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文)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文)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文)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文)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赵明仁

摘要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现实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评价主客体单一、方式传统、内容浅显、作用甚微等不足;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多元性、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特点,并遵循发展性、学生中心和全面性的原则。

关键词促进;学生发展;课堂;评价

The Assessm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 Learning to Promote Stude nts’ Development ZHAO Ming ren

Abstract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construcitivism and post –modernization have served as a great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shaping the assessment perpective of promo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classroom teach ing and learning; there are many weaknesses in the current classroom assessment such as the mono –subject and mono –object, traditional ways, superficial content and little effect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sessment of promo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ought to emphasize the multiple, entire and processing characters and conform to the developing, students –centered and comprehensive principles.

Key Words: promo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earning ; assessment 一、对评价及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地植根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另外,从人类的活动序列来看,评价是更为接近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其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具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反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就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和教学观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

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总结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总体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不高,许多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具体情形是课堂里只有教师在认真地演“独角戏”,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方案的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而大部分问题是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虽然我国近20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很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改革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使结果不够理想。检视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验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

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本文将从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做一探讨。

(一)多元智力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1]。

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也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mberg, 1985)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li, 1990)的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等,但尤为引起教育教学界重视的,对教育教学改革影响最深远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

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1]。这七种智力显然比智商理论所认为的言语——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更为广阔,更可贵的是加德纳给匀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加德纳认为随着研究的法定程序可以增加和删减某些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1]。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

20世纪后叶,针对传统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弊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基于人们对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新认识之上,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盛行于西方。时至今日,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仍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现实的教育教学。与传统的赫尔巴特“三中心”相反,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2]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哲学的精髓也在于说明经验的中心应该是主体在有目的选择对象基础上的主观改造;皮亚杰的结构观和建构观也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2]皮亚杰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正是说明了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能动性。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揭示出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刺激——反应”,而是激发学习者尚未

成熟的心理机能。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认识是在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力倡发现法学习。以上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三)后现代主义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具有可墨迹性的。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京广容忍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在这个以创新为时代精神的社会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创新已经成为社会、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承认开放性,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了大舞台。后现代主义以其兼容并包的宽容态度和尊重个性主体性的宽广的胸怀给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每个人开放了生命的空间。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的思想,目的与手段统一的观点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给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

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为什么不承认多元呢?我们的教学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再从教学本体论的观点来看,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和判断。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现实批判

笔者近几年经常深入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观察了大量的课堂教学。综观这些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大同小异,显示出基本统一的、模式化的特片。现以其中某初中三年级的15节课为个案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观察所得到的大量资料为背景进行深入批判。

表1 某初中15节课的课堂教学评价分析表

讨论体态反省其他

教师对学生知

陈述

250

程序

90 思维30 技能

品质

作品10

教师自我教学知识

教学方法

学生之间知

陈述

程序

思维

技能

品质

作品

学生自我知

陈述

程序

思维

技能

品质

作品

教师对学生教学知识

教学方法

这些课所呈现和蕴涵的教学评价的基本特征是:1.评价主客体单一

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不论是评价的主体,还是评价的客体都显得单一与不足。教学本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多边活动,教学过程的展开要以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活动为载体。在45分钟的课上,教师独自讲解的时间平均每节课为38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所用的时间平均每节课只有5分钟。也就是说,平均在每节课上,学生只有5分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所以,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客观地讲,教师既没有给自己留有评价学生、评价自我的时间,也没有留给学生评价教师、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

2.评价方式传统

这些课上教师除了通过让10名同学上黑板做题进行评价外,其他所有的评价都是通过提问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这种单一、传统的评价方式正是受课堂活动的单一、传统所限。3.评价内容浅显

从上表来看,在370次评价中,教师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评价有250次,占67.6%,对程序性知识的评价有90次,占24.3%。因此,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知识的掌握,所考察的也是简单知识的再现。

