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含表格)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含表格)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含表格)

公司内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

3.1总经理办公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评价。

3.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内部环境中组织总体表现、组织知识、组织文化、人力因素、组织治理相关因素的分析、评价。

3.3设备开发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基础设施的分析、评价。

3.4品质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分析、评价。

3.5销售公司负责内部环境中顾客满意、工序委外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6原料采购部负责内部环境中原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7物资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辅料合格供方绩效的分析、评价。

3.8生产部负责过程运行环境、各工序有效作业效率的分析、评价。

3.9财务部负责内部环境中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

3.10研发中心负责内部环境中技术因素的分析、评价。

4程序

4.1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评价工作。通常情况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每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如遇到内外部环境变化,可临时组织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和评价。

4.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编制“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总经理办公室提前一周向相关部门发出本次“公司环境分析、评价计划”。

4.3各部门负责根据各自的环境分析职责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评价。

4.4总经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和相关部门主管召开评审会议。

4.5环境因素分析、评价

4.5.1PESTEL分析模型

PESTEL分析模型又称大环境分析,是分析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不仅能够分析外部环境,而且能够识别一切对组织有冲击作用的力量。它是调查组织外部影响因素的方法,其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因素,可以分为6大因素:政治因素(Political)、经济因素(Economic)、社会因素(Social)、技术要素(Technological)、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律因素(Legal)。

(1)政治因素(Political):是指对组织经营活动具有实际与潜在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有关的政策、法律及法规等因素。

(2)经济因素(Economic):是指组织外部的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3)社会因素(Social):是指组织所在社会中成员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教育水平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4)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技术要素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

(5)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6)法律因素(Legal):组织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所组成的综合系统。

4.5.2波特五力分析法—行业环境分析

波特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五种力量分别为同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隶属于外部环境分析方法中的微观分析。波特五力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波特的“五力”分析法是对一个产业盈利能力和吸引力的静态断面扫描,说明的是该产业中的企业平均具有的盈利空间,所以这是一个产业形势的衡量指标,而非企业能力的衡量指标。通常,这种分析法也可用于创业能力分析,以揭示本企业在本产业或行业中具有何种盈利空间。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供方力量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提供给买主的是什么投入要素,当供方所提供的投入要素其价值构成了买主产品总成本的较大比例、对买主产品生产过程非常重要、或者严重影响买主产品的质量时,供方对于买主的潜在讨价还价力量就大大增强。一般来说,满足如下条件的供方集团会具有比较强大的讨价还价力量:

(1)供方行业为一些具有比较稳固市场地位而不受市场剧烈竞争困挠的企业所控制,其产品的买主很多,以致于每一单个买主都不可能成为供方的重要客户。(2)供方各企业的产品各具有一定特色,以致于买主难以转换或转换成本太高,或者很难找到可与供方企业产品相竞争的替代品。

(3)供方能够方便地实行前向联合或一体化,而买主难以进行后向联合或一体化。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其购买者议价能力影响主要有以下原因:

(1)购买者的总数较少,而每个购买者的购买量较大,占了卖方销售量的很大比例。

(2)卖方行业由大量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企业所组成。

(3)购买者所购买的基本上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卖主购买产品在经济上也完全可行。

(4)购买者有能力实现后向一体化,而卖主不可能前向一体化。

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竞争性进入威胁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这就是进入新领域的障碍大小与预期现有企业对于进入者的反应情况。

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报复记录、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

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

替代品的威胁:

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

(1)现有企业产品售价以及获利潜力的提高,将由于存在着能被用户方便接受的替代品而受到限制。

(2)由于替代品生产者的侵入,使得现有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或者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售价、或者使其产品具有特色,否则其销量与利润增长的目标就有可能受挫。

(3)源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强度,受产品买主转换成本高低的影响。

总之,替代品价格越低、质量越好、用户转换成本越低,其所能产生的竞争压力就强;而这种来自替代品生产者的竞争压力的强度,可以具体通过考察替代品销售增长率、替代品厂家生产能力与盈利扩张情况来加以描述。奇货可居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

