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

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
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动物生理生态学

开课时间 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动物学

学号

姓名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2013.12 23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内皮细胞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摘要:内皮细胞是血液包裹的最里面的,也是直接接触的一层内皮细胞,对血管和机体有保护作用,通过尿酸、染木素、晚期糖基化的三种物质对内皮细胞的凋亡、功能性的研究,对内皮细胞的合成和释放的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的紊乱,本综述是总结三个实验性文章对于后来糖尿病、心血管通透性增加还有血管舒张及各种炎症,和心血管增生疾病,有一个铺垫性开创。

关键词:内皮细胞,尿酸,染木素,晚期糖基化,凋亡。

The impact and role of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circulatory system

Abstract: endothelial cells is the most inside blood package. a layer of endothelial cells are in direct contact. and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blood vessels and the body.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three substances through the uric acid. dye lignin, advanced glycation apoptosis. on endothelial cells. balance disorder between cytokine synthesis and release of endothelial cells of this review is a summary. three experimental articles for later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increased permeability and vasodilation and various kind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proliferative diseases, there is a basic starting.

Keywords: endothelial cells. uric acid. dye lignin.advanced glycation.apoptosis.

引言

血管内皮覆盖于血管内膜表面,不仅是血管的保护膜,更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旁分泌器官,其参与调节血管壁通透性、维持血管舒张/收缩平衡、调节凝血功能平衡、减轻血管炎症反应等,对维持心血管系统发挥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1993年Ross等人[1]首次提出“内皮功能障碍”假说,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释放的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紊乱,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舒张/收缩失衡、炎症反应增加等[2]。此后,血管内皮功能成为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均与内皮功能障碍有关。正是因为内皮细胞的重要性,在近期的三篇文献中“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对细胞的损伤作用”“染料木素对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及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总结性的对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做出一个简要的分析。

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头号杀手。在认识血糖及血脂等经典危险因素的同时,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逐年上升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尿酸(Uric acid,UA)升高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肾脏损害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3]

1. 尿酸对内皮细胞的影响

UA是内源性核酸分解与食物中摄入的嚓吟经核普酶分解为次黄嘌吟,在黄嘌吟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作用下转变为黄嘌吟,并进一步降解而产生的。在人和多数灵长类动物中,UA主要经肾脏(占90%)和肠道(10% )排泄。非哺乳类动物等可表达尿酸酶,将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转化成尿囊素,由于尿囊素的水溶性高,容易通过肾脏排泄,所以这些动物的SUA浓度常常低于0.02g/L,而人和多数灵长类动物因缺乏尿酸酶,SUA常常较高,容易患高尿酸血症。当人类SUA浓度高于0.06g/L(女性)或0.07g/L(男性)时,即可产生高尿酸血症[4]。

UA首次被关注是由于过饱和的尿酸(水中>0.068g/L)结晶,产生关节炎症引起痛风。后来发现,UA结晶不仅有促炎症作用,也有抗氧化作用Ames等指出UA是循环中主要的抗氧化剂,正是它的存在减少了氧化应激带来的变老和基因癌变,从而使得人和某些灵长类动物的寿命较其他哺乳动物更长。在说明UA能阻止疾病发生的同时,有学者提出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Erdogan 等[5]大量观察性研究表明无论是SUA正常的健康者、原发性高血压还是心力衰竭者,SUA与内皮细胞功能均呈负相关;Mszzali M[6]等动物实验证明,通过应用尿酸酶抑制剂3周建立的高尿酸血症模型,说明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且通过降低UA可阻止舒是一种机体阴离子转运体,可阻止UA进入细胞,从而抑制UA的氧化应激反应patsakA指出RAS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管紧张素II除了能直接收缩血管外,还能诱导产生氧自由基,加速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NO )消耗而降低其舒血管作用,而UA可激活RAS系统;UA穿过受损的内皮细胞进入血管平滑肌,激活P38, ERK44/42 MAPK途径,活化转录因子AP-1, NF-KB,从而产生MCP-1, CRP及PDGF等细胞因子,使VSMC增殖或产生炎症反应‘27-2810此三种作用机制之间相互联系,关系错综复杂,因此目前对于UA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通过UA对内皮细胞的一系列的实验,在不同的浓度的UA对内皮细胞的结构的影响,我们可以在分光光度计的观察下,在不同的时间段下,我们可以测量内皮细胞的含氧

量。

实验原理:模拟机体内黄嘿吟与XO反应系统,产生02,加入电子传递物质及gress氏显色剂,使反应体系呈现紫红色,可用分光光度计侧其吸光度。当被测样本中含有产生O2一时,则比色时测试管的吸光度高于对照管的吸光度;当被测样本中含有02一抑制剂时,则比色时测试管的吸光度低于对照管的吸光度,从而可反映出被检物品对O2一的影响能力。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结论是如图1。这分别是在0h,24h,48h 的情况下培养的内皮细胞下状况,HUVEC消化后呈圆形,单个或数个连接,细胞接种后约1h开始贴壁生长,早期细胞呈小多角、球形、呈团状,少数细胞伸展,24h生长最快,逐渐生长成梭形,细胞间相互连接,呈鱼贯状,间呈漩涡状排列。核清晰,呈圆形或椭圆形,1-2个核仁,胞浆丰富,内含小颗粒,48h胞体呈多角形一可见相互嵌合,为单层,呈铺路石状排列(图1)。符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方式[7]。

图1 不同时间HUVEC体外培养情况(200×)

