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价量表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价量表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

1.排便次数(每日 2-6次/星期 <1次/星期)

2.每次排便时间( 0-30min 30-60min >60min)

3.排便时不安,头痛或出汗 ( 没有有 )

4.经常使用片剂药物促进排便(没有有)

5.刺激或疏通肛门次数( <1次/星期≥1次/星期)

6.大便失禁频率( <1次/星期 3-4次/星期 1-6次/星期)

7.使用药物止泻(没有有)

8.肛门排气失禁(没有有)

9.肛门皮肤问题(没有有)

10.经常使用也太药物促进排便(没有有)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KURTZKE EXPANDED DISABILITY SCALE (EDSS) 患者姓名床位号住院号 据功能障碍的程度来评定各系统分值。分级从正常(0分)到最严重缺损(5-6分)变化,此外,还有行动能力和日常生活限制的评定,共20个步骤。 评分的前几步中,症状的少量增加就可以导致EDSS评分步骤的明显增加。这意味着病变累及了更多的系统或某一系统的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第四步之后,行走能力是决定EDSS分值的主要因素。评分的这一部分中,其他功能的异常,对EDSS评分的影响不大,尽管这些功能(如上肢的运动、认知能力)对患者本人有一定影响。 0.0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没有残疾,只有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1.5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2.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1个FS2, 其它FS0或1) 2.5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2个FS2, 其它FS0或1) 3.0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3.5行走不受限,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1个FS3, 其它FS0或1),合并有1-2个系统的评分为2;或2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3;或五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2(其他是0或1) 4.0行走不受限;即使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较为严重的残疾(1个FS 4或2个FS>3或1个FS3+2个FS2或5个FS2),其他系统为0-1分,但生活自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500米 4.5行走不受限;每天大多数可以站立,能完成正常工作,但活动部分受限并需要少许帮助;特点是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相对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不休息独立行走超过300米 5.0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休息独立行走200米;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重于4.5分的表现,其他系统为0-1分 5.5不休息独立行走100米;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重于5分的表现,其他系统为0-1分 6.0间歇行走,或一侧辅助(或他人辅助)下行走100米,中间休息或不休息;或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 6.5双侧辅助下可以行走20米,中途不休息;2个以上的神经功能系统评分大于3+,(如行走不能超过20米,应评为7分) 7.0辅助下行走不超过5米,活动限于轮椅上,可独立推动轮椅;轮椅上的时间超过12小时;1个以上的功能系统评分为4+,少数情况下锥体束评分为5分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用物: 手电筒听诊器血压计 操作流程: 项目操作步骤解释和注意点准备 1.规范洗手,向 患者及家属 作自我介绍。 2.评估病房环 境、床单位及 患者,解开约 束具。 3.询问睡眠情 况,关注患者 及家属情绪。 解释检查目 的及配合要 点。 4.放下同侧床 栏,如病情允易于观察、操作。

许,置患者平 卧位。 操作程序 1.评估意识清 醒程度,包括 能否唤醒和 意识障碍的 程度(GCS —Glasgow 昏迷评分量 表评定) 1.1 呼唤患者 的名字。 1.2 如果呼唤 无反应,用 力摇晃患 者的肩膀。 1.3 仍无反应, 评估患者 气道、呼应避免造成患者损伤。

吸、循环, CPR流 程。 1.4 排除患者心脏骤停后,给予疼痛刺激,方法有:用手指沿眶骨缘压迫;用手掌关节沿胸施压滑动等。 1.5 观察患者睁眼反应: 4—自主睁眼 3—呼唤睁眼 2—经疼痛刺激睁眼 1—没有反应 1.6 患者能被 唤醒或刺因眼肌麻痹,眼睑肿胀不能睁眼用“C”表示。醒状昏迷患者睁眼评分为“1分”。 近期记忆缺失,定向错误等常是意识改变的早期症象。

