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制硫脲【医学模板】

尿素制硫脲【医学模板】
尿素制硫脲【医学模板】

尿素制硫脲

目前,我国硫}}1:生产主要是利用各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生产规模都在5000t/a以下。现有硫眠生产厂家约30多家,年产量约为50000吨,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有:

江苏昆山化工厂、

湖南衡南县化工农药厂、

山东临体县化工厂、

山西运城鸿运化工集团公司、

天津跃进化工厂、

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宏湘化工有限公司等

传统工艺过程为:生石灰和水经消化反应生成的石灰乳进入吸收釜,在吸收釜中石灰乳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氢化钙溶液。该溶液与固体粉末状石灰氮反应

生成硫}}1:溶液。此溶液过滤后,将清液进行减压蒸发浓缩,浓缩液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即得成品硫眠。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目前改进的工艺方法是直接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与石灰氮水溶液一步法直接反应,减少了石灰的消耗,工业废渣量也减少了。

具体的流程为:将石灰氮与水(回流母液或洗液)在合成反应釜中混合均匀,边搅拌边通入硫化氢气体进行合成反应生成硫}}1:溶液。此溶液过滤后,进入冷却结晶器进行冷冻结晶,结晶液离心分离,将晶体烘干即得成品。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该工艺是由石灰氮溶液直接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1:,硫}}1:溶液中产品的析出则由原来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改为冷冻结品。该工艺减少一种原料生石灰,省去石灰乳的配制、硫氢化钙溶液的制备、硫}}1:溶液的蒸发浓缩三个工序。该工艺与老工艺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缺点。一是少用一种原料生石灰,同时,硫化氢和氰氨化钙的消耗定额都有所降低,降低了原料成本。二是传统工艺需用蒸汽加热蒸发硫}}1:溶液中的部分水份,蒸汽耗量很大;该工艺需要冷冻盐水进行冷冻结晶,电的消耗量有所增加。但从整个水、电、汽的消耗定额来看,该工艺比传统工艺每吨产品的费用降低了37.6。三是该工艺由于工艺流程缩短、操作人员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因此,整个硫眠生产成本下降。

氰胺一硫化氢合成法是目前国外生产硫}}1:的主要工艺方法。该法是将氰胺溶于乙酸乙酷制得氰胺的乙酸乙酷溶液,加入浓氨水溶液中,同时通入过量硫

化氢气体并充分搅拌,即得到大量硫}}1:晶体,过滤晶体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再经重结晶得到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上层滤液可作为母液循环利用,硫眠总收率可达90%以上。

氰胺的工业制备方法目前国内主要有两条工艺路线。一条仍然是石灰氮合成氰胺,另一条是尿素常压脱水制备氰胺。

石灰氮法的工艺过程为:在低温下,用硫酸作为催化剂,在弱酸性环境下,使石灰氮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氰胺。此法设备庞大,生产工艺落后,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

尿素常压脱水一步法是用改性分子筛做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和停留时间等反应条件下,在氨气氛围中,使尿素在常压下脱水生成氰胺。再用氰胺和硫化氢在浓氨水溶液中于50℃左右反应,得到硫眠。第一步尿素转化率可达91%以上,氰胺选择性大于37%,选取合适的改型分子筛催化剂,生成副产品聚合物三聚氰胺量仅1.2}-2%。反应可以连续进行,将得到的氰胺溶液用乙酸乙酷萃取后加入浓氨水溶液中,同时通入过量硫化氢气体并充分搅拌,即得到大量硫眠晶体,过滤晶体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再经重结晶得到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上层滤液可作为母液循环利用,硫脉总收率可达33%以上。

1 尿素法合成硫脲的生产技术申请号:200910016870.7

中型煤制合成氨-—尿素厂生产技术现状、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要点

中型煤制合成氨-—尿素厂 生产技术现状、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王有显 (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200062) 摘要 本文为“九、五”攻关项目“煤造气中型合成氨—尿素厂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集成示范线”调查部分的摘要。 通过调查对我国中型煤制氨—尿素厂合成氨和尿素生产技术现状;典型的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废水污染源;水污染及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等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前言 在中国的氮肥行业中,中氮肥历史最长,不仅是氮肥工业的发源地,而且也可以说是我国重化工的摇篮。目前我国中氮肥厂有54家,其原料结构包括了煤(焦)、油、气(天然气、油田气等),其中以煤(焦)为原料的厂家34家;以油为原料的厂家15家;以气为原料的厂家11家,(其中以兼有油、煤的厂家为6家)。1998年合成氨产量为603.5275万吨,占全国合成氨总厂量3188.5634万吨的19% 54家中氮厂中有尿素厂38家(占总厂数的70%),1998年尿素产量为566.2548万吨,占全国尿素总厂量2568.8853万吨的22%。

