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说明书

1.前言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1设计任务

1.1.1题目:某厂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工程

1.1.2设计基础资料

㈠建筑物修建地点:哈尔滨

㈡工艺资料

1).车间性质:该车间为机械厂电镀车间,对工件进行防护性电镀;

2).生产量:35kg/h;

3).工作制:每天两班制;

4).工作人员:每班工人25人,技术人员4人;

5).工艺流程简述:

(1)铝及铝合金的氧化处理:

该工艺过程的目的是防止金属锈蚀,提高其耐磨性。办法是利用阳极处理,使金属获得一层氧化膜。其工艺流程是:磨光、抛光、化学除油(碱性除油)、热水清洗、硝酸溶液腐蚀、冷水清洗、阳极处理(无水铬酸溶液)、冷水清洗、干燥;(2)镀锌、镀铜:

工件先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化学除油,再进行强腐蚀除锈(硫酸或盐酸),随后进行电解除油(碱溶液)及弱腐蚀。每一道工序前均用冷、热水清洗。镀锌溶液:镀锌用氰化钠(NaCN)、氧化锌(ZnO)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镀铜则用氰化铜(CuCN)、氰化钠(NaCN)、氰化铜(CuCN)溶液。

(3)磷化处理:

钢铁件经喷砂处理、化学除油、清洗后,用含磷酸锰铁的盐与氧化铜溶液进行磷化处理,利用离心机干燥后,置于110~120℃之锭子油中2~3分钟。磷化处理的目的在于使钢铁表面生成一层不溶性的磷酸盐薄膜,以此来提高金属之防腐能力。磷化膜为灰色或褐色。

1.2基础资料

1.2.1车间主要设备表

1.2.2大门开启及材料运输情况:

大门不常开启(每班次1~2次,每次2分钟),材料或工件用小车运入。

1.2.3动力资料

㈠蒸汽:

由厂区热网供应 P = 7 表压

工艺设备用气 P = 2 表压

控制设备用气 P = 3 表压

回水方式开式(无压自流)

㈡电源:

交流220/380V,电镀用6/12V直流。

㈢水源;

城市自来水

1.3设计内容

根据教学要求,结合设计题目及原始资料,学生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应当完成下列工作:

1.3.1设计计算说明部分(加下划线的不进行计算):

1).建筑物热损失、冷风渗透及太阳辐射热量;

2).车间热、湿、有害气体散发量的确定;

3).确定通风方式、集气罩选择及排风量计算;

4).空气平衡与热平衡;

5).排风系统划分与方案选择;

6).管道布置;

7).设备选定;

1.3.2图纸部分:

1). 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系统轴测图 2号一张

2). 电镀车间空气污染控制系统(布置)平、剖面图 2号一张

1.4时间要求

答疑:每日上午8:00——10:00

每日下午:2:30——4:30

指导教师:李娟罗宁

1.5设计参考资料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2.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全国通用通风管道计算表

4.机器制造厂采暖通风设计手册

5.铸造车间通风除尘技术

6.采暖通风设备材料手册

7.采暖通风工程制图

8.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气卷)

9.环境保护设备选用手册(大气污染控制设备)

10.简明通风设计手册孙一坚等

11.工业通风除尘技术

12.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及工程应用

13.工业厂房通风设计

2. 热,湿及有害物发生量计算

2.1散热量的计算

室温池子不考虑其散热量

2.1.1冬季: 室内温度t n =16 ℃(室内要采暖)--------------- P88《供暖通风设计手册》

例:温洗槽: 进行表面保温隔热,假设设备散热表面温度t b =40℃,液体温度t y =75℃ (1000×800×800mm) 槽壁面:

1.25

44

273273'{[()()]}100100

b b t t Q F t

Cf KW

++=α?+-

式中F --设备外表面积,2

m ;

α――对流系数,对于垂直面α=2.55×-310,2/()KW m k ?,

对于水平面2,/()KW m k -3α=3.24*10?;

t ?――设备外表面和室内空气温度差,C o ;

Cf ――设备外表面的辐射系数,24/()KW m k ?;

b t ――设备外表面温度,C o ;

'b t ――周围物体表面温度,C o 。

在冬季条件下 F =2.88m 2 α=2.55×-310,2/()KW m k ? t ?=21C o Cf =4.0724/()KW m k ? b t =40 C o 'b t =20C o

计算 Q =261.5W

液面: Q ′= 1.16 ?10-3(4.9+3.5ν)( t 1 –t 2) F ---P43《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式中:F —槽液表面积,m 2

t 1—容器内液体温度℃

ν—水面上空气流速m/s (0.2-0.3m/s,这里取0.35m/s) Q ′—散热量,kw

t 2=16 ℃, t 1=75℃, ν=0.2m/s,

Q ′=306.6W

总散热量: Q 总 = Q + Q ′= 261.5+306.6 =568.1W

2.1.2夏季:室内温度为26℃,设备散热表面温度t b =36℃ 槽壁面: Q =204.85W 液面: Q ′= 254.64W

总散热量 Q 总 = Q + Q ′=204.85+254.64=459.48W 2.1.3 电动设备的散热量

1000N Q 123

=ηηηη

式中Q --电动设备发热量,W;

1η--电机容量利用系数。电动设备最大实耗功率与安装功率之比,

一般可取0.7~0.9;

2η--负荷系数。电动设备每小时的平均实耗功率与设计最大实耗功

率之比。应根据工艺资料定,一般为0.5~0.8;

3η--同时使用系数。室内电动机同时使用的安装功率与总安装功率

之比。根据工艺资料定,一般为0.5~1.0; N --电动设备的安装功率(额定功率)

,Kw; η--电动机效率。与电机型号、负荷情况有关,可查电机产品样本。

砂箱 Q = 1000×0.7×0.7×0.8×2.2/0.86=1002.8W

抛光机 Q = 1000×0.8×0.7×0.7×40/0.9=34844.44W 2.1.4 照明设备散热量

1231000Q n n n N =

式中Q -散热量,W ;

1n -同时使用系数,视不同场所使用得具体情况而定;

2n -镇流器散热系数:镇流器装在室内为1.2;装在顶棚内时取1.0;

3n -安装系数;

N -灯具安装功率。

2.1.5 人体散热量

Q nq =?

