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制造业

广东是领先全国的工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等措施,全省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发展,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发展迅猛,结构趋于优化。上述九大支柱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2007年,九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49.4亿元,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升至70.0%。

广东制造业的开放程度很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企业数量的42.7%,工业总产值的60%。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组织生产并出口大部分产品。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由2002年的93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1.9亿美元,年均增长21.4%。加工贸易增值率由2002年的42.2%提高到56.6%,2007年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4300亿元。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新增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共1853个税号,对广东经营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一律按应征税款的50%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并且不再批准新增限制类加工贸易企业。广东正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自主研发、延长产业链和扩大内销,推动加工贸易加快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转变。广东的制造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1.电子信息业

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中国大陆

第一,己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

IT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广东省电

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地

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

省已有20多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企

业行列。

广东的电子信息重点行业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在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程控交换机、光通信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在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彩管、分立器件等产品竞争力领先全国;在电子元件制造行业,PCB、SMT等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在软件行业,嵌入式软件

在中国大陆占一半以上比重。广东的信息产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东莞、惠州、佛山和中山市为主体,形成了著名的电子信息产业走廊。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达到22500亿元,年均增长21%。微电子、软件和新型元器件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主导产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发展重点:建设7大制造基地(全球电子计算机制造基地、全球通信设备制造基地、全球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基地、全球电子元器件制造基地、软件产业基地、汽车电子新兴制造基地、娱乐玩具电子新兴制造基地),开展16个重大产业专项建设(高性能服务器产业化、3C融合产品研发及产业化、3G系统与终端产业化、下一代网络(NGN)设备产业化、高端数据通信产品产业化、通信基础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数字电视机及其相关产业化、家用AV音响类产品技术改造、高密度数字激光视盘机产业化、新型元件产业化、新材料应用开发、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Linux公共服务技术支持中心、软件开发质量管理提升系统、电子专用设备配套体系)。

2.电器机械业

广东己形成以广州、深圳和佛山等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的城市为中心,辐射珠江三角洲,带动东西两翼共同发展的电器机械产业集群。拥有一批在国内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优势产品。广东机械工业行业生产增长效益提高;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一批重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产品出口居中国大陆首位,工业总量一直位居中国大陆前列。

广东的家电业在全国家电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也是全球重要的家电出口基地。广东的家电产品门类品种齐全,生产配套发达,产品质量优异,新产品开发活跃,生产、出口、竞争力持续占全国领先地位。在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彩电、激光视盘机和组合音响产品竞争力均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家电业产业集群成熟,培育出了一批核心企业和享有盛誉的著名品牌。如空调业的格力、美的;冰箱业的科龙;微波炉业的格兰仕;彩电业的TCl、康佳等。珠三角一带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家电产业群及出口加工区。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家用电器工业总产值达到2100亿元,年均增长10%。我省家用电器行业从全球制造基地升级为全球制造中心和全球营销中心,努力成为全球设计中心。到2010年,全省机械工业总产值达到7000亿元,年均增长20%;产品总体技术水平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缩短到5年,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配套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培养若干家规模较大、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发展重点:广州(重点是南沙)、深圳、佛山作为我省发展机械装备工业的3大核心地区,带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促进粤东汕揭轻工机械工业和粤北韶关机械工业的发展;重点建设顺德、中山、南海为主的高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深圳、东莞为主的出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粤西湛、茂一带的经济型家电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建设3大产业基地:顺德、中山、南海为主的高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深圳、东莞为主的出口家电产品生产基地,粤西湛、茂一带的经济型家电产品生产基地。

3.石油化工业

广东的石油化工总量规模排在中国大陆前列。主要产品如原油、汽煤柴三大类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涂料、胶鞋等产量均排在全国前三名。2007年,广东石油化工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广东省石油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茂名、广州、惠州和湛江。茂名石化、广州石化和湛江东兴是广东省三大骨干炼油企业,前两家也是广东省著名的两家乙烯生产企业。2005年,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和80万吨/年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成为继茂名和广州之后的广东第三大炼油化工中心。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都已将广东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战略布局重点。