首件鉴定控制程序(含表格).doc

FAI归档资料清单 序号项目子项责任部门归档 归档不不需要 未归档备注 完全归档 1.1 项目进度计划技术部 1.2 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机构图技术部 1.3 首件检验计划技术部检验点的确认 2.1 技术规格逐条响应技术部 2.2 合同图纸 / 文件清单技术部 2.3 系统设计说明文件 / 项目 技术部技术规范 / 图策划 2.4 纸产品构造明细技术部2.5 总图部件图技术部2.6 设计计算书技术部 2.7 文件 / 图纸变更清单技术部 3.1 DFMEA报告技术部 3.2 RAMS计划技术部/质 设计 FMEA 保部3.3 有效性 / 安全分析技术部 3.4 LCC分析技术部 4.1 设计审查设计评审记录技术部4.2 设计评审开口项关闭技术部 5.1 合同/ 定单合同市场部 5.2 备品备件清单技术部 6.1 型式试验计划技术部 6.2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大纲技术部 6.3 更改方案评审记录技术部6.4 型式试验报告技术部 7.1 例行试验例行试验大纲技术部 7.2 例行试验报告技术部 8.1 重量重量测量报告技术部 9.1 尺寸测量尺寸测量记录质保部 10.1 质量保证计划技术部/质 保部 质量保证 10.2 主要部件供应商清单质保部 10.3 主要部件供应商评估质保部 11.1 主要原材料材质证明制造部采 11.2 主要原材料/ 特殊材料防烟火证明制造部采主要原材料 / 零部件检验制造部采 11.3 零部件检验证 报告购书及溯源性 11.4 主要或关键部件清单技术部 11.5 主要原材料变更清单技术部 12.1 生产流程图生产工序流程图 /QC 技术部 13.1 生产控制计划检查和试验计划技术部 14.1 特殊工艺清单技术部14.2 特殊过程操作特殊工艺确认证明文件技术部14.3 资格检查无损检测人员名单和资质综合办14.4 喷漆、喷涂检验记录质保部 15.1 工艺 / 检验文工艺文件技术部 15.2 检验文件技术部 件 15.3 组装调试文件 / 调试大纲技术部 16.1 计量器具检定记录质保部 16.2 监视和测量装生产设备及工装清单、维 质保部置控制和维护护记录

改善提案案例大全

改善提案案例大全 篇一:员工提案改善案例 为什么提案(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持续力会不强呢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问题。笔者曾经为深圳市一家港资企业做培训,笔者建议董事长要在企业内搞提案活动、qcc活动、甚至是tpm活动,这位董事长十分诧异地问笔者,“工作没做好,干部员工理所当然要做改善,这是他们本身的职责,为什么还要搞活动呢企业已经给干部员工发工资了,为什么搞了活动还要发奖金呢”笔者询问这位董事长,“假如员工不搞改善企业是否会少发员工的工资呢”他告诉笔者说不会,笔者又继续问他,“假如员工不做改善工资不会少那么员工又为什么要做改善呢”这位董事长听后严肃地说,“员工做事要有责任心,我们企业不欢迎没有责任心的员工……”由于董事长观念的迂腐,这家企业竞争力逐渐下降,导致该企业形成“老板天天忙基层,员工天天谈战略”的滑稽局面。 笔者曾经担任深圳市一家台资家具制造型企业的咨询顾问,这家拥有数千人的大型企业内有一支数十人的“合理化”队伍,他们专门为这支队伍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合理化课(部)”。笔者觉得他们这种做法很特别,一次,询问他们的管理干部,“合理化课(部)这个叫法很好,请问这些人每天在忙些什么呢”这几位经理一听就笑了起来说,“我们老总很崇拜台塑集团的王永庆,他听说台塑集团有个合理化部门,做得很出色,便在我们企业内成立了这个部门”。笔者笑

