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背诵条文

温病背诵条文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1-10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乃为无湿,慎不可再攻也,以粪早为无湿矣。

《湿热病篇》

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2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求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

3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

8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

9湿热证,数日後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绕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

10湿熬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等味。

13湿热证,舌根白,舌尖红,湿渐化热,余湿犹滞。宜辛泄佐清热,如蔻仁、半夏、干菖蒲、大豆黄卷、连翘、绿豆衣、六一散等味。

《温病条辨》

温病大纲: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上焦篇2: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温病治则: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

另外需背诵:

1《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2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

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订与实施的探讨

关于研究生《温病学原著选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制订与实施的探 讨 溫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标签:温病学;研究生 《温病学》作为四大经典课程之一,在中医院校学生本科阶段已广为开展,其对学生日后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本科阶段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温病的辨治理论体系,在临床实习中亦能有初步运用。通过与其它三门经典课程比较分析,学生了解了温病学的独特辨证手段与治疗方法。而经典课程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其影响深远,挖掘价值之高已在业内学者中形成共识,尤其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更要求学习者精益求精,认真领悟经旨内涵,结合临床,研究分析原文的指导意义。但本科生由于学时数所限及对温病学的认识还较为浅显,开展原著选读的学习条件尚不成熟,而研究生阶段正是其学习温病学原著的最佳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已掌握了大量的中西医知识,并经过临床实习见到大量的病例,具备了一定的诊疗能力,对所学知识能够进一步领悟,能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因此,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对于温病学的学习更需要深入且细致的研究。 温病学原著的学习有助于深化研究生对温病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水平,养成并提高其中医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制订完备的温病学原著教学内容与方法对于研究生学好温病至关重要。 1 条文的选取与学习要求 清代四大医家叶天士、吴鞠通、薛生白、王孟英系统地阐述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造性的建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辨证理论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与方药,其著作影响深远,为后世医家留下了宝贵财富。温病学原著的学习也正是紧紧围绕这四位医家的著作展开,而每部著作内容涉猎广泛,条文众多,非一时一课之功所及,因此,条文的选取为此门课程开展优劣之前提。 首先,教师应选取有代表性且能突出每位医家学术思想的条文,并要符合现代疾病的治疗需要,在临床中屡获疗效的原文为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四部温病学经典著作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能及时总结四位医家的独特辨证方法、对疾病的认识规律、代表性的治则治法及潜方用药规律,根据现代人体质及疾病发生发展需要,选择实用性强,具有较好治疗效果的条文为宜。其次,制订条文的学习程度。由于大部分学生对温病原著条文为初次学习,难免有主次不清,方向把握不准的现象出现,因此,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制订出对条文学习的浅深程度。可将选取的条文分为三类。对于主要条文,能总体反映该医家学术思想且临床常用的

温病学经典原著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叶天士《温热论》 一、重点背诵原文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变错,反致慌张矣。(8) [原文]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原文]4.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二、名词 1、上受:见于叶天士《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口鼻而入,先犯手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自手太阴肺卫传至手厥阴心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方法,即挟风宜辛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牛蒡子等,使风从表而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自叶天士《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方法,挟湿宜辛凉中加甘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石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自《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干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自叶大士《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身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8、益胃:益胃是叶天上《温热论》中提出温邪始终流连气分的治疗大法,该法以轻清之品,清气生津。宣展气机,并灌溉汤液,以振奋正气,经过战汗,使气机宣通,腠理开泄,邪气随汗外透。 三、如何理解叶氏“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1、“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叶氏提出“辨营卫气血”与“伤寒同”,是指其发展传变均具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伤寒虽以六经分证,亦影响到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故言“同”,但是,此“同”并非完全相同。 2、“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伤寒与温病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治以辛凉解表;若有湿浊兼夹,邪在少阳时多见少阳三焦病变,治以分消上下,温病里结阳明时,多见湿热积滞交结胃肠,治以轻法频下;病程中易伤津液,重视养阴生津;病至后期多见虚热证,常要滋养肺胃或肝肾之阴。伤寒初起寒邪束表,治以辛温解表;邪在少阳多见足少阳胆经病变,治以和解表里;里结阳明时多见实热燥屎结于肠腑,多用猛下之法;病程中易伤阳气,重视顾护阳气;病至后期多见虚寒证,每需补脾肾之阳气。故叶氏说:“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四、试述温邪在卫的治法与失治后的表现 1、温邪在卫的治法