4.评价层次较低

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而对于思维、技能、品质、作品等对于学生具有启发性的方面没有评价。

5.评价作用甚微

教师通过提问所进行的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特定活动的异型及其特点的形成必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通过对部颁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所固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是导致以上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权威和代表,教学就是教师按照预先设计的方案在规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场合内按规定好的流程把书本上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递给特定对象的过程。所以,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单边的活动,学生只是遵守学校和社会所制定和沿用下来的习惯去接受教师给予的一切。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没有感情的人。

四、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一)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认识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

与,在教师和学生水乳交融的活动中展示评价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的教学功能。其运作机制绝不是学生被动地回答教师有心无心地提出的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专利法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而不厌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1.多元性

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而且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特别是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更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2.整体性

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3.过程性

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

评价的作用在于教学而不是区分学生的优劣和简单地判断答案的对错。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才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简单的好坏之分,生根的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注重发展功能。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2.学生中心原则

评价的主体和对象应是学生。所有评价活动的宗

旨在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有效学习的进行,避免没有方向和低质量的评价。

3.全面性原则

不能仅仅评价学生的学习,要以学生的各个方面为评价对象。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生是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要受人的意识支配,所以教学评价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掌握,更要促进其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71.72.76.

[2]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世界人民球教育展望.2001(3):4.5.

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思想交流的工具。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知道语言是向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传递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掌握和运用语言是一条首要的基本功。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这样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有人说:“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里。”在小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尤其重要,它是沟通师生情感、智慧、兴趣、态度的桥梁,对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会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可以使一节语文课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一位好教师可以通过深厚的语言底蕴唤醒孩子对学习的渴求,可以通过灵动的语言表达润泽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可以通过高超的语言智慧影响孩子一生。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下面就小学教师如何有效应用课堂语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励性语言 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激励,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语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茅塞顿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而一句伤害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消极沮丧,停滞不前。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课堂上,应

不吝言辞地给予真诚地鼓励。如:对于课堂上的精彩发言,可以给予这样的赞赏:“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不错!敢于大胆想象,继续发扬!”“你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知道的比老师还多啊!”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卡壳时,可以给予这样的鼓励:“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孩子!”这些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能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殷切希望,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启发性语言 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启发性教学语言时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天空,便于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我们要用启发性语言。这就要求我们多创设问题情境,比如“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从这道题中,你可以看出什么?”、“根据所给的信息,谁愿意帮他想一个好办法?” 三,反思性语言 反思是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是目前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怎样运用反思性语言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呢?我们可以这样提问学生:“通过研究,你有什么体会?”或“有什么启发?”、“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法?”、“谁能给大家提出一个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这些反思

(完整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及考核办法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及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适应性原则:教学方案的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应能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使之适合于学生的经验、兴趣、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其它能力。 3、多元性原则: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发展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教师变化的轨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积极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能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对学科的要求,结合教材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适合学生学习实际: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学科认知水平及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3)基本能按教学目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2、学习知识 (1)教师在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能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从中去感悟知识、学习知识,并能掌握知识。 (2)改变课堂教学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乐于探究知识的生成、变化和发展。 3、培养技能 (1)能根据学科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实践情景,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 (1)学习活动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要共同创造学习环境。教师应紧扣学习主题,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引导:课堂能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过程要真实、自然,具有实效。 (3)思维的发展:课堂上的问题设计、实验操作、作业布置等,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及反思意识。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火炬学校佘静 一、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意义 第一,从教育与人的发展角度,重新认识音乐课程的价值。 第二,为实现音乐教育培养人的价值,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理念,强调以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第三,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投入,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第四,打破音乐教育学科自我封闭的壁垒,密切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及与文学、历史、哲学、科学的沟通和联系,自觉地将音乐教育纳入人文艺术教育者以更加宽广的领域,为音乐艺术在学校教育中争取到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第五,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包容。 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建立新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有其重要的意义: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措施。 二、浅谈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及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通过音乐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不是一时一次的评价,而是一个多次综合动态并预见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它主张面向未来,面向学生的发展,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是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深化和发展,是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把人看成生命体来进行教育,并把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同学生的生命发展联系,向生命回归的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评价,它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并激发其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是我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追求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有效性 课堂评价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它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那么,语文课堂上怎样评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精神成长,才能真正实现评价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评价的语言要艺术化,活跃课堂 1、评价的语言要幽默。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一次听课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我很受启发。有位老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师让学生朗读一段写树木“葱葱郁郁”的文字,一个学生用