着问他们,“那么你们企业的tpm活动与qcc活动一定做得很不错了”“什么tpm与qcc,我们企业内的合理化课(部)不搞这些,他们的职责就是灭火,哪里起火他们就在哪里灭火……” 后来,笔者向这家企业的老总详细介绍了台塑集团合理化改善的做法,并向他赠送了一本《向台塑学合理化》,老总对此很感兴趣,立即要求合理化课角色转型,他们开始在企业内部建立了规范的提案管理制度(《提案改善提交流程》、《提案改善评分标准》、《提案改善奖励标准》、《提案改善活动效果金额折算标准》等)、qcc活动推行流程,每年举办两次大型的合理化改善成果发表会,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浓厚的改善氛围,记得提案改善活动推行的第一个月,白身车间一名员工提出了节约砂纸的提案,一年内便能为公司节约100多万人民币的材料成本。 这位老总开始将员工自主改善当做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来抓,他经常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引用王永庆经常讲的一句话“企业今天的成长和业绩,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来自内部管理的改善,我们要追求点点滴滴合理化,追根究底的改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向改善要效益的精神,使得这家企业在家具行业反倾销严重不景气的2004年,赢得了生存和发展。 日本的富士施乐公司人均提案件数达到每人每月3件多。这家公司将提案制度变成员工入厂教育的一个环节,在最开始的时候将提案作为每一个员工的一项职责,通过制度保障提案活动的持续开展,让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控制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 1.目的 为确保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 3.1首件:每批次产品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件按设计图样和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零部件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4.2 生产部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

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技术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 质保部应配合技术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 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 5.1首件鉴定范围 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 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 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 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 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 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5.3为确保产品加工工艺安排合理、可行,满足顾客要求,必须对首件产品按规定程序进行鉴定,不经首件鉴定的产品,不准成批生产。 5.4 技术部应根据合同(订单)中的产品,结合产品图纸,拟制产品加工明细,

纠正及预防措施 表格 格式

1、目的 1.1制定本程序及责任,清楚界定系统不符项之调查,制定纠正及预防措 施。 2、概述 2.1本程序主要适用于处理来自材料验收、生产中检查、最终检查及客户 品质投诉的不符合项目。 2.2另外,品质系统的不符合项,可通过COP17.1内部品质审核执行处理。 3、职责 3.1品质系统代表(QMR)、QC部负责人及生产部负责人全力推行及维持本 规定。 4、程序 4.1改善要求(Action Request)的发出条件 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各部门负责人均有权经由QMR向责任部门发 出改善措施要求表(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并要求有关 责任部门作出纠正行动或预防措施。 A.不合格品属于致命缺陷(Cr.)。 B.不合格品属于严重缺陷(MAJ),不良率超过5%。 C.不合格品属于轻微缺陷,不良率为100%。 D.每月FQC合格率低于即定目标。 E.客户投诉(记录于[客户投诉履历表]中)。 F.不符合项可能导致以上情况发生。 4.2纠正或预防措施范围 4.2.1在材料验收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QC部负责人决定是 否需发行CAR。 4.2.2当生产过程中生产部人员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生产部负责 人决定是否需发行CAR。 4.2.3 在生产过程中巡回检查发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QC部负责人决

定是否需发行CAR。 4.2.4在FQC最终检查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不合格项时,由QC部决定是否 需发行CAR。 4.2.5 当接到客户投诉时,由QA部负责人决定是否需发行CAR。 4.3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处理。 4.3.1 纠正行动 有关部门在收到4.2项所及的CAR时,须研究出现不合格品/不合格 项的原因,并提出纠正方法。 4.3.2 预防措施 当不合格品/不合格项发生的原因属于以下两种潜在性原因时,除作 纠正行动外,还需制定预防措施。 A.不合格品发生的原因会导致其它产品有可能发生同类性质不合格 品的出现(水平 展开预防)。 B.不合格项发生的原因可能会导致不合格品的出现。 4.3.3 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内容由责任部门填写在CAR上。 4.3.4 发行CAR的部门负责人应监察纠正或预防措施的执行过程,执行情况 由有关负责人填写在CAR上。 4.3.5 因更改预防行动而涉及到的相关的文件,手册程序等须进行同步更 改,并记录在[新发行/变更通知书]上,工程更改则记录在[工程更改] 上。 4.3.6 QMR应确保: a)纠正或预防行动真正执行。 b)如遇上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QMR应召开会议检讨其纠正或预防行 动是否有效,是否须作出更改,检讨的内容填写在[会议记录]上。