9、神经系统查体考核评分标准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标准分100分) 考号:姓名: 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实得分 1.查体前准备(5分)1.查体前准备5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站于患者右侧(1分); 2)患者体位正确(1分); 3)自我介绍,告知检查目的、内容、消除顾虑,取得同意和配合(1分);4)准备查体物品(听诊器、叩诊锤、音叉、棉签等)(1分); 5)手卫生(1分)。 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步骤(80分)2.1 一般检查 10分1)意识状态(1分); 2)体味及呼吸气味(1分); 3)发育及体型(1分); 4)营养状态(1分); 5)面容表情(1分); 6)语言、语调、语态和构音(1分); 7)姿势与步态(1分); 8)认知功能检查: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检查(3分) 2.2颅神经检查22分1)嗅神经(1分); 2)视神经:(1)视力(2)视野(3)眼底(3分); 3)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 (1)外观(1分); (2)眼球运动:是否受限及程度和方向、复视、眼震(2分); (3)瞳孔及其反射(1分)。 4)三叉神经:混合神经 (1)面部感觉(1分); (2)咀嚼肌运动:肌容积、颞肌咬肌肌力、翼状肌肌力(1分); (3)反射:角膜反射、下颌反射(1分);

5)面神经: (1)面肌运动: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口角,有无痉挛,然后做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吹哨(1分); (2)味觉:舌前2/3味觉(1分); (3)反射:角膜反射(同三叉神经中)掌颌反射(1分); (4)副交感神经:膝状神经节病变泪液减少(1分)。 6)位听神经: (1)蜗神经:听力,Rinne试验(比较骨导与气导的听敏度)。Weber试验,比较双侧骨导(1分); (2)前庭神经:观察自发症状,冷水试验和转椅试验(1分); 7)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1)运动:发“啊”音,软腭抬举、腭垂是否偏斜(1分); (2)感觉:触及咽喉壁粘膜,询问感觉(1分); (3)味觉:舌后1/3味觉(1分); (4)反射:咽反射(1分)。 8)副神经:向对侧转颈和同侧耸肩(1分); 9)舌下神经:伸舌有无偏斜、舌肌萎缩、肌束颤动(1分)。 2.3运动系统检查15分 1)肌容积: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体积,周径相差大于1cm为异常(1分);2)肌张力检查: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觉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2分); 3)肌力检查:嘱患者做肢体屈伸动作,检查者从相反方向给予阻力,测试患者对抗阻力的克服力量,两侧比较(6分); 4)不自主运动: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震颤等。以及出现的部位、范围、程度(2分); 5)共济运动 (1)指鼻试验(1分); (2)跟膝胫试验(1分); (3)轮替动作(1分); (4)闭目难立征(1分)。 6)膀胱叩诊: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从上往下,由鼓音转浊音,判断膀胱充盈情况(2分)。 2.4感觉系统检查10分 1)浅感觉:痛觉(1分);触觉(1分);温度觉(1分); 2)深感觉:运动觉(1分);位置觉(1分);振动觉(1分); 3)复合(皮层)感觉:定位觉(1分);两点辨别觉(1分);图形觉(1分);实体觉(1分); 2.5反射检查23分 1)深反射检查: 肱二头肌反射(1分);肱三头肌反射(1分);挠骨膜反射(1分);膝反射(1分);踝反射(1分);阵挛:髌阵挛,踝阵挛(1分);霍夫曼征(1分)。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神经系统护理评估 目的: 1.评估患者神经系统功能及变化。 2.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或治疗的效果。 相关理论知识: 1.神经系统包括由脑和脊髓组成的中枢部,以及与之相连的周围神经即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2.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在体内起主导作用。其功能是:控制和调节其他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机体与外环境之间的统一。 3.神经系统评估是护理系统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的神经系统评估,可以判断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变化,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提供资料,也可以为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4.GCS—Glasgow昏迷评分表评定患者睁眼、言语及运动三方面的反应,根据所得评分高低可以反应意识障碍的程度。积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严重。 5.本操作适用于需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肌力变化的神经内外科患者。

1.神经系统评估要求准确性较高,需要护患双方的充分信任与合作。 2.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但却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3.在评估过程中,需家属共同协助护士防止患者发生拔管、坠床、伤人等意外情况。 4.指导家属:患者出现意识程度下降,如难以唤醒、鼾声加重、大小便控制力下降和烦躁不安、剧烈头痛、呕吐等情况,及时告诉护士。 护理记录: 1.结果记录在ICU的重症记录单和神经系统的重症记录单上。 2.需记录:GCS总分、各分项分数、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肌力、生命体征及其他所发现的阳性症状和体征。 3.护士签名及日期、时间。

