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章学诚对四部分类法的评论1

浅议章学诚对四部分类法的评论1
浅议章学诚对四部分类法的评论1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四部分类法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史 摘要: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主要以四部分类法为主,其从初创至完全成熟,大致经历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阶段。汉刘向父子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而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以首次用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的方式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空前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达到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的高潮。 关键词:四部分类;七略;隋志;四库全书总目 我国古代盛行的图书分类法,叫做四部分类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一、有关四部分类法的简介 (一)含义: 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经部”指儒家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经部代表著: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记》、《资治通鉴》。 子部代表著:《老子》、《庄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有关目录: 四部分类法是目录学分类法中的一种,熟悉目录学的知识有助于对四部分类法的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有关目录学的知识。 目录分“目”与“录”两部分。其中“目”指目次,为一书之篇名和次第,即《汉志》所谓“条其篇目”。目录之“录”即指将校雠整理情况、著者生平、内容大要撰成的一篇叙录,即《汉志》所谓“撮其旨意”。目次加叙录,构成一书之目录,而许多书的目录汇总在一起,便成为群书目录。但后来袭用,把录之名专属于目,于是有篇目而无叙的也称为目录。久而久之,连只记书名不载篇目的也冒称目录之名。 刘向是我国目录学的创始人,他对西汉时国家保存的图书进行的分类整理工作,开创了我国目录学工作的范例。 (三)图书分类的原因: 1、查找方便。书籍种类的繁多导致查找的艰难,把相近的数目统一编排分类可以使读者按照学术门类探求所需之书。 2、通过分门别类总结学术源流。分类能从一个角度体现学术的发展历史状