ISO记录表格大全格式

记录表格格式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目录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更改单(表 CX4231) (5) 2.管理评审报告(表 CX5611-1) (6) 3.评审组成员签字表(表 5611-2) (7) 4.设备购置申请单(表 CX6311-1) (8) 5.设备维修、三保验收单(表 CX6311-2) (9) 6.工艺装备设计申请单表 (CX6312-1) (10) 7.(工艺装备加工申请单表

CX6312-2) (11) 8. 工艺装备验收单(表 CX6312-3) (12) 9.工艺装备周期检验单(表 CX6312-4) (13) 10.工艺装备返修单(表 CX6312-5) (14) 11.工艺装备报废单(表 CX6312-6) (15) 12.吊具周期检验单(表 CX6312-7) (16) 13.过程(4M1E)监督检查记录(表 CX6411-1) (17) 14.质量信息传递表(表 CX6511-1) (18) 15.车间月质量考核报表(表 CX6511-2) (19) 16.合同评审报告(表 CX7211-1) (20) 17.合同更改记录(表 CX7211-2) (21) 18.合同评审会签单(表

19.合同评审组成员签字表(表 CX7211-4) (23) 20.首件鉴定目录表(表 CX7382-1) (24) 21.首件生产总结(表 CX7382-2) (25) 22.首件检验总结(表 CX7382-3) (27) 23.首件鉴定证书(表 CX7382-4) (29) 24.鉴定组成员签字表(表 CX7382-5) (30) 25.采购产品检验请托单(表 CX7411-1) (31) 26.紧急放行单(表 CX7411-2) (32) 27.代料单(表CX7411-3) (33) 28.供方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记录(表CX7411-4) (34) 29.合格供方名录(表

公司改善提案范文_企业改善提案怎么写

公司改善提案范文_企业改善提案怎么写 似乎人们都想着如何以行动主动弥补制度和管理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在管理上想办法,今天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公司改善提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公司改善提案范文篇1 下面是某世界500强企业某制造部门成功实施的改善提案制度的案例。它的成功实施,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不管是在管理制度、行政体系、工作效率还是在生产变革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目的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士气,积累并推广群体的智慧,不断提出对工作改善的建议与方法,促进全员参与改善,提高改善意识,以期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优秀的、持续改进的制造部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部门的全体员工。 3.规定 3.1改善提案的定义改善提案是指针对本事业部现场和间接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所有不合理或需改善的地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可实施的方案。3.2改善提案的范围3.2.1改善提案受理范围·管理体制:有利于公司文化建设,有利于现场、行政、财务等管理,提高团队士气等合理化建议或方案。 ·品质改善:降低不良损金额,降低材料不良率,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等方面的提案。·降低成本:效率提升,作业方法改善,工

艺流程改善,治工具或设备改善,物流改善,布局改善,降低消耗品使用量,其他成本降低之方法的提案。·生产技术:生产方式改善与变革的方法与建议,新生产技术的建议、实施方案等提案。·有关安全生产、生产环境改善、5S改善之提案。 3.2.2不受理之范围 非建设性之批评、抱怨、涉及人身攻击内容,以及无具体改善内容或内容重复的提案等将不予受理。 3.3改善提案委员会组织机构与职能3.3.1改善提案组织机构 3.3.2改善委员会职能(1)委员长的职能 ·制度改善提案体制的方针、年度计划与目标; ·跟踪改善提案制度的实施情况、成果; ·任命相关人员、审定奖励成果及活动经费; ·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2)推进及执行委员会的职能·负责与提案者的日常联络、提案跟踪与指导; ·负责提案的初审工作及提案的推广工作; ·负责各提案实施效果的跟踪、确认与评估工作; ·定期参加改善提案的相关会议; ·负责培训、指导本单位员工的问题意识、改善意识。(3)评审委员的职能 ·定期参加提案评审工作; ·在评审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定期参加改善提案的相关会议。(4)事务局的职能·各种会议的组织; ·改善提案的宣传工作,改善提案的整理、存档等工作; ·改善

