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减排研究进展

CO2减排研究进展
CO2减排研究进展

CO2减排研究进展

刘诚

摘要:在全球变暖越来越被广泛关注的同时,CO2的减排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的未来和命运。本文首先综述了全球CO2上升的事实,然后分列出当前主要国家CO2温室气体的排放现状、减排政策与措施。分析了当前CO2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热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了相关的减排对策。

关键词:全球变暖CO2 减排措施减排技术

1.引言

全球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急剧、持续增加。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表明,全球大气CO2、CH4、Nx0浓度显著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化前几千年来的浓度值[1]。

工业革命以前的几千年时间里,大气中的CO2的浓度平均值约为280ppmv,变化幅度大约在10ppmv以内。工业革命以后,碳循环的平衡开始被破坏,人为排放的CO2量急剧上升,造成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2000年大气中的CO2浓度达到368ppmv。这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CO2的生物转化清除在不断减少,加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消费一直在增加,而海洋和陆地生物圈并不能及时地完全吸收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从而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增加。

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折合成碳大约为6Gt左右;每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森林植被的破坏可能释放大约1.5Gt碳。而每年大气中碳的净增加量大约为2.0Gt,陆地生物圈吸收约1.7Gt。可见,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约有50%滞留在大气层中。假如由于矿物燃料燃烧所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以每年2%的速率增长,到2040年前后CO2浓度就将达到550ppmv;若以每年1%的速率增长,则到2085年前后CO2浓度将达到550ppmv[2]。

因此,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CO2的减排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2. CO2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现状及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主要源于发达国家。主要是以美国为首。但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2%,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3]。

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激增出现在20世纪5O年代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工业化国家GDP比1950年增长了2倍以上,但能源消费大多增长了3倍以上。到了2O世纪后期,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造成大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在1751—1860年的100多年里,人为CO2排放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1861~1950年的9O年间,发达国家的CO2排放占全球CO2累计排放的95% ;直到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CO2排放的比例才开始增长[4]。从1951—2000年的50年里,人口不到全球20%的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仍是全球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排放者[4]。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减少5%,欧盟减少8%。根据该公约公布的最新排放数据表明[1],发达国家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731 9×1010t(CO2当量),2000年和2005年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6257×1010t和1.646 5×1010t(CO2当量),分别较1990年降低了6.1%和4.9%。从总量方面看,似乎达到了《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少5%的要求,但其中主要的减排贡献来源于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型国家,这些国家因经济滑

坡而出现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大幅降低,其降幅远高于5%的总体要求,从而平衡和掩盖了其他主要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主要发达国家(不包括经济转型国家)2000年和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较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升了7.6%和9.3%,出现了进一步增长的趋势。美国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2005年的排放水平较1990年增加了16.7%;第二排放大国的日本增长了7.1%,加拿大则激增了54.2%。另一方面,欧盟2005年的排放水平则较1990年降低了4%,是发达国家中积极减排的代表,但仍较《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有一段距离。

由此看出,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效果并不太理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强调,在许多欧盟国家,关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政治既定目标与现行的能源政策不符。平均起来,欧盟的实际减排仅为2%,而不是其在《京都议定书》中承诺的8%。1990年以来,尽管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每一美元产生的CO2排放量下降了1/4,但其碳排放总量却上升了1/4。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发达国家对《京都议定书》所持的不同态度:美国一直以拖累本国经济发展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不承担减排义务等为由,拒绝加入《京都议定书》,并试图以民间自愿减排的方式取代约束性减排;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与美国同属一个阵营,减排态度较为消极,并试图绕开或搁置《京都议定书》的限排约束;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处于全球领导地位,态度十分积极,减排也初见成效。

在2009年12月7-18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美国:减排4%目标亦难以承诺。奥巴马上任之初曾希望借助自己的超高人气,推动美国在哥本哈根会议前通过一项气候法案,尽管美国的承诺仅相当于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4%左右,与发展中国家期望的仍有巨大差距。

俄罗斯:俄罗斯总统宣布,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下降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在1990年至2020年期间,俄罗斯将保证温室气体的总排放量减少逾三百亿吨。

欧盟:承诺于2050年减排95%。欧洲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试图重新确立自己的国际领导地位,指出如果哥本哈根峰会能够达成气候变化协议,欧洲将在2050年前削减高达95%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前减少30%。

印度: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3日宣布,印度将在2020年前将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0%~25%。

英国:2009年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28日发表《西班牙港气候变化共识:英联邦气候变化宣言》,强调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各方应该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发达国家应该对困难国家给予帮助,尤其是资金援助。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国会参议院2日却再度否决了澳工党政府提出的气候变迁法案,这使得澳总理陆克文将空手赴会。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煤碳出口国,澳人均排放量超过美国。提议未来十年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较2000年减少5%到15%。

中国: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5]。

3.各国减排措施

发达国家为了履行规定的义务,制定了国家级的气候变化战略,但绝大多数政策和措施的着眼点都不是为了减缓气候变化,而是出于提高经济效率、促进能源部门改革、提高能效、改善本国空气质量和减轻交通堵塞等目的。一些主要国家的减排措施如下:

3.1)美国作为当时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美国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但近l0余年,美国政府对温室气体减排的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小布什就职第二周成立了国家能源政府规划小组。该小组于2001年提交了《国家能源政策》报告。这份报告对当时美国的能源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为美国的未来提供可靠、经济并且环境友

