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祛痘药方有些什么

本草纲目祛痘药方有些什么
本草纲目祛痘药方有些什么

本草纲目祛痘药方有些什么

中药外敷秘方祛痘是通过排、治、养、修来全面抗菌治疗。那么治疗祛痘的药方有什么呢?下面由给大家介绍本草纲目祛痘的药方吧,仅供大家参考。

1.中药外敷蒲公英祛痘

材料准备:50g绿豆、100g蒲公英、10g蜂蜜

制作方法:1、将准备好的蒲公英用水煎煮,取其滤液500ml。

2、在滤液中加入绿豆50g,煮熟,直到绿豆煮开花,再加入蜂蜜即

可汁敷于患部。

功效:本涂剂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活血。

2.大黄紫草中药外敷祛痘

材料:生大黄15克、紫草15克、玉米油100毫升、

做法:将生大黄、紫草、料研成细末,将细末进入玉米油中,浸泡3-6天睡前用

温水洗脸后,用药油涂脸,翌晨洗去。

功效:本涂剂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活血,抑制雄性激素的功效。对青春痘出现红色丘疹即用,疗效十分显著。对青春痘留下的瘢痕,也很有消除作用。

3.丹参栀中药外敷祛痘

材料:丹参10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银花15克、蜂蜜适量。

功效:本面膜对青春痘化脓,形成囊肿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有人曾用次面膜配

合清热解毒的中药内服,治愈了多例囊肿性青春痘。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后,连同浸泡的水入沙锅煮沸,在小火煮半个小时,虑去药渣,去滤

液。加热浓缩,调入蜂蜜成稀糊状。先用温水洁面,除去面部油脂、

尘垢,在敷涂丹芩栀面膜,30分钟清水洗去。每天早晚各1次。

4.白芷白藓中药外敷祛痘

材料:白芷50克、白藓皮20克、硫磺粉10克、

做法:将白芷、白藓皮洗净烘干,研成极细粉,和硫磺粉混合均匀,用凉开

水调成糊,睡前涂于脸部患处,翌晨洗去。

功效:本面膜有活血祛风,解毒杀虫,清除油脂,治疗青春痘或酒糟鼻合并

痤疮的功效。

本草纲目祛痘的护理工作祛痘的日常护理一:做好清洁工作

清洁性的产品用的次数不宜过多,如果把皮肤本身的油脂给清洗掉了,那么皮肤本身的自卫系统就会分泌更多的油脂,导致痘痘更多。选择合适的洗面奶也是很关键的,要选温和,天然,质地凝胶状,清

洁力强的弱酸性洗面奶。

祛痘的日常护理二:及时补水

皮肤本身只能分泌油脂,而肌肤所需的水分只能从外界获得,因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补水护肤品来对自己的肌肤进行补水。每天早晚洁面之后进行补水,保持肌肤表层的水油平衡,才能有效抑制痘痘的生长。

祛痘的日常护理三:选择合适的祛痘产品

长痘的早期跟中期要选择合适的祛痘产品来治愈痘痘,尽量选择温和,天然的祛痘产品,避免使用药膏、霜等含有激素的祛痘品,最好是具有祛痘控油除印三效合一的产品。

祛痘的日常护理四:定期去角质

长痘的人基本都是油性皮肤,油性皮肤出现的黑头、毛孔粗大问题应及时应对,平时需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像面膜、去角质每隔几天要做一次,如果同时存在多种问题可以用精油护理肌肤,能有效控制油性皮肤表层的水油平衡。

本草纲目祛痘吃什么食物好1、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维生素A可以起到调节上皮细胞代谢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毛囊角以及皮肤汗腺的功能,从而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对表皮的侵袭,更有利于缓解痘痘,帮助青春痘患者的康复。

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食物:金针菇、胡萝卜、韭菜、荠菜、菠菜、动物肝脏等。

果菜抗痘汁

原料:苦瓜、黄瓜、芹菜、梨、橙、菠萝,各适量

做法:

