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模拟题(答案)分解

第四章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模拟题(答案)分解
第四章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模拟题(答案)分解

第四章保证船舶具有适当的吃水差模拟题

2011-3-13 第一节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和吃水的要求

1.船舶纵倾后浮心向()移动。

A.船中

B.中前

C.中后

D.倾斜方向

2.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满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m。

A.2.0~2.5

B.0.9~1.9

C.0.6~0.8

D.0.3~0.5

3.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A.所受阻力最小

B.装货量最大

C.燃油消耗率最小

D.吃水最合适

4.某万吨货轮某航次轻载出港时吃水差t=-0.5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航速减低

B.舵效变差

C.操纵性变差

D.A、B、C均有可能

5.某万吨货船某航次满载出港时吃水差t=-2.3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

B.甲板上浪

C.操纵性变差

D.A和C均有可能

6.某万吨货轮某航次半载出港时吃水差t=-0.7m,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提高航速

B.提高船舶舵效

C.减少甲板上浪

D.A、B、C均有可能

7.普通船舶首倾航行时,可能会产生下述()影响。

A.首部甲板易上浪,强度易受损

B.出现飞车现象

C.船舶操纵困难,航速降低

D.A、B、C均有可能

8.按我国定义,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

A.首尾吃水之差

B.装货前后吃水差

C.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

D.左右舷吃水之差

9.船舶在空载航行时必须进行压载的原因是()。

A.稳性较差

B.受风面积大,影响航速

C.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低

D.A、B、C均是

10.当泊位水深受限时,船舶出港时的吃水差应为()。

A.正值

B.负值

C.0

D.以上均可

11.当船舶装载后其重心纵坐标与正浮时浮心纵坐标不同时,船舶将会()。A.横倾

B.正浮

C.纵倾

D.任意倾斜

12.船舶纵倾后()。

A.重心与浮心共垂线

B.漂心与重心共垂线

C.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

D.重心不与浮心共垂线

13.吃水差产生的原因是()。

A.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浮心共垂线

B.船舶装载后漂心不与重心共垂线

C.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漂心共垂线

D.船舶装载后重心不与正浮时浮心共垂线

14.当船舶的尾吃水等于首吃水时称为()。

A.首倾

B.尾倾

C.拱头

D.平吃水

15.当船舶的首吃水大于尾吃水时,我国通常定义为()。

A.尾倾,用正值表示

B.尾倾,用负值表示

C.首倾,用正值表示

D.首倾,用负值表示

16.当船舶的尾吃水大于首吃水时,我国通常定义为()。

A.尾倾,用正值表示

B.尾倾,用负值表示

C.首倾,用正值表示

D.首倾,用负值表示

17.当船舶的重心纵向位置在船中时,船舶()。

A.首倾

B.尾倾

C.平吃水

D.纵倾状态无法确定

18.当船舶的尾倾过大时,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操纵性变差

B.影响瞭望

C.船首受风面积增大,航向稳定性变差

D.A、B、C

19.一般情况下,船舶空载时的尾倾量()满载时的尾倾量。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均有可能

20.普通货船空载时,其螺旋桨轴至水面的高度I与螺旋桨的直径D之比小于()时,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将急剧下降。

A.30%~40%

B.40%~50%

C.50%~60%

D.65%~75%

21.某轮船长150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首吃水d

F

为()m。

A.2.16

B.3.75

C.3.80

D.5.00

22.某轮船长15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平均吃水d

M

为()m。

A.2.16

B.3.75

C.3.80

D.5.00

23.某轮船长12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首吃水d

F 为()m。

A.2.4

B.3.0

C.4.4

D.5.0

24.某轮船长180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其空船压载航行时的最小平均吃水d

M 为()m。

A.5.60

B.3.60

C.4.16

D.2.16

25.某轮船长L

bp ≤150m时,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平均吃水d

M

应满足以下()要求。

A.d

M ≥0.012L

bp

B.d

M ≥0.02L

bp

C.dM≥0.02Lbp+2

D.d

M ≥0.012L

bp

+2

26.某轮船长L

bp ≤15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首吃水d

F

满足以下()要求。

A.d

F ≥0.02L

bp

B.dF≥0.025Lbp

C.d

F ≥0.012L

bp

D.d

F ≥0.02L

bp

+2

27.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轮在半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m。A.2.0~2.5

B.0.9~1.9

C.0.6~0.8

D.0.3~0.5

28.某轮L

bp =180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平均吃水d

M

应满足

以下()要求。

A.d

M ≥0.025L

bp

B.dM≥0.02Lbp+2

C.d

M ≥0.012L

bp

D.d

M ≥0.012L

bp

+2

29.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轻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m。

A.2.0~2.5

B.0.9~1.9

C.0.6~0.8

D.0.3~0.5

30.根据经验,普通货船空载航行时的纵倾角度应()。

A.大于1.5°

B.大于3°

C.小于1.5°

D.小于3°

31.通常情况下,船舶空载航行时,其吃水差与船长之比应()。

A.大于2.5%

B.大于1.5%

C.小于2.5%

D.小于1.5%

32.根据经验,空载航行的船舶吃水一般应达到夏季满载吃水的()以上。A.55%

B.50%

C.45%

D.40%

33.根据经验,冬季空载航行的船舶平均吃水应达到夏季满载吃水的()以上。A.55%

B.50%

C.45%

D.40%

34.船舶吃水较大时对吃水差的要求()船舶吃水较小时。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均可

35.最佳纵倾对应的吃水差为()。

A.正值

B.负值

C.0

D.以上均可能

36.某船夏季满载吃水为9.2m,则冬季在海上航行中至少将船舶最小平均吃水压载至()m。

A.4.5

B.5.06

C.5.7

D.6.3

37.某轮船长L

bp >150 m,根据IMO及我国的要求,船舶空载时其最小首吃水d

F

满足以下()要求。

A.d

F ≥0.02L

bp

B.d

F ≥0.012L

bp

C.d

F ≥0.02L

bp

+2

D.dF≥0.012Lbp+2

第二节船舶吃水差及吃水的基本核算

1.某轮船长L

bp =150m,装载后排水量Δ=12000t,平均吃水d

M

=7.50m,x

b

= -1.35m,

x

f

=0,MTC=9.81×200kN.m/cm,经计算得纵向重量力矩船中前为9.81×158200 kN.m,船中后为9.81×174000 kN.m,则该轮出港时的首尾吃水各为()m。A.7.35,7.55

B.7.46,7.54

C.7.48,7.52

D.7.51,7.49

2.船舶装载后,经计算漂心在中前,则船舶()。

A.首倾

B.尾倾

C.正浮

D.浮态不能确定

3.船舶装载后,经计算重心在浮心之前,则船舶()。

A.首倾

B.尾倾

C.正浮

D.浮态不能确定

4.某轮装载后其吃水差t=-0.9m,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船舶重心在船中之前

B.船舶重心在船中之后

C.船舶重心在正浮时浮心之前

D.船舶重心在正浮时浮心之后

5.船舶发生微小纵倾时,其纵倾轴是过()。

A.过漂心的纵轴

B.初始水线面漂心的纵轴

C.初始水线面漂心的垂向轴

D.初始水线漂心的横轴

6.船舶的纵稳心是指()。

A.船舶横倾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B.船舶纵倾前后两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

C.船舶纵倾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D.船舶纵倾前后重力作用线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7.已知某轮平均吃水为9.72m,漂心距船中距离为-0.53m,两柱间长为139.2m,吃水差为-1.59m,则该轮的首吃水为()m。

A.9.82

B.10.71

C.8.92

D.11.60

8.船舶装载后Δ=18000t,x

g =1.36m,x

b

=1.91m,MTC=210t·m /cm,则船舶的吃

水差为()m。

A.-0.47

B.-1.10

C.0.47

D.1.10

9.配载计算后船舶浮心在船中,则船舶()。

A.首倾

B.尾倾

C.正浮

D.浮态不能确定

10.配载后船舶重心与浮心的纵向坐标相同,则船舶()。A.首倾

B.尾倾

C.正浮

D.浮态不能确定

11.配载后船舶重心与浮心的纵向坐标的绝对值相同,则船舶()。

A.首倾

B.尾倾

C.正浮

D.浮态不能确定

12.通常情况下,普通货船的每厘米纵倾力矩MTC()。

A.随吃水的增加而减小

B.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大

C.与吃水大小无关

D.与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13.已知某轮平均吃水为10.00m,漂心距中距离为-0.81m,两柱间长为140.0m,吃水差为0.86m,则该轮的尾吃水为()m。

A.7.16

B.8.48

C.9.57

D.10.43

14.某轮大量装载后其吃水差t=+0.8 m,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装载后船舶重心在正浮时浮心之后