神经内科护理床边体格检查流程 1.自我介绍,必要时放下同侧床栏。 2.询问睡眠情况,关注病人情绪。 3. 神经系统:神志,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 4. 口腔粘膜情况:观察有无出血,破损,白斑等。 5. 呼吸系统: ·要求听诊器紧贴病人皮肤,勿隔衣操作。 ·双侧对称听诊,听诊区域前胸为肺尖,肺中部,肺底部,后胸为两侧肩胛骨下端,两侧肺底部。 ·听诊时嘱病人做深呼吸,听诊时间1—2个呼吸回合。 ·有无咳嗽,咳痰,胸闷,咯血,气急等。 6. 循环系统:听诊心尖部心律及心率,有无心脏杂音,测脉搏。 7. 评估双上肢肌力,双手握力,双侧手指毛细血管充盈度。 8. 全身皮肤情况:特别是骨隆突部位,如后枕,耳廓,肩胛骨,尾骶部,足跟部,双侧踝部等。 9. 消化系统: ·视诊:观察腹部有无包块等。 ·听诊:以脐为中心,划十字,分为4个象限,分别听诊肠鸣音,每个象限听到一次即可,最后一个象限听诊1分钟。 ·触诊:从左下腹开始。 ·询问有无腹痛,腹胀,大便情况等。 10.泌尿系统:关注尿色,尿量等。 11.检查下肢肌力。 12.水肿:找到胫骨前端,用大拇指按压,检查有无水肿,同法按压双侧内外踝。 13.检查双侧足背动脉。 14.将双手放置患者足底,嘱患者用力蹬检查者,检查双下肢的力量。 15.对有留置针的患者,应该评估留针的部位,有无红肿痛,留置时间等;有引流管的患 者,检查敷料,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引流量,色,性状等。 16.此流程为体检的基本过程,在体检过程中,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地再仔细询 问及检查,总的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附:神经内科病人根据不同病种体格检查的重点: ·脑梗塞:神志,瞳孔,面舌瘫,咽反射,肌力,肌张力,全身皮肤特别是骨隆突部位,深浅感觉,平衡能力(能够下床活动的病人),足背动脉等。 ·重症肌无力:咽反射,延髓肌,颈肌,呼吸机,四肢骨骼肌等。 ·格林—巴利综合征:面瘫,咽反射,深浅感觉。 ·癫痫:全身皮肤粘膜,包括口腔粘膜。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刺激征,睡眠,大便情况。 ·帕金森氏病:咽反射,震颤,面部表情,肌张力,步态,大小便情况等。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标准化神经系统检查,Kurtzke功能系统评分,EDSS 医院 患者姓名 病案号 诊断 评估人 评估日期

简介 EDSS是临床应用最普遍的多发性硬化的评估量表,也是临床试验中广泛采用的评价指标。EDSS评分以中枢神经系统八个功能系统的评价为基础,低级别的得分侧重于评价了下列系统的功能障碍,如面部或手指的麻木、视力障碍。高级别的得分则侧重评价了运动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是行走困难。为避免对照的临床试验偏倚,应该由不知晓患者临床状况的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行动不受限的患者必需行走足够的距离,以便评估者做细致的观察; 神经功能状况 神经功能状况评估中,‘仅有体征’是指检查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 功能系统评价 功能系统评价中1分代表患者没有自己能觉察的神经功能缺陷,或阳性体征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活动(视神经,植物神经,和大脑功能除外) EDSS EDSS 评分不应该低于功能系统评价的最高分,与MS无关的症状在评估中不予考虑,但应记录备案。

视觉功能说明: 视敏度 视敏度的评价采用Snellen视力表,测试距离5米,受试者出现1个以上的错误时,即应上移1行。 如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应该矫正达到最佳状态后进行视敏度测试,而且每次测试均应采用一致的矫正方法。 视野 0 = 正常 1 = 仅有体征,功能缺陷仅在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中度损害,患者自己能觉察功能缺陷,检查时发现不完全性的偏盲 3 = 重度损害,完全性同向偏盲 盲点 0 = 无 1 = 小,仅正规的检查时出现 2 = 大,患者自己诉述 视盘苍白 0 = 无 1 = 有