尿酸可刺激liuvEc内O2一表达;当尿酸作用时间为6,12,24,48h时,0.10g/L UA组与O.OSg/L UA组O2一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 0.20g/L UA组较0.1 0g/LUA组O2一表达显著性增加(P<0.05 ) 0.30g/L组与0.20g/L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空白对照组各时间点间O2一表达无明显变化;不同浓度尿酸(0.05, 0.10, 0.20,0.30g/L ),随着作用时间(6, 12, 24h)延长,O2一表达逐渐增加;当尿酸作用时间为48h时,O2一表达显著性降低。3.5尿酸对血管内皮细胞NADPH. X0, eNOS, COX-2, LOX表达的影响尿酸可激活NADPH, XO. eNOS表达,但COX-2及LOX表达较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随着尿酸刺激浓度的增加,NADPH. X0, eNOS表达逐渐增加,而0.30g/L UA组较0.20g/L UA组NADPH 表达无显著性差异,XO表达增加,eNOS表达显著性下降。

尿酸对血管内皮损害机制除氧化应激外,尚有RAS激活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或炎症等,且三者之间联系紧密[8],如有学者指出尿酸激活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是基于RAS激活基础上;尿酸通过激活RAS系统刺激V SMC增殖,RAS阻滞剂(AT1受体)可阻止尿酸诱导VSMC增殖,说明RAS与VSMC关系密切[9]。因此为求进一步深入、全面地探讨尿酸对血管损害机制应制备动物模型同时研究尿酸与氧化应激、RAS系统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炎症等[10]。

2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是机体在长期高糖状态时蛋白质和还原糖之间经过非酶性糖基化反应生成的物质,它被认为是糖尿病最主要的致病物质之一。AGEs主要通过与其受体((RAGE)作用从而促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ROS大量产生,促进ICAM, VCAM, TNF-a,IL-6等一系列炎症因子的表达,导致细胞的损伤。最近有研究表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RAGE-/一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降低,同时伴有硝基酪

氨酸(体内蛋白质被硝基化修饰的主要指标)水平增加。但是,AGEs/RAGE导致蛋白质被硝基化修饰的机制以及导致哪种蛋白质硝基化修饰仍不清楚,更重要的是AGE s/RAGE在心肌以及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也未完全阐明[1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增加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硫氧还蛋白硝基化失活,硫氧还蛋白是一种12kd大小的小分子蛋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及生长的功能。其活性除了转录及翻译水平的调节外,还可以通过翻译后的修饰来调节。有研究表明,硫氧还蛋白可以被硝基化修饰,导致其活性不可逆的被抑制,从而取消其心肌保护作用。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以导致体内某些蛋白质的硝基化修饰,但是究竟是哪种蛋白被修饰仍不清楚[12]。因此,我们假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导致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能与硫氧还蛋白的硝基化修饰有关。我们发现,与Sham组相比,缺氧复氧损伤分别增加对照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预孵育组硫氧还蛋白的表达(all P<0.05 )但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不管对

Sham组及S I/R组的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硫氧还蛋白的表达均没有影响[13]。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4],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减少缺氧复氧诱导硫氧还蛋白的硝基化失活,表现为增加了硫氧还蛋白的硝基化水平(P<0.01) (Fig 1-4),降低硫氧还蛋白的活性(P<0.01) 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是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加重的重要原因;2、硫氧还蛋白的硝基化失活是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导致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性损伤的分子机制,从而发现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导致细胞损伤的一种翻译后修饰新机制;3、阻断RAGE信号或者给予外源性的硫氧还蛋白可能将是治疗心肌微循环受损的有效方法[15]。

3. 染木素的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

本研究发现,低剂量(生理浓度,nM)的大豆异黄酮一染料木素对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下降和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抗氧化效应是通过对抗氧化基因Nrf2和PPA 助,及受此两种抗氧化原件调节的下游基因HO-1所调控的,此外细胞自身的抗氧化机制SOD, CAT和GSH亦发挥了重要作用[16]。该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了染料木素对抗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内皮细胞损伤或继发的内皮细胞凋亡是许多血管病变如氧化应激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核心事件。以往研究表明,药理浓度扭M)的染料木素对内皮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比如对细胞的增殖抑制和分泌抑制作用,降低细胞凋亡率或细胞通透性。本研究证实,生理浓度(nM)的染料木素能明显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所采用的染料木素浓度100 nM-500nM,而有摄食大豆及其制品的亚洲人群中的血浆中染料木素浓度为300 nM-500 nM,二者浓度范围十分接近。结合此流行病学观察和该研究结果提示,富含大豆或大豆制品的饮食可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益[17]。

关于染料木素与细胞凋亡的研究的报道结果不尽相同,且有关染料木素的抗氧化或致氧化效应的研究亦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染料木素对许多肿瘤细胞,如乳腺癌细胞、前列腺癌细胞、非小细胞肺肿瘤细胞、头颈鳞状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都显示出诱导凋亡的能力。染料木素的这种致凋亡作用与其对凋亡相关基因的调节有着密切关系,比如Bcl-2, Bax, Bcl-xl, PPAR和Caspase-3 。目前尚没有直接的研究证据表明染料木素的致凋亡作用是通过它的致氧化效应所导致的。Ullah及研究小组成员等发现,染料木素通过激发内源性铜离子和ROS 生成从而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亦有研究表明,染料木素能够抑制ROS的产生,从而抑制NF-KB的活性,具有抗氧化活性,此作用机制在肿瘤血管生成和癌细胞迁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染料木素对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和阿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同