B.装载后船舶重心在正浮时浮心之前

C.装载后船舶重心在船中之后

D.装载后船舶重心在船中之前

15.某轮船长100m,x

f = -1.50m,d

F

=8.65m,d

A

=9.20m。则其平均吃水为()m。

A.8.917

B.8.925

C.8.933

D.9.107

16.某轮装载后排水量Δ=12000t,x

b

=-1.35m,MTC=9.81×200 kN·m /cm,经计算得纵向重量力矩:船中前为9.81×158200 kN·m,船中后为9.81×174000kN·m,则该轮出港时的吃水差为()m。

A.-0.10

B.-0.02

C.+0.02

D.+0.10

17.某轮船长L

bp

=120m,根据预定达到的船舶排水量查取对应的平均吃水为

d

M

=5.50m,漂心距船中距离为-3.85m,吃水差设定为尾倾0.60m,则装完货后船舶的首尾吃水各为()m。

A.5.15,5.85

B.5.18,5.78

C.5.20,5.80

D.5.25,5.75

18.某船配载后计算得排水量为6246t,重心距船中-0.83m,浮心距船中-0.26m,MTC=9.81×75.53kN.m/cm,则该轮的吃水差为()m。

A.-0.25

B.-0.36

C.0.47

D.-0.47

19.某轮平均吃水为7.00m,漂心在船中,吃水差t=-0.80m,则该轮()限制吃水7.50m的水道,其首尾吃水各为()。

A.能通过;d

F =7.4m,d

A

=6.60m

B.能通过;dF=6.60m,dA=7.40m

C.不能通过;d

F =7.8m,d

A

=7.00m

D.不能通过;d

F =7.0m,d

A

=7.80m

20.某轮平均吃水为11.76m,漂心距中距离为2.26m,两柱间长为129.2m,吃水差为-1.89m,则该轮首吃水为()m。

A.10.98

B.11.36

C.10.85

D.11.74

21.某轮平均吃水为9.93m,漂心距中距离为1.63m,两柱间长为109.3m,吃水差为-2.19m,则该轮的尾吃水为()m。

A.10.72

B.9.82

C.11.06

D.10.99

22.某轮装载后排水量Δ=6943t,平均吃水d

M =5.52m,船长L

bp

=78m,x

b

=-0.48m,

x

f

=0, MTC=9.81×87kN·m/cm,经计算得纵向重量力矩:船中前为9.81×65820kN·m,船中后为9.81×71990kN·m,则该轮出港时的首尾吃水各为()m。

A.5.35,7.69

B.5.46,5.58

C.5.39,5.65

D.5.36,5.68

23.某轮大量装载后其吃水差t=0,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A.装载后船舶重心在正浮时浮心之后

B.装载后船舶重心在正浮时浮心之前

C.装载后船舶重心与正浮时的浮心共垂线

D.装载后船舶重心正浮时的漂心共垂线

24.船舶装载后的纵倾状态取决于()的相对位置。

A.装载后船舶重心和装载后船舶浮心

B.装载后船舶重心和正浮时船舶浮心

C.装载后船舶浮心与正浮时船舶漂心

D.装载后船舶重心与正浮时船舶稳心

25.船舶重心距船中距离x

g

随船舶排水量的增加而()。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第三节影响吹水差的因素及吃水差的调整

1.为了减小尾倾,应将货物()移动。

A.自中后向船中

B.自中后向漂心

C.自中后向浮心

D.自中后向重心

2.为了减小船舶首倾,应在()之()加装少量货物。

A.漂心;后

B.浮心;前

C.漂心;前

D.船中;后

3.为了减小船舶尾倾,应在()之()加装少量货物。

A.漂心;后

B.浮心;前

C.漂心;前

D.船中;后

4.某轮平均吃水d

M

=9.0m,排水量Δ=16000t,经计算得纵向重量力矩:船中前为

9.81×164200 kN·m,船中后为9.81×186000 kN·m,此时x

b =-1.25m,x

f

=-4.30m,

MTC=9.81×240 kN·m /cm。为了将吃水差调整为t=-0.30m,应将货物120t纵移()m。

A.45

B.52

C.60

D.65

5.某轮船长140m,其平均吃水d

M

=9.0m,排水量Δ=16000t,经计算得纵向重量力

矩:船中前为9.81×164200 kN·m,船中后为9.81×186000 kN·m,此时x

b

=-1.25m,

x

f

=-4.30m,MTC=9.81×240 kN·m /cm。为了将吃水差调整为t=-0.30m,应将120t

由货物No.1舱(x

p =54.30 m)后移动到x

p

=()m处。

A.9.3

B.12.6

C.15.7

D.20.2

6.某轮排水量18000t,中前纵向重量力矩180000tm,中后216000t.m,平均吃水

d M =8.06m,MTC=210×9.81kN·m,x

b

=1.80m,船舶最佳纵倾值为t=-0.66m。因各

舱均装满,现确定将No.3舱的重货(x

p

=10.0m,S.F=1.0m3/t)和No.1舱的轻货

(x

p

=50.0m,S.F=2.0m3/t)互移,使其满足最佳纵倾要求,则两舱应各移动()t货物。

A.1254,1968

B.1022,2038

C.910,2275

D.810,2175

7.某轮船长140m,其平均吃水d

M

=9.0m,排水量Δ=16000t,经计算得纵向重量力

矩:船中前为9.81×164200 kN·m,船中后为9.81×186000 kN·m,此时x

b

=-1.25m,

x

f

=-4.30m,MTC=9.81×240 kN·m /cm。为了将吃水差调整为t=-0.30m,应从No.1移动()t货物到No.2舱(纵移距离45m)。

A.120

B.80

C.60

D.40

8.船舶纵向移动载荷调整吃水差,由首、尾货舱同时向中部货舱移货时,吃水差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9.实际营运中,船舶纵向移动载荷调整吃水差,已知t=-1.30m,则由中部舱室向首部舱室移货时,尾吃水差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定

10.船舶纵向移动载荷调整吃水差,已知t=-0.30m,则由前向后移动时,尾吃水差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变化趋势不定

11.为调整船舶吃水差,现由No.1舱(x

1=50m)移100t货到No.5舱(x

5

= -45m),

MTC=200t.m/cm,则船舶的吃水差改变量为()m。A.-0.475

B.-0.24

C.0.475

D.0.24

12.营运船舶调整吃水差的方法有()。

A.纵向移动载荷

B.垂向移动载荷

C.打排压载水

D.A,C均是

13.某船TPC=13.1t/cm,MTC=78.4×9.81kN.m/cm,x

f =0,在x

p

= -32m处卸载()

t货物才能使船尾吃水减少0.50 m。

A.178

B.146

C.116

D.202

14.将一定货物()移动减小尾倾最显著。

A.自船尾向船首

B.自船尾向船中

C.自船中向船首

D.自中后某处向中前某处

15.将一定货物()移动减小首倾最显著。

A.自船首向船尾

B.自船首向船中

C.自船中向船尾

D.自船中前某处向船中后某处

16.某轮船长150m,移动载荷后其吃水差改变了-0.26m,漂心在船中后6m处,则移动载荷后船舶的首、尾吃水各改变了()cm。

A.-12,-14

B.+12,-14

C.-14,+12

D.-12,+14

17.载荷后移,吃水差值()。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A或B

18.载荷前移,吃水差值()。A.为正

B.为负

C.为零

D.A或B

19.载荷后移,()。

A.首倾减小

B.尾倾增大

C.平均吃水增大

D.A、B

20.载荷前移,()。

A.尾倾减小

B.首倾增大

C.平均吃水增大

D.A、B

21.为调整船舶吃水差,现由No.4舱(x

1=-32m)移250t货到No.1舱(x

5

= 45m),

MTC=230t·m/cm,则船舶的吃水差改变量为()m。

A.-0.84

B.-0.42

C.0.84

D.0.42

22.货物纵向移动前后()不变。

A.船舶重心

B.船舶首尾吃水

C.船舶正浮时的浮心

D.船舶纵稳心

23.某轮排水量为Δ=15250t,MTC=9.81×400kN.m/cm,TPC=25t/cm,吃水差t=-1.40m,在装货港完货之前发现尾倾过大,此时最好的调整方案是将No.5舱的部分货物(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S.F=1.8m3/t,亏舱率=10%)移至还有剩余舱容1000m3的No.1舱(移动距离l=80m)。移货后的船舶吃水差为()m。

A.-0.20

C.-0.40

D.+0.40

24.船舶纵向移动载荷调整吃水差,常用的移动方法有()。

A.单向移动载荷

B.轻重载荷不等体积双向移动

C.轻重载荷等体积双向互换舱位

D.A、C均是

25.某船TPC=11.3t/cm,MTC=74×9.81kN·m/cm,x

f

=0,则在()处卸货船首吃水不变。

A.船中前13.1m

B.船中后26.2m

C.船中后26.2m

D.船中后13.1m

26.某船TPC=11.8t/cm,MTC=83×9.81kN·m/cm,x

f

=0,则在()处卸货船首吃水不变。

A.船中前28.14m

B.船中前14.07m

C.船中后28.14m

D.船中后14.07m

27.某船TPC=12.5t/cm,MTC=78×9.81kN.m/cm,x

f

=0,则在()处装货船尾吃水不变。

A.船中前24.96 m

B.船中前12.48 m

C.船中后24.96 m

D.船中后12.48 m

28.某轮吃水d

F =7.1m,d

A

=7.3m,船长140m,TPC=24.57t/cm,MTC=200t.m/cm,

x

f

=-0.12m,现将500t货物分别装于中前39.88m及中后50.12m的舱内,则()才能使首尾吃水相等?

