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寓言四则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2 寓言四则

知识目标 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能力目标 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教师活动

学法指导:

针对第1课时步骤二中的概括寓意

如何归纳寓言的寓意

归纳寓言的寓意,常用方法有:

1.看寓言的题目。

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有的寓言在开头、结尾处,往往有暗示寓意的语句。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寓言中的某些重点语句,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我们只要反复推敲,就能得出寓言的寓意。

4.看各段意思的共同点。

如《狼和小羊》,明明狼的三次借口都被小羊以事实驳回,狼还是露出凶残的本性吃掉小羊,从而可以得出文章的寓意;对像狼这样凶狠的家伙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5.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

寓意的主人公一般都象征着生活中的人或事物。我们在阅读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寓意。

联系生活实际,弄懂了寓言的寓意,我们不仅可以学好寓言,还可以使自己受到教育,认识水平也会不断提

高。

第1课时 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寓言故事传达着人们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四则》,看看我们能获得哪些人生经验。

步骤二 自学互研 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 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

2.背景链接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

(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冬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府;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菲斯托斯,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3)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牲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3.文体知识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目标导学二 字词积累】

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护(bì) 粘住(zhān)

【目标导学三 整体感知】

5.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交流点拨】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探究形象

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交流点拨】(1)赫耳墨斯的性格: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同的性格。

(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

步骤四 赏析语言,比较阅读。

【目标导学一 赏析语言】

仔细品味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交流点拨】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

(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交流点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

【目标导学二 比较阅读】

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

【交流点拨】《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目标导学一 总结课文】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目标导学二 拓展延伸】

续编寓言故事:续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交流点拨】例文:赫耳墨斯听了雕像者的话以后又气又羞。他回到天庭以后,心里越想越有气,暗暗说:“好,既然你们不把我这个庇护神放在眼里,那我以后也就不管你们的事了。”这时,宙斯出现在他的面前,问道:“我的孩子,是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呀?”赫耳墨斯就将他在雕像者店里的经过讲一遍。宙斯听完后若有所思地说:“我的孩子,原来我们这些神灵在人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尊重啊!看来我们要好好反省了。我和你母亲的雕像只能贱卖,你的只能作为添头,可想而知,雕像店的生计多么难维持呀。我们,尤其是你,这个商人的庇护神,必须为他们做几件有益的事情,否则,你和我,我们一家都会分文不值而遭人歧视。”

步骤六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步骤七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足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赫耳墨

斯和

雕像者赫耳墨斯:宙斯雕像 赫拉雕像 自己的雕像

↓ ↓ ↓

 雕像者:一个银元 还要贵一点 白送爱慕

虚荣

蚊子和

狮子冲、咬——扬长避短——胜——狮子:抓

吹、唱——骄傲自满——败——蜘蛛:粘骄兵

必败

第2课时 学习《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步骤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两则古希腊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这样的寓言故事,它们就像珍珠一样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用它们作为论据来阐明事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如《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

步骤二 自学互研 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 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著,战国时的道家代表人物,郑国人。

【目标导学二 字词积累】

2.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溉汲(gài jí) 中伤(zhòng) 躇(chú)

跐蹈(cǐ dǎo)舍然(shì)

3.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身亡所寄(同“无”)

其人舍然(同“释”,解除、消除)

(2)古今异义

国人道之(古:国都;今:国家)

(3)词类活用

因往晓之(使动用法,告知。使告知,开导)

闻之于宋君(使动用法,使知道、听说)

(4)一词多义

之宋之丁氏(结构助词“的”)

国人道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于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若求闻之若此(像)

若屈伸呼吸(你)

【目标导学三 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节奏。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

3.小组合作,复述课文。

4.各用一句话概括两则寓言的内容。

《穿井得一人》宋国姓丁的人家,打了一口井,节约了一个劳动力,被人误解为从井中得到一个人。

《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总担心天会崩塌,被人开导后才放下心来。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

一、学习《穿井得一人》

1.丁氏家为什么要挖井?