好的能源。2005年8月,小布什颁布了《能源政策法案》。法案的基本精神融合了能源、经济和环境三大要素,是美国当时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能源政策。2007年7月,美国第110届国会发布了《低碳经济法案》。该法案的首要目标是到2020年,美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2006年水平,2030年达到1990年水平;并完善碳交易,发展碳捕获技术,实现国际合作[6]。

2008年11月,奥巴马在选举中胜出,成为美国新一届总统。奥巴马在竞选中多次提到要改变布什政府有关气候变化的保守政策。他提出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到1990年水平,到2050年再减少80%.并且到2050年时,让全美国25%的能源来自风能、核能和清洁煤炭等清洁能源;创建后京都框架,重新开创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的新时代;在国内启动“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美国从最初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到发布法案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到如今的创建后京都框架,这一历程反映出,美国政府重新认识了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推进了减少温室气体减排全球合作的进程[6]。

3.2)欧盟在温室气体减排上,欧盟无论是在行动还是态度上都是积极的,并已初见成效。根据各成员国的具体情况,欧盟在不同水平上制定和实施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减排措施主要针对减排潜力大且成本低的领域,重点是能源、民用和第三产业、工业和交通等领域;减排的主要途径是开发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提高化石燃料效率,使用低碳燃料和减缓电力需求,提高能效标准,利用高效、清洁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欧盟内部建立了温室气体限排制度,各成员国均制定了高度透明和详细的国家减排分配方案,具体到各个行业和企业,对超额排放的企业进行罚款;通过减税或提供补贴等政策、措施,鼓励利用再生能源。另外,还积极推动碳交易市场,成立欧盟碳交易体系,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计划(EU-ETS)于2005年1月正式挂牌运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配额型交易市场[1]。

3.3)日本早在2004年,日本环境省发起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提出具体的对策。2007年5月25号,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2007能源白皮书》。提出要在亚洲和世界范围解决能源、环境问题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强调运用自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节能技术,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与亚洲各国的能源合作方面发挥主动性。2008年5月,该研究小组发布了《面向低碳社会的l2大行动》。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日本新的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其中提出的目标是:日本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2009年4月,日本又公布了名为《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发展[6]。

3.4)中国中国也已经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等多方面认识到了气候变化的巨大影响,并且开始进行着积极的应对。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同年7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会议。l2月,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提出中国能源发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我国于2005年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在这个积极政策的引导下,截至2008年底,我国风电发电量128亿度,比上年增加126.79%。风力发电已经成为这场能源革命中的主要力量。我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去年太阳能发电量达到1.1GW,占全球太阳能发电总量的27.5%。此外,我国还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到2010年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争取达到16%等一系列目标[5]。

4.减排技术及研究热点

对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目前主要分为源头控制和后续处理,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增加碳汇技术(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海洋碳汇等),以及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国外研究人

员提出了“稳定楔”理论,即15种减缓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15种减排技术综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5种[1]。

(1)提高能源效率和加强管理表现在提高燃料的使用效能、减少车辆的使用、降低建筑耗能、提高发电厂效能等方面。

(2)燃料使用的转换,以及CO2的捕获与封存以天然气取代煤作燃料、捕获并储存发电厂CO2。

(3)核能发电用核能技术替代燃煤发电的技术。

(4)可再生能源及燃料如风能、太阳能、可再生燃料(生物质能)。

(5)对CO2的吸收森林和耕地对CO2的吸收作用。

其中,CO2捕获和封存技术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热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之一。CO2捕获技术主要有以下3种:

(4.1.1)燃烧后脱碳[7] 燃烧后脱碳是从烟气中分离CO2。CO2的收集法主要有化学溶剂吸收法、吸附法和膜分离等方法。当前最好的收集法为化学溶剂胺吸收法。胺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一种含CO2的化合物。然后对溶剂加温,化合物分解,分离出溶剂和高纯度的CO2。由于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杂质,而存在的杂质会增加捕集的成本,因此烟气进行吸收处理前要进行预处理(水洗冷却、除水、静电除尘、脱硫与脱硝等),去除其中的活性杂质(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否则这些杂质会优先与溶剂发生化学反应,消耗大量的溶剂并腐蚀设备。烟气在预处理后,进入吸收塔,吸收塔的温度保持在40℃~60℃,CO2被胺吸收剂(一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等物质)吸收,吸收剂在温度为100℃~140℃和比标准大气压略高的压力条件下得到再生。在目前的工艺条件下,溶剂再生以及为便于运输而压缩CO2,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而会大大折减净发电量。

(4.1.2)燃烧前脱碳[7] 燃烧前脱碳主要应用在以气化炉为基础(如联合循环技术)的发电厂。首先,化石燃料与氧或空气发生反应,产生由CO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冷却后,在催化转化器中与蒸汽发生反应,使混合气体中的CO转化为CO2,并产生更多的氢气。最后,将氢气从混合气中分离,干燥的混合气中的CO2含量可达15% -60%,总压力2M~7MPa。CO2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并被捕获和储存,氢气被用作燃气联合循环的燃料送人燃气轮机,进行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联合循环发电。这一过程也即考虑碳的捕获和存储的煤气化联合循环发(IGCC)。

(4.1.3)富氧燃烧技术[7] 富氧燃烧捕集是指燃料在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燃烧,燃烧产物主要是CO2、水蒸汽以及少量其他成分,经过冷却后CO2含量在80%-90%。通常,氧气由空气分离方法产生,少部分烟气再循环与氧气按一定比例进入燃烧室。使用氧气和CO2混合气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火焰温度。如果燃烧发生在纯氧中,火焰温度就会过高。在富氧燃烧系统中,由于CO2浓度较高,因此捕获分离的成本较低,但是供给的富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燃烧发生在低氮环境中,因而大大降低了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量。