综观我国中氮行业的现状,煤(焦)制氨仍占主要地位(占总厂数的63%),而且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储量,供应和消耗情况来看,油制氨将逐步为煤制氨所取代。从氮肥产品结构看,由于原来生产碳铵的中氮肥厂转产尿素,使尿素产品成为主要产品,因而煤制氨-尿素厂在中氮行业中占主要地位,为此,研究中型煤制氨-尿素厂的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二. 中型煤造气合成氨生产技术现状 (一) 概况 正如前述,我国以煤炭为原料的中型合成氨厂有34家,其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压缩和氨合成四大部分,只是在使用的具体技术上有不同的差异,现简述如下: 1.原料气的制备 目前我国煤焦制氨采用的气化技术主要有下面两种。 (1)固定床间歇气化。目前我国34家中型煤焦制氨厂均采用该技术,典型的炉型为UGI炉。其直径一般为2.74米、3米和3.6米,由于产量不同而台数各异。 (2)水煤浆加压气化。该法为引进德士古气化技术,首家使用该技术的是山东鲁南化肥厂第二氮肥厂,93年联动试车,94年3月通过国家的审核。

尿素制硫脲

目前,我国硫}}1:生产主要是利用各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生产规模都在5000t/a以下。现有硫眠生产厂家约30多家,年产量约为50000吨,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有: 江苏昆山化工厂、 湖南衡南县化工农药厂、 山东临体县化工厂、 山西运城鸿运化工集团公司、 天津跃进化工厂、 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宏湘化工有限公司等 传统工艺过程为:生石灰和水经消化反应生成的石灰乳进入吸收釜,在吸收釜中石灰乳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氢化钙溶液。该溶液与固体粉末状石灰氮反应生成硫}}1:溶液。此溶液过滤后,将清液进行减压蒸发浓缩,浓缩液经冷却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即得成品硫眠。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目前改进的工艺方法是直接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与石灰氮水溶液一步法直接反应,减少了石灰的消耗,工业废渣量也减少了。 具体的流程为:将石灰氮与水(回流母液或洗液)在合成反应釜中混合均匀,边搅拌边通入硫化氢气体进行合成反应生成硫}}1:溶液。此溶液过滤后,进入冷却结晶器进行冷冻结晶,结晶液离心分离,将晶体烘干即得成品。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该工艺是由石灰氮溶液直接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1:,硫}}1:溶液中产品的析出则由原来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改为冷冻结品。该工艺减少一种原料生石灰,省去石灰乳的配制、硫氢化钙溶液的制备、硫}}1:溶液的蒸发浓缩三个工序。该工艺与老工艺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缺点。一是少用一种原料生石灰,同时,硫化氢和氰氨化钙的消耗定额都有所降低,降低了原料成本。二是传统工艺需用蒸汽加热蒸发硫}}1:溶液中的部分水份,蒸汽耗量很大;该工艺需要冷冻盐水进行冷冻结晶,电的消耗量有所增加。但从整个水、电、汽的消耗定额来看,该工艺比传统工艺每吨产品的费用降低了。三是该工艺由于工艺流程缩短、操作人员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因此,整个硫眠生产成本下降。 氰胺一硫化氢合成法是目前国外生产硫}}1:的主要工艺方法。该法是将氰胺溶于乙酸乙酷制得氰胺的乙酸乙酷溶液,加入浓氨水溶液中,同时通入过量硫化氢气体并充分搅拌,即得到大量硫}}1:晶体,过滤晶体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再经重结晶得到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上层滤液可作为母液循环利用,硫眠总收率可达90%以上。

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

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 天脊晋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晋城第二化肥厂)是1979年投产的年产3kt合成氨的小氮肥厂,历经二十年的艰苦创业,1999年达到60kt/a的合成氨生产规模,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却未见大发展,效益平平。进入新世纪,企业领导审时度势,抓住山西省调产机遇,首先果断兼并了离市区25km的解放军6013厂,为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并随即投资8141万元实施改产碳铵为大颗粒尿素的8.13工程(80kt/a氨,130kt/a尿素)。2001年6月初率先建成了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地区第一套大颗粒尿素装置。改产尿素的成功,优化了产品结构,企业的实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这一规模发展的业绩成为山西省打造以无烟煤产地晋城为中心的尿素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的首棋。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锻炼了发展煤化工事业的生力军,坚定了快速发展、进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晋城二化在认真总结8.13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马不停蹄,进一步加快加大建设步伐。 2003年底,在6013厂厂址处,建成投产了全国小氮肥企业首套18.30装置(180kt/a合成氨,300kt/a尿素)。该装置决算投资3.6亿元,建设周期13个月,投产42天即达产达标,试生产第一年(2004年)在电负荷受限的条件下,生产合成氨199.8kt,大颗粒尿素320kt,并联产甲醇14.3kt,实现利润1.2亿元,2005年又取得氨产量240.4kt,大颗粒尿素407.5kt,联产甲醇18.96kt,实现利润1.7898亿元的好成绩。 2001年以前,晋城二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碳铵厂,而2003年底两套装置尿素生产能力达到500kt。2005年合成氨总产量376kt,尿素总产量为619.77kt。以实现销售收入9.45亿元,利润3.01亿元,利税3.4亿元的佳绩进入中国石油和化工化肥行业百强,全国小尿素行业综合效益第一名,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晋城二化尿素装置的建设达到了投资省、投产快、运行好、效益高的建设目标,其合理的规模配置,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成功的建设经验和稳定高效的运行效果倍受关注,众多同行前来参观、询问、学习、考察,来者中有的对其投资之少表示怀疑,也有不少同行将其高效益仅仅归结为资源优势带来的效果。 笔者有幸身临其境参加了工程建设和开车运行的全过程,首先肯定的是投资额和效益是实实在在的。至于为什么花这么少的钱取得如此高的效益,我们的体会是:工程造价不单纯是一个花钱的事,它是一门融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投资管理科学,从项目的决策、技术方案的选择、设计、实施等涉及到工程的全方位、全过程。而项目的投资效益更是一个综合效果,除市场因素外,主要由投资多少、工期长短、运行效果来决定。只有做到投资少、投产快、运行好,才能保证效益高。与本项目同期同地的另一18.30装置总投资11.6亿元,建设期3年余,3个多月方达产,虽也处原料产地,建成后的效益却远不如晋城二化了,该装置吨尿素投资3860元,而晋城二化吨尿素投资仅1200元(如按达到的实际生产能力计算吨尿素投资不到1000元),前者成本中的利息负担上百元,是晋城二化的三倍多,至于试车费用、运行费用的差别更悬殊。 下面仅就装置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 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建设指导思想 领导的任务就是决策,根据晋城市打造200万吨尿素生产基地的目标,综合企业的优势和经济技术实力,二