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于是那位老师微笑着悄悄地对该生说:“噢,你这样读,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会被你吓跑的。”我觉得这种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学生也知道自己该怎么读了。课堂上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不注意听讲,或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喜欢重复别人的答案,于是我会说“你认为这很重要,要强调一下,对吗?”孩子们会开心一笑,继而集中了注意力。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 2、评价的语言要生动。 课堂评价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使评价更富感染力。如在学生取得成功时:“你真是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在学生迷茫时:“真好,你们真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又找到了一处,还有没有?”在学生缺乏信心时:“老师相信你们,你们一定做得很好。”这一句句动情的话语,似春风如春雨,催开了学生心灵的花朵,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新奇的创意和意外的回答,教师需要花些时间耐心地倾听和询问,作出正确、适当的评价。及时地肯定性评价,缓解了课堂气氛,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所以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如果想让语文课堂激情飞扬,那就恰当运用评价语吧!让评价在语文课堂上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二、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有效激励 评价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同时不能忽视小组评价的借鉴作用。因此,要让评价发挥出它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指导教师组织和展开课堂教学,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以过程中发挥自己应当的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可忽视的作用。8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评介观等观念的不断变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方法、手段、途径也有了相应的一系列的变化,演变到今天,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评价项目及其标准,其中的评价项目主要有:“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策略”、“学生参与程度”、“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它的课堂教学评价自然也应当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一样,有相同的评价内容,但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又决定了它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应具有自己的广性,例如,80年代以来所提出的“课内外结合”、“快节奏大容量”、“精心设计提问”、“扩展阅读”、“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观点,就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它已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之中。 先进的观念要转化为课堂教学的行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要在短期内改变是十分困难的,再加上教师对新的教学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因此,尽管有了80年代初的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和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一期课程教材改革的实践,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自学或不自学地因循既有模式来进行教学,有些教师也有改革的愿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念,但由于在理解方面的偏差,因此仍不能突破教学思维定势,例如,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答问,教师总习惯于地学生的思路纳入到教师早已设计好的轨迹中去。从课堂教学的形式看,今天的教学与80年代初的教学区学生有了较大的变化,教师一讲到底以现象已不多见——这里并不是全盘否定教师的讲,而是指教师代替学生思维的课文分析、作文思路分析的一讲到底——大多情况下是教师的问来代替教师的讲。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案例 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学郭娟 案例: 我班有一个调皮淘气的男孩——周某某,瘦瘦的他,平时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读书写字的姿势不端正,虽然他能听懂老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发言很少。淘气的他各科作业质量不高,字迹马虎,正确率也不高。做起事情来总是懒懒散散的,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课间休息是他总是跑得满头大汗,和同学追追闹闹,有时还和同学发生点儿摩擦。常常有学生来告诉我周杰在做什么违反行为规范的事情,把某个同学弄疼了。开学不到两个星期,已经让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其他科任老师大伤脑筋。面对这样的学生,除了正确的教导之外还需要好的教育时机。这天中午,周某某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他主动为班级打扫卫生。一连几天,他都坚持这样做,我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抓住这个契机,在周三的班会课上我问全班同学:“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咱们班有一位同学变了?他每天都能主动为班级打扫卫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周某某。”我看到他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但脸上却露出了很兴奋的表情。我又请同学们从品德习惯、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运动健康、卫生等方面对他做出评价,同学们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真没想到,从那天起,小家伙开始改变了,上课听得认真了,渐渐开始举手回答问题了,字也写得工整了许多,下课也很少和其他同学打闹了,中午总忘不了为班级拖拖地,看着他一天天地进步,我感到十分欣慰。 反思: 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也曾说过:“教师应当意识到和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命运都由他负责,学校正在培养的人的理想、健康和幸福,都取决于他的精神素质和他的思想的完美性。”这都说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的首要条件就是——用自己的师爱来培养每一位身心健康的学生。 然而,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就不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