样具有防治作用。据报道[18],在内皮细胞、人视网膜上皮细胞和神经元PC12细胞中,染料木素通过增强抗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率。除了可直接清除ROS和抑制LDL氧化,染料木素对细胞内激酶级联信号通路亦有强烈的激活作用,包括eN0 S , NF-oB , Nrf 1和Nrf2 ,染料木素的这些较强的生物学活性使其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被应用于临床成为可能。染料木素对肿瘤细胞具有致凋亡作用的干预剂量通常需达到数十微摩甚至更高,但此剂量范围对正常细胞却没有明显的影响,基于此观察,我们推测,染料木素的这种生物学效应的差异性可能归结于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两种不同的病理情况下,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基因表达谱具有本质的差别。不同于正常细胞,肿瘤细胞的特点在于其无法受到调控的生长或增殖、高侵袭性、高迁移性以及NF-KB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这些异常的细胞行为都导致了肿瘤细胞始终处于高氧化应激状态。对许多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的研究表明,染料木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浓度范围一般为30 M—100 M。值得注意的是,如此高浓度的染料木素对正常细胞却没有任何毒性。根据我们目前的研究显示,高浓度的染料木素(50 M)对内皮细胞增殖或凋亡几乎无影响。此外,有报道称姜黄素能够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并能增强奥沙利铂(Oxaliplatin)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却对正常的结肠永生细胞没有影响EGCG对表皮癌细胞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却对正常的角蛋白细胞没有影响。因此,在研究染料木素的促凋亡或抗凋亡效应时,不能简单的将染料木素定义为一种抗氧化剂或一种致氧化剂,特别是在不同来源的细胞株或不同病理状态下进行的研究。这一点在对染料木素的作用进行分子机制研究时显得尤为重要,在探讨其分子机制时必须根据

实际的实验条件充分考虑剂量的设置、细胞型的选择以及生长环境等可能对分子机制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因素。

通过尿酸、染木素、晚期糖基化产物三种物质对内皮细胞的的不同程度的实验,对其信号通路上的各种蛋白的调控对内皮细胞的的凋亡研究,使得我们再对糖尿病、高血压的的各种心血管疾病有个很好实验铺垫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Mutluay R,Degar SM,Bahadir E,et a1.Uric acid is an important predictor for hypertensive early atherosclerosis. Adv Ther,2012,29(3):276-286.

[2] Oliveira EP,Burini RC.High plasma uric acid concentration: causes andconsequences. Diabetology&Metabolic Syndrome 2012, 4(1):4-12.

[3] D Marco L,Garcia I,Vega C.Uric acid,atherosclerosis and vascular calcification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Invest Clin,2012,53(1):52-59.

[4] Hsu CY,Iribarren C,McCulloch CE,et al.Risk factors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25-year follow-up. Arch Intern Med,2009,169(4):342-350.

[5] Fang J,AIderman MH.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the NHANESI epidemiologic follow-up study 1971一1992.JAMA,2000,283 (18):2404-2410.

[6] Baker JF,Krishnan E,Chen L,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cent developments,and where do they leave us?Am J Med,2005,118(8):816-826.

[7] Ross R,GlomsetJA.Atheroselerosis and the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Proliferation of smooth muscleisa key event in the genesis of the lesions of atherosele rosis[J]. Science,1973,180(4093):1332-1339.

[8] Horning B,Drexhr H. Reversal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umans[J].Coronary Artery Disease,2001,12(6):463-473.

[9] Becker MA, Jolly M.Hyperuricermia and associated disease. 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6,32(2):275-293.

[10]Sachs L, Batra KL, Zimmermann B.Medical implications of hyperuricemia.Med Health R I,2009,92(11):353-355.

[11]Suh WM,Wainberg ZA,de VOS S,et a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resenting as acute renal failure. Nat Clin Pract Nephro1,2007,3(2):106-110

[12] Lee L-F, Xu B, Michie SA, Beilhack GF, Warganich T, Turley S, et al. The role of TNF-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1 diabetes in the nonobese diabetic mouse: Analysis of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5;102(44):1_599_5-6000.

[13] Yamakawa I, Kojima H, Terashima T, Katagi M, Oi J, Urabe H, et al.Inactivation of TNF-a ameliorates diabetic neuropathy in mic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一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2011;301(5): E844-E52.

[14]Larsen CM, Faulenbach M, Vaag A, V}lund A, Ehses JA, Seifert B, et al.Interleukin-l-Receptor Antagonist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356(15): 1517-26.

[15] Cameron M, Arreaza G, Zucker P, Chensue S, Strieter R, Chakrabarti S, et al.IL-4 prevents insulitis and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in nonobese diabetic mice by potentiation of regulatory T helper-2 cell function. 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 1997; 159(10): 4686-92.

[16] Goldfarb S, Ziyadeh FN. TGF-beta: a 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Trans Am Clin Climatol Assoc. 2001;112: 27-32; discussion 3.

[17]Beckman JA, Creager MA, Libby P. Diabetes and atherosclerosis: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JAMA. 2002; 287(19):2_570-81.

[18] Kado M, Lee JK, Hidaka K, Miwa K, Murohara T, Kasai K, et al. Paracrine factor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facilitate cardiomyocyte differentiation of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8; 377(2):413-8.