【交流点拨】丁氏家中没有井,必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家中经常有一个人要住在外面。

2.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是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3.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交流点拨】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4.宋君是怎样知道“丁氏穿井得人”这个消息的?

【交流点拨】丁氏告诉别人说她家打了井之后得到一个人,后来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最后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5.丁氏是怎样向宋君解释的?

【交流点拨】丁氏回答说:“我家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可以用,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6.从丁氏的角度来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交流点拨】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

7.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宋君派人调查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说明他是一个不偏听偏信,注重调查之人。

8.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交流点拨】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说话、念词不要产生歧义。

9.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交流点拨】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二、学习《杞人忧天》

1.“杞人忧天”现在成为一个成语,请解释其意义,并写出一个近义词。

【交流点拨】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庸人自扰。

2.杞人为什么会有忧天地崩坠的想法?谈谈你的理解。

【交流点拨】(1)当时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有限。

(2)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普遍敬畏自然。

(3)当时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

3.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嘲讽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4.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

【交流点拨】忧地忧天,匹夫有责。20世纪末期,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为了不辜负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也为了拯救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21世纪该忧地忧天了,人类该忧地忧天了。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目标导学一 总结寓言】

《穿井得一人》: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目标导学二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步骤五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步骤六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可取之处

激发点击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

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

道理,依照寓意来设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不足之处 在学习后两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是和学生合作一起翻译课

文,先由学生翻译,出现问题时,再由教师纠正。可是,在最

后一点翻译时,还是陷入了教师为主这个泥潭,出现了失误。

在以后的教学中,这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穿井得

一人丁氏打井,节省劳力,言说“穿井得人”

闻者误解,奇传“丁氏穿井得一人”直径国君

国君查问,丁氏解释真相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地崩坠,寝食难安

晓之者天积气,终日呼吸不坠

地积块,终日躇步不坏舍然大喜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末 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fǎng fú jiāo ào xīn shǎng zhǔn què wēi wǔ mì mì wēi xiǎn dào lǐ 二、选择题 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A.羽翼.(yì)莲蓬.(péng)投掷.(zhì)谦.虚(qiān) B.遵循.(xún)朝鲜.(xiān)咖.啡(kā)碍.事(ài) C.空隙.(xì)铁锚.(miáo)咳嗽.(sòu)泄.气(xiè) 3.下面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偶尔拔动辨认杞人忧天 B.设计保存悠闲刻舟求箭 C.麻烦代价迅速掩耳盗铃 4.下面的句子说法正确的是() A.“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努力,抱侥幸心,也会有好的收获。 B.法布尔,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昆虫记》。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 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放学回家的路上,大家唱起了一首轻巧的歌。 B.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C.我对禁毒知识很重要。