小论四部分类法

科技信息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2年第33期1四部分类首先是人文价值的分类 四部分类法是西晋“荀勖创之,李充变之,后世因之”,自此四部分 类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图书文献分类编目的主导模式。从晋到清末,无 论是官府还是书院乃至私家藏书一直以经、史、子、集为编目的主导模 式,期间虽有什么十二分类法等,终难成大气候。这一具有近两千年、 焕发如此光辉魅力的分类方式,其本身已构成一个值得深思和品评的 文化事实。我们知道,作为排在首位的经部的内容经过一段长时间的 变化才定下来,且其本身就是一个大杂烩,无论从图书分类的角度看 还是从后来的学术分类的角度看,它都是很不科学的,(古人的分类我 想并非首先从图书或学术的角度来考虑,而是从它的重要性来考虑) 因此四部分类法实质是以经学为中心的分类法,这一分类法其出发点 和归宿取决于我国古代社会的人文价值,其经学内容经过后世的不断 阐述和嬗变,一方面成为巩固统治秩序的工具,另一方面也成为塑造 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本文阐述四部分类首先是人文价值 的分类。 1.1我国古代的书目编目是以经学为基础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直接影响到图书的编目。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校勘群籍,刘歆撰 《七略》一书,将当时所藏的图书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 技六类,六艺相当于后来的经部。到西晋时,荀勖编撰了藏书目录《中 经新簿》。《隋书·经籍志》谓,《中经新簿》分图书为四部:“一曰甲部,经 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 书”,所谓四部分类由此开始。至东晋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书目》中, 把史书编为乙部,把荀勖所录的乙部书即所谓的诸子书编为丙部。于 是,甲、乙、丙、丁四部图书的次序变为经、史、子、集。可见,荀勖的甲 部,就是经部(黄宴的《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中说:“四 部分类在早期初创时根本就是以甲乙丙丁为名称,显然是对书库中书 籍排列有所区分的简称。”笔者认为就算甲乙丙丁是书库中书籍排列 的简称,但甲部基本算经部,这点无疑)。南朝宋时王俭撰《七志》一书, 第一类是经籍。南朝梁时阮孝绪撰《七录》一书。第一类也是经典。 无论是《七略》、《七志》、《七录》,还是《四部》,所编目的图书第一 类都是“经”。这“经”的基本部分则是从《七略》开始就一直被强调,被 尊称为“六艺”。“六艺”即《诗》、《书》、《礼》、《易》、《春秋》等六种经典。 清人弘于《文渊阁记》中谓:“以水喻之,则经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 也、支也、派也,皆自源而分。集也、子也、史也皆自经而出。”可见,自两 汉至明清,古人对“经”在群籍中的渊源地位的确认。“经”中《易》为 “子”思理之所在,“经”中《书》、《春秋》为“史”之原始,“经”中《诗》为 “集”之典范。可见,“史”、“子”、“集”皆发于“经”。 1.2四部分类首先是人文价值的分类。图书分类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的范围,它必然要受到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并为其服务。汉武帝采纳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为巩固大一统的需要。随着社会 的发展,五经发展为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十三经,并最终以十三 经稳固下来,发展到宋时泯灭人性的理学,到明时科举从四书五经中 命题、清时八股取士,“经”变成了从精神上麻醉民众、巩固统治的重要 手段,依靠封建政权的支持,“经”一尊的地位始终没变。千百年来淘 熏,“经”所体现的文化逐渐沉淀成民族性格。一方面,“为仁由己”的自 觉进取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魄, 成为民族精神的瑰宝,另一方面,儒家在某些方面的认识不足如“生死 有命,富贵在天”、“致良能”经封建文人的进一步或歪曲的阐发,尤其 是孝经中大量的糟粕,也成了因循守旧、愚忠愚孝等的民族性格中的 一部分,直到今天我们的民主性的缺乏,对自然科技(如文革中对科技 教育的歪曲等)重要性认识的曲折等等都与我们这种民族性格有关。 由于经首先在政治上的需要及千百年来所熏陶的民族性格,使它内外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抵御力,土生土长的道教,在隋唐得到统治者的 大力提倡,也不能改变“经”的至尊地位,两汉从西域传来的佛教,也不 得不“中国化”,才有它的生存之道。正因为如此,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无论是统治者也好,还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好,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从人文价值需要来分类,这里的人文价值既包括政治统治上的价值,也包括民族精神的价值。这里笔者认为所谓的学术分类,应该是不带有政治目的而纯粹是学术的分类,从上面的分析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四部分类法首先它不是一个纯粹学术分类,人文价值的取向,才是它的第一需要。既然首先不是一个纯粹的学术分类,当然也不首先是图书分类(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关系,笔者后面将提到)。2四部分类法是以学术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2.1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的联系与区别。有人把学术分类与图书分类割裂开来,或二者的联系不明确。其实二者是不可能割裂开来。所谓图书分类法,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编制起来的类分图书的工具,用来满足读者按照科学内容检索图书的需要。(韩承铎和李兴辉的论文《图书分类法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初探》,该论文出自《图书分类学文集》1985年版)。所谓的学术分类,-----。二者是有联系和区别的。但如果离开了以学术分类为基础的主要原则(图书分类学的实质)而只追求表面上的一些特征,自然就容易把我们引上歧途。二者的关系,张德芳的《论编制图书分类法的基本的原则》中有精辟的论述:“图书分类以学术分类哪些方面为基础呢?主要是以各门科学的特点和它的特殊规律为基础。我们知道,每种科学的存在,均是因为它有独特的与其他科学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自己的发展规律。学术分类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揭示这种特点和规律。------图书分类以学术分类为基础,主要表现在分类标准上,而分类标准必须以每门科学的特点,它的特殊运动规律为根据。不能将一种科学的分类标准生硬地套在另一种学科上。”“组织图书,首先和主要地应该以各种学科的特性和它们的运动规律为依据。图书分类以学术分类为基础是一种原则,一种不可缺少的实质。”那些想割裂二者关系是不可能的。二者也有区别,“图书分类的直接目的是组织图书,-----学术分类的任务是通过分类来揭示各门类科学之间的固有的联系与差别,以此来划分各类科学活动的范围,反映科学发生发展的过程、运动的特征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张德芳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说的很清楚。其实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虽没有明确的提出学术分类之类的概念,但在校勘、整理图书时自觉不自觉地用到学术分类,重视学术源流是我国古代校雠目录学的优良传统。2.2四部分类法是以学术分类为基础的图书分类法。上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图书整理分类情况,图书分类与学术分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西汉末年刘向刘歆父子参与并主持这次整理工作。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将刘氏父子校雠学中的主要事迹作了概括:广罗异本,仔细校勘;彼此互参,除去重复;校出脱简,订正伪文;整齐篇章,定著目次;摒弃异号,确定书名;每书校毕,写成叙录。笔者认为刘向写成《叙录》,刘歆写成《七略》不是心血来潮的偶然为之,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事,而是必须写的。大家在校勘实践中知道,我们必须搞清各种版本的来笼去脉,才能选定善、校、参等不同的本子;我们在遇到不同的本子对某一词、某一句话、某一段有不同的说话而不能确定正误时,往往要搞清当时的背景、作者的思想、当时的学术状况等等,离开学术渊源来谈校勘,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一个好的校雠家在整理图书必须把这点说清楚,故刘向也必须写一个说明,说明他整理的某书的学术源流、作者的思想等等,才让后人明白他之所以这样整理的可靠性,这是他不能不写《叙录》的原因。张舜徽先生在《中国文献学》中说:“刘向校书,除勘对文字异同、订正伪误之外,还大有事在,实包括版本、校勘、目录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每书校毕,写成《叙录》一篇,更寓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巨大作用,这便是后世目录解题的开端。”“《叙录》一篇,主要介绍作者生平小论四部分类法 万群 (汉中市汉台中学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经、史、子、集四部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分类,有将其视为图书分类,有将其视为学术分类,或二者兼而有之。本文将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四部分类的问题。笔者认为四部分类首先是人文价值的分类,再次就是以学术为基础的图书分类。 【关键词】四部;人文价值;学术分类;图书分类 ○图书与档案○726