这将是广东省发展上游炼油产业,并带动

下游石化产业发展的极好机遇。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石化工业总

产值达到7300亿元,年均增长20%。

炼油生产能力达到63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440万吨/年,芳烃340万吨/年,五大通用树脂55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超过200万吨/年。精细化工品率45%。展望2020年,在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石化工业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期。预期2020年全省炼油生产能力发展到1亿吨,乙烯生产能力600万吨,使广东石油化工业处于全国前列,并成为亚洲主要的石化基地之一。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5大炼油项目(中石化广州分公司炼油扩建、中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扩建、中石化湛江东兴炼油扩建、中海油新建惠州1200万吨/年炼油项目、新建2000万吨/年炼油装置)、5大乙烯项目(中石化茂名乙烯扩建、中石化广州乙烯扩建新装置、中海壳牌惠州南海石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新建汕头乙烯项目、新建200万吨/年乙烯装置)和5大石化基地(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茂湛沿海重化产业带、广州石化基地、崖门口沿岸重化产业带、汕潮揭沿海化工基地)。

4.纺织服装业

广东是全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大省,也是全球第三大服装出口基

地。广东省纺织工业各大类产品、品种、质量、品牌和工业总产

值、销售额等指标均领先全国。

纺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成为广东纺织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产

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广东的纺织服装集群化发展优势主要表现

在专业化生产已形成“块状”产业。专业化生产小而精,小而专,

相互配套协调。如中山的休闲装,东莞的服装、毛针织,佛山的面料、针织、童装、内衣,揭阳(普宁)的衬衣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东省纺织产业重点集群区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等市所属的40多个镇(区)。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8%.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技术装备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市场服务体系,产品质量国内领先,纺织工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发展重点:加快培育纺织工业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和提高4大基地(中山市、东莞市、开平市和普宁市),15个特色城(镇)。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创新平台,发挥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

5.食品饮料业

广东省食品饮料工业实施名牌战略,形成

规模优势,实现产值与效益同步增长。珠

江啤酒、金威啤酒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

号。食品行业经过整合、调整,在饮料、

啤酒、果汁等方面形成了规模生产,食品

饮料工业已成为广东省名副其实的支柱

产业之一。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亿元,年均增长12%。广东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0%左右,进一步扩大出口额。培育和发展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现代食品工业企业集团,促进中小企业向“高、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

发展重点:突出抓好四大工程(放心食品工程、绿色食品工程、功能食品工程和特色食品工程)和九大基地(肉类加工基地、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基地、饮料制造业基地、水产品加工基地、果蔬贮运加工基地、调昧品生产基地、制糖基地、培烤和糖制品基地、食品添加剂基地)的建设。

6.建材业

广东是中国的建材生产大省,其总量居全国之首,2007年广东建材业的增速达21.8%.

广东省建材工业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配套能力较强并有相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产业。

广东建材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有一定影响的产品聚集区,如佛山陶瓷、佛山(顺德)建筑涂料、佛山(大沥)铝型材、潮州卫生洁具、云浮石材、江门(开平)水暖卫浴等。广东建材品种丰富,新产品开发速度快,非常有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广东建材企业的民营化、市场化程度较高,外源型经济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活跃,建材出口量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30%以上,居全国第一。12个中国陶瓷名牌企业中广东就占了8个,名牌陶瓷企业在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8%.建成“四个中心”(世界陶瓷制造和品牌聚集中心、全国现代新型建材制造中心、全国新型建材开发中心、全国建材贸易中心)。预计2010年全省新型干法水泥年生产能力7000万吨,占水泥总生产能力60%.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陶瓷、水泥与混凝土、玻璃和新型建材四大行业。建设2大陶瓷工业核心区(佛山和潮州)和3大水泥熟料基地(总规模8500万吨),其中:粤西3000万吨(重点云浮)、粤北3000万吨(重点英德)、粤东2500万吨(重点梅州、龙门)。