三、语言表达 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开学了,同学们都非常高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围绕一个意思将句子补充完整) (2)裁缝说:“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蜜蜂靠的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关联词语将句子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7.补充句子。 (1)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上行人欲断魂。 (3)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见善则迁,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近墨者黑。 8.原文填空 (1)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____________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______________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的春天。 (2)垂柳把溪水当作______________,山溪像____________一样平静。 五、诗词曲鉴赏 古诗文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______,文中“九月九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10.“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语句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我会选.(每题1分,共12分) 1. 五(1)班原有学生53人,其中32人喜欢音乐,19人喜欢舞蹈,其余的人喜欢绘画。本学期小明从其他学校转学来到五(1)班,小明喜欢()的可能性大。 A.绘画 B.舞蹈 C.都有可能 2. 下列各式的商大于被除数的是() A.76.05÷75.01 B.5.004÷6.01 C.45.2÷0.998 3. 用两根12米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围成的()周长大。 A.平行四边形 B.长方形 C.一样大 4. 下列式子中是方程的有()个。 ①x+1≤1②5÷x=0.1③2x+2+4x④ax+b=0⑤3+2=5 A.3 B.2 C.1 5.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是b,如果把这个两位数的数字调换位置组成一个新的两位数是() A.ba B.10b+a C.10a 6. 8.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A.8.1 B.8.09 C.8.10 7. 如果a÷4.2=2.3,那么10a÷0.42=() A.230 B.2.3 C.2300 8.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底的1.2倍,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7.5 B.3 C.3.85 9.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 ①三角形②平行四边形③正方形④长方形⑤梯形 A.②③④ B.② C.①②③④⑤10. 下列各数中是循环小数的有()个。 ①0.101001……②1.33……③1.21212121④0.1 ? A.3 B.2 C.4 11. 如果2.5a+3=10.5,那么2.1a?0.9a=() A.6.3 B.3 C.3.6 12.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8米,高是3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A.2880平方分米 B.28.8平方厘米 C.14.4平方米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10分) 23.10202……用简便形式表示是________. 小东要将10.01千克的菜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最多可以装0.9千克菜油,至少需要________个这样的玻璃瓶才能把这些菜油全部装完。 要在一个边长是10.2米正方形水池周围栽树,如果每隔1.7米栽一棵,一共要栽________棵。 小明用a元买了4个练习本,小东买同样的3个练习本需要________元;当a=2.4时,需要________元。 在〇里填上“>”“<”或“=”. 3.78÷1.002〇3.78 7.35×1.01〇7.35÷1.1 量得一块梯形“禁毒教育宣传栏”的上底是15厘米,下底是17厘米,高是8.2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三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135,这三个自然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布袋里装了10个红球、7个白球和6个蓝球(每个球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________色球可能性最大。 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每题1分) a的平方就是两个a相乘。________(判断对错)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解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 解 内容预览: 22.《世说新语》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过:超过。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委:丢下,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惭愧。 辄:当即。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耳:罢了。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定:评定,评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刘义庆(403~444),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

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刘义庆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丰富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其中,最著名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后临川王国被废除,后裔不明。 2、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

30寓言四则导学案.doc

第六单元第30课《寓言四则》 学科:语文教师:______ 审核:语文组领导签字: 【学习目标】 1 了解寓言的特点与《伊索寓言》。 2分角色朗读,通过学习故事情节了解两则外国寓言并概括寓意。 3用口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垂难点】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分析故事情节,学习改写、编写寓言。 5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课时】3课时 【知识链接】 1、体裁介绍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屮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粋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2、相关介绍 (1)伊索生平介绍 伊索(Aesop620~560B ? C),在基督诞生前约600年,也就是2500多年前出生在希腊。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同罚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出里做最艰苦的工作。 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來,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有一天,伊索梦见了幸运Z 神和气地向他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他的嘴里,放松他的舌头。醒来后,他意外地发现门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大家都喜欢伊索说故事,也都敬佩他过人的聪明。伊索曾经靠机智救过朋友和主人的急难;凭机智避免敌人的伤害,解除奴隶的桎梏。据说伊索因得罪特耳菲人而被陷害致死。 伊索并没有写下他的寓言,他完全凭记忆口授。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庭僧侣普拉努德斯收集的寓言以及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编订的。其屮大多以动物为主:有的用豺狼、狮子等比喻人间权贵,揭露其残暴、肆虑的一面;有的则总结人们的生活经验,教人处世原则。其形式简洁精练, 内容隽永,深奥含义于浅显生动的语言中,颇耐人寻味。 《伊索寓言》人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物寓人。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

2018-2019年遵义市桐梓县羊磴镇文峰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模拟月考无答案

2018-2019年遵义市桐梓县羊磴镇文峰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模拟月考无答案 一、想一想,填一填(填空题) 1. 拼一拼。 “乌”字加一点是________字。 2. 书共________画,公共________画。 3. ”贝“的笔画顺序是 ________。 4. 猜谜语。 七的一横变成一撇。——________ 5. 我能给下面的季节写上名字。 6. 照样子,减一减变新字,再组词。 例:鸟-(丶)=(乌)(乌云 ) 目-( )=( )( ) 玉-( )=( )( ) 王-( )=( )( ) 来-( )=( )( ) 7. 按(àn ) 要(y āo ) 求(qi ú) 把(b ǎ) 生(sh ēng ) 字(z ì) 宝(b ǎo ) 宝(bao ) 送(s òng ) 回(hu í) 家(ji ā)。 三画: 六画: 七画: 8. 读课文,重新给句子排排队。 ________小松鼠始终没见到一个花生果。 ________蚯蚓告诉小松鼠花生果会在泥土里。 班级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 __ __ __ __ _ _ __ __ __ _ _ ___ _ ___ __ _ _ __ _ _ __ _ _ __ _ _ __ __ ____ _ __ ___ _ ___ _ __ _ ___ _ ____ _ __ _ __ _ ____ _ ___ _ __ _ ____ ____ _