全面质量管理之改善提案模板

全面质量管理之改善提案 1.概述 改善提案活动是引导和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提出并实施任何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品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革新建议,改进意见和发明创造等的活动。 2.目的 A.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改善环境; B.现场工作改善活动的持续推行; C.激发、提升员工的改善意识和能力。 4.内容 4.1.职责 4.1.1公司所有人:提出改善提案,协助改善提案推进; 4.1.2工程部:IE收集改善方案并初步审核,汇总改善前后数据,核 对改善后真实性,计算改善节省金额; 4.1.3品质部:品质数据统计及确认; 4.1.4生产部:生产数据统计及确认; 4.1.5运营部:产品生产数量提供; 4.1.6采购部:设备、材料等费用单价提供;

4.1.7账务部:复核改善后成本节约数据; 4.1.8总经办:终审《改善提案报告》,奖励批复。 4.2.如何做好一个提案 4.2.1何谓好的提案? 4.2.1.1好的提案必须是有价值的提案,即直接有益于公司的提 案; 4.2.1.2好的提案必须含有可依循之具体实施内容,并非仅单纯 之希望或意念; 4.2.1.3好的提案必须能解决当前问题或提高工作效率; 4.2.1.4好的提案必须实实在在能改进公司作业方式、技术、产 品、管理制度或公司政策。 4.2.2如何寻找好的提案

4.2.2.1不断的观察与发掘是唯一的秘诀,多看!多听!多疑! 多想!多做!不要安于现状,要时时注意观察及思考:是否有什么地方应该改进的?应如何改进? 4.2.2.2对每一项工作或每一个动作都表示怀疑,并从多方面深 入观察; 4.2.2.3抛开传统习惯、想法和做法; 4.2.2.4多多收集有关专业资料; 4.2.2.5灵机一动或豁然开朗的一瞬间所想到的事,必须立刻用 笔记下来; 4.2.2.6想想看!可不可以将不必要的动作或单据省略或简化; 有没有更简单实用的工具或方法,使工作可能简化。 4.2.3可用来寻找的方法 4.2.3.15W2H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程序(含表格)

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 1、目的 为了确保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以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 3.1首件:每批次产品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产品按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产品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岗位、设备的调整、设备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 4.1品质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4.2生产车间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 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品质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

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品质部应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 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 5.1首件鉴定范围 a)新产品(加工工序多或复杂)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 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 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 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 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e)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 f)首件质量与其质量记录是否相符,质量问题是否按规定得到处理; g)有顾客要求的工序是否经顾客签署认可。 5.3为确保产品加工工艺安排合理、可行,满足顾客要求,必须对首件产品按规定程序进行鉴定,不经首件鉴定的产品,不准成批生产。 5.4品质部应根据合同(订单)中的产品,结合产品图纸,拟制产品加工明细,规定具体要求,并发至相关人员;

提案改善制度表格 改善提案书

改善提案書
提案日期





提案名稱
現行作法:
月 日 提案編號 參與人員
改善構想:
略 圖:
預估效益:
提 □採用 案 □不採用 意見: 部
門 部門主管:
預計: 年 月?
改 □採用 善 □不採用 小
執行單位: 意見:
□呈總經理:
組 主任委員: 執
預計:? 年? 月? 實
行 部

門 意



日完成 日完成

改善案件處理記錄表
提案 提 案
編號 人

判定
實施日期 成果報告日期
提案內容

採用 不採用 預計 實際 預計 實際
備註
核准:
覆核:
作成:

改善提案成果報告書
提案廠商:
提案日期:日

車型: 件號:
執 行 內 容
受理編
□新開發件 號:
日 □量產件 受 理 日
期:
代號:
件名:
年月日 課長
承辦
修模費(1)
修模費(2)
原零件費 元/件
效 零件效益 元/件
益 年使用量 台/年
分 年間效益 元/年
析完 成 日 期