式中Q--人体散热量,kJ/h

?--考虑不同性质的工作场所、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比例不同的群集系数。

n--人数,个;

q--每个成年男子的散热量,kJ/h。

显热Q =1×29×540=15660 kJ/h

潜热Q =1×29×310=8990kJ/h

全热Q =1×29×850=24650kJ/h

2.2散湿量的计算

G =β(P q.b–P q)AB/B′-------------------- P4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式中:G —敞露水面散湿量,kg/h;

A --敞露蒸发表面积,m2;

P q.b—相应于水表湿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P q—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Pa;

B —标准大气压力,101.325Pa;

β—蒸发系数,kg/(m2˙h˙Pa);

B’—当地实际大气压 Pa.--------------------------- P12《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蒸发系数β按下式计算:

β=(α+0.000130V)

式中,v—蒸发表面的空气流速,m/s;(0.35m/s)

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时,在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m2

˙h

˙Pa).

2.2.1冬季:室内温度16℃,B′=100.830kPa,冬季相对湿度为75%,冬季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为 P v = 1804.7pa,

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 P q =Q×P v = 75%×1804.7 = 1353.525 Pa;

例:温洗槽:(800×600×600)

假设:V=0.2m/s,查得α=0.00028, P q.b=19837.4Pa

β=α+0.000130V=0.00028+0.00013?0.2=0.000359

G=0.000313?(19837.4-1353.525)?600?800?10-6? 101.325/98.097

=2.740kg/h

2.2.2夏季:室内温度26℃,B′=98.68kPa, 夏季,当地的相对湿度为61%,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P v =

3.332 KPa ;

所以,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P q = Q P v = 61%×3332 = 2032.22Pa

例:温洗槽(800×600×600)t y=60℃

G=0.000313?(19837.4-2032.22)?600?800?10-6?101.325/98.68 =2.685kg/h

2.2.3人体散湿量(见附录表11)

=?

Q ng

Q--人体散湿量,g/h;

n--室内人数,个;

g--每个成年男子的散湿量,g/h;

?--考虑不同的性质的工作场所,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比例,其散湿量不同的群集系数.

Q =1×29×128=3712 g/h

2.2.4 计算数据出处(资料):

①.《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5

②.《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7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

③.《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 室外空气参数

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66空气中水蒸汽的分压力计算公式

2.3有害气体散发量的计算:

浸油槽由于散发量比较低,可以忽略不考虑

G=7.5M(0.352 + 0.786V)PF-------------------- P48《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式中,G—有害蒸气的散发量,g/h;

V—蒸发液面上的空气流速,m/s;0.3~0.4m/s

M—有害蒸气的分子量g/mol;

P—相当于液体温度下饱和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kPa ----P5《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2.3.1:

例:以化学除锈槽为例进行有害气体计算(对于高温,P值是池子溶液温度以下20度的温度值查得,因为液面温度大概比溶液温度底20度左右)

化学除锈槽槽型号为:1000×600×600 mm

其释放出的有害气体主要是硫酸雾,则有害气体的分子量为M = 98 g/mol;

取蒸发液面上的空气流速V= 0.26 m/s , P = 3.331 kPa ,F = 0.6 2

m

则有, G = 7.5 M(0.352 + 0.786V)P F

= 7.5×98×(0.352+ 0.786×0.26)×3.331×0.6

= 817.4g/h

2.3.2数据出处(资料):

①.《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8

②.《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9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

③.《机械制造工厂采暖通风设计手册》P242 计算所用控制速度依据

2.4计算汇总表

车间热、湿、有害气体散发量计算汇总表 (冬季) 表1.1

车间热、湿、有害气体散发量计算汇总表(夏季) 表1.2

2.5资料来源:

①.《安全设计手册》P756 槽壁面保温隔热依据

②.《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 室外空气参数

③.《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56 散热量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

④.《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5及《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7散湿量公式计算及其

相关数据

⑤.《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48及《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769有害气体散发量公式计算及其相关数据

3.局部排风的设计

凡是在散发有害物(有害蒸气、气体、粉尘)的场合, 为了防治有害物污染室内空气, 必须结合工艺过程设计局部排风系统。对于有可能突然发生大量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 则应考虑设置事故排风装置。

对于作业地带有害物的浓度, 不应高于最高允许浓度, 否则亦应该设置局部排风系统进行处理。排风系统的设置,首先要以不妨碍工艺设备的生产操作为前提,然后再具体考虑局部排风的措施.排风系统中排风罩的形式对排风效果的好坏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配合工艺设备确定适宜的罩口形式及形状。

排风系统的设计,必须以造价低,排风量小和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所散发的有害物原则,只有在自然排风不能排除有害物或技术上经济上不合理时,则考虑采用机械排风系统。

3.1局部排风系统的划分原则

①为了正确合理地划分排风系统, 应将系统中各种不同特性的有害物混合后的浓度, 作一全面分析,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混合后, 如不会达到爆炸或燃烧的浓度极限时, 则可以合并为一个排风系统, 此时不必选用防爆通风机。

②不同的生产流程以及不同时使用的生产设备,视设备的数量以及管线的长短,确定是否组合成一个系统或者设立单独系统。凡散发剧毒性或易燃爆气体的设备和场所的排风均应设立单独系统。宜将同时运转、生产流程相同、粉尘性质相同而且相互距离不大的扬尘设备的吸风点合为一个系统。

③对于排涂易凝结的蒸汽、高温气体与颗粒状粉尘,为防止风管堵塞或两种不同有害物相混合时,可引起爆炸,燃烧,结聚凝块,或形成毒性较强的有害物,均不能合并为一个排风系统。

④对于散发有腐蚀性气体车间的局部排风设备不得与其他一般性车间的局部排风设备合并成一个排风系统。

⑤凡只含有大量热、蒸汽,无爆炸性危险的有舍物质的垒气及含有一般粉尘空气,可合井为一个排凤系统。

⑥对干散发有腐蚀性气体的车间及有腐蚀性气体散发的设备排风,属腐蚀性排风系统。

不同腐蚀性气体的系统应分别设置,不准合并为一个系统,并应选择防腐蚀型风机。

⑦温度高于+80℃的气体,蒸汽和相对湿度在85%以上的气体,属于高温高湿性气体,此类排风系统应单独设置,不允许与排除一般栓气体的排风系统合并。为了防止结露,必要时排风管道及通风净化管道应迸行保温。

因此,我将喷砂部和抛光部划分为一个系统(P-I),准备部划分为两个系统(P-II,III),配液室为一个系统(P-IV),电镀工部分为五个系统(P-V,VI,VII,VIII,VX),具体详见车间平面图。

3.2局部排风罩的设计

局部排风罩的设计原则:

①局部排风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有害物,使有害物源局限于较小的局部空间。应尽可能减小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

②排风罩的吸气气流方向应尽可能与污染气流运动方向一致。

③已被污染的吸入气流不允许通过人的呼吸区。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位置和活动范围。