1、先将苦瓜去籽,菠萝去皮,并且切成块状。

2、然后将黄瓜、芹菜、梨、橙以及切好的苦瓜、菠萝放入搅拌机一同打成汁。

3、最后调入适量的蜂蜜,饮服。每日喝1~2杯即可。

果菜汁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还富含维生素C,可以有效地清热解毒、杀菌消炎,从而起到抗痘的功效。

2、富含维生素本草纲目祛痘类的食物

维生素本草纲目祛痘2有助于促进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并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的代谢。

维生素本草纲目祛痘2在各种动物性食品中均有丰富的含量,比如动物的内脏、瘦肉、乳类、蛋类及绿叶蔬菜等等。

另外,维生素本草纲目祛痘6可以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可以有效防治青春痘。

含维生素本草纲目祛痘6丰富的食物:蛋黄、瘦肉类、鱼类、豆类及白菜等。

大蒜白芨煮鲤鱼

原料:乌鲤鱼1条(约250克)、大蒜3头、白芨15克

做法:

先把乌鲤鱼的鳞、鳃、肠杂去掉,然后清理干净。

再将大蒜和白芨和清理干净的鱼肉一起放进锅中,加入适量的清

水,煮成汤。

功效:每天喝一次,连喝几天。这样能起到解毒消肿、止血生肌以及消除青春痘的作用。

3、富含锌的食物

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皮脂腺的分泌,同时还有减轻细胞脱落与角化作用的功能。

含锌较丰富的食物:瘦肉类、牡蛎、海参、海鱼、鸡蛋、核桃仁、葵花籽、苹果、金针菇等。

牡蛎粥

材料:鲜牡蛎12粒,大米200可,紫米50克,白砂糖2茶匙,盐1/2茶匙,芝麻香油1茶匙,油1茶匙,香菜碎1/2茶匙,大葱1段,鲜姜2片,水800毫升

做法:

1、将大米和紫米洗净,放入水中浸泡10分钟。

2、把大葱段和鲜姜片切成细丝,备用。

3、将鲜牡蛎洗净,沥干水分。加入白砂糖、盐和油拌匀,腌制10分钟。

4、再将泡过的大米和紫米,连同切好的姜丝,一起倒入电饭煲中煮制20分钟。

5、等粥煮好时,放入鲜牡蛎和剩余的白砂糖搅匀,再次煮开。

6、最后,撒上芝麻香油、香菜碎和大葱丝即可。

4、具有清凉祛热作用的食品

长青春痘的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内热,上火所致。所以在饮食上要多选择食用具有清凉祛热、生津润燥作用的食品,来降火、排毒,从内到外地调理,达到祛痘的效果。

清凉祛热的食物:瘦猪肉、猪肺、兔肉、鸭肉、蘑菇、木耳、芹菜、油菜、菠菜、莴笋、苦瓜、黄瓜、丝瓜、冬瓜、西红柿、绿豆芽、绿豆、黄豆、豆腐、莲藕、西瓜、梨、山楂、苹果等。

薏米绿豆汤

原料:绿豆20克、薏米50克

做法:将绿豆和薏米一起放进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一同煮熟。

建议:在煮之前要先将它们泡一下,这样更容易煮熟哦!

功效:每天2次,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从而消减痘痘。

海带绿豆杏仁汤

原料:绿豆10克、干海带15克、甜杏仁9克、玫瑰花6克、红糖

做法:将以上的食材全部放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同煮熟。最后去掉玫瑰,留下海带、绿豆和杏仁一起食用即可。

功效:每天吃,有解於散结的作用,促进痘痘的消退。

常见中药材简介

常见中药材简介 中药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与病魔做斗争的实践经验慢慢 积累起来的,它利用我们常见的植物、动物为基础,对治疗和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好处,是纯天然的中草药,长期服用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 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

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小茴香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其实我们平常的食物很多都是种草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我们身体出现了一些病症可以根据以上介绍的几种中草药,自己注意平时多食用这些东西,慢慢调养身体就能恢复。但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千万不能自己胡乱用药,影响治疗效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种常见贵细中药的常识及销售话术