尿素制硫脲

尿素制硫脲 目前,我国硫}}1:生产主要是利用各种含硫化氢的尾气,生产规模都在5000t/a以下。现有硫眠生产厂家约30多家,年产量约为50000吨,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有: 江苏昆山化工厂、 湖南衡南县化工农药厂、 山东临体县化工厂、 山西运城鸿运化工集团公司、 天津跃进化工厂、 宁夏大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衡阳宏湘化工有限公司等 传统工艺过程为:生石灰和水经消化反应生成的石灰乳进入吸收釜,在吸收釜中石灰乳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氢化钙溶液。该溶液与固体粉末状石灰氮反应生成硫}}1:溶液。此溶液过滤后,将清液进行减压蒸发浓缩,浓缩液经冷却结晶、

离心分离、烘干即得成品硫眠。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 目前改进的工艺方法是直接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硫化氢与石灰氮水溶液一步法直接反应,减少了石灰的消耗,工业废渣量也减少了。 具体的流程为:将石灰氮与水(回流母液或洗液)在合成反应釜中混合均匀,边搅拌边通入硫化氢气体进行合成反应生成硫}}1:溶液。此溶液过滤后,进入冷却结晶器进行冷冻结晶,结晶液离心分离,将晶体烘干即得成品。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图1-2所示 该工艺是由石灰氮溶液直接吸收硫化氢气体生成硫}}1:,硫}}1:溶液中产品的析出则由原来的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改为冷冻结品。该工艺减少一种原料生石灰,省去石灰乳的配制、硫氢化钙溶液的制备、硫}}1:溶液的蒸发浓缩三个工序。该工艺与老工艺比较主要有以下优缺点。一是少用一种原料生石灰,同时,硫化氢和氰氨化钙的消耗定额都有所降低,降低了原料成本。二是传统工艺需用蒸汽加热蒸发硫}}1:溶液中的部分水份,蒸汽耗量很大;该工艺需要冷冻盐水进行冷冻结晶,电的消耗量有所增加。但从整个水、电、汽的消耗定额来看,该工艺比传统工艺每吨产品的费用降低了37.6。三是该工艺由于工艺流程缩短、操作人员减少、设备投资降低,因此,整个硫眠生产成本下降。 氰胺一硫化氢合成法是目前国外生产硫}}1:的主要工艺方法。该法是将氰胺溶于乙酸乙酷制得氰胺的乙酸乙酷溶液,加入浓氨水溶液中,同时通入过量硫化氢气体并充分搅拌,即得到大量硫}}1:晶体,过滤晶体并用无水乙醇洗涤,再经重结晶得到产品,纯度可达99%以上。上层滤液可作为母液循环利用,硫眠总

中型煤制合成氨-—尿素厂生产技术现状、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型煤制合成氨-—尿素厂生产技术现状、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型煤制合成氨-—尿素厂 生产技术现状、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王有显 (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 200062) 摘要 本文为“九、五”攻关项目“煤造气中型合成氨—尿素厂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优化集成示范线”调查部分的摘要。 通过调查对我国中型煤制氨—尿素厂合成氨和尿素生产技术现状;典型的生产工艺及产生的主要废水污染源;水污染及治理现状;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等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前言 在中国的氮肥行业中,中氮肥历史最长,不仅是氮肥工业的发源地,而且也可以说是我国重化工的摇篮。目前我国中氮肥厂有54家,其原料结构包括了煤(焦)、油、气(天然气、油田气等),其中以煤(焦)为原料的厂家34家;以油为原料的厂家15家;以气为原料的厂家11家,(其中以兼有油、煤的厂家为6家)。1998年合成氨产量为万吨,占全国合成氨总厂量万吨的19% 54家中氮厂中有尿素厂38家(占总厂数的70%),1998年尿素产量为万吨,占全国尿素总厂量万吨的22%。