A.中前362t,中后138t

B.中前355t,中后145t

C.中前346t,中后154t

D.中前322t,中后178t

29.某船TPC=13.1t/cm,MTC =78.4×9.81kN.m/cm,x

f =0,在x

p

= -32m处卸载()

t货物才能使船尾吃水减少0.50 m。A.178

B.146

C.116

30.某船吃水差为-0.42m,船长L

bp =88m, MTC=86×9.81kN·m /cm,x

f

= -0.46m,

现将183t货物分装于中前22.08m及中后26.38m的舱内,问应在两舱分别装()t和()t使首尾吃水相等。

A.151;32

B.172;11

C.142;41

D.163;20

31.某船TPC=14.1t/cm,MTC=76.2×9.81kN·m/cm,x

f =0,在x

p

=28m处()货物

才能使船尾吃水减少0.15m。A.卸151 t

B.装148 t

C.装133 t

D.卸163 t

32.某船TPC=14.1t/cm,MTC=76.2×9.81kN·m/cm,x

f =0,在x

p

=-28m处()货

物才能使船尾吃水减少0.35m。A.装178 t

B.卸146 t

C.卸137 t

D.卸163 t

33.某船TPC=13.8t/cm,MTC=77.5×9.81kN·m/cm,x

f =0,在x

p

= -24m处()货

物才能使船尾吃水增加0.16m。A.装70 t

B.装94 t

C.装83 t

D.卸59 t

34.某船TPC=13.8t/cm,MTC =77.5×9.81kN·m/cm,x

f =0,在x

p

=-24m处()货

物才能使船首吃水增加0.16m。A.装151t

B.卸194 t

C.卸183 t

D.卸159 t

35.某船TPC=14.1t/cm,MTC =76.2×9.81kN·m/cm,x

f =0,在x

p

=28m处()货

物才能使船首吃水增加0.18m。A.装51 t

B.装71 t

C.装83 t

D.卸59 t

36.为了减小船舶首倾,应在()之()卸下少量货物。

A.漂心;后

B.船中;后

C.漂心;前

D.船中;前

=0,则在()处卸货100t船37.某船TPC=12.5t/cm,MTC=98×9.81kN.m/cm,x

f

首吃水增加0.10m。

A.船中前4m

B.船中前35m

C.船中后27m

D.船中后35m

38.为了减小船舶尾倾,应在()之()卸下少量货物。

A.漂心;后

B.船中;前

C.漂心;前

D.船中;后

39.某船TPC=12.5t/cm,MTC=78×9.81kN·m/cm,x

=0,则在()处装货船首

f

吃水不变。

A.船中前19.02m

B.船中前12.48m

C.船中后19.02m

D.船中后12.48m

=0,则在()处卸货100t 40.某船TPC=12.5t/cm,MTC=98×9.81kN·m/cm,x

f

船首吃水减少0.10m。

A.船中前4m

B.船中前8m

C.船中后4m

D.船中前12m

=0,则在()处卸货船首吃41.某船TPC=11.8t/cm,MTC=83×9.81kN.m/cm,x

f

水不变。

A.船中前28.14m

B.船中前14.07m

C.船中后28.14m

D.船中后14.07m

42.某船TPC=12.5t/cm,MTC=78×9.81kN.m/cm,x

=0,则在()处装货船尾吃

f

水不变。

A.船中前24.96m

B.船中前40.94 m C.船中后24.96m D.船中后12.48m

43.某船L

bp =78m,吃水d

F

=5.62m,d

A

=6.37m,x

f

=-0.46m,MTC=9.81×93kN·m/cm,

TPC=18.4t/cm,在船中后28.4m处驳卸货物将尾吃水调整为6.00m,应驳卸()t货物。

A.260

B.236

C.182

D.164

44.某船船长154m,首吃水9.1m,尾吃水8.6m,MTC=9.81×246 kN·m /cm,x

f

=0,现将454t货物分装于中前39.88m及中后50.12m的舱内,问应在两舱分别装()t和()t使首尾吃水相等。

A.389;65

B.116;338

C.218;236

D.129;325

45.某船船长140m,首吃水7.1m,尾吃水7.3m ,MTC=9.81×230 kN·m /cm,x

f

=0,现将500t货物分装于中前39.88m及中后50.12m的舱内,问应在两舱分别装()t 和()t使首尾吃水相等。

A.330;170

B.304;196

C.356;144

D.283;217

46.某船进港前排水量为19000t,d

F =8.21m,d

A

=8.71m,MTC=217t.m/cm,x

f

=-0.97m。

进港时要求平吃水,则应在首尖舱(x

p

=66.35m)压载()t水才能满足要求。A.161

B.171

C.180

D.192

47.某轮吃水d

F =7.32m,d

A

=7.77m,x

f

=-3.36m,MTC=9.81 × 194kN·m/cm,

TPC=24.33t/cm,L

bp

=148m,航行至某港口,该港允许吃水为7.5m,于是决定在船中后54.9m处过驳卸货,以调整尾吃水与港口吃水相同,则应驳卸()t货物。A.199.2

B.160.8

C.155.2

D.148.6

48.某船TPC=12.5t/cm,MTC=98×9.81kN.m/cm,x

f

=0,则在()处卸货100t船

首吃水减少0.10m。A.船中前4m B.船中前8m C.船中后4m D.船中前12m

49.某船TPC=14.1t/cm,MTC=76.2×9.81kN·m/cm,x

f =0,在x

p

=28m处()货物

才能使船首吃水减少0.15m。

A.卸51 t

B.装78 t

C.卸83 t

D.卸59 t

第四节吃水差计算图表

1.吃水差曲线图是根据船舶()基本计算原理制定的。

A.吃水差

B.尾吃水

C.首吃水

D.以上都是

2.吃水差曲线图的纵坐标是(),横坐标是()。

A.平均吃水;排水量

B.载荷对船中力矩的代数和;排水量

C.载荷对船中力矩的代数和;平均吃水

D.首吃水;尾吃水

3.吃水差比尺适用于计算()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的改变量。A.少量载荷变动

B.大量载荷变动

C.任意重量的载荷变动

D.以上均有可能

4.利用船舶吃水差曲线图,不能直接查取装货后的()。A.平均吃水

B.尾吃水

C.首吃水

D.吃水差

5.吃水差曲线图可以用来求取各种装载状态下的()。

A.吃水差

B.首尾吃水

C.调整吃水差

D.A、B、C都是

6.利用船舶吃水差曲线图,不能计算()。A.装货后船舶重心位置

B.卸货后尾吃水

C.装货后首吃水

D.吃水差

7.利用船舶吃水差曲线图,可以用于计算()。A.船舶装载后吃水差

B.船内移货船舶吃水差的改变量

C.船舶调整吃水差

D.以上均可

8.吃水差比尺在计算()时误差较小。

A.少量装卸首尾吃水改变量

B.少量装卸吃水差改变量

C.大量装卸首尾吃水改变量

D.A和B

9.由于船舶装载后的t、d

F 和d

A

均与()有关,因此,可计算出相应状态时的t、

d F 和d

A

值,以排水量和载荷纵向重量力矩为坐标,绘出t、d

F

和d

A

等值线,从而构

成吃水差曲线图。

A.装载排水量

B.各载荷纵向重量力矩

C.重心高度

D.A和B

10.利用吃水差比尺不能用于()的计算。

A.少量装卸首尾吃水改变量

B.少量装卸吃水差改变量

C.大量装卸首尾吃水改变量

D.A,B对

11.船舶吃水差曲线图中不包括装货后()。

A.船舶重心位置

B.尾吃水

C.首吃水

D.吃水差

12.我国的吃水差比尺图中共有两组曲线,分别表示()。A.首、尾吃水

B.船舶平均吃水和船尾吃水

C.首、尾吃水改变量

D.船舶等吃水差曲线和船舶吃水差

13.在吃水差比尺中,根据()可以查出加载100t的首、尾吃水改变量。A.dM和xp

B.d

M 和x

b

C.△和x

g

D.△和x

f

14.吃水差比尺是用来查取在船舶(),首尾吃水改变量的图或表。

A.首尾部位加载任意重量载荷时

B.任意位置加载任意重量载荷时

C.首尾部位加载100t载荷时

D.任意位置加载100t载荷时

15.吃水差曲线图中共有3组曲线,分别表示()曲线。

Ⅰ.船首吃水;Ⅱ.船尾吃水;Ⅲ.船舶吃水差;Ⅳ.船舶等吃水;Ⅴ.船舶平均吃水

A.Ⅰ,Ⅱ,Ⅴ

B.Ⅱ,Ⅲ,Ⅳ

C.Ⅰ,Ⅱ,Ⅳ

D.Ⅰ,Ⅱ,Ⅲ

16.船舶吃水差曲线图的坐标是船舶排水量和()。

A.所有货物对船中弯矩的代数和

B.所有载荷对船中弯矩的代数和

C.除空船外的所有载荷对船中纵向力矩的代数和

D.除空船外所有载荷对船中纵向力矩绝对值和

17.少量加载吃水差图表表示在船上某一()加载100t后,船舶首、尾吃水改变量的图表。

A.纵向位置

B.垂向位置

C.横向位置

D.以上都不是

18.某轮卸载60t于No.2货舱,现查吃水差比尺得到在该舱加载100t时的首尾吃水改变量分别是:+0.20m,-0.11m,则卸载60t后船舶的吃水差改变量为()m。A.-0.19