伤寒论重点背诵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

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

复习重点、试题-温病学重点word打印版

温病学重点 名词解释 1、新感温病:即感邪即发,起病即见肺卫表证,病发于表的温病。 2、伏气温病:即感邪之后,不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起病即见里热证,病发于里的温病。 3、透热转气:治法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即在清营养阴方中佐以透热转气之品,使营分之邪透出气分而解。 4、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自觉发热不甚,热势不显扬于外。为湿热郁蒸气分之象。 5、金囚木旺:金囚,指肺被热邪所灼;木旺,指肝风内动;今肺为热灼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反侮所不胜,即所谓金囚木旺。 6、分消走泄:指湿温或温病兼挟痰湿郁于三焦之治法。即通调三焦气机,从上、中、下三部泄化湿浊之邪。 7、两阳相劫:病机名。词出《温热论》,风与热俱属阳邪,两阳相合,风火交炽,耗津劫液,津伤则邪火逾炽,头面清窍为之干燥。 8、卫分证:指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引起卫气功能失调而出现的证侯类型。 9、潮热: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10、昏谵:即神昏谵语。指神志昏迷,胡言乱语,意识障碍。 11、疠气:即乖戾之气。为瘟疫的致病主因,其来势凶猛。致病急骤,传染性极强,是一种不同于一般六淫温邪的暴疠之气。 12、战汗:指在温病发展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栗,继而全身大汗淋漓的表现。 13、温毒:有两种含义:其一作为病因概念指“热毒”、“毒火”等;其二,作为病名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等特征的“温毒病”。 14、逆传心包:病机名,指温邪由肺卫直接内陷心包。 15、暑痉:疾病名。又名暑风、暑病,暑热亢盛引动肝风而见痉厥的病证。 16、浊邪害清:病机名。语出叶天士《温热论》。湿为重浊之邪,于热相合,湿热蕴蒸,蒙蔽于上,则清阳之气被其阻遏,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耳聋、鼻塞等症。 17、瘟疫:疾病名。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 18、温邪:指外邪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其包括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毒、疠气及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 19、暑厥:疾病名。暑热炽盛时,适逢人体正气虚弱,暑热可直中心包而猝然神昏肢厥等。 二、简答 2、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的初起证侯,发病季节,治则,治禁。

温病学重点条文.pdf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 《温热论》 - 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 《温热论》 - 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 《温热论》 - 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 《温热论》 - 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 清窍必干, 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 《温热论》 - 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 不可不知。 6. 《温热论》 - 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

2020年中医执业《伤寒》《温病》30条

2020年中医执业《伤寒》30条 太阳病篇 【0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主之。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5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161】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168】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阳明病篇 【180】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236】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19】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出,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少阳病篇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篇

温病学条文背诵

温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摶,势必孤矣。(2)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摶,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10) 湿热论 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 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2) 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不恶寒者,去苍术皮。(3) 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

温病考试重点整理

原文部分 《温热论》(叶天士) 主要学术思想: 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 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容。 背诵: 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矣。 名词解释: 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属阳邪(两阳),风与温热相结合为病,风火交炽,势必劫烁津液,而出现清窍干燥等症。 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相合,湿热蕴蒸而蒙蔽于上,清窍壅塞,临床上可见耳聋,鼻塞、头目昏眩等症。

《湿热病篇》 《湿热病篇》主要容: 1.湿热病的发病多先伤而生湿,必外合邪而致病,初起即见里证,甚少单纯的表证。 2.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重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肝)、少阳(胆)的变证。 3.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4.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湿热病提纲(背诵) [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名词解释: 阴湿—湿未化燥,湿邪伤表,郁遏卫阳,证见恶寒而不发热,症以湿象偏著者为阴湿。 阳湿—湿已化热,见症以热象明显者则为阳湿。章虚谷曰:“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为阳湿也。 主客浑受:源于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病”。“主”指人体营血,“客”指病邪。 指久病正虚,湿热之邪久留与人身营血相混而形成络脉凝瘀的一种病理状态吴瑭《温病条辨》 湿温病初起有三大禁忌:

伤寒杂病论条文背诵部分

《伤寒论》背诵部分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 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 反汗出恶风者,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法皮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甘草二两,炙,人参二两,粳米六合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

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 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 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 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 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术二两,生姜切,三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得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瞧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得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得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得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得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得治法,战汗得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与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得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与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7。《温热论》—三焦之邪里结阳明得治法,及湿热病与伤寒下法得区别

内经选读 原文背诵

101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10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03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105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106皇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107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201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202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干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学习温病学的心得体会(2020年整理).doc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 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重点条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温病学重点条文

《温病学》原文背诵内容 1.《温热论》-温病大纲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温热论》-卫气营血病机的深浅层次及治法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3.《温热论》-伤寒与温病传变的区别,温邪在表及夹风夹湿的治法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4.《温热论》-温热夹风夹湿的证候特点(两阳相劫、浊邪害清)及与伤寒的鉴别要点 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5.《温热论》-温邪流连气分的治法,战汗的形成机理、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及预后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温热论》-邪留三焦的病理变化、治疗及转归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

温病条文

湿热论叶天士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 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温病大纲)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 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邪在肺卫)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于温合,蒸 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变。(邪在肺卫)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 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邪入营血)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 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汉并,热达腠开,邪从 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汉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患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 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 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 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需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随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也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和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症,则有不同也。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 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亦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3不尔,风夹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轻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5)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6)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8)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9) 10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在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10)

温病背诵条文

《温热论》1-10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病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9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中医必背条文

中医经典必背条文 《内经》条文精选(4条)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也,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也,谋略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膳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2、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3、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月付)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伤寒论》条文精选(27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乾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96)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