9种常见贵细中药的常识及销售话术! :阿胶立秋了,又到了阿胶大卖的季节。阿胶怎么卖?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肝、肺、肾经。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销售话术 1、防癌 抗癌话术:阿胶具有补血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辅助治疗肿瘤、癌症,使患者症状改善,寿命延长。适用人群:肿瘤患者、癌症患者。 2、改善睡眠话术:阿胶通过滋阴 养血补虚,维护神经功能,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适用症状:适用于阴虚心烦失眠,特 别是大病、发热伤阴后导致的失眠、心烦症状。 3、调节血压话术:阿胶可促进血 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抗心律不齐,双向调节血压,辅助调节高血压和低血压,使其恢复 正常态。适用人群:高血压患者,低血压患者。 4、预防骨质疏松话术:阿胶含 有大量钙质,所含的甘氨酸又能促进钙吸收和贮存,调节体内钙平衡,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适用人群:中老年人。 5、提亮肤色、祛斑、养发话术:阿胶具有调节气血 的功效,可滋润皮肤,令面色红润有光泽,有效改善黑眼圈,祛癍,还可以防止枯发、白发、脱发。适用人群:爱美女性。 6、健脑益智话术:①阿胶中含有的多种有 效成分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大脑和全身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提高体质,强身壮神,旺 盛精力。②阿胶含有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强机体记忆力和提高识别能力。③脑力劳动 者因为思虑多,与体力劳动者相比,多半阴血亏虚。阿胶可以起到及时补阴的作用,使人 精力更充沛,工作、学习状态更好。适用人群:脑力劳动者。 7、提升免疫力话术:阿胶可明显促进白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免疫力,增强机 体免疫调节作用。适用人群:适合身体虚弱、产后、久病体虚及气血两虚所致的虚劳症 患者。 8、防治老年病,延缓衰老话术:阿胶具有养血、补血、益气的功效,用来 调治多种老年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低血压、糖尿病、老 年痴呆等。适用人群:中老年人。 9、治疗妇科疾病话术:阿胶被称为“妇科圣药”,可以治疗月经紊乱、月经过多、过少、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期腹痛、月经不调等妇 科病症。适用人群:患有上述病症的女性。 三七三七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可以祛斑美肤抗衰老,保肝护肝防三高,然而,怎 么卖呢?性味性温、味甘、微苦。归经入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配伍宜忌宜:①配伍人参,一散一补,相互制约,补而不滞, 散而不耗。②配伍丹参,相辅相成,增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忌:孕妇慎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作者 kevin 日期 2006-3-10 12:13:29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卷一至卷四部分----“序例” 和“百病主治药”。 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这是《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它把所收录的1892药物细分为16部,部下又分类,总计60类,在大多数药物后面,都附有历代的经验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是来自李时珍亲自收集。 《本草纲目》栏目,本数据库所收录《本草纲目》的版本是金陵版,依据主要是刘衡如的点校本。由于本书内容繁多,且重点又放在1892种药物的主治功能上;因而,本数据库只能着重选择原著中,按药物的“正名”、“释名”、“气味”、“主治”、“附方”等五部分组成字段名的数据库。以便读者搜寻、浏览和查询。这样,既为那些从事《本草纲目》的研究学者方便查询,同时也为普通读者方便搜集治病的药物。并为满足医疗临床、预防医学、养生保健、科研和教学等,提供准确、详实的材料;也为开发新药研究提供线索和工、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草图谱》栏目,共收录了1200多种药物的彩色图谱,按现代科学分类法:类、科、种进行分类,以方便查询和浏览。同时克服了《本草纲目》中没有彩色图谱的缺点。 《中药验方》栏目,共收录了500多个常用药膳验方,并且在下一版本会不断地充实、增加内容。 《中药图谱》栏目,共收录了500多种常用中药材图谱及临床用途,基于中医院校《中药学》,可供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参考。 卷一至卷四部分----“序例” 和“百病主治药”。 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这是《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它把所收录的1892药物细分为16部,部下又分类,总计60类,在大多数药物后面,都附有历代的经验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是来自李时珍亲自收集。