. ;. 课堂教学自我评价 红石砬小学谢春红 我们在课堂中所说得“很好”,“回答的很精彩”等等一系列的话语都属于对学生的评价。 笔者认为这样积极的评价会给学生们带来一定的鼓励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对教师来说,正确的课堂自我评价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每个教师都要重视课堂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来进行自我诊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激励,从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现将我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如下的自我评价总结。 首先,上课前充分准备。为了在上课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不但细致地分析学生,充分地理解教材,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对学生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期。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课堂前的充分准备是十分重要的。课前准备越充分,教师在课堂上就越能更好的发挥,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教师却无从下手出现僵局。 其次,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是教与学得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而教师的教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如何让学生认真听讲、主动思维、积极配合、自觉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改变了教师一人唱主角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渴望和动机,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再次,使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发挥淋漓尽致的作用。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一种事先预设,因此我精心准备,让它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课堂上力争用这一设计来实施。 最后,在课堂后反思。教学不是随着下课铃声的结束而结束。要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课后的反思具有现实性和批判性,是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作法的思考,做好教学的课后反思,每一节课下来都要思考一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是否应对合理;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优秀的方面继续发扬,不好的方面逐渐纠正,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然而由于刚刚步入教育领域初步接触教育事业,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总之,及时的进行自我评价使我找出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了自我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铁佛小学向玲 很荣幸能参加本次国培学习,通过学习、通过观摩,略得一些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浅薄感受,粗略概括,以复效应。 一、有效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倾心于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必然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提高,同时,教师的发展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正是课堂教学有效性所要达到的目的。这样,学生发展视角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不但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强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还要尊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师的教进行多元的评价。 1.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判断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判断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所谓发展的差异性指的是在同一班级之中,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所谓学生发展的个别性是指每个学生的特长是不一样的。对教师判断学生发展水平能力的评价,一要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分类分层指导,设计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问题或练习,达到巩固新知识并不断拓展提高的目的,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二要看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求。 2.教学组织能力 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活动过程的引领者、学生参与热情的调动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帮助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 (1)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 教学内容组织能力的基本要求是能抓住知识的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对教学内容组织能力的评价,一是看是否围绕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教学目标分解到具体教学环节之中;二是看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三是看教学内容是否凸显本学科的核心概念或技能以及逻辑关系;四是看课堂知识预设和生成关系处理是否恰当,对课堂生成信息能否正确引导,并使之生成新问题和新知识;五是看有无科学性和思想性方面的错误。 (2)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学活动是教师引领学生走向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创设一个有效的课堂活动。教师组织的活动在品质上,要难度适中,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在活动方式上要分层次推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在活动主体上要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在活动条件上,要提供丰富的活动资源,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 (3)教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组织能力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通过分析、解释、说明和论证等方式系统地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本领。对教学语言的组织,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准确、清晰、逻辑性强和形象生动。 3.诊断问题的能力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 评价是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如此,课堂中良好的“即时评价”因增添了许多情感和人文因素,而使得课堂生动、活泼了起来。 通过学习不难了解评价的方式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评价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使用价值,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发挥和自身业务的提升。 人的八种智能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好坏之差。它们之间只是领域不同,却各有所长。对于每个学生而言,他们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长处的地方。正是应了咱们古人的那句话,“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对于不同智能的高低表现,不能简单、概括地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要密切关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给予有针对性的积极的课堂“即时评价”,从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并促进不同智能级别的学生都能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喜欢数学,愉悦地学习,让学生在不同的数学领域里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记录下自己的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一张试卷解决一切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往的教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评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评价除了上述目的,还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手段,尤其是评价,重视了对学生在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评价。首先,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能与其他同学合作探讨相关的数学问题,是否独立思考并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等等;其次,选择恰当的语言,适时的时机,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再有,这种评价是把双刃剑,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的教学行为,这本身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在评价中,“教学相长”,在评价中,增加师生感情,在评价中,提升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在评价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许多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一般作用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评价的结果为改进教学与检验教师提供依据 教师利用评价的结果可以明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学活动中使用的方式是否有效,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状况,从而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如果评价后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相符,表明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如果评价后学生的学习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不相符,那么教师必须重新考虑教学目标的适当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 2.教学评价的结果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情况提供反馈 通过教学评价,学生可以有机会了解自己学会了什么,学习的程度如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好,还是比其他同学学得差。教学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3.管理作用 教学评价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可以为教学管理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也为学校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另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可为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水平提供证明,并成为选拔与淘汰、升留级、是否毕业等决策的依据。 4.强化激励作用 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使教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适时的客观的教学评价,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工作中需努力的方面,对学生而言,适当的测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 教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 一、对评价及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地植根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另外,从人类的活动序列来看,评价是更为接近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其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具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观,就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反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就有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和教学观做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总结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活动,总体上呈现出两大特征:一是量少,教师和学生不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二是质不高,许多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具体情形是课堂里只有教师在认真地演“独角戏”,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方案的按计划完成,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而大部分问题是质量不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机械问题。这样的评价方式在我国教师的观念中是习以为常的,也是根深蒂固的,有着深