7.造纸业

广东省已是全国造纸及纸制品生产举足轻重的大省。目前全国造纸行业唯一的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集产、学、研、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研究中心设在广东。

因广东造纸工业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营造人工速生丰产林,为发展造纸工业提供切实可行的纤维原料资源和水资源保证,近几年外商纷纷进入广东投资木材生产和木浆厂。

广东已初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造纸产业集聚带。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广州、东莞、佛山、江门、珠海、深圳和湛江等地区,集聚了全省近80%企业。广东造纸业已步入规模

化发展的轨道,己拥有一批全国著名的造纸企业。

广东的造纸业在规模、装备、效益、技术、质量、

管理等方面正朝强省迈进。目标是到2010年纸

及纸板产量达到1100万吨,商品纸浆产量达到

85万吨。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造纸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年均增长15%.造纸总产量达到2500万吨,其中纸浆800万吨、纸及纸板1100万吨、纸制品600万吨。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吨纸综合能耗降到0.85吨标煤以下,吨纸水耗降到30吨以下。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湛江制浆造纸基地、东莞纸品基地、江门银洲湖纸业基地等三大基地以及六类重点产品区(包装纸板区、新闻纸区、生活用纸区、文化用纸区、纸浆区、纸制品区)。

8.医药工业

广东是医药大省,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中药、化学药物制剂、生物制药产品领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医疗器械在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领域已形成一定优势。2007年广东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9%.

广东省医药产业的集中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有市场规模优势,产业内部集中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优化过程。己初步形成化学制药、中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药商业等比较完整的医药产业休系。拥有一批综合性

大型医药企业,它们在我国的医药经济中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东省在化学药物制剂领域也取得了巨

大发展。在新型化学药物制剂开发和市场

营销方面,已经具有较强竞争力,整体实

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科兴、康泰、

广州天普生化等生物制药企业和安科、迈

瑞等医疗器械企业在各自领域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年均递增18%.争取单个企业单产品年销售额超10亿的产品有10个,超5亿元的有50个。开发出5-8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有2-3个中药通过国际认证正式进入国际药品市场,重点扶持建设15

个道地药材GAP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重点建设广州国家生物医药工业基地、深圳国家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基地、佛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医药健康产业园、中山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珠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5大医药产业基地(园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9.汽车业

广东汽车整车的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销售收入等

有关汽车工业综合经济指标排在全国汽车行业前列。

近几年,广东省致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吸引

外资调整汽车产业结构,汽车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

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本田、五十铃、日产、丰田等

国外著名汽车厂商相继落户广东。

广东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已形成以广州为制造中心,轿车为重点,零部件

为基础,客车及改装专用车为辅助的汽车工业生产格局,以及具有较强产品开发能力和出口竞争力的摩托车产业群。广东的高档轿车己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2007年,广东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0%,在九大产业中增速最高。2007年广东汽车产量78.9万辆,增长41. 9%,其中轿车增长42.7%.

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供应商随之聚集广东。珠三角地区已成为汽车工业产业集聚地,已经形成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花都等多个大型汽车零部件配套基地。

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25%。汽车生产能力达到160万辆(其中轿车140万辆,大中型客车5万辆),轿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汽车出口量占总产量10%以上,摩托车产能达到500万辆。广东省汽车工业融入全球汽车制造业生产体系。

发展重点:依托骨干企业,建立汽车和摩托车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构建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圈,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环珠江三角洲零部件产业带配套发展的格局。发挥珠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两翼和山区市汽车新型材料、基础件及专用车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介绍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介绍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制造业 广东是领先全国的工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等措施,全省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发展,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发展迅猛,结构趋于优化。上述九大支柱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2007年,九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49.4亿元,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升至70.0%。 广东制造业的开放程度很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企业数量的42.7%,工业总产值的60%。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组织生产并出口大部分产品。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由2002年的93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1.9亿美元,年均增长21.4%。加工贸易增值率由2002年的42.2%提高到56.6%,2007年带动国内配