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二、四部分类法的确立和《xx经籍志》 (一)xx的《中经新簿》 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所立六略,按今天通行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衡量,六艺略大半属于经部,诸子、兵书、数术、方技四略均属子部,诗赋略属集部,未给史书设立部类,而将《国语》、《战国策》、《太史公》(《史记》)等史书纳于六艺略春秋类之中。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史书的数量不多,尚不足以单独立部类。东汉魏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图书的数量大大增加,东汉以后国外传来并译成汉文的佛经、本土新出的道教图籍、起居注、地方志、氏族谱等都难以归入六略中,图书的实际情况,需要重新整理编目,并按图书内容改进分类方法。西晋时期,出现了荀勗编定的新书目《中经新簿》。 《xx·经籍志·序》说: “魏秘书郎郑默始制《中经》。荀勗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 xx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 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 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xx部: 有诗赋、图赞、汲冢书”,“但录题及言……至于作者之意,无所论辨。”可见荀勗是在曹魏政权校书编目而成的《中经》的基础上,校理西晋藏书而编著出《中经新簿》的。荀勗《中经新簿》的最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将《七略》、《汉书·艺文志》习用的图书六分法,改为四分法,即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按其收录的图书内容看,约分别相当于后世习用的经、子、史、集四部。二是将史书单独立为部类,与其余三部并列,以反映当时书籍的实际情况。但荀勗仅记每书书名,加上简单的注释(作者、卷数、存佚情况等),而不再像刘向那样为每部书撰写一篇叙录。因此,《中经新簿》相对于《七略》、《汉书·艺文志》当更加简明,但在学术上的作用却降低了。西晋