________树林边种的花生开花了。 ________小松鼠怀疑花生果被人摘走了。 ________小松鼠想摘花生果过冬。 9.我会选,我会填。 条颗种座只棵块间位 一________黑板一________乌鸦一________大树 一________办法一________星星一________金鱼 一________屋子一________老师一________小桥 10.猜一猜这是什么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写出下列字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笑——()和——() 反义词:笑——()分离——() 12.猜谜语。 水儿见我皱眉,花儿见我弯腰,树儿见我摇头,云儿见我就逃。——________ 13.根据课文《云房子》填空。 不一会儿,云房子造好了: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有的像花儿那样美美地开着。有很高的大楼房,有很宽的大礼堂,也有一点点小的,小得只可以住进一只小麻雀。 ①这段话共________句话。 ②这段话中,共写了________种样子的云房子。 14.给下面的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再组词。 也一(他)(他们)山—()() 日—()()门—()() 林—()()千—()() 口—()()月—()() 15.我会给生字组词。一________四________上________下________ 二、我是拼音小能手(拼一拼,写一写) 16.汉字小乐园。 chàshìzhuāng jià ________不多摄________度________ cún fán zhíshū 生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菜 17.我会读,也会填空。 j ——ǚ——()

教师参考用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 诗五首每课一练pdf新版语文版【含答案】

每课一练 1.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音有误的一项。 ( ) A.岱.(dài)宗 夫.(fú)如何 B.决眦.(zì) 碣.(jié)石 C.澹.澹(dàn) 竦.(sǒng)峙.(chí) D.萧.(xiāo)瑟.(sè) 青未了. (liǎo) 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贬谪 B.会当凌.绝顶 凌:登 C.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D.造化钟.神秀 钟:钟爱 3.选出下列各句停顿有误的一项。( ) A.多少/楼台/烟雨中 B.会当/凌绝项 C.不畏/浮云/遮望/眼 D.闻道/龙标/过五溪 4.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五溪以外的龙标县。 B.千里莺啼绿映红。 辽阔的江南,到处一派绿树红花莺啼燕舞的景象。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波为什么(这样)动荡啊,山岛(是这样的)高耸突兀。 D.一览众山小。 (那时)远眺,群山定会显得极为渺小。 5.选出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几句是实写,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宽阔,意在显示作者的宏大抱负和博大的胸襟。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景、情、理三者交融,表现诗人的伟大抱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饱含生活哲理: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才能达到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搭配错误的一项。( )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朝 B.《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朝 C.《登飞来峰》—王安石—唐朝 D.《观沧海》—曹操—三国 E.《望岳》—杜甫—唐朝 课内巩固阅读 阅读古诗,完成7~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意境。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慌惋惜之意;“五溪”,用以指出迁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飘向老友所去的遥远的龙标。 D.后两句诗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

24.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导学案 情景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你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 吗? 、、、、、。 课前 复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 解释词语并造句: 庇护: 较量: 凯歌: 文体知识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寓言特点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能够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走近作者作品 《伊索寓言》是一部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是《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同归在名下。 整体感知 ①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②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 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要有,不能。 《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不能取得就,忘了自己的;自大,最终会走向。 课堂 练习