九种常见中草药

九种常见中草药,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中医药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随着现在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对于中药人们也都有所了解认识,人们在煲汤时也都会放一些中草药来防病治病。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有保健作用的中药,能够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黄芪——补气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当归粉——补血活血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人参——抗氧化,抗衰老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防治心血管疾病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穿心莲——利湿消肿 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宜于降火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金银花——清热解毒

中药复习题

第一次试题 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B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植物名实图考》 2.《新修本草》成书于( C ) A.汉代 B.隋代 C.唐代D.宋代 E.明代 3.《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 BC ) A.草本、木本两类 B.有毒、无毒两类 C.上、中、下三品 D.动物、植物两类 E.生熟两类4.《本草纲目》载药( A ) A. 1892种 B.921种 C.365种 D.850种 E.374种 5.《本草纲目》的作者( C ) A.苏敬 B.陶弘景 C.李时珍 D.张仲景 E.赵学敏 6、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B )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须 7、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B )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芷 C、海藻反甘草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 8、中药性能的内容不包括:( A ) A、形色 B、性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9、胶类药应当:( D ) A.先煎 B. 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0、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C ) 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 三、多选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 AD ) A、整体观念 B、五行学说 C、经络学说 D、辨证论治 E、阴阳学说 2、甘味的药物作用为:( ABC ) A、能补 B、能缓 C、能和 D、能散 E、能收 3、中医理论形成时期,其代表性著作有:( A ) A.黄帝内经B.难经C.脉经D.针炙甲乙经E.神农本草经 4、以下不属于配合禁忌的是( B ) A.相反B.相畏C.十八反D.十九畏E.相恶 填空题 辛 1、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__、___甘___、___酸___、__苦___、__咸___。 2.下列药物入汤剂的特殊煎法是:石膏应_____包煎____;薄荷应后下 3.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4.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或热。 第二次试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 E ) A.《中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 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2.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 D ) 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 B.研究中药的栽培 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 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 3.“四大怀药”中没有( C ) A.牛膝 B.菊花 C.元胡 D.地黄 E.山药 4.“浙八味”中没有的( B )

本草纲目常见中药材篇

本草纲目-常见中药材篇 本草纲目中本区常见中药材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1.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主治】感冒风寒轻症;阴寒盛、格阳于外;外用疮痈疔毒。 【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不宜与蜂蜜共同服。 2.生 【性味】辛、温。 【功用】(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配大枣能调和营卫。 (2)温胃止呕: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常配半夏。 (3)解毒:解生半夏、生南星以及鱼蟹毒。 【用法】3~10g,或三片。生用发散力强;煨用偏于温中。 附:生皮:性味凉。功能和脾行水,主要用于水肿。用量5-10g,煎服。

二、辛凉解表药 1.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成分】花和茎含挥发油,花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等 【药理】1、抗病原体作用。2、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用法用量】10-15g。煎服或入丸散。外感风热多用黄菊花;清热明目和平肝多用白菊花。 【注意事项】无 野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成分】含野菊黄酮甙、野菊花甙、野菊花酯、苦味素、挥发油等。 【药理】1、降压作用。2、抗病毒抗菌作用。 【用法用量】10-18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无

2 根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或甘藤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项强痛。 【成分】主要含黄酮类物质,有大豆甙、大豆素、根素等。 【药理】1、解热作用2、降压作用3、扩心冠脉4、增加脑血流量5、对胃肠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6、根煎剂小鼠口服有避孕作用;能使正常家兔血糖先升高继而降低。 【用法用量】10-20g。煎服或入丸散。止泻宜煨用。 【注意事项】无 3.薄荷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凉。归肝、肺经。 【功能】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薄荷醇、薄荷酮等。

(完整版)各种中药功效大全,推荐文档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1、补气药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 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神农普惠方》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普惠方汤》【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 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五苓》《苓桂术甘汤》《汤》《实脾》 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神农普惠方》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本草纲目人部

