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师德 铸师魂

明师德铸师魂——谈教师职业道德

永州市蓝山县明德实验小学廖婕妤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听着这首歌曲,怀揣对教师职业的向往,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学校,并且师范毕业便一头扎进了教师这个行列,至今已为人师18年。时光荏苒,从教18个年头,认识了不同个性的、来源于各种家庭的孩子,从中学到幼儿园到小学,经历教育的不同阶段,接触了懵懂的初中生,好奇的小学生,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各种经历都让我体会到作为教师的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所教的孩子们在快乐成长,绽放着一张张自信的笑脸;顽劣的孩子成了好学上进的优秀生;胆小怕事的孩子敢于上台演讲;集体排练的节目获得奖励;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为校争光……对于老师而言,拥有这些,就是幸福,而具备师德就是前提。

习近平主席在教师节寄语时提出“立德树人!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古也有“至圣先师”孔子,他在“师德观”中论到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讲究教法,循循善诱……”他高尚的师德,不仅是过去为师者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生活在当今时代的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在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无数感人的师德故事:“汶川大地震”撕裂巴蜀大地时,我们的老师挺身而出,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我们的

老师义无反顾,用血肉之躯顶住断壁残墙;我们的老师舍生忘死,一次次返回险境救人。张丽莉老师勇救学生,当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仲威平、刘坤贤、潘丽华等历届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将他们宝贵的青春、几十年如一日挥洒着爱心在乡村的教育事业当中,让一个个山里娃子走出大山,考上大学。我县盘晓红老师扎根山区,为贫困学子鼓与呼,“美心教育”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师队伍中

的这一切,是老师们用行动谱写的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是老师们“明事理,以德为先”的师德信念撰写的师魂篇章!

而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却出现了个别“害群之马”,抵不住诱惑,看重个人利益,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等行为损害了老师的形象,严重违反了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遵守的师德。因此,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到“以德树人”更是重中之重。回望18年教育之路,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热爱教育事业,讲奉献,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我们选择入这个行来,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力地完成第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如既往的坚守着三尺讲台。

二、勤于学习,拥有扎实学识。

国外有位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学无止境,老师要有不断进步的理想,掌握

教学相应的理论,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有充足的“电源”才能教出好学生。尤其在日新月异进步迅速的时代,课程新改革的形势下,当一名创新型、全能型的老师是势在必行。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三、爱学生、尊重家长

我们面对的每一位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但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学生得到尊重了,他才会尊重老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我们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让他们去充分与学生沟通,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心中的感受,做学生的好朋友,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接受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对于家长,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作为家长的感受,利用各种方式与他们沟通,多交流教育孩子的理念,相信受到尊重的家长也会更支持我们的教育工作。

四、以身作则

“师者,人之模范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思想、行为和品质的形成,学生都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带来一生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对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做

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明事理,以德为先”懂得教育新观念,掌握教育新方法,有高尚的师德师风,这是我为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定的目标。在我的从教道路上,谨记师德要求,与教育同行!明师德,铸师魂,争做人民好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