文献学作业

从“七分法”演变为“四分法”的过程及原因 摘要:中国古籍分类以四部分类法为主,从初创至完全成熟,大致经历了由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阶段;刘向、刘歆父子不仅校理群书,而且给群书分类编目,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首创分类目录,刘向父子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以首次用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的方式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古代四部分类成果之大成,类目更为细密,使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达到高潮。 关键词:四部分类法、七分法、四分法、四库全书总目 一、简述中国古籍分类由初创至成熟的发展过程: 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沿袭着从“七分法”到“四分法”以至最终确立四部分类法的发展轨迹: 1、汉刘向、刘歆父子在我国目录史上首创分类目录,他们的《七略》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此后《汉书·艺文志》、《七志》、《七录》采用了七分法。 2、魏晋时期,开始改六略为甲、乙、丙、丁四部,分别对应《七略》各部分。 3、东晋李充编成《四部书目》,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 4、唐初官修《隋书·经籍志》首次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正式确立了四分法在古代目录学中的地位。 5、直到清乾隆敕修《四库全书总目》,集四分法之大成,类目较之以前,更加细密,分合也更趋合理,达到了我国古代四部分类法的高潮。 二、在整个演变过程中,七分法、四分法成为主流分类法,《四库全书总目》被视为四分法的代表,以下具体分析两种分类法: (一)七分法 七分法以刘歆的《七略》为开端,此后南北朝宋王俭的《七志》、梁阮孝绪的《七录》纷纷沿袭七分法,形成了目录学中七分法的一大系统。 1、《七略》 《七略》分群书为六大类三十八小类,详目如下: 六艺略: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 诸子略: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 诗赋略:屈赋之属,陆赋之属,荀赋之属,杂赋,歌诗; 兵书略: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 数术略: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方技略:医经,医方,房中,神仙。 这种分类的原因:魏晋以前的史学并不发达,史籍的数量较少。所以说魏晋以前出现了有史籍、无史部的特殊情况。从魏晋时期开始,为适应实际的需要分类改革应运而生:一方面汉魏之际的动乱导致图书的散乱分离,从而产生重新整理和编目图书的需求;另一方面史学的发达和史学著作的增多与原来的附目地位不相适应,分类编目有重加调整均衡的必要。 《七略》奠定了我国图书馆目录的基础,开我国图书七分法的先河,对我国的目录学、图书分类法、图书编目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以后的公私藏书,都纷纷效法,编制藏书目录。 2、《汉书·艺文志》 《汉书》东汉班固在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历时二十余年写成。《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目录书,是班固依据《七略》编成的。它不仅著录了西汉官府的藏书,而且还分析了学术源流和派别,

强力推荐的四部分类法

四部分类法 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经部收录儒家经典。汉代开始称《诗》、《书》、《易》、《礼》、《春秋》为“五经”。唐代把《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毂梁传》、《左传》、《诗》、《书》、《易》称为“九经”。唐代又把《孝经》、《论语》、《尔雅》列入经部。宋代又将《孟子》列入,称“十三经”。 史部收录记载历史兴废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沿革等的历史书,如《史记》、《汉书》之类,以及地理书、目录书。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如《庄子》、《韩非子》等,以及释道宗教的著作。 集部收录汇集几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的诗文集,如《唐五十家诗集》等,以及文学评论、戏曲方面的著作。 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