CO2的封存技术主要有海洋封存、陆地生态系统封存和地质封存3种[1]。

(4.2.1)海洋封存尤其是深海储存是有可能实现大规模长期储存CO2的理想方式,被溶解和消散的CO2随后会成为全球碳循环的一部分,不过能否实现这个方式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被储存的CO2是否会从海洋中突然或大规模地释放到大气中,对海洋pH值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目前还不太清楚。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4.2.2)陆地生态系统封存森林和陆地生态储存是最理想的廉价储存方式,不过一个功率为500MW的燃煤电厂约需2000 m2的森林来捕集其所排放的CO2,由此看出该方式不可能作为主要的储存方式。

(4.2.3)地质封存是永久储存CO2的有效方法[1]。该技术通过管道将分离后得到的CO2注入地下深处具有适当封闭条件的地层中储存起来,利用地质结构的气密性来永久封存CO2。适合于CO2封存的地点包括已废弃石油天然气田和矿山、地内的咸水蓄水层、开采中的油气

田(可提高石油开采率)、无商业开采价值的深层煤层(可促进煤层气回收)。在该领域中率先得到政府支持的是德国,2009年4月德国政府内阁通过了允许实施“CO2捕捉和封存”的法规[8],实施CO2捕捉和地下封存,从而为相关的能源企业开发无污染新型煤炭火力发电站和实施CO2 地下储存提供了法律依据。

5.结语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主要以煤炭的消费为主,主要的CO2排放源为燃煤的发电厂。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CO2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CO2总排放量很可能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7]。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还是从应尽的国际义务出发,加强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是必须的。因此,我国亟待需要对所排放的CO2进行捕获研究,以缓解我国的空气污染压力。由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低资源消耗、低能耗、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把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效、节能、清洁技术,依靠科技创新走低碳经济之路,大幅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我国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丽梅,白艳英.2010. CO2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对策.上海电力学院学报,第26卷第3期,237-240

[2].孙卫国.2008.气候资源学.北京:气象出版社,307-308

[3].郭云驰.李宏煦.苍大强.白皓.宗燕兵.2010.宝钢二氧化碳排放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冶金能源.29(3),3-7

[4].《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2007.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6].赵晶. 2010.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国际城市规划.25(2),106-110

[7].刘敦华. CO2减排战略与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社会发展.33

二氧化碳减排现状

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调查及减排措施研究朱悦, 周昊, 郝晓雯 (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110031) 摘要 根据辽宁省各城市 2004年空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以各城市各类化石燃料消耗量为基础, 利用不同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核算出辽宁省各城市 2004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 3. 47亿 ,t并以 辽宁统计年鉴 为基础数据对其进行校核, 证明其数据合理, 方法可行, 计算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辽宁省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通过数据分析, 掌握了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的现状, 分析了辽宁省二氧化碳主要排放行业(电力、水泥、钢铁行业)的特点和规律, 并确定了辽宁省减排二氧化碳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战略。关键词 化石燃料; 二氧化碳; 排放量;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 IPCC)指出, 最近 100年全球气温升高了 0. 3~ 0. 6 ! [ 1] 。在导致气候变化的各种温室气体中, 二氧化碳的贡献率占 50%以上, 而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中 70%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 2- 3] 。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 根据国际能源署 2009年最新公布数据, 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为 60. 71亿 ,t 已经超越美国, 成为第一大排放国 [ 4]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的老工业基地, 能源消耗大,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由于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 因此, 对辽宁省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因此, 笔者根据辽宁省各城市化石燃料消耗和主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结合 辽宁统计年鉴 数据, 采用??自下而上#和?? 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法, 计算辽宁省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 掌握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业特点和基本规律, 探讨辽宁省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措施, 力求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使辽宁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减少。 1 化石燃料消耗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文中化石燃料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根据国际通用的 IPCC排放清单指南进行计算[ 5] 。该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区分为燃料燃烧和工艺过程排放两部分。由于将燃料数据和产品数据分开统计, 不易反映集中排放的特点, 故采用同时考虑燃料燃烧和工艺过程因素的综合排放系数计算排放量。计算方法如下: ( 1)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的计算: 二氧化碳排放量= 化石燃料消耗量 ??相应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系数各种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为[单位 t( CO2 ) / t]:

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

2006年2月 第一期浙江冶金 钢铁企业的二氧化碳减排 张永钢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处 杭州 310022) 摘 要:清洁发展机制为CO2减排带来了新的动力,而钢铁企业是CO2排放大户,应抓住机遇开发CDM 项目,促进企业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CO2;减排;CDM 0 前言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地球表面和大气增温。一定程度的温室效应,为地球上生命的产生和繁衍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但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对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的依赖使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进入大气,显著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使温室效应持续加强,导致农业减产、旱涝灾害、海平面上升和传染性疾病增加等不利影响,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为防止人为所排放之温室气体增量,促使温暖化,进而导致气候变迁,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联合国于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随后,为实现公约第二条中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于1997年在日本东京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中国于1992年正式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且2002年8月批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虽然中国为非附件一国家,在第一承诺期(到2012年)没有减排义务,但是作为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排放国,在将来的减排不可避免。 1 二氧化碳排放现状 111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来自美国夏威夷1958年以来的大气中CO2浓度的观测,那里代表的全球平均CO2体积百分含量已经由330×10-6上升到目前368×10-6。根据预测,如果我们在未来300年保持当前的排放水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百分含量将会由目前的368×10-6,增加到2300年的800×10-6以上,而气温将可能增加217℃。 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有关研究表明,大气中累积的人为CO2排放的80%来源于发达国家,森林砍伐造成CO2排放中的75%产生于发达国家。目前,人口约占世界24%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能源总量的70%,其CO2排放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60%以上。因此,发达国家对CO2减排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排放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部分国家CO2排放量万t 国家 1990年 1998年 2005年预测 2010预测 2020预测澳大利亚2786733797336503668043110加拿大4657652943522905499062830法 国37759412864116245398~55041德 国10145088618867008540084700荷 兰1613618137181001880020200日 本112453135300英 国5842254639593005950068200美 国491435547805586560611855649651中 国266600(1994年) 注:资料来源为有关国家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和年度排放清单。 31

柴油车、(CNG)天然气车辆CO2排放减排量计算

一、柴油车辆 CO2排放计算 柴油的CO2排放因子是:74100 kg/TJ柴油的净热值是:43 TJ/Gg 故单位质量柴油完全燃烧排放的CO2质量是:74.1*43/1000 = 3.1863 即1kg柴油排放CO2: 3.1863kg 每升柴油(10号)排放CO2: 3.1863kg*0.84=2.6765kg 每升柴油排放注:柴油含碳量:20.2 kg/GJ;氧化率:100%,碳到二氧化碳的转化系数:44/12,故此:柴油的CO2排放因子计算为: 20.2*100%*44/12*1000 = 74100 kg/TJ 二、天然气车辆 CO2排放计算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也有少许乙烷、丙烷和丁烷,此外一般还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氮和水气,以及微量的惰性气体,由于天然气的成分并不是一个标准量,只能按照全部为甲烷来计算这样在充分燃烧后: CH4+2O2=CO2+2H20 正好生成一立方米的二氧化碳,质量约为1.964千克。 三、计划更新天然气车辆CO2减排量计算 以2013年为例,一年的燃料单耗天然气与柴油车相比,计算天然气车辆CO2减排量: 1、每升天然气充分燃烧后,产生1.964千克CO2,2013年天然气车辆燃料单耗为40.16立方米/百公里,那么每百公里排放CO2为: 1.964*40.16=78.8742千克/百公里 2、每升柴油(10号)排放CO2为2.6765kg,2013年柴油车辆燃

料单耗为31.63升/百公里,那么每百公里排放CO2为: 31.63*2.6765=84.6577千克/百公里 3、2013年天然气与柴油车型相比天然气车辆每百公里CO2减排量为: 84.6577-78.8742=5.7835千克/百公里 4、2013年平均每车每日行驶里程为135.4公里,即1.354百公里,那么每辆车每年CO2减排量为: 5.7835*1.354*365=2858.4千克 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预投入运行400辆天然气车,400辆天然气车3年的CO2减排量为: 2858.4*3*400=3430.09吨

CO2减排量计算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火力发电占我国总发电量约83%,消耗的煤炭约占煤炭消耗总量的49%,因此,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计算节电的减排效益。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 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为此可以推算出以下公式计算: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8千克“碳” 节约1千克原煤=减排1.781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486千克“碳”(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根据相关资料报道,CO2(二氧化碳)的碳(C)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推荐值为0.67、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参考值为0.68、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参考值为0.69,与以上的推算值(0.68)基本相当。应该说,该系数与火电厂的发电煤耗息息相关,发电煤耗降低、排放系数自然也有所降低。 根据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提供的资料: 节约1升汽油=减排2.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27千克“碳” 节约1升柴油=减排2.6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717千克“碳” 物质密度不同重量也不同,1升水重1公斤,原油1升=0.86公斤(1吨=1.17千升=7.35桶);汽油1升=0.73公斤;煤油1升=0.82公斤;轻柴油1升=0.86公斤;重柴油1升=0.92公斤;1升蒸馏酒=0.912公斤。为此推算: 节约1千克汽油=减排3.15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86千克“碳” 节约1千克柴油=减排3.06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83千克“碳”

二氧化碳减排量计算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因此,我们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计算节电的减排效益。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 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为此可以推算出以下公式计算: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8千克“碳” 节约1千克原煤=减排1.781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486千克“碳” (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按折标煤系数1.229算: 节约1度电=节约0.1229千克标煤=减排0.3064千克“二氧化碳” 3、节约1升汽油或柴油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根据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提供的资料: 节约1升汽油=减排2.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27千克“碳” 节约1升柴油=减排2.6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717千克“碳”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技术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技术 二氧化碳减排措施和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的基本技术手段和基本原理。文章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转化效率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分离和利用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各种技术现状,并对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在国外的具体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许多国外的化工公司通过提供减排产品促进汽车应用绿色化。汽车的绿色化包括用生物基材料替代石油基材料、降低轮胎滚动阻力、发展塑料