厚的传统根基。虽然我国近20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验很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不容忽视的是,许多改革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使结果不够理想。检视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验必须找到切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传统教学评价的弊端在于没有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把教学评价本身当作目的与终结。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激励、教学等功能,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把课堂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本文将从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理论基础做一探讨。 (一)多元智力理论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仅限于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种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1]。 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也不断产生,如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R.J.Stermberg,1985)的智力三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塞西(S.J.Celi,1990)的智力的领域独特性理论

实施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发挥评价效能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评价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时随地遇到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中常见的一种教育行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总是如影随形的围绕在教育者的周围。例如,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总是不知不觉地评价着每一位学生,而这种评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你对学生说了几句表扬和肯定的话,这就是一种评价,这种评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你在学生的作文上加注上批语,使他知道了自己作文的优点和不足,这种评价会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发生了某种变化,你对这种变化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也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学生评价有时出现在学习过程中,有时出现在某个学习阶段的结束,有时出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时表现为一种定性的描述,有时表现为一种量化的数据。不管出现在什么阶段、什么情景中的评价,也不管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作为学生评价的主体之一,要学生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要善于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等,不断地探索出可操作的、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学生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提高或改进师生的教学活动、调动师生积极性的过程。学生评价,不只是简单地对你所教的学生进行考试或测验,给他一个分数,或者是用考试的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给学生贴上优生或是差生的标签。学生评价不仅有多种形式,同时也有重作用,在这些作用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评

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现行的学生评价标准比较单一,过分重视考试分数,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在这种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使评价能真正地更好地发挥其效能,我认为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树立多元评价思想。 绝对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所能反映的。现代教育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思想,也就是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测试学生,评价学生。在多元评价思想下,教育关注的是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适当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如新闻调查、科技报告等。尤其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这样的锻炼机会更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教师要关注学生平时表现,要把评价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自学、课堂提问、作业、单元测验等活动中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再次,要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老师要注意收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如演讲、朗诵、书法、文体活动,智力竞赛中的表现等,以掌握学生整体发展情况。此外,要采用多种方法测试学生,从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如活动观察、家访、轶事记录法等,建立成长记录袋,师生共同收集与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潜力有关的数据,比如学生的试卷、作品、小制作、活动表现、老师的观察记录等。 这些信息可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考查学生,学生也可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我评价和管理意识。 二、测重形成性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2)