儿科小儿循环系统疾病试题

小儿循环系统疾病单选题(25) 1.小儿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下列哪项不正确: A.新生儿平均120-140次/分 B.1岁以内为110-130次/分 C.2-3岁为100-120次/分 D.4-7岁为80-100次/分 E.8-14岁为60-70次/分 2、小儿动脉收缩压用下列公式计算: A.年龄*2+75mmHg B.年龄*2+80mmHgC.年龄*2+85mmHg D.年龄*7+75mmHg E.年龄*7+80mmHg 3.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 A.过早搏动B.房室传导阻滞C.心房纤颤 D.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下列哪一项提示患儿的过早搏动可能合并器质性心脏病: A.早搏次数B.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增多 C.心悸、胸闷不适 D.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减少 E.脉搏短绌 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多见于: A.先心病 B.预激综合征C.心肌炎D.心力衰竭E.无器质性心脏病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哪项处理不当: A.以压舌板或手指刺患儿咽部产生恶心反射 B.压迫眼球 C.发作24小时以上,首选洋地黄制剂D.用力压迫两侧颈总动脉窦E.冷毛巾捂住口面部即潜水试验法 7.引起I度房室传到阻滞的病因中哪项最常见: A.心肌炎 B.发热 C.肾炎 D.风湿性心脏病 E.先心病 8.下列哪一项须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A.窦性心律不齐 B.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早搏) C.I度房室传导阻滞D.多源性室性早搏E.游走节律 9.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最常见病毒是: A.柯萨奇病毒B.埃可病毒C.腺病毒D.流感病毒E.副流感病毒10.下列哪项不是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A.急慢性心功能不全 B.心脏扩大有奔马律 C.严重心律失常或明显ST-T改变D.心尖区可闻及全收缩期杂音 E.病程早期心肌酶及心肌肌钙蛋白增高 11.下列哪一项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指标: A.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B.患者粪便中分离到病毒 C.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增高4倍以上 D.从患者鼻咽冲洗物分离到病毒 E.免疫荧光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证实心肌有病毒存在 12.心衰患儿应限制入液量,每日总量宜控制在: A.60ml/kg以内 B.80ml/kg以内C.90ml/kg以内 D.100ml/kg以内 E.110ml/kg以内 13.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表现是: A.视力减退 B.呕吐 C.腹泻 D.腹痛E.心律失常

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循环生理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肌自动节律性 2.窦性心律 3.异位心律 4.房室延搁 5.期前收缩 6.代偿间歇 7.心率 8.心动周期 9.每搏输出量 10.心输出量 11.射血分数 12.心指数13.心力储备 14.动脉血压 15.收缩压 16.舒张压 17.平均动脉压 18.脉搏压 19.中心静脉压 20.微循环 二、填空题 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1期复极是因_______外流产生的。 2.心室肌细胞的阈电位相当于_______通道的激活电位。 3.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4._______自律性最高。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期自动_______速度快,被称为正常心脏。 5.主要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_______期去极机制的不同,把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及慢反应细胞。 6.心脏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 7._______和_______是慢反应心肌细胞。 8.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_______内流所致,2期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和_______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9.窦房结细胞0期去极化是由_______负载内向离子流所致,3期是由_______外流所致。 10.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1.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 12.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经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3.决定和影响兴奋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心肌发生兴奋后,有一段时间,无论给它多强的刺激,都不能引起它再兴奋,此期称为_______。 15.成人正常心率为_______~_______次/min。 16.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保持相对不变的时期是_______和_______。 17.用心音图描记心脏有四个心音。第一个心发生于_______;第二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三心音发生于_______;第四心音发生于_______。 18.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输出量为_______。 19.正常成人安静时每搏输出量为_______,心指数约为_______。 20.心脏的射血与充盈过程主要动力来源于_______的舒缩活动。 21.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_______。 2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心脏后负荷,会同时增加_______,使心室收缩张力_______。 23.剧烈运动可使心舒末期容积从140 ml增加到160 ml,此称_______储备。 24.典型心电图包括五个基本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QRS波群出现在_______开始收缩之前,其波幅与T波相比通常较_______。 26.心电图上的_______间期是冲动从窦房结传到房室束所需要的时间。 27.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在_______期末;最低在_______期末。 28.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百分比称_______。 29.影响每搏输出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0.安静和空腹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_______。 31.血流动力学中,血流阻力与_______ 和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4次方成反比。 32.在体循环中,平均血流速度在_______最快,在_______最慢。血压以_______最高,_______最低。 33.平均动脉压等于_______。 34.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_______,舒张压为_______,脉压为_______。 3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36.增加每搏输出量将导致收缩压_______,脉搏压_______。 37.每搏输出量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其动脉顺应性减小,脉压则_______。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铁剂可用于治疗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下列关于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常与维生素C配伍以促进铁的吸收 B.服用铁剂时忌喝茶 C.禁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D.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促进铁剂的吸 E.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3.下列关于维生素K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B.用于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C.用于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 D.致严重肝硬化性出血 E.新生儿出血 4.维生素K没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时可致血压下降 B.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诱发新生儿黄疸 D.诱发溶血性贫血 E.大剂量可导致血栓形成 5.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双香豆素 D.链激酶 E.尿激酶 6.肝素不可用于 A.输血抗凝 B.脑血管栓塞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D.产后出血 E.急性心肌梗死 7.肝素过量所导致自发性出血可选用何药治疗 A.维生素K B.安络血 C.鱼精蛋白 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E.两者作用互相拮抗 8.下列关于氨甲苯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此药用量大,排泄快 B.对于不是由于纤溶酶亢进所引起的一般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 C.大剂量也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 D.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应慎用