汽车、开发更多汽车用绿色产品。另一些化工公司正在开发用二氧化碳作为低成本化工原材料的新技术,包括将CO2转化为燃料、利用合成生物学开发生物燃料。这些新技术均为中国二氧化碳减排及利用前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二氧化碳减排;捕获与分离;绿色化工;二氧化碳燃料 全球每年有250多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已达60多亿吨,位居世界第一。大量CO2的排放所带来的全球性的极端气候问题已经引起科学界、各国政府及公众的强烈关注。为此,如何减少CO2的排放问题已经被列入各国政府、联合国会议的首要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成为全球诸多重大问题亟待解决的战略课题。 2009年12月7-18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提出,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政府做出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 当前,减排的主要路线首先是从源头上减排,即通过调整产业、经济、能源结构,鼓励低排放、低能耗企业的建设,对高能耗的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寻找新能源;增强公民意识,改变生活方式等;其次,对迫不得已排放的CO2通过回收分离、捕获贮存、资源化利用等技术减少或消除其排放。 1. 二氧化碳减排的基本技术手段和原理 1.1捕获分离CO2技术 1.1.1吸收法 包括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是指利用那些对CO2具有较大溶解度的有机溶剂做 吸收剂,通过对CO2的加压让其溶解到该溶剂,再通过减压让CO2释放出来,通过这样的交替方式完成CO2的捕获分离。当然溶剂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要求其具有无腐蚀性、无毒性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常见吸收剂有丙烯酸酯、甲醇、乙醇、聚乙二醇等等。化学吸收是指利用碱性溶液如碳酸钾等对CO2进行溶解捕获,再通过脱析作用完成对CO2的分离和溶剂的再生。该方法适用于大流量低浓度CO2的分离回收。 1.1.2吸附法 通过吸附剂在一定条件下对CO2进行选择性吸附,再将CO2解析分离的方法。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硅胶、分子筛等。按照改变的条件,吸附法又可分为:变电吸附(ESA)、变压吸附(PSA)、变温吸附(TSA)等。其中以变压吸附法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在化肥、化工工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1.1.3富氧燃料 该技术是利用空分系统获得富氧甚至纯氧,再与纯的CO2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炉膛与燃料混合燃烧。这样由于除去了氮,就可以在排放气体中产生高浓度的CO2,通过烟气再循环装置去稀释纯氧,重新回注燃烧炉。采用这种富氧燃烧方法,由于助燃气体中氧气浓度较高,燃烧比较完全,不但大大降低了烟气黑度,还因为氮气量的减少,而减少了热损失,节约了能源,故而被发达国家称之为“资源创造性技术”,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的oxy-fuel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析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1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 分析通用范本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 析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截至2004年12月,已有129个国家及地区批准加入议定书,议定书将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定,2012年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

如何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

如何计算二氧化碳减排量? 近年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最关心的环保问题,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温室气体产生,而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二氧化碳(CO2),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归根到底是大量使用各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造成的,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各国纷纷制定了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 通过节约化石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两个关键。在节能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分析二氧化碳减排量的问题,现将网络收集的相关统计方法做一个简单整理,仅供参考。 1、二氧化碳和碳有什么不同? 二氧化碳(CO2)包含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分子量为44(C-12、O-16)。二氧化碳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空气中含有约1%二氧化碳。液碳和固碳是生物体(动物植物的组成物质)和矿物燃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3.67吨二氧化碳(C的分子量为12,CO2的分子量为44,44/12=3.67)。 我们在查看减排二氧化碳的相关计算资料时,有些提到的是“减排二氧化碳量”(即CO2),有些提到的是“碳排放减少量”(以碳计,即C),因此,减排CO2与减排C,其结果是相差很大的。因此要分清楚作者对减排量的具体含义,它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即减排1吨碳(液碳或固碳)就相当于减排3.67吨二氧化碳。 2、节约1度电或1公斤煤到底减排了多少“二氧化碳”或“碳”? 发电厂按使用能源划分有几种类型:一是火力发电厂,利用燃烧燃料(煤、石油及

其制品、天然气等)所得到的热能发电;二是水力发电厂,是将高处的河水通过导流引到下游形成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三是核能发电厂,利用原子反应堆中核燃料慢慢裂变所放出的热能产生蒸汽(代替了火力发电厂中的锅炉)驱动汽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四是风力发电场,利用风力吹动建造在塔顶上的大型桨叶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称为风力发电,由数座、十数座甚至数十座风力发电机组成的发电场地称为风力发电场。 以上几种方式的发电厂中,只有火力发电厂是燃烧化石能源的,才会产生二氧化碳,而我国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国家(据统计,2006年全国发电总量2.83万亿kWh,其中火电占83.2%,水电占14.7%),同时,火力发电厂所使用的燃料基本上都是煤炭(有小部分的天然气和石油),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49%用于发电。 因此,我们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参考,计算节电的减排效益。根据专家统计:每节约 1度(千瓦时)电,就相应节约了0.4千克标准煤,同时减少污染排放0.272千克碳粉尘、0.997千克二氧化碳(CO2)、0.03千克二氧化硫(SO2)、0.015千克氮氧化物(NOX)。 为此可以推算出以下公式计算: 节约1度电=减排0.997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272千克“碳” 节约1千克标准煤=减排2.493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68千克“碳” 节约1千克原煤=减排1.781千克“二氧化碳”=减排0.486千克“碳” (说明:以上电的折标煤按等价值,即系数为1度电=0.4千克标准煤,而1千克原煤=0.7143千克标准煤)