④排风罩应力求结构简单,造价低,便于安装和维护。

⑤局部排风罩的配置应与生产工艺协调一致,力求不影响工艺操作。

⑥要尽可能避免和减弱干扰气流和穿堂风,送风气流等对吸气气流的影响。

各设备的局部排风罩的设计以及排风量计算:

3.2.1喷砂室:

⑴粉尘性质粉尘性质和排放标准:

,出口排放标准为100mg/m3

粉尘中含63%SiO

2

⑵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v=0.3m/s)

资料来源:《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352

⑶采用密闭罩 排风量计算:

p nL L =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917 式中:p L --喷嘴喷出的压缩空气量;

n --实验系数

取喷嘴直径8 p d ,工作压力为4个表压,得p L =168h m /3,n=10

h m L /1680168103=?=

实际排风量 a V L f ?=/

式中:f V --缝口速度, 2m/s

a --缝口面积

需满足L L >/

就得到实际排风量h m L /16803/= 3.2.2抛光部:

⑴ 粉尘性质粉尘性质和排放标准:

粉尘中含63%SiO 2,出口排放标准为100mg/m 3 ⑵ 粉尘浓度和粒径分布:(v=0.3m/s)

资料来源:《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352 ⑶采用接受罩

主要污染物为金属磨屑,纤维性粉尘和少量砂尘。一为双侧砂轮机,一为双侧毡轮机。 排风量计算:

L=KD ------------------《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917 式中,K —每mm 轮径的排风量(m 3/h ˙mm ) 砂轮机K=2, 布轮机K=6。 D —磨轮直径,mm 。

砂轮机: L=2×400=800m 3/h 毡轮机: L=6×400=2400m 3/h 3.2.3准备部、电镀工部: ⑴ 采用槽边排风方式

槽边排风罩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用于各种工业槽(电镀槽,酸洗槽等)。它的特点是不影响工艺操作,有害气体不经过人的呼吸区。

槽边排风罩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 专门用于各种工业槽(电镀槽、酸洗槽等).它的特点是不影响工艺操作, 有害气体不经过人的呼吸区.

槽边排风罩分为单侧和双侧, 槽宽B<700mm 时采用单侧排风, B=700-1200mm 时采用双侧排风.B>1200mm 采用吹吸式排风罩.

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的特点是截面高度E 较大, E ≧250mm 的称为高截面,E<250mm 的称为低截面. 按照断面尺寸(E ?F),有250mm ?200mm 、250mm ?250mm 两种规格.

⑵ 条缝式槽边排风罩计算: a.条缝口高度按下式计算:

v l 3600h L

=

式中 h —条缝口高度, m ;

L —条缝口排风量, m 3

/h ; l —条缝口长度,m ;

v —条缝口风速, 一般取7-10m/s b.排风量计算

m 3

/s-------《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高截面单测排风: 低截面单侧排风:

2

.0v 3??

? ??=A B AB L m 3/s-------《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高截面双侧排风(总风量):

2

.02v 2?

?

? ??=A B AB L m 3/s-----《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低截面双侧排风(总风量):

2

.0v 2?

?

?

??=A B AB L

2

.02v 3?

?

?

??=A B AB L m 3/s----《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高截面周边型排风: 2v 57.1D L = m

3

/s-----《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低截面周边型排风:

2

v 36.2D L = m 3

/s--------《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式中:A —槽长, m ;

B —槽宽, m ; D —圆槽直径, m ;

V —边缘控制点的控制风速, m/s 。(简明通风手册P136表5-8) c.条缝式槽边排风罩的压力损失

?p=ρνξ

2

2

0Pa

式中 ξ—局部阻力系数, ξ=2.34;

0ν—条缝口上空气流速,m/s(V 0=7-10m/s)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ρ—周围空气密度, kg/m 3

(1.181, t=26℃) (简明通风手册P3表1-3)

例:5号—电除槽 (2个,1000×800×800)

由于槽宽700

F E ?=250?200mm 。

2

.0v 2??

?

??=A B AB L m 3/s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7得X V =0.35m/s ;代入公式有:

L= 0.510 m 3

/s

假设条缝口吸气速度V 0=9m/s (V 0=7-10m/s)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5 条缝口面积f=L/2V 0=0.510/18=0.028m2 条缝口高度h=f/A=0.028/0.8=0.354m

依据《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34进行校核:f/F=0.708>0.3

(其中F=A ×B )

所以,将条缝口改为楔形条缝口。 条缝口末端高度h 1=1.4h=0.4956 条缝口始端高度h 2=0.6h=0.2124m

?p=ρνξ

2

2

0Pa =2.34×81×1.181/2=111.92Pa

⑶ 槽边排风罩计算汇总表

槽边排风罩计算汇总表

4.配液室: ⑴采用通风柜

用通风方法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就是在局部地点或整个车间把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污浊空气排至室外,把新鲜空气或经过净化符合卫生要求的空气送入室内。在放散热,蒸汽或有害物质的建筑内,当不可能采用局部排风,或采用局部排风后仍达不到卫生标准要求时,可才用全面通风。按照通风动力的不同,全面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配液室房间面积不大,且每天使用时间短,仅30min-60min ,从经济技术等方面考虑,决定采用机械通风。由此选用通风柜,因为厂房附近地带较为空旷,而且无人居住,散发的有害气体量小,可直接排放。通过自然净化。 ⑵.通风柜排风量

βνF L L +=1----------------《简明通风设计手册》

P125

式中 1L —柜内有害气体散发量, m 3/s;

ν—工作孔上的吸入速度, m/(ν=0.25-0.375)s -------《简明通风设计手册》P125

F —工作孔及不严密缝隙面积,m 2

β—安全系数, β=1.1-1.2

代入公式得L 酸=0.453 m 3/s ,L 碱=0.837 m 3/s

第二章

水力计算

一.PI 系统的计算: 1.设备比选:

本设计主要考虑除尘系统设备的选择。

除尘器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处理粉尘的性质,除尘效率、处理能力、动力消耗与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除尘器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影响除尘器的因素很多,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含尘气体的种类。包括气体的成分、温度、湿度、密度、黏度、露点、

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气体量和其波动范围等物理、化学性质。 (2) 粉尘的种类。含有成分、密度、浓度、粒径分布、比电阻、腐蚀性、

润湿性、吸水性、黏附性、纤维性和爆炸性等物理、化学性质。 (3) 除尘器的效率、压力损失,废气排放标准。除尘器的投资、运行费用;