E.对产后出血.肝.胰等手术后的各种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9.维生素K过量可引起 A.自发性出血 B.心功能不全 C.血栓形成 D.过敏反应 E.以上皆否 10.枸橼酸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升高 C.自发性出血 D.过敏反应 E.低血钾 11.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下降 C.手足抽搐 D.自发性出血 E.过敏反应 12.肝素禁忌证中,错误的是 A.肝肾功能不全 B.溃疡病 C.心肌梗死 D.严重高血压 E.孕妇 13.铁制剂与下列哪种物质同服能促进吸收 A.维生素C B.四环素 C.浓茶 D.氢氧化铝凝胶 E.牛奶或豆浆 14.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华法林 D.尿激酶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5.关于链激酶和尿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链激酶间接激活而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B. 两者均能间接激活纤溶酶原 C.两者均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D.两者均有抗原性 E.两药过量均能引起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 16.链激酶的对抗剂是 A.维生素K B.酚磺乙胺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E.凝血酶 17.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宜选用 A.硫酸亚铁 B. 叶酸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K E.维生素E 18.叶酸主要用于治疗 A.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 B.产后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9.下列药物中除哪药外均能促进白细胞增生 A.维生素B4 B.维生素B2 C.沙格司亭 D.非格司亭 E.白血生 【A2型题 20.李某,男性,31岁,一个月前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餐后痛而就医,胃镜确诊为胃溃疡,近两周来上腹痛加剧,间断出现柏油样大便,现感头昏、心慌、气促、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血液循环

、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音 3、搏出量 4、射血分数 5、心输出量 6、心指数 7、心力储备 8、自律性 9、窦性心律 10、有效不应期 11、期前收缩/期前兴奋 12、代偿间歇 13、房室延搁 14、血压 15、中心静脉压 二、填空题 1、根据电生理特性及功能的不同,心肌细胞可分为两大类: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2、根据去极化速度的快慢和机制的不同,心肌细胞可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两者去极相主要开放的离子通道分别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3、心肌细胞有4种生理特性,分别为: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五期,分别称为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5、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6、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_________ ,除此之外的各个部位统称为____________ 。由窦房结细胞 所控制的心律称为__________ ,若为窦房结以外各个点控制的心律称为___________ 。 7、心电图的P波代表________________ 过程,QRS综合波代表______________ 过程,T波代

表__________ 过程。 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射血是由于__________ 的作用,心室充盈主要依靠___________ 的作用,心房起着_________ 的作用。 9、第一心音标志着__________ 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___________ 的开始。 10、调节或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11、心室肌的前负荷是________________ ,后负荷是 _____________ 。 12、心力储存由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部分构成。 13、分配血管一般是指_______ ,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是指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14、正常成年人安静状况下,收缩压一般为mmHg ,舒张压一般为mmHg 。 15、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之间的相互关系。 16、在微循环中,迂回通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直捷通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动-静脉短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 17、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取决于四种力量的对比,其中动力是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 ,阻力是______________ 禾口 _____________ 。 18、在临床上,肾上腺素常用于_________ ,而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于____________ 。 三、选择题 1、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3、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那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5、在心室等容收缩期时: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 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 E、心率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 A、心房收缩朗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 A、等容收缩期未 B、等容收缩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减慢充盈期末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整理

血液循环 百科名片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主要功能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 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 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 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编辑本段过程和分类循环过程 心血管系统 (systemacardiovaschlare )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血管系统 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循环种类

人体解剖学循环系统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1.脉管系统的构成 A.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组成 B.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 D.心、动脉、静脉和淋巴导管 E.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2.有关心脏正确的说法是 A.心前面两心耳之间为主动脉根 B.右心房构成心右缘 C.居于胸腔的正中 D.位于两侧肺之间的前纵膈内 E.冠状沟将心脏分为左、右半 3.关于心脏各腔的位置正确的是 A.左心室构成心前壁大部 B.右心室构成心脏的右缘 C.右心房构成心后壁大部 D.左心房构成心脏的左缘 E.心尖由左心室构成 4.关于心脏胸肋面正确的描述是 A.朝向左下方

B.左、右心耳位于主动脉根部两侧 C.由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D.隔心包与胸骨、肋骨直接相贴 E.右心室构成此面大部分 5.关于心脏表面标志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沟分隔左、右心房 B.界沟分隔心房、心室 C.室间沟深部为室间隔 D.心尖处有心尖切迹 E.冠状沟位于人体的冠状面上 6.关于右心房出、入口结构错误的描述是 A.上腔静脉口通常无瓣膜 B.冠状窦口位于房室交点的深面 C.冠状窦口周围多数具有瓣膜 D.出口处有二尖瓣 E.下腔静脉瓣连于卵圆窝缘 7.有关右心房错误的描述是 A.界嵴分隔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 B.固有心房的前上部为右心耳 C. Koch三角的深面为房室结 D.右心房收集除心脏以外体循环的静脉血

E梳状肌起自界嵴 8.关于心腔内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A.冠状窦口位于左心房 B.右心室的出口为主动脉口 C.三尖瓣口连接左心房与左心室 D.界嵴为左心室的分部标志 E.节制索位于右心室 9.心脏收缩射血期瓣膜的状态是 A.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开放 B.二尖瓣、三尖瓣开放 C.主动脉瓣开放,肺动脉瓣关闭 D.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E.二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关闭 10."心室舒张充盈期防止血液逆流的装置是 A.主动脉瓣和二尖瓣 B.肺动脉和三尖瓣 C.主动脉瓣和三尖瓣 D.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E.二尖瓣和三尖瓣 11."关于心壁的正确说法是 A.卵圆窝位于室间隔的上部

循环系统教案、讲稿(最新整理)