神经源性大肠

神经源性大肠 定义:是因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或外伤、药物、认知功能障碍、减少活动所引起的排便功能减弱或者丧失,最终表现为排便失控。 分类: 1、反射性大肠:S2~4以上的脊髓损伤,即排便反射弧及中枢未受损伤的患者,因其排便 反射存在,可通过反射自动排便。但缺乏主动控制能力,这种大肠功能状态称为反射性大肠。 2、迟缓性大肠:S2~4以下的脊髓损伤(含S2~4)和马尾损伤,破坏了排便反射弧,无排 便反射,这种大肠功能状态称为迟缓性大肠。 治疗 1、肠道功能训练:脊髓损伤患者在休克期过后,能接受指导和进食时,即可开始反射性 排便训练。指导患者饮食控制,以利大便形成。利用结肠反射,规定早餐或者晚餐后30~60min内排便,结合手法刺激直肠内壁,诱发大肠蠕动。卧床期间患者每日或隔日定时用手抠出大便,或座位时从右至左按摩腹部,利用重力,帮助排便。此外,每日站立和肌肉活动非常重要,可增加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2、物理因子疗法: (1)电刺激法:可采用经皮电刺激或直肠内电刺激。 (2)生物反馈治疗: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改善直肠和盆底部肌肉功能,放松痉挛肌肉,提高无力肌收缩。 3、直肠灌肠和排气:在通便效果不佳、大便干结、量大、排除困难时,可以用肥皂水灌肠, 肠道淤积气体过多,可以插管排气,以缓解腹胀。 4、行为疗法: (1)建立适合患者的生活习惯:包括建立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一次饮水适量,不要过饮或少饮。饮食上应注意患者每日所必须的热量,增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减 少高脂肪,高蛋白质食物的大量摄入,杜绝不良饮食习惯。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 排便习惯(排便时间、频率、排便量、排便体位。排便环境) (2)注意调节粪便稠度:养成每日肠道排空(栓剂和手指刺激)的习惯,避免口服泻药。 5、心理疗法:帮助患者克服由于排便困难所产生的精神压力,学会自我调控情绪,配合 治疗师顺利完成直肠功能训练和一些相关的直肠清洁护理。 6、药物疗法:神经性大肠出现便秘者可试服中西药缓泄剂,8~10h后再排便,大便干结 可使用栓剂、润滑剂(开塞露)和手指合用;软化剂如磺琥辛酯钠、麻子仁丸,可防止大便干结。

小儿脑瘫评定量表

总量表: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FMGM 3、言语功能: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 4~18岁)、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 试(ITPA 3~10岁)、韦氏学龄儿童智力检查修订版(WISC-R 6~16岁)、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 4~6.5岁)、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法1~6.5岁)、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4、心理发育 (1)发育量表: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 4周~3岁)、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 2~30月)、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0~6岁)、0~6岁小儿神经心里发育检查表(2)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BIS 2~18岁)、图片词汇测验(PPVT 4~18岁)、绘人测验(GDPT 4.5~12岁) (3)适应行为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6月~14岁)、Vineland 适应行为量表(V ABS 0~30岁) (4)人格测试: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7~15岁儿童和16岁以上儿童)、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4岁以上)、儿童人格问卷(PIC 3~16岁) (5)行为量表:奥芬巴赫儿童行为量表(CBCL 4~6岁和6~16岁)、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3~17岁)、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 5、感觉统合: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3~12岁) 0~3岁: 1、粗大运动:GMFM、Milani正常儿童发育评定、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 塞尔发育诊断量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神经系统评定表、徒手肌力评价表、关节活动度评价表、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 2、精细运动:Gesell发育量表(4周~3岁)、Bayley婴儿发育量表(2~30月)、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0~6岁)、Peabody量表(0~5岁)