维护管理情况;安装位置、收集粉尘的处理与利用等。

喷砂室:3/8000m mg C = 30/100m mg C =

处理程度:%8.98%1008000

100

8000%1000=?-=?-=

C C C η 抛光部:3/1200m mg C = 30/100m mg C =

处理程度:%7.91%1001200

100

1200%1000=?-=?-=

C C C η 32122111/38.27750

6400

2.113508m g Q Q Q C Q C C =?+?=++=

将两股气流合并处理,要求除尘器的效率%8.95=η

方案一:XDP-L-4旋风除尘器+ HD-Ⅱ脉冲袋式除尘器(24袋)

XDP-L-4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小10Pa 左右是其优点,但效率一般,85%左右;而

HD-Ⅱ脉冲袋式除尘器简化了传统脉冲阀的结构喷吹压力小,能耗低,操作条件好便于组织生产。压力损失小于1200Pa

方案二:XZZ-Ⅲ-D850旋风除尘器+WC-1.0低压文丘里除尘器

该旋风除尘器处理效率高,能满足多种工况风量的需要。但大规格的型号尺寸较大。文丘里除尘器处理效率可高达99%,动能消耗少,便于清理,压力损失1300Pa 。但系统造价高,运行管理不便。

比较之下,考虑到方案一系统易于操作而且耐磨损,能耗低,除尘效率也高。而二号方案中文丘里除尘器易结冰,而该厂位于哈尔滨,有可能发生这个问题所以放弃方案二选择方案一。 2.除尘管道系统的布置:

1.除尘风道布置应力求简单,系统的吸凤点不宜超过5~6个。当吸风点之间的距离不大或各并联支管之间的压力损失仍可平衡时,则吸风点数量可适当增加,但最多不宜超过20个.如果吸风点多且集中,最好采用集合管。集合管有水平垂直两种形式.

2.除尘风道宜垂直或倾斜(450一600”)布置,如必须水平布置时,应采取防止积尘的措施,凤道愈短愈好.除尘风道内的速度必须大于规定的最小风速.除尘风道内的最小风速,见《供暖通风设计手册》P959

3.除尘凤道宜采用明设,尽量避免地下敷设。 4.为了清扫方便,在风道的适当都位应设置活扫口。

5.除尘支风道应尽可能从侧面或上部与主风道连挫。三通的夹角一般取150~300为宜。

6.除尘器后的风道宜适当放大,风道尺寸按8~10m /s 选用. 7.有可能发生粉尘静电积聚的凤管,如木工除尘风道应设计接地. 8.除尘风道计算的附加值:漏风量附加10~15%,风压附加15~20%。 9.风道各支管之间压力损失应尽可能达到平衡。除尘系统各支管之间的压力差不应大于15%。

本设计中,除尘管道水平管道采取5‰的坡度倾斜,除尘器置于风机吸入段以减轻风机磨损 。 3.水力计算:

2

1

12

1

A

B

C G

112

2

1

2

E

F

D

经校核,支管均与相应的干管压力损失基本相平衡(相差在15%以内), 系统总的压力损失为1-2-A-B-C-D ,1-2-F-E-D ,D-G 干管阻力以及除尘器之间的连接管损失之和

ΔP 管路=185.215+134.334+160.564=480.113 Pa

ΔP 总=ΔP 密闭罩+ΔP 管路+ΔP 除尘器=0+480.113+(10+1100)=1590.113 Pa 由于没考虑ΔP 密闭罩以及计算误差取安全系数为1.5,所以 ΔP 总=1.5*1590.113=2385.17 Pa 由此选风机:

4-68型离心通风机NO4.5A

二.P-II 系统的计算:

1

2

21B

A

D

2

1

2

G

E

1

2

F

21

C

2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含全套图纸)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年01月06日

目录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1) 二、选择电动机 (2) 三、传动零件的计算 (7) 1)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7) 2)减速箱的设计计算 (10) Ⅰ.高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0) Ⅱ.低速齿轮的设计计算 (14) 四、轴、键、轴承的设计计算 (20) Ⅰ.输入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0) Ⅱ.中间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5) Ⅲ.输出轴及其轴承装置、键的设计 (29) 键连接的校核计算 (33) 轴承的校核计算 (35) 五、润滑与密封 (37) 六、箱体结构尺寸 (38) 七、设计总结 (39) 八、参考文献 (39)

一、题目及总体分析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设计参数: 设计要求: 1).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2).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3).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设计内容: 1.装配图1张; 2.零件图3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说明: 1.带式输送机提升物料:谷物、型砂、碎矿石、煤炭等; 2.输送机运转方向不变,工作载荷稳定; 3.输送带鼓轮的传动效率取为0.97; 4.工作寿命为8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

装置分布如图: 1. 选择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 按工作条件和要求选用一般用途的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卧式封闭。 2. 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工作效率为: d w d P P η= d P -电动机功率;w P -工作机所需功率; 工作机所需要功率为: w Fv P 1000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42d 1234ηηηηηη= 按表2-3确定各部分效率: V 带传动效率97.01=η, 滚动轴承传动效率20.97η=, 三 相电压 380V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 一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0级生物工程2班 设计者:詹舒瑶 学号:201030740755 指导教师:陈东 2013年 1 月16 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要求……………………………………………………………………………… 1.4 原始数据……………………………………………………………………………… 1.5 设计内容………………………………………………………………………………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方案……………………………………………………………………………… 2.2 电动机选择类型、功率与转速……………………………………………………… 2.3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2.4 计算传动装置各级传动功率、转速与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设计…………………………………………………………………………… 3.1.1计算功率…………………………………………………………………………… 3.1.2带型选择…………………………………………………………………………… 3.1.3带轮设计…………………………………………………………………………… 3.1.4验算带速…………………………………………………………………………… 3.1.5确定V带的传动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1.6包角及其验算……………………………………………………………………… 3.1.7带根数……………………………………………………………………………… 3.1.8预紧力计算………………………………………………………………………… 3.1.9压轴力计算………………………………………………………………………… 3.1.10带轮的结构…………………………………………………………………………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选择齿轮类型、材料、精度及参数……………………………………………… 3.2.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或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3.2.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或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3.2.4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四、铸造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五、轴的设计………………………………………………………………………………… 5.1高速轴设计……………………………………………………………………………… 5.1.1选择轴的材料……………………………………………………………………… 5.1.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5.1.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5.2低速轴设计……………………………………………………………………………… 5.2.1选择轴的材料……………………………………………………………………… 5.2.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5.2.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5.3校核轴的强度…………………………………………………………………………… 5.3.1求支反力、弯矩、扭矩计算……………………………………………………… 5.3.2绘制弯矩、扭矩图………………………………………………………………… 5.3.3按弯扭合成校核高速轴的强度……………………………………………………