教案首页 第9 次课授课时间2018.11. 完成时间2018.10.13 课程名称儿科学年级2016级专业,层次口腔医学 教员专业技术 职务 主治医 师 授课方式 (大班) 小班学时3 授课题目(章,节)第十三章循环系统疾病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基本教材:儿科学(第9版) 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小儿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2.熟悉小儿心血管系统的检查方法。 3.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掌握分类。 4.掌握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 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诊断。 大体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儿童循环系统疾病 先天性心脏病概述 1)心脏的胚胎发育(20min) 2)胎儿新生儿循环转换(20min) 儿童心血管病检查方法(5min)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和预防(5min) 先天性心脏病分类(10min) 房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15min) 室间隔缺损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15min) 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15min) 法洛四联症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治疗(15min)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提问式讨论+简单病例分析; 教学手段:PPT、图片、列表、案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了解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2. 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及分类;3. 掌握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洛四联症的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 难点: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法洛四联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学组长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生理学血液循环选择题

一、选择题: 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A、推动和运送血液保证血液功能的实现 B、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和防御功能 C、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D、以上都是 2、不属于特殊传导系统的是() A、窦房结和结间束 B、房室交界 C、房室束和蒲肯野氏纤维 D、心室肌 3、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Ca2+内流 B、K+外流 C、Na+内流 D、CL-内流 4、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相比较,其显著的特点是() A、有峰电位 B、去极化速度快 C、去极化幅度大 D、复极化时间长 5、心肌细胞在生理情况下所受到的刺激是() A、交感神经的兴奋 B、副交感神经的兴奋 C、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 D、窦房结传来的扩布性兴奋 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1期形成的原理是() A、K+外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2期形成的原理是() A、Na+内流和Ca2+内流 B、Cl-内流和K+外流 C、Ca2+内流和K+外流 D、Na+内流和K+外流 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0期形成的原理是() A、K+外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9、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3期形成的原理是() A、K+外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10、快通道是指() A、Na+通道 B、K+通道 C、Ca2+通道 D、C l-通道 11、慢通道是指() A、Na+通道 B、K+通道 C、Ca2+通道 D、C l-通道 1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 A、0、1、2、3、4五个时期 B、0、1、2三个时期 C、0、2、4三个时期 D、4、0、3三个时期 13、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形成的原理是() A 、K+外流B、Na+内流C、Cl-内流 D、Ca2+内流 14、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A、有平台期 B、有峰电位 C、0期去极化速度快 D、具有4期自动除极化 15、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A、0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 B、4期自动去极化 C、复极化时间的长短 D、0期去极化的离子转运

血液循环试题

七年级生物循环系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长期生活在平原上的人,出到高原的头几天,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加的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三种血细胞 2、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置止后血液分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清 B、上层为血浆 C、下层为红细胞D中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3、当人体某处受伤后,病菌浸入时,下列那种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A红细胞B、白细胞C、血细胞D、肌细胞 4、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有一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烧伤面有大量体液渗出,需要输血,在输血时最好输()A血浆B、全血C、浓缩的血小板悬液D、浓缩红细胞 6、小刚同学在探究血液的成分时,将新鲜的鸡血分别放入A、B、C、D四个试管内,在A、D两试管内加入了抗凝剂,B、C不做任何处理,静置较长一段时间后,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在小鱼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属于()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细胞内的液体 8、能够说明人体血液具有防御功能的是() ①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毒②调节体温 ③血液将药物送到全身达到治疗的目的 ④伤口处凝血反应防止出血和病菌侵入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9、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所观

察到的情况。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是() A.a、b、c B.a、c、b C.c、b、a D.c、a、b 10、输血时如果血型不符,可能会造成受血者死亡,其主要原因是()。A.引起中毒死亡B.红细胞凝集成团,妨碍血液循环 C.血小板破裂,使血液凝固D.使血浆发生沉淀,血液无法循环 11、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 A.收缩一次B.收缩和舒张一次C.舒张一次D.收缩两次 12、现有一只新鲜的猪心,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判断出它的左右()A.将心脏切开B.手捏心室壁C.手捏心房壁D.向心脏内灌水1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存在瓣膜结构的是() A.心室和心房间B.心室和动脉间C.动脉内D.静脉内 14、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动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连接,流的是动脉血.则甲乙血管的名称分别是() A.主动脉、肺静脉B.肺动脉、上腔静脉 C.肺动脉、肺静脉D.主动脉、下腔静脉 15、在抢救时,医护人员发现伤员腿部外出血,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他会做出怎样判断,又会在伤口的什么部位出血?() A.动脉出血、远心端B.静脉出血、近心端 C.静脉出血、远心端D.动脉出血、近心端 16、人心脏的心室壁比心房壁厚,这一结构特点与心室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是()A.接受全身的血液B.接受肺部的血液 C.把血液压到心房D.把血液压到全身各处 17、心脏瓣膜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二) 知识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知道输血原则、献血的意义和四种血型系统分类。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材 重点 难点重点: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 难点: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教具PPT课件 教学 方法讲授、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你知道一个人体内一共有多少血吗?一碗?一盆?一桶?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有没有其他颜色的血液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新认识一下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血液。 二.引入新课 师:首先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血液的常识。 生:畅所欲言(比如:红色;在血管中流动;皮肤划破流血后,伤口较小时,为什么不久就会自然止血?……) 三.新课 师:血液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正常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kg,大约血量为4.5kg或4500ml。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人的生命就会遭到威胁,今天,我们就来结合大家已知的知识,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血液及其功能。 (板书)二.血液 【讨论】 1、含有抗凝血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质,它们的比重不一样,所以会分层。分成三层。(幻灯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