CO2减排研究进展

CO2减排研究进展 刘诚 摘要:在全球变暖越来越被广泛关注的同时,CO2的减排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它关系到人类生活环境的未来和命运。本文首先综述了全球CO2上升的事实,然后分列出当前主要国家CO2温室气体的排放现状、减排政策与措施。分析了当前CO2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热点;最后结合我国的实情,提出了相关的减排对策。 关键词:全球变暖CO2 减排措施减排技术 1.引言 全球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急剧、持续增加。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表明,全球大气CO2、CH4、Nx0浓度显著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化前几千年来的浓度值[1]。 工业革命以前的几千年时间里,大气中的CO2的浓度平均值约为280ppmv,变化幅度大约在10ppmv以内。工业革命以后,碳循环的平衡开始被破坏,人为排放的CO2量急剧上升,造成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2000年大气中的CO2浓度达到368ppmv。这主要是由于森林植被遭到大规模的破坏,CO2的生物转化清除在不断减少,加之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的消费一直在增加,而海洋和陆地生物圈并不能及时地完全吸收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从而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增加。 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折合成碳大约为6Gt左右;每年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和森林植被的破坏可能释放大约1.5Gt碳。而每年大气中碳的净增加量大约为2.0Gt,陆地生物圈吸收约1.7Gt。可见,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约有50%滞留在大气层中。假如由于矿物燃料燃烧所排放到大气中的CO2以每年2%的速率增长,到2040年前后CO2浓度就将达到550ppmv;若以每年1%的速率增长,则到2085年前后CO2浓度将达到550ppmv[2]。 因此,引起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CO2的减排技术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2. CO2温室气体排放、减排现状及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主要源于发达国家。主要是以美国为首。但200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12%,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3]。 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激增出现在20世纪5O年代以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工业化国家GDP比1950年增长了2倍以上,但能源消费大多增长了3倍以上。到了2O世纪后期,发达国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造成大量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在1751—1860年的100多年里,人为CO2排放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1861~1950年的9O年间,发达国家的CO2排放占全球CO2累计排放的95% ;直到1950年以后,发展中国家CO2排放的比例才开始增长[4]。从1951—2000年的50年里,人口不到全球20%的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仍是全球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排放者[4]。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减少5%,欧盟减少8%。根据该公约公布的最新排放数据表明[1],发达国家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731 9×1010t(CO2当量),2000年和2005年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6257×1010t和1.646 5×1010t(CO2当量),分别较1990年降低了6.1%和4.9%。从总量方面看,似乎达到了《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减少5%的要求,但其中主要的减排贡献来源于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型国家,这些国家因经济滑

煤化工工艺中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 刘红玉

煤化工工艺中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刘红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煤炭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众所周知,煤炭 资源在我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煤炭在国 民生活和基础设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由煤炭衍生的大量的化工用品也在人民生 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随着煤炭的大量使用,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来。大 量的焚烧不但使得煤炭的使用率较低,而且污染也相当严重。这也使得我国的煤 化工产业的发展遇到瓶颈。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前提下,我国作为碳排量大国,应当大力发展二氧化碳减排技术。 关键词:煤化工工艺;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研究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煤化工业对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工业不断的发展,对于煤化产品的需求与日 俱增,对其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当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市场经 济深入发展的形势下,对煤炭等能源及相关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伴随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我国煤化工工艺取得了很大进步,在产量、质量上均得到大幅提升,这也大大促进了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但生产中 CO 2 排放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必要探讨煤化工工艺中 CO 2 减排技术。在煤化工产品生产的过程中,除了要保证其质量之外,还要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特别是 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要给与更多的重视。针对煤化工工艺中二氧化碳 的减排技术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1煤化工技术简述 在煤炭工业中,煤炭焦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能够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化 工产品,并且这项技术的发展对于其它一些附属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技术的发展逐渐朝向低成本、高环保性能的方向发展,煤炭液化技术也 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虽然目前我国这一技术还不够完善,但这项技术有着非 常巨大的发展前景,是当前煤化工技术中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 2煤化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来源分析 综合起来,煤化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这四个方面: 2.1煤制甲醇工艺流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煤制甲醇要经过煤气化、合成气的净化和合成甲醇等过程,其中,煤气化过 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多。煤在O2和H2O共同存在且燃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 面两个反应:A.C+O2=CO2;B.CO+H2O=CO2+H2。而甲醇的合成离不开H2,这样 的话部分CO与H2O反应又会生成H2和二氧化碳,从而再次产生二氧化碳。这 两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只有一小部分会生成甲醇,绝大部分都被排放。有数据 表明,生产1t的甲醇,需要排放2t的二氧化碳。 2.2间接液化法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个工艺主要包括煤气化、煤化气合成和精炼这三个过程,气化和合成是产 生二氧化碳主要来源气化和合成这两个过程。由直接液化可知,氧气和水蒸汽在 煤的液化中作为气化剂,所以间接液化产生二氧化碳主要通过以下四个反应:A. 水煤气变换反应:CO+H2O=CO2+H2;B.铁基催化剂参与的F-T反应: 2CO+H2=CO2+CH2;C.甲烷化反应:2CO+2H2=CH4+CO2;D.歧化反应: 2CO=C+CO2。数据显示生产相同的液化产品这一过程比直接液化产生的二氧化碳 要多1t左右。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析实用版

YF-ED-J767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析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 效果分析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 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 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 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4年 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 签字,截至2004年12月,已有129个 国家及地区批准加入议定书,议定书将于20 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规 定,2012年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

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 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1)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3)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析示范文本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析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泥生产中减排二氧化碳措施及效果分 析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 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 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4年1 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截至2 004年12月,已有129个国家及地区批准加入议定 书,议定书将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京都议 定书》规定,2012年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 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 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 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1)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3)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该议定书确定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占首位,我国是缔约国之一,虽然在20xx年之前不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任务,但是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由减排获得我国发展急需的资金,也为承担减排温室气体任务积累技术和经验,这就必须研究各部门减排二氧化碳的实用技术。为