化工设备课程设计计算书(板式塔)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所在学院: 专业: 设计题目: 指导教师: 2011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二.设计参数与结构简图 (4) 三.设备的总体设计及结构设计 (5) 四.强度计算 (7) 五.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工艺计算内容进行填料塔(或板式塔)设计。

设计题目: 各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工艺参数确定自己的设计题目:填料塔(板式塔)DNXXX设计。 例:精馏塔(DN1800)设计 2、设计任务书 2.1设备的总体设计与结构设计 (1)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确定塔设备的型式(填料塔、板式塔); (2)根据化工工艺计算,确定塔板数目(或填料高度); (3)根据介质的不同,拟定管口方位; (4)结构设计,确定材料。 2.2设备的机械强度设计计算 (1)确定塔体、封头的强度计算。 (2)各种开孔接管结构的设计,开孔补强的验算。 (3)设备法兰的型式及尺寸选用;管法兰的选型。 (4)裙式支座的设计验算。 (5)水压试验应力校核。 2.3完成塔设备装配图 (1)完成塔设备的装配图设计,包括主视图、局部放大图、焊缝节点图、管口方位图等。 (2)编写技术要求、技术特性表、管口表、明细表和标题栏。 3、原始资料 3.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塔工艺计算数据。 3.2参考资料: [1] 董大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 全国化工设备技术中心站.《化工设备图样技术要求》2000版[S]. [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S]. [4] 郑晓梅.化工工程制图化工制图[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5] JB/T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S]. 4、文献查阅要求

轻型客车四档中间轴式变速器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题目:轻型客车四档中间轴式变速器设计院别:xxxxxx 专业:xxxxx 班级: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xxxxxxxx 二零一五年一月十九日

一、变速器的功用与组成 ----------------------------------------------------------------- - 4 - 1.变速器的组成------------------------------------------------------------------------ - 4 - 二、变速器的设计要求与任务 ----------------------------------------------------------- - 5 - 1.变速器的设计要求 ----------------------------------------------------------------- - 5 - 2.变速器的设计任务 ----------------------------------------------------------------- - 5 - 三、变速器齿轮的设计 -------------------------------------------------------------------- - 6 - 1.确定一挡传动比 -------------------------------------------------------------------- - 6 - 2.各挡传动比的确定 ----------------------------------------------------------------- - 7 - 3.确定中心距--------------------------------------------------------------------------- - 8 - 4.初选齿轮参数------------------------------------------------------------------------ - 9 - 5.各挡齿数分配----------------------------------------------------------------------- - 11 - 四、变速器的设计计算 ------------------------------------------------------------------- - 16 - 1.轮齿强度的计算 ------------------------------------------------------------------- - 16 - 2中间轴的强度校核 ------------------------------------------------------------------- 20- 五、结论-------------------------------------------------------------------------------------- - 27 - 参考文献-------------------------------------------------------------------------------------- - 28 - 摘要 现代汽车除了装有性能优良的发动机外还应该有性能优异的传动系与之匹配才能将汽车的性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因此汽车变速器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变速器在发动机和汽车之间主要起着匹配作用,通过改变变速器的传动比,可以使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本次设计的是轻型客车变速器设计。它的布置方案采用四档中间轴式、同步器换挡,并对倒挡齿轮和拨叉进行合理布置,前进挡采用圆柱斜齿轮、倒档采用圆柱直齿轮。两轴式布置形式缩短了变速器轴向尺寸,在保证挡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齿轮数目,从而使变速器结构更加紧凑。 首先利用已知参数确定变速器各挡传动比、中心矩,然后确定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宽等参数。由中心矩确定箱体的长度、高度和中间轴及二轴的轴径,然后对中间轴和各挡齿轮进行校核,验证各部件选取的可靠性。最后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设计者:侯舟波 指导教师:刘忠民吕永桂 2010 年 1 月18 日

一、课程设计要求 根据转速、缸内压力、曲柄连杆机构结构参数,计算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完成计算报告,绘制曲柄连杆机构零件图。 1.1 计算要求 掌握连杆往复惯性质量与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曲轴旋转离心质量折算方法; 掌握活塞运动速度一阶、二阶分量计算方法; 分析活塞侧向受力与往复惯性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分析连杆力及相应设计方案; 采用C语言编写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计算程序; 完成曲柄连杆机构受力计算说明书。 1.2 画图要求 活塞侧向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对曲轴推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连杆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主轴承受力随曲轴转角变化 活塞、连杆、曲轴零件图(任选其中两个) 二、计算参数 2.1 曲轴转角及缸内压力参数 曲轴转速为7000 r/min,缸内压力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缸内压力曲线 2.2发动机参数 本计算过程中,对400汽油机进行运动和受力计算分析,发动机结构及运动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发动机主要参数 参数 指标 发动机类型 汽油机 缸数 1 缸径D mm 91 冲程S mm 63 曲柄半径r mm 31.5 连杆长l mm 117 偏心距e mm 0 排量 mL 400 活塞组质量'm kg 0.425 连杆质量''m kg 0.46 曲轴旋转离心质量k m kg 0.231 标定功率及相应转速 kw/(r/min ) 17/7500 最高爆发压力 MPa 5~6MPa 三、计算内容和分析图 3.1 运动分析 3.1.1曲轴运动 近似认为曲轴作匀速转动,其转角,t t t n 3 7006070002602π ππα=?== s rad s rad dt d /04.733/3700≈== π αω 3.1.2活塞运动规律 图2 中心曲轴连杆机构简图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规范