一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4.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使用拟人、比喻等手法。()二、阅读理解。 (一)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_______ _____ 1.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他们的表现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 ______ 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及答案解析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9-2020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是() A. B. C. D. 2.在汉字“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下列各式:3a 2,a+b a ,x2+y x ,7 6 ,x x?1 ,x 8π 中,分式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8÷x4=x2 B. (x?1)2=x2?1 C. ?2(a?5)=?2a?10 D. (?x?3)(?x+3)=x2?9 5.如果(x+2)(x+a)的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常数a的值为() A. 0 B. ?1 C. 2 D. ?2 6.在△ABC中,AB=3cm,AC=5cm.若BC的长为整数,则BC的长可能是() A. 7cm B. 8cm C. 1cm D. 2cm 7.下列条件①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②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③一对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④三个角对应相等。其中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一幅美丽的图案是由四个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镶嵌而成,其中的三个分别为正三角形、正四边 形、正六边形,那么另外一个为() A. 正三角形 B. 正四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9.如果从一卷粗细均匀的电线上截取1m长的电线,称得它的质量为ag,再称得剩余电线的质量 为bg,那么原来这卷电线的总长度是()

A. b+1 a m B. (b a +1)m C. (a+b a +1)m D. (a b +1)m 10.如图△ABC中,已知D、E、F分别是BC、AD、CE的中点,且S△ABC=4,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A. 2 B. 1 C. 1 2D. 1 4 11.如图,△ABC的面积等于6,边AC=3.现将△ABC沿AB所在直线翻折, 使点C落在直线AD上的C′处.点P在直线AD上,则线段BP的长不可 能是() A. 3 B. 4 C. 5 D. 6 12.如图,已知点D、点E分别是等边三角形ABC中BC、AB边的中点,AD=5, 点F是AD边上的动点,则BF+EF的最小值为() A. 7.5 B. 5 C. 4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3.当x=时,分式x2?4 x?2 的值为零. 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 . 15.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B=A×B?A,如4?2=4×2?4=4,运算6?(?3)=______ . 16.如图,△ABC中,AB=AC,AD⊥BC于D点,DE⊥AB于点E,BF⊥AC 于点F,DE=3cm,则BF=______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86.0分) 17.因式分解

七上部编版语文《寓言四则》导学案

22.《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 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做人的道理。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2.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 【自主学习】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 3.解释下列词语 饶头: 庇护: 爱慕: 【设问导读】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4.提问:当赫耳墨斯听到雕像者的回答“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拓展提升】 1.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什么?或者还会做些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力,续写文章。 (提示:情节要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要一致,寓意能揭示一种生活道理。) 你有什么收获(提示:可以从两个方面谈-----知识能力的获得;情感价值观) 22.《寓言四则》第二课时导学案 《蚊子和狮子》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领会寓意; 2.能抓住情节、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3.了解寓言特点,尝试创作寓言。 【学习重难点】 能抓住情节、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圈画疑难字词。 2.小组交流,明确疑难字词的意思,正确流畅翻译本文。 【设问导读】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当堂检测】 1.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拓展提升】 1.尝试创作寓言。 请合理想像,续写寓言的结尾部分。下面是给定的开头,你可接着往下写,也可自己另写。 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 【课后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22.《寓言四则》第三课时导学案 《穿井得一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 22.寓言四则 导学案

《寓言四则》第一课时导学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复习导入学习目标】 1.通过预习,了解寓言的文学常识;了解伊索、《伊索寓言》和古代希腊的神灵;2.通过阅读,理清文中字词;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 3.赏读文章,体会心理描写,对比手法的作用。感悟做人的道理。 【围标设疑自主探究】 1.寓言是:用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给人以启示。寓言故事的主人翁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或者,阅读寓言,要注意领会故事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赫.()耳墨斯雕.()像庇.()护爱慕.() 3.解释下列词语 饶头: 庇护: 爱慕: 【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什么?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他听到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道。为什么“笑”?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蚊子和狮子》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4.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拓展升华检测评价】 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20-2021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素质检测数学试题

桐梓县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综合素质测试卷 一年级数学 一、我是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24分) 1.数一数,比一比。 有( ) 有 ( )个。 )(填“多” 或“少”)。 2. 8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是( )。 3. 4.在算式5+2=7中,5和2是( ),7是( )。在算式10-4=6中,被减数是( ),减数是( ),6是( )。 5.和17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6. 一共有( )个 ,把从右面数的5个 圈起来,把从左面数的第2 个涂上颜色。 7.玲玲在排队,她的前面有8个小朋友,后面有6个小朋友,这一队一共有( )个小朋友。 8.光明小学从星期三到星期五放假,共放( )天假。 9.数一数,填一填。 1010 8