EDSS评分量表

EDSS量表 EDSS量表的主要步骤是: 0.神经体征无 1.没有残疾,体检仅有轻度的异常 2.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 3.独立行走,但是1个功能系统有中度残疾 4.独立行走500米以上,但是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重度残疾 5.独立行走200米以上,但不能正常工作 6.辅助下行走100米,中途需或无需休息。 7.即使辅助下,行走距离也只有5米,可独立使用轮椅。 8.活动限于轮椅、床、座位上,上肢功能保留,但帮助下才可移动。 9.可以吃饭,讲话,但卧床不起,上肢无功能,。 10.死于多发性硬化(不常见) 完整的EDSS评分 0. 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 没有残疾,只有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 1.5 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 2.0 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 2.5 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 3.0 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3.5 行走不受限,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合并有1-2个系统的评分为2;或2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3;或五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2(其他是0或1) 4.0 行走不受限;即使有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较为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但生活自理,起床行走时间大于12小时;不休息独立行走500米 4.5 行走不受限;每天大多数可以站立,能完成正常工作,但活动部分受限并需要少许帮助;特点是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相对严重的残疾(评分4分,或超过前几步总和的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不休息独立行走300米 5.0 残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休息独立行走200米;1个功能系统的评分为5分,或低于前几步总和分级,其他系统为0-1分

神经系统评分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检查 评分 1a 意识水平: 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障碍、气管创伤、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只在病人对有害刺激无反应时(不是反射),方记录3分。 0=清醒,反应敏锐 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人完成指令、回答问题或有反应 2=昏睡或反应迟钝,需要强烈反复刺激或疼痛刺激才能有非固定模式的反应 3=仅有反射活动或自发反应,或完全没反应、软瘫、无反应 1b 意识水平提问:(仅对最初回答评分,检查者不要提示) 询问月份,年龄。回答必须正确,不能大致正常。失语和昏迷者不能理解问题记2分,病人因气管插管、气管创伤、严重构音障碍、语言障碍或其他任何原因不能说话者(非失语所致)记1分。 0=都正确 1=正确回答一个 2=两个都不正确或不能说 1c 意识水平指令: 要求睁眼、闭眼:非瘫痪手握拳、张手。若双手不能检查,用另一个指令(伸舌)。仅对最初的反应评分,有明确努力但未完成也给评分。若对指令无反应,用动作示意,然后记录评分。对创伤、截肢或其他生理缺陷者,应给予一个适宜的指令。 0=都正确 1=正确完成一个 2=都不正确 2 注视: 只测试水平眼球运动。对自主或反射性(眼头)眼球运动记分。若眼球侧视能被自主或反射性活动纠正,记录1分。若为孤立性外周神经麻痹(Ⅲ、Ⅳ、Ⅴ),记1分。在失语病人中,注视是可测试的。对眼球创伤、绷带包扎、盲人或有视觉或视野疾病的患者,由检查者选择一种反射性运动来测试。建立与眼球的联系,然后从一侧向另一侧运动,偶然能发现注视麻痹。 0=正常 1=部分注视麻痹(单眼或双眼注视异常,但无被动注视或完全注视麻痹) 2= 被动注视或完全注视麻痹(不能被眼头动作克服) 3 视野: 用手指数或视威胁方法检测上、下象限视野。假如病人能看到侧面的手指,记录正常。假如单眼盲或眼球摘除,检查另一只眼。明确的非对称盲(包括象限盲),记1分。病人全盲(任何原因)记3分,同时刺激双眼。若病人濒临死亡记1分,结果用于回答问题11。 0=无视野缺失 1=部分偏盲 2=完全偏盲 3=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评分表