KTV点歌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1.1目的 选歌系统是为某KTV唱吧开发的视频歌曲点唱软件。该软件能方便顾客进行选歌,帮助系统管理员管理歌曲的播放,提高KTV歌曲点唱的效率和准确率。 本文档为该系统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阐述了对用户所提出需求的设计方案,对系统中的各项功能需求、技术需求、实现环境及所使用的实现技术进行了明确定义。同时,对软件应具有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有效性需求也进行了定义。 1.2项目背景 ●系统名称:选歌系统 ●项目提出者:某KTV唱吧 ●项目开发者: ●项目管理者: ●最终用户:某KTV唱吧 1.3术语定义 实现环境:系统运行的目标软件、硬件环境。 实现技术:系统所采用的软件技术或体系结构。 实现语言或工具:实现系统最终采用的编程语言或工具包,如Delphi、VB、PB、Java、Ada等。 参考资料 1)新余电视点播系统; 2)某KTV唱吧《视频点歌系统计划任务书》; 本项目所参照的文件有: 3)康博工作室,《Visual Basic 新起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 系统概述 2.1系统需求 2.1.1系统目标 本软件是为某KTV唱吧开发的视频点歌系统软件。该软件用于提高点歌系统的工作效率。随着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休闲活动的多种多样,人们更多的喜欢选择KTV这种形式的娱乐方式。且随着计算机普及,点歌系统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一个好的音乐唱吧必须要拥有一个方便、快捷、准确的点歌系统,因此,急需一个软件系统解决这些问题。本软件应能结合当前选歌播放手工操作的流程以及将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对视频点歌系统中歌曲信息、歌手信息、最新排行榜等等的查询、更新提供完全的计算机管理。 2.1.2性能需求 数据精确度 数量值:精确到小数后一位; 时间值:精确到日,并以yyyy/mm/dd的形式表示; 价格值:精确到分,并以.XX的形式表示。 时间特性 页面响应时间:不超过10秒 更新处理时间:不超过15秒 数据转换与传输时间:不超过30秒。 适应性 1) 开发基于的平台要考虑向上兼容性,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要考虑更高版本的兼容 性。 2) 当需求发生变化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要求系统能够为将来的变更提供以 下支持:能够在系统变更用户界面和数据库设计,甚至在更换新的DBMS后,系统的现有设计和编码能够最大程度的重用,以保护现阶段的投资和保证软件系统能够在较少后续投入的情况下适应系统的扩展和更新。在设计中最好列出针对变更所需要重新设计的模块部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设计201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系统设计。 二、设计任务 燃煤锅炉燃烧过程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会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与危害。因此,本设计结合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特点,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参数及资料,拟设计一套燃煤采暖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要求设计的净化系统效果好、操作方便、投资省,且出口烟气浓度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即:烟尘排放浓度≤200mg/Nm3、SO2排放浓度≤900mg/Nm3。 三、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额定蒸发量2.8MW/h 设计耗煤量:见附表。 排烟温度:180℃ 烟气密度(标准状态下):1.50kg/m3 空气过剩系数:α=1.3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灰分(不可燃成分)的比例,见附表。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0h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2℃ 空气含水(标准状态下)按0.01293kg/m3 烟气其它性质按空气计算。 燃煤煤质如下表所示。 表燃煤煤质(按质量百分含量计,%) 组别C Y H Y S Y O Y N Y W Y A Y V Y (1) 68 4 1 5 1 6 15 13 (2) 68 4 1.2 5 1 6 14.8 13 (3) 68 4 1.4 5 1 6 14.6 13 (4) 68 4 1.6 5 1 6 14.4 13 (5) 68 4 1.8 5 1 6 14.2 13 (6) 68 4 2 5 1 6 14 1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如下图所示的锅炉房北侧20m以内。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 1、编写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2)净化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确定。 (3)除尘或脱硫设备的比较和选择:确定除尘或脱硫设备的类型、型号及规格,并确定其主要运行参数。 (4)管网布置及计算:确定各装置的位置及管道布置。并计算各管段的管径、长度、烟囱高度和出口内径及系统总阻力。 (5)风机及电机的选择设计:根据净化系统所处理烟气量、烟气温度、系统总阻力等计算选择风机种类、型号及电动机的种类、型号和功率。 (6)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7)编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的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等内容。课程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前言、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等部分,文字应简明、通顺、内容正确完整。 2、绘制设计图(提供其中一份图纸) (1)工艺流程示意图。 (2)平面布置图。应按比例绘制,锅炉房及锅炉的绘制可以简化,但应能表明建筑外形和主要结构型式。在平面布置图中应有方位标志(指北针)。 (3)锅炉烟气除尘脱硫系统图。应按比例绘制、标出设备、管件编号,并附明细表。 (4)主要除尘脱硫设备剖面图。只需标出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主要尺寸),内部结构不用细画。五、提交成果

中间轴CAD课程设计

CAD/CAM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中间轴零件的CAD/CAM设计 二、设计目的 CAD/CAM课程设计是开设《机械CAD/CAM》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在系统学习CAD/CAM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系统集成的综合应用能力。其目的: 1.掌握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和方法,培养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2.掌握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过程和方法,培养数控编程及加工仿真的能力。 3.通过应用PRO/ENGINEER,训练和提高CAD/CAM的基础技能。 三、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以某一具体的机械零件为设计对象(零件图见附图)。主要设计任务: 1、熟悉并掌握大型机械CAD/CAM软件PRO/ENGINEER的草绘模块、零件模块、 制造模块及仿真模块的功能及建模原理。 2、进行零件的参数化功能定义、三维实体零件的特征造型、着色渲染、生成不同视 图,最终完成零件的造型设计。 3、进行机床选择、刀具选择及加工参数设置,生成零件数控加工的相关文件。如刀 位数据文件、刀具清单和数控加工代码等。并对零件进行加工仿真以检查设计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要求 1、要求设计过程在计算机上完成。 2、设计说明书用计算机打印(A4纸,1万字左右)。 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 页眉:宋体小五号,内容包括班级,姓名,“CAD/CAM课程设计说明书”字 样;页脚:右下脚页码。 3、设计结果应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含设计任务书、设计思路、设计步骤、 设计过程的说明和阶段结果。附零件三维图、加工代码、零件原图纸等内容) 4、严禁抄袭和请人代做,一经发现,成绩计为零分并上报教务处。 1

机械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题目D4.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机自11-8 班 设计者cqs 指导老师tdf 2014年1月15号 中国矿业大学

目录 第一章机械设计任务书 机械课程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一阶段 2.1、确定传动技术方案 (3) 2.2、电动机选择 (4) 2.3、传动件的设计 (6) 第三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二阶段 3.1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说明 (23) 3.2轴的设计及校核 (23) 3.3轴承的设计及校验 (28) 3.4键的设计及校验 (22) 第四章机械课程设计第三阶段 4.1、轴与齿轮的关系 (30) 4.2、端盖设计 (30) 4.3、箱体尺寸的设计 (32) 4.4、齿轮和轴承的润滑 (34) 第五章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机械课程设计小结 (34) 附1:参考文献

第一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D3.机械厂装配车间输送带传动装置设计 图1: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简图如下) 一、设计要求 1、设计条件: 1)机器功用由输送带传送机器的零部件; 2)工作情况单向运输、轻度振动、环境温度不超过35℃; 3)运动要求输送带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 4)使用寿命10年,每年350天,每天16小时; 5)检修周期一年小修;两年大修; 6)生产批量单件小批量生产; 7)生产厂型中型机械厂 2、设计任务 1)设计内容1、电动机选型;2、带传动设计;3、减速器设计;4、联轴器选型设计;5、其他。 2)设计工作量1、传动系统安装图1张;2、减速器装配图1张;3、零件图2张;4、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原始数据 主动滚筒扭矩(N·m):800 主动滚筒速度(m/s):0.9 主动滚筒直径(mm):30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毕业设计