實施日期


是否再改善:□不在改善 □要再改善
意見:




月理
獎 勵 措 施
審查內容: 改

委 審查結果:□獎勵
員 □條件獎勵
會 □不獎勵








公司改善提案范文

公司改善提案范文 似乎人们都想着如何以行动主动弥补制度和管理的不足,积极主动地在管理上想办法,今天WTT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分享公司改善提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公司改善提案范文篇1 下面是某世界500强企业某制造部门成功实施的改善提案制度的案例。它的成功实施,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不管是在管理制度、行政体系、工作效率还是在生产变革等方面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目的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士气,积累并推广群体的智慧,不断提出对工作改善的建议与方法,促进全员参与改善,提高改善意识,以期提高品质、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创造优秀的、持续改进的制造部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部门的全体员工。 3.规定 3.1改善提案的定义改善提案是指针对本事业部现场和间接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所有不合理或需改善的地方,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可实施的方案。 3.2改善提案的范围 3.2.1改善提案受理范围 ·管理体制:有利于公司文化建设,有利于现场、行政、财务等管理,提高团队士气等合理化建议或方案。

·品质改善:降低不良损金额,降低材料不良率,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等方面的提案。·降低成本:效率提升,作业方法改善,工艺流程改善,治工具或设备改善,物流改善,布局改善,降低消耗品使用量,其他成本降低之方法的提案。·生产技术:生产方式改善与变革的方法与建议,新生产技术的建议、实施方案等提案。·有关安全生产、生产环境改善、5S改善之提案。 3.2.2不受理之范围 非建设性之批评、抱怨、涉及人身攻击内容,以及无具体改善内容或内容重复的提案等将不予受理。 3.3改善提案委员会组织机构与职能 3.3.1改善提案组织机构 3.3.2改善委员会职能 (1)委员长的职能 ·制度改善提案体制的方针、年度计划与目标; ·跟踪改善提案制度的实施情况、成果; ·任命相关人员、审定奖励成果及活动经费; ·各职能部门的协调工作。 (2)推进及执行委员会的职能 ·负责与提案者的日常联络、提案跟踪与指导; ·负责提案的初审工作及提案的推广工作; ·负责各提案实施效果的跟踪、确认与评估工作; ·定期参加改善提案的相关会议; ·负责培训、指导本单位员工的问题意识、改善意识。 (3)评审委员的职能

产品首件鉴定检验程序(含表格)

产品首件鉴定检验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为确保新产品制造工艺的正确性,保证产品质量,避免出现批量不合格品。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 3.术语 3.1首件: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设备的调整、工装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对于大批量生产,“首件”往往是指一定数量的样品。 3.2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第一件零部件按设计图样和工艺规程的要求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定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否保证生产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并为零部件生产(工艺)定型做准备。 3.3首件检验:对每个班次刚开始时或过程发生改变(如人员的变动、换料及换工装、机床的调整、工装刀具的调换修磨等)后加工的第一或前几件产品进行的检验。一般要检验连续生产的3-5件产品,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后续产品。在设备或制造工序发生任何变化,以及每个工作班次开始加工前,都要严格进行首件检验。 4.职责

4.1 技术部负责组织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正确性、及时性负责。4.2 生产部只有在首件产品鉴定合格后,才能组织批量生产; 4.3各车间有责任配合技术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只有首件鉴定和检验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4.4 质保部应配合技术部做好产品首件鉴定和检验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确认; 5.首件产品鉴定工作程序 5.1首件鉴定范围 a)新产品在工艺定型前的首件; b)不连续的批生产,间隔一年后又恢复生产的首件; c)设计图纸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d)工艺规程发生重大更改后生产的首件; e)合同要求指定的首件。 5.2首件鉴定的内容 a)首件生产所依据的技术、工艺文件是否正确、完整、协调、有效,并能指导生产; b)产品加工的工艺安排是否合理可行,适合批量生产; c)所用采购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选用的所有设备能否满足生产要求,生产环境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首件鉴定程序(含表格)