()个()个 10. ()时一小时以后是()时 二、我是计算小能手。(共44分) 1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1分,共10分) 2+4= 7+6= 9-4= 10-2= 19-9= 8-8= 0+12= 6-0= 8+5= 8+4= 12.看清符号,细心算哟!(每题2分,共16分) 4+3+2= 2+6-5= 9-0+6= 12+3-1= 10+2-2= 18-3-5= 8-1+5= 5+5+5= 13.在()里填上“>”“<”或“=”。(每题1分,共9分) 5+2()8 0+9()10 10-2()5 7+9()17 5+2()3 6-0()8 19-3()14 4+6()10 4+7()10 1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1分,共9分) 7 +()=9 ()+7=15 10-()=6 8 +()=8 15-()=12 3+()=8 ()-1=7 6+()=12 9-()=2 三、我是列式小能手。(共12分) 15.根据下图,列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4分)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部编版)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教案

24 寓言四则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一、导入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你知道寓言的一般特点吗?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四则寓言的学习,感受寓言带给我们的真理与启发。 二、文体知识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其篇幅短小,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造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用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三、作家作品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他善于讲寓言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 四、写作背景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奴隶出身,善于讲动物故事,伊索用它们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四、预习检测 1.赫拉()宙斯()庇护() 粘住()溉汲()杞人() 崩坠()星宿()中伤() 躇步()跐蹈()舍然()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五、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面问题。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寓言四则》导学案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

《寓言四则》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导言】 小寓言,大智慧。一则寓言所蕴含的哲理,比一本艰深的名著更能打动人心。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寓言是一扇窗子,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寓言是一湾清流,洗涤疲惫污垢的心灵;寓言是一面明镜,照出了人间千姿百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伊索寓言》,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课前尝试:读读课文、读读资料、查查写写、评改订正 【读读课文】 我把课文读了()遍,读通读顺了课文。 【读读记记】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查查写写】 1.读一读,查一查,给加点字注音,并把词语抄写两遍。 赫.尔墨斯()庇.护()饶.头()喇.叭()粘.住() 2.《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节选自《》,这是一部集。【评改订正】 自己检查、批改。(或同桌互相检查、批改) 课内对话:读读说说、想想议议、改改想想 【读读说说】 1.自读课文,放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集体朗读课文,感知课文。 【想想议议】

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尔墨斯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可以从文中找出依据来。 2.当赫尔墨斯知道宙斯的雕像值一个银元时,他“又笑着”发出第二问,这个“笑” 的含义是: 3.划出文中表现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说说雕像者的回答有怎样的好处? 研读《蚊子与狮子》: 1.我认为《蚊子与狮子》中蚊子第一次和第二次吹喇叭分别有着其独特的意义: 第一次: 第二次: 2.《蚊子与狮子》这则寓言具有讽刺意义,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改改想想】 我来改动下情节使这则寓言的寓意有所变化: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通过讨论比较,我知道了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评改订正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20至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招徕.(lái)嘶.哑(sī)分泌.(bì) B.矜.持(jīn)忿.然(fèn)哆.嗦(luō) C.濒.临(pín)忌讳.(huì)伶.仃(líng) D.贿.赂(huì)隘.口(ài)蹲.踞(dūn) 2.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A.但他既不争,也不辩,仍然矢志不移 ....地搞他的科学实验。 B.风度翩翩 ....的老何噙住泪水,默默的拥抱着支持他、关心他的朋友们。 C.老师对我们呕心沥血的教诲,我们将永远耿耿于怀 ....。 D.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 3.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乘坐“冒险号”远航太平洋,来到了战火不断的小人国。B.《鲁宾逊漂流记》中鲁宾逊四次出海,表现了他勇于冒险、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C.《骆驼祥子》中祥子勤劳致富的梦想虽没实现,但与虎妞的婚姻却是幸福美满的。D.《简·爱》中简·爱在罗切斯特家遭受了种种磨难,她坚韧地进行反抗,体现了她的刚强、韧性。 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抱着八、九个包裹急匆匆地走进了保卫室。 B.你参加了《书香杯》主题演讲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C.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爱。” D.司马迁、李白、欧阳修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5.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 B.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C.生活有多广阔,知识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知识,还要在生活中学知识。D.一进入运动场,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6.语言运用——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世说新语》课文全解 语文版