套产业产值4300亿元。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新增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共1853个税号,对广东经营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一律按应征税款的50%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并且不再批准新增限制类加工贸易企业。广东正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自主研发、延长产业链和扩大内销,推动加工贸易加快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转变。广东的制造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1.电子信息业 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 规模位居中国大陆第 一,己成为当今中国 乃至世界最重要的 IT产品生产基地之 一。2007年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地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省已有20多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企业行列。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班级:机械五班 学号:2010301390148 姓名:李维崧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广东省制造业产值 制造业 广东是领先全国的工业大省之一。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工业产业竞争力等措施,全省工业产业结构逐步合理化。电子信息、电器机械及专用设备、石油化工三大新兴支柱产业保持强劲发展态势,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发展,造纸、医药、汽车三大潜力产业发展迅猛,结构趋于优化。上述九大支柱产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2007年,九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149.4亿元,增长1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升至70.0%。 广东制造业的开放程度很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中,外商投资企业占企业数量的42.7%,工业总产值的60%。许多外商投资企业以加工贸易方式组织生产并出口大部分产品。全省加工贸易出口额由2002年的932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461.9亿美元,年均增长21.4%。加工贸易增值率由2002年的42.2%提高到56.6%,2007年带动国内配套产业产值4300亿元。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新增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共1853个税号,对广东经营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企业,一律按应征税款的50%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并且不再批准新增限制类加工贸易企业。广东正大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增资扩产、自主研发、延长产业链和扩大内销,推动加工贸易加快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转变。广东的制造业面临新一轮发展机遇。 1.电子信息业 广东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位居中国大陆 第一,己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 IT产品生产基地之一。2007年广东省电 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第一大支柱产业地 位,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全 省已有20多家企业进入全国电子百强企 业行列。 广东的电子信息重点行业形成了一批拳头产品:在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程控交换机、光通信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在电子器件制造行业,彩管、分立器件等产品竞争力领先全国;在电子元件制造行业,PCB、SMT等产品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在软件行业,嵌入式软件

201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全部名单(1-50名)

世界500强:《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2010年8月29日发布) 序号企业名称所属行业省、自治区、直辖市营业收入总额(万元) 1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14,631,303 2 苏宁电器集团批发和零售业江苏省11,700,267 3联想控股有限公司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北京市10,637,514 4 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筑业浙江省5,085,054 5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牧、渔业四川省4,606,739 6 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含投资类) 海南省4,566,326 7 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业江苏省4,514,916 8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食品加工与食品、饮料制造业浙江省4,320,417 9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发和零售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248,362 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广东省3,976,518 11 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房地产业辽宁省3,848,256 12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浙江省3,726,055 13 三胞集团有限公司批发和零售业江苏省3,670,416 14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含投资类) 上海市3,609,215 15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3,512,667 16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天津市3,387,922 17 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批发和零售业北京市3,263,992 18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海市3,240,122 19 红星家具集团有限公司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江苏省3,130,000 20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湖南省3,042,463 21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2,824,003 22 天津天狮集团有限公司医药制造业天津市2,789,021 23 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江苏省2,788,003 24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服装、鞋帽、皮革制造业浙江省2,743,700 25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农、林、牧、渔业四川省2,620,894 26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化学纤维制造业浙江省2,607,402 27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纺织业江苏省2,596,007 28 内蒙古伊泰集团有限公司采矿业内蒙古自治区2,589,482 29 江苏苏宁环球集团房地产业江苏省2,460,000 30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电气机械及器材、线缆制造、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浙江省2,439,300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广东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现状与发展资料

广东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现状与发展 一、总量及其地位 广东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是广东省装备制造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010年该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约7080亿元,占我省七大行业(广东省机械工业的主要行业)位居省内七大行业第二,(前三位是通讯设备、计算机等,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二(江苏省第一) 我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按地区分布情况:据中国电器工业年鉴统计口径,在17387家电器工业企业中,珠三角地区的广东占2495家;。而尤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比重最大,整体竞争力最强。

