粗放的两种风貌。 (4)进入北宋,因皇家画院独钟“黄家宝贵”之风,工笔花鸟画在此期间得到很大发展。直到北宋中叶,崔白、吴元瑜等创造了与黄家浓艳重彩大异其趣的“放笔墨以出胸意”的风格,才使宋初埋没多年的徐派画风得以光大。(宋徽宗赵结是北宋花鸟画的集大成者,使工笔花鸟画达到顶峰)。自此以后,工笔花鸟画便开始走向衰落,这与文人画出现不无关系。 (5)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宋代文人画的标志是水墨梅竹成为独立的画科,其代表人物是文人画理论的倡导者文同、苏轼等。他们主张“不专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崇尚笔墨、形式的意趣,强调寓意抒情。可以说水墨梅竹是文人画理论的实践。因此水墨梅竹一经出现,立即被士大夫掌握,作为感事抒情的艺术形式而迅速地发展起来。 (6)到了元代,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是发展文人画的良好土壤,所以水墨梅竹风行一时。特别是画竹,名家之多,作品流派之广,是任何朝代无与伦比的。元赵孟頫标新立异,主张以书入画,他的“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的“书画同源”理论,为其后以水墨变化为主的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元代倪瓒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说法,更是将

(初中美术教案)写意花鸟画的教案.doc

写意花鸟画的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写意花鸟画教案 《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教案____(省、市、区、县)____(省、市、区、县 )第十一中学黄万辉 概要 :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 :翎毛画法 ;飞禽。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表现方法的专称。麻雀是最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 小,头、背、尾呈褐色 ,背有黑斑点 ,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 ,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 鸟的造型练习 : 一般鸟的身体像鸡蛋 ,头像枣。以此为基形 ,再添上尾和爪 ,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画麻雀的步骤 : 褐黑点头背 ,浓墨画眼嘴。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腿。 画飞雀 :两翅张开 ,翅膀的方向稍加变动 ,飞雀的动态也就随着变化。 一、教材分析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闻名 于世界 ,以极高的艺术价值 ,享誉于世界画坛。 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对禽鸟要求是“活泼可爱”。花鸟画要形神兼备。在本册教材中 ,主要介绍了中国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 ,通过对中国画的 用笔用墨的方法的讲解和练习 ,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 ,以及笔墨情趣 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在本节课里 ,教材通过对《麻雀图》的欣赏和分析 ,阐述了彩墨禽鸟的基本画法,重点介绍了以麻雀为代表的鸟类的画法 ,其画法是 ,首先在纸上捕捉鸟类的形态 , 用铅笔轻轻匀出鸟的轮廓 ,把鸟的身体看成枣形和一个蛋形组成 ,再添上尾和爪便构成鸟的基本形态 ,然后再从整体出发 ,自背部起笔 ,用披蓑法以褐墨写出背部 ,次写翼及尾 ,再写胸、腹 ,然后画出头、嘴、眼睛 ,再添画爪。 花鸟画翎毛画法是本课的重点,画鸟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没骨两种,本课采用的是第二种,写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润结合的笔墨方法画的,麻雀背部用润笔,尾部翅膀则用枯笔。 教材中在介绍麻雀画法时还运用了小口诀的方法 ,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 的小口诀 ,使学生易读、易记、易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运用笔墨时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轻重、行笔 的快慢 ,利用线的刚柔、曲直 ,毛笔的干湿、浓淡的变化 ,表现鸟的形神和画面的节 奏韵律美 ,以达到教学效果。

花鸟画的教案

花鸟画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四、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2、讲授新课: 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3、组研究: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 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 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4、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 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 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5、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6、展示: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7、小结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针对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等不同运笔用墨的方法,及得到的效果进行探索与交流。情意:对比自然中的花鸟,欣赏研究 一幅花鸟画,了解画家用笔用墨的方法。 能力:在欣赏了解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以此来培养学生欣赏水墨之韵味,感受水墨特性。 教学重点:写意花鸟画形式,特点及其发展概况;赏析作品、 《岭南三月》、《孔雀图》、《墨葡萄图》、《竹石图》、《小鸟》等。

中国古代花鸟画

中国古代花鸟画讲义 我们知道,中国画以其描绘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还有花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花鸟画是成熟最迟的。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又可细分为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等支科,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其技法多样,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花鸟画、泼墨花鸟画、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画与没骨花鸟画。(见图分析:水墨花鸟画:直接用水墨作画,一般不上色《墨梅图》《杂花图卷》《荷花水禽图》《丛竹图》;泼墨花鸟画:画风简练,为能表现人的思想情感,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杂花图卷》《荷花水禽图》;设色花鸟画:《五牛图》《寒雀图》《花篮图》《出水芙蓉图》;白描花鸟画、没骨花鸟画:我过、国传统花鸟画的一种画法,直接用颜色画成花叶,而没有笔骨,既用墨线勾勒的线条,或者上色浓,盖住墨线,《出水芙蓉图》)。 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花鸟画在我国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最早描绘花鸟的作品,是新石器时期画在彩陶上的鸟、鱼、蛙及类似花草的装饰图案,只是一种装饰美术并非独立的花鸟画。发展到两汉六朝则初具规模。以写生为基础中国花鸟画重视写生,以写生做为创作的基础。这种写生,并不是单纯的简单模仿现实的花卉禽鸟,而是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其各不相同的特征。就象表现人物画一样,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是更重视传神。宋朝是花鸟画的高峰,宋代强调写生,宋徽宗赵佶控制宫廷画院时,对动植物的特点要求更加严格,甚至苛刻,如孔雀开平时是先抬左脚或右脚都是有讲究的(见作品)。 作品欣赏:《五牛图》《寒雀图》《花篮图》《出水芙蓉图》借物抒情借物抒情原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性能和特点。例如我国大诗人杜甫,在他处于家破人亡之时,写出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名句,这就是借物抒情。当然中国花鸟画的借物抒情并不是硬加到作品上的,而是要善于抓住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再加以艺术的夸张强调。例如,中国古代画家喜欢表现的“四君子”是(问)梅、兰、竹、菊。这正是与人的思想感情有某种联系。(问)梅花不怕冷,借此来歌颂不怕困难、不威强暴的精神。兰花被比喻为高洁的君子,因为兰花青劲幽香。竹子因其未出土就已经有节,长到凌云高处依然空心(虚心),所以古人常比做君子的气节和虚心。菊花盛开于秋天百花凋零的时候,所以人们常比喻为清高脱俗的君子。 象元朝著名画家王冕,他画的梅花充满生气,亲新可爱,具有鲜明借物抒情的特点,他的《墨梅图》(见图)提诗:吾家种树池头边,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表明在元朝种族歧视的年代里,他那种不甘心受民族压迫、不愿与统治阶级合作的政治态度和自己的抱负。到了明清两个朝代,其绘画风格起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写意花鸟,融合了古人的减笔,泼墨、写意的方法,加以革新创造,形成了一种不求形似,不拘成法,强调抒发情感的水墨大写意的画风。在气势上一气而成,在水墨的浓淡变化中,给人一种苍劲雄劲、墨色淋漓的特点。(见作品)如以徐谓为代表的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兴起时,中国花鸟画到了一个不求形似的阶段,为了更好的抒发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