3 前言 (1)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1.1 设计目的 (2) 1.2 毕业设计题目 (2) 1.3 设计基础资料 (2) 1.4 设计要求 (2) 1.5 设计成果 (2) 1.6 参考资料 (2)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 (3) 2.1工程概况 (3) 2.2除尘系统的组成及除尘方案的原则 (3) 2.3除尘效率概算 (3) 2.4除尘系统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4) 2.5管网布置 (11) 第三章设计计算书 (12) 3.1 管道系统的计算 (12) 3.2 风机、电机的选择 (14) 3.3 烟囱高度的计算 (15) 第四章设计概算书 (16) 4.1一次性投资费 (16) 4.2设备运行费用 (17) 第五章结束语及参考文献 (19) 5.1 结束语 (19) 5.2 参考文献 (19)

前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黄石理工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毕业之际,根据院教研组的安排,我选择了以大气污染控制为主题的毕业设计----------- 某公司堆存铬渣回转窑还原焙烧干法解毒尾气除尘系统设计。 作为工业三废中的废气污染,随工业生产的迅速拓展而急剧膨胀,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巩固自己所学,以便能为实际工业废气治理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我组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联系了生产及毕业实习的生产实践,制定此次毕业设计。 设计中的每部分应体现出技术的可行性和规范性,此外还要体现出经济上的合理性,即是要从技术、经济两方面综合考虑,使设计项目在有效工作的同时,具有费用节省的特点。 设计过程中,指导老师刘子国给予了悉心指导,同组同学也给予了热心帮助,帮助我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一名未毕业的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设计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王超君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精选文档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035 036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软工1401 ** 201422******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概要设计说明书实现一个简易的基于校园网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对交易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接口设计、界面总体设计、系统出错处理设计以及系统安全数据进行了说明,在以后的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阶段也可参考此说明书,以便于了解在概要设计过程中所完成的各模块设计结构,或在修改时找出在本阶段设计的不足或错误。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为: 在线交易二手市场; B.任务提出者:** 开发者:** C.使用用户能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易的系统。 D. 按照《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为基础来具体细化系统所具备的所有功能及功能的实现方法和接口。 1.3 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2010 Mircosoft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PowerDesigner 15.1 1.4定义 本系统: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设计与实现 1.5参考资料 《基于校园网在线交易二手市场需求分析说明书》 《项目计划表》 《校园网在线交易二手市场系统_数据库模型》 2.总体设计 2.1设计目标 基于校园网的在线交易二手市场主要实现以下目标: ⑴为师生提供展示商品及表现学校形象的平台。 ⑵为用户提供商品信息查看、在线商品订购、商品浏览等功能。 ⑶采用动态网页技术,使页面中展示的商品信息更具时效性、先进性。 ⑷提供客户互评及客户给商品评论功能,收集用户对商品的意见及看法。 ⑸提供后台管理页面,简化了用户信息、商品信息、订单信息等系统数据的维护操作。 2.2运行环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实例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能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三、设计原始资料 锅炉型号:SZL4-13型,共4台 设计耗煤量:600kg/h(台) 排烟温度:160℃ 烟气密度:1.34kg/Nm3 空气过剩系数:=1.4 排烟中飞灰占煤中不可燃成分的比例:16% 烟气在锅炉出口前阻力:800Pa 当地大气压力:97.86kPa 冬季室外空气温度:-1℃ 空气含水按0.01293kg/ Nm3 烟气其他性质按空气计算 煤的工业分析值: Y O=5%,C=68%,Y H=4%,Y S=1% ,Y Y V=13% W=6%,Y A=15%,Y N=1%,Y 按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二类区标准执行: 烟尘浓度排放标准:200mg/ Nm3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900mg/ Nm3 净化系统布置场地为锅炉房北侧15m以内。 四、设计计算

1.燃煤锅炉排烟量及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理论空气量 () Y Y Y Y a O S H C Q 7.07.056.5867.176.4-++=' /kg)(m N 3 式中:Y C 、Y H 、Y S 、Y O 分别为煤中各元素所含的质量百分数。 ) /(97.6)05.07.001.07.004.056.568.0867.1(76.4'3kg m Q N a =?-?+?+??= (2)理论烟气量(设空气含湿量12.93g/m 3N ) Y a a Y Y Y Y s N Q Q W H S C Q 8.079.0016.024.12.11)375.0(867.1+'+'++++=' (m 3N /kg ) 式中: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Y W —煤中水分所占质量百分数; Y N —N 元素在煤中所占质量百分数 /kg) (m 42.701.08.097.679.097.6016.006.024.104.02.11)01.0375.068.0(867.1'N 3=?+?+?+?+?+?+?=s Q (3)实际烟气量 a s s Q Q Q '-+'=)1(016.1α (m 3N /kg ) 式中: —空气过量系数。 s Q '—理论烟气量(m 3N /kg ) a Q '—理论空气量(m 3N /kg ) 烟气流量Q 应以m 3N /h 计,因此。?=s Q Q 设计耗煤量 /h) (m 615060025.10/kg)(m 25.1097.6)14.1(016.142.7N 3N 3=?=?==?-?+=设计耗煤量s s Q Q Q (4) 烟气含尘浓度:

塔设备设计说明书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塔设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木工学院 班级:林产化工0 8 学号: 姓名:万永燕郑舒元 分组:第四组 目录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2) 关键字 (2)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2) 1.1符号说明 (2) 1.2.设计参数及要求 (3) 3 3 第二章材料选择 (4) 2.1概论 (4) 2.2塔体材料选择 (4) 2.3 裙座材料的选择 (4) 第三章塔体的结构设计及计算 (5) 3.1 按计算压力计算塔体和封头厚度 (5) 3.2 塔设备质量载荷计算 (5) 3.3 风载荷和风弯矩 (6) 3.4 地震弯矩计算 (7) 3.5 各种载荷引起的轴向应力 (7) 3.6 塔体和裙座危险截面的强度与稳定校核 (8) 3.7 塔体水压试验和吊装时的应力校核 (9) 3.7.1 水压试验时各种载荷引起的应力 (9) 9 3.8塔设备结构上的设计 (10) 10 10 板式塔的总体结构 (11) 小结 (11) 附录 (11) 附录一有关部件的质量 (11)