二、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两网改造以来,在电力发展的强劲需求下,广东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不仅总量迅速扩大,技术水平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输变电设备制造业是我省电工电器行业中的强项。 广东伊林变压器有限公司(中外合资,外方现为西门子公司),现生产500KV及以下电力变压器,该公司外方原为国际著名的变压器生产商,奥地利伊林变压器公司,先股份转为德国西门子公司。采用国际领先的变压器技术,该公司现正着手生产国内急需,世界领先的±800kV的换流变压器。2011年变压器产量达到2500万KV A,总产值25亿元人民币。 广东顺特电器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干式变压器生产基地,中国名牌产品干式变压器,年产能超过960万kV A。2007年制造成功国际首台单台容量最大的三项干式电力变压器25000kV A,电抗器销售额跻身国内三强,并核准进入核电领域第一家国产1E级变压器设备制造商,并提供风力发电机组35kV及10kV组合式变压器,变压器行业已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处国际先进水平。 广州白云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民营)已生产110kV的国内领先的气体密封高压开关组合电器GIS,2011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 广东输变配电设备制造技术水平总体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个别的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

中国机械制造业前200强企业? 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名单 序号企业名称省市主要产品主营业务收入(万元) 1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北京市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9326734 2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市电站锅炉,汽轮发电机,机床,矿山设备7850000 3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内燃机,内燃机配件,汽车及配件 4664273 4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四川省发电设备 3418603 5 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黑龙江发电设备,电站锅炉,电站汽轮机,交直流电机及防爆电机 3052474 6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汽车起重机,装载机,压路机,平地机3002806 7 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集装箱起重机,散货机械2800000 8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环卫机械,挖掘机械 2428556 9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煤矿机械2093618 10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拖拉机 1827457 11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机床,汽轮机,发电设备,印刷机械1644005 12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区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叉车 1381766 13 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陕西省变压器,全封闭组合电器,高压断路器,电力整流器 1347191 14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区变压器,线缆 1251893 15 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推土机,挖掘机,压路机 1239310 16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起重机械,装卸机械,冶金设备,风力发电设备 1238073 17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辽宁省制冷空调设备,食品冷藏设备,化工设备,电气控制设备 1200006 18 宝胜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变压器 1186568 19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收获机械,大中小型拖拉机,工程机械,三轮运输车 1157308 20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金属切削机床 1128150 21 广州市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容器,变压器,绝缘子,真空开关管1120494 22 常林工程机械集团江苏省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 1114708 23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电线电缆 1091200 24 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数控机床,普通机床,组合机床及柔性制

制造业现状及建议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思考和建议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往往能体现其经济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实力。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造业发展现状 1.制造业比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蓬勃发展,迅速崛起,规模日益壮大。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92%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人员、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也达到90%左右。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 2.制造业构成集中于传统产业。从行业构成上看,制造业囊括了从农副产品加工至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共30个行业。 3.制造业组织形态呈块状集群态势。 (二)制造业的困境 虽然制造业总体来说发展速度较快,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较大的成效,但在产业层次、投资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浙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1.产业层次不高,人均附加值普遍偏低。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处在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附加值严重偏低。产业层次低下,势必影响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度,推动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化演变,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投资意愿不强,增长率持续回落。制造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制造业投资增加,会带动整个生产链条新的生产活动,带动消费和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然而,近年来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却呈持续回落态势,政府性投资项目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体,政府主导型投资还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制造业投资不足将影响整个工业增长,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 3.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偏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推动力。浙江制造业技术基本处于模仿和引进阶段,对外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 差距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全国纳税企业500强广东企业上榜54家数量居首.doc

全国纳税企业500强广东企业上榜54家数 量居首- 昨天(9月11日)笔者从省地税局获悉,本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2005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中,我省有54家企业上榜,上榜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 广东企业纳税额占500强9.4% 据介绍,这次排出的全国纳税500强企业,其纳税总额为6313.77亿元,占当年全国税收总收入的20.46%.而广东上榜的54家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州(24家)、深圳(15家)、湛江(4家)、东莞(3家)等地。按行业分,这54家企业主要分布在烟草、石油、电力、移动、电信、银行等行业,其年度纳税总额达到593.2594亿元,平均纳税10亿元以上,占当年全国纳税500强企业纳税总额的9.40%.其中在排行榜前30位纳税大户中,广东电网有限公司、广东卷烟总厂、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广东企业名列榜上,分别位居21名、24名、25名、30名。 深圳华为代纳个税第一