本草纲目人部 本草纲目·人部 李时珍2052字繁體中文 阅笔人中黄 释名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 气味 主治 1、热病发狂。用人中内放罐中,泥封固,煅半日,去火毒后研为末,水送服三钱,病未退,可再服。 2、呕血吐痰,心烦骨蒸。用人中黄为末。每取三钱,加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下。 阅笔 人尿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 1、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用童便(去头尾少许)

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或 加甘草末一钱同服亦可。一天服一剂。儿童须忌食五辛热物。 2、吐血、鼻血。用人悄少姜汁调交服一升。 3、绞肠沙痛。用童便饮即止。 4、休息痢。用杏仁去皮、面炒,研为末;另以猪肝一具,切片,洗净。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尽,加童便二升同煎干。放冷后任意取食。 5、跌打损伤。用童便加酒少许饮服。 6、痔疮肿痛。用热童便加矾三分服下。一天服二、三次,有效。 阅笔 乱发 释名血余、人退。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乱发烧灰吹入鼻中。又方:用乱发灰一钱、人中白五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入鼻中。此方名“三奇散”。 2、肺疽吐血。用发灰残、米醋二合、开水一碗,调服。 3、诸窍出血。用头发、败棕、陈莲蓬,各烧成灰,等分和匀。每服三钱,木香汤送下。 4、小便尿血。用发灰二钱,醋汤送服。

5、血淋苦痛。用乱发烧存性,取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 6、大便泻血。用乱发半两(烧成灰),鸡冠花、柏叶各一两(研为末)和匀。临卧时以酒送服二钱,次早再饮温酒一杯,即可见效。 7、月经不通。用男、女孩头各三两烧灰、斑蝥二十一枚(糯米炒黄)、麝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热姜酒送下。 8、黄疸尿赤。用乱发灰一钱,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9、大小便闭。用乱发灰三小撮,水半升送服。 10、下疳湿疮。用发灰一钱、刺核七个,共烧为末,敷涂患处。 阅笔 溺白沂 释名人中白。这是人尿桶内或尿缸内的灰白色沉淀物,以风晒久干者为好。入药须在瓦上煅过。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 1、诸窍出血。用人中白一团如鸡蛋大,加棉五两一起烧研。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2、鼻血不止。用人中白在新瓦上煅干,加麝香少许,温酒调服。立效。 3、偏正头痛。用人中白、地龙(炒),等分为末,加羊胆汁调成丸子,如芥子大。每取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1、补气药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神农普惠方》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普惠方汤》 【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五苓》《苓桂术甘汤》《汤》《实脾》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神农普惠方》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何首乌】 补血生精: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 通便解毒: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 【白芍】 养血敛阴: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镇肝熄风汤》平抑肝阳: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柔肝止痛: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阿胶】 补血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状。

本草纲目整理

本草纲目序例 服药忘食 白术、苍术:忌吃桃、李及雀肉、菘菜、青鱼 巴豆:忌吃芦笋、酱、豆豉、冷水及野猪肉 黄莲、胡黄连:忌吃猪肉和冷水 半夏、菖蒲;忌吃饴糖、羊肉和羊血 空青、丹砂和轻粉:忌吃一切血 天门冬、紫苏、丹砂和龙骨:忌吃鲤鱼 土茯苓和威灵仙:忌吃面汤和茶 牡丹:忌吃原荽和蒜 鳖甲:忌吃苋菜 常山:忌吃生葱和生菜 商陆:忌吃狗肉 藜芦和细辛:忌吃狸肉和生菜 地黄和何首乌:忌吃葱、蒜、萝卜、一切血 甘草:忌吃菘菜、猪肉、海菜 饮食相克 猪肉:忌生姜、荞麦、葵菜、胡荽、梅子、炒豆、牛肉、羊肝、鱼鳖、鹌鹑等 猪肝:忌腌鱼、鹌鹑、鲤鱼肠子等 猪心:肺忌饴糖、白花菜、吴茱萸等 羊肉:忌梅子、小豆、豆酱、荞麦、鱼干、猪肉、醋、酪、酸物