课堂教学评价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进行不同分类 1.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按评价目的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奖惩性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它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奖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教师晋级、嘉奖、降级、解聘等的依据。这种评价是目前我国教育领域中运用较多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参评教师过分注重被评课的质量而不是整个教育教学的质量,出现中评不中用的现象,此外还会出现难以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等问题。 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则是期望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讨论、反思,让被评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评价结果不与奖惩挂钩,而是为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发现各自的优缺点提供机会,为制订教师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提供依据。 2.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按评价主体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这种分类方法以评价者是否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外部评价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如教研员、

评价专家、学校领导、教务人员以及教师同行等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的评价;内部评价则是由直接从事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师本人和学生群体所进行的评价。 无论是外部评价者还是内部评价者,在评价的过程中都会遵循一定的评价标准,不过不同评价者的评价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同行更多地会从学科的角度对课堂教学提出要求,学校领导则会从学校管理角度提出要求,教师本人则会从自我教学风格方面进行评述,而学生则可能从教学内容的多寡和教学中的情绪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 3.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量表评价 按评价资料的收集手段可以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现场观察评价、监视监听评价、录像评价、量表评价等。 现场观察评价是评价者进入课堂,实时实地听教师讲课并及时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表现为随堂听课、评课。这种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能够对各种临时发生的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较深的体会。缺点在于会受到评价者注意力分配和记录速度等的限制,而且由于评价者的出现往往会让被评教师和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定变化。

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师为中心,评定一堂课的效要也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学效果评价标准含糊不清。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则应关注学生的学;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穷的学习方式;重视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般考察三方面的指标: 1、教师教学设计的合理与否 教师的教学概念和教学设计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参与程度,影响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教师对学生发展水平的了解程度,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整体把握,教师能否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等都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不是单纯地提供某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简单教学内容。 2、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 学生的参与状态指学生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地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任由教师摆布。 衡量学生参与的程度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⑴学生参与的时间是否足够,参与内容广度大小; 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否受到激发; ⑶学生个别学习的时间是否获得保证; ⑷学生是否参与了高水平的认知活动; ⑸学生表现了对解决问题的深厚兴趣; ⑹学生参与过程中情感因素是否调动;