减排二氧化碳主要技术概况

减排二氧化碳主要技术概况 为了减缓地球变暖而减排二氧化碳已形成全球共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对减排二氧化碳十分重视。为了贯彻“十二五”规划单位GDP 能耗降低16% 和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的约束性考核指标,工信部和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2-2020)》于2013 年1 月9 日公布。该方案提出,到2015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 年下降21% 以上,其中钢铁行业下降18%。这对目前尚处于困境的钢铁工业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但亦是发展模式由粗放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契机,应大力通过技术创新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 从国内外经验看,确保二氧化碳减排主要依靠以下五方面的技术: ①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②节约能源; ③低碳技术; ④二氧化碳分离回收技术; ⑤二氧化碳利用技术。 本文兹就与钢铁行业密切相关的② - ⑤项技术情况分类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节能技术概况 节能和二氧化碳减排关系密切,但按单位工业增加值计算的节能率比常规按吨钢能耗计算的节能率的影响因素更多。工业增加值能耗= 耗能量/(产品产值-原材料产值)。由此看出,通过生产高级产品和降低原材料消耗都有利于降低工业增加值能耗,故使由此计算的二氧化碳减排途径更多。从这一观点出发,有利于减排二氧化碳的先进节能技术及应用情况大致如下: 1)提高高级产品的比例,特别是有利于用户节能减排的产品,其减排二氧化碳的效果更为明显。 如日本铁钢联盟为确保实现1997 年京都议定书规定全国2010 年比1990 年减排二氧化碳6% 的目标而制定的钢铁业2010年自主行动计划中,除规定直接节能10% 的同时,还要求间接节能达6.5%(扩大高级产品约占4%、利用废塑料100 万t 约占15%、利用低温余热供社区利用约占1%)。高级产品首先有高强度钢,用于汽车、船舶等轻量化时,既节约用钢量(间接节能),又有利于运行时节油减排;其次是低铁损电工钢板,则有利于电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减少铁损而节能;还有高耐热、耐蚀钢管,用于超超临界高效发电而节能等。按从生产、使用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计算节能效应。这一措施大幅推动了日本钢铁业提高高级钢比的生产和技术研发,并成为扩大出口的主要手段。 我国钢铁业则在这方面较为薄弱但潜力巨大,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既可提高企业效益,又可为减排二氧化碳抑制地球变暖做出努力,并有利于尽快由大变强。 2)简化生产工序的节能技术。 在简化生产工序的节能技术中,目前节能效果大的先进技术有以下两项: (1)薄带连铸技术。 即将钢水注入由一对逆向旋转辊和两侧封板组成的熔池中,便可直接由钢水连续生产出厚度为2-4mm 的薄带,省去粗轧工序,从而大幅节能。这一先进技术从21 世纪初就先后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建成示范厂,但发展最快的是韩国浦项钢铁。2006 年建成示范厂,现已商业化,年产能达60 万t,其中不锈钢40 万t、镁薄带3000t,还在开发新钢种和钛、锆等薄带材中。我国亦应自行开发或引进技术选点示范应用成功,经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在全国推广。

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比较以及我国的优化选择

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比较以及我国的优化选择 2011-01-04 13:31:38 刘小川/汪曾涛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碳税、一般排放权交易体系、复合排放权交易体系、补贴、政府规制这五种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各自的特点,然后对其作用的范围、借助市场力量的方式、减排成本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成本的大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及政治上的可接受性作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二氧化碳减排措施的优化选择及实施战略:近期应以排放权交易体系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碳税为主体的减排政策体系。 【关键词】节能减排/碳税/排放权交易/公共政策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之一。以《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全球性减排机制已经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施了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措施。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尚无具体减排的目标和时间表,但作为世界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我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随着我国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碳排放问题更加严峻,因此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将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国有必要在各种减排政策之间做出优化的选择。 一、碳减排措施分析 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工具多种多样,按是否通过市场机制为手段可以分为市场化工具和非市场化工具,也可以按其作用的范围划分为国际和国内层面的政策工

具。本文主要分析和介绍国内层面的市场化工具,其他类型的政策工具作为相关比较的补充。 由于温室效应的全球性特征,二氧化碳的减排措施从理论上被认为只有在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框架体系中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二氧化碳的减排政策首先是建立在一个国际协作的框架体系之中。实践中的国际层面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目标和时间表的京都议定书模式,另一种是欧盟实施的排放权交易体系。① 各国需要在国际性协作框架内采取各自的政策措施。比如对于大部分发达国家来说,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其碳减排的目标和时间表,那么他们就需要根据这些既定的目标,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去制定各自国内的政策。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并无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但也摆脱不了碳减排的国际责任,可以采用一些经济可承受范围之内的减排政策工具,比如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或是制定排放标准等,也可以通过国际协作来达到减排的效果,比如参与全球性的清洁发展机制(CDM)②。目前国际上的各种碳排放政策工具有以下几方面: 1.碳税 以石化能源的含碳量为计税依据,对石化能源征收的消费税为碳税。碳税的征收会提高石化能源产品的价格,价格的提高会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让非石化能源价格上更具有竞争优势,从而最终使得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这里说的石化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相关产品,碳税的征收即提高了这类产品的价格水平。 对所有经济主体征收的碳税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支持,认为碳税是达到既定碳减排目标成本最小的减排政策工具。当碳税税率逐步提高时,经济主体就能够根据其自身的特点,首先选择一些低成本的改进,然后逐步扩展到一些高成本的改进。也就是说,一个逐步推进的碳税制度会给各经济主体一个持续、稳定的压力,使经济主体能够依据自身情况选择最优的减排路径。