B.-0.31

C.0.19

D.0.31

19.某船d

F =7.63m,d

A

=8.81m,查吃水差比尺得在第5舱装载100t船首吃水变化

船舶基础知识试题(交通执法)复习过程

《船舶基础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按船舶用途,船舶一般分为( B )和民用船舶两大类。 A、客船 B、军用 C、民用 D、货船 2、民用船舶一般分为( B )、特种船、渔船、港务船等。 A、客船 B、运输船 C、拖船 D、货船 3、按船舶的航行状态通常可分为( C )船舶、滑行艇、水翼艇和气垫船。 A、特种船 B、运输船 C、排水型 D、港务船 4、船舶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按各部分的作用和用途,可综合归纳为船体、( D )、船舶舾装等三大部分。 A、船舶主机 B、船舶辅机 C、上层建筑 D、船舶动力装置 5、船体是船舶的基本部分,可分为( A )部分和上层建筑部分。 A、主体 B、船舶辅机 C、动力装置 6、船舶主尺度是用以表示船舶大小和特征的几个典型尺度,包括有船长、( B )、船深(或船高)和吃水等。 A、型长 B、船宽 C、水线以上高度 7、船舶主尺度按不同用途和丈量规则可分为最大尺度、( C )和船型尺度等三种。 A、登记长度 B、登记宽度 C、登记尺度 8、丈量船舶、计算船舶吨位的尺度叫( A )。 A、登记尺度 B、最大尺度 C、船型尺度

9、( C )也叫理论尺度或计算尺度。船舶设计中主要是用船型尺度,它是计算船舶稳性、吃水差、干舷高度、船舶系数和水对船舶阻力时使用的尺度 A、登记尺度 B、最大尺度 C、船型尺度 10、船舶主尺度比是表示船体( B )特征的重要参数,其大小与船舶航海性能有密切关系。 A、体积 B、几何形状 C、面积 11、表示船体水下部分几何形状、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各种无因次系数的统称叫( C )。 A、船型模数 B、主尺度比 C、船型系数 12、船舶吨位是船舶大小的计量单位,有( A )吨位和容积吨位两种。 A、重量 B、体积 C、面积 13、( B )是船舶在水中所排开水的吨数,也是船舶自身重量的吨数。又可分为轻排水量、重排水量和实际排水量三种。 A、载重吨位 B、排水量吨位 C、容积吨位 14、( A )表示船舶在营运中能够使用的载重能力。可分为总载重吨和净载重吨。 A、载重吨位 B、排水量吨位 C、容积吨位 15、船舶的( C )是表示船舶容积的单位,又称注册吨,是各海运国家为船舶注册而规定的一种以吨为计算和丈量的单位,以100立方英尺或2.83立方米为一注册吨,其丈量计算方法在《船舶吨位丈量

船舶辅机及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试题及答案2

船舶辅机试卷及答案2 一、选择题(每题0.5 分,共50 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注意:涂答题卡时,将学生证号8位涂在答题卡中准考证的后8位,即第一格空着。) 1 .船用水冷式空气压缩机最常采用 A.单级 B.双级 C.三级 D.A或B或C 2 .有的空压机可以不设()冷却 A.滑油 B.级间 C.气缸 D.最后排气 3 .商船用空压机使用最普遍的是()气阀 A.环状 B.网状 C.碟状 D.条状 4 .空压机最后级排气冷却主要是可以 A.防止着火 B.减小比容 C.提高排气量 D.节省功率 5 .空压机气阀与往复泵泵阀要求相同的是 A.工作无声 B.严格限制升程 C.不允许用高转速 D.关闭严密及时 6 .空压机气缸冷却水温以不低于()℃为宜。 A.0 B.10 C.20 D.30 7 .研磨空压机环状阀的运动轨迹以()为宜 A.往复直线 B.圆形 C.“8”形 D.摆动形 8 .对空压机着火爆炸原因的分析表明,下述说法中错的是 A.含油积碳在高温下氧化放热而自燃 B.自燃并不一定要气温达到油的闪点 C.是否发生爆炸取决于排气温度高低 D.空转和低排气量长时间运转不安全 9 .空压机排气进气瓶的温度水冷和风冷时各自应不超过 A.进水温度+30℃,环境气温+30℃ B.进水温度+40℃,环境气温+40℃ C.进水温度+30℃,环境气温+40℃ D.进水温度+40℃,环境气温+30℃ 10 .船用空压机起动时可用()方法卸载 A.顶开低压级吸气阀 B.各级排气泄放 C.截断进气 D.A或B 11 .级差式空压机活塞刮油环设在活塞 A.直径较大段上部 B.直径较大段下部 C.直径较小段上部 D.直径较小段下部 12 .二氧化碳浓度对()库食物保质时间有影响。 A.鱼 B.肉 C.菜 D.A+B+C 13 .关于食物冷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臭氧不适于绿叶类和油脂类食品 B.低温保存不能杀灭细菌 C.湿度过高对零度以上食品保存不利 D.对冷库湿度的要求与空调相似 14 .其它条件相同,制冷装置冷却水量减小不会引起 A.制冷量下降 B.轴功率增大 C.制冷系数增大 D.排气温度降低 15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主要元件1.压缩机、2.膨胀阀、3.冷凝器、4.蒸发器的正确流程是 A.1 2 3 4 B.4 3 2 1 C.1 3 2 4 D.4 2 3 1 16 .以R22为制冷剂时,增加制冷压缩机吸气过热度不会 A.减小液击可能 B.使排气和滑油温度增加 C.使压缩机轴功率降低 D.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增加 17 .根据制冷压缩机性能曲线,可由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确定 A.制冷量和理论制冷系数 B.制冷量和指示功率 C.制冷量和单位压缩功 D.制冷量和轴功率 18 .R22制冷装置设回热器不起()作用。 A.防止膨胀阀前“闪气” B.减少有害过热 C.减少压缩机吸入湿蒸气可能性 D.提高制冷量和制冷系数 19 .工作正常时氟利昂冷剂在压缩机吸气管中吸热流动 A.压力和干度逐渐升高 B.压力和过热度逐渐升高 C.压力降低,干度增加 D.压力降低,过热度增加 20 .R22的含水量限制在60—80mg/kg以下是为了防止 A.腐蚀金属 B.冰塞 C.降低电绝缘性 D.降低凝固点 21 .用______ 作制冷剂时,压缩式制冷装置不需设干燥器。 A . R404A B . R22 CR134a D . R717 22 .制冷压缩机滑油泵排油会通到下列部件(1)卸载油缸(2)压差继电器(3)滑油分离器(4)滤器(5)机械轴封(6)油压调节阀中的A.1.3.6. B.1.3.4.6. C.1.2.4.5.6. D.1.2.5.6. 23 .判断制冷压缩机工作中滑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应观察 A.滑油泵排出压力 B.滑油泵吸入压力 C.油泵排压与压缩机吸入压力之差 D.压缩机排出压力与油泵排出压力之差 24 .不会使压缩制冷循环冷凝温度增高的是 A.冷却水流量减少 B.空气进入系统 C.制冷装置工作时间长 D.冷凝器换热面脏污 25 .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冷凝器的容量偏小不会导致 A.排气压力降低 B.冷凝温度升高 C.排气温度升高 D.制冷量降低 26 .制冷装置贮液器和冷凝器顶部的连接管的作用是 A.作压力试验时用 B.抽空系统时用 C.放空气时用 D.便于冷剂流入贮液器 27 .制冷系统干燥器通常设在 A.压缩机吸气管上 B.压缩机排气管上 C.贮液器和回热器之间管路上 D.回热器后液管上 28 .其它条件不变,蒸发器结霜逐渐加厚,热力膨胀阀开度会 A.加大 B.关小 C.不变 D.全闭 29 .制冷装置中防止冷凝压力过低的元件是 A.热力膨胀阀 B.水量调节阀 C.低压继电器 D.高压继电器 30 .制冷装置中低压继电器以()压力为信号控制压缩机起停 A.排气 B.吸气 C.滑油 D.库内感温包 31 .船舶伙食冷库有可能不设的是 A.高低压继电器 B.温度继电器 C.蒸发压力调节阀 D.水量调节阀