附录二矩形力矩计算表 (12) 附录三螺纹小径与公称直径对照表 (12) 参考文献 (12) 前言 摘要 塔设备是化工、石油等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重要生产设备。塔设备的基本功能在于提供气、液两相以充分接触的机会,使质、热两种传递过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还要能使接触之后的气、液两相及时分开,互不夹带。因此,蒸馏和吸收操作可在同样的设备中进行。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塔设备可分为板式塔与填料塔两大类。板式塔内沿塔高装有若干层塔板(或称塔盘),液体靠重力作用由顶部逐板流向塔底,并在各块板面上形成流动的液层;气体则靠压强差推动,由塔底向上依次穿过各塔板上的液层而流向塔顶。气、液两相在塔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填料塔内装有各种形式的固体填充物,即填料。液相由塔顶喷淋装置分布于填料层上,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流下;气相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的间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的润湿表面上进行接触,其组成沿塔高连续地变化。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当处理量大时多采用板式塔,而当处理量较小时多采用填料塔。蒸馏操作的规模往往较大,所需塔径常达一米以上,故采用板式塔较多;吸收操作的规模一般较小,故采用填料塔较多。 板式塔为逐级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在一个圆筒形的壳体内装有若干层按一定间距放置的水平塔板,塔板上开有很多筛孔,每层塔板靠塔壁处设有降液管。气液两相在塔板内进行逐级接触,两相的组成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板式塔的空塔气速很高,因而生产能力较大,塔板效率稳定,造价低,检修、清理方便 关键字 塔体、封头、裙座、。 第二章设计参数及要求 1.1符号说明 Pc ----- 计算压力,MPa; Di ----- 圆筒或球壳内径,mm; [Pw]-----圆筒或球壳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 δ ----- 圆筒或球壳的计算厚度,mm; δn ----- 圆筒或球壳的名义厚度,mm; δe ----- 圆筒或球壳的有效厚度,mm;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二级齿轮)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 说明书 题目: 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设计题目……………………………………………………………………………… 1.3 设计要求……………………………………………………………………………… 1.4 原始数据……………………………………………………………………………… 1.5 设计内容……………………………………………………………………………… 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 传动方案……………………………………………………………………………… 2.2 电动机选择类型、功率与转速……………………………………………………… 2.3 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其分配………………………………………………… 2.4 计算传动装置各级传动功率、转速与转矩………………………………………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3.1 V带传动设计…………………………………………………………………………… 3.1.1计算功率…………………………………………………………………………… 3.1.2带型选择…………………………………………………………………………… 3.1.3带轮设计…………………………………………………………………………… 3.1.4验算带速…………………………………………………………………………… 3.1.5确定V带的传动中心距和基准长度……………………………………………… 3.1.6包角及其验算……………………………………………………………………… 3.1.7带根数……………………………………………………………………………… 3.1.8预紧力计算………………………………………………………………………… 3.1.9压轴力计算………………………………………………………………………… 3.1.10带轮的结构…………………………………………………………………………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高速级齿轮副设计………………………………………………………………… 3.2.2低速级齿轮副设计………………………………………………………………… 四、轴的设计………………………………………………………………………………… 4.1高速轴设计……………………………………………………………………………… 4.1.1选择轴的材料……………………………………………………………………… 4.1.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1.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2中间轴设计……………………………………………………………………………… 4.2.1选择轴的材料……………………………………………………………………… 4.2.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2.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3低速轴设计……………………………………………………………………………… 4.3.1选择轴的材料……………………………………………………………………… 4.3.2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 4.3.3轴的机构设计,初定轴径及轴向尺寸…………………………………………… 4.4校核轴的强度…………………………………………………………………………… 4.4.1按弯扭合成校核高速轴的强度…………………………………………………… 4.4.2按弯扭合成校核中间轴的强度……………………………………………………

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书)

[招生管理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V1.0(版本号)] 拟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二日]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说明书交给各个被调研单位审核,并经领导层讨论通过后,软件开发小组成员将以这本说明书为框架开发新的系统。 1.2背景 a.待开发软件系统的名称: 基于XML的网上招生管理系统 b.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 石河子大学 c.本项目开发者 d.本项目用户 石河子大学招生办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1.1功能规定

2.1.2系统功能 能对各招生子单位进行管理 能添加、修改、删除、考生信息 能对考生进行分类管理 能将考生信息导出至网上信息发布子系统 能根据各分类统计考生信息 能添加新的管理员 能修改管理员的密码 2.1.2.1精度 由于采用数据库技术并且用户的应用领域对数据精确度的要求不高,所以这点在系统中表现得比较少,但是用户数据的安全性与正确性是完全保证的,所以对用户的使用没有多大的障碍。 2.1.2.2时间特性要求 本系统的数据库较小,所以程序在响应时间,数据更新处理时间上性能是比较突出的。而且也正由于数据量相对较少,故在数据传输时间和系统运行时间上表现的较让人满意。 2.1.2.4可靠性 由于系统较小只保留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 2.1.2.5灵活性 由于系统较小只保留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2.1.3输入输出要求 2.1.4数据管理能力要求

201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模版(带 二级齿轮)

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课程编号 130175 课程学分 2.0 起始日期 封面纸推荐用210g/m2的绿色色书 编辑完后需将全文绿色说明文字删除,格式不变

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说明: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电子版或手写版,手写版不得 使用铅笔书写。 2.请按照目录要求撰写;一级标题为一、二、……序号排列,内容 层次序号为:1、1.1、1.1.1……。 3.对于电子版:一级标题格式:宋体,4号,加粗,两端对齐。 4.对于电子版:正文格式:宋体,小4号,不加粗,行距为固定值 20磅,段前、段后为0行;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缩进0字符。 5.对于电子版:页边距:上2cm,下2cm,左2.5cm、右2cm页码: 底部居中。 6.所有的图须有图号和图名,放在图的下方,居中对齐。如:图1 模 拟计费系统用例图。 7.所有的表格须有表号和表名,放在表的上方,居中对齐。如:表1 计费功能测试数据和预期结果。 8.所有公式编号,用括号括起来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9.图纸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标题为三号,宋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重要资料必须注明具体出处,详细到页码;网上资料注明日期。) 1. 参考文献的著录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参考文献的序号以方括号加注于被注文字的右上角,内容按序号顺序排列于文后。 2. 所引参考文献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引用于著作的———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1]周振甫. 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5. [2]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50. *引用于杂志的———作者姓名﹒文章名﹒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1]何龄修.读顾诚《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173. [2]George Pascharopoulos. Returns to Education: 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e and Implications.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85, 20(4): 36~38. *引用论文集、学位论文、研究报告类推。 *引用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章的―― 如:[1]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121~133.[2]Michael Boyle-Baise.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Prepar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