如何落实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

如何落实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 汽车学院车辆工程2010122021 杜静 摘要: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二氧化低碳减排战略的实施情况以及重要意义,分析了汽车行业所面临的压力,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落实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随着各国低碳减排压力的不断增大,汽车行业的低碳减排日渐引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只有政府、汽车相关企业、社会各界为实现我国低碳减排目标共同努力,才能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赢得由大变强的新机遇。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Analyze the pressure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roposed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Implementation about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As countries continue to increase pressure on carbon emission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s growing carbon emissions caused by Europe and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highly valued. Only the government, automotive related businesses, the community to achieve the common goal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o win new opportunities to grow stronger. 关键词:汽车二氧化碳低碳减排 正文: 我国全面实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是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环节,碳减排战略实施的效果将直接决定我国能否实现战略目标、能否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工业的支柱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汽车产销量的逐年加大,汽车行业面临的节能减排问题日益突出,汽车尾气已经成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重大问题。汽车行业对于实施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战略的必要性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战略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我国于2007年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组长。近年来,我国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为全球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履行气候公约的一项重要义务,中国政府特制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到201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相应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力争实现碳汇数量

CO2减排

意大利:ENERGIRON技术可选择性地有效脱除CO2 在基于高炉冶炼的联合企业中,始终存在过剩的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高炉炉顶煤气,企业通常将这些煤气用于电厂发电。目前,有些钢铁联合企业使用这些现有的能源气体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DRI),将其作为金属化炉料加入高炉,从而提高粗钢产量,减少化石燃料单耗。采用传统的高炉-转炉流程,即使在优化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吨钢CO2排放量也有1.7吨~1.8吨。而用产自天然气、焦炉煤气和高炉炉顶煤气的DRI(直接还原铁)作为金属化炉料加入高炉或电炉,可显著降低CO2排放量。 ENERGIRON技术(新一代直接还原技术)的特点是采用灵活和无重整过程(ZR)的工艺配置,能够满足当下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这一工艺流程的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不仅低,而且易于控制。该技术与选择性CO2脱除系统的结合,可使CO2排放水平显著降低,而且通过捕获CO2,也为工厂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收入来源。 通过生产实践发现,在用天然气作还原剂的DR-EAF(直接还原炉-电炉)流程中,基于无重整过程的ENERGIRON工艺生产的高碳DRI,可全部作为电弧炉的原料进行使用。因此,钢铁联合企业DR-EAF流程使用ENERGIRONZR方案可使超过一半的CO2气体被选择性脱除,这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处理CO2的可选方案,可大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综上所述,ENERGIRONZR方案可以灵活使用不同来源的还原性气体(天然气、合成气、焦炉煤气),且无须改变其基本的工艺配置。显然,就CO2排放而言,BF-BOF(高炉-转炉)和DR-EAF流程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使用了性质不同的能源。即便都是直接还原工艺,不同的工艺之间也存在很大区别:一些直接还原工艺,烟气未经选择性脱除CO2而直接排放,而应用ENERGIRON工艺的直接还原生产厂可以选择性脱除CO2。这些脱除的CO2可作商业用途或被隔离封存。据统计,对于使用天然气的ENERGIRON直接还原工厂,每吨DRI约有70千克碳(或250千克的CO2)被选择性脱除。 国外学者认为,不仅要比较BF-BOF和DR-EAF工艺流程的CO2排放量,而且要比较在市场上可行的其他直接还原方案。从球团工序到钢水产生,ENERGIRON工艺流程的CO2排放总量约为BF-BOF流程的60%,和其他可应用的直接还原技术相比也低10%。同时,在非选择性CO2排放方面,ENERGIRON工艺方案和BF-BOF流程相比,只有50%的CO2通过烟气排放,并且排放量比其他直接还原技术低30%。由此可见,在配有ENERGIRON工艺的炼钢流程中非选择性的CO2排放量显著减少。 在节能方面,这项技术现已成为市场上直接还原工艺中生产每吨DRI能耗最低的技术。通过整合操作压力,不仅整个工艺的能源使用效率被优化,降低了电耗,而且其高还原温度(1050℃以上)还改善了还原反应动力学条件,避免了还原竖炉外部的能源消耗。 更重要的是,得益于ENERGIRON工艺的特点,生产高金属化率、高碳含量的DRI产品(碳以碳化铁形式),可为炼钢过程节约更多的能源。金属化率>94%、典型碳质量分数为3.5%的产品从直接还原生产厂通过气动热装系统输送到EAF并加入其中。这将保留直接还原工艺(约600℃时)固有的能源,与加入冷DRI相比,每吨钢可以降低电耗约130千瓦时,使EAF 通电时间缩短20%。 对于意识到应以减少CO2温室气体排放角度重新定义钢铁工艺的生产者而言,ENERGIRON 技术能在生产DRI的同时获得作为工艺过程副产品的纯CO2。该技术不需要额外的热能或电能,可以实现可选择性排放CO2的“绿色”直接还原生产。 比较三种炼钢工艺对环境的影响: - 传统联合炼钢厂,高炉—氧气顶吹转炉(BF-B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