羊心肝:忌梅、小豆、生椒、苦笋等 犬肉:忌菱角、蒜、牛肠、鲤鱼、鳝鱼等 白狗血:忌羊、鸡等 牛肉:忌黍米、韭薤、生姜、猪肉、狗肉、栗子等 牛肝:忌鲇鱼 牛奶:忌生鱼和一切酸物 兔肉:忌生姜、橘皮、芥末、鸡肉、鹿肉、獭肉等 獐肉:忌梅、李、生菜、虾等 鸡肉:忌胡蒜、芥末、生葱、糯米、李子、鱼汁、狗肉、鲤鱼、兔肉、鳖肉、野鸡等 鸡蛋;忌鸡 野鸭:忌胡桃、木耳 鸭蛋:忌李子和鳖肉 雀肉:忌李子、酱和各种动物的肝 鹌鹑:忌菌子和木耳 鲤鱼:忌猪肝、葵菜、狗肉、鸡肉等 鲫鱼:忌芥菜、蒜、糖、猪肝、鸡和野鸡等 青鱼:忌豆藿 鱼干:忌豆藿、麦酱、蒜、葵和绿豆等 黄鱼:忌荞麦 鲈鱼:忌乳酪 鲟鱼:忌干笋

鳅、鳝:忌狗肉和桑柴火煮 鳖肉:忌苋菜、薄荷、芥菜、桃子、鸡蛋、鸭肉、猪肉、兔肉等螃蟹:忌荆芥、柿子、橘子、酸枣等 虾子:忌猪肉、鸡肉 李子:忌蜜、浆水、鸭、雀肉、鸡、獐等 枣子:忌葱、鱼 桃子:忌鳖肉 橙橘:忌槟榔、獭肉 枇杷:忌热面 杨梅:忌生葱 银杏:忌鳗鲡 各种瓜:忌油饼 沙糖:忌鲫鱼、笋、葵菜 荞麦:忌猪肉、羊肉、野鸡肉、黄鱼 黍米:忌葵菜、蜜、牛肉 绿豆:忌榧子、鲤鱼 炒豆:忌猪肉 胡荽:忌猪肉 韭薤:忌蜜和牛肉 苋菜:忌蕨和鳖 白花菜:忌猪心肺 胡蒜:忌腌鱼、鲫鱼、狗肉、鸡

常见药用植物识别与利用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药材包括

常见药用植物识别与利用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中药材包括:植物药(菊花、薄荷)、动物药(龟甲、蛇)、矿物药(滑石、雄黄)等。至今,我国发现可供防治疾病的中草药12807种,其中植物药11146种,动物药1581种,矿物药80种,是世界天然药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草药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光如画的中华大地,草药资源极其丰富。许多年来,医务人员和劳动人民在医疗实践中,通过运用—总结—运用,积累了丰富的草药防病治病经验。中草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在现在,中草药学必然继续为人民大众的繁衍生息与健康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让同学们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药用植物,了解什么是药用植物以及其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初步识别药用植物、培养同学们对祖国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今后的学习、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中草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应当好好保护这些资源,尤其是那些珍稀的中草药。我们不能因为其有药用价值而乱砍伐、乱采集。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让他们得到发展。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意义在于:保证药源的可持续供应,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学习内容 一、药用植物的概念和意义 二、中医中药文化简介及古代名医名著简介 三、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与利用(重点) 室内学习 四、名贵中草药介绍 五、岭南饮食文化与中草药 六、室外识别药用植物(分组)室外实践 教学过程:(室内学习) 一、药用植物的概念和意义 1、药用植物的概念:药用植物是指具有医疗价值的植物。几乎凡是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及生理作用的植物都可作药用。 2、药用植物作用 (1)、防病治病 (2)、经济效益 (3)、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4)、绿化、观赏、美容

常见中草药简介

常见中草药 中文名称:三七 英文名称:Radix Notoginseng(拉);sanqi 定义: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的干燥根。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 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中文学名:小茴香 拉丁学名:Foeniculum vulgare 别名:怀香,香丝菜 小茴香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中文名称:甘草 拉丁名称:Radix Glycyrrhizae(拉);liquorice root 定义: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