综观我国中氮行业的现状,煤(焦)制氨仍占主要地位(占总厂数的63%),而且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储量,供应和消耗情况来看,油制氨将逐步为煤制氨所取代。从氮肥产品结构看,由于原来生产碳铵的中氮肥厂转产尿素,使尿素产品成为主要产品,因而煤制氨-尿素厂在中氮行业中占主要地位,为此,研究中型煤制氨-尿素厂的节水、减污、清洁生产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二. 中型煤造气合成氨生产技术现状 (一) 概况 正如前述,我国以煤炭为原料的中型合成氨厂有34家,其工艺流程基本相同。大致可分为:原料气的制备;原料气的净化;气体压缩和氨合成四大部分,只是在使用的具体技术上有不同的差异,现简述如下: 1.原料气的制备 目前我国煤焦制氨采用的气化技术主要有下面两种。 (1)固定床间歇气化。目前我国34家中型煤焦制氨厂均采用该技术,典型的炉型为UGI炉。其直径一般为米、3米和米,由于产量不同而台数各异。 (2)水煤浆加压气化。该法为引进德士古气化技术,首家使用该技术的是山东鲁南化肥厂第二氮肥厂,93年联动试车,94年3月通过国家的审核。 其它还有解放军化肥厂二期工程鲁奇法褐煤加压气化技术,该技术为国家科委重点科研项目。1974年投产,但该法仍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准备与捷克合作对鲁奇炉褐煤气化、净化及污染治理进行合作。

合成氨生产尿素原理

尿素合成氨生产原理 一、生产原理 尿素分子式(NH2)2C0,是由液氨和二氧化碳,在尿素合成塔反应生成铵基甲酸铵(甲铵),其中一部分脱水生成尿素,其反应式为: 2NH3十C02=NH2COON4 NH2C00NH4 = NH2CONH2十H20 根据此反应机理,采用不同的压力、温度、氨碳比,形成各种生产工艺。 二、二氧化碳汽提工艺 二氧化碳汽提工艺特点是合成压力低,氨碳比低,反应率高而不设中压回收系统,流程短。缺点是由于氨碳比低,反应物料为酸性介质腐蚀性较强,为防腐蚀在二氧化碳气中添加氧较多达到0.55%~0.7%,如操作不当在合成塔顶排气中会产生过量氧与氢的爆炸性气体,故在高压洗涤器设有防爆板。在改进型二氧化碳汽提工艺中,为防止合成塔排气形成爆炸性气体,而采取了将二氧化碳气中氢脱除的方法即二氧化碳压缩机出口气体先经过气体加热器将气体加热,进入脱氢反应器(装有把催化剂),然后再将气体冷却,这样增加了三个高压设备,增加了投资。在70年代一些二氧化碳气提尿素老厂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加双氧水技术进行防腐蚀,减少了向二氧化碳气中加氧气量,使其达不到氧氢混合爆炸围,该项技术己得到推广应用。现将典型的二氧化碳汽提尿素的生产流程介绍如下: 1.原料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的压缩 由界外供给的液氨,用高压氨泵将压力提高到16.0兆帕,经氨加热器进一步加热到70℃,送入高压喷射器,将高压洗涤器出来的甲铵液增压,一并送人高压冷凝器的顶部。由界外送来二氧化碳气体,经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至13.79兆帕进入其汽提塔底部。 2.合成和汽提 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送人新鲜的液氨,含有氨和二氧化碳的气提气以及循环返回系统的甲铵液也在14兆帕下送入,出口温度为168~170℃,氨/二氧化碳为2.8~2.9。换热器用压力0.4兆帕温度143℃的沸水冷却,物料中的气体被冷凝,并反应生成甲铵,放出冷凝热和生成热,产生0.4兆帕的蒸汽,用于后续工序。 在高压冷凝器中,使氨与二氧化碳全部生成甲铵,大约有78%的氨和70%二氧化碳冷凝成液体,生成的甲铵液与末冷凝的气体从底部各自的管离开高压甲铵冷凝器,进入合成塔底部。反应物在合成塔自下而上通过,在温度180~185℃、压力13.5~14.0兆帕下,将甲铵转化为尿素,二氧化碳转化率为57%~58%,从部溢流管离开送人气提塔。 在合成塔顶部出气中除氨、二氧化碳外,还有氧、氮、氢、惰性气体等,送人高压洗涤器。高压洗涤器下部是直立管壳式浸没冷凝器,器充满液体,气体鼓泡向上通过,上部为鼓泡段。液体出鼓泡段,一部分从溢流管返回浸没冷凝段底部,一部分外流出去进入喷射泵的吸入口。出口甲铵液的温度保持在160℃,为了防止冷却过度,管外用热水冷却,热水在一个封闭的加压系统中用循环水泵循环。从高压洗涤器顶部出来还含氨、二氧化碳气的惰性气进入吸收塔,被冷凝液吸收后放空。送入吸收塔的冷凝液是从氨水贮槽分别用解吸塔给料泵及升压泵经过顶部加料冷却器送人吸收塔的上段填料层,用闪蒸槽冷凝液泵将闪蒸槽冷凝液送人下段填料层,在塔底所得的稀甲铵液,部分返回下段填料层循环吸收,部分送人低压洗涤器中吸收从低压甲铵冷凝器出来的氨和二氧化碳。最终甲铵液从低压洗涤器或吸收器液位槽底部进入高压甲铵泵,升压后经高压洗涤器返回甲铵冷凝器。