簡述中國文獻目錄四部分類法的源流 摘要古代典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也是人們瞭解、學習和研究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然而中國古代典籍浩如煙海又無比繁複,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棟的典籍按不同的層次有機的組織起來,對典籍加以整理、編纂和分類,做到綱舉目張,執簡馭繁。在中國歷史上對文獻目錄的分類早已有之,歷經了準備、創制、發展、興盛等不同的階段,出現了許多重要的分類原則與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晉時四分法的出現,其後又經過諸多學者的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完成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定制。本文擬就對四部分類法的源流作淺要的論述。 關鍵字文獻目錄源流四部分類法 我國歷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時期就出現了重要的學科技及學術分類的觀念。這一時期可以視為我國文獻目錄的準備階段。其後,兩漢時期是文獻目錄的創制階段,劉歆繼承其父劉向遺志,利用天祿閣的政府藏書編成了我國第一部綜合性的圖書分類目錄——《七略》。東漢明帝時期由班固撰《漢書·藝文志》,開創了根據官修目錄編制正史藝術志的先例。自此完成了具體使用的目錄體制的創立。至隋唐為文獻目錄的興盛發展階段,出現了許多重要的分類原則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晉時四分法的出現,其後又經過諸多學者的不斷調整和改進,最終完成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類法的產生 魏氏代漢,采掇遺亡,與秘書中、外三閣藏之。魏秘書郎鄧默,刪省舊文,除其浮穢,始制《中經》。西晉時期,秘書監荀勖重編國家目錄,依據魏秘書郎鄭默的《中經》更輯新簿而撰《中經新簿》(亦稱《中經新簿》或《晉中經簿》)。《中經新簿》改劉向《七略》的分類法,始為四部,“一曰甲部,記六藝及小學等書;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數;三曰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四曰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塚書。”①因此,從內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經、子、史、集。可見荀勖是在鄭默《中經》的基礎上,創立了四部分類法,並由此開創了我國圖書四分法的源頭。 東晉初年,典籍混亂,著作郎李充就西晉荀勖《晉中經簿》加以校核,“發現西晉《中經新簿》著錄藏書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東晉僅存三千零一十四卷,僅十分之一左右,於是重編《晉元帝書目》,仍以甲、乙、丙、丁分四部。但乙、丙相當於荀勖的丙、乙,充改四部內容為甲部經籍,乙部史記,丙部諸子,丁部文集,其乙、丙相當於荀勖的丙、乙,也就是說史書升到第二位乙部,而子書降到第三位丙部。從此以後四部的格局基本確 ①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2

简述中国文献目录四部分类法的源流 摘要古代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了解、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然而中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又无比繁复,要更好的利用和研究古代典籍就要把汗牛充栋的典籍按不同的层次有机的组织起来,对典籍加以整理、编纂和分类,做到纲举目张,执简驭繁。在中国历史上对文献目录的分类早已有之,历经了准备、创制、发展、兴盛等不同的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本文拟就对四部分类法的源流作浅要的论述。 关键词文献目录源流四部分类法 我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繁,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重要的学科技及学术分类的观念。这一时期可以视为我国文献目录的准备阶段。其后,两汉时期是文献目录的创制阶段,刘歆继承其父刘向遗志,利用天禄阁的政府藏书编成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东汉明帝时期由班固撰《汉书·艺文志》,开创了根据官修目录编制正史艺术志的先例。自此完成了具体使用的目录体制的创立。至隋唐为文献目录的兴盛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分类原则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西晋时四分法的出现,其后又经过诸多学者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最终完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定制。 一、四部分类法的产生 魏氏代汉,采掇遗亡,与秘书中、外三阁藏之。魏秘书郎邓默,删省旧文,除其浮秽,始制《中经》。西晋时期,秘书监荀勖重编国家目录,依据魏秘书郎郑默的《中经》更辑新簿而撰《中经新簿》(亦称《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中经新簿》改刘向《七略》的分类法,始为四部,“一曰甲部,记六艺及小学等书;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三曰丙部,有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四曰丁部,有诗赋,图赞、汲冢书。”①因此,从内容上看,甲、乙、丙、丁四部基本上就是经、子、史、集。可见荀勖是在郑默《中经》的基础上,创立了四部分类法,并由此开创了我国图书四分法的源头。 东晋初年,典籍混乱,著作郎李充就西晋荀勖《晋中经簿》加以校核,“发现西晋《中经新簿》著录藏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东晋仅存三千零一十四卷,仅十分之一左右,于是重编《晋元帝书目》,仍以甲、乙、丙、丁分四部。但乙、丙相当于荀勖的丙、乙,充改四部内容为甲部经籍,乙部史记,丙部诸子,丁部文集,其乙、丙相当于荀勖的丙、乙,也就是说史书升到第二位乙部,而子书降到第三位丙部。从此以后四部的格局基本确 ①曾贻芬、崔文印:《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0页。

四部简介

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目前,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具体分类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