22.《世说新语》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过:超过。 尊君:古代尊称对方的父亲。 委:丢下,抛弃。 君:古代尊称对方,可译为“您”。 家君: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惭:惭愧。 辄:当即。 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所以:……的原因。 耳:罢了。 纳:接纳,接受。 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定:评定,评价。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刘义庆(403~444),本是宋武帝刘裕之侄,刘裕大弟弟长沙王刘道怜的第二个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因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儿子,刘义庆便被朝廷过继给刘道规为后,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史称刘义庆自幼聪敏过人,受到伯父刘裕的赏识。刘裕曾夸奖他说:“此我家之丰城也。” 刘义庆年轻时曾跟从刘裕攻打长安,回来后被任命为东晋辅国将军、北青州刺史,徙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刘宋建立后,他以临川王身份历任侍中、中书令、荆州刺史等显要职务。当时“荆州居上流之重,地广兵强,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因为刘义庆被认为是宗室中最优秀的人才,所以朝廷才委派他承担如此显要之职。后又改授散骑常侍、卫将军、江州刺史、南兖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等一系列重要职务。 刘义庆为人“性简素,寡嗜欲”,“受任历藩,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养沙门,颇致费损。” 刘义庆性爱文艺,喜与文学之士交游。在他的周围,聚集着一大批名儒硕学。他自己也创作了大量丰富著作,著有《徐州先贤传》10卷;又曾仿班固《典引》作《典叙》,记述皇代之美;此外还有《集林》200卷,《世说新语》10卷。其中,最著名当然是那部千古流传的《世说新语》。

刘义庆在公元444年去世,终年42岁,谥为临川康王。 刘义庆生有5个儿子,均有功名。后临川王国被废除,后裔不明。 2、关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又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刘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世说新语》大部分篇幅描写士族阶层的“名士风度”,还有一些记载了晋司马氏的暴政、豪门士族的享乐生活,此外还有称颂好人好事的内容。善于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性格,记言叙事巧妙结合,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是《世说新语》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世说新语》是中国笔记小说的雏形,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许多故事被后代作家常做为创作素材加以利用。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期行》 本文记叙了元方和来客的对话,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得为人的道理。从而说明了“信”与“礼”的重要性。 《乘船》 通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途中的故事,说明了答应别人的请求就要负责到底。 二、文章脉络 《期行》 全文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去后乃至”),与陈太丘的朋友失约。 第二层(“元方时年……”到文末),元方以礼责问父友,体现了少年元方的机智。 《乘船》 华歆:难之在前,后则救助→急人之难,始终如一 王朗:纳之在前,后则欲舍→轻诺寡信,只为自己 三、重难点导析 ⑴以语言描写刻画人物。 两文的主要内容是对话,而人物的性格都是由人物的语言来体现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客人的“非人哉!……”的粗野指责的语言,是客人没有修养,不懂道德的外在表现。而陈纪的“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的一番话,体现了虽然年龄小,却

寓言四则_导学案含答案

《寓言四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2.引领学生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故事情节。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多角度概括寓意。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课时】两课时 【预习导引】 1.查找资料,了解寓言的知识及本文涉及到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⑴寓言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⑵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⑶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⑷《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寓言四则》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22 寓言四则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 B.庇.护(bì) 喇.叭(lǎ) 舍. 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 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 之(c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 较量吧! (2)及. 其家穿井。 (3)若. 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 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 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6.《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7.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 :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席子。④濡(rú):沾湿。⑤逾:通“愈”,更加。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1.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