船舶辅机培训考试题(答案)

船舶辅机培训考试题 姓名:日期:成绩:一、填空题 1.离心泵不可不设进排截止阀。 2.回转式容积泵启动前要灌液主要是为了防止干摩擦。 3.能采用闭式启动且启动功率最小的泵是离心泵。 4.钻井平台主空压机的排量随空气瓶压力的升高而减少。 5.离心泵采用旁通调节时,管路流量减少 ,而实际流量增加。 6.空气瓶底部放出来的水是被压缩空气中原有的水。 7.按结构特征分类:截门型、闸门型、旋塞型、旋起型、蝶型、滑阀型8.公称通经是指阀门与管道连接处通道的名义直径,用DN表示。9.净油机停机操作的第一步是切断进油。 10.安装不良可导致净油机振动。 11.容积式泵在定速运转时,其压头主要取决于负载。 二、选择题 1.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如果发现往复泵的排出压力波动较大,则应:(B)A)向吸入空气室补气 B)向排出空气室补气 C)采用回流调节 D)适当放掉空气室的部分空气 2.泵铭牌上的流量是它的( B )流量。 A)最大 B)额定 C)实际 D)输出 3.常用的测试钻井平台主空压机吸入阀密封状况的方法是( A ). A)煤油渗透法 B)泵压试验 C)水压试验 D)透光法 4.在油水分离器停用前应做的主要工作是( C )。 A) 打开加热器预热B) 减少供液量 C) 向油水分离器内泵入清水D) 手动放出内部的残液 5.油水分离器运行时,装置内( A )。 A) 总是充满着油和水B) 总是充满着水 C) 有一个波动的液位D) 保持一个不充满但稳定的液位 6.分油机分油过程中,排渣口跑油的原因不可能是(C) A)高位水箱无水 B)滑动圈上方塑料堵头密封失效 C)比重环直径选择过大 D)控制阀通道脏堵

船舶辅机考试题

1. 关于泵的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________。 A.泵的转速即为原动机转速 B.泵的扬程通常大于能使液体上升的高度 C.泵的工作扬程即为泵的排、吸口能头之差 D.泵的流量通常标注单位时间排送液体体积 2. 泵在系统中的工作扬程与________无直接关系。 A.额定扬程 B.排出液面压力 C.泵的流量 D.吸入液面真空度 3. 泵的水力功率是指________。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实际排出的液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增加的能量 4. 会使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减小的是________。 A.吸入液面的大气压力降低 B.所送液体饱和蒸气压力降低 C.泵的流量增大 D.泵进口处压降增大 5. 泵的自吸能力实际上是反映了泵________的能力。 A.抗汽蚀 B.排气时在吸口形成真空度大小 C.排送液体高度 D.排送液体流量大小 6. 往复泵电动机如果相序接反可能会导致________。 A.电动机过载 B.不能排液 C.自带滑油泵不排油 D.产生气穴现象 7. 往复泵水压实验压力应为泵排出阀关闭时安全阀排放压力的________倍,且 __________min不漏。 A.1.0,10 B.1.1~1.15,5 C.1.1~1.15,10 D.1.5,5 8. 往复泵工作时间长,排出空气室的空气量会________。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随液体性质而变 9. 带月牙形隔板的可逆转内啮合齿轮泵反转时靠________使隔板转过180°,吸、排方向不 变。 A.摩擦力 B.液压力 C.啮合齿作用力 D.手动调节 10. 油封(唇形密封圈)内径与轴径相比应________。 A.略大 B.略小 C.相等 D.都可以 11. 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________。 A.减小压油口 B.增大吸油口 C.开卸荷槽 D.采用浮动端盖 12. 关于机械轴封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动密封面磨损后能自动补偿 B.能适用于使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泵 C.一般不宜用于有悬浮颗粒的液体 D.动环和静环必须使用不同的材料

船舶辅机新题库(练习题)

船舶辅机题库 船用泵基础知识 1. 泵的扬程大,不一定________就大。 A.克服吸、排管路阻力的能力B.能吸上液体的高度 C.能克服的吸、排液面压差D.能排送液体的高度 2. 下列泵中属于容积式泵的是________。 A.往复泵B.旋涡泵C.喷射泵D.离心泵 3. 关于泵的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________。 A.泵的转速即为原动机转速 B.泵的扬程通常大于能使液体上升的高度 C.泵的工作扬程即为泵的排、吸口能头之差 D.泵的流量通常标注单位时间排送液体体积 4. 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通常是________。 A.单位时间排送液体的重量B.单位时间排送液体的质量 C.单位时间排送液体的体积D.泵轴每转排送液体的体积 5. 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是指________流量。 A.实际排送的B.可能达到的最大 C.额定工况的D.最低能达到的 6. 锅炉汽压为0.5 MPa,其水位比热水井水位高2 m,其给水泵排压为0.55 MPa,吸压为 -0.05 MPa,则该泵管路阻力约为________(设1 MPa≈100 m水柱高)。 A.2 m B.3 m C.8 m D.10 m 7. 某水泵吸、排管径和压力表高度相同,工作时吸入压力为-0.05 MPa,排出压力为0.55 MPa,其工作扬程约为________(设1 MPa≈100 m水柱高)。 A.60 m B.55 m C.50 m D.铭牌标示扬程 8. 锅炉汽压为0.5 MPa(≈51 m水柱高),其中水位距热水井液面高为2 m,锅炉给水泵的 管路阻力以泵静扬程10%计,其工作扬程约为________。 A.2 m B.51 m C.53 m D.58.3 m 9. 某水泵运行时进口压力为0.05 MPa,排出口压力为0.25 MPa,则水泵的扬程约为 ________(设1 MPa≈100 m水柱高)。 A.20 m B.25 m C.30 m D.35 m 10. 当泵的工作管路和吸、排液面高度既定时,泵工作正常时工作扬程与________无关。 A.泵的流量B.排出阀开度C.排出液面压力D.几何吸高 11. 泵在系统中的工作扬程与________无直接关系。 A.额定扬程B.排出液面压力C.泵的流量D.吸入液面真空度 12. 泵的轴功率是指________。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D.泵实际排出的液体在单位时间所增加的能量 13. 流量既定且均匀时,泵的吸入压力基本上不受________影响。 A.吸上高度B.吸入液面压力C.吸入管直径D.泵的型式 14. 泵的有效功率是指________。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D.泵实际排出的液体在单位时间所增加的能量

船舶辅机考试题及答案

44期船舶辅机_844 1、以下泵中属于回转式容积泵的是__ A、离心泵 B、水环泵 C、旋涡泵 D、轴流泵 2、泵的配套功率是指__________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实际排出的液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增加的能量 3、单缸双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A、减少1/2 B、减少1/4 C、减少1/8 D、为零 4、往复泵吸入阀弹簧张力减弱会导致___ A、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降低 B、泵水力效率降低 C、阀敲击可能性减小 D、泵容积效率降低 5、以下方法中不能提高往复泵自吸能力的是________ A、往泵缸和阀箱中灌所送液体 B、较大幅度提高转速 C、改善泵的密封性能 D、减小泵的余隙容积 6往复泵排出空气室必要时应_______ A、补气 B、放气 C、补水 D、补油 7、电动往复泵吸入真空度很低,吸不上水,不可能是因为_______ A、泵阀漏泄严重 B、吸入管漏气 C、活塞环失去弹性 D、吸入滤器堵 8、齿轮泵最主要的内漏泄发生在______ A、齿轮端面间隙 B、齿顶间隙 C、啮合齿之间 D、轴封 9、齿轮泵的齿轮端面间隙常用_____测出 A、塞尺 B、直尺 C、压铅丝 D、游标卡尺 10、关于开一个卸荷槽的齿轮泵的以下说法中错的是________ A、卸荷槽开在偏吸入口的一侧 B、不允许反转使用 C、可降低液压冲击和噪声 D、不会使容积效率降低 11、关于齿轮泵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自吸 B、额定排压与尺寸无关 C、可与电动机直联,无须减速 D、流量连续均匀,无脉动 12、齿轮泵不宜在太低转速使用主要是__ A、磨损严重 B、噪声太大 C、会发生"气穴现象" D、容积效率太低13、齿 轮泵工作中噪声过大的常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A、工作压力高 B、齿轮端面间隙过大 C、吸入管漏入空气 D、油的清洁度差14、往复式舱底水泵吸入滤器堵塞不会发生________ A、过载 B、缸内液压 C、流量明显减少 D、吸入真空度过大 15、单螺杆泵的螺杆和泵缸是__ A、橡胶制成 B、金属制成 C、前者橡胶制成,后者金属制成 D、前者金属制成,后者橡胶制成 16、__________会使齿轮油泵排出压力升高 A、发生困油现象 B、油温升高 C、油温降低 D、关小吸入阀 17、螺杆泵工作寿命比齿轮泵长主要是因为__ A、所用材质好 B、径向力平衡 C、输送清洁油 D、主,从动螺杆不靠机械啮合传动 18、曲径密封环多用于单级__________的离心泵 A、扬程较高 B、流量较大 C、双吸式 D、效率较高 19、离心泵关小排出阀时,其轴向推力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受影响 D、因泵而异 20、离心泵若采用前弯叶片不会使泵的____提高 A、扬程 B、功率 C、效率 D、流量 21大流量离心泵常采用_________ A、多级离心泵 B、开式叶轮 C、低比转数叶轮 D、双吸式叶轮 22、单螺杆泵在船上常采作__________ A、润滑泵 B、驳油泵 C、锅炉给水泵 D、污水泵 23、离心泵的理论扬程与________无关 A、泵的向何尺寸 B、叶轮的转速 C、叶片的形状 D、液体的种类 24、离心泵排出阀开大后,泵的______