⑺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对学生吸引力如何? 3、教学过程对学生创造性的激发程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贯彻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基本原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答问题以及提高有没有独创性。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考虑: ⑴教师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多寡。 ⑵学生为开放性问题提供的答案数量,教师准备的答案数量。 ⑶学生回答问题的创意性。 ⑷学生主动提问的次数。 ⑸课堂教学中的集体自由讨论时间。 ⑹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 ⑺教师批评学生和否定学生的次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12T15:32:34.6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作者:胡欢欢[导读] 现阶段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多是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多元化的教育,帮助小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正是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深入分析,并进 行相关探讨。  胡欢欢内江市桐梓坝小学校 摘要:现阶段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多是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更要注重多元化的教育,帮助小学生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也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人为本。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正是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质量。本文将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深入分析,并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发展性评价给学生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该环境中不断提高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了全新的教学评价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淡化学生阶级意识,帮助学生建立多元的评价范围,从现实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和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基于学生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模式不仅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潜力的引导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意义就在于用全新的观念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奋进。 1 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已经由阶段性地灌输知识转变为了对学生进行方案式的知识输送,其中包括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数学文化能力、数学情感、数学知识掌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发展式评价时,教师是以一种相互影响的过程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在实际情况中表现为教师制定好对学生的多元教学方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或是教学评价,让学生在发展式的评价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全新的教学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应该关注的则是如何把小学数学课堂环境变得更有学习氛围,变得更加活跃。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就是活泼、好奇心强,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更应该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实际教学中,这些都表现为课堂教学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只有教师有着明确的教学方案,学生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才能是符合氛围的,是活跃的,因此,在进行发展式评价模式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关注教学方案的创新形式,把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重点评价转化为与学生相互影响作用,让发展性评价模式变为双导向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该模式的教学作用。 2 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在进行发展性教学评价课堂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内容和要求。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应该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素质、年龄特点等等来提高该模式的应用质量。首先,教师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合理地有效地去评价自身的行为。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一些课堂活动来让他们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在进行课堂发展式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章节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学习这一章节的一些活动为基础,如制作长方体、探索正方体等等,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认知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制作学习日记,并在学习日记中写上自己的数学看法,如,生活中遇见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是哪些建筑的缩影等等,利用这些方式让学生懂得自我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教师给学生的激励,这种方式发挥了发展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课堂发展性评价模式的建立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开端,也是学生一生学习的基础。而小学数学则是学生基础学习中最为综合、灵活的一门学科。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的都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这种情况带来的评价模式则变为了过多地评价教师方面的教学能力,而忽略了在课堂中最重要的学生主体。因此,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发展性评价模式的主体,发挥其作用,做好课堂發展性评价模式的建立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行为和模式进行描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知识,更能够提高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数学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在建立课堂发展性评价模式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的转变,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心理特征。在现代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能力。在建立小学数学课堂发展式评价模式时,教师持有的标准应该是课堂是否生动活泼,学生的数学观念、理解能力是否有提高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还包括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在进行发展性评价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暂时下降,只充当整个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自我认知的情况下不断思考、实践,让学生在发展性评价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利用发展式教学评价来梳理知识内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 例如,在进行《位置》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对位置的具体概念有一个认识,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对发言学生进行表扬。在一些学生学习完知识对“位置”有了全新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更加抽象的知识,并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肯定。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中,适当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发展数学综合素质。在实际情况中,课堂发展性评价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掌握更多学生的信息,让教师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参考文献 [1]许忠美.小学数学作业评价问题的考查[J].2018,(34):21-22.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研究 过程性评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评价范式。目前,不同的专家、学者对“过程性评价”概念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开展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行有效融合,不仅关注教师教的过程,也关注学生学的过程,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本研究借鉴高凌飚对过程性评价的阐述,对二年级(水平一)立定跳远的第一次课为课例进行体育教学过程性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小学二年级(水平一)的学生为对象,教师教授《立定跳远》教材内容的第一次课为课例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相关的图书和期刊,全面了解小学体育教学过程性评价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专家咨询法 通过咨询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一步深入探讨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内容和方法,有效地融入到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去。 1.2.3问卷调查法 在教师教授完立定跳远的课后,分别向观摩教师和参与学生现场发放《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向教师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向学生发放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有效问卷38份,有效率为95%。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辅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从不同的主体视角中得到肯定和认可,促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和发展,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 2.1.2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内容,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学习态度、体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组组长:蔡炳良 课题组组员:蔡炳良张来祥李桢赵宝琴 王进赵宏强李艳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组组长:蔡炳良 课题组组员:蔡炳良张来祥李桢赵宝琴王进赵宏强李艳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新课程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更主要的是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出现缺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没有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些状况导致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混乱,也造成了教师教学的混乱,严重妨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这种状况只有得到根本改变,方能促进教师的加速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切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作研究。探讨和制定科学有效而又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师生间教与学互动的各个层面,不仅可以更好的渗透新课标所倡导的先进教学思想,而且也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公正客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能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在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导下,以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为指导核心,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新思维和新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这将成为新的突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本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对于教师,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对照有效性教学的评价表,不断地追向“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能借助这个标准,达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目标,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机制。对于学生,需要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减少课外因无效或低效教学而被占用的学习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从学校角度来看,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构建创新课堂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与可持续化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