生:学生观察,并找出几种血细胞。(有的找对,有的找错,并由其他学生更正)观察红细胞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红细胞都是成什么形状的? 生:像一个两面凹的圆饼。 师:为什么红细胞都是红色的呢?(看书后回答)。 生: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呈红色。 师: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呢?(看书后回答)。 指出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生:血红蛋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师:对,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和氧结合,而与二氧化碳分离,相反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而与二氧化碳结合。 另外还有一种气体,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的160倍,所以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出现窒息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为什么? 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呢? 生:安全使用煤气,一旦发生泄漏马上开窗通风…… 师: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会贫血。 观察白细胞图片 师:白细胞的外形都一样吗?颜色呢? 生:它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各有不同。 师:白细胞的外形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有多种类型,都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呢?(看书后回答)。 生:当人体受到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 师:这时的伤口就会出现红肿,局部体温升高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 (图片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 观察血小板图片,视频展示“血小板在伤口处凝结的过程” 师:看完图片和这段影片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血小板? 生:(几个学生补充后)无细胞核,体积最小。人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伤口部位聚集,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的入侵。 师:很好,我再介绍一下,在凝血时,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原,伤口附近流出的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没有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为血清。 师:下面,请大家试着以列表的方式来比较一下三种血细胞 血细胞形态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

生理学生理学试题库(第四章血液循环)练习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2012生理学试题库(第四章血液 循环)练习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相 C.快速射血相 D.减慢射血相 E.快速充盈相 2、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 )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动脉血压升高 C.心率减慢 D.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快速射血相缩短 3、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 ) 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 4、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 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脏泵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每分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 6、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A.为机能合胞体 B.肌浆网不发达,储 Ca2+ 少 C.有自律性 D.呈'全或无'收缩 E.有效不应期长 7、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 B.肌钙蛋白活性 C.肌浆游离Ca2+浓度 D.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 酶活性 8、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心室收缩期延长 B.等容收缩相延长 C.心室射血期延长 D.心室舒张期延长 E.心房收缩期延长 9、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 A.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B.横桥ATP 酶活性 C.胞浆游离Ca2+浓度 D.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 E.肌动蛋白活性 10、正常人心率超过 180 次/min 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 A.快速充盈相 B.减慢充盈相 C.等容收缩相 D.减慢射血相 E.心房收缩期

循环系统训练题_1

循环系统疾病训练题 186. 左心衰发展为全心衰时哪项表现可减轻:D A、紫绀 B、心界扩大 C、心率加快 D、呼吸困难 E、下肢水肿(右心衰竭后,右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减轻) 187. 左心衰最严重的表现是:E A、心慌气短 B、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C、咳嗽咯血 D、舒张期奔马律 E、急性肺水肿 188. 下列哪项体征不是右心衰的表现:C A、腹水 B、少尿、尿蛋白 C、渗出性胸水 D、肝肿大 E、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189. 以及心功能对体力活动胜任的情况是:D A、轻度受限 B、明显受限 C、重度受限 D、不受限制 E、以上均不是 190. 哪项不是引起左心衰的原因:C A、高血压病 B、甲亢性心脏病 C、慢性肺心病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191. 左心衰一般不出现下列哪项体征:E A、心浊音界扩大 B、舒张期奔马律 C、交替脉 D、肺底湿性罗音 E、颈静脉怒张 192. 右心衰的紫绀常见于下列部位:D A、口腔粘膜 B、睑结膜 C、球结膜 D、指(趾)端

E、以上均不是 193. 右心衰的病理基础是:C A、肺循环淤血 B、肺静脉压力升高 C、体循环瘀血 D、门静脉压力升高 E、以上均不是 194. 左心衰呼吸困难的病理基础是:B A、体循环瘀血 B、肺瘀血 C、回心血量减少 D、动脉系缺血 E、胸腔积液 195. 下列哪种体征是右心衰的早期征象:A A、颈静脉怒张 B、肝肿大 C、水冲脉 D、紫绀 E、奇脉 196. 听诊时听到下列哪项是心衰的有力证据:D (E) A、心尖部三级以上杂音 B、P2分裂 C、第一心音减弱 D、肺部湿罗音 E、舒张期奔马律 197.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右室前负荷增加:D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高血压病 D、房间隔缺损 E、主动脉瓣狭窄 198. 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左室前负荷加重:C A、二尖瓣狭窄 B、房间隔缺损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三尖瓣关闭不全 E、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199. 下列除哪项以外引起左室后负荷增加:A A、二尖瓣狭窄 B、高血压病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缩窄 E、急性肾炎 200. 急性肺水肿患者,应取的体位是:B

祥叙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祥叙血液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及组成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血管和心脏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 人体的循环系统分为体循环与肺循环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左心房,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动力产生 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运输代谢原料和代谢产物,使机体新陈代谢能不断进行;体内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或其它体液因素,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相对稳定的维持和血液防卫功能的实现,也都有赖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流动。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所以血液循环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其中还保持了血液的理化性质,其中包括PH、酸碱度、及缓冲物质的稳态。

生理学血液循环考试题目及答案

1 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 心房收缩期 B 等容收缩相 C快速射血相 D 减慢射血相- E快速充盈相 2 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血液的重力作用 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C胸膜腔内负压 D 心室舒张的抽吸 E骨骼肌的挤压 3 心动周期是指 A 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 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音活动周期 D 心率变化周期 E 室内压变化周期 4 心指数是指下列哪项计算的心输出量 A 单位体重 B 单位身高

C 单位体表面积 D 单位年龄 E 单位能量消耗率 5 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 A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 动脉血压升高 C心率减慢 D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 快速射血相缩短 6 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 7 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