二副第五章、船舶吃水差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第五章、船舶吃水差》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第一节、航行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 ) 2、船舶纵倾后浮心向( )移动。( ) A.船中 B.中前 C.中后 D.倾斜方向 3、根据经验,万吨级货船在满载时适宜的吃水差为尾倾( )m 。( ) A.2.0~2.5 B.0.9~1.9 C.0.6~0.8 D.0.3~0.5 4、从最佳纵倾的角度确定吃水差,目的是使船舶的( )。( ) A.所受阻力最小 B.装货量最大 C.燃油消耗率最小 D.吃水最合适 5、某万吨货轮某航次轻载出港时吃水差 t=-0.5m ,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 ( )影响。(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A.航速减低 B.舵效变差 C.操纵性变差 D.A、B、C均有可能 6、某万吨货船某航次满载出港时吃水差 t=-2.3m ,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船首部底板易受波浪拍击 B.甲板上浪 C.操纵性变差 D.A和C均有可能 7、某万吨货轮某航次半载出港时吃水差 t=-0.7m ,则根据经验将会对船舶产生()影响。() A.提高航速 B.提高船舶舵效 C.减少甲板上浪 D.A、B、C均有可能 8、普通船舶首倾航行时,可能会产生下述()影响。() A.首部甲板易上浪,强度易受损 B.出现飞车现象 C.船舶操纵困难,航速降低 D.A、B、C均有可能 9、按我国定义,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 A.首尾吃水之差 B.装货前后吃水差 C.满载与空载吃水之差 D.左右舷吃水之差 10、船舶在空载航行时必须进行压载的原因是()。() A.稳性较差 B.受风面积大,影响航速 C.螺旋桨的推进效率低 D.A、B、C均是 11、当泊位水深受限时 ,船舶出港时的吃水差应为()。() A.正值 B.负值 D.以上均可

内河船员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6年第1期航行于长江干线船舶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07期) 科目:船舶辅机试卷代号:2208 适用对象:二等船舶三管轮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60分,考试时间100分)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为单项选择题和是非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泵的排出压力为1MPa,它能将水输送至大约______米高度。 A. 1 B. 10 C. 100 D. 1000 2. 泵的吸入压力(P S),饱和蒸汽压力(P V)泵不发生汽饱的条件是______。 A. P S>P V B. P S<P V C. P S=P V D. P S≥P V 3. 小型往复泵经常使用夹布胶木作活塞环,安装前必须注意的问题是: A. 不得用热水浸泡 B. 用热水浸泡使之发胀 C. 必须用滑油浸泡 D. 必须用细砂纸打磨 4. 解决往复泵排量脉动较为经济实用的办法是______。 A. 采用多作用泵 B. 采用多缸泵 C. 增加泵的转速 D. 设置空气室 5. 电动往复泵一般情况下均采用40号机油润滑,工作时滑油温度的最高值为______。 A. 70℃ B. 60℃ C. 50℃ D. 80℃ 6. 往复泵泵缸内发生异响的原因不包括______。 A. 活塞松动 B. 缸内有异物 C. 安全阀跳动 D. 活塞环断裂 7. 齿轮泵运行中吸入管漏气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可用______的方法检查漏气点。 A. 煤油白粉法 B. 烛火法 C. 涂油法 D. 手触摸法 8. 齿轮泵的旋转方向箭头不清,如何判断吸、排油方向? A.根据泵的吸、排管路来决定 B.根据泵的主、从齿轮旋转方向和吸、排口直径的大小判定 C.根据油箱的位置来决定 D.根据泵的安装地点来估定 9. 齿轮泵在起动和运行中,管理者应注意的是:①保持吸入系统清洁畅通,防止堵塞②起 动前应确保泵内有油③机械轴封必须一滴不漏④起动前必须先开足吸入、排出截止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当齿轮泵的轴向间隙超过规定值时,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A. 增加泵体与端盖的垫片调节 B. 连接螺栓的松紧度调节 C. 减少泵体与端盖的垫片调节 D. 磨削齿轮端面来调节 11. 冬季起动螺杆泵时,为防止电机过载,而起动前应该: A. 开足排出阀,关闭吸入阀 B. 开足吸入阀,关闭排出阀 C. 开足吸入阀、排出阀、旁通阀 D. 开足旁通阀,关闭吸入阀、排出阀12. 测量叶片泵轴向(端面)间隙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A. 压铅法 B. 观察法 C. 比较法 D. 塞尺测量法 13. 水环泵是属于______。 A. 叶轮式泵 B. 往复式容积泵 C. 回转式容积泵 D. 喷射泵 14. 拆检水环泵时,特别注意叶轮和侧盖间的端面间隙,其值一般为______。 A. 0.01~0.025mm B. 0.1~0.25mm C. 0.25~0.5mm D. 1~2.5mm 15. 阻漏环磨损,内部漏泄增加,会造成离心泵: A. 起动后不能供液 B. 流量不足 C. 电机过载 D. 振动过大和产生异声 16. 离心泵串联时,各泵的型号不一定要相同,但_____应相近,否则就不能使每台泵都处于高 效率区工作。 A. 额定功率 B. 额定转速 C. 额定流量 D. 锁定压力 17. 离心泵在船上不用作______。 A. 冷却水泵 B. 压载舱泵 C. 燃油泵 D. 舱底水泵 18. 双侧吸入式叶轮的离心泵在理论上有______特点。 A. 适合于大流量、高压头场合 B. 流量大,轴向推力可相互平衡 C. 流量大,径向推力可相互平衡 D. 流量大,所以容积效率较高 19. 在更换填料轴封的填料时,填料应切成______。 A. 平切口 B. 阶梯形搭口 C. 45°斜切口 D. 直切口 20. 引水装置失灵,会造成离心泵______。 A. 起动后不能供液 B. 流量不足 C. 电机过载 D. 振动过大和产生异声 21. 闭式旋涡泵是由______组成。 A. 开式叶轮和闭式流道 B. 开式叶轮和开式流道 C. 闭式叶轮和闭式流道 D. 闭式叶轮和开式流道 22. 喷射泵的喷嘴出口截面与混合室进口截面的距离过长会导致______。 A. 被引射流体太多 B. 被引射流体不足 C. 汽蚀 D. 工作流体流量增加 23. 喷射泵不具备______的特点。 A. 工作效率低,但质量轻、尺寸小,完全没有运动部件 B. 能输送各种液体 C. 工作流体与引射流体在扩压室进行动量交换 D. 起动迅速、流量均匀、吸入能力较强 24. 运行中的活塞式空压机一旦发生冷却水中断现象,不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A. 停机后,风冷 B. 停机后让其自然冷却 C. 立即供水冷却 D. 停机 25. 空压机对贮气瓶充气,运行一段时间后,空压机的四个循环过程可能出现的变化为______。 A. 无变化 B. 循环四个过程的时间逐渐延长 C. 进气、膨胀过程时间逐渐缩短,排气、压缩过程时间逐渐延长 D. 排气、吸气过程时间逐渐缩短,压缩、膨胀过程时间逐渐延长 26. 直列式双缸两级活塞式空压机的气缸体与曲轴箱的连接方式为______。