这次公布全国纳税500强的同时,也公布了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全国百强。广东上榜企业22家,名列第二,排在北京(29家)之后。其中,深圳华为以6.11亿元蝉联第一,代扣代缴个税总额比上一年度增长42.76%;第二名是总部位于北京的IBM中国公司,其代扣代缴个税为1.6亿多元。 据省地税局有关人士称,这次排出的个税百强情况与前两个年度相比,广东上榜企业明显增加。2003年、2004年广东分别有16家、14家上榜。而这次增加至22家,而且全国百强中首次“露脸”的3家房地产企业,广东便占了2家。 税务界人士分析指出,近年来,个税百强榜中,由于没有房地产业而备受关注。最大的质疑就是,不少房地产企业的老板们陆续登上富人榜,而他们的企业却纳税不多,形成强烈的反差,被人们称作为“财富的巨人,纳税的侏儒”。而今年的排行榜中,终于有3家房地产企业首次进入纳税500强的行列,其中广东就有2家,分别是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增城市碧桂园物业发展公司,纳税额分别是13. 24亿元、2.85亿元。 广东10家私企上百强榜

广东制造业100强企业名录

2015年广东省企业500强名单 1-100强 编号公司名称编号公司名称 1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51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2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3 华润股份有限公司53 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 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54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5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5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6 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56 中航通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7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57 广州越秀集团有限公司 8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58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9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9 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 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1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61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12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2 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3 广东物资集团公司63 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 14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64 广州元亨能源有限公司 15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5 香江集团有限公司 16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6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17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67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68 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 19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6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20 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70 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1 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72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3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73 广州唯品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4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74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75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 深圳市大生农业集团有限公司76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7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77 天虹商场股份有限公司 28 华侨城集团公司78 广东粤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9 深圳市神州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79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0 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80 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31 腾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2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82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3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83 南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 34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84 伯恩光学(惠州)有限公司 35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85 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36 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86 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37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87 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

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广义的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制造业产值也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目前我国制造业共有30个行业,根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在制造业30个产业中,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产值排名第一,达到26994.38亿元,占制造业产值的12.4%。总体来看,传统产业仍是中国制造业的主体。首先必须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制造业连续高速增长已有十多年,然而在产值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出许多问题。下面结合所查找的资料谈谈个人对于我国制造业当前发展现状的看法。 首先,中国“世界第一”的地位是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优势。中国所出口的工业产品,大多都是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制造的商品虽然远销海外,但是产品缺乏科技附加值,大都是一些低端的产品,利润较低,通过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过程中成本,以获取价格上的优势。因而产品的竞争力低,往往会因为相互压低价格形成恶性竞争。依靠廉价的劳动力赚取低廉的加工费的生产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中国的制造企业必须在发展中寻找新的出路,不断积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经验,鼓励创新精神,不断增加在科研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摸索出一套适应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模式,以适应当今的国内背景和国际环境。 其次,我国制造业的生产能耗过大,资源利用分配不合理。自然资源是制造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有限可利用的特性,即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环境和生态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传统的制造业高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生产造成中国资源严重匮乏,生态急剧恶化。我国是一个工业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相关数据显示,我国GDP只占全世界的5.5%,却消耗了全球石油资源的8%,原煤的40%、粗钢的32%等,能耗强度是日本的5倍,平均是发达国家的1.5倍,若不做出及时的调整将会对我国今后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严重不利的影响。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意识到高能耗生产所带来的弊端,国家发改委在“十二五”规 “十三五”单位GDP将下降16.6%,划期间提出单位GDP能耗下降17.3%的要求, 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逐渐转为为集约型,从而实现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再次,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相对落后。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由于中国的制造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很多制造业工厂仍在沿用老式的传统机床等加工设备,这些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加工要求。近来来,国家逐渐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大在装备制造业方面的投入,2009年1月1日,中国开始实施的增值税转型就是对国内装备工业的一个很大鼓励,但由于它是一个普适性的政策,不论是高、中、低档的设备,都能够从中