首件鉴定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模块产品首件鉴定的内容和要求,首件鉴定是对试生产的首件按设计图样和工艺规范的要求进行全面的过程和成品检查,以确保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满足产品要求,以验证和鉴定过程的生产能力。 2.范围 公司应对能代表首批生产的产品进行首件鉴定,首件鉴定的范围: A、试制产品 B、在生产定型前试生产中首次生产的新的零件,不包括标准件、借用件。 C、在批生产中产品或生产过程发生了重大变更之后首次加工的零件; D、顾客在合同中要求进行首件鉴定的项目; 3.引用标准: GJB908A-2008《首件鉴定》 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职责: 4.1技术部编制《首件鉴定目录》;生产部负责填写《首件记录》;质量部填写“首件检验报告”。

4.2《首件鉴定报告》由首件鉴定小组填写,首件鉴定小组组长签字。参加首件产品鉴定的人员应对鉴定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5.首件鉴定的程序 5.1首件鉴定范围的确定 公司应按照1确定需要进行首件鉴定的零件,并编制《首件鉴定目录》,具体列出需鉴定的零件号、版次、名称等。对于采用相同的生产过程和方法且具有相同特性的产品的首件鉴定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 对于A、B、C中需要进行首件鉴定的项目。《首件鉴定目录》由技术部编制并经质量部门会签。 对于D的鉴定项目,《首件鉴定目录》由质量部门编制,经顾客会签。 5.2标识 公司应对首件鉴定过程中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有关文件进行标识,确保对首件鉴定的零组件的可追溯性。适用时,标识的范围应包括: A、生产过程使用的作业文件上作“首件鉴定”的标识; B、随零件周转的过程流程中上作“首件”标识; C、首件零件作“首件”标识或挂“首件”标签; D、产品检验记录上作“首件”标识; 5.3生产过程的检验

改善提案活动手册范本

———目录——— 一. 提案活动的概要 1. 什么是提案 2. 什么是提案制度 3. 提案活动的基本思想 4. 提案活动的功能 二. 提案的围和对象 1. 提案的对象 2. 提案的领域 3. 提案用语定义 三.提案的产生过程 1. 提案的心理准备 2. 怎样搞好提案 3. 引导主意的方法 4. 提案的实践要领 5. 怎样写提案书 6. 提案担当之责任 四.提案的处理步骤 1. 提案处理过程 2. 提案评价基准 3. 提案的评审与奖励 五. 关联记录

一提案活动的概要 1. 什么是提案 是指个人或团体在生产、技术、营业及管理等公司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把认为对公司有益的研究、发明、构思等一切意见都在提案纸上提出来。 2. 什么是提案制度? 是指从我们周围潜在的日常问题到公司都存在的其他问题,或者从现在实施的业务中找出更好的改善事项,并把它记录在提案样式里后提出,对其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和给予奖励等一系列相关的所有行为。 D.约达教授的定义: 提案制度的意义是把职工的创意、构思反映到经营里,使职工在工作上感到自豪感和所属感,来创造圆满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工作热情的人际关系技术。 3. 提案活动的基本思想 1) 从自我改善开始 对公司总体上存在的问题提案也是很重要的,但比什么都重要的是解决自已的业务上存在的问题。 提案活动最终是通过改善、研究自已的业务,能为自已带来小变化的活动。 2)从小的改善开始 就象造房子一样,一块一块的砖垒上去,最终建成高楼大厦。要提出卓有成效的提案,应多提出小的提案。 3)提倡可以实施的提案 即使再好的提案,如果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就没有作为提案的价值。即使是小的提案,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就是最好的提案。 4)全员都参加的活动 “改善企业的体质”和“增强竞争力”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全部人员都参与改善活动时,才能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公司。提案里最重要的是全员参与。 4. 提案活动的功能 在企业经营里提案活动的功能可以分为参与经营的功能、改善活动的功能、人际关系的功能、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