船舶辅机试题十

试题十 1. 关于泵的下列说法中,______是正确的。 A. 泵的转速即为原动机转速 B. 泵的扬程即为泵使液体所增加的压力头 C. 泵的有效功率即泵传递给液体的功率 D. 泵的工作扬程即为泵的排吸口水头之差 2. 锅炉汽压0.5MPa(≈51m),其中水位距热水井液面高4 m,锅炉给水泵管路阻力以泵 静扬程10%计,其工作扬程约为: A. 4m B. 55m C. 55.4m D. 60.5m 3. 往复泵的转速不能太高,主要是由于______的限制。 A. 泵的结构强度 B. 泵阀工作性能 C. 泵的输出功率 D. 允许吸入真空度 4. 为了防止活塞式水泵泵缸内发生水击现象,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 清洗吸入滤器 B. 降低排出压力 C. 降低转速 D. 降低吸水温度 5. 船用电动往复泵额定排出压力为P dh,则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和排出阀关闭时安全阀 的排放压力应为: A. 1.5 P dh和≯P dh+0.25MPa B.(1.1~1.15)P dh和≯P dh+0.25MPa C.(1.1~1.15)P dh 和1.5P dh D. P dh和≯P dh+0.25MPa 6. 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长期工作后磨损最重的是: A. 吸油区 B. 排油区 C. 封油区 D. A+B 7. 双作用叶片泵叶片间夹角θ、封油区圆心角ε、定子圆弧段圆心角β之间,如果ε >β>θ则: A. 容积效率降低 B. 发生困油现象 C. 径向力增大 D. A+B 8. 齿轮泵是回转式容积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自吸 B. 额定排压与尺寸无关 C. 可与电动机直联,无须减速 D. 流量连续均匀,无脉动 9. 三螺杆泵螺杆工作长度通常不小于导程的(1.2~1.5)倍,主要是为了达到足够的: A. 强度 B. 压头 C. 吸入性能 D. 容积效率 10. ______不是限制齿轮泵工作压力提高的障碍。 A. 不平衡径向液压力 B. 容积效率下降 C. 困油现象 D. 泵壳强度不足 11. 双作用叶片泵配油盘油窗口一端开有三角形槽是为了: A. 解决困油现象 B. 减轻液压冲击 C. 防止压力集中 D. 提高容积效率 12. 关于旋涡泵下列说法对的是: A. 工作时液体相对叶轮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前进的螺旋线 B. 开式叶轮只能配用闭式流道 C. 回流调节流量比节流调节效率高 D. 开式旋涡泵只能做成单级 13. 旋涡泵使用管理时(1)关闭排出阀起动 (2)用节流法调节流量, 请判断: A. (1)对 B. (2)对 C. (1)和(2)都对 D. (1)和(2)都不对 14. 尺寸和转速相同的双侧吸入和单侧吸入式螺杆泵相比,下列各项正确的是:(1)液 压轴向力自相平衡;(2)流量大;(3)可提高额定排出压力。 A. (1) B. (1)(2) C. (1)(3) D. 都对 15. 螺杆泵管理中不正确的要求是: A. 安装时重心线尽量通过船体肋骨

潍坊学院成人教育船舶辅机B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xx学院成人教育《船舶辅机》试卷B卷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泵的水力功率是指。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 2. 泵的配套功率是指。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 3. 泵的总效率是指。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4. 泵的水力效率是指。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5. 泵的机械效率是指。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6. 泵的容积效率是指。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7. 允许吸上真空度是反映泵的。 A.形成吸口真空的能力B.排液高度的能力 C.抗汽蚀能力D.密封完善程度 8. 会使泵允许吸上真空度减小的是。 A.吸入液面大气压力升高B.输送液体温度降低 C.输送液体流量增加D.排出管路阻力下降 9. 不会使泵的允许吸上真空度减小的是。 A.大气压力降低B.所送液体饱和蒸气压力降低 C.泵流量增大D.泵内压降增大 10. 泵在额定流量时的允许吸上真空度与无关。 A.泵的结构与形式 B.吸入液面大气压力大小 C.吸入什么液体及其温度 D.泵的排出条件 11. 泵的允许吸上真空高度为[HS],则允许的几何吸高。

第五章 船舶吃水差

第五章船舶吃水差 第一节运营船舶对吃水差及吃水的要求 (一)船舶吃水差及吃水对航行性能的影响 对船舶的操纵性、快速性、耐波性、稳性、强度及过浅滩能力都有影响。 (1)首倾过大 空载时,往往尾吃水过小,影响螺旋桨推进效率和舵效; 满载时,首部甲板容易上浪使船舶耐波性下降。 (2)尾倾过大 空载时,船首了望盲区增大,船首底板易遭受海浪猛烈拍击,使船舶耐波性下降,损害船体结构; 满载时,使转船作用点后移,影响舵效。 (二)航行船舶对吃水差的要求 根据经验,万吨轮适宜吃水差为: 满载时t=-0.3m~-0.5m 半载时t=-0.6m~-0.8m 轻载时t=-0.9m~-1.9m (三)空载航行船对吃水及吃水差的要求 尾机型船在空载时因机舱较重而尾倾严重,平均吃水过小,会严重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IMO和各国都对空载吃水和吃水差有明确的要求。主要有: 1.空载吃水差:|t |< 2.5%L,使纵倾角φ< 1.5°; 2.尾吃水:要求达到螺旋桨沉深直径比h/D >0.8 ~0.9; 3.平均吃水:一般要求d > 50% 夏季满载吃水; m > 55% 夏季满载吃水; 4.冬季航行要求d m 5.最小平均吃水d ≥ 0.02L + 2 (m) m 6.首吃水: L ≤150 m,d ≥ 0.025L (m) F L >150 m,d ≥ 0.012L + 2 (m) F

第二节 船舶吃水差及首尾吃水的计算 (一)吃水差产生的原因 船舶装载后重心的纵向位置与正浮时浮心的纵向位置不共垂线。 (二) 吃水差计算原理 1.计算条件 一般来说,船舶纵倾角都在小倾角(10 ~15°)范围内,因此,仅仅从静纵倾力矩角度来考察船舶纵向浮态和计算吃水差就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需要。作用在船体上的静纵倾力矩仅限于船舶装卸载荷或纵向移动载荷所产生的。 2.厘米纵倾力矩MTC 船舶吃水差t 与作用在船体上的纵倾力矩M T 成正比,如果纵倾力矩为零,就没有吃水差。为便于计算吃水差,船舶设计部门给出了船体在各排水量下吃水差每变化1厘米所对应的纵倾力矩值,称为厘米纵倾力矩,用MTC 表示,其单位为t.m /cm 。在船舶静水力参数图表上可根据排水量或平均吃水查取。 3.计算原理 利用厘米纵倾力矩,若已知纵倾力矩,就可以按比例推算出吃水差的大小。 注意:教材此处的吃水差t 与船舶原理中的吃水差有所不同。 (三) 吃水差及首、尾吃水的基本核算 1.吃水差计算式 船舶重力作用线与浮力作用线不共线时,重力与浮力构成一对力偶,即产生纵倾力矩M T ,其大小为作用力(重力或浮力,用排水量Δ表征)与力偶臂(重心纵向坐标X g 与浮心纵向坐标X b 的差值)的乘积,即:由此产生吃水差,其计算式为: 2. 首、尾吃水计算式 1 .5()m t () X X (M b g T ?-*?=) 2.5()m (MTC 100)X X (MTC 100M t b g T -*?==) 3.5() m () L X 21(t d L X t 2t d d )m ()L X 21(t d L X t 2t d d X 2/L d d X 2/L d d L t BF BC FD AD CE AE f m f m A f m f m F f A m f m F +*-=*--=-*+=*-+ =∴ +-=--===∴即:

《船舶辅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船舶辅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2分,共100分) 1、以下泵中属于回转式容积泵的是() A、离心泵 B、水环泵 C、旋涡泵 D、轴流泵 2、泵的配套功率是指()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实际排出的液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增加的能量 3、单缸双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A、减少1/2 B、减少1/4 C、减少1/8 D、为零 4、往复泵吸入阀弹簧张力减弱会导致() A、允许吸上真空高度降低 B、泵水力效率降低 C、阀敲击可能性减小 D、泵容积效率降低 5、以下方法中不能提高往复泵自吸能力的是() A、往泵缸和阀箱中灌所送液体 B、较大幅度提高转速 C、改善泵的密封性能 D、减小泵的余隙容积 6往复泵排出空气室必要时应() A、补气 B、放气 C、补水 D、补油 7、电动往复泵吸入真空度很低,吸不上水,不可能是因为() A、泵阀漏泄严重 B、吸入管漏气 C、活塞环失去弹性 D、吸入滤器堵 8、齿轮泵最主要的内漏泄发生在() A、齿轮端面间隙 B、齿顶间隙 C、啮合齿之间 D、轴封 9、齿轮泵的齿轮端面间隙常用()测出 A、塞尺 B、直尺 C、压铅丝 D、游标卡尺 10、关于开一个卸荷槽的齿轮泵的以下说法中错的是() A、卸荷槽开在偏吸入口的一侧 B、不允许反转使用 C、可降低液压冲击和噪声 D、不会使容积效率降低 11、关于齿轮泵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自吸 B、额定排压与尺寸无关 C、可与电动机直联,无须减速 D、流量连续均匀,无脉动 12、齿轮泵不宜在太低转速使用主要是() A、磨损严重 B、噪声太大 C、会发生"气穴现象" D、容积效率太低 13、齿轮泵工作中噪声过大的常见原因可能是() A、工作压力高 B、齿轮端面间隙过大 C、吸入管漏入空气 D、油的清洁度差 14、往复式舱底水泵吸入滤器堵塞不会发生() A、过载 B、缸内液压 C、流量明显减少 D、吸入真空度过大 15、单螺杆泵的螺杆和泵缸是() A、橡胶制成 B、金属制成