广东省企业500强

2011年广东省企业500强 排序公司名称2010年营业收入(万元) 1 广东电网公司24,461,500 2 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8,943,900 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8,517,600 4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6,224,204 5 美的集团11,671,971 6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7,778,800 7 华润万家有限公司7,180,000 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7,178,488 9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175,600 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7,026,387 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6,080,724 12 广东省广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5,579,451 13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5,576,738 14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5,531,430 15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176,832 16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5,071,385 17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25,300 18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4,818,250 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4,668,535

20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4,580,100 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4,327,623 22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4,299,930 23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3,722,894 24 华侨城集团公司3,442,354 25 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3,408,515 26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867,536 27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2,784,054 28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752,645 29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2,428,809 30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370,589 31 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2,368,231 32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182,307 33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129,624 34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77,154 35 雅居乐地产置业有限公司2,052,019 36 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20,300 37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1,964,603 38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1,958,120 39 中铝佛山国际贸易有限公司1,896,537 40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1,894,600

制造业的现状发展趋势

制造业的现状发展趋势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机械制造业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有了显著的发展,无论制造业总量还是制造业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机械制造业从产品研发、技术装备和加工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却不多。例如:海尔、海信、TCL等企业的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去商场买空调时,导购会告诉你压缩机来自日本,去买冰箱时,导购还是会告诉你压缩机也是来自日本。通过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的分析和研究,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的机械制造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了将近30年。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挑战,机械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资带来的忧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引进技术和技术装备使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担忧。2006年4月,执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之牛耳的徐工集团与美国凯雷投资公司的并购计划基本敲定。美国凯雷亚洲投资公司以3.75亿美元收购了徐工集团下属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85,的股份。虽然6月份由于三一重工的介入使得控股过程出现波折,但这宣告我国很多经济学家所担心的“卡特彼勒通吃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计划暂告一段落。 2005年3月,全球最大的机械设备制造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以低得“令人意外”的价格收购了山东重工的40,的股份,此后工程机械业中传出,强硬的卡特比勒已制定了庞大的收购计划,目的是“蚕食中国工程机械”。工程机械业中稳居“老大”多年的徐工集团当然是它的既定目标之一。

2007年卡特彼勒公司在徐州成立卡特彼勒路面机械徐州工厂,主导产品:压路机、冷铣刨机、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路面冷再生设备,稳定土拌和机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进军杀入国内机械工业市场,主要集 中在汽车、电工电器、文化办公设备、仪器仪表、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等领域,这几个行业约占机械工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80,。 外国投资者的经营策略是:“基本前提是对华投资活动中必须保持其控制 权”,当前跨国企业特别热衷于并购我国高成长性行业中的优势企业。目前已经能看到的悬油嘴油泵行业、轴承行业等。 2 存在着许多技术黑洞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除了面临“外敌”之外,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曾几何时,企业的进口机械成了宣传的噱头。广东一家食品企业这样炫耀自己:“公司引进多台日本、台湾自动化生产设备,工艺精湛,优异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国人也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这一现实:只有外国进口 的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是可靠的,是产品的保证。 “振兴民族”产业的口号兴起之后,国内逐渐打造出一些著名品牌,例如家电里有海尔、海信、TCL等。品牌虽然已经“国产化”,但说到产品的核心部件,却大都来自国外。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机械行业存在一个巨大的技术“黑洞”,最突出的表现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近几年来,中国每年用于固定资产的上万亿元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作为窗口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有57,的技术源自国外。 在冶金机械中,最近几年我国板、带材生产线上了三、四十条,型材线就更多了,总投入大得惊人,但是这些设备和系统几乎全部来自德国、日本及意大利。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