硫脲msds

硫脲安全说明书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61821 CAS号62-56-6 中文名称硫脲 英文名称Thiourea;Thiocarbamide 别名硫代尿素 分子式CH4N2S;SC(NH2)2 分子量76.12 熔点176~178℃ 密度相对密度(水=1)1.41 危险标记15(毒害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沸点分解 溶解性溶于冷水、乙醇、微溶于乙醚 稳定性稳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药品、橡胶添加物、镀金材料等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吸入本品粉尘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出现胸部不适、咳嗽等。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刺激胃肠道。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白细胞减少等。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炎及皲裂等。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毒性很低。 刺激性:家兔经眼:2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0mg/(24小时),重度刺激。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50ug/皿;制酒酵母菌52600umol/L。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40mg/kg(孕后用药1天),对胎鼠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有影响。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反应。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氧化硫。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硫氰酸铵和硫脲共存时其快速测定法[刊,俄]/Moskalevic V,L.;Lebedinskii N.A//Boпр,хим. хим.технол.-1984,(74).-23~26 《分析化学文摘》1986.1 4.实验室监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3mg/m3 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0.5mg/L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一、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煤制尿素产业链梳理

煤制尿素产业链梳理 煤制尿素 1. 空气压缩制得氮气; 2. 煤燃烧制的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 1+2制的氮气; 4. 氮气+二氧化碳制的尿素。 尿素制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它是白色单斜晶体,几乎无味,微溶于水(3.1g/L常温),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三聚氰胺是氨基氰的三聚体,由它制成的树脂加热分解时会释放出大量氮气,因此可用作阻燃剂。它也是杀虫剂环丙氨嗪在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代谢产物。 CO(NH2)2—→C3H6N6 + 6 NH3 + 3 CO2 (一定条件) 三聚氰胺制甲醛氨基树脂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由三聚氰胺和甲醛缩聚而成,随反应物摩尔比不同产生不同产物。 三聚氰胺制树脂胶黏剂

三聚氰胺制泡沫 尿素制碳酸丙烯酯 碳酸丙烯酯制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制碳酸甲乙酯 碳酸甲乙酯(Ethyl Methyl Carbonate)别名碳酸乙基甲酯,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用于有机合成,是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溶剂。碳酸甲乙酯应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按易燃化学品规定储运。

碳酸甲乙酯制碳酸二乙酯 碳酸二乙酯(CAS: 105-58-8 ,英语名:Diethyl carbonate)是乙醇的二碳酸酯,常温下为无色清澈液体。主要用作硝酸纤维素、树脂和一些药物(如红霉素)的溶剂,及有机合成(如苯巴比妥、除虫菊酯)的中间体。它还可用在锂电池的电解液中。 碳酸二甲酯制碳酸二苯酯 碳酸二苯酯(DPC)是一种不溶于水,溶于热乙醇、苯、乙醚、四氯化碳、冰醋酸等有机溶剂的白色结晶固体,能被热碱分解。主要用于工程塑料聚碳酸酯和聚对羟基苯甲酸酯等的合成原料,也可以用作硝酸纤维素的增塑剂和溶剂。 碳酸二苯酯制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英文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方面的应用。用于制造大型灯罩、防护玻璃、光学仪器的左右目镜筒等,还可广泛用于飞机上的透明材料。 碳酸二甲酯制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是异氰酸的各种酯的总称。若以-NCO基团的数量分类,包括单异氰酸酯R-N=C=O 和二异氰酸酯O=C=N-R-N=C=O及多异氰酸酯等。用于家电、汽车、建筑、鞋业、家具、胶粘剂等行业。

硫脲

硫脲 白色而有光泽的晶体。味苦。密度1.405。熔点180~182℃。更热时分解。溶于水,加热时能溶于乙醇,极微溶于乙醚。熔融时部分地起异构化作用而形成硫氰比铵。用于制造药物、染料、树脂、压塑粉等的原料,也用作橡胶的硫化促进剂、金属矿物的浮选剂等。由硫化氢与石灰浆作用成硫氢化钙,再与氰氨(基)化钙作用而成。也可将硫氰化铵熔融制取,或将氨基氰与硫化氢作用制得。 中文名硫脲 外文名thiourea 别名硫代尿素 分子式CN2H4S 相对分子质量76.12 化学品类别有机物--硫化物 管制类型不管制 储存密封保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硫脲 中文别名:硫代尿素 英文名称:Thiourea 英文别名:2-Thiourea; Isothiourea; sulfocarbamide; sulfouren; sulourea; Thiocarbamide; Thiurea; THU; thio arbamid; sulphourea; carbamoylsulfamic acid CAS号:62-56-6 EINECS号:200-543-5[1] 1、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熔点(℃):176~178 相对密度(水=1):1.41 沸点(℃):分解 分子式:CH4N2S 分子量:76.12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5 溶解性:溶于冷水、乙醇,微溶于乙醚。[2] 化学性质 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2] 在空气中易潮解。在150℃时转变成硫氰酸铵。在真空下150-160℃时升华,180℃时分解。具有还原性,能使游离态碘还原成碘离子。本品富于反应性,用以制备各种化合物。能与多种氧化剂反应生成脲、硫酸及其他有机化合物,也能与无机化合物制成易溶解的加成化合物。 本品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能经皮肤吸收,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及呼吸和心脏功能降低等症状。生产本品1~15年的工人,会出现头痛、嗜眠、全身无力、皮肤干燥、口臭、口苦、腹上部疼痛、便秘、尿频等症状。典型症状为面色苍白、面部虚肿、腹胀、基础代谢降低,血压降低,脉搏变慢,心电图有变化。还会出现皮肤病等症状。本品对蛙的LD50为10G/KG,对鼠皮下注射的D50为4g/kg。对人的致死量,文献记载为10g/kg。生产本品的工人应戴防毒口罩,穿防护服,注意安全。生产设备应密闭,无跑、冒、滴、漏现象。[3] 2、作用与用途 用以合成磺胺噻唑、蛋氨酸和肥猪片等药物的原料。用作染料及染色助剂、树脂及压塑

尿素生产安全技术完整版

编号:TQC/K750尿素生产安全技术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尿素生产安全技术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尿素(H2NCONH2),又称脲或碳酰胺,白色晶体,相对分子质量在60.055。尿素大量存在于人类和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尿素溶于水、乙醇和苯,几乎不溶于乙醚和氯仿。 尿素含氮量居固体氮肥之首,达46%以上为中性速效肥料,施于土壤中不残留使土壤恶化的酸根,而且分解出来的二氧化碳也可为植物所吸收。 尿素在工业上的用途亦很广泛,可用于制造脲醛树脂、聚胺酯等高聚物的原

合成氨与尿素生产工艺指标

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银化发[2001]69号 峨山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颁发《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部门: 工艺指标是工艺操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工艺参数控制的科学依据,是实现稳产、高产、优质、低耗的要素,更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现将公司总工办根据技改后的生产工艺及规模实际编制的《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发至各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请认真遵照执行。 本工艺指标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

(此页无正文) 峨山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工艺指标通知 抄报:公司领导生产处各科室各生产车间 峨山银河化工有阴责任公司总部办2001年7月27日印发

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合成氨及尿素生产 工艺指标 编制:总工办

前言 我公司6万吨尿素装置及配套的合成装置,在峨山化肥厂装置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技术改造。采用了粘土煤球制气,碱法脱硫,中低低就换工艺等,无论从原料路线和工艺步骤都较原来有较大变动。但总的运行还是平稳的,由于生产工艺及规模的改变,以前颁发的工艺指标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这次由总工办编制的工艺指标,是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参照原化工部颁发的工艺指标及兄弟厂的经验编制的。现发到各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管理部门,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在运行中个性,以至完善。 工艺指标是工艺操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工艺参数控制的科学依据,是实现稳产高产优质低耗的要素,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希望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和生产管理者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与生产有关的管理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工艺指标,要做到生产操作与调度指挥以工艺指标为规的协调和统一,要充分认识工艺指标的严肃性、科学性和灵活性。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进行工艺指标的分类和分级管理考核,把哪此与安全生产、高产、优质、低耗、延长设备运行周期的重要指标列为厂控制指标。工艺指标合格率由生产管理部门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以期达到安全、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本指标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前发布的工艺指标与本指标不同的按本指标执行。 总工办 二○○一年六月一日

硫脲;硫代尿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硫脲;硫代尿素 标识中文名:硫脲;硫代尿素英文名:Thiourea;Thiocarbamide 分子式:CH4N2S分子量:76.12 CAS号:62—56—6RTECS号:YU2800000 危险货物编号:61821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药品、橡胶添加物、镀金材料等。熔点:176~178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1.41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冷水、乙醇,微溶于乙醚。 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2.5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 闪点(℃):无资料自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无资料爆炸上限(V%):无资料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 物等毒性气体。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氧化硫。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5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不可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 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0.3mg/m3;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毒性很低 健康危害: 本品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吸入本品 粉尘对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出现胸部不适、咳嗽等。对眼有刺激性。口服刺激 胃,肠道。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 基础代谢降低、白细胞减少等。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 炎及皲裂等。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 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 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 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 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卫生 习惯。

硫脲

硫脲为有机络合剂,可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为白色有光泽的菱形六面结晶体,味苦,微毒,无腐蚀作用。密度为 1.405g/cm3,熔点为180~182℃,温度更高时分解,易溶于水,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9%-10%(142g/L),溶解热为2 2.57kJ/d,其水溶液呈中性。 近40年来,由于物理技术的迅速发展,硫脲分子的化学结构已被进一步认定为以下的共振式: 即它是通过分子中的N十和s原子所具有的自由电子对,吸附于金粒表面而使金的氧化还原电位大大降低,使金易于氧化而溶解进人溶液中。 硫脲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为硫化物和氨基氰: SC(NH 2) 2 +2NaOH====Na 2 S+CNNH 2 +2H 2 O 分解生成的氨基氰可转变为尿素: CNNH 2+H 2 O=====CO(NH 2 ) 2 从而造成硫脲的消耗。在碱性介质中,硫脲分解生成的S2-还可与溶液中的Au+、Ag+及Cu2+等各种金属阳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 硫脲在酸性(pH1-6)溶液中具有还原性质,可被氧化而生成多种产物。在 室温下比较容易氧化为二硫甲脒(SCN 2H 3 ) 2 : 硫脲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介质的pH,硫脲浓度和温度。在适宜的温度下,当硫脲浓度一定时,随着介质pH的下降,硫脲趋向于更稳定;反之,当介质的pH 一定时,随着硫脲浓度的增大,硫脲越易被氧化。为保持硫脲在溶金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金作业宜采用低pH的硫脲溶液。也只有降低溶液的pH,才能适当地提高溶液中的硫脲浓度。298K硫脲的主要热力学数据如表1。

温度的提高虽能加快硫脲溶金的初始速度,但它会严重影响硫脲的稳定性,使得溶金才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甚至无效。在多数文献中,选定的硫脲溶金介质温度不高了25℃,虽然它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但试验证明,随着介质(不论是酸性、中性或碱性)温度的升高硫脲的氧化速度会加快。当硫脲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加热至60℃时,均会发生水解而生成氨、二氧化碳和液态H 2 S: SC(NH 2) 2 +2H 2 O====CO 2 +2NH 3 +H 2 S H 2 S还可进一步分解成S。当煮沸硫脲液时,硫脲便因快速水解而生成S2-、S、 HSO 4-和SO 4 2-等而失效。 硫脲的重要特性是在水溶液中与过渡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络阳离子,反应通 式如下: Me n++x(TU)====[Me(TU) x ]n+ 其中:Tu-硫脲;n-化合价;x—配位数。 几种金属硫脲络合物的累计生成常数β x 列于表2中。 2 硫脲作为一种强配位体和金属离子键结合可以通过氮原子的非键电子对,或 硫原子与金属离子选择络合。Au(I)-硫脲络离子Au(TU) 2 +的阳离子性质与对 应的氰络阴离子Au(CN) 2 -完全不同,尽管前者稳定性比后者稍差,但从上表2可见,除汞的硫脲络离子较金稳定外,其他金属的硫脲络合物都不如金稳定,故硫脲对金还是有一定选择性的。当然,Cu2+、Bi3+等也可与硫脲形成较稳定的络阳离子。当原料中含有这些组分时,将增加硫脲的消耗并降低其溶金效率。

煤制尿素工艺技术方案

煤制尿素工艺技术 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竞争性的尿素合成工艺是荷兰Stamicarbon公司的CO2汽提工艺、意大利Snamprogetti公司的NH3汽提工艺和日本东洋公司的ACES工艺。它们在世界上建厂数量为:CO2汽提工艺115套,氨汽提工艺80套,ACES工艺9套。1980以后建厂的工艺以氨汽提工艺居多。近年来,CO2汽提工艺有很大的发展,Stamicarbon与Sandvik公司合作,推出了一种耐腐蚀性能更优异的专门双相钢材料——Safurex (Stamicarbon A4-18005型BE.06),该材料可以在无氧情况下,能耐高温甲铵液的腐蚀,在中国宁夏用新的CO2汽提工艺成功的改造了NH3汽提工艺,使装置增产50%。 (一)国外尿素技术工艺概况 1、CO2汽提工艺 该工艺由荷兰Stamicarbon公司于1964年开始中间试验,1967年建成第一套工业装置。该工艺在70年代初期发展迅速,目前己在世界范围内承建200多套尿素装置,总能力大约为50 Mt/a,占世界尿素总能力的45%,设计能力范围在70~3250t/d。我国也己有18套大型装置在运行,最大的单系列是中海油富岛化学有限公司的2700t/d。 该工艺包括原料压缩、尿素合成及未反应物的高压分解和回收、未反应物的低压分解和回收、尿液浓缩与造粒、工艺冷凝液处理等工序。该工艺用CO2作汽提剂,在与合成等压条件下将合成塔出料在汽提塔内加热汽提,使未转化的大部分甲铵分解成CO2和NH3蒸出,分解及汽化所需的热量由2.45MPa蒸汽供给。汽提塔出汽在高压冷凝器内生成甲铵冷凝液,冷凝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副产低压蒸汽,供低压分解、尿液蒸发使用,汽提塔出液减压后进入精馏塔,将残余甲铵和氨进一步加热分解并蒸出,

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流程简图精编版

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 流程简图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 艺 煤合成氨工艺的核心问题是制备纯净的氢气,而制备纯净的氢气,就涉及到脱硫脱碳工序!含硫、含碳的气体,都是酸性气体! C+H 2O(水蒸气)=CO+H 2(水煤气法) CO+H 2O=CO 2+H 2 拥有氢气与氮气,即可制得氨。 氨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氨基甲酸铵(简称甲铵),进一步脱水生成尿素! 2NH 3+CO 2==COONH 2NH 4(放热),COONH 2NH 4==CO(NH 2)2+H 2O (吸热)。 尿素加热分解可以制成三聚氰胺 6CO(NH 2)2==C 3N 3(NH 2)3(三聚氰胺)+3CO 2+6NH 3。 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制备 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 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 一氧化碳变换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 ,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到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 2和N 2,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 。变换反是: CO+H 2O →H 2+CO 2=mol 0298H Δ 由于CO 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变换段出口残余CO 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 转变为CO 2和H 2;第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 含量降至%左右。因此,CO 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 脱硫脱碳过程 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