船舶吃水差对船舶能耗的影响

船舶吃水差对船舶能耗的影响 吃水差作为表征船舶状态一项重要指标,在船舶营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不同的载货状态下,吃水差对船舶各项性能影响也不同。船舶吃水差是指船舶艏艉吃水的差额。当艏吃水大于艉吃水时专业上称为艏倾。反之为艉倾。艏艉一样时称为平吃水。 吃水差主要影响船舶的操纵性、快速性和耐波性,进而影响船舶的安全。当船舶出现艏倾时,船舶回旋半径减少,舵效、航向稳定性变差,船速下降,航行遇到风浪时船艏易上浪从而造成甲板建筑、设备的浪损。艉倾时舵效、航向稳定性、航速都有所提高,因此船舶出海航行时吃水差要求在30至50厘米之间。平吃水一般都是船舶过浅时调整出来的。下面通过船舶的三种状态进行分析。 一、船舶空载 (一)艏倾 船艉舵叶和推进器入水过浅,舵效降低,船艏受阻力增加,操纵性能差,增加船舶能耗。 (二)平吃水 空载船舶整体吃水小,舵叶和推进器入水浅,致使船身受风面积增大,船舶航行阻力增加,船舶操纵性和快速性差,增加船舶能耗。 (三)艉倾

船艉吃水较大,船艏上翘,受风面积增大,尤其在船舶受横风时,船艏受风影响较大,会抵消船舶的舵效,船舶“艉找风”现象明显,即船舶操纵性不佳,并且过大时会增加船艏盲区。 总之,船舶空载时船舶操纵性差,航行阻力大,快速性也不佳,甚至耐波性也下降,增加船舶能耗。 (四)船舶空载吃水差调整策略 1.当船长≤150m,船艏吃水≥0.025 L(船长),平均吃水≥0.02L(船长)+2m。 2.当船长>150m,船艏吃水≥0.012 L(船长)+2m,平均吃水≥0.02L(船长)+2m。 但是,在船舶运营时不能精确界定,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会采用对船舶进行适当的压载的方法,让船舶拥有适当的吃水,保证船舵和推进器有足够的入水深度,从而保证船舶操纵性、快速性和耐波性,进而减少船舶能耗。 二、船舶轻载或半载 当船舶轻载或半载时,由于船舶吃水比空载大的多,此时船舶的各项性能都有了明显提高,但吃水差对船舶的某些性能仍然会有比较显著的特点。 (一)艏倾 船艏入水深度较大,船舶航行阻力增加,船舶快速性下降,增加船舶能耗。 (二)艉倾

船舶辅机试题九

试题九 1. 从往复泵铭牌上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A.输入轴的转速 B.额定扬程 C.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D.最大允许吸高 2. 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通常是指: A.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重量 B.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质量 C.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体积 D.泵轴每转排送液体的体积 3. 双缸四作用往复泵漏装一个泵阀,如不计活塞杆体积,理论上流量将: A.减少1/2 B.减少1/4 C.减少1/8 D.为零 4. 往复泵流量(单位为m 3 /h )估算式是:(K为泵作用数;A为活塞有效工作面积,单位 为m2 ;S为活塞行程,单位为m;n为曲轴转速,单位为r/min;η是泵的效率;ηv是泵的容积效率) A. Q=KASnηv B. Q=KASnη C. Q=60KASnη D. Q=60KASnηv 5. 往复泵如果反转: A.不能排液 B.吸、排方向不变 C.安全阀顶开 D.原动机过载 6. 双作用叶片泵叶片间夹角θ、封油区圆心角ε、定子圆弧段圆心角β之间,如果ε>β >θ则: A.容积效率降低 B.发生困油现象 C.径向力增大 D. A+B 7. 水环泵有临界压力比Xcr和极限压力比Xmax,效率最高工况发生在排出压力与吸入压 力的压力比______时。 A. X=Xcr B. X=Xmax C. X<Xcr D. Xcr<X<Xmax 8. 三螺杆泵的螺杆节圆直径为d,其理论流量: A.与d成正比 B.与d的平方成反比 C.与d的立方成正比 D.与d无关 9. 单作用叶片泵叶片底端空间一般: A.通排油腔 B.通吸油腔 C.与吸排腔都不通 D.吸排区分别通吸排腔 10. 往复泵错将吸入阀与排出阀弹簧装反,则吸入阀开启滞后角关闭滞后角。 A.增大/减小 B.增大/增大 C.减小/减小 D.减小/增大 11. 双作用叶片泵配油盘油窗口一端开有三角形槽是为了: A.解决困油现象 B.减轻液压冲击 C.防止压力集中 D.提高容积效率 12. 关于旋涡泵下列说法对的是: A.工作时液体相对叶轮的运动轨迹是一条前进的螺旋线 B.开式叶轮只能配用闭式流道 C.回流调节流量比节流调节效率高 D.开式旋涡泵只能做成单级 13. 在高压头的喷射泵中,主要的能量损失发生在: A.喷嘴 B.吸入室 C.混合室 D.扩压室 14. 水环泵排送气体时如排气压力过高会: A.过载 B.安全阀开启 C.流量略微减少 D.流量为零 15. 大流量螺杆泵管理中不正确的要求是: A.安装时重心线尽量通过船体肋骨 B.螺杆备件应两端水平支承在支架上存 放 C.使用中应防止过热 D.联轴节对中应特别严格 16. 蜗壳式离心泵,其流量小于额定流量时,泵内液体压力变化规律为: A.从泵舌处至扩压管逐渐下降 B.从泵舌处至扩压管逐渐上升 C.一样 D.不一定 17. 水环泵的管理要点是: A.不可改变叶轮和侧盖之间的垫片厚度 B.使用前只需少量灌水便可 C.泵的出口处常设有气液分离器,并需连续向泵内补水

船舶辅机题目及答案

1.下列泵中属于叶轮式泵的是_D___。 A. 齿轮泵 B. 叶片泵 C. 往复泵 D. 旋涡泵 2.泵铭牌上一般标注 D 效率。 A.容积 B.水力 C.机械 D.总 3.泵铭牌上一般标注 D 功率。 A.有效 B.配套 C.水力 D.轴 4.从往复泵铭牌上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C 。 A.输入轴的转速 B.额定扬程 C.允许吸上真空高度 D.最大允许吸高 5.从离心泵资料上一般可知道的性能参数是 B 。 A.有效汽蚀余量 B.必需汽蚀余量 C.额定排出压力 D.允许吸上几何高度 提示:离心泵给出的性能参数一般是额定扬程、转速、轴功率、总效率和必需汽蚀余量。 6.泵的有效功率大小取决于 D 。 A.工作扬程 B.流量 C.A+B D.A×B 7.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是指_ C___流量。 A. 实际排送的 B. 可能达到的最大 C. 额定工况的 D. 最低可能达到的 8.泵铭牌上标注的流量通常是指___ C__。 A. 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重量 B. 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质量 C. 单位时间内排送液体的体积 D. 泵轴每转排送液体的体积9.泵的扬程是指泵__D __。 A. 吸上高度 B. 排送高度 C. A+B D. 所送液体在排口和吸口的水头差 10.压头是指泵传给受单位重力(每牛顿)作用的液体的能量,其单位是 C。 A.牛顿 B.帕 C.米 D.瓦 11.泵的轴功率是指 C 。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排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

12.泵的有效功率是指 D 。 A.原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 B.泵传给液体的功率 C.泵轴所接受的功率 D.泵排出的液体实际所得到的功率 13.泵的总效率是指 C 。 A.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 B.实际扬程与理论扬程之比 C.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 D.传给液体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14.允许吸上真空度是反映泵的 C 。 A.形成吸口真空的能力 B.排液高度的能力 C.抗汽蚀能力 D.密封完善程度 15.关于泵的下列说法 D 是准确的。 A.泵的转速即为原动机转速 B.泵的扬程即为泵使液体所增加的压力头 C.泵的有效功率即泵传递给液体的功率 D.泵的工作扬程即为泵的排吸口水头之差 16.从泵铭牌上可直接知道的是 B 。 A.额定质量流量 B.额定容积流量 C.最大允许吸高 D.有效功率 17、换向阀的性能指标一般不包括____D__。 A 额定压力 B额定流量C压力D换向频率 18、舵叶上的水作用力大小与___D___无关。 A舵角B舵叶浸水面积C舵叶处流速 D 舵杆位置 19、舵叶的平衡系数过大会造成___A___。 A 回舵扭矩增大B转舵速度变慢C 船速下降D转舵扭矩增大 20、主操舵装置应能在最深航海吃水,并以最大营运航速前进时,将舵在__D____内从一舷______转至另一舷______。 A28 s,35o,35oB28 s,35o, 30o C30 s,35o,35o 3 D0 s,15o, 15o 21锅炉安全阀带有“唇边”,主要是为了_D__。 A 增大开启压力B增加结构强度C增强密封性能D保证开启稳定22船用真空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的真空泵般多采用___C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