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神经系统检查(100分) 考生姓名:得分: 体检内容分值得分 意识状态检查能正确描述意识障碍的分类。(1)嗜睡(somnolence):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 (2)昏睡(stupor):熟睡状态,痛刺激/高喊可唤醒,简单答话。 (3)昏迷(coma):不能唤醒。 1)浅昏迷:强刺激有反应。抑制达皮层水平。 2)中昏迷:抑制达皮层下水平。 3)深昏迷:反射消失,生命体征改变。 抑制达脑干水平。 15 语言的检查.1.语言检查包括那几方面: 1).自发性语言: 注意患者语言的流利性、用词准确性、语句的长短、速度和丰富程度。 2).理解力: 患者是否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命令? 3.)命名能力: 让患者叫出常见物体的名字。 4.)复述能力: 患者能否重复医生说的简单词句。 2.失语的分类:感觉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混合性失语。 15 肌力的检查肌力的分级及详细描述: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 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 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 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 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10 颅神经的检查12对颅神经的名称。面神经的检查方法 (1)看病人面部两侧是否对称:两侧额纹是否对称、眼裂是否等大,两侧鼻唇沟深浅、口角是否对 称。 (2)上面部表情肌运动检查: 1)皱额2)蹙眉3)闭眼 (3)下面部表情肌运动检查 1)示齿一一令病人咧咀露齿, 看两侧口角是否对称。 2)噘唇一一令病人做吹口哨动作, 看两侧口唇喊起是否对称。 3)鼓腮一一令病人将两腮鼓起, 看有无一侧口角漏气, 还可用两手轻轻按压颊部,看是否漏气。 (2).味觉(舌前2/3):用棉棒蘸有味溶液——酸、甜、苦、咸涂在患者伸出的舌面上,用约定 记号方式表示,每次查完一侧或换用一种溶液前应先嘱患者漱口。 问题: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 15 感觉检查表现形式1.感觉减退: 2.感觉消失: 3.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剧烈疼痛 4.感觉过度:刺激阈增高且反应时间延长 5.感觉倒错:对刺激产生错误感觉 6.疼痛:局限性疼痛 放射痛:疼痛延神经干扩大 扩散痛:疼痛扩大相邻神经干 牵涉痛:内脏病变致相应节段体表疼痛 15 病理征巴彬斯基征的检查方法;瞩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及膝关节伸直,医生已手托起患者踝部,用钝 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至小指关节处,再转向拇指侧,阳性表现是拇指缓缓背伸,其他 四趾呈扇形散开。意义:提示锥体束受损。 15 脑膜刺激征(1) 屈颈试验: 被动屈颈受限(颈强) (图3-2) (2) 克匿格(Kernig)征: 仰卧, 髋\膝关节屈曲成直角, 被动伸 膝受限&疼痛, 大、小腿夹角<135o为(+) 颈强-Kernig征分离(见于后颅窝占位病变\小脑扁桃体疝) (3) 布鲁津斯基(Brudzinski)试验: 仰卧屈颈时 双侧髋\膝部屈曲(颈部征, 一侧下肢向腹部屈膝, 对侧下肢亦屈曲(下肢征) 15

神经内科常用量表大全

常用卒中量表 一、意识水平量表 Glasgow 昏迷评分(GCS) 项目评分 睁眼(E)自己睁眼4 呼叫时睁眼3 疼痛刺激时睁眼2 任何刺激不睁眼1 言语反应(V)正常5 有错语4 词不达意3 不能理解2 无语言1非偏瘫侧运动反应(M)正常(服从命令)6 疼痛时能拨开医生的手5 疼痛时逃避反应4 疼痛时呈屈曲状态3 疼痛时呈伸展状态2 无运动1 总计: 解释: 评定时间2分钟。优点:简单、可靠。最大得分15分,预后最好;最小得 分3分,预后最差;8分或以上恢复机会大;3-5分潜在死亡危险,尤其是 伴有瞳孔固定或缺乏眼前庭反射 ABCD2评分量表(TIA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

ABCD2评分能确定TIA 患者是否为卒中的高危人群;通常存在单肢无力或言语障碍,尤其是症状持续1小时以上者。 所有的怀疑TIA 的患者应该进行包括明确卒中风险在 内的全面评估。 应在治疗的初期就使用ABCD2评分工具进行卒中风险 系数评估。 ABCD2评分0-3分判定为低危人群,4-5分为中危人群,6-7分为高危人 群。 CHA2DS2-VASc 评分方法 表1. CHA2DS2-VASc 评分方法 危险因素 分值 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 1 高血压 1 年龄≥75岁 2 糖尿病 1 中风/TIA/血栓史 2 血管病变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值 9 表2.房颤患者预防血栓的药物选择 危险因素 CHA2DS2-VASc 推荐药物 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2 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 1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1 华法林或阿司匹林75~325mg/d ,优先考虑华法林 无危险因素 0 阿司匹林75~325mg/d 或不处理,优先考虑不处理 ABCD2评分(总分0-7分) 得分 A 年龄≥60岁 1 B 血压≥140/90mmHg 1 C 临床表现 单侧肢体无力 2 有言语障碍而无肢体无力 1 D 症状持续时间 ≥60分钟 2 10-59分钟 1 D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治疗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