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流程简图

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工艺 煤合成氨工艺的核心问题是制备纯净的氢气,而制备纯净的氢气,就涉及到脱硫脱碳工序!含硫、含碳的气体,都是酸性气体! C+H 2O(水蒸气)=CO+H 2 (水煤气法) CO+H 2 O=CO 2 +H 2 拥有氢气与氮气,即可制得氨。 氨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氨基甲酸铵(简称甲铵),进一步脱水生成尿素! 2NH 3+CO 2 ==COONH 2 NH 4 (放热),COONH 2 NH 4 ==CO(NH 2 ) 2 +H 2 O(吸热)。 尿素加热分解可以制成三聚氰胺 6CO(NH 2) 2 ==C 3 N 3 (NH 2 ) 3 (三聚氰胺)+3CO 2 +6NH 3。 工艺流程 (1)原料气制备 将煤和天然气等原料制成含氢和氮的粗原料气。对于固体原料煤和焦炭,通常采用气化的方法制取合成气;渣油可采用非催化部分氧化的方法获得合成气;对气态烃类和石脑油,工业中利用二段蒸汽转化法制取合成气。 (2)净化 对粗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氢气和氮气以外的杂质,主要包括变换过程、脱硫脱碳过程以及气体精制过程。 ①一氧化碳变换过程 在合成氨生产中,各种方法制取的原料气都含有CO,其体积分数一般为12% 到40%。合成氨需要的两种组分是H 2和N 2 ,因此需要除去合成气中的CO。变换 反是: CO+H 2O→H 2 +CO 2 =-41.2kJ/mol 0298HΔ 由于CO变换过程是强放热过程,必须分段进行以利于回收反应热,并控制 变换段出口残余CO含量。第一步是高温变换,使大部分CO转变为CO 2和H 2 ;第 二步是低温变换,将CO含量降至0.3%左右。因此,CO变换反应既是原料气制造的继续,又是净化的过程,为后续脱碳过程创造条件。 ②脱硫脱碳过程 各种原料制取的粗原料气,都含有一些硫和碳的氧化物,为了防止合成氨生产过程催化剂的中毒,必须在氨合成工序前加以脱除,以天然气为原料的蒸汽转化法,第一道工序是脱硫,用以保护转化催化剂,以重油和煤为原料的部分氧化法,根据一氧化碳变换是否采用耐硫的催化剂而确定脱硫的位置。工业脱硫方法

硫脲法提金

硫脲法提金 (硫脲又称为硫化脲素(H 2NCSNH 2 ),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粉末晶体易溶于 水,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42g/L,水溶液呈中性,无腐蚀性。硫脲的重要特性是在水溶液中能与过渡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络阳离子,反应的通式可写成: Me n++x(Thio)→[Me(Thio) x ]n+ 式中 Thio-硫脲; n-化合价; x-配位数。 硫脲作为一种强酸位体,可以通过氮原子的非键电子对或硫原子与金属离子 选择性结合。Au(I)-硫脲络阳离子(Au(Thio) 2 +)的阳离子性质与对应的 氰络阴离子(Au(CN) 2 -)性质完全不同。虽然前者的稳定性比后者稍差,但除 Hg(Thio) 42+比Au(Thio) 2 +稳定外,其他金属(如Ag+、Cu2+、Cd2+、Pb2+、Zn2 +、Fe2+、Bi3+)的硫脲配合物都不如Au(Thio) 2 +稳定,故硫脲对Au+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硫脲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分解生成硫化物和氨基氰,氨基氰水解则生成尿素,反应式为: SC(NH 2) 2 +2NaOH=Na 2 S+H 2 N·CN+2H 2 O H 2N·CN+H 2 O=CO(NH 2 ) 2 硫脲在酸性溶液中具有还原性能,易被氧化生成二硫甲脒(简写为RSSR),而二硫甲脒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为氨基氰和元素硫,反应试为: 2SC(NH 2) 2 =(SCN 2 H 3 ) 2 +2H++2e (SCN 2H 3 ) 2 =SC(NH 2 ) 2 +H 2 N·CN+S 溶液中的硫脲随介质酸度增高而趋于稳定。当介质的pH<1.75时,高浓度的硫脲容易氧化,故浸取金时宜使用稀硫脲的酸性溶液。当介质的pH>1.75时,硫脲则会发生水解,导致硫脲的消耗量增大和金的浸出速率减慢。 由于(SCN 2H 3 ) 2 /SC(NH 2 ) 2 标准电位为的标准电位为+0.42V,而SO 4 2+/H 2 SO 4 的电位为+0.17V,故使用硫酸介质作为pH调整剂,可调整所要求的pH值,并防止硫脲氧化。鉴于硫脲溶液加热时会发生水解,故硫脲浸金时温度不宜过高,而且在酸制矿浆时,应向矿浆中加硫酸之后再加入硫脲,以避免矿浆局部温度过高而造成硫脲的水解损失。 硫脲浸金必须使金从零价态氧化成为+1价的氧化态。在酸性溶液中有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铁离子等存在时,将金氧化的同时硫脲也被氧化。硫脲首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