8 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脏泵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 每分输出量 B 心指数 C 射血分数 D 心脏作功量 E心力储备 9 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A 为机能合胞体 B 肌浆网不发达,储Ca2+少 C有自律性 D 呈"全或无"收缩 E有效不应期长 10 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11 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 肌小节初长

B 肌钙蛋白活性 C 肌浆游离Ca2+浓度 D 心肌收缩能力 E横桥ATP酶活性 12 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 心室收缩期延长 B 等容收缩相延长 C 心室射血期延长 D 心室舒张期延长 E心房收缩期延长 13 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 A 粗细肌丝重叠状态 B 横桥ATP 酶活性 C 胞浆游离Ca2+浓度 D 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 E肌动蛋白活性 14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 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 A 快速充盈相 B 减慢充盈相 C等容收缩相 D 减慢射血相 E心房收缩期

生理学第4章血液循环习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同步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13. 房室延搁(atrioventricular delay) 2. 每搏量(stroke volume)14. 血压(blood pressure) 3. 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15.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4. 心指数(cardiac index)16 . 舒压(diastolic pressure) 5. 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17. 脉压(pulse pressure) 6. 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18 . 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7. 心音(heart sound)19.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8. 心肌收缩能力(myocardial contractility)20.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9. 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regulation)21 . 减压反射() 10.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premature22. 迂回通路() systole&compensatory pause)23. 低压感受器() 11.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24. 心房钠尿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12.窦性心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所构成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2. 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搏量。每搏量=舒末期容积一收缩末期容积。 3. 每分钟心脏搏出的血量称为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搏出量X心率。 4. 单位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心指数=心输出量(L/min )*体表面积(m)o 5.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末期容积x 100% 6. 心输出量随机体代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7. 将听诊器放在胸壁特定部位,听到声音称为心音。 8. 心肌不依赖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活动的在功能状态和特征。 9. 心肌初长度对心肌细胞收缩强度的调节,又称Frank-Starling 机制,即心肌收缩产生的能量是心肌纤维初长度的函数。 10. 在有效不应期之后,心室受到人工的或额外病理性刺激,可产生一次期前兴奋称期前收缩,在期前收缩之后,通常出现 一次较长的心室舒期称代偿间歇。 11. 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能自发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 12.在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控制下的心律。 13.兴奋在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缓慢、延搁一段时间称为房室延搁。 14. 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称为血压 15. 收缩期主动脉压最高值称为收缩压或高压 16. 舒期主动脉压最低值称为舒压或低压 17. 脉压差=收缩压—舒压; 18. 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的血压称中心静脉压。 19. 平均动脉压=舒压+ 1/3脉压差。 20.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循环称为微循环。 21. 当血压突然增加时,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果是心率J、外周阻力J、血压回降。 22. 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静脉的微循环途径称迂回通路。 23. 心房、心室、肺血管压力感受器又称心肺感受器。 24. 心房肌嗜锇颗粒分泌的具有利尿利钠、舒血管降低血压、拮抗抗利尿激素和肾素-血管紧素- 醛固酮作用的肽类称心房钠 尿肽。 三、填空题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1.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A)、(B)、(C)、(D) 2?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A),其中变化最显著的时期是(B)。 3.心室收缩与射血的三个时期是(A)、(8)和(C)。

循环系统试题

第九章循环系统 一、自测试题 (一)选择题 单选题 1.内皮细胞得特征结构就是() A、发达得高尔基体 B、细胞间10-20nm得间隙 C、丰富得紧密连接 D、W—P小体 E、丰富得质膜小泡 2.关于内皮细胞得结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细胞衣 B、紧密连接 C、吞饮小泡 D、微管成束 E、W—P小体 3、内皮细胞内W—P小体得功能就是( ) A、分泌作用 B、物质转运 C、吞噬功能 D、止血凝血 E、传递信息 4.关于W—P小体得结构与功能,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A、多条平行细管 B、内皮细胞特殊得细胞器 C、合成与储存凝血因子 D、合成与储存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E、与止血凝血功能有关 5。内、外弹性膜最明显得血管就是( ) A、大动脉

C、小动脉 D、中静脉 E、大静脉 6.关于中动脉得结构,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 A、内弹性膜明显 B、三层结构明显 C、环行平滑肌较多 D、内皮下层明显 E、外弹性膜明显 7.导致老年人血管硬化增加得因素不包括() A、平滑肌减少 B、内膜钙化 C、血管壁增厚 D、弹性膜减少 E、脂类物质沉积 8.以下称为肌性动脉得就是( ) A大动脉 B.中等动脉 C、主动脉 D微动脉 E.肺动脉 9.以下称为弹性动脉得就是( ) A 微动脉 B中等动脉 C、小动脉 A、大动脉 B、肾动脉 10.称为外周阻力血管得就是( ) A.大动脉

C.股动脉 D。肺动脉 E.小动脉 11.中等动脉中膜得主要成分就是( ) A。胶原纤维 B。平滑肌纤维 C。弹性纤维 D。网状纤维 E.弹性膜 12。以下哪种血管管壁不具有营养血管(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 E。微动脉 13.以下哪种管壁得中膜与外膜厚度大致相等( ) A.大动脉 B.大静脉 C。中等动脉 D.中等静脉 E.心脏 14。毛细血管得构成就是( ) A、内膜、中膜与外膜 B、内皮、基膜与1~2层平滑肌 C、内皮与基膜 D、内皮、基膜与少量周细胞 E、内膜与外膜 15.毛细血管管壁中具有分化能